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四系地层代号

第四系地层代号

第四系地层代号

第十四节 地层划分 第四系

第十四节第四系 第四系分布较广,全区各地均有出露。地层发育良好,沉积类型有河流沉积、洞穴堆积、 滨海沉积和其他堆积,包括冲积—洪积、残积—坡积等。更新世时期有火山喷发活动,形成 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广西第四纪以来发育的岩溶景观和洞穴堆积,是研究古人类和发展旅 游事业的基础。更新世古脊椎动物化石研究较详,可分早、中、晚三期,分别命名为柳城动 物群、巴马动物群、柳江动物群。赋存矿产极其丰富,有粘土、砂金、砂锡、钛铁砂,稀有 金属,分散元素,砂、砾石及堆积型锰矿、铝土矿、褐铁矿、红锑矿、磷矿等,是广西重要 含矿地层之一。 河流沉积 河流沉积分布于浔江等主要河流沿岸。 浔江组命名地在浔江河谷,广西区域地质调查队1975年建立。该组不整合在沿河两岸 第四纪以前的地层之上,构成四级阶地,海拔160-200米,相对标高90-110米。沉积物下部 为黄、棕红色的砾石层,上部为粘土层。厚一般在5米以内。未发现化石,其时代归早更新 世。 白沙组命名地在富川瑶族自治县白沙乡,北京大学地质系1957年建立。该组不整合在 第四纪以前的地层之上,构成三级阶地。海拔130-180米,相对标高50-60米。为数米厚的红、 棕红色的砾石层。未发现化石,其时代归早更新世。南宁盆地及藤县和平圩等地所见,在砾 石层之上有4-8米厚的红色粘土层。砾石、粘土可作建筑材料。在富川、贺县、钟山一带含 砂锡矿。 望高组命名地在钟山县望高乡,北京大学地质系1975年建立。该组平行不整合于白沙 组之上,构成二级阶地。海拔100-150米,相对标高20-40米。沉积物下部为砾石层,厚1.5- 15米;上部为粘土或砂层,厚6-27米。化石有植物和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武鸣县里建乡 祝寿村发现真象化石。贺县泥炭层碳化木的同位素年龄为距今27 600-23 600年,其时代属

地层代号用法

凡从事地质专业制图的人员都会清楚地意识到,图式、图例是地质图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达地质成果内容的形式和手段,是读图的共同语言,同时地质体代号的书写格式是否正确和规范同样也显得尤为重要。这反映了制图人员对制图规范的熟悉和应用程度。结合以往在制图过程中常碰到的一些地质代号书写混乱,没能按规范要求出版的现象,本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公开出版发行的《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图式图例》与制图工作人员共同探讨有关地质代号书写格式在计算机中的辅助应用。 首先阐述一下有关各种文字在图中的注记要求。地名一般用宋体字表示,字的大小与地名级别有关,山名注记一般用黑体字表示,山脉的注记用耸肩体,河流、湖泊、沟、渠的注记要用宋体斜体字表示。以上几点是制图工作人员在制图中应遵循的几项原则,同时也是制图人员应该具备和所掌握的基本知识。如果能按照制图的基本要求去做,绘制出来的图件一定会给人带来很美观的感觉。文字之后以图形的形式表示,以观效果。 2地层符号 地质年代地层单位包括:“界、系、统”这些国际性标准。例如:Kz表示新生界、Mz表示中生界、Pz表示古生界、PT表示元古宇等。界还可以分为亚界,而太古宇又有新、古亚界之分,即新太古界和古太古界;元古宇又可分为新元古界、中元古界和古元古界。中生界、新生界习惯于不分亚界。例如:Pz 2表示上古生界、Pz 1表示下古生界、Pt 3表示新元古界等。系的附号一般用字母表示:例如Q表示第四系、R表示第三系、K表示白垩系[3] 、J表示侏罗系、T表示三叠系、P表示二叠系、C表示石炭系、S表示志留系、O表示奥陶系、∈表示寒武系、Z表示震旦系。亚系的符号一般不分,第三系例外,如N表示新第三系、E表示老第三系。统的符号是在字母的右下角加上阿拉伯数字1、2、3、4,如Q 4表示全新统、Q

常见第四系地层、地貌描述概论

常见第四系地层、地貌描述概论 一、地层 地层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一、下更新统(Q1) 1、冰渍冰水沉积层(Q11gl-fgl) 灰白色砂砾卵石,泥沙质半胶结,砾石成分为安山岩、玄武岩、片麻岩、花岗岩等。砾径一般4-15cm,少数大者达50-60cm,呈半棱角状。泥沙混杂,有的砾石直立,并有马鞍石。砾石有明显的压裂现象,个别压裂宽达3-5cm。砾石风化剧烈,有的手搓即碎,砾卵石含量约占60%。 2、坡洪积层(Q12dl-pl) 棕红色,底部为浅灰绿色含砾(碎)石粘土亚粘土。粘土塑性较强,具垂直节理和大空隙(0.5-1.0mm),含有直径3-5mm铁锰质结核,并有铁锰染现象。 二、中更新统(Q2) 1、洪积层(Q21pl) 砂砾卵石层,杂色,成分比较单一,与母岩有关。砂砾石含量占40-60%,其余为中粗砂,砾径一般为3-8cm,大者10-15cm,大于40cm 的极少。分选磨圆不好,呈棱角-次棱角状,并混有少量粘土。厚度一般3-10m,最厚达50m。本层之上为Q22棕黄色亚粘土,之下为Q12棕红色粘土。

2、坡洪积层(Q22dl-pl) 棕黄色、棕红色亚粘土含砾卵(碎)石,干时致密坚硬,下部含卵碎石较多,卵碎石成分为安山岩、花岗岩、闪长岩,砾径一般5-10cm,大者达15-20cm呈半棱角状,间夹有砂碎石混土薄层,砂碎石砾径一般7-12cm,呈棱角-半棱角状,无分选性,厚度薄者为 0.3-0.4m,厚者达4-5m。 三、上更新统(Q3) 1、冲湖积层(Q31ql-l) 粉细砂夹薄层亚砂土、亚粘土,含砾中粗砂透镜体及薄层灰黑色淤泥质亚粘土,交错层理明显,尤以下部发育有铁锰染现象。 2、坡洪积层(Q31dl-pl) 深灰黄色含砾(碎)石亚砂土、亚粘土,夹砂砾(碎)石透镜体。砾碎石砾径一般0.5-2cm,大者5-8cm,呈棱角-半棱角状。有发育较差的垂直节理和大孔隙,有钙质网纹和斑点。 3、洪冲积层(Q31pl-al) 上部为褐黄色、灰黄色亚砂土、亚粘土。颗粒均匀,粉土含量较高,局部含有中细沙颗粒。结构疏松,具有水平的薄层理,具有白色钙质斑点和钙质网纹,厚4-8m;下部为杂色的砾卵石层,成分为安山岩、花岗岩。分选磨圆不好,呈次棱角状、扁平状。砾径一般为2-5cm,间混有少量黄褐色亚砂土;底部亚砂土含量较多,砾径增大,达10-20cm。 4、风积层(Q32eol)

