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一章 成本会计导论

第一章 成本会计导论

第一章 成本会计导论
第一章 成本会计导论

第一章成本会计导论

第一节成本会计的概念、对象和目标

一、成本的含义

(一)经济学中成本的含义(理论成本)

成本的经济内涵:成本是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的综合。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二)成本会计中成本的含义(核算成本)

在成本会计中,产品成本是核心概念,产品成本是企业为了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发生的耗费。成本开支范围由国家统一规定。主要包括:

1.为制造产品而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和燃料动力费;

2.企业支付给生产单位职工的薪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

3.生产用固定资产折旧费、维修费;

4.生产单位因生产原因发生的废品损失,季节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

5.企业生产单位为管理和组织生产而支付的办公费、水电费、劳动保护费、设计费和差旅费等。

(包括直接材料、燃料及动力、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废品损失等)(三)管理成本

1、它是企业内部为管理需要所计算的成本,即是由于管理需要而产生的成本概念。美国会计学会所属的成本概念与标准委员会于1995年对成本的定义为“成本是指为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或应发生的价值牺牲,它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衡量”

2、这一定义无论是外延还是内涵都远远超出了产品成本概念的范围。

3、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企业为适应经营管理不同目的,运用不同的成本概念,如变动、固定、边际、机会、差别等成本概念。

(1)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Variable Costing)是指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增减变化而成正比例增减变化的成本。但是,其单位业务量的成本保持不变。在产品制造成本中,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都是典型的变动成本。变动成本习性模型,见图:

固定成本(Fixed Cost),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保持不变的成本。但是,相对于单位业务量而言,单位业务量所承担的固定成本与业务量的增减成反方向变动。因为在成本总额固定的情况下,业务量小,单位业务量所负担的固定成本就高;业务量大,单位业务量所负担的固定成本就低。我们可以画出固定成本总额与单位固定成本的习性模型,见图: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固定成本总额只有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才是固定的。这就是说固定成本的固定性是有条件的。这里所说的一定范围叫做相关范围。例如,超过一定业务量,就需要增加生产设备的投资,从而导致其每月的固定折旧成本发生变化。在实际工作中,许多行业的变动成本总额和业务量总数之间的依存关系,同固定成本总额一样,也存在着一定的“相关范围”。

(2)边际成本: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下,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量所引起成本总额的变动数,用以判断增、减产量在经济上是否合算。它是在管理会计和经营决策中常用的名词。例如,生产某种产品100个单位时,总成本为5000元,单位产品成本为50元。若生产101个时,其总成本5040元,则所增加一个产品的成本为40元,边际成本即为40元。当产量未达到一定限度时,边际成本随产量的扩大而递减,但当产量超越一定限度时,就转而递增。因此,当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收入高于边际成本时,是合算的;反之,是不合算的。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产量增至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时,为企业获得其最大利润的产量。通过确定边际成本来提供经营决策所需资料的成本决策,称为边际成本计算。在实际工作中,边际成本计算常只按变动成本计算。

(3)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使用一种资源的机会成本是指把该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利益。简单的讲,可以理解为把一定资源投入某一用途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利益。我们常拿融资租赁和贷款比较谁的融资成本高?如果不把机会成本加进去的话,可能会得出一个不正确的结论。比如人们通常感觉融资租赁的融资成本比银行贷款高。出现这种认识错误的主要在于没有把机会成本考虑进去。(四)财务成本(制度成本)

1、这是管理成本概念的对称,是按现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所计算的成本,包括生产经营成本和期间成本(费用)两部分。

2、它是用于企业内部成本管理和向上级报告的成本概念,也称法定成本、制度成本和账面成本。

3、我国的会计核算都是按财务成本入账的,故又称为账面成本。

4、故将成本定义为: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五)支出、费用与成本(从会计的角度来阐述)

1、支出: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我们将支出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收益性支出,一类是资本性支出,目的是为了将支出进行划分以便和“当期”取得的收入相配比。

2、费用:费用从广义上讲就是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种耗费,广义的费用是包含成本概念的。通常会计上提到的是狭义的费用概念,这个概念是源于收益性支出的,可理解为日常、所有者权益减少、与分配无关的经济利益流出。

3、成本:是对象化的费用(直接与间接)。

企业支出包括: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营业外支出、所得税支出、分配利润支出;

收益性支出(费用)包括:生产费用、期间费用;

生产费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六)期间成本

非产品成本,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时期配比)。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二、成本会计的对象及其特点

1、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期间费用,简称成本、费用。成本会计对象指的是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成本会计的对象概括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生产经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成本会计实际上是成本、费用会计。成本会计主要是研究物资生产部门为制造产品而发生的成本即产品生产成本,所以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主要是指产品生产成本。

