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百日维新名词解释

百日维新名词解释

百日维新名词解释
百日维新名词解释

百日维新

事件概述

百日维新是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光绪帝在维新派推动下进行的一次变法运动。

这次变法自1898年6月11日(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维新变法,至同年9月21日(八月初六)慈禧太后重新“训政”止,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这年是戊戌年,所以历史上又称这次运动为“戊戌变法”或“戊戌维新运动”。

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危机加深。以康有为为首的维

新派组织学会、创办报刊,以“变法维新”为号召,掀起

了维新变法运动。康有为还连续给光绪皇帝上书,力图推

动光绪帝变法。面对外患、内患日亟、“国且不国”的局

面,“不欲为亡国之主”(费行简:《慈禧传信录》)的光绪

皇帝在听取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士变法维新的建议后,毅

然于1898年6月11日下“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维新。

此后,他“政厉雷霆”、“令如流水”地发布了一百多道“除

旧”、“布新”的新政谕旨,主要内容有:

一、选拔维新人才。百日维新伊始,光绪帝接连谕

令朝廷大臣举贤任能,令各省督抚向朝廷保荐

品学端正、通达时务的优秀人才参与变法新政。

6月13日侍读学士徐致靖上折保荐康有为、黄

遵宪、谭嗣同、张元济、梁启超。此后,湖南光绪帝与康有为、梁启超在一起巡抚陈宝箴、詹事府少詹事王锡蕃又分别保荐杨锐、刘光第、严复、林旭等人,均为光绪帝所采用。康有为任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梁启超被委为六品衔办理大学堂译书局事务。9月4日,光绪帝下令将阻挠礼部主事王照上书的礼部尚书怀塔布、许应騤、侍郎堃岫、徐会沣、浦頲、曾广汉等六人全部革职,并赞许王照“不畏强御,勇猛可嘉”,“赏给三品顶戴,以四品京堂候补”。9月5日决定礼部六堂官人选为“礼部尚书著裕禄、李端棻署理,礼部左侍郎著寿耆、王锡蕃署理、礼部右侍郎著萨廉、徐致靖署理。”但在正式任命中,慈禧太后对寿耆、王锡蕃、徐致靖不认可。9月5日光绪帝授杨锐、刘光第、林旭、谭嗣同为四品卿衔,“在军机章京上行走,参预行政事宜”。可惜礼部堂官的撤换和军机四卿的任用,离戊戌政变仅半个月,实际未起多大作用。

二、文化教育改革。首先,废除八股取士制度。百日维新开始以前,康有为等维新人士已多次上折痛陈八股取士制度的严重危害,6月17日御史宋伯鲁上奏由康有为代拟的《请改八股为策论折》,要求各级科举考试,一律废止八股文体,改试策论。光绪帝接受此建议,经慈禧太后准许后,于6月23日颁布上谕,宣布自下科起,“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即八股文)者,一律改试策论”。6月30日、7月19日、8月19日连下三次谕旨,令各省生童岁科考试即行改为策论,不必等候至下届;同时对考试的场次和考试内容作了具体规定,并宣布废除朝考制度。至此,维新派废除八股取士的努力,取得了重大成果。但是这次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取消科举制度,只是改革了考试的内容和文体。在考试内容上保留“四书”、“五经”的同时,增加了中国历史和西方自然科学及政治法律知识。其次,创办学堂,提倡西学。废除八股取士之诏颁行后,康有为等维新人士又屡上奏折,主张在全国创办近代化学堂,改旧式书院为新式学堂,兼习中学、西学,得到光绪帝的支持。1898年6月11日发布的《明定国是诏》明令首先举办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7月3日京师大学堂正式开办。7月10日又谕令各省府、厅、州、县之大小书院及民间的祠庙“一律改为兼习中学西学之学校”。省会改设高等学校,郡改设中学,州县改设小学。以后又陆续颁发谕旨,令各省筹办矿务、海军、农务、编译、医学、茶务等专门学堂;设立译书机构,翻译外国新书;提倡出国游历、游学等。但各省督抚对光绪帝的谕令延宕不办,举动寥寥。

三、经济改革。光绪帝接受康有为等人的主张,屡颁经济改革谕令,包括如下内容:

1.保护及奖励农、工、商业,在北京设立农工商总局、铁路矿务总局,提倡实业,鼓励私人

投资,修筑铁路,开采矿产;令各省设立商务局(或农工商分局)。2.命各省地方官兼采中西各法,切实振兴农业。3.奖励科学著作发明,颁布《振兴工艺给奖章程》十二款,规定对士民著新书、创新法、制新器者,或赏给官职或给予专利。4.在京师及各通商口岸广设邮政分局,裁撤驿站。5.编制国家预、决算,由户部按月公布。6.取消满人寄生特权,准其自谋生计等等。但各省督抚除湖南巡抚陈宝箴认真办理新政外,其余皆置若罔闻,借故推托。光绪帝异常愤怒,曾严旨切责两江总督刘坤一和两广总督谭钟麟(1822--1905)。但直至政变爆发,经济改革收效甚微。

四、政治改革。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光绪帝采纳了前太仆寺少卿岑春煊提出的裁冗官的建议,于七月十四日发布上谕,令裁撤詹事府、通政司、光禄寺、鸿胪寺、太常寺、太仆寺、大理寺等闲散衙门;外省裁撤湖北、广东、云南三省(此三省督、抚同城)巡抚、东河总督及不办运务之粮道、仅管疏销之盐道;各省同道佐贰等官,并无地方之责者,均著裁汰。由于事先未对大批被裁官员的出路作适当安置,造成矛盾空前激化,加速了政变的到来。其次,清政府广开言路,鼓励上书言事。8月2日、9月2日、9月13日先后发布的谕旨,宣布大小臣工及一般士民均有权上书言事,各部官员上书,由各堂官代奏;士民上书,由都察院代呈;地方士民上书由本省道府随时代奏。规定“不准稽压”,“倘有阻格,即以违旨惩处”。同时还发布谕旨,鼓励各地开设报馆,发行报纸,并改上海《时务报》为官报。