地层与地质年代符号及色标

地质成因及符号 ml—-人工填土?pd-—植物层?al--冲击层pl--洪积层 dl-坡积层?el—-残积层 eol——风积层?l——湖积层 h-—沼泽沉积层?m--海相沉积层 mc--海相交互相沉积层 gl-—冰积层

fgl—-冰水积层 b--火山堆积层 col--崩积层?del--滑坡堆积 set-—泥石流?o——生物堆积?ch--化学堆积物 pr-—成因不明沉积? 人工填土(ml) ?冲击(al) ?洪积(pl) ?坡积 (dl) ?沼泽沉积(h) 海相沉积(m) ?海陆交互相(mc) 冲积物(al) alluvial deposit ?河流在平缓地段所堆积下来得碎屑物,称为冲积物、冲积物根据其形成条件,可分 为: ? (1)山区河谷冲积物 大部分由卵石、碎石等粗颗粒组成,分选性较差,大小不同得砾石互相交替,成为水平排列得透镜体或不规则得夹层,厚度一般不大。一般地说,山区河谷得堆积物颗粒大,承载力高,但由于河流侧向侵蚀得结果也带来了大量得细小颗粒,特别就是当河流两旁有许多冲沟支岔时,这些冲沟支岔带来得细小颗粒往往与冲积得粗大颗粒交错堆积在一起,承载力也因而降低。?(2)平原河谷冲积 物?河流上游得冲积物一般颗粒粗大,向下游逐渐 变细。冲积层一般呈条带状,具有水平层理,有时也成流水层或湍流层得交错层理、在每一个小层中,岩性得成分就比较均匀,有极良好得分选性。

冲积物得颗粒形状一般为亚圆形或圆形,搬运得距离愈长,颗 粒得浑圆度越好。 平原河谷冲积物可分为:河床冲积物、河漫滩冲积物、牛轭湖冲积物与阶地冲积物。河床冲积物、河漫滩冲积物多为磨圆度较好得漂石、卵石、圆砾与各种砂类土,有时也有粉土、粘性土存在。在同一地段上,河漫滩冲积物得粒度一般较河床冲积物为小。在同一河漫滩上, 靠河床近得冲积物得粒度比距河床远得为大、牛轭湖冲积物只有当洪水期间成为溢洪区时才能形成,此时,细砂或粉质粘土就直接覆盖在 原来已形成得泥炭或淤泥层上。 阶地冲积物得粒度常较河漫滩得为小,一般由粉质粘土、粉土与各种砂土所构成,有时也有卵石、圆砾得夹层。在黄土地区,阶地则往往为各个不同地质时期得黄土所分布。 平原河谷冲积层中得地下水一般为潜水,由高阶地补给低阶地,再由河漫滩补给河水。 平原河谷冲积物(除牛轭湖外),一般就是较好得地基。粗颗粒得冲积物其承载力较高,细颗粒得稍低,但要注意冲积砂得密实度与 振动液化得问题。? (3)三角洲冲积物 三角洲冲积物就是河流搬运得大量细小碎屑物在河流人 海或入湖得地方堆积而成。一般分为水上及水下两部分:水上部分主要就是河床与河漫滩冲积物,如砂、粉土、粉质粘土、粘土等等,一般呈层状或透镜体。水下部分则由河流冲积物与海相或湖相得堆积物混合组成,呈倾斜得沉积层。

地层代号用法

地层代号用法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凡从事地质专业制图的人员都会清楚地意识到,图式、图例是地质图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达地质成果内容的形式和手段,是读图的共同语言,同时地质体代号的书写格式是否正确和规范同样也显得尤为重要。这反映了制图人员对制图规范的熟悉和应用程度。结合以往在制图过程中常碰到的一些地质代号书写混乱,没能按规范要求出版的现象,本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公开出版发行的《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图式图例》与制图工作人员共同探讨有关地质代号书写格式在计算机中的辅助应用。 首先阐述一下有关各种文字在图中的注记要求。地名一般用宋体字表示,字的大小与地名级别有关,山名注记一般用黑体字表示,山脉的注记用耸肩体,河流、湖泊、沟、渠的注记要用宋体斜体字表示。以上几点是制图工作人员在制图中应遵循的几项原则,同时也是制图人员应该具备和所掌握的基本知识。如果能按照制图的基本要求去做,绘制出来的图件一定会给人带来很美观的感觉。文字之后以图形的形式表示,以观效果。 2 地层符号 地质年代地层单位包括:“界、系、统”这些国际性标准。例如:Kz表示新生界、Mz表示中生界、Pz表示古生界、PT表示元古宇等。界还可以分为亚界,而太古宇又有新、古亚界之分,即新太古界和古太古界;元古宇又可分为新元古界、中元古界和古元古界。中生界、新生界习惯于不分亚界。例如:Pz2表示上古生界、Pz1表示下古生界、Pt3表示新元古界等。系的附号一般用字母表示:例如Q表示第四系、R表示第三系、K表示白垩系[3]、J表示侏罗系、T表示三叠系、P表示二叠系、C表示石炭系、S表示志留系、O表示奥陶系、∈表示寒武系、Z表示震旦系。亚系的符号一般不分,第三系例外,如N