2、成本对象是指需要对成本进行单独测定的一项活动,成本对象可以是一件产品,一项服务、一项设计、一个客户、一种商标、一项作业或者一个部门等。

3、成本对象,可以分为中间成本对象和最终成本对象。最终成本对象是指累计的成本不能再进一步分配的成本归集点。最终成本计算对象通常是一件产品或一项服务,是企业的最终产出物。中间成本对象是指累计的成本还应进一步分配的成本归集点,有时也称成本中心。成本中心是企业中与成本相关联的某个可识别部门,它们是将共同成本按某个分配基础进一步分配给成本对象之前的一个成本归集点,例如机械加工车间、维修车间、地区销售部等。设置多少中间对象以及中间对象之间的联系,取决于生产组织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

三、成本会计的目标

1、成本会计目标是指成本会计工作应达到的目的和要求。

2、成本会计的基本目标是指成本会计的长期性、根本性、终极性目标,公认的观点是经济效益。成本会计正是从费用成本的计量、记录、及监督等方面着手,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并以经济效益为最高目标。成本会计的产生、发展,正是基于对费用成本的反映与监督,基于对经济效益的关注和追求,与经济效益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3、成本会计的具体目标是指成本会计实践中向谁提供会计信息、提供哪些会计信息、怎样提供会计信息。

(1)成本会计信息的服务对象。成本会计是一种对内报告会计,这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所决定的。成本费用是企业员工素质、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机器设备的先进程度、企业地理位置及通讯状况等诸多因素的集中反映,所有这些都是企业内部的事,有的属于企业合法的商业秘密,企业没有义务、也不可能对外报告。因此成本会计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企业内部的有关部门和人员。

(2)成本会计信息的服务内容。成本会计信息的服分对象不同,所需求的会计信息也不同。服务对象的层次越高,所需求的成本会计信息越具综合性、全面性,反之亦然。其次,在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有关管理部门可能随时要求成本会计提供特定的成本会计信息,其内容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成本会计所提供的日常成本信息,从不同角度进行组合、分类后,可以形成全然不同的成本信息,以满足不同目的需要。

(3)成本会计信息的服务方式。一是通过凭证、帐簿、报表,提供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期间费用及其细节的帐内成本会计信息,这些信息一般是定期、定向提供的。二是通过帐外的统计、提供,如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加工成本、边际成本等。这些信息一般是不定期、不定向提供的。三是通过专题报告形式向特定对象提供有关成本信息。四是通过口头汇报方式向有关方面提供成本信息,如年终决算后对职代会的成本费用报告,回答有关政府机构、企业所有者的成本费用咨询等。总之,由成本会计的对内服务特性所决定,它的服务方式也显得灵活多样,具有提供、内容、对象及时间等方面的可变性。

四、成本的作用

(一)成本是产品生产耗费的补偿尺度

(二)成本是反映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指标

(三)成本是制定产品价格的重要依据

(四)成本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预测、决策的重要依据

(五)成本是编制企业内部财务报表的主要依据

五、企业降低成本的途径

(一)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控制工资费用

(三)降低材料的消耗

(四)降低材料采购成本

(五)加强现有设备的技术改造

(六)控制废品损失的发生

(七)控制制造费用和各项期间费用

六、市场经济环境下对降低成本的认识

从观念上看不能消极的片面强调降低成本,而应树立降低成本要有利于提高成本效益的思想;

从范围上看不能局限于生产领域,而应将视野向前及向后延伸,扩大到产品开发设计阶段、采购阶段以及销售阶段和使用阶段;

从内涵上看不能局限于制造成本,而应扩展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成本,包括生产者成本和消费者成本;

从时效上看应由事中和事后成本控制扩展到事前成本控制,从而对降低成本并提高成本效益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节成本会计的发展和职能

一、成本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传统成本会计阶段(1880~1945年)

成本会计起源于英国。在传统成本会计阶段,成本会计取得了以下成就:

1.会计核算方面,成本核算方法逐步完善;

2.会计控制方面,形成成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3.会计理论方面,成本会计著作大量出版。

(二)现代成本会计阶段(1945年以后)

1.成本会计的职能扩大;

2.成本会计的方法体系不断完善。

(三)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

1.制造环境的变化促使成本会计的方法不断创新;

2.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使成本会计理论体系不断完善。

面对现代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我们应学习外国先进的经验和方法,借鉴西方成本会计理论与方法,博采众长,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不断创新、探索,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成本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

二、成本会计的职能

(一)成本预测(二)成本决策(三)成本计划(四)成本控制

(五)成本核算(六)成本分析(七)成本考核

成本会计的各项职能之间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它们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构成现代成本管理的整体框架。

三、成本会计的任务

(一)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及时提供成本信息

(二)加强成本预测,优化成本决策

(三)制定目标成本,强化成本控制

(四)建立成本责任制度,严格成本业绩考核

成本会计的根本任务是促进企业尽可能节约生产经营过程中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第三节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

