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与国家意识

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与国家意识

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与国家意识
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与国家意识

工会的组织规则,引导工人组织起来,建立可自由加入或退出的工会。工会只代表劳工的利益,而不听命于任何其他组织或机构。工会领导人也是劳工的一部分。工会要力争与企业协商权利,主动参与事关劳动者利益的企业经营决策事项,让工会成为和谐劳资关系构建的制度保证。

5.道德文化

通过道德自律和文化建设调节劳资关系即是从道德或文化层面上讲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强势资本所有者应具有更多的平等意识与人本意识,在全社会倡导这种观念,这不仅对弱者有利、对社会有利、对企业长期发展有利,最终也有助于夯实和谐社会的微观基础。

此外,和谐劳资关系的文化构建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员工要清除落后的劳资关系根本对立的理念,尊重和理解雇主劳动,提高自身素质;企业要积极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建立良好的组织心理契约关系;政府要建立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为劳资双方提供多种学习培训机会、规范劳动力市场。搭建劳资双方的信息交流平台;工会组织要重视宏观参与,积极通过与政府和企业三方协调机制,对涉及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进行沟通和协商。按照法律规定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建立雇主与职工的协商机制,形成企业劳资关系的自我调节机制。

参考文献

[1]乔健.新劳动法在艰难中起步——2008中国劳动关系回顾[J].劳动关系,2009(2).

[2]刘佑铭.论技术进步在劳资关系演变中的作用[J].教学与研究,2010(8).

[3]陈志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及面临的问题[J].航天工业管理,2004(05)

[4]余培源.构建中国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0).

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与国家意识

禹得水 姜超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 西安 710071)

【摘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对于当代大学生,他们作为未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生力军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接班人,加强对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对国家民族的热情,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精神;爱国

一、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人类文明中一笔宝贵的财富,有其独特的魅力,有不朽的生命力,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宝库,是培育子孙后代民族灵魂的教科书,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族精神动力。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首先就涉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其展的问题。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注重继承中华文明,提高国民素质,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以倡导和弘扬。及时提出了“五讲四美三热爱”和做“四有”新人、“八荣八耻”的要求。那么当代大学生如何认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

1.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仍不失时代价值

著名史学家张岂之先生认为:“我们首先要继续研究西方的文明,同时,作为中国的大学生,要有一个立足点,即要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修养。为其如此,才能有辨识世界文化的能力,才能有更高度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情感。”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超过六成的当代大学生在自己所遵循的人生准则中,选择了中国传统文化而非西方文化。这表明当代大学生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中,注重传统、注重继承的积极价值取向。

邓小平同志曾严肃地谈到:“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大学生抵御西方国家通过文化教育来进行渗透和演变的最有力武器。在对当代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其思想的主流还是积极向上的,超过八成的同学为自己身为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和骄傲,对国家民族抱有坚定的信念。随着全球化以及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正在越来越多的引起世界的关注,中医中药、中国功夫、中华美食、中国工艺产品、中国艺术等等,都越来越多的走向世界。与此同时,前来中国的留学生日益增多,汉语HSK考试也越来越火热,世界各地纷纷涌现学习中文的潮流。这些都无疑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的熏陶与教育。

2.中国传统节日越来越受到拥护和欢迎

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它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表达着对美好的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和向往,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西方节日被中国所了解,情人节、圣诞节在中国风靡一时。与此同时,中国的传统节日也在西方国家掀起热潮,春节、中秋节等等中国传统节日及其代表物广泛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

在对当代大学生的调查了解中发现,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传统节日仍受到多数同学的青睐,追求猎奇、崇尚西方“舶来品”者,仍是极少同学。多达半数的同学喜爱、愿意过中国传统节日。而崇尚西方节日的同学人数不到一成。这显示出了在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进程中,中国当代大学生并未失去“自我”,失去对自身民族性的认同和眷恋。

二、对国家和个人关系的认知

1.国家政治稳定与个人成才关系密切

有学者说:“一个人的历史和一个国家的历史是两个同心的圆,一个是小圆,一个是大圆,但因为同心,总会有许多重叠的地方。”国家、民族、个人、文化,这四个因素构成一个相关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国家、民族和个人通过共同的文化结合在一起。在调查了解中发现,当代大学生高度认同国家政治稳定与个人成才的密切关系。绝大多数同学都认为国家政治稳定和个人成才紧密不可分。因此,大学生应该树立共同理想,在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相统一的前提下发展自身,绝不能把自己孤立于社会之外,只重视个人成长,而不重视国家发展。

2.关注国家政经稳定

从古至今,国内外的各个重大政治要问无疑都会成为大学校园中的话题。中国的大学生自古便对国内外的重大政治问题与热点问题保持着高度的关注。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上涌现出多种多样的关于中国政治稳定的言论,其中不乏一些言辞过于偏激之谈。但是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同学依然对国家政局的稳定发展“很有信心”,认为21世纪的中国必将走向强盛。这表明,作为当代改革开放事业的主要受益者,当代大学生亲眼看到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入世、申奥、航空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使他们对国家的发展高度认同,不再容易被某种思潮或是被某种势力左右而采取过激的行为,能够正确、客观、较为成熟地辨明来自互联网的各种信息。

在一份对中国加入WTO后的调查中显示:绝大部分同学对我国加入WTO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充满信心,并且认为,加入WTO是中国融入全球化经济的必经之路,这不仅会给我国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会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广阔的前景,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3.对社会主义前景充满信心

在一次由《人民论坛》组织的对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当

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浓厚,75.4%的大学生为作为中国公民而感到自豪,87.9%的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九成的同学比较赞同和非常赞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认为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

然而也应看到共产主义理想与大学生思想现实还有一定的距离,需要当代大学生继续对我国历史、国情和现行制度的深刻理解和认识,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

三、对出国问题的认知

1.对西方经济大国无明显崇拜意识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大学生出国深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各种言论,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是当代大学生受到西方文化蛊惑而产生的“崇洋媚外”心理,有人认为是当代大学生丧失了对国家民族的信心,缺少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荣耀感。那么当代大学生自己如何认识这个问题?

