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讲稿

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讲稿

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讲稿
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讲稿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中若干重要问题解读

前言:

首先祝贺咱们学校进入第三批100所示范高职,我更多的想对校长和老师们说:进去不容易,进去后更难,如果你上了这个船你想打退堂鼓,想下船就肯定被淹死了。进入示范校很难,真正做示范更难,你们的方案写完是否能够通过,一定会折腾得半死。第一批申报成功的学校两年多了,几乎没有放过假。实际上就是这个过程很困难,但是对每个学校,对每个老师提高都很快。在两年前谈高职和现在谈高职,在全国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我们说职业教育是什么?职业教育是二流、三流的教育,还是一流的教育?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对象是我们传统的认为是不聪明者,或者是失败者、淘汰者,还是可能具有另外一种智力特点?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是什么?所以我今天给大家做个汇报,和大家交流一下。

什么是工作过程导向?什么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工作过程导向是个朴实性的东西,谋划课程的实训课也可以作为工作过程导向,项目课程更可以做工作过程导向,但是工作过程系统化很可能是在这个基础上的一个更新的发展。如果我们说普通高等教育是以学科知识作为系统化开发课程的,高等职业教育很可能是一个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概念格式。所以,一个学科知识系统化,一个工作过程系统化,这是两个不同类型教育的最高范式。

请大家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我在2005年写过12个《观》,每个月写一篇卷首语,2006年写12个《说》;2007写了12个《论》;今年写了12个《辩》,现在写完了10个《辩》了还差2个《辩》。

《观》——第一年写的《观》,举例来讲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基于多元智能的人才观、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句式和字数完全一样,就标题写了12个。

《说》——2006年《十二个说》。比如职业教育创新说、职业教育结构说、职业教育功能说,句式和字数也是完全一样的。

《论》——去年写12个《论》,职业教育方法与职业教育教学原理论、职业教育技术教学论、职业教育经济教学论,也是句式和字数完全一样。

《辩》——今年写12个辩,依然是句式和字数是一样的。已经写完的十个辩:

1、职业教育类型与层次辩;

2、职业教育供给需求辩;传统的教育经济学说:企业是需方,学校是供方,我认为这不正确的。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情况下,教育经济学必须改写,因为学校和企业是互为主客体的。但很多情况下,也许学校是供方,企业是需方,但在共同培养人才这方面企业同样也是供方;另外一个角度,企业为学校提供基地,提供实训教师,企业是供方,学校是需方。不能机械地把学校和企业分为供方和需方。

3、职业教育培训与教育辩;培训与教育有很大的区别,学校的教育与培训的教育是有区别的。

4、职业教育评估与示范辩;评估的生命是规范,而示范的生命在于特色。前面四个写的是宏观的,后面六个已经写完的是微观的。

5、职业教育资格与能力辩;

6、职业教育经验与策略辩;

7、职业教育情景和情境辩;

8、职业教育案例与范例辩;

9、职业教育过程与程序辩;

10、职业教育课程与教材辩。

此次讲课的三点目的——即三个冲击:

现在老师在课堂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强加于人的教学方式,但老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让学生构建自己的学习体系。我讲课尽量不用文字,尽量用图形表达,所以现在我给大家三个冲击:

1、视觉冲击

我尽量把自己的思想用形象的框图或者是逻辑的框图给它表达出来,我希望在我讲的过程当

中,让大家跟我一起思考,一起去想,不是我自己在这里灌,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我讲的东西很可能跟你原有的经验发生一些碰撞,碰撞的结果必然出火花,每个人碰撞的火花是不一样,希望大家把火花赶快记下来,这是原生态最有创造力的东西,所以第一个是视觉冲击即火花。

2、信息冲击

我每张图是经过很长时间思考的,每张图我可以写两、三千字,我可以讲两分钟、五分钟,但在图后面所蕴含的信息量非常大,只是文字的物理空间位移是毫无作用的。文字的搬家是没有意义的。每张图所记的都是一些概括的关键词、要点,把这些关键词和要点一定要记下来。信息的冲击即观点。

3、观念冲击

每个人的背景不一样,观念不一样,这90张图不是每张都能打动你的,只有打动你的那几张,对你干扰最大的那几张,肯定你曾经思考过,曾经解决过或者是你正在思考和解决问题之中的,这几张最有用。你就结合这几张图,结合对你干扰最大的几张图写出自己的论文和教案,那么我的目的就达到了。你拥有了别人得不到的东西,这才叫有用的。你只需记住你关注的几个问题,所以说观念的冲击即问题。

第一章工作过程导向——工作过程系统化

校企合作如果说是办学的模式,工学结合如果是人才培养模式,那么工作过程系统化很可能是在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情况下一个具体的课程模式。我经常说,可以没有专业,但绝对不能没有课程;可以没有教材,但绝对不可能没有课程;课程的组合就是专业,教材是没有的,拿教材教书的老师肯定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用课程教书的老师才是最有水平的老师。所以,课程始终是教育的核心,教师要围绕着课程,而硬件建设也要围绕着课程,所以我们始终把课程看成是教育,包括这一次第一批准备验收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是课程在起作用,我们说传统的学科体系,我们现在觉得不对,不是说学科体系不好,而是说它不适合职业教育。

第一节概念解读

什么是工作过程导向,工作过程系统化。为什么我们高职认可它了,为什么我们以前做的案例课程、模块课程、项目课程、CBE能力本位,为什么都没有最终成为我们写进国家精品课程评审的标准?为什么大家都认可这个东西?这肯定有它的道理。

一、课程开发将解决的两个问题

(一)课程内容选择的标准

1、职业课程的选择标准是什么?职业课程的标准叫做理论知识够用为度,适度够用就是我们的标准。但这仅仅是每个人心中的标准,这是一个口语的表达,这不是一个科学化的表达。理论知识够用为度,适度够用不是一个标准。双证融通——是我们所说的标准,我们讲零距离对于我们劳动部制定的职业资格标准和专业部委制定的职业资格标准中作为我们课程开发的一个支撑平台,这是对的。但是如果以职业资格作为标准的话,那就意味着职业教育课程将永远滞后于职业的发展,因为先有职业才有资格,资格总是滞后于职业的发展。那么我们现在退一万步,我们起码还有职业资格作为我们课程选择的标准,一个看到见,摸得着的东西。我们退一万步,把职业资格作为一个标准,虽然不是一个很好的标准,但是可以作为标准。

2、职业资格所规定的知识能力怎么去讲呢?我们都是学科体系培养出来的,我们会自觉不自觉地用学科知识系统把所需要的东西串起来,结果我们永远跳脱不了学科体系的束缚。我们曾经学过加拿大CB制造业,学到了许多分析了很多专项能力、综合能力、知识点、技能点,最后又用学科知识串起来了。为什么加拿大的CB能力本位思想很好,为什么课程终究没有成为我们职业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开发所的依据,关键是我们不知道怎么排序。所以排序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知识结构和重构的问题。排序的好坏实际上是当今社会创新的一个主题,排得好就是创新!说到排序问题,我想到北京的奥运会开幕式、闭幕式的排序问题。204个国家和地区入场怎么排?前28届全是用英文字母排的,第29届用汉字笔画排,就这一个改革,在全世界奥林匹克运动史上浓墨重彩,让世界都知道还有其他排序依然是成功的。这就是一个创新,是史上从来没有的。排序的问题是选择一个参照系的问题上出现变化,就可能带来很多本质的变化。而我们的课程之所以

在今天采取工作过程系统化,就是按照工作过程来进行排序的,而不是按照学科知识来排序的一个突破。

但在讲排序之前,当然要讲课程内容选择的一些标准。我们依然说,理论知识够用为度,不是一个科学的表达,那什么是科学的表达呢?请大家看职业教学研究新论。世界上人类的智力可以大致分成两大类,大家如果按照多元智能是7种到9种智能综合集成的结果。大概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以逻辑思维为基础,一种是以形象思维为基础。逻辑思维是抽象的,形象思维是具体思维。教学理论和实践证明,思维的类型不一样,智力的类型也不一样,对知识的获取是有一定的指向性的。以逻辑思维为主的人,它是一种线性思维,是单项的;但以形象思维为主,它的思维是面性思维,这是钱学森说的,我称之为体性思维。那意味着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人他考虑问题,学习一门知识,掌握一门知识,总是对两维或三维空间,平面和立体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当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人,他在掌握一门知识,应用一门知识的时候,总是要跟一定的环境和背景联系在一起,离开这个环境和背景它很难掌握和应用这门知识;他不像逻辑思维的人,善于借助符号系统,它善于用符号组织概念,用概念组织原理、定理去推,我们以形象为主,它不可能像钱学森那样,他可以在没有任何情景下,可以在数学的空间放飞自己的思维。

以逻辑思维为主的人,他善于用符号去思考,他更多地接受的是所谓成熟性的知识。而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人不善于用符号思考,他是排斥符号的,他们更多的主要指向是过程式的指示。所谓成熟性的知识是一对符号系统,当高等教育在精英教育阶段的时候,我们通过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筛选不属于逻辑思维的人,因此我们整个一套管理系统,我们的评价制度,我们的课程,我们的教学都是针对那些善于用符号去思维的人所制定、开发的。当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后,我们所接受的学生对象很可能更多的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人,他们是排斥符号的。但我们不懂,我们认为是学生笨。“我们的学生接受不了符号、接受不了原理,他就是笨”我们的普遍思维就是这样。我们认识不到,只有思维类型,而绝非智力水平。在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情况下,我们面对的学生更多的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情况下,我们不知道如何去开发这些具有形象思维为主的人的潜能、个性。我们把这些他们不愿意接受的符号系统的课程、教材去给他灌输,然后一言以蔽之学生越来越笨。职业教育的另一重任是承载培养具有另类智力特点的青少年,所以职业教育不仅仅是满足社会需求,承载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而且职业教育承载着满足个性需求的重任,是培养具有另类智力特点又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青少年的成才的教育。

因此,我认为不是形象思维低于逻辑思维,而是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思维类型。世界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人大概占60%-70%,逻辑思维为主的人只占20%-30%。所以,我们如何去思考所谓的职业教育,我们应该如何去做?我们应该做一些改革:

逻辑思维为主的人,他掌握成熟性的知识包括两类:一类是事实概念的知识;一类是理解和论证的知识。什么是事实概念?符号——符号组成的原理定理。

第一类知识讲:是什么的知识;第二类知识讲:为什么的知识。

所以成熟性的知识是讲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知识,这些知识可以写成几百本专著,几千本教材,它存放在图书馆里的书架上。我们传统的教育企图把图书馆里书架上的知识搬到学生脑子里,拷贝复制,然后用这种考试的标准来考他掌握这个书架上的知识了没有。这是知识的搬家,是没有用的。所以成熟性的知识是很容易编码、很容易量化、很容易符号化,很容易写成白纸黑字,很容易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所以叫成熟性知识。它是可以脱离个别存在的显性的知识。职业教育不是,它关注的是过程性的知识。那很多大的学会教育学者说:今年的教育学都写的程序性的知识,您为什么写过程,是不是写错了?我说程序和过程是有区别的,有的甚至程序很清楚,但是过程并不很清楚,过程更多的涵盖了程序。翟志刚在神七上天之前,他在地平面上练了多少次的开仓的程序,他绝对清楚第一步是什么,因为他练习了无数遍,但是在开仓的过程当中出现了火灾的报警,翟志刚打了3次都没打开,因为过程是不清楚。所以程序是清楚的,过程并不清楚,而过程当中对每一个人所经历的过程,所出现的创新的东西,是在程序中是无法表达出来的。当然一旦被系统化的时候,它就成为新的程序所必须关注的东西,我想搞经济类的更多是这样,因为经济程序和过程更有关系,所以过程性的知识也包括两类:

