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试评红楼梦中称谓语的翻译【VIP专享】

试评红楼梦中称谓语的翻译【VIP专享】

试评红楼梦中称谓语的翻译【VIP专享】
试评红楼梦中称谓语的翻译【VIP专享】

试评《红楼梦》中称谓语的翻译

在人类社会中,称谓系统是一个极其庞大的语言文化系统。它是人类终年累月形成

的规则和长期约定俗成的习惯相辅相成的产物,因此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称谓语作为语言

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许多情况下是传递给对方的第一信息,不同的称谓,反映了交

际双方的角色身份、社会地位、亲属关系和情感好恶等。语言内外所要表达的许多信息,通过称谓语,我们可以有更深层的理解。正因为如此,称谓语的翻译问题在翻译实践中有值得

探讨的必要。《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这是一部描写了中

国封建时代末期的社会风俗画似的小说。在这部描写封建社会贵族世家的鸿篇巨著中,大

小人物达数百个之多。人物之间的语言交际过程中所使用的称谓语丰富多彩,使用规则也

极其繁杂,其人际称谓语的翻译正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和交锋,也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下文将借助《红楼梦》两大经典译本(杨宪益译和霍克斯译)的实例,对称谓语进行简要

分析,并对比研究其中一些称谓语的翻译方法。

一、英汉亲属称谓语的比较与翻译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体系中都有自已的称谓系统。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各民族称谓语的数量和指称范围各有特色。中国传统文化“重名份,讲人伦”的封建伦理观念,与西方

社会“人为本,名为用”的价值观念,使中西方在称谓系统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汉语中称

谓系统严密,分类精细,名目繁多,语义明晰;英语称谓词体系简单,分类粗疏,数量贫乏,语义

含混,如英语中的一个“cousin”涵盖了汉语中的“表哥、表弟、表姐、表妹、堂哥、堂弟、堂姐、堂妹”。两者之间的这种巨大差异,必然给英汉翻译带来不少困惑。但尊重文化传统,遵循表达习惯,是英汉称谓语互译必须遵守的原则。我们举例分析:

(一)

1、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他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的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学名叫王熙风。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第三回)

杨译:Though Tai-yu had never met her, she knew from her mother that ChiaLien, the son of her first uncle Chia Sheh had married the niece of Lady Wang ,her second uncle’ s wife. She had been educated like a boy and given the school-room name Hsi-feng. Tai-yu lost no time in greeting her with a smile as “cousin”.

霍译:She remembered having heard her mother say that her elder uncle, Uncle she ,had a son called Jia Lian who was married to the niece of her uncle Zheng’s wife, Lady Wang. She had been brought up from earliest childhood just like a boy, and had acquired in the Schoolroom the somewhat boyish-name of Wang Xi-Feng. Dai-yu accordingly smiled and curtseyed, greeting her by her correct name as she did so.

2、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

打! (第三回)

杨译:I was so carried away by joy and sorrow at sight of my little cousin .I forgot our Old Ancestress. I deserve to be cane.

霍译:It was just that seeing my little cousin here put everything else out of my mind……

以上两处,杨都采用了变通法和换算法前者将汉语中的表嫂通过推理换算成英语“cousin”

非常符合译入语的称谓习惯。而霍确没把“嫂”字译出来,我觉得这就不能够较好地传达原文的意思,也不能让译语读者了解中国特有的文化,所以杨处理的较好。

后者二人都将“妹妹”译为“my little cousin”则更显示了译者的匠心,说明译者对原文中的人物关系和人物性格进行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对称呼语的感情色彩把握十分准确。“妹妹”显然不能译为“younger sister”,否则,读者会误解二人的关系。译者用“cousin”一词,加上“my little”,准确地译出了“表嫂”对“表妹”的亲切呵护之情,传神地再现了王熙凤在贾母面前所表现出的费尽心机的讨好和逢迎。

3、王夫人笑指向黛玉道:“这是你凤姐姐的屋子”.

杨译:That’s where your cousin Xifeng lives.

