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地理(第十一章到第二十四章)

中国地理(第十一章到第二十四章)

第十一章气候资源

一、填充

1.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__________℃时,土壤__________,田间__________,所以日平均气温__________℃的持续期称__________期。

2.__________期的分布概况是:藏北高原不足120天,东北北部和西北北部__________天,秦岭—淮河以南、川西山地以东地区__________天,南岭以南及云贵高原的大部分__________。

3.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__________℃时,大致与温带地区__________及大多数林木__________期相符合,所以平均气温__________℃的持续期称为__________期。

4.__________期的分布概况是:藏北高原__________月,东北北部和西北山地不足150天,秦岭—淮河以男、川西山地以东地区__________天,大致在25°N以南地区__________。5.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__________℃时,大部分农作物__________,所以日平均气温__________℃的持续期称为__________期。

6.__________期的分布概况是:藏北高原__________月,东北北部和西北山地__________天,秦岭—淮河以南、川西山地以东225天以上,华南沿海__________。、

7.根据我国种植制度区划图及种植制度分区表:广州属于__________区,农业意义为__________,冬油菜或冬小麦、早__________、晚__________;哈尔滨属__________区,农业意义为__________,可一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8.中国平均年降水量61889亿立方米,若以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计,平均每平方米面积降水量__________立方米或平均年降水量__________毫米,是我国淡水资源的主要来源。

二、选择

1.建筑上的外廊、凹廊、阳台、骑楼有遮阳避雨和纳凉功能;围护外做浅色饰面、东及西朝向不宜布置主要房间、建筑平面及窗户设计利于组织室内穿堂风等建筑措施有防热和通风的效果。需要上述建筑特点的区域,应属全国建筑气候区划中的什么区?

(1)第三大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

(2)第四大区(华南)。

(3)第五大区(川黔滇和鄂西、湘西、陕南、甘南等地)。

2.建筑上需要着重解决夏季通风降温防署问题且动机又要采暖的地区,属全国建筑气候区划中的什么区?

(1)第一大区(东北、内蒙古、西北)

(2)第二大区(华北)。

(3)第三大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

(4)第四大区(华南)。

3.年降水量与人类农业活动密切有关。我国农业气候区划的一级三大区中,除了青藏高寒型农业气候大区周围以≥0℃积温3000℃为界外,东部季风型农业气候大区与西北(内蒙古、甘肃、新疆)干旱型农业气候大区的分界指标是什么?

(1)年降水量200毫米。

(2)年降水量250毫米。

(3)年降水量400毫米出现频率50%~20%。

4.季风型气候降水量的农业效益,

(1)利:降水丰富;弊:多暴雨,区域差异大。

(2)利:雨热同期;弊:多暴雨,区域差异大。

(3)利:雨热同期,降水较多;弊:降水变率大,易旱易涝。

5.年降水变率区域分异规律,

(1)年降水量丰富的区域变率小,年降水量少的区域变率大。

(2)年降水量丰富的区域变率小,(多热带气旋雨的区域除外),年降水量小的区域变率大(多温带气旋雨的区域除外)。

6.我国相对湿度时空变化规律,

(1)年相对湿度东南大、西北小;冬季普遍变小,夏季普遍变大。

(2)年相对湿度东南沿海大、西北内陆盆地小;冬季北方增大、南方变小,夏季南方变大、北方变小。

(3)年相对湿度东南大、西北小、;冬季北方增大,夏季东部普遍增大。

7.我国年相对湿度最大的台站和最小的台站在那?

(1)琼中(86%),柴达木盆地(30%)。

(2)景洪(86%),江孜(21%)。

(3)黄山(91%),吐鲁番(30%)。

8.我国平均年日照时数最多的台站和最少的台站在哪?

(1)内蒙古达耒库布最多,四川马边最少。

(2)青海冷湖最多,四川娥眉最少。

(3)西藏定日最多,云南盐津最少。

9.我国平均年日照白分率最大的台站和最小的台站在哪?

(1)内蒙古哈日奥布格最大,四川娥眉最小。

(2)新疆哈密最大,云南盐津最小。

(3)青海冷湖最大,四川马边最少。

10.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最多的地区和最少的地区在哪?

(1)塔里木盆地最多,四川盆地最少。

(2)青藏高原最多,川黔地区最少。

(3)内蒙古高原最多,东南沿海最少,

(4)南沙群岛最多,东北北部最少。

三、改错

1.我国平均年日照射时数地理分布是东南少、西北多,大致以秦岭—淮河、雪峰山为界,其东南年日照时数3200小时以下。年日照百分率是东南大、西北,大致以阴山、贺兰山、川西山地为界,其东南日照百分率在50%以上。

2.盛承禹(1986年)把我国太阳能资源分为四区。其中,太阳恩能够丰富区(年总辐射量628千焦/平方厘米以上)在锡林浩特、银川、玉树、郎县以西,天山以北;太阳能贫乏区(年总辐射量460~544千焦/平方厘米)主要在川黔区域。

3.气候资源对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利用没有一定的有效范围,也不是综合的课题,单调节到适宜的气温而没有一定的相对湿度和风速来配合也能使人感到舒适。

四、解释

1.气候资源

2.日平均气温≥0℃、≥5℃、≥10℃的持续期及其初日、终日、累积温度(简称积温)。3.干燥度。

4.有效风能。

五、问答

1.我国气温资源开发利用的区域差异如何?

2.简述我国气候上的水分资源的区域分异及其开发利用。

3.我国气候性能源的分布及开发潜力如何?