一类是所谓的经验的知识——怎样做的知识;一类是所谓的策略的知识——怎样做更好的知

识。我们今天在座的每一位老师,经过同样学习报告的过程,经过同样工作的过程,我们每个人所获得的经验和策略是不一样的。我们的课程如何做到使每个人在机会同样的过程当中,最大限度获得的经验,最大限度获得的策略,这就是我们课程要做的事情。不是把图书馆里书架上存放的那些显性的符号搬过来给学生。我们强调的是在符号中如何通过运用使学生获得经验、获得策略。我们希望这个过程更加丰富。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每个人都会有创新,这个创新的东西不是用文字能够表达出来的。这些无法用文字,甚至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知识是最具有创新性的。

我为什么要说过程或者程序呢?我们生活当中,我们工作当中,很多的知识是无法表达出来的。例如:一个长期在水轮机旁边工作的工人听见叶片转动的声音说这个水轮机要修了,人家说为什么,人家说声音不对,人家说什么声音,就那个声音,你能描述出来吗?这就是职业教育得特点,非常重要。每一个人经历同样一个职业工作过程,为什么有的人有长进?有的人没有长进?这就是因为在过程当中有的人不会善于发现,如果你是拷贝图书馆里的知识,你就不会有太大的发展,工作是这样,生活当中同样是这样。

我们职业教育什么样的课程能够把职业攻读过程当中,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什么样的课程能够做到这点,显然肯定是工作过程导向。我刚才也说对了,别的用文字写出来的东西往往说不出来的。所以在生活当中会碰到的,如何通过我们的教学设计表达出来。我们经常说的蛇出动,鸡上树,癞蛤蟆遍地爬,地上水位下降了,要地震了,很多的现象,是无法在课程中事先描述出来的。但是这个课程在执行、实施的过程当中就会涌现,这些东西就会慢慢丰富你的课程发展。

所以相对于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一个是学科体系,一个是行动体系。那么什么叫做理论知识够用为度?我认为以过程知识为主,以成熟性知识为辅;或者说以经验的策略为主,以事实概念理解论证的知识为辅。

(1)职业定位——教育层次中的教育类型

我们要积极认识到职业教育的定位,精心地把握职业教育得定位。我在今年写的第一辩,内心与层次辩,高职姓什么?高职和中职都姓职,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的培养目标,我们的课程,我们的评价体系不能跟着清华大学,因为别人可以取代我们,只有我们办出人家不能取代的东西,我们才能生存。只有我们的课程,我们的评价标准,别人不可替代,我们才能生存,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强调我们姓职,是清华大学、普通本科不能取代,我们才能生存下来。所以强调类型,强调姓职是职业教育的生存权。

(2)高职姓高

前面说高职和中职都姓职,具有同样的规律和特点。高职和中职的区别:我们长期说“高”和“中”就是在于知识上,理论上,学历教育就是我们的理论高度,广度、深度高于中职,所以我们是高职。也许这是一个结果,但这绝对不是我们的初衷。也就是说不能本末倒臵,高职高在什么地方?我认为高职和中职的区别在于经验层面和策略层面。什么是高技能人才?就是经验层面人,经济型人才。中职解决经验型,高职解决策略层面技能,策略是对经验的系统化和结构化。我们长期认为高职不能做技能型人才,要做技术应用性人才,我们有意无意地在贬低技能啊。我说高职未来的发展空间绝对不是就知识而论道,就理论而论道,反而是就技能而论道,很可能是高职未来发展的广阔空间。因为办学工作过程复杂程度的增加,需要更多的策略层面的人才才能解决。一个国家的工业化,从劳动密集走向技术密集是第一次工业化;以低端和中端的制造业为主,从技术密集走向知识密集实现第二次工业化;我们中国只是处在第一次工业化中期的初期,装备制造业依然是中国积累的财富的一个主要因素,本质的都解决不了。在这样情况下,我们需要大量经验层面的技能型人才,因此中职在我们中国依然成为很主要的一个领域,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当纳米技术、微系统技术、光电技术、生物技术的发展;现在我们东部地区已经初见端倪,长三角和珠三角,劳动密集遇到了黑色的春季,大量企业倒闭,劳动密集不行了,很可能经验层面的技术人才不行了,需要大量策略层面型,而策略层面型人才就是靠高职学生。

当我们走向第二次工业化的时候,策略层面型人才当中仅仅只有专科层次就已经不够了,很有可能出现本科层面的策略型经济人才。所以我认为高职不会局限于专科层次,但是这个发展不是教育自己的论道,如果就教育的论道,就知识的论道,那么清华大学的知识比我们多,现在普通的本科、二本三本比我们多,还要我们干什么?所以我认为就知识而论道,就理论而论道是高职

走向死胡同的开始,而就技能论道很可能是未来发展的非常大的空间。所以我们现在很多人强调高职好,是老从知识和理论来谈,我也主张高职还会有发展,但我谈视野、角度不一样,因为劳动分工和职业分工对我们教育提出了要求,而绝对不是我们学校自己要升格。我想我们明智的领导人看到社会需求拉动了高职发展应该是符合这种教育规律的。所以我们自己不要贬低自己,一谈技能是不是就找专科了,只有技术才能到本科,这就是自己看不起自己,技能本身就是,学过心理学就知道,除了动作技能外还有心智技能。技能:字典上解释技能是应用专门技术的能力,所以不要看不起自己。

第一个问题讲教育层次中的教育类型,有普通高中,职业高中,高中阶段的同一个形式不同类型的教育。高职、清华大学,北京联合大学,高等教育有不同类型的教育。我们强调类型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

第二个讲高等职业教育,高职也是职,中职也是职,职业教育作为一个系统里面有层次,这就叫类型中的层次,这是我们的发展权,前面讲的生存权、后面讲的发展权;前面是我们必须把握住的,才能生存下来,后面是我们如何发展。示范性高职必须有一个承诺,示范期间不升本,那你就坚持高职还得升啊,很清楚1200所高职还没有办成别人不能取代的地步,一旦我们1200所高职办成别人不能取代了,我们的就业率,就业质量甚至超过北大清华。我们首先保证别人不可替代我们,我们才能发展自己,我们改革的目的是我们要建立自己的语境,一个话语体系,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包括工作过程系统化,正是在这种建设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所以我们首先强调的是我们类型的规律,其次是层次的问题。大家是否注意到国务院学位办,有一个征求意见关于中国未来国务院的学位制度,很有意思。说中国未来的学位制度就是两种形式:(1)学术性学位(2)职业性学位!很可能高职未来发展的本科的或者硕士的学位是职业性学位而不是学术性学位。我认为严格的讲高教就两种:一类是学术性的大学;一类是职业性的大学。我们讲技能技术我认为那只是内容而绝对不是类型。

职业教育课程内容选择标准以过程性知识为主,以成熟性知识为辅;以怎样做和怎样做更好的知识为主,事实上可以讲是为什么而做的知识。当知识用符号传递的时候,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人,掌握的只有20%,当这些内容用非符号系统用具体的东西传授时,掌握上升到70%,那就意味着不同的知识类型对知识获取是有一定的指向的。而我们寻求用什么样的内容来符合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那么它也就有一定的指向性。

(二)课程内容的排序问题

学科体系和行动体系,前者说的是习惯,学科知识系统;后面讲的工作过程系统。前面更多的指向知识构成的要素;而后面更多的指向工作过程的要素;前面是关于知识的范畴、结构、内容、方法、组织以及理论的意识发展,后面关于工作的对象方式方法内容组织以及工具的历史发展。前面更多的是关注知识的储备;后面更多关注知识的运用。我们把英语作为知识来传授,还是作为工具来传授?我们的英语老师应该很清楚,用工具传授英语和用知识传授的英语能够是一样的课程么?在这方面,我们中国人受害不浅。我们经常把英语作为知识来传授,我们学了很多的语法,学了很多的笔头上的东西,但我们不会说不会听,我们学科知识教育依然是这样。我们高等教育过度科学化,工程教育过度科学化,我们只是将图书馆里的知识拷贝,没有创新。

第二节工作过程导向的实施

经典的教育,学科体系就是平行开设它是一种构成说,这种构成说是建立在一种技术管理基础上。我们经常说:多深的地基多高的墙,这句话是错误的。生物的基础观:大树是小树长成的,根深才能叶茂,基础不是不变的,基础是有生命的,要从近代的建筑学技术观转向动态的生物学技术观,从建筑模型转向生物模型。

基础不完全是事先打好的,基础的形成是个生成的过程;基础不是终生一尘不变的,基础的形成是个发展的过程。一个生成一个发展,不要把它一棍子打死。

我们在变化的工作过程中去寻求一个不变的东西——思维过程的完整性即抽象的工作过程。一个人思维的工作过程很可能成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一个结构,一个不同于学科知识结构的一个属于职业教育自己的结构。