地层代号

2 地层符号 地质年代地层单位包括:“界、系、统”这些国际性标准。例如:Kz表示新生界、Mz表示中生界、Pz表示古生界、PT表示元古宇等。界还可以分为亚界,而太古宇又有新、古亚界之分,即新太古界和古太古界;元古宇又可分为新元古界、中元古界和古元古界。中生界、新生界习惯于不分亚界。例如:Pz2表示上古生界、Pz1表示下古生界、Pt3表示新元古界等。系的附号一般用字母表示:例如Q表示第四系、R表示第三系、K表示白垩系[3]、J表示侏罗系、T表示三叠系、P表示二叠系、C表示石炭系、S表示志留系、O表示奥陶系、∈表示寒武系、Z表示震旦系。亚系的符号一般不分,第三系例外,如N表示新第三系、E 表示老第三系。统的符号是在字母的右下角加上阿拉伯数字1、2、3、4,如Q4表示全新统、Q3表示上更新统、Q2表示中更新统、Q1表示下更新统等。而属于全国性或大区域性的使用范围的地层单位“阶”的符号是在统的符号后面加上阶名汉语拼音头一个正体小写字母,如同一统内阶名第一个字母重复时,则年代较老的阶用一个字母,较新的阶在头一个字母之后再加最近的一个正体小写字母。例如∈3f上寒武统凤山阶、∈3c上寒武统长山阶等等。 岩石地层单位符号包括:群的符号、组的符号和段的符号等。 (1)群的符号是在相应的界或系或统的符号之后加群名两个汉语拼音小写斜体字母,第一个为汉语拼音的头一个字母,第二个是拼音最接近的声母。例如:Pt1ht滹沱群、∈2sh水口群。在Autocad制图中可将ht、sh选中,点菜单格式里的文本风格,找出字体名称为:“T Dutch801 Rm BT”的字体,点击新的文本,设一个新层就OK了。同时,还可将正体字改为斜体字,方法为:先点属性菜单,然后点要更改的字按鼠标右键出现一个更改文本对话框点击风格栏里选“STYLE1”就“OK”了。将正体字设成斜体小写字母,这样就可形成比较标准的格式了。另外亚群的符号考虑在群的符号之右上角注以小写正体字母如:a、b、 c、d表示,例如: Pt1hta滹沱群下亚群。 (2)组的符号采用在系的或统的符号后,加组名汉语拼音头一个小写斜体字母。同一统或系内组名第一个字母有重复时,则年代较新的组在头一个字母之后再加上最接近的一个小写斜体字母,例如:∈3b保山组、∈1m馒头组。另外亚组符号考虑在组名的右下角注以阿拉伯数字1、2、3表示,例如∈1m1镘头组下亚组。依照组的符号书写格式,结合以往在制图过程中常碰到组的代号书写格式不正确的现象,例举一些地质代号与大家共同识别,我们以例图形式表示:以罗定群、船山群、石炭系埃连卡特组、龙潭组、桂头组为例。 (3)段的符号是在组再进一步细分为段时,可在组的符号右上角注以阿拉伯数字。例如:馒头组第一段∈1m1、馒头组第二段∈1m2等。 4 侵入岩年代单位符号

第二章 中国第四纪地层

第二章中国第四系 第一节中国第四系的划分 中国第四系的划分目前还有争议,本教材采用的划分方案以2.48Ma为第四纪下限,即2.48Ma、0.73Ma、0.13 Ma、0.01 Ma方案 一、中国第四系的划分依据 1、据法国对维拉弗朗阶(Villafranchian)的研究可分为三层: 上维拉弗朗阶的K-Ar法年龄为1.3×106a。 中维拉弗朗阶的K-Ar法年龄为1.8~2.6×106a。 下维拉弗朗阶的K-Ar法年龄为3.4×106a。 维拉弗朗阶的中、上部哺乳动物群属于更新统,而下维拉阶则属下上新统。中国泥河湾组分可为上、下两部份,上部泥河湾动物群与维拉朗动物群中上部相当,下部泥河湾动物群与维拉弗朗下部相当。 2、在第18次国际地质会议(IGC)上曾提出以“示冷性”Hyalinea lalihica动物群的出现作为第四纪的开始。在北京东郊顺义钻孔深436米处海相层中出现Hyalinea ba lthica 动物群,约2.30Ma (Li 1979,Wang & He 1982、Lin 1983)。 3、中国黄土开始沉积于2.50Ma BP (Friedrich Heller & Liu 1982, Liu & Ding 1982, yue 1982)。 4、中国喜马拉雅山冰川地区测得第四纪下限,贡巴砾岩中部为松山/高斯极性时的界面,约2.40Ma B.P. (Wang & Li1982)。 二、中国第四系的划分方案 下更新统: 1、中国黄土L8~黄土底界(约2. 48~0.73Ma B.P.) 午城黄土(L15~黄土底界;2.45~1.15M a),早更新世早、中期黄土地层。 午城黄土的标准命名地点在山西隰县午城柳树沟,位于一砾石层之上,未见午城黄土直接与上新世三趾马红土层接触。命名地点在山西隰县午城剖面的午城黄土并不完整,仅包括黄土-古土壤序列L15-L30。黄土颜色较红,结构致密而坚实、块状、质地均匀、大孔隙少,粘粒含量较高、含具块状致密结构的石灰质块状或板状结核,其间夹有红棕色褐色埋藏土壤层。 在午城黄土中曾发现中国长鼻三趾马(Hipparion (Proboscidpparion)Sinensis)、三趾马一新种(Hipparion SP. nov)、中国貉(Nyctereutes sinensis)、短脚野兔(Hyppolagus brachypus)、李氏野猪(Suslydekkeri)等动物化石。同时还出现了较多的杉(Quercus)、

Q4地层描述

评估区出露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冲洪积层(Q4al+p1)、崩坡积层(Q4col+del)、残坡积层(Q4dl+el)、滑坡堆积层(Q4del)和泥石流堆积层(Q4sef),上更新统坡洪积层(Q3dl+pl)以及二叠系大关山组(P1dg)和石炭系岷河组(C2mh)岩层,分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 灰、灰黄、深灰、灰黑色,表层约0.20~0.50m为耕土,下部以粘性土为主,含较多粘粒和大量植物根茎,结构疏松,局部含少量角砾、碎石(粒径一般为2.00~4.00mm),上部灰黄,稍湿~湿,松散;下部深灰、灰黑色,湿,松散~稍密为主,含有机质和生物碎块。该层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地表和砂卵石层上,层厚0.40~2.00m。 2、冲洪积层(Q4al+p1) (1)粉质粘土 灰、灰黄、深灰~灰黑色,可塑,稍湿。含铁锰氧化物、少量的云母,含较多粘粒,沉积韵律明显,质地不均匀,局部相变为粉质粘土或粉砂,呈透镜状,松散~稍密,厚约为0.1~3.5m。 (2)含角砾粉质粘土 褐灰色,可塑,稍湿。含角砾碎屑,粒径一般为2.00~4.00mm,含量约15~20%。主要呈透镜体分布于角砾层中,层厚0.30~3.00m。 (3)角砾 褐灰~褐黑色,松散,稍湿。含约15~25%的细粒土。砾石母岩为变质岩,呈强风化状(用手折易断或易捏成粉末状),磨圆度差,呈棱角状,层厚0.40~4.70m。

