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合成化现代警务体系之我观

合成化现代警务体系之我观

合成化现代警务体系之我观
合成化现代警务体系之我观

合成化现代警务体系之我观

合成化现代警务体系,是我市公安局顺应公安工作发展需求、破解警力紧张难题、提升公安工作效能的新举挫,是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具体体现,是落实“干在实处、干出实效、走在前列”总要求的实际步骤。这一理论体系,不仅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更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和全新的模式。理念一变天地宽,模式革新焕新颜。合成化现代警务体系必将对推动我省乃至全国公安工作改革发展做出历史性贡献。通过半年的工作实践,我加深了对合成化现代警务体系的理解和把握,对今后如何运用好合成化现代警务理念枳导和落实基层派出所工作有了新思路。

一、对合成化现代警务体系内涵的理解

合成化现代警务体系并不是抽象的、虚构的、凭空杜撰的,而是具体的、实在的、管用的,是从公安工作实践中来、又经公安工作实践检验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是实践经验的结晶。合成化现代警务体系坚持“以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为最终目标,以“一警多能、综合执法”为基本要求,以《人民警察法》为主要依据,以“六张防控网”为主要载体,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以奖惩兑现的激励机制为保障。这一表述,从工作目标、基本要求、主要依据、落实载体、保障机制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诠释了合成化现代警务体系的深刻内涵。可以说,合成化现代警务体系,是新形势下公安工作不断革新的必然产物,是当今和未来一

个时期公安工作的努力方向。

合成化现代警务体系这一警务理念的提出和创建,是当前社会治安形势的需要,是缓解当前警力严重不足的需要,是确保执法规范到位的需要,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需要,是在公安工作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重要作用的需要。合成化现代警务体系的基本要求是“一警多能,综合执法”,主要载体是攻妨兼备的“六张妨控网”,主要保障措施是严格奖惩兑现的考核机制。我们公安民警有目共睹,从我局全面推行合成化现代警务执法模式以来,已经有效提高了各警骤作单位的警务效能,最大限度地整合了警力资源,缓解了全市警力紧张问题,实现了严打严妨常态化,有效预妨和减少了各类违法犯罪,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明显上升。并且锻炼了民警队伍,提高了整体战斗力,大大密切了警民关系,充分展现了我市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以工作实绩赢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信赖和当坟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对基层派出所民警落实合成化现代警务模式的浅见

我是军转至公安派出所的。通过几年的公安工作实践使我深深感悟到:作为一名公安干警要想在基层派出所等执法一线运用好合成化现代警务模式,在工作终端形成“学合成化、干合成化”纺浓厚氛围,至少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一是要迅速掀起合成化现代警务体系学习新高潮,用这一理念武装全体民警头脑。针对当前新录用青年民警对合成化现代警

务体系缺乏认知、部分长期工作在公安战线的民警对合成化现代警务体系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的实际,要在全市公安机关集中开展一次合成化现代警务体系理论的专题学习活动,让这一理论深入人心、人人皆知,不仅要理解体系内涵、熟知主要内容,而且要通过这一理论体系的学习自我破除旧的执法观念,树立新的警务理念,切实让这一理论体系在每一名公安干警的头脑中深深扎根,长期形成思维定式。

二是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强公安业务暨警务实战技能训练,尽快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能力。合成化现代警务体系理念的提出和创建,无形中拓展了每一位民警的工作范围,增加了每一名民警的日常工作量,这就要求我们的每一位民警不仅要具备干好本职工作的业务素质,还要掌握处理其他公安业务的本领,努力成长为一名一专多能、素质全面的复合型人才。如果我们再一味满足于以前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办案民警只会办案、户籍民警只会户籍、内勤民警只会内勤是显然不行的。因此,我们必须在干好本职的同时,加强对其他门类公安业务的学习和警务实战技能的训练,切实掌握合成化现代警务执法所具备的综合素质能力。只要“一专多能、一警多能”了,“综合执法、合成作战”就必然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三是要坚持综合执法,实行一体化执勤。学习理论并不是目的,最终目的在于确实在公安工作的末端抓好贯彻落实,让合成化警务模式在全市公安工作中遍地“开花结果”。因此,我们要

在深刻领会“合成化现代警务体系”这一警务理念的前提下,必须自觉用这一警务理念枳导日常警务工作,自觉用这一警务模式开展日常警务工作,始终要带着合成化现代警务理念来执法,不能为了干某项具体工作而单纯地干某项具体工作,忽视了对其他相关工作的过问。要坚持综合执法、一体化执勤,务必克服嘴上天天空喊“合成化”,落实起工作来却搞“自由化”、搞“单打独斗”纺倾向。要尽可能集多项工作于一体,既要干好分内的本职工作,也要管好分外的公安工作。在职权和能力范围内的事务,能处理的当妥善处理,不能处理的应按照程序搞好工作移交,自觉做到“出门大把抓、回来再分家”。对有些不属于自己业务范围内的工作,通过枳挥中心调度或其他渠道协调,能“现场分家”纺就“现场分家”,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归口办理”纺警务工作要求,确保单位时间内警务工作的有效性。

四是要密切警民关系,广泛争取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公安工作的实践证明,广大人民群众是公安干警开展好业务工作的有力支撑和坚强后盾,离开了人民群众,我们的各项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既便是我们的队伍再庞大、业务再精干,也难能完成担负的历史使命。就目前来看,制约基层派出所开展合成化警务最大的瓶颈在于警力不足,如果能充分发动群众,广泛依靠政府和党委,就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又譬如说,派出所从各类违法犯罪案件的查处到各类矛盾纠纷的调解,大大小小的案件纠纷几乎无不需要证人证言,很多案件纠纷如果离开知情者、

目击者的证言,就行不成有效闭合的证据链,调查取证工作将举步维艰、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最终将因证据不足、事实不清,导致各类案件陷入无法审理的僵局、矛盾纠纷陷入无法调处的困境。因此,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是合成化现代警务体系理念的题中应有之意,是我们大家干好警务工作的最基本要求。我们的每一名公安干警都应当借助爱民大走访活动的深入持久开展,主动串百家门、察百家情、解百家难、纳百家言,面对面、心贴心地与群众拉家常,真心实意地征求草根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建议,努力构建更加和谐的警民鱼水关系,切实夯实公安民警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基础。只有这样,广大的人民群众才会愿意担当我们公安工作的”协管员”才能在全市形成坏人坏事有人管、违法犯罪有人抓、治安信息有人报的“全民皆兵”式的“合成化”大警务格局。