五、军事改革。包括裁减旧军,筹建海军,以西法练兵;力行保甲,实行团练等。

由于维新派的推动、光绪帝的倡导,在短短的百日之内,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第一次获得了法律上的认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得到较为广泛的传播,封建旧学受到沉重打击。康有为曾兴奋地赞颂百日维新“扫两千年之积弊”,“顺四万万之人心”,“百日变政,万汇昭苏,举国更始以改观,外人色动而悚听”。但它引起封建顽固派的拼死抵抗,慈禧太后在后党顽固派支持下发动政变,9月21日重新宣布训政,10月8日软禁光绪皇帝,捕杀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出逃,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被杀,史称“戊戌六君子”,变法除京师大学堂一项成果得以保留外,其他均被废除,百日维新失败。

参考文献

1.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三联出版社2005年版,第1~160页。

2.王宪明、张勇、蔡乐苏:《戊戌变法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23

~881页。

3.李侃、李时岳等:《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58~272页。

4.《中国近代史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其反思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其反思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其反思 一、历史背景: 1898年(农历戊戌年)进行的戊戌变法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同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和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因此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 二、戊戌变法的失败: 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历时103天就失败了,时人有喜有悲,但对大多数的百姓来说是茫然。当然失败的原因有多种,有内因有外因,不是一二句话所能道得清的。主要原因如下: (1)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以康有为等为首的维新派,代表着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政治要求走上历史舞台,主张对中国传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以挽救民族危机,使国家臻于富强。——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来分析,维新派没有广泛的联系群众,发动群众,最后的失败在开始时就已经注定了。 (2)经济方面 维新派保护奖励农、工、商业,在北京设立农工商总局、铁路矿务总局,提倡实业,鼓励私人投资。——用今天的经济观点来看,是没有了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放任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3)取消满人寄生特权,准其自谋生计。 2

维新派忘记了老一辈开国元勋的丰功伟绩,忘记了国家是千千万万的先辈打下来的,没有满人那有你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光绪也太糊涂了。(4)政治方面 维新派令各衙门删改条例;中央裁撤詹事府、通政司、光禄寺等闲散衙门,外省裁撤湖北、广东、云南三省(此三省督抚同城)巡抚、东河总督等重叠机构;一下子裁减大量国家机关,把大量公务员推向社会,只会使本来就高失业率的社会更加动荡。那些将被裁机关的工作人员当然是拼死反对资产阶级维新派了。 (4)军事方面 维新派裁汰旧军,令八旗及各省军队一律改练洋操;筹办兵工厂,力行保甲,实行团练。——老祖宗说的好,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样的改革,军队还能听朝廷的话吗? (5)文教方面改革科举 废除八股取士制度,改试策论;设立学堂,提倡西学。这,丢掉了历代朝廷的优良传统,忘了祖宗的家规,我们可是泱泱五千年的大国,千秋基业难道真要毁在你们这一代手中。 (6)广开言路,允许官民上书言事,严禁官吏阻格。——用现在的观点看,上访是错误的,刁民也会乘机闹事的。 三、梁启超对戊戌变法的反思: 1898年的戊戌变法是一次重要的思想启蒙运动。这不仅表现在维新变法、议会民主、个性解放等新思想的迅速传播,而且反映在人们对变法失败原因的多方面的反思。反思历史才有可能创新历史。历史的当事人对其历史的反思则更值得关注。 (1)首先,对梁启超来说,戊戌变法的失败真可谓是刻骨铭心,对他一生的思想和行为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3

戊戌变法发生在什么时候

戊戌变法发生在什么时候 戊戌变法是康有为和梁启超为主要领导人物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帝进行的一次政治改良运动,以下是为你整理的戊戌变法的时间,希望能帮到你。 戊戌变法又称为百日维新。通过史料记载得知,戊戌变法时间为1898年6月至9月21日。虽然戊戌变法时间很短,但是戊戌变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晚清末年,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状况。在此情况之下,一批批有志之士纷纷站出来拯救民族危亡。此时,康有为、梁启超等学习了西方的政治制度,他们企图通过变法来拯救没落的清王朝。 1898年,康有为和梁启超主持了公车上书,他们希望统治者光绪皇帝能够采纳变法意见。这样的话,清王朝才能焕发新的活力。不久之后,光绪皇帝接见了康有为和梁启超,戊戌六君子将变法思想给光绪帝进行了传达。光绪皇帝了解变法内容后,仿佛看到了一丝曙光,为了挽救清朝统治,光绪皇帝在康有为等人的帮助下,开始了变法运动。戊戌变法的内容涉及到了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 因为戊戌变法的内容触动了贵族阶级和统治阶级的利益,戊戌变法实行了一百多天后,便被守旧派叫停了。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了戊戌政变。在慈禧太后的示意下,光绪皇帝被囚禁在中南海瀛台,为了躲避慈禧太后的追杀,康有为逃亡至法国,梁启超逃

亡至日本。随后,谭嗣同、刘光第、林深秀等戊戌六君子被斩杀。1898年9月21日,历时103天的戊戌变法宣告失败。 戊戌变法的地位关于戊戌变法地位,首先要明确的是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先进的中国人面对强大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做出了第一步尝试。所以说戊戌变法地位是很高的,下面就来看看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 戊戌变法的主要引导者是资产阶级的维新派,他们在看到了西方的制度等之后,开始对中国的封建制度产生了新的想法,试图通过改革来使得中国摆脱封建制度的禁锢,从而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这一点是符合社会的发展潮流的。 其次,戊戌变法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无法应对,只能被迫挨打。所以戊戌变法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但是因为其发展的主要方面是政治,所以它又是一场政治运动。在民族危亡时刻,维新派率先觉醒,他们希望通过变法使中国摆脱挨打的局面,从而走上富强之路。所以戊戌变法又是一场爱国图存的政治运动。 同时,戊戌变法还是一场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隶属于资产阶级行列的维新派人士在中国倡导新学,主张实施君主立宪制度,也就是改变封建体制,广兴民权。同时他们强烈的抨击封建思想对人们的禁锢,将西方先进的思想广泛传播,使得更多的人看清了现实,开始加入到维新派的行列。简单说,戊戌变法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着思想启蒙的作用。 以上就是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就这三点来看,戊戌变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九单元第3课《百日维新》教案

