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I曲线

I曲线

I曲线
I曲线

第五节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有上述分析可知,制动时前、后车轮抱死次序的优劣如下:

1. 最理想的是具有ABS装置,能控制前后轮都不抱死;

2. 不考虑ABS功能的条件下,最理想工况是前后轮同时抱死,这时不会发生侧滑、而且只有当前、后轮同时达到附着极限(制动减速度达到最大)时才会失去转向;

3. 前轮先抱死、后轮再抱死,汽车会在达到最大制动减速度之前就失去转向;

4. 后轮先抱死、前轮再抱死,汽车会在达到最大制动减速度之前就发生侧滑。

在本章的条件下,都不考虑ABS装置的作用,所以下述的“理想”,指的就是第2种情况:制动时前、后车轮同时抱死。

一、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作用力

从制动时地面-车轮的相互作用力图上很容易看出,由于地面给车轮制动力,产生了一个使汽车向前翻转的力矩,所以地面法向反力必须重新分配:轴荷由后向前转移。这个转移量与汽车的质心位置、轴距以及制动强度有关。

定义:制动强度。由简单的力矩平衡可求得:

其中,L是质心高,a、b分别为质心到前轴、后轴的距离。

也就是说,对于给定的汽车,轴荷转移量与制动强度有关,制动强度越大,前轮的地面法向反力越大、后轮的越小。

如果前、后车轮都抱死(无论先后),则制动强度z等于附着系数φ。于是:

二、理想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

再次强调,这里的“理想”指的是:制动时前、后车轮同时抱死。那么,当车轮同时抱死时:

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之和等于整车的附着力,且前、后轮的制动器制动力等于各自的附着力,即:

将前、后轮地面法向反力公式代入,则得到

按此关系画成曲线,即理想的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简称I曲线。

需要指出,I曲线(也就是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理想比例关系)仅取决于车辆的质量参数,和路面无关。

(同时,由于“理想”是指前、后车轮刚好同时抱死,所以I曲线也可以说是车轮同时抱死时前后轮地面制动力关系曲线、或者附着力关系曲线。)

三、具有固定比值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与同步附着系数

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β: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之比为固定值时,前轮制动器制动力与汽车总制动器制动力之比。即β=。

由此很容易画出实际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线,即β线。

直线斜率。

I曲线和β线会有一个交点,该点对应的附着系数称为同步附着系数。

该点属于I曲线,所以符合“前后轮同时抱死”的要求;该点属于β线,所以实际上汽车的制动力分配可以做到这个要求。即: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具有固定比值的汽车,使前、后车轮同时抱死的路面附着系数称为同步附着系数。

也就是说,对于给定的汽车来说,只有在路面附着系数等于同步附着系数时,才会前后轮同时抱死。

注意,同步附着系数是I曲线和β线的交点,而I曲线取决于车辆的质量参数、β线取决于制动系统设计,所以同步附着系数仅取决于车辆结构参数,与路面无关。由I曲线和β线的方程式很容易得到同步附着系数的公式:

四、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具有固定比值的汽车在各种路面上制动过程的分析

为了详细分析制动过程中各种制动力的变化过程,先来定义两个线组。

f线组:后轮没有抱死、前轮抱死时,前、后轮地面制动力间的关系曲线。

r线组:前轮没有抱死、后轮抱死时,前、后轮地面制动力间的关系曲线。

分别对上述情况做详细的受力分析和数学推导,可以得出f线组和r线组:

(按f线组和r线组的定义,同一附着系数下对应的f线组和r线组的交点,意味着前、后地面制动力达到该数值时,前、后车轮同时抱死。即:f线组和r线组交点连接成的曲线就是I曲线。)

下面,假定某汽车的同步附着系数9,分别分析在不同路面上的制动过程。

1. 当路面附着系数,也就是说路面附着系数小于同步附着系数:

制动开始时,随着制动踏板力的增加,前后轮都没有抱死,地面制动力都等于制动器制动力,沿β线同步增长。

到达A点时,β线与的f线相交,就是说前轮制动器制动力已经达到附着力,前轮开始抱死;而后轮还没有抱死。此时的制动强度为0.27。

经过A点之后,地面制动力开始沿的f线变化(直至A”点);而制动器制动力还是沿β线增长。

当制动器制动力变化至A’点、地面制动力变化至A”点时,后轮也开始抱死。此时前、后轮同时抱死,即A”点在I曲线上。制动强度达到最大值,为0.3。

可见,路面附着系数小于同步附着系数,制动时总是前轮先抱死,属于稳定工况,但汽车会失去转向能力。

2. 当路面附着系数,也就是说路面附着系数大于同步附着系数:

制动开始时,随着制动踏板力的增加,前后轮都没有抱死,地面制动力都等于制动器制动力,沿β线同步增长。

到达B点时,β线与的r线相交,就是说后轮制动器制动力已经达到附着力,后轮开始抱死;而前轮还没有抱死。此时的制动强度为0.6。

经过B点之后,地面制动力开始沿的r线变化(直至B”点);而制动器制动力还是沿β线增长。

当制动器制动力变化至B’点、地面制动力变化至B”点时,前轮也开始抱死。此时前、后轮同时抱死,即B”点在I曲线上。制动强度达到最大值,为0.7。

可见,路面附着系数大于同步附着系数,制动时总是后轮先抱死,这属于不稳定工况、会发生侧滑,但汽车还有转向能力。

3. 当路面附着系数,也就是说路面附着系数等于同步附着系数。

显然,这种情况下前、后轮将同时抱死,最大制动强度为0.39。而在此之前,没有任何车轮抱死。车辆的方向稳定性最好。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当β线位于I曲线下方时,总是前轮先抱死;而当β线位于I曲线上方时,总是后轮先抱死。如果β线刚好增长到与I曲线的交点,则前后轮同时抱死。

所以,评价制动器制动力分配合理性的一个重要原则是:β线要位于I曲线下方,而且尽量靠近I曲线。各种制动力调节阀,如限压阀、比例阀、感载比例阀等,就是追求这个目标来调节前、后制动器的管路压力的。

(目标:“实际液压线贴近、但不超过理想线”)

