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效能父母的21个教子习惯

高效能父母的21个教子习惯

高效能父母的21个教子习惯
高效能父母的21个教子习惯

《高效能父母的21个教子习惯》目录

1、“这是最后一次,我最后一次警告你!”──空洞的威胁吓不住聪明的孩子

千万不要低估一个孩子对他正在破坏规则的意识程度。大多数孩子对否认大人权威的事进行了相当的分析:他们事先考虑行为并且权衡了可能发生的后果。

2、“我就是不吃!”──如何处理孩子的对抗

如果父母在孩子挑衅的时候不能掌握局势,他们就为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家人制造了可能持续一生的伤心。

3、我哭,我哭,我大哭!──应用“强化定律”矫正孩子的行为

父母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时,要注意两件事情:一、你要学会坚持。二、随时用语言解释你的行为。

从小开始,坚持跟孩子解释你的行为。长此以往,你会发现孩子会比较讲道理,而且听得进去道理。

4、“我不要打针,我怕!”──抓住挫折带来的机会

柏拉图说过:“对一个孩子最残酷的待遇,莫过于让他‘心想事成’。”

一些父母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低估了孩子的承受力,他们觉得孩子太软弱了,根本无法对付生活中的现实。这种态度逐渐会使孩子形成对自己的错误认识,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对付一切。

5、洛克菲勒的家规──奖励常常比惩罚更有效

不幸的是,很多父母本能地不愿使用奖励的方法,可能他们把奖励看成了“溺爱”或者“贿赂”。

“奖励”这种最成功的教育手段之一,因为一种观念上的误解而被大大忽视了。

6、“我很想要那个玩具,可是妈妈不喜欢。”──不做支配欲旺盛的父母

你要经常解释你的行为,你为什么要责骂他,或者你为什么要表扬他,把你的是非观传递给孩子,并且确保你的行为符合你的是非观。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你的孩子也会以你的是非观去约束自己的行为。

7、“你还小,让我来帮你!”──不必要的帮助阻碍了孩子智慧和性格的发展

缺乏儿童心理发展知识的父母,不理解孩子的需求,往往出于“爱孩子”或者担心孩子受到伤害,而推迟了孩子感知世界、开发智力、发展自我的时间进程,错过了宝贵的发育敏感期。

8、一块果汁软糖的诱惑──在等待中学习克制

如果父母被动满足孩子的每一个要求,那么父母就会成为孩子的奴隶,即使忙得四脚朝

天也不会让孩子得到一半的满足。

我们应该设法让孩子懂得:诱惑无处不在,欲望随时产生,但是,世界不是以他为中心,因此,必须学会等待,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

9、“呜呜,妈妈,琼今天又欺负我了!”──让孩子通过自卫赢得自尊

自卫使孩子既保护了自己的身体,也保护了自己的心理。当武力制止了对方进一步伤害自己的时候,自卫者就会在心理上取得巨大的胜利,他会感到:我不是一个任人宰割的人,我有我的尊严。

10、“不是我干的!”──制止孩子撒谎的几个技巧

孩子小时候因为是非观念不清而说谎,他们多数会说出其实是他希望的结果,渐渐长大后,则用说谎来逃避麻烦。

对于父母而言,让孩子知道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外面,说谎都会陷入更糟糕的麻烦中,这非常重要。

11、“别走!别离开!带上我!”──改变孩子的依恋心理

为了消除孩子在父母离开后的不安全感,暂时离别前,父母一定要再三告诉孩子你会回来,并向他说明你会说到做到。

父母应该时常鼓励孩子,让他感到能够自己独自一个人玩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

12、“你不认错就永远别回家!”──在惩罚孩子时也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

我们确实需要掌握一些技巧,让孩子在受到严厉惩罚时,仍能体会到父母的爱。

13、只做“开门人”──有效沟通从消除10种交流障碍开始

如果孩子在父母面前尝试着敞开心扉,却常常以失望告终,甚至在敞开心扉后却发现会受到进一步的伤害,孩子的心灵大门就会渐渐关闭,直到有一天,他不再来“烦”你了。

14、“我感到很难过,因为我只是一个孩子!”──平等对待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价值感和责任感

我们每天都可能采用了不平等的方式在对待我们的孩子,这也就难怪孩子不会像朋友那样体贴你的难处,尊重你的感觉。

15、“不用你帮,我自己能穿!”──你会不会保护孩子的“面子”?

年纪较小的孩子会试图尽可能去主宰一切,希望“做他自己的主人”。

给孩子一些成长的空间,让他知道你同样希望他成长,并且在适当的时候保护他的“面子”,他就会不再感受失败,同时,也不会变得那么固执。

16、不会擤鼻涕的孩子──你是否在潜意识里蔑视你的孩子?

虽然父母可能会相信他们的孩子漂亮完美,虽然他们可能会以他为骄傲、“望子成龙”,

但父母的实际行为却表现得就像他总是认为孩子是“傻的”、“坏的”,所以需要不断的教训和纠正。

17、“幼儿园的小朋友笑我长着个猪耳朵”──对待孩子不妨幽默一些

父母亲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适当运用幽默感,不仅可以缓解父母和子女之间发生冲突时的紧张气氛,更可将幽默感渐渐传给孩子,让孩子学会幽默轻松地面对人生。

18、“我想留这样的发型!”──让孩子“自食其果”

对父母而言,眼看着孩子犯错,造成尴尬或不快,让他“自食其果”,实在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

但是失败将教会他懂得,现实生活就是如此:如果他犯了错,就是他自己造成的,别人不该也不会为这个错误承担责任。

19、“妈妈,你想到过自杀吗?”──告诉孩子真相

许多成人在为人父母后,认为自己必须有一种“父母的模样”,事事应该显得有把握、有主见,没有缺点、没有烦恼,他们甚至忘记自己也是一个普通的人,和孩子并没有本质的不同。

20、“叶子为什么是绿色的?”──有效呵护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如果孩子的问题总是不能被很好地解答,孩子的大脑发展就会受到一定的阻碍。阻力越大,越多的智慧之源会被损耗。

21、“我要跳到月球上去!”──如何培养孩子的想像力

当孩子根据神话或传说中的故事情节,去扮演骑士或英雄,或者模仿小鸟飞翔,父母千万不要去阻止或嘲笑他们,因为这正是孩子想像力的表现。

不曾注意到的东西,很多时候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没注意到的教子习惯,往往会影响孩子一生的行为。

读陈忻的《高效能父母的21个教子习惯》最大的感受形容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恍然大悟。

不愧是留美的儿童心理学博士,她不仅细致敏锐地抓住了儿童成长中所遇到的典型问题,也抓住了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典型误区,并且对儿童和父母的心理和行为分析得十分透彻。她书中的案例简直就是你我平时教育孩子的真实写照,所不同的是,当她把每天在你我家庭中上演的一幕幕父母与孩子的斗争、对抗等戏剧具体重现出来并进行心理学上的分析时,我们就立刻意识到了自己的疏忽,然后恍然大悟:看是微小的细节,却显示了我们不好的教子习惯。而这些我们没有注意。孩子自信与否,孩子是否具有责任感,孩子是否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毫无畏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教子习惯。正如书中所说:“父母的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一生。”良好的教子习惯让孩子受益颇多,反之则反是。

恍然大悟的当然不仅限于此,更在于这本书提供了21个切实可操作的习惯,让做父母的发现,原来应该这样教孩子。

大多数做父母的一定有这样的体会,知道一种理念并不困难,但按理念实践却经常无从着手。这是因为理念是抽象的,一抽象就失去了指导和可操作性。所以,经常听到有些家长抱怨:真不知道怎么管教孩子,管严了怕他的个性得不到发展,管松了又怕他变坏。有的父母甚至凭着自己对某个教育理念的一知半解胡乱教子,比如有教育家谈到不要压抑孩子的天性,他们就会说,这个我懂,不就是给孩子自由吗?那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我不干涉。至于给予什么方面的自由,给予多大限度的自由,他们茫然不知。

其实,教育孩子不是一件凭借本能就可以做好的事情。它需要好的观念、手段、方法。《高效能父母的21个教子习惯》给为人父母的提供的就是好的观念、手段、方法。

书中的21个教子习惯体现的教子理念是西方成熟的家教理念。其中最重要的是在规定的范围内允许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判断力、行动力。一个母亲支配欲望再强也不能在规定的范围内干涉孩子的行动。

书中的21个教子习惯十分具体,操作性很强。拿讲原则这个习惯来说,作者在让父母谨记要不时提醒孩子原则的存在之后,又通过一个案例让父母更了解如何养成这个习惯。作者讲一个妈妈是这样让孩子遵守原则的:妈妈说:“我们10分钟以后要走,给你10分钟时间收拾东西。”然后定好闹钟,等闹钟响了,告诉孩子:“十分钟到了,我们该走了。”逐渐地,孩子对时间慢慢有了概念,心理已经做好了要走的准备。就这样母亲讲原则,孩子也自觉遵守原则。这些案例使得21个教子习惯不是枯燥的说教,也不是空洞的口号,父母在案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自发地觉察到自己的错误,然后按书中所标明的习惯去实践。

21个教子习惯还向我们勾勒了父母的多重角色。父母在维护规则是一个铁面无情的法官,在培养孩子的自信和尊严时是优秀的仆人。说父母有时应当是优秀的仆人,这个比喻新颖又富启发意义。书中说,一个优秀的仆人会始终保持主人梳妆台的整洁,他把各种用具放到最适当的位置,但绝不会告诉主人什么时候该用什么;一日数餐,他都会在旁伺候,但决不会强迫主人用餐。他做好每一件事后,一句话也不说就悄悄走开。但主人独自一人时,仆

人决不会打扰他,但是,当主人喊他时,他会迅速地跑去询问主人需要什么。在帮助孩子发展自我精神时,做父母的也应如此。

罗马非一日建成,习惯非一日养成。21个教子习惯虽然简单,但父母要养成这些习惯却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恒心。不过正如作者所说:“教子,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是一件趣味盎然的事情,也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情,我们完全值得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把自己首先变成明明白白的好父母。”

所谓讲原则就是一旦立了规矩,就必须执行。规矩是客观的条条框框,不是父母情绪的好与坏。鉴于孩子容易忘记预先的约定,也没有成熟到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欲望,父母需要不时地提醒以帮助孩子记住。但是,提醒只是提醒,一旦孩子破坏了规矩就要按照规矩来办事。

第 1 章“这是最后一次,我最后一次警告你!”