第3课百日维新教案 ★课标要求 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康有为两次上书,进呈《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组织保国会,维新变法浪潮激荡全国。掌握百日维新的开始的标志和基本内容。 2、理解资产阶级维新运动从理论宣传转入政治实践的原因,分析百日维新的进步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探究百日维新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列表归纳和问题探究维新变法的内容,进行材料收集和讨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以国家、民族的命运为己任,要求变法,顺应历史潮流,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巨大进步。 2、维新变法运动是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产物,是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产物与要求,是先进的中国人从学习西方器物递进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与深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百日维新的背景及基本内容。 难点:对百日维新的评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趋严重,资产阶级维新派走到历史前台,在中国资产阶级远未成熟的时候,发动了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运动──戊戌变法。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水平有了质的飞跃,维新运动进入政治实践阶段。 【讲述内容】 一、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 维新派做了大量的准备,特别是思想舆论准备,目的是为了把其政治主张付诸于社会实践,实现社会改良。19世纪末,推动维新变法运动从理论宣传转入政治实践的原因是什么?表现在哪里? 1、维新变法运动从理论宣传转入政治实践的原因 (1)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险,民族危机加深 【合作探究】1: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背景有哪些? (1)外因:十九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增大资本输出,加剧了殖民掠夺。(根本原因) (2)内因: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和清政府的投降政策,助长了列强的侵华野心。(直接原因) ①1897年德国军队强占胶州湾,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②俄国强占旅顺和大连; ③法国租借广州湾; ④英国租借后来称之为“新界”的地区和威海卫。

百日维新

百日维新为何昙花一现 1898年是中国农历纪年的戊戌年,光绪皇帝在这年夏天宣布维新变法。在短短的103天时间里,光绪颁布了300多道变法谕旨,240多件最高指示,内容涉及各个领域。变法的决心之强,规模之大,震动了整个东方世界。但是在103天之后,变法突然中止。光绪皇帝被终身软禁,变法六君子血溅菜市口,旗手康有为、梁启超流亡海外。轰轰烈烈的百日维新,就此落下苍凉的帷幕。戊戌变法经历的这103天,也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诡异的时间段。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是近代以来中国首次有意识地进行制度变革、适应现代化挑战的尝试。但这次措施并不过激的改良运动,却以流血的悲剧结束,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严重受挫。对于变法的失败,当然有诸多复杂深刻的原因。下面我以仅了解到的知识,从主客观、内外因,以及主要人物的错误等方面加以分析。 最不能忽略的是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其中,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政治上不敢否定封建君主制度;经济上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思想上提倡学习西学,却仍打着孔子旗号。其次,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他们虽然疾呼救亡图存,却乞求西方列强的支持,结果都落了空。再次,惧怕人们群众。他们不但脱离人们群众,而急切惧怕甚至仇视人们群众。他们没有认识到“回天之力”掌握在人们群众手中。 从客观方面来看,变法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维新势力与保守势力的力量对比。当时,力量对比的天平明显地倾斜于保守派。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十分微弱,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维新派代表势力弱小,很多人自身还保留着封建士大夫的痕迹。他们既没有严密的组织,也不掌握实权和军队,而是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一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只能依靠上谕来推行变法新政,但百日维新中所下的上谕真正得到执行的其实很少。从严格意义上讲,维新派始终没有成为真正的改革实践者。另外,作为中国近代社会新生力量的民族资本家群体中,很少有人直接参与或支持维新变法。而仅仅由一些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来鼓动变法,这样变法失败的命运就不可避免了。 从主观上看,戊戌维新的领导人基本上是一批缺乏政治斗争经验的书生,他们大多饱读诗书,忧国忧民,学问渊博,具有政治热情抱负,却缺少谋略和政治经验及才干。没有政治斗争经验的维新派,奢望变法立刻产生奇效,迅速扭转中国长期形成的积贫积弱局面,其实是欲速则不达。维新派举止失当,过于激进,加速了失败的步伐。首先,维新派在舆论宣传上采用了过激的言辞和一意孤行、感情用事的做法。更有甚者,提出:“杀几个一二品的红顶子,改革就成功了。”这种不理智的策略,只能减少维新派的同情者和支持者。其次,维新派没有建立广泛而又坚强的同盟。对改革者来说,最大限度地争取温和派的支持,最大限度地扩大同盟军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否则,只能四面楚歌,陷于被动之中。尽管翁同龢提出了“调和两宫”的主张,让慈禧而不是光绪充当维新变法的领袖,但都被康有为等人拒绝了。最终,慈禧认定维新派只忠于光绪而仇视她,进而怀疑维新派的变法

百年维新与百日维新——大国崛起之《百年维新》观后感

用电视画面展现曾经的大国兴衰,显然没有浩瀚的历史典籍来得深刻。但是,电视能以光和影的三原色转变形象地将历史上曾经的辉煌、荣誉、血战前行和繁华散尽,形象地在大众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将历史反思从精英的书斋挪移到草根大众思考的有益尝试。《大国崛起》将9个大国的500年兴衰史用12集的短短篇幅浓缩,绝非大众娱乐的电视剧快餐,而是品读历史的镜鉴和对中国未来的深深思索。 1868年成为日本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开始了著名的明治维新。从此,日本进行了急速的资本主义改革,在短短的几十年内成为在世界的东方崛起的强国。 50年后,日本成为当时世界大国俱乐部里唯一的一个东方国家;他的铁蹄践踏了亚洲的许多国家,他的野蛮和凶残让世界为之震惊,“大日本帝国”最终在疯狂中败亡。 1968年,明治维新100年后,日本成为世界排名第二的经济大国。 是什么原因使到这么一个小小的岛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是什么原因使得它在衰败的战后环境中迅速崛起?在《百年维新》中可以找到一点线索。 一百多年前,美国的大炮打开了日本封闭的国门;这和中国的情况何其相似?日本人能迅速认识到幕府体制的僵化,改变国体为天皇掌权的君主立宪制。当中国的皇帝还在紫禁城内醉生梦死的时候,日本不但派出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天皇也亲自到欧洲发达国家考察。日本最终目的作出了脱离亚洲,与欧洲列强为伍的明智选择,为自己的崛起找到了伙伴。日本的百年维新让自己成为世界经济第三强国,日本的强国经验最值得中国借鉴。

