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小学资料】吉林省某知名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2

【中小学资料】吉林省某知名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2

【中小学资料】吉林省某知名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2
【中小学资料】吉林省某知名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2

桦甸八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语言表达运用题)两部分。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共75分)

一、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共9分。

汉字美学

骆冬青

汉字美学要关注汉字独特的美学创造的智慧,即汉字构造的原则。汉字的造字原理,以许慎《说文解字》所论影响最为深远。甲骨文的发现,固然令汉字造字在人们的视野中变得更加

复杂,来自远古的蛮荒之气、野性的思维,渗透到原初的汉字形态中,值得我们从美学思维的层

面进一步探索;许慎揭示的“六书”说,在思维层面对汉字的造字原理,做出了堪称经典的阐

说,或许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归纳和补正,但其无疑已为探讨汉字美学提供了一种深刻的致思方

向。汉字构造以象形为根基,图象先于声音的原理,就是造字层面上的美学阐论。汉字美学真

正的起点,正在汉字创造的美学原点之中。

这种关于造字的美学探索,也就与汉字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以及楷书的不同书体的变易有关,更与汉字最终的“方块字”形态相关。其中奥妙,虽与书写的物质变迁、

技术要求等相关,却更应当在一种美学的思维下予以理解。但最根本的,却在于汉字造字的美

学原则的探索。这些原则的发现,当与汉字创生的原初情境息息相关。

由此原理、原则的探索,自然引入关于汉字美学、汉字文化精神的探讨。汉字之中的文化积淀,是与汉字的构成相关的。例如,一个“中”字,一个“道”字,所包含的中国文化内核,

需要多少部论著才能阐释清楚?西方文字也有类似情形,汉字之不同则在于字形、字音的分析

中已经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史的内容,这种对中国文化史内容的积淀,成为汉字美学又一深刻的

方面。若深究“文”①之含义,则“文化”本身即为“审美化”的重要体现。所以,在汉字中积

淀的文化史,包含着许多美学的内容,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每个汉字都是一首诗、一个故事、

一段历史,还是一种哲学。而这些内容,与其他文字不同,是深刻地蕴涵于汉字的训释之中的。

训诂学或传统的小学②之所以重要,显然并非“识字”那么简单。或者说,广义的“识字”,正

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而审美的感悟乃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汉字“偏旁”的构成,形成了一个稳定而持久的谱系。这当然与汉字创造时的物质条件相关,但是,汉字之所以能够长久地应对物质世界的变迁,灵动自如地承担复杂的表达任务,自

是与汉字的特点相关。汉字本身内在的美学谱系与汉字观照世界的方式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关

联。许慎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

取诸身,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这里的“俯仰”“观象”、“观法”,“近取诸身”

等,昭示了文字与世界建立关系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却在文字本身中如同活化石般被凝定。

汉字美学的蕴涵,不妨说是无尽的。中国文化的蕴涵,在汉字美学中具有相当充分的体现。从汉字到汉语,当是一个更广远、更深邃的美学境域。可是,“汉字美学”的独特性,却可

以自成一体,与“汉语美学”并非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我们瞩目于“汉语美学”,但更注重

“汉字美学”的奠基性。

(选自《文史知识》《汉字蕴涵的美学》)

【注】①文:许慎《说文解字序》:“文者,物象之本。”②小学:汉代称文字学为小学。隋唐以后为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之总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许慎的“六书”说对汉字的造字原理作出了经典阐释,不需要进行进一步归纳和补正。

B.汉字在对字音字形的分析中就包含了深刻的文化史内容,类似情形也出现在西方文字中。

C.汉字内在的美学谱系与其观照世界的方式间的关联,是其能长久灵活地承担表达任务的原因。

D.汉字美学具有独特性,可自成一体,它虽然只是“汉语美学”的一部分,却是其基础所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列举“甲骨文”和“六书”两个事例,对比鲜明地论证了研究汉字构造原则是探索汉字美学的开端。

B.作者以许慎包羲氏治理天下的话为论据,论述了汉字与世界建立深刻关联的过程。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汉字中的文化精神,彰显了作者关注民族传统文化的立场。

D.全文围绕对汉字构造美学原则的探索,逐层深入地论述了其在汉字美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只有对汉字造字的美学原则进行深入探索,才能投到汉字美学真正的起点。

B.只要深入了解汉字的造字原理及蕴含的中华文化,就抓住了汉字美学的核心内容。

C.传统的小学并不只是简单地教人识字,也包含审美感悟等深刻的文化内涵,因而很重要。

D.具有无穷无尽蕴涵的汉字美学,能够相当充分地体现中国文化的蕴涵。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共25分。

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

朱成玉

临终时,祖母颤巍巍地示意我们点上一根儿蜡烛,说要和它一起熄灭。我不知道祖母此举有何深意,只知道那个时候经常停电,而一根蜡烛的价钱是5分硬币。

祖母望着蜡烛,眉头舒展,灵光乍现,随即又仿佛一个跋涉了许久的旅人到达了目的地,长舒一口气,卸下所有。

祖母没有活过那根蜡烛,先它一步,咽了气。祖母的脸上露出久违的微笑,酒窝像一朵莲花。她奋力伸出手去,骨瘦如柴的手,指着我们。像菩萨的手,伸到我们中间。

祖母去了,电却来了,电灯照亮所有人的忧伤,却再也照不亮祖母的前额。

父亲吹灭了蜡烛,说:“留着这根蜡烛,等出灵的时候,点着它,给你奶奶在那边照个亮儿。那边太黑了。”

那边是哪边?父亲又没去过,怎么就知道那边是黑的?年少的我满是疑惑,可是看着一张张因为悲伤而严肃异常的脸,我又不敢问太多。

父亲似乎看出我的疑惑,接着说:“你奶奶这一辈子苦啊,在晦暗的地方待得时间太长了。”

祖父和祖母结婚几年后便当了兵,然后杳无音讯,祖母一生没有再嫁,独自一人养大父

亲和叔叔。因为祖父当的是国民党兵,所以“文革”的时候祖母免不了受了很多红卫兵的“声讨”。祖母忍受着尘世带给她的一切苦楚,正如她那苦命的村庄,终日沉默,一言不发。

她在村庄里扎下根去,哪都不去。她说就算临死前最后一刻,也要等着祖父,她就那么执拗地信着,祖父还活着。

那段日子,祖母常常去当铺。从最开始的手镯,到后来的银饰,甚至她最割舍不下的香炉,银制的烟袋锅,都一一典当出去,只是为了让她的孩子们不挨饿。为了孩子,她把自己的家当典当得干干净净,只剩一副嶙峋的瘦骨。

老了,本想着该享享清福,却不想又得了重疾。

祖母卧床不起,躺在床上,谁都可以推开她的门进去,看她躺在床上的狼狈样子。

“离远点,我身上臭!”她老人家总是这样对我们说。

祖母是个极其干净的人,大家闺秀,年轻时候有洁癖,她的床,别人坐过之后,她都要重

新洗一遍。可是她老了,病了。她所有的器官都坏了,功能丧失,不得不由家人为她擦洗身体。每当这时候,她会像疯子一样发火,有时候会像小孩一样哭。一生的尊严和坚守,噼里啪啦全毁了。

最难熬的是夜晚。一切都停了下来,唯独疼痛,还在漫无边际地爬。

祖母在黑暗中,忍着疼痛,她的手紧紧攥着,她的嘴紧紧咬着被子,她不喊叫,她心疼她

的儿孙,不想让自己的喊叫惊醒了我们。

祖母在黑暗中,被疼痛戳醒,就那么睁着眼睛,我想,她的脑海中定是一遍一遍地播放着往日时光,这岁月的皮影戏,终于要演到最后一幕。

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祖母在黑暗里对抗疼痛的方式,竟然是给我们一颗颗地嗑着瓜子,早上醒来,她的枕头边儿上堆满了很大的一堆瓜子瓤。只有早晨这会儿,她才能睡一会儿,我们轻手轻脚,从她的枕头边搬走一座山,尽量不弄出一点儿声响来。

想起父亲说的话,祖母更多的时光都是在黑暗里,而她并没有因此消沉,照样带领我们

把日子过得柳暗花明,风生水起。说白了,祖母是一个可以驾驭苦难的人,这苦难的烈马,一旦驯服,可以驮一个人奔往幸福。

在黑暗里又怎样?那就去做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

这是祖母的哲学。

祖母大限将至,在那幽深的黑夜里,尚且咬牙活着,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挥霍生命?