第四章警务保障

第四章警务保障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警务保障的概念与特征,了解警务保障各个方面的内容。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法制保障、资源保障、社会保障 难点: 人力资源保障、警察权益保障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讲授内容】 第一节警务保障概述 一、警务保障的含义 狭义的警务保障,仅仅是指对警务活动的物质技术的支持和保证,也就是常常所说的人、财、物的保障。 广义的警务保障,是指对公安机关履行职责、行使职权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证,既有政治方面的保障、法律方面的保障、体制方面的保障,又有人力资源保障、经费保障、技术装备保障、社会环境保障等等。 现代警务保障已从单一的物质条件保障向政治、法制、信息、技术等综合保障转变,是广义上的大警务保障。 二、警务保障的特征 (一)全面性

全面性的要求就是以整体保障为主进行协调,局部服从整体,整体统领局部,达到整体最佳的效果。也就是说,从整体着眼,局部入手,统筹考虑,协调统一,从而达到整体上的最优化。 (二)动态性 警务活动必须随着社会治安形势、违法犯罪情况的变化而发展,这就决定着警务保障的内涵和标准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赋予其新的内容。 (三)层次性 警务保障要求在宏观层次上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公安部的决定、指示,并在实际贯彻中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在微观层次上,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认真执行上级的各项决定,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保障任务。 (四)有效性 警务保障要做到及时、持续、优质、高效。 警务保障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公安机关的生存和公安工作的发展。 第二节警务保障的基本内容 一、政治保障 警务活动的政治保障的核心问题是对警察的领导权。必须牢固确立中国共产党对人民警察的绝对领导权。警察的领导权主要是通过警察管理体制来保障的。二、法制保障 现代警务活动中的法制保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法律保障,完善立法;二是依法行政,管理社会;三是依法治警,监督警务活动。 三、资源保障

公安信息化建设建议

公安信息化建设建议 公安部提出了要在“推进一项改革、破解两个难点、提升三化水平”上下功夫,其中在“提升三化水平”的要求中,把“提升信息化水平”放在了首位,明确了“信息基础化、基础信息化”的工作目标。如何加强基层信息化建设,如何提高基层民-警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水平是加强基层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因素。以信息化带动规范化,以规范化促进现代化,以现代化推进队伍建设,积极加快基层基础信息化的建设,是实现“科技强警”、转变警务模式、提高警务效能的重要手段。 一、公安机关基层基础信息化工作的问题 1、传统的警务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治安的发展变化 长期以来,公安机关特别是基层部门一直沿袭着传统的警务工作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治安形势的急剧变化以及警务功能的不断细化与拓展,传统的警务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治安的发展变化,越来越难以掌握当代社会治安的主动权。现实要求公安机关必须转变观念,改变传统警务模式,建立与当前治安形势、队伍现状、技术水平相适应的现代警务机制,可以说,信息化是公安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未来方向所在,是现代警务机制的灵魂。 2、部分基层领导和民-警信息化应用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强 由于公安工作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特点,部分基层领导对信息化重要意义认识不深,传统的经验思维在脑中根深蒂固,习惯用原有的工作方式去处理问题,对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因为陌生而敬而远之,放着现成信息不用,宁可采用费时费力的人海战术。有的领导认为公安信息化只要资金落实和信息化设备具备就算完成了。现实中,相当一部分民-警的计算机应用仅局限于网页浏览、信息上报,查看通知、通报和上级文件,在业务查询、使用上较少。部分年龄偏大的民-警在较长工作时间内无法适应新型警务模式,无法将信息化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应用到业务工作中。受传统警务模式的影响,部分基层民-警更乐于接受既得的经验共享,而不愿对“信息警务”进行摸索与实践,许多在日常工作中该采集的信息漏登或不登,致使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流失。同时,由于传统的警务模式,基层民-警在工作中掌握的大量书面信息、口袋信息、脑袋信息,随着民-警岗位变动而丢失,新 的接替人员又要重新开始,没有形成正常传承的信息流。 3、信息化应用效益不够明显,信息汇总研判机制不够完善 信息化讲求的是一种规模效益,既体现在装备数量上,也体现在应用群体上。只有信息化理念和应用实战方式为每一位民-警所接受、所掌握,公安信息化才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部分基层部门简单的把“信息警务”理解为基层公安收集、信息部门整合、刑侦部门运用。信息的运用往往简单的停留在人口、车辆等基础性信息查询运用层面,较少应用收集到的有效信息进行网上比对、网上排摸等,民-警更多的是从传统情报体系中获取线索、查破案件,使信息不能真正面向实战。同时,大量信息的采集、录入,只是原始的数据积累,由于统一信息汇总与研判机制不够,各孤立信息难以形成合力,导致信息应用不畅,各环节之间不能有效衔接。并且目前基层民-警工作考核机制很难对其正常衡量,干多干少一个样,工作积极性难以提高,信息搜集的重要性也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还没有建立起一套与信息警务相匹配的勤务机制,影响了信息的采集和应用,不仅挫伤了情报信息分析研判部门的积极性,同时也挫伤了广大民-警收集情报信息的积极性。 4、一些基层部门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投入不合理 基层单位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部分投入不合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部分基层单位领导的信息化意识淡薄也影响基层信息化工作的开展,部分基层领导有了资金愿意添置汽车等工具,开展信息化建设兴趣不大,对硬件设备的配制存在等、靠、要的思想。部分单位基础工作信息化使用的大部分硬件设备已经老化、陈旧,无法满足当前工