一、工作过程导向的基本结构

知识是跳跃的,不连续的,是零散的,它是以学科知识作为参照,以28个英文字母来参照的,我说这是不对的。我用中文的笔画,我是看知识的应用不是知识的存储,从知识的存储来看,知识是跳跃的,不连续的,是零散的;从知识的运用来看,是非零散的,是不跳跃的,参照计划和变化发生的本质的变化。我的参照系工作过程是基于知识应用的,理论知识是基于知识存储的,从传统角度看学科知识是最好的结构,从应用角度看,他不是最好的结构,而我们就是最好的结构。我们必须在参照上有新的认识。因此对于高职院校的老师来讲,我们不要看扁自己。一个高职院校的老师什么叫双师结构双运行,我认为四个能力结构,我们四个缺其三,双理论双实践。第一,专业理论:金融的、财贸的、数控的、生物的专业理论我们都学过,那变的是什么?第二,是我们职业院校,我们的老师从校内到校内缺乏职业工作经验;因此必须用专业理论在职业实践中运用这个能力我们都有,我们所有的建设方案申请申办示范都写了;第三,我们是工程师,我们在严格意义上不是老师,我们是作为工程师来培养管理学中经济示范校培养的,因此数控的理论我们有,但是我们如何教技能我们没学过;第四,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方法理论在职业教学实践中也没有,什么叫头脑风暴,什么叫角色扮演,什么叫沙盘演练,什么叫最近发展区,什么叫做个人计划的独立作用,小组计划的独立作用、小组计划的分布作业没听说过,所以这些都是高职院校教师资格证正在考虑当中的问题,我不是危言耸听,我们现在拿着这种充其量是普通高校的教育证书,不是职业院校的资格证书。今年4月发给劳动部说我们把老师送到国外去学习,提高老师的水平,我说那当然首选德国,世界上只有德国、瑞士、奥地利三个国家知道经济类职业院校老师如何培养,他们中不是学数控的就教数控的,不是学会计的就教会计的,这是错误的,如果你要当会计专业的老师,你就在大学去学习今后要当老师的会计专业,你要当数控的老师,你就要到大学去学今后要当数控老师的专业,而不是学数控教数控,学会计教会计,那是错误的。因此我们正式在去年六月发展的第一批这个项目负责,我们获得非常好的成果,但是文件说这个派到德国去的目的是什么,我说提高教师关于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方法论的能力,你们再说一句话再找一个,提高教师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的设计能力。我又加了四个字,提高教师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过程的设计能力与实施能力。设计是设计课程,实施是实施教学,那么现在追求老师有新的提高。工作过程可以被大家接受,但是为什么能接受,为什么文化课程搞这么多年了,特别是北京。为什么说精品课程是我们的职业教育一个最高的试讲。我们来做一个填空题,说一个专业之所以成为一个专业是因为知识系统不同,正是因为知识系统不同才出现了理工农艺术的专业,尽管专业这么大的区别,但是人类伟大在我们找到了对理工农业所有的专业都适合的一个普适性课程结构,这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学科知识。有了学科知识结构什么专业我都能开发出来都是三段式,都能做,但是职业教学专业更多的不是清华大学不是普通高校的专业,它更多的是职业的属性。职业教育更多的是对社会职业归纳结果的应试教育,职业教育是对社会职业群和岗位群分析归纳的结果,因此更多的具有职业的属性,我们能不能够为农业、制造业、服务业三个产业的职业教育都找到一个这样类似于学科知识结构的一个智力结构?一个职业之所以成为一个职业,不是因为知识系统不同,但这个系统的不同,导致工作对象、方式、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工具,历史发展方面有它独到之处,我们能不能找个一个课程结构,依然是对农业、制造业、服务业都具有普适性的结构?是模范么?是案例么?是项目么?是职业资格么?是工作任务么?是职业活动么?如果是,我们把它填在这里看它能不能得出这个道理。

模块,一个职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职业,是因为它具有它特殊的模块系统,职业和职业的不同,是模块的不同,我们都学过逻辑,我们不能推出,所以模块是不对的,它不具有与学科知识相抗衡的结构。

案例,我们在寻找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马克思主义,职业和职业不同是因为它具有特殊的案例,职业和职业不同是案例不同么?显然依然推出不来这东西,他很可能是卡斯特罗的马克思主义。

项目,模块课程割裂了理论和实践的完整性,项目课程很可能解决了理论和实践的分割的问题,项目课程做的非常好,把理论和实践做到一体化。一个职业之所以成为一个职业,是因为它具有特殊的项目,职业和职业不同是因为项目的不同,是推不出来的。

职业资格,我们要寻找一个范式,职业资格是对,但不好。职业资格一旦制定出来就属于过去

时了,就格式化了,就固化了。如果以职业资格为标准,意味着我们永远滞后于职业的发展,因此职业资格对但是不好,是一个基本的要求。我们现在开发科技以工作任务作为基础,获取典型的工作任务,那么工作任务方面对于过去典型的工作任务,那么工作方式任务对不对呢?一个职业之所以成为一个职业是因为它具有特殊的工作任务,职业资格是过去时,工作任务是现在时,职业资格是固化的,工作任务是在线的,网络在线,因此工作任务比职业资格好得多,但是它依然不能跟学科知识抗衡,工作任务不是结构。

工作任务,依然不是马克思主义,职业跟职业不同,是因为具有特殊的职业活动,职业活动体现的是动态的特点,活动是动态的,可是活动是什么结构,所以职业资格、工作任务,职业活动这些活动都对它各自是对的,依然不能能与学科知识相抗衡。

工作过程是对的,它涵盖了职业资格,涵盖了工作任务,涵盖了职业活动,凸显过程性的职业结构,过程是动态的结构,它很可能是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一个范式。工作过程——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而获得的一个工作成果当中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三件事情:输入是工作任务,输出是工作成果,当中的一个完整的是工作程序,说了三个事情。

二、工作过程的特点

综合的时刻处于状态运动之中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说了三个事: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当中的,结构相对固定的,这三个特点是:

第一,职业教育课程的名称,不是指向科学学科,而是指向工作过程。工作课程集成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培养。专业课包括掌握技能,掌握知识,在掌握技能掌握知识的同时学生学会工作,学会学习,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的社会能力。我们的课程要有这样的思考。很多人才方案,第一批、第二批的都是从这三个角度出发,所以第一个是专业能力方法设臵。

第二,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之中。学科知识就是因为它稳定,所以理论更容易开发。六个要素:工作的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环境,同一个职业的不同时段,同一个时段的不同职业,六个要素不同。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结构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具体在于6个过程,6个要素。抽象在于思维的过程完整性。

第三,结构相对固定。课程开发的起点不是知识,课程开发的起点是职业的需求,因此我们从工作岗位出发,我这个岗位对应的工作岗位和岗位群,我们应当遵循的四个步骤:第一步,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根据专业所对应的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很多,归纳起来,我们课程开发的起点不是在学校、在书本里、在知识里去寻找,而是到工作当中,到职业当中,走出学校。

第二步,当典型工作任务有了,如果太多的话,我们不可能都拿来做工作。做为课程,我们要对典型工作进一步归纳。归纳在行动领域,行动领域就是对典型工作任务归纳的结果。这个第一步,第二步我们必须到企业之中,大家必须一起做这些事情。

当行动有了以后,第三步,就是学习领域课程,就是课程名称。它遵循两个规律,一个是认知学习的规律,一个是职业成长规律。什么是职业成长规律:从入门到熟练,从新手到专家,从单一到综合,所以学习领域就是课程。

第四步,精品课程出现,学习情境的设计,情境就是单元,学习领域就是课程,情境作为单元是对领域的具体化。它也遵循两个规律,一个是完整的思维过程,比如说制造业对应的是没有生命的零件系统;服务业面对的是有生命有思想的人;农业针对的是有生命没有思想得植物活着有生命有一点思想的动物;六个要素关于的对象,就有很多很多的特征,工作过程的特征不同,在选择实践学习情境的载体就不同。那么现在的精品课程是在课后学习情境的设计。

第一步和第二步之间是讲工作任务的类型。第二到第三讲的是课程体系,课程门类设臵。第三到第四就是教学设臵和实施。前面更多关注的是工作过程分析,后面是教学工作过程分析。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过程的设计能力与实施能力。这就是我们高职院校老师应该具备的。工作过程,教学过程的设计能力与实施能力,这是我们一般遵循的四个步骤。

我们讲岗位工作群的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分析。我们的企业和德国的没法比,我建议在做调查的时候,如果选择三分之二现实企业,三分之一是有代表性的企业。这几个名词解释一下:第一个是行动领域,它实际上是为了建筑一个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平台,他们对构成职

业能力工作任务得总和把它归纳出来。

第二个是学习领域,就是课程。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是目标、一个是内容、一个是时间。目标是用能力来描述的,内容是用任务描述的,时间是一体化的时间。

第三个学习情境,情境是对课程的具体化,就是单元。它可以用项目、任务来做,可以用案例来做。我特别强调,情景和情境辩,不是风景的景而是环境的境,风景可以无物而在,这个景可以先于我而在。普通教育的情景教学不是我们这里讲的情境教学。境必须与我同在,境必须有我而在,这是哲学思考。我说过中国的成语都是哲学。中国人讲:触景生情,看见这个景想起过去的欢乐与悲哀。另一句话身临其境,我们必须在那里才是境,我们设计的情境利于学生参与一块做的事情,这就是境与景的区别。在这样一个境当中,在亲身参与当中,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成为人的一种心理准备,心理状态,心理条件,因此中国又一句成语出来了——渐入佳境,而不是渐入佳景。

三、工作课程关系

我们没有体会同一范畴三个以上独立的完整的思维过程,而总是把工作步骤作为情景设臵那是不对的,形成不了概念。根据我对几百门课程的归纳,结果呈现三个关系:平行、递进和包容。

所谓平行——三个独立的,同一个范畴的单元在难度上是平行的;

所谓递进——情境1难度大于情境2的难度,情境3大于情境2.;

所谓包容——情境3包容情境1情境2,1和2做完了才能做3。目前就这三种。实践的形式可以是项目、可以是任务、可以是案例、可以是设备、可以是现象、可以是产品,非常开放。

注意,仅仅不是一个案例课程,一个项目课程教学,那就意味着我们这样一个课程开发出来,n*m个这样一个具体的工作过程,是结构化,系统化,纵向的从简单到复杂;横向的平行、递进和包容。也就是说n*m个工作过程是结构化,系统化逻辑思考的设计。不是案例的堆积,而是范例的形成。在这里特别强调,通过结构化系统化的知识使学生掌握知识性,决策、计划、简单评价,完整的思维过程,通过具体化知识,逐渐地熟能生巧。熟就是经验,巧就是策略。职业教育不是不要快,不是不要概念,不是不要知识,但这个概念和知识不是用符号传递的。是要通过具体的传递的。因此我们中国职业教育在世界职业教育在课程开发方面很大的贡献就在于载体的选择。符号对符号是空的,实训也是空的。空对空的理论和空对空的实践必须抛弃。必须寻求学习经济实践的载体。它就是我们这次高职示范校出现的。

四、模块课程三步骤

课程是功能性步骤。比如说种一棵果树,育种、栽培、施肥、浇水、除虫、收割七个工作加起来才是一个工作过程。完成过程是两年、三年,但是它每一个功能性过程应当独立形成课程。因此,育种是一门课程,栽培是一门课,施肥是一门课,浇水是一门课,除虫是一门课,收割是一门课。那么情境怎么选择?就必须是典型农作物。每一个单元都是完整的工作过程。

我们把模块课程的优点学分制如果不是独立的话,要把所有单元加起来才完成这门课,这就是服务业最容易出的毛病。

第一,每一个独立都是一个步骤;

第二,各个情境就是单元,应该为一个范畴;

第三,各个情境之间呈现着平行、递进和包容的关系。

五、载体选择开发的三个原则

载体的选择是同一个范畴,这个同一范畴的选择对课程开发很重要。下面讲三个原则:

第一,可迁移性。所谓可迁移性,强调的是范例。案例和范例是不同的。所有的范例都是案例。但是不意味着所有的案例都能成为范例。范例就是举一反三的案例,范例是触类旁通的案例。

第二,可替代性。所谓可替代性,强调的是开放。两种可替代,第一载体的形式可以一样。比如电路的分析与运用这门课,我们用产品做载体。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选择了四个载体,宁波选择另外四个都是根据学校的条件来选择的。理论上如果我们有1200所高职,每个学校选择的载体都不一样,产品都不一样,那么意味着这门课电子、电路应用及分析可能出现4800个载体。有的人是用零件来操作的,有的是用设备来做的,有的仅用案例来做的,这就意味着条条大路通罗马。你可以坐飞机、坐火车、乘轮船,你可以骑自行车去,你也可以走着去,这就意味着飞机、