明治维新是一个成功的范例,而百日维新却是失败的。那么明治维新为什么成功了,百日维新又为什么失败了? 从主观方面看,有人说失败是由于中国资产阶级发展不彻底,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从客观方面看,是因为中国封建反动势力太强大,严重阻碍改革。这是教科书的标准答案,但却是不符合事实的。其实,这里的主客观因素日本和清代都也有这个问题,日本的封建反动势力的反抗甚至比中国还强大,比如日本改革之后,日本九州的封建势力就发起对新政权的武装进攻。 日本的历史跟中国不太一样,人们害怕,而不是尊敬有权的人。被人尊敬的人,人们并不怕。意思就是说,人们尊敬天皇但是并不害怕天皇,天皇并没有权力。人们害怕的是将军们,但是将军们并不被人尊敬。也就是说在领导层里边,有的领导人令人害怕,有的领导人被人尊敬,而没有什么领导人是人们既尊敬也害怕的。 1895年的甲午战争失败后,1898年由光绪帝主持的戊戌变法维新应运而生。在教科书和主流媒体的影响下,人们基本上认为戊戍变法运动是慈禧太后镇压的,慈禧是阻碍中国进步的祸根。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百日维新期间,上谕达一百一十多件,令人目不暇接,各地方官员都怨声载道。光绪帝严惩阻挠变法的官员,树敌太多。至于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又在庞大士人群体中引起普遍恐慌。几个书生的所做所为就要导致清朝的崩溃了,慈禧不得不走出来稳定政局,吞下“血腥政变”的恶果。在处理戊戌变法上,慈禧有功无过。慈禧是支持改革的,这个由她自己主导的新政证明了这一点,“前因中外积弊过深,不得不因时制宜,力加整顿。而宵小之徒,窃变法之说,为煽乱之谋”。新政实行后,还

关于戊戌变法的几点认识

关于戊戌变法的几点认识 19世纪90年代,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内外部形势。从内部上讲,中国的封建王朝统治日趋腐化,封建经济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逐渐解体,传统的封建思想文化受到了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的冲击,人们的思想得到了一定的解放。在外部上讲,西方列强侵华方式由以发动侵略性的战争为主转化为以资本输出为主,进一步加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西方的文化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日本的崛起以及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这些都使得我们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民族开始觉醒。站在时代浪潮上,一批仁人志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发动了著名的“公车上书”,并向光绪皇帝上书建议学习日本的明治维新,以摆脱清政府面临的内外危机,为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获得更有利的环境。 面对这样一种内外形势,我们的维新派在戊戌变法中做了些什么呢?据我所知,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做了以下工作,推动戊戌变法的进行。在维新思想的宣传方面,维新派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方式。这其中既有:康有为多次向当时的光绪皇帝上书,使自己的维新思想得到光绪帝的认同;维新派还通过著书立说这一手段宣传维新思想,比较著名的著作有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梁启超的《变法通议》以及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康有为介绍外国的一些变法的经验教训,如《日本变政考》、《波兰分灭记》;创办一些学会,如强学会,南国会等;另外维新派还设立了学堂,创办了报刊《时务报》和《国闻报》、《湘报》。在政治方面,改革原有的行政机构,裁撤冗员,澄清吏治,提倡廉政,另外还取消了原有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地位。在经济方面,则很大程度上延续了洋务派的做法,既鼓励工商业的发展,特别是民族企业的发展,独立设立农工商局与铁路局,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提倡开办实业,鼓励发明创造等;在军事方面,维新派推动实行裁减旧式绿营兵,改练新式陆军,另外还采用了较为先进的西洋兵制,练洋操,习洋枪等。维新派通过这些措施,使得资产阶级享受到了一定的政治权利,促进了民族资本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当时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维新派推动实行的戊戌变法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我们仍然有一个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好,即戊戌变法的真正领导者到底是谁?我们传统的教科书上说戊戌变法的领导者是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那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呢?有关的专家学者进过研究发现,康有为向光绪皇帝的奏折很大一部分是由光绪帝身边的帝党所上传至皇帝,皇帝的倾向也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身边的帝党(以翁同龢为代表)的左右的,所以我们课本上所阐述的观点也缺乏有力的证据,我们不能一味的迷信课本上的观点,我们的官方与学术界也应该慎重对待这个问题,不要把一些尚无定论的观点搬入课本,影响学生的思想。既然戊戌变法的领导者问题都未解决好,那我们就应该避开片面的讲以某个人为代表进行分析戊戌变法。进而以一个群体为代表进行分析,进行研究,以更好的寻求历史的真相。综合上述,我们只能说戊戌变法的领导者是一个群体—维新派! 维新派推动的戊戌变法在光绪帝的支持下风风火火地开展着,各种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诏书从京师发往各地,各地在对执行诏书的各有各的想法,阳奉阴违的现象随处可见,但是即使是这样,这些诏书所涉及的方面也已经触动了原有的地主阶级的利益,最终戊戌变法在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后结束了,一场曾经影响重大的维新运动落下了帷幕,为此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改革为什么会以失败告终?在参考了有关的史料后,我发现我们当时的变法失败的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①在诏书的执行上,当时的光绪帝及维新派都持有一日即成的心态,过快得实行

