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生物中图版必修2学案:4~5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人类基因组计划Word版含解析

高中生物中图版必修2学案:4~5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人类基因组计划Word版含解析

高中生物中图版必修2学案:4~5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人类基因组计划Word版含解析
高中生物中图版必修2学案:4~5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人类基因组计划Word版含解析

第四节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

第五节人类基因组计划

目标导航 1.结合教材图文,掌握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步骤。 2.结合具体实例,说出基因工程的应用及其安全性。 3.阅读教材,简述基因组的概念和人类基因组计划。

一、重组DNA技术(转基因技术)

1.概念

重组DNA技术又称为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手段,将某种生物的

基因转移到其他生物物种中,使其出现原物种不具有的新性状的技术。

2.操作步骤

(1)获取目的基因

①目的基因:人们所需的特定基因

②获取方法利用限制性内切酶从供体细胞切割利用mRNA逆转录等人工合成

(2)体外重组DNA分子

①常用载体:有细菌的质粒或病毒DNA

②过程:将外源DNA插入载体,使两种DNA分子连接

起来

(3)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

①方法:显微注射等方法

②受体细胞:如受精卵

(4)筛选与鉴定:在全部的受体细胞中,真正导入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是很少的,因此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筛选和鉴定出能够表达所需遗传性状或所需产物的受体细胞。

3.意义

重组DNA技术人为实现了种间遗传物质的转移,目的基因随细胞的分裂而增殖,并在体内得以表达,还能将获得的新性状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二、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

1.转基因生物

(1)概念:由于目的基因的导入,引起原有遗传物质组成改变的生物称为转基因生物。

(2)类型:转基因生物包括转基因植物、转基因动物和转基因微生物。

(3)应用:转基因生物在农业、工业、医药等领域都有很广泛的应用。例如,转基因生物可以

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为人们提供质量更高、营养成分搭配更合理的膳食等。

(4)安全性:转基因生物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2.转基因食品

(1)概念:用转基因生物生产或制造的食品、食品原料以及食品添加剂等,都可以称为转基因

食品。

(2)优点:可以提高食品营养价值、改善食品风味、去除食品不良特性、延长食品贮存期限等。

(3)安全性:对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评价主要集中在环境安全性和食用安全性两个方面。公

众有权利了解转基因食品和对转基因食品进行选择。

三、基因组和人类基因组

1.基因组的概念和类型

(1)概念:基因组是指一个单倍体细胞核中、一个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中或一个病毒中所包含的全部DNA(或RNA)分子的总称。

(2)类型:基因组可分为核基因组、线粒体基因组、叶绿体基因组、病毒基因组等。通常所说

的基因组是指核基因组。

2.人类核基因组的概念、结构与特点

(1)概念:人类基因组是指单倍体细胞中整套染色体,即22条常染色体、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上所具有的全部DNA分子。

(2)结构及特点

人类基因组的DNA序列可分为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其中非编码序列远远多于编码序列,

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序列仅占3%。

四、人类基因组计划概述

1.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标

(1)最初目标:测定人类基因组DNA分子的核苷酸排列次序,绘制成精细的DNA序列图,定位约10万个基因,并对其他生物进行类似研究。

(2)终极目标:阐明人类基因组全部DNA序列,识别基因,建立储存这些信息的数据库,开

发数据分析工具以及研究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所带来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

2.人类基因组计划成果

(1)完成了人类基因组的测序任务,绘制完成了全基因组的DNA序列图谱。

(2)人类核基因组的DNA总长度约为31.647亿个碱基对,大约有3~3.5万个基因。

3.后基因组的概念

后基因组就是在基因组的基础上,研究所有基因的表达、调控与功能,阐明执行生命活动的

全部蛋白质的表达规律和生物功能。

4.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

(1)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对于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方式都会有全新的改变。

(2)极大地促进生命科学领域一系列基础研究的发展,如有利于阐明细胞的生长、发育和分化

的分子机制,理解人类的进化等。

(3)促进了生命科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产生了一些新兴学科,如生物信息学。

(4)还具有经济技术价值,如人类基因组研究将会给食品制造、医药等产业带来一场生物革命。

判断正误:

(1)转基因技术的生物学原理是基因重组。()

(2)通过转基因技术能够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3)转基因技术属于分子水平的操作。()

(4)转基因生物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

(5)对待转基因技术应该趋利避害,不能因噎废食。()

(6)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基因序列。()

(7)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人类从细胞水平研究自身遗传物质的系统工程。()

答案(1)√(2)√(3)√(4)√(5)√(6)×(7)×

一、重组DNA技术(转基因技术)

1.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骤图解

2.基因工程操作的工具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载体

来源原核生物原核生物质粒或病毒DNA

作用及结果切割目的基因和载体形成

黏性末端

连接目的基因和载体形

成重组DNA分子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特点识别特定碱基序列,并在

特定切点上切割

只能将DNA片段进行

连接

在宿主细胞内保存并复制,

带有标记基因,便于筛选

3.注意的相关问题

(1)目的基因必须与载体结合后才能导入受体细胞,才能稳定的保存,并进行复制和表达,目的基因不能单独进入受体细胞。

(2)受体细胞的选择

①培育转基因动物,受体细胞一般选用受精卵。

②培育转基因植物,受体细胞可选用受精卵或体细胞。

③受体细胞常用微生物的原因是微生物繁殖快、代谢快、目的基因产物多。

(3)目的基因的检测是利用质粒上的标记基因,如大肠杆菌质粒上含抗青霉素基因。把受体细胞放入带有青霉素的培养基中培养,若有抗性,说明导入成功;若无抗性,说明导入失败。