关于现代警务概念的理论探讨

关于现代警务概念的理论探讨 西方发达国家关于现代警务的研究文献已经浩如烟海,但是,我们至今没有找到西方警务界对现代警务所下的明确的定义。从现代警察思想在清末的传入或传播算起已经一百多年了,如果从改革开放以后现代警务这个概念引入我国算起也已经十多年了,我们的警务理论部门对现代警务也做过一些研究,出版了一些论著,但是从我们的许多公开出版物中,还没有见到关于现代警务的科学定义。在我们国家或警察领导机关的正式文件里也没有启用现代警务这个概念。而我国警务界的一些同行却经常使用这个概念,其中在现代警务的衡量或评介标准上明显地表现出巨大的差异,例如,2002年有的领导同志评价“广东已经基本建立起了科学、规范、廉洁、高效的现代警务机制。”但就在同一年,作为广东省省会城市的广州市又提出“要在今后五年内实现从传统警务向现代警务的跨跃”。二是对现代警务的评价标准显然相去甚远。现在我们要问:到底什么是现代警务? 由于现代警务首先产生于英国,笔者搜索了有关英国警务的网站,找到了关于现代警务的创始人罗伯特—比尔关于现代警察的两份资料,即现代警务“九条原则”的两个版本。本文试图从这两个版本出发,研究一下现代警务的本质与定义。 一、“比尔原则”以及对现代警务本质的分析 我把罗伯特—比尔现代警务的“九条原则”的两个版本都翻译成了中文,抄录如下: 罗伯特—比尔现代警务“九条原则”版本一的原文中译文:1822年,罗伯特—比尔先生被任命到伦敦大都市警察委员会任职,并且在其任职的七年后,面对公众对警察的强烈不满,提出了一份警察部队改革的方案。一、预防:警察存在的基本使命就是预防犯罪与维护秩序。二、公众认可:警察履行职责的能力取决于公众对警察行为的认可。三、公众合作:警察必须以自身遵守法律来取得公众的真诚合作、取得公众对警察的尊重。四、武力:取得公众合作的程度随着武力使用的必要性减少。 五、公正服务:警察不能以迎合公众舆论来争取公众的支持,而永远要靠对法律所表现出的绝对公正的服务。六、武力必要性:警察只有在进行劝说、忠告和警告无效的情况下才使用为维护法律或恢复秩序所必要的武力。七、警察就是公众:在任何时间,警察都要与公众保持联系,承认警察就是公众、公众就是警察的历史传统。警察只是为社区谋福利与谋生存的、全职服务于民的、公众中的、拿工资的公众。八、警察职能:警察应当永远坚守警察职能,决不能超越司法权。九、警察效能:警察的功能考核(标准)就是消灭犯罪与维护秩序,而不是看警察为此做了些什么。 罗伯特—比尔现代警务“九条原则”版本二的原文中译文:现代警务概念产生于1829年,这一年,罗伯特—比尔先生(现代警务的创始人)向英国议会提出了伦敦市警察建设条款的议案。当时的伦敦为犯罪所困扰,许多市民的安全得不到保障。扒窃、赌博、盗窃等在各类犯罪中司空见惯。罗伯特—比尔计划中的一个重要要素就是警务与司法的分离。比尔认为,警察应当只负责法治的一个方面,即执行阶段。审判、定罪

基层警务保障的思考档

警务保障是一项全方位、多层次、综合性较强的工作,是公安工作的物质基础,是保证公安机关履行职能,提高战斗力的重要条件,也是保证公安工作高效运转、推动公安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支撑点。随着“四项建设”的深入推进,加强和改进基层警务保障工作尤其重要。 一、警务保障工作的基本特点 警务保障工作的重点是管理,关键是规范,基础是经费保障,实质是提供服务。做好警务保障工作必须抓住规律性,把握好工作的基本特点。 (一)涉及面广,事务性强。警务保障工作涵盖面广,警种不同装备要求不同。具体地说,基层公安机关的警务保障工作主要有以下内容:财务管理、警用装备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车辆管理、水电气管理、物品采购及管理、办公用品管理、办公场所管理及其他日常性事务等。因此,警务保障工作往往被人认为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殊不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做好警务保障工作,虽然不是要求样样精通,但必须事事知晓,耐心处理各项基础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让民警安心在办公室里梳理案件线索,马不停蹄地奔波于抓捕犯罪嫌疑人的途中;才能更好地兑现“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的承诺,及时处臵群众报警和解答百姓咨询。警务保障的基础工作,看似小事,却代表着整个公安的对外

形象,稍有不慎,将会直接影响上下、内外关系,乃至整个公安工作。 (二)性质特殊,服务性强。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发展,尤其是反恐形势的复杂化、严峻化,公安装备建设成为公安机关战斗力发挥的基础和物质保障,也是衡量公安保障水平的重要标志。在装备建设上要本着不好高骛远、求真务实的高度责任心,从民警个人装备优先、警械装备紧跟、科技装备冲刺入手,将适用、质优、超前的装备投入到工作中,来适应现代警务保障工作的需要。因此,警务保障工作中的每一项服务都有其即时性、紧迫性,如处臵突发事件中所需的各种物资装备要按任务要求及时到位、办案所需经费要及时拨付,办公用房、办案场所要保证正常运转。为此,每一位从事警务保障的民警都要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必须以“等不及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努力搞好警务保障工作,使警务保障工作及时、精准、到位。 二、警务保障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各种社会矛盾纠纷密集出现,各类治安问题多发易发,基层公安面临的维稳形势极其严峻,警务保障工作任务更加繁重,由此而衍生出许多新的问题,严重制约平安建设升级发展和保障服务一线的能力。