五、利用附着系数与附着效率

利用附着系数和制动效率,是两个相对抽象一些的概念,有时用于制动性能的复杂分析。这里作简要介绍。

1. 利用附着系数

在上面的第1个例子里,我们看到,该汽车在附着系数的路面上,最终可以获得0.3的制动强度(此时全部车轮抱死,全车的重力都转化为附着力)。但在此之前,当制动强度z=0.27时,已经有车轮(此时是前轮)开始抱死了。而无论哪个车轮抱死,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都会受影响。所以,可以把“没有任何车轮抱死”这一条件看做制动强度增加的允许极限。在这个例子里,z=0.27就是这个极限。

也就是说:这辆汽车在制动,如果制动强度增长到0.27,就要有车轮抱死。

那么,这个问题反过来说就是:如果我们希望这辆车的制动强度增长到0.27而没有车轮抱死(或者说“才开始有车轮抱死”),那么路面起码要具有0.3的附着系数。

把这个关系看做一个函数关系:对于给定汽车,给定0.27这个自变量,函数值就是

0.3。这个0.3,就是利用附着系数。

(在第2个例子里,自变量是z=0.6,得到的函数值就是0.7,这个0.7就是利用附着系数。)

利用附着系数:对于一定的制动强度z,不发生车轮抱死所要求的最小路面附着系数。也称“被利用的附着系数”。

如果前轮先抱死(例1),就具有前轮的利用附着系数;如果后轮先抱死(例2),就具有后轮的利用附着系数。

利用附着系数一定会大于制动强度z。

好的制动器制动力分配,要求前轮利用附着系数大于后轮的利用附着系数(也就是前轮先抱死)、同时利用附着系数要接近制动强度(也就是实现给定的制动强度不需要对路面的附着能力提出过高的要求。)

2. 制动效率

制动效率是车轮将要抱死时的制动强度与利用附着系数之比。

在例1中,制动效率

在例2中,制动效率

显然,制动效率越高,说明同样的路面附着系数下能实现更高的制动强度(而不发生任何车轮抱死),路面的附着能力发挥越充分,汽车的制动性能越好。

道路亮度计算

道路亮度计算 1、路面上任意点的亮度计算 (1)根据等光强曲线图和r 表进行计算 亮度系数(q )的概念:表示路面反光性能的一个系数,为路面上某点的亮度和该点的水平照度之比,即q=L/E 。它除了与路面材料有关外,还取决与观察者和光源相对于路面所考察的那一点的位置,即q=q (β,γ)。其中β为光的入射平面和观察平面之间的角度,γ为入射光线的投射(高度)角。 一个灯具在P 点上产生的亮度计算式: ),( ) ,(cos ),(),(),(cos ),(2 32 3 2γβγγγβγγβγγr h c I q h c I q h c I q E L P P ==?= = 确定路面亮度系数的角度图 式中:(c ,γ)——计算点(P )相对于灯具的坐标; I (c ,γ)——指向P 点的光强值; r (β,γ)——简化亮度系数,查表可得; h ——灯具安装高度。 从上式中可知,要进行亮度计算,关键是要知道路面亮度系数(q )或简化亮度系数(r )。 实际路面的q 或r 只有通过实测才能获得,且非常复杂。目前通常采用国际照明委员会(CIE )和道路代表大会国际常设委员会(PIARC )共同推荐的简化亮度系数表:

简化亮度系数表1 简化亮度系数表2 说明: 表1适用于沥青路面,表2适用于混凝土路面。 n 个灯具在P 点上产生的总亮度计算式: ),(),(cos ),(),(),(cos ),(2 1 3 21321 i i i n i i i i i i n i i i i i i n i P P i r h c I q h c I q h c I q E L γβγγγβγγβγγ∑∑∑ =====?== 注意,计算路面上某一点的亮度时,需要考虑位于计算点前方(向观察位置一方)5倍安装高度、 后方(远离观察位置一方)12(书中有误,应该是2)倍安装高度、两侧各5倍安装高度范围内的灯具对计算点的亮度贡献。 (2)根据路面等亮度曲线图计算 依据——灯具的光度测试报告中的等亮度曲线图。 其计算的过程就是一个读图的过程,与照度计算相类似;但也有区别,因为等亮度曲线图是对于平行于路轴并经过灯具的垂直平面(c=0°),在路面上距离灯具的垂直投影点为10 h 的观察者进行计算和绘制的。所以,使用该图的方法与观察者的实际位置有关,可以分为两种情况考虑。 1)观察者位于灯具排列线上 观察者位于灯具排列线上示意图 由于此时观察者的位置和计算、绘制等亮度曲线图时所依据的条件一致,可以直接读图。 即在图上标出计算点相对于各灯具的位置,就可以读数了。注意,由于等亮度曲线图是对距离灯具投影点10h 的观察者而作的,当对第一个灯具的距离是准确的时,对第二、第三个灯具的距离就肯定是不正确的,即人为地移动了观察者的位置,但这样做的误差很小。把读得的结果叠加,再进行

曲线运动综合测试题

曲线运动综合测试题 1、对于曲线运动中的速度方向,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中,质点在任一位置处的速度方向总是通过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A、在曲线运动中,质点的速度方向有时也不一定沿着轨迹的切线。 C、旋转的雨伞,伞面上水滴由内向外做螺旋运动,故水滴速度方向不是沿其轨迹切线方向。 D、旋转的雨伞,伞面上水滴由内向外做螺旋运动,故水滴速度方向总是沿其轨迹切线方向。 2、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有可能做曲线运动。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C、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3、物体受到几个外力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撤掉其中的一个力,保持其它力不变,它可能做:①匀速直线运动;②匀加速直线运动;③匀减速直线运动;④匀变速曲线运动。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4、关于互成角度的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直线运动。 B、一定是曲线运动。 C、可能是直线运动。 D、可能是曲线运动。 5、质量为m i的子弹在h=10m的高度以800m/s的水平速度射出枪口,质量为m2 (m2>m i) 的物体也在同一高度同时以10m/s的水平速度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有: A、子弹和物体同时落地。 B、子弹落地比物体迟。 B、子弹水平飞行距离较长。D、子弹落地速率比物体大。 6、一飞机以150m/s的速度在高空某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相隔is先后从飞机上落下 A、B两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运动过程中它们所在的位置关系是: A、A在B之前150m处。 B、A在B之后150m处。 C、正下方4。9m处。 D、A在B的正下方且与B的距离随时间而增大。 7、以速度v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车厢中,货架上有一个小球,货架距车厢底面的高度为h,当车厢突然以加速度a做匀速加速直线运动时,这个小球从货架上落下,小球落到车厢面上的距货架的水平距离为: ah 8、在高度为h的同一位置向水平方向同时抛出两个小球A和B,若A球的初速度大于B 球的初速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道路照明亮度计算

