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抗战时期大后方儿童抗敌木刻画展研究

抗战时期大后方儿童抗敌木刻画展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07689042.html,

抗战时期大后方儿童抗敌木刻画展研究

作者:周莉莉

来源:《速读·中旬》2018年第08期

摘要:抗敌木刻展览是抗战木刻运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展场是木刻工作者工作、战斗的特殊战场,由此铸造了战时社会文化生活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抗战时期,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聚集了众多木刻青年,在此他们把个人的艺术理想与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事业紧紧结合起来,创造了中国美术史上特殊而辉煌的篇章。

关键词:木刻;儿童;画展

抗战时期,重庆抗敌儿童木刻画展十分活跃,尤以育才学校绘画组举办的抗敌美术展览为代表,多种抗敌绘画形式同时展开,有木刻、国画、水彩、素描等。重庆报界等新闻媒体都给予很大的支持,《新蜀报》《新华日报》《中央日报》《大公报》等报纸均有大篇幅对抗敌儿童木刻画展进行报导。

育才学校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于抗战时期在重庆创办的一所专门招收具有一定特长难童的学校,为抗日救亡运动培养了大批人才。担任育才学校绘画组教师的大多是抗战大后方木刻运动的中坚人物,如陈烟桥、汪刃锋、刘铁华、王琦、梅健鹰、张望等人,兴许正是他们的到来把育才学校的教学与抗战文艺运动紧密结合起来,为抗战注入了新生力量,同时也使得育才学校绘画组的社会活动因贴近现实生活而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如《新蜀报》于1941年8月31日第十四期的《木刻专页》上专门介绍育才学校绘画组的木刻成绩,刊登了张大的《开路》、余新的《野外写生》、酆年的《学习与工作》、铁华的《袭击》等五幅木刻作品,以及丁正献的文章《谈儿童木刻》等。在此之前,育才学校绘画组曾出版《幼苗集》,引起爱好木刻作者们的极大关注。1942年3月,又出版第二集,画集收集了张作民、

李林、徐宏才、舒元莹、邓年、余新、宋昌达等儿童的木刻作品。育才学校绘画组的木刻作品除出版画集之外,还经常出现在报纸和杂志上,《新华日报》就曾多次刊登他们的木刻作品。

1942年1月11日,育才学校绘画组主办的《抗敌儿童画展》在中苏文协开幕,12日,《大公报》报导:“育才学校绘画展览,昨在中苏文协举行,参观者至多”;同日《新华日报》特出特刊刊载了廖冰兄的《控诉与呼吁——写给育才小朋友画展的观众们》,刘铁华的《育才学校绘画组概况》,以及署名雪的《艺术的新生命——记参观育才画展》三篇文章,和宋昌达(13岁)、张大羽(15岁)的《农家乐》《击敌》两幅木刻作品。雪在文中道:“抗战以来,曾举起锋利的刀笔的木刻工作者,奔走火线,深入后方,却也尽了刀笔的作用。但是由于孤军作战,人材的不集中,经费的无援,大后方木刻工作始终是艺术部门中最沉寂的一环,去年春天以后,这些锋利的刀笔,几乎僵住不动了。”皖南事变发生后,大后方木刻运动陷入万马齐喑究可哀的状态,致使出现上面的状态,而这次育才学校绘画组的展览预示着希望的到来,正如雪在文中说的:“……几十幅木刻中,强有力的刻画着祖国的受难!敌人残暴的进攻,敌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