火车、轮船、自行车和人都是载体。但只是实现的途径,所消耗的财力、人力不一样,那意味着这种载体的选择是不一样,也就意味着载体的选择是有难度系数的。对于难度系数,我觉得应该有五种。最低是行,最高是绝,行好巧妙绝。这是学科体系无法做到的。学科体系一个导论,一个原理。一个人想做出十个以上的精品课程是不可能的。现在的载体和原来不一样了,老师可以根据自己学校条件、强项去选择载体。许多学校和老师都做上瘾了,同一个教研室做同一门课选择的载体不一样。出版社找老师而不是老师找出版社,因为载体太多了。

课程与教材的区别。课程是有生命的,教材是没有生命的。教材一旦制定出来就成为了过去时。教材只是课程生命进程中的一段记录。形象地说,教材只是课程生命进程中一张照片。那教材来教书的老师绝对是刚入门的老师;而用课程教书的老师是最伟大的老师!北大青鸟的成功就在于从来不做教材,只做课程。课程捆绑培训。课程在发展,教材就相当于一张废纸。刚入门的老师用教材来教,一旦这个老师甩掉教材,那么意味着这位老师成熟了、成长了、前进了。

第三,可操作性。可操作性强调的是使用。一个是教材的使用要强调两个可操作性:一个是教学上可操作性,一个是经济上可操作性。教学可操作性:一个团队、一个集体、一个老师的水平,一个管理系统可操作性,现在的管理操作系统是柔性的,不是刚性的。不是哪一天考试、哪一天放假、哪一天发成绩单。若学生在企业实习,那么考试就在企业完成;不是45分钟一堂课、90分钟一堂课,很可能一个星期就是一个载体,教师很可能不是一个老师,很可能是三个或四个老师教这门课,体现团队的精神。

经济上可操作。能用一块钱解决的绝不用两块钱解决,能在企业解决的绝不在学校解决。开源节流,节流是首先的开源。如何把企业引入、如何让企业承担;如果把企业的培训放在学校中去,如何为企业开发他们所需要的一些东西。制造业一台机器需要上百万,这样做的目的让学生掌握思维过程的完整性,具备思维过程的完整性他才能够迁移在学校所学的东西。不如说,项目课程系统化与工作过程体统过程化。如果项目不系统化的,只能解决经验层面的问题,只有项目系统化才纳入我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过程。但绝对不仅仅是项目,工作过程系统化载体的选择项目只是几十种当中的一种。我们来说基于工作过程的吃饭和基于工作项目的吃饭有什么区别?范畴,载体。基于项目吃饭我要找一个项目,基于工作过程系统我要找一个系统化的项目,找情境。基于项目的吃饭,用筷子吃饭,工作过程步骤。关键是载体,用载体完成系统化。三个同一个范畴的工具,重复的是步骤。

六、职业成长的规律

总的说我们归纳的两个规律是: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它很清楚。这是第一批示范性高职。

下面来看,常州有个老师认识此问题很到位,他很清楚一点,职业成长典型公众心中的理论关系。他说,职业成长:从新手到合格者,从合格者到骨干,骨干到车间主任,车间主任,这就是职业成长的规律。这样科学理论就出来了。

第三节教书六步法——咨询、决策、计划、实践、检查、评价

当你自由了以后,从必然惶恐走到自由惶恐,你可能根据职业的不同,可能会有十个步骤,也可能有三个步骤、四个步骤,但这六个,始终隐含在其中,这是要训练学生这样一个思维的完善,它才能够迁移。

一、教育学的解构与重构

现在举例:怎么去做,怎么去找这个载体。怎样才能看得见、摸得着了,然后去训练学生。我刚说,输入是工作任务,输出是工作成果,当中遇到完整的工作程序,涉及到工作的对象:你给谁做,是人、是物、是动物、是植物?做什么?用什么来做?怎么做?一个人做、两个人做,还是由团队来做?会计就一个人来做吗?你修公路不可能一个人做!做出来的东西,产品是什么?是一个保险,是一个旅游,那是服务产品;是一个手机,是个麦克风,那是物质产品;在什么地方做?六个要素,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环境都是我们的切入点,也许考虑六个会有成果。就是这六个,加输入和输出,我们要考虑载体的选择。

制造业的例子,数物遮工艺编程是一个软件项。这是老师的设计,很好地遵循了两个规律:

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他把五个递进的临界,复杂程度,车圆柱面建在均面上的程序设计——到车圆弧面螺纹的程序设计——到车外面到车里面的设计——然后在一个更复杂的椭圆弧面的程序设计——到原来是手工设计,现在用软件来设计,用计算机辅助来设计。大家看这个设计,我们要牢记我们做课程一定要知道我们在做一件艺术品,我们是在做一个雕塑,是在画一幅画,是写一首诗,是在谱一首曲子,这是有节奏的。显然,这个图就有节奏,它是以零件作为载体的,看这个成长过程,同时,它很好的遵循了教育学中的一个最近发展区。什么叫最近发展区?比如,我投篮,投一米二我投进了,投一米四我又投进了,投一米六我进去了,一米八我进去了,二米进去了,使你始终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他越学越有劲,这样是好的。可你这设计了半天,二米颤颤歪歪进去了,两米五进不去,三米进不去,四米进不去,五米进不去,使他始终笼罩在失败的阴影当中,他再也不学了,他趴在桌子上睡觉,听不懂。这就需要设计。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速拱车车工艺,速拱车的零件加工,阶梯走,外三角,回转体,内孔,内三角,回转体,配合件,依然以零件作为载体,这就是范例的形式。长春做出来了,浙江机电,机械加工工业和实施,还有零件,阶梯走,减速器,从零件到部件,他搞设备没关系,它迁移了……再看南宁CBC是一个软件项,空对地了,带圆角方和,圆孔方和,带恻孔方和,鼠标。它逐渐从简单那到复杂这样一个过程。还有一个更好的:传播技术学院,机电棉条这个很复杂的项目,直线执行机构往复运动,数控工作台平面运动,x、y,数控离析,x、y、z三轴的,它就实现了第一个一维开环系统,两维半闭环,三维闭环。使学生逐渐知道了,构建运动的维度是机电棉条要考虑的范畴。这个学生碰到了三轴、四轴、五轴连动的数目机床,他同样做,这就是同一个范畴的定义,这就充分显示了高职的特点,湖北交通局就说,汽车故障一共有157个,这太多了吧,归纳成51个,最后归纳17个,最后归纳成7个,最常见的具有范例性质的现象。邢台的,威海的,长春汽车高专的,辽宁高专的,福建的都做出来了,福建的做得最好。

二、方法论的行动与思维

你不要以为总是讲理论,我们集中于知识的存储去面对未来,那是乌托邦;我们通过从一个具体当中形成的概念,它才能真正的面对未来。钢筋工程,我们都不懂建筑,但很有意思,“板钢筋、梁钢筋、铸钢筋、墙钢筋基础钢筋、楼梯钢筋”以构建楼为基础,重复吗?必须重复,但是不是简单的重复,重复是熟能生巧的做法,重复是在一种新的情景下重复。我刚才说了,我们是在做一件艺术品,我们在艺术当中有多少个重复现象?我们大家都搞过装修,装修是多种重复的元素在不同的情景下的组合,给人的冲击特别大,这就给我很大的冲击。

杨坤唱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和邓丽君唱的《月亮代表我的心》是不是重复了?它不是重复,杨坤的嗓音就像是跟阿杜那种的声音,你再听邓丽君是什么样的声音,但他从不给重复的冲击;孙悦,前几年唱的《祝你平安》和现在唱的一样吗?重复了,但是它不是一件简单的重复;维也纳的金色大厅,每年新年音乐会都要演奏的《拉德斯基进行曲》,是重复吗?是重复,但绝对不是简单的重复,为什么呢?因为指挥不一样。中国用民乐演奏《拉德斯基进行曲》能够一样吗?不一样。奥运会的点火是不是重复,又点火有灭火,张艺谋想出的就点起来了,空中飞人点火,画卷一打开,点火;画卷一收,灭火。这种重复不是简单的,我们的社会同样都是这样的。

三、哲学观的潜在与实在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他采用的都是最便宜的设备,能够用十块钱,你非要用五百块钱?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计算机工程,从简单到复杂,依然是设备作为载体,好在什么地方,让学生看见了技术发展的趋势,而且让学生知道,不是最先进的技术是最好的技术,只有最适合的技术才是最好的技术。

在农村,在西部地区用机电控制很可能比计算机控制要来的便宜,能源消耗,价格、性能比例,技术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还不少啊,多少人还不能因为网络技术导致辍学;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大幅度的灾难,英国都把人和兽的胚胎都做出来了;我们的课程是要让学生懂得这个道理,教给学生批判地占有和使用信息。这个课程就是实践,我们工作过程导向就是实践。你看这个,图书馆的、商场的、字楼的、显然他知道工作环境、工作地点的不同,对楼与楼的系统要求是不一样的,我们按照他的思路往下走,学校的、医院的、仓库的、我是北京的话我会选择另外三个地方——T3航站楼,世界上最大的单体规模;北京南站永定门,亚洲最大的客运站;鸟巢水立方,

最现代化的奥运场馆;你怎么选择?飞机场,监控系统;火车站,罗密控制系统。这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概念。这个学生分配到上海去了,没关系,金贸大厦,步子都是一样的,只是地点不一样,很重要,就是这些东西启发了我们服务业的。

深职院赵杰博士,深职院,你们知道有107个博士,正在读的老师的博士是200多,咱们将近四百个博士。我跟他们讲工作过程系统化,说我是小儿科,我们的博士、博士后,我说你开发的学术课程,在高职也许很好,可拿到清华大学没戏了。我跟你们说,深职院的学生是最差的学生,很有钱,但不愿意学习,可是对这么不愿意学习的学生,他们培养出来拿到计算机资格证书的全亚洲第一,我说这是你们的经验,你们老师业务水平高,这就是我们需要的,而且你们跟企业结合这么紧密,又把那么差的学生培养的这么好,你们这叫“会当凌绝顶,一览群山小”。你们能驾驭工作过程和时间的关系,我们看这个集成线路版式,看不见摸不着,很可能要在显微镜下工作。

今年,他们一百个精品课程,批了剩下20门,最后我说:我看到目前最好的工作过程系统化就是在你们这里,他们申请41门国家精品课程,比几个省的加起来都多,去年11门,今年16门,基本上都是按照工作系统化来做的。

