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圣诞欢歌》中斯克罗吉的性格分析

《圣诞欢歌》中斯克罗吉的性格分析

《圣诞欢歌》中斯克罗吉的性格分析
《圣诞欢歌》中斯克罗吉的性格分析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论莎士比亚《尤利乌斯凯撒》墓地演说中的人际意义的实现手段

2 浅析《白牙》中爱的力量

3 从《嘉莉妹妹》看现代女性的自我实现

4 “三美论”观照下的《再别康桥》英译本比较研究

5 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策略研究

6 《名利场》和《嘉莉妹妹》女主角形象对比

7 对跨文化交际中肢体语言的研究

8 The Impl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9 交际翻译视角下的公示语汉英翻译

10 On the Female Image in The Oval Portrait

11 Exploring The Matrix: Hacker Metaphysics

12 英语系动词语义属性及句法行为研究

13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Roses”in Wuthering Heights--Catherine Earnshaw and Catherine Linton

14 基于作品人物浅析菲茨杰拉德

15 通过电视广告看中美思维模式差异

16 A Comparative Study of Dragon Images in Chinese & Western Literary Classics

17 试析诗歌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处理

18 经贸英语中的缩略语现象及其应用

19 功能翻译理论关照下的新闻英语标题翻译

20 Advertising and Its Application

21 从目的论看《长腿叔叔》的中译

22

23 An Analysis of Racism in Of Mice and Men

24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性别语言差异

25 电影字幕汉译的归化与异化

26 《雾都孤儿》中的批判现实主义

27 从美国影视剧中浅析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28 约翰·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元小说叙事研究

29 中美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分析

30 从《喜福会》看美国华裔女作家身份探求

31 中英谚语体现的东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32 中英文名词性后缀的比较及其对翻译的启示

33 在关联理论观照下电影名称翻译探析

34 中英礼仪文化禁忌比较与跨文化交际

35 《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中的生与死

36 中西方聚会文化差异比较研究

37 《宠儿》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38 论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策略

39 谈新闻发布会口译中的礼貌原则

40 商务英语函电的语言和文体特征及其翻译

41 Error Analysis on English Writing by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42 非语言交际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运用

43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英汉数字翻译

44 互联网媒体对汉语纯度影响的研究

45 英语动结式V+PP的语义整合研究

46 问题类型对TEM阅读成绩影响的实证研究

47 从翻译美学角度评析白朗宁夫人“How do I Love Thee?”四种汉译本的得失

48 英语商务合同的文体特点及其汉译

49 从fans和PK看西方文化对汉语言文化的冲击与影响

50 《雾都孤儿》中的善与恶

51 English V ocabulary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52 The Environmental Influence on Emily Bront? and "Wuthering Heights"

53 福克纳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以《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和《士兵的报酬》为例

54 论威廉?戈尔丁《蝇王》中知识分子的悲剧

55 民族文化差异与广告语言创意

56 《名利场》利蓓加?夏泼和《简?爱》简?爱的对比研究

57 The Painful Growth of Scarlett O’Hara in Her Three Marriages

58 An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Identity in Amy Tan’s The Joy Luck Club

59 对话中语用意义的理论视角

60 研究网络语言的特点,影响以及其规范性

61 用陌生化理论阐述《红色手推车》的悲剧色彩

62 从时代背景看《唐璜》中个人主义到人道主义的升华

63 浅谈唐诗中颜色词的英译

64 从电影《弱点》看美国的家庭教育

65 从唯美主义的角度论《道林.格蕾的画像》中的主要人物

66 初中英语课堂教师话语分析

67 从王尔德喜剧中的花花公子形象解读王尔德信奉的纨绔主义

68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文体特色分析

69 自然会话中会话结构的分析

70 《小镇畸人》中的空间形式分析

71 人格、环境与命运——以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分析《还乡》中的主要人物命运

72 An Analysis of David’ s Du al Personality in David Copperfield

73 合作原则在《红楼梦》习语英译中的应用

74 探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问题及改进

75 解读艾丽斯沃克的《日常用品》中的黑人女性文化

76 论《傲慢与偏见》中婚姻选择的经济动因

77 从目的论角度看企业推介材料的中译英技巧-以家具产品介绍为例

78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China's Middle School

79 浅析《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80 On Social Function of English Euphemism Expression

81 从《画皮》及《暮色》比较分析中西人鬼文化

82 从《道连?格雷的画像》透析王尔德的艺术人生观

83 论圣地亚哥性格的多重性及《老人与海》中的悲剧色彩

84 顺应论视角中电影字幕汉英翻译研究——以李安电影作品字幕翻译为例

85 浅谈《旧约》中女性的形象和地位

86 女孩与玫瑰—《秘密花园》中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87 《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

88 论希斯克利夫出走的必然性

89 王尔德童话《快乐王子》中的对比艺术

90 从《儿子与情人》谈家庭失和与失衡

91

92 从输出原理探讨非英专业英语口语活动的设计

93 影响二语习得的因素--案例研究

94 从合作原则浅析《飞屋环游记》中的言语幽默

95 从懒和熵的视角论《去十九号房间》中苏珊的罪

96 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礼貌现象研究

97 从中美非语言差异看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及其对策

98 肢体语言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分析

99 大学生英语听力两种辅助活动实证研究

100 关于英语课堂中教师体态语的研究

101 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的三中译本----各译作对原作忠实度的对比评析

102 英汉“去除”类运动事件表达异同的对比研究

103 论《失乐园》中撒旦形象的矛盾性

104 美国梦及其在美国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105 简爱性格魅力分析

106 McDonald’s Success

107 增译法在商务英语汉译中的应用

108 论《红字》中体现的清教思想

109 双关语在英语广告中的应用及翻译

110 从中外节日看两种文化—以春节和圣诞节为例

111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人物性格分析

112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of American Black English from Social Perspectives

113 Tentative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Chinese Students’Oral English

114 The Gothic Elements in Edgar Allan Poe’s Works

115 论《米德尔马契》中的人性主题

116 中英委婉语语用功能的对比研究

117 从文化角度分析《论语》中特殊词语的翻译——以“仁”为个例

118 南北战争新思想在女性中的体现——浅析《小妇人》

119 浅析当今网络英语交流中的缩略语

120 商标翻译中的文化因素探析

121 论多丽丝?莱辛小说《金色笔记》中的现代女性意识的体现

122 “同一性危机”——浅析汉娜的悲剧人生

123 聊天室中网络英语缩略词浅析

124 理想之梦的破灭——探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与美国梦

125 Reflections on the Inner Beauty of Jane Eyre

126 《简爱》与《谢利》中女主人公的对比分析研究

127 英语国家姓氏文化研究

128

129 英汉诗歌中“月”意象的认知解读

130 “Terror of the Soul”:On the Gothic Writing Features in Allan Poe’s The Black Cat 131 克林顿总统就职演说之体裁分析

132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化妆品品牌翻译

133 浅析《宠儿》中三位黑人女性的身份寻求之旅

134 浅析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凯瑟琳

135 中英评论性文章的写作风格的对比分析

136 从电影《国王的演讲》看平民情结

137 论福克纳《八月之光》中的耶稣形象

138 论海明威《一天的等待》的冰山原则写作风格

139 浅谈文化差异与英汉翻译

140 英汉“悲”、“喜”情感隐喻的认知比较研究

141 浅析《瑞普?凡?温克尔》中的浪漫主义

142 阿加莎?克里斯蒂探案小说《罗杰疑案》叙事独特性探究

143 论例句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144 浅析苔丝悲剧命运的形成原因

145 从《彼得潘》看儿童世界

146 从中英婚俗看两国文化差异

147 A Comparison of the Dragon Culture in the East and the Sheep Culture in the West 148 亨利?詹姆斯的《金碗》中的婚姻观

149 The Exploration of Tragic Fate of Tess

150 《儿子与情人》中的恋母情结

151 《蝴蝶梦》中的女权主义

152 英语商业广告以及公益广告的语言特点比较

153 性别话语模式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154 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