一、成本会计的工作机构

(一)集中工作形式

(二)分散工作形式

企业应该根据规模大小、内部单位经营管理的要求以及成本会计人员的数量和素质,从有利于发挥成本会计的职能和提高成本会计的效率出发,确定企业应该采用哪一种工作方式。大中型企业一般采用分散工作形式,中小型企业一般采用集中工作形式,但也可以在一个企业中结合采用两种形式。

二、成本会计人员的配备

(一)成本会计人员的职责

(二)成本会计人员的权限

对成本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坚持准则、客观公正、精通业务、保守秘密。

现代成本会计人员应具有经营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向管理要效益,为企业提高效益和创造价值。

三、成本会计的法规和制度

企业必须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等法规、制度有关规定,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建立企业内部成本会计制度,并认真

严格执行,以充分发挥成本会计制度应有的作用。成本会计制度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成本岗位责任制度;

2.成本预测和决策的制度;

3.目标成本制定和成本计划编制的制度;

4.成本控制制度;

5.成本核算制度责任成本的制度;

6.成本报表制度;

7.成本分析制度;

8.企业内部价格制定和内部结算制度;

9.其他有关成本会计的制度。

第一章作业

1、简述你对理论成本、现实成本、管理成本、财务成本的理解。

2、简述成本会计的职能。

3、成本会计制度应包括哪些内容?

成本会计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成本会计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成本会计的各种职能中,()是基础。 A.成本预测 B.成本控制 C.成本核算 D.成本考核 2.由于成本与()结合密切,因而,成本的内容往往要服从于管理的需要。 A.生产 B.管理 C.核算 D.经济 3.与传统成本会计相比,现代成本会计的重点已转移到()。 A.事中控制 B.事后计算 C.事后分析 D.事前规划 4.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采用()计算成本。 A.制造成本计算法 B.标准成本计算法 C.变动成本计算法 D.实际成本计算法 5.实行()制度,满足了存货估价和计算损益的要求,为编制财务报表提供资料。 A.变动成本计算 B.估计成本计算 C.标准成本计算 D.实际成本计算 6. 为了保证所作的决策是最优的,在进行决策时应考虑()。 A.已耗成本 B.未耗成本 C.支出成本 D.机会成本 7.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是()。 A. 成本与费用是一组既有紧密联系又有一定区别的概念 B. 没有发生费用就不会形成成本

C. 成本的发生期与补偿期并非完全一致 D. 成本在损益表上被列为当期收益的减项 8. 下列各项中,既是成本预测的结果,又是制定成本计划依据的是()。 A.成本核算 B.成本决策 C.成本控制 D.成本分析 9. 下列各项中,具有控制成本、衡量生产效率高低特点的成本会计制度是()。 A.实际成本制度 B.标准成本制度 C.估计成本制度 D.作业基础成本制度 10. 有助于管理人员确定不增加价值但耗费资源的作业活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实际成本制度 B.标准成本制度 C.估计成本制度 D.作业基础成本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 1.现代成本会计的主要职能包括()。 A.成本预测 B.成本决策 C.成本计划和成本控制 D.成本核算 E.成本分析和考核 2.()是成本事前规划的具体手段。 A.成本预测 B.成本决策 C.成本计划 D.成本分析 E.成本考核

第01讲_会计概述

D.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质量保证 【答案】AD 【解析】选项B,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选项C,会计拓展职能包括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 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例题·单选题】下列会计处理方法中,符合权责发生制基础的是()。 A.销售产品的收入只有在收到款项时才予以确认 B.产品已销售并符合收入确认条件,货款未收到也应确认收入 C.厂房租金只有在支付时计入当期费用 D.职工薪酬只能在支付给职工时计入当期费用 【答案】B 【解析】选项ACD符合收付实现制。 【例题·判断题】由于有了持续经营这个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区别,从而出现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答案】× 【解析】由于有了会计分期这个基本假设,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区别,从而出现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例题·判断题】可比性要求企业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变更。()【答案】× 【解析】可比性要求企业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不是不得变更)。 第三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 【例题·单选题】资产按照购置时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的价值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称为()。 A.历史成本 B.重置成本 C.公允价值 D.现值 【答案】A 【解析】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其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时所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例题·单选题】对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描述中,以下不正确的是()。 A.在某一特定时点企业资产的基本状况 B.在某一特定时期企业资产的基本状况 C.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是构成资产负债表的三个基本要素 D.反映了资金运动三个静态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答案】B 【解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静态等式,可以表示在某一特定时点企业资产的基本状况。 【例题·多选题】某项经济业务的发生没有影响所有者权益,则可能导致()。 A.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减 B.资产和负债一增一减 C.资产内部一增一减 D.负债内部一增一减 【答案】ACD 【解析】资产和负债在等式的两方,要保持等式的恒等关系,是同增同减的关系,不会出现一增一减的变化。如果是一个要素内部的变动,则是一增一减的变动。 【例题·判断题】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答案】√ 第四节会计科目和借贷记账法 (一)资产类(二)负债类 库存现金短期借款

