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佛理禅趣作业

佛理禅趣作业

佛理禅趣作业
佛理禅趣作业

佛理禅趣作业1

1. 佛教与、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2.佛教史上朝禅宗六祖弘法的《》是汉人高僧所著的唯一被尊为“经”的著作。它确立了唐以后中国禅宗发展主流的基本框架,把“,”的禅宗推倒了一个新的高峰,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3.佛教信徒总是言必称“佛”。狭义的“佛”是指两千多年前诞生在印度的,广义的“佛”是指大千世界所有的共称。

4. 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慧能一闻,言下便悟。言下:一言之下,顿时

B、若住此间,有人害汝。住:停留

C、法即一种,见有迟疾。见:见性,悟彻清净的佛性

D、法无顿渐,人有利钝。利:锋利

5.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有人害汝,汝即.须速去。法即.一种,见有迟疾。

B、法即.一宗,人有南北。见迟即.渐,见疾即.顿。

C、如为.六代祖衣将为.信禀

D、法以.心传心何以.渐顿?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

①衣将为信禀.,代代相传。②其夜受.法,人尽不知。

③世人尽传.南能北秀。④唤慧能堂内,说.《金刚经》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坛经》是佛教史上唯一被尊为“经”的著作,它确立了唐以后中国禅宗发展主流的基本框架。

B、弘忍选择慧能作为禅宗六祖,是因为他所作的偈子更彻底的体现了佛教“空”的思想,符合禅宗提倡的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的观念。

C、“慧能一闻,言下便悟。”一方面说明慧能对于佛法的悟性之高,另一方面也符合禅宗“当令自悟”的传法宗旨。

D、课文虽选自佛经,却没有其他佛经那种拗口的语言和繁琐的经义,语言浅显且富有趣味。

8.下面对课文《南能北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南能北秀”是人们对弘忍死后禅宗所形成的南北二宗的称呼。这种划分的依据,一是地域的不同,二是悟道方式的不同。

B、“南能北秀”虽然南北地域不同,但他们的师承实际上是一致的,都是弘忍所传的禅法。在对于人的心性认识上,他们也是一致的,即都认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变的真性,而众生因迷妄颠倒不能觉悟。

C、“南能北秀”的悟道方式虽然侧重点不同,却是互为补充的,即“法即一种,见有迟疾,见迟即渐,见疾即顿”。因此禅宗南北两宗始终是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

D、法本身没有顿渐之分,因为人的根器利钝不同,觉悟之前的过程和方式才有了不同。所以,领悟力差的可以通过渐修使其慢慢领悟,而领悟力强的则可以引导其瞬间领悟,也就是说要因材施法。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0-14题。

慧能拜师

慧能慈父,本官范阳,左降迁流岭南,作新州百姓。慧能幼少,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忽有一客买柴,遂令慧能送至于官店。客将柴去,慧能得钱。却.

向门前,忽见一客读《金刚经》,慧能一闻,心明便悟。乃问客曰:“从何处来持.

此经典?”客答曰:“我于蕲州黄梅县东冯墓山,礼拜五祖弘忍和尚,见今在彼,门人有千余众。我于.彼听见大师劝道俗,但持《金刚经》一卷,即.得见性,直了成佛。”慧能闻说,宿.业有缘,便.

即辞亲,往黄梅冯墓山,礼拜五祖弘忍和尚。 弘忍和尚问慧能曰:“汝何方人,来此山礼拜吾?汝今向吾边复求何物?”慧能答曰:“弟子是岭南人,新州百姓,今故.

远来礼拜和尚,不求余物,唯求作佛法。”大师遂责慧能曰:“汝是岭南人,又是獦僚,若堪作佛!”慧能答曰:“人即有南北,佛性即.

无南北;獦僚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大师欲更再共语,见左右在傍边,大师更不言。遂发.遣慧能,令随众作务。时有一行者,遂遣慧能于碓房,踏碓八余月。

(节选自《坛经》卷二)

10.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

正确的一项是( ) A .却.

向门前 却:回头 B .从何处来持.此经典

持:拿来 C .慧能闻说,宿.业有缘 宿:准备

D .遂发.

遣慧能,令随众作务 发:安排 1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

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艰辛贫乏,于.市卖柴②我于.彼听见大师劝道俗 B.????? ①即.得见性,直了成佛②人即有南北,佛性即.

无南北 C.????? ①便.即辞亲,往黄梅冯墓山②因此便.立南北 D.?????

①今故.远来礼拜和尚②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 12.下列六句话编成四组,全部能表现慧能对佛法具有悟性的一项是( )

①忽见一客读《金刚经》,慧能一闻,心明便悟。 ②但持《金刚经》一卷,即得见性,直了成佛。 ③慧能闻说,宿业有缘。 ④今故远来礼拜和尚,不求余物,唯求作佛法。 ⑤人即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 ⑥獦僚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A .①⑤⑥

B .②③④

C .①②⑤

D .②④⑥

13.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

正确的一项是( ) A .慧能为禅宗第六代祖。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困,靠卖柴养母。一天,他在集市卖柴,听见有人诵佛经典籍《金刚经》,颇有感悟,便立志寻师学佛。

B .弘忍和尚曾在蕲州黄梅县东冯墓山向百姓布道讲法,手里只拿着一卷《金刚经》,当时随从的弟子们有一千多人。可以想见当时传法的盛况。

C .弘忍问慧能是何地人来干何事,慧能答道是岭南人,特地远道求见只是想求成佛之理。弘忍认为穷乡僻壤的野蛮人,没有资格学法成佛。

D .慧能一番人分南北,而佛性不分南北,人分尊卑,但佛性不分尊卑的话,使弘忍十分震惊,于是弘忍迫不得已留下慧能在寺院做粗活。

1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问客曰:“从何处来持此经典?”