强化四个保障推进警务信息化建设

在公安信息化建设中,邻水县局太和派出所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更新理念,大胆创新,以“五个一”的信息化工作模式,全力推进警务信息化建设。 一、强化一个意识。该所积极适应现代警务机制变革的要求,进一步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树立了信息主导警务意识,用“不懂信息化的领导将失去指挥权,不懂信息化的民警将失去工作权”鞭策民警,不断强化全所民警的信息化意识,采取教学辅导与民警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坚持每周集中学习一次,以学促观念转变,以学促认识升华。在内容上从民警对警务信息化建设认识的深度、推进的强度、应用的广度、措施的力度进行强化教育,确保每位民警思想意识到位。 二、掌握一个技能。该所把信息采集录入、应用判研等的学习贯穿于信息化建设的始终,使民警熟练掌握本职岗位操作技能,了解和熟悉警务综合平台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民警只要在信息化数据录入、应用等上不懂的,积极组织民警向县局对口业务部门专业能手学习,同时所内也形成比学赶帮的氛围,使基础数据的采集、案(事)件信息的录入都有相应的民警摸得透、拿得准。目前,每位民警都成为了本职工作上的岗位能手。 三、加大一个养成。为把信息化建设做到更好、更强,该所加大了民警在日常工作中对各类数据的采集、录入、应用等习惯的养成教育和引导,并且推选出2名内部督察员,对照分解的任务,督导检查民警警务信息化工作的落实及完成目标任务的考核工作,对检查不符合要求的提出整改意见。每月,将检查情况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纳入民警绩效考核。通过督促检查,规范了信息网上流程,提高了信息采集录入标准。 四、突出一个功效。该所以实战应用为目标,把警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和民警的本职工作结合起来,注重引导民警充分感受信息警务带来的便利,实现由“要我用”向“我要用”的自学自觉转变,促使民警能在日常工作中养成采集、录入、查询、对比、积累、应用信息的习惯。截至目前,该所运用警务综合平台等资源,获取有价值线索5条,查处治安案件2件,处罚1人。 五、完善一个机制。该所在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同时,还以有效的制度对信息的采集、使用、维护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一是建立健全全警信息采集、应用、维护制度。从信息化工作的源头抓起,制定信息数据采集、录入、维护、更新制度,规范信息采集、应用、维护的内容、要素、范围、要求等,明确流转环节的工作时效与范围,以及相关人员的职责,使信息化在其源头和各个关键的流通环节都有可靠的保证。二是建立健全信息化工作激励机制。将信息化应用作为警务工作的必经环节和必要手段,将信息化应用考核纳入年度考核范畴,与评先创优、等级评定挂钩,作为考核、评优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于在信息化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民警,视情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通过配以相应的奖惩措施,使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工作走上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公安工作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公安工作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公安机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着机遇的同时又迎接新的挑战,公安工作应如何革旧鼎新、与时俱进、开创新的辉煌呢?只有克服旧的公安工作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谋划构建现代公安工作新机制。 主要问题: 一、在公安管理中,树立“稳定压到一切”的政治观念不太强。在日常公安管理工作中,有些基层派出所只顾做好手头工作,搞好学习教育整顿,处理日常事务,没有保持清醒的头脑,因此在工作起来目的性、针对性不强,一旦忙起来,有时有些手忙脚乱,手头工作似每项都重要,没有中心工作,这样以来,也没少出力,但是仍不见成效。 二、在基层的管理工作,有些基层派出所没有以“发展”为中心,没有从部门权力和利益的狭隘观念中解放出来,工作的出发点只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因此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重管理轻服务,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等现象。 三、派出所基础工作不够扎实。主要体现在派出所硬件装备不够强,警力不够下移,科技强警还没有真正在基层派出所得到充分体现,另外有得建立合理科学的用人机制,逐步建立公安机关的领导主要从基层派出所听中逐级产生的制度。 主要对策: 一、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政治观,坚持把维护稳定摆在各项公安工作的首位。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全力维护稳定是职能所在,所以要坚定不移地稳定的各项作任务落实到具体公安工作实线中,重点做到四个始终。一是始终保持对国际国内形势清醒的头脑。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切实增强政权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牢牢把握对敌斗争的主动权和制胜权。要坚持信息先行,建立起国保、治安、文保、户政、出入境、技侦、网监等部门组成的信息会商机制,强化对信息的综合分析预测,研判和跟进核实,为现实斗争领导决策提供高效的信息预警服务。二是始终坚持“露头就打,先发制敌”和掐尖打头的

我国现代警务机制改革探索比较

我国现代警务机制改革探索比较 我国警界面临改革压力 兴起于新乡的河南警务机制改革,在短短的几个月内便全面铺开。这当中既有河南省委的推动,又有全国公安系统机制改革的压力。自2002年,中国警力下沉的呼声便越来越响,中国警务体制改革成为学者研究的方向。而2003年11月20日召开的第二十次全国公安会议提出的警务机制改革至今仍未达到要求。而随着近些年来,社会矛盾丛生,群体事件剧增,警务运行机制已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社会治安管理模式。2008年,国内连续发生了瓮安“6?28”、玉环“7?10”、惠州“7?17”、孟连“7?19”、陇南“11?17”等一系列影响较大的群体性事件。公安机关被推上前台,尤其是基层派出所,更是直接站到矛盾前沿。2010年3月,全国472名地市公安局长齐聚北京,接受为期10天的培训。有别于一年前的县级公安局长培训,这批承上启下的地市警界一把手,被专门要求“谋划好”本地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特定语境下,也可以解读为凝聚意志,鼓励创新从而破解难题。 公安队伍被寄予稳国安民的厚望,在当前中国,无需直面诸多压力和难题: 社会急剧转型,不和谐的深层诱因增多,带来治安、稳定形势严峻,需要公安以相对有限的警力和技术手段,保持打击犯罪力度,提高社会安全感;

传统社会模式解构,沿用多年的部分管理方式失效,在配套机制缺失的条件下,需要公安迅速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维持政府对社会的治理能力; 矛盾潜行,社会情绪不稳,警民关系微妙,特别要求公安公正执法、廉洁执法、规范执法,但有时却不得不面临警察权威下降的尴尬; 此外,为最大限度化解社会矛盾,一些地方往往需要公安“顾大局”,前置大量警力,协调解决一些专业范畴边缘的问题,承担警服之外的职责。 在突破困境的路途中,外界对公安产生了权力膨胀的隐忧,公安内部则还以人少案多、权责不等、执法环境恶化的抱怨。有人开出药方:重组政法架构,一手限制警察权,一手保障警察执法能力。立意高远,但也有人对体制改革的复杂考量不足,对改革环境的估计过于乐观。 更具操作性的路径,是公安加强队伍自身建设,通过改革创新,逐步解决工作体制机制问题,刚柔并济达到“外症内治”。这一思路其实在近年公安工作部署中一以贯之。从公安正规化建设,到力推警力下沉的“三基”工程,再到“三项重点工作”(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和“三项建设”(警务信息化、执法规范化、警民关系和谐),高层运筹帷幄,地方试点频出。换言之,警界“新政”早已启动,此间既有镁光灯下的重点突破,更有持之以恒的整体推进。