以美国为例,大多数同学在谈及美国时并没有明显的崇拜意识,同学们认为美国经济发展迅速,值得佩服,但同时对于美国的更多印象则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论及近年来经济领先世界的国家——日本,大多数中国学生表现出的是一种厌恶感。作为中国民众中最敏感、最容易为爱国主义情绪所感染的群体,中国大学生从内心深处讨厌和憎恶日本。最近几年,一直流行着“抵制日货”的口号,在大学生群体中,更多的同学认为“在同等的条件、质量下,必然选择国货”。也有部分同学认为,购买国货与民族意识没有必然联系。

2.对出国深造表示高度认同

绝大多数学生对于出国深造都表现出了同一个信念,那就是高中历史课本上讲到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认为出国者并非显示不爱国,而是为了学成之后报效国家。也有不少同学认为国内就业压力过大,出国一是可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机会,另外从国外归来后自身的竞争力也将有所提升,正所谓“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综合各种对于出国原因的分析,都凸显出了当代大学生对于出国深造的高度认同,同时也表现出了当代大学生认为谋求出国者并不能简单地与不爱国划等号,更不是对国家民族未来失去信心。

四、对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与国家意识的若干思考

1.爱国主义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只有弘扬内在统一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相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将不断被弱化,爱国主义教育往往流于形式。邓小平总结说:“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为使作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认知到,我们必须长期坚持改革开放的既定国策,但同时决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决不放弃国家主权,决不放弃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决不依附于外国资本。

2.引导学生将爱国激情转化为行动

历史上,学生一直都是爱国运动的先锋队,当代大学生在国家民族认同上,主流趋向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偏颇,不够全面深刻。以在大学生中较为盛行的“反日”为例,在互联网上,一些学生不完全是因为日本的所作所为而“反日”,也是因为其他许多非日本的因素在“反日”。于是,“反日”成了一个发泄各种不满的“出气筒”,它实际上承载着许多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和冲突。许多大学生正处于年轻气盛、个性张扬的时期,怀着爱国的激情,却往往容易做出过于偏激的事情。

应该帮助大学生认识到爱国意识与爱国行为的统一性。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大学生以正确的方式表达爱国情感,不断成熟、不断完善,使这种积极向上的爱国力量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前进动力!

参考文献

[1]黄朗.对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思考[J].探索,2002,1(96).

[2]徐雅芬.经济全球化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J].德育论坛,2002,6(53).

[3]徐玫.谈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J].教研探索2008,5(22).

作者简介:

禹得水(1984—),男,硕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助理工程师。

姜超颖(1984—),女,硕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助理工程师。

高等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赋权方法比较研究

王淑慧 胡景男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 100029)

【摘要】对指标进行赋值,是绩效评价工作的关键环节。本文对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常用的权重确定的主要方法,即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法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优点和缺陷,并提出采用组合赋权方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建议,以提高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的科学性,得到准确、合理的绩效评价结果。

【关键词】绩效评价;指标权重;赋权方法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运作与绩效进行客观地评价,并将评价信息应用于未来决策优化、促进被监督主体达到预期绩效的管理行为。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属于多指标综合评价,指标权数与指标变量取值是影响最终评价结果的两大重要因素。权数确定是否科学合理及计算是否准确对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及指导价值尤为重要。指标赋权方法的选择,尤其影响到指标体系的设计、指标权重的确定,以及对评价结果的应用,在整个绩效评价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目前,对指标权重的确定主观随意性较强,严重影响着评价结果的客观性,鉴于此,本文对几种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提出将各方法组合运用的建议。

一、指标赋权方法理论和实践研究

1.指标赋权方法的分类

多指标综合评价确权方法可归为两大类:主观赋权评价法和客观赋权评价法。主观赋权法多采取定性的方法,由专家根据经验进行主观判断而得到权数,如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等。客观赋权法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它基于指标数据信息,通过建立一定的数理推导计算出权重系数,如TOPSIS法、灰色关联度法、变异系数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

2.各种赋权方法的比较研究

一般而言,样本数据完整,应采用熵值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如果缺乏样本数据,则应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而且层次分析法计算结果的可信度高于德尔菲法;熵值法和灰色关联度法比较精确,因子分析法有较大偏差;若样本中含有大量的模糊数据,且同一层次指标个数较多,应先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分类,再用AHP法分别做各个子类的权重。

二、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赋权方法比较分析

1.主观赋权法

应用比较广泛的主观赋权法是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与层次分析(AHP)法。

(1)德尔菲法。该方法是依据若干专家的知识与经验,对已拟出的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判断并赋予相应权值的一种调查法。该方法一般需经过多轮匿名调查,在专家意见比较一致的基础上,由组织者对专家意见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优点是:该方法适用范围广,不受是否有样本数据的限制,如果专家选择适当,能够较好反映普遍性的意见。缺点是:受专家知识、经验等主观因素影响,过程较繁琐,指标权重的确定往往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当多个专家判断发生争议时,不容易得到有效解决。适用于不易直接量化的一些模糊性指标。[1](2)层次分析(AHP)法。AHP法是一种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将决策者的经验予以量化,特别适用于目标结构复杂且缺乏数据的情况。如果缺乏样本数据,特别是含有大量定性指标时,建议采用AHP法。