六、 计算

1.根据表11-1给出的A 站日平均气温资料,分别计算出日平均气温≥10℃持续期及其初日、终日、累计温度。(有关概念及计算方法,可参考本章解释题组的答案。)

表11-1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0.5 13.1 12.2 16.5 15.3 27.8 27.6 25.6 27.6 22.8 15.6 8.5 2 9.0 7.3 11.3 14.2 17.2 27.5 27.9 26.4 24.9 25.0 16.2 8.1 3 9 5.3 12.7 14.7 21.7 25.7 28.2 27.2 24.2 25.7 18.1 9.4 4 9.3 6.7 8.8 16 23.1 23.5 29.3 28.2 25.6 25.5 19.1 10.1 5 8.3 8.3 8.7 16 23 23.6 29.2 28 24.5 25.2 19.1 10.8 6 9.9 12.2 11.2 18.1 22.4 24.4 28.8 28 25.2 26.1 18.5 11.2 7 10.9 14.7 9.9 21 22.8 25.4 28.8 28.1 26.5 24 20.4 11.1 8 6.1 12.1 10.1 23.3 24.6 25.5 29.3 27 26.2 19.6 20.3 9.7 9 3.5 14 11.9 27.2 24.8 25.3 29.7 28.2 25.3 21.4 19.5 9.5 10 2.5 13 11.7 26.8 26 25.7 28.5 27.9 25.3 23.6 17 9.9 旬计

79 106.7 108.5 193.8 220.9 254.4 287.3 274.6 255.3 238.9 184 98.3 11 2 11.1 10.9 25.8 26.4 26 29.1 27.8 25.3 22.8 15 10.2 12 3.3 10.4 13.1 25.5 25.5 26 29.1 28.9 25.2 21.2 15.7 10.5 13 4.7 11.6 14.2 25.7 24.8 26.2 27.1 26.6 25.3 20.3 16 12.8 14 5.1 11.1 10.5 26.1 26.4 26.7 26.9 27.3 25.9 18.8 14.7 17.4 15 8.6 10.9 10.3 22.3 22.3 26.2 27.2 26.5 25.3 20.7 14.5 15 16 11.7 11.3 12.8 11.7 18.7 24.7 28.6 26.9 26.2 21.6 14.8 15.8 17 10.2 9.9 11.1 11.6 19.5 24.2 26.7 27.6 24.9 23.7 13 11.1 18 7.4 10.7 10.2 19.5 21.8 24.9 25.9 27.7 25.1 25.7 12.2 9.6 19 5.1 11.5 12.3 21.2 22.7 28.4 27.8 28.7 25.4 24.9 13.3 11 20 6.4 8 15.4 19.9 23.4 27.2 28.5 25.5 25.5 24.2 12.9 10.6 旬计

64.5 106.5 121.1 209.3 231.5 260.5 276.9 273.5 254.1 223.9 142.1 124 21 3.5 3.8 19.2 23.3 25.5 26.5 29.6 26.5 26.2 22.9 13.9 9.5 22 5.3 5.5 24.8 19.2 25.6 26.6 29.5 26 26.6 21.2 13.4 7 23 4.2 9.1 24.1 20.7 25.1 26.9 29 24.5 27.5 20.6 11 6.3 24 4.1 6 11.8 23.1 25.3 27.2 28.2 24.3 24.8 18.2 10.7 5.4 25 5.3 7.4 9.5 23.4 24.6 27.3 28 23.8 26.3 17.6 11.6 5.8 26 7.4 8 10.4 25.5 25.8 27.8 27.7 24.2 24.4 15.2 12.3 6.1 27 1.7 8.6 11 26 25.7 27.8 26.5 25.8 24 16.7 8.2 6.8 28 11.2 10.4 12 26.5 26 27.4 26.9 26.2 24 16.5 7 5.7 29 14.2 12 16.4 25.4 28.4 28.2 26.5 22.3 18 8.5 2.1 30 15.7 13.5 13.1 27.2 28.4 28.8 26 21.9 19.4 9.8 1.3 31 15.2

15.8

27.2

27.6 26.8

19.1

2.8 旬计 96.8 58.8 164.1 217.2 28

3.4 27

4.3 310 280.6 248 20

5.4 10

6.4 58.8 旬平均 8.8

7.4 14.9 21.7 25.8 27.4 2

8.2 25.5 24.8 18.7 10.6 5.3 月平均 7.8

9.7 12.7 20.7 23.7 26.3 28.2 26.7 25.2 21.6 14.4 9.1

2.根据竺可桢、黄秉维、龙斯玉等的研究,光合潜力函数()Q Q p l 2857.89≈,式中的Q

p的单位为谷物干物质的公顷产(千克),而其籽粒重约为年总辐射量(千焦/平方厘米),

l

为干物质重量的40%。试用此函数式计算广州(年太阳总辐射量为487.62千焦/平方厘米)、成都(372.12)千焦/平方厘米)、北京(546.42千焦/平方厘米)、拉萨(850.08千焦/平方厘米)的光合潜力谷物紫粒重。

七、数据分析

根据表11—2给出的部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数据,以及本章计算题组中给出的A站日平均气温资料,进行数据阅读分析后找出:(1)对人来说,一般舒适的气候指标是多少?最舒适的气候指标是多少?(2)非生命物质要保持其原来性质需要的气候变化范围与人的舒适气候范围有什么差异?(3)仅从舒适的气温范围看,A地年中那些时段较舒适?那些时段最热?那些时段最冷?

1.请列举你所在地区人们对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注意作必要的归纳),并作评议。2.我国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与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第十一章答案

一、填充

1.0 开始解冻作业开始≥0 农耕

2.农耕不足200 超过300 全年

3.5 越冬作物 返青 ≥5 生长 4.生长 不足2个 超过250 全年 5.10 生长活跃 ≥10 活跃生长

6.活跃生长 不足1个 不足120 300天以上

7.31Ⅲ 一年三熟 稻迟熟 3Ⅰ 一年一熟 喜温玉米、大豆、高粱、水稻

8.0.645 645 二、 选择 1.(2) 2。(3) 3。(3) 4。(3) 5。(2) 6.(3) 7。(1) 8。(2) 9。(3) 10。(2) 三、 改错

1.雪峰山(错)川西山地(正) 3200(错)2200(正) 东南大、西北小(错)东南小、西北大(正) 阴山、贺兰山(错) 秦岭—淮河(正) 50%以上(错)50%以下(正)

2.天山以北(错)天山以南(正) 460~544(错) 334~460(正)

