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南京民国建筑

南京民国建筑

南京民国建筑
南京民国建筑

南京印象之民国回忆

【PPT 1】如果有人问我:一说到南京你会想到什么,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好吃的——莲湖的赤豆元宵,芳婆的糖芋苗,永和园的黄桥烧饼,六凤居的豆腐涝,魁光阁的五香豆,还有水游城的小南国,大众书局的辛香汇,小火瓦巷的蘑菇餐厅等等,这当然是因为民以食为天嘛,我想每个人都对美食没有抵抗力的吧。除此之外呢,我脑海里会蹦出两个词——孙中山、梧桐。

大家都知道南京是座历史古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之称。更是近代史上中华民国首都,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长眠之地。孙中山大家一定不陌生,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可以看到ppt首页我设置的背景图片就是南京总统府,【PPT 2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丵放军攻克国丵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第35军104师312团占领南京总统府。)】但是现如今上面的旗帜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补充:中华民国国旗,又称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是中华民国广为人知的国家象征之一,由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提议,将陆皓东设计之青天白日旗置于红底旗帜的左上角而来,经国民政府立法定为国旗,并在北伐征战结束后颁行全国。《中华民国宪法》第一章总纲第六条明定:“中华民国国旗定为红地,左上角青天白日”。旗上三色分别象征自由、平等、博爱之精神,同时亦代表中华民国以三民主义立国之初衷。】

【PPT 3】这里大家就很熟悉了,就是紫金山上的中山陵。说到南京比较有名的地方,除了像夫子庙,明孝陵,明城墙,朝天宫,阅江楼,玄武湖,莫愁湖这些历史文化之所在外,就是如总统府,1912街区,美龄宫等具体民国回忆的事物,说起宋美龄,提到南京,自然会想到南京街道的法国梧桐【PPT 4-5】,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砍树风波,其实很好理解,因为南京的梧桐已经不仅仅是植物绿化的存在,而是一种城市的象征,它见证了整座城市的历史沧桑,早已是南京的符号。南京著名作家叶兆言曾说过,法国梧桐是南京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南京人对于梧桐的情感早已深埋心底、扎根于潜移默化间。

【补充:南京的梧桐树,更浓郁着每一个南京人、甚至是每一个中国人,对孙中山先生的深情与怀念。1929年,孙中山先生的灵柩从北京运抵南京,运抵中山陵的途中所经道路,也因此而分别得名: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东路、陵园大道。在选择行道树时,曾有几种方案,结果由时任南京第一任市长的刘纪文拍板,选用了法国的梧桐树作为南京的行道树。据相关文献记载,当初在修中山路以及陵园大道的时候,道路两旁总共种下了2万多棵法国梧桐,遮天蔽日的林荫大道与中西合璧的民国建筑成为南京的象征。后来不知怎地,虽然还是梧桐,也就是现在最常见的那种,当年的法桐也许是被石头城的文人气息所感染,在高大中增添了三分书生气。法桐和现在种的梧桐还是有较大区别的,其主干不高,但枝干笔直通天。法桐要显得更加的挺拔高大,威武庄严。】

当然,我们现在还会把南京的法国梧桐看作是美好爱情的象征。【PPT 6】80年前,宋家三小姐在总统府邸不经意回眸,她隔着门帘望见一个光脑袋的戎装男人,就此动了芳心,几年后,那个男人不远万里运来了她所钟爱的悬铃木树种,从美龄宫一直洒到中山北路,满街的梧桐树,都是他为她种下的情和爱,从此南京的背景里就飘满了梧桐树叶。南京整条街整条街的梧桐隐藏着美丽的故事。

南京是民国首都,顺着足迹我们可以发现众多的民国回忆,南京这座城市留有大量民国文化遗存,而民国建筑就是民国文化的核心。【PPT 7】建筑,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凝固的历史,是无声的旋律,它可以直观地反映历史的真实;同时,它又是建筑文化与建筑艺术的重要载体,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建筑本身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存在。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视频前7分钟】

在中国近代史上,南京作为中华民国的首都,风云际会,华盖云集,都城内各类建筑星罗棋布,这些建筑在为人类提供活动舞台的同时,又因人类的活动而充满生机和活力。时至今日,半个多世纪前活跃在民国舞台上的风云人物,大多已如过眼云烟,随风而逝,而当年的建筑,历经时代的变迁和人世的兴废,或多或少有一些保存下来。在今天的南京城内,这些保存至今的民国建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仅是城市的躯体,是城市的灵魂,是有形的资产,是无形的财富,更是社会发展的标志。南京的大部分民国建筑保存完好,数量众多、流派纷呈,林林总总的民国建筑构成了南京文化的一大特色,成为南京一份得天独厚的宝贵遗产,是南京城市形象展示的一张精致的名片,构成了南京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风貌,南京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作是“民国建筑的大本营”。

【PPT 8】视频中有提到南京民国建筑粗分的话,有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和工业建筑三大类。而要细分的话,可以分为八大类:一是政治、军事机关;二是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机构;三是市政、交通、电信部门;四是工商、金融、服务、娱乐、休憩场所;五是驻华使领馆;六是监狱;七是官邸、别墅、民居;八是陵墓以及纪念性建筑。

【PPT 9】其实关于南京民国建筑分类还有很多不同的分类方式,这里也是一种,接下来我们就欣赏一下这些建筑。【一、军政建筑;二、公共建筑;三、公馆建筑;四、使馆建筑;五、陵墓建筑;六、教育宗教建筑;七、科研金融建筑】

同济大学建筑规划学院教授阮仪三先生曾指出:“人是一种有环境需求的动物。它需要环境里有自己的历史,有记忆,有过去的痕迹。”南京城内的一座座民国建筑,就像一部部无言的书,有形的画,凝固的音乐,哲理的诗,无时无刻都在向人们诉说流逝的历史。

民国文化不仅有其物质上的优势,而且在精神上也具有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是增加民族凝聚力的一座心桥。南京作为民国时期的首都,曾几何时,多少风云人物在这里居住。他们的后代或移居港澳台,或散居海内外,但叶落归根的意识,思国恋乡的感情,一直是萦绕在他们心头而久久挥之不去的情愫,回乡探祖已成为一种追求和愿望。【PPT 10】台湾著名的诗人余光中先生曾以一首《乡愁》闻名于海峡两岸,在阔别故乡40年后回到南京,他感慨地说:“玄武湖和紫金山都变了,但是金陵大学原来的校舍我还认得出来……”

梁思成先生曾精辟地论述道:“现在我们不必削足就履,将生活来将就欧美的部署,或张冠李戴,颠倒欧美建筑的作用。我们要创造适合于自己的建筑。”

南京民国建筑正是这种“适合于自己的建筑”,是近代以来中国建筑文化的典范。南京民国建筑是中国近代建筑(1840~1949)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建筑史上处于承上启下、中西交汇、新旧交替的过渡时期 ,经历了由模仿(或称作照搬照抄)到洋为中用(或称作融会创新)的发展轨迹。之前的视频在一开始就说道“南京的民国建筑有属于自己的特点。”

【PPT 11】南京民国建筑从建筑风格和特点上看,可以区分为四种:

一是折衷主义和西方古典式建筑,【1914年-1915年的扬子饭店,1929年的生物馆】【PPT 12】二是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1919年的金陵大学北大楼,1917年的金陵大学礼拜堂】

【PPT 13-14】三是新民族形式的建筑,【1928年的铁道部大楼,1929年的灵谷塔,1931年-1934年的紫金山天文台,1932年的中山陵音乐台,1933年的中央医院、交通部大楼、外交部大楼】

【PPT 15】四是西方现代派建筑。【1932年的福昌饭店,1935年-1936年的大华大戏院,1946年的下关火车站扩建工程等】

民国时期,许多学子远涉重洋,求学欧美,接受先进的西方文化。在这些莘莘学子中就有吕彦直、梁思成、关颂声、赵深、童寓、刘敦桢、杨廷宝等近现代建筑学界的杰出代表。他们既不崇洋媚外,盲目照搬一切外国的东西,也不妄自菲薄,随意抛弃民族旧有的传统,而将中西建筑文化融会贯通,并发扬光大,是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代建筑师。在这一时期南京的建筑,出现了多种风格并存的局面,就如之前我们所看到的那四种建筑。近代来,上海、天津、武汉、广州等地相继出现了许多西式风格的近代建筑,与此不同,南京的民国建筑绝大部分是由中国第一代建筑师自己设计的,即使少数由外国设计师设计的建筑,也充分考虑了与中国文化相适应的问题。

【PPT 16】关于南京民国建筑的特点主要有四点:

一是等级高:南京作为民国首都,中央级建筑多,包括国民政府“五院八部”等行政建筑,以及“中央研究院”、“中央体育场”、“中央医院”、“中央博物院”等,其规模、等级均属当时全国(甚至东亚)之最。