终于知道祖母为何在临终前执意要点上一根蜡烛,她是需要这根蜡烛为她送行。她不想,临死前的最后一刻,都是黑暗的啊!

现在想想,祖母临终的眼里,一定是看到了祖父,嘴边才绽开了一朵莲花。

想起祖母的这个夜里,我把灯关上,点燃一支蜡烛。倾听黑暗的蜡烛,时而被风吹熄,时而被风吹亮。

夜里的云朵在窗玻璃上颤抖着,想借点光亮取暖,捎带着擦亮了属于思念的天空。

忽明忽暗的蜡烛,是奄奄一息的祖母,为了祖父和她的孩子们,咯尽了最后一滴血。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5分

A.“我”父亲因担心“那边太黑”而要等出灵的时候再点着蜡烛,以便为“我”奶奶照个亮儿,这说明父亲是一个迷信、愚昧的人。

B.祖母“望着蜡烛,眉头舒展”的情节与葛朗台临死前抢夺十字架的情节,可谓异曲同工,都

反映了主人公心为物役、难舍俗世的性格。

C.本文从祖母逝世起笔,正文运用了大量的插叙,回忆祖母一生的艰辛,结尾回扣祖母逝世。全

文既有整体勾勒,又有细节刻画,做到了首尾呼应,韵味丰富。

D..“这苦难的烈马,一旦驯服,可以驮一个人奔往幸福。”文章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苦难”拟人化,形象地说明苦难一旦被战胜,就可以带给你幸福的道理。

5.小说在刻画祖母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6.小说以“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为题,有什么妙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7.文章临近结尾部分提到“这是祖母的哲学”,那么“祖母的哲学”是什么?请结合本文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思考。(8分)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共19分。

李重进,其先沧州人。周太祖之甥,福庆长公主之子也。晋天福中,仕为殿直。重进年长于世宗,及周祖寝疾,召重进受顾命,令拜世宗,以定君臣之分。世宗嗣位,为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

世宗亲征淮南,命重进将兵先赴正阳。俄闻李谷攻寿春不克,退保正阳,促重进兵助之。吴人以谷退为惧,乃发兵三万余,旌旗辎重①亘数百里;时周师未朝食,吴师奄至,周师望其阵皆笑之。宣祖领前军与重进、韩令坤合势击之,一鼓而败,斩首万余级,追奔二十余里,杀大将刘彦贞,擒裨将盛师朗数十人。世宗大悦,诏书褒谕,即以重进代谷为行营招讨使。

张永德屯下蔡,与重进不协。永德每宴将吏,多暴重进短,后乘醉谓重进有奸谋,将吏无不惊骇。永德密遣亲信乘驿上言,世宗不之信,亦不介意。二将俱握重兵,人情益忧恐。重进遂

诏重进夹淮城正阳、下蔡,既成,上其图。俄又败淮兵二千余于塌山北。时围寿经年未下,吴遣将许文緽、边镐舟师数万,溯淮来援。文緽维舟淮南,据紫金山,山距寿数里,设十余砦②,连亘相望,与城中烽火相应;又南筑夹道,将抵寿为馈路。重进伺其城北展砦,出兵击之,败五千余众,夺二砦,获器甲甚众。世宗幸寿,宴从官,召重进赐戎服、玉带、金银器、缯彩、鞍勒马。

(节选自《宋史》卷二百四十三,有删节) [注]①辎重:装载于车运输的军用物资。②砦:同“寨”。

8.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李景知之密令/人赍蜡书诱重进/啖以厚利/重进表其事/时行濠州刺史齐藏珍亦说重进/世

宗知之/假他事诛藏珍/

B.李景知之/密令人赍蜡书诱重进/啖以厚利/重进表其事/时行濠州刺史齐藏珍亦说重进/世

宗知之/假他事诛藏珍/

C.李景知之/密令人赍蜡书诱重进/啖以厚利/重进表其事/时行濠州刺史齐藏珍亦说重进/世

宗知之假/他事诛藏珍/

D.李景知之密/令人赍蜡书诱重进/啖以厚利/重进表其事/时行濠州刺史齐藏珍亦说重进/世

宗知之假/他事诛藏珍/

9.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嗣位,继承君王之位。文中的“嗣位”是指后周世宗继承后周太祖的皇位。

B.马步,古代军队中的骑兵和步兵,即在陆地作战的军队。舟师,古代军队中的水军。

C.裨将,又称牙将、偏将,古代军队中的副将,在该将职位之上的是主将,又称元帅。

D.烽火,古代战争中,用火作为主要武器来进攻对方,以期取得战争胜利的一种手段。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李重进作战英勇立下战功。在正阳之战中,面对大兵压境的吴军,李重进挺身而出,率领部下一举把吴军打得大败,斩杀一万多人。

B.李重进积极化解内部矛盾。面对张永德的攻击与陷害,他只身到张永德的军中诚意相劝,终使张永德释去敌视之意,两军协和安好。

C.李重进善于抓住有利战机。在围攻淮城正阳、下蔡中,面对吴军庞大而复杂的阵势,他抓住吴军扩营寨之机,发兵攻打,缴获甚多。

D.李重进因功受到提拔奖励。李重进立了战功,周世宗任命他代替李谷担任行营招讨使。后赏赐给战衣、玉带、金银器、绸缎、鞍马等。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时周师未朝食,吴师奄至,周师望其阵皆笑之。(5分)

②吾与公皆国家肺腑,相与戮力,同奖王室,公何疑我之深也。(5分)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共12分。

点绛唇?感兴

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①。平生事②,此时凝睇,谁会凭阑意。

【注】王禹偁(chēng):巨野(今属山东)人。在朝为官敢于直言讽谏,屡受贬谪。曾贬黄州,又迁蕲州(今属湖北)病死。北宋最早改革文风的诗文家,由于他直言敢谏而屡遭贬谪。①如缀:排列成行很整齐,如连缀在一起。②平生事:这里指向来所追求的功名事业。

12.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雨恨云愁”一句词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借景抒情,写江南多云多雨令人感到惆怅,以表现

作者的心绪。

B.“江南依旧称佳丽”一句表明作者眼中的江南仍有着美丽的景象,“依旧”暗寓了今昔之感,透露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C.“水村”两句抓住江南水乡最富地方特色的景物进行细致刻画,展现了一片明丽、温馨的景象。

D.“天际”两句承上片写景而来,视角由低而高,转向空中。诗人用“天际征鸿”来反衬自己的碌碌无为,以物衬人。

E.词人遥见“天际征鸿”触发了“平生事”的联想,并将“平生事”凝聚在对“天际征鸿”

的睇视中,含蓄而深沉。

13.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分)

四、古诗文默写题,每空1分,共10分。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则》中,孔子认为,聪明人应当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学习态度。(2)《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

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3)《陋室铭》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岳阳楼记》中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表明作者以天下为已任的语

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表现对祖国命运担忧的两个名

是:“, ?”

