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三政治教科版6

初三政治教科版6

初三政治教科版中考复习6

财富论坛——财富中的法与德

知识强化

一、一周知识概述

(一)本课的内容分析

本课是在感受小康、探究致富途径之后,探究致富过程中的法律和道德问题,首先,强调财富中的“法”(合法致富,依法纳税);其次,探讨拥有财富之后如何使用财富(富而思源,富而思进);最后落实到学生自身,培养我们学生“勤俭节约,文明消费”的良好习惯。

也就是说,本课由三部分“合法致富,依法纳税”“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和“勤俭节约,文明消费”组成。这三个部分的内容是我国现在和未来特别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第一部分“合法致富,依法纳税”是我国建设法治社会、建立和完善经济秩序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我国政府正在下大力气抓的一个重大问题。我国已经走过了经济建设最初的法制不完善的阶段(有人称为是“原始积累阶段”),目前最需要的是建立和健全经济秩序,让经济活动纳入法治轨道,形成健康的、公平的法治化经济社会。本部分就是引导我们学生认识合法致富和依法纳税的意义。第一层次“合法致富”是总体的“面”上的内容,第二层次“依法纳税”是具体的“点”上的内容。

第二部分“富而思源,富而思进”是我国总体实现小康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目前存在着比较大贫富差距,在一些人富起来,而一些人还只是解决了温饱问题的条件下,如何让富起来的人担负起社会责任,是我国现阶段必须要做的事情,也是这些富裕起来的人们所必须解决的问题。从“德”与“法”的关系看,本部分应是“德”。从两个方面鼓励先富起来的人们去做功德千秋的事业,也激励学生树立“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的思想,从小做一个有理想、懂得回报社会的人。

第三部分“勤俭节约,文明消费”既是经济问题,又是道德问题,还是关系到我国公民整体素质的大问题。本部分承接上一部分,引导我们认识勤俭节约的意义,培养我们学生文明消费的观念。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要知道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勤俭节约、文明消费的良好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财富观,认识到在财富中蕴藏着法与德的交织力量;学会如何处理财富问题的矛盾和冲突。

(二)本课具体知识分析

获得财富的手段,有合法与非法之分;支配财富的方式,有正确与错误之别。财富的获得与支配,需要在法律天平上检验,用道德标准去衡量。

合法致富,依法纳税

1、如何理解“同富不同路”?

(1)合法的财富的获得有多种办法和途径。有人靠辛勤的劳动,用体力获取财富;有人靠科学技术,用知识获取财富;有人靠丰厚的资金,让钱生财;也有人用管理科学,让先进的思想为自己生财。

(2)但是,人们不论通过什么途径获取财富,有一点却是相同的,这就是——合法经营,即获得财富,必须走合法的生财之道。

合法致富——工人在工作、农民在种田的照片

2、每个人要获得财富,要想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首先必须做到遵纪守法的原因

(1)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在国家法律的框架之中。

(2)只有每个人都知法、懂法,用法律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才能使社会稳定、和谐,每个社会成员才能平等地获得财富的机会,依法获得的财富才能受法律保护。

(3)在经济活动中,任何违法行为都会破坏经济秩序,阻碍经济发展,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自己也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因此,每个人要想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就首先必须做到遵纪守法。

3、“法”与“义”(德)的关系

(1)法与德是紧密联系的,获得财富除了要遵守法律外,还要受到道德的约束。

(2)见利不能忘义,“义”是我们心中的“法”;法律对人的约束是外在的,“义”对人的约束是内在的,才是最有效的。

如果一个人“义”字当头,他必不会用恶劣、卑鄙的手段去获得不义之财。古人说:“生财有道,以义为利,不以利为利。国且如此,况身家乎?”“财自道生,利缘义取。”

这告诫我们: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要做到“视不义富贵若浮云”,“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3)见利忘义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取的。在追求利益的时候应将“义”放在重要位置,符合“义”的利益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这就是《论语》中说的“见利思义”。

4、依法纳税

(1)税收的含义: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基本形式。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税收的作用:国以税为本。

①国家铺铁路、架桥梁、建机场,离不开税收;

②国防、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税收;

③公务员、警察、教师等从事公共事业工作的人员的工资来源于税收。

(3)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国家的发展有纳税人的贡献;依法纳税,人人有责。不懂税法或知法犯法,偷税漏税,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的,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4)税收的特点: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①强制性是指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取得财政收入。

②无偿性是指国家取得税收既不需要返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

③固定性是指税法是连续有效和相对稳定的,对什么征税、征多少税是通过法律形式事先确定的,不经国家批准不能随意征收和随意改变。

富而思源,富而思进

1、我国倡导什么富民政策?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这是我国倡导的富民政策。

2、为什么要富而思源?