(4)重组DNA分子进入受体细胞后,受体细胞必须表现出特定的性状,才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达过程。例如检验抗虫棉的抗虫性,可让棉铃虫食用棉花的叶片,食用后棉铃虫中毒死亡,则说明抗虫基因在棉株中得到了表达。

4.基因工程成功的基础

1.下图表示一段DNA序列,请确定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部位。

答案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都作用于b部位。

2.若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载体两两结合时,可能有哪些产物?

答案产物可能有三种:目的基因—目的基因、目的基因—载体、载体—载体。3.转基因食品在环境安全和食用安全上的评价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前者集中体现在应用的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后者体现在转基因食品经过代谢后是否

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从而危害人体和动物的健康,以及转基因食品是否会对人体肠道中的

微生物产生影响。

4.转基因抗虫棉有性繁殖产生的后代都具有抗虫特性吗?为什么?

答案不一定,因为性状分离或变异的原因,抗虫棉的子代可能会失去抗虫特性。

5.DNA连接酶、DNA聚合酶和DNA酶有何不同?

答案DNA连接酶是连接DNA的片段;DNA聚合酶是DNA分子复制时,按模板链的要求,将脱氧核苷酸逐个连接起来,形成DNA的子链;DNA酶的作用是水解DNA。

1.下图表示一项重要生物技术的关键步骤,字母X代表获得外源基因并能够表达的细胞。下

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合成胰岛素的细菌细胞

B.质粒具有多个标记基因和多个限制性内切酶切点

C.基因与载体的重组只需要DNA连接酶

D.该细菌的性状被定向改造

问题导析(1)审图,明确此题主要涉及基因工程第二步:目的基因与载体的结合。

(2)在此过程中目的基因为人类的胰岛素基因,所需工具为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3)作为载体的质粒必须具备多个标记基因和多个限制性内切酶切点且能自我复制。

答案 C

一题多变

(1)图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步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分子水平分析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移植能够成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也说明了不同生物共用一套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目的基因与载体的结合(细胞分裂)(2)不同生物的DNA分子化学组成和基本结构

是相同的密码子

二、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

1.基因工程的应用

(1)基因工程与作物育种:农业上获得高产、稳产、具有优良品质的农作物,畜牧业上获得人

们所需要的、具有优良品质的转基因动物。

(2)基因工程与药物研制:能高效地生产出各种高质量、低成本药品。

3基因工程与环境保护环境监测:用探针检测饮水中病毒的含量

环境净化:获得分解四种烃类的“超级细菌”;

吞噬汞和降解土壤中有机物的细菌;净化

镉污染的植物;构建新的杀虫剂

2.转基因生物可能带来的风险

(1)转基因作物与其野生亲缘种间的杂交,把具抗性的基因转到野生亲缘种,可能使野生亲缘

种成为具抗性的杂草,或者由于转移基因在野生种群中的固定导致野生等位基因的丢失,最

终造成遗传多样性的降低。

(2)转基因生物中的抗病毒基因可能与其他病毒发生重组,产生超级病毒,给生物界带来巨大

的灾难。

(3)转基因植物及其产物进入土壤后,可能会与土壤微生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一些微生物的

活动过程,从而对地球化学循环产生重要影响。

1.你所知道的我国转基因成果都有哪些?

答案中国科学家培育的转基因猪、牛、鸡、鲤鱼等,还有大批具有抗虫、抗病、抗除草剂、

抗逆等全新性状的农作物。

2.转基因抗虫玉米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作用是什么?此种转基因玉米独立种植若干代后是否

会出现不抗虫的植株,为什么?

答案减少了农药使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转基因生物独立种植若干代,也会出现不抗虫的

植株,因为玉米螟(玉米植株上的一种害虫)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突

变后的玉米螟可能对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晶体蛋白不敏感。

2.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下列不是转基因成果的一项是()

A.抗虫棉花

B.能清除石油污染的假单胞杆菌

C.我国奶牛的主要品种——中国荷斯坦牛

D.抗除草剂玉米

问题导析(1)转基因生物是指运用重组DNA技术,即通过获取目的基因、体外重组DNA 分子、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筛选与鉴定等步骤获得转基因生物。

(2)包括转基因植物、转基因动物和转基因微生物。抗虫棉花、能清除石油污染的假单胞杆菌、抗除草剂玉米都属于转基因成果。

(3)我国奶牛的主要品种中国荷斯坦牛,是杂交育种技术的结果。

答案 C

一题多变

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但是带来的安全性问题也不能忽视。下列选项中是转基因生物引起的食物安全问题的证据是()