(4)碎石土 浅灰~褐灰色,稍湿,碎石母岩主要成分为变质岩,棱角~次棱角状,中等~微风化,碎石粒径多为2~4cm,含少量块石,个别块石达10cm以上,碎石含量50~70%,充填15~25%的粉质粘土。 (5)细砂 灰、灰黄色,松散,稍湿,含粘粒较多,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铁锰质氧化物及云母片,呈透镜体状,层厚为1.4~1.5m 。 (6)含卵石粉土 灰黄、深灰色,稍湿-湿,卵石一般粒径0.5~2.0cm,个别大于3cm,多呈次棱角-次圆状,成分主要为灰岩、白云岩。卵石含量约为15~40%,粉土”含量约占40~60%。该层主要分布于卵石层之上或夹于卵石、粉土层中,层厚为1.3~5.8m。 (7)卵石 灰、灰黄色,稍湿~湿,一般粒径2~4cm,部分卵石粒径达8cm 以上,分选性较差,级配不良,卵石多呈次棱-次圆状,成分主要为灰岩、白云岩。卵石含量约占50~60%,砾石含量约占20~30%,充填物主要为砂和粘性土。该层分布于粉土层之下或夹于粉土层中,厚度不均匀。根据其密实度划分为松散、稍密、中密、密实四个亚类。 3、崩坡积层(Q4col+del) 崩坡积物(Q4col+del):为陡崖崩积堆积产物,物质组成主要为粘性土混杂碎石或碎块石土,结构稍密~中密,土石比约1:3,层厚一般为0.8~4.0m。

地层代号用法

地层代号用法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凡从事地质专业制图的人员都会清楚地意识到,图式、图例是地质图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达地质成果内容的形式和手段,是读图的共同语言,同时地质体代号的书写格式是否正确和规范同样也显得尤为重要。这反映了制图人员对制图规范的熟悉和应用程度。结合以往在制图过程中常碰到的一些地质代号书写混乱,没能按规范要求出版的现象,本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公开出版发行的《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图式图例》与制图工作人员共同探讨有关地质代号书写格式在计算机中的辅助应用。 首先阐述一下有关各种文字在图中的注记要求。地名一般用宋体字表示,字的大小与地名级别有关,山名注记一般用黑体字表示,山脉的注记用耸肩体,河流、湖泊、沟、渠的注记要用宋体斜体字表示。以上几点是制图工作人员在制图中应遵循的几项原则,同时也是制图人员应该具备和所掌握的基本知识。如果能按照制图的基本要求去做,绘制出来的图件一定会给人带来很美观的感觉。文字之后以图形的形式表示,以观效果。 2 地层符号 地质年代地层单位包括:“界、系、统”这些国际性标准。例如:Kz表示新生界、Mz表示中生界、Pz表示古生界、PT表示元古宇等。界还可以分为亚界,而太古宇又有新、古亚界之分,即新太古界和古太古界;元古宇又可分为新元古界、中元古界和古元古界。中生界、新生界习惯于不分亚界。例如:Pz2表示上古生界、Pz1表示下古生界、Pt3表示新元古界等。系的附号一般用字母表示:例如Q表示第四系、R表示第三系、K表示白垩系[3]、J表示侏罗系、T表示三叠系、P表示二叠系、C表示石炭系、S表示志留系、O表示奥陶系、∈表示寒武系、Z表示震旦系。亚系的符号一般不分,第三系例外,如N

第四系实测地层剖面总结

治多县昂欠涌曲第四系实测地层剖面一.概述 青海省治多县昂欠涌曲第四系实测地层剖面为四川地勘局川西北地质队测制,测制时间为2009.8月,测制者梅刚、张鹏、陈世华、郝启洪、杨嘉鸿,工作中采用罗盘测量方向,坡度角,用测绳量距、逐层仔细观察记录、对好的地质现象进行了拍照,并配合样品采集,剖面精度按1:1000比例尺进行。 剖面工作量统计 剖面长度:622.00米 导线数:9导线 样品数:1个 b薄片共有1个 分层数:4层 1.自然地理与交通 测区地处青川藏高原腹地,属高原丘状地貌。行政区划为青海治多所辖。剖面:起点坐标: X=0724320 Y=3720901 H=4496; 终点坐标: X=0724690 Y=3721399 H=4452 交通条件一般,有一条简易公路可达。 2.前人工作史及状况 青海第四系研究始于1936年孙建初、扬钟键、卞美年等人的工作,其后陈梦熊(1945)、刘增乾(1946)、翁文波、李德生(1946)等也有专论发表。 期间,地质部632队,青海综合地质大队水文队、石油普查队,青海省地质局盐湖研究室,中国科学院高山冰雪利用研究队、冰川沙漠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青海第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第四地质队、第一、第二区调队、第一石油普查队,青海石油管理局地质科学研究所、地矿部906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等单位均从不同角度对青海第四系进行研究,积累了较丰富的资料。 二、剖面地质特征 剖面主要出露第四系地层。 (一)剖面列述