道路照明亮度计算 一、计算条件的若干规定 进行路面亮度计算时,计算是段的选择、计算点的设置、观察点的高度、纵向位置和横向位置等和测量路面亮度的规定相同,见第八章第二节。 二、路面上任意点亮度的计算 1、根据等光强曲线图和γ表进行计算 一个灯具在某点P上所产生的亮度(173页有一公式) 数个灯具在P点上产生的总亮度(173页有一公式) 式中c i,γ1——计算点(P)相对于第i 个灯具的坐标; I(c i,γ1)——第i个灯具指向计算点(P)的光强值。可由该种灯具的等光强曲线图查出或内插求出; γ(βi,γ1)——简化亮度系数。可从实际路面测得或从实际路面相对应的标准路面的γ表中查出(见附表); h——灯具的安装高度。 计算路面上某一点的亮度时,只需考虑位于计算点前方(即向观察位置一方)5倍安装高度、后方(即观察位置远侧)12倍安装亮度、两侧各5倍安装亮度范围内的灯具对该点亮度的贡献。 2、根据灯具的等亮度曲线图讲行计算 如果灯具的光度测试报告给出了等亮度曲线图,有时也可以用它来逐点计算路面上的亮度。 使用等亮度曲线图时应该注意的是,该图是对于平行于路轴并经过灯具的垂直平面(c=0?平面),并在路面上距离灯具的垂直投影点为10h的观察者进行计算和绘制的。因此,使用该图的方法与观察者的实际位置有关,可分为两种情况予以考虑。 (1)观察者位于灯具排列线上。 见图7-10,由于这时观察者的位置和计算、绘制等亮度图时所依据的条件一致,因此,使用起来就比较简单。首先画一张以灯具安装高度作标尺的、比例和等亮度曲线图相一致的缩尺道路平面图。然后叠加上透明的等亮度图,令道路的纵轴和等亮度图的纵轴平行,且使等亮度图的中心点(0,0)和灯具的投影位置重合。随后,在任意点上的相对亮度就可以读出。对第二个灯具继续重复这一过程,并把结果叠加,就可以求出该点的总相对亮度(事实上等

曲线运动单元检测

《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 1.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哪些物理 量是不变的:( ) A 、速度 B 、速率 C 、角速度 D 、频率 2.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面内,小球a 、b 从高度不同的两点,分别以初速度v a 和v b 沿水平方向抛出,经过时间t a 和t b 后落到与两抛出点水平距离相等的P 点.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b a t t >,b a v v < B .b a t t >,b a v v > C .b a t t <,b a v v < D .b a t t <,b a v v > 3.如图所示的塔吊臂上有一可以沿水平方向运动的小车A ,小车下装有吊着物体的吊钩,在小车A 与物体B 以相同的水平速度沿吊臂方向匀速运动的同时,吊钩将物体B 向上吊起,A 、B 之间的距离以22()d H t S I =-(SI 表示国际单位制,式中H 为吊臂离地面的高度)规律变化,则物体做 ( ) A .速度大小不变的曲线运动 B .速度大小增加的曲线运动 C .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的曲线运动 D .加速度大小方向均变化的曲线运动 4.在高速公路的拐弯处,路面造得外高内低,即当车向右拐弯时,司机左侧的路面比右侧的要高一些,路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设拐弯路段是半径为R 的圆弧,要使车速为v 时车轮与路面之间的横向(即垂直于前进方向)摩擦力等于零, θ应等于 A .Rg v 2 arcsin B .Rg v 2 arctan C . Rg v 2 2arcsin 2 1 D .Rg v arc 2 cot 5.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穿在离心机的水平光滑滑杆上,M 用绳子与另一 质量为m 的物体相连。当离心机以角速度ω旋转时,M 离转轴轴心的距离是r 。当ω增大到原来的2倍时,调整M 离转轴的距离,使之达到新的稳定状态,则 A .M 受到的向心力增大 B .M 的线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 C .M 离转轴的距离是 r/2 D .M 离转轴的距离是r/4 6.杂技演员表演“水流星”,在长为l.6m 的细绳的一端,系一个总质量为m=O.5kg 的盛水容器。以绳的一端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如图 4-6所示,若“水流星”通过最高点的速度为v =4m /s ,则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 ) A .“水流星”通过最高点时,有水从容器中流出 B .“水流星”通过最高点时,绳的张力及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均为零 C .“水流星”通过最高点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不受力的作用 D .绳的张力变化范围为O ≤T ≤30N 7.甲、乙为两颗地球卫星,其中甲为地球同步卫星,乙的运行高度低于甲的运行高度,两卫星轨道均可视为圆轨道。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甲的周期大于乙的周期 B.乙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 D.甲在运行时能经过北极的正上方 m M r P a b v a v b

离心泵知识,性能参数及特性曲线(参考模板)

离心泵知识、性能参数与特性曲线要正确地选择和使用离心泵,就必需了解泵的性能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有流量、压头、轴功率、效率等。离心泵性能间的关系通常用特性曲线来表示。 一、离心泵的概念:水泵是把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抽送液体能量的机器。来增加液体的位能、压能、动能。原动机通过泵轴带动叶轮旋转,对液体作功,使其能量增加,从而使需要数量的液体,由吸入口经水泵的过流部件输送到要求的高处或要求压力的地方。 二、离心泵的基本构造 离心泵的基本构造是由六部分组成的,分别是:叶轮,吸液室,泵壳,转轴,托架,轴承及轴承箱,密封装置,基础台板等。 1、叶轮是离心泵的核心部分,它转速高输出力大,叶轮上的叶片又起到主要作用,叶轮在装配前要通过静平衡实验。叶轮上