3.没有一定的有效范围(错)有一定的有效范围(正) 不是综合(错)是综合(正) 能使人(错)不能使人(正) 四、 解释

1.指宇宙大气中能为人类所利用的物质和能量,它包括空气、太阳辐射能、热量(气温)、水分9降水量、水汽等)、风能等 2.(仅以≥0℃为例,其余类推)日平均气温≥0℃的持续期,制日平均气温稳定通国0℃的初日与终日之间的天数。采用五天滑动平均计算得出。所谓“稳定”,是指五天滑动平均值出现0℃以后,虽可能会出现日平均气温低于0℃的日子,但任意连续五天平均温度仍在0℃以上。当某个五天滑动平均值≥0℃以后都稳定在0℃以上,则这五天的第一天为初日。初日 ,当某个五天滑动平均值≥0℃以后即出现五天平均值在0℃以下(或都不稳定在0℃以上),则这五天的最后一天为终日。初日与终日之间的每天日平均气温累加值,称为日平均气温≥0℃的累积温度(或≥0℃积温)

3.指长有植物地段的最大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最大可能蒸发量,指在土壤经常保持湿润状态(或接近湿润状态)的条件下,土壤和植物(以绿色矮草地为标准)最大可能蒸发与蒸腾的水量。

4.单位时间流通过截面积F 的风能22

1

Fv E ρ=

(式中, v 为风速,单位米/秒;p 为空气密度;单位千克/立方米;F 为截面积,单位平方米),称为风能密度。风速v=3~20米/秒是我国一般风能机的工作范围,故此范围的风能密度称为有效风能密度或有效风能。

五、 问答(提示)

1.可分别从三大产业(如果资料不足,可着重于农业、生活)的开发利用着眼,分若干区域(3个或7~8)来叙述。

2.可分别从若干区域着眼,阐述各产业利用状况。 3.着眼于太阳能和风能。 六、 计算

1.初日3月5日 终日11月28日 持续期269天 积温6036.7℃

2.广州17415千克/公顷成都13290千克/公顷

北京19515千克/公顷拉萨30360千克/公顷

七、数据分析

(1)一般的可用GBJ19—87。最舒适的可用JGJ62—90的一级(或JGJ67—89的高级办公室)标准。

(2)气温适宜范围比舒适升性气温大。相对湿度比人的舒适性要求严格,表现在数据变幅小且冬夏一致(即年中保持稳定)。

第十二章生物资源

一、填充

1.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较,我国的人均森林资源__________,覆盖率__________;

全国森林覆盖为__________,仅为世界平均数的一半略高。

2.我国森林资源分布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南两大区,其中有林地面积和蓄积量占全国总数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我国草地面积广大,占国土面积的__________,草地类型多样,牧草资源丰富,但草地生产力__________。天然草地单位面积产量差异__________。北部和西部牧区天然地上才力年度和__________变化大,蓄草矛盾_________。

4.我国草地总面积在__________亿公顷以上,在世界上仅次于__________和__________,居第三位。

5.草地类型面积总数中,北方和西部牧区各类草甸占__________,草原占__________,荒漠占__________。

6.根据草地植物群落组成、发展过程和生态因素间的联系,全国草地共划分__________个类型,按其生态环境和利用价值可合并为__________大类。

7.我国天然草地植被中,多数植被属优良牧草,_________和_________,粗蛋白含量高达_________,粗脂肪6%~8%,并含有大量维生素,故称_________牧草。

8.天然草地产量随降水的年际变化,在_________和_________牧区表现出丰歉变化,一般丰年和歉年牧草产量可相差_________倍。

9.我国植物区系中保存着许多古老科属的残余植物。水衫、银杏、鹅掌楸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_。

10.珍稀植物主要分布在_________至_________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国家目前重点保护的珍贵植物有_________种。

11.我国动物资源种类繁多,仅陆栖鸟类和哺乳类就有_________种,分属_________科、_________属。哺乳动物资源首推_________及_________,次为灵长类和啮齿类。12.我国目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连同珍稀动物在内有_________种,特有珍稀动物大熊猫被誉为_________,尚有1000多只残存在_________山区,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13.我国陆地水域生境环境多样,栖息着种类繁多的_________鱼类,淡水鱼类中经济鱼类有_________余种。

14.东北鱼类区系特点是有茴鱼科、鲑科、狗鱼科等_________性很强的鱼类。_________水域的鱼类特点是都有鲤科裂腹鱼亚科级鳅科的分布。青藏高寒水域环境使鱼类_________突出,华北至辽、蒙区水域除广布鱼类外,很少_________鱼类。

15.我国牧区野生牧草有_________多种,南方草山草坡饲用植物达_________多种,是世界上牧草资源量最丰富的国家。

16.野生经济植物指_________或_________的原料植物。

17.我国的荒漠类草地,有_________个草地类,_________分布在藏北高原北部,只宜作暖季牧场。其他两类荒漠草原地分布于内蒙古西部至新疆,适宜放牧_________和_________。

18.分别于松辽平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的草原类草地,草群高度依草甸草原——干草原——荒漠草原_________,随之打草场_________,对_________等大牲蓄的适宜性减低。

二、选择

1.我国的森林年相对量和贫乏区

(1)从总量看也比较少。

(2)按人均和森林覆盖率看属少林国家。

(3)北起辽宁,南至豫、皖、苏、沪的中原十个省市有林地面积不多。

(4)西北的辽宁、甘、青、新四省区以及内蒙古中、西部,西藏中、西部广大地区缺林少树。

2.我国主要林区树种。

(1)东北林区的主要树种有云杉、冷杉、云南松、华山松。

(2)西南林区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红松、臭冷杉等。

(3)西南林区主要树种有云杉、冷杉、云南松、华山松、乔松和滇青冈、高山栎、高山栲、楠木等。

(4)东北林区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红松、臭冷杉、鱼鳞松和水曲柳、核桃楸、榆等。3.南方林区特点,

(1)有林地面积小,分布不连片。

(2)有林地面积多,分布连片。

(3)原始的常绿阔叶林、季雨林面积大。

(4)分布不连片,原始林面积少,次生林、人工林、经济林面积大、分布广。

4.我国的森林资源的林种结构评价,

(1)用材林74%,经济价值高。

(2)防护林和经济林比率偏低,不利于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和总体经济效益。

(3)成熟林主要分布在南方林区,由于交通不便,自然枯损率较高。

5.关于我国的林地生产力,

(1)全国有林地面积仅占林业用地的43.2%,林业用地利用率低。

(2)残次林少,疏林地比重高。

(3)残次林多,疏林地比重低。

(4)单位蓄积量和生长率高。

6.我国的草地,按其生态环境和营养价值可合并为五大类,分别如下:

(1)草甸类、草原类、荒漠类、灌草丛类和沼泽类。

(2)草甸类、草原类、森林类、人工类、沙地类。

(3)草甸类、草原类、荒漠类、森林类、沼泽类。

(4)草甸类、草原类、山地类、人工类和沼泽类。

7.在各类草地单位面积产草量中,

(1)草原化荒漠青饲草产量高于干草原。

(2)荒漠草原为400~800千克/公顷。、

(3)林缘草甸产量级高。

8.我国北方和西部牧区,天然草地植被冷暖季的枯、荣变化大,造成

(1)冬春牧场载蓄能力大于夏秋牧场。

(2)牧草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季节差异。

(3)蓄草的矛盾突出。

(4)冬春牧场的载蓄能力大大低于夏秋牧场。

9.在北方和西部牧区,随着旱生程度的增强,

(1)草原类型由草甸草原——干草原——荒漠草原过渡变化。

(2)骆驼的适宜性减低。

(3)草群蛋白质含量减低。

(4)碳水化合物随之减少。

10.关于我国草地的评价,

(1)沼泽类草地面积大、草质好。

(2)高寒草甸分布于青藏高原东部和西北山地顶部,草层低矮,草质差。

(3)草原类草地的建群种为多种针茅、羊草、冰草等,宜于放牧羊、牛、马等。

(4)灌木草丛类草地主要分布在华山北山地、黄土高原、热带亚热带丘陵山地,宜做割草场或放牧山羊和役蓄

三、组合

将下列动植物按照:①特有珍稀植物;②灵长类珍稀动物;③食肉类珍稀动物;④鸟禽濒危动物;⑤珍稀鸟禽;⑥有蹄类珍稀动物的次序排列组合。

(1)珙桐(2)金丝猴(3)东北虎(4)雪豹(5)银杉(6)黑颈鹤(7)杜仲(9)水松(9)白鹤(10)藏羚(11)野驴(12)丹顶鹤(13)白唇鹿(14)野牦牛(15)紫貂(16)八角莲(17)斑头雁

(18)金铁锁(19)天鹅(20)叶猴(21)犀鸟(22)河狸(23)长臂猿四、读图

阅读《中国地理图集》中国近海主要游泳动物资源P43,中国近海主要底栖动物、底栖植物和浮游动物资源P44,中国的特产兽类、两栖爬行类、特产鸟类图P91、P92,完成下列选择。

1.属于渤海的渔场有

(1)辽东湾渔场、滦河口渔场、莱州湾渔场。

(2)大沙渔场、吕死渔场。

(3)辽东湾渔场、雨山渔场。

(4)渤海湾渔场、铜鼓渔场。

2.长江口渔场在海洋鱼类区系上

(1)属于亚热带区系。

(2)属于暖温带区系。

(3)属于热带区系。

3.有关渔场的位置,

(1)三亚渔场在辽东湾。

(2)青兰山渔场在北部湾。

(3)温台渔场在黄海。

(4)东海有闽东渔场。

4.毛蚶、海参、海带、石花菜、毛虾和海蛰的归属,

(1)毛蚶、海参为底栖动物。

(2)毛虾和海蛰为底栖动物。

(3)海带、石花菜为底栖植物。

(4)毛虾、海蛰为浮游动物。

5.在青藏高原,主要的特产兽类有:

(1)偶蹄目的藏羚、黄羊、牦洋。

(2)偶蹄目的獐、毛冠鹿、马鹿。

(3)食肉目的雪豹,鳞甲目的穿山甲。

(4)偶蹄目的藏羚、牦牛,食肉目的雪豹。

6.有关中国的特产鸟类的分布,

(1)斑头雁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2)鸳鸯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3)鸿雁分布在西北内陆。

(4)褐妈鸡分布在华北地区。

7.东北地区主要的特产鸟类有:

(1)雁形的赤马鸭,鸡形目的蓝马鸡

(2)鹤形目的丹顶鹤,鸡形目的红腹锦鸡。

(3)鸡形目的淡腹雪鸡和石鸡。

(4)雁形目的鸳鸯、鸿雁,鹤形目的丹顶鹤。

8.中国的两栖爬行类的分布,

(1)扬子鄂分布在长江中下游,金环蛇主要分布在中亚热带。

(2)大鲵分布在华南地区,鄂蜥分布很集中。

(3)沙蟒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区。

(4)高山蛙分布在青藏高原南部,银环蛇分布在华北地区。、

五、问答

1.草地和草原有何区别?

2.什么是珍稀、孓遗和特有植物(动物)?

3.我国的森林资源有何特点?

六、资料或数据分析

根据表12—1的我国各省区直辖市的森林资料,要求作下面几项分析:

(1)分析按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排序,指出各项目前一、二名和后一名的行政区名称。

(2)在中国空白底图上,在省、区、直辖市首府位置上标出相应的森林覆盖率,绘中国森林覆盖率等值线图,重点标出5%、20%、30%、50%四条线。然后指出中国森林覆盖率的分布特点。

(3)将各省、区、直辖市的森林蓄积量换成各自占全国的千分数。在上面的空白地图中,用虚线绘中国森林蓄积量等值线图。然后指出其分布的特点。

(4)中国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的分布有何异同?为什么?

七、思考

1.中国森林资源的特点对中国环境优化政策的制定有何影响?

