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聚焦“教”“ 学”“ 练”,助力语文要素落地

聚焦“教”“ 学”“ 练”,助力语文要素落地

聚焦 “教”“ 学”“ 练”,助力语文要素落地
——以统编三下第八单元为例
摘要: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通过双线组元,明示出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要素之间呈梯度螺旋上升。作为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显性线索,“语文要素”是贯穿新教材的主线、明线。统编版三下第八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复述故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纵向横向把握教材内容,从整体感知入手,解读“复述”要教什么;聚焦“教”“ 学”“ 练”, 落实“复述”怎么教;强化评价动力,把握“复述”怎么评,以助力语文要素落地,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要素 教学练 复述
作为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显性线索,“语文要素”是贯穿新教材的主线、明线。用好“语文要素”这把钥匙,就能精准打开统编语文新教材,用好新教材,真正让“好教利学”在课堂中落地。三下第八单元以“了解故事内容,复述故事”为阅读要素,编排《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漏》两篇精读课文,《方帽子店》《枣核》两篇略读课文以及“交流平台”等栏目,集中落实单元语文要素,让“复述故事”有了抓手。教师该怎么理解和把握这些语文要素的含义以及语文要素与课文之间的联系,并通过教学实践将语文要素落到实处呢?下面笔者以统统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为例,谈谈自己的解读和策略。
一、注重整体感知,解读“复述”教什么
“整体性”是统编语文教材的重要特点。单元教材在 “语文要素”统领下,包括课文、课后习题、字词句运用、交流平台、口语交际、写话、我爱阅读都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安排。不仅如此,单元之间、年级、学段、全套教材的整体都很清晰,需要系统理解、准确把握。对于“复述”这一语文要素的解读,要突出整体,纵横联系,既要读好语文要素长线发展系列,又要读懂单元要素内在关联,读好了这两个系统,才能抓住单元整体的核心和灵魂。
1.纵向把握,读出发展
统编版教材通过“阅 读”“表达”系列构建训练体系,对学生的复述能力尤为重视,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对于“讲故事”或“复述故事”是有一个长线安排的。二年级上册是借助图片、关键词、示意图等形式讲故事;三年级是练习借助表格、图文信息等详细复述故事内容;四年级是练习简要地复述故事;五六年级是练习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可见,部编教材关于“讲故事”或“复述故事”,是按照由易到难的梯度落实训练目标,在方法的运用中不断提升训练目标。语文要素线索清楚,层次明晰,螺旋上升,稳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以下是笔者梳理的

各年段复述能力发展序列 (如表1所示)。
二年级:讲故事 三年级:详细复述 四年级:简要复述 五六年级:创造性复述
借助图片、关键词、故事主干、思维导图、连环画。 把握顺序,讲清事件来龙去脉,讲清人物的表现,学习换人称讲述并尝试改编。 提炼小标题,找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根据故事列车讲述,分清详略,讲清关键细节 。 转换人称,展开联想,加入情节,加入议论,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表1)
梳理发现,三下第八单元 “了复述故事”是统编教科书从二年级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正式提出“复述”以来的第12次复述。复述的方法是延续二年级借助表格、示意图、路线图等方法来讲故事, 但能力要求明显有提升,由“按顺序复述原文并交流感受”到“学习设身处地思考, 转换人称改编”再到“三年级下册续编创编故事”。 三年级的选文长度、难度明显增加,对复述的要求逐步提高。教学时,需要我们以发现的眼光,从教材中找寻语文要素(复述训练点),并通过有层次、有梯度的教与学,稳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2. 横向关联,读懂系统
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系统。教学需要站在单元高度,理清各课复述教学的要点及它们之间的承接关系,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延展提升,让它们形成一个螺旋上升的“复述”系统链。三下前面几个单元已有孕伏、铺垫,第八单元则着力重点教学,教出层次,学到方法,并进一步延伸与运用。篇章页开门见山,直接点出了“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要素。两篇精读课文以课后练习提示,但分工略有不同:《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要“初步了解复述的概念,学习填写表格,借助表格了解故事内容,复述故事”。《漏》要学习借助示意图和文字提示了解故事内容,巩固借助表格复述故事的方法。而两篇略读课文在课前导语中提示了教学重点:《方帽子店》要巩固填写表格的方法,借助表格了解故事内容,再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枣核》要练习借助表格、示意图和文字等方法复述故事,基本掌握以上方法,并愿意自主运用,练习复述。如果有兴趣,试着续编这个故事。“交流平台”栏目则重点对复述故事的方法进行梳理小结。这样,单元导语提示任务,精读课文学方法,略读课文用方法,交流平台梳理总结,前有铺垫,中有教学,后有延展,通过反复操练和巩固,真正形成了让语文要素有教的经历、学的过程、练的情境,让这一要素(见表2)自然落地。
统编三下“复述故事”教学层次系列