第Ⅱ卷(共75分)

五、语言文字表达与运用

15.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使用,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①《中国最强音》节目一推出,就受到各方诟病。有人认为简单地模仿电视台同类节目并不一定会产生好的效果,邯郸学步只会丢掉自己的长处。

②参加《我是歌手》节目的选手们风格各异,演唱的歌曲也各有特色,曲尽其妙,整个现场激情澎湃,让歌迷们完全沉浸其中。

③整节课几乎是学生的天下。每一位发言的同学都侃侃而谈,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对别人的看法提出异议,或补充说明,显示出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

④着眼当下,土地仍然是很多农民维持生计的最后一道防线,在新一轮城镇化浪潮中,我们从

制度上保留承包权就相当于保障了农民的安身立命之本。

⑤已经路人皆知的品牌为何还要铺天盖地地投放广告?因为不管一个品牌知名度多大,品牌的轻度消费者是非常重要的,此为提醒和转换品牌的轻度消费者。

⑥在西方英美法系国家,著名法官其实就是法理功底深厚的学者,法官的判决书往往连篇累牍,一篇精彩的判决书甚至堪称出色的法学。

A.③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①③④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是指采用数字处理、数字存储、数字采集、数字展示和传播等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成可共享的数字形态并加以保存。

B.运营商自从宣布实施流量不清零政策以来,不少网友吐槽流量消耗速度太快,中国移动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相关报道不属实,手机流量不会“跑得快”。

C.12306网站提醒登录网站或使用手机客户端购票的旅客,不要将个人信息提供给第三方网站和手机客户端,以免给个人信息泄露带来风险。

D.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从“吃饱”向“吃好”“吃健康”的转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17.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当你还是一棵幼苗的时候,别人不容易在远处看到你。①他们从你身边走过, ②站在你身边,也可能视而不见, ③你还不引人注目。

而④当你长成一株大树时,哪怕在很远的地方,别人⑤会看到

你, ⑥欣赏你。

①②③④⑤⑥

A 虽然或者因为/ 还并且

B 虽然但是除非如果/ 并且

C 即使就算除非/ 也并且

D 即使甚至因为/ 也并且

18.请仿照画线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6分)

人生就像一条河流,快乐和悲伤是河流的两岸;人生犹如一幅画卷,冷色和暖色的交织

才成就画的璀璨夺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痛苦并快乐着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完美人生。

六、命题作文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现代汉语词典》上说:命运是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也指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向。

有人说:命运是生命的一种运行方式。生命平常地运行,就是平常的命运;生命异常地运行,就是异常的命运;生命超常地运行,就是超常的命运。

命运与环境有关,改变了环境,便能改变命运;命运与选择有关,把握好选择,也就把握好命运;命运与机遇有关,抓住了机遇,也便抓住了命运。

也有人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生活中,你对“命运”有何认识,请以“命运与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答案:1.C; 2.A; 3.B

解析:1.A“不需要”错,原文是“或许可以”;

B“类似情形”指的不是前一句的内容;

D“它虽然只是‘汉语美学’的一部分”错,原文末段说“与‘汉语美学’并非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2.“对比鲜明”错

3.“就抓住了汉字美学的核心内容”错,原文第一句只是说“要关注”

4.C;

5.坚忍、顽强:独自忍受生活之苦,支撑一个家。

自尊、好强:不愿意别人为她擦洗身体。

仁爱、体贴:心疼儿孙,忍痛不叫。

6.①题目使用拟人手法,新颖别致,吸引读者;

②隐喻手法突出人物品格:把祖母比喻成蜡烛,把磨难比喻为黑暗, “倾听黑暗”巧妙地表现出祖母对待磨难的方式和乐观的态度;

③寄托作者情感:充分地表达了作者对祖母的怀念、感激和敬佩之情;

④深化主题:借助蜡烛表达了作者面对对生命与生活苦难的哲学思考,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7.①祖母的哲学是什么?可扣住祖母饱受磨难而不消沉的人生态度、敢于与苦难搏斗的坚毅顽强,敢于驾驭苦难的乐观精神三个方面来表述;(4分)

②祖母的哲学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可扣住祖母对待磨难的人生态度结合中华民族的坚强

不屈、乐观坚韧的民族精神来表述;(2分)

③祖母的哲学有什么意义?可扣住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或对我们自身的教育意义来表述。(2分)

解析:A父亲要求出灵时点燃蜡烛,说明父亲理解“我”的奶奶,不能据此说父亲是迷信、愚昧的;B心为物役、难舍俗世并不是祖母的性格;D应为比喻修辞

二、文言文阅读

8.B; 9.D; 10.A;

11.①当时周军还没有吃早饭,吴军就大兵压境,周军远远看到吴军的阵势都讥笑他们们。

②我与您都是国家的心腹,一起同心协力,共同辅助周朝,您怎么怀疑我这么深阿。

解析:8.正确标点为:李景知之,密令人资蜡书诱重进,啖以厚利,重进表其事。时行濠州刺史齐藏珍亦说重进,世宗知之,假他事诛藏珍。

9.“烽火”"是古时边防报警点的烟火,而不是武器。

10.“挺身而出,率领部下一举把吴军打得大败”分析不当,原文的意思是,周宣祖率领前军与李重进、韩令坤合兵攻打吴军,一鼓作气,把吴军打得大败。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李重进,祖先是沧州人。是周太祖的外甥,福庆长公主的儿子。晋天福年间,出仕为殿直。李重进比周世宗年长,等到周太祖卧病不起,召来李重进接受临终遣命,让他叩拜周世宗,用来确定君臣之间的职分。周世宗继承君位,李重进担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侯。

周世宗亲自统兵征伐淮南,命令李重进带兵先去正阳。不多时听说李谷攻打寿春不能取胜,退兵到正阳固守,督促李重进率兵为他助战。吴国人认为李谷退却是害怕吴军,于是派发三万多人的军队,旗帜物资绵延几百里。当时周军还没有吃早饭,吴军就大兵压境,周军远远看到吴军的阵势都讥笑他们。周宣祖率领前军与李重进、韩令坤合兵攻打吴军,一鼓作气,把吴军

打得大败,斩杀一万多人,追击他们奔跑二十多里,击杀大将刘彦贞,擒捉偏将盛师朗等几十人。周世宗非常高兴,下诏书进行表彰,就任命李重进代替李谷担任行营招讨使。

张永德在下蔡驻扎,与李重进不融洽。张永德每逢宴请将吏,暴露李重进的缺点很多,后来借着酒醉说李重进存有奸谋,将吏们都很惊慌害怕。张永德暗中派遣亲近的人乘坐驿马向周世宗报告,周世宗不相信会有这事,也不把这事放在心上。这两位大将都握有兵权,人们心中更加担忧恐惧。李重进于是从寿阳单身独骑到张永德的军帐中,吩咐摆上酒席,亲自给张永德斟酒说:“我与您都是国家的心腹,一起同心协力,共同辅助周朝,您怎么怀疑我这么深啊。”张永德敌视之意化解、两支军队都协调安好。李景知道这件事后、暗中让人送上蜡书诱惑李重进,拿丰厚的利益引选李重进写奏拿报告了这件事。当时,濠州刺史齐藏珍也功说李重进,周世宗知道这事后,假借别的事情责罚了齐藏珍。