2.中国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价值。

答案

一、填充

1.少低12.98%

2.50% 72%

3.40% 低大季节突出

4.40 澳大利亚前苏联

5.27.9% 37.4% 34.7%

6.18 5

7.紫花针茅嵩草15%~20% “三高”

8.北方西部1~4

9.特产活化石

10.江南西南365

11.600 60 270 食肉类有蹄类

12.148 活化石横断

13.淡水60

14.耐寒西南高山区特化现象特有

15.4000 5000

16.野生半野生

17.3 高寒荒漠骆驼山羊

18.减低减少牛、马

二、选择

1.(2)(4)

2.(3)(4)

3. (4)

4. (2)

5. (1)

6. (1)

7. (3)(4)

8. (2)(3)(4)

9.(1)(4) 10. (3)(4)

三、组合

1.特有珍稀植物(1) (5) (7) (8) (16) (18)

2.灵长类珍稀动物(2) (23) (20)

3.鸟禽濒危物种(12) (6) (9)

4.珍惜鸟禽(17) (19) (21)

5.食肉类珍稀动物(3) (4) (15) (22)

6.有蹄类珍稀动物(11) (14) (10) (13)

四、读图

1.(1)2。(2)3。(2)(4)4。(1)(3)(4)5。(4)

6.(2)(4)7。(4)8。(3)

五、问答(提示)

1.草地强调利用角度,草原突出成因与植被类型。

六、资料或数据分析

(2)森林覆盖率由东南向西北、东北向西北递减。南方大多在20%以上,台湾55.1%最高,东北北部在30%以上,西北在5%以下,陕西、湖北为次高中心。

(3)东北北部、西南地区为全国最高,达100%,其他地区较低,陕西、河南、福建为次高中心。

(4)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七、思考

1.中国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长江中下游防护林体系工程、沿海防护林带、平原绿化工程等的重要目的就是优化中国生态环境。

2.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所包含的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中国将在人类赖以生存的事物、药物和部分工业原料、遗传基因研究、生态环境的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方面作出贡献。

第十二章答案

二、填充

1.少低12.98%

2.50% 72%

3.40% 低大季节突出

4.40 澳大利亚前苏联

5.27.9% 37.4% 34.7%

6.18 5

7.紫花针茅嵩草15%~20% “三高”

8.北方西部1~4

9.特产活化石

10.江南西南365

11.600 60 270 食肉类有蹄类

12.148 活化石横断

13.淡水60

14.耐寒西南高山区特化现象特有

15.4000 5000

16.野生半野生

17.3 高寒荒漠骆驼山羊

18.减低减少牛、马

二、选择

1.(2)(4)

2.(3)(4)

3. (4)

4. (2)

5. (1)

6. (1)

7. (3)(4)

8. (2)(3)(4)

9.(1)(4) 10. (3)(4)

三、组合

1.特有珍稀植物(1) (5) (7) (8) (16) (18)

2.灵长类珍稀动物(2) (23) (20)

3.鸟禽濒危物种(12) (6) (9)

4.珍惜鸟禽(17) (19) (21)

5.食肉类珍稀动物(3) (4) (15) (22)

6.有蹄类珍稀动物(11) (14) (10) (13)

四、读图

1.(1)2。(2)3。(2)(4)4。(1)(3)(4)5。(4)

6.(2)(4)7。(4)8。(3)

五、问答(提示)

1.草地强调利用角度,草原突出成因与植被类型。

六、资料或数据分析

(2)森林覆盖率由东南向西北、东北向西北递减。南方大多在20%以上,台湾55.1%最高,东北北部在30%以上,西北在5%以下,陕西、湖北为次高中心。

(3)东北北部、西南地区为全国最高,达100%,其他地区较低,陕西、河南、福建为次高中心。

(4)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七、思考

1.中国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长江中下游防护林体系工程、沿海防护林带、平原绿化工程等的重要目的就是优化中国生态环境。

2.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所包含的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中国将在人类赖以生存的事物、药物和部分工业原料、遗传基因研究、生态环境的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方面作出贡献。

第十三章海洋资源

一、填充

1.水域中的生产量可分为_________生产量、_________生产量和终极生产量三部分;在自然水域中、_________生产量最大,_________生产量最小,大多数有经济价值的水生物,属于_________生产力。

2.我国海洋鱼类中,最常见而产量又高的主要经济鱼类有_________种。

3.我国近海鱼类最多的是_________海,最少的是_________海;产量最高的是_________海。

4.早我国近海盛产的鱼类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墨鱼素有中国海洋“四大家鱼”之称。

5.对虾是我国近海的特产,_________海是捕捞对虾的主要渔场;龙虾只产于_________海和_________海。

6.三龙梭子蟹(又名抢蟹)是我国产量最大的食用蟹,沿海均有分布,但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较多。

7.我国近海大陆架渔场面积居世界第_________位,为世界浅海渔场的_________分之_________。

8.我国沿海的十大渔场中。属黄海海域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大渔场,南海海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大渔场。

9._________渔场是我国近海最大的渔场,鱼种丰富,一年四季均可捕捞,夏秋季有_________、_________鱼汛,冬季则形成我国近海最大的_________鱼汛。

10.渔业产量占福建省海洋渔业总产量大部分的渔场是_________渔场,该渔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多种经济鱼虾产卵、索饵和越冬的良好场所,四季均有渔汛。

11.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位于_________,北起_________附近,南至_________以南。12.贝类也是我国近海重要的生物资源,_________的牡蛎、贻贝、毛蚶、文蛤产量居全国之首,黄海盛产_________、_________,东海盛产_________、_________和珠母贝,南海的经济贝类中,以_________贝最著名。

13.我国盐业生产的重点是_________,已有_________年生产历史。

14.我国四大盐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最大的产盐区是_________,它北起_________,南至_________,是_________西岸许多盐场的总称。15.针对淡水资源日益短缺的问题,未来海洋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课题是_________;

目前该工程技术纯熟、经济效益较好的是_________法、_________法和_________法;

其中我国已进入生产应用阶段的技术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16.在我国近海已知规模大、油气远景好的七个油气盆地是_________、_________、东海油气盆地、_________、_________台西南油气盆地和_________.