──空洞的威胁吓不住聪明的孩子

1、在成千上万个家庭中反复上演的一幕戏剧

晚上,妈妈觉得自己的头越来越沉,经过辛苦的一天,她实在太累了。但此时还有一件更辛苦的事情等着她做:得让4岁的崎崎赶快洗澡睡觉。但每一次,这件事都不那么顺利。这不,今天,崎崎正坐在地板上玩着他的玩具,他一点都不想去睡觉。妈妈看了看表说:“崎崎,快9点了(妈妈习惯性地多说了30分钟),你该洗澡睡觉了。”

“不嘛!我不想睡觉!我还要玩。”崎崎嘟囔了一句,头也没抬,继续玩。此时,他俩都清楚,按照惯例,这件事并不需要立刻响应。妈妈没有迫使崎崎立刻行动的意思,她只是希望开始这个过程。而崎崎知道,每次让他上床都得花去他烦恼的妈妈半个多小时的时间。

大约过了10分钟,妈妈又开口了:“崎崎,越来越晚了,你明天还要上幼儿园,快把玩具收拾好,洗澡去!”但她仍然没有指望崎崎服从命令,并且崎崎也知道这一点,妈妈的真实意思是:“我们的时间又少了一些,崎崎。”

崎崎拖拖拉拉地四处晃悠,随意地收拾着一两个玩具盒子以示听到了妈妈的话,然后,他又坐下来玩上几分钟。

又过去了大约10分钟,妈妈再一次发出命令,这回她有些愤怒,威胁道:“你怎么还在玩?我警告你,再不收拾好,赶快去洗澡,我就对你不客气了。”崎崎懂得,这次是真正的命令,他必须尽快收拾好玩具。

他这样做了,然后磨磨蹭蹭地走向洗澡间。通常,这时候,如果母亲很快地走过来催促他,他就会马上开始洗澡。但是,如果妈妈忽然因为什么事转移了注意力,比如电话铃声奇迹般地响起来,崎崎就又可以捡到几分钟的自由了。

在紧张、辛苦、匆匆忙忙的一天之后,这样的情节就像一幕戏剧,会在成千上万个家庭中反复上演。

你是不是觉得,妈妈和崎崎都像是老练的演员,他们已经纯熟于戏剧的情节,并且认真忠实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事情正是如此,整个场景像是事先安排好的、计算机程序化般的、按照剧本上演的。事实上,每一天,每当妈妈想让崎崎做他不喜欢做的事情时,都要经过这些从假生气逐渐升级到真生气的步骤,以平静开始、以沉着的脸色相威胁结束。崎崎已经很明白,在妈妈达到爆发点之前,他都用不着行动。

难道这样的游戏不够愚蠢吗?妈妈的力量只有那些空洞的威胁,她不仅令自己一直处于烦恼的状态,并且还破坏了和孩子之间的积极关系。除非自己最终达到了真正的愤怒状态,她永远也别指望能让孩子立即响应。

2、父母的指令不明确,导致孩子对规则的蔑视。

从孩子一出生起,父母就应该以一定的规则来约束他们的行为。比如,定点喂奶,定点

睡觉。从小就应该让孩子懂得规则就是规则,如果他们不遵守规则,他们就要承受他们所不喜欢的后果。如果父母不能坚持原则,那就不能怪孩子破坏规则。早期的亲子互动是孩子社会化的第一课堂。孩子通过父母的行为反馈来认识或矫正自己的行为。一个母亲常常抱怨她8个月大的儿子不好好睡觉,儿子几乎每晚半夜起来,一定要妈妈陪他玩,有时要玩一个多小时才肯再去睡。这位母亲被搞得精疲力竭,工作因此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这位母亲无奈地说:我一遍一遍地说,乔,现在该睡了。可他就是不听。是呀,妈妈一遍一遍地说,但结果呢,她还在继续陪孩子玩,不是吗?这样的行为无疑给了孩子一个讯息:原则?啊,那是虚无的东西,和我无关,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于是,成人只看到表面现象:孩子抗拒父母权威、破坏规则。但这是父母自己造成的恶果。是父母的行为教会孩子,不服从父母的命令,并没有什么不良后果,于是他们就不再服从这些命令了。

谨记高效能的父母,必定是讲原则的父母。

所谓讲原则就是一旦立了规矩,就必须执行。规矩是客观的条条框框,不是父母情绪的好与坏。鉴于孩子容易忘记预先的约定,也没有成熟到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欲望,父母需要不时地提醒以帮助孩子记住。但是,提醒只是提醒,一旦孩子破坏了规矩就要按照规矩来办事。一是一,二是二,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必须让孩子懂得他的一举一动能产生不同的后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就会知道无论什么事都不能马虎,从而形成什么事都认真的习惯,也就不需要父母的催促和监督了。

妈妈对蒙蒙说过,“早上的时间非常紧张,你必须要按时起床,按时吃早饭,只有这样爸爸妈妈才能准时上班,你才能准时到幼儿园。如果你不按时起床,我会认为你是放弃你的早餐,你要为你的行为负责。”

有一天,蒙蒙起床太晚,超过了规定的时间。当他来到餐桌前时,发现妈妈早已收拾好了桌子,也把他的早餐收走了。

蒙蒙看着妈妈,想发脾气,“妈妈,我饿了。”

“对不起,蒙蒙,我也想把牛奶和面包留在桌子上,但是,我们有约在先,我不能随意破坏它。我想你也不想破坏它。你饿了却吃不到面包,这只能怪你自己。”

早餐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应该知道,规矩就是规矩,双方约定好的,是必须遵守的。

美国有个公益广告,告诉父母如何防止孩子抽烟或接触毒品。

广告中,一位母亲告诫儿子:你现在该做作业了,不能看电视!同时她拿走了遥控器;你现在不能玩电子游戏!同时她关掉了游戏机,等等一连串的类似场景。每一次,母亲都严格地维护了规则。最后,当这个孩子和一群孩子在一起有人给他一根烟时,他坚决地摇头:不!我不喜欢抽烟。这时画外音响起:说一不二,孩子会听从。

这则广告告诉家长,制定规则,并严格执行规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谨记当你平和地要求孩子服从却被孩子置之不理时,你要用行动,而不是空洞的威胁,

去获得期望的行为。

很多方法都可以获得想要的反应,其中一类是“否定性强化”,而另一类则是给孩子们一些奖励或叫“积极强化”。你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酌情而定。

父母必须懂得影响孩子最成功的手段就是掌握那些对孩子来说很重要的东西。絮叨的讨论和空洞的威胁只能对孩子产生很小的作用,甚至一点作用也没有。这个结论已在无数家庭中得到验证。在那些家庭中孩子会把一个家长推到忍耐极限的边缘,而在另一个面前却像甜蜜的小天使。一位妈妈抱怨道:“瑞克十分在乎他的爸爸,但是一点儿也不理会我的话。”其实瑞克并不傻!不难想象,瑞克的爸爸肯定是个讲原则的人。

3、着孩子吼叫或斥骂会变成一种习惯,但这是一种毫无作用的习惯!

朋友,你曾经对孩子叫喊过“这是最后一次,我最后一次警告你!”吗?一些父母习惯

于指望怒火而不是行为来发挥作用。这非但让你精疲力竭,并且难以奏效。靠按喇叭无法驾驶汽车,靠叫喊也无法“驾驶”孩子。更重要的是,威胁和斥骂会破坏亲子关系。孩子被父母渐渐引导到了对立的方面,每一次对立,都使父母的神经以及他们和孩子的关系变得紧张。更严重的后果是,当父母因为某种原因心情糟糕时(比如由于工作不顺利或夫妻闹别扭等),往往会情绪失控,突破常规的状态,对孩子进行非常严厉的惩罚。这时,冲突陡然升级,家庭的平静就轻易地被一件生活琐事彻底击破。

让我们再回到崎崎睡觉的那个场景。你说,崎崎每天扮演这样的角色,他会觉得幸福吗?絮叨的命令和空洞的威胁天天在他耳边回荡:“为什么你不能改掉这些毛病呢,崎崎?”、“我该拿你怎么办呢,儿子?”、“如果有一次,哪怕只有一次,你能主动去洗澡睡觉该多好啊。”……崎崎忍受着这种唠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幸运”的是,他有了一种能力,可以只听自己想听的,让其他的话语统统“过耳不闻”,这就像生活在铁路旁边的人甚至听不到火车隆隆驶过的声音,崎崎学会了忽略他周围毫无意义的声音。

那么,父母究竟应该如何做呢?现在,让我们对那部“老戏”的情节提一点修改的建议。一开始,妈妈应该预先警告崎崎,他还有5分钟玩的时间。其实,无论孩子还是大人,没有谁会喜欢自己的行为突然被强行制止。所以,你可以考虑利用一台闹钟或是计时器什么的来帮助你。

当5分钟过去以后闹钟响起时,妈妈应该平和地告诉崎崎去洗澡。如果他不立刻行动,父母就应该有所行动。这些行动可以是一些奖励,或是一些轻微的痛苦。轻微的痛苦是一种“否定性”信号,同样可以给孩子很好的激励。如果你实在不知道怎么做才算是“轻微的痛苦”,我建议你试一试:有一块肌肉,紧贴在脖子后部的下面(解剖学中把它称为不规则的四边形肌肉)。当它受到挤压时,大脑就会隐约意识到:“这是危险,必须避免。”当然,疼痛只是暂时的,不会引起任何伤害,但对父母来讲,当孩子抗拒服从口头的命令时,这却是一种颇为实用并且效果明显的手段。

如果崎崎知道,当他继续拖延,那么这个“否定性”信号或其他一些轻微的痛苦就一定会降临到他身上时,他将逐渐学会在这种结果到来之前赶快行动。

这种限时措施相当有效。父母不要给孩子模糊的指令,比如:贝贝,待会儿我们要出门,

你只能再玩一会儿。幼儿对时间的概念是很模糊的,他们不会知道“待会儿”是多久。当过了一会儿,妈妈说:我们该走了。孩子会觉得很不公平。他觉得离“待会儿”还早呢。如果妈妈说:我们10分钟以后要走,给你10分钟时间收拾东西。然后定好闹钟,等闹钟响了,告诉孩子:10分钟到了,我们该走了。逐渐地,孩子对时间慢慢有了概念,他可能知道,10分钟,等于玩具火车跑两趟。等火车跑了两趟之后,孩子心理已经做好要走的准备了。这时妈妈叫他,他觉得很理所当然。这样就会达到“父母省心,孩子高兴”的目的。

言必行,行必果,这句老话对父母和孩子都将受益无穷

尊重必须是双方的。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他们就不能要求孩子尊重他们。父母应该友善地对待孩子的自尊,永远不要蔑视他们,或令他们在朋友面前难堪。惩罚时,通常应该避开好奇的目光和幸灾乐祸的旁观者。孩子们不应该受到嘲笑,如果这使他们感到不舒服的话。

第 2 章“我就是不吃!”

──如何处理孩子的对抗

1、餐桌是家庭中一个潜在的战场

晚餐时,3岁的卢克就是不吃那些青豆,爸爸则下定决心非要他把那些湿漉漉的小东西吃下去。

这是拥有强大权力的父母与意志顽强的孩子之间的典型冲突,双方谁也不愿后退。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训斥、威胁、哄骗和不厌其烦地劝说,父亲仍然没能达到目的。眼泪汪汪的卢克紧闭双唇坐在那里,一小勺青豆还在看着他。

最后,靠着更严厉的威胁,那位爸爸终于设法把一口豆子塞进了孩子嘴里。但是,卢克根本就不肯把它们咽下去。直到临睡时,妈妈除了把孩子放到床上,让那些青豆仍留在他嘴里之外别无选择。

爸爸妈妈都很困惑,卢克怎么会那么倔强?

第二天早晨,妈妈在卢克的床底下发现了一小堆糊状的豆子。

在这场冲突中,很明显,卢克赢了一分,而他的父母却是零分。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30斤重的幼儿就这样打败了一个150斤重的成人。

餐桌是家庭中一个潜在的战场。在该吃什么这个问题上,父母很容易遇到孩子的挑战。你能设法取胜吗?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小孩都像卢克这么倔。但是确实有许多孩子都会在吃饭问题上和父母较量一番,这是他们很喜欢玩的一场游戏。

一个倔强的小孩就像一位优秀的将军,他会聪明地发现一些有利地形以阻击“敌人”。在两代人经常发生冲突的方方面面——吃饭、睡觉、梳头、穿衣、作业等等,只有吃饭时所有的优势都在孩子一边,而且每天他们都有3次赢得对抗的机会!

即使很小的孩子也能很容易地紧闭自己的小嘴。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够强迫孩子吃他不想吃的东西吗?只要和任何一位有经验的父母或祖父母聊一聊,他们都会告诉你这实在很难。糟糕的是这些冲突还有相反的一面,如果你禁止他们吃不该吃的东西,孩子们反倒吃得很欢。比如,很多父母都不想让孩子吃太多的甜点,“好,安妮,就两块饼干,今天你不能再吃了。”而孩子却往往惦记着更多的饼干,他们会用可爱的声音和父母讨价还价,“妈妈,今天再吃一块,这是最后一块!”父母要是一心软,得,孩子就又赢了一分。

2、对于孩子的“故意挑衅”,父母应该严厉回击

对付不吃或吃得很少的孩子有一个办法,就是把美味佳肴放在他的面前,如果他声称不饿,那么立即把盘子收起来放进冰箱,让他高高兴兴地走人。放心,孩子在几个小时之内就会回到餐桌旁。他的肚子会告诉他:“快让我吃东西吧!”