Ⅰ级阶地,更新统(QpⅠal),高出现代河水面约3m。 3.为河漫滩堆积物,河床为砾石层,砾石主要成分为灰岩,约占90%,砾石磨圆度较好,呈椭圆-次圆状,偶见砂岩及安山岩转石。 ------不整合----- Ⅱ级阶地,更新统(QpⅡal),高出现代河水面约4m. 2.大部分为残坡积物及河流冲击物掩盖。据转石推测其下腹岩石岩性为灰岩,转石磨圆度较好,呈椭圆-次圆,偶见有灰绿色安山岩转石 ------不整合----- Ⅲ级阶地,更新统(QpⅢal),高出现代河水面5-6m 1、为大量灌木丛及草皮掩盖,据转石推测岩性为灰色灰岩,转石棱角分明,呈棱角-次棱角状。阶地高约7-8m。 ------角度不整合----- 上三叠统波里拉组(T3b) 0、岩性为厚块状灰岩。岩石外观较为完整,局部见有褐铁矿化。 (二)岩石地层综述 1、Ⅲ级阶地,高出现代河水面5--6m,阶地平台较明显,阶面宽约数十m,阶面略向北倾斜。属基座型阶地,二元结构清楚,上部为含砾砂土层,厚约0.5m,下部为含砂砾石层厚1-2m,横向上层位较稳定,角度不整合于下伏波里拉组基岩之上。 2.Ⅱ级阶地,高出现代河水面约4m.,阶地平台明显,阶面宽240余米,表层为草皮,居民点及放牧场分布其上。阶面略向北及下游倾斜。下部为:(1)腐植土层,主要由根系土,亚粘土组成;(2)粘土层;(3)细粒砾砂土层,主要由亚砂土、砾石等组成,砾石砾径1-3厘米,含量约30%,次圆-圆状;(4)砂土层,土黄色,未见底,主要由砂土80%、亚粘土20%组成。 3.Ⅰ级阶地,阶面高出现代河水面3m,为一平台,草地掩盖。阶面平坦,宽400余米,略向北(现代河流)倾斜。阶地二元结构清楚,下部为含砂砾石层,厚1.6-2.0m,砾石含量80%,成份以中粒、细粒岩屑石英砂岩为主,次为脉石英、粉砂板岩等,略显下粗上细的韵律特征。砾径大者为10-15厘米,小者为1-3厘米。结构松散。上部为灰色粉砂质粘土,厚约0.5m。 4.三叠系波里拉组(T3b) 岩性为灰色块状灰岩,岩石破碎,裂隙发育,表面局部见有覆盖一层钙质薄膜,呈砖红色,具褐铁矿化,岩间充填方解石脉,脉宽约0.1-0.3cm。局部发

地层与地质年代符号及色标

表2.0.1地层与地质年代符号及色标

ml--人工填土 pd--植物层 al--冲击层 pl--洪积层 dl-坡积层 el--残积层 eol--风积层 l--湖积层 h--沼泽沉积层 m--海相沉积层 mc--海相交互相沉积层 gl--冰积层 fgl--冰水积层 b--火山堆积层 col--崩积层

del--滑坡堆积 set--泥石流 o--生物堆积 ch--化学堆积物 pr--成因不明沉积 人工填土(ml) 冲击(al) 洪积(pl) 坡积(dl) 沼泽沉积(h) 海相沉积(m) 海陆交互相 (mc) 冲积物(al) alluvial deposit 河流在平缓地段所堆积下来的碎屑物,称为冲积物。冲积物根据其形成条件,可分为: (1)山区河谷冲积物 大部分由卵石、碎石等粗颗粒组成,分选性较差,大小不同的砾石互相交替,成为水平排列的透镜体或不规则的夹层,厚度一般不大。一般地说,山区河谷的堆积物颗粒大,承载力高,但由于河流侧向侵蚀的结果也带来了大量的细小颗粒,特别是当河流两旁有许多冲沟支岔时,这些冲沟支岔带来的细小颗粒往往和冲积的粗大颗粒交错堆积在一起,承载力也因而降低。 (2)平原河谷冲积物 河流上游的冲积物一般颗粒粗大,向下游逐渐变细。冲积层一

般呈条带状,具有水平层理,有时也成流水层或湍流层的交错层理。在每一个小层中,岩性的成分就比较均匀,有极良好的分选性。 冲积物的颗粒形状一般为亚圆形或圆形,搬运的距离愈长,颗粒的浑圆度越好。平原河谷冲积物可分为:河床冲积物、河漫滩冲 积物、牛轭湖冲积物和阶地冲积物。河床冲积物、河漫滩冲积物多 为磨圆度较好的漂石、卵石、圆砾和各种砂类土,有时也有粉土、 粘性土存在。在同一地段上,河漫滩冲积物的粒度一般较河床冲积 物为小。在同一河漫滩上,靠河床近的冲积物的粒度比距河床远的 为大。牛轭湖冲积物只有当洪水期间成为溢洪区时才能形成,此 时,细砂或粉质粘土就直接覆盖在原来已形成的泥炭或淤泥层上。 阶地冲积物的粒度常较河漫滩的为小,一般由粉质粘土、粉土和各种砂土所构成,有时也有卵石、圆砾的夹层。在黄土地区,阶地则往往为各个不同地质时期的黄土所分布。 平原河谷冲积层中的地下水一般为潜水,由高阶地补给低阶地,再由河漫滩补给河水。 平原河谷冲积物 ( 除牛轭湖外) ,一般是较好的地基。粗颗粒的冲积物其承载力较高,细颗粒的稍低,但要注意冲积砂的密实度和振动液化的问题。 (3)三角洲冲积物 三角洲冲积物是河流搬运的大量细小碎屑物在河流人海或入湖的地方堆积而成。一般分为水上及水下两部分:水上部分主要是河床和河漫滩冲积物,如砂、粉土、粉质粘土、粘土等等,一般呈层状

第四系沉积物

第四纪沉积物(层) 1. ml--人工填土 2. pd--植物层 3. al--冲击层 4. pl--洪积层 5. dl--坡积层 6. el--残积层 7. eol--风积层 8. l--湖积层 9. h--沼泽沉积层 10. m--海相沉积层 11. mc--海陆交互相沉积层 12. gl--冰积层 13. fgl--冰水沉积层 14. b--火山堆积层 15. col--崩积层 16. del--滑坡堆积层 17. set--泥石流堆积层 18. o--生物堆积 19. ch--化学堆积物 20. pr--成因不明沉积 注:上述每类符号前加Q,并以上标符号的形式显示,表示完整的地层符号由原岩风化产物经各种外力地质作用而成的沉积物,至今其沉积历史不长,所以只能形成未经胶结硬化的沉积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第四纪沉积物”或“土”。不同成因类型的第四纪沉积物,各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和工程地质特征,以下分别介绍其中主要的几种成因类型。残积物、坡积物和洪积物 残积物(Q el)(Q el为第四纪地层的成因类型符号) 残积物是由岩石风化后,未经搬运而残留于原地的土,而另一部分则被风和降水所带走。它处于岩石风化壳的上部,是风化壳中的剧风化带,向下则逐渐变为半风化的岩石。它的分布主要受地形的控制,在宽广的分水岭上,由雨水产生地表径流速度小,风化产物易于保留的地方,残积物就比较厚。在平缓的山坡上也常有残积物覆盖。 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不同的原岩,将产生不同矿物成份、不同物理力学性质的残积土。 由于风化剥蚀产物是未经搬运的,颗粒不可能被磨圆或分选,没有层理构造。 残积物与基岩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通常经过一个基岩风化层(带)而直接过渡到新鲜岩石。残积物有时与强风化层很难区分。一般说来,残积物是由于雨雪水流将细颗粒带走后残留的较粗颗粒的堆积物。风化层则虽受风化作用的影响,但它是未被剥蚀搬运的基岩风化产物。残积物中残留碎屑的矿物成分很大程度上与下卧基岩相一致,这是鉴定残积物的主要根据。例如砂岩风化剥蚀后生成的残积物多为砂岩碎块。根据这个道理可按地面残积物的成分推测下卧基岩的种类。反之,也可按基岩分布的规律推测其风化产物的特征。山区的残积物因原始地形变化很大且岩层风化程度不一,所以其厚度在小范围内变化极大。由于残积