霍译:“that,”said Lady Wang ,pointing to the little house ,“is where your Cousin Lian’s wife, Wang Xi-feng, lives”

4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

杨译:“With a smile at Baoyu, the Lady Dowager scolded, Fancy changing your clothes before greeting our visitor. Hurry up now and pay your respects to your cousin.”

霍译:”Grandmother Jia chided indulgently on seeing Bao-yu back again. Aren’t you going to pay your respect to your cousin?”

第3句中,对于“凤姐姐”这一词,杨和霍不是直接译为”sister feng “这是由于黛玉和王熙凤并没有血缘关系----王熙凤是黛玉的大舅的儿媳妇,而是根据语境对原语的称谓进行推理换算,译为cousin,称谓明确,易于理解。同理,第4句中,根据亲属关系,二者把“妹妹”都译为cousin,而非younger sister.

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得知由于汉语称谓词数量多、名目繁、指称具体,英语称谓词

数量少,分类简,指称含糊,彼此之间无一一对应关系,翻译时须依据语境,对原语的称谓进行

推理换算,变通成译语中对应相近的称谓语,以符合译入语的称谓表达习惯。

(二)

5、众人慢慢解劝,那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贾母方一一指与黛玉道:“这是你大舅母,这是你

二舅母,这是你先前珠大哥的媳妇珠大嫂子。”(第三回)

杨译:When at last the others prevailed on her to stop ,Tai-yu made her kowtow to her grandmother, the mother of Chia sheh and Chia cheng, who now introduced the family one by one. “This”, she said, “is your elder uncle’s wife. This is your second uncle’s wife. This is the wife of your late Cousin Chu.”

霍译:“This is your elder uncle’s wife,Aunt Xing. This is your uncle Zheng’s wife, Aunt Wang. This is LiWan, the wife of your cousin Zhu, who died.”

6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

杨译:ChiaLien, the son of her first uncle Chia Sheh had married the niece of Lady Wang ,her second uncle’ s wife.

霍译:Her elder uncle, Uncle sheh ,had a son called Jia Lian who was married to the niece of her

由于中西文化差异,中国人重亲情远远胜过外国人,在中国人们对于亲戚的称呼分得很细,姑就是姑,姨就是姨,这是不能混淆的,而老外称呼'叔叔,伯伯,舅舅'都是用'uncle' ,称呼'阿姨','舅妈','姑姑'也都是用'aunt'。在此,杨和霍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

杨把“大舅母”.“二舅母”分别译为“elder uncle’s wife”“second uncle’s wife”,把“大舅贾赦”。“二舅母王氏”分别译为“ first uncle Chia Sheh ”“ Lady Wang ,her second uncle’ s wife”,这用的是归化翻译方法,遵循汉语中称呼语的表达习惯,有利推广中国文化。霍用了异化的处理方法,遵循西方人称谓语的表达习惯,把“大舅母”“二舅母”“大舅贾赦”“二舅母王氏”分别译为“elder uncle’s wife,Aunt Xing”“uncle Zheng’s wif e, Aunt Wang”“her elder uncle, Uncle sheh”“uncle Zheng’s wife, Lady Wang”,这样处理,称谓关系更加清楚,同时也利于理解。

汉语中习惯用“排行称谓”,称谓中常用数字表示排行,如“大哥”、“二弟”、“三姐”、“四妹”等,以表示辈份和长幼,而在英语中却习惯用“姓名称谓”,只重辈份,不分长幼在汉英翻译中,现在通常把汉语的“排行+亲属词”译为英语的“序数词+亲属词”,这样译,虽然词汇上对应,但语义上并非完全对等,汉语排行称谓所反映的民族风情,译语读者仍是难以感受。有时为使译语读者明确理解汉语中人物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也可采用异化译法,将指称关系明确译出,以使称谓语语义对等,明确。

(三)

7、邢夫人听说,笑道:“这倒是了”。

杨译:“You are quite right,” said Lady Xing.

霍译:“In that case, never mind,” said Lady Xing.