的的内外表面要求光滑,以减少水流的摩擦损失。 2、泵壳,它是水泵的主体。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并与安装轴承的托架相连接。 3、转轴的作用是借联轴器和电动机相连接,将电动机的转距传给叶轮,所以它是传递机械能的主要部件。 4、轴承是套在泵轴上支撑泵轴的构件,有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种。轴承的依托为轴承箱。滚动轴承使用牛油作为润滑剂加油要适当一般为2/3~3/4的体积太多会发热,太少又有响声并发热!滑动轴承使用的是透明油作润滑剂的,加油到油位线。太多油要沿泵轴渗出,不利于散热;太少轴承又要过热烧坏造成事故!在水泵运行过程中轴承的温度最高在85度一般运行在60度左右,如果高了就要查找原因(是否有杂质,油质是否发黑,是否进水)并及时处理! 5、密封装置。叶轮进口与泵壳间的间隙过大会造成泵内高压区的水经此间隙流向低压区,影响泵的出水量,效率降低!间隙过小会造成叶轮与泵壳摩擦产生磨损。为了增加回流阻力减少内漏,延缓叶轮和泵壳的所使用寿命,在泵壳内缘和叶轮外援结合处装有密封装置,密封的间隙保持在0.25~1.10mm之间为宜。

高中物理曲线运动综合复习测试题附答案详解

■专题测试 《曲线运动》专题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 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 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在同一 坐标系中作出两个分运动的v-t图象,如图1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线1表示水平方向分运动的v-t图线 B.图线2表示竖直方向分运动的v-t图线 C.t1时刻物体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为45° D.若图线2的倾角为θ,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一定有g = θ tan 2.如图2所示,在地面上某一高度处将A球以初速度v1水平抛出,同时在A球正下 方地面处将B球以初速度v2斜向上抛出,结果两球在空中相遇,不计空气阻力,则两球从 抛出到相遇过程中() A.A和B初速度的大小关系为v1< v2 B.A和B加速度的大小关系为a A> a B C.A做匀变速运动,B做变加速运动 D.A和B的速度变化相同 3.如图3所示,蹲在树枝上的一只松鼠看到一个猎人正在用枪水平对准它,就在子弹 出枪口时,松鼠开始运动,下述各种运动方式中,松鼠不能逃脱厄运而被击中的是(设树枝 足够高): A.自由落下 B.竖直上跳 C.迎着枪口,沿AB方向水平跳离树枝 D.背着枪口,沿AC方向水平跳离树枝 4.在同一点O抛出的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如图4所示,则 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 A.v B、v C的关系和三个物体做平跑运动的 时间t A.t B、t C的关系分别是() A.v A>v B>v C t A>t B>t C B.v A=v B=v C t A=t B=t C C.v At B>t C D.v A>v B>v C t A

光度与色度

1. 辐射通量:以辐射形式发射、传输或接收的功率,用以描述辐能的时间特性; 辐射强度:在给定传输方向上的单位立体角内光源发出的辐射通量; 辐亮度: 光源在垂直其辐射传输方向上单位表面积单位立体角内发出的辐射通量; 辐射出射度: 离开光源表面单位面元的辐射通量; 辐照度:单位面元被照射的辐射通量; 2.辐射度量与光度量的区别: 3.阈值对比度: 把人眼视觉在一定背景亮度下可探测的最小衬度对比度称为阈值对比度,或称亮度差灵敏度。 人眼的绝对视觉阈: 在充分暗适应的状态下,全黑视场中人眼感觉到的最小光刺激值,称为人眼的绝对视觉阈。分辨力: 人眼能区别两发光点的最小角距离称为极限分辨角 ,其倒数则为眼睛的分辨力。 色差灵敏度: 人眼能恰好分辨色度差异的能力叫做色差灵敏度。 4.颜色恒常性::外界条件变化后,人们的色知觉仍然保持相对的不变。 色对比:在视场中,相邻区域不同颜色的相互影响叫做颜色对比,包括:明度对比、色调对比和饱和度对比。 色适应:当人眼对某一色光适应后,观察另一物体的颜色,不能立即获得客观的颜色印象,而带有原适应色光的补色成分,需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后才会获得客观的颜色感觉。 明度加法定理:明度是人眼对外界光线明暗感觉程度的度量。明度加法定理:对于混合光,不论光谱成分如何,它所产生的表观明度等于混合光各个光谱成分分别产生的表观明度之和。 5.朗伯辐射体:某些自身发射辐射的辐射源,其辐亮度与方向无关,即辐射源各方向的辐亮度不变。(绝对黑体和理想漫反射体是两种典型的朗伯体。) 朗伯余弦定律:在理想情况下,朗伯体单位表面积向空间规定方向单位立体角内发射(或反射)的辐射通量和该方向与表面法线方向的夹角α的余弦成正比。 6.基尔霍夫定律:物体的辐射出射度M和吸收本领a的比值M/a与物体的性质无关,都等于同一温度下绝对黑体(a=1)的辐射出射度M0—基尔霍夫定律 7.普朗克辐射定律物理意义:黑体辐射的光谱分布; 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黑体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辐射的总能量与黑体温度T的四次 方成正比; 维恩位移定律:当黑体的温度升高时,其光谱辐射的峰值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 最大辐射定律:黑体最大辐射出射度与T的五次方成正比。 8.分布温度:在一定谱段范围内光源光谱辐亮度曲线和黑体的光谱辐亮度曲线成比例或近似地 成比例时的黑体温度。 色温:当发射体和某温度的黑体有相同的颜色时, 黑体温度称为发射体的色温。 相关色温:就是发射体和某温度的黑体有最相近的色时黑体的温度。 辐亮度温度:实际发射体在某一波长(窄谱段范围内)的光谱辐亮度和黑体在某一温度同一波长下的光谱辐亮度相等时,黑体温度称为发射体的辐亮度温度。 辐射温度:是在整个光辐射的谱段范围内的辐亮度与某温度黑体辐亮度相等时黑体的温度。