二是类型全:按建筑原有性质可分十大类型,即行政办公建筑、纪念性建筑、文教科研建筑、宗教建筑、使馆建筑、公共性建筑、官邸建筑、工业建筑、交通建筑、民居建筑。

三是历史及艺术价值高: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南京汇集了当时中外优秀的一批建筑师,在宁进行大量建筑创作活动,留下了风格各异、中西合璧的民国建筑。

四是内涵丰富:民国建筑大多与历史事件、名人相关。

【PPT 17】据南京市规划局统计,南京现存民国建筑1000多处。它们的命运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被改的面目全非以后再作他用的民国建筑,原因很简单,它们有利用价值。可以进行商业开发。比如1912酒吧街。

一类是正面临着拆除的民国建筑。它们将从此在地面上消失。原因也同样简单,它们不是标志性建筑,也没了所谓的价值,在经济利益与历史意义的天称上,指针往往会向经济倾斜。

还有一类是被保护的很好的民国建筑,因为它们都是标志性建筑,如总统府这些。

【PPT 18】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它们集中的反映了国家民族以及一个城市的过去。如今南京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城市更新步伐的加快使很多旧建筑退出历史舞台而未考虑其历史价值,历经数十年风雨洗礼的南京民国建筑近年来遭遇“危机”。【PPT 19】少数民国建筑因城市建设需要不得不拆除,一些民国建筑风貌区崛起了高楼大厦,被机关单位使用的民国建筑外壁上挂满空调,内部设施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如不加以保护,将会给后人留下遗憾,南京民国建筑的保护与利用迫在眉睫。

谢谢大家!

【补充第二页:一、军政建筑

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南京古物保存库,建邺区朝天宫东侧的江苏省昆剧院内,现还有2000多箱南迁文物,几十年了,从未开箱,在此保存.

国民大会堂,长江路264号,现为南京人民大会堂.

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西宫),中山东路309号,现为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舍.

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东宫),中山东路313号(原中山东路445号)南京军区档案馆大院内.

国民政府财政部,白下区中山东路128号,解放军南京军区后勤部宿舍.

国民政府国防部,黄埔路,华东军政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司令部所在地。

国民政府监察院,中山北路261号(现105号)现为南京军区军人俱乐部。

国民政府交通部,中山北路303-305号,现为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国民政府教育部,玄武区成贤街43号。现南京市文化局等

国民政府经济部,抗战胜利后,经济部迁到南京铁汤池24号,如今为南京军区后勤部宿舍。国民政府经济部,中山东路145号,现南京市体育运动委员会

国民政府军政部,中山北路212号

国民政府考试院,北京东路41号、43号。现为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南京市政协、南京市人大。

国民政府立法院,白下路273号,现南京海运学校内。鼓楼区中山北路105号军人俱乐部内。国民政府粮食部,中山北路254号的国民政府行政院大院内,现为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蒙藏委员会坐落在白下区九条巷8号曾公祠(纪念湘军首领曾国荃的祠堂),现为南京市第二十三中学校舍。

国民政府内政部,瞻园路128号,今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国民政府农林部,大石桥4号,现东南大学宿舍

国民政府审计部,白下路257号,中共南京市委党校。

国民政府司法部,鼓楼区中山路251号。现南京市供电局

国民政府外交部,中山北路32号,现为江苏省人大常委会

国民政府卫生部,黄浦路1号,南京军区总医院实验楼。

国民政府行政院1928,东箭道19号行政院旧址,现为南京无线电厂第二设计所。

国民政府行政院1946,中山北路254号。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这里是国民政府铁道部所在地。

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中山北路200号,南京建筑工程学院。

国民政府最高法院,中山北路101号(原251号),现为江苏省粮食局、省地方志办公室等单位

海军总司令部,中山北路346号,现为724所(即南京船舶雷达研究所),原是江南水师学

堂,鲁迅曾在此求学。

军统,洪公祠1号,现为南京市公安局

励志社,中山东路307号,现为省委招待所钟山宾馆。

联勤总司令部,鼓楼区中山北路212号

南京市政府旧址,夫子庙金陵路1号,现为江南贡院历史陈列馆和南京市中医院所在地。

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团部,南京中山路291号(原315号),现为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首都地方法院,白下区101号,南京市公安局5处。

首都高等法院,院址在朝天宫,现为南京市博物馆。

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湖南路10号(原丁家桥16号)这里先后是清朝江苏咨议局、江苏省议会、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以及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所在地,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苏省军区、南京警备区司令部所在地。

中统,南京瞻园秦淮区人民武装部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玄武区黄埔路,南京军区

中央通讯社旧址,玄武区中山东路75号

中央宪兵司令部,瞻园路126号,航天干部管理学院

中英庚款董事会,鼓楼区山西路124号,现鼓楼区政府。

总统府,长江路292号。原两江总督府,太平天国天王府。

南京美军顾问团公寓(AB楼),北京西路67号,现江苏省级机关

二、公共建筑

安乐酒店,太平南路278号,现为江苏饭店。

大华大戏院,中山南路67号,紧邻新街口闹市区

福昌饭店(胜利饭店),鼓楼区中山路75号

公余联欢社,公余联欢社,又称文化会堂,坐落在香铺营29号、31号(今洪武北路129号),现为江苏省歌舞剧院所在地。

国际联欢社,中山北路259号(原671号),现为南京饭店。

国立美术陈列馆,长江路266号,现为江苏省美术馆。

国立中央博物院,中山东路312号,现为南京博物院。

华侨招待所,鼓楼区中山北路81号

华兴农业公司近代,雨花台区板桥街道华兴村

建康路邮政支局,太平南路与建康路交汇处,现为南京市建康路邮电支局所在地。

江苏邮政管理局,下关区大马路62号

陵园新村邮局,玄武区钟山风景区

陵园邮局,孝陵卫附近-陵园新村

马林医院,现址中山路321号,鼓楼医院,又名南京市红十字中心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南京电信局旧址,游府西街8号(原党公巷),现为南京市电信局大楼

南京结核病防治院,鼓楼区广州路300号江苏省人民医院内西部山坡

南京邮电局,秦淮区建康路110号

南京招商局候船楼,下关区江边路24号,现南京港务局公安分局

浦口火车站建筑群,浦口区津浦路,现南京浦口火车站

圣心儿童院,圣心儿童院,即南京市儿童医院的前身。它位于鼓楼区广州路72号。

首都饭店,中山北路178号,现为华江饭店。

天山协会,白下区利济巷30号

下关火车站清末,下关区江边路8号,现南京西站

扬子饭店,下关区宝善街2号,现为下关区公安分局所在地。

中国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中山东路西祠堂巷8号(原为祠堂巷25号),现为江苏音像出版社所在地。

中华邮政总局,鼓楼区中山北路301号

中央饭店,玄武区中山东路237号

中央体育场,栖霞区孝陵卫南京体育学院内

江苏省立南京公共体育场,白下区公园路42号。现南京体育运动学校。

中央医院,中山东路205号,南邻中山东路,东邻黄埔路,现为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探视接待处。

三、公馆建筑

八路军驻京办事处,傅厚岗66号。

白崇禧公馆,雍园1号

陈诚公馆,鼓楼区普陀路10号

陈果夫公馆,常府街30号。因明初开国元勋开平王常遇春王府在此而得名。该地先后作为南京空军高干招待所、454医院小儿科特护病房和门诊部。

陈立夫公馆,常府街30号

戴季陶公馆,鼓楼区五台山华侨路81号

傅抱石故居(2处),鼓楼区汉口西路13 2号、玄武区傅后岗6号

冈村宁次寓所,南京大学北园西侧的金银街2号、4号,现为南京大学教职工宿舍。

高二适故居,白下区六合里3号

顾祝同公馆,鼓楼区颐和路34号

何应钦公馆,南京大学校园北园(原斗鸡闸4号)

江上草堂现代,浦口区乌江镇林蒲村

蒋纬国公馆,普陀路15号,上海路11号

孔祥熙公馆,铁汤池官邸中山东路128号南京军区后勤部,高楼门80号

拉贝故居,鼓楼区小粉桥1号,现拉贝纪念馆

李宗仁公馆,鼓楼区傅厚岗30号(原68号)。

刘峙公馆,建邺区秣陵路21号

马步芳公馆,百子亭18号;仁寿里22号。

马歇尔公馆,宁海路5号该建筑原名金城银行别墅

梅园中共代表团办公原址(周公馆),南京梅园新村

农业银行宿舍,三条巷

憩庐(总统官邸),南京军区大院

宋希濂公馆,白下区小火瓦巷48村1号和26号

宋子文公馆,鸡笼山北极阁1号(鸡鸣寺旁)