A.世界上数以亿计的人口食用转基因农作物

B.转基因生物合成的营养物质与天然品种没有差别

C.转基因生物合成的某些蛋白质可能对某些人造成过敏反应

D.转基因产品经过了多环节、严谨的安全性评价

答案 C

三、基因组和人类基因组计划概述

1.基因组和染色体组的区别

基因组染色体组

概念区别基因组是指一个单倍体细胞核中,一个细

胞器中或一个病毒中所包含的全部DNA

分子

指一组形态、大小各不相同都携带着本物

种生长、发育、繁殖的全套基因的染色体。

对于二倍体生物,是指一个配子中的全部

染色体

人类22+X+Y 22+X或22+Y

2.人类基因组研究的两项主要任务

(1)进行24条染色体(22条常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的遗传、物理图谱构建及脱氧核苷酸顺

序的分析。

(2)致力于基因识别及功能的研究。其具体内容包括:

①对人类基因组进行标记和划分;

②对基因组DNA进行切割和克隆,并利用已知的标记将这些克隆有序排列;

③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测序结果表明人类核基因组大约有31.6亿个碱基对。基因约为 3.0~3.5万个。

1.如何确定二倍体生物的基因组?

答案对于二倍体生物来说,没有性别决定的生物,如水稻,其基因组就是一个染色体组的

所有染色体;而对于具备性别决定的生物来说,其基因组为一个染色体组加另一条性染色体。2.果蝇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其性别决定是XY型;水稻是雌雄同体的重要粮食作物,

二倍体水稻体细胞有24条染色体。分析上述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1)果蝇的基因组中有多少条染色体?其染色体组中有几条染色体?

答案基因组中有5条;染色体组中有4条。

(2)水稻的基因组中有几条染色体?与其染色体组有什么关系?

答案12条。水稻细胞中无性染色体,故基因组中染色体数与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数一样,均为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

3.一个基因组的全部染色体其形态和功能是()

A.相同的

B.各不相同的

C.有的相同,有的不同

D.除X、Y染色体外,其余均相同

问题导析一个基因组中全部染色体的形态、功能、大小是不相同的。

答案 B

一题多变

下列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

B.2003年,人类基因组的测序任务已圆满完成

C.HGP表明基因之间确实存在人种的差异

D.HGP表明人的体细胞中约有基因 3.0~3.5万个

答案 D

1.下列正确表示基因工程操作“四部曲”的是()

A.获取目的基因→体外重组DNA分子→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筛选和鉴定

B.筛选和鉴定→获取目的基因→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体外重组DNA分子

C.获取目的基因→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体外重组DNA分子→筛选和鉴定

D.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获取目的基因→体外重组DNA分子→筛选和鉴定

答案 A

解析基因工程操作的四步过程要按顺序记牢。

2.下列关于重组DNA技术工具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质粒是广泛存在于细菌细胞中的一种颗粒状细胞器

B.质粒是细菌细胞质中能自主复制的小型环状DNA分子

C.限制性内切酶能够识别特定的碱基序列并能破坏氢键

D.DNA连接酶的作用是催化DNA双链间碱基对的形成

答案 B

解析①质粒是细菌细胞质内的一个小型环状DNA分子,但它不是细胞器。②质粒是一种

重要的载体,通常利用质粒与目的基因结合形成重组质粒,而后导入受体细胞。③限制性内

切酶能识别、切割双链DNA中特定的碱基序列,但不能破坏氢键。④DNA连接酶的作用是通过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缝合”两条DNA末端之间的缝隙。

3.我国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并成功表达,

培育出了抗虫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非编码区对于抗虫基因在棉花细胞中的表达不可缺少

B.重组DNA分子中增加一个碱基对,不一定导致毒蛋白的毒性丧失

C.抗虫棉的抗虫基因可通过花粉传递至近缘作物,从而造成基因污染

D.转基因棉花是否具有抗虫特性是通过检测棉花对抗生素的抗性来确定的

答案 D

解析转基因棉花是否具有抗虫特性是通过让棉铃虫食用棉花的叶片来检测的。检测棉花对

抗生素的抗性是用来确定目的基因是否进入了受体细胞。

4.人类的染色体组和人类的基因组的研究对象各包括哪些染色体()

①46条染色体②22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或22条常染色体+Y染色体③22条常染色体+X+Y染色体④44条常染色体+X+Y染色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人体细胞内共有46条染色体,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配子中含有23条染色体,即1~22号常染色体和X或Y染色体;而测定人类基因组时,需要测定1~22号常染色体和X、Y两条性染色体,不能只测定23条染色体的原因是:X、Y染色体分别具有不同的基因和碱基序列。

5.日本某大学谷明教授等把菠菜的基因植入猪的受精卵中,成功培育出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的猪。在对这种猪的脂肪酸组织进行分析后发现,它的体内的不饱和脂肪酸要比一般的猪高

约20%。植入猪的受精卵里的菠菜基因可控制合成菠菜根部的一种酶——FAD2,这种酶能够

将饱和脂肪酸转换成不饱和脂肪酸。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猪的诞生,运用了________技术手段。