百日维新为何没有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内容

百日维新为何没有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内容 百日维新为何没有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内容 众所周知,戊戌变法前,康有为、梁启超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是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但是,百日维新期间变法法令最大的缺陷却是没有实行君主立宪制的主张,对此,人们大多将其原因归结为光绪帝不愿使自己的权力受到限制;其实,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且是次要方面,最主要的还在于康有为变法思想、策略的变化:即由倡导民权变法演变为君权变法。 1888年12月10日,康有为利用参加顺天乡试的机会,第一次上书光绪,提出“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上书由国子监祭酒盛是转交翁同龢,恳请代递,遭拒绝,康有为十分沮丧,“虎豹狰狞守九关,帝阍沉沉叫不得”。 1895年5月6日,继震惊中外的“公车上书”之后,康有为又连续两次上书,提出“设议院以通下情”,其中第三次上书终于送达光绪手中,引起重视,维新派开始得到光绪帝的支持。梁启超也在其《变法通议》中大声疾呼“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呼吁“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 随着变法实践活动的逐步开展,康有为认识逐步趋于现实,“变法看似简单,其实成功太难”,认识到顽固势力的强大,维新派的软弱,要照搬英美而直接开国会,设议院,是非常艰难的,比较实际的只有依靠皇帝权威,“乾纲独断”,才有可能“变成法”,达到富强。 康有为第四次上书中即已明显转变了政治策略:“会议之士,仍

取上裁,不过达聪明目,集思广益,稍输下情,以便筹饷,用人之权,本不属是,乃使上德之宣,何有上权之损哉?”以消除光绪顾虑。 1898年1月,康有为奉光绪“条陈所见”诏,第六次上书,即《应诏统筹全局折》,提出:明定国是,“立制度局总其纲”,作为指导全国变法的中枢机构,值得注意的是,制度局是皇帝主持设立的,对皇权有强化作用,与民选产生的国会有本质区别。此后,康有为向光绪进呈了所著《俄彼得变政记》、《日本变政考》、《波兰分灭亡记》等书,供光绪阅览参考,这是康有为从民权变法到君权变法的全面调整。 1898年3月12日,康有为第七次上书光绪,明确提出变法最好以彼得为榜样,以俄国为样板,进行变法,“考之地球,富乐莫如美,而民主之制与中国不同,强盛莫如英、德,而君民共主之制乃与中国少异,惟俄国君权最尊,体制崇严,与中国同,然其与君权变法,转弱为强,化衰为盛之速者,莫如俄前主大彼得,故中国变法,莫如法俄,以君权变法,莫如采法彼得。” 在此情形之下,不提开国会设议院,已是顺理成章,再奢谈“君主立宪”反而是不识时务了。总之,笔者认为,“百日维新”不提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的内容,根本原因,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把改革成败的希望寄托在光绪帝身上,因而改变“民权变法”之初衷,走上了“君权变法”之路,不但不希望削弱君权,而且希望强化君权。 戊戌变法运动的历史背景 戊戌变法运动的历史背景可以归纳为三点:

历史ⅰ人教新资料第九单元第3课百日维新教案

历史ⅰ人教新资料第九单元第3课百日维新教案 第三节百日维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学习《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了解西方列强侵略方式的变化及影响。 ⑵、学习清政府的统治危机,理解经济、政治危机之间的关系。 ⑶、理解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与戊戌变法出现之间的关系。 ⑷、比较分析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戊戌变法运动出现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问题探究、比较分析、情境再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艰难的探索,来挽救民族危亡,从而激发学生高尚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百日维新的背景及其基本内容。 难点:对百日维新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采用谈话导入法: 拿破仑关于中国有一句名言,“中国是头睡狮,就让它永远睡下去吧!”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确实像一头睡狮,但鸦片战争的炮火使这头睡狮逐步醒来。鸦片战争导致新思想的萌发,甲午中日战争导致更多的中国人醒来。 随着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水平有了质的飞跃,维新运动由理论宣传进入政治实践阶段。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异想天开地想要依靠光绪皇帝的支持来进行一场旨在改变中国危局的维新变法运动。 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二)出示目标 (三)精讲点拨,合作探究 (一)戊戌变法背景: 第一步知识分析: 〔1〕甲午战争后,列强瓜分中国, 这样,中华民族真正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 〔2〕维新运动由理论宣传转入政治实践: 〔1〕康有为改变维新变局的两次上书: ⊙《上清帝第五书》〔1897年〕: ⊙《上清帝第六书》〔即《应诏统筹全局折》,1898年〕: 〔2〕康有为向光绪帝进呈《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坚定光绪帝维新变法的决

戊戌变法的结果怎么样 戊戌变法的影响有哪些

戊戌变法的结果怎么样戊戌变法的影响有哪些戊戌变法是哪一年 戊戌变法是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一次资产阶级维新运动,这次变法颁布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方面的法令,在这次变法中变法诏令几乎是每隔几天就颁布一个,让人目不暇接,但是由于当时的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法遭到了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阻挠,最终以失败告终。戊戌变法是哪一年?这一年是1898年。 戊戌变法是哪一年?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这一年之前,帝国主义列强 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从此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列强的瓜分狂潮和国内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浪潮之中,清政府的统治岌岌可危,因此这促使清政府的统治者想要进行变革,而国内资产阶级队伍也已经初具规模,于是在许多资产阶级先进的知识分子的要求之下,变法很快拉开了序幕。1895年4月,日本逼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发动在北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历史上称之为“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戊戌变法的结果 戊戌变法是清政府在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之间进行的一场由上而 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在这场改良运动中中国的资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这场运动中短短的103天的时间内以光绪帝为首的维新派颁布了大量的改革条令,但是戊戌变法的结果是失败的,这些改革条令并没有真正的实施。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发布《明定国是诏》,变法正式开始。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废除新法,变法一共维持了103天,所以历史上又称这次变法为“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各种改革措施无疑是触动了帝国主义还有封建势力的利益的,因此遭到了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反对,于是变法变得岌岌可危,维新派于是希望通过政变获得政权,保证新法的实施。 1898年9月18日谭嗣同找到袁世凯希望袁世凯起兵勤王,诛杀荣禄及包围慈禧太后住的颐和园。两天后,袁世凯回到天津,将谭嗣同的计划报告了反对变法的荣禄。9月19日,慈禧太后回宫,9月21日发动政变,宣布戒严,火车停驶;并即幽禁光绪帝,废除新政,搜捕维新党人。维新党人中,康有为早离开北京,梁启超逃入日本使馆。谭嗣同拒绝逃走,与其他数十人被捕,最终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六人在9月28日在菜市口被处斩。史称“戊戌六君子”。徐致靖处以永远监禁;张荫桓则发放新疆;唯一在地方彻底实施变法的地方巡抚湖南巡抚陈宝箴被革职,且永不叙用。所有新政,除京师大学堂(即现北京大学)和各地新式学堂被保留外,其余主要新政措施均被废止。 戊戌变法的影响 戊戌变法作为中国近代一场政治思想改革运动,戊戌变法对中国思想解放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记载戊戌变法相关资料书籍中,都介绍了戊戌变法的影响。戊戌变法的影响之一在于,它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戊戌变法在晚清社会爆发之后,它促进了近代中国新式文化的发展。 在戊戌变法的影响之下,国内出现了开办学校的热潮,在进步知识分子的倡导之下,报刊、新书等文化载体纷纷在晚清社会萌芽。戊戌变法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戊戌君子为了对国民进行思想启蒙,曾提倡白话文和“小说界革命”。虽然白话文运动在戊戌六君子的倡导下没有深入人心,但是戊戌变法失败之后,白话文逐渐被更多人提倡。