曲线运动检测题

第五章检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测控导航】 一、选择题(第1~6题为单项选择题,第7~12题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 共48分) 1.若已知物体运动的初速度v0的方向及它受到的恒定的合外力F的方向,则可能的轨迹是( C ) 解析:在曲线运动中,轨迹的弯曲方向应向合外力方向偏折,且速度方向和合外力方向分别在轨迹两侧,故选项A,B,D错误,选项C正确. 2.一质点在某段时间内做曲线运动,则在这段时间内( D ) A.速度一定在不断改变,加速度也一定不断改变

B.速度可以不变,但加速度一定不断改变 C.质点不可能在做匀变速运动 D.质点在某点的速度方向一定是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方向 解析:质点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故速度方向时刻改变,所以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其加速度不为零,但加速度可以不变,例如平抛运动就是匀变速运动.故选项A,B,C错误;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刻改变,质点在某点的速度方向一定是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方向,故选项D正确. 3.质量m=4 kg的质点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处,先用沿x轴正方向的力F1=8 N 作用了2 s,然后撤去F1,再用沿y轴正方向的力F2=24 N作用了1 s.则质点在这3 s内的轨迹为图中的( D ) 解析:质点在前2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 s末的速度为v=4 m/s;2~3 s做类平抛运动,加速度大小为6 m/s2,这1 s内沿x轴方向的位移是4 m,沿y轴方向的位移是 3 m,故选项D正确. 4.(2016·山东烟台期中)如图所示,不计所有接触面之间的摩擦,斜面固定,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1和m2,且m1

高一物理假期作业之三 曲线运动综合检测

高一物理假期作业之三 曲线运动综合检测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4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作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方向可能不变 B .作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大小一定会变 C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可能为零 D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可能不变 2.下面关于车速、惯性、质量和滑行路程的讨论,正确的是( ) A.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所以惯性越大 B.下雨时汽车不容易刹车停下是因为汽车的惯性增大了 C.为保证行车安全要选用摩擦系数大的轮胎,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小汽车的惯性 D.汽车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3.两个物体甲和乙,质量分别为M 和m (M>m ),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甲静 止于水平地面上,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轻绳对甲的拉力和轻绳对乙的拉力是一对相互间作用力 B .甲对轻绳的拉力和轻绳对乙的拉力是一对相互间作用力 C .轻绳对乙的拉力和乙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 .甲的重力和乙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4.如图所示,是一种测定风力的仪器的原理图,质量为m 的金属球,固定在一细长的轻金属丝下端,能绕悬挂点0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无风时金属丝自然下垂,有风时金属丝将偏离竖直方向一定角度θ,角θ的大小与风力大小有关,下列关于风力F 与θ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Fmgsin θ B .F=mgtan θ C .F=mgcos θ D .F=mg/cos θ 5.图为一物体运动的V-t 图像,关于此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 A .物体作平抛运动 B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C .物体的加速度在不断增大 D .物体的位移在逐渐减小 6.如图,已知自行车车轮的半径R 1=32cm ,小齿轮的半径 R 2=4.0cm ,大齿轮的半径R 3=12.0c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齿轮与车轮的线速度之比为1:8 B .大齿轮与小齿轮的线速度之比为3:1 C .大齿轮转动一圈,车轮也转动一圈 D .大齿轮与车轮的转速之比为3:8 7.在平直路上行驶的一节车厢内,用细线悬挂着一个小球,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水平地 板上的0点在小球的正下方,如图所示。当细线被烧断,小球落在地板上的P 点,则( ) A .当车向右运动时,P 在O 点的左侧 B .当车向右运动时,P 在O 点的右侧 C .当车向右运动时,P 与O 点重合 D .不知道车的运动状态,故无法判断 8.如图所示,磁铁a 、b 、c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a 的上方不远处悬挂了一块N 极在下方的磁铁,在b 的上方不远处悬挂了一 块S 极在下方的磁铁,在c 的上面放置了一块S 极向下的磁铁,已知六块磁铁完全相同,且a 、b 、c 之间互不影响,两根轻绳均绷直,则a 、b 、c 三块磁铁中,对地面压力最大的是( ) A .a B .b C .c D .三个压力一样大 9.如图所示,一个内壁光滑的圆锥形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圆锥筒固定 不动,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 和B 紧贴着内壁分别在图中所示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 .球A 的线速度一定大于球B 的线速度 B .球A 的角速度一定小于球B 的角速度 C .球A 的向心加速度一定等于球B 的向心加速度 D .球A 对筒壁的压力一定大于球B 对筒壁的压力 10.在粗糙水平面上静放着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已知该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计算时可认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数值相等)。现对该物体施加一个水平方向的变力F ,其量值特点是:①F =2μmg 且作用t 0时间;②F =μmg 且作用t 0时间;③F =0(即停止作用或不作用)历时t 0。若此外力F 按以下顺序作用,则使该物体在3t 0 时间内所发生的位移最大和在3t 0末时刻速度最大的情况分别是( ) A .②③①;①②③ B .①②③;②③① C .②①③;①③② D .①③②;②③①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只需写出答案,不要求写出解题过程) 11.质量为40kg 的木箱,放在以a=2m/s 2减速下降的电梯内,其重力为__________N ;一个在平地上最多能举起45kg 木箱的人,将__________在这个电梯内举起此木箱(填可以或不可以)。 12.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行驶速度为10m/s ,现始终保持船头与上游河岸成30o 角,驶过宽度为200m 的河流,则需要__________秒方能到达对岸;若行驶到河中央时,水流突然加快,则这艘船的渡河时间将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一条铁链长5 m ,铁链上端悬挂在某一点,放开后让它自由落下(空气阻力不计),铁链经过悬点正下方25 m 处某一点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s ;若增加这条铁链的质量(长度保持不变),则它通过这个点的时间将__________(填变长、变短或不变) 14.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 ,如图所示是记录小车做匀变速运动情况的纸带的一部分。在纸带上选定标有A - F 的六个记数点,相邻两个记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图上没有画出)。纸带旁边有一根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记数点 间的距离,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跟“A ”记数点对齐。由图可读出记数点“B ”与“C ”之间的距离为