发生这种情况时,绝不要给他提供什么甜点、小吃或糖果类的食物,只需把先前的食物重新拿出来,热一热让他吃。如果他还是反对,那么再让他到外面去玩吧。1—2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过后,继续这套步骤,直到食物——所有的食物开始看起来和闻起来都美味无比。从那时开始,餐桌上的战斗将成为历史。

“饿他一天,他就会吃的!”其实,很多父母都知道这个赢得“餐桌上的战斗”的简单法则。但是,只有少数父母能够在疼爱和规矩之间找到一个可接受的平衡点。更少的父母能真正意识到,很多时候,引起每天3次令人头痛的餐桌战的真正原因,并非是孩子年纪小、自制力弱,而是孩子的主观“挑衅”。

谨记对于孩子的“故意挑衅”,父母应该严厉回击,直到取得胜利。即使是在餐桌上!

培养孩子对父母的尊重是儿童教育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让孩子学会尊重他的父母是很必要的——这绝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自尊心,而是因为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会为日后他对所有其他人的态度打下基础。幼年时对父母权威的看法,会演变为成年后他对长辈、老师、领导以及其他一起生活或工作的人们的看法的基础。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孩子拥有的最初、最重要的社会影响,孩子在这种关系中经历的瑕疵和困惑将在他以后的生活中不断出现。

要让孩子懂得尊敬父母,还有另外一个同样重要的原因。如果你希望孩子长到10岁时能够接受你的价值观,那么就必须在他更小的时候赢得他的尊敬。如果一个孩子在15岁以前成功否定了父母的权威,当着他们的面嘲笑和坚决反对他们的权威,那么他就会形成对他们的天然蔑视。

“爸爸和妈妈真是又老又笨!我可以随意摆布他们。当然,我知道他们很爱我,但是,我真的认为他们很怕我。”一个孩子可能不会说出这些话,至少不会当着父母的面表达这些意思。但每次当他以机智胜过长辈,并在公然的反抗和争吵中获胜时,他都会想到这些。以后,他可能会以更加明确的行为表达他的无礼。并且,如果他认为父母不值得他尊敬的话,他就可能进而反对他们的原则和信仰中的任何东西。

在冲突中,严厉回击孩子的故意挑衅是父母维护自己权威的一个方面。严格意义上来说,父母的权威并不是通过父母在对抗时的胜利树立起来的,相反,父母的权威是在平时父母和孩子的交往中一点一滴地树立起来的。在平时与孩子的互动中,父母要明确表明自己的原则,如果孩子违背某些原则,一定要和他们沟通,为什么这些原则不可违背。父母要有耐心,出了问题要和他们讨论,让孩子学会从其他角度去看待一件事物。他们也许有他们自以为正确的道理,但从其他的角度看,他们的理由或后果却是有害的。通过反复的讨论,不仅有助于父母的权威地位的树立,更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而不只是父母的“应声虫”。

有权威的父母,孩子对他们既尊重又亲近,他们对父母的建议不会抱有置之不理的态度。这样的父母,通常不会受到孩子的故意挑衅。但是,比如说,如果孩子实在挑食,而父母又不采取迂回战术,一场冲突恐怕也在所难免。聪明的父母,不应该仅仅在冲突中取胜,更应该事先预见到冲突,避免冲突。

琪琪5岁,她的弟弟2岁,他们对菜花深恶痛绝。父母知道,与其每次费尽口舌,不如想个一劳永逸的办法。于是他们在餐桌上经常讲故事,“呀,今天琪琪采了几个蘑菇?几个大的?几个小的?弟弟愿意当小灰兔还是小黑兔?你们比比谁采的蘑菇多?小兔子应该吃

蘑菇才会变成大兔子。”父母让姐弟俩当兔子采蘑菇,而菜花就是他们的蘑菇。这个方法奏效啦。两个孩子似乎忘了他们原来与菜花的深仇大恨,非常乐意吃菜花。爸爸还做了个小不倒翁,不倒翁摇到那个碟子旁边,孩子们就要吃那个菜。游戏改变了餐桌上剑拔弩张的气氛,孩子们高高兴兴,再也不挑食了。

有些父母认为吃饭就要像吃饭,但是在刚才的例子里,我们发现游戏并没有分散孩子吃饭的精力,相反,游戏密切了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而且父母避免了潜在的冲突,赢得了胜利。

3、如何区分“故意挑衅”与“失手”

在严厉回击之前,父母首先必须清楚,孩子做出的某种令人不快的行为是否真是对他们的权威地位、对他们作为父母的领导地位的直接“挑衅”。

美国有个医药发明家,小时候很喜欢喝牛奶。有一次,他决定自己去拿牛奶。可是,当他打开冰箱,用右手去拿大罐牛奶时,却没有拿稳,手一松,整罐牛奶打翻在地上。当时,这个小孩子吓呆了,缩在墙角。因为牛奶淌满整个厨房的地面,他想妈妈一定会惩罚他。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妈妈走过来看到了一地的牛奶,却说:“哇,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壮观的牛奶海洋,好漂亮!”孩子听妈妈这么一说,顿时就不害怕了。接着,妈妈又说:“你好厉害哦,妈咪长这么大,都没有看过这么漂亮的牛奶海洋。你愿不愿意和妈妈一起把牛奶打扫干净?”后来,妈妈拿着拖把、扫帚,和孩子一起把厨房打扫了一遍,整个厨房反而因此变得干净无比。这时,妈妈又把儿子先前打翻的大牛奶罐,装满了水,放进冰箱,然后再教他,怎么拿才不会把罐子打翻?——必须用双手一起拿,罐子才不会松掉,才不会打翻在地上。

这个孩子把事情做砸了,结果虽然令人不快,但却根本不是那种“故意挑衅”行为。孩子打翻了牛奶罐并非出于“故意对抗”,所以他绝对不应受到父母严厉的回击。

因为孩子“失手”而引起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孩子不应该受到责罚,这是父母必须懂得的道理。

但是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做得不如这位母亲做得好。一些在工作中已经精疲力竭,回家后又要做饭洗碗、照料家庭的父母,看到一地的牛奶,很可能会怒气冲天,大声斥责:“你怎么那么笨,连牛奶都不会拿?”如果孩子嘟着嘴,有所不满,一个巴掌很可能就会落到他的头上。

你的孩子是不是也经常喜欢自己打开冰箱拿饮料喝?如果有一天,他不小心把牛奶打翻了,溢流满地,你会如何处理呢?

教育孩子真是一个同时考验父母爱心和理性思维的难题。孩子因无知、好奇而做出的“善意”举动,即使造成了父母难以接受的“恶果”,父母也应理智地承担。相反,对那些即使没有引起任何恶果的“故意挑衅”行为,也应立即给予回击,这个时候不是可以表示爱心的时候。

你在地上画了一条线,孩子故意用他瘦瘦的小脚趾粗野地伸过那条线。谁会赢得胜利呢?谁最有勇气呢?在这里谁掌握权力?如果你不能明确无误地对任性的孩子回答这些问题,他们就会经常突然挑起其他“战斗”,故意一遍又一遍提出这些问题。如果父母在孩子挑衅的时候不能掌握局势,不能赢得孩子的尊敬,他们就为自己和孩子都埋下了可能伤心一

生的种子。

4、不要担心严厉回击会伤害父母与孩子的感情

谨记不要担心严厉回击会伤害父母与孩子的感情。事实上,没有什么东西比父母在受到挑衅后取得胜利能使父母和孩子靠得更近。

如果惩罚是孩子“自找的”,并且,他完全明白他是“罪有应得”的话,孩子在最初的泪水消失之后往往会表现出对父母的爱。

莎莉曾经遇到女儿丹尼尔的一次公然反抗。

那时丹尼尔还是一个仅满15个月的“跟屁虫”。莎莉想把壁炉点燃,她必须到车库后面去找一些柴火。天正在下雨,所以她告诉光着脚的丹尼尔在门口等着。丹尼尔很早就学会了说话,她能听懂这个命令的意思。但是,她突然跳起来要穿过湿湿的院子。莎莉抓住了她,把她拉回来,严厉地重复了一遍那个命令。但是莎莉一转身,丹尼尔又立即跳了出去。这是一种明显的反抗行为。于是,在事情第3次重复的时候,莎莉用一根小棍子敲了丹尼尔的小腿。

在丹尼尔的泪水干了之后,她走到火炉旁的莎莉身边,伸出胳膊说:“我爱妈妈。”莎莉温柔地用胳膊拥抱住她,在这个充满爱的时刻,莎莉轻柔地告诉了丹尼尔服从妈妈的重要性。

父母应该把“严厉回击”和“粗暴对待”区分开来。严厉回击并不是要父母粗暴地对待孩子。严厉回击是指父母要坚定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和原则。比如莎莉,她如果不坚决回击丹尼尔的挑衅,在15个月大的孩子眼里,她以后不管说什么,孩子多半会不听,因为她记住了可以和母亲讨价还价;而且,莎莉在回击之后如果不表明她对孩子的爱,年幼的孩子可能会觉得母亲很无情。幼年的隔阂极有可能影响一生的亲子关系。在这个事件中,莎莉做的非常出色!她让孩子明白,父母拒绝的是孩子的行为而不是孩子本身。如此惩罚之后,父母的温暖抚慰对于让孩子明白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谨记尊重仅仅作为单方面的行为是难以真正持久的。

尊重必须是双方的。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他们就不能要求孩子尊重他们。父母应该友善地对待孩子的自尊,永远不要蔑视他们,或令他们在朋友面前难堪。惩罚时,通常应该避开好奇的目光和幸灾乐祸的旁观者。孩子们不应该受到嘲笑,如果这使他们感到不舒服的话。他们强烈的感情和要求,即使是幼稚的,也应该给予诚恳的评价。让他们感到父母是“真正关心我”的人。一个在批评孩子时满口嘲讽和伤害性话语的父母,别指望反过来受到孩子真正的尊重。他们的孩子可能非常害怕他们,所以藏起了对他们的轻视,但是报复会在将来某个时候反复出现。

尊重孩子,首先要认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他们有着独立的人格和思考能力。有相当一部分中国家长,潜意识里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所有物,替孩子安排一切。谁都知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但每当处理问题的时候,家长往往忘了这回事,把自己的视角当成孩子的视角。欧美文化重视个性。婴儿从小就自己一个人睡;不管孩子有多小,多数家长会解释自己的原则和行为;对于领养来的孩子,他们会和他们讨论领养和亲生的孩子有什么区别;父母离异,也会对孩子有交待,不会让孩子觉得他们是局外人,等等。电影《似是故人来》

里面有个场景:父亲要出远门,临行前对5岁的男孩说:孩子,你在家要照顾好妈妈,你是家里的男子汉。如果在中国的电影里,恐怕同样的场景,父亲会说:在家要乖,听妈妈的话。这就是文化差异在实际生活中的不同表现。

从小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父母才会去尊重他/她。最实用的做法是:父母要学会倾听孩子对一件事情的不同看法,并和他们对这件事情的看法进行探讨。父母不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倾听和探讨会促使双方达到互相理解,最终达到互相尊重

要教育好孩子,父母必须对事物的好坏有一个始终如一的主见。父母自己缺乏主见是教育孩子的一大禁忌。最简单的做法是:你要经常解释你的行为,你为什么要责骂他,或者你为什么要表扬他,把你的是非观传递给孩子,并且确保你的行为符合你的是非观。

第3章我哭,我哭,我大哭!