最新-公安局信息化建设工作经验做法 精品

公安局信息化建设工作经验做法 公安信息化建设是公安工作现代化的突破口,是新形势下推动公安工作发展进步的直接动力,是解决警力不足,提升警务效能的有效途径,是推动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县公安局自全面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以来,进行了大胆地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他们的主要做法是:一、以统一全局认识为出发点,着力更新传统观念,实现“三个统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在信息化建设推进过程中,部分民警甚至个别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存在畏难情绪和排斥心理。 为此,该局把思想观念的转变作为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通过会议、培训、考察等途径,自上而下进行广泛地宣传动员,切实把全体民警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上来。 主要做到了“三个统一”:一是统一党委班子的思想认识。 局党委班子始终把信息化建设置于突出位置,经常在党委会、办公会等重大会议上专题讨论信息化建设情况,开展了大量的理论调研活动,在思想上已经达成了共识:向科技要警力,信息化建设必须强力推进。 二是统一中层领导的思想认识。 为了推动信息化建设的迅速开展,局党委响亮地提出了“不会计算机的领导将会失去指挥权,不会计算机的民警将会失去工作岗位”的口号,要求中层领带头学习信息化知识,带头应用信息系统,带头参与信息系统的优化完善。 三是统一广大民警的思想认识。 县局以集中培训、会议座谈等方式和手段,积极引导广大民警充分认识公安信息化是公安工作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教育和鼓励民警积极接受新事物。 二、以信息化建设为切入点,全力夯实基层基础,狠抓“三项工作”一是狠抓基础硬件建设。 硬件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缺少硬件,信息化只能是无米之炊、无本之源。

合成化现代警务体系之我观

合成化现代警务体系之我观 合成化现代警务体系,是我市公安局顺应公安工作发展需求、破解警力紧张难题、提升公安工作效能的新举挫,是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具体体现,是落实“干在实处、干出实效、走在前列”总要求的实际步骤。这一理论体系,不仅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更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和全新的模式。理念一变天地宽,模式革新焕新颜。合成化现代警务体系必将对推动我省乃至全国公安工作改革发展做出历史性贡献。通过半年的工作实践,我加深了对合成化现代警务体系的理解和把握,对今后如何运用好合成化现代警务理念枳导和落实基层派出所工作有了新思路。 一、对合成化现代警务体系内涵的理解 合成化现代警务体系并不是抽象的、虚构的、凭空杜撰的,而是具体的、实在的、管用的,是从公安工作实践中来、又经公安工作实践检验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是实践经验的结晶。合成化现代警务体系坚持“以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为最终目标,以“一警多能、综合执法”为基本要求,以《人民警察法》为主要依据,以“六张防控网”为主要载体,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以奖惩兑现的激励机制为保障。这一表述,从工作目标、基本要求、主要依据、落实载体、保障机制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诠释了合成化现代警务体系的深刻内涵。可以说,合成化现代警务体系,是新形势下公安工作不断革新的必然产物,是当今和未来一

个时期公安工作的努力方向。 合成化现代警务体系这一警务理念的提出和创建,是当前社会治安形势的需要,是缓解当前警力严重不足的需要,是确保执法规范到位的需要,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需要,是在公安工作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重要作用的需要。合成化现代警务体系的基本要求是“一警多能,综合执法”,主要载体是攻妨兼备的“六张妨控网”,主要保障措施是严格奖惩兑现的考核机制。我们公安民警有目共睹,从我局全面推行合成化现代警务执法模式以来,已经有效提高了各警骤作单位的警务效能,最大限度地整合了警力资源,缓解了全市警力紧张问题,实现了严打严妨常态化,有效预妨和减少了各类违法犯罪,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明显上升。并且锻炼了民警队伍,提高了整体战斗力,大大密切了警民关系,充分展现了我市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以工作实绩赢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信赖和当坟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对基层派出所民警落实合成化现代警务模式的浅见 我是军转至公安派出所的。通过几年的公安工作实践使我深深感悟到:作为一名公安干警要想在基层派出所等执法一线运用好合成化现代警务模式,在工作终端形成“学合成化、干合成化”纺浓厚氛围,至少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一是要迅速掀起合成化现代警务体系学习新高潮,用这一理念武装全体民警头脑。针对当前新录用青年民警对合成化现代警

《现代警务研究》丛书征稿启事

《现代警务研究》丛书征稿启事 江苏现代警务研究中心致力于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警务创新研究中心、决策咨询中心和学术交流中心,搭建公安院校与公安机关之间紧密联系与交流的平台,构建警务研究与警务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机制。江苏现代警务研究中心学术丛书(《现代警务研究》)由群众出版社出版,在公安机关内部发行。该丛书的出版,填补了国内该研究领域的空白,将集中展示警务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最新成果,为各级公安机关决策、指导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料,为组织民警开展业务学习培训提供具有研究和应用价值的资料。热忱欢迎广大公安民警和专家学者踊跃投稿。 丛书主要刊发警务研究的前沿性、创新性重大课题成果、主题研讨活动成果和研究报告、研究论文等,按主题编著、分卷出版,每年出版四卷,每卷收录文章40万字左右。丛书设有“警务理论前沿”、“现代警务机制”、“社会管理创新”、“刑事犯罪对策”、“公共安全管理”、“公安执法工作”、“警察公共关系”、“公安队伍建设”、“公安教育训练”、“公安科技探索”、“域外警务视点”、“警务决策咨询”等研究栏目,有关主题研讨活动文章将选编为主题研讨专论独立成卷。 丛书倡导学术规范,注重稿件质量,严禁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来稿一经刊用将成为享有知识产权的正式研究成果,请作者切勿一稿多投。 来稿请按以下要求编排: 1.稿件请以电子稿或纸质稿形式提交。电子稿为Word格式,A4版面。标题用二号宋体,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摘要、关键词用小四号黑体,摘要、关键词内容用小四号仿宋体,正文用小四号宋体,英文、数字、除引号以外的符号一律用罗马体。 2.文章正题一般不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英文题名附于中文题名下方。作者姓名后应写明工作单位、通信地址和邮政编码。作者简介写于文章首页脚注,以自定义“*”标记引入,内容依次为:姓名、性别、工作单位及职称或职务、电话号码、电子邮箱。 3.文章应有摘要和关键词,摘要是对论文内容梗概简明、准确、完整记述的短文,不加注释和评价性文字,不超过200字。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名词性术语,每篇不超过5个,关键词之间不加标点,空一字距。 4.文章篇幅,论文6000~8000字为宜,研究报告10000~15000字为宜。论文应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各级标题末不用标点符号,层次一般可采用一、(一)、1,文字、数字图标、计量单位均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5.文中引文(或引述观点)出处一律以“①②……”编号格式、每页重新编号引入文章脚注,引注中写明引文(或引述观点)的作者、书名、出版者、出版年份版次、页码,或作者、题名、期刊名称、期号、页码,或作者、题名、报纸名称、日期、版次,或作者、题名、电子网站名称、网页网址全码。 6.获得科研基金资助的论文应在首页脚注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如“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号)”。