(2)具有菠菜基因的猪体内不饱和脂肪酸要比一般的猪高约20%,说明________________。

(3)植物和动物间基因移植成功,说明生物间合成蛋白质的方式________,并共用一套________________。

(4)猪的DNA分子被“嫁接”上菠菜基因,并不影响猪体内其他基因的表达,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菠菜的基因植入猪的受精卵内,培育出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猪新品种,操作过程一般要经

过的四个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重组DNA(或转基因)(2)菠菜基因已在猪细胞内进行了复制和表达(3)相同密码子(4)基因是遗传物质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相对独立性

(5)获取目的基因体外重组DNA分子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筛选和鉴定

基础巩固

1.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载体是()

A.质体

B.染色体

C.质粒

D.线粒体

答案 C

解析根据作为载体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基因工程中经常用的载体有细菌的质粒或病毒

DNA等。

2.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抗虫棉,下列导入目的基因的做法正确的是()

①将毒素蛋白注射到棉受精卵中②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注射到棉的受精卵中③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与质粒重组,导入细菌,用该细菌感染棉的体细胞,再进行组

织培养④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与细菌质粒重组,注射到棉的子房并进入受精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答案 C

解析用基因工程方法培育抗虫棉,导入能够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将编码毒素蛋白的目的基因通过与质粒重组并通过质粒运载进入棉花细胞,并在棉花细胞中表达,达到培育

抗虫棉的目的。

3.下列实践活动包含重组DNA技术的是()

A.水稻F1花药经培养和染色体加倍,获得基因型纯合新品种

B.抗虫小麦与矮秆小麦杂交,通过基因重组获得抗虫矮秆小麦

C.将含抗病基因的重组DNA导入玉米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抗病植株

D.用射线照射大豆使其基因结构发生改变,获得种子性状发生变异的大豆

答案 C

解析A项为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B项为杂交育种,原理为基因重组;C项为转基因技术育种,需要利用重组DNA技术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原理为基因重组;D项为诱变育种,原理为基因突变。

4.重组DNA技术在农业、医药等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成果的叙述中,

错误的是()

A.在农业上主要是培育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和具有抗逆性农作物

B.在医药卫生方面,主要用于基因诊断、基因治疗

C.在畜牧养殖业方面培育了体型巨大,品质优良的动物

D.在环境保护方面主要用于环境监测和对环境的净化

答案 B

解析基因工程的应用在医药卫生方面主要用于药物的研制生产,并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5.现有小麦种质资源包括:①高产、感病;②低产、抗病;③高产、晚熟等品种。为满足不

同地区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栽培需求,育种专家要培育3类品种:a.高产、抗病; b.高产、早熟;c.高产、抗旱。下述育种方法可行的是()

A.利用①、③品种间杂交筛选获得 a

B.对品种③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筛选获得 b

C.a、b和c的培育均不可采用诱变育种方法

D.用转基因技术将外源抗旱基因导入③中获得 c

答案 D

解析利用①、②品种间杂交后筛选可获得a,A错误;染色体加倍并不改变原有的基因,

只有通过诱变育种,可由③选育出b,B错误;诱变育种和转基因技术均可获得原品种不具

有的新性状,C错误、D正确。

6.下列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叙述,合理的是()

A.该计划的实验将有助于人类对自身疾病的诊治和预防

B.该计划是人类从细胞水平研究自身遗传物质的系统工程

C.该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一个染色体组中全部DNA序列

D.该计划的实施不可能产生种族歧视、侵犯个人隐私等负面影响

答案 A

解析人类很多疾病与遗传有关;人类基因组计划是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人类基因组计划

是测定人类基因组(22条常染色体和X、Y染色体)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

信息;该计划也可能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7.科学家已拉开后基因组时代的序幕,后基因组时代主要研究()

A.基因的表达、调控和功能

B.DNA复制

C.转录和翻译

D.基因突变的原理

答案 A

解析人类基因组计划主要研究DNA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后基因组时代又称蛋白质组时

代,主要研究基因的表达、调控和功能。

巩固提升

8.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发表了一篇文章,文中说:“毫无疑问,转基因作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

可能带来危害,保护公众和环境的安全,现在是,将来也是政府的首要任务。但与此同时,这种新的科技成果将给人类带来更多的利益,这也是毋庸置疑的。”就以上材料你认为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A.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是基因重组,转基因作物是转基因技术的一种产物

B.如果转基因作物产生了对人类健康及环境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反对转基因技术

C.科学家必须在现有知识与技术的基础上尽量考虑转基因作物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

防范措施

D.国家必须对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并进行严格管理与有效控制

答案 B

解析为保障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国家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立法保障,人们要加强

舆论监督,同时改变观念去接受新鲜事物,不能因为其存在负面影响而全面否定转基因技术。

9.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PrP 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s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 sc可以诱导更多的PrP c转变为PrP sc,实现朊粒的增殖,可

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PrP c转变为PrP s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答案 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朊粒是一种蛋白质,蛋白质是不能整合到基因组中的,A错误;肺炎双球菌是原核生物,通过二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朊粒的增殖不是二分裂,故B错误;朊粒是PrP c因空间结构改变形成的,两者一个具有致病性,一个不具有致病性,故C正确;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PrP c转变为PrP sc属于蛋白质空间结