──应用“强化定律”矫正孩子的行为

1、母亲常常在无意识中强化了孩子的哭闹行为

凯伦3岁时,会说很多话了,而且这个阶段正是孩子学习语言的高峰时期,她整天都在咿咿呀呀地发现和熟悉语音。她的母亲忙着做家务,大部分时间都不去注意她在说什么。只有当凯伦非常不安地尖叫、大喊或者用非常令人心烦的声音说话时,母亲才会去关心发生了什么问题,察看她有什么需要。这样的母亲─孩子互动行为发生了几次以后,凯伦就学会了用尖叫或不正常的声音去吸引母亲的注意。也许她的母亲有一天会突然发现:自己的孩子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变成了一个爱哭闹的孩子。她也许还会跟别的母亲抱怨凯伦的这种行为,殊不知正是她自己的行为造成了这种局面。

俄国动物学家巴甫洛夫曾用狗做实验,当狗吃食物时会引起唾液分泌,这是非条件反射。如果给狗以铃声,则不会引起唾液分泌,因为铃声本来与唾液分泌无关,是无关刺激。但如果每次给狗吃食物以前就出现铃声,这样结合多次之后,铃声就成为进食的信号了。这时,铃声已转化成信号刺激(也就是条件刺激)。所以铃声一响,狗就会出现唾液分泌。这种反射就是典型的条件反射。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就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这个过程称为强化。另一种条件反射叫操作性(工具性)条件反射。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把一只饿鼠放入实验箱内,当它偶然踩在杠杆上时,立刻有食物滚下来。喂食就是强化,经多次重复,强化了老鼠踩杠杆这一动作。强化在反射形成和消退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斯金纳认为:如果人们在无意中做出某种行为之后得到了奖赏,人们以后就会多做出这类行为;如果人们无意中做出的某种行为导致了惩罚,则以后会回避这种行为,会尽可能少做这种行为。

我们再看凯伦的例子。为什么凯伦在有需要的时候不肯用正常的口气和声音来说话?为什么她会变成一个爱哭闹的孩子?正是因为她的母亲强化了她的哭闹行为!当凯伦发现每次她哭闹尖叫的时候都会引起母亲的注意,她的哭闹行为自然而然被强化了。但是父母也别着急,我们既然能强化孩子的行为,也能消除某些不良行为。

谨记为了消除孩子身上某些不合理的行为,父母必须了解并且避免对这些行为的关键性强化,同时实施逆转性强化。

人生第一个条件反射的形成可能是婴儿的哭声和父母对哭声的反应之间的联系。啼哭是婴儿进行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哭声,父母可以知道他们饿了、累了、感到不适、或是尿布湿了,从而满足他们的需要。正常的哭声是婴儿生存的条件,我们不能也不想消除它。但是我们确实可以通过合适的强化,把他们的眼泪减少到恰当的程度,使他们不再过分注重某些细节。如果每次只要婴儿一哭,父母就马上抱起他们或是摇动摇篮,他们就会很快注意到眼泪和父母注意力之间的联系。如果父母能够做到对婴儿的哭声区别处理,他们就会逐渐认识到什么时候该哭,什么时候哭也没有用。

再看凯伦的母亲应该怎么做才能消除她的呜呜咽咽。为了消除凯伦的啼哭,可以进行逆

转强化。开始时,妈妈可以说:“凯伦,你这样呜呜地哭,我可听不懂你的话。我的耳朵很好玩,它们就是听不懂呜呜啊啊的哭。不过你要是好好地跟妈妈说话,妈妈一定能听懂。我们来试试好好说话好不好?”每一次当孩子不好好说话,哭着耍无赖的时候,妈妈就应该对这些呜咽声充耳不闻;另一方面,对孩子用正常声音表达的要求应该立即给予关注。不仅要行动上给予关注,而且语言上要给予奖励,比如:你瞧,你这样好好说话,妈妈每次都听得懂,妈妈喜欢你这样好好说话。我知道你是个乖孩子!

消除强化和逆转强化相结合,一定可以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但父母要注意两件事情。

一、你要学会坚持。不要觉得孩子哭得有多可怜而心软。或者你觉得:哎呀,就这一次。不行!一旦你没有坚持住,这场战争你必输无疑。二、随时用语言解释你的行为。不要以为孩子小,不懂。从小开始,坚持跟孩子解释你的行为。长此以往,你会发现孩子会比较讲道理,而且听得进去道理。当你需要制止孩子的某些行为时,你就不需要怒吼了。

2、得不到强化的行为,最终将会消失

动物界提供了许多关于这类“消失”的有趣例子。

有一类梭子鱼特别爱吃鲤科小鱼。如果把这些梭子鱼和它的小猎物们一起放到水槽里,水槽里很快就只剩下梭子鱼了。然而,当我们在水槽里放进一块玻璃板,把梭子鱼和鲤科小鱼隔开,有趣的事情发生了。梭子鱼看不见玻璃,每次当它追逐自己美餐的时候,都会结结实实地撞到玻璃板上。开始时,梭子鱼会一次又一次游向玻璃,撞得晕天昏地。显然,梭子鱼的猎食行为没有得到强化,因此它慢慢地消失了。

最后,梭子鱼终于懂得了这些小鱼是可望不可及的,于是,它改变了自己的行为。这时,再把玻璃板从水槽里拿走,结果却变成:这些鲤科小鱼居然可以十分安全地绕着它们的天敌游来游去。梭子鱼再也不想去吃掉它们,因为它懂得了它所懂得的道理:这些小鱼是吃不到的。令人吃惊的是,最后,这些大型的梭子鱼竟然饿死了,而它所喜爱的食物还时不时地游过它的嘴边。

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果适当运用强化/消失定律来做这项工作,事情就会变得容易一些。

马克的父母对教训孩子并不陌生,他们对自己的小叛逆者用尽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他们打他、罚他站墙角、赶他早点上床、责骂他、呵斥他,但这些都不起多大作用。小马克的暴躁脾气依然如故。

后来,有一天晚上,马克的父母都在客厅看报纸,他们说了些什么话惹怒了他们的儿子,马克便倒在地上雷霆大发。他尖叫,用头撞地,挥手踢脚。这次,父母亲都被彻底激怒了,但却一时不知所措,于是他们便置之不理。他们一声不吭地继续读他们的报纸。

这恰恰是这个小叛逆最不期望的情形。他站了起来,看着他的父母亲,又倒下去把先前的好戏上演了第二遍。他的父母亲再一次对此没有任何反应。这一次,他们心照不宣地看着对方,然后惊讶地打量着马克。

马克突然又倒在地上上演了第三遍。马克的父母亲继续不理睬他。最后,马克的反应是什么呢?他觉得自己趴在地上哭叫实在太傻了。

从此,他不再朝别人乱发脾气了。

马克的乱发脾气因为没有得到强化而自然消失了。

如果你的运气不好,或者你的孩子本身是个脾气急躁的小孩,强化或逆转强化有可能不会一次奏效。希望父母不要认为脾气急躁的孩子是不乖的孩子,你要认为他们是不同于其他性格安静的小孩,对他们的训练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父母要贵在坚持,要坚定立场,不要和孩子讨价还价,最终孩子的不良行为是能够被矫正的。

3、利用强化定律,孩子也能轻易控制父母

强化/消失定律不仅仅是孩子和动物学习新行为的一种心理机制,成人也在按照自己得到的肯定或否定的反馈信息来修正自己的行为。有时候,孩子们也会本能地通过强化某些行为或是消除另外一些行为来训练他们的父母,而不是他们的父母训练孩子。

当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去到一些令人激动的地方时,比如迪斯尼乐园,小孩子常常会表现出令父母非常满意的行为:他们很乖、很配合、也很好商量——这是一种不自觉的企图,其目的正在于强化或奖励父母的行为。在一些极端的例子中,我们会看到小孩子们居然能够熟练地操纵他们的父母,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或是令父母做出自己最希望的行为。

当一位母亲教训她5岁的女儿时,只听见女儿说:“你不再爱我了。”

大部分的孩子都知道他们的父母渴望表达爱。因此,他们利用了这个微妙的问题来消除父母的惩罚行为。这样做的孩子通常能够取得成功。

强化/消失定律最为关键的地方是:父母一定要意识到他们的不当行为可能对强化具有反面的作用,确保自己在孩子的学习环境中处于控制地位。

比如,孩子以“你不爱我”的理由企图逃避惩罚,你应该比孩子更清醒地认识到,你爱你的孩子,惩罚他/她并不意味着你不爱他/她。当孩子以“你不爱我”来顶嘴的时候,你可以告诉他/她:我在任何时候都爱你。但是我必须告诉你,你做的这件事让我觉得很失望。你做错了事情不要紧,只要肯改。你要明白,不管你做多少错事,你都是爸爸、妈妈的儿子/女儿,爸爸、妈妈永远爱你。你不用担心他们会搞不清爱他们和对某件特定事情不满的关系。

强化/消失定律既然如此重要,那么请让我们再仔细回顾一下,我们是否经常在不经意中对孩子强化了我们不期望的行为却弱化了我们重视的行为。

史密斯夫妇想要好好庆祝他们的结婚10周年纪念日,他们打算单独外出就餐。当他们正准备外出的时候,他们3岁大的孩子开始为留在家里哭哭啼啼。史密斯先生对强化原则一知半解。因此,为了让孩子停止啼哭,史密斯先生就给了他一包口香糖。不幸的是,史密斯先生的举动恰恰没能强化孩子的安静,却奖励了他的眼泪。如果下一次他和史密斯夫人再要外出时,这次的奖励将使孩子更加喜欢哭泣了。

一个小小的替换有可能完全改变这种情况。史密斯先生应该在孩子还没有开始落泪时就给他一包口香糖,鼓励他与父母合作。

4、父母的言行一致是正确使用强化的关键

有些时候,父母的举动(奖励或惩罚的行为)会让孩子迷惑不解,这就完全失去了强化的作用。

著名的卡尔?威特牧师是一位成功的父亲。他把有些先天智障的儿子小卡尔?威特,培养成了一个著名的天才。卡尔?威特牧师留给了后人许多很有价值的家教理念。关于父母如何奖惩一致、有效利用强化定律来教育孩子,他在名著《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中,记录了这样一次经历:

在一次散步中,我发现了一件令人深思的事情。

在散步的过程中,邻居史密斯太太发现女儿的裙子被弄脏了,她立刻生气起来,开始冲着女儿大声责骂。看见女儿大哭以后,她又马上给了女儿一小块点心。

我问史密斯太太:“您为什么要责骂女儿呢?”

“她总是这样经常弄脏自己的裙子。”史密斯太太这样回答。

“可是,您为什么又给了她一块点心呢?是为了表扬她的行为还是为了给她受责骂的补偿?”

史密斯太太哑口无言,她不知该如何回答我。

这时,她的小女儿也已经被弄得糊里糊涂,她也不知道为什么母亲会责骂她,更不知道挨骂之后为什么很快又得到了点心。

母亲这样的做法,让女儿弄不清是非,这对她的成长是相当有害的。

要教育好孩子,父母必须对事物的好坏有一个始终如一的主见。父母自己缺乏主见是教育孩子的一大禁忌。最简单的做法是:你要经常解释你的行为,你为什么要责骂他,或者你为什么要表扬他,把你的是非观传递给孩子,并且确保你的行为符合你的是非观。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你的孩子也会以你的是非观去约束自己的行为。正确的行为得以保持,不正确的行为得以矫正。

对于儿童来说,幼儿园就是很好的社会活动场所。比如,我们不能向一个3岁的孩子传有关忍耐和自我克制的美德,但是,社会经验却可以。如果一个玩具正被一个儿童使用,另一个儿童也想要,他就必须等前者用完后才能使用。重要的社会品质就是这样形成的。在一种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儿童会渐渐形成良好的品德。

第6章“我很想要那个玩具,可是妈妈不喜欢。”

──不做支配欲旺盛的父母

1、菲菲的生日

今天是菲菲的生日,妈妈和菲菲都希望度过愉快的一天。妈妈带着兴冲冲的菲菲来到菲菲最喜欢的一家玩具店。

妈妈:菲菲,你喜欢哪件玩具?今天是你的生日,妈妈给你买你最喜欢的玩具。

菲菲:哇,太棒了!妈妈,我喜欢这辆小汽车。

妈妈:不行,不行,这是男孩子玩的。咱们换别的吧。

菲菲:那,这个组合模型挺好玩的,我要这个。

妈妈:这对你来说太难了。挑一些女孩子玩的玩具嘛。

菲菲:那就这只小山羊吧,多可爱呀。

妈妈:你不是已经有很多毛绒玩具了吗?