高一物理曲线运动测试题及答案

曲线运动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总分41分。其中1-7题为单选题,每题3分;8-11题为多选题,每题5分,全部选对得5分,选不全得2分,有错选和不选的得0分。) 1.关于运动的性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 .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 D .物体加速度大小、速度大小都不变的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2.关于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合运动的时间等于两个分运动的时间之和 B .匀变速运动的轨迹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 C .曲线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可能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 D .分运动是直线运动,则合运动必是直线运动 3.关于从同一高度以不同初速度水平抛出的物体,比较它们落到水平地面上的时间(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大的时间长 B .速度小的时间长 C .一样长 D .质量大的时间长 4.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每秒的速度增量总是( ) A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B .大小不等,方向不同 C .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D .大小不等,方向相同 5.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质量之比为1∶2 ,转动半径之比为1∶2 ,在相等时间里甲转过60°,乙转过45°,则它们所受外力的合力之比为( ) A .1∶4 B .2∶3 C .4∶9 D .9∶16 6.如图所示,在不计滑轮摩擦和绳子质量的条件下,当小车匀速向右运动时,物体A 的受力情况是( ) A .绳的拉力大于A 的重力 B .绳的拉力等于A 的重力 C .绳的拉力小于A 的重力 D .绳的拉力先大于A 的重力,后变为小于重力 7.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为M 的大圆环,半径为R ,被一轻杆固定后悬挂在O 点,有两个质量为m 的小环(可视为质点),同时从大环两侧的对称位置由静止滑下。两小环同时滑到大环底部时,速度都为v ,则此时大环对轻杆的拉力大小为( ) A .(2m +2M )g

曲线运动综合测试题及答案详解

曲线运动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50分.) 1.某质点同时受到在同一平面内的几个恒力作用而平衡,某时刻突然撤去其中一个力,以后这物体将() ①可能作匀加速直线运动②可能作匀速直线运动 ③其轨迹可能为抛物线④可能作匀速圆周运动 A.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一只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始终为5m/s,在流速为3m/s的河中航行,则河岸上 的人能看到船的实际航速大小可能是() A.1m/s B.3m/s C.8m/s D.10m/s 3.若物体以速度υ进入某空间后,受到一个逐渐减小的合外力的作用,且该合外力 的方向始终是垂直于该物体的速度方向,则物体的运动将是 ( ) A.速率增大,曲率半径也随之增B.速率逐渐减小,曲率半径不变C.速率不变,曲率半径逐渐增大D.速率不变,曲率半径逐渐减小4.某人在距地面某一高度处以初速度v水平抛出一物体,落地速度大小为2v,则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及距地面抛出的高度为 () A.B.C.D. 5.如图甲所示,在一个向右行驶的车厢内有一高h的货架,货架边缘有一小球。当车突然加速行驶时,小球从货架边缘脱落,若小球下落过程中未与车厢后壁相碰,则以地面为参考系,小球下落时的运动轨迹应是图乙中的 () 6.下面关 于匀速圆 周运动的 说法正确 的是() A.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平衡状态 B.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匀速运动 C.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速度和加速度都不断改变的运动 D.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匀变速运动 7.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被长度不等的细线悬挂在同一点,并在同一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则两个小球的: () A.运动周期相等B.运动线速度相等

玩调色~有曲线就够了!

玩调色~有曲线就够了! 如果说直方图是摄影师的“X光片”,那么曲线工具一定是摄影师的“手术刀”了。曲线作为重要的影调和色调调整工具,不仅存在于Photoshop中,在ACR,Lightroom 甚至其他很多手机P图软件中都占据着显眼的位置。本篇文章,就将详细谈谈什么是RGB曲线,如何使用提亮压暗、黑白场、对比度,以及局部调整曲线等基本形态,调整一张照片的影调。同时,还会讲解如何把各种基本曲线形态组合起来,达到胶片、漂白、日系等等更复杂的影调效果。曲线工具在哪?曲线面板在Lightroom和Adobe Camera Raw 工具中,都是紧接着基本面板的第二个面板,足以感受到它的重要性。在Photoshop中,我们一般会使用曲线调整图层来改变曲线。在PS中图层面板的右下角,第四个图标就是“新建调整图层”选项,点击后选择“曲线”,我们就可以新建一个“曲线调整图层”。新建调整图层,而不是在原图层上直接改变曲线。优点就是可以让我们方便的撤销/恢复所做的任意调整。曲线是什么?本文将重点讲解RGB通道曲线,它是由红(R)绿(G)蓝(B)三个通道的曲线叠加而成的,可以“近似的”理解成图片的亮度曲线。RGB曲线调整的核心其实就是对原图亮度的变换。曲线的横轴是原图的亮度分布,从左到右依次是0值纯黑,1-254

的中间灰色值,以及最右边255的纯白最亮值。横轴上叠加着一个直方图,显示出原图各个亮度上,分别存在着多少像素。曲线的纵轴是目标图(调整后)的亮度,从下到上任然是0-255的亮度值。当中的那根线就是我们的“曲线”。当我们在曲线上任意取一个点,它的“输入值”就是它横轴对应的值,即原图中的亮度,它的“输出值”就是它纵轴中的数值,也就是调整后它的亮度值。未调整的情况下,图像的曲线会是一条对角线,也就是横轴(原图)和纵轴(目标图)的亮度值相等。比如我在曲线上取了一个点,它的输入和输出值都是193。如果我把这个点往上移动,可以看到这个点的输出值变成了232.这意味着原图直方图上那些193亮度的点,都被提亮到了更亮的232。同时我们可以发现曲线的一个特点,当我们变动一个点的时候,旁边的点也会跟着一起变化,离调整点越远的点变化越小。这样使得曲线调整的图片,大多数情况都比较的平滑自然。通过在曲线上添加控制点(锚点),我们就可以把曲线变成各种各样的形态,从而达到我们想要的影调效果。接下来我就会通过一些基本的曲线形态,来进一步的解释曲线。一、提亮压暗曲线提亮和压暗一张图片,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对图片中所有点都加大减小同样的亮度值。比如下面这个曲线,就是把图像上所有的点亮度都提高了64。这样造成了2个不好的结果:(1)图片的高光区域直接过曝溢出了(2)

曲线运动测试题及答案#精选.