构改变所致,不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D错误。

10.如图是有关生物变异来源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③表示__________________;④表示________;⑤表示________,此过程发生在

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

(2)将①的原理应用在育种中,常利用物理因素如________或化学因素如________来处理生物(各举一例)。

(3)番茄体内的蛋白酶抑制剂对害虫的消化酶有抑制作用,导致害虫无法消化食物而被杀死,

人们成功地将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导入玉米体内。玉米获得了与番茄相似的抗虫性状,

玉米新品种的这种变异的来源是图中[]________。传统的育种方法一般只能在同一种生物

中进行,很难将一种生物的优良性状移植到另一种生物上。基因工程的出现使人类有可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替换、增添、缺失mRNA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2)X射线或γ射线或紫外线或激光亚硝酸或硫酸二乙酯(3)②基因重组按照自己的意愿直接定向

改变生物遗传性状,培育(创造)出新品种(新的生物类型)

解析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又分为非同源染色体

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重组DNA技术几种形式。

11.德国科学家最近培育出一种可以生产乙肝疫苗的转基因胡萝卜,通过生吃或者榨汁食用就

可以达到接种疫苗的效果,简便易行。但科学家表示,该方法还需进一步试验来验证疫苗的

疗效。下图为生产乙肝疫苗的转基因胡萝卜的部分过程示意图。

(1)a、b过程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b过程需以mRNA为模板,以________

为原料,还需要的条件是ATP、________、DNA聚合酶等。

(2)除了图示方法可以获取目的基因外,请你再写出一种人工合成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乙肝疫苗的基因导入胡萝卜细胞内并成功合成乙肝疫苗的过程,在遗传学中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问食用乙肝疫苗的转基因胡萝卜安全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转录逆转录脱氧核苷酸逆转录酶(2)根据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可以推知基

因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再进行化学合成(3)基因的表达(4)转基因胡萝卜对人类的健康有害,因为:①转基因作物中的毒素可引起人类急、慢性中毒或产生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②作物中的免疫或致敏物质可使人类机体产生过敏反应(或认为无害,只要观点与理由相符即可)

解析(1)a过程是以DNA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称为转录,而b过程与之相反称为逆转录;(2)图示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目的基因,除此之外也可以根据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

列推出DNA中碱基序列进行人工合成;(3)目的基因控制合成目的基因产物即为基因的表达;(4)此问为开放题,答案只要观点与理由相符,符合客观事实即可。

12.在1990年,医生对一位因缺乏腺苷脱氨酶基因而患先天性体液免疫缺陷病的美国女孩进

行治疗。采用的方法是首先将患者的白细胞取出作体外培养,然后用某种病毒将正常腺苷脱

氨酶基因转入人工培养的白细胞中,再将这些转基因白细胞回输到患者的体内,经过多次治

疗,患者的免疫功能趋于正常。

(1)该病治疗运用了重组DNA技术,在这个实例中载体是________,目的基因是________,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

(2)将转基因白细胞多次回输到患者体内后,免疫能力趋于正常是由于产生了________,产生这种物质的两个基本步骤是________和________。

(3)人的腺苷脱氨酶基因与胰岛素基因相比,其主要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与大肠杆菌基因相比,其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4)该病的治疗方法属于重组DNA技术应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治疗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某种病毒腺苷脱氨酶基因患病女孩的白细胞(2)腺苷脱氨酶(或抗体)转录翻译(3)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及排列顺序不同编码区是间隔的,不连续的,有外显子和内含

子(4)基因治疗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走进高考

江苏卷,15)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13.(2013·

A.我国已经对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农产品强制实施了产品标识制度

B.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在转基因食品标签上警示性注明可能的危害

C.开展风险评估、预警跟踪和风险管理是保障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前提

D.目前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食用安全性和环境安全性上

答案 B

解析本题用直选法。对转基因食品只是要求标注“转基因**”等字样,并没有在转基因食品标签上警示性注明可能的危害,B错误。

重庆卷,4)下题图是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物的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

14.(2014·

是()

A.②的构建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聚合酶参与

B.③侵染植物细胞后,重组Ti质粒整合到④的染色体上

C.④的染色体上若含抗虫基因,则⑤就表现出抗虫性状

D.⑤只要表现出抗虫性状就表明植株发生了可遗传变异

答案 D

解析构建表达载体需要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A错误;③侵染植物细胞后,重组Ti质粒上的T-DNA整合到④的染色体上,B错误;染色体上含有目的基因,但目的基因也可能不能转录或者不能翻译,或者表达的蛋白质不具有生物活性,C错误;植株表现出抗虫性状,说明含有目的基因,属于基因重组,为可遗传变异,D正确。