(2)时有一行者,遂遣慧能于碓房,踏碓八余月。

答案

1、【答案】D、利:敏捷,聪明

2、【答案】C (A、第一个“即”为“即刻”;第二个“即”为“虽然”。B、第一个“即”为“虽然”;第二个“即”为“就”。C、两个“为”都是“是,就是”。D、第一个“以”为“介词,用”;第二个“何以”为“为什么”。)

3、①信禀:信物,凭信②受:接受③传:流传④说:解说

4、基督教、伊斯兰教

5、唐朝慧能《坛经》“不立文字,直指人心”

6、释迦牟尼,觉者(智者)

7、A,A项“唯一”前还应加修饰语“汉人高僧所著”。

8、C

【解析】南北两宗虽然有许多相同点,但其法统的争夺却非常紧张:“顿渐门下,相见如仇仇,南北宗中,相敌如楚汉”。它们不是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

9、①慧能一经传授,顿时就领悟了佛法。当天夜里接受训导,别人都不知道。

②自古传授法器,都是很危险的事情,就想生命悬在发丝上一样。

③佛法本身没有顿和渐的区别,但是因为人的根器有敏捷和迟钝的区别,所以才有了渐、顿之称。

阅读10、C(解析:“宿”的意思是“过去的”“平素的”)

11、B解析:A项,“于”都是介词,在。B项,“即”,①副词,就;②连词,却。另注意“人即有南北”的“即”也不同于第①句中的用法,这里的意思是“是”。C项,“便”,都是副词,都是“就”的意思。D项,“故”,都是副词,都是“特意”的意思。

12、D解析:②是描述弘忍大师的。④是慧能要求弘忍传授佛法的,只能显示其学佛法的热情,不能表现其悟性。所以必须排除②、④两项。

13、D解析:(解析:“迫不得已”理解错误。原文为“大师欲更再共语,见左右在傍边,大师更不言”。)

14、译文:于是慧能向那人询问说:“你是从什么地方拿到这部佛经的?”(“乃”“持”是翻译的重点,注意疑问语气。)

译文:当时(弘忍大师身边)正好有一个还没有剃发的出家人,于是大师派遣慧能跟随那人到了碓房,干了八个多月踏杵舂米的活儿。(“行者”不同于现代汉语,“踏碓八余月”也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句式。)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 第七课时 学习目标 1、回顾课本,记忆知识要点。 2、明确考纲要求,熟悉试题类型。 3、领会命题意图,掌握解题思路。 4、认真审题,规范作答。 【真题回放】 (2013?湖南)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中国语中“学”与“问”连在一起,意义至为深妙。人生来有向上心、有求知欲,对于人生来有向上心,有求知欲,对于不知道的事物欢喜发疑问。对于一种事物发生疑问,就是对于它感兴趣。既有疑问,就想法解决它,几经摸索,终于得到一个答案,于是不知道的变为知道的,所谓“一旦豁然贯通”,这便是学有心得。学原来离不掉问,不会起疑问就不会有学。许多人对于一种学问不感觉兴趣,原因就在那种学问对于他们不成问题,没有什么逼得他们要求知道。但是学问的好处正在原来有问题的可以变成没有问题,原来没有问题的也可以变成有问题。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明辨之也。 (1)上述材料都强调“学”与“问‘的密切关系,分别分析两则材料中“问”的内涵与作用。(6分)