菲菲:可是我没有小山羊啊。

妈妈:你有小狗、小熊、小白兔了。菲菲,你看那边的娃娃怎么样?它们都挺可爱的。

菲菲:嗯,那我就买那个娃娃好了,穿白衣服的那个。

妈妈:不要白色的,还是买粉红色的吧。

菲菲:不,我喜欢白色的。

妈妈:白色的一下子就弄脏了。粉红色的多好呀。

菲菲:不要,不要。我就要白色的。

妈妈:你怎么这么任性?粉红色的多可爱呀。老板,给我那个粉红色的娃娃。

菲菲:不要,我要这个白色的。

妈妈: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呢?再这样就什么都不买了。我们走!

结果,菲菲什么也没有得到,还挨了妈妈的骂。

任性不讲理的,其实是母亲。明明承诺“要给孩子买她最喜欢的”,可当菲菲真的选了自己最喜欢的玩具,这位妈妈却用自己的好恶来判断,挑剔这个不好、那个不行,最后变成“不是妈妈选的都不能买”,并且反过来责怪孩子不懂事。起初,菲菲勉强忍受了母亲的干涉,但最后终于忍无可忍,进而反抗。这是必然的结果,支配欲旺盛的父母常常会这样引起自己与孩子的冲突。

2、你是支配欲旺盛的父母吗?

何为支配欲旺盛的母亲吗?

本质上,没有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来看待。

总要用自己的想法左右孩子的需求、感觉和喜好。

越是这样的父母越喜欢假装自己很开明。

越是这样的父母越容易责怪孩子太任性。

固然,成人的选择会更有理性,这位母亲每次否定菲菲选择的理由也都很合理。但是,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母亲是否应该指导孩子的选择,而在于成人是否具有一种能力和习惯:去理解孩子的感觉、尊重孩子的权利。

作为成人,请设想一下,如果上司许诺给你一些权利,放手让你做出自己的判断,去独立完成一件任务。但是,在事情的进展过程中,他却一步步阻挡你的选择,“引导”你朝着他确定的方向前进,你会做何反应呢?你一定会觉得这样的上司令人无所适从,甚至生厌。他既不遵守自己的诺言,也不信任你的能力,更不尊重你的感觉。

再回到第一个例子。我们说孩子虽然有自己的想法,但毕竟不够成熟。妈妈完全有理由担心菲菲在购买玩具时可能因为忽视一些因素,做出欠考虑的决定。比较聪明的做法是,妈妈可以预先给菲菲提出一些建议,做些解释和规定,允许菲菲在一定范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判断力。例如,妈妈可以规定:

*玩具的价格必须在多少钱以内。

*不买危险、易损坏或容易弄脏的玩具。

*不买标有不适合菲菲这个年龄玩的玩具。

这样,既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发生上述那种令人不快的冲突,也能满足菲菲母亲的要求。

3、预先的坦诚声明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

预先的坦诚声明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对成人如此、对孩子亦如此。

预先说明自己的立场,一方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另一方面,也传递出尊重对方的信号:我看重你对我建议的看法,并希望你能合作。

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完成一件事情,即使是在一个具体、狭小的授权范围内做出的自我决定,都会令人产生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和愉悦感。如果你真的尊重孩子,就应该尊重他的各种人格需求。

中国的传统文化宣扬晚辈对长辈的尊重和服从,却很少提倡双方的尊重。甚至到了现代,许多父母仍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染上了过于旺盛的支配欲,常常在不知不觉间忽视了孩子的独立个性,有意无意地强迫孩子按照父母的愿望和设计去发展。

这样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

一种是成人后缺少勇于承担责任的勇气,逆来顺受,被人视作“畏缩者”、“胆小鬼”。

教子计划怎么制定

教子计划怎么制定 在家庭教育中,“礼”是尊敬长辈,关爱家人,校园里,“礼”是团结同学,遵守纪律,生活中,“礼”渗透在日常行为的每个细节里,待人接物使用礼貌用语,公共场所给老人让座让路,遵守交通规则不乱闯红灯——体现在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之中,教育孩子要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品质,面对困境与失败,要以阳光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做事不轻言放弃,要坚持到底。 教子计划怎么制定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孩子生下来都差不多,但是后天的教育和环境会使他们的习惯产生很大差别,因为,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让我们认识到习惯的重要性。之后,我们认真对孩子的三种习惯进行了自查,从中看到了孩子身上的很多优点,使我们对孩子充满了信心,同时也发现许多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进。 1、学习习惯:缺乏表现力,上课回答问题不积极,做事 情比较拖拉,并且缺乏坚持性。 2、生活习惯:能够独立的收拾自己的用品,但在使用后,有时不能做到物归原处;吃饭太磨蹭,需要家长不断催促。 3、行为习惯:不大方,不善于表现;有时不懂得谦让,爱乱发脾气。 “知识是基础,行为是关键,习惯是归宿。”孩子由于年龄特点的限制,往往会有言行不一的表现,许多孩子嘴上说的头头是道,行为上却难以做到,“知”与“行”严重脱节。既

然我们在思想上认识到了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就要在生活中多一份耐心,不要把培养孩子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成为一句空话。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健康茁壮成长,从小养成各种好的习惯,我们特制订以下计划: 一、创造各种机会,加强实践锻炼。 加强对孩子各种习惯的培养,给孩子提供反复实践和锻炼的机会,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与人交往和劳动技能的学习,使之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习方面:鼓励孩子多参加班级的集体活动,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才能,从孩子的强项入手,以优势带动劣势,逐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在生活中,我们会引导 孩子帮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习简单的劳动技能; 指导孩子合理地安排时间,以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走出家门,多为孩子创造与人交往的机会,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学会谦让,学会与人相处。 二、坚持耐心恒心,增强意志培养。 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能想起来就要求一下,想不起来又听之任之,这一点我们以前做得不够好,经常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今后我们会以足够的耐心和恒心去要求孩子,立下规矩之后就要求孩子坚持这样做。但孩子毕竟还小,自控能力比较差,我们也会结合孩子的这种心理特点,逐渐摸索出一个循序渐进的方法,使孩子逐渐学会控制自己。做事有恒心,遇到困难不退缩,不半途而废,这是对孩子意志的培养,同时,也是对我们家长意志的培养,我们会和孩子一起克服困难,一步一个台阶地走好人生每一步! 三、努力达成共识,坚决要求一致。 教育孩子最忌讳的就是家长说法不一,因为家长在教育孩子上如果不一致,就会使孩子无所适从。以前我们也会在某些

中国儿童童话故事大王

目录 1.笨狼上学 2.笨狼进城 3.半小时爸爸 4.冰孩儿 5.白云宫和星星城堡的故事 6.草地上的罐头 7.大老虎找吃的 8.大肚子蝈蝈 9.大熊逃呀逃 10.黛翎公主 11.带箭的朋友 12.荡秋千的小猴 13.斗力不如斗智 14.冬天的风 15.房子找房子 16.风娃娃的故事 17.公主的猫 18.孤独的熊猫咪咪 19.火鸡先生和鹅太太

20.海马爸爸 21.海鸥姑娘 22.好东西 23.黑熊换鸡蛋 24.猴哥的烦恼 25.候补队员 26.呼呼噜和猫头鹰巫婆 27.呼噜猫和阿猜狗 28.花羽毛小松鸡 29.花儿选美 30.会说话的卷心菜 31.会打鸣儿的大老虎 32.会学猫叫的小老鼠 33.会唱歌的秘密 34.剪刀大侠 35.减肥腰带 36.就这一次 37.桔子老虎 38.桔子月亮 39.开花的树 40.快乐的小红鞋 41.快乐晚会

42.癞蛤蟆船长 43.老亮着的黄灯 44.老乌龟和小鸟 45.老师住院了 46.老鼠教授的吸尘器 47.两只尾巴打结的老鼠 48.露珠与绿叶 49.蚂蚁大力士 50.买鞭炮 51.“猫打呼噜”旅馆 52.猫兵 53.毛毛和长鼻子树 54.美丽的小路 55.门铃和梯子 56.咪咪的玩具 57.咪咪的钓鱼竿 58.蘑菇桌 59.南瓜星上的孩子 60.七十二变 61.施放烟幕的小乌贼 62.水弹弹 63.外星人彩电

64.豌豆花儿 65.无情鸟 66.象鼻子桥 67.小猪照镜子 68.小卡咪 69.小骡子是谁的孩子 70.小猫盖的新房子 71.小树叶贺卡 72.小水壶迷路 73.小猴尿床 74.小猪发脾气 75.小燕子吉吉 76.小蝌蚪 77.小猪的礼物 78.小鸟和大熊 79.小螳螂学艺 80.小鼹鼠请客 81.小鲤鱼哭哭笑笑 82.小河里的鳄鱼肚肚 83.鞋子舞会 84.熊猫眼睛店 85.熊丫头的玫瑰红裙子

父亲的谜语

父亲的谜语 教学目标: 1. 能借助拼音、工具书等读准字音,进一步扩大自己的识字量。 2. 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父亲教“我”猜谜时的语气、语调。 3.能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能仿照课文,学习为自己感受兴趣的事物编谜语. 4.能体会到其中蕴涵着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 教学重点:通过父亲和我猜谜语的情景,感悟深沉的父爱。 教学难点:通过这则描写眼睛的谜语感受父爱无处不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联系你平时生活,爸爸常常和你做的事情有哪些? 2、平时我们接触到写母亲的作品比较多,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写父亲的课文, 二、学习课文 (一)整体梳理 1、轻声读课文 2、思考:父亲的谜语是以什么为谜底的? 3、父亲的眼睛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什么时候? 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夏日的晚上猜谜语时烦恼忧愁时 (二)分小节学习 1、师生配合读1、2小节,找出这两小节中描写父亲眼睛的句子,用曲线划下来。 1)出示句子,谁来读读看?你喜欢哪句?为什么? 2)根据学生回答指导朗读,板书:眯、笑眯眯深邃 3)理解深邃的意思 4)集体读这两句话。 2、那么,爸爸深邃的眼睛里究竟藏着什么呢?我们带着问题自己来学习课文。 小组学习,出示菜单: (1)用喜欢的形式读一读3-10小节; (2)按照下列词语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苦思冥想: 巧妙提示 (3)读了课文后,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儿?怎样的父亲? 交流,指导朗读,并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理解苦思冥想、巧妙提示的具体意思。 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现在你知道为什么父亲的谜语很少能够难倒

我了吗? 对啊,有趣的谜语,巧妙地提时无处不在的父爱给我的成长带来了快乐。 课文中出现了两条谜面,老师读谜底,你们读谜面: 引读:爸爸的眼睛—— 我的眼睛—— 那你们能不能仿照它的样子也来编个谜面说说老师的眼睛? 3、我们通过朗读课文,找出写爸爸眼睛的句子的方法学习了课文1-10小节。自由读11小节,也用这个方法,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板书:笑眯眯一张一合 你能回答作者的问题吗?(爸爸怎么能猜出我镜子里是什么呢?) 出示最后一节,对啊!父亲的爱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永远给孩子光明和快乐! 指导朗读,现在你知道,爸爸深邃的眼睛里究竟藏着什么了吗? 板书:父爱 三、总结拓展 1、齐读课文,从夏日晚上到猜一个有趣的谜语,再到我烦恼时为我解忧,你觉得父爱像什么? 2、大家说得很好,出示苏童的话读一读: 父爱怪就怪在这里,它是羞于表达的,疏于张扬的,却巍峨持重。所以有聪明人说,父爱如山。 板书:如山 3、你也一定能感受到平时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父爱,用“当我……爸爸的手……”说一句话。 附板书: 夏日的晚上眯起笑眯眯 21 父亲的谜语猜谜语时闭上睁开凑近 深邃 父爱如山烦恼忧愁时笑眯眯一张一合 丫丫网> 育儿论坛> 旧版帖子 父亲的谜语教案 共1 页第 1 页 秀逗冰淇淋在2006-05-02 22:19 发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班级家长学校工作总结