17.我国滨海砂矿中,锆石和钛铁矿主要富集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其中锆石含量最丰富的是_________,钛铁矿含量最丰富的是_________;金刚砂矿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和_________沿岸。

18.台湾也是我国重要的滨海砂矿地,盛产_________、_________、金红石、_________和_________等。

19.海洋动力资源是指海洋中蕴藏的_________能、_________能、_________能、_________能以及海洋热能和海洋盐度能等,我国沿海的各种海洋能中,最丰富的是_________能,开发该资源主要在_________和_________海域。

20.在我国,建设大、中型潮汐电站的理想地点是_________和_________。已建的_________潮汐发电站,年发电量位居目前世界已建潮汐电站的第_________位。21.我国沿海可围垦滩涂面积超过6.67万公顷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浙东和珠江口等地。

二、选择

1.就海区而言,我国海洋鱼类的种类,

(1)东海最多,南海次之,黄、渤海最少。

(2)南海最多,东海次之,黄、渤最少。

(3)南海最多,黄海次之,东、渤海最少。

2.鳕鱼是典型的冷水性底层鱼类,其在我国近海唯一的产卵场所在

(1)大沙渔场。

(2)石岛渔场。

(3)舟山渔场。

3.我国波能资源大部分集中在

(1)浙、闽、粤三省沿岸和某些岛屿。

(2)闽、粤、桂三省沿岸和某些岛屿。、

(3)粤、桂、琼三省沿岸和某些岛屿。

4.我国沿海盐场中,

(1)最大的盐场是长芦盐场,莺歌海盐场是南方最大的盐场。

(2)最大的盐场是莺歌海盐场,布袋盐场是台湾省最大的盐场。、

(3)最大的盐场是长芦盐场,莺歌海盐场是我国四大盐场之一。

5.在我国近海已知的最大含油地质构造带是

(1)北部湾含油地质构造带。

(2)珠江口含油地质构造带。

(3)东海的浙东长垣构造带。

三、改错

1.我国的海洋鱼类,既有暖水的,也有暖温水性和温水性的,渤海还有冷水性鱼类。2.东海海区潮差分布的特点是西侧潮差小,东侧潮差大。

3.中国近海波浪的季节变化很明显,夏季以偏北浪为主,冬季以偏南浪为主。

4.在海水的化学元素中,含量居第三位的是溴,我国从70年代起开始该元素的提取技术的研究。

5.位于黄海南部的舟山渔场,地处黄海暖流、鲁北沿岸流和长江冲淡水交汇的海域,浮游生物繁茂,是多种经济雨虾类的越冬和索饵场所,黄海的优良渔场之一

四、解释

1.海洋水域生产力2。水域终极生产量3潮汐能

五、问答

1.我国海洋鱼类资源有何特点?

2.我国近海渔场水产资源丰富的原因是什么?

3.试述长芦盐场成为我国最大产盐区的自然条件。

六、思考

举例说明沿海滩涂围垦的利弊。

第十三章答案

一、填充

1.初级中级初级终极终极(第三类)

2.60~70

3.东渤东

4.大黄鱼小黄鱼带鱼

5.渤南东

6.渤黄东

7.一四一

8.石岛大沙吕四珠江口北部湾北部西沙群岛南沙群岛。

9.舟山鲐鯵带

10.闽东诸多溪河注入浙闽沿岸水与台湾暖流分支汇合营养盐丰富饵料生物繁生。

11.台湾海峡南部北槟岛台湾浅滩

12.渤海牡蛎文蛤贻贝蛏珠母

13.海水制盐五千多

14.辽宁盐区长芦盐区山东盐区淮北盐区长芦盐区山海关黄骅县渤海15.海水淡化蒸馏电渗析反渗透电渗析法反渗透法

16.渤海油气盆地南黄海油气盆地珠江口油气盆地北部湾油气盆地莺歌海和琼东南油气盆地

17.渤海辽东湾浅滩黄海成山角附近南海珠江口外和北部湾北部北部湾北部沿岸海南岛东岸山东半岛辽东半岛

18.磁铁矿钛铁矿钴石独居石

19.潮汐潮流波浪海流海洋热南海台湾东岸太平洋

20.闽浙沿岸长江口北岸浙江温岭江夏二

21.冀东黄河口苏北沿岸

二、选择

1、(1)

2、(2)

3、(1)

4、(1)

5、(3)

三、改错

1.渤海(错)黄海北部(正)

2.西(错)东(正)东(错)西(正)

3.夏(错)冬(正)冬(错)夏(正)

4.溴(错)镁(正)

5.舟山(错)大沙(正)鲁北(错)苏北(正)

四、解释

1.海洋水域生产力——表示海洋水域中生产生物产品的能力,称海洋水域生产力,也称海洋生物生产力。

2.水域终极生产量——是肉食性鱼类和其他肉食性动物的生产量。它们之间又通过若干次的摄食和被摄食关系,构成进一步的能量转换。

3.潮汐能——由潮汐的垂直升降运动所包含的势能,和由潮流的水平运动所含的动能,统称为潮汐能。

五、问答(提示)