与德尔菲法相比,该方法的优点主要有:①AHP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的科学决策方法。通过两两比较标度值的方法,既包含了主观的逻辑判断和分析,又进行客观的精

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总结

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总结 导语:当代大学生大多数赞成或接受共产主义理想, 但也有人内心认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渺茫的。以下小编 为大家介绍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总结文章,仅供参考! 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总结他们是即将迈向社会 的一群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是家的希望,他们是时代 的象征,他们纯洁善良,热情奔放,他们敢于冒险,勇于 探索,他们就是当代的大学生。 目前,我国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多数大学生能认识到人的价值不仅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而且也包括人对社会的责人和贡献。然而,由于我国当前正处以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运作法规和秩序上不健全,加之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使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向“自我”倾斜,被“金钱”扭曲,对其人生价值观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其主要表现在: 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赞成或接受共产主义理想,但也有人内心认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渺茫的。他们大多数虽然赞成“人生价值在于奉献”,但往往又未将其完全付诸行动。部 分大学生把“挣很多钱”,“当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的

标准,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一些大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不刻苦学习,高唱“六十分万岁”;有的人甚至认为“理想理想,见钱就想”,“前途前途,有利就图”。 重个人利益轻集体利益。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赞成正确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为国家,为集体作出贡献,赞同以集体主义为价值的核心。但目前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在部分大学生中也颇有市场。一些大学生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一当前事,先为自己打算。一些人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等价交换关系,时时从“利己“出发,对同学漠不关心,对集体活动毫不热情,缺乏社会责任感。 (三)重才能轻道德品质。 一些大学生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仅决定于个人的学识,才能,机遇和人际关系,而与个人品质无直接关系,故出现了“重才轻德”的倾向。一些人把精力放在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方面,而在个人道德上出现滑坡,他们在政治上不求上进,不讲职业道德,为谋求个人利益而见利忘义。 (四)重奢侈享受轻艰苦奋斗。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出现了高收入阶层,不爆发者少者以高消费为荣,大

谈谈大学生增强国家安全忧患意识的重要性

谈谈大学生增强国家安全忧患意识的重要性 姓名:吴君可班级:1202(net)专业:软件开发(net方向)学号:201202050233 前言: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世界向着总体和平的方向发展,但战争的威胁任然存在。局部战争,恐怖主义,霸权政治。对世界的和平与国家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而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理应关心,关注这类事件的发生,时刻警惕敌对势力的威胁与渗透,维护国家安全,增强对国内外大大事的关注,增强国家忧患意识,增强国家责任感,使命感。 一、国家忧患意识是什么及其重要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在我认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忧患意识对于一个国家、民族、集体乃至个人的荣辱兴衰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这至少表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忧患意识是一个国家、民族危机感和使命感产生的动力源。人类的历史表明,一个没有危机感和使命感的国家,是没有前途的国家;一个没有危机感和使命感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其最终结果,势必会走上国破家亡的衰败之路。而忧患意识首先是一种危机感和紧迫感。大清王朝末年的衰败,直至丧权辱国悲剧的不断上演,就是明证。 其二,忧患意识是唤起人们爱国主义精神的警示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这种精神在维护国家安全统一、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强烈的忧患意识体现了一个民族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是热爱祖国、关心民众的集中反映。 其三,忧患意识是增强全民国防观念的助推器。国防观念的强弱,事关国家安危存亡。历史上的无数事实表明,国防和国防观念的强弱,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强烈的忧患意识,正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防稳固的重要基石。建国之初,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选择充满忧患意识的《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对此,毛泽东同志的解释是,这首歌,教人们居安思危。因此说,忧患意识的一个重要表征,是执政者、决策者长远的历史眼光和深邃的战略眼光。增强忧患意识,有助于我们科学判断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既把握机遇,也认清挑战;既看到成绩,也认清不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支军队永不自满地向前迈进。 一个民族有了忧患意识,才能自强不息;一个国家有了忧患意识,才能兴旺发达;一支军队有了忧患意识,才能无往不胜。从这个意义上说,忧患意识就是政治意识、责任意识,也是大局意识、长远意识和战略意识。的确,人类的发展史一再证明,忧患意识对于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及个人来说,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是万万不可缺少的。 二、我国周边的安全形势及其现状: 众所周知,自70年代对越反击战后,我国基本处于和平状态,无明显对外战争,然而不幸的是,近年来我国的周边环境逐渐恶化,领土、海洋争端不断凸显,周边国家政局动荡,恐怖势力蔓延。而一国的周边环境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稳定的周边