【答案】答案要点提示:①第一则材料中的“问”指的是生发疑问,“问”能激发兴趣、促进探索,从而学有心得;②第二则材料中的“问”指的是询问请教,“问”能解决疑问、丰富知识。 如考生答案不在以上要点内,但言之成理,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结合选文分析“问”的内涵与作用。两段文字对应两个不同内涵,作用分析要与内涵保持一致。 (2)结合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有关“学”的观点,简要谈谈你对学习的认识,不超过140字。(6分) 【答案】答题要求:内容紧扣“学习”论题,能够正确征引中国古代典籍中相关论述。 【解析】本题考查对学习的认识,注意紧扣“学习”论题,正确征引中国古代典籍〈论语〉〈大学〉中的相关论述,同时要联系自己的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与认识来。 小结:答题注意事项: 1、所谓“简要概括”就是用一两个简洁的词语或短句来表达。 2、表达观点不要胡乱引申,必须扣住材料中的话来说,但不是翻译原文。 3、紧扣各家经典思想来谈。 4、联系现实,先说观点,再说理由,论据只能用概括示例,不要用详细事实。 【方法指导】 解答文化经典阅读简答题,一般要遵循以下思路和方法: 1.字斟酌明要旨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知识清单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知识梳理 第二单元儒道互补 儒家和道家是中国古代两个最重要的思想流派,孔子和老子则分别是儒、道两派思想的创始人。 《论语》集中地体现了儒家的思想。孔子强调“礼”和“仁”的学说。他所说的“礼”,是一种政治秩序,他所说的“仁”,则是最高的道德规范。孟轲是继孔子之后先秦儒家学派的又一代表人物,《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一,集中体现了他的思想。 《老子》反映的是道家的思想。老子在《周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而“道法自然”。因此,老子主张一切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庄周是继老子之后的又一重要道家学者,他的思想比较完整地保存在《庄子》一书中。 儒、道两家的思想差别很大,却相互补充,构成了中国文化积极入世与顺应自然的矛盾统一。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往往兼有这两种思想。 《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 《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仁者人也”。)实际上,“仁”就是为人类生活确立的最基本的和最高的道德原则,也就是以仁爱的精神协调人际关系,并由此解决社会问题。 “仁”是有一系列配套主张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礼”。“礼”有上下、尊卑、贵贱的等级之分。为了实现礼,首先必须“正名”。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偿;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孔子还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作为“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说,为君者要使自己符合于君道,为臣者要符合于臣道,为父者要符合于父道,为子者要符合于子道。孔子认为只要每个人都安分守己,不做违礼之事,同时有“仁”的胸怀,这样的社会就是一个理想的社会。 孔子以“仁”为核心所建立的伦理道德学说,成为儒家学说的主体内容,对于后来中国传统文化浓重的伦理道德色彩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老子》(《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道”: “道”是《老子》的核心思想。什么是“道”?简单的说,“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并有自己的运行规律。所以,老子将“道”称之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众妙之门”“万物之宗”。 如同《论语》讲“仁”辅之以“礼”,《老子》论“道”突出的是“自然”,所谓“道法自然”,即把“自然”看成是万事万物的最高法则。而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他主张采取“无为而治”的办法,让人民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从而达到“相安无事”的自然状态。他认为“大道”的废弃,是“仁义”产生的原因,同样“大伪”“孝慈”“忠臣”的产生,也分别是因为智慧、“六亲不和”和“国家昏乱”的存在。换句话说,人们之所以需要“圣智”“仁义”“巧利”,就是由于存在它们的对立面。如果将这三者都抛弃掉,它们的对立面自然也就消失了,再加上人人清心寡欲,社会就太平了。所以,他主张回复到“小国寡民”、结绳记事的淳朴社会。 儒道互补: 儒道思想虽然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不是截然对立的,只是儒道关注的问题以及角度不同,提出的解决方案也有不同而已,这使得社会对儒道有可能、也有必要各取所长,融会贯通。一般而言,老子比较偏重于对哲学问题、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的思考,突出宁静和谐

2020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配套习题:第五单元5《坛经》两则(Word版含解析)

05第五单元佛理禅趣 5《坛经》两则 一、语基落实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唤慧能堂内,说.《金刚经》说:讲解。 B.若住.此间,有人害汝住:居住。 C.于南荆府当阳县玉泉寺住持 ..修行住持:担任住持。 D.法即一种,见.有迟疾见:见性。 解析:B项,“住”的意思是“停留”。 答案:B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法以.心传心②家叔以.余贫苦 B.①法即.一宗②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C.①汝为.六代祖②衣将为.信禀 D.①惠能一闻.,言下便悟②以勇气闻.于诸侯 解析:A项,①介词,用;②介词,因为。B项,①连词,虽然;②动词,就,接近。C项,动词,作为。D项,①动词,听;②动词,闻名,出名。 答案:C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五祖夜至三更 .. B.自古 ..传法,气如悬丝 C.未知根本 ..事由 D.因此便立南北 .. 解析:D项中的“南北”与现代汉语中的“南北”含义不同,这里的“南北”指的是禅宗的“南派”和“北派”。