皇帝下诏命李重进包围淮城正阳和下蔡,包围完毕,画图呈上。不久,又在塌山北打败两千多个淮兵。当时周军包围寿州一年也没有攻下,吴将许文縝、边镐带领水军几万,逆着淮水前来支援。许文縝系船停泊在淮水以南,占据金山,此山距离寿州好几里,设立营寨十余座,接连不断递相望到,与寿州城中的烽火台相互照应;又向南修筑夹道,要抵达寿州城作为运粮饷

财物的通道,李重进看到他们城北扩展营寨,发出军兵攻打他们。打败多千多人,夺回两座营寨,缴获器械铠甲很多。周世宗幸临寿州,宴请从属众官,召见李重进赏赐给战衣、玉带、金银器具、绸缎、鞍勒马。

三、诗歌鉴赏

12.AC;

13.①壮志难酬的惆怅:借天边鸿雁展翅高飞,表现自己屡遭贬谪、不能大展宏图的苦闷;

②知音难觅的抑郁:“谁会凭栏意”的感叹表达了诗人心志无人可诉的痛苦;

③客居异乡的孤独:诗人赋异乡江南雨云以“恨”“愁”,足见心中郁积着深沉的愁闷。

解析:A、应为“拟人”手法;

C、展现的是“寂寥、萧瑟”的景象

四、默写题

1.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2.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3.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五、语言表达

15.答案:D

解析: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侃侃而谈:形容理直气壮的谈论或演讲。

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依托。以上为使用正确的成语。

曲尽其妙:把其中的微妙之处委婉细致地充分表达出来。形容表现的手法非常高妙。此处用来形容歌曲望文生义。

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连篇累牍: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

16.答案:D

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改为“采用数字采集、数字存储、数字处理、数字展示和传播等技术”。B项,中途易辙,将“自从”移至句首。

C项,不合逻辑,“以免给个人信息泄露带来风险”应改为“以免带来个人信息泄露的危险”。

17.答案:D

解析:略

18.答案:人生如同一支乐曲,

高音与低音交错弹奏才涤荡出震撼人心的音符;

人生好像一片森林,

高树与矮草交杂才构成了森林的幽深

(答案不唯一)

解析:画波浪线句是比喻句,句式为“人生犹如……,……才……”,后一分句包括事物相对的两个方面。

七、命题作文

19.答案:略

解析:

最新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共22道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的篆刻艺术;其实就是在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材质上以篆体文字雕刻的艺术.因以制作印章为主;又称印章艺术.作为国粹之一;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以贯之及厚重的悠久传统.其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向来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或自篆自用;或馈赠文友;钤记落款;观赏把玩;可从中获得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 考篆印之滥觞;当不晚于周代.当前所发现的最早实物;可确定为东周遗物;学界亦普遍接受“我国篆印源于春秋而盛于战国”的论断.但从当时篆刻艺术的成熟程度论之;此前当有相当漫长的发展过程.商周时期普遍应用的甲骨文;就是以刀为笔;刻在龟甲兽骨之上而成的;广义而言亦可归入篆刻艺术之内.河南安阳殷墟曾出土过颇似当今印章的铜玺;字迹清晰;斑斑可考;或可视为印章艺术之先河. 古人崇尚诚信;因而对作为诚信物证的印玺十分重视.先秦时期;古风犹存;等级观念尚不严备;无论官印、私章;皆可称“玺”;且样式五花八门;美不胜收.到秦汉时;专制制度正式确立;社会等级日益森严;“玺”成为了皇帝王侯印章之专用名称;其他人的印信只能以“印”“章”“记”等名之;且尺寸、样式也有严格规定.汉代时;篆刻印章十分兴盛;到达顶点.考其原因;乃由于秦代实行“书同文”;废六国古文字;独行秦国创制的小篆字体;而比篆晚出之隶、草、楷、行等字体尚未行世;故篆文居官方正式字体地位;因而大盛.另两汉社会稳定;冶炼业和手工制作业发达;使得汉印的艺术取得长足进展;水平空前;而成为历代篆刻家尊奉临摹之典范. 就制作方法而论;汉印多以黄铜浇铸而成;但浇铸前须将印文反刻于陶范内壁;而部分急就章乃直接用铜坯凿成;如“某某将军章”等;另有一部分乃就玉材而雕琢.因此;三者尤其是后两者被认为是现代篆刻艺术之始祖. 印章文字;有凹凸两种;凹者称阴文;凸者称阳文;也有阴阳合璧者.因印泥多取朱色;故钤盖印蜕后;阴即白;阳即朱;遂又有“白文”“朱文”之目.印面虽风韵万端;但也无非是依阴阳二体间组合搭配以求变化.阴文之美;无阳文之衬托则不可能存在;反之亦然.二者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故而“分朱布白”“虚实有致”乃印人需潜心探索的治印之道.真可谓是高深莫测;奥妙无穷. 篆刻就布局而言;有字法、章法之分.字法乃用字写字之法.包括选取字体、反书于印面等环节.不同时代之字体;切不可出现于同一印章之内.而字之书写;乃印家书法功力的集中体现.而所谓章法;指将所有印文排列于印面的艺术;要力求疏密有致;彼此呼应;向无定法;气象万千;这应该是篆刻艺术最重要的一环.因为即使印家刀法熟练;而章法却幼稚;亦绝无佳作可言.尤其是同一字两次以上出现于同一印章时;每字则不可取同.而成套成组之印章;须方方有别;显示其作者的章法功力.所以在设计印稿时必反复构思;用尽解数.当然既是印家;便多是“心中有字”“胸内有法”. 1.下列对于中国篆刻艺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篆刻艺术属于国粹;又称印章艺术.它是在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材质上雕刻篆体文字的艺术. B.中国篆刻艺术的起源应该不会晚于周代;中国篆刻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而形成了一以贯之以及厚重的悠久传统. C.中国篆刻艺术有凹凸两种形式;分别称为阴文和阳文;也有阴阳合璧者;由于印泥多用朱色; 又有“白文”“朱文”的说法. D.中国篆刻艺术在章法上疏密有致;彼此呼应;使万千气象融于方寸之间;让人从中获得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人崇尚诚信;人们对作为诚信物证的印玺十分重视.等级观念尚不严备的先秦时期;玺的样式五花八门;美不胜收. B.汉代篆刻印章大盛的原因:一是小篆居官方正式字体地位且独行于世;二是当时社会稳定、冶炼与手工业发达. C.印章的印面依据阴阳二体间的组合搭配来求得变化;二者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进而取得奥妙无穷的效果. D.印家的“心中有字”是指篆刻布局中将所有印文排列于印面的章法;这也是篆刻艺术最重要的一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骨文在广义上可归入篆刻艺术之内;殷墟曾出土过颇似当今印章的铜玺大致可以视为印章艺术的先河. B.就制作方法而论;现代篆刻艺术的始祖被认为是汉代直接用铜坯凿成的急就章和用玉材雕琢的印章. C.篆刻中的字法包括字体的选择和反书于印面的书写等环节;后一环节是印家书法功力的集中体现. D.设计印稿的印家需要反复构思;使尽解数让成套和成组的印章方方有别;从而显出自己的章法与功力. 二、文言文阅读 (一)课内文言知识(每题2分;共10分) 4.下列选项中文言句式跟其他三项不同的是()(2分) A.夫晋;何厌之有? B.大王来何操? C.群臣侍殿上者. D.不然;籍何以至此. 5.下列划线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最新上海市浦东新区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期中联考 高一语文试卷 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阅读 6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11分) ①在美国的许多城市,人们希望能呼吸到最清洁的空气,这种追求几乎达到了宗教般的狂热。为此,一些减少空气污染的新技术应运而生,可是谁也不曾想到,人们却为此不断付出巨大的代价。 ②1990年,美国的《洁净空气法规》强制空气质量差的地区在汽油中添加充氧剂等化学制品,从而减少一氧化碳和苯等害气体的排放量。但是,现在发现,大多数常用的充氧剂如甲基叔丁基乙醚已从地下贮油箱中渗入地下水,并已污染了地下饮水源,使这一地区可能在几年内成为美国最严重的地下水污染区。科学家认为,水中即使有十亿分之几十的甲基叔丁基乙醚,也会对人的健康有严重影响,甚至可能会致癌。一些曾坚决反对运用这项技术的团体还认为,加油站的空气中这中充氧剂气体含量过高,会使人呼吸困难、头痛和眩晕,不仅加油站的人,就连路上的行人也会受到影响。 ③麻烦的事远不止这些。科学家们证实,这种化学物质具有很强的水溶性,对土壤几乎没有亲合力,同时它又是很难分解的寿命很长的物质。虽说甲基叔丁基乙醚见光可分解,但阳光很难进入土壤和地下水中。因此,它一旦进入地下水中,人们就很难将它“请”出来,而它渗入到更深水层的可能性则是不可避免的了。美国政府有关部门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关闭受污染的水井,断绝受污染的水源,设法从受污染区外部调水,当然,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资金数量是巨大的。还有一个办法是通过改进贮油箱来减少含有有害物质的汽油的泄露,但这仍不能解决已经发生的水源污染问题。 ④目前,美国的科学家们正在制定一个从水源中清除这种有害物质的计划,他们试图把从土壤中分离出来的被称作PM1的细菌注入受污染的地下水中。据说,PM1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吸收较大剂量的甲基叔丁基乙醚。科学家们同时坦率地说,这项在受污染的土壤和水的试样中已经获得成功的试验,在清洁地下水的具体应用中,还没有让人信服的实例。看来,这种“按下葫芦起来瓢”的情况,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是值得注意的。 1.(2分)甲基叔丁基乙醚的泄漏会造成地下饮水源污染,其根本原因