对警务信息化建设的几点体会

对警务信息化建设的几点体会 今年以来,各级公安机关把警务信息化建设摆到基础性、前瞻性位置来抓,采取建设与应用并举、规范与创新并重的工作思路,强制并轨,强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在推进警务改革、提高工作效能、实施精细管控、实现管理创新、降低警务成本、保障精确打击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紧密结赵陵铺派出所工作实际,对警务信息化建设谈几点体会,以期对深入推进此项工作有所助益。 一、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新变化 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前,赵陵铺派出所尽管在信息化建设上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客观上存在着基础差、底子薄、应用低的问题。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后,该所严格按照上级公安机关的统一要求,大力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率应用,信息化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给警务工作带来了许多新变化。 1、信息化办公系统取得了新进展。继2009年“信息采集百日会战”和信息化建设后,今年上半年,该所又继续深入开展了警务信息化建设。在提升素质上,组织开展了全员培训,全体民警顺利通过了全省信息化考试,信息化应用意识、应用技能、应用范围、应用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在硬件建设上,投资10万元,在社区警务室新购置电脑,全

部接入公安网,民警计算机拥有率为124%,超过了上级规定的100%的标准要求。目前,已经形成了信息网上查询、公文网上流转、预警网上发布等信息化工作模式,实现了由传统办公模式向现代办公模式的转变,节约了工作时间,降低了工作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 2、信息化监督系统迈出了新步伐。过去,信息化监督手段只是在办证大厅安装几个监控探头,无联网,无对接,监督的点少、面窄。今年信息化建设中,分局大力加强执法监督体系建设,为派出所的值班室、侯问室、讯问室、调解室、办证大厅等部位安装了监控探头和录音电话,全部接入公安网,对派出所的执法活动实时监督。通过该系统的建设,分局在监督平台便可全面掌握各窗口单位和执法部门的工作情况,工作效率和监督实效明显提升。 3、信息化管控手段取得了新进步。“三项建设”与“三项重点工作”的有机结合,是实现公安工作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该所坚持把信息化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应用到社会管理之中,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为提高治安管理信息化水平,该所为辖区6家网吧和3家旅馆安装了信息管理系统,推行实名制上网、实名制住宿,实时上传掌控各类人员信息。今年以来,通过信息系统抓获网上逃犯3名,在打击犯罪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切实提高安全防控工作能力,该所不断加强社会监控资源建设,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强辖

论和谐社会下如何加强司法警察警务保障职能

论和谐社会下如何加强司法警察警务保障职能 司法警察作为人民警察的一个独立警种,担负着预防、制止和惩治妨碍审判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审判秩序,保障审判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职责。警务保障工作是一项艰苦的具有强制性特征的工作,它融专业性、实践性、科学性为一体,注重实务,讲求程序规范,环环想扣,细致缜密,是一门需求不断钻研,不断探索的专门学科。 一、司法警察在和谐司法中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文明是进步和社会的多元化,我国的依法治国进程也日趋加快,人民法院正式成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的最重要的职能机构,其审判与执行工作也是日趋繁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每年发布的人民法院受案数量的统计报告,在近年来人民法院司法队伍人员的数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人民法院所受理和解决的各类型案件总数却呈持续上升的发展趋势。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日益繁重,使得各类型案件对法警的使用频率和使用广度也是急剧增加,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可以说,用警与训警之间的矛盾也是制

约司法警察正规化警务训练的重要因素。在司法制度的锐意改革的今天,法院审判工作中司法警察的服务职能不断拓展,警务保障任务也是日趋繁重,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队伍的工作面临新的挑战。首先是司法警察工件面临视野的拓展和领域的延伸。在新的形势下,司法警察队伍也是将面临一些新型的工作任务,如一些重大疑难案件的开庭、重大执行活动的应付突发性事情等,都离不开司法警察的积极参与。而面对条件下新的审判方式,司法警察领域还将进一步扩大,司法警察工作的视野必须进一步拓展。其次是司法队伍面临提高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的压力。由于司法警察的工件性质、工作对象和工作环境等特殊性,其业务素质相对人民法院其他人员而言也有着特殊要求。作为人民法院重要组织力量的司法警察,面对日趋复杂的执法环境,加强正规化的训练,不断提高法警业务素质,增强队伍的战斗力,以顺利履行日常业务职能的应付实践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置和控制等,是保障法院审判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也是法院队伍建