孙科公馆,中山陵东苑宾馆内

谭延闿公馆旧址,成贤街112号

汤恩泊公馆,鼓楼区珞珈路5号

童寯故居,白下区文昌巷52号

汪精卫办公楼,下关中山码头原民国首都电厂,现下关电厂厂长办公楼

汪精卫公馆,西康路46号,颐和路38号

王世杰公馆,百子亭

小红山官邸(美龄宫),中山陵园

行政院长官邸,鼓楼区中山北路254号

熊式辉公馆,中山北路40号

徐悲鸿故居,玄武区傅后岗4号

薛岳公馆,鼓楼区江苏路23号

阎锡山公馆,玄武区上乘庵16号、高楼门51号、鼓楼区颐和路8号。

杨廷宝故居(成贤小筑),成贤街104号,东南大学附近

于右任公馆,中山北路43、47、49号,宁夏路2号

张治中公馆,鼓楼头条巷15号,沈举人巷26、28号

郑介民公馆,鼓楼区天目路18号,玄武区桃源新村13号

周佛海公馆,中山北路中段东侧,西流湾8号(国营东方漂染总厂内)

周至柔公馆,琅琊路9号

邹鲁公馆,颐和路18号

四、使馆建筑

埃及大使馆,北京西路9号

澳大利亚大使馆,南京颐和路26号(今32号)。

巴基斯坦公使馆,南京珞珈路24号(今50号)。现为南京军区第4干休所。

巴西大使馆,南京宁海路14号。

比利时公使馆,高楼门42号

多米尼加公使馆,南京赤壁路5号。现为省行政管理局宿舍。

法国大使馆,高云岭56-1号省新闻出版局、民政厅招待所

菲律宾公使馆,菲律宾公使馆在南京颐和路15号。现为南京军区司令部干部住宅荷兰大使馆,荷兰大使馆在南京老菜市29号

加拿大大使馆,南京天竺路3号

罗马教廷公使馆,天竺路25号(现颐和路44号)

美国大使馆,西康路33号(原西康路18号),现为江苏省省级机关招待所

秘鲁大使馆,上海路陶谷新村3号。现为总参装备部军代表办事处使用。

墨西哥大使馆,南京天竺路15号。

挪威大使馆,鼓楼五条巷15号。

葡萄牙公使馆,南京童家里14号(今5号)和北平路(今北京西路)20号

日本大使馆,北京西路1、3号南京武警支队、消防总队

瑞士公使馆,宁海路15号和珞珈路46号。

苏联大使馆,颐和路29号

意大利大使馆,武夷路13号

英国大使馆,虎踞北路185号双门楼宾馆

五、陵墓建筑

宝公塔,玄武区钟山灵谷寺景区

藏经楼,玄武区钟山风景区。中山陵墓东,灵谷寺西

邓演达烈士殉难处,江宁区东山街道晨光村沙石岗

邓演达墓,玄武区钟山风景区灵谷寺景区

范鸿仙墓,玄武区钟山风景区东麓

光化亭,玄武区钟山风景区。中山陵东

桂林石屋遗址,灵谷寺景区内,林森建别墅

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中山陵东。灵谷寺

国民革命历史图书馆,玄武区钟山风景区。陵园大道北武警部队

航空烈士公墓,紫金山北麓王家湾

还都纪念塔(和平公园钟楼),玄武区北京东路41号市政府前和平公园内

建国粤军将士墓(粤军殉难义士之墓),莫愁湖畔

廖仲恺何香凝墓,玄武区钟山风景区西麓

烈士韩恢墓,中山门外卫桥以东,宁杭公路的南边

流徽榭,玄武区钟山风景区

龙潭会师亭,栖霞区龙潭街道中国水泥厂

卢师谛墓,玄武区孝陵卫省农科院内

谭延闿墓,玄武区钟山风景区灵谷寺景区

陶行知墓,城北中央门外晓庄

铜鼎石台,中山陵正南面,1929年戴季陶和国立中山大学全体同学捐资铸造

汪精卫墓,中山门外明孝陵石像路梅花山之“观梅轩”

响灵亭,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大门前的待祭亭

行健亭,玄武区钟山风景区。中山陵西南

杨仁山墓塔,白下区淮海路35号金陵刻经处内

仰止亭(叶恭绰捐建),玄武区钟山风景区。中山陵东梅岭

音乐台,玄武区钟山风景区。中山陵广场东南

永丰社,钟山风景区,永丰社建于1933年,由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捐建

永慕庐,玄武区钟山风景区。中山陵东北小茅山顶

尤列墓,江宁区汤山街道小白龙山

正气亭(蒋介石自选墓址),玄武区钟山风景区

志公殿,玄武区钟山风景区。灵谷寺景区

中山陵,玄武区钟山风景区

驻外九使节烈士公墓,中华门外菊花台公园

六、教育宗教建筑

工兵学校,光华门外海福巷,解放军工程兵学院

鼓楼幼稚园(南京师范大学首任院长陈鹤琴创办),北京西路4号鼓楼幼儿园

国立编译馆,玄武区天山路39号,南京光学仪器厂

国立中央大学,玄武区四牌楼2号。其前身三江师范学堂,是张之洞署理两江总督时于1902年创立的

国立中央图书馆,成贤街66号,现南京图书馆南楼

国立中央政治大学,白下区建邺路168号/174号,江苏省委党校。

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中山门外卫岗55号。校舍现由解放军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话剧团、干休所使用。

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河海大学

基督教百年堂,鼓楼区汉中路140号南京医科大学校园内,现为该学校办公楼。

基督教道胜堂,中山北路408号,现为南京市第十二中学。

基督教莫愁路堂,莫愁路

基督教青年会,白下区中华路26号

基督教圣保罗堂,太平南路396号

金陵大学,鼓楼区汉口路22号,现为南京大学。

金陵大学附属中学,金陵中学(现南京最好的几所中学之一)

金陵女子大学,宁海路122号,现为南京师范大学。

金陵女子神学院,上海路大锏银巷金陵女子神学院旧址

金陵神学院,汉中路金陵神学院旧址。现南京医科大学校长楼为金陵神学院所建百年堂. 喇嘛庙,玄武湖环洲

力学小学(邵力子及夫人创办),汉口西路120号力学小学

留东同学会会址,玄武区玄武湖公园翠洲

南京高等师范附属中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现南京最好的几所中学之一)

南京市第一中学,南京市第一中学(现南京最好的几所中学之一)

诺那塔,玄武湖环洲

炮兵学校,汤山解放军炮兵学院

三藏塔(玄奘法师灵骨),玄武湖南九华山

石鼓路天主教堂,石鼓路

太平路清真寺,太平南路

晓庄师范学校,南京晓庄学院

育群中学,中华路369号,中华中学(现南京最好的几所中学之一)

泽存书库,颐和路2号,现江苏省作家协会

七、科研金融建筑

国立中央研究院,北京东路39号(原鸡鸣寺路1号)是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以及地质研究所、历史语言研究所所在地。

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气象台,鸡笼山巅的北极阁2号,与鸡鸣寺相毗邻,现为江苏省气象台

国民政府国史馆,公园路体育场南面的体育里7号。现南京史料整理处。

交通银行南京分行,新街口广场东北角的中山东路1号,现为中国工商银行南京市分行。 金陵兵工厂,金陵兵工厂的前身是金陵机器制造局。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白下区建康路145号

浙江兴业银行旧址,玄武区中山东路3号

浙江兴业银行南京分行,中山东路3号,现为中国银行金陵分行。

中国国货银行南京分行,中山路19号(原为中山路9号),现为南京市邮局新街口支局。 中国银行南京分行,白下路23号,现为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城南分公司。

中国银行南京分行旧址(2处),白下区白下路23号、下关区大马路66号

中南银行南京分行,白下区白下路155号

中山植物园,玄武区前湖后村1号

中央地质调查所陈列馆,珠江路700号的南京地质博物馆

中央银行大楼,下关区大马路66号,国民政府中央银行大楼。现在是航道部长江水源保护局南京监测站

紫金山天文台,紫金山顶】

图书馆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图书馆建筑调研报告 实例调研 调研时间:11月13日------11月16日 调研地点:南京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 调研内容: 1、图书馆建筑选址及场地设计 2、图书馆建筑功能与流线布置 3、图书馆建筑室内外空间设计 4、图书馆建筑的尺度 5、图书馆建筑造型 一.南京图书馆 基本概况: 南京图书馆是江苏省 省级公共图书馆,国家一级 图书馆,前身可追溯至1907 年创办的江南图书馆和1933 年国民政府时期筹建的中央 图书馆,1954年正式定名为 南京图书馆,馆史悠久,文 化底蕴深厚。 作为江苏省的文献资源 保障中心,南京图书馆总体 馆藏已形成涵盖社会科学和 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资源体 系,现有馆藏867万册,藏 书总量仅次于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位居全国第三,亚洲第四,在业内享有极高的声誉[1]。历史文献是馆藏一大特色,包含有古籍160万册,民国文献 70万册。古籍中善本又达 14万册,其中不乏唐代写 本、辽代写经、宋、元、 明、清历代写印珍本,已 有282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 名录。 馆舍面积2.37万平 方米,藏书643.6万册 (1990)。其中图书500多 万册(中文占84%,外文占 16%),报刊3万多种,还藏有地图、图片、金石拓片、缩微胶卷、幻灯、录像片、唱片等。该馆藏有古籍善本1万部10万册,有唐代人写本、辽代写经、宋本方志、元刻散曲总集等稀见古籍和大量明刻资料及明清抄本。南图还相当完整地保存了清末四大藏书家之一丁丙的八千卷楼旧藏。