155 关于英语口语纠错的研究与建议

156 论加里·斯奈德诗歌的生态意识

157 英汉颜色词“红”与“白”的文化内涵研究

158 论个人主义对美国英雄电影的影响

159 从莱辛的人生经历看《青草在歌唱》

160 视觉文化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

161 论英语广告中隐喻的翻译

162 (英语系经贸英语)浅析特许经营模式下受许人获得的优势--以全聚德为例163 从文化视角浅谈旅游英语翻译

164 乡村音乐歌词的人际意义分析

165 从冲突到和解—解析《接骨师之女》中的母女关系

166 矛盾修辞法的认知语用分析

167 A Survey on Self-regulated Learning of English Major

168 Risk Comparing of Documentary Collection and Letters of Credit

169 从中美数字谚语看中美文化的差异

170 《紫色》中黑人男性形象研究

171 英汉视觉动词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

172 中美非言语交际中的时空观差异

173 Cultural Effects on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174 分析法律英语的特点

175 论《太阳照常升起》中的象征主义

176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象征主义的研究

177 探讨发现式学习理论在高中任务型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

178 探讨中英文化差异——以宗教习语翻译为案例

179 Women’s Image in Pygmalion

180 从《看不见的人》中透视美国黑人寻找自我的心路历程

181 中美不同家庭教育观念对孩子语表达的影响--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角度分析182 寻找自我——从女性意识角度解读《觉醒》

183 经济学视野下的《鲁滨逊漂流记》

184 Euphemism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s

185 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问题之比较分析

186 在归隐中相遇—论梭罗与陶渊明的诗意人生

187 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188 《药》的两个英译本中翻译技巧比较

189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幸福》中的女性主义解读

190 中美两国家庭文化差异

191 论格列佛人物形象在《格列佛游记》中所起的讽刺效果

192 托尼?莫里森《秀拉》中的女性主义

193 英国文化中的非语言交际的研究

194 丰田如何成为全球第一汽车生产商

195 浅析《白牙》中爱的力量

196 消费主义视角下看《麦琪的礼物》中的男女主人公

197 从《红楼梦》两个译本比较谈习语翻译的文化处理

198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方法与原则

199 The Influences of RMB Appreciation on China’s Foreign Trade

200 《圣诞欢歌》中斯克罗吉的性格分析

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形象分析

请认真阅读《大学语文》(一年制下册)第五单元《伊利亚特》(节选·赫克托尔之死),结合《西方文学十五讲》第二讲中的相关内容完成对下列问题的分析及思考:简要分析阿喀琉斯及赫克托尔的人物形象,这两个人物中你更欣赏谁?请阐述你欣赏的理由。 作为古希腊史诗中最杰出的一部,《伊利亚特》因其广阔的社会背景、奇特的想象、精彩的场面描写、细腻的人物刻画而成为古代叙事史诗的代表作。这部史诗又被称之为英雄史诗,因为它描写了众多的英雄人物,在这些英雄中,有两个英雄让我记忆深刻:第一个就是阿喀琉斯,他是爱琴海女神忒提斯和人间的国王佩琉斯结合生下的孩子,有着太阳神般的鬈发、刚直的鼻子、坚强的下巴以及魁梧有力的身躯和非常高强的武艺,他是参加特洛伊战争的一个有着强烈冒险精神的半人半神的英雄。先知的警告让他的母亲担忧从而将他化装成女孩子但是却被俄底修斯轻易认出,或许从出生就注定了他一生的命运。 第二个是普里阿摩斯王的儿子、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的哥哥赫克托耳。他是特洛伊第一勇士,被称为“特洛伊的城墙”。 鲁迅曾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各自命运的悲剧。作为一敌一我,他们俩注定会在战场上相见,最后赫克托耳在和阿喀琉斯决斗时死在阿喀琉斯的手里,而阿喀斯也因“阿喀琉斯之踵”而被帕里斯之箭射死。 俄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说过一句话:长篇史诗的人物应该是民族精神的充分代表,但主人公要以自己的个性表现民族力量的充沛、民族的根本精神的全部诗意。不仅荷马的阿喀琉斯是这样,我认为赫克托耳也是如此。 下面,我就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的形象特点进行简要分析: 阿喀琉斯形象分析: 一、英勇善战 作为古希腊第一勇士,伟大英雄帕琉斯与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后代,而且从小又接受着半人马喀戎的教导,阿喀琉斯的英勇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而在《伊利亚特》中,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共同展现出了一个英勇无畏的阿喀琉斯的形象。 从正面来说:阿喀琉斯武艺高强,在战场上连连获胜,以至于特洛伊士兵一听到他的名字就心惊胆战、魂飞魄散。无论是他在十年的征战中率领船队攻下了十二座城市,劫持克律塞伊斯,逼死国王的战功,还是与赫克托耳的决斗,都展现出了他的英勇善战。 从侧面来说:当阿喀琉斯由于女奴事件罢战的时候,特洛伊人的攻击使希腊人死伤无数,一改之前大举胜利的局面,从阿喀琉斯罢战后希腊人的溃不成军充分说明了阿喀琉斯的英勇善战。 二、忘我的残暴 从阿喀琉斯的第一次愤怒中我们不难看出他渴望战斗,渴望冒险,在他愤怒的时候甚至表现出一种很强烈的残忍。 当阿喀琉斯的朋友被特洛伊人杀死的时候,他愤怒之极,一路杀过去以至于尸体堆成山,就连河道都被尸体阻塞了,当河神出来劝和的时候他甚至提起长矛去刺杀河神。 在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决斗之前,赫克托尔知道自己不是他的对手,便恳求胜利者不要凌辱失败者的尸体,但被阿喀琉斯一口回绝。 在战斗结束时,阿喀琉斯剥下赫克托尔血淋淋的甲衣,并用牛筋穿透他的双脚,一路驾着马车,拖着尸体,扬长而去。 战斗前后,他都没有给予他的对手足够的尊重,赫克托耳如同一只小鸡一样被身为鹰的阿喀琉斯斩杀。 三、潜在的天真温和善良