我眼中的现代警务机制

我眼中的现代警务机制 近年来,面对社会环境下社会治安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及戒毒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我局锐意进取,不断开拓创新,坚持不懈地推进警务机制改革,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这些改革举措,使各基层戒毒所战斗力得以有效提升,传统的警务工作模式正在逐步被取代,现代警务机制的框架已经初露端倪。 在我看来,科学有效、运行流畅的现代警务机制应当具备以下几点特征: 一、“瘦身”机关,优化组合科室,将警力最大限度地充实到一线大队,警力配置由过去的“倒三角”变为现在的“正三角” 在目前的组织机构体系下,管理机制不到位已成为制约基层戒毒所发展的瓶颈。在警力方面,警力不足与机关臃肿并存。机构改革突破不了警种划分过细、职能互相交叉的“怪圈”,一些机关机构改革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解决人员流动少、政治待遇低的问题,形成倒金字塔型机构设置,使原本紧张的警力更加捉襟见肘。 1976年,英国警务理论学家约翰·安德逊提出“无增长改善论”,即警察机关在不增加人员编制、器材装备的前提下改善与提高警力和战斗力。如何运用“无增长改善”原理实施精细化管理,科学合理调集、配置、使用、保护现有资源,是应当把握的重大问题。一要做大基层。全面推进综合警务改革,学习借鉴国外“模糊用警”模式的经验做法,减少层级,精简机关,做大基层;在基层大队关实行综合警务,实现专业分工,一警多能,提升专业化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警

务效率。对综合警务改革进行统一规划、统筹部署,明确改革方向、目标,从上到下彻底解决“倒金字塔”的机构设置和用警模式,做强做大基层,从根本上解决改革中遇到的机制性、体制性、保障性问题。二要注重挖潜。立足于盘活现有存量资源,通过合理配置、投放和使用,建立健全低损耗、高利用,低投入、高产出,低成本、高效益的良性运行机制,使有限的人、财、物资源发挥出最大作用,获得最佳效益。 二、盘活警力资源,把基层做大做强,打造高度专业化警务组,把一线大队建设成集管、防、教、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战斗实体。 就基层戒毒所而言,为应对日趋复杂动态的戒毒形势,戒毒所内部警种设置已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因此必须从上到下按专业警种划分,细化职能,明晰责任。实行专业警务组的工作模式,能够有效避免这些弊端,提高警务工作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民警专业化能力的发展。因此,逐步实行警务组工作制,构建基层专业警务组与上级专业警种优势互补的警务体制,是必然的选择。所谓警务机制改革,就是着眼于提升对动态复杂场所管控能力,整合优化基层大队职能,科学配置警力资源,合理调整警务运行,建立起责任明晰、运转顺畅、集约高效的新型警务模式。 建立现代警务机制,要求必须变被动坐等为主动出击,实现警力下沉,警务前移,把更多的警力投入基层一线,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场所一线管教工作。随着“三定”改革的实施,责任组民警和警务组民警职责有了更清晰的划分,民警职责任务更多地转向一线管教工

推进警务保障实战化的工作思路

推进警务保障实战化的 工作思路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关于推进警务保障实战化的工作思路今年是公安机关深入开展“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三基工程建设的“巩固完善年”。警务保障工作要紧紧围绕局党委提出的“做平安工,奏和谐曲”基本工作思路,以建立和完善公安经费保障机制为核心,全面提升整体保障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努力实现保障有力、管理规范、基础扎实、服务到位,为我局各项公安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服务。 一、以“三基”工程建设为依托,确定今后警务保障工作努力方向 警务保障部门要充分认识基层基础建设的重大意义,把“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作为中心工作,长抓不懈。 (一)推动公安经费长效机制建设。经费保障是警务保障的重中之重。经费保障能否充分,取决于当地县委、县政府和财政部门的支持力度。当前,重点是推公用经费保障标准的落实。根椐省财政厅、省公安厅《关于印发建立和完善广东省县级公安机关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意见的通知关于保障机制》(粤财行 [2005]73号),按照“收支脱钩,全额保障,突出重点、分布实施”的原则,用三年时间,完成公用经费保障标准达标工作。2007年10月,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公安机关“三基”工程建设的工作意见》(惠东委[2007]67号),我局要按照二类地区公安公用经费年人均3.8万元标准,从2008年起按标准列入县财政预算。落实公用经费保障,逐步实现警务保障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为建立和完善公安经费保障机制打下良好约基础。 (二)突出基层所队警务保障工作。加强基层所队保障是“三基”工程建设的要求。也是推进“三基”工程建设向纵深发展的条件,今后,警务保障工作更多向基层一线倾斜,对基层经费投入更大,基层警务保障进一步改善。落实派出所公用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并按标准予以保障,2007年年底前80%实现,2008年年底前全部实现。 二、狠抓措施落实,提高经费保障能力、突出工作重点,做好各项警务保障工作