戊戌变法教案

第6课戊戌变法(定稿) 主备人:代明月 参备人:王华成、周梦宇、李娇娇、何英 课标内容1、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2、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结合课文,利用课文图片、材料等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 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2)通过对百日维新的内容及戊戌变法的社会影响的分析,使学生 认识到资产阶级维新派既具有进步性又有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由此来引导学生掌握分析历史人物的辩证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戊戌变法的历史,了解到中国的各个阶级,各种政治 力量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努力,感知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的艰难历程。 (2)就百日维新一事,对比社会各界的反应,加深对变法失败的理 解,使学生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解决历史问题。 (3)就戊戌变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展开讨论,是学生学会在共同探 讨和交流中,取长补短、互相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民族 危亡之际,为改变现状,救亡图存,努力向先进的西方学习,要求维新变法。培养学生关心时政,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形成争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通过戊戌政变过程的教学,以维新志士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 事迹为榜样,培养学生爱国救国的意识和不断追求真理的优秀品德。 (3)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对变法的阻挠和破坏,加深对改 革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公车上书及戊戌变法的内容及影响,运用课文图片等直观手段,从康有为、梁启超的活动入手,结合问题讲清公车上书的情况。 通过分析、归纳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维新变法的内容。 教学难点:戊戌变法的意义,先让学生结合戊戌变法的内容,讨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最后教师再加以引导,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阅读指导法、探究法、提问启发法 板书设计 1、维新变法拉开序幕:公车上书(1895年) 2、维新变法的发展:维新政治团体形成积极、极其机关报------强学会、《中外纪闻》 3、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潮:戊戌变法1898年6月---9月(百日维新) 4、维新变法运动的结果:戊戌政变1898年9月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百日维新的异同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百日维新的异同 相同点: 第一 从外部环境看 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都是在本国面临着西方列强的全面侵略、社会面临着殖民地化或半殖民地化严重危机时所发生的政治运动。这种侵略 与危机,在中国,是鸦片战争的失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和甲午战争的 失败,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订立,主权的逐步丧失,大量的赔款、割地和全国被 几个列强瓜分为若干个势力范围,中国面临亡国的危险。 在日本,则是1853年以后的被迫开关,是《日美亲善条约》、《安政五国条约》、《日 美友好通商条约》之类的极端不平等条约的订立,是黄金的大量外流,是经济的 日趋恶化,是民族工业受到沉重打击,是被迫让外国在本土建立军事基地,是国 内政治危机的加剧,是国家存在着被肢解的危险。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分别是 在这样的环境中爆发的,它们都背负着救亡的历史任务。 第二 从运动的社会性质看 ,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在本质上都是以带有某种半殖民地化色彩的封建社会为母体,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变革。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 可以上溯到北宋。而在较完整的意义上说,明代中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了较 可观的发展,然而,直到鸦片战争前,还是封建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其中, 虽经洋务运动的推动,资本主义经济成份有所增长,但在社会经济中,始终未占 主导地位。而鸦片战争后强加给中国社会的,则除了一部分外来资本以外,更多 的是半殖民地化的因素。 日本在18世纪从自然经济中孕育出资本主义的因素。特别是在江户幕府建立之初, 由于政局稳定,全国统一,商品经济获得较大的发展。雇佣劳动与资本,以手工 业工场为载体,已缓慢地开辟着自己的航程。然而,就整个日本社会而言,它也 不居主导地位。1853年以后的开关,又给仍蹒跚在中世纪长廊末端的日本社会打 上了半殖民地的烙印。因此,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都是以带有半殖民地色彩的 封建社会为出发点,旨在经过变革而走向近代文明的政治运动。 第三 从改革的内容上 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都包括着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等诸方面变革,两个运动所涉及、所要解决的,都不是枝节性的而是社会体制、 社会制度问题。戊戌变法诚然是个失败的运动,运动中的主干人物所提出的一系