依据英美文化,对已婚妇女称“夫人”时,“夫人”前面的姓多是其丈夫的姓,如“史密斯夫人—“Mrs. Smith”。此处邢夫人是贾赦之妻,其本人姓邢。这与英美文化中的称谓习惯差别很大。如按字面直译为“Mrs. Xing”,译语读者会对其姓氏和身份产生误解。译者采用归化译法活译为“Lady Xing”,则就很好地避免了这一点。又如下文的王夫人译为“Lady Wang”,史夫人译为“Lady Hseng”等都是采用了同样的译法。

8黛玉亦常听得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

杨译:Dai-yu had long ago been told by her mother that she had a boy cousin who was born with a piece of jade in his mouth.。

霍译:Daiyu”s mother has often spoken of this nephew born with a piece of jade in his mouth 。

杨用了归化的翻译方法,将表兄译为a boy cousin,这样的称呼在西方很难见到,不符合西方的称谓习惯,但是保持了汉语称谓的表达方式,易于向外界介绍中国的文化。霍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将表兄译为nephew,对与西方读者群来说,更利于理解。

(四)

9、“外亦如迎春等例、、、、、、”

杨译:“Like Yinghun and the other young ladies、、、、、、”

霍译:“Like the three girls、、、、、、”

原文所指比较模糊,对于不甚了解此书的人来说,提到“迎春等”,人们会很迷惑:等人指的是哪些人呢?这里,杨按字面直译,不如霍译的好。霍用了明示化的处理方法,把泛指的范围缩小了,提到别的另三个女孩,人们便想到迎春三姐妹:迎春,探春,惜春,概念明确。

此即冷子兴所云之史氏太君,贾赦贾政之母也。

杨译:This was the Lady Dowager From the Shih family mentioned by Leng Tzuhsing, the mother of Chia Sheh and Chia Cheng.

杨用了直译的方法,把原文的信息一一译出,提供了更多的背景知识。而霍对此没翻译,但不影响读者的理解。由于贾母的身份在文中多次介绍,并且下文有对这句话的补充

说明,他对此做了泛化的处理。对于这两中不同的处理方式,我觉得霍译的较好些,在不影响读者的理解情况下,略去些信息,可是文章更连贯,紧凑。

由于不同的语言表达习惯,为使译语读者明确理解,有时原文中表示不确指的称谓语,翻译时须具体译出其实指对象;有时原文中较多的称谓对象,如与情节发展关系不很密切,也可作泛化处理,不必将称谓一一确切译出,以使译文简洁,情节发展舒展。

(五)

10、“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第三章)

杨译:”Her whole air is so distinguished! She doesn’t take after her father, son-in law of our Old Ancestress, but looks more like a Jia.”

霍译:And everything about her so distingue! She doesn’t take after your side of the family, Grannie. She is more like a Jia.

两种译文都准确表达了原文旨在区分“外孙女”与“孙女”的意图,而且变通手段很相似。汉语这组词在性别上区分的情况是:先将母亲与父亲分开,再在父亲兄弟方面同母亲兄弟姐妹与父亲姐妹分开,最后再按亲属词指称人区分男女。另外,汉语这组词还区分年岁大小,而英语完全不分性别与长幼。在翻译时,我们应视具体语境,采用释译法,浅化法,或省略不译。

11、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

杨译:“With a smile at Baoyu, the Lady Dowager scolded, Fancy changing your clothes before greeting our visitor. Hurry up now and pay your respects to your cousin.”

霍译:”Grandmother Jia chided indulgently on seeing Bao-yu back again. Aren’t you going to pay your respect to your cousin?”

“贾母”被杨先生为“the lady Dowager”,而霍氏作“Grandmother Jia”这里,杨盖过霍。贾母乃荣国府中之至尊,是个名副其实的matriarch。根据ALD的解释,“dowager”即“a woman with property or title from her late husband”。这个定义与贾母的地位恰好吻合。故杨较霍贴切,既符合原语,又符合入语用法,看来杨先生夫妇是颇具匠心。霍“Grandmother Jia”似乎是直译,反映了贾母在府中的血缘上的地位,但还未能表现出她那无尚的权利。

12、丫鬟走来笑说道:“太太说,请林姑娘到那边坐罢。”

杨译:“her Ladyship asks Miss Lin to go in and take a seat over there”

霍译:“the Mistress says will Miss Lin come over to the other side ,please”.