曲线运动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总分41分。其中1-7题为单选题,每题3分;8-11题为多选题,每题5分,全部选对得5分,选不全得2分,有错选和不选的得0分。) 1.关于运动的性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 .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 D .物体加速度大小、速度大小都不变的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2.关于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合运动的时间等于两个分运动的时间之和 B .匀变速运动的轨迹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 C .曲线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可能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 D .分运动是直线运动,则合运动必是直线运动 3.关于从同一高度以不同初速度水平抛出的物体,比较它们落到水平地面上的时间(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大的时间长 B .速度小的时间长 C .一样长 D .质量大的时间长 4.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每秒的速度增量总是( ) A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B .大小不等,方向不同 C .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D .大小不等,方向相同 5.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质量之比为1∶2 ,转动半径之比为1∶2 ,在相等时间里甲转过60°,乙转过45°,则它们所受外力的合力之比为( ) A .1∶4 B .2∶3 C .4∶9 D .9∶16 6.如图所示,在不计滑轮摩擦和绳子质量的条件下,当小车匀速向右运动时,物体A 的受力情况是( ) A .绳的拉力大于A 的重力 B .绳的拉力等于A 的重力 C .绳的拉力小于A 的重力 D .绳的拉力先大于A 的重力,后变为小于重力 7.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为M 的大圆环,半径为R ,被一轻杆固定后悬挂在O 点,有两个质量为m 的小环(可视为质点),同时从大环两侧的对称位置由静止滑下。两小环同时滑到大环底部时,速度都为v ,则此时大环对轻杆的拉力大小为( ) A .(2m +2M )g B .Mg -2mv 2/R C .2m (g +v 2/R )+Mg D .2m (v 2/R -g )+Mg A v (第11题)

贝塞尔曲线和B样条曲线(优质参考)

§4.3 贝塞尔曲线和B 样条曲线 在前面讨论的抛物样条和三次参数样条曲线,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生成的曲线通过所有给定的型值点。我们称之为“点点通过”。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给出的型值点并不是十分精确,有的点仅仅是出于外观上的考虑。在这样的前提下,用精确的插值方法去一点点地插值运算就很不合算;另外,局部修改某些型值点,希望涉及到曲线的范围越小越好,这也是评价一种拟合方法好坏的指标之一。 针对以上要求,法国人Bezier 提出了一种参数曲线表示方法,称之为贝塞尔曲线。后来又经Gorgon, Riesenfeld 和Forrest 等人加以发展成为B 样条曲线。 一、 贝塞尔曲线 贝塞尔曲线是通过一组多边折线的各顶点来定义。在各顶点中,曲线经过第一点和最后一点,其余各点则定义曲线的导数、阶次和形状。第一条和最后一条则表示曲线起点和终点的切线方向。 1.数学表达式 n+1个顶点定义一个n 次贝塞尔曲线,其表达式为: )()(0,t B p t p n i n i i ∑== 10≤≤t ),...,2,1,0(n i p i =为各顶点的位置向量,)(,t B n i 为伯恩斯坦基函数 i n i n i t t n i n t B ---= )1()! 1(!! )(, 2.二次贝塞尔曲线 需要3个顶点,即210,,p p p ,将其代入曲线表达式: 2,222,112,00)(B p B p B p t p ++=

220202,021)1() 1()! 02(!0! 2t t t t t B +-=-=--= - 21212,122)1(2)1()! 12(!1! 2t t t t t t B -=-=--= - 22222,2)1()! 22(!2! 2t t t B =--= - 221202)22()21()(p t p t t p t t t p +-++-= [ ] ?? ?? ? ???????????????--=2102 0010221211p p p t t 10≤≤t 2102)21(2)1(2)(tp p t p t t p +-+-=' )(222)0(0110p p p p p -=+-=' 0)0(p p = )(222)1(1221p p p p p -=+-=' 2)1(p p = 当2 1 = t 时: 21021041214141)412212()412121(21p p p p p p p ++=+?-?++?-=?? ? ?? )](2 1 [21201p p p ++= 02210212)2121(2)121(221p p p p p p -=?+?-+-=?? ? ??'

PS中调整对比度、亮度及色调

使用PS曲线调整对比度、亮度及色调 Photoshop中有不少方法可以调整照片亮度及色调。一般初学者很多都会用“亮度/对比度”及“色彩平衡”进行调整。我个人则比较喜欢用曲线(Curves)调整照片。可能有些摄友会说,曲线好像很复杂很难用,其实只要看完以下的简单介绍,你也可学会用曲线(Curves)来处理照片。 测试照片原图 1.S型曲线(增加反差)- 按图1的两点位置,将曲线向内推,照片反差会相应提高。 2.反S曲线(降低反差)- 按图2的两点位置,将曲线向外拉,照片反差则会下降。 3.曲线向上(增加亮度)- 按图3的中间点,将曲线向上拉,照片亮度会相应提高。 4.曲线向下(降低亮度)- 按图4的中间点,将曲线向下拉,照片亮度则会下降。

不同曲线调整对于对比度/亮度的效果 要调整照片颜色,首先要了解,一张相片的色调,是由RGB(Red、Green、Blue)三个通道组成的。在曲线功能中,要调整颜色,则要先在通道位置选择要调整的颜色曲线。 利用曲线调整照片色调 1.红色Red – 曲线向上(增加红色Red)/ 向下(增加青色Cyan) 2.绿色Green – 曲线向上(增加绿色Green)/ 向下(增加洋红色Magenta) 3.蓝色Blue – 曲线向上(增加蓝色Blue)/ 向下(增加黄色Yellow)

最终效果图 原图

1、打开原图,按Ctrl+M打开曲线,面板上的通道下拉框,可以看到除了常用的RGB复合通道之外,还有红绿蓝三个单色通道,分别调整这三个单色通道的曲线,会改变图像中红绿蓝三色的比例关系,起到很好的精细调整色调的作用。