阿喀琉斯的性格特征

阿喀琉斯的性格特征 与众不同的身世背景 阿喀琉斯是阿耳戈英雄—拍琉斯和海洋女神—芯提斯的儿子,西方谚语中的“阿喀琉斯之踵”就是说阿喀琉斯出生的时候被他母亲捏住脚后跟倒浸在冥河水中,因此全身除脚踵之外,刀枪不人,由此来比喻“致命的弱点”。人神混血儿的身份让阿喀琉斯在凡人的世界中鹤立鸡群,成为希腊人中的第一勇士。 复杂的性格特征 阿喀琉斯体魄矫健、勇猛善战,这是荷马史诗中英雄们所拥有的共性,除此之外,还具有鲜明而又复杂的性格特征:那就是凶猛残忍的同时又重荣誉、讲义气;坦率、磊落的同时又横蛮、心胸狭窄和自私。在他的性格特征中,主要体现了一切以个人为中心以及个人价值所在。阿喀琉斯因此成为荷马史诗中个人英雄主义以及个人价值体现的典型代表。阿喀琉斯本身也是个矛盾体,既有理性也有本能的冲动。 阿喀琉斯对荣誉追求 荣誉的获得只能是通过自己的选择和努力来获取。在阿喀琉斯出生之时,他的母亲曾预言他有两个迥然相异的命运:要么过和平的生活,碌碌无为却可以长寿;要么投身于战争,成为英雄但是会无法享其天年。阿喀琉斯违背母亲的意愿而毅然选择了后者,表现出不屈服命运,勇敢进取、崇尚荣誉的英雄特征,也体现了个人价值所在的英雄主义本色,这是古希腊史诗与悲剧的核心精神所在。然而阿喀琉斯一旦从战争中退出,便丧失了他的英雄本色,他不再是希腊最优秀的勇士,他不再能获取荣誉,受众人敬仰。这就是英雄生存的意义。阿伽门农抢去的女俘既是战利品,又是荣誉的象征。英雄如果不思进取,失去勇猛,在人民需要的时候退却,就没有诗人来歌颂,没有人会敬仰。所以尽管神谕告诉过阿喀琉斯,他杀死赫克托耳之后不久自己也将会死亡,阿喀琉斯还是毫不犹豫地冲上战场同赫克托耳决战,勇敢地正视了自己的命运,为友情,为荣誉而战。总的来说,阿喀琉斯的身上体现了个人英雄主义的形象特征,荷马将战争所带来的对人类的影响因素与人的本性这两种相悖的因素融合为一,从而引起人们的注意,也成为千古不朽的文学形象。 英勇善战,忠于朋友 阿喀琉斯也是一个英勇善战、忠于朋友的人。首先,他在战场上几乎是百战百胜,杀死过无数的特洛伊英雄,从特洛伊人在没有他参战的希腊联军和有他参战的希腊联军时的不同反应的对比,就可以看出他的英勇善战。在阿喀琉斯罢战期间,特洛伊人在他们几次进攻中还取得过上风,都攻到希腊的战船上来了,若不是埃阿斯等希腊英雄的英勇抵抗,希腊人的战船可能都会给赫克托耳烧毁了;后来,阿喀琉斯重新武装上战场,希腊人又占了上风,特洛伊第一英雄赫克托耳被阿喀琉斯杀死,特洛伊人元气大伤。其次,阿喀琉斯忠于自己的朋友。当帕特洛克罗斯被赫克托耳杀死时,他真心实意的痛惜帕特洛克罗斯的牺牲,决心为他复仇。于是他又重新武装上战场,杀死了赫克托耳本,并将他的尸体捆绑在战车上驱车游行。虽然这是阿喀琉斯凶残的体现,但这也是他忠于朋友的体现。因此,阿喀琉斯是一个英勇善战、忠于朋友的人。 善良有同情心,热爱生活 他有自己特殊的恻隐之心,从赫克托的老父亲哀求阿喀琉斯让其带回儿子尸体的事件,我们更能看出阿喀琉斯极为复杂的内心,但也正当是这种任性的优点让阿喀琉斯更具备英雄应有的大将之风度。当赫克托的老父亲普里阿摩斯带着礼物来到阿喀琉斯的帐下,哀求允许领会自己儿子尸体时,普里阿摩斯的话激起了阿喀琉斯对自己父亲的怀念与忧心。老人流着眼泪跪在他面前恳求他让自己把儿子的尸体带回家时,他温和的松开老人抚抱他双膝的手,

浅析《呼啸山庄》希斯克利夫人物形象及其悲剧意义

论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化战略 《了不起的盖茨比》:盖茨比的性格对其一生的影响及其对当代中国青年的现实意义 浅析英汉基本颜色词之文化内涵--以“白”与“黑”为例 试析《生死疲劳》英文版风格之再现:文学文体学视角 A Script-based Study of the Female Theme in Scent of a Woman The Oral Error Correction Function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 Used in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Class 葛浩文英译《红高粱家族》的翻译策略研究 古诗词英译关于夸张的翻译策略研究 从许渊冲的“三美”原则论李白诗歌的翻译 American Country Music 体态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中西方婚俗文化及差异 从《飘》中人物性格分析看适者生存的道理 Cause Analysis of Pragmatic Failure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英语委婉语中的转喻现象分析 浅析《爱玛》中简?奥斯汀的婚姻观 商务英语新词构词研究 浅析英语委婉语功能 透过《马丁?伊登》看杰克伦敦对超人哲学的矛盾心态 英汉产品简介的对比分析 现代英语演讲中的范式分析 从功能对等理论谈汉语成语的英译 Error Analysis on English Writing by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象征主义在《野性的呼唤》中的运用 小议《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人性的回归 Impact of Latin on English V ocabulary 从礼貌原则看英语委婉语的构成和社会功能 电影字幕汉译的归化与异化 从语言角度分析《功夫熊猫》中中西文化的交融 Symbolism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A Magic World: A Study of Magic Agents in Harry Potter 论大学英语口语课外活动 On the Image of Women's Language in English 探究马克吐温的反奴隶制观—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吉姆的分析 (英语系经贸英语)中国儿童消费市场乱象分析及应对策略 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词汇对比研究 中学英语教师课堂反馈对学生焦虑的影响 影响英语阅读效果的主要因素与策略——针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教师在初中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 浅谈商务函电的写作 从《劝导》看简?奥斯汀创作思想的发展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Social Etiquettes 寻找自我——从女性意识角度解读《觉醒》

边城翠翠形象分析

《边城》中翠翠的形象分析 翠翠是沈从文《边城》中的女主人公,是作者倾注着“爱”与“美”的理想的艺术形象。 《边城》开篇便将读者引领到湘西的一片旖旎风光中。边城依山傍水,远离尘嚣,和平安详,如世外之境。白塔下的老人、女孩和黄狗居住在一条小溪边,“溪流如弓背……清澈透明……”。这座小小的山城,鸟语花香,青山翠竹;古朴的吊脚楼,耸立的小白塔,一脉清流相伴随……花自开来水自流,自然的生命季节循环不息,浸染在这如小说中描绘的山水之中的沈从文也有了他如水的生命品格。“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和山头黄麂一样……”作者在此没有浓墨重彩地描写她的外貌,而是用“小兽物”,“山头黄麂”几个简单的比喻烘托出翠翠惊人的生动与活泼,展现出她身上弃绝了世俗尘埃的纯真与清新。她成长于重义轻利、安信自约的淳朴风气中,又得山川灵秀,秀外慧中,自然分外绰约动人。她沐浴着自然的雨露,和着自然的节奏生长。她是大自然的女儿,是快乐无忧的天使。翠翠的成长固然与她所处的边地环境是分不开的,她深受其朴实民风的熏陶,更深受其朝夕相处的爷爷的为人处世影响。 翠翠和傩送初遇是在小镇看龙船,傩送邀翠翠到他家等爷爷,翠翠误以为要她到有女人唱歌的楼上去,心里觉得受到侮辱,就轻生地骂他:“你这个悖时砍脑壳的!”傩送不但不恼她,还打发家里的伙计举火把送她回家。后来知道那是二老,想起先前骂人的那句话,心里又吃惊又害羞。到家见着祖父,“另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爱情的种子就这样在少女的心里悄无声息地萌芽、生发。两年后的端午节翠翠又与爷爷进城看龙船,她人长大了,傩送一直在她心里隐现、鼓荡。在摆渡送傩送时,见傩送正盯着自已看,她“便把脸背过去,不声不响,抿着嘴儿,很自负地拉着那条横缆”,乡村女孩特有的那种腼腆、羞涩、矜持,以及恋爱期女孩的温柔、娇气显现得淋漓尽致。 她在爱上傩送之后,没想到傩送的哥哥天保也爱上了她,她对天保的“车路”托媒求亲,先是默不出声,到最后“痴着,忽地站起,半簸箕豌豆便倾倒到水中去了”到第二天,爷爷再次问及此事时,“仍然心儿忡忡的跳着,把头低下不作理会,只顾用手去掐葱。”默默中翠翠表现出了对爱情的忠贞专一,流露出对天保这份爱的拒绝;心里老想着送鸭子的傩送,早将天保求亲的事“忘掉”了。傩送为她唱歌传情,她虽在睡梦中不知歌的内容,但在睡梦中,“听到一种顶好听的歌声,又软又缠绵,我像跟了这声音各处飞,飞到对溪悬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得到了虎耳草,我可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我睡得真好,梦的真有趣!”在梦中她摘到了“虎耳草”,爱情之草。然而,翠翠与傩送的爱情却没有如此完美,他们不断受到严重挫折。先是爱情的逃难者天保驾油船下辰州,在茨滩漩水中淹坏了,傩送也同船总吵了一阵去了桃源;后来爷爷在天保死后,摸清翠翠的心事,又撮合她与傩送的婚事,心急火热地进城去船总家探听船总顺顺是否答应傩送与王团总女儿联姻;在碰壁之后他郁郁猝死在暴风雨之夜。爷爷的溘然长逝使她在一夜之间“长成大人”。她痛苦悲伤,但没有在訇然倒塌的生活大厦前崩溃,她谢绝了船总让她住进他家的好意,她要像爷爷那样守住了摆渡的岗位,苦恋着并等待着傩送的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剩下的或许只是绵绵无绝期的守望。 翠翠的爱情故事,作者所表现出的似乎是一个“谁也没有错”的爱情悲剧,作者只是有意识的在人性层面上叙述故事,无意发掘悲剧产生的人为的、社会等方面的因