服务业——服务业跟工作过程有很大关系,但是我们往往做不到,我们服务业通常怎么做呢?天津职大做物流市场的调查与分析,告诉我第一步设计问卷,第二步发放问卷,第三步收集分析,第四设计方案,弄了半天,是空对空啊,我说我要做的话,空港物流的市场调查与分析,海港物流的市场调查与分析,铁路物流的市场调查与分析,重复的不是内容,这位学生今年职大毕业,分到新疆去了,工作物流照做,一样的。只不过是内容不一样,这就是按照工作任务来做的。改变传统会计,购货与付款,销售与收款,在逻辑上是对的。但是,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单位是不一样的,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不一样。什么时候遇到谁在做的,会计电算化,三种创业,小规模制造业会计电算化、小规模服务业会计电算化、中小型建筑业会计电算化、大中型商贸流通业会计电算化、它分到金融业照做不误,对象是这样,步骤是一样,重复这些步骤,重复的不是内容。我们服务业跟工作过程接触最紧的话,反而做不出来。总是拿工作步骤来做这些事情,结果是空的,学生不知道怎么做。你在书面上做了,你看这个也很有意思。促进工业,宣传画册,个人生活纪念画册、团队友谊纪念画册、旅游景点宣传画册、产品宣传画册、房地产楼盘宣传画册、企事业单位形象宣传画册、这后面其他的都一样,这是今年的精品课程。这是同一个范畴,还有宴会设计图、宴会的种类、中式生日宴、西式鸡尾酒会、中式谢师宴。旅游主要考虑旅游线路,旅游景点,旅游饭店旅游景点是固定景点和主题活动景点;客房主要是考虑,地区的客源和商务客源。第二是用餐,第三是客流。

广告策划,就三个工作:市场调研、策划创意、效果评价。那我全用产品来做课程。策划创意,广告产品、非投资性产品、投资性产品、公关产品营销产品、操作程度越来越复杂了。学了一堆理论,还学了怎么去操作。普通货物舱,冷藏货物舱,危险品货物舱,集装箱货物。第一个普通货物舱又变成普通库房和立体库房,把货物存进去。不是不要理论,理论都在里面,跟过程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理论,学有所用。工作岗位的职责考虑工作过程。根据工作场所来决定,这就是职业教育,结合不同地区的采用不同的方法。

农业——的同样作植物动物生长的全过程。育种、栽培、施肥加收割,加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有什么东西就做什么,种类变了,重复的是步骤,重复的不是内容。这是从品种角度来讲,我说我不懂种菜,我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可以用季节来思考,是有道理的,形成一种范畴。

花艺涉及三个方案,花艺设计是普通教育做不到的。酒店用花,节日用花,产品的结构出现了,从简单到复杂。比如节日的内容变了,掌握的范畴不一样了,这就是设计的很重要的思想,节日的不同采用的花的品种就不同。另外设计的风格的不同,西方式插花、东方式插花,现代自由式插花。风格,西方讲究对称,东方插花比较自由的。像这样的三加一的东西,设施变了,同一个范畴的系统乱了,逐渐从一个具体的温床到一个园区的设计,真得很好。职业教育就是缺乏这点。

植物可以,动物也可以,雏鸡、蛋鸡、肉鸡,鸡的品种不同养殖的方法就不同,牛也是一样的道理。这三个方面做得很好,这是农业、制造业、工业。

专业基础课能不能做,电工电路基础课做不了,没有工作工程,什么工作过程啊,生物学院孙宏老师说就做,我们可以用产品作。要从简单到复杂,每一个都要使完整的,完成三个完整的,可以作一个更复杂的,把抽象的建设用四个模拟电路完成。每一个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完成前面三个就是一个更复杂的工作过程。这个老师38岁,他的思路很好,人家都认为不可能做成的工作电路他用产品来做的。别的学校可以用别的产品来作,是一样的,他的设计思路很好。模拟电路可以做,数字电路同样也可以做,把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四个原则,实现工作过程导向所需要的依据,讲工作过程导向,全部内容具体化,一定要变成载体,而不是一般的空对空的实践和实训,不是验证技能,而是在教育上要考虑综合性、可扩展性,给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综合性的学习任务要完成,并且可以形成多个,每一个都是完整的,然后可以做一个更复杂的。在这个工程当中是实践知识的解构和重构,工作过程实践的难度在逐渐增加,老师讲得越来越少,在第一个最简单的老师讲得最多,很可能理论知识讲得最多,要对应的理论事务完全不讲,老师完全不讲为什么?学生自主能力的增强,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办学的教学过程学生越来越成为主体,现在全国的学校都用这位38岁老师设计的这个图。标语:手把手,放开手,预巧手,手脑并用;学中做,做中学,做学结合。某些学校的老师有危机感,随时可能被校长解雇,所以他们非常用心。他们校训和咱们的不一样,咱们的校训都是学清华、北大那样四个字、八个字的,看他们学校的的校训太好了,左边:为融进社会走进来;右边:为服务社会走出去。很清楚很好,这是专业基础课。像数学、英语、语文、体育、职业道德都是可以做的,很多说教的课实际上对很多政治课有启发的。

语文课改革事例:

第一个主题:寻找适合自我发展根据地;目标:职业意识、方式专题研讨;

第二个主题:天生我才必有用pk天生我财必有用;目标:职业价值观,方式:主题辩论;

第三个主题:我用我手活命;目标是职业思想;方式:演讲;

第四个主题:细节决定成败;目标:执逞规则;方式:畅谈;

第五个主题:服从命令执行命令;目标职业操守;方式:现象演示;

第六个主题:和谐的追求;目标:职业交往;方式:角色扮演;

第七个主题:职业形象展示;目标:让青春之花在执场绽放美丽;

第八个主题:企业文化方式;目标:企业文化:调研;

第九个职业商促:方式:综合职业;

这九个设计都是非常有逻辑关系的。全和职业结构在一起了。结合职业看理想,为什么成年人看动画片呢,容易理解的,这就是实实在在的事情。

小结:本节讲三个理论创新,工作过程基础化实现的:

1、教育学的解构与重构——解决的是技能与知识的整个问题

2、方法论的行动与思维——解决的是变与不变的问题

3、哲学观的潜在与实在——解决的是技术的空间存在和技术的时间存在

第一个用图表示:技能结构如何实现解构和重构。有了工作过程导向,一定要实现知识结构重构。工作过程导向出现以后,我们如何去提取原来学的知识,这就是老师的水平。学科知识的课程,学科知识教材是编得很好的,在结构、系统、概念方面但是他又被在工作过程中采用,所以我们必须实现知识结构和重构的过程。知识不是重要的,而是如何在工作过程之中用。我曾经很得意地说:“知识的总量没有变,知识的排序的方式发生变化了。”对工作过程结构,在学科知识进行重构,所以说知识的总量没有变,知识的排序方式发生变化,更适合形象教育。更适合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但是我又说到另外一个,我对我的话进行了修改:适度够用的理论知识的数量没有变,但是排序的方法发生变化了;适度够用的理论知识的质量发生变化了,不是知识的空间的搬家,而是一种融合,所以知识的解构与重构实现了在教育界的突破。解构和重构是当今创新的主题。现在想到三个问题在解构和重构问题上的成功:解构和重构的运用,寻找各自需要表达的主体。

第二个什么在变什么没在变。具体的工作工程在变,传统的职业教育只能解决现在的问题,未

来的不知道,也解决不了,必须要获得能力,获得策略的层面,企图通过在变中获取不变,以不变应万变,变的是工作过程要素,不变的是工作过程目的。从现实的简单到综合,简单到单一的,系统化的逻辑化的,同一个范畴去获得、比较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然后解决一个新的简单到复杂,单一到综合的工作过程。如何从具体和个性当中去获得共性、获取抽象、获取一般,然后去指导新的具体核心的个体。知识的逻辑和方法上都学过,现在能用上,所以强调三加一之间就是这个关系。

第三个技术识别性、规范性识别过程。一个工作过程理论都是跟过程有关的,都是用文本写出来的,就是说人的经验和策略才能使固化的设备和工具,文本的工具和规则为人类创造财富。过程是最重要的,过程和程序不一样,人的经验是通过课程逐渐掌握的技术,具体的要掌握抽象的。人类有目的性的活动,始终涉及到方式。方式就是空间密度,什么地点使用什么工具。空间是三维的,时间是一维的,我们的工作过程导向实际上是三维加一维的时空的融合。如何把空间和时间的技术运用近来,通过课程使他变成实在的技术,那么我们就成功了。在哲学的角度依然是成功的。

最后说理论技术成果

一、核心思想——六个要素

最后总结一下,在未来和现实之间什么在变啊?刚才说的,这个很重要的核心思想:六个要素概念,我们希望课程使学生具有能力,这能力更多的体现在不变的思维的环节上。我们如何使学生具有朴实性思维的工作过程呢?我们通过结构化、系统化、动宾结构等课程的设臵逐渐强化学生普适性的工作过程的思维,然后应对未来。

二、职业教育的定义,我们的压力

职业教育是什么? 是一块没有开采的憧憬地,是一片希望的原野,是一轮冉冉升起的朝阳,是一艘驶向胜利彼岸的航船。哪怕前面还会有风雨,还会有暗礁,我们离胜利彼岸并不遥远。如果说我们原来是在苦苦寻求一条路,那么现在路找到了,我们还怕路远么?如果做不出来,肯定是陷入了一个怪圈,没有跳出教育看教育,没有跳出知识看知识,没有跳出学校看学校,没有跳出自我看自我。如果是这样,依然是山穷水尽疑无路,你肯定是踏破铁鞋无觅处,你肯定是“众里寻她千百度”你也找不到北。当你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学校看学校,跳出自我看自我的时候,你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否则你始终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庐山中。当你跳出去后,用他人需求的视角来调整自己的视野,你就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你就会蓦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我老说早改早主动,晚改就被动,不改就不能动了。我们高职现在面临着两大压力,我们有危机感。第一个现在的普通本科院校看到我们的课程改革,他现在把重心下移了,但他是本科,他跟你抢生源。咱们北京都知道,未来的普通高中把全部初中生源全部吸收走了,……我们的生源到哪去了?我们的饭碗都成问题了,那1200多所很可能重新起来就变成600所了,所以我们必须改。怎么办?2008注定要成为中国历史上、世界历史上包括高职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三批109所学校纪念活动,主题是2008中国高职在行动。高职工学结合,校企结合,高职会对世界教育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我认为中国高职赶超世界,指日可待。我相信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在未来高职教育的军功章里也有你们的一份。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的体会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房地产企业办公自动化》课程改革的体会 2013年12月14、15日,姜大源教授应邀到我校为全院教职工进行了一整天的讲座,姜教授精彩的讲座,让我们受益非浅、感受颇深。下面从对姜大源教授讲座的感受和我们的行动两方面谈我们的心得体会。 一、对姜大源教授讲座的感受 姜教授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方法及理论创新》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基本问题辨析》两个方面给我们进行了系统的阐析。姜教授对所讲的问题研究非常透彻,不仅能从“道”的层面对所讲问题进行阐析,从哲学的层面进行剖析,真正让我们了解了事物的本质,而且能够从应用的层面全面展示他所提出的理论,他用全国大量的老师的实践和案例来说明理论的具体运用。 姜教授用最通俗的比喻对目前高职教育面临的危机做出了警示。其提倡的“工作过程导向”思想,列举的“为融入社会走进来,为服务社会走出去”的校训,“手把手,放开手,育巧手,手脑并用”、“学中做,做中学,学会做,做学结合”的标语,以及“走向职场,走进职场,纵横职场”的课程设置主线,以及一个专业10-20门课程设置,一门课程3个以上主题单元设计的经验,和农业类课程、软件类课程、旅游、财会、体育等课程教学设计都为职业教育的实践提供了丰富的实证,开阔了我们的眼界。 我们是否可以举一反三,链接了无数个“情境”,让我们的学生动起来,让我们的老师动起来,让我们的课堂动起来,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主力?! 如果我们都把握好机会,如果我们都能真抓实干,用先进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上,我们的工作会有更大的收获! 二、听完姜教授讲座后的行动 这段时间,我们计算机教研室的每个教师都一直在思考,也在积极行动,对《房地产企业办公自动化》这门课程进行改革,经过讨论,我们有如下思考:《房地产企业办公自动化》是高职高专院校管理大类各专业学生的基础技能课程,是我院各专业必修课程,是文秘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衔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办公软件应用模块《办公软件应用