第四系地层代号(终审稿)

第四系地层代号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1.ml--人工填土 2.2. pd--植物层 3.3. al--冲击层 4.4. pl--洪积层 5.5. dl--坡积层 6.6. el--残积层 7.7. eol--风积层 8.8. l--湖积层 9.9. h--沼泽沉积层 10.10. m--海相沉积层 11.11. mc--海陆交互相沉积层 12.12. gl--冰积层 13.13. fgl--冰水沉积层 14.14. b--火山堆积层 15.15. col--崩积层 16.16. del--滑坡堆积层 17.17. set--泥石流堆积层 18.18. o--生物堆积

19.19. ch--化学堆积物 20.20. pr--成因不明沉积 产状三要素 走向:断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叫走向线,走向线的延伸方向即为断层的走向。它表示岩层在地面上的延伸方向。 倾向:断层面上与走向线相垂直的线叫倾斜线或真倾斜线,它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的沿平面向下倾斜的方位即为断层的倾向。 倾角:岩层层面上的真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投影线的夹角叫倾角。它表示在垂直断层面走向的直立剖面上该层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 ①方位角表示法。一般记录倾向和倾角,如205∠65,即倾向为205°,倾角65°,其走向则为295°或115°。 ②象限角表示法。一般测记走向、倾向和倾角,如N65°W/25°SW,即走向为北偏西65°,倾角为25°,向南西倾斜。 根据国标 GB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规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分为C15-C80共14个强度等级其中C15标示混凝土的标准立方试块的抗压强度至少为15MPa,不超过20MPa,超过20MPa的就是C20了,一次类推。

第四系地层代号及成因

1.ml--人工填土 2. pd--植物层 3. al--冲击层 4. pl--洪积层 5. dl--坡积层 6. el--残积层 7. eol--风积层 8. l--湖积层 9. h--沼泽沉积层 10. m--海相沉积层 11. mc--海陆交互相沉积层 12. gl--冰积层 13. fgl--冰水沉积层 14. b--火山堆积层 15. col--崩积层 16. del--滑坡堆积层 17. set--泥石流堆积层 18. o--生物堆积 19. ch--化学堆积物 20. pr--成因不明沉积 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 ⑴.残积(el): 基岩遭受风化作用后(包括物理、化学与生物风化作用),残留原地的产物,一般未经搬运。包括残积物、土壤与风化壳。风化剖面一般由下至上分为基岩带、弱风化带、中等风化带和强风化带。 ⑵.坡积(dl): 在重力作用下,由雨水与雪水冲刷搬运,在山坡与山脚下堆积起来的风化产物。⑶.重力堆积(xd): 在重力作用下,崩塌的巨大石块与乱石,搬运至山坡或山麓堆积的粗粒碎屑物,又称坠积物。 ⑷.滑坡堆积(del): 在重力、地下水和地表水作用下,整个岩体沿斜坡下滑,产生的堆积物。长江新滩滑坡⑸土溜堆积(又称泥流堆积)(s或df): 斜坡的土层经充分渗透雨水浸湿后,成塑性状态,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坡面向下滑动,形成堆积物。 ⑹.冲积(a1): 河流堆积,又称淤积物,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内。 ⑺.洪积(p1): 暂时洪水形成的堆积物。主要分布在山谷口或山前平原。 ⑻.湖积(l): 湖水在湖盆里的堆积物,包括机械、化学与生物的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堆积物。 ⑼.沼泽堆积(h):

地层代号

2地层符号 地质年代地层单位包括:“界、系、统”这些国际性标准。例如:Kz表示新生界、Mz表示中生界、Pz表示古生界、PT表示元古宇等。界还可以分为亚界,而太古宇又有新、古亚界之分,即新太古界和古太古界;元古宇又可分为新元古界、中元古界和古元古界。中生界、新生界习惯于不分亚界。例如:Pz2表示上古生界、Pz1表示下古生界、Pt3表示新元古界等。系的附号一般用字母表示:例如Q表示第四系、R表示第三系、K表示白垩系[3]、J表示侏罗系、T表示三叠系、P表示二叠系、C表示石炭系、S表示志留系、O表示奥陶系、∈表示寒武系、Z表示震旦系。亚系的符号一般不分,第三系例外,如N表示新第三系、E表示老第三系。统的符号是在字母的右下角加上阿拉伯数字1、2、3、4,如Q4表示全新统、Q3表示上更新统、Q2表示中更新统、Q1表示下更新统等。而属于全国性或大区域性的使用范围的地层单位“阶”的符号是在统的符号后面加上阶名汉语拼音头一个正体小写字母,如同一统内阶名第一个字母重复时,则年代较老的阶用一个字母,较新的阶在头一个字母之后再加最近的一个正体小写字母。例如∈3f上寒武统凤山阶、∈3c上寒武统长山阶等等。 岩石地层单位符号包括:群的符号、组的符号和段的符号等。 (1)群的符号是在相应的界或系或统的符号之后加群名两个汉语拼音小写斜体字母,第一个为汉语拼音的头一个字母,第二个是拼音最接近的声母。例如:Pt1ht滹沱群、∈2sh水口群。在Autocad制图中可将ht、sh选中,点菜单格式里的文本风格,找出字体名称为:“T Dutch801Rm BT”的字体,点击新的文本,设一个新层就OK了。同时,还可将正体字改为斜体字,方法为:先点属性菜单,然后点要更改的字按鼠标右键出现一个更改文本对话框点击风格栏里选“STYLE1”就“OK”了。将正体字设成斜体小写字母,这样就可形成比较标准的格式了。另外亚群的符号考虑在群的符号之右上角注以小写正体字母如:a、b、c、d 表示,例如:Pt1hta滹沱群下亚群。 (2)组的符号采用在系的或统的符号后,加组名汉语拼音头一个小写斜体字母。同一统或系内组名第一个字母有重复时,则年代较新的组在头一个字母之后再加上最接近的一个小写斜体字母,例如:∈3b保山组、∈1m馒头组。另外亚组符号考虑在组名的右下角注以阿拉伯数字1、2、3表示,例如∈1m1镘头组下亚组。依照组的符号书写格式,结合以往在制图过程中常碰到组的代号书写格式不正确的现象,例举一些地质代号与大家共同识别,我们以例图形式表示:以罗定群、船山群、石炭系埃连卡特组、龙潭组、桂头组为例。 (3)段的符号是在组再进一步细分为段时,可在组的符号右上角注以阿拉伯数字。例如:馒头组第一段∈1m1、馒头组第二段∈1m2等。 4侵入岩年代单位符号