1.可从五个方面作答:(1)海洋鱼类种类多;(2)高产鱼种少;(3)鱼类生长快,成熟早,食性复杂;(4)产卵期交错,产卵场广布;(5)分布较集中

2.可从海流系统复杂,饵料生物繁茂,岛礁广布等方面作答。

第十四章矿藏资源

一、填图

1.在空白图上填绘中国的煤、铁、石头分布图

(1)煤矿

①用黑色的 标志填出下石炭纪煤田、湘乡/

②用黑色的 为标志填住中石炭纪、二迭纪煤田的主要产地:开滦、本溪、太原、淮南、

贵州省的六盘水。

③用黑色的 为标志填出三迭纪煤田(以烟煤为主,间有无烟煤)的主要产地:云南省的

祥云、个旧。

④用黑色的 为标志,填相互侏罗纪煤田的主要产地:乌鲁木齐、大同、萍乡、鹤岗、鸡

西、阜新、北票以及石拐沟和霍林河(内蒙古)等。

⑤用黑色的 为标志填出第三纪煤田的主要产地:昭通(云南)、抚顺、舒兰(吉林)和依

兰(黑龙江)。

(2)铁矿

①用棕色的?为标志填出岩浆铁矿的主要产地:滦县(河北)、攀枝花、西昌(四川)。

②用棕色的?为标志填出热液交代铁矿的主要产地:白云鄂博(内蒙古)、马鞍山(安徽)、

庐山。

③用棕色的?为标志填出接触交代铁矿的主要产地:大冶、莱芜、武安、石碌(海南)。

④用棕色的①为标志填出变质铁矿的主要产地:鞍山、本溪、开滦、迁安(河北)、会东

(四川)、新余(江西)、舞阳(河南)。

(3)石油

用深绿色的▋为标志填出石油产地:大庆、辽河、胜利、任丘、大港、中原、南阳、玉门、克拉玛依、延长、南充、冷湖、苗粟、渤海、珠江口、北部湾、莺歌海(海南)。

2.在空白图上填绘中国有色金属矿藏分布图。

①以棕色的 为标志填出钨矿的主要产地:大余、县。、

②以棕色的 为标志填出钼矿的主要产地:锦西(辽宁)、华县(陕西)、滦州(河南)。、

③以深红色的 为标志填出锡矿的主要产地:贺县、南丹(广西)、个旧。

④以深红色的 为标志填出铜矿的主要产地:东川(云南)、白银(甘肃)、铜陵(安徽)、

天宝山(吉林)、德兴(江西)、玉龙(西藏)。

⑤以深红色的 为标志填出铝土矿的主要产地:孝义、原平(山西)、遵义(贵州)、漳浦

(福建)、巩县(河南)。

⑥以深红色的 为标志填出铅锌矿的主要产地:湖南常宁县永口山、云南的金顶山、金宝

山、甘肃的厂坝、广西的大厂。

⑦以深红色的?为标志填出锑矿的主要产地:湖南的锡矿山、广西的河池。

⑧一深红色的 为标志填出汞矿的主要产地:贵州的铜仁、万山、湖南的新晃。

⑨以深绿色的 为标志填出稀土矿的主要产地:白云鄂博、广西的龙南。

二、填充

1.我国是世界上矿种比较齐全、配套程度较高,储量也很丰富的少数国家之一,现已发现的_______多种矿藏中,已有_______种初步探明了储量。、

2.针对本世纪末下世纪初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对我国的40种矿藏进行评估,按资源保证程度可分四个类级:第一类级_______种;第二类级,可基本满足需要的计有_______种,其中_______矿缺口较大;第三类级可供规划用的探明储量缺口较大的有_______种;

第四类级是探明储量不足,资源远景不明的有_______种,他们是_______、_______(族)、_______、_______和钾盐。

3.中国矿藏的基本特征是:①______________;②富矿_______,贫矿_______;③共生矿_______,_______;④分布_______,相对集中。

4.我国的沉积变质矿床主要形成于_______和_______(早、中期),那时地壳运动频繁,以_______性、_______性岩浆活动为主。、

5.阴山——天山构造带在_______代时已存在。以后经历了古生代的_______运动、_______运动,中生代的_______、_______运动,以及新生代的_______运动的影响,形成了多种金属和稀有金属矿床。

6.我国的地壳运动频繁,在褶皱带两侧的低洼地区产生多次沉积旋回。我国丰富的煤矿按形成时期分,有三个成煤时期,即古生代的_______、_______纪;中生代的_______、_______纪和新生代的_______纪。

7.华北地区以_______、_______煤田分布最广,其次是_______煤田,再次是_______煤田。8.我国铁矿探明储量近_______,居世界前列,且矿床类型_______。

9.我国是世界上_______矿藏最丰富的国家,探明储量是国外探明储量总和的_______多,工业储量是国外的_______,其中约_______%以上集中于内蒙古_______铁矿区。

三、判断

1.我国铁、铜矿石缺口较大的原因。

(1)我国铁、铜矿石缺口较大,是因为储量少

(2)我国铁、铜矿石缺口较大,是因为矿石品位低。

2.对我国共生矿床多,矿石组合复杂的评价。

(1)对我国共生矿床多,矿石组合复杂是一个突出的缺点。

(2)对我国共生矿床多,矿石组合复杂是一个明显的优点。

(3)对我国共生矿床多,矿石组合复杂是优是劣,要具体分析。技术经济条件雄厚,多组分性矿床,可以是一种优势。反之,经济技术条件差,矿石的多组分性则是缺点。3.鞍本铁矿的成因类型及其形成。

(1)鞍本铁矿是属于沉积矿床,形成于中、晚元古代,基底为古老变质岩系的稳定地区。(2)鞍本铁矿是属于沉积变质矿床,形成于太古代至早、中元古代、基底为古老的变质岩系的稳定地区。

4.我国地台区域与内生矿藏的关系。

(1)我国的地台区域是稳定地块,不可能有内声矿藏生成。

(2)我国的地台区域,印支运动以来发生构造活化,不仅有多种沉积矿藏,而且内生矿藏也很丰富。

四、问答

1.试述中国矿藏的基本特征。

2.分析我国矿藏资源的成矿条件及分布规律。

3.分析我国煤铁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其对经济建设的意义。

第十四章答案

二、填充

1.160 148

2.19 11 铁 5 5 铬金刚石硼

3.种类多,资源总量丰富少多多组分复杂普通

4.太古代元古代基超基

5.元古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喜马拉雅

6.石炭二迭纪三迭侏罗纪第三纪

7.晚石炭系二迭系侏罗纪老第三纪

8.500亿吨复杂多样

9.稀土金属3倍5倍多96 白云鄂博

三、判断

1.(1) (2) 2。(1) (2) (3)

3.(1) (2) 4。(1) (2)

四、问答(提示)

1.(1)种类多,总量丰富;

(2)富矿少,贫矿多;

(3)共生矿多,组分复杂的多;

(4)分布普遍,相对集中

2.(1)成矿多期性,不同地质时期,成矿特点不同;

(2)地质构造复杂,成矿环境多样;

(3)分布规律;

①地台与地槽的接触带和地台内部的断裂带是内生矿藏富集区;②地台等稳定环境是外生矿床的分布区;③具体分布情况:Ⅰ。天山——阴山以北多中生代煤、铁、石油等外生矿藏;天山——阴山以南为前震旦纪至中、新生代的铁、锰、煤、磷、石油、盐等。Ⅱ以贺兰山——龙门山一线为界,其西部多地槽型沉积矿(铬、铁、镍),盆地有煤和石油,东部以地台型矿藏为主(煤、石油、铁、盐),中生代活化地台多金属矿。