上海高中语文必背科目 (完整版)

高一第一册 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 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 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2、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咏史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高一第二册 5、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6、八声甘州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7、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8、登快阁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9、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0、终南山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11、登楼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6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蓊(wěng)郁按捺(nà)罗布泊(bó)铩(shā)羽而归 B.横槊(suò)脊(jǐ)梁涮(shuàn)羊肉战战兢兢(jīn) C.嗥(háo)叫月晕(yùn)黑魆魆(xū)一场(chǎng)大战 D.窈(yǎo)窕召(zhào)唤怯(qiè)生生锲(qiè)而不舍 2.下面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中亚细亚独特的地貌,奇伟的风光,每每令我惊骇,叫我明白了“世间有大美”这句话。而在所有雄伟的风景中,落日大约是最令我震憾的。 B.我真的听见过一只大鸟在夜晚的叫声?整个村子静静的,只有那只鸟在叫。我真的沿着那条黑寂的村巷仓皇奔逃? C.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阑灯灺人散后,良晨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情不自禁地掂念它。 D.几乎在所有的文化里,狼都是邪恶、凶狠的动物,那些回荡在山谷间的深沉而骄傲的狼的叫声,足以使人毛骨耸然。 3.下列各句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厚非、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 B.传统的“严父慈母”在一些三口之家中逐渐演变为“慈父严母”,以前严厉的父亲如今在这些家庭中扮演着唱白脸的角色。

C.说到台湾,身边友人提及的大多是阿里山、日月潭、台北故宫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景点,我却更愿意从细小处去感受这个岛屿的风 俗与人情。 D.多瑙河滋润了布达佩斯这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于是这里也成了游客们趋之若鹜的旅游胜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诗画江南,山水浙江,我们的乡村,似珍珠洒落在缱绻的自然景色之中,可以堪称是一幅幅风格迥异、精美绝伦的画作。 B.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未消除,使得西方主流文化价值受到普遍质疑,引发了人们对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大兴趣。 C.国庆长假期间,为了确保将旅客送达目的地,我市长途汽车运输公司的200多辆汽车、300多名工作人员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 各自的岗位上。 D.未来三年内,中国将建成四十二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转变长期以来铁路客货混运的发展模式,并带动沿线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 5.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 赊”“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②当我们看到建筑中的回廊、栏杆、台阶、屋檐、门窗等等,都会触景生情,这些形象本身就是诗一般的语言。 ③反过来说,由于文学的积淀,中国古代建筑的形象也变得含情脉脉。 ④这些建筑形象,都诗化了,情态化了,所以都是那么的感人。 ⑤这种形象,却多与建筑有关。 ⑥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

(完整版)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共22道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的篆刻艺术,其实就是在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材质上以篆体文字雕刻的艺术。因以制作印章为主,又称印章艺术。作为国粹之一,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以贯之及厚重的悠久传统。其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向来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或自篆自用,或馈赠文友,钤记落款,观赏把玩,可从中获得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 考篆印之滥觞,当不晚于周代。当前所发现的最早实物,可确定为东周遗物,学界亦普遍接受“我国篆印源于春秋而盛于战国”的论断。但从当时篆刻艺术的成熟程度论之,此前当有相当漫长的发展过程。商周时期普遍应用的甲骨文,就是以刀为笔,刻在龟甲兽骨之上而成的,广义而言亦可归入篆刻艺术之内。河南安阳殷墟曾出土过颇似当今印章的铜玺,字迹清晰,斑斑可考,或可视为印章艺术之先河。 古人崇尚诚信,因而对作为诚信物证的印玺十分重视。先秦时期,古风犹存,等级观念尚不严备,无论官印、私章,皆可称“玺”,且样式五花八门,美不胜收。到秦汉时,专制制度正式确立,社会等级日益森严,“玺”成为了皇帝王侯印章之专用名称,其他人的印信只能以“印”“章”“记”等名之,且尺寸、样式也有严格规定。汉代时,篆刻印章十分兴盛,到达顶点。考其原因,乃由于秦代实行“书同文”,废六国古文字,独行秦国创制的小篆字体,而比篆晚出之隶、草、楷、行等字体尚未行世,故篆文居官方正式字体地位,因而大盛。另两汉社会稳定,冶炼业和手工制作业发达,使得汉印的艺术取得长足进展,水平空前,而成为历代篆刻家尊奉临摹之典范。 就制作方法而论,汉印多以黄铜浇铸而成,但浇铸前须将印文反刻于陶范内壁;而部分急就章乃直接用铜坯凿成,如“某某将军章”等;另有一部分乃就玉材而雕琢。因此,三者尤其是后两者被认为是现代篆刻艺术之始祖。 印章文字,有凹凸两种,凹者称阴文,凸者称阳文,也有阴阳合璧者。因印泥多取朱色,故钤盖印蜕后,阴即白,阳即朱,遂又有“白文”“朱文”之目。印面虽风韵万端,但也无非是依阴阳二体间组合搭配以求变化。阴文之美,无阳文之衬托则不可能存在,反之亦然。二者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故而“分朱布白”“虚实有致”乃印人需潜心探索的治印之道。真可谓是高深莫测,奥妙无穷。 篆刻就布局而言,有字法、章法之分。字法乃用字写字之法。包括选取字体、反书于印面等环节。不同时代之字体,切不可出现于同一印章之内。而字之书写,乃印家书法功力的集中体现。而所谓章法,指将所有印文排列于印面的艺术,要力求疏密有致,彼此呼应,向无定法,气象万千,这应该是篆刻艺术最重要的一环。因为即使印家刀法熟练,而章法却幼稚,亦绝无佳作可言。尤其是同一字两次以上出现于同一印章时,每字则不可取同。而成套成组之印章,须方方有别,显示其作者的章法功力。所以在设计印稿时必反复构思,用尽解数。当然既是印家,便多是“心中有字”“胸内有法”。 1.下列对于中国篆刻艺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篆刻艺术属于国粹,又称印章艺术。它是在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材质上雕刻篆体文字的艺术。 B.中国篆刻艺术的起源应该不会晚于周代,中国篆刻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而形成了一以贯之以及厚重的悠久传统。 C.中国篆刻艺术有凹凸两种形式,分别称为阴文和阳文,也有阴阳合璧者;由于印泥多用朱色,又有“白文”“朱文”的说法。 D.中国篆刻艺术在章法上疏密有致,彼此呼应,使万千气象融于方寸之间,让人从中获得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人崇尚诚信,人们对作为诚信物证的印玺十分重视。等级观念尚不严备的先秦时期,玺的样式五花八门,美不胜收。 B.汉代篆刻印章大盛的原因:一是小篆居官方正式字体地位且独行于世,二是当时社会稳定、冶炼与手工业发达。 C.印章的印面依据阴阳二体间的组合搭配来求得变化,二者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进而取得奥妙无穷的效果。 D.印家的“心中有字”是指篆刻布局中将所有印文排列于印面的章法,这也是篆刻艺术最重要的一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骨文在广义上可归入篆刻艺术之内,殷墟曾出土过颇似当今印章的铜玺大致可以视为印章艺术的先河。 B.就制作方法而论,现代篆刻艺术的始祖被认为是汉代直接用铜坯凿成的急就章和用玉材雕琢的印章。 C.篆刻中的字法包括字体的选择和反书于印面的书写等环节,后一环节是印家书法功力的集中体现。 D.设计印稿的印家需要反复构思,使尽解数让成套和成组的印章方方有别,从而显出自己的章法与功力。 二、文言文阅读 (一)课内文言知识(每题2分,共10分) 4.下列选项中文言句式跟其他三项不同的是()(2分) A.夫晋,何厌之有? B.大王来何操?