这是林黛玉拜见王夫人时,丫鬟所说的一段话,对“太太”这一称谓,杨和霍用了不同的词,杨所用的Ladyship更能体现王夫人的地位,有种尊称在里面,而霍译的Mistress虽也体现在封建社会中,这种等级地位的区别,但不能体现这种尊敬的含义。

13、“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

杨译:“The old lady was just talking about you,” they cried“ And here you are”

霍译:“you’ve come just at the right time! Lady Jia was only the moment asking about you ”

杨把“老太太”直译为the old lady ,霍译为Lady Jia. 家庭成员要维护贾母在荣国府中的至尊地位。杨所译的“the old lady” 尊重的意思则消失了,比较而言,霍的“Lady Jia”较佳,比杨的“the old lady”更有英语味。

通过以上两例可以看出,在翻译时译者也应考虑其人物的背景,社会地位,尽量做到忠实原文所体现的内容。

七)

14、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货。南京所谓‘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第三回)

杨译:“You don’t know her yet·” The lady Dowager chuckled .“She’s the terror of this house .In the south they’d call her Hot Pepper, Just call her Fiery Phoenix.”

霍译:“You don’t know her,” said Grandmother merrily.” She‘s a holy terror this one .What we used to call in Nanking a “peppercorn”. You just call her “peppercorn Feng ”.she ‘ll know who you mean!”

“凤辣子”并不是实指某种东西,而是形容一个人的性格泼辣,隐含有戏谑,贬低之意。

在此,杨从译入语的角度出发,把王熙凤译为Fiery Phoenix,比较形象,传达了原文要表达的意思。虽然Phoenix 在中国代表吉祥之意,可在西方人眼里却是个怪物。而霍所译的peppercorn Feng,却不能达到这种功能。

这一类描述性称谓是英汉中都有的,它没有固定的称谓对象,是人们在日常交谈和文

学作品中,出于刻划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抒发说话人的情感,增强语言的艺术感染力而使用的。此类称谓语常具有一定的语用功能,在翻译时应仔细推敲、琢磨,以求达到真正的功

能对等。

(八)

此外,我们还会发现,在《红楼梦》中,家庭成员在大多数场合较少使用真正意义上的

亲属称谓。如:

王夫人笑道:“你不知道原故:他与别人不同,自幼因老太太疼爱,原系同姊妹们一处娇养惯了的。若姊妹们有日不理他……”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

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宝玉道:“好祖宗,我就在碧纱橱外的床上很妥当,何必又出来闹的老祖宗不得安静。”贾母想了一想说:“也罢了。

”熙凤道:“月钱已放完了。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

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

从以上对话中,我们可以得知看到,王夫人称贾母为“老太太”,而非“母亲”。孙子辈也多用此称呼,有时也称她“老祖宗”不用“奶奶”,或“外奶奶”等。这样的称谓是由贾

母在荣府中的地位所决定的。王夫人通常被称为“太太”。由此可见, “老太太”、“太太”等称谓主要反映了被称对象的地位,血缘关系则处于从属地位。

对与这类称谓语,我们即要译的得体,也要做到忠实,具体说来,要“忠实”于对象、“忠实”于场合、要“忠实”于语境因素,“忠实”于社会文化背景。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交际,而且也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而《红楼梦》中的称谓具有浓厚的汉语传统文化色彩。如何准确地将这些称谓翻译成英语,文化因素是必须慎重考虑的。翻译时既要保留该称谓在原语中的文化内涵,又要符合译语的传统习惯。

(九)

以上通过对比杨宪译和霍克的译本,分析了汉.英人际称谓语的具体区别及归纳了称谓语中较适中的翻译方法,大体的翻译方法有释意法,归化和异化法,明示法和泛化法,

推理变通法以及翻译时我们要遵循忠实的原则。由于中西文化内涵的不同:汉语人际称谓和英语中的称谓迥然不同,需要译者有深厚的英汉文字造诣以及英汉文化底蕴,广博的知识,所以我们平时要积极阅读,扩大自己的视野以做进一步研究。