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过程

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过程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一章第二节“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过程”。从对比分析两种路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入手,再通过搭接一个路灯自动控制的电子模型,来学习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过程,从而为学生学习后面各章提供了一把钥匙。 2.学情分析 学生在通用技术必修2的学习中,已学过关于控制系统的一些概念,例如输入、控制、输出,以及功能模拟方法的含义,但对电子控制系统内部电子元件,例如发光二极管、光敏电阻、三极管等的工作原理不太了解,教师可用通俗的语言补充解释其作用,以利于学生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2)能用方框图分析生活中常见电子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两种路灯控制系统方框图的对照,知道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2)通过搭接一个路灯自动控制的电子模型,加深对电子控制系统组成的理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动手尝试的兴趣和热爱技术的情感。 (2)提高学生比较及分析电子控制系统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2)能用方框图分析生活中常见电子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2.难点 电子控制系统内部常见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 四、教学策略 本节课程以多媒体技术为辅助教学手段,通过观察、基本知识讲授、小组探究、分析表达、技术试验、能力展示等教学方法和策略,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建构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准备 通用技术专用教室、多媒体、课件、路灯自动控制模型。 六、课时安排 共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展示:路灯自动控制模型 板书:第一章电子控制系统概述 第二节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过程

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开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54515738.html, 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开发 作者:何舒新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3年第04期 【摘要】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指按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进行课程设置,并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和组织内容的课程。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习者职业能力的发展。利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为背景的教学改革是当前社会的需要,符合职业教育中学生的要求。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项目课程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027-02 引言 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要学会某种职业技能并具有基本的职业素养,最终找到满意的工作。职业学校、学院的目的是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它的核心在于职业人才的培养,而职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课程建设。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或工具,是决定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课程开发不仅是职业教育改革中最关键和敏感的部分,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如何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进行开发是职业教育不断深入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重大实践课题。 1.从学科系统化到工作过程系统化是职业类课程的发展方向 学科系统化课程不适合职业类课程的教学特点和定位,课程需要改革。职业教育是直接为就业服务的,学生经过课程的学习就要到相应的工作岗位工作。然而,学科课程中的内容和任务与行业中的工作岗位联系不紧密、不明确,这样会造成学生就业能力不够,到新的工作岗位要有较长的适应时间。所以,职业教育中的课程需要进行新的探索和改革。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指按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进行课程设置,并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和组织内容的课程。它不同于以学科边界进行课程设置,并按知识本身的逻辑体系选择和组织内容的学科课程。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能整体建构职业能力、整体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过去学科系统化课程中学习到的知识和能力,它们是分散的,对应职业中岗位的需要,学生不能马上把它们整体应用起来。学生在学校中没有学习到如何整体应用知识和能力,甚至职业岗位中所需要的某些能力,学生没有学过。例如:厨师要制作一道美味佳肴,只知道用什么主料和配料及调味品是不行的,同时还要知道它们的用量和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更重要的还要知道各种材料的下锅顺序及烹调时间和火候,才能做出色香味俱佳的一道菜;从以上例子可知,要完成一项工作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在整个工作过程中要用正确的方法、知识、能力,经验和保证措施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电力机车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初探

价值工程 0引言 我院电力机车专业自2009年获批省级精品专业以来,通过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工作过程系统化”思想,积极探索适合我国铁路高职电力机车专业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在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企业调查为前提,加强专业建设;以岗位目标为基础,找准人才培养定位;以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确定教学内容;以项目任务为载体,开发“教、学、做“合一的新课程;以技能培养为核心,整合对应知识;在职业情境中把“学会做事”的工作标准落实为“把事做好”的教育标准。 1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按以下流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学习情境设计,对原有学科化的课程知识进行解构和重构,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分为综合素质、职业基础能力、岗位能力和拓展能力四个学习领域,表1简要说明该专业的课程体系框架计划。 1.1工作任务分析。我们先后调研了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及南方周边铁路局机务运营站段,包括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广州、株洲、怀化机务段;南昌铁路局向塘机务段;南宁铁路局南宁机务段;上海铁路局上海机务段;昆明铁路局昆明机务段等,从电力机车钳工、机车电工和电力机车司机三个职业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入手,对岗位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列表,为下一步归纳典型工作任务作准备。(表2) 1.2行动领域归纳。我们邀请了机务段运用、检修主要生产车间和业务科室一起座谈,将运用和检修所涉及的典型工作任务按性质相同或相近或前后相互关联的原则,归类出行动领域。(表3) 1.3学习领域转换。从行动领域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转化为学习领域,即课程。(表4) 1.4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情境规划是将课程内容以某一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为载体分解学习领域为主题学习单元的过程,比如:我们将《电力机车运用与管理》学习领 域设计了行车信号与闭塞、 整备作业、乘务员一次作业过程、行车安全设备以及列车运行与运用维护五个学习情境,各情境之间体现由易而难或并列与包容的关系,使学生的迁移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 2《电力机车车体和转向架的检修与维护》课程建设 —— —————————————————————作者简介:江利国(1965-),男,湖南平江人,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 术学院,工程师、讲师,研究方向为电力机车运用检修与专业教学;陈燕萍(1983-),女,江西上饶人,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电力机车专业教学。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电力机车专业课程与教学 改革初探 Exploration on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Electric Locomotive Major Based on Systematization of Working Process 江利国JIANG Li-guo ;陈燕萍CHEN Yan-ping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株洲412000) (Hu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Railway Technology ,Zhuzhou 412000,China ) 摘要:本文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先进思想,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电力机车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的理念和思路,以《电力 机车车体和转向架的检修与维护》课程为案例,介绍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式下的学习情境、课业文本、教学模式及教学评价设计 等学习领域课程建设内容,并针对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Abstract:This paper proposed concepts and ideas of curriculum system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lectric locomotive major based on systematization of working process,learning from advanced thought of German vocational education,and introduced learning area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contents of learning situation,texts,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design based on systematization of working process,taking the course of Repair and Maintenance of Electric Locomotive Body and Bogie as a case,and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aiming at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学习领域课程;问题;对策Key words:systematization of working process ;curriculum system development ;learning area course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2-0238-03 学习 领域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备注123456 综合素质思想政治理论、体育、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写作、职业意识、应用数学、身心健康教育、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职业基础能力 机械制图、铁路机械制造基础、铁路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PLC 应用技术√√√岗位能力 JC1JC2JC3JC4JC5JC6JC7 电力机车车体和转向架的检修与维护 电力机车电器的检修与维护电力机车电机的检修与维护机车电力电子装置的检测与维护 电力机车制动系统的检修和维护 电力机车控制系统的检修与维护 电力机车运用与管理90727254707090 √√√√ √√√拓展能力 铁道概论、机车新技术、行车安全心理、自动检测技术、机务管理 √ 总学时 表1 ·238·

工作过程导向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中若干重要问题解读 ——姜大源研究员的讲座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第一章工作过程导向——工作过程系统化 校企合作如果说是办学的模式,工学结合如果是人才培养模式,那么工作过程系统化很可能是在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情况下一个具体的课程模式。我经常说,可以没有专业,但绝对不能没有课程;可以没有教材,但绝对不可能没有课程;课程的组合就是专业,教材是没有的,拿教材教书的老师肯定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用课程教书的老师才是最有水平的老师。所以,课程始终是教育的核心,教师要围绕着课程,而硬件建设也要围绕着课程,所以我们始终把课程看成是教育,包括这一次第一批准备验收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是课程在起作用,我们说传统的学科体系,我们现在觉得不对,不是说学科体系不好,而是说它不适合职业教育。 第一节概念解读 什么是工作过程导向,工作过程系统化。为什么我们高职认可它了,为什么我们以前做的案例课程、模块课程、项目课程、CBE能力本位,为什么都没有最终成为我们写进国家精品课程评审的标准?为什么大家都认可这个东西?这肯定有它的道理。 一、课程开发将解决的两个问题 (一)课程内容选择的标准 1、职业课程的选择标准是什么?职业课程的标准叫做理论知识够用为度,适度够用就是我们的标准。但这仅仅是每个人心中的标准,这是一个口语的表达,这不是一个科学化的表达。理论知识够用为度,适度够用不是一个标准。双证融通——是我们所说的标准,我们讲零距离对于我们劳动部制定的职业资格标准和专业部委制定的职业资格标准中作为我们课程开发的一个支撑平台,这是对的。但是如果以职业资格作为标准的话,那就意味着职业教育课程将永远滞后于职业的发展,因为先有职业才有资格,资格总是滞后于职业的发展。那么我们现在退一万步,我们起码还有职业资格作为我们课程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中的各类教学法解读