2020年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2020年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A.铿锵(kēng)嵯峨(cuō)缱绻(juǎn)茕茕孑立(jié) B.剔透(tì)逡巡(qūn)伛偻(gōu)命途多舛(chuǎn) C.愧怍(zuò)媲美(pì)趿拉(tā)一蹴而就(cù) D.氛围(fèn)倨傲(jù)谄媚(xiàn)瞋目而视(chēn)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B.在青年心目中,咬文嚼字的作文训练尤其不和胃口,他们总以为能倚马千言不加点窜的才算是好角色。 C.时间蹂躏记忆,人往往身不由己地凛冽忘却,记忆消褪如潮,最终亦只留下一些细微深入的细节。 D.潮流是只能等不能追的,这和在火车站等侯火车是一个道理,乖乖留在站上,总会有车来,至于刚开走的车,我们泛泛之辈是追 不上的。 A.对于东方科学采取粗暴态度的人,对于西方文明言过其实的人,大概不是科学家。 C.为中国女曲打拼9年,也取得了不俗战绩,但08奥运后,劳 苦功高的韩国曲棍球名帅金昶伯却未能与体管中心续约。 D.要说那些都是他做得不合脚而被退回来的靴子,那似乎是不可想像的。是不是他买了那些靴子来作摆设的呢?这好像也不可思议。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智利铜矿被困矿工在与命运搏斗了两个多月后,向人们用奇迹诠释了人类追求生存和光明的伟大精神,救援过程更是诠释了“生 命价值高于一切”的理念。

B.德拉孔查指出,略萨是西班牙语文学领域内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他用一种新的写作风格丰富了西班牙语文学,其作品弥合了西 班牙语文学与西方现代小说之间的差异。 D.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本质是过度的自我重要感,这种明显的自恋常常伴随着脆弱的自尊,这使患者不断地检查别人对他的印象如何,并且会对他人的批评作出愤怒和失望。 5.对下列各句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普希金,俄罗斯诗人,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有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B.张溥,明末文学家,曾组织评议时政的团体“复社”,影响甚广。有《七录斋集》传世。 D.《左传》是记录春秋历史的编年体史书,它的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6.简要概括下列图表中所反映的信息。(4分) 几百年来冰核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 7.2011年3月,日本核电站泄漏事故备受关注。在浙江、江苏、广东等地,有两种谣言比较盛行:一称中国海域海水被放射性物质 污染,没法再提炼盐;一称食用碘盐可以防核辐射。于是乎,出现了 民众纷纷抢购碘盐的现象。如果当时你的父母也加入了这一行列, 你会怎么对他们说?要求:态度鲜明,表达得体。(不超过60字)(5分) 二、现代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4分) 春的感知 严阵

上海高中语文-最新教材目录-解析

上海高中语文最新教材-目录 (每单元课文分基本篇目和略读篇目,带*者为略读篇目) 高一上 第一单元生命体验 一沁园春?长沙(毛泽东)(气势磅礴,画面壮阔,意象壮美,意境高远。 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一个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发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二跨越百年的美丽(梁衡: 当代散文家“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 三*生命本来没有名字(周国平:当代作家哲学家主要散文集:《守望的距离》等) 第二单元美好亲情 四边城(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代表作:中篇小说《边城》,长篇小说《长河》,散文集《湘西》、《湘行散记》等。风格特征:恬静冲淡的风格,小品散文的笔调,诗词曲的意境;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贡献:创造了一种采用抒情笔调描写的具有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并发展了新文学中抒情小说的文学样式。他被誉为现代中国的“风俗画家”。) 五合欢树(史铁生: 当代作家代表作:《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等) 六 *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一个家庭成员的自述(里柯克) 第三单元人我之间 七最后的常春藤叶(欧?亨利: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之一)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欧?亨利(美):《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没有完的故事》 莫泊桑(法):19世纪法国批评现实主义代表世界短篇小说巨匠。 代表作:《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 契柯夫(俄):《变色龙》、《套中人》 八邂逅霍金(葛剑雄)(霍金:《时间简史》) 九一碗阳春面(栗良平) 第四单元诗歌及其欣赏 十再别康桥(徐志摩: 现代诗人新月派代表人物)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测试试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测试试题及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24分) 注意事项: 祖 舍 D .广袤(mào)角隅(yú)一望无垠(yín)蛮横(hèng) 2.下列句子中,每句有一个错别字,挑出来,把正确的字写在句

后括号里。 A.旧历的年底必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 B.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 C.生活没有意思活不下去的人,不如干脆死去,即使讨厌见他的人也见不到他了。 D.没有意思而不想活的人,干脆死去,即使讨厌见他的人也见不到他了。 4.下列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杜甫的诗反映了唐由盛转衰的过程,被称为“诗史”,杜甫被称为“诗圣”,“三吏”“三别”是他的作品。 B.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作品众多,其中我们学过的《祝福》一文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C.鲁四老爷告诫四婶,祥林嫂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 D.考试作为一种手段,理应发挥它的作用,但是把考试和教学混为一谈,甚至视考试高于一切,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二、(共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后院——离地球1光年的地方。包围着我们的太阳的是一群巨大的雪球,这些雪球由冰块、岩石和有机分子组成:它们就是慧核。每当恒星经过的时候都对它们产生一定的引 耀着整个太阳系。 6.下列有关太阳系的行星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王星、天王星、土星和木星都有各自的卫星。 B.火星位于内太阳系。