答案:D 4下列语句从句式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A.何以渐顿 B.大王来何操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汝为六代祖,衣将为信禀 解析:D项为判断句,其余三项为宾语前置。 答案:D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5~7题。 慧能受法 五祖夜至三更,唤慧能堂内,说《金刚经》。慧能一闻,言下便悟。其夜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法及衣:“汝为六代祖,衣将为信禀,代代相传;法以心传心,当令自悟。”五祖言:“慧能!自古传法,气如悬丝!若住此间,有人害汝,汝即须速去。” 南能北秀 世人尽传南能北秀,未知根本事由。且秀禅师,于南荆府当阳县玉泉寺住持修行;慧能大师,于韶州城东三十五里曹溪山住。法即一宗,人有南北,因此便立南北。何以渐顿?法即一种,见有迟疾,见迟即渐,见疾即顿。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渐顿。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夜受.法,人尽不知受:给予。 B.有人害汝,汝即须速去.去:离开。 C.法即一宗.,人有南北宗:派别。 D.见迟即渐,见疾.即顿疾:快速。 解析:A项,“受”的意思是“接受”。 答案:A 6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祖弘忍大师想把衣法传授给慧能,又害怕别人加害慧能,所以选在三更时分,把慧能唤到佛堂中,秘密传授《金刚经》。 B.五祖弘忍把衣法传给慧能后,宣布慧能是自己的传人,为六祖;同时告诫他本门的秘籍是“以心传心”,要引导弟子们自悟。 C.弘忍传授完《金刚经》后,身体十分虚弱,已经到了气如悬丝的地步,为了保护好本门的法器,他要求慧能赶快离开佛堂。 D.“南能北秀”都属于弘忍一派,因传人有南北分别,所以这样说。慧能居南方,故称“南能”;神秀大师处北方,故称“北秀”。 解析:C项,理解错误,“自古传法,气如悬丝”不是形容身体虚弱,而是说传授衣法时的危险。 答案:C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知识梳理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入门四问 中国文化经典在现代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仁者人也”。)实际上,“仁”就是为人类生活确立的最基本的和最高的道德原则,也就是以仁爱的精神协调人际关系,并由此解决社会问题。 “仁”是有一系列配套主张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礼”。“礼”有上下、尊卑、贵贱的等级之分。为了实现礼,首先必须“正名”。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偿;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孔子还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作为“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说,为君者要使自己符合于君道,为臣者要符合于臣道,为父者要符合于父道,为子者要符合于子道。孔子认为只要每个人都安分守己,不做违礼之事,同时有“仁”的胸怀,这样的社会就是一个理想的社会。 孔子以“仁”为核心所建立的伦理道德学说,成为儒家学说的主体内容,对于后来中国传统文化浓重的伦理道德色彩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老子》(《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道”: “道”是《老子》的核心思想。什么是“道”?简单的说,“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并有自己的运行规律。所以,老子将“道”称之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众妙之门”“万物之宗”。 如同《论语》讲“仁”辅之以“礼”,《老子》论“道”突出的是“自然”,所谓“道法自然”,即把“自然”看成是万事万物的最高法则。而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他主张采取“无为而治”的办法,让人民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从而达到“相安无事”的自然状态。他认为“大道”的废弃,是“仁义”产生的原因,同样“大伪”“孝慈”“忠臣”的产生,也分别是因为智慧、“六亲不和”和“国家昏乱”的存在。换句话说,人们之所以需要“圣智”“仁义”“巧利”,就是由于存在它们的对立面。如果将这三者都抛弃掉,它们的对立面自然也就消失了,再加上人人清心寡欲,社会就太平了。所以,他主张回复到“小国寡民”、结绳记事的淳朴社会。 儒道互补: 儒道思想虽然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不是截然对立的,只是儒道关注的问题以及角度不同,提出的解决方案也有不同而已,这使得社会对儒道有可能、也有必要各取所长,融会贯通。一般而言,老子比较偏重于对哲学问题、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的思考,突出宁静和谐与超越世俗的观念。孔子则偏重于对社会伦理问题、特别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的思考,强调道德的完善和人格的提升,强调积极进取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正是由于他们对社会、人生问题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和解决方式,才能形成一种互动、互补的关系。 不仅如此,虽然老子和孔子一个侧重讲“天道”,一个侧重讲“人道”,但实际上他们身上都同时具有积极用世和超然通达两种心态。比如老子对社会的批判态度,实际上也是关心社会的表现,而且《老子》中谈论治国之道的内容也占了很大比重。同样,孔子的“道”虽然主要是“人道”,不是“天道”,但是当“人道”绝对化以后,也是与“天道”相通的。而且孔子说过“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并欣赏曾点的超脱旷达,这与道家的思想有一致的地方。 “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他们既以儒家的理想为追求目标,以天下忧乐为忧乐,锐意进取,建功立业。同时,又用道家思想调节紧张心态,往往淡泊名利,洁身自好,超然通达,静观待时。 从社会实践来看,儒道并用,也是统治者自觉的治国之术。例如唐太宗在贞观二年总结治国经验时,提出了“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的现实理念,同时又认为要做到“安人宁国”,君王首先应“抑情损欲,克己自励”,其中就同时吸取了儒道思想的精髓。