(1)改革开放20多年来,很多人依靠良好的社会环境,走上来富裕的道路。俗话说:“吃水不忘掘井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各种方式回报社会、贡献社会,表现出“富而思源”的高尚境界。

(2)富而思源,先富起来的人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不仅表现了个人品质,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和标志。

3、为什么要富而思进?

(1)富了以后,是不思进取,还是“富而思进”、不断开拓?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财富观、人生观。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创造、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

(3)“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只有在新的起点上不断迈进,在肯定自我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与时俱进,锐意进取,才能永立潮头、拓展更宽更广的道路。

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一个人的发家致富,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因此,发展壮大、发家致富了,也要想到社会,想到大众,不能只想到自己,源远才能流长,这就是“富而思源”的现实意义。“富而思进”是保持进取、前进的不竭动力,只有不断前进,才能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才能在社会进步的征途上留下印记。

勤俭节约,文明消费

1、提倡勤俭节约,其意义体现在:

(1)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

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

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熹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做“齐家”的训言;毛泽东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

(2)勤俭节约是治国安邦之道。

墨子说: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从厉行节约的晏婴到“一钱太守”刘宠,从一代名相魏徵到民主革命家孙中山,都为后人留下一份份勤劳天下、节俭为民的珍贵遗产。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鞠躬尽瘁、艰苦朴素的光辉事迹,更是彪炳千秋。

(3)勤俭节约是现代企业家取得成功的法宝。

“成由节俭败由奢”,古今中外许多成功的企业家,崇尚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在创业初期,他们靠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打拼天下;成功之后,他们仍然保持着这种作风,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他们反对浮华,痛恨骄奢淫逸,尤其不齿那些坐吃山空的纨绔子弟。

(4)勤俭节约是做人的美德。

“勤以立志,俭以养德”,勤俭节约是古今中外有志之志和有德之士恪守的美德。古人云:勤,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可见勤俭节约对于个人道德品质培养的重要性。

2、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的现实意义。

(1)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把勤俭的美德当作“过时”的观念加以否定。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2)历史上多少人,贫困时勤俭节约,奋发有为,终于成就大事;又有多少人富贵时骄奢淫逸、声色犬马,使千万家财、百年基一毁于一旦。

(3)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即使国家足够发达了,我们的生活真正富足了,勤俭节约的美德也不能丢。因此,在艰苦的年代,我们要用勤俭节约渡过雄关,在富裕的年代,更要用勤俭节约的习惯培养我们的品德。

3、培养勤俭节约的品德对中学生有何意义?

作为中学生,正是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如果能够恪守勤俭节约的生活准则,对未来的成长发展必定有无限的益处;相反,如果从小就追求奢华,不但对国家和家庭不利,而且对个人的发展必然带来不良的影响。

二、重难点知识解析

1、“富而思源,富而思进”是我国总体实现小康,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条件。认识到如何让先富起来的人担负起社会责任,而不是坐吃党和政府优惠政策所带来的好处,是我国现阶段必须要做的事情,也是富裕起来的人们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富而思源”的意义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知识之一。

①改革开放20多年来,很多人依靠良好的社会环境,走上来富裕的道路俗话说:“吃水不忘掘井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各种方式回报社会、贡献社会,表现出“富而思源”的高尚境界。

②富而思源,先富起来的人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不仅表现了个人品质,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和标志。

③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一个人的发家致富,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因此,发展壮大、发家致富了,也要想到社会,想到大众,不能只想到自己,源远才能流长,这就是“富而思源”的现实意义。

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否还需要勤俭节约的问题摆在了人们的面前。本课知识在说明国家、企业、个人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让我上学生深刻理解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牢固树立铺张浪费耻、勤俭节约荣的意识,使勤俭节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精神。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本课的重难点知识。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勤俭节约是治国安邦之道。勤俭节约是现代企业家取得成就的法宝。勤俭节约是做人的美德。

中考解析

一、命题规律和趋势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多种获得财富的方式,并了解非法获取财富的危害。并且让学生知道税收的含义、意义、作用。还让我们学生通过事实材料理解“富而思源”的重大意义,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富而思进”的意义,让我们从社会现实中感悟到自己的责任,用事实激发我们学生崇高的责任感。本课也说明国家、企业、个人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让学生深刻理解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牢固树立铺张浪费耻、勤俭节约荣的意识,使勤俭节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精神。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本课知识会设计材料分析题和选择题进行考查,其中考查材料分析题的概率较大,多考查我们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故我们对本课知识要在识记的基础上加深理解。