第四系地层代号

1.ml--人工填土? 2.2. pd--植物层? 3.3. al--冲击层? 4.4. pl--洪积层? 5.5. dl--坡积层? 6.6. el--残积层? 7.7. eol--风积层? 8.8. l--湖积层? 9.9. h--沼泽沉积层? 10.10. m--海相沉积层? 11.11. mc--海陆交互相沉积层? 12.12. gl--冰积层? 13.13. fgl--冰水沉积层? 14.14. b--火山堆积层? 15.15. col--崩积层? 16.16. del--滑坡堆积层?

17.17. set--泥石流堆积层? 18.18. o--生物堆积? 19.19. ch--化学堆积物? 20.20. pr--成因不明沉积 产状三要素 走向:断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叫走向线,走向线的延伸方向即为断层的走向。它表示岩层在地面上的延伸方向。 倾向:断层面上与走向线相垂直的线叫倾斜线或真倾斜线,它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的沿平面向下倾斜的方位即为断层的倾向。 倾角:岩层层面上的真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投影线的夹角叫倾角。它表示在垂直断层面走向的直立剖面上该层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 ①方位角表示法。一般记录倾向和倾角,如205∠65,即倾向为205°,倾角65°,其走向则为295°或115°。 ②象限角表示法。一般测记走向、倾向和倾角,如N65°W/25°SW,即走向为北偏西65°,倾角为25°,向南西倾斜。 根据国标 GB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规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分为C15-C80共14个强度等级其中C15标示混凝土的标准立方试块的抗压强度至少为15MPa,不超过20MPa,超过20MPa的就是C20了,一次类推。

第四系沉积物成因代号及类型说明

第四纪沉积物成因代号 1. ml--人工填土 2. pd--植物层 3. al--冲积层 4. pl--洪积层 5. dl--坡积层 6. el--残积层 7. eol--风积层 8. l--湖积层 9. h--沼泽沉积层 10. m--海相沉积层 11. mc--海陆交互相沉积层 12. gl--冰积层 13. fgl--冰水沉积层 14. b--火山堆积层 15. col--崩积层 16. del--滑坡堆积层 17. set--泥石流堆积层 18. o--生物堆积

19. ch--化学堆积物 20. pr--成因不明沉积 注:上述每类符号前加第四纪符号Q,并以上标符号的形式显示,表示完整的地层符号。 由原岩风化产物经各种外力地质作用而成的沉积物,至今其沉积历史不长,所以只能形成未经胶结硬化的沉积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第四纪沉积物”或“土”。不同成因类型的第四纪沉积物,各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和工程地质特征,以下分别介绍其中主要的几种成因类型:残积物、坡积物和洪积物。 残积物(Qel)(Qel为第四纪地层的成因类型符号) 残积物是由岩石风化后,未经搬运而残留于原地的土,而另一部分则被风和降水所带走。它处于岩石风化壳的上部,是风化壳中的剧风化带,向下则逐渐变为半风化的岩石。它的分布主要受地形的控制,在宽广的分水岭上,由雨水产生地表径流速度小,风化产物易于保留的地方,残积物就比较厚。在平缓的山坡上也常有残积物覆盖。 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不同的原岩,将产生不同矿物成份、不同物理力学性质的残积土。 由于风化剥蚀产物是未经搬运的,颗粒不可能被磨圆或分选,没有层理构造。 残积物与基岩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通常经过一个基岩风化层(带)而直接过渡到新鲜岩石。残积物有时与强风化层很难区分。一般说来,残积物是由于雨雪水流将细颗粒带走后残留的较粗颗粒的堆积物。风化层则虽受风化作用的影响,但它是未被剥蚀搬运的基岩风化产物。残积物中残留碎屑的矿物成分很大程度上与下卧基岩相一致,这是鉴定残积物的主要根据。例如砂岩风化剥蚀后生成的残积物多为砂岩碎块。根据这个道理可按地面残积物的成分推测下卧基岩的种类。反之,也可按基岩分布的规律推测其风化产物的特征。山区的残积物因原始地形变化很大且岩层风化程度不一,所以其厚度在小范围内变化极大。由于残积