戊戌变法的失败与历史意义导学案

监利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 选修1 第九单元导学案 2014/12/1 编制:周光 审核:张林春 包科领导:谢育武 班级:高二( )班 小组: 姓名: 评价: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第2课时 戊戌变法的失败与历史意义 [课标要求] 认识变法失败的原因、教训与历史意义 【学习目标】(1)联系必修一、二、三相关教学内容,通过厘清戊戌变法与与同时期重大 历史事件的基本联系来掌握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阶段特征。 (2)通过材料解读戊戌变法失败原因,既培养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又通过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进而进一步探讨作为一个改革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3)通过对戊戌变法的评价,初步培养学生运用多元史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4)培养学生敢为天下先,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精神。 预习案 一、与必修的联系:1、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P58-61 2、必修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P40-43 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P44-47 3、必修三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68-71 二.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在课本上标注要点) 一、新旧势力的交锋: 1、认真阅读教材简单了解新旧势力的概念 2、-围绕人事任免权的斗争新旧势力展开了怎样的斗争? 二、百日维新的失败: 3、了解百日维新失败的导火线、标志、大体经过。 三、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变法的历史意义: 4、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历史意义、教训。 [我的知识树]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阶段特征(两点提示:1.从政治、经济、思想 1.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这两者的结合使学习和参考外国的任何改革都变得更加困难。 ——雷颐 2.变法者由于缺乏对改革制约条件和困难客观冷静的认识和分析,未能形成成熟的改革心理,缺少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实际的活动能力,没有采取灵活多变的 变法战略。 ——萧功秦 3.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 ——李喜所 4.康梁等一班爱国书生初涉政治舞台所抖出的豪情万丈连同其与幼稚不仅属于他们个人,而且属于一个时代甚至属于一个可望连绵的社会群体。——郭世佑 评价等级:

戊戌变法 习题(含答案)

戊戌变法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34.0分) 1. 公车上书的主要发起人是() ①严复②谭嗣同③康有为④梁启超。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 2.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 创办京师大学堂 B. 废除科举制度 C. 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D. 精简机构 3. 拉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 《马关条约》的签定 B. “明定国是”诏书的颁布 C. “公车上书” D. 《天演论》的发表 4. 1898年,作为“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了一座新式学堂,这座新式学堂是() A. 万木草堂 B. 京师大学堂 C. 京师同文馆 D. 北京大学 5. 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难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A.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B. 师夷长技以自强 C.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D.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6. 课堂上,老师问大家哪一个历史事件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同学们给出了四种答案,请你帮大家选出正确的一项() A. 《马关条约》的签订 B. 公车上书 C. “明定国是”诏书颁布 D. 戊戌政变的发生 7.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这表明维新派实质上要求() A. 改革社会风尚 B. 吸收世界文明 C. 发展近代交通 D. 主张机器生产 8. 维新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 A. 变法的目的不是维护清朝的统治,所以不能得到广泛支持 B. 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遭到顽固派的破坏 C. 变法不够彻底 D. 变法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9. 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有() A. 戊戌变法历时103天,谈不上有什么影响 B. 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 戊戌变法裁撤了冗官,减少了财政开支,提高了政府效率 D. 戊戌变法训练了新式军队,建立了三支海军 10. 拉开戊戌变法运动序幕的一次轰动全国的事件是() A. 公车上书 B. 虎门销烟 C. 兴办民用工业 D. 创办海军 11. 直接引发“公车上书”事件的是() A.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 B. 《马关条约》的签订 C.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D. 八国联军侵华 12. 百日维新期间,发布的对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着最为直接作用的一项措施是()

戊戌变法对中国的影响

戊戌变法对中国的影响 高二八班孙硕璠 清朝末年发生的政治改良运动——戊戌变法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对于中国近代史而言,鄙人认为没有比这次政治改革运动造成的影响更加深远了。以后的八国联军进北京,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甚至辛亥革命都或多或少的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清廷签定了《马关条约》割地赔款。光绪帝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影响下,试图通过变法维新;挽救大清王朝的危亡局势。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年,1898),光绪帝引用康有为等人主张,颁布了一系列维新法令,推行变法新政,新政推行了仅仅103天就被废除了。史称“百日维新”。变法新政的内容主要包括:一、经济方面:保护奖励农、工、商业,在北京设立农工商总局、铁路矿务总局,提倡实业。.二、政治方面:令各衙门删改则例;中央裁撤詹事府、通政司、光禄寺等闲散衙门,三、军事方面:裁汰旧军,令八旗及各省军队一律改练洋操;筹办兵工厂,筹造兵轮四、文教方面:改革科举,废除八股取士制度,改试策论;设立学堂,提倡西学。尽管维新派与帝党相结合所进行的改革相当温和,但它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是一次影响深远的资产阶级性质的

社会改革。 维新变法触犯了守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极力的反对。最终慈禧太后发动宫廷政变,出面训政;重新总揽朝政。戊戌六君子喋血菜市口;光绪帝被幽禁,变法的内容基本全部废除。清朝失去了最后一次主动的和平改进的机会。以后不可避免的用革命运动这种破坏力极大的暴力运动来改进。而作为被动的被推翻和主动的接受改良结果是不一样的。血祭了百日维新,最终导致了辛亥革命。而戊戌变法之后,中国曾经出现过欣欣向荣的局面。假如戊戌变法成功的话,整个中国近代史就有可能改写。清朝甚至可以真正中兴,最起码能够延长国运多年。正是因为戊戌变法的失败,失去了上层改革的机会,引起了一系列恶劣的连锁反应。内忧外患交集,这才使清朝彻底的退出了历史舞台。这其中的教训是很值得深思的。 清朝末年的一场皇帝的家庭悲剧演变成一个国家的悲剧,就是因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缘故。光绪不喜欢隆裕皇后(慈禧的侄女),对珍妃特别宠幸,因此与慈禧龃龉,导致“戊戌变法”之前的“帝后党争”。戊戌变法的失败实际上就是“帝后党争”最后的结局。戊戌变法之后因为慈禧厌恶光绪,清朝宗室载勋、载漪等人乘机

【北师大版】历史选修一:9.3《戊戌变法的失败》学案(含答案)