《论语十则》——《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整理)

《论语十则》——《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整理) 1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 (1)就:靠近、看齐。 (2)有道:指有道德的人。 (3)正:匡正、端正。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2 2?4 子曰:“吾十有(1)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2),四十而不惑(3),五十而知天命(4),六十而耳顺(5),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6)。” 【注释】 (1)有:同“又”。 (2)立:站得住的意思。 (3)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4)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5)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6)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

欲而不越出规矩。” 3 子曰:“由(1),诲女(2),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注释】 (1)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学生,长期追随孔子。 (2)女:同汝,你。 【译文】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4.颜渊、季路侍(1)。子曰:“盍(2)各言尔志。”子路曰:“原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3)善,无施劳(4)。”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5)。” 【注释】 (1)侍:服侍,站在旁边陪着尊贵者叫侍。 (2)盍:何不。 (3)伐:夸耀。 (4)施劳:施,表白。劳,功劳。 (5)少者怀之:让少者得到关怀。 【译文】 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向孔子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安心,让朋友们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 5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第五单元 《坛经》两则(教师版)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第五单元佛理禅趣《坛经》两则 ☆学习目标 1.了解关于禅宗的文化常识 2.学习本课选段中蕴含的哲理 ☆作家作品 1.慧能(638—713),一作惠能,俗姓卢,新州(今广东新会)人。慧能家境贫寒,三岁丧父,迁居南海。稍长,卖柴养母。因听人诵读《金刚经》有悟,决心学佛出家。慧能于公元672年到湖北黄梅参拜弘忍大师学法。弘忍为慧能讲经并且把世代相传的法衣交给他,正式传他为禅宗六祖。后在南华寺,六祖慧能传教说法长达37年之久。其间,韶州刺史韦璩曾邀请慧能到韶州大梵寺讲经,其言行被弟子法海汇编成书,这就是被奉为禅宗宗经的《六祖坛经》。 神秀(约606—706),禅宗北宗的创始人,俗姓李,汴州尉氏(今属河南)人。 2.禅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主张顿悟法要“见性成佛”自初祖达摩祖师起,皆指人心,不拘修行。又因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为主旨,亦称佛心宗。传说创始人为菩提达摩,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时称“南能北秀”。北宗神秀是以“坐禅观定法“为依归,渐进禅法,渐修菩提。所以称之为“渐悟”。南宗惠能大师是以“即心即佛!”“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依归。不拘泥”坐禅“”观定"与否即成佛道!所以称之为“顿悟”。 时北宗神秀大师所传“坐禅”(坐禅入定法门)即是次第法门。由北宗神秀法门在北方盛行,所以在《六祖坛经》曾记录“京城大德云:不经坐禅修定而得解脱者,未曾有也。”而南宗慧能大师最忌讳学佛法者执着于类似”坐禅观定“的有为法《六祖坛经》中亦记录云:“只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亦曾言”常坐拘身,于理何益”南宗慧能大师所传为佛之心印,不拘泥万法而领悟得道,由是不论次第,直了成佛。(出自六祖坛经自序品,顿渐品) 相传中国禅宗为菩提达摩祖师所创,宗门”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时人有传,达摩面壁九年为坐禅修定,所以得道,实则在任何一部传记或者历史中均无此事记载。只记录”面壁九年”这四字而已。 而其禅宗宗趣,常以问答形式导引人悟道。☆整体感知 《慧能受法》讲慧能从禅宗五祖弘忍那儿接受禅法的故事。弘忍在外人不知的情况下向慧能传授佛法并交给他信物,交代需要注意的问题,然后安排他速速离开。实际是弘忍安排接班人的过程。 《南能北秀》说的是弘忍之后,禅宗分为南北两派。慧能接受五祖衣钵,传教岭南,故称南能;神秀在弘忍死后,应武则天之征入长安,传教于北方,故称北秀。“南能北秀”实际是同一禅宗的两个流派。 ☆问题导学 1.“汝为六代祖,衣将为信禀,代代相传;法以心传心,当令自悟。”这句话包含了怎样的意思2.课文对“南能北秀”有怎样的认识 3.“法即一种,见有迟疾,见迟即渐,见疾即顿”这句话应怎样理解 1.提示: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传法给慧能,宣布他为自己的传人,以自己的袈裟作为信物,将佛法一代一代发扬光大;二是传授本门的“独门秘笈”,即“以心传心”,不依赖文字的传道方式而通过引导使学禅者自己顿悟的修行方法。 2.提示:课文对“南能北秀”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指出虽然南北地域不同,实际上他们的师承是一致的,都是弘忍所传的禅法,在对于人的心性的认识上,他们是一致的,即都认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变的真性,而众生因迷妄颠倒不能觉悟。而从悟道方式上看,虽然侧重点不同,却是互为补充的。 3.提示:这“法即一种”中所说的“法”,就是众生本具有的自性清净心。因为众生的清净佛性一向为迷妄所覆盖,只有消除妄念,真性才能显露出来。但是由于人的领悟能力有迟有疾,领悟力差的可以通过渐修使其慢慢领悟,而领悟力强的则可以引导其瞬间领悟,也就是说要因材施法。实际上,法本身并没有顿渐之分,因为人的觉悟都是刹那之间的事情,只是因为人的根器利钝不同,觉悟之前的过程和方式才有了不同。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及答案

1.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①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②,何足算也?”(《论语•子路》) 【注】①硁硁(kēnɡ):浅薄固执的样子。②斗筲之人:指器量狭小的人。斗,古代量名;筲,竹筐,容量不大。斗、筲喻度量的狭小。 (1)孔子认为,真正的“士”是“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之人,请你解释其含义。 (2)孔子还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与上文对“信”的表达是否矛盾?结合上面选段,简要说明你对孔子“信”的理解。 2、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差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1)根据上文内容,你认为孔子所言“礼”的本质内容是什么?(10字左右) (2)你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孔子所言“礼”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请用简明的语言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3.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①?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②,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注】①何事于仁:作“何啻于仁”理解。②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1)在孔子看来,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是什么? (2)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孔子此处谈论的也是仁的问题,请结合上面选段,谈谈孔子这两处谈仁的文字给了你什么样的认识。 4.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①。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②。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③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注】①圃:音pǔ,菜地,引申为种菜。②用情:情,情实。以真心实情来对待。③襁:音qiǎnɡ,背婴孩的背篓。 (1)由上文可见,孔子毫不客气地指责想学种庄稼和种菜的樊迟是小人,那么他认为在上位的人应该重视什么呢? (2)孔子也曾经说过“学而优则仕”,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结合上面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教育目的”的理解。 5、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路问成人①。子曰:“若臧武仲②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③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④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第十四》) 【注】①成人:人格完备的完人。②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③卞庄子:鲁国卞邑大夫。 ④久要:长期处于穷困中。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第五单元 佛理禅趣1 经典原文 《坛经》两则 Word版含

人要用智慧面对现实,用创意解决问题,用清醒的态度面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禅正是一种心的训练课程,让每一个人更清醒、更有效地面对人生。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心灵的生活变得紊乱、烦躁不安和茫然无措,佛理禅趣应是当代人诊治上述病疴的最好方剂。佛理是一种生命的哲理,它是对生活的理性思考,对人类情绪的理智控制,对社会矛盾的理想化解;禅趣是一种高境界的情趣,一种生命的智慧、生活的指南、心灵的艺术。佛理禅趣能够帮助我们提升生命的价值,提高生活的质量和人生的幸福指数。 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思想有儒、释、道三家。释即佛教,它虽然是从域外传入的,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融入中国本土文化,并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社会中有广泛的影响。 佛教有很强的文学性,有不少佛经主要就是通过故事宣传佛教思想的,这些故事往往情节生动、形象鲜明,除了带有宗教的意味外,还包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1.了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了解《坛经》和《百喻经》的语言特色,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3.批判地继承佛教思想,思考其对现代社会人生的启示意义。 经典原文5《坛经》两则 ◎走近先贤 大鉴禅师——慧能 1.生平简介 慧能(638~713),中国禅宗第六代祖师。他在禅宗五祖弘忍门下学佛。 2.主要成就 慧能的言行被其弟子汇编成书,这就是被奉为禅宗宗经的《坛经》。 3.地位影响 慧能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是世界佛教史尤其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慧能以后,禅宗广为流传,于唐末五代时