次 单元 课 文 课后练习例举 教学层次
三下 第二单元 《鹿角和鹿腿》

“根据下面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前瞻铺垫
第三单元 《赵州桥》 “假如你是导游,试着用下面的词语,向游客介绍赵州桥。”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结合课文内容和图画,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
第八单元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默读课文,填写下面的表格,再借助表格复述这个故事。”“假如裁缝是急性子,顾客是慢性子,他们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发挥想象,讲给同学听。” 重点教学
《方帽子店》 “默读课文,说说故事中的哪部分内容是你最意想不到的,再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部分。”
《漏》 “借助下面的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复述这个故事。”
《枣核》 “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如果有兴趣,试着续编这个故事。” 拓展运用
(表2)
二、深化方法意识,落实“复述”怎么教
学习有法,学无定法。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朱自清先生就感叹“那时的国文教师对我们帮助很少,大家只茫然地读,茫然地写;有了指点方法的书,仿佛夜行有了电棒”。 统编教科书有关学习方法的指导集中体现在“交流平台”栏目、课后练习或课文旁批中,如,本单元复述故事的方法,交流平台(对话交流式)进行了介绍: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知道了复述故事不是背诵课文,而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讲出来。我会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样就能按顺序复述,重要情节也不会遗漏。这些复述的方法真若“夜行的电棒”,有了它,学生的复述一定更有方向。为了能够高效落实单元中的语文要素,教师既需要充分研读文本,又需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先以“单元导语”找准教学起点,再分别利用四篇课文教方法、学方法、练方法,最后用“交流平台”进行梳理总结,通过教,学,练,实现“一单元一得”。
1.捕捉难点,教透彻
有的教材内容并不等于教学内容,教材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处理,以便于学生进行准确、深入的学习。比如《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教材的表格里,只是简单列出“时间”“急性子顾客的要求”“慢性子裁缝的表现”。如果让学生直接自己填表格再复述,学生会觉得无从下手。教师需要教学生填表格方法。
就以第一列“时间”为例,教材表格里,明确列出的是“第一天、 第二天、第三天、又过了一天”,可是文本里并没有明确的“第一天”字样,学生需根据前后文联系来提取信息。教学时,第一,前后联系,梳理时间。让学生先找到很明确的“第二天、 第三天”字样的句子,那么由此