《红楼梦》两个英文译本中人名翻译小议

《红楼梦》两个英文译本中人名翻译小议 (武雯敏哈尔滨商业大学150028) 摘要:笔者选取《红楼梦》两个全英文译本中的人名作为研究对象,在目的论指导下,探讨翻译策略中“归化”与“异化”在具体翻译问题处理时的取舍问题,以期找出翻译策略与翻译目的的实现之间的关系。 关键字:人名翻译、翻译策略、翻译目的 对中国人来讲,人的名字是至关重要的,它并不仅仅是个代号。好的名字可以给使用者带来一生的好运气,反之,坏名字则可能带来霉运。因此中国人,尤其是老年人在给下一代起名字时是相当谨慎的。曹雪芹就为小说中的芸芸众生创造了众多意义非常的好名字。诺德曾经指出(Christiane Nord)名字是文本所在文化的载体。因此译者在处理人名的翻译时必须得下一番力气,译入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是译者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红楼梦》两个英文译本在处理人名时采用了不同的策略,因而呈现出迥异的风貌。 杨宪益夫妇在翻译人名时主要采用了韦德-吉尔斯系统(Wade-Giles System)中的音译法,如下面图表所示: 霍克斯清楚地知道,对英语读者来说,即使是《红楼梦》中众人名的发音已经是一件难事,勿论读者能体会名字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并进而记住他们了。并且对目的语读者来说,汉语拼音依然是陌生的。因此霍译本别开生面地采用了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优化其人名的翻译。一方面为了尽量保持原作的风姿,霍译本按照拼音规则,对《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以及贾家成员采用音译,例如译文中的Baoyu, Daiyu, Wang Xifeng等,另一方面对于原作中众丫鬟仆人等的人名翻译,霍译本采用意译即归化的策略,将其内在的含义在目的语中找其功能对等点,例如王熙凤的丫鬟平儿没有直接音译成"Ping'er"而是按照这一名字所蕴含的人物性格特征将其归化译为"Patience", 再如贾母的丫鬟鸳鸯在霍译中作

《红楼梦》中人名隐喻的翻译研究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分析 2 足球评论员的评论语气对球迷看球的影响 3 Conflicts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American Culture in The Joy Luck Club 4 汉英礼貌原则对比浅析 5 浅谈英语广告的特点及翻译 6 浅论创造性叛逆—以《一朵红红的玫瑰》三个译本为例 7 从《南方公园》看美国的宗教文化 8 中西方快餐的文化差异 9 写作中学生语言的石化现象分析 10 伏尼契小说《牛虻》中主人公性格分析 11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805 990 74 9 12 法律英语中情态动词的语用功能及翻译技巧 13 Translation of Chinese Dish Names 14 超验主义思想和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说 15 《苔丝》中的圣经和神话典故 16 英语导游词翻译的原则与技巧 17 从《虎妈战歌》看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差异 18 杰克?伦敦《热爱生命》中天气描写的作用 19 如何运用情景教学法进行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探讨 20 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21 跨文化视角下研究英汉民俗词语的不等值翻译 22 《诗经》与《圣经?雅歌》中爱情诗的比较研究 23 “小红帽”符号的跨文化解读—《小红帽》的文本旅行与接收 24 从文化角度浅议电影名翻译技巧 25 对盖茨比的美国梦幻灭的分析 26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27 《呼啸山庄》中希斯克里夫和凯瑟琳的爱情悲剧 28 从《热爱生命》和《马丁?伊登》中透视杰克?伦敦心中对生命的执爱 29 浅析艾伦坡小说《黑猫》中的哥特式风格 30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English Film Titles:A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31 浅论《洛丽塔》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根源 32 英语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3 论《苏菲的选择》中的悲剧性冲突 34 Feminism in Eileen Chang's works 35 从目的论看《长腿叔叔》的中译 36 论隐喻的本质与功能 37 中美大学毕业典礼演讲之叙事结构的比较研究 38 从《都柏林人》看乔伊斯的美学思想 39 探讨法国葡萄酒营销与中国白酒营销中的民族特色 40 提高高中生英语听力的策略和技巧 41 英语非作格动词语义特征和句法属性研究 42 从概念整合视角解读《老友记》中的言语幽默