班级家长学校工作总结 家庭教育是“三大支柱”之一,是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XX整理的班级家长学校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班级家长学校工作总结1 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完善的办学设施和精良的师资队伍,积极推行素质教育。现有1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00余人,在职教职工56人。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实实在在地举办家长学校,形成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齐抓共管育新人的良好局势。现将我班家长学校工作汇报如下: 一、学校重视,思想统一 我校对家庭教育都有着充分而明晰的认识,非常重视家长的教育工作,始终致力于提高家长的素质,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的工作。学校一方面到周边“省级家长示范学校”参观学习,借鉴他人办校之成功经验,一方面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领会《山东省教育系统家长学校工作试行条例》、市教育局黄教工文件精神和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及他人“三位一体”教育的成功经验,并展开讨论。 通过学习,大家统一了思想,充分地认识到,举办家长学校有其重大的意义:家长学校可以向广大的学生家长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和观念,帮助家长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技能,指导学生家长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家庭文明建设和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举办家长学校的现实意义还体现在它能促进教师、家长、学生三者之间的心灵沟通,取得教育的良性互动,对创建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创设安定团结的内外部环境,对保障校产的安全等都将产生积极的、现实的意义。 因此,我班坚定了办好家长学校的信念.举办家长学校就必须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没有家庭教育的参与和补充,学校教育是不可能办好的。家长学校工作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无,它以青少年学生为中心,以“终身学习”为终极目标,重在提高家长素养,教会家长如何教育子女做人,如何发展孩子的非智力因素,促使家长在非学校时空里对其子女完成多方位广角度的影响和教育。多年的实践证明,通过家长学校的连接,学校与家庭、教员与学员、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学生的关系更加融洽,更加和谐,教育更加科学,有利地促进了我校教育教学的规范发展。 二、制度健全,组织到位 近几年,家长学校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不断补充完善,逐步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我们先后制定了《家长学校工作章程》、《家长学校管理办法》、《家长学校教员备课制度》、《家长学校学员考勤制度》、《家长学校效果检查制度》、《家长学校结业考核制度》、《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等制度,对家庭教育进行科学化、制度化管理,使家长学校的工作向着规范、有序、高效、务实的方向发展。每学期开学初召开校行政会议讨论工作计划时,都会将家长学校工作作为其中的一项内容进行计划和安排。 为了进一步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落实全国和省上加强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全区家庭教育工作中发挥示范作用,我校重新安排成立了以学校一把手为校长、分管德育的副校长为常务副校长的家长学校领导小组,全

学校2019-2020年度家长学校计划

xx 中学 2019秋-2020春学年 家长学校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办人民满意学校”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探索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模式。掌握科学的育儿的方法,沟通家庭、学校的教育,形成家校合力,提高教育效率,促进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 1、通过家长学校的有效形式,向广大家长宣传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2、系统讲授不同年龄学生课,心理发展特点规律,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技能。 3、搭建家庭、学校、社会相互交流的平台,面向新世纪,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组织机构 1、校长:xxx 2、副校长:xxx 3、成员:各班级的学生家长 4、教员:①各班班主任;②学校优秀教师;③聘请有关家教专家;④教子有方的有经验的家长。 四、主要工作内容与措施 (一)加强领导力度,搞好队伍建设 1、成立学校家庭教育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力度,保证全年工作的顺利开展。 2、成立新一届家长委员会,并充分发挥作用,让他们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与改革。对学校工作、家长学校工作进行监督、评估。 3、每班推举1名家长组成年级部家长委员会,定期举行活动,参与班级、学校的教育与管理。 4、加强自身学习,掌握家庭教育及办好家长学校的理论。 5、家长学校工作由分管校长负责,德育处具体负责实施。

(二)认真组织教学,提高研究水平 1、宣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2、宣传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明确为国教子的责任和义务。 3、努力提高家长学校讲师的教学水平,建立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指导者队伍,提高办学水平。 4、帮助家长提高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教育水平,加强法制教育,规范家长自身的教育行为,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5、聘请专家讲课。 6、形式多样性、开放式,提倡家长共同参与,发挥家长的主体作用,帮助家长克服“重养轻教、重智轻德、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的倾向。 (三)完善学校管理,提升学校品位 1、充分发挥优秀家长的示范、辐射作用,积极培养家长的先进典型。继续完善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网络。及时反馈孩子在家庭、社会的有关表现,以利于学校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继续深化家庭美德礼仪示范生和社会公德示范生的评比工作。 2、办好网上家长学校,让有条件的家长更便捷地了解学生、学校,拓展家庭、学校、社会相互交流的平台。 (四)开辟多种渠道,夯实"家长学校"的管理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强调指出:"关心和保护中小学生健康成才,不仅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的职责,而且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要把社会和家庭教育密切结合起来,形成全社会关心中小学生健康成才的舆论和风气。"因此,建立健全"家长学校"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家长委员会管理扎实有效。本学期,我校以成立家长委员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委员们的联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研究当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动态,商讨办好"家长学校"的措施和方案,及时反馈家教信息,收集并反映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协调并参与学校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的实效。 2、落实"家长学校"的上课时间。原则上每学期举行1~2次,每次上课时间不少于2小时。并有计划、有层次的开展活动。每次课后,均安排班主任、任课老师与家长见面,交流教育子女的信息,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协调。 3、精心挑选"家长学校"的上课教师。学校将精心挑选在教育教学方面有相当教学经验,并热心于教育科学的干部和教师担任家长学校的老师,保证师资质量,而且上课内容提前确定,认真备课,力求课上得精彩、实用,并成系列化。 4、保证"家长学校"的学员的参与率。每次上课前一周以内,由校方发出书面通知,

13高效能父母的21个教子习惯

13、高效能父母的21个教子习惯 1、“这是最后一次,我最后一次警告你!”──空洞的威胁吓不住聪明的孩子 千万不要低估一个孩子对他正在破坏规则的意识程度。大多数孩子对否认大人权威的事进行了相当的分析:他们事先考虑行为并且权衡了可能发生的后果。 2、“我就是不吃!”──如何处理孩子的对抗 如果父母在孩子挑衅的时候不能掌握局势,他们就为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家人制造了可能持续一生的伤心。 3、我哭,我哭,我大哭!──应用“强化定律”矫正孩子的行为 父母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时,要注意两件事情:一、你要学会坚持。二、随时用语言解释你的行为。 从小开始,坚持跟孩子解释你的行为。长此以往,你会发现孩子会比较讲道理,而且听得进去道理。 4、“我不要打针,我怕!”──抓住挫折带来的机会 柏拉图说过:“对一个孩子最残酷的待遇,莫过于让他‘心想事成’。” 一些父母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低估了孩子的承受力,他们觉得孩子太软弱了,根本无法对付生活中的现实。这种态度逐渐会使孩子形成对自己的错误认识,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对付一切。 5、洛克菲勒的家规──奖励常常比惩罚更有效 不幸的是,很多父母本能地不愿使用奖励的方法,可能他们把奖励看成了“溺爱”或者“贿赂”。 “奖励”这种最成功的教育手段之一,因为一种观念上的误解而被大大忽视了。 6、“我很想要那个玩具,可是妈妈不喜欢。”──不做支配欲旺盛的父母 你要经常解释你的行为,你为什么要责骂他,或者你为什么要表扬他,把你的是非观传递给孩子,并且确保你的行为符合你的是非观。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你的孩子也会以你的是非观去约束自己的行为。 7、“你还小,让我来帮你!”──不必要的帮助阻碍了孩子智慧和性格的发展 缺乏儿童心理发展知识的父母,不理解孩子的需求,往往出于“爱孩子”或者担心孩子受到伤害,而推迟了孩子感知世界、开发智力、发展自我的时间进程,错过了宝贵的发育敏感期。 8、一块果汁软糖的诱惑──在等待中学习克制 如果父母被动满足孩子的每一个要求,那么父母就会成为孩子的奴隶,即使忙得四脚朝天也不会让孩子得到一半的满足。 我们应该设法让孩子懂得:诱惑无处不在,欲望随时产生,但是,世界不是以他为中心,因此,必须学会等待,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 9、“呜呜,妈妈,琼今天又欺负我了!”──让孩子通过自卫赢得自尊 自卫使孩子既保护了自己的身体,也保护了自己的心理。当武力制止了对方进一步伤害自己的时候,自卫者就会在心理上取得巨大的胜利,他会感到:我不是一个任人宰割的人,我有我的尊严。 10、“不是我干的!”──制止孩子撒谎的几个技巧 孩子小时候因为是非观念不清而说谎,他们多数会说出其实是他希望的结果,渐渐长大后,则用说谎来逃避麻烦。 对于父母而言,让孩子知道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外面,说谎都会陷入更糟糕的麻烦中,这非常重要。 11、“别走!别离开!带上我!”──改变孩子的依恋心理 为了消除孩子在父母离开后的不安全感,暂时离别前,父母一定要再三告诉孩子你会回来,并向他说明你会说到做到。 父母应该时常鼓励孩子,让他感到能够自己独自一个人玩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 12、“你不认错就永远别回家!”──在惩罚孩子时也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 我们确实需要掌握一些技巧,让孩子在受到严厉惩罚时,仍能体会到父母的爱。 13、只做“开门人”──有效沟通从消除10种交流障碍开始 如果孩子在父母面前尝试着敞开心扉,却常常以失望告终,甚至在敞开心扉后却发现会受到进一步的伤害,孩子的心灵大门就会渐渐关闭,直到有一天,他不再来“烦”你了。 14、“我感到很难过,因为我只是一个孩子!”──平等对待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价值感和责任感 我们每天都可能采用了不平等的方式在对待我们的孩子,这也就难怪孩子不会像朋友那样体贴你的难处,

父亲的谜语1课时

21、父亲的谜语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本课生字;理解并积累“深邃、悠悠”等词语。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父亲教“我”猜谜时的语气。 3、学习简要复述“父亲教我猜谜语”、“父亲为我解除烦恼”的故事。 4、通过学习父亲和我猜谜语的情景,感悟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简要复述“父亲教我猜谜语”、“父亲为我解除烦恼”的故事。 2、在朗读中体会描写父亲眼睛句子的含义,感悟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板书:谜语 同学们一定很喜欢猜谜语吧,心动不如行动,今天老师就和大家猜一个。 出示PPT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猜出的同学已经坐直了。 交流:眼睛评价(你真是个聪明认真的孩子!) 1、有一位小女孩,坐在星光笼罩的院子里,觉得最有趣的事就是猜父亲的谜语。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这位父亲的谜语,去感受其中蕴涵的情感。 2、揭示课题。 PPT(板书:21 父亲的谜语)齐读课题 出示PPT要求: 1、轻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在和父亲猜谜语的过程中,哪几个场景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了呢? 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_______________,父亲________________。 (什么情况下)(怎么样)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读词语 2、交流:夏日的晚上,父亲常常给我猜谜语。 当我猜不出谜语时,父亲就巧妙地提示我。 每当我有烦恼时,父亲就念起谜语,给我无限的快乐。 三、研读谜语情景,感悟深沉的父爱。 1、在父亲那么多的谜语中,哪一条谜语我猜不出? 交流,出示谜语。 谜底是?谁的眼睛?板书:父亲的眼睛评价:你读的真认真! 小结:谜底是父亲的眼睛,在猜谜过程中,父亲也是用眼睛来启发我的。 再次快速浏览课文,用曲线划出描写父亲眼睛的句子,读一读,谈谈你的体会。 2、交流,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句子一: 1)父亲眯起眼睛看着我,悠悠地念着他的谜语。我眨巴着眼睛,仰头对着那满天的星斗苦苦地寻找,谜底藏在 哪里呢?再盯着父亲的眼睛瞧,觉得他那双笑眯眯的小眼睛也和夜空一样深邃、神秘。 板书:深邃神秘笑眯眯 指导“邃”的字形。 “邃”字最难写,大家伸出手,跟着我一起书空。首先这个字是什么结构?(半包围),里面先写(穴宝盖),注意右半部分的最后一笔是(点)。 理解“深邃”:深远深奥 2)纠音正字其他个词神秘翘舌冥(míng)后鼻音