阿喀琉斯与阿伽门农

阿喀琉斯与阿伽门农 武浪:041302103 阿喀琉斯是海洋女神忒提斯和英雄珀琉斯之子是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参加特洛伊战争的一个半神英雄,希腊联军第一勇士也是《伊利亚特》中关键性和中心性的人物之一。特洛伊战争围绕着他的两次愤怒展开。他的行动决定着希腊联军的胜败。而阿伽门农是坦塔罗斯之曾孙,迈锡尼国王,希腊诸王之王,阿特柔斯之子。特洛伊战争的主导人。特洛伊战争是因为他想称霸爱琴海,他的弟弟墨涅拉俄斯的妻子海伦被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拐走只是导火线,在战争中,他也成为希腊联合远征军统帅。可以说他们是特洛伊战争中希腊联军中最重要的两个人物。虽然他们都是英雄,但却存在本质上的不同。然而在荷马史诗《奥德赛》中,奥德修斯在魔法师喀耳刻的帮助下前往冥府询问路途吉凶,曾在该处遇见阿伽门农的灵魂。当时阿伽门农还发出“宁在凡间为奴,不在冥界为王”的感慨。戏剧性的是,阿喀琉斯也发出过类似的感慨。两个本质不同的人为何会发出类似的感慨?我们可以从整个《伊利亚特》中找出一些端倪。 《伊利亚特》所记叙的主要是希腊人围攻特洛伊城的故事,其中成功地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的英雄人物形象,有阿喀琉斯、奥德修斯、赫克托耳、埃阿斯、阿伽门农、墨涅拉俄斯、菲罗克忒忒斯等。其中“阿伽门农刚愎自用,阿喀琉斯英勇善战,奥德修斯足智多谋,赫克托耳诲人不倦。然而,史诗中的主要人物并非只有一张面孔;相反,他们的性格通常具有复合和层次分明的特点。阿伽门农还富有富贵豪强的一面,但又勇于自责;阿喀琉斯任性、倨傲不能顾全大局。”显然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个人是不恰当的,只能说这些词语能体现他们最大的特点,但人是多面的,深刻的,有本质的,共性的。教材也意识到这点。也就是所说的复合性和层次性。因此尽管阿伽门农和阿喀琉斯有本质的不同,但他们在某个参差是有某种相似的。我们可以从几次具体情况中来分析。 由于阿伽门农在一次狩猎中杀死了狩猎阿尔忒弥斯的神鹿,女神阿尔忒弥斯伤痛不已,令海上一直不断地刮起逆风。预言家卡尔卡斯预言,只有把阿伽门农的女儿伊菲格涅雅作为牺牲献给女神才能改变风向。阿伽门农非常伤心,甚至准备放弃出征特洛伊。他先遣使者以阿喀琉斯想出征前与伊菲格涅雅订婚为借口瞒过妻子将女儿带来,再由于心痛而遣使者让妻子不要把女儿送来。第二个使者被

鲁宾逊漂流记人物形象分析

鲁滨逊人物形象分析 近三百年来,《鲁滨孙漂流记》一直风靡全球,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名著。它的魅力何在呢?应该说,这归功于笛福成功地塑造了鲁滨逊这个极具个性色彩的人物。在鲁滨孙那里,冒险、坚忍、毅力、智慧、勇气、果敢、富于进取、开拓创新全都集于一身,为一切不甘平凡,不安于现状的人们提供了他们心中所寄托的英雄形象。 首先,鲁滨孙是一个不安分的冒险者。在家中,父辈所有的希望全都放在了鲁滨孙一个人身上。父亲要求儿子老老实实地靠自己的勤勉和努力挣一份家财,过一辈子安适而惬意的生活。但是这个孩子遨游四海的念头从没有改变过。于是,他背着家庭,私自出海,尽管道路坎坷,可是最终一种“神秘而有力的天数经常逼着我们自寻绝路,使我们明明看见眼前是绝路,还是要冲上去。”情感战胜了理智。在鲁滨孙看来,没有比冒险和开拓进取更刺激和好玩的事情了。骤然成为巨富,和妻子、孩子的家庭之乐,岁月催人老的无情,这一切依然难以阻挡鲁滨孙的步伐。侄儿的劝说,不过是鲁滨孙伺机而动的诱因,真正的原动力仍然是他不习惯平凡生活、无意安适生活的所致。这样,鲁滨孙开始了新一轮的冒险历程。 第二,鲁滨孙是一个勇敢的实践者。《鲁滨孙漂流记》中最精彩的一段莫过于他在岛上生活的日子。人们常言,人生不如意事者十之八九。若我们有机会置身于几近与世隔绝的孤岛,那么就可以体验生存的极限究竟有多大,自己承受的压力究竟能达到何种程度。鲁滨孙不是一个幻想家,也非在困难面前消极作为的懦夫。他注重的是实际,关注的是自己的生存。于是,在28年的孤岛生活中,生存成了他整日整夜“劳心劳力”的主题。搬运船上用品、营造住处、驯养山羊、种麦植稻、置办桌椅、烤制面包等等,都在他的手脚并用中施展开来。无论是在肉体上还是在精神上,他都在为满足的愉悦而努力、而奋斗。苦变成了乐,艰辛成为了享受,有什么不能克服的,有什么不能做到的呢?仔细读读鲁滨孙制作面包的情节吧,在那里我们可以体会到人类的精巧,人类的智慧和人类的创造,可以证明“人类的活动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