二、典型示例

1、“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下列收入受法律保护的是()

A.一些黑客在网上叫卖计算机病毒,获利丰厚

B.某出租车司机捡到3万元钱据为已有

C.小红2年前购买的股票,今年售出后纯盈利5万

D.某官员一次收受他人贿赂500万元

答案:C

解析:

公民致富必须要在法律的范围之内,坚持合法致富。

2、我国从2004年起,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平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5年内取消农业税。我国对农业税的调整,表明我国税收()

A.能调节社会经济活动,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经济利益关系

B.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C.具有随意性

D.收入在逐年减少

答案:A

解析:

我国调整农业税,其实是收入的再分配,是调整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相互关系。

3、富而思源,先富起来的人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

①它体现了个人的品质

②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

③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和标志

④这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先富起来的人承担社会责任是体现个人的品质,并非是法律的强制规定。

4、如下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有的人把艰苦奋斗视为“保守”,把骄奢淫逸称为“荣耀”。这是()

A.时代的要求和社会进步的表现

B.因为艰苦奋斗精神已经过时了

C.崇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行为

D.缺乏勤俭节约传统美德的表现

答案:D

解析: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永远不会过时。

5、华西村的致富观:“天下皆贫我富,我富也穷;天下皆富我亦富,此为真富。”这一致富观体现了()

A.先富要带动后富,走向共同富裕

B.允许和鼓励先富,无法防止两极分化

C.防止悬殊,实现贫富均等

D.只有同时、同等程度地富裕,才是真富

答案:A

解析:BCD三者说法都是错误的。

5、国家铺铁路、架桥梁、建机场、离不开税收;国防、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都需要税收;公务员、警察、教育等从事公共事业工作的人员工资来源于税收。这说明了()

①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②国以税为本

③偷税漏税行为会损害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④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来源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题材说明了税收对国家和人民的作用,四个选项都是正确。

6、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美德的是()

①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②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④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③体现的是社会责任感,而不是体现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7、开饭店的赵某借口生意冷淡、三年税款分文未交,还扬言:“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赵某没有履行公民的()

A.受教育的义务B.依法纳税

C.遵守职业道德D.劳动的义务

答案:B

解析:

依法纳税,人人有责。题材中“三年税款分文未交”表明赵某没有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

8、古人说:“对人言,生财有大道,以义为利,不以利为利,国且如此,况身家乎。”它告诉我们,生财有道就必须()

A.严于律已,遵守道德

B.投机钻营

C.追求利益的时候应将“利”放在重要的位置

D.对自己讲“利”,对别人讲“义”

答案:A

解析:

见利不能忘义,“义”是我们心中的“法”;题材表明在追求利益的时候应将“义”放在重要位置,也就是要遵守道德。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收入分配不合理,差距过大,是当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但收入差距却持续扩大,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1.8:1扩大到2003年的3.2:1。近几年仍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材料二:党中央提出,要合理调整国民收入格局,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门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切好“蛋糕”,共同富裕。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中反映的问题,会给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2)请就如何更好地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提出合理化建议。(至少两条)

答案要点:

本题主要考察的我国的现在富民政策,以及我国现阶段发力发展生产力的具体举措,可以从分配制度、基本经济制度改革的角度来分析具体的举措)

(1)影响:会破坏社会公平,损害社会稳定,制约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2)建议:①大力发展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把“蛋糕”做大。②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③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如调节过高收入,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等。

10、探究题

据统计,中国的千万富翁有44万人,亿万富豪超过1.8万,而百万富翁人数约占人群总数的3.3%。上榜的500名富豪总资产达到43426亿元,前十名人均身家876.1亿元,上榜最低门槛(500位)18.5亿元。中国已经成为亿万富豪人数排名第二的国家,仅次于美国。

结合材料探讨一下,这些先富裕起来的人应该为社会做些什么?

解析:

本题主要从富而思源和富而思进的角度分析,先富起来的人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并且不断的锐意进取,拓展更广更宽的道路。

答案要点:

(1)富而思源,富起来的人应该以各种方式回报社会、奉献社会,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这不仅体现个人的品质,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和表示。

(2)富而思进,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的创造,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在新的起点上不断的迈进,与时俱进,锐意进取,才能永立潮头,拓展更宽更广的道路。

-END-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