教子有方好家长事迹材料(多篇范文)

教子有方好家长事迹材料 “教子有方家长”事迹材料 我和孩子一起成长 城关四小:三(2)班学生:马睿涵家长:马冬燕 光阴荏苒,不知不觉我的女儿快九岁了,已上三年级了。九年前,她如天使般降临到我们家。这九年里,包括以后长长的岁月,我所做的一切,就是和孩子一起努力,一起成长,给她最大的爱和自由,和女儿做朋友,给她营造一个和谐幸福的家,让她在爱的氛围里健康幸福地成长。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手中宝,我们爱她,但从不溺爱。在女儿刚有自我意识时,我们培养她的自理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整理玩具,洗自己的小物件。稍大些时就教她叠被子、收拾自己的房间,都必须由她自己来完成,培养她良好的生活习惯。 我的女儿性格温顺乖巧,有时候会因为胆小而不敢做某件事,我从不指责她,而是鼓励她,告诉她:“别人能做到的事,你也一定行,而且也许你会做得更好!”这样,孩子渐渐就有了自信心。记得在她上一年级的时候,我带她参加了一个团队的户外活动。那天,团队举办的是爬山比赛。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就拉着她参加比赛了。当爬到半山时,我回头往下看了一下,有点害怕了,山下的人都成一个个小黑点了,我的腿也软了。于是,我给女儿说:“马睿涵,我害怕,算了吧,我们还是慢慢往下走吧”。没想到女儿说:“妈妈,你别

往下看,我们既然参加比赛了,还是坚持上吧,你不是常说,别人能做的事,我们也一定能做到”。就这样,我们手拉着手,一直坚持爬到山顶, 那一天没有取上名次,可是是我的孩子鼓励着我坚持到最后! 从女儿上一年级到现在,我家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不仅女儿在学习,我们也在学习。当女儿遇到问题时,我们一家三口会一起讨论,解决问题,而不大声训斥、指责孩子为什么上课不好好听讲什么的。每当孩子学了新知识,我们会让她给我们当小老师,把她学的知识再讲给我们听,这样无形当中,让孩子又把学到的知识巩固了一遍,既培养了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又给了她锻炼胆量的机会。 在闲暇之余,我们一家几乎不看电视,也很少上网。而是人手一本书,和孩子畅游书的世界。陪孩子一起读书,在孩子一年级时,我和孩子一起看《爷爷一定有办法》《一片叶子落下来》《猜猜我有多爱你》等。慢慢的我们又一起看《夏洛的网》《挖个坑把自己种在森林里》《土拨鼠日记》等等。每看完一本书,我们都会一起讨论。在这些书的熏陶下,孩子的思想在不断地成熟,能够独立思考问题,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写作文也不困难了。 一直以来,我对孩子都是赏识教育,在学习方面没有过多的想法和要求,只要尽自己的努力去学习就行。告诉她,要学会听讲,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思维一定要跟上老师,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大胆的去

家长教育子女的计划

家长教育子女的计划 昌图县实验小学 学生:张欣怡

家长教育子女的计划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教育问题已成为大多数家庭的首要任务,所以家庭教育也被人们越来越重视。但该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每个家庭、每位家长都有各自的见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今在“261”(两个家庭六个大人一个小孩)式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难管。他们都是独生子女,是两代人的掌上明珠。下面是我对孩子的教育计划。 一、身教重于言传。人们常说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长是孩子的镜子。父母的兴趣爱好、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生活方式,甚至走路的姿态,都可能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的自我形象、威信尊严、思想品德、学识才能、语言风格、行为习惯等特征在子女的心目中往往是神圣的,因此,有强烈的示范效应,子女常常通过模仿接受这种效应。如果家长自身素养较高,为人诚实、工作勤奋、谈吐文雅、处事得体,那么对子女将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父母的示范效应本身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家长要能主动的、有意的发挥示范作用,其对子女教育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要给孩子表达爱的机会。现在的孩子智商都不成问题,重要的是情商的提高。当孩子把她的零食给你分享时,你不要以任何理由拒绝,让孩子知道没有一味的索取,还有给予,要懂得感恩。女儿在刚上幼儿园时,都会把学校发的水果吃一半留一半拿回家,她说非常好吃要全家人分享。这虽然不算什么,但至少女儿在拿到水果时能想到家里还有父母没有吃到。她是一个孝顺的孩子,懂得感恩的孩子。当孩子在街上看到一个乞丐时,她都会拿个硬币给他,我们不会因为那个乞丐是个骗子而让孩子漠视所有的弱者。 三、有效沟通,和孩子做朋友。要尊重信任孩子,了解他们,用心换心,用信任赢得信任;要通过细心的观察,倾心的交谈,悉心的照顾,耐心的帮助,多了解他们成长的烦恼,心灵的需求;要象朋友一样,和孩子谈心,要互相平视对方,不要仰视;要民主型的家庭教育,不要专制型的家庭教育。我和女儿会时常谈心,有时是无意的;有时却是有心安排地,她做的好时有,她做得不好时也有,我都会和女儿保持一种平视的状态,要么我蹲下,她站着;要么我们俩都坐着,我揽着她。我们家里有什么活动或者计划,大多都是三个人讨论决定。孩子不同意时,都会给她解释清楚。 四、尊重孩子,贴对标签。孩子也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有的父母总是喜欢在别人面前说自家孩子不好,甚至有时会当着孩子的面,本来自家小孩很听话,学习成绩也不错,偏偏在人家面前说自家孩子不如别家孩子听话,学习不好,可能家长是谦虚,不经意的一说,可不曾想却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在孩子的心里产生了这种想法:我做得那么好,父母说做得不好,反正好也是不好,不好也就这么不好,干脆就不做好。“我不好”就是这位家长给孩子无意中贴的标签。记得女儿小的时候看其它小朋友玩一些较危险的游戏时,我会当着孩子的面说:孩子胆小,而没有去鼓励她去战胜自己。慢慢地等她大一些,我有意再让她挑战一些游戏时,她会说:我胆小不敢。后来许多事情我不再给孩子贴这种负面的标签。记得她幼儿园刚学舞蹈时,练舞蹈的基本功很辛苦,而我却不厌其烦地带她去上

好妈妈必看的宝宝早教书籍

好妈妈必看的宝宝早教书籍 以下是我收藏的早教育儿书籍电子版目录: 早教育儿书籍电子版下载--《我将课堂搬到绮园——我对女儿的早期教育散记》早教育儿书籍电子版下载--《开发婴儿右脑的8个游戏》 育儿电子书籍下载--《每个孩子都应该做的101件事情》 育儿电子书下载--《苏绯云博士教子女心得》 育儿书下载--《宝宝的健康与安全》 好书电子版下载--《“蒙特梭利教育法”系列全集》 好书电子版下载--《科学的幼儿启蒙教育法》 电子书下载--《蒙台梭利幼儿单元活动设计课程》 好书下载--《赏识你的孩子》 《儿童智能发育的九大敏感期》 好书电子版下载--《六大规矩》 好书电子版下载--《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好书电子版下载--《倾听孩子》 好书电子版下载--《捕捉儿童的敏感期》 好书电子版下载--《蒙特梭利.童年的秘密》 好书电子版下载--《爱和自由》 分享——《高效能父母的21个教子习惯》 好书下载--《培育男孩:塑造下一代男人》 好书电子版下载--《哈佛女孩—刘亦婷》 好书电子版下载--《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电子好书下载--《孩子到底想知道什么》 《适合婴儿看的黑白图片》 好书电子版下载--《0-1岁宝宝的游戏和活动指南》 电子书下载--《好妈妈慢慢来》 电子书下载--《窗边的小豆豆》 好书电子版下载--《1~2岁幼儿的养育》 好书电子版下载--《我们有都心理伤痕》 早教育儿书籍电子版下载--《和儿子一起成长》 早教育儿好书电子版下载--卢勤《发掘孩子的大脑潜能》 早教育儿书籍电子版下载--《儿歌大全》 早教育儿电子书下载--《好孩子的成长99%靠妈妈》 育儿早教电子书下载《把孩子培养成财富》《从白痴到天才的真实经历》 育儿早教电子书下载《莫扎特教育风暴》 育儿早教电子书下载《与孩子共享自然》 育儿早教电子书下载《和孩子划清界限》 育儿早教电子书下载《学会赏识你的孩子》 育儿早教电子书下载《好习惯决定孩子的一生》 早教育儿书籍电子版下载——《如何教宝宝百科知识》 你的20个坏习惯将危害孩子 早教育儿书籍电子版下载——《学会跟孩子说话》

河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0课《父亲的谜语》教学设计

《父亲的谜语》教学设计 河北省沧县纸房头乡中学王振军 教学内容: 《父亲的谜语》是河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叙事散文。 教学目标: 理解、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着意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1: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直接导入:“语言是有温度的,文字是有感情的。”本文又是通过怎样的语言文字传达了 教学环节2 :预习展示字词积累 1.全文共多少自然段? 全文共18个自然段,而非21个自然段。那么文章的结尾和第4自然段相比,同是写谜语,结尾分行来写,第4自然段没有分行,表达效果有何区别呢? (设悬,暂不回答。待课尾声时再作思考。) 2?点讲课后“写一写用一用”部分的生字词 深邃苦思冥想给予饱经忧患黯淡开释浑浊荒诞 你觉得哪些字在读音或字形方面该引起我们的注意?该怎样记忆? 1.全文主要写了哪三件事?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句话中均含“猜”字。 (父亲教女儿猜谜语-- 父亲猜女儿心事--- 女儿猜父亲的心思) 2.这三件事让你感受最大的是什么?用一个字概括。 教学环节4 :聚焦描写品赏语言 主问题一:画出描写父亲的句子,哪个词、句、标点中有“爱”?自读、圈点批注;全班交流,变式比读、品赏富有表现力的词、句、标点。 如:小时候 1)父亲那细眯眯的眼睛笑着看我,悠悠地念着他的谜语。 2)“晚上关箱子,早上开箱子,箱子里有面镜子,镜子里面有一一..”父亲摸摸饱经忧患而早白了的头发说。 .................. 长大后 3)巧克力?大苹果?洋娃娃?绸结子?花裙子?有小鹿的铅笔刀 4)父亲跟过来,拍拍我的头,问我:“怎么啦?”我嚷道:“我要死啦”父亲好笑起来,说: “你小小年纪就说要死,?爸爸这么老了,还想活,100岁呢。哦哦哦,一定是有一件东西你