浅谈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_孙盟盟

78 孙盟盟,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作者简介:1、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 1.1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是积极的,他们善于捕捉和接受新生事物,报纸、广播、电视,特别是网络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是务实的,对人生价值的看法与选择,许多大学生都有自己的见解。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进取的、向上的。当代大学生对“追求健康向上、对社会有所作为”的人生价值观普遍持认可态度。他们富于同情心、责任感和正义感,越来越多的当代大学生追求完美的人格质量。 1.2大学生价值观的误区。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当代大学生中个人主义的现象有所抬头,表现在:只顾自己利益,处处为自己着想、不愿关心和帮助他人,不参加集体活动,狭隘的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现象严重。拜金主义的兴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个别大学生开始接受并认同金钱至上的观点,出现了拜金主义,崇拜金钱,以含金量作为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准。对优良传统的冷漠与价值偶像的错位。 2、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原因分析 2.1社会转型不可避免的折射和影响。大学生价值观极易受社会环境变迁的影响,当前我国社会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出复杂多样的态势,不同价值观相互冲突,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特别是当代大学生造成了思想混乱、价值迷茫,产生了大量道德失范现象。 2.2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价值观念的渗透和冲击。全球化如 同一柄“双刃剑”,各国在加强政治、经济、文化合作与交流的同时,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念也迅速地在全球蔓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这些西方腐朽思想通过大众传媒和文化产品,在消遣和娱乐的幌子下进行大规模的传播和渗透,向人们宣传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同时一些西方社会思潮也趁虚而入,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追求产生了很大影响,并渗透到大学生日常行为和社会认知之中。 2.3学校价值观教育机制的不健全和网络传媒的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长期以来形成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而新的工作体系尚在建立之中。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单调、内容僵化、针对性不强、手段落后、教育力度不够的问题比较突出。学校在学生价值观教育上目标过高、缺乏层次递进性,远离时代;同时各种传媒如网络、影视、书刊等热衷于宣传和介绍西方各种价值观念,甚至封建迷信的某些歪理邪说,加上对很多新生事物的迷惑不解,许多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价值观困惑,有的精神空虚,缺乏理想信念,终日沉迷于网聊、网游之中;有的价值导向异化,一味模仿明星和西方饮食、服饰、生活方式,成为所谓的“新新人类”。 2.4家庭教育的缺乏。家庭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长期、深刻的影响。我们国家目前的家庭教育非常缺乏,尽管多数家长在主观上也认同社会主导价值观,但出于对子女适应现实社会的担忧和对其眼前利益的维护,往往在具体问题处理上又采用实用主义的做法,在价值观教育上倾向于个人本位和“金钱”本位,这种倾向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2.5当代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弱点。当前大学生缺乏对国情民情的切身感受和具体了解,缺乏生活实际的磨练和对社会制度、社 会规范、社会思想意识的思考,这样很容易在价值观的选择上产生偏差。从心理学角度看,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他们的思维、情感处于变化发展之中,他们在各方面的心理特点上充满矛盾,处于极不稳定的变化中,观念的多元和多变又使他们无所适从。 3、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3.1加强理论引导,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是在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的理念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这一核心价值体系对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是一种基本规范和准则,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和保障。我们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和主导因素,并结合大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更新教育模式,以科学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利用各种教育阵地,通过多种渠道,全方位地开展教育,将其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观。 3.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决弘扬主旋律,以正面宣传为主,树立先进典型,抓好示范教育,为大学生价值观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各类网站要把握好正确的导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教育活动;依法加强对高校周围的文化、娱乐、商业活动的管理,坚决打击侵害学生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的不法行为,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 3.3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历来是高校精神文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作为一种非强制教育手段,主要通过创造一种特殊的文化环境来实现课堂以外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效果,使学生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内化了教育要求。 3.4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价值观形成中的作用。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须使社会的要求内化为个体内在的需要,这样才能使大学生主动、自觉地去创造社会所需要的行为,并从而体验到自己对社会所作的贡献,理解人生的真正价值与意义。 首先,社会实践活动是促进教育影响转化为大学生内在价值观的基础。要加强实践的环节,开展各种活动让大学生承担一定的社会任务,使大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在社会动态的发展中寻找大学生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有机结合点。 其次,大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理解道德规范的内涵,然后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和意志,在外化为行为和习惯,最终形成稳定的价值观。他们在进行社会交往与协作的过程中,一方面践履社会、集体或教师提出的思想道德规范与要求;另一方面自身也会产生评价和调节人际关系及他人行为的需要。 最后,大学生要身体力行,从实践体验中去认识、理解、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逐渐形成相应的价值观,从而实现由知到信,从信到行的两次飞跃。 3.5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家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长期而深远的影响。首先,家庭教(下转第83页) 孙盟盟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白城137000) 浅谈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 [摘要]由于我国社会正处在重要的转型时期,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通 过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的原因分析,揭示了其价值观变化的内在本质,并对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建设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社会转型;大学生;价值观;价值体系[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489(2009)23-0078-01