生物必修一 第五章 最全知识点总结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学习资料 浆水中学生物复习学案 2、 本质: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 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酶、 特性 ②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③作用条件温和:适宜的温度,pH ,最适温度(pH 值)下,酶活性最高, (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能使蛋白质变性失活,低温使酶活性降低,但酶的空间结构保持稳定,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可以恢复。) 功能:催化作用,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 3、ATP : 结构简式:A —P~P~P ,A 表示腺苷,P 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 全称:三磷酸腺苷,与ADP 相互转化: 功能:细胞内直接能源物质 4、形成ATP 的能量来源: ①动物、真菌、大多数细菌-----来自细胞呼吸作用有机物分解释放的能量。 ②绿色植物-----来自细胞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 能产生ATP 的部位: 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 能产生水的部位: 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 5、细胞呼吸: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生成CO 2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 的过程。 细胞呼吸的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细胞呼吸的方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6、有氧呼吸 总反应式:C 6H 12O 6 +6H 2O +6O 2→6CO 2 +12H 2O +大量能量 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 C 6H 12O 6→2丙酮酸(C 3H 4O 3)+少量[H]+少量能量 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 2 C 3H 4O 3+6H 2O →6CO 2+大量[H] +少量能量 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 24[H]+6O 2→12H 2O+大量能量 7、无氧呼吸 产生酒精:C 6H 12O 6→2C 2H 5OH+2CO 2+少量能量 发生生物:大部分植物,酵母菌 产生乳酸:C 6H 12O 6→2乳酸(C 3H 6O 3)+少量能量 发生生物:动物、乳酸菌、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胚乳、胡萝卜 7、细胞呼吸应用: 包扎伤口,选用透气消毒纱布,抑制细菌;花盆经常松土:促进根部有氧呼吸,吸收无机盐等 酵母菌酿酒:选通气,后密封。先让酵田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再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稻田定期排水:抑制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防止酒精中毒,烂根死亡 提倡慢跑:防止剧烈运动,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破伤风杆菌感染伤口:须及时清洗伤口,以防无氧呼吸 8、光和光合作用 (1)、概念: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 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实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2)、场所 双层膜 叶绿体 基质 基粒 多个类囊体(片层)堆叠而成 胡萝卜素(橙黄色) 类胡萝卜素 叶黄素(黄色) 吸收蓝紫光 色素 (1/4) 叶绿素A (蓝绿色) 叶绿素(3/4) 叶绿素B (黄绿色) 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色素提取实验中色素的分布(上----下):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 ,叶绿素b 色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 色素溶解度及扩散速率: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 >叶绿素b 叶绿体色素分布:类囊体结构薄膜上;光合作用的酶分布:类囊体结构薄膜上;叶绿体基质中

打印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2复习知识点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一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生物变异的类型 1.不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变化引起) 2.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二、可遗传的变异 (一)基因突变 1、概念: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2、原因:(1)内因:DNA自我复制过程中偶尔发生错误,DNA的碱基组成发生改变 (2)外因 物理因素(紫外线、X射线r射线及其他辐射能损伤细胞内的DNA); 化学因素(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能改变核酸的碱基); 生物因素(某些病毒、细菌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细胞的DNA)。 没有以上因素的影响,细胞也会发生基因突变,只是发生频率比较低,这些因素只是提高了突变频率而已。 3、特点:a、普遍性b、随机性(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细胞内的不同的DNA分子上或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上);c、低频性d、多数有害性e、不定向性 注:体细胞的突变不能直接传给后代,生殖细胞的则可能 4、意义:它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二)基因重组 1、概念: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类型: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b、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3.意义: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第二节染色体变异 一、染色体结构变异: 1.实例:猫叫综合征(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 2.类型: 缺失:染色体某一片断缺失 重复: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断 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断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倒位:染色体中某一片断位置颠倒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类型 ●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实例:21三体综合征(多1条21号染色体) ●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测试题 姓名班别总分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A.与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例无关B.细胞核的大小没有限度 C.细胞的体积与细胞核无关 D.细胞体积过大不利于细胞内外物质交换 2.如图a→d表示连续分裂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和b为一个细胞周期B.c段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C.遗传物质平分一般发生在d段D.b和c为一个细胞周期 3.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三者数量之比为1∶2∶2 时所处的分裂期应是() A.前期和中期B.中期和后期C.后期和末期D.前期和末期4.在高倍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高等植物细胞,下列结构能看到的是()A.细胞板B.赤道板C.染色体D.核膜 5.如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a)数目、核DNA分子(b)数目的柱形统计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时期染色体还未复制,核DNA已完成了复制 B.③时期核膜、核仁重现,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 C.①→②表示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分子数目不变 D.②时期染色体数目和DNA数目相等,说明细胞分裂已经完成 6.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些变化的顺序是①染色质缩短变粗成染色体;②染色体变细伸长成染色质;③组成染色体的DNA复制; ④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⑤着丝粒分裂,染色体移向两极() A.③①④⑤②B.③④①⑤②C.①③④⑤②D.①④③⑤②7.下列能进行无丝分裂的是() A.草履虫B.人的神经细胞C.洋葱表皮细胞D.酵母菌细胞8.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 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 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 D.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高中 生物 必修二 第五章练习题