平面布置: 首层平面:主要是多功能厅,餐厅,展览厅,培训教室,学术报告厅,物业管理部,贵宾休息室,后勤保障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江苏省分中心,参考咨询部,六朝遗迹展示区,南图亚信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采编部。 一层平面:该层设有导读台、存包处、综合服务区、中文报纸阅览室、少儿书刊借阅室、视障人书刊借阅室。导读台解答读者疑问并帮助协调解决问题,引导读者有效利用图书馆。存包处设有44 组自助存包柜,为读者免费提供1056 个存包位。中文报纸阅览室面积750平 方米,提供馆藏近500种中文现报纸阅 览、以及中外文过期报纸、网络版报纸 的查阅服务。读者免证入室阅览。少儿 书刊借阅室面积360平方米,提供馆藏 2万余册各类少儿图书、期刊、报纸的 借阅和网上冲浪、多媒体欣赏等服务, 并举办各类型少儿活动。视障人书刊借 阅室提供馆藏2.6万余册(盘)盲文书 刊、有声读物的借阅、复制以及视障人 专用电脑上网、盲文打字、助视仪和馆 藏资料影片放映等服务,不定期开展各 类残障读者活动。综合服务区位于一楼 大厅南侧,分为总服务台、电脑目录检索两个区域,总面积400平方米。总服务台提供办证、咨询、还书等服务,并配备了最新的叫号设备,方便读者办证。电脑目录检索区配有计算机24台供读者检索南图馆藏书目。 二层平面:该层为书刊借阅服务区,设有中文图书借阅、外文图书借阅区域。提供馆藏近5年近40万册中文图书(包括附书光盘)、以及约3万余册原版外文书的借阅服务。 三层平面:该层以书刊阅览服务为主,设有中文图书阅览、中外文期刊阅览、中文过刊借阅、中外文工具书查阅和文献检索区域。提供馆藏近3年18万余册中文图书、近6000余种中文现刊阅览服务;1.6万余册中文工具书、5000余册外文工具书、50余种检索工具书、近60余个数据库、近3年1300余种外文期刊和5种外文现报纸的查阅服务;近6年4万余册中文合订本期刊阅览外借服务。同时提供文献检索、参考咨询等专题服务。 四层平面:该层为专题文献服务区,设有港澳台文献、艺术图像资料、民国文献、地方文献等十多个专题阅览区。提供馆藏10万余册专题类书刊,4万余册港澳台书刊报、德语和国际交换资料,6万册民国文献与地方文献新印本,部分民国文献原本,以及4万余册艺术图像书刊资料的在馆阅览服务。同时提供各类课题咨询以及跟踪服务。 五层平面:该层设有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欣赏室、古籍阅览室。电子阅览室配有电脑225台,可提供Internet访问以及60个中外文数据库、电子书刊、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的查阅服务。多媒体欣赏室配备先进的多媒体欣赏设备,可提供资料片播放、音乐欣赏服务,并可适用于小型会议的召开(暂未开放)。古籍阅览室:提供5万册新印本、1万盒缩微胶卷与部分电子版、原本古籍阅览服务。古籍新印本可提供复印服务。同时提供各类课题咨询以及跟踪服务。

古建筑调查报告

古建筑调查报告 班级: 2011级建筑学 组员:纪冰曦李建岗 杨金辉陈晋 李健荣常洪强

古建筑测绘调查报告 ★龙尾关概况 龙尾城又名龙尾关、下关,位于下关西洱河北岸,西起天生桥,东至大关邑村,由苍山斜阳峰南坡向东延伸,城南有天然护城河——西洱河。东西长约4公里,南北宽0.5公里,唐朝樊绰编写的《蛮书》有记载:“龙尾城,阁罗凤所筑。萦抱点苍南麓数里,城门临洱水下。河上桥长百余步。”初为边关哨所,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南诏王阁罗凤将其拓建为龙尾城,龙尾城的历史已有1200多年。是南诏都城的南大门,为南诏国的一镇边关,筑城的目的是为了拱卫南诏的首都太和城。龙尾城的地势十分险要:“倚苍山斜阳峰麓,扼洱河之尾,负山阴水,为郡南屏蔽。”范围从天生桥(江风寺)起,到泰安桥附近,“以山为壁,以水为濠,内高外下,仰攻甚难也。”因此龙尾城又称“龙尾关”,成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御敌于国门之外,是历史上著名的天宝之役的古战场。龙尾古城已列入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名册,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龙阁罗凤时代所筑的龙尾城,只有南边的一道土夯城墙,到黑龙桥口临河建了一座小城,城门向南,面临西洱河,派有重兵把守。此处是从南边进入大理的唯一通道,也是茶马古道北上的要冲。明军傅友德攻破大理后,在龙尾城的原址筑了一座砖土小城,周边两里,只有三道城门,无东门。现龙尾街、中丞街是这座城的中轴线,西门现名西门巷,南城门正对黑龙桥,城楼20世纪30年代初才被拆去。清道光、咸丰年间,曾三次对龙尾城加固修缮。 龙尾城清代划归太和县,民国时期为大理县玉洱乡。 时至今日,尾古城内已有全长一公里多的龙尾街(茶马古道与博南古道的交叉口),1200多年历史的蛇骨塔,江风寺、风伯雨师庙、三清宫、文昌宫、关圣殿、武庙、文庙、玉皇阁、普济寺、财神殿、弥陀寺、白马庙、将军洞、灵瑞庵等20余处古迹,著名的三眼井、鹭鸶塘、大井、二井、小井、七蛙井等一批优质苍山矿泉水名井、名泉,菜园巷的马家花园、西门巷的李家大院、红土坡一号的一颗印进士府第、小井巷的杨家大院、龙泉巷的苏氏名医世家宅第、明代赵雪屏翰林府第、清代马恩溥翰林府第等数座名士宅院,依然散发着南诏、大理两个王国的古貌遗风。 下关发展成为滇西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城市后,人口增加,市区扩大,现代建筑不断增多,但是龙尾城这一片区仍然保持着古城的轮廓和风貌。走过黑龙桥,进入龙尾街,多数铺面显得低矮、陈旧,都是百年以上的老房子。1925年大理发生大地震,大理古城内的民居几乎全部夷为平地,下关龙尾城的民房却没有倒塌,街道宽窄、房屋的布局结构仍保持原貌。龙尾街是爬坡而上,坡陡度约20度左右。以前民间俗称“豆糠坡”,因卖粮食、豆糠集中在这段街上。地方人士

南京市城市调查报告

南京市城市调查报告 一、南京城市发展概况: (1)南京城市概况 南京市,别称金陵、简称宁,位于长江下游沿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也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之称。南京市跨江而居,北连辽阔的江淮平原,东接长江三角洲,与镇江市、扬州市、常州市及安徽省滁州市、马鞍山市、宣州市接壤。由于南京地处我国东西水运大动脉长江与南北陆运大动脉京沪铁路的交汇点,素有“东南门户,南北咽喉”之称。 (2)南京人口情况 截至2009年底,南京全市常住人口758.89万人,其中户籍人口624.46万人,占全市人口的82%,流动人口比例较小,仅为18%,在户籍人口中,市区户籍人口541.24万人,占87%,郊县人口较少,只占13%。 江南八区在绕城公路以内的户籍人口260万人(居住范围在长江以南绕城公路合围的250平方公里的下关、鼓楼、建邺、白下、秦淮、玄武、栖霞、雨花台八区,超过南京市户籍人口的40%)。 (3)南京交通情况 目前南京共有一个国际机场(禄口国际机场);4个火车站(南京站、南京西站、南京南站(在建)、南京北站);有宁沪、宁连、宁通、宁合、宁马、宁高、宁靖盐、宁淮、宁蚌、宁常、宁杭等多条高等级公路呈放射状通往本省及周边省市;南京港是全国第一大内河港口、长江沿岸仅次于上海外高桥和苏州港的第三大集装箱港。南京地铁1号线于2005年9月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南京成为内地第6个、世界上第136个拥有地铁的城市;地铁2号线也于2010年5月开通商业运营。目前,南京地铁有地铁1号线、地铁2号线等等共57座车站进行商业运营,总里程达到85公里。根据最新规划,到2050年南京市的轨道交通线网将