当前大学生中华传统民族精神现状调查与分析

当前大学生中华传统民族精神现状调查与分析 摘要:文化是民族精神的一种载体。针对大学生对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认识,以科学客观的学术态度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理性分析。为了突出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对的民族精神,调查方式以网上问卷和实地交流为主。网上调查面向全国大学生,实地以重庆工商大学为主,从而提供了论述依据。另外鉴于儒家文化及其体现的人文精神为中国历史上的主流文化和意识,所以调查的“中华传统民族精神”认为是以儒家为代表的文化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传统精神继承儒家文化 1.引言:“至少在辛亥革命以来,儒学思想由于社会的急剧变化而没落”①历史的变迁, 由于近代长期闭关锁国带来了科技文化的落后,认识到这一点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和爱国主义人士一方面批判原有文化,一方面西学东渐。由于一系列历史政治原因的影响,我们有必要了解作为当代主流的大学生传统民族精神。 2.调查话题:a.您如何看待传统民族精神 b.您认为传统精神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c.您喜欢传统精神的哪种精神 d.传统精神的主要意义 e.现代人还保存了多少传统民族精神 3.调查结果分析:大部分大学生对于民族精神知道其大略和一些常识,但是在行为方法上,民族传统精神并不作为唯一的指导标准,对于传统民族精神其坚持标准多以现实利益为指标。大家多认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儿乐”为传统远大精神的典范,而对三纲五常犹为反感,传统精神包含范围广泛,儒系行为礼节涉及文化政治交往各个方面以加强对儒学内涵的拱卫和实践,这使得很多人认为传统是对人各方面的限制,有碍于个性的张扬。更有的认为传统精神枯燥乏味而禁锢人性,应该学习西式文明,或者对我们的传统民族精神持质疑态度。在第三个问题的调查中多数人愿意以“独善其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为处事座右铭,而“克己修身”认同明显少于前者。有一部分同学认为:传统精神有其爱国,修养自身的积极方面,但很多是作为封建统治者的工具。当然,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于中华文明没有中断而延伸至今有其积极意义。很多人人认为我们保存了较少的传统精神,例如:诚信,谦虚,有礼,特别从公共素养及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追求学问方面。而认为日本、韩国等国家继承了较多的中国文化及其所包涵的传统精神。 4.总结: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是其文明的精髓,我认为大学生对其传承并把他作为自己品质的一部分需要特定的社会政治背景,特别需要社会的导向和认同、政府的鼓励支持。而我们所具有的民族精神相对淡薄,往往知其存在,而不知道其意义和传承,更没有意识把其作为自生意识的一部分。随着全球化的大发展,文化必然相互融合,文化的多元也将势不可挡,只有我们批判的接受了我们自己的文化精神,才能尽显我们民族的特色。 所以我们应该:第一.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力度。教育的本质是“教化”,教化的目的是“育人”。教育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基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国民教育,尤其是对广大青少年的教育。要通过广泛的国民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在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崇高精神和品格,把全民族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把全民族的精神和士气振奋起来,激发人们特别是青年一代热爱民族,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为祖国繁荣富强、为民族伟大复兴、为人民幸福安康贡献自己的力量。要把在未成年人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办学育人的重要任务,加强组织领导,

大学生增强国家安全忧患意识的重要性论文

大学生增强国家安全忧患意识的重要性 摘要:国家安全关系到国家存亡,民族兴衰,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和平稳定的建设环境。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也是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重点对象,其国家安全意识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所以增强大学生国家安全忧患意识非常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 国家安全是国家没有内部的混乱与疾患的客观状态也就是国家既没有外部 的威胁和侵害又没有内部的混乱和疾患的客观状态。这是国家安全的基本含义。国家安全的十大构成因素:国民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信息安全。 当前, 大学生对国家安全的认识仍停留在军事、战争、国防、领土、情报、间谍这类传统的区域, 忽视了对文化、信息等新兴领域的认识。比如, 成都一大学生毕业后到承担国防重点攻关任务的某研究所工作。一天,他为了向网友展示自己掌握的歼十战斗机专业水准,抱着别人的信息都不准确,自己从事过这项研究,应当有责任发表一篇最权威的文章的想法, 在网上编发了帖子, 告知网友自己所了解的信息,泄露了国家秘密。这个大学生网上泄密, 表现出极差的忧患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倘若他稍有对国家安全的忧患意识、保密意识,也就不会将国家秘密泄露出去而造成终生悔恨。再如, 2007 年5 月16日,三个大学生因在当年1 月份参加考研时, 用摄像头、隐形耳机等作弊,涉嫌盗窃国家机密, 而在西安沙坪区法院受审。这些事件说明, 当前有些大学生不把国家安全放在心上,不能自觉维护国家安全,放松了警惕,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国防意识。 大学生安全意识淡薄的原因:第一,意识形态淡化的副作用。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别。文革时期,由于过分强调意识形态因素,导致我国在外交中陷入孤立境地。为克服此种弊端,改革开放后,在国际交往中日益淡化意识形态因素。这虽有合理性、必然性,但难免导致国家安全意识的降低。第二,大学生大多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在教室、宿舍、食堂中打转转,社会交往很少,缺少社会经验,这就很难接触各种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自然对其危害缺乏亲身体验,对树立国家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体会不深。第三,学校进行的国家安全教育,与学生思想实际联系不紧,缺少针对性,方式僵化,内容空洞,引不起学生共鸣,效果欠佳。第四,由于当今社会腐败蔓延,思想政治课内容凝固僵化、空洞抽象,目前大学生普遍对思想政治课反感,产生逆反心理,越教育越不信。国家安全教育属于思想政治课,自然也受到株连,不仅不受重视,反而心存抵触,自然就难见效果了。

关于大学生价值观的调查报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调研报告 题目:《关于大学生价值观的调查报告》 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专业班级:人力资源管理1105班 小组成员:

河南工业大学思政学院原理教研室 关于大学生价值观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1.调查的起因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由于人员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构成了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在今天全球化的环境和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作为明天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成长是值得高度关注的,大学生整体的价值观直接影响他们的价值取向。因此,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调查研究是必须的。通过调查他们某一方面的行为取向,可以直接反映他们的价值观,通过结果的分析,可以引起大学生以及社会的思考与重视。这样,好的价值观会得以传播与弘扬,社会风尚会得以进步。2.调查的时间:

2013年5月21日至2013年5月31日 3.调查的地点: 校园,操场,学生宿舍 4.调查的对象: 当代大学生 5.调查的方法: 问卷调查 6.调查本身的情况说明: 调查的时间跨度不够长,调查范围不够广泛,有局限性;调查的人数不够庞大,调查对象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思想有一定的相互影响性。但是通过问卷结果还是能够反映一定的社会现实的,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二、调查主要内容 改革开放30年来,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西方各种思潮不断涌入,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发生着激烈的碰撞,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方式。大学生群体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正处于时代发展的前沿:一方面接受着传统价值观念的教育,另一方面又要经受外来的各种新观点、新思想的影响,强烈的冲突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对整个社会的主流文化也将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 为了深入了解当今社会变化和文化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及价值取向的影响,2013年5月我们对郑州市河南工业大学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由自编价值观一部分构成。;问卷涉及目前大学生最关注的问题、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对大学