地层

Q第四系—灰、深灰色残积物、坡积物、冲积物。 K3h白垩系惠水组——底部灰白、灰色块状粗粒砾岩,中上部红色泥质粉沙岩、粉沙质泥岩。 T3e三叠系二桥组—底部灰黑色页岩与黄灰色砂岩互层夹炭质页岩及煤线(层);上部灰色中厚层—块状石英砂岩,岩屑砂岩,时夹泥质砂岩及炭质页岩,产植物及胞粉化石。 T3sq三叠系三桥组—灰绿,黄灰色厚层钙质砂岩,粉沙岩,页岩及灰岩。砂岩具平行层理,斜层理及波痕,产双壳类及少量腕足类化石。 T2gc三叠系改茶组—浅灰,灰色中厚层泥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及白云岩,夹紫红色,灰绿色页岩。 T2y三叠系杨柳井组—上部浅灰,灰白色成纹状白云岩,时夹藻屑白云岩,泥质白云岩,产珊瑚及双壳类化石;中部浅灰,灰色中厚层细晶白云岩,夹少量泥质白云岩,产双壳类化石;下部灰,灰黄,紫红,灰绿色等杂色薄—中厚层泥质白云岩,夹灰绿,紫红色页岩,产双壳类化石。 T2sz三叠系松子坎组—上部灰黄,深灰色薄层—中厚层细晶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夹钙质页岩及砾屑灰岩,下部灰色薄层—中厚层白云岩与灰绿色页岩互层,灰色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夹熔塌角砾岩,底部为3.2米厚的草绿色凝灰岩。 T1a三叠系安顺组—浅灰,灰色中—厚层细晶白云岩为主,上部灰色,灰黄,紫红色薄层泥质白云岩,鲕粒白云岩,灰岩,熔塌角砾岩。 T1dl三叠系大隆组—灰色薄—中厚层泥晶灰岩,底部为灰绿色页岩。 P3dy二叠系大冶组—灰色硅质岩。 P3c二叠系长兴组—灰色薄—中厚层含熔塌生物碎屑泥晶灰岩,产蜓及珊瑚类化石。 P3lt二叠系龙潭组—黄灰,灰色,深灰色页岩,粉沙岩及含燧石泥晶灰岩煤层。主要产煤层。 P2m二叠系茅口组—深灰色厚层—块状泥晶灰岩,产蜓及珊瑚类化石。 P2q二叠系栖霞组—深灰色薄层—中厚层泥晶灰岩,底部含泥质条带,还间夹少量页岩,产蜓及珊瑚类化石。 P1ls二叠系梁山组—灰色薄层—中厚层石英砂岩为主,夹粘土岩及煤层(线)。 C2hl石炭系黄龙组—无 C1b石炭系摆佐组—灰,深灰色厚层—块状微晶白云岩,含大量白云岩石团块,晶洞发育。 C1s石炭系上司组—灰色,深灰色厚层—块状瘤状灰岩。 C1j石炭系旧司组—回黄,深灰色中厚—厚层泥质灰岩为主,砂岩为辅。 C1x石炭系祥摆组—炭质页岩夹煤线(层),泥岩,粉沙岩,砂岩。 D2g泥盆系高坡场组—灰色,深灰色泥晶白云岩底部产双孔成孔虫,晶洞发育,有晶簇,溶洞,局部夹灰绿色,紫红色泥岩。 D1m泥盆系蟒山群—上部灰黄色石英砂岩与紫红色,灰绿色页岩互层;中部灰绿色,紫红色页岩;下部灰黄,樱红,褐色石英砂岩。产鱼类,嶙木化石。 S1gz志留系高寨田群(上亚群)—3 由上而下灰白色薄层—中厚层含泥质,硅质细砂岩,夹灰色,深灰色中厚层灰岩,上部紫红色,灰色中厚层砂岩,含云母片,产双壳类化石,顶部有一层风化铁帽。 —2 浅灰色,紫红色,灰绿色,褐色,薄层—中厚层粉沙岩,泥岩。产双壳化石。 —1 紫红色薄层页岩,称红飘带,紫红色,灰绿色页岩互层,灰黄色薄层—中厚层泥岩,夹有灰白色厚层泥质灰岩;中部浅灰色厚层钙质泥岩,粉沙岩,浅灰色薄层页岩,层理

第四系区域地质调查的内容与要求

第四系区域地质调查内容与技术要求 新一轮1:25万区调的第四系调查,应当以全球变化学、地球表层学理论和地质环境系统论、人-地关系协调观等新的理念为指导,运用多重地层学填图方法,充分利用先进的测试手段,以晚近地质作用过程和自然环境演变调查研究为重点,本着“远略近详”的原则分层次有序地进行工作布置和展开重点调查研究,揭示第四纪地质作用和古环境古气候变化规律,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鉴于第四系的复杂性和明显的区域性特点,特分为一般调查技术要求和分区调研两部分。 L 1 第四系区域地质调查的一般技术要求 L1.1 第四纪沉积物调查 L1.1.1 沉积物岩性调查 重点调查沉积物的粒性(岩性成分、分类和命名),粒径(粒度特征、分选性和粒级组成等),粒态(磨圆度和颗粒形态)、颜色(原生色、次生色、干色、湿色)、结构构造(区分原生和次生)、固结程度和风化特征(强、中、弱、未)等;对于砾石层要详细观察:砾性(岩性成分)、砾径、砾向(AB面的倾向和倾角定向性程度)、砾态(球度和磨圆度)、表面特征、风化程度、充填或胶结方式与程度;对意义重大的砾石层还应进行砾石统计测量;对于土状堆积物还要注意观察岩性的可塑性、坚硬程度、土层的风化程度(如古风化壳和古土壤层),野外调查时常将第四纪土状堆积物分为:粘土、亚粘土、亚砂土。 在第四纪岩性沉积物调查时,要特别注意对一些特殊的岩性夹层的调查和描述,如:文化层(灰烬层等)、火山灰层、化学沉积层(如岩盐层、铁质壳层、结核层等)、泥炭、古土壤层、含砂矿层等。对于具有区域分别特征这些岩性夹层,应以一个地层单位(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在地质图上标出。 L1.1.2 沉积物成因类型的调查与研究 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划分是第四纪沉积环境和气候环境研究的基础。应认真开展沉积物成因类型的标志调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沉积学标志、地貌标志和环境标志,并综合各标志进行成因类型划分。 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划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应采用宏观调查与微观分析、定性描述与定量统计相结合的调研方法。强调室内外调查和研究相结合。 L1.2 第四纪地层调查与研究 L1.2.1 地层序列的建立 重点开展第四纪地层序列建立和地层单位划分。第四纪地层形成序列的建立,需经过:野外→野外与室内→室内三个阶段,分别完成三个层次的地层划分:地层相对顺序的建立→地层地质时代序列→地层地质年龄序列。 1)1)地层相对相对序列 即第四纪地层形成先后序列的建立。 (1)接触关系确定法:对于空间分布连续的地层,可根据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如:侵蚀关系、覆盖关系、掩埋关系、过渡关系,来确定地层新老(或形成先后)顺序; 对于地质体分布不连续的可根据以下方法确定其新老(先后)顺序。 (2)地貌学法:根据地貌形成和发展的阶段性来确定组成各地貌单元的沉积物的形成前后,如:在构造上升地区(如河谷区),位置愈高时代愈老。 (3)比较岩石学法:地表不同时期沉积物的物质组成、组合特点、颜色和风化程度是有差别的。一方面可根据沉积物的组合特点确定相对新老关系,一般地,时代愈老的沉积物,其风化程度愈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