对希斯克利夫的评价

对希斯克利夫的评价 爱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最奇特的小说”,它通过描述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之间的爱情,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深刻。希斯克利夫是作品中的主人公,他由于性格扭曲而萌发的强烈复仇,在特殊环境下形成了特殊性格,决定了其命运。 一、希斯克利夫的自卑创伤及自卑情结形成因素 艾米莉·勃朗特笔下的希斯克利夫有着执极端的言行与专横僻异的性格,其因爱而不得产生了近乎疯狂的复仇行为,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有着残忍天性的印象。我们可以从客观的环境因素和主观的个体因素来分析作品中主人公希斯克利夫自卑及扭曲性格的形成。心理学中所讲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如果自己所做的事情总得不到别人的认可,那他就会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久之,可能就会形成自己无能的自我概念,产生自卑感。作品中主人公希斯克利夫是一弃儿,被呼啸山庄庄主恩萧在利物浦大街上捡回收养,其夫人与儿子辛德雷包括佣人都十分憎恶他。恩萧死后,辛德雷成主人后禁止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接触,对他百般虐待和侮辱。凯瑟琳对他虽有爱意,却最终因贪慕虚荣而嫁给画眉山庄主人埃德加。希斯克利夫从他人那里看到的是没有出身、没地位、没金钱的不体面和卑贱的自己,由于自身的软弱与不足而产生自卑感。他愤怒离开的原因是以凯瑟琳背叛为导火线,是对一个无能的自卑的自我的一种抗议。 自卑的形成与环境有关,但自卑的最终形成又受到个体因素的调节如个体的能力、性格、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及生活经历尤其是童年生活经历等。个人的能力是决定人形成自我概念的一个重要条件。希斯克利夫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被辛德雷当作仆人对待,被侮辱,虐待,后来心爱的人又嫁人成了画眉山庄女主人,这一切都使他在呼啸山庄中生活的自信心全无,导致自卑;希斯克利夫天性对事物比较敏感、感受性强,其本性与其说是坚强,不如说是软弱;个人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一个人对待事物的态度,这是主体内在的价值观在自卑形成中产生条件的作用。希斯克利夫所处的是一个金钱社会,虽然凯瑟琳把他当作或企图当作平等的人来看待,但她置身于一种以功利算计、等级森严、门第观念为特征的世俗爱情中却没能免俗,当希斯克利

阿喀琉斯人物形象分析

阿喀琉斯人物形象分析 读过古希腊神话的朋友,我被阿喀琉斯这一人物形象所吸引,他是那个时代的英雄,但也在这个英雄人物了有着复杂、多变的性格、心理活动。以下是我对阿喀琉斯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 一、半神半人的阿克琉斯 据传,阿克琉斯是据传,阿喀琉斯是人间国王佩琉斯与海洋女神忒提斯结婚生下的儿子,具有健美的肌体、无敌的武艺和忘我战斗的冒险性格。他有传承了神的能力同时也传承了人的情感性格。当阿克琉斯九岁时,预言家卡尔卡斯说,要占领特洛亚这城市需要这孩子才能实现,这话传到他母亲那里,她知道知道这场战争会给她的孩子带来死亡,于是把他打扮成女孩来养,可是被卡尔卡斯发现了,于是阿喀琉斯同意率领他的密耳弥多涅人,在他老师福尼克斯的陪同下,参加了希腊人的队伍。在战场上他立下无数战功,他知道自己一步步走向死亡,但他不顾这些,为战争不牺牲自己。在战斗过程中他英勇善战,展现出了他既是人也是神的人物形象。 二、复杂的性格:既善良又残暴 在作品中阿喀琉斯这个人物形象,性格是复杂的,是多方面的,在战争中他见了特洛伊人,不分男女老幼便杀便砍,使他们的尸体堵塞了克珊托斯河的河道。河神出面阻止,他竟然同河神厮杀起来。在同杀死帕特洛克罗斯的赫克托决战时,赫克托曾哀告说:当决战的一方死亡时,不要凌辱他的尸体。而阿喀琉斯根本不睬,残暴地将赫的

尸体拴在马后倒拖着围绕自己挚友的灵柩跑了三圈,并以十二个被俘的特洛伊青年为帕特洛克罗斯陪葬。同时他又是有同情心的,在当阿波罗把瘟疫射给希腊人并危及许多人生命时,阿喀琉斯首先站出来召集众人商量挽救同胞的对策。当赫克托的老父亲普里阿摩斯带着礼物来到阿喀琉斯的帐下,哀求允许领会自己儿子尸体时,普里阿摩斯的话激起了阿喀琉斯对自己父亲的怀念与忧心。老人流着眼泪跪在他面前恳求他让自己把儿子的尸体带回家时,他温和的松开老人抚抱他双膝的手,并且与老父亲一起流泪并且劝慰老人咬牙忍受自己的不幸和悲哀。阿喀琉斯的泪水里有对老人的同情,也有对自己父亲和朋友的怀念。之后,阿喀琉斯把赫克托的尸体归还给了其父亲,并且宣布停止攻城十二天,让赫克托这位特洛伊王子能得以全礼地安葬。真诚而公开地对自己的敌人进行劝慰,并且鼓励其坚强地忍受不幸和悲哀,这种做法不是对敌人的怜悯,而是对自己以及整个人类的大悲悯,由此可见,阿喀琉斯并非杀人如麻的恶魔,其善良本性则由这情境中凸显出来,也显得这半人半神的人物更具人性化特色 三、他在某一程度上又是自私、顽固的、执拗 主帅阿伽门农要自己占有女俘虏时,阿喀琉斯公然斥责主帅损人利己,并拒绝战斗。而他的罢战也给希腊联军带来了不少的损失,最终还导致了挚友帕特洛克罗斯不幸被杀。在这一点上,我们没办法不说我们的英雄同样也犯了普通人会犯的错,被私利,被冲动冲昏了理智,他只想到了他的个人利益,想到的只有自己的名誉和女人,忘记了其他无辜的士兵的生命也是同样重要,就是因为一时之气,他的任

(全英文论文)希斯克利夫病态人格的成因分析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6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者 学院、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文字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英语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0起,具体可以联系qq 805990749。下列所写题目均可写作。部分题目已经写好原创。 二、原创论文参考题目 1、(英语毕业论文)Where Should Gone With the Wind Go?——Study on The Disputes Among Critics of Gone With the Wind 2、(英语毕业论文)埃德加?爱伦?坡恐怖小说的哥特式特征分析(开题报告+论文) 3、(英语毕业论文)论《宠儿》中的美国黑人女性的悲剧成长(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4、(英语毕业论文)从概念整合视角解读《老友记》中的言语幽默(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 5、(英语毕业论文)Hardy’s View of feminism from Sue Bridehead in Jude the Obscure(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6、(英语毕业论文)浅析《傲慢与偏见》中女性人物的认知局限(开题报告+论文) 7、(英语毕业论文)论《最危险的游戏》中的生态伦理混乱(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 8、(英语毕业论文)《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中女性主义意识的对比研究 9、(英语毕业论文)角色扮演活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0、(英语毕业论文)中西方礼貌原则及其差异对比研究 11、(英语毕业论文)分析福尔摩斯的性格特征 12、(英语毕业论文)分析《嘉莉妹妹》中女主角嘉莉妹妹命运转变的原因 13、(英语毕业论文)不一样的颤栗—东西方恐怖片的比较 14、(英语毕业论文)英语系动词语义属性及句法行为研究(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 15、(英语毕业论文)《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女性性意识的觉醒分析(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16、(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