当代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pdf

网络时代当代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 摘要: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国家安全不在只是陆海空的作战与防御,网络更多的用于人民生活与军事作战中。在十八大中,领导同志更是对于国家安全和军队建设做出重要指示。不断增强青年大学生的国防意识。 关键词:网络时代国防意识对策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意识形态形成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误导,淡化国防意识,对我国的国防建设非常不利。国家对于大学生的国防安全教育一直在进行。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有必要抢占网络教育高地,不断提高青年大学生的国防意识。 国防,是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需要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是为了捍卫和扩大国家利益而采取的、防卫措施。从形态上来说,国防力量可分为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只有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和谐统一,才能建设强大的国防。强烈的国防意识,是保障社会发展,建设强大的国防的重要保证。 从总体上来说,国防意识有宏观和微观两大层面。从宏观而言,就是指一个群体的国防意识,而从微观层面上来说,则是指个体的国防意识,即每一个人的国防意识。而意识又包含了知识、感情、意志等诸多方面。 网络对我国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影响 网络影响了大学生国防意识的成型。近些年来,互联网高度发展,同时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交互性、综合性的特征,这些都为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文化的渗透提供了便捷手段。互联网的发展具有不确定性,西方国家在互联网中处于垄断地位,他们在互联网中所主导的网络文化呈现出全球和殖民主义的特点。西方国家通过电影、书籍等多种媒介传播的色情、暴力信息对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有着很大的危害,而极端、利己、功利、拜金等不良思想对我国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形成有着重大危害作用。大学生正处于意识形态成型关键时期,可塑性强,对信息的选择处理有可能会出现误区,容易受到网络不良文化的误导而思想混乱,致使爱国意识和国防意识减弱,对我国的国防建设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网络削弱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影响力。互联网的发展,打破了国界、空间的限制,只要进入网络,人们便可以进行无限制的沟通,整个世界都可以在网络中变成一个地球村,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与不同国家的人、不同文化进行交流。西方国家的不良文化可能通过网络输送到每个地方。部分学生可能因为受相关思想的影响而走上邪路,对大学生的国防意识的确立与培养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对我国的国防教育也会产生严重危害。 网络削弱了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指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对国家、社会历史的命运、前途、生存和发展潜在危机的自觉发现,并由此自警而产生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并通过自身积极的主观努力趋利避害,消除潜在危机。目前,一些青年大学生在网络面前,忧患意识渐渐淡薄。随着网络发展日益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原因分析 摘要:我国社会正处在重要的转型时期,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通过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的原因分析,揭示了其价值观变化的内在本质,并对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建设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社会转型;大学生;价值观;价值体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开放进程加速,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价值体系正经历着一个与日俱新而又痛苦嬗变的过程。处于生理和心理逐步走向成熟时期的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也在不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思考研究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问题,引领其形成积极科学的社会主导价值观,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 1、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是积极的。当代大学生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他们善于捕捉和接受新生事物,报纸、广播、电视,特别是网络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大多数同学对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以及对重大事件的处理,能够表示理解赞同和支持。政治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贯穿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全过程。 2、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是务实的。对人生价值的看法与选择,许多大学生都有自己的见解。他们已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而把努力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锻炼各种驾驭生活的能力、了解社会、树立自强自立放在第一位。多学些本领,多掌握几种技能,适应竞争,适应社会,已得到当代大学生普遍认同。 3、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进取的、向上的。当代大学生对“追求健康向上、对社会有所作为”的人生价值观普遍持认可态度。他们富于同情心、责任感和正义感,越来越多的当代大学生追求完美的人格质量。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误区 1、人生理想的失重与个人主义的抬头。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当代大学生中个人主义的现象有所抬头,表现在:只顾自己利益,处处为自己着想、不愿关心和帮助他人,不参加集体活动,狭隘的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现象严重。 2、拜金主义的兴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个别大学生开始接受并认同金钱至上的观点,出现了拜金主义,崇拜金钱,以含金量作为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准。 3、对优良传统的冷漠与价值偶像的错位。近年来,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与个别大学生的高消费、高享受的追求已经格格不入了。在个别大学生心里逐渐产生了价值偶像的错位。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六个方面: (一)社会转型不可避免的折射和影响

当代大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摘要】: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作为崇高精神的两个方面,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它们是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爱国创新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解决的是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它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神条件。因此,学习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对当代大学生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它是当代大学生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是中国进入新时期,在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我们不断培育、积累和形成了一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伟大精神。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作为国魂,其中民族精神是根基,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二者相互交融,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意义 (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断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把握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 (三)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已经深深融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力量。

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调查报告-范文

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调查报告 目前,我国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多数大学生能认识到人的价值不仅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而且也包括人对社会的责人和贡献。然而,由于我国当前正处以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运作法规和秩序上不健全,加之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使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向自我倾斜,被金钱扭曲,对其人生价值观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其主要表现在: (一)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赞成或接受共产主义理想,但也有人内心认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渺茫的。他们大多数虽然赞成人生价值在于奉献,但往往又未将其完全付诸行动。部分大学生把挣很多钱,当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的标准,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一些大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不刻苦学习,高唱六十分万岁;有的人甚至认为理想理想,见钱就想,前途前途,有利就图。 (二)重个人利益轻集体利益。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赞成正确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为国家,为集体作出贡献,赞同以集体主义为价值的核心。但目前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在部分大学生中也颇有市场。一些大学生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一当前事,先为自己打算。一些人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等价交换关系,时时从利己出发,对同学漠不