民国建筑风格

民国建筑风格 民国建筑风格是以怎么样的建筑风格展现的呢?民国建筑是特定历史时期中外建筑艺术的缩影,各个民国建筑的风格各不相同。民国建筑一般为砖混结构,这种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附壁柱等采用砖或砌块砌筑,柱、梁、楼板、屋面板、桁架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这样的结构有着延伸了建筑的使用空间、降低了建筑的建造成本以及优秀的性能等优点,但是砖混结构承重结构为粘土砖,其生命力不如以明清等砖木结构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建筑。其中以南京民国建筑为例。具体内容如下: 南京民国建筑简介: 南京民国建筑,是指民国时期南京地区兴建的包括官方和民间私人各类建筑的总称,也是中国近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建筑风格有折衷主义、古典主义、传统中国宫殿式、新民族形式、传统民族形式及现代派及六种。 1912年1月1日,随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民国建筑的历史由此拉开序幕。截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前后38年的时间里,在中国的首都南京、上海、北平、天津、武汉三镇、陪都重庆、广州、厦门、青岛、烟台、沈阳、大连、台北等大中城市,相继涌现出一大批民国建筑,种类多样,风格各异,体现各个城市的独特风貌。其中南京的民国建筑一枝独秀,无与伦比,富有典型性、独创性和代表性,堪称是民国建筑的大本营。

南京的民国建筑是中国近代建筑(1840-1949)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经历了产生、转型、鼎盛、停滞、恢复五个时期,主要建筑风格有折衷主义、古典主义、近代中国宫殿式、新民族形式、现代派以及中国传统民族形式六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民国建筑经历了由照搬照抄到洋为中用的发展轨迹。南京民国建筑,有人民大会堂、南京大学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一个近现代建筑艺术博物馆。南京民国建筑,其设计、构造、风格,既体现了近代以来西方建筑风格对中国的影响,又保持了中国民族传统的建筑特色。中西方建筑技术、风格的融合,在南京民国建筑中表现最为明显。它全面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向现代建筑的演变,它在建筑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典型意义。时至今日,南京的大部分民国建筑保存完好,构成了南京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风貌,南京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作是”民国建筑的大本营”。 南京民国建筑建筑风格: 建筑风格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气候、地理及民族心理等诸多因素相融合的结果。民国时期,在全国各大城市中,上海、天津、广州、青岛、大连、长春、沈阳、哈尔滨等城市的建筑更多的体现的是”西化”,尤其是上海,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馆”。这些建筑对这些城市而言,并非是城市历史发展的必然,也不是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它们或多或少带有一种政治上、文化上强加的色彩,有被动的成分在里面。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中国近代史与东西方关系史上的一个”怪胎”。而南京则不然。南京的民国建筑并不含有任何政治上、文

古建筑测绘调查报告镇江西津渡

古建筑测绘调查报告 题目:古建筑测绘(西津渡-救生会)调查报告姓名:1245603137 班级:12456031 指导教师:翟晓婷 完成日期:2014 年7 月6 日

目录 一.摘要 (3) 二.调查情况 (4) 三.调查方法 (5) 四.调查结果分析 (5) (一)目前救生会建筑现存情况 (二)救生会历史作用与价值 五.关于更好保存与发扬救生会作用的几点建议 (6) (一)优先做好建筑的防火防蛀工作 (二)定期检修房屋渗漏残缺工作 (三)更好地做好教育宣传,重视防护救生工作 六.调查报告心得 (6)

关于大学生学习风气调查一.摘要 西津渡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城区西北部,北濒长江,南临云台山,西起玉山,环绕云台山沿小码头街由西向东转南延伸至伯先路、京几路到中山北路路口,中心轴线1800米,保护规划面积约52公顷。街区自唐朝以来约有1300多年历史。街区现存有2个国家级文保单位、14个省市级文保单位,历史存续久远、风貌保存完整;街区南屏山北濒水、依山布局、临水而建,地理位置独特;街区因渡而生,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形成了以济渡救生、平安和谐为核心价值的津 二.调查情况 救生会始建于康熙三十一年(1693),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事实上,救生会的创设应追溯到宋代。救生会,顾名思义就是济渡救生的意思,是带有慈善性质的水上安全救助机构。隋唐以前,镇江江面宽40多里,到唐代时还有20多里宽。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就留下了“江风白浪起,愁煞渡头人”的诗句。每每风起浪涌,船工和渡客的呼救之声格外惊心动魄。唐天宝十年(722),一次就有数十艘渡船沉没;南宋绍兴六年(1136)一艘渡船离岸不久即遇上风涛,连

城市公共空间调查报告——以南京市为例

城市公共空间调查报告——以南京市为例 此次调研,是以山西路市民广场、秦淮河风光带和新街口商业步行街作为代 表而展开的。以下开始逐一的分析介 绍: 一、秦淮河景观带 随着城市建设和人们生活水平 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高标准的居 住环境。水景已成为生存环境中必不 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城市景观水建设 中,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思想,以接 近自然、模拟自然为建设理念,尊重并 利用原有水系,应用生态修复、生态恢 复工程手法,结合生态护岸及水体景 观绿化技术,最大限度发挥水景的生 态效益,建立一个具有较强的自我调 节功能的生态水系,从而提高了城市的环境质量,使城市的环境更适宜,人们的生活更舒适。 秦淮河是长江的一条支流,是南京市的主要河流,全长约110 km ,流域面积2 631 km2 。秦淮河干流在江宁东山镇分为两支,一支为秦淮新河,另一支从东山镇往北由七桥瓮进入南京城区。进入城区的秦淮河干流在江宁象房村附近又分为两 支,一支为内秦淮河,另一支称为外秦淮 河。外秦淮河经武定门节制闸环古城墙 外转西折北至三汊河口入长江,全长约 1516 km。本次调研范围为秦淮河的石 头城段。 在此次的调研中,不难发现,秦淮 河风光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在不 断学习的过程中也有值得批判的地方。 首先,是整形的钢筋混凝土挡墙驳 岸的建设。对于外秦淮河驳岸的营建,考虑防洪需要,在部分防洪地区采用整形的钢筋混凝土挡墙驳岸。该驳岸坚固耐用,使用期限长久。但却不利于水际植物的种植,生态性差,且给人以紧绷的感觉。 然后是关于石头城历史风貌区(定 淮门至汉中门段) 植物群落营建。该地 段河床深且驳岸坡度极小,因此常水位 以下无法进行水生植物的栽植。但变化 水位区域和洪水位以上区域有土坡,且 变化水位区域土坡多靠近设计洪水位。 变化水位区域草坪植被以高羊茅为主, 点缀以大花萱草,并交错种植迎春、山

(全)南京民国历史与文化

民国时期的南京(历史) 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相继起义响应,形成了全国规模的辛亥革命运动,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南京再一次成为世人瞩目的首都。 (一)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起义,辛亥革命取得成功。消息传出,举国沸腾。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贵州、江苏等省纷纷响应,宣告独立。 (1)江浙联军攻克南京 江、浙各省起义军将领集会,决定组织苏浙联军,兵分三路(中路浙江军担任主攻,右路上海军,左路江苏军),攻取南京,配合武汉革命军的作战,发展东南各省的革命形势。 12月2日,江浙联军开进南京城,受到城内居民热烈欢迎。 (2)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晚10时,在两江总督署的西花厅举行大总统就职典礼。改国号为“中华民国”,以五色旗(代表汉、满、蒙、回、藏)为国旗;向全国各省发布废除旧历、改行世界通用的公历(月、日、星期)的通电,并以临时大总统就职的1月1日(阴历辛亥年11月13日)作为民国建元的开始(1912年为民国元年)。将公历(阳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阴历)的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3)《建国方略》 1916年以后,袁世凯复辟称帝,张勋复辟,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军阀解散国会和废弃《临时约法》,孙中山认识到南北军阀都是一丘之貉。 从1918~1920年,孙中山完成过去已经着手撰写的《建国方略》,对以往的革命经验进行总结,提出了改造和建设中国的宏伟计划。 《建国方略》是孙中山所著《孙文学说》、《实业计划》、《民权初步》三书的合称。 《建国方略》给于南京以极高的评价:“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诚难觅此佳境也……南京将来之发达,未可限量也。” (二)国民政府定都南京 (1)北洋军阀时期的南京 1912年2月12日,清代最后一个皇帝溥仪宣布退位。14日,孙中山向参议院提出辞职。4月1日,孙中山让位,宣告解除临时大总统的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军阀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 从1912年4月袁世凯上台到1927年4月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这一段时间一般称为北洋军阀时期。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曹锟政府,电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和平大业。孙中山抱病北上,发表宣言,提出召开国民会议、结束军阀统治、废除不平等条约等主张。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临终前对夫人宋庆龄和他的同仁再一次表示,愿归葬南京紫金山。 (2)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关于民国特色建筑调研报告