成本会计1—3章练习题概要

《成本会计》1—3章练习题 第一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产品成本是指企业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项( A )。 A.生产费用之和 B.生产经营管理费用总和 C.经营管理费用总和 D.料、工、费及经营管理费用总和 2.成本会计的对象是( D )。 A.产品生产成本的形成 B.各项期间费用的支出和归集 C.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 D.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期间费用 3.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耗费,称为企业( A )。 A.生产费用 B.生产成本 C.经营管理费用 D.生产经营管理费用 4.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 D )。 A.管理费用 B.财务费用 C.营业费用 D.生产费用 5.下列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 A )。 A.废品损失 B.管理费用 C.营业费用 D.折旧费用 二、多项选择题 1.成本会计的职能包括( ABCDE )。 A.成本预测、决策 B.成本核算、分析 C.成本计划 D.成本控制 E.成本考核 2.一般来说,企业应根据本单位( ABDE )等具体情况与条件来组织成本会计工作。 A.生产规模的大小 B.生产经营业务的特点 C.成本计算方法 D.企业机构的设置 E.成本管理的要求 3.不形成产品价值,但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有( ABE )。 A.废品损失 B.季节性停工损失 C.三包损失 D.非常损失 E.固定资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 4.成本会计机构内部的组织分工有( AB )。 A.按成本会计的职能分工 B.按成本会计的对象分工 C.集中工作方式

D.分散工作方式 E.统一工作方式 5.企业内部各级成本会计机构之间的组织分工有( CD )。 A.按成本会计的职能分工 B.按成本会计的对象分工 C.集中工作方式 D.分散工作方式 E.统一工作方式 三、简答题 1.什么是产品成本?产品价值决定于哪些具体内容? 2.简述产品的理论成本与实际成本。 3.什么是成本会计的对象?工业企业及各行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是什么? 第二章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成本项目的是( B )。 A.外购动力费用 B.制造费用 C.工资费用 D.折旧费用 2. 下列各项中,属于工业企业费用要素的是( C )。 A.燃料及动力 B.工资及福利费 C.工资费用 D.原材料 3.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成本项目的是( B )。 A.材料费用 B.原材料 C.折旧费 D.燃料费用 4.下列费用中,属于直接计入费用的是( C ). A.几种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 B.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 C.一种产品耗用的生产工人工资 D. 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机器设备折旧费 5.为了保证按每个成本计算对象正确地归集应负担的费用, 必须将应由本期产品负担的生产费用正确地在( A )。 A.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B.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C.赢利产品与亏损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D.可比产品与不可比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6.在成本核算中,必须正确核算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这是贯彻了会计核算的( B )原则。 A.历史成本 B.权责发生制 C.配比 D.重要性

初级会计实务 第01章 会计概述习题

第一章会计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核算和监督,以提供经济信息和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为主要目的的经济管理活动。 A.经营活动 B.经济活动 C.生产活动 D.销售活动 2.下列关于会计基本职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即使没有会计监督,会计核算也可以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B.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 C.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质量保障 D.没有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 3.如果财务报告能够满足()的会计信息需求,通常情况下也可以满足其他使用者的大部分信息需求。 A.投资者 B.债权人 C.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D.社会公众 4.在可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不会破产清算,所持有的资产将正常营运,所负有的债务将正常偿还,这属于()。 A.会计主体假设 B.持续经营假设 C.会计分期假设 D.货币计量假设 5.下列关于会计基础的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会计基础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B.政府会计中的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为记账基础 C.企业应当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D.根据权责发生制,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6.下列关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企业对售出商品可能发生的保修义务确认预计负债,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B.谨慎性要求企业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C.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 D.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体现的是可比性 7.下列关于会计要素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收入、成本和利润构成利润表的基本框架 B.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属于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C.会计要素是用于反映特定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 D.利润反映的是收入减去费用、利得减去损失后净额的概念 8.下列属于企业资产的是()。 A.应付款项 B.上月购入的生产设备 C.预收款项 D.即将购入的原材料 9.下列不属于会计计量属性的是()。 A.历史成本 B.可收回金额 C.公允价值

成本会计(1)-(1)

成本会计(1)-(1)

. 成本会计的对象可以概括为()。 ?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 ?各行业企业有关的期间费用 ?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期间费用 ?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有关的经营管理费用和各项专项成本 2. 不属于成本核算的主要会计账户有() ?辅助生产成本 ?基本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固定资产 3. 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时是在()。 ?各受益单位间进行分配 ?各受益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分配 ?辅助生产以外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各受益的基本车间之间进行分配 4.