关心,对集体活动毫不热情,缺乏社会责任感。 (三)重才能轻道德品质。 一些大学生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仅决定于个人的学识,才能,机遇和人际关系,而与个人品质无直接关系,故出现了重才轻德的倾向。一些人把精力放在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方面,而在个人道德上出现滑坡,他们在政治上不求上进,不讲职业道德,为谋求个人利益而见利忘义。 (四)重奢侈享受轻艰苦奋斗。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出现了高收入阶层,不爆发者少者以高消费为荣,大肆挥霍,加之少数舆论媒介的渲染和不正确引导,造成社会心态的躁动和失衡大学生们的价值观念,消费观念也受次冲击和影响,少数大学生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而追求超前消费。在一些大学生中,讲虚荣,穿名牌,互相攀比,追求高档消费成风,他们把高消费看作是一种排头,一种个人价值的体现。 这些问题不能不引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极大重视,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己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主要有一下几个原因: (一)市场经济的负面消极影响。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市场经济对广大大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树立有促进的一面,如市场经济的利益原则,对于当代大学生培养

(可修改)论当代大学生应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doc

论当代大学生应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首先,要明确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爱国主义是指在知祖国、爱祖国的基础上,立报国之志、学报国之识、践报国之行,其有机统一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它表达的是对于祖国最深厚的感情,犹如孩子对于母亲的那种发自内心深处的热爱和依恋之情。其次,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既要借助于历史,更要着眼于变革的时代和现实服务的需要。所谓“知国才能爱国”、“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因此当代大学生应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来了解祖国的过去,认识祖国的现在,展望祖国的未来。比如:结合班会进行国情教育,利用广播、黑板报、宣传橱窗介绍祖国的光辉历史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开展社会调查深刻感受周围的飞速发展等。通过这些途径,使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到“学习书本知识和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作为世界公认的大国的当代大学生,我们的心态理应更加开放、包容、理性、自信,以国家核心利益为重,热情加理性才是我们表达爱国主义的正确态度。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用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和鞭策自己,把爱国之情转化为爱国之行,做坚定的爱国者。 第一,知我中华,培育爱国情操。爱我中华,必先知我中华。爱国志士秋瑾说:但凡爱国之心,人不可不有,若不知本国文字、历史,即不能生爱国之心也。学习历史,知我中华,是升华爱国情感的基础。要学习中华民族建设祖国家园、创造灿烂文明的历史;学习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历史;学习中华民族反对民族分离、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更要学习和了解当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

践。学习历史,就会为祖国的今天而骄傲,为祖国的明天而奋进。今天的中国已不是昨天的中国,明天的中国必将更加美好。我们伟大的祖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国力强盛。跨进2l世纪的中国正如醒狮雄起,巨龙腾飞,生机勃勃。只要我们同心同德、万众一心、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必将在本世纪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就。 知我中华,还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全面地、辩证地了解和认识中国国情。既要从了解祖国的锦绣河山中激发热爱之情,也要从认识我国自然条件的一些不足之处增强忧患意识;既要为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而自豪,又要为中国近代以来的落伍而伤痛,从而转 化为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动力。 第二,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爱国主义不仅是一种对祖国的深厚情感,更是一种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当代青年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就必须化爱国之情为报国之行,刻苦学习,锤炼自己,把满腔的爱国热情化为报国之行。成才是青年人的追求和渴望,也是祖国和时代的需要和呼唤,要科学地确立成才的目标和方向,做祖国现代化需要的人才。一、要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青年要把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具体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同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遵纪守法,有效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蚀。二、要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立足面向世界、面向未

大学生民族精神调查报告

大学生民族精神调查报告 调查问卷 您好,我们是医学院的学生,你所参与的是我们近现代史纲要的调查问卷,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回答这份问卷。你的答案不涉及任何隐私,也无所谓对错。感谢你的支持与合作。 1、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还有现实意义吗?A、有,民族精神不可弃;B、现在是法治时代,民族精神已无立足之地; C、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价值观格格不入; D、应在扬弃的前提下,弘扬民族精神 2、您认为提倡国货运动是一种爱国主义行为吗:A、是,同等条件下更愿意购买国货;B、不是,购买国货与否与爱国精神无关;C、不是,这是狭隘的民族主义;D、从未考虑过该问题 3、某知名篮球队员登上NBA后,因种种原因已拒绝回国参赛,您的看法是:A、愤慨,背信弃义;B、理解,兴许有难言之隐;C、大可不必以是否爱国上纲上线;D、说不清; 4、打开电脑,首先想看的内容是:A、国内外社会、娱乐消息;B、国内外政治新闻;C、国内外财经新闻;D、国内外体育新闻 5、你对解决台湾问题的看法如何? A、丢掉幻想,准备战斗 B、兵祸凶危,和平统一 C、主要是做好美国工作 D、统或独,无所谓 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周易》中的名句,你如何看待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A、民族精神之一,应继承和发扬;B、生活越来越美好,没必要学习这种精神;C、既来之,则安之,走一步算一步;D、不太清楚 7、“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对此你认同吗?A、有道理;B、不认同;C、没想过