关于民国特色建筑调研报告 广东是中国近代革命思潮与民主革命的策源地,现存民国建筑数量众多、类型齐全、中西兼容、风格多样。民国特色建筑具有多元价值与丰富内涵,既传承古制,又融汇中西,数量众多,特色鲜明,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和岭南文化的见证,体现了广东悠久的海洋传统、“乡土气息”和“侨乡风格”,堪称“万国建筑博览会”。 但长期以来,我省不少地方在城市建设与现代化长远目标上存在重经济发展、轻文化遗产保护的偏差,对民国特色建筑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缺乏全方位的深刻认知,许多有价值的民国建筑受到不应有的“冷遇”,没有得到全方位的保护和开发。如何避免“建设性破坏”,重新焕发广东民国特色建筑在岭南建筑文化的活力和魅力,应该引起有关部门足够重视。

课题组通过调研发现:全省有一万多处民国特色建筑,粤中地区现存建筑数量最多,粤东次之,粤西较少,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布局;许多有价值民国特色建筑的“建设性破坏”现象仍时有发生;对民国特色建筑有效保护与开发机制不到位,产权关系复杂,缺乏统一管理,法规条例执行力不足。 课题组认为保护现存广东民国特色建筑刻不容缓,提出以下建议:1、以打造独具岭南特色的“万国建筑博览会”为愿景,从文化战略高度认识现存广东民国特色建筑的价值和意义;2、以打造城市文化个性特色、提升城市竞争力为目标,加快制订“近现代建筑和建筑风貌区保护条例”,逐渐改变对单一建筑物的孤立保护模式,复原建筑物得以存在的社会文化空间;3、以文物普查为契机,加强对民国特色建筑的全面调查研究; 4、以市场化和产业化运作为途径,促进民国特色建筑在文化产业上深层次开发; 5、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经验,精心培

南京钟山风景区的旅游资源及其保护和开发调查报告

中山陵风景区旅游资源及其保护和开发调查报告 前言: 座落在南京城东的钟山风景区, 以其磅礴的山川气势、悠久的历史文化、秀丽的湖光山色而成为南京第一旅游胜地。闻名遐迩的中山陵, 作为金陵文化的特色之一, 为钟山风景区倍增光彩, 使之成为海内外游客了解南京的窗口之一。我们小组对中山陵风景区旅游环境、旅游资源开发历史和现状、旅游资源基本类型进行了调查,给出中山陵旅游风景区的资源评价,并给予该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一些建议。 一、钟山风景区旅游环境 中山陵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郊钟山风景名胜区内,紫金山东峰茅山的南麓。钟山古称金陵山,汉代开始称钟山,东晋时开始称紫金山,紫金山共有三座东西并列的山峰。主峰为北高峰,其余分别为西为天堡山和东为茅山,中山陵便坐落于此。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傍山而筑,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为我国首批5A级景区。 中山陵是中国近代十分伟大的政治家、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1866——1925)的陵墓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中山陵面积共8万余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 中山陵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它产生于近代民国时期,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中山陵坐落于紫金山第二峰上,同时它周围有一系列的

景点,如明孝陵、灵谷寺等,同时它还有很多附属建筑,像音乐台,中山植物园、正气亭等。 中山陵的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它既是人文旅游资源,又是自然旅游资源。它是我国伟大的民主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同时它位于紫金山上,周边有紫霞湖、没换山等自然景观。这就使中山陵成为了综合性景区。 二、旅游资源开发历史和现状 (一)开发历史 古称金陵山,紫金山共有三座东西并列的山峰。主峰北高峰,其余分别为天堡山和茅山,著名的中山陵便坐落于此。。中山陵自1926年春动工,至1929年夏建成。面积共8万余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等。从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山下中山先生铜像是钟的尖顶,半月形广场是钟顶圆弧,而陵墓顶端墓室的穹隆顶,就像一颗溜圆的钟摆锤。当时,孙中山先生的葬事筹备处广泛征集陵墓设计方案。结果,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自由钟”式图案荣获首奖。吕彦直还被聘请为陵墓总建筑师。这组建筑,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都取得很好的效果,色调和谐,从而更增强了庄严的气氛。陵墓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有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从牌坊开始上达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台阶用苏州花岗石砌成。这里是仿宫殿式的祭常。祭堂的门楣上刻有孙中山手书“天地正气”四字。堂中有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高4.6

2021年古建筑调查报告范文

古建筑调查报告范文 古建筑调查报告 古建筑是指具有历史意义的建国之前的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其包括民国时期的建筑。为你了古建筑调查报告,希望对你有所参考帮助。 龙尾城又名龙尾关、下关,位于下关西洱河北岸,西起天生桥,东至大关邑村,由苍山斜阳峰南坡向东延伸,城南有天然护城河——西洱河。东西长约4公里,南北宽0。5公里,唐朝樊绰编写的《蛮书》有记载:“龙尾城,阁罗凤所筑。萦抱点苍南麓数里,城门临洱水下。河上桥长百余步。”初为边关哨所,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南诏王阁罗凤将其拓建为龙尾城,龙尾城的历史已有1200多年。是南诏都城的南大门,为南诏国的一镇边关,筑城的目的是为了拱卫南诏的首都太和城。龙尾城的地势十分险要:“倚苍山斜阳峰麓,扼洱河之尾,负山阴水,为郡南屏蔽。”范围从天生桥(江风寺)起,到泰安桥附近,“以山为壁,以水为濠,内高外下,仰攻甚难也。”因此龙尾城又称“龙尾关”,成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御敌于国门之外,是历史上著名的天宝之役的古战场。龙尾古城已列入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名册,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龙阁罗凤时代所筑的龙尾城,只有南边的一道土夯城墙,到黑龙桥口临河建了一座小城,城门向南,面临西洱河,派有重兵把守。此处是从南边进入大理的唯一通道,也是茶马古道北上的要冲。明军傅友德攻破大理后,在龙尾城的原址筑了一座砖土小城,周边两里,只有三道城门,无东门。现龙尾街、中丞街是这座城的中轴线,西门现名西门巷,南城门正对黑龙桥,城楼20世纪30年代初才被拆去。清道光、咸丰年间,曾三次对龙尾城加固修缮。 龙尾城清代划归太和县,民国时期为大理县玉洱乡。时至今日,尾古城内已有全长一公里多的龙尾街(茶马古道与博南古道的交叉口),1200多年 ___蛇骨塔,江风寺、风伯雨师庙、三清宫、文昌宫、关圣殿、武庙、文庙、玉皇阁、普济寺、财神殿、弥陀寺、白马庙、将军洞、灵瑞庵等20余处古迹,著名的三眼井、鹭鸶塘、大井、二井、小井、七蛙井等一批优质苍山矿泉水名井、名泉,菜园巷的马家花园、西门巷的李家大院、红土坡一号的一颗印进士府第、小井巷的杨家大院、龙泉巷的苏氏名医世家宅第、明代赵雪屏翰林府第、清代马恩溥翰林府第等数座名士宅院,依然散发着南诏、大理两个王国的古貌遗风。 下关发展成为滇西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城市后,人口增加,市区扩大,现代建筑不断增多,但是龙尾城这一片区仍然保持着古城的轮廓和风貌。走过黑龙桥,进入龙尾街,多数铺面显得低矮、陈旧,

民国建筑风格

民国建筑风格 摘要:建筑网为建筑人士解答“民国建筑风格”,民国建筑是特定历史时期中外建筑艺术的缩影,各个民国建筑的风格各不相同。民国建筑一般为砖混结构,这种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附壁柱等采用砖或砌块砌筑,柱、梁、楼板、屋面板、桁架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民国建筑风格——南京民国建筑 民国建筑风格是以怎么样的建筑风格展现的呢?民国建筑是特定历史时期中外建筑艺术的缩影,各个民国建筑的风格各不相同。民国建筑一般为砖混结构,这种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附壁柱等采用砖或砌块砌筑,柱、梁、楼板、屋面板、桁架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这样的结构有着延伸了建筑的使用空间、降低了建筑的建造成本以及优秀的性能等优点,但是砖混结构承重结构为粘土砖,其生命力不如以明清等砖木结构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建筑。其中以南京民国建筑为例。具体内容如下:

民国建筑风格——南京民国建筑 南京民国建筑简介: 南京民国建筑,是指民国时期南京地区兴建的包括官方和民间私人各类建筑的总称,也是中国近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建筑风格有折衷主义、古典主义、传统中国宫殿式、新民族形式、传统民族形式及现代派及六种。 1912年1月1日,随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民国建筑的历史由此拉开序幕。截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前后38年的时间里,在中国的首都南京、上海、北平、天津、武汉三镇、陪都重庆、广州、厦门、青岛、烟台、沈阳、大连、台北等大中城市,相继涌现出一大批民国建筑,种类多样,风格各异,体现各个城市的独特风貌。其中南京的民国建筑一枝独秀,无与伦比,富有典型性、独创性和代表性,堪称是民国建筑的大本营。

南京调研报告

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 市场调研与分析报告 课程名称:市场调研与分析Ⅱ 学生姓名:乐游人 班级:工业设计 111 学号: ********** 指导老师:刘哥 2014年4月2日

市场调研与分析Ⅱ报告 市场调研与分析时间:2014年3月24日——2014年4月11日 市场调研与分析地点:南京 市场调研与分析学生:乐游人 市场调研与分析目的:调研南京的传统与现代的建筑设计,以从中学习传统的设计理念和传统设计元素;调研历史博物馆中各个时代产品的发展,以学习古人优秀的设计文化;调研南京宜家的产品和家具,以学习产品的创意开发和总结现在产品的设计方向;通过调研和学习,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启发自己的设计思想,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现能力、设计能力,以及和专业相关的综合素养,诸如自立意识、沟通技巧、团队精神等。 市场调研与分析对象:南京博物馆、朝天宫、南京宜家家居、江苏省美术馆 市场调研与分析方法:调研和分析调研对象的设计元素和传统文化知识,了解各调研对象的历史文化气息、产品设计韵味、建筑园林艺术和园林建筑的结构知识,调研工业产品的设计趋势与设计特征,拍摄资料图片或短片。 市场调研与分析内容:朝天宫——现称南京博物馆,展示了从新石器时代到现代的产品设计发展历史,体现了古人的先进的设计头脑和传统设计文化。 南京宜家——提供种类繁多、美观实用的产品,一个具有前沿的设计思想和充满创意的地方,产品的创意开发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市场调研与分析调研报告: 经过旅途车厢的喧嚣,在第二天的中午我们终于到了期待已久的地方——南京。在调研期间我们调研了南京博物馆、朝天宫、南京宜家家居、江苏省美术馆,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朝天宫和南京博物馆。 1.朝天宫:刚下火车,我们马不停蹄就来到了江南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一组古建筑群——朝天宫。南朝时曾为总明观太学所在地,明朝时为朝廷举行盛典前练习礼仪的场所,也是官僚子弟袭封和文武官员学习朝见天子的地方。清代以前建造的朝天宫毁于太平天国战乱期间。 今天的朝天宫古建筑群为战乱以后的清同治五年至九年(1866年-1870年)间在清前期原址上改建而成,从宋元明代的道教建筑变成了儒家的文庙和江宁府学(江宁府学旧址则改为武庙,民国时期改为考试院,在鸡鸣寺附近的南京市政府一带);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将南京朝天宫古建筑群开辟为南京首都高等法院;现为南京博物馆。

民国建筑特点

晚清的建筑特点:青瓦白墙,飞檐拱壁。 民国建筑: 民国建筑是特定历史时期中外建筑艺术的缩影,各个民国建筑的风格各不相同。民国建筑一般为砖混结构,这种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附壁柱等采用砖或砌块砌筑,柱、梁、楼板、屋面板、桁架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这样的结构有着延伸了建筑的使用空间、降低了建筑的建造成本以及优秀的性能等优点,但是砖混结构承重结构为粘土砖,其生命力不如以明清等砖木结构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建筑。 现在,南京市已对这个民国公馆区进行了规划,颐和路民国公馆区将作为民国历史风貌保存完整的街区重现“民国街区”昔日的风情,成为古城南京一道新的靓丽的风景线。现取名为“南京1912”的街区正是为了唤醒南京人对民国的历史记忆。街区里的13栋民国式府衙建筑融合了中式和欧式风格,它的定位是:昔日总统府邸,今朝城市客厅。其中西合璧、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令人叫绝。 南京民国建筑呈现四大特点: 一、等级高:南京作为民国首都,中央级建筑多,包括国民政府“五院八部”等行政建筑,以及“中央研究院”、“中央体育场”、“中央医院”、“中央博物院”等,其规模、等级均属当时全国(甚至东亚)之最。 二、类型全:按建筑原有性质可分十大类型,即行政办公建筑、纪念性建筑、文教科研建筑、宗教建筑、使馆建筑、公共性建筑、官邸建筑、工业建筑、交通建筑、民居建筑。 三、历史及艺术价值高: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南京汇集了当时中外优秀的一批建筑师,在宁进行大量建筑创作活动,留下了风格各异、中西合璧的民国建筑。 四、内涵丰富:民国建筑大多与历史事件、名人相关。 南京民国建筑从建筑风格和特点上看,可以区分为四种: 一是折衷主义和西方古典式建筑,如1914年-1915年的扬子饭店,1929年的生物馆; 二是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如1919年的金陵大学北大楼,1917年的金陵大学礼拜堂;

南京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观南京博物院之调研报告 调研对象:南京博物院各分馆 调研时间:2017.6.30 调研目的:南京博物院是一座大型综合性的省级历史与艺术类博物馆。我们这次前去参观,一是为了艺术欣赏,人们以艺术形象为对象而进行的一种审美活动,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二是发挥它的社会教育功能,这是实现美育社会功能的重要环节,也是一种通过艺术形象去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活动。 调研人员:某某某某某 一、背景

南京博物院是我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1950年更名为南京博物院,位于南京城东中山门内中山东路321号,占地约13万平方米。曾被评为“全国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先进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南京博物院始终履行“提倡科学研究,辅助公众教育,以适当之陈列展览,图智识之增进”的立院宗旨。现南京博物院二期已完工,改扩建后的南博,形成“一院六馆”的格局,即历史馆、特展馆、数字馆、艺术馆、非遗馆、民国馆。 二、简介 南京博物院是中国第二大博物馆,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中国最早创建的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综合性的省级历史与艺术类博物馆,全国综合性历史艺术博物馆,全国重点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起开工建设的南京博物院二期改扩建工程总建设面积84500平方米,展群面积26000平方米。修建前里面的文物约有5千件左右,而开馆后将会增加到4万多件。博物院要做的也不再是单纯的文物展现,而是展现文物间的关系,以及文物折射的社会和历史现象。

民国建筑风格修订稿

民国建筑风格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民国建筑风格 摘要:建筑网为建筑人士解答“民国建筑风格”,民国建筑是特定历史时期中外建筑艺术的缩影,各个民国建筑的风格各不相同。民国建筑一般为砖混结构,这种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附壁柱等采用砖或砌块砌筑,柱、梁、楼板、屋面板、桁架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民国风格——南京民国建筑 民国建筑风格是以怎么样的建筑风格展现的呢?民国建筑是特定历史时期中外建筑艺术的缩影,各个民国建筑的风格各不相同。民国建筑一般为砖混结构,这种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附壁柱等采用砖或砌块砌筑,柱、梁、楼板、屋面板、桁架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这样的结构有着延伸了建筑的使用空间、降低了建筑的建造成本以及优秀的性能等优点,但是砖混结构承重结构为粘土砖,其生命力不如以明清等砖木结构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建筑。其中以南京民国建筑为例。具体内容如下:

民国建筑风格——南京民国建筑 南京民国建筑简介: 南京民国建筑,是指民国时期南京地区兴建的包括官方和民间私人各类建筑的总称,也是中国近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建筑风格有折衷主义、古典主义、传统中国宫殿式、新民族形式、传统民族形式及现代派及六种。 1912年1月1日,随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民国建筑的历史由此拉开序幕。截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前后38年的时间里,在中国的首都南京、上海、北平、天津、武汉三镇、陪都重庆、广州、厦门、青岛、烟台、沈阳、大连、台北等大中城市,相继涌现出一大批民国建筑,种类多样,风格各异,体现各个城市的独特风貌。其中南京的民国建筑一枝独秀,无与伦比,富有典型性、独创性和代表性,堪称是民国建筑的大本营。