适用于季节性生产的车间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是()。 ?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法 ?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 ?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 ?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5. 实际工作中的产品成本是指()。 ?产品的生产成本 ?产品生产的变动成本 ?产品所耗费的全部成本 ?生产中耗费的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资料价值 6. 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中,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的方法是()。 ?代数分配法 ?直接分配法 ?交互分配法 ?计划成本分配法 7. 生产车间耗用的机物料费用,应贷记“原材料”账户,借记()账户。

?基本生产成本 ?待摊费用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8. 生产费用要素中的税金,发生或支付时,应借记()账户。 ?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9. 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不应包括()。 ?修复废品的材料费用 ?修复废品的工资费用 ?修复废品的动力费用 ?修复后废品的销售费用 10. 在结转废品的净损失时,应借记()账户。 ?基本生产成本

答案-作业题-第1章会计信息系统概述2014

班级:学号:姓名:章节:第1章会计信息系统概述 作业题 一、填空题 1.制造企业一般包括五个循环 即、、、、。销售循环、采购循环、生产循环、人力资源循环、账务处理与财务报告循 环 2.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层次可分 为、、。核算型会计信息系统、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决策支持型会计信息系统 3.会计信息系统除了基本功能之外,一般还要专设、。 系统初始化子系统、系统维护子系统 4.会计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可分 为、。 集中式、分布式 二、不定项选择 题 1.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内各个子系统间的数据传递方式如果采用账务处理中心式,那么各个账务子系统对原始凭证的汇 总、处理后,编制出()直接传递到账务处理子系统。 A.记账凭证 B.报表 C.付款汇总表 D.付款凭证 2.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是 ()。 A.综合性 B.复杂性 C.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D.内部控制严格 3.会计信息系统内的数据传递方式大体上有()。 A.集中传递式 B.直接传递式 C.账务处理中心式 D.一般传递式 4.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包括 ()。 A.资金管理子系 统 B.成本管理子系统C.项目管理子系 统 D.决策计划子系统 5.会计信息系统内子系统间接和传递数据的类型包 括()。 A.单项接受型 B.双向接受型 C.单向发送型 D.双向联系型 三、判断题 1.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是以提高决策的效果为目标,面向决策者的一种信息系统,由决策支持型会计信息系统发展而来。(F) 2.决策支持系统可以代替管理者做出决 策。 (F) 3.会计信息系统中,对会计科目进行编码的目的在于便于记 忆。 (F) 4.一般而言,基层管理者的决策比高层管理者的决策更加结构 化。 (T) 四、简答题 1.会计数据和会计信息有哪些特点? (1)是反映与资产、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有关的经济业务的数据或信息 (2)处理具有周期性 (3)不仅对企业外部利益关系的决策有用,而且对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管理与决策有用。 (4)要求客观、真实、公允 2.会计信息系统有哪些特点? (1)综合性。能够综合地反映、监督和控制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2)复杂性。内部结构复杂,有许多职能子系统组成如账务、工资、成本等,与其他管理子系统和外部的联 系也十分复杂。 (3)提供的会计信息及时、准确和可靠。 (4)内部控制复杂。不仅数据处理要层层复合,保证其正确性,还要保证在任何条件下以任何方式进行核查 核对,留有审计线索,防止犯罪破坏。其控制要求更为严格,内容也更为广泛。 3.核算型、管理型和决策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区别?

大专成本会计学习指导及综合练习.doc

大专成本会计学习指导及综合练习 本课程选用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成本会计》(主编黄成光、应太松。2008年1月出版) 第一章概述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成本会计的概念、特点、对象、环节、任务、成本核算的要求和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为学好成本会计以后各章作好准备。 重点和难点:成本会计的概念、特点和环节,成本核算五.项要求,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一、成本会计的概述和特点 了解理论成本和现实成本的含义;了解成本的概念和成本会计的特点。 二、成本会计的对象、环节和任务 理解成本会计的对象和任务;掌握成本会计按其与产品生产成本形成过程的关系划分的七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理解成本核算的内容。 三、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 理解企业成本核算的五项要求;掌握正确核算成本,必须划分各项费用界限及其具体内容;掌握成本核算应做好那些基础工作。 理解工业企业的生产费用的分类方法;理解间接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理解工业企业生产费用要素的内容。理解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的概念;理解生产耗费的主要内容。 了解成本核算应设置的主要账户;了解“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账户的结构及其明细账的设置;掌握工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以及它与前述的必须划分各种费用界限的异同。 综合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成本计划 2、成本控制