8、您如何看待圣诞节,情人节在本土的风兴旺?A、非常好,比本土节日有趣多了;B、应理性接纳外国文化;C、应禁止西方节日,大力提倡本土节日的影响力;D、无所谓 9、你认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修养课对自身的民族精神有作用吗?A、很大作用;B、没作用;C、有点作用;D、无所谓 10、在毕业时选择工作岗位,您更倾向于去哪儿?A、国家急需的岗位;B、具有个人发展前途的岗位;C、喜欢和爱好的岗位;D、收入高,社会地位高的岗位 调查报告 研究目的及意义:1、了解当前大学生对民族精神内涵的认知 2、明确大学生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的表现 3、加强对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 调查结果分析:1、对于第一个问题,所有大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这说明中国大学生民族精神意识较高。 2、当问到对提倡国货的看法时,大部分人都认为爱国精神与提倡国货无关,这说明大学生能正确认识民族精神,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 3、对于第三题,多数人都对对此表示愤慨,说明爱国主义在大学生中已深入人心;但也有少数人对此表示理解。 4、第四题的答案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答案所占百分率相当。这说明国家大事并非大学生的第一关注对象。 5、大部分的人都认为应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说明大学生都比较爱好和平,对于两岸前景寄予美好期望。 6、所有大学生都认为应继承和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表现了其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的新视角

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的新视角 [摘要]对大学生进行忧患意识教育,是由我国国情和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决定的。忧患意识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正确把握国情为基础,以大学生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忧患意识教育,使大学生强化国家意识和民族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确定成才目标,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关键词]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切入点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多次要求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2006年10月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又一次强调:“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我们在看到难得的历史机遇的同时,更要增强忧患意识,清醒地看到面临的严峻挑战。”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年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忧患意识作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的具体内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深入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富有时代特征的忧患意识教育,对发扬光大民族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对大学生进行忧患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忧患意识指人们对客观存在的落后现象和困难所隐含凶险的清醒认识与思想准备,或者是对升平形势下潜在危机的洞见和预防。在中国历史上,忧患意识有一个特定的指向,即指向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它饱含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体现了居安思危的远见卓识,具有对国家民族的强烈责任意识。首先,无论是面临困境还是身处福安之地,正确的忧患意识能使人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戒骄戒躁,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其次,可以充分激发人的潜能,使人拼搏进取、奋发图强、励精图治、振邦兴国。纵观中国历史,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居安思危、自强不息、挫而复起、穷且弥坚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古代,中华民族历经内忧外患,有些原本可能酿成重大灾难,但由于被忧患之士觉察,又与统治阶级达成共识,经过艰苦努力,终使国家转危为安的例子并不鲜见;在近代,救亡图存的忧患意识,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推动知识分子不断挣脱陈旧思想的束缚,唤起民众,开创革命救国的新路。正是出于这种忧患意识,中国共产党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完整版)_1

报告编号:YT-FS-8857-13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 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完整 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第一个是关于入学动机和特性状态选择中人际关系调查显示的特区当代大学生的以个人价值取向为主的结果。 第二个是关于价值观排序当中“家庭安定”和“幸福”被排在10个价值观念中末尾两位,而“一种令人兴奋、有刺激的生活”以及“成熟的爱”被排在前两位的结果。 第三个是人际关系调查当中显示出来的特区当代大学生对于外部世界的不信任和恐慌。 针对这三个方面的结果,我们将做进一步具体的分析: 【1】以个人价值取向为主

「1」社会原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使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市场经济的效应对学生树立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由此衍生出来的越来越看重个人的价值——这从第一部分中的关于入学动机前3位就可以看出来,不管好坏与否这种趋势在本次调查中表现得很明显。同时也显示出大学生开始倾心于“注重实用、追求成功”的价值观念,这显然与传统的“重义轻利、默默奉献”的价值观形成冲突。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强化,但又使他们对人生价值出现不稳定的评价标准。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空间空前扩大,加上我国对外开放,各种西方思潮随之而入,可以说,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十分活跃,他们热切关注市场经济的进程和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独立地观察社会,透视人生,正是在这种崇尚个性、崇尚自主的自我意识催动下,

论当代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试题]

论当代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试题] 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新世纪,当代大学生将用青春年华连接祖国和中华民族的今天、明天、及未来。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过去20世纪的百年中,中华民族和我们党的波澜壮阔的历史,是与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的不断探索,英勇奋斗紧密相连的,他们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谱写了壮丽的青春之歌。当代中国青年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肩负着承前启后的历史责任。所以,当代大学生需要认真的思考以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和人生追求。 一、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当代中国大学生生活在开放的新时代,愿意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献给祖国和人民。但也有一些大学生认为大学时代是一个难得的轻松、愉快、自由浪漫时代,现在考虑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是否太沉重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不正确的。看看历史上的一代代先人如何自觉地肩负起民族的重任。历史清晰地记载着:1919年5月4日,北京的几十位青年学生作为广大民众中觉醒的第一批人,是他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使历史的车轮骤然驶进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时期。在此之后,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其平均年龄只有28岁,最年轻的仅19岁,他们中许多人都成了尔后中国革命的中坚。新中国成立之初,一大批年轻人在党的召唤下到苏联学习,用所学知识投入百废待兴的祖国建设。由此看出,年轻人往往都站在历史发展的风口浪尖,他们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朝气蓬勃、富有创新精神的社会群体。这个群体具有的年龄、知识、求新等优势。以及这个群体对自身的弱点的认识和克服,使这个群体能够成为顺应历史发展的、最有潜力和活力的、推动社会前进的新生力量。在当代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国家、民族前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