达到极盛。禅宗使中国佛教发展到了顶峰,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背景呈现 慧能被授为第六代祖师后,在南华寺传教说法长达37年之久。其间,韶州刺史韦璩曾邀请慧能到韶州大梵寺讲经,其言行被弟子法海汇编成书,这就是被奉为禅宗宗经的《六祖坛经》。 ◎国学链接 [文学常识] 中国佛书至尊——《坛经》 《坛经》,又名《六祖法宝坛经》,是中国佛教禅宗南宋创始者、禅 宗六祖慧能的传法记录。因系在法坛上宣讲的经教,故称《坛经》。《坛 经》是中国唯一被尊为经的佛书。 1.由来 “坛”指戒坛,指慧能应韶州刺史韦璩之邀,在韶州大梵寺为僧俗 一千多人设坛受戒说法;“坛经”,即对这次依据《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而说法的记录,并添入慧能以后的言行编辑而成。 2.内容 全书分为十品: (1)行由品。记叙慧能得法传宗的经过。 (2)般若品。提出众生当前心性,即是般若真空,若能于一切法不取不舍,般若即生,故修行必须“自识本心,自见本性”。 (3)疑问品。认为佛性本有,解脱全凭自力,“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只要“明心见性”,即是成佛。 (4)定慧品。提出《坛经》的核心思想:“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是于相而离相,无念是于念而无念,无住是于一切之上念念不住。 (5)坐禅品。在“人性本净”的前提下,对“禅定”一词作了重新界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6)忏悔品。改变传统佛教皈依佛、法、僧三宝的说法,提出自皈依觉、正、净“自心三宝”,并论证于自身中有佛的法、报、化三身。 (7)机缘品。记叙慧能与弟子无尽藏尼、法海、法达、智通、智常、志道、行思、怀让、玄觉、智隍等的说法机缘。 (8)顿渐品。针对当时禅宗中南北、顿渐等问题,提出“法即一宗,人有南北”“何以渐顿?法即一种,见有迟疾”“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渐顿”。 (9)护法品。述神龙元年,中宗闻其玄风,遣内侍薛简迎请入京,慧能称病不起,诏赐衲衣宝帛,敕韶州刺史修饰宝林寺。在与薛简谈话中,慧能批评京师禅德“欲得会道,必须坐

文化经典研读测试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音全对的一组是() A.纂组(zuǎn)踰矩(yú)粳米(jīng)数相匡救(shù) B.股肱(gōng)愦愦(guì)恁地(nèn)罄其狂瞽(qìng) C.笃行(dǔ)絜矩(xié)谏诤(zhèng)直言鲠议(gěng) D.胠箧(qū)淬火(cuì)刍荛(yáo)擿玉毁珠(zh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组是() A难易相承万籁俱寂长途跋涉姗姗来迟 B厚敛凋墙荡然无存苦思冥想风餐露宿 C一言愤事奋笔疾书豁然贯通空空如也 D如临深渊淋漓尽致光彩夺目一气呵成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一日:一旦,表假设) B.稍从其西攀上一石隙,北转而东,若度鞍历峤。(稍:稍微) C.若读之数过,略晓其义即厌之,欲别求书看(厌:满足) D.然遽以此意解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遽:匆忙,草率) 4.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敏于事而慎于言②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B.①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②食之,舍其半。 C.①买者言:“我今当一一尝之,然后当取。若但尝一,何以可知?”寻即取果,一一皆尝。 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D.①其再插秧,俗名晚糯,非粳类也。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孝者,所以事君也②所以然者,其视成书太易,而急于求名故也。 B.①乃先以炬入,后蛇伏以进,背磨腰贴②此须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 C.①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②其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庶乎其传也与? D.①及到做时,乃为人欲引去,事已却悔。②文章岂不贵,经训乃菑畲 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当登上黄山天都峰的鲫鱼背时,人们都常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那种恐惧之感。B.脱离实际,凭主观想象制订实施方案,这种闭门造车的做法能不脱离实际吗? C.“用词贴切”提倡词语运用“妥帖、确切”,有利于避免学生华而不实的文风,防止学生考前背诵好词好句来生搬硬套。 D.近年来,中国在世界舞台的地位日趋重要,中文也水涨船高。不少国家、不少外国人都赶搭中文列车,掀起了学中文的热潮。 7.下列各组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世致用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优良学风,特别是它在明末清初和近代的大动乱时期达到高潮,反映了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民族的兴亡和百姓大众的疾苦的品质。 B.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天地境界又可以叫做哲学境界,因为只有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某些了解,才能达到天地境界。 C.中国文化不会被历史所淘汰,不仅在于中国文化有其内在的发展革新的契机,而且还在于各具特色、各有长短的中西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相辅相成的“互补”作用。

佛理禅趣(教案)