价值工程 0引言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优秀的课程被开发出来。然而,这些课程的利用率和在课堂上实施效果却不甚理想。 高职课程改革是从学科系统化教学向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很多教师不适应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方式,效果甚至不如传统教学好。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本身不愿做出大的转变,对“行为导向“教学方法了解的很少,另一方面是很多学校在狠抓课程改革的同时,忽略了与课程改革具有相互促进作用的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为达到教学目的走的基本的路。不同的课程有着不同的教学目的,选取教学方法时也就有着不同的选择。很多学校在选取教学方法时,多选用一刀切的方法,比如很多工科院校会让所有的教师都采用项目教学法。这种做法很呆板,起到的效果往往是教案发生了变化,而教学还是老样子。熟悉各类“行为导向”教学方法,灵活选取不同教学方法实现不同的目标,会给教师带来成就感,给教学改革注入活力。下面我就最常见的“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分成两大类做下介绍。 1针对课程宏观面的教学方法 1.1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培训与课堂教学过程。在该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共同承担一个项目,有利于学生独立学习和理解综合复杂的工作情境。此方法适用于实践性的工作任务,要有工作设备和工具。学生要参与计划与实施过程,能够积累真实的工作经验。 项目教学法的步骤为:(一)项目起草和目标制定; (二)学生独立制定项目工作计划并确定工作步骤,教师 对工作计划提出意见;(三)实施;(四)成果展示报告;(五)评估。 1.2角色扮演法学生作为演员扮演一个真实的角色,在扮演过程中,要学会观察反馈自己或别人所扮演的角色。此方法适合具有社会活动或社会行为的情境,可以丰富学生社会经验,提高应变能力。 角色扮演法步骤为:(一)准备阶段,学生们了解角色扮演的基本规则和目标;(二)引导阶段,教师向学生介绍情境,学生分配角色;(三)加工准备,分析角色间的关系和任务;(四)扮演,参与者进入角色演出;(五)走出角色;(六)讨论,教师、演员和观察者客观的讨论角色扮演的过程和经验。 1.3案例学习法学生通过对一个与实践紧密联系的综合性强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并对比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案例学习法的步骤为:(一)面对问题,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个来自实践的案例;(二)收集信息并评价;(三)探索,学生独立探索出多个解决方案;(四)结果,讨论每个方案的优缺点,选择出最佳方案;(五)讨论,小组间讨论,每个小组确定一个最终方案;(六)评价,由教师对各小组方案进行评价。 1.4引导文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是职业培训中很重要的一个教学方法。它要求学生借助引导文独立完成工作任务。引导文是由教师制定的书面任务,它包括了任务介绍、引导问题、工作计划和评估表等。通过引导文学生应独立地完成行动导向学习任务。 引导文教学法的步骤为:(一)信息,学生按照引导文 中的引导问题和引言,借助辅助工具(教科书,专业报刊等) 收集并加工重要信息;(二)计划,每个学生与小组成员共同思考工作步骤, 所需辅助材料和工具;(三)决策,小组讨论,听取教师意见,修改并优化已经制定好的计划;(四)实—————————————————————— —作者简介:杜俊贤(1980-),男,山东泰安人,烟台汽车工程职业 学院,自动化教研室主任,讲师,硕士,系统工程专业; 王连桂(1981-),女,山东滨州人,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硕士,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中的各类教学法解读 The Explan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i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Based on Working Process Systematization 杜俊贤DU Jun-xian ;王连桂WANG Lian-gui ;王宁WANG Ning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烟台265500) (Yantai Automotive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Yantai 265500,China ) 摘要: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发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逐渐深入,教学法的改革也越来越迫切,在此对教学方法做了 一下解析,帮助各位多教师加深对各种教学法的理解,并选取与自己所教授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加以应用,真正做到教 学一体。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and the gradual deepening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based on working process systematization,pedagogy reform is increasingly urgent.This paper resolved the teaching method to help more teachers to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a variety of pedagogy,and select suitable teaching methods,and apply them in the classroom and achieve the unity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法;课程开发Key words:work process systematization ;pedagogy ;curriculum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3-0236-02 ·236·

职业教育:培训与教育辨(姜大源)

职业教育:培训与教育辨(姜大源) 姜大源 培训的教育学指称,是培养、训练,它是由社会机构提供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专门训练活动;或者说,培训是“通过正式的、有组织的或有指导的方式而不是一般监督、工作革新或经验,获得与工作要求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引自陈天希)。英文training一词更多地指出,培训是一种实践性的学习。而教育的教育学解释,专指由教育机构提供的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素质培养活动,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或者说,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叶澜)。英文education(源于拉丁语educare,“引出”之意)一词更多的强调,教育是一种引导性的学习。 作为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手段的培训和教育,由于阐释的角度和强调的重点不同,尽管其定义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版本,但无论是基于实践性学习的培训,抑或是基于引导性学习的教育,其共性在于,它们都是以传授、诱导或获取知识、观点、价值观或技能的社会活动(于东科)。从教育学的观点看,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和品德的活动(张焕庭),或者说一切传播和学习人类文明成果——各种知识、技能和社会生活经验,以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研究杂志),都属于教育的范畴。这就意味着,教育的概念在外延上涵盖了培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育与培训之间可以划等号。恰恰相反,包容了培训的教育,在内涵上却与培训存在着许多质性的不同。 由于既存在着显性的,即机构形式的,例如由教育机构或社会机构提供的正规或非正规的教育和培训;又存在着隐性的.即非机构形式的,例如采取自学或家庭方式的教育和培训,这里集中讨论的是显性机构形式的教育和培训之间的区别与差异。 一般教育意义上的培训与教育的区别 培训是社会机构面向特定的受众,针对社会发展所特有的专门性问题,通过实践性的训练方式所采取的旨在缩小目标与现状间潜在差距的措施,重点是提高受众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力,强调工作能力的提升与物化。教育是教育机构面向广泛的受众.针对个性成长所特有的普适性问题,通过引导性的传授方式所采取的旨在夯实现实与未来间发展基础的措施,重点是培养受众满足个性需求的能力,强调人类文明的传递与转化。 作为培训举办者的社会机构,可以是多元的社会组织,例如企业、学校、社团、机关甚至个人,在实施培训时并不要求其具备强制性的法律上认可的资质;而作为教育举办者的教育机构,却必须是特许的专门组织,例如学校、政府、部分企事业单位或社团等,在实施教育时一定要求其具备强制性的法律上认可的资格。因此,社会机构开展的培训,更多地注重其所代表的组织的利益;而教育机构开展的教育,则更多地关注其所体现的公众的利益。由此,在一般教育意义上的培训与教育,其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目标层面,培训注重组织近期发展的需要,而教育关注个性长远发展的诉求;二是在内容层面,培训注重实用工作能力的训练,而教育关注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三是在过程层面,培训注重组织自身文化的认同,而教育关注人类普遍价值的张扬:四是在时间层面,培训注重较短期限成效的突显,而教育关注长期持续效果的延展;五是在结果层面,培训注重专门资格资质的认证,而教育关注学历学位证书的获取;六是在评估层面,培训注重社会需求目标的满足,而教育关注个性需求目标的实现。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思考与实践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思考与实践 【摘要】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是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在分析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内涵和开发思路的基础上.针对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路径与步骤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高职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 一、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内涵 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而职业能力是由具体的工作过程、工作要求得到的。所以,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归结于工作过程。根据法国不来梅大学技术与教育研究所劳耐尔教授为首的职业教育学专家的研究,指出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周定的系统”。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的课程,它以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巾形成的直接经验的形式来掌握融合于各项实践行动中的知识、技能和技巧。课程关注学生在行动过程巾的学习体验和创造性表现,着重培养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对学习过程的思考、反馈和分析。

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开发思路 职业教育的最基本的目标就是使学习者具备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并顺利就业,这决定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的概念内涵和外延普通教育课程的不同。课程标准开发宏观流程为: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学习情境设计。从微观上讲,具体的流程首先是市场调研,经过专业定位与岗位(群)论证、岗位任务与胜任能力调研、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职业能力分析、知识领域分析、学习领域描述和分析、制定课程标准、教学资料的编制和教学资源建没等环节,最后形成完整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课程开发过程足学科体系工程的解构和行动体系课程的重构过程。这种课程体系的建立打破了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与企业实践密切联系的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有机统一的教学项目。 三、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开发路径与步骤 (一)工作任务分析 典型工作筛选,即根据专业相应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要根据高职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岗位进行职业工作任务分析. 要从大量的工作任务中筛选出典型工作. 这需要足够多的样本,样本中有三分之二代表现实的工作岗位,三分之一代表未来的工作岗位. 工作任务分析可采取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头脑风暴等方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教改方案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教改方案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 江西工程职业学院冷淑君 根据高职教育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平台+岗位”课程体系特征和数据库岗位课程的要求,结合本课程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加强实践技能、教学难度较大等特点,所以我们一直非常注重课前做好教学设计。 1.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1)整体优化原则:把课程各教学要素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注重各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把课程作为“数据库岗位课程”的重要组成部份来考虑,注重课程内容的优化组合问题,从而提高课程教学效率。应从课程整体与教学要素、教学要素与教学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来策划,例如处理好学习需求和学生特征,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教学和教育教学媒体等要素和要素的相关性、制约性,使课程教学系统最优化,使系统整体功能大于系统中各要素的功能之和。 (2)动态循环原则: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教学系统的有序性、动态性、循环性、过程性的特点,在教学内容选取和排序时既要考虑教学内容的有序性,同时也要考虑教学循环递增性,还要考虑教学内容的动态更新问题,始终使教学内容保持先进性。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引入过程评价和反馈机制,对过程实施有效控制,是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 (3)工学结合原则: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

学方式,实现多度结合或融合。 课内课外结合---课内高效率完成必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和训练活动,课外以大作业、较大项目等为载体开展自学能力培养活动。 校内校外结合---在课程的实践教学部分,引进企业专家、企业实际项目到学校,在IT特长生工作室开展教学活动,实现课程教学、生产实习一体化。 理论实践融合---有效实施“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会并知道”的教学理念,以实践教学为主要载体,有机融合必需的理论知识教学。在一堂课中,既有必要的理论概念讲解,又有必要技能演示指导,同时注重让学生在做中学的教学过程。 教学考核融合---根据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偏弱的特点,在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岗位内容、教学内容、考核内容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与考核过程有机结合,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从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2.课程教学目标设计 根据计算机类专业培养目标、IT类职业相关岗位、数据库管理与开发员岗位的综合要求,“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是计算机大类专业(专业群)职业平台课,它的后续课程有:数据库设计与管理、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等课程,它们又综合形成一个数据库岗位系列课程。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职业平台课,结合Access 数据库(易用)知道数据库的基本知识;结合SQL Server 2000/2005 数据库(实用)熟练掌握数据库建立管理、查询应用、简单编程及数据保护等实用技术;结合掌握客户端开发工具与SQL SERVER 2000/2005 数据库配合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关键技术。具体可体现为素质教育、能力培养及知识教学目标

“工作过程导向”的内涵分析

“工作过程导向”的内涵分析 摘要: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职业教育改革的思想和内容最终都是通过课程体现出来,因此,文章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发展轨迹入手,分析了当前高职校课程开发中普遍使用的四种模式的特点,并针对“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模式,着重论述了它区别于其他模式的独特内涵和工作流程,以及目前在推广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学习性工作任务;职业岗位分析;学习情境 所谓“工作过程导向”,是指从实际工作岗位的典型任务出发,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为学习内容,以培养企业所需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实践过程的学习为主要过程的一种全新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这种模式整合了理论与实践,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一、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发展轨迹 纵观国内外,到目前为止,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大致包括了“学科系统化”、“学习理论导向”、“职业分析导向”和“工作过程导向”等模式。 1.学科系统化的课程开发。这是我国传统的至今仍普遍使用的课程开发方法。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以本科为模式建立发展起来的,许多课程开发事实上都是从高校相关课程中选择“合适”的内容并按照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简化,编成压缩教材。这种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学科理论基础,但其学习内容与职业实践的关系是间接的,有时甚至是脱节的,难以满足学生就业的需求。 2.学习理论导向的课程开发。即针对现有职业,按照学习理论和人的发展规律确定课程结构和内容。这是一种典型的从普通教育移植过来的素质教育课程开发模式,其学习内容与职业活动联系不够紧密,可以说这种课程开发模式提供的只是一种职业预备教育。如近年来流行的“宽基础活模块”和“多元整合”就属于这种课程开发模式。 3.职业分析导向的课程开发。它是建立在职业分析和工作分析基础之上的课程开发模式。美国和澳大利亚实行的DACUM法,最为典型。此法在我国被称为CBE课程模式。CBE课程开发是以职业分析为起点,但由于没有理清能力组合与工作过程间的关系,在工作分析后的“教学分析”过程中,往往又回到学科系统化的老路上。