高中物理必修2曲线运动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2曲线运动单元检测题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3×15=45分) 1、对曲线运动的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速度的大小与方向都在时刻变化 B 、速度的大小不断发生变化,速度的方向不一定发生变化 C 、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是在这一点的受力方向 D 、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的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 2、一个物体在两个互为锐角的恒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当经过一段时间后,突然去掉其中一个力,则物体将做( ) A .匀加速直线运动 B .匀速直线运动 C .匀速圆周运动 D .匀变速曲线运动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一定作直线运动 B .若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总在同一直线上,则该物体可能做曲线运动 C .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作匀速圆周运动 ' D .物体在始终与速度垂直的力的作用下一定作匀速圆周运动 4、某质点在恒力 F 作用下从A 点沿图中曲线运动到 B 点,到达B 点后,质点受到的力大小仍为F ,但方向相反,则它从B 点开始的运动轨迹可能是图中的( ) A.曲线a B.曲线b C.曲线C D.以上三条曲线都不可能 5、下列各种运动中,属于匀变速曲线运动的有( ) A .匀速直线运动 B .匀速圆周运动 C .平抛运动 D .竖直上抛运动 · 6、对于平抛运动,下列条件可以确定飞行时间的是(不计阻力,g 为已知) ( ) A 、已知水平位移 B 、已知水平初速度 C 、已知下落高度 D 、已知合位移 7、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通过的最大距离取决于 ( ) A.物体的高度和受到的重力 B.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初速度 C.物体的高度和初速度 D.物体受到的重力、高度和初速度 8、在同一点O 抛出的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则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 A 、v B 、v C 的关系和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时间t A 、t B 、t C 的关系分别是( ) % A .v A >v B >v C ,t A >t B >t C B .v A =v B =v C ,t A =t B =t C C .v A t B >t C D .v A >v B >v C ,t A

极化参考资料曲线的测定

实验八 极化曲线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稳态恒电势法测定金属极化曲线的基本原理和测试方法。 2、了解极化曲线的意义和应用。 3、掌握恒电势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极化现象与极化曲线 当电极处于平衡状态,电极上无电流通过时,这时的电极电势称为平衡电势。当有电流明显地通过电极时,电极的平衡状态被破坏,电极电势偏离平衡值,而且随着电极上电流密度的增加,电极反应的不可逆程度也随之增大,电极电势将越来越偏离平衡电势。这种由于有电流存在而造成电极电势偏离平衡电极电势的现象称为电极的极化。 在某一电流密度下,实际发生电解的电极电势与平衡电极电势之间的差值称为超电势。阳极上由于超电势使电极电势变大,阴极上由于超电势使电极电势变小。超电势的大小与流经电极的电流密度有关,电极电势(或超电势)与电流密度的关系曲线称为极化曲线,极化曲线的形状和变化规律反映了电化学过程的动力学特征。除电流密度外,影响超电势的因素还有很多,如电极材料,电极的表面状态,温度,电解质的性质、浓度及溶液中的杂质等。 金属的阳极过程是指金属作为阳极时在一定的外电势下发生的阳极溶解过程,如下式所示: M →M n++n e 此过程只有在电极电势正于其热力学电势时才能发生。阳极的溶解速度(用电流密度表示)随电势变正而逐渐增大,这是正常的阳极溶出,但当阳极电势正到某一数值时,其溶解速度达到最大值,此后阳极溶解速度随电势变 正反而大幅度降低,这种现象称为金属的钝化现 象。 图3-8-1为钢在硫酸溶液中的阳极极化曲 线。图中曲线表明,从A 点开始,随着电势向 正方向移动,电流密度也随之增加,电势超过B 点后,电流密度随电势增加迅速减至最小,这是 因为在金属表面生产了一层电阻高,耐腐蚀的钝 化膜。B 点对应的电势称为临界钝化电势,对应 的电流称为临界钝化电流。电势到达C 点以后,随着电势的继续增加,电流却保持在一个基本不变的很小的数值上,该电流称为维钝电流,直到 电势升到D 点,电流才有随着电势的上升而增 大,表示阳极又发生了氧化过程,可能是高价金属离子产生也可能是水分子放电析出氧气,DE 段称为过钝化区。 2、极化曲线的测定 (1) 恒电势法 恒电势法就是将研究电极依次恒定在不同的数值上,然后测量对应于各电势下的电流。极化曲线的测量应尽可能接近体系稳态。稳态体系指被研究体系的极化电流、电极电势、电 图3-8-1 极化曲线 A -B :活性溶解区;B :临界钝化点B -C :过渡钝化区;C -D :稳定钝化区;D -E :超(过)钝化区

曲线运动》单元测试题

《曲线运动》单元测试题 山东省郓城第一中学佀富强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力一定不为零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一定是变化的 C.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D.物体在变力作用下,可能做直线运动,也可能做曲线运动 2.关于运动的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运动的速度一定比每一个分运动的速度大 B.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两个分运动是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D.两个分运动的时间,一定与它们的合运动的时间相等 3.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渡过一条河流,则小船的船头应该() A.垂直指向对岸 B.斜指向上游方向 C.斜指向下游方向 D.不知水流速度无法判断 4.下列关于平抛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 B.平抛运动是变加速运动 C.任意两段时间内加速度相同 D.任意两段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相同 5.在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中,下列哪些因素对探究规律有影响()A.弧形轨道末端不水平 B.弧形轨道不光滑 C.实验小球为轻质小球 D.坐标原点不在抛出点

6.下列物理量中既可以决定一个物体平抛运动飞行时间,又影响物体水平位移的是() A.抛出的初速度 B.抛出时的竖直高度 C.抛体的质量 D.物体的质量和初速度 7.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运动 B.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C.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不变 D.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不变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没有加速度 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为零 C.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保持不变 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9.关于向心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由于做圆周运动而产生了一个向心力 B.向心力不改变圆周运动物体速度的大小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即为其向心力 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向心力是不变的 10.关于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向心力是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力 B.向心力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各种力的合力,也可以是其中一种力或某种力的分力 C.向心加速度描述速度大小变化的快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