第五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等位基因的产生,发生在() A、基因重组过程中 B、基因突变过程中 C、染色体变异过程中 D、可遗传变异过程中 2.基因突变导致的变化是() A、遗传信息的改变 B、中心法则的改变 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改变 D、DNA空间结构的改变 3.镰刀型细胞贫血病的根本原因是() A、红细胞形状异常 B、食物中缺少铁与蛋白质 C、血红蛋白分子多肽链上的一个谷氨酸被缬氨酸代替 D、控制合成血红蛋白分子的DNA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 4.下列能产生新基因的是()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基因分离 D、染色体变异 5.同一品种的水稻,有部分植株仅仅由于肥料充足而出现穗大粒多的性状,引 起这种性状变异的原() A、基因突变 B、环境条件的改变 C、基因重组 D、染色体变异 6.下列不能传递到后代的变异是() A、安康羊的短腿性状 B、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 C、通过杂交重组在一起的优良性状的组合 D、由于水肥充足而造成的小麦粒大粒多的性状 7.一对父本和母本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个体之间总会存在一些差异,这种变异主要来自()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基因分离 D、染色体变异 8.若生物体的DNA分子增加了一个碱基对,这种变化属于 ()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 C.染色体结构变异D.基因自由组合 9.在有性生殖中可能出现,在无性生殖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复制 D、染色体变异 10.辐射污染往往导致许多人患上癌症,其主要的病理原因是()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至第五章测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1-5章)测试题 第Ⅰ卷 1.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真核生物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具有DNA ,这也说明了细胞结构具有统一性 B .乳酸菌细胞有丝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一般不发生改变 C .细胞学说阐明了一切动植物以细胞为基本单位 D .噬菌体能利用大肠杆菌的核糖体和内质网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2. A .基因中不含甲类化合物 B .肺炎双球菌中有乙类化合物 B .叶绿体中不能形成丙类化合物 D .丁类化合物只存在细胞核中 3. 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N 是构成酶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 B .Mg 是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子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 C .由I 参与组成的甲状腺激素,是内环境的成分之一 D .P 是磷脂、ATP 、[H]等多种重要有机物的组成元素 4. 肉毒杆菌是一种致命病菌,在繁殖过程中分泌毒素。军事上常将这种毒素用于生化武器。人们食入和吸收这种毒素后.神经系统将遭到破坏。该毒素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 B .由结构图可知,肉毒类毒素由氨基酸组成,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C .图中该片段由5种单体组成,有4个肽键 D .高温下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主要原因是高温首先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5.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后要节约使用,以备下次再用 B .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色的脂肪滴 C .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 液与B 液与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浓度可以相同 D .在鉴定脂肪的实验中,苏丹Ⅳ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苏丹Ⅲ将脂肪染成红色 6. 绿色荧光蛋白简称GFP ,最初是从维多利亚多管发光水母中分离出来的结构蛋白。其相关数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据图可推测该蛋白质含有2条肽链,R 基上的氨基 有15个 B .该肽链水解时,水中氢的去向是形成 氨基 C .控制该蛋白质合成378的mRNA 中至少含有个密码子 D .GFP 由核糖体合成、经内质网加工并由高尔基体分泌的同时由线粒体提供能量 7. 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以下关于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酶都是蛋白质 B .抗体都是蛋白质 C .动物激素都是蛋白质 D .神经递质都是蛋白质 8. 下列关于人体内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蛋白质具有多样性,是由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不同 B .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基因中的碱基有 C 、G 、A 、T 、U C .人体内的酶都是蛋白质,激素不一定是蛋白质 D .蛋白酶也是蛋白质,蛋白酶可以水解所有的肽键 9. 下列物质中一定含有肽键的是 ①胰岛素 ②雄性激素 ③酶 ④Na + 载体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③④ 10. 旅美中国学者章蓓和美国、瑞典、西班牙的科学家们最近联合发现了一种功能类似于胰岛素的真菌化合物。这一发现为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开启一个全新之门”,它有可能使糖尿病患者将来只通 过服药而不必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关于文中的“真菌化合物”的推测,肯定错误的一项是 A .该化合物应是蛋白质 B .该化合物应该是可以直接被消化道吸收的 C .该化合物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功能 D .该化合物应是相对分子量较小的有机物

重点高中生物必修二第5章测试题(精选)

重点高中生物必修二第5章测试题(精选)

————————————————————————————————作者:————————————————————————————————日期:

第5章检测试题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原创题)2011年8月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深圳点燃圣火,年轻的体育健儿在梦想的舞台上展示了自己的风采,对运动员来说,他们可以通过练习来提高速度和发展力量,但是并不能传递给下一代,原因是( ) A.肌细胞不能携带遗传信息 B.体细胞发生的突变不能遗传 C.生殖细胞没有携带全套遗传信息 D.DNA碱基序列不因锻炼而改变 2.以下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非同源染色体间片段的交换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B.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C.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会导致基因重组 D.基因结构中某一碱基对的替换必然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3.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B.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种表现型 C.基因重组可以发生在酵母菌进行出芽生殖时 D.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可以发生重组 4.在自然界中,生物变异处处发生,下面是几个变异的例子:①动物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突破“死亡”的界限成为具有不死性的癌细胞;②R型活细菌与S型细菌的DNA混合后转化为S型活细菌;③某同卵双胞胎兄弟,哥哥长期在野外工作,弟弟长期在室内工作,哥哥与弟弟相比脸色较黑。上述四种变异的来源依次是( ) A.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环境改变 B.基因重组、基因突变、环境改变 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D.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环境改变 5.图1显示出某物种的三条染色体及其上排列着的基因(图中字母所示)。试判断图2列出的(1)、(2)、(3)、(4)四种变化依次属于下列变异中的( )