“佛理禅趣”教案 益阳市十四中高世阳 【教学目标】 一、了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对中国文化影响。 二、学习《坛经》两则。 三、批判地继承佛教思想对现代社会人生的启示意义。 【教学重点】了解《坛经》 【教学难点】1.以“悟”引导学生了解佛理禅趣。 2.批判地继承佛教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人生的启示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由三张剧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引出《西游记》------西天取经--------印度,佛经;由“悟空、悟能、悟净”引出思考:为什么三人法号中都有一个“悟”字呢? 二、佛教介绍: 学生自读“阅读指南”,了解什么是“佛”,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师适当补充。 1、佛 2、佛教 3、佛教在中国的发展 4、关于禅宗(1)禅宗的起源(2)禅宗思想 三、研读《坛经》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诵读课文,对照注解疏通文意。 2、逐句口头翻译; 3、概括每则内容。重点强调: “言下便悟”“传顿悟法门”“法以心传心,当令自悟”——禅宗传法的方式就是,以心传心,就是自悟。 慧能:顿悟直指人心神秀:渐悟循序渐进 南宗北宗传法的方式有别:顿悟——渐悟。 四、观影说“悟” 播放《新少林寺》MV,结合歌词《悟》 1.说说自己的感悟。 2.《坛经》两则中,与“悟”有关的内容有哪些?佛教中的“悟”是指什么? 3. “悟空、悟能、悟净”:为什么三人法号中都有一个“悟”字呢? 五、读诗悟禅: 现在有个时髦的词叫:禅意人生。什么是禅意人生呢?就是用清净心来生活。生活中的禅者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古代禅师和禅修者的诗,从诗中体悟他们的境界。 1、春来草自青,秋到叶自落。(顺应自然)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之论语十则学案

《论语十则》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儒家、道家两家学说的基本思想,理解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如“仁”“礼”“义”“孝”“道”“自然”“无为”等,并能有自己的体会; 2.对儒道两家学说的影响及其互补性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掌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3.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形成语感。熟读、背诵一些片段。 二、有关知识 (一)“宋代有名的宰相赵普曾经对宋太宗赵匡义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的确,我国两千年来,不论立身处世以及政治社会,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而《论语》更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是这个意思。 (二)孔子、《论语》简介 孔子(公元前552或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建者,中国古代最着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行思想的着作,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论语》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 (三)文本理解 1.“学而”篇 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读解】:此则讲的是好学的态度、表现与要求。君子可以不求食饱、不求食好,居住环境不追求舒适,居住环境较好的话会有一种依赖性,会对个人修养道德没有帮助,反而使自己变得很懒惰;做事和工作都要勤劳、敏捷、认真,而且要小心说话,俗话说得好“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能让自己像那些有道德的人一样。 我们的一生,终究是精神生命的一生,物质追求和感官享受终究有限,而精神的升华才是人生的最终之道。外在的追求会导致冲突紧张而又矛盾的一生,精神的升华却会呈现心理的平安与人生的顺遂。我们并不是要把两方面对立起来,而是要把重心放平衡,人生就有无限的宽裕,而物质的追求,实在会让生命总是紧张而烦恼。 2.“为政”篇 原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我童年学习,到了十五岁时立下了求学的志向,三十岁时学问和处事都可以在社会上立身了。四十岁时学问上的问题都能清楚明白,立身处事有坚定的原则,不会被外界左右。五十岁时我知道了天命,知道了天给予我的使命职责和命运。六十岁时我听到顺耳话能够分辨是非,听到逆耳话能够理解他人,对各种人的各种话都能分辨取舍。七十岁时我的心灵和行为都达到了自由王国的境地,行随心至,从不越过仁的规范。” 子曰:“由(子路)!我教诲你的知道了吗?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句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啊!”

佛理禅趣《百喻经》导学案

《<百喻经>六则》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百喻经》的语言特色,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了解寓言的特点,掌握寓言寓意的概括方法。 3.从寓言的关键情节切入,探究寓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概括能力。 4.体会寓意在现代社会人生中的启示意义,从中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 【学习重点】抓住关键情节,揣摩寓意,并联系生活体验体会其带给人生的启示。 【学习难点】准确把握各则寓言的寓意。 【预习案】 【自学导航】 1.文体常识: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寓言的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充满智慧哲理。 2.文化背景 在佛经中,经常采用寓言譬喻的方式说理。佛教的义理玄微,一般人难以理解,所以佛经经常“假近以喻远,借彼而况此”,通过譬喻,将艰深的义理,化做浅易的故事,使人乐于听闻,易于接受。据说“经中有大喻八百,小喻三千”,其方式包括顺喻、逆喻、现喻、非喻、先喻、后喻、先后喻、遍喻等。佛经的寓言譬喻影响很大,很多寓言在流传中逐渐凝固下来,成为汉语词汇系统的固定成员,像“盲人摸象”“空中楼阁”“水中捞月”等,妇孺皆知。 《百喻经》是突出体现佛经这一特色的著作。《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也称《百譬经》。古印度僧伽斯那著,南朝齐求那毗地译。全书两卷,共有98个寓言故事,均为宣扬佛教教义而作,但“除去教诫,独留寓言”,完全可以当成一部极有趣味的文学作品来读,对社会人生也不无启发意义。 3.寓言类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 (1)划出材料中关键性的句子; (2)找出材料中的陈述对象; (3)找出每个陈述对象的在事件中所产生的结果; (4)由果及因,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由此正面提出中心论点。 【自学检测】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主人闻已,更为益.盐。益:添加 2.致令口爽.,此亦复尔。爽:败,伤 3.便以血污涂其面目 ..面目: 面部,脸部 4.即烧为炭,诣.市卖之,诣:到去 5.寻.即取果,一一皆尝。寻:接着 (二)指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本字。 1.食已口爽,返为其患。(返—反) 2.不得半车炭之价直。(直—值) 【探究案】 一、译读课文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给) (之)食,(愚人)嫌(食物)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添加)盐。既.(已经)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原因)。少有尚尔,况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第二课《老子》五章 学习目标 1.理解《老子》节选各章的思想内容,把握道家的主要思想; 2.熟读《老子》节选各章,积累主要的文言知识和文言现象; 3.本节课难点:读懂《老子》节选各章,掌握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尤其是其中的辩证法思想,“道”、“有”与“无”、“师法自然”、“无为而治”等的深刻内涵,要做深入研讨。 课前预习 【读记教材】 老子(前600年—前470年之后),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道德经》在国外拥有最多的译者和读者的书。《道德经》是解释道家哲学的主要经文。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小试牛刀】 1.注音 音声相和()夫()唯弗居受国之垢()虽有舟舆() 2.断句难点 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②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察其徼. 3. 成语名句积累 ①成语:有无相生前后相随绝圣弃智见素抱朴以柔克刚小国寡民 ②格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课内探究 【探究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翻译文章。 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实例