A、生产费用 B、制造费用 四、多项选择题 1、下列环节属于事前成本会计的有( A、成本预测 B、成本决策 C、广-品成本 D、销售费用 ) C、成本计划 D、成本控制 D、成本分析 ) 3、制造费用 二、填空题 1> 成本会计的对象既包括又包括。 2、工业企业产品生产的过程,同时就是、和的消耗过程。 3、成本核算是指对产品生产过程中实际发生的进行计算,并作出相 应的,最终计算出各种产成品的 0 三、单项选择题 1、在成本会计各个环节中,()是基础 A、成本预测 B、成本计划 C、成本核算 D、成本控制 2、成本考核应在()的基础上,定期地对成本计划的执行结果进行评价和考核。 A、成本预测 B、成本决策 C、成本核算 D、成本分析 3、成本核算是指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费用进行计算,并进行相应的帐务处理,最终计算出产品成本。 A、计划发生 B、实际发生 C、历史发生 D、定额 4、本月虽未支付,但本月已受益的应记作(),同时计入本月的生产费用。 A.待摊费用 B.长期待摊费用 C.预提费用 D.财务费用 5、工业企业在进行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各样耗费的货币额表现,就是工业企业的()o 2、下列各项中属于工业企业生产耗费的有() A、原材料的耗费 B、燃料、动力的耗费 C、固定资产的耗费 D、劳动者工资的支出 3、下列各项环节中属于事中成本会计的有( A、成本计划 B、成本控制 C、成本核算 4、生产费用要素中的外购材料包括下列务项中的( A、外购主要材料 B、外购半成品 C、外购辅助材料 D、外购燃料 五、判断题 1、狭义的成本是企业为了生产产品或达到其他特定目的而发生的各项耗费……( ) 2、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废品等项不能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一律不能计入产品

第01章 会计概述(含答案)

第一章会计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核算和监督,以提供经济信息和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为主要目的的经济管理活动。 A.经营活动 B.经济活动 C.生产活动 D.销售活动 2.下列关于会计基本职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即使没有会计监督,会计核算也可以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B.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 C.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质量保障 D.没有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 3.如果财务报告能够满足()的会计信息需求,通常情况下也可以满足其他使用者的大部分信息需求。 A.投资者 B.债权人 C.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D.社会公众 4.在可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不会破产清算,所持有的资产将正常营运,所负有的债务将正常偿还,这属于()。 A.会计主体假设 B.持续经营假设 C.会计分期假设 D.货币计量假设 5.下列关于会计基础的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会计基础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B.政府会计中的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为记账基础 C.企业应当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D.根据权责发生制,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6.下列关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企业对售出商品可能发生的保修义务确认预计负债,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B.谨慎性要求企业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C.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 D.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体现的是可比性 7.下列关于会计要素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收入、成本和利润构成利润表的基本框架 B.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属于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成本会计 第一章

第一章 成本会计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成本会计的各种职能中,(C)是基础。 A.成本预测 B.成本控制 C.成本核算 D.成本考核 2.由于成本与(B)结合密切,因而成本的内容往往要服从于管理的需要。 A.生产 B.管理 C.核算 D.经济 3.与传统成本会计相比,现代成本会计的重点已转移到(D)。 A.事中控制 B.事后计算 C.事后分析 D.事前规划 4.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采用(A)计算成本。 A.制造成本计算法 B.标准成本计算法 C.变动成本计算法 D.实际成本计算法 5.实行(D)制度,满足了存货估价和计算损益的要求,为编制财务报表提供资料。 A.变动成本计算 B.估计成本计算 C.标准成本计算 D.实际成本计算 6.为了保证所作的决策是最优的,在进行决策时应考虑(D)。 A.已耗成本 B.未耗成本 C.支出成本 D.机会成本 7.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是(D)。 A.成本与费用是一组既有紧密联系又有一定区别的概念 B.没有发生费用就不会形成成本 C.成本的发生期与补偿期并非完全一致 D.成本在损益表上被列为当期收益的减项 8.下列各项中,既是成本预测的结果,又是制定成本计划依据的是(B)。 A.成本核算 B.成本决策 C.成本控制 D.成本分析 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成本信息质量要求的是(C)。 A.相关性 B.可理解性 C.真实性 D.效益性 10.有助于管理人员确定不增加价值但耗费资源的作业活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D)。 A.实际成本制度 B.标准成本制度 C.估计成本制度 D.作业基础成本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 1.现代成本会计的主要职能包括(ABCDE)。 A.成本预测 B.成本决策 C.成本计划和成本控制 D.成本核算 E.成本分析和考核 2.(ABC)是成本事前规划的具体手段。 A.成本预测 B.成本决策 C.成本计划 D.成本分析 E.成本考核 3.下列各项中,属于成本会计提供的信息是(ABDE)。 A.制定决策和计划的信息 B.指导和控制经营活动的信息 C.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 D.业绩评价和激励的信息 E.评价企业竞争地位的信息 4.现代成本会计具有的特征是(ABCDE)。 A.成本会计与管理的直接结合 B.建立数量化的管理技术

成本会计1

成本会计1

1.某企业生产A产品,月初在产品费用为:直接材料40 000元,燃料及动力12 000元,直接工资6 000元,制造费用13 000元;本月生产费用为:直接材料130000元,燃料及动力费22 000元,直接工资9 000元,制造费用18 000元,完工产品的定额直接材料费用为150 000元,定额燃料及动力费用为20 400元,定额工时为9 500小时;月末在产品的定额直接材料为50 000元,定额燃料及动力费为6 800元,定额工时为3 000小时。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直接材料费用和燃料及动力费用按各该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其他各项费用按定额工时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A、187960 B、62040 C、188260 D、63040 答案: 题型:多选 2.某工业企业第一、第二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所列本月所产半成品及完工产品成本资料如下:

1).第一车间本月生产的半成品成本结构为:原材料2900元,直接人工1380元,制造费用2720元,合计7000元。 2).第二车间本月完工产成品成本结构为:半成品8400元,直接人工2800元,制造费用4160元,合计15360元。 要求,将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进行成本还原,计算还原分配率和还原后产成品成本。( ) A、1.2 B、3480 C、4456 D、7424 E、15360 答案: 题型:多选 3某企业生产丙、丁两种产品领用C、D两种材料,实际成本总计66480元。本月投产丙产品200件、丁产品100件,丙产品的消耗定额为:C材料5千克,D材料8千克。丁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是:C材料7千克,D材料9千克。C、

《成本会计》考试题库及答案(五)

《成本会计》考试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成本会计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成本会计的各种职能中,()是基础。 A.成本预测 B.成本控制 C.成本核算 D.成本考核 2.由于成本与()结合密切,因而,成本的内容往往要服从于管理的需要。 A.生产 B.管理 C.核算 D.经济 3.与传统成本会计相比,现代成本会计的重点已转移到()。 A.事中控制 B.事后计算 C.事后分析 D.事前规划 4.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采用()计算成本。 A.制造成本计算法 B.标准成本计算法 C.变动成本计算法 D.实际成本计算法 5.实行()制度,满足了存货估价和计算损益的要求,为编制财务报表提供资料。 A.变动成本计算 B.估计成本计算 C.标准成本计算 D.实际成本计算 6. 为了保证所作的决策是最优的,在进行决策时应考虑()。 A.已耗成本 B.未耗成本 C.支出成本 D.机会成本 7.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是()。 A. 成本与费用是一组既有紧密联系又有一定区别的概念 B. 没有发生费用就不会形成成本 C. 成本的发生期与补偿期并非完全一致 D. 成本在损益表上被列为当期收益的减项 8. 下列各项中,既是成本预测的结果,又是制定成本计划依据的是()。 A.成本核算 B.成本决策 C.成本控制 D.成本分析 9. 下列各项中,具有控制成本、衡量生产效率高低特点的成本会计制度是()。 A.实际成本制度 B.标准成本制度 C.估计成本制度 D.作业基础成本制度 10. 有助于管理人员确定不增加价值但耗费资源的作业活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实际成本制度 B.标准成本制度 C.估计成本制度 D.作业基础成本制度

0108第一章 会计概述:会计账簿01

第一章会计概述 第五节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与账务处理程序 二、会计账簿 (一)会计账簿概述 会计账簿,简称账簿,是指由一定格式的账页组成的,以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和会计事项的簿籍。 1.会计账簿的基本内容 (1)封面,主要用来标明账簿的名称,如总分类账、各种明细分类账、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等。 (2)扉页,主要用来列明会计账簿的使用信息,如科目索引、账簿启用和经管人员一览表等。 (3)账页,是账簿用来记录经济业务的主要载体,包括账户的名称、日期栏、凭证种类和编号栏、摘要栏、金额栏,以及总页次和分户页次等基本内容。 2.会计账簿的种类

(1)按用途分类 分类账簿是会计账簿的主体,也是编制财务报表的主要依据。 分类账簿按其反映经济业务的详略程度,可分为总分类账簿和明细分类账簿。 其中,总分类账簿,简称总账,是根据总分类账户开设的,总括地反映某类经济活动。明细分类账簿,简称明细账,是根据明细分类账户开设的,用来提供明细的核算资料。 备查账簿,又称辅助登记簿或补充登记簿,是对某些在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中未能记载或记载不全的经济业务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 (2)按账页格式分类 (3)按外形特征分类 会计账簿按照外形特征,可以分为订本式账簿、活页式账簿、卡片式账簿。 (二)会计账簿的启用与登记要求 启用会计账簿时,应当在账簿封面上写明单位名称和账簿名称,并在账簿扉页上附启用表。启用订本式账簿应当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顺序编定页数,不得跳页、缺号。使用活页式账簿应当按账户顺序编号,并须定期装订成册,装订后再按实际使用的账页顺序编定页码,另加目录以便于记明每个账户的名称和页次。 1.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将会计凭证日期、编号、业务内容摘要、金额和其他有关资料逐项记入账内。 2.为了保持账簿记录的持久性,防止涂改,登记账簿必须使用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书 3.会计账簿应当按照连续编号的页码顺序登记。 4.凡需结出余额的账户,结出余额后,应在“借或贷”栏中注明“借”或“贷”字样,以示余额方向。没有余额的账户,在“借或贷”栏内注明“平”字,并在“余额”栏中的元位用“θ”表示。