控制系统工作过程

1.1有传感器的开环控制系统:比如自动门控制系统、声控灯控制系统,红外线自动水龙头 “某某装置”检测到“某某”信号,该信号输入到“控制器”,“控制器”发出相应的指令,让“执行器”“运作”,使“控制对象”“怎么样”。 “某某装置”检测到信号,“控制器”接收到该信号后,便发出相应的指令,让“执行器”“运作”,使控制对象“怎么样”。 说明: “某某装置”:传感器,比如红外传感器,声音传感器,光传感器等等 “某某”信号:红外信号,声音信号,光线信号 “控制器”,“执行器”,“控制对象”等都是可以从控制系统的方框图里读出;“运作”,即“控制量”转化成动词;“怎么样”,即“被控量”转化成动词。 注意点: 在阐述工作过程时,要把控制系统所有状态的控制都写出来,可以按照以上的模式阐述,但是可以简洁一些。例如自动门的控制系统,要说明如何自动开启,也要说明如何自动关闭。 实际上,写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就是将方框图转化为文字表述,所以在写的时候一定要利用好方框图。同理,在写方框图的时候,也是从工作过程找到“控制器”、“执行器”等等。 举例:自动门控制系统 红外装置检测到人体的红外信号,该信号输入到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便发出相应的指令,让电机转动,从而使门开启。当门开启之后,如果没有人在门四周,控制电路作出判断,并发出指令,电机就反向转动,使门关闭。 1.2无传感器的开环控制系统:农业灌溉水泵抽水系统,电风扇风速控制系统 “一个输入量”,“控制器”接收到该信号后,便发出相应的指令,让“执行器”“运作”,使控制对象“怎么样”。 举例:农业灌溉水泵抽水系统 表述一:只要接通电源,电机接受到该信号后,带动水泵工作,水从水管里排出。只要关闭电源,电机停止工作,停止供水。 表述二:只要接通电源,电机就带动水泵工作,水从水管里排出。只要关闭电源,电机停止工作,停止供水。 水流量 输入量 到人热辐射 发出的信号) 门开或门关

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

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 教材:(凤凰国标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必修2) 文档内容: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 章节:第四单元控制与设计第二节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 课时:第1课时 作者:叶朝晖(海南省海南中学)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灯的开关、投影幕升降、婴儿尿湿报警器等控制系统案例分析,归纳控制系统的基本特征; (2)通过对音乐贺卡和自动门等典型案例的分析,熟悉简单的开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过程,了解开环控制的基本特征;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用方框图来归纳控制系统实例的基本特征,学会用方框图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2)借助老师搭建的支架,形成自己关于控制设计的创意,并学会用方框图表示自己的控制设计想法; (3)通过动手制作简单控制玩偶,亲自体验开环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过程和原理。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 通过魔术及控制系统的实物形成和保持学生了解控制系统、探究控制系统的兴趣与热情。 (2) 借助老师搭建的支架,形成自己关于控制设计的创意,从而体会创新的快乐,培养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分析和理解开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过程分析,学会用方框图描述开环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学会用方框图来表达设计想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开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过程,形成开环控制思想 四、教学方法 教授、任务驱动、小组合作。 五、设计思想 1. 教材分析 本节是“控制与设计”第二节“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第1课时的内容,其内容包括“控制系统”与“开环控制系统”,是学生在学习控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后,进一步深入学习与探讨有关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过程,并为下一课时进一步学习“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过程”打下基础。为此,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如下的处理:首先理解什么是控制,再到归纳出控制系统的一般特征,接着分析开环控制的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过程,最后对开环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和制作,其内容是逐渐的深入和深化。其中画方框图作为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手段贯穿这些内容中。对于画方框图,重点不在于教学生怎样画方框,而是要教学生怎样利用方框图来分析和理解控制系统,怎样利用方框图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怎样用方框图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想法。 2. 学情分析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摘要]文章介绍了基于对应职业领域的工作逻辑及工作特征、目标岗位实践 专家职业成长历程、BAG课程开发法,考虑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及教学条件,以工作任务为主线,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到学习领域课程开发,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的过程。 [关键词]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推动下,高职院校尤其是示范性高职院校普遍开展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其中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是:在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基础上,借鉴和扬弃BAG课程开发法,对职业工作进行整体化的分析和描述,在此基础上确定典型工作任务、转换配置学习领域,形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不再是按照学科及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来构建课程体系,而是根据职业领域中典型工作任务的完整性和相关性来构建课程体系界定课程内容,根据初学者到专家的职业能力发展规律来排列课程。课程内容不再是脱离具体工作情境和工作过程的点状(岗位)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而是反映某一职业(专业)最重要的职业能力的、综合性的“典型工作任务”,是从具体的“工作领域”转化而来。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内涵,用一句话概括可以理解为“遵循职业成长规律,体现发展性任务,为学生将来的实践和职业成长提供一个框架”。 一、广泛开展专业调研,准确进行专业定位 专业定位是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构建的逻辑起点。一是设计表格与问卷对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企业进行需求状况分析,及时掌握人才需求信息,分析专业所面对的产业基础和发展导向;二是紧紧围绕规划部署,对接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及时跟踪区域产业发展;三是明确本专业相应本科层次、中职层次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分析自身的竞争优势,区别本科、中职专业定位,准确定位适合高职教育类型的专业培养目标(如图所示)。 二、深入分析职业领域工作逻辑或工作特征,进行工作任务分析 1.调研分析目标岗位(群)工作过程,确定职业领域工作逻辑或工作特征。目标岗位确定后,调研和分析对应职业领域的工作逻辑,即目标岗位(群)的工作任务是按照哪一种逻辑线索展开的,常见的工作逻辑有产品、工作对象、工作过程、设备或系统的结构、岗位等。工作逻辑或工作特征是后续的调查发展性工作任务、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学习领域课程确定及其课程排序等步骤的基础。

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的十二个

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的十二个“观、说、论、辩” 作者简介:姜大源,湖北武汉人,现任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总编,并兼任上海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顾问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湖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兼职教授、北京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职业教育学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委员、教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暨课程理论与开发研究会主任。 我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2005年写过12个《观》,每个月写一篇卷首语,2006年写12个《说》;2007写了12个《论》;今年写了12个《辩》,现在写完了10个《辩》了还差2个《辩》。 《观》——第一年写的《观》,举例来讲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基于多元智能的人才观、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句式和字数完全一样,就标题写了12个。 《说》——2006年《十二个说》。比如职业教育创新说、职业教育结构说、职业教育功能说,句式和字数也是完全一样的。 《论》——去年写12个《论》,职业教育方法与职业教育教学原理论、职业教育技术教学论、职业教育经济教学论,也是句式和字数完全一样。 《辩》——今年写12个辩,依然是句式和字数是一样的。 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的十二个“观”: 一、基于多元智能的人才观 二、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观 三、基于全面发展的能力观 四、基于职业属性的专业观 五、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 六、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 七、基于学习情境的建设观 八、基于整体思考的评价观 九、基于生命发展的基础管 十、基于技术应用是层次观 十一、基于弹性管理的学制观 十二、职业教育学的类型特征观 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的十二个“说”: 一、职业教育教学思想的设计说 二、职业教育教学思想的职业说 三、职业教育教学思想的整体说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情境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情境设计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2015年度高等学校国内访问学者专业发展项目《工业4.0下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商务日语学习情境设计》项目(浙教办高科{34}号)阶段性性研究成果] 摘要:本文以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为指导,以商务日语专业的职业岗位群的真实典型任务为依据,对《商务日语》课程学习情境进行设计,并对相应的教学组织与实习进行的探究。 关键词:工作过程;典型工作;学习情境;商务日语 高职教育是以职业岗位为导向,以专业技能的形成为目标,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已成为最近几年的高职教学改革的热点。 一、理论基础 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源自德国“双元制”教育理念,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体现了教、学、做合一的职业教学模式。它的另一个关键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理论,认为学习情境要在职业的工作任务和行动过程的背景下,按照学习领域中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对学习领域的教学进行教学论和方法路转换,是学习领域课程的具体化。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对现有的课程体系继续整合是目前 高职院校教改的主要趋势,课程开发的模式也是建立在整体的、过程导向的职业分析基础上。首先是工作任务分析,即根据专业对应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之后是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综合能力领域;其次是教学过程分析,它分为学习领域的转换和学习情境的设计,前者是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重新建构行动领域转换为课程模块,后者是根据完整思维及职业特征分解学习领域为主题学习单元。这一过程可以简单描述为“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三者间的转换。 二、工作任务分析 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要求对现实岗位进行充分调研,并以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内容开发课程。依托每年浙江省教育厅毕业生跟踪调查及专业内部的调研,笔者了解到商务日语专业毕业生职业岗位职业大多为外贸跟单员、外贸业务员、外贸单证员、国际货代员、办公室助理文员等,其中外贸跟单员和外贸业务员占据比例最高。其主要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见表一)。 经过专业研讨会,对其进行工作任务的分析,界定其具体工作岗位及主要工作任务,明确各项任务的日语技能要求。提炼出商务日语专业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见表二)。 三、教学过程分析

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其启示(姜大源)

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其启示(姜大源)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漫谈 一、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 职业教育强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要实现这一培养模式,而又不对课程进行改革,那么只能是镜花水月。我们可以没有教材,甚至没有专业,但绝对不能没有课程,课程始终是职业教育和教学改革的核心。简单回顾一下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走势以及在这种走势下,我国课程改革的轨迹,将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课程改革的方向。图1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轨迹 如图一所示,它勾勒了改革开放以来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课程改革的轨迹。早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不久,劳动部培训司就引进了世界劳工组织开发的职业培训的技能模块MES课程。这一课程模式表明,职业教育课程应从工作需要出发,而不是以存储知识作为课程开发的起点。它还表明一个技能型的工作、一个工作任务可以按其工作步骤划分为不同的模块,通过模块的叠加来完成,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这在当时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然而,这一课程是指向职业培训的,针对具体技能的。但在我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学校教育,还具有教育的基本属性。而纯粹的针对职业培训的MES模块课程,很难兼顾职业性与教育性。在这之后,教育部职业教育司首任司长孟广平先生带领几位专家到加拿大等北美国家考察后,引入了能力本位CBE课程。该种课程因为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知识点、技能点,包括态度的分析非常详尽,特别是在对专项能力和综合能力进行界定和综合之后形成的课程开发表(DACUM),使得这一模式在学校层面的开发比较容易实现。因此,成为当年中等专业学校特别推崇的一个课程模式,并且直到今天还有着非常大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