3.(1)铁矿分布广而相对集中,并多与煤矿配合,有利于布局大型黑色冶金企业;

(2)煤矿北多南少,往往需要北煤南运,制约南方动力工业的发展。

第十五章自然地理区划

一、填图

在空白中国地图上,填绘中国科学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50年代后期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图。

要求填绘到地带一级,用不同的颜色或线条表示不同自然地带和亚地带,颜色或线条的变化系列应能反映热量或水分的垂直变化所表现的景观变化系列。

具体界线可参考中国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学校教学参考用《中国自然地理图集》。

二、填充

1、中国自然区划是研究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自然区划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中国自然地理_________的基本法则,是在我国进行自然区划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准绳。

3、自然区划单位有一定的___________系统。现在全国性区划方案多是___________的顺序划分。

4、解放后,中国主要的综合性自然区划方案有_______年中华地理志编辑部的区划方案(______主编);______年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的区划方案;_______年________等的区划方案;______ 年_________等的区划方案;1978年综合大学西安会议拟定的区划方案;1979年全国师范院校采用的第一个区划方案;1984年____________________编制的区划方案;_______年赵松乔的区划方案;1995年全国师范院校采用的第二个区划方案。

三、选择

1、中国自然区划工作中,在贯彻何种原则时必须全面考虑构成环境的各组成和环境综合特征的相似和差别,然后挑选出一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指标作为确定区界的根据。其目的是要保证所划分的单位是一个具有特点的自然综合体。

(1)发生学原则

(2)综合性原则

(3)主导因素原则

(4)相对一致性原则

(5)区域共轭性原则

2、中国自然区划工作中,在贯彻何种原则时必须选取反映区域分异的主导因素的某一主导标志作为确定区界的根据,且同级区划的指标是统一的。

(1)发生学原则

(2)综合性原则

(3)主导因素原则

(4)相对一致性原则

(5)区域共轭性原则

3、中国自然区划工作中,在贯彻何种原则时必须注意区域单位成因的一致性和区域发展性质的共同性。其中,区域成因与发展强调现代过程,区域形成可理解为区域基本特点的形成。

(1)发生学原则

(2)综合性原则

(3)主导因素原则

(4)相对一致性原则

(5)区域共轭性原则

4、中国自然区划工作中,在贯彻何种原则时必须保证区域单位是一个连续的地域单位,不允许存在着独立于区域之外而又属该区域的地域单位。

(1)发生学原则

(2)综合性原则

(3)主导因素原则

(4)相对一致性原则

(5)区域共轭性原则

5、中国自然区划工作中,将若干自然要素的分布图和区划图欢欢叠置在一起,得出一定的网格,然后选择其中重叠最多的线条作为综合自然区划的依据。此方法叫什么?

(1)叠置法

(2)主导标志法

(3)地理相关法

(4)景观制图法

(5)聚类分析法

6、中国自然区划工作中,在综合分析基础上选择主导标志作为综合自然区划依据。此方法叫什么?

(1)叠置法

(2)主导标志法

(3)地理相关法

(4)景观制图法

(5)聚类分析法

7、中国自然区划工作中,在比较各项自然现象的分析图、分布图、区划图和了解自然界地域分异轮廓基础上,按若干重要因素互相依存的关系作为确定区划界线的依据。此方法叫什么?

(1)叠置法

(2)主导标志法

(3)地理相关法

(4)景观制图法

(5)聚类分析法

8、中国自然区划工作中,选取若干能反映客体本质的主要指标,通过相似系数(或差异系数,后略)的计算建立基本空间单位的相似系数矩阵,然后按相似系数的大小自下而上逐步归类,最后根据一定的原则选用区划体系(每个区划单位必须符合区域共轭性原则)。此方法叫什么?

(1)叠置法

(2)主导标志法

(3)地理相关法

(4)景观制图法

(5)聚类分析法

四、问答

1、中国自然区划的目的是什么?

2、为什么说中国自然区划是全面认识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方法之一?

3、《中国自然地理》教材的华南地区以热带性气候景观、丘陵性地表与广阔的海洋为特征,其北界大致在最冷月平均气温10℃、极端最低气温﹣4℃、日平均气温≥10℃的待续期300天。请指出什么是自然综合体形成与发展因素?什么是区域分异因素?什么是区划标志或指标?

4、简述5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的中国自然区划方案的理论、方法、成果,并作必要的评论。

5、中国三大自然区划基本特征如何?

6、《中国自然地理》第三版教材的七个自然地区划分的依据及各区的特点是什么?

五、思考

1、从大范围看,“水平地带性是最显著的区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是次一级的区域分异规律,自然区划应先按水平分异划分”的提法,与中国自然区划方案中最高一级区划单位是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的做法,有没有矛盾?如果没有矛盾,应如何解释?如果有矛盾,为什么上述提法与做法能长期共存?

2、人类社会生产分三大产业,而过去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多为第一产业服务。是否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只能为我国人民的第一产业服务?如果要改变或扩大服务范围,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的理论和方法是否也会有相应的变化?如果有变化,你能否谈一点具体想法?

3、人的因素是中国地域分异规律的因素之一。你认为现在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方案中是否十分重视人的因素?其原因何在?

第十五章答案

二、填充

1、总体特征、结构,发生与发展规律,地域差异及其利用改造途径

2、反映区域分异指导思想和选取区划指标、建立等级系统、采用不同方法

3、等级自上而下

4、1954 罗开富 1958 1961 任美锷 1963 候学煜全国农业区划委

员会 1985

三、选择

1、(2)

2、(3)

3、(1)

4、(5)

5、(1)

6、(2)

7、(3)

8、(5)

四、问答(提示)

1、因中国自然环境复杂且区域差异在,为了因地制宜地进行区域开发。

2、因为中国自然区划可以深入揭示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分异规律和各区域的综合特征,既符合中国自然地理学的区域性、综合性的知识特点,又可以全面分析评价区域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的特点和潜力,为区域开发服务。

3、热带性环境;气温水平;最冷月气温≥10℃、极端气温≥﹣4℃、日平均气温≥10℃的待续期300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