第二单元儒道互补《论语》十则教案 D.本课中所涉及的成语与格言。 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③知者乐水,仁者乐山。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⑤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⑥克己复礼⑦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导入“宋代有名的宰相赵普曾经对宋太宗赵匡义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的确,我国两千年来,不论立身处世以及政治社会,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而《论语》更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是这个意思。 孔子、《论语》简介 孔子(公元前552或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建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行思想的著作,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论语》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 1.“学而”篇 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解读:此则讲的是好学的态度、表现与要求。君子可以不求食饱、不求食好,居住环境不追求舒适,居住环境较好的话会有一种依赖性,会对个人修养道德没有帮助,反而使自己变得很懒惰;做事和工作都要勤劳、敏捷、认真,而且要小心说话,俗话说得好“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能让自己像那些有道德的人一样。 孔子认为好学,要学业精通,就必须勤奋。学会居安思危,这样就可以算是孔子所提倡的那样。这句话可谓与我们现代人的追求是反过来的,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给大家的教育,就是要读好书才能有好职业,不断拿学位才能有好的生活、“娶(嫁?)美女(帅哥?)买房买车”。 这也是现实的,能拿在手里的;但这并不是说孔夫子古板、落后,而是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我们的一生,终究是精神生命的一生,物质追求和感官享受终究有限,而精神的升华才是人生的最终之道。外在的追求会导致冲突紧张而又矛盾的一生,精神的升华却会呈现心理的平安与人生的顺遂。我们并不是要把两方面对立起来,而是要把重心放平衡,人生就有无限的宽裕,而物质的追求,实在会让生命总是紧张而烦恼。 2.“为政”篇 原文:“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我童年学习,到了十五岁时立下了求学的志向,三十岁时学问和处事都可以在社会上立身了。四十岁时学问上的问题都能清楚明白,立身处事有坚定的原则,不会被外界左右。五十岁时我知道了天命,知道了天给予我的使命职责和命运。六十岁时我听到顺耳话能够分辨是非,听到逆耳话能够理解他人,对各种人的各种话都能分辨取舍。七十岁时我的心灵和行为都达到了自由王国的境地,行随心至,从不越过仁的规范。” 子曰:“由(子路)!我教诲你的知道了吗?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句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啊!” 解读:这一则讲的是人的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分为了几个阶段,真可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是自学成才的典范,勤奋不倦地学习是贯穿孔子一生的主题。正是通过刻苦的学习,孔子才掌握了渊博的知识,并授徒讲学,成为一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正是通过学习的积累,在不断

(选修)高三《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二单元阶段检测.docx

第二单元阶段检测 (: 150 分分:150分) 一、基巩固(25 分 )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是()(4 分) A.可好学也已 D.四竟之内 解析 A ,“已” 通“矣”; B ,“靡” 通“糜”; D 答案C 2.下列句子中加点解不正确的一是,“竟” 通“境” 。 ()(4 分 ) A .未有仁而.其者也:弃,抛弃。 素抱朴,少私寡欲 B.. :露,表。 C.故逐于大盗逐:追随。 . D.人含其,天下不累矣累:累。 . 解析 D ,累:患。 答案D 3.下列各句子中加点的意和用法相同的一是()(4 分 ) 无,名天地之始. A. 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 .可与 故常无,欲以其妙 . B. 故曰: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 C. 是以圣人无之事 .. 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 . D. 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 解析 C ,都是“因此”的意思。 A ,名,根本,本源;副,才。 B ,相当于“夫”,无;,因此,所以。D ,助,用在前,成名性,表示“?? 的地方” ;助,和介“ 以” 成“ 所以” 一短,表示“ 用来?? 的” 。

答案 C 4.下列句中加点与代意相同的一是()(4 分 ) A .道可道,非常道 .. B.少私寡欲,学无 .. C.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 .. D.不千里而来 .. 解析 A ,非常:古指不是永恒不的;今指①特殊的,②十分。 B ,学:古指抛弃学;今指①失的学,②高明而独到的学。 C ,文章:古指文辞、文;今指作品、著作等。 D ,千里:古今意一致,都表示路途遥。 答案D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活用型不同于其他三的一是()(4分 ) 之而无憾A .敝.B .不千里而来 . 而先利C.苟后.D.使民重死而不徙 . 解析 A ,形容的使用法,使??破旧。 B 、C、 D是形容的意用法。 答案A 6.默写下列句子。(5 分 ) (1)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知者,仁者静;知者,仁者寿。 (2)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3)彼人含其明, 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知者水仁者山(2) 血气方戒之在斗(3)天下不矣 二、 (50 分 ) (一 )内 (20 分 ) 下文,完成 7~ 10 。 渊仁。子曰:“ 克己复礼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仁焉。仁由己,而由人乎 ....哉?” 渊曰:“ 其目。” 子曰:“ 非礼勿,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 .. 渊曰:“回不敏,事斯矣!” .. 7.下列句子中加点解不正确的一是()(5 分 ) A .克己复礼仁克:克制、束。 . B.天下仁焉:向。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