红楼梦人名翻译文化缺损

《红楼梦》人名英译的文化缺损 摘要:汉语人名负载着凝重的汉语言文化信息,是汉语言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英译的一大难点。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场面浩大,涉及人物数百,翻译起来难度很大。小说的两个著名英译版本在翻译这些人名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文化缺损。针对此问题,在介绍汉语姓名系统的基础上,对杨、霍两个译本中人名的翻译进行分析,找出人名英译时的文化缺损,并探析这些文化缺损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红楼梦;姓名;文化缺损;音译;意译;谐音 三、《红楼梦》英译本中人名的译法 四、人名英译时的文化缺损 从杨霍各自的译本中人名的翻译不难看出,他们为翻译 这些人名破费心血,或多处增加注释,或在每卷卷尾为该卷中 出场的人物列表。但也能看出译者许多的无奈。薛姨妈与赵 姨娘,周姨娘译得没有区别了。实际上,前者足薛家的主母, 后者是贾家的小老婆,二者不可同日而语。焦大译成了BIG JIAO。实际上,焦是姓;大虽然不是个正儿八经的名字,实际 上具有名字的功能,只不过这类名字多为劳动人民所用。卜 固修,卜世仁,霍启乃是不顾羞,不是人和祸起的谐音,与故事 情节紧密相关,译成BU GU—XIU,BU SHI—REN和CALAM. rrY也是得少失多,又无可奈何。 这些英泽后的人名,就中文读者或懂蝗英语的中文读者 而言,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损。对英语读者尤其是对不懂汉语 的英语读者而言,获得的肯定是另一番感受。对他们来说,缺 损是不存在的。他们或将翻译过的人物姓名看成纯粹的符 号,或者从部分意译的姓名或注释中了解它们之问的系统性 与对称性,了解这些姓名与全书的其他部分的关系。虽然这 些关系都是些用洋文或其他手段表达的新关系,然而无伤大 雅,因为他们是阅读译文的凄者,不是将译文与原文对照阅读 的读者。 我们仔细对比译文与原文后,可以把卜述的“无奈”伞部 认定为人名英译时造成的文化缺损。纵览两个译本中所有人 名的翻译,文化缺损或多或少都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 面: 1.谐音所隐含的意义顿然消失。《红楼梦》中的人名大 量地使用了谐音,译文语言无法谐音,导致其隐含的意义消 失。例如甄士隐和贾雨村可以理解成“真事隐(去)”“假语村 (言)”。贾政是“假正(经)”,是满嘴“仁义道德”的伪君子。 而贾宗玉则是“假宝玉”,是一块具有反叛精神的“真顽石”。 贾链的名字则更直接暴露了其本质“假廉”,是个不知廉耻的 荒淫之徒。王熙风是“枉”为(言语、秉性)“犀”利“锋”快的 女人。另外,有人将“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的首字 理解成“原应Ⅱ义息”,感叹四人短暂的青春年华,也有人将这 四个字理解成“原因探析”,大概是探析封建社会衰败直至灭 亡的原因吧!至于上文中提到的“妙玉”是庙中的玉石,表明 了她的身份,原是出家人。秦可卿则是“情町钦(亲)”,冯渊