《边城》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边城》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摘要:本文对著名作家沈从文本人以及其作品《边城》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概括,并结合故事情节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翠翠、大老天宝以及二老傩送进行了一系列评述。 关键词:《边城》、爱情、悲剧 《边城》是我国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的一部代表作。沈从文先生是湖南凤凰县人,他出生于行伍世家,身上流淌着汉、苗、土家等民族的血液,湘西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及少数民族长期被歧视的历史,使他本人以及其作品都有一种极其独特的风格和感觉。在沈从文先生众多的作品之中,《边城》便是他对湘西世界的一种极好的展现,也是最能表现出一种人性美的作品。 《边城》主要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湘西偏远的小镇——茶峒的凄美的爱情故事。故事主要围绕老船夫的孙女翠翠和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大老天宝和二老傩送展开。天宝和傩送兄弟两个同时爱上了翠翠这个纯真善良的姑娘,翠翠虽然喜欢二老傩送,但由于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翠翠一直把这种感情压抑在心中,错失了一份美好的爱情,也酿成了天宝淹死、傩送出走的悲剧。最终,老船夫也由于心力交瘁而去世,留下翠翠一个人孤独地生活。小说的最后写到: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这给小说悲剧性的结尾带来了一丝淡淡的希望。虽然留给翠翠的是无尽的等待,但至少还保留着一种希望。我想,也正是由于这种希望,翠翠才能支撑下去吧。 在这里,我想对这个爱情故事中的三个主要人物:翠翠、大老天宝和二老傩送进行一点评析。 首先是大老天宝。天宝是一个敢作敢为的人,同时又是一个胸怀宽广的人。毋庸置疑,他深深地爱着翠翠,并且走了“车路”,向翠翠提了亲。后来,天宝知道自己的弟弟傩送也喜欢翠翠之后,便相约去“决斗”,“决斗”的方式便是唱歌。在“决斗”时,天宝让弟弟先唱,弟弟唱完之后,天宝自知比不过,并且翠翠深爱的是自己的弟弟时,天宝忍痛割爱,选择了退出,成全傩送和翠翠。然而,天宝最后却死于意外,这让人不免有些遗憾。 然后是二老傩送。傩送是一个心地善良,敢于追求,蔑视金钱和地位、责任感很强的人。当为翠翠唱歌的时候,傩送倾注了自己浓浓的爱意,用自己的歌声打动了翠翠;当王团总以碾坊作为陪嫁时,傩送不为所动,仍然追求着自己的真爱;当得知哥哥天宝闯滩而死的时候,傩送心怀愧疚,最终选择了出走。这一切都体现了傩送是一个性情中人。 最后我要着重谈谈翠翠这个主人公。从一定层面上来说,翠翠这一人物形象是沈从文先生一生坎坷经历的一种折射,是沈从文先生追求的爱与美的化身。翠翠是一个刻画十分到位的文学典型。第一,翠翠具有显现出特征的性格。一方面,翠翠有着和当地人一样的淳朴和自然,对美好的爱情充满了渴望;另一方面,翠翠她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到了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一直在压抑着自己的感情,并没有十分明显地表现出对二老傩送的爱。第二,翠翠具有显示出生命斑斓色彩的性格,既有反抗叛逆、日渐成熟的进步之心,又有纯真善良、美丽朝气的少女之心。第三,翠翠具有显示出灵魂深度的性格,应该说,翠翠是那个时代女性渴望自由的爱情与婚姻却又受到文化的一种压抑的矛盾心理的代表。第四,翠翠具有蕴含深刻历史真实的性格,在翠翠的身后还站着一个一生坎坷却又对理想人生充满向往的沈从文,这使翠翠的形象更加真挚感人。 总之,不管是《边城》的故事内容还是其对人物的刻画,《边城》都给我们带来了一种美的体验,我们也能够感受到小说主人公的心情。我相信,每一个读过《边城》的人都会得到一种心灵的涤荡与净化。 参考文献: [1]沈从文.边城[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1.1. [2]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中国现代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203—212

呼啸山庄 人物性格剖析

爱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一直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最奇特的小说”。它通过描述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之间的爱情,展现了畸形社会中人性的变异:人性因扭曲而萌发的强烈复仇。它以狂飙般猛烈的情感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希斯克利夫是作品中的主人公,他的疯狂报仇泄恨,貌似悖于常理,但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非同一般的叛逆精神。这是一种特殊环境下造成的特殊性格,特殊性格所决定的特殊命运。 一、特殊环境造成特殊性格 环境先于性格而存在,性格也就在改变环境的努力过程中形成,因此,人们说环境塑造性格。进一步而言,特殊的环境必然造成特殊的性格。《呼啸山庄》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过分残忍的性格,完全是他周围的环境所造成的。 毋庸置疑,金钱主宰一切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标志。希斯克利夫所处的正是一个金钱的社会,在那里,贫穷是可耻的。无论是否因你的过错而导致的贫穷,无论是否你有努力的过程,只要你现在仍是衣衫褴褛,你就注定遭受耻辱。贫穷带来的无穷无尽的耻辱生活就像一把刻刀,不断雕刻、改变着希斯克利夫的性格。 希斯克利夫是个被剥夺了人间温暖的弃儿,他是贫穷的。他被呼啸山庄的老庄主恩萧收养,改变了他贫穷的生活。老恩萧和他女儿凯瑟琳的善意接纳和关怀使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感激,他用最好的方式回报恩人——打开心,接受别人,并渐渐与凯瑟琳相爱了。虽然凯瑟琳的哥哥辛德雷异常讨厌他,但是甜蜜的爱情让他打算为了凯瑟琳去奉献一生,“永远生活在凯瑟琳的阴影下”,即使被她的哥哥辛德雷使唤,遭受无穷的嘲讽,他也毫不介意。可没过多久,生活又和希斯克利夫开了个玩笑。老恩萧死了,辛德雷成为了呼啸山庄的主人,这一变化使希斯克利夫降为了仆人,他再次贫穷。所不同的是,他此时拥有了凯瑟琳的爱,他把自己的爱全给了凯瑟琳,除了这个,他什么都没有了,甚至是尊严。对于一个生活在这种环境的人,凯瑟琳几乎就是他的生命,是他生活的全部希望。 然而,这份爱并没有持续多久,凯瑟琳受制于那个世俗的社会,受制于金钱的诱惑,最后决定嫁给画眉山庄的主人——埃德加。虽然她说“我对埃德加的爱像是树林中的叶子,在冬天变化树木的时候,时光便会变化成叶子;我对希斯克利夫的爱则像树下面永恒不变的岩石,虽然看起来它给你的愉快并不多,可是这点愉快却是必需的,永久的。”相信当希斯克利夫听到凯瑟琳说:“嫁给希斯克利夫就会降低我的身份”时,用肝肠寸断这几个字来形容他当时的心情也并不以为过。 凯瑟琳的变心使希斯克利夫生命中最后一点爱消失了,强烈的爱化为了强烈的恨,强烈的恨化成了他强烈的个性——坚硬、不屈、残忍。表面看,这一切都是因为凯瑟琳对爱情的背叛而造成的,实际上却显露了那个时代强烈的的价值取向——贫穷是可耻的! 二、特殊性格决定特殊命运