对派出所信息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对派出所信息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摘要:笔者通过两个月的基层锻炼,了解到了一些派出所的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了派出所 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方法和对策,由此引发了对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 考。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现状;主要问题;方法和对策;思考 信息主导警务,是现代警务的一个突出特点。把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作为加强“三基”工程建设特别是加强公安基础工作的重要载体,既是在社会信息化条件下做好公安基础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区别于传统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一个鲜明特色。派出所是公安机关最基层的业务单位,担负各业务部门的信息采集工作,它的信息化建设在基层基础建设中占有主导地位,是推动公安基 础工作向前发展的依托和保障。笔者在派出所锻炼期间,通过实际工作和调查,对目前石家庄市派出所信息化建设情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思考。 一、派出所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1.基层民警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情况。根据当前公安基础工作的要求,基层民警已基本达到会打字、会上网、会收发电子邮件,能在公安网上进行信息录入、查询等工作。 2.硬件配置情况。我市的派出所已全部接通了公安网,有的派出所还建立了所内局域网;民警微机配置率正逐年提高,有的所队甚至达到100%。 3.信息化应用情况。 首先是应用意识较强。民警认为,现在所有日常工作,包括追逃、查人、破抢包案件等都离不开网络的支持,做到上班必开机、工作必上网,已经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其次是应用水平较高。民警在工作中采集的各类信息,如案件及违法人员信息, 通过计算机网络及时录入警务综合应用系统,使采集的各类信息及时转化为网上信息数据,发挥信息查询及共享的作用。特别是在今年的人口普查工作中,通过“居民区入户登记信息系统”软件将辖区内居民区的人员居住及房屋情况全部登记录入;通过“石家庄市入户登记信息系统”软件将辖区内的流动人口情况全部登记录入。这些信息的录入大大方便了今后的执法办案和治安管理。 第三是应用范围较广。民警不仅能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查询,而且日常公务也实现了办公自动化,缩短了办公行文等事务性时间, 将民警从简单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和财力,降低了行政成本。 二、派出所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系统培训,基层民警应用计算机的技能有待提高。虽然计算机已经较为普及,但民警平时工作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学习计算机知识,又缺少系统培训,计算机操作水平较低。 2.基层派出所计算机等硬件设备总量不足、配置较低。计算机、网络等硬件建设是公安派出所基础信息采集、管理、应用的保障,受经费的制约,基层派出所的计算机配置与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差距较大,难以满足公安警务网络化管理普及、推广和逐步升级的需要。 3.应用网络信息服务工作少。目前民警上网主要是查询人口信息,依靠信息系统进行网上作战的能力不强,信息预警、信息促控、信息导侦的工作成效不明显。 4.缺少专业化人才。由于缺少系统性培训,造成基层派出所信息化专业性人才紧缺,致使一些硬件故障不能及时排除而影响正常工作,在网络及设备维护方面也存在很多不足。 5.对信息的采集和使用缺乏整体规划。由于对信息采集项目、录入要求不明确,导致该采集的信息没有采集,该录入的信息没有录入,或者采集、录入的信息项目不全,存在偷工减料、描述不准、用词随意等问题;由于信息研判、传递、反馈工作不顺畅,导致信息关联度、共享度低,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的现象比较严重。 三、派出所信息化建设的方法和对策 1.组织开展各种计算机和网络应用培训班,提高民警计算机操作水平和网络应用能力。可以聘请高校计算机教师对民警进行培训,还可以在市局或分局的主页上设立学习专栏,为基层民警提供计算机应用、公安信息网络安全等内容的学习资料,丰富学习渠道。 2.争取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大设备、资金的投入。因为公安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战略性的系统工程,事关公安工作发展全局,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全局的、长远的角度出发,把公安信息化建设列入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项目,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政策导向、资金投入、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力度。 3.大力加强信息的实战化应用,切实提高实战效能,调动民警的使用积极性。应该在网上建立信息研判机制,切实加强对各类信息

公安工作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公安工作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 对策分析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公安工作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公安机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着机遇的同时又迎接新的挑战,公安工作应如何革旧鼎新、与时俱进、开创新的辉煌呢只有克服旧的公安工作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谋划构建现代公安工作新机制。 主要问题: 一、在公安管理中,树立“稳定压到一切”的政治观念不太强。在日常公安管理工作中,有些基层派出所只顾做好手头工作,搞好学习教育整顿,处理日常事务,没有保持清醒的头脑,因此在工作起来目的性、针对性不强,一旦忙起来,有时有些手忙脚乱,手头工作似每项都重要,没有中心工作,这样以来,也没少出力,但是仍不见成效。 二、在基层的管理工作,有些基层派出所没有以“发展”为中心,没有从部门权力和利益的狭隘观念中解放出来,工作的出发点只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因此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重管理轻服务,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等现象。 三、派出所基础工作不够扎实。主要体现在派出所硬件装备不够强,警力不够下移,科技强警还没有真正在基层派出所得到充分体现,另外有得建立合理科学的用人机制,逐步建立公安机关的领导主要从基层派出所听中逐级产生的制度。 主要对策: 一、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政治观,坚持把维护稳定摆在各项公安工作的首位。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全力维护稳定是职能所在,所以要坚定不移地稳定的各项作任务落实到具体公安工作实线中,重点做到四个始终。一是始终保持对国际国内形势清醒的头脑。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切实增强政权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牢牢把握对敌斗争的主动权和制胜权。要坚持信息先行,建立起国保、治安、文保、户政、出入境、技侦、网监等部门组成的信息会商机制,强化对信息的综合分析预测,研判和跟进

浅谈传统警务向现代警务的转变

浅谈传统警务向现代警务的转变 江西省上饶市公安局信州分局课题组 近年来,面对动态社会环境下社会治安形势的发展变化,各级公安机关锐意进取,不断开拓创新,坚持不懈地推进警务机制改革,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这些改革举措,使公安机关活力、战斗力得以有效提升,传统的警务工作模式正在逐步被取代,现代警务机制的框架已经初露端倪。 一、现代警务机制建构的动因 (一)适应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和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长期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与此同时,国内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带来巨大的发展活力,也蕴含着深刻的社会矛盾,并以案件、事件的形式不断涌现: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居高不下,滋生和诱发违法犯罪的消极因素增多,经济犯罪对社会稳定和市场经济秩序的危害加大,暴力恐怖活动已对社会稳定构成现实威胁;发展不平衡、部分群众生活困难、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为富不仁、坑蒙拐骗和消极腐败等现象,导致社会信任流失,造成严重的信任

危机,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深层次问题;网上虚拟世界对现实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社会矛盾的关联性、聚合性和敏感性不断增强;随着经济、产业、城乡、阶层结构的重大变化,整个社会的开放性、流动性大大增强,“社会人”急剧增多,各种各样的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相继出现,等等。日趋复杂的治安形势,客观上要求作为社会管理职能部门的公安机关立足于警务机制 创新,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管理规律,加强调查研究,加强政策制定,加强工作部署,加强任务落实,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解决公安机关自身弊端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公安机关围绕优化警务机制、提高警务运作效率这一主线,以科学的理念、创新的思维、发展的眼光、务实的举措,对传统警务机制进行了大胆改革,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警务运行机制。但总体而言,还没有对警务方式、勤务模式、警力配置特别是管理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没有从深层次上触动警务机制,管理机制、体制相对滞后,难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繁重公安工作任务的需要。一是职能定位不准确。一些部门和领导对公安机关职能定位的认识存在偏差,一味强调公安机关是执法部门、专政工具,不管是房屋拆迁、征地、城市执法,还是税收征管、计划生育,都要求公安机关配合参与,不计成本调用警力,基层非警务活动大量存在。另外,公安机关在依法管理、优化服务方面做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承诺,导致吃力不讨好。比如,某一时期校园治安突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