学案3 戊戌变法的失败 [课程标准] 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一、新旧势力的交锋与戊戌政变 1.新旧势力的交锋 (1)旧势力:①攻击保国会,成立“非保国会”与之对抗。②慈禧太后发布三道谕旨,孤立光绪帝,破坏变法。 ③制造舆论,毁谤康有为。④对新政上谕,顽固派官员公然抵制,有令不行。 (2)新势力:①光绪帝招揽和擢用新人。②惩办打击抵制和破坏新政的顽固守旧官员。 2.戊戌政变 (1)导火线:袁世凯向荣禄告密,出卖维新派。 (2)政变:①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宣布“临朝听政”,囚禁光绪帝、逮捕维新派。②“戊戌六君子”在北京遇害。③新政宣告失败。 [重点精讲] 维新派在形势危急之际拉拢袁世凯,游说西方列强以寻求支持,这说明了什么? (1)首先反映了维新派自身力量薄弱,而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2)反映了维新派并未认清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所以导致对袁世凯的盲目信任和对西方列强对华态度的错误判断。 (3)反映了维新派未能认识到群众力量的强大,不敢发动群众,缺乏群众基础。从根本上说,维新派挽救危机的做法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体现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及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深度点拨] 戊戌变法的发生是必然的,这主要取决于守旧势力对自身根本利益的维护。戊戌变法的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运动,主要目的是通过变法在中国建立起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这是封建地主势力的代表慈禧太后所无法容忍的。另外,戊戌变法的过程同时夹杂着帝党和后党之间的权力争夺。因此,以慈禧为代表的后党绝对不会允许以光绪帝为代表的帝党在改革中势力膨胀。因此,戊戌政变的爆发是不可避免的。 深化探究 探究点1 新旧势力的交锋 材料由于维新变法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社会上反对势力很大。例如废除八股文,使大批读书人通过八股文考取功名、升官发财的梦想破灭,他们自然群起而反对。湖南有个名叫曾廉的举人,甚至上书请求处死康有为和梁启超;一些衙门裁撤后,大批丢了乌纱帽的官员,极端仇视新政,他们或造谣惑众,或上书恫吓,使得京师谣言四起;令旗人自谋生计,更引起不少旗人的强烈不满。这些从中央到地方的反对势力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后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的重要社会基础。 思考 (1)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百日维新名词解释

百日维新 事件概述 百日维新是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光绪帝在维新派推动下进行的一次变法运动。 这次变法自1898年6月11日(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维新变法,至同年9月21日(八月初六)慈禧太后重新“训政”止,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这年是戊戌年,所以历史上又称这次运动为“戊戌变法”或“戊戌维新运动”。 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危机加深。以康有为为首的维 新派组织学会、创办报刊,以“变法维新”为号召,掀起 了维新变法运动。康有为还连续给光绪皇帝上书,力图推 动光绪帝变法。面对外患、内患日亟、“国且不国”的局 面,“不欲为亡国之主”(费行简:《慈禧传信录》)的光绪 皇帝在听取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士变法维新的建议后,毅 然于1898年6月11日下“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维新。 此后,他“政厉雷霆”、“令如流水”地发布了一百多道“除 旧”、“布新”的新政谕旨,主要内容有: 一、选拔维新人才。百日维新伊始,光绪帝接连谕 令朝廷大臣举贤任能,令各省督抚向朝廷保荐 品学端正、通达时务的优秀人才参与变法新政。 6月13日侍读学士徐致靖上折保荐康有为、黄 遵宪、谭嗣同、张元济、梁启超。此后,湖南光绪帝与康有为、梁启超在一起巡抚陈宝箴、詹事府少詹事王锡蕃又分别保荐杨锐、刘光第、严复、林旭等人,均为光绪帝所采用。康有为任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梁启超被委为六品衔办理大学堂译书局事务。9月4日,光绪帝下令将阻挠礼部主事王照上书的礼部尚书怀塔布、许应騤、侍郎堃岫、徐会沣、浦頲、曾广汉等六人全部革职,并赞许王照“不畏强御,勇猛可嘉”,“赏给三品顶戴,以四品京堂候补”。9月5日决定礼部六堂官人选为“礼部尚书著裕禄、李端棻署理,礼部左侍郎著寿耆、王锡蕃署理、礼部右侍郎著萨廉、徐致靖署理。”但在正式任命中,慈禧太后对寿耆、王锡蕃、徐致靖不认可。9月5日光绪帝授杨锐、刘光第、林旭、谭嗣同为四品卿衔,“在军机章京上行走,参预行政事宜”。可惜礼部堂官的撤换和军机四卿的任用,离戊戌政变仅半个月,实际未起多大作用。 二、文化教育改革。首先,废除八股取士制度。百日维新开始以前,康有为等维新人士已多次上折痛陈八股取士制度的严重危害,6月17日御史宋伯鲁上奏由康有为代拟的《请改八股为策论折》,要求各级科举考试,一律废止八股文体,改试策论。光绪帝接受此建议,经慈禧太后准许后,于6月23日颁布上谕,宣布自下科起,“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即八股文)者,一律改试策论”。6月30日、7月19日、8月19日连下三次谕旨,令各省生童岁科考试即行改为策论,不必等候至下届;同时对考试的场次和考试内容作了具体规定,并宣布废除朝考制度。至此,维新派废除八股取士的努力,取得了重大成果。但是这次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取消科举制度,只是改革了考试的内容和文体。在考试内容上保留“四书”、“五经”的同时,增加了中国历史和西方自然科学及政治法律知识。其次,创办学堂,提倡西学。废除八股取士之诏颁行后,康有为等维新人士又屡上奏折,主张在全国创办近代化学堂,改旧式书院为新式学堂,兼习中学、西学,得到光绪帝的支持。1898年6月11日发布的《明定国是诏》明令首先举办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7月3日京师大学堂正式开办。7月10日又谕令各省府、厅、州、县之大小书院及民间的祠庙“一律改为兼习中学西学之学校”。省会改设高等学校,郡改设中学,州县改设小学。以后又陆续颁发谕旨,令各省筹办矿务、海军、农务、编译、医学、茶务等专门学堂;设立译书机构,翻译外国新书;提倡出国游历、游学等。但各省督抚对光绪帝的谕令延宕不办,举动寥寥。 三、经济改革。光绪帝接受康有为等人的主张,屡颁经济改革谕令,包括如下内容: 1.保护及奖励农、工、商业,在北京设立农工商总局、铁路矿务总局,提倡实业,鼓励私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