莫愁湖调研报告

南京市莫愁湖公园調研报告 摘要: 莫愁湖,位于南京秦淮河西。莫愁湖公园是一座有着1500年悠久历史和丰富人文资源的江南古典名园,为六朝胜迹。公园现有面积为58.36公顷,其中水面为32.36公顷。园内楼、轩、亭、榭错列有致,堤岸垂柳,水中海棠。胜棋楼、郁金堂、水榭、抱月楼、曲径回廊等掩映在山石松竹、花木绿荫之中。莫愁湖自古有“江南第一名湖”、“金陵第一名胜”、“金陵四十八景之首”等美誉。 莫愁湖古称横塘,因其依石头城,故又称石城湖。相传南齐时,有洛阳少女莫愁,因家贫远嫁江东富户卢家,移居南京石城湖畔。莫愁端庄贤惠,乐于助人,后人为纪念她,便将石城湖改名为莫愁湖。后在她的故居郁金堂侧赏荷厅的莲花池内,塑起了一尊二米高的汉白玉塑像,所以得名莫愁湖,現在也以成為了南京的標誌性景點之一。 关键词: 莫愁湖、胜棋楼、华严庵、园林、历史文化等。 历史发展: 隋唐以前,长江沿南京城西侧流过,与秦淮河汇合于石头城下,后长江改道北移,留下大片淤积地与一系列沼泽、池塘与湖泊,莫愁湖即其中最大者,南唐时称横塘,因其依傍石头城,故亦称石城湖。北宋《太平寰宇记》记载:“莫愁湖在三山门外,昔有卢妓莫愁家此,故名。”明初,莫愁湖进行了大规模开发建设,沿湖畔筑楼台十余座,一时热闹非凡。被誉为“金陵第一名胜”、“第一名湖”。相传明太祖朱元璋与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对弈于胜棋楼,诏以为“汤沐邑”,并赐予徐达。明亡后,莫愁湖一度衰败、楼阁倾颓,厅榭坍塌。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江宁知府李尧栋自捐俸银复建郁金堂、苏合厢,辟建湖心亭。楼台间,湖沼畔,杂植花柳,斯湖复又盛隆,并以“莫愁烟雨”列为“金陵四十八景”之首,郑板桥赞叹其景日:“湖柳如烟,湖云似梦,湖浪浓于酒”。咸丰六年(1856),莫愁湖之建筑及花树皆毁于战火,同治十年(1871)直隶总督曾国藩修复湖心亭、胜棋楼、郁金堂、赏荷亭、光华亭等,并广植花

牛首山调研报告

江苏大学2014年课程设计调研报告 牛首山文化调查 报告 ──南京那些“佛”事 学院:艺术学院 班级:工设(艺术)1202 调查人:李斌 3121808032 指导老师:

目录 一、南京 ----------------------------------------------2 1.1简介 1.2地貌 1.3气候 1.4史话 1.5文化 1.5.1宗教 1.5.2饮食 1.5.3民俗 1.5.4书画 1.5.5戏曲 1.5.6民歌 1.5.7工艺 二、牛首山----------------------------------------------6 2.1概况 2.2历史 2.3地理环境 2.4人文景观 2.4.1宏觉寺 2.4.2弘觉寺塔 2.4.3郑和墓 2.4.4抗金故垒 2.5北部景区 2.6旅游价值 三、牛首春----------------------------------------------11 3.1春 3.1.1与春有关词语 3.1.2关于春的谚语 3.1.3关于春的歌 3.1.4关于春的诗句 3.1.5牛首山春植物元素 3.1.6牛首山春动物元素 3.1.7牛首山其他元素 3.2牛首山与春 3.3现有表现“春”的设计 四、犹有这个在------------------------------------------16 4.1出处 4.2佛事

4.3“在”的联想 4.4佛顶圣境“在” 4.5妙趣禅心“在” 4.6悟道牛首“在” 五、文化产品创意设计分类--------------------------------21 5.1文创旅游纪念品 5.2旅游纪念品设计原则 六、概念提出--------------------------------------------25 6.1春的联想 6.2“在”的发散 七、设计方向--------------------------------------------25 7.1定位人群 7.1.1 目标人群 7.1.2行为特征分析 7.1.3收入水平分析 7.1.4消费心理分析 7.2定位形态 7.3定位功能 7.4定位色彩 7.4.1色彩方向一 7.4.2色彩方向二 八、结语------------------------------------------------27

民国建筑风格

民国建筑风格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民国建筑风格摘要:建筑网为建筑人士解答“民国建筑风格”,民国建筑是特定历史时期中外建筑艺术的缩影,各个民国建筑的风格各不相同。民国建筑一般为砖混结构,这种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附壁柱等采用砖或砌块砌筑,柱、梁、楼板、屋面板、桁架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民国风格——南京民国建筑 民国建筑风格是以怎么样的建筑风格展现的呢?民国建筑是特定历史时期中外建筑艺术的缩影,各个民国建筑的风格各不相同。民国建筑一般为砖混结构,这种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附壁柱等采用砖或砌块砌筑,柱、梁、楼板、屋面板、桁架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这样的结构有着延伸了建筑的使用空间、降低了建筑的建造成本以及优秀的性能等优点,但是砖混结构承重结构为粘土砖,其生命力不如以明清等砖木结构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建筑。其中以南京民国建筑为例。具体内容如下: 民国建筑风格——南京民国建筑 南京民国建筑简介: 南京民国建筑,是指民国时期南京地区兴建的包括官方和民间私人各类建筑的总称,也是中国近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建筑风格有折衷主义、古典主义、传统中国宫殿式、新民族形式、传统民族形式及现代派及六种。

1912年1月1日,随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民国建筑的历史由此拉开序幕。截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前后38年的时间里,在中国的首都南京、上海、北平、天津、武汉三镇、陪都重庆、广州、厦门、青岛、烟台、沈阳、大连、台北等大中城市,相继涌现出一大批民国建筑,种类多样,风格各异,体现各个城市的独特风貌。其中南京的民国建筑一枝独秀,无与伦比,富有典型性、独创性和代表性,堪称是民国建筑的大本营。 民国建筑风格——南京民国建筑 南京的民国建筑是中国近代建筑(1840-1949)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经历了产生、转型、鼎盛、停滞、恢复五个时期,主要建筑风格有折衷主义、古典主义、近代中国宫殿式、新民族形式、现代派以及中国传统民族形式六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民国建筑经历了由照搬照抄到洋为中用的发展轨迹。南京民国建筑,有人民大会堂、南京大学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一个近现代建筑艺术博物馆。南京民国建筑,其设计、构造、风格,既体现了近代以来西方建筑风格对中国的影响,又保持了中国民族传统的建筑特色。中西方建筑技术、风格的融合,在南京民国建筑中表现最为明显。它全面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向现代建筑的演变,它在建筑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典型意义。时至今日,南京的大部分民国建筑保存完好,构成了南京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风貌,南京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作是“民国建筑的大本营”。 民国建筑风格——南京民国建筑建筑风格

颐和路历史街区民国建筑保护现状调查

[江苏路民国建筑保护状况调研报告] [谁来为民国建筑撑起保护伞] [小组成员]3130368陆慧怡3130369张艺3130370端木娴

[走进颐和路历史街区] [历史街区民国建筑保护与修缮状况调查] 南京——作为中华民国的首都,城市中遗留了大量的民国建筑,代表了当时的建筑和工艺水平。然而受建筑年限的限制,大多数建筑并不能像文物一样受到妥善的保护,其中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建筑更是不适合采用文物法规定的完全原样不动的保护方式。那么作为南京最大最集中的民国居住建筑别墅群,有70年左右历史的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现今状况又如何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以江苏路为起点,开始探寻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 调查范围 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主体片区北到宁夏路,东至江苏路,南抵莫干路,西至西康路。对于这批珍贵遗产,多年来虽也曾注意保护和利用,以颐和路历史街区第十二片区的保护性开发最具代表性。按照新的规划,这里将被打造成500强企业总部,希望由此重塑昔日的显赫与华贵,古老的外壳能逐渐填充最新的内容,但按照本次调研的实际情况来看,这里已被改造成高档酒店。 图1调查区域(红线范围内为十二片区)图2民国建筑地理模型

民国建筑产权归属情况 根据实地调查与走访,在调查范围内的民国建筑的产权归属情况存在多样性。具体分为公有、私有、公私合有、产权不明四种。其中既有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代管,也有军区代管,还有的房屋属于相关企业单位代管。 由于许多住户的房屋是由租赁的方式从其所在单位分配的来,所以并不清楚、也不在意房屋的真正产权归属。认为建筑的维护应该由收取租金的人负责。私有建筑在所调研区域只有江苏路25号一家,是八十年代落实侨务政策时向原房主移交的产权。 从现状来看,颐和路地区大多数民国建筑的产权归属不明确。其中大部分代管建筑居民没有建筑的产权,无法真正意义上拥有所居住的建筑,因此居民无意花费人力物力对所居住的建筑进行保护。这就导致了许多有价值但并未确定为文保单位的的民国建筑缺乏必要的修缮,处于濒危状态。其余由图3军区代管类建筑图4地方政府部门代管类建筑图5相关企业代管建筑图6私人所有建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