2020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抖音、快手上的一些短视频,形式随意,花样繁多,虽,但却成为现在最流行的大众文化的一部分。这些短视频所展现出来的活力,所传播的“正能量”与主流文化相兼容,能让青少年群体,对他们的社会认同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A. 瑕瑜互见不容置喙乐此不疲 B. 良莠不齐不容置喙乐此不疲 C. 良莠不齐不容小觑喜闻乐见 D. 瑕瑜互见不容小觑喜闻乐见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中国画中的荒寒并未流于死寂,。,,。,,绚烂有失于天真,雕琢远离于古拙,市井易流于欲望,狂动易滞于表象。在荒寒中,画家摆脱了外在的牵绕,而玩味其内在的趣味。 ①就是要极力去除那些妨碍自然原样呈现的因素 ②其实表现的是中国画家对生命的理解 ③表现不食人间烟火的超然物外情怀 ④中国画之荒寒境界并非只是借深幽之山水来逃避现实 ⑤而以此表现生命的热烈 ⑥他们之所以热衷于选择冷寒的对象 A. ②⑥①③④⑤ B. ⑤⑥①④②③ C.②④③⑥①⑤ D.⑤④③②⑥① 3.下列各项中,不是吟咏“梅花”的一项是( )(3分) A.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B.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C.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D.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4.下列关于《三国演义》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赤壁之战,曹操狼狈逃命的过程中,有生动的“三笑”场面。一笑引出赵云,二笑引出张飞,三笑引出关羽。这三笑既表现了曹操的顽固自负,更突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增强了小说的戏剧性。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请将准确答案涂在机读卡上,本题共15题,每题 2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准确的一项是() A.慰藉(jí)干瘪(biě)曝晒(pù)给予(jǐ) B.跬步(kuǐ)蛟龙(jiāo)怪癖(pì)瞠目结舌(chēng) C.赭(zhě)色诳(kuáng)语饿殍(piǎo)自怨自艾(ài) D.戕害(qiāng)摭(zhí)拾什刹(chà)海恣(zì)意妄为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仅仅隔着窗子,看漂落的雪花、落漠的田野,或是数点那光 秃的树枝上的寒鸦? B.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不过北平的“花草儿”很便宜,而且 家家有院子,能够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 C.六只小狼喜气洋洋地摇着尾巴,嘻戏地搅在一起,在峭壁之 下的空地上蠕动和互相碰撞。 D.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 亡的年青,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为获得真正的教养能够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和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 (2)很少看见人,除了隔着玻璃窗向我们叽里哇啦说些法语的 公园游客。

(3)西地平线上那一轮胭脂色的物什,终于从我们的眼前魔术般地了。 A.熟悉偶然消逝 B.熟悉偶尔消失 C.熟习偶尔消失 D.熟习偶然消逝 4、下列语句排列准确的一项是() 保护动物,已不是人们陌生的话题。人类的发展,也早已达到能够把其他动物玩弄于掌中并主宰它们命运的水准,但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人类真正考虑过动物和人在生命意义上的平等吗? ①老虎服服帖帖地在舞台上表演②勇于实验的动物为科学献身 ③兔子小鸡成为孩子们的玩物④耕作的动物在田间地头劳作 A.④①②③ B.①③④② C.①④③② D.②④③①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点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B.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C..我多么的卑微呀!我多么的平庸呀!感谢落日,它让我看见了他们远去的背影,它把世间骇人听闻的一幕展示给我。 D.我曾因干旱,站在地头上,焦灼地盼过南来的风,吹来载着雨滴的云朵。那是怎样的望眼欲穿呀!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word完整版)上海市2017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考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4题。(9分) ①有的人读的书也不算少,如鲁迅所说,他们“从周朝人的文章,一直读到明朝人的文章,非常驳杂,脑子给古今各种马队践踏了一通之后,弄得乱七八糟,但蹄迹当然是有些存留的”,这就是所谓“有所得”。还有一些“潦倒而至于昏聩的人,凡是好的,他总归得不到”。前者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读书处于一种完全被动的全盘接受状态;后者则存在着“有色眼镜”的偏见,他只能接受那些与他的利益和偏见一致的东西。这样的态度最多只能做书籍的“俘虏”,是无法从中真正得到益处的。 ②鲁迅强调“自己思索”,不能把自己变成“书橱”;如果“只能看别人的思想艺术”,就无异于“脑子里给别人跑马”,就会导致思想的“硬化”,使读书的效果走向反面。思索并不是一种苦思冥想的内心反省活功,它以社会现实为根据,还必须同时“自己观察”,“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这也就是联系实际,因此他强调“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这其实就是鲁迅自己读书的态度和方法,他从不盲从书本,而是把书的内容同社会实际联系起来,加以观察和思索。因此他常常能取精用宏,从常见的书籍中得出人们没有看出的精辟的新意。譬如对于《二十四史》他□不像传统学者那样把这些所谓正史视为信史,□不是如五四时期某些人把它看成“相斫书”,“独夫的家谱”,□是在同野史和杂说的比较中,在同现实中“古已有之”的许多现象的观察中,经过认真的思考,认为只要善于清除历来史官那种“装腔作势”的涂饰,这些史书是写出了“中国的灵魂”的。他说:“只因为涂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细来。正如通过密叶投射在莓苔上面的月光,只看见点点的碎影。”所以要从书中获得真正的教益和可靠的知识,就必须能够拨开遮掩月光的密叶,使“碎影”成为普照的清辉。对文学作品也是这样,他既充分地肯定了如《儒林外史》的“秉持公心,指摘时弊”,如《红楼梦》的“正因写实,转成新鲜”的杰出成就,也尖锐地指出了许多旧小说的掩盖矛盾、粉饰现实的“瞒”和“骗”的实质。他强调要“睁了眼看”,就是细心观察历史和社会的实际,认真思索,看这些文艺作品究竟是否正视和反映了现实和人生。只有这样,才能认识文艺作品的价值并从中获得教益。 ③从鲁迅的大量杂文中可以看到,他确实把“所读的书活起来”了,因此常常能够揭示要害,看出实质。例如历来被认为是田园诗人的陶渊明,当有的文章宣扬艺术的“最高境界”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真题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 1. 下列加下划线汉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舸(gě)舰怅(chàng)惘匏(páo)樽乍暖还(huán)寒 B . 携(xié)手着(zháo)装羁(jī)绊木直中(zhòng)绳 C . 须臾(yú)枕藉(jí)遒(qiú)劲冯(féng)虚御风 D . 跬(kuǐ)步嫠(lí)妇贾(gǔ)人大笔如椽(yuán) 2. 下列汉字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渲泄酒樽教坊曾记否 B . 将息缭倒信手凭谁问 C . 靛青混沌阑干潭柘寺 D . 樊笼敛容委身万户候 3.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四季的________,就像一幕幕令人激动的、无休止的戏剧,它们的行动通过我的指间流动。 ②这些反映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泛风貌的老照片,是他用了近十年的时间千辛万苦才________到的。最近,他决定举办一个小型展览。 ③安德罗西克大胆预言,在今后5年内,俄罗斯与亚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将有大幅提升,甚至与欧洲的贸易额________。 ④市场上蜂蜜产品________,有的消费者发现,大价钱买回家的蜂蜜其实就是一瓶糖水。 A . 变幻搜集平分秋色鱼目混珠 B . 变换收集平分秋色鱼龙混杂 C . 变换搜集旗鼓相当鱼目混珠 D . 变幻收集旗鼓相当鱼龙混杂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通过自己杰出的大脑,倾尽毕生精力,以整个宇宙为研究对象,试图解开关于时空和存在的本质之谜。 B . 时光的流逝不能让我淡忘对故乡浓浓的思念,反之,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故乡的思念愈发日久弥坚。 C . 由于自贸区致力于营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使更多金融、物流和IT等专业人才有机会不出国门,就能拿到远超同行水平的“国际工资”。 D . 我们一定能在奥运之际展现出古老文明大国的风范,那时我们的城市不仅会变得更加美丽,每一个人也会更讲文明。 5. 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B .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 .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6. 找出与“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 微斯人,吾谁与归 B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 .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D .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7. 下列句中的“望”与“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中的“望”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望其旗靡 B . 先达德隆望尊 C .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D . 适冬日之望日前后 8. 为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某中学文学社团准备举办以某位作家为专题的展览。以下是该展览的版块标题:①家道中落国势危②别求新声于异邦③横眉冷对千夫指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⑤万众同仰“民族魂” 下列语句不可以作为该展览版块标题的一项是() A . 疾呼呐喊,振聋发聩 B . 流亡南洋,坚持抗日 C . 我以我血荐轩辕 D . 空谈终被事实照出原形