《红楼梦》中人名的英译比较

《红楼梦》中人名的英译比较 [摘要]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的优秀作品,本文通过对杨宪益和大卫·霍克斯(David Hawkes)两个《红楼梦》英译本中人名翻译的研究来探讨汉英翻译技巧,旨在进一步思考如何更好地翻译,以真正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 [关键词] 《红楼梦》人名英译 1. 引言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的优秀作品,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它以其博大精深的内容涵盖量成为中国小说史上一座至今无人能超越的丰碑,被公认为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对《红楼梦》翻译的研究,也就是对中国文化翻译的研究。 翻译难,尤其是翻译《红楼梦》这样的名著更难。这不仅是由于《红楼梦》本身因具有百科全书的性质要求译者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深厚的学力,更由于牵涉到不同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作为介于原作与译本读者之间的中间人,翻译工作者除了必须忠实地传递原著的语言、文化等各种信息外,同时还要兼顾读者的心理,使读者尽量得到与原文读者相同或相似的感受。《红楼梦》内涵博大精深,其翻译难度是其他小说难以比拟的。翻译界大卫·霍克斯(David Hawkes)和杨宪益夫妇都完整地翻译了《红楼梦》,但由于他们的出发点不同,所处的文化背景也不同,因此他们英译的《红楼梦》在风格上各具特色,给读者的感受也各不相同。杨宪益夫妇译本书名为“A Dream of Red Mansions”(以下简称杨本),大卫·霍克斯译本书名为“The Story of the Stone” (以下简称霍本)。本文将对这两个译本中人名的翻译进行对比分析,对一些常用的翻译技巧进行探讨。 2. 《红楼梦》两个译本中人名的翻译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对于中国的读者来说,要想记住众多人名并理清楚其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是比较困难的,对外国读者来说那更是件复杂繁琐的事情,如何准确而又清楚地翻译众多人物的姓名,使外国读者可以简单明了地区分,并不是项简单的工作。 翻译过程中人名的翻译有多种方法,如音译法,直译法,意译法等。《红楼梦》的两位译者因接受不同文化的洗礼,文化归属感各不相同,翻译的目的也不尽相同,杨宪益主要采用了音译的方法去翻译名字,他的目的在于保持国际上对名字翻译的习惯。然而,霍克斯主要采用的是意译的方法,他的目的是把中国文化归化为西方文化,他在译文中使用了一些西方人比较熟悉的词汇,然而这些词汇又不失原来中文的意思。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霍本对人名的翻译要比杨本来的好。杨本采用了国际上比较常用的威妥玛-贾尔斯(Wade-Giles)系统。在笔者看来,这种方法会失去一些语言上的美感并且不能够把名字中的内涵给翻译出来。所以对于不同的名字我们要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以便更好地传达原作者的写作

_红楼梦_人名翻译艺术欣赏_林克难

《红楼梦》人名翻译艺术欣赏 《红楼梦》人名翻译艺术欣赏 林克难 摘 要 本文分析了David Ha wkes与John Minford合译的《红楼梦》中的人名翻译。文章认为,译者采取了使用不同的称谓、译音译义、使用法语与拉丁语以及增词等各种手法,将《红楼梦》中众多人物的长幼、主仆、尊卑等错综复杂的关系揭示得一清二楚。 关键词 红楼梦 人名 翻译 A 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ways David Hawkes and John Minford used in translating names in their version of The Story of the Stone.Hawkes and his co-translator succesfully straightened out the very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s based on age,blood,seniority in the novel by means of using differ ent ti-tles,transliteration and employing French and Latin words. Key words The Story of the Stone,appellation,translation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人物众多,据统计,小说里荣国府、宁国府以及贾、王、史、薛四大家族里有名有姓的就有好几百位。莫说外国人,就是中国人,要把这些人物的姓名全部记住并把他们之间的关系理顺,也决非易事。笔者十岁左右就通读了《水浒传》、《三国演义》,但《红楼梦》几次下定决心还是看不到头。回想起来,原因之一恐怕就是人物太多,人物关系盘根错节、太过复杂。中国人读《红楼梦》尚且如此,要翻译《红楼梦》给外国人看,如何处理这些人名无疑更是对译者的一个考验。 近来,终于从头至尾读了一遍《红楼梦》。读的是英译本,是由霍克斯(David Ha wkes)与闵福德(John Minford)翁婿翻译的那个版本,觉得他们在翻译人名上下了不少功夫,极大地方便了读者,连我这个中国读者也感到受益非浅。不管怎么说,这是我第一次有始有终看完了这部名著,没想到的是,竟是英译本帮我理顺了人物的关系,引起了我读完《红楼梦》的兴趣。 《红楼梦》里的人物是以荣国府的贾政为轴心衍生开去的。贾政译名为Master Jia,有时也译做Sir Zheng,贾政的妻子王夫人译名为Her Ladyship,有时也称Lady Wang,显然Master与La-dy处于同一个层次上,想必英语读者不会混淆。比贾政夫妇长一辈的贾母,在王夫人的译名Her ladyship之上叠加一个Old成Her Old Ladyship,以示区别。贾府内凡是与贾政、王夫人平辈的则均以Lady命名,如邢夫人为Lady Xing。薛姨妈是从外边来的客人,尽管与贾政平辈,却从小辈称其为Aunt Xue,以示区别,表明不是贾家的媳妇,也同中文原文的称呼薛姨妈接近。贾政之子贾宝玉则直译其名,同理,与宝玉同辈的大部分情况下也都直译其名。贾宝玉有时也被称作Master Bao(不是Master Jia),以显示他的身份,同时以避免与老子贾政Master Jia混淆。宝玉同辈的女性则有时亦称为Miss,如林黛玉Miss Lin,这样就可以与她们上一辈的称呼Lady 区分开来。凡是已经完婚的则以丈夫的名字前冠以Mrs,如王熙凤就被叫做Mrs.Lian。无论是Miss还是Mrs,都可以与他们的上辈Lady做到长幼分明。王熙凤系贾琏之妻,按英美习惯,应以Mrs Jia称呼,但如这样去译,不但会同贾珍的妻子尤氏混为一谈,而且会同长她一辈的王夫人,甚至与长她两辈的贾母难辨你我。可以称为“歪打正着”的是,西人姓氏后置,他们读到 1