(完整版)《翠翠》中翠翠人物形象分析

《翠翠》中翠翠人物形象分析 在作者沈从文的《边城》中,小说叙述了湘西小镇一对相依为命的祖孙平凡宁静的人生,以及这份平凡宁静中难以抹去的寂寞和“淡淡的凄凉”。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条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家人只有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说在这种极其朴素而又娓娓动人的语调中开始叙述,一开篇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宁静古朴的湘西乡间景致。为后面小说的主人翁塑造了一个大的背景环境。 沈从文用平淡的语言淡化了翠翠与爷爷孤独清贫的生活,却尽量展现他们与自然和乡人的和谐关系。近乎原始的单纯生活,淳朴自然的民风,善良敦厚的本性,与那温柔的河流、清凉的山风、满眼的翠竹、白日喧嚣夜里静谧的渡船一起,构成一幅像诗、像画、更像音乐的优美意境。 小说叙述了女主人公翠翠的一段朦胧而了无结局的爱情,但爱情却不是小说所要表现的全部。翠翠是母亲与一个兵士的私生子,父母都为这不道德的、更是无望的爱情自我惩罚而先后离开人世。翠翠自打出生,她的生活中就只有爷爷、渡船、黄狗。正因为这种单纯,与世无争的生活塑造了翠翠天真善良,温柔清纯,不贪财,不羡贵,不嫌贫,不偷懒的中国人民传统美德。 翠翠自幼父母双亡,内心充满孤独,与寂寞。虽然有外公无微不至地照顾她,但外公并不能真正理解她作为一个青春少女的情怀。许多事他不能和她外公讲,因此也就闷在心里了,她常常“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因为没有人能体会一个思春少女的感情,替她分担内心的挣扎与不安。所以她常常感到“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她为这无奈的生活而痛哭,外公不能明白她内心的哀痛,只能哄劝她说:“不许哭,做一个大人,不管有什么事都不许哭。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才配活到这块土地上!” 这话说的没错,对于一个阅尽人事,饱经风霜的撑渡老人,精神的支撑是非常重要的,正是因为这种强韧的精神力量支撑着这位撑渡老人,五十年来如一日的忠于职守。然而对于一个花季少女,这样的话太不切实际了。天保和傩送为了她唱歌“决斗”,她却毫不知情,只能在梦中希望爱情的实现,现实好像和她毫无相干。最后天保闯滩而死,傩送离家出走,外公为她的婚事忧愁而亡,她却并不能了解这一切的前因后果,只能凄凉地守着渡船,等待着心上人的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没有人能告 试做这样一个梦:“日复一日浸润于逼人的翠色之中,只是生活着、欣欣然,带着新生的好奇,一派混沌天真的种种感情情绪无从命名,更无从概括分析,带着点被压抑的认识的迫切,又带着点惊恐地睁着青涩的眼的怯世。于世事似乎明白了什么又朦朦胧胧,即使心里压着许多念头,仍耐着性子重复每个日子,或许时间会提示多一点未知。” 就像“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平静。 但一个人若体验到这个当前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会有点儿薄薄的凄凉。” 那一刻,只有体会,不会有明朗的意识,翠翠便处于这样一种本真之中“处处俨如一只小兽物”“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她对世界的认识行为还只是试探性的,带着距离,这距离来自于天性的反应,无以获得客观的判断,但倘若翠翠晓得用一种理性或客观的眼光去看待这一切,这种生活状态也不再存在。

阿喀琉斯的英雄形象

论阿喀琉斯的英雄形象 【摘要】阿喀琉斯是居于荷马史诗中心地位的一个主要英雄形象,他作为典型的西方式的个人英雄,不仅是西方民族心理的一个缩影,也是西方英雄主义文化传统的一个代表。本文通过分析阿喀琉斯形象的塑造,探讨阿喀琉斯英雄形象的特征以及揭示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主义传统。 【关键词】阿喀琉斯;英雄形象特征;英雄主义传统 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们一般都具有如下的德性:英勇无畏、足智多谋、追求荣誉等。他们的主要特点是:出身显赫,有杰出的家族背景,在身体和心灵上超越常人,比常人更为勇猛,可以做到常人做不到的事。阿喀琉斯是《伊里亚特》三位英雄(阿伽门农、赫克托耳、阿喀琉斯)中较为突出惹人眼球的一位英雄。 一、阿喀琉斯的英雄形象特征 1、与众不同的身世背景 阿喀琉斯是阿耳戈英雄—拍琉斯和海洋女神—芯提斯的儿子,西方谚语中的“阿喀琉斯之踵”(achilles’heel)就是说阿喀琉斯出生的时候被他母亲捏住脚后跟倒浸在冥河水中,因此全身除脚踵之外,刀枪不人,由此来比喻“致命的弱点”。[2]人神混血儿的身份让阿喀琉斯在凡人的世界中鹤立鸡群,成为希腊人中的第一勇士。尽管《荷马史诗》中有成千上万的军人参加战争,但有名有姓的没有几个,而这些勇士们最后还只是为了衬托阿喀琉斯勇猛。战争从

来就是英雄的战争,文字的历史上也只有英雄的名字。 2、复杂的性格特征 阿喀琉斯体魄矫健、勇猛善战,这是荷马史诗中英雄们所拥有的共性,除此之外,还具有鲜明而又复杂的性格特征:那就是凶猛残忍的同时又重荣誉、讲义气;坦率、磊落的同时又横蛮、心胸狭窄和自私。在他的性格特征中,主要体现了一切以个人为中心以及个人价值所在。阿喀琉斯因此成为荷马史诗中个人英雄主义以及个人价值体现的典型代表。他是因为个人的任性而退出战场,致使希腊军队节节溃败,伤亡惨重。阿伽门农抢走了他的女俘,而且在集会上公然轻视侮辱自己,阿喀琉斯对此很愤怒,拒绝出战,他只顾个人的荣誉而看着希腊军队在战场上溃败,充分地体现了他以个人的得失为重,而不顾他人的死活的个人中心主义。阿喀琉斯任性退战,“愤怒”的根本原因是因为阿喀琉斯的荣誉和个人尊严受到了严重侵犯。女俘是战利品的一部分,抢走女俘意味着自己的荣誉被玷污,在以荣誉为生的英雄们心中是不允许发生的。他曾对帕特洛克罗斯说:“让其他人继续打下去吧……但愿/特洛伊人全都死个精光,阿耳吉维人中谁也/不得生还,只有你我走出屠杀的疆场——是的/只有你我二人,砸碎他们神圣的楼冠,在特洛伊城楼”。[1]由此可知,阿喀琉斯返回战场并非是为集体利益,而是为夺回自己失落了的荣誉和人格尊严,当然也是个人友情和讲义气的体现。阿喀琉斯本身也是个矛盾体,既有理性也有本能的冲动。首先,阿喀琉斯因为自

浅析《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的悲剧人生

浅析《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的悲剧人生 摘要: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塑造了被畸形社会扭曲了人性的希斯克利夫主人公形象。在深刻分析原作的基础上,揭示了希斯克利夫的悲剧人生既是社会的悲剧又是爱情的悲剧,更是个人性格的悲剧。 关键词:社会爱情性格悲剧 艾米莉·勃朗特唯一的小说《呼啸山庄》一直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最奇特的小说”,是一部“奥秘莫测”的“怪书”。原因在于它一反同时代作品的伤感主义情调,而以强烈的爱、狂暴的恨及由之而起的无情的报复,取代了低沉的伤感和忧郁。同时,该小说也是一部备受争议的作品,评论界从未停止过对这部作品的关注。小说中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那奔腾呼啸的激情,鲜明强悍的爱恨意识以及残酷无情的报复手段深深地吸引着读者,他也成为英国小说史上最为复杂的人物之一,可谓“集人性与兽性于一身”。希斯克利夫的人生悲剧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当时的社会阶级压迫,爱情的背叛以及个人性格共同塑造了这样一个复杂矛盾的形象。 (一)社会的压迫 《呼啸山庄》讲述的是在英国北方约克郡荒原上两个山庄(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里两代人之间的复杂情感纠葛。在维多利亚时代,财富的分配始终不均,贫富分化非常严重。人们的生活水平成两极分化,一个社会中存在着天堂与地狱的鸿沟。于是人们对金钱的追求与膜拜达到了磨灭人性的程度,希斯克利夫正是这样一个被资本主义社会扭曲的灵魂。他是被呼啸山庄的老主人恩肖先生从利物浦大街上捡回来的一个无名无姓的流浪儿,而他黝黑的肤色使得确认他的民族都相当困难。这样一个地位低下,身无分文的孩子一到呼啸山庄,就激起了绝大多数人的反对和歧视,他的苦难生活由此开始。社会地位低下的希斯克利夫在那个时代是注定与幸福无缘的。 到了呼啸山庄之后,希斯克利夫开始就没有受到呼啸山庄众人的欢迎,而恩肖先生对他的疼爱又引起恩肖先生儿子辛德莱对他产生仇恨的敌视心理,因为辛德莱痛恨他夺走了自己父亲和妹妹的爱。尽管如此,希斯克利夫还是第一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与恩肖先生的宠爱。更重要的是,现在的希斯克利夫已经不再是那个街头的流浪儿,而是贵族家庭的一员了。在某种程度上,他的社会地位提高了,