推回去,“第一天”的句子是从“故事发生在冬天”开始的。这样,故事的时间链就建立起来了。第二,授之于渔,教出方法。聚焦第一天,明确急性子顾客的要求和慢性子裁缝的反应,通过讨论填表(见表3)。抓住“三家”“性子最急” “什么时候”等关键词感受顾客的“急性子”。基于此,让学生思考:这顾客真的是够急的。可惜他偏偏遇到了一位性子最慢的裁缝。读一读裁缝的回答,想一想,裁缝的表现是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贴词卡:表现、说、补充。适时,教师根据板贴示范复述第一次对话,让学生明白复述是主要内容是不能改的,但是又不必一字不差地背诵。第三,小组合作,练习复述。四人小组合作运用刚才习得的抓关键词复述的方法复述第五次对话。小组合作要求:①合作读对话,找出能帮助复述的关键词写在词卡上;②借助选出来的关键词练习复述。最后梳理出“找关键词、写在词卡上、练习复述”的方法,表格呈现急性子顾客的要求变化和慢性子裁缝的表现(见表3)。学生有了方法指导,把第一天的故事用自己的语言有条理地复述出来就不是难事了。
时间 急性子顾客的要求 慢性子裁缝的表现
第一天 做棉袄
三家 性子最急 什么时候
噌的 跳 这么慢
算啦 夹 走
纳闷 为什么
不耐烦 说 补充
冬天 明年
不一样 性子最慢
叫住 最适合
一拿到 就穿上
笑话 夸奖 羡慕
(表3)
本文是“复述”单元的第一课,其核心语文要素是“借助表格进行详细复述。一张表格,几个关键词,层层搭建支架,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自然而然地学会了复述方法。
2.善于引导,学扎实
有了精准教打基础,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表格提示了解课文内容、抓关键词复述故事这一单元语文要素。《漏》是本组第二篇课文,要继续以“导学”为主,精细各个“导”的环节,将主要信息的提取与课文内容的梳理有机结合起来。《漏》这一课,在突破复述难点上,主要抓住三方面,第一,读懂示意图,了解内容。充分利用课后示意图,帮助学生读懂课后示意图,明白左边的图标画的是故事发生的地点,右边的文字提示是在该地点发生的事情。借助示意图帮助学生弄明白了故事的前因后果,厘清故事脉络。第二,聚焦“说漏”,体会趣味。默读课文第1-9自然段,用横线画出你觉得特别有意思的地方。引导交流反馈,板书关键词,指导朗读。目的是在充满妙趣的故事情境中交流分享有意思的内容,体会故事的语言特点和情节的有趣,让学生明白《漏》这个故事的情节发展和人物的心理紧密相关,心理活动是这个故事的重

要组成部分,复述时尽量不要遗漏。这里各种形式的朗读实践为后面的复述作好铺垫。第三,搭建支架,尝试复述。教师先以第3自然段为例,为学生作复述示范:运用上节课学会的借助表格梳理关键词的方法,结合故事“反复”的语言特点来帮助复述。再引导学生围绕“听了老婆婆说‘就怕漏’,老虎和贼是怎么被吓跑的呢?”选择关键词记录到“复述手卡” (见表4)的表格中。最后,学生根据自己梳理的关键词表格,尝试复述。这样的梯度搭建复述支架,有效分解复述难点,学生在课堂上收获明显。
复述手卡
自然段 老虎 贼
3、 (墙壁)抓、钻 (屋顶)挖、准备跳
4、5 老公公老婆婆要说“漏”
6、7
8、9
(表4)
3. 迁移方法,练到位
《语文课程标准》很明确地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如果是教,倡导“把方法用方法教到位”,如果是练习,倡导“把方法练到位”。《方帽子店》为略读课,可用来检测复述要素的学习效果。第一,回顾方法,梳理情节。回顾二年级学习《羿射九日》时,我们已经学会通过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本课也运用这种方法梳理故事情节(见表5)。
(表5)
第二,迁移表格,可视复述。在学生把握故事主要内容后,就让学生自己来设计表格,自己来找关键词填写表格,自己借助表格练习复述。活动设计分别如下:
小组合作:1.默读1-6自然段,按要求找关键词。2.试着借助表格复述。 复述手卡( )
根据内容填写表格,并借助表格复述这一部分。
人物 表现(动作、语言等) 人物 表现(动作、语言等)
方帽子店 只做方帽子;不能改的
大人们
小孩子们
时间:3分钟 时间:5分钟
时间 急性子顾客的要求 慢性子裁缝的表现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又过了一天
(表6) (表7) (表8)
首先,回忆上一课复述的方法——《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借助了这样一张表格复述(见表6)。那现在我们就用表格来复述《方帽子店》的起因(1-6自然段)。怎么设计表格?师生合作设计(见表7)。接下来,头脑风暴,四人小组合作找关键词填表,再复述。最后,迁移运用,同桌合作制作“复述手卡”,选择复述经过还是结果来填写开放式的“复述手卡”(见表8)并练习复述。表格运用教学帮助学生梳理文章内容,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还能帮助学生借助表格进行复述课文,让学生的表达思维表现可视化。
《枣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