文献综述之《红楼梦》人名涵义及英文翻译探究

文献综述之《红楼梦》人名涵义及英文翻译 外语系09(2)班赵秋云0903010235 一、前言 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红楼梦》是一颗光彩夺目的艺术瑰宝。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的象征。而红学研究,如果从脂砚斋评点《石头记》手稿起,至今差不多已有两个半世纪。它不仅成为中国人文学界的一大显学,而且开辟了中国学术之盛世。而本篇在此探究的将是红楼梦人名涵义及翻译,这使读者对《红楼梦》中诸多人物会有明确的认识,从而更好理解这一文学巨著。目前对此书中人名含义的理解入木三分者大有人在,然其翻译仍存在诸多困惑和疑问有待深入探索。 二、正文 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近二十年来,红学研究的广度与深度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其触角不仅涉及作品主题、主线、结构、情节、细节、人物和创作方法、诗词曲赋,以及脂批、版本、探佚等方面,而且旁及建筑、园林、服饰、饮食、医药、绘画、宗教、礼仪、民俗、工艺等许多文化内容。由于《红楼梦》的巨大魅力,它无疑是一部人人都有许多话要说的书。 [1]高尔基说过,文学,即人学。文学创作素来以描写“人”为中心,通过描写人物来反映社会现实,所以文学研究一向以“人”为研究重点,而在对文学作品人物的研究中,人物名字的研究是很重要的。一般来说,小说创作的主旨是塑造人物,反映现实生活。人物的名字,往往在这个前提下拟定。《红楼梦》中究竟出现了多少人物,颇难作出准确的统计,总之有三四百人。给这些人各起一个名字,在小说创作中不算十分烦难,但名字取得好、有意味也颇费了曹雪芹一番巧思。近代著名翻译家严复就曾感叹:“一名之立,旬月踟躇。”根据*[7][8][9]等文献,曹雪芹给《红楼梦》人物命名的思路大致有三条。掌握这三点对欣赏和比较《红》译本人名翻译有纲举目张的作用。 第一,隐名于音,顾音思意。《红楼梦》中许多人物都是利用谐音命名,隐名埋姓于音,音义结合,妙趣横生。小说一开头,出现了两个对比性的人物:甄士隐和贾雨村。这是两个典型的中国式名字,作者却用以表明自己的某种创作思想“: 将真事隐去”“, 用假语村言敷衍出一段故事来”。更常见的是从人物的名字中看到作者对他们的基本态度,或者说,作者通过人物的名字,对他们性格特点作了基本概况。书中在大批清客相公的名字如詹光、单聘仁、卜固修等,就是“沾光”“, 善骗人”“不顾羞”的谐音。虽然作者没有正面点穿他们如何充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