浅析《边城》中翠翠的人物形象

浅析《边城》中翠翠的人物形象 《边城》描写了撑渡船的老人与他的孙女翠翠相依为命的纯朴生活,以及当地掌水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同爱翠翠所造成的悲剧结局。小说的女主人公翠翠是作者怀着深深挚爱,倾注了“爱”与“美”所塑造成的湘西少女的纯美形象,而这种纯美的少女形象也提供了典型的湘西人生样式;这种人生是美丽善良的,但却被引向了毁灭。 翠翠是大自然的女儿,她生活在如诗如画的自然之中,就连她的名字也取自于自然:“为了住处两山多篁竹,翠色逼人而来,而拾取的一个近身的名字”。清明如水晶的翠翠,不能识文断句,没有经受过“文明”的熏染,她生活在善良朴素的人群里,渡船、黄狗和周围的青山绿水便是她的伙伴,而这种单纯、宁静、无尘无杂的环境给予了翠翠美丽、健康的外表,也使翠翠养成了内向、平静淡然却也富于幻想、善于思考的独特个性,不把心事说与别人,甚至连爷爷也不能进入她的心灵。 翠翠的爱情纯净,超过一切世俗利害关系,作者在写翠翠之爱时也始终表现得含蓄而朦胧,用一串串飘飘忽忽的梦来表现出翠翠的爱。情窦初开的翠翠听到祖父讲父亲和母亲浪漫的爱情故事,不由得联想到自己的感情,因此梦见自己上山崖摘虎尾草。在翠翠长大后,多了些思索也多了些梦——看到团总家王小姐有一副麻花绞的银手镯,心中有些韵羡、发痴。 小说中,翠翠对二老的感情也一直处于少女期的梦境状态。作者细致地写翠翠接触男性不多但在少有的接触中对二老的微妙印象,写她很少听周围闲言但也听到了团总欲与有碾房陪嫁的人家打亲家,而二老偏不要强房的传言,写二老为翠翠唱夜歌而歌声径直进入姑娘的梦里,催动了一颗少女的心,在梦中实现了平时不可能实现的愿望:飘然而飞,竟至摘下了一把自己非常喜爱的虎耳草,如此朦胧的梦境也为翠翠的爱情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翠翠似乎一直生活在一种梦幻中,她只能在梦中才能品尝到爱的甘露,而现实却似乎离她很远。天真善良的翠翠有着不幸的童年,从小父母双亡,与爷爷相依为命,在祖父的照料下一天天长大。平静的生活让使翠翠的心里弥漫着寂寞与淡淡的忧伤,“一切总永远这么静寂,所有的日子都在这种不可形容的单纯寂寞中度过”,时而独自坐在空寂无人的渡船上发呆,独自唱着忧伤的歌,或在黄昏

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形象分析

请认真阅读《大学语文》(一年制下册)第五单元《伊利亚特》(节选·赫克托尔之死),结合《西方文学十五讲》第二讲中的相关内容完成对下列问题的分析及思考:简要分析阿喀琉斯及赫克托尔的人物形象,这两个人物中您更欣赏谁?请阐述您欣赏的理由。 作为古希腊史诗中最杰出的一部,《伊利亚特》因其广阔的社会背景、奇特的想象、精彩的场面描写、细腻的人物刻画而成为古代叙事史诗的代表作。这部史诗又被称之为英雄史诗,因为它描写了众多的英雄人物,在这些英雄中,有两个英雄让我记忆深刻: 第一个就就是阿喀琉斯,她就是爱琴海女神忒提斯与人间的国王佩琉斯结合生下的孩子,有着太阳神般的鬈发、刚直的鼻子、坚强的下巴以及魁梧有力的身躯与非常高强的武艺,她就是参加特洛伊战争的一个有着强烈冒险精神的半人半神的英雄。先知的警告让她的母亲担忧从而将她化装成女孩子但就是却被俄底修斯轻易认出,或许从出生就注定了她一生的命运。 第二个就是普里阿摩斯王的儿子、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的哥哥赫克托耳。她就是特洛伊第一勇士,被称为“特洛伊的城墙”。 鲁迅曾说过:“悲剧就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瞧!”而阿喀琉斯与赫克托耳各自命运的悲剧。作为一敌一我,她们俩注定会在战场上相见,最后赫克托耳在与阿喀琉斯决斗时死在阿喀琉斯的手里,而阿喀斯也因“阿喀琉斯之踵”而被帕里斯之箭射死。 俄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说过一句话:长篇史诗的人物应该就是民族精神的充分代表,但主人公要以自己的个性表现民族力量的充沛、民族的根本精神的全部诗意。不仅荷马的阿喀琉斯就是这样,我认为赫克托耳也就是如此。 下面,我就阿喀琉斯与赫克托耳的形象特点进行简要分析: 阿喀琉斯形象分析: 一、英勇善战 作为古希腊第一勇士,伟大英雄帕琉斯与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后代,而且从小又接受着半人马喀戎的教导,阿喀琉斯的英勇可以说就是与生俱来的。而在《伊利亚特》中,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共同展现出了一个英勇无畏的阿喀琉斯的形象。 从正面来说:阿喀琉斯武艺高强,在战场上连连获胜,以至于特洛伊士兵一听到她的名字就心惊胆战、魂飞魄散。无论就是她在十年的征战中率领船队攻下了十二座城市,劫持克律塞伊斯,逼死国王的战功,还就是与赫克托耳的决斗,都展现出了她的英勇善战。 从侧面来说:当阿喀琉斯由于女奴事件罢战的时候,特洛伊人的攻击使希腊人死伤无数,一改之前大举胜利的局面,从阿喀琉斯罢战后希腊人的溃不成军充分说明了阿喀琉斯的英勇善战。 二、忘我的残暴 从阿喀琉斯的第一次愤怒中我们不难瞧出她渴望战斗,渴望冒险,在她愤怒的时候甚至表现出一种很强烈的残忍。 当阿喀琉斯的朋友被特洛伊人杀死的时候,她愤怒之极,一路杀过去以至于尸体堆成山,就连河道都被尸体阻塞了,当河神出来劝与的时候她甚至提起长矛去刺杀河神。 在阿喀琉斯与赫克托耳决斗之前,赫克托尔知道自己不就是她的对手,便恳求胜利者不要凌辱失败者的尸体,但被阿喀琉斯一口回绝。 在战斗结束时,阿喀琉斯剥下赫克托尔血淋淋的甲衣,并用牛筋穿透她的双脚,一路驾着马车,拖着尸体,扬长而去。 战斗前后,她都没有给予她的对手足够的尊重,赫克托耳如同一只小鸡一样被身为鹰的阿喀琉斯斩杀。 三、潜在的天真温与善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