成本会计

第一章成本会计概述 本章概要:本章主要介绍成本会计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演进过程。成本会计是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以成本为对象,为管理者提供成本信息,有利于管理者对成本进行管理的一种专业会计。 通过本章学习,要对成本会计有个全面的了解。成本是一种耗费,表现为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但并不是所有的耗费都构成产品成本。成本会计在对各项耗费支出的过程中,通过对各项费用的支出性质和支出用途的识别,将属于产品生产的耗费合理地归纳出来,计算出产品的成本,为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有用的成本信息。 第一节成本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成本会计是工业化的产物,它的产生与特定的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并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 在工场手工业生产的初期,工场主在接受顾客的订货时,为了使其在生产中所发生的各项耗费能够得到合理补偿,便出现了估计成本,以满足定价的需要。为了使估计成本接近实际,人们开始累积成本资料,对生产过程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粗略的计算和汇总,在会计账簿之外,用统计的方法来估算成本。 最先将费用的归集和成本计算纳入账簿记录的是14世纪初意大利的麦迪斯家族的毛纺厂。当时工场手工业组织的特点是:工场主首先把许多手工作坊联合起来,雇用工人对羊毛进行粗加工;然后分发给城乡手工业者,由他们在家中纺成毛线,织成毛呢;最后在较大的手工工场中完成染整工序,生产出商品产品。为了适应这种手工工场的生产组织特点,在家族毛纺厂的账簿记录中,按生产工艺划分若干步骤,分设明细账进行生产费用的归集和计算。这种账簿记录的目的,一是对生产各步骤的耗费进行控制,二是防止原材料的浪费和毁损。到18世纪英国的一些制鞋厂和制袜厂中,逐步出现了分批成本计算和分布成本计算模式。 产业革命是成本会计形成的动因。英国是工业革命发生地,19世纪工业革命后,工厂的数量剧增,生产经营的规模日益扩大,企业之间出现了竞争。在竞争中企业主对生产成本更加关注,要求会计人员能提供更充分的成本资料,提高成本会计计算的准确性。因此,这就促使成本会计计算由统计核算逐步纳入复式账簿系统,使成本计算和会计核算相结合,成本记录与会计账簿一体化,形成了成本会计。 成本会计纳入复式账簿以后,利用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全面地反映原材料和人力耗费的转移,以及对应的价值转移和增值的全过程。同时,由于工业生产经营的规模日益扩大,企业在先进而昂贵的设备上不断增加投资,固定资产折旧问

成本会计第一章

第一章 总论 “生活中最成功的人便是那些掌握最佳信息的人” 19世纪英首相本杰明·迪士累利 【本章知识结构图】 一、引言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他的《经济学》(第12 版)“第二十一章成本分析”中引述了 J ·M ·克拉克的一句话,说明了成本问题的重要性,即“如果一班学生能在经济学课程 中真正理解成本以及成本的所有的各个方面,那么,这门课程便算取得了真正的成功。” 斯蒂格利茨在其《经济学》第二章提出了一个经济学的基本竞争模型,并假设人具有 理性,理性人的选择步骤包括: 明确机会集合;确定替换;正确计算成本。进而指出“虽然理 图1 本章知识结构图

性的选择涉及到对成本和效益的仔细权衡,经济学家却总是用更多的时间来研究成本而非效益,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个人和厂商往往把每种可能供选择的效益看得比较清楚,而往往在成本的估算上犯错误。” 在目前最流行的经济学教科书《经济学原理》中,作者曼昆在开篇第一章归纳了经济学中反复出现的一些重要思想,即“经济学十大原理”。这十大原理中前三大原理都直接涉及到成本问题,包括“原理一:人们面临交替关系”(必须对不同决策方案的成本收益进行比较);“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机会成本问题);“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比较问题)。 二、本章基本理念:“不同目的,不同成本” 成本的内容往往要服从于管理的需要。此外,由于从事经济活动的内容不同,成本的含义也不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要求的提高,成本的概念和内涵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人们所能感受到的成本范围逐渐扩大。“不同目的,不同成本”的理念已经被广泛的的成本理论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接受。 1.成本是生产和销售一定种类与数量产品而耗费的资源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价值;(产品成本、销售成本) 2.成本是为取得物质资源所应付出的经济价值;(原材料、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成本、产品成本、销售成本) 3.成本作为实现一定目的而付出资源的价值牺牲;(投资成本) 4.从更广义的含义看,成本是达到一种目的而放弃另一种目的所牺牲的价值。(机会成本) 案例:不同行业的成本费用结构 会计师事务所(服务行业:审计、咨询、评估、代帐、法务会计等业务) 1、购买办公电脑成本:50000元 2、办公室的月租金:45000元 3、秘书的薪金:135000元 …… 建材零售商店(商业企业:购进及销售业务等业务) 1、销售佣金:7680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