中学2020年家长学校工作总结

中学2020年家长学校工作总结 一、学校重视,思想统一 我校历任领导对家庭教育都有着充分而明晰的认识,非常重视家长的教育工作,始终致力于提高家长的素质,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的工作。学校一方面到周边“省级家长示范学校”参观学习,借鉴他人办校之成功经验,一方面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领会《安徽省教育系统家长学校工作试行条例》、市教育局黄教工[XX]172号《关于进一步做好家庭教育及家长学校 ___》、区关工委、区教育局、区妇联黄教字[XX)142号文件精神和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及他人“三位一体”教育的成功经验,并展开讨论。 通过学习,大家统一了思想,充分地认识到,举办家长学校有其重大的意义:家长学校可以向广大的学生家长宣传 ___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和观念,帮助家长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技能,指导学生家长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家庭文明建设和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举办家长学校的现实意义还体现在它能促进教师、家长、学生三者之间的心灵沟通,取得教育的良性互动,对创建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创设安定团结的内外部环境,对保障校产的安全等都将产生积极的、现实的意义。

因此,我校坚定了办好家长学校的信念.举办家长学校就必须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家庭教育是“三大支柱”之一,是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家庭教育的参与和补充,学校教育是不可能办好的。家长学校工作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无,它以青少年学生为中心,以“终身学习”为终极目标,重在提高家长素养,教会家长如何教育子女做人,如何发展孩子的非智力因素,促使家长在非学校时空里对其子女完成多方位广角度的影响和教育。多年的实践证明,通过家长学校的连接,学校与家庭、教员与学员、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学生的关系更加融洽,更加和谐,教育更加科学,有利地促进了我校教育教学的规范发展。 三、制度健全,组织到位 近几年,家长学校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不断补充完善,逐步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我们先后制定了《家长学校工作章程》、《家长学校管理办法》、《家长学校教员备课制度》、《家长学校学员考勤制度》、《家长学校效果检查制度》、《家长学校结业考核制度》、《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等制度,对家庭教育进行科学化、制度化管理,使家长学校的工作向着规范、有序、高效、务实的方向发展。每学期开学初召开校行政会议讨论工作计划时,都会将家长学校工作作为其中的一项内容进行计划和安排。

社区家长教子活动记录

社区家长教子活动记录 社区家长教子活动小结

2012年8月12日,社区组织辖区青少年学生及家长到新民路口的“交通文明岗”执勤体验。在“上岗”之前,辖区交警对小志愿者们进行了简单的培训。随着体验工作的进行,一些想要闯红灯的行人在学生们的劝阻下认识到了错误,并等候绿灯通行。也有一小部分行人不听劝告,依旧要在红灯亮时闯过马路,对于这样的行人,学生们会进行耐心的劝阻,直到他理解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学生们才会让他们通行。体验过程中大家流了许多汗,但他们没有任何抱怨,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让行人真正理解“闯红灯不仅破坏自身形象,也危及了自己的生命安全,所以我们在平时就要树立不闯红灯、不违反交通规则的思想,并能够提醒他人”。 孩子对父母的要求 时间:2012年11月1日 地点:社区市民学校 参加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学生、家长 主要内容:孩子对父母的要求 一、孩子喜欢什么样的家长?(孩子对父母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崛起,我们对子女的教养问题已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兴趣和关注,特别是对如何做称职的家长尤为重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之师,所以家长要胜任教师这一角色。孩子喜欢什么样的父母呢,很多学者都做过调查研究,在此方面,美国学者R、F尼赫茨为了弄清孩子对自已的父母究竟有什么要求,调查了十万个孩子。其中,有10条最有影响: 1、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 2、对每个孩子都要给予同样的爱 3、父母之间互相谦让,相互谅解; 4、任何时候,父母都不要对孩子撒谎; 5、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 6、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父母要表示欢迎 7、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要尽量予以答复; 8、在孩子朋友面前,父母不要讲孩子的过错; 9、注意观察和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 10、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 以上10条要求,即有孩子对父母以身作则起榜样作用方面的要求,也有孩子对父母教育方式方法上的要求。 二、我们应该怎样做一个好家长:

(培训体系)2020年父母效能培训手册

致父母的一封信 2005年06月09日15:25 《父母效能培训手册》 有人说:“当你有了孩子,你就有了问题。”这句话并非指孩子让我们成为问题父母,或是孩子一定会造成问题,而是意味着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必定会面临孩子各种形形色色的问题。以日常生活的作息而言,从孩子早上起床、穿衣、洗脸刷牙、吃早点、上学,到下午放学、看电视、吃晚饭、洗澡、上床睡觉等,就常让父母忙得团团转。如果再有功课不好、没有责任感、说谎、偷窃、叛逆等行为,更会使父母伤透脑筋。 有些父母仍对孩子使用奖赏、惩罚、训诫、贿赂、威胁等管教方式,却不知这些方法在讲求平等的今天已逐渐失效。也有些父母虽理解到过去的方式不再有效,但是不知道有什么良策,甚至不知孩子有什么问题,不是管教起来忽松忽紧、前后矛盾,就是父母管教态度不一致而造成孩子无所适从,甚至夫妻失和。 父母陷入孩子问题的困境当中,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一代的父母都成长在传统权威环境下,所学习和承袭的教育是上一代的管教模式,但是面对成长在现代民主的下一代,缺乏应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而且也没有任何人或学校教我们如何为人父母,自然在新旧价值观交替之际感到茫然和焦虑。今日的社会中,各行各业都需要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只有父母是例外,似乎被期望为天生就能胜任这一角色。 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正如国内外不少研究指出,父母角色是成人发展中

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也是一个最难处理的角色。 还有一些父母喜欢听演讲,而且希望从中获得教育子女的观念和做法,尤其是当场或私下向演讲的专家提问,希望立即获得一些具体可行的答案。然而,短短的演讲时间,对大多数人而言只是开启了一点新的想法和方法,离“知行合一”的境地还是有一大段距离,其结果是听到的方法不是用不出来,就是用了也没有效果。这并不是说听演讲没有用,而是每一个家庭都有不同状况,即使看似共通性的问题,在实际的处理上仍有个别差异。 因此,父母除了要认识到自己才是第一线教育者外,还需要学习一套有效的教育子女的观念和方法。本书结合当前西方亲职教育中盛行的“父母效能系统培训” 理念,编写适合中国人的社会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内容,并且进行家长培训团体的实验研究,多年来得到丰硕的成果。例如,1989 年起,在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区推广,受益于这套课程的父母已有数万人,而且这个有意义的教育工作仍持续进行中。在中国大陆,从2004 年开始也展开一系列的家长培训团体,得到热烈的回响和有效的证明。因为,这一套教育子女的观念和方法,不仅让父母亲有很大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而且在实际运用上更能得心应手。 本书除整体说明如何成为有效能的父母外,各章节还详细介绍如何了解孩子的行为目的、如何处理父母的情绪反应、积极倾听孩子、 以及鼓励等管教的实用方式。因此,不论父母、教师、家庭教育工作 者、社区工作人员、或父母团体的领导者,只要有意成为高效能父母或致力

教子有方征文

教子有方征文——如何树立正确的教子观念 从孩子呱呱坠地之日起,我们便升级成了他们的衣食父母。作为家长,不仅要照顾好孩子的饮食起居,更重要的是要把他教育好,让他长大以后成为对国家及社会有用的人才。该怎么做呢?我认为,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子观念,然后才是选择正确的教子方法。而树立正确的教子观念,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尊重孩子,平等地对待孩子。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跟我们是平等的。我们要尊重孩子,像对待好朋友一样,让他们在我们面前自由的说话。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做事的方法,有自己选择的权利,更有自己的创造力。我们不能指示他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而要按照孩子的年龄特点,引导他们去做应做的事情。首先要尊重和鼓励孩子的愿望,然后再考虑怎样去尊重和鼓励他们的愿望。在美国,父母一般不会在孩子想做什么时急于说“不”。比如孩子想拆一件玩具甚至于电视机,父母也不会发怒,他们会买些旧货来满足孩子的要求。甚至当孩子想开飞车时,父母明明不赞成,也会请专业赛国车手来教。让孩子慢慢明白飞车不仅是开得快,还有体能和耐力的艰苦训练。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愿望,又让孩子在实践中懂得哪些应该做、可以做或不能做。简单地说“不”只能破坏亲子关系,压抑孩子的能动性。 二、相信孩子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作为家长,当看到自已的孩子在某方面落后的时候,就会认为孩子在这方面的能力不行。其实,孩子在这方面肯定是有潜力的,只不过在当时还没有表现出来。问题在于我们愿不愿意去开发,能不能持之以恒地去开发孩子的潜能。日本

有个心理学家,他的儿子是个低能儿,但这个心理学家没有放弃,而是坚持教儿子认字,教他独立生活,硬是把低能儿培养成了一个能够正常生活的人。这个事例就很好的说明了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如果我们想要挖掘孩子的潜力,那么就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 三、教孩子成才要先成人,在智力教育的同时要加强孩子的品德教育和性格培养。有人曾说:“孩子身体不好是残品,智力不佳是次品,而品德不好则成危险品。”可见,成人是成才的基础,要望子成龙必须先教子成人,不能让我们的孩子成为危险品。我们应该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教会他们责任、博爱、合作和付出。对待孩子的智力教育,我们要注重鼓励、支持、陪伴孩子渡过漫长的学习过程,不要太看重最终的成果。不要为孩子的学习能力弱而训斥甚至羞辱孩子,应该细心观察自己孩子的特长,帮助他找出优于其他人的能力,使他建立自信和自尊,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因为智力、分数、学历虽然重要,但是人性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品德与性格才真正决定孩子的命运。 四、身教重于言传,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及教育方法要一致。我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要求自己首先要做到。我们的言行、举止、思想等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孩子的行为其实都是我们自己行为的反应或结果。对孩子的不良习惯,父母要同时纠正,不能一个管一个不管,从而让孩子明白到底怎样做才是对的。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我们首先要反思自己,主动发现自己的问题,及时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和教育方式。有实验表明,当身教与言传统一时,两者的教

学之源右脑开发宝典

福建公共频道,浙江经济频道,重庆少儿频道等各大电视频道均热播儿童右脑开发专家周维江教授在厦门大学学术交流会的讲座实况。儿童右脑开发教育专场讲座,变孩子一生的教育方式,专家教你如何提升孩子智力, 各位家长不要一定不要错过. 教材规格:30×5×22(厘米) 出版社:广东音像出版社 详情描述:适合0-8岁儿童,开发儿童右脑智力的教材 教材内容如下: 共8张DVD光盘、 2张@音乐CD光盘、 2本配套精装阅读书、 3盒识字卡片、 1套色卡、 1个玩具熊、 贴贴纸和产品使用说明书 现在买《学之源右脑开发宝典》即送如下超值大礼! 超值赠品一:价值198元专业烧制《古典音乐》:这套音乐容纳了三百多首国内外知名的古典音乐,汇聚了莫扎特、柴可夫斯基、贝多芬、维瓦尔弟、肖邦、巴赫等从多音乐人的精典作品,这是一套非常适合宝宝的早教启蒙音乐! 超值赠品二:价值888元的中国故事全集 超值赠品三:价值500元的《十万个为什么》动画版 超值赠品四:价值198元的激发右脑-未来强者 超值赠品五:价值198元的激发右脑-右脑婴语 巧虎ABC_Bubbles_DVD01_Hi,I_am_Eric,免费下载!免费下载免费下载122.58 MB 巧虎ABC_Bubbles_DVD02_My_Body ¥0.88元¥0.44元124.41 MB 巧虎ABC_Bubbles_DVD03_Sweets ¥0.88元¥0.44元126.65 MB 巧虎ABC_Bubbles_DVD04_I_Can_Jump ¥0.88元¥0.44元114.14 MB 巧虎ABC_Bubbles_DVD05_Fruit ¥0.88元¥0.44元133.61 MB 巧虎ABC_Bubbles_DVD06_Colors【https://www.wendangku.net/doc/366718018.html,】.rmvb ¥0.88元¥0.44元110.86 MB 巧虎ABC_Bubbles_DVD07_Food ¥0.88元¥0.44元113.78 MB 巧虎ABC_Bubbles_DVD08_Animals ¥0.88元¥0.44元114.91 MB 巧虎ABC_Bubbles_DVD09_My_House ¥0.88元¥0.44元135.04 MB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