2019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测试(有答案)

2019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测试(2019. 11)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应用13分 1、古诗文默写(8分)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李清照)(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两句描写梦中的声音,震动林泉,使人心惊胆战。 (4),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5),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6)烟笼寒水夜笼沙,。(《泊秦淮》杜牧)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气质庸容以偏概全离群所居超今冠古 B.造旨高深技艺精湛不懈追求不谋而和 C.匪夷所思雕琢庐火纯青物我两忘 D.无可辩驳塞进衣兜和蔼可亲格物致知 3、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的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世代定居的传统中国社区本质上是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中,人们做事靠的_____________。在这个社会体系中出了案子,首先关乎的_____________。乡绅会“先照例认为这是件全村的丑事”:“这简直是丢我们村子里脸的事!你们还认了错,回家去。”费孝通说乡土中国的最高理想是“无讼”,就好像足球比赛中每个人都能自觉遵守双方的规则,而犯规的代价_____________。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首要的技能_____________。 ①不是金钱和利益,而是名声和面子②不单是被罚,更是整个团队的耻辱③不是赚钱致富,而是分辨善恶美丑④不是商业和法治,而是道德和礼治 A. ①③②④ B.③②①④ C. ④①②③ D.①④②③ 二阅读52分 (二)现代文阅读一,阅读文本选段,完成4-8题。(12分) 和谐天人:对自然的亲近 ——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节日 ①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过传统节日?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怎样过传统节日? ②为了让我们的话题变得轻松,先来个“说文解字”吧!“节日”这词从哪里来,是怎么组合成的?“节”字的原义是什么?节日的“节”字,原本指竹子长叶、分叉的那个地方。竹节的“节”是本义,节日的“节”,则已经是引伸。了解这一点,我们就能明白:原来,我们祖先是用竹子来比喻我们过日子,平常的日子就像竹筒,滑溜溜的,一晃就过去了,节日就是竹节部分,我们不愿让所有日子都这么“滑”掉,我们要抓住一些特殊的日子好好过,精心过,不一样地过。 ③那么,哪些日子被我们的祖先派定作为我们日常生活这根“竹子”上的“节”呢? ④派定哪些日子作为节日,东西方很不一样,西方的节日每每总是同历史上的人事相关,无论是圣诞节、万圣节还是情人节;中国却不是这样。似乎西方的节日是人和人商量定的,中国的节日却是________________。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反思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反思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反思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反思【1】 本次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紧扣必修(三)教材四个专题所学课文出卷,试卷难度适中,试卷的命题总体趋于平和,能较真实地反映出学生近期的语文学习情况。 一、成绩分析 就全年级学生得分情况看,最高分88分,最低分15分,成绩有明显差距。十三个班平均分也都按各自的位置依次拉开,呈明显梯度。 二、试卷分析 就学生语文试卷答题分析,有几项考点明显拉开了学生差距:如选择题中字形、病句、文言选择题、名言名句填空等紧扣课本的题。重视课本的同学,重视基础夯实的同学分相应会高一点。主观题从题面来看,难度适中,学生基本有话可答,但是想得全分,得到全分却比较难,事实上得到全分的人寥寥无几,还是答题技巧与方法的问题。另外,由于课时任务比较紧,对于主观题的训练非常有限,这也是失分多的一个原因。 三、几个突破 1.名言名句填空较以前有大幅度的提高。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学期一开学我们在备课会上就明确了任务,强调背诵与默写,加大检查的力度,形式多样的检查背诵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如采用比赛的

方式,游戏的方式,竞争的方式等。学生背诵的热情有了,分自然也就提高了。 2.病句题较前也有显着提高。记得去年中考时出过一道病句题,当时得分率比较低,我还在小结中分析了原因。一方面学生语言习惯不好,经常说病句写病句。另一方面上学期涉及病句训练很少。前车之鉴,本学期我们加大了病句的训练力度,成绩明显有提高。 3.文言文(课内)得分率也较高。文言文教学一直是我们头疼的问题,且学起来较为枯燥,难以理解,特别是知识点也较多,学生不易掌握。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备课会上也做了多次研讨。比如如何处理“文”与“言”的关系如何上不同类型的文言文上课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探讨,不分时间、不分地点、不分形式。由于老师对文言文重视程度高了,感染的学生也强化了认识,兴趣也有所提高。课堂上我们更多的重视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培养,强调及时总结,强调背诵,从卷面上看,确实提高很大。 四、存在问题 1.本次作文成绩普遍较低。原因是多方面的。 (1)两位老师阅卷时定的基准分有些低。 (2)跟题目本身有关。一方面我们本学期训练的都是议论文,考题却文体不限,特别是还可让编故事,学生都爱编故事,而且编的荒诞离奇,且主题似现非现,还有套作、模仿之嫌,凡编故事者,分都不是很高,一位学生因为编的故事有模仿之嫌,仅得了15分。另一方面,本次材料加话题作文,立意角度较少,可选择的面窄。

上海市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期末语文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按题目要求填空。 ______ ,悠悠我心。(曹操《短歌行》) 谢公宿处今尚在,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银瓶乍破水浆迸,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周瑜临战潇洒从容的气度和辉煌战功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 。” 二、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下列关于两首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 A.两首诗体裁都是律诗。 B.两首诗所押韵部相同。 C.题材都是登高咏怀之作。 D.风格上都是高亢悲壮。 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 A.两首诗起笔都虚写过往历史陈迹,第二联才开始实写眼前之景。 B.两首诗都含有因景生情、追古抚今之意,流畅自然,情感真挚。 C.崔颢因“日暮”而望不到“乡关”,他的愁是旅客游子的乡愁。 D.李白因“浮云蔽日”而望不到长安,他的愁是放臣逐客的悲愁。

这两首诗的颈联历来被誉为佳句,请任选一联赏析。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3.0分) 3.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赤壁赋 苏轼 ①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 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②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 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④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 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⑤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举酒属客______ 冯虚御空______ 为下列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______ 。 水波不兴正襟危坐 A.兴:盛危:高 B.兴:起危:端正 C.兴:盛危:端正 D.兴:起危:高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______ 。 A.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驾一叶之扁舟我欲因之梦吴越 C.何为其然也因为长句 D.正襟危坐而问客曰恍惊起而长嗟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赏析本文景、情、理完美融合的特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