(完整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生物第五章检测 班级姓名号数 一、单项选择题。(2×30=60分) 1.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更高的催化效率的原因是 ( ) A.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B.能供给反应物能量 C.改变了反应的途径 D.降低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2.下列关于酶本质的研究,按研究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证明了脲酶是一种蛋白质②酒精发酵需要活细胞的参与③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④人们认识到酿酒就是让糖类通过发酵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⑤用不含酵母菌的酵母提取液进行发酵获得成功,证明生物体内的催化反应也可在体外进行 A.④②⑤①③B.③④⑤②① C.①⑤④②③D.③④①②⑤3.能水解脂肪酶的酶是 ( ) A.淀粉酶B.蛋白酶 C.脂肪酶 D.肽酶 4. “飞人”博尔特在百米赛场上不断刷新着自己创造的世界纪录。在百米冲刺阶段,其肌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是 ( ) A.葡萄糖B.脂肪 C.腺苷 D.三磷酸腺苷 5..通常胃液的pH约为1.4左右,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10降到1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 A.不断上升B.没有变化C.先升后降D.先降后升 6.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ATP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TP 虽在人体细胞中普遍存在,但含量不多 B .ATP 在人体细胞中普遍存在,含量很高 C .它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D .当它过分减少时,可由ADP 在不依赖其他物质的条件下直接形成 7 .绿色植物细胞的下列结构或部位中,不能产生ATP 的是() A .叶绿体 B .线粒体 C .核糖体 D .细胞质基质 8 .30 个腺苷和60 个磷酸基最多能组成ATP () A .10 个 B .20 个 C .30 个 D .60 个 9.人体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 A. 肺泡 B. 细胞质基质 C. 线粒体 D.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练习及答案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一、选择题 1.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更高的催化效率,其原因是() A.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B.能供给反应物能量 C.改变了反应的途径 D.降低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2.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 B.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基质中 C.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 D.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基质中合成的 3.通常胃液的pH约为1.4,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10降到1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 A.不断上升B.没有变化C.先升后降D.先降后升 4.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 ..的是() A.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 B.人体硬骨组织细胞也进行呼吸 C.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D.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5.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体内ATP与ADP之间时刻发生相互转化 B.骨骼肌剧烈运动时收缩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自ATP C.动植物形成ATP的途径分别是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 D.ATP中含有的元素是C、H、O、N、P 6.让实验动物小白鼠吸入混有18O2的空气,该小白鼠体内最先出现含18O的化合物是() A.CO2B.H2O C.C2H5OH D.C3H6O3 7.下列反应既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也能在线粒体内进行的是()

A.葡萄糖丙酮酸 B.丙酮酸酒精+CO2 C.ADP+Pi+能量ATP D.[H]+O2→H2O 8.有一种酶催化反应P+Q→R。右下图中实线表示在没有酶时此反应的进程。在t1时,将催化此反应的酶加入反应混合物中。图中表示此反应进行过程的曲线是()([P]、[Q]、[R]分别代表P、Q、R的浓度) A.曲线A B.曲线B C.曲线C D.曲线D 9.右图的四条曲线中,能够表示运动员在长跑过程中和长跑结束后血液中乳酸浓度变化的曲线是() A.曲线a B.曲线b C.曲线c D.曲线d 10.在密闭容器内,酵母菌利用葡萄糖产生酒精,此过程不.生成() A.ATP B.乳酸C.三碳化合物 D.CO2 1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B.酶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C.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D.细胞质中没有作用于DNA的解旋酶 12.水稻细胞内合成的某物质,能够在常温下高效分解淀粉,该物质() A.在4 ℃条件下易变性B.只含有C、H C.也能催化淀粉合成D.含有羧基 13.能使植物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均破坏的一组酶是() A.淀粉酶、纤维素酶、溶菌酶 B.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

(完整)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测试题

第五章检测题 一、选择题(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在紫外线、电离辐射等影响下将可能发生突变。这种突变易发生在() A.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 B.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时 C.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 D.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 2.将普通小麦的子房壁细胞进行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 A.单倍体B.二倍体 C.三倍体D.六倍体 3.三体综合征、并指、苯丙酮尿症依次属() ①单基因病中的显性遗传病②单基因病中的隐性遗传病③常染色体病④性染色体病 A.②①③B.④①② C.③①②D.③②① 4.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 A.胸腺嘧淀 B.腺嘌呤 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 D.胞嘧啶 5.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有许多注意事项,下列说法错识的是() A.调查的人群要随机抽取 B.调查的人群基数要大,基数不能太小 C.要调查群体发病率较低的单基因遗传病 D.要调查患者至少三代之内的所有家庭成员 6.已知某小麦的基因型是AaBbCc,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利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N株小麦,其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约占() A.N/4 B.N/8 C.N/6 D.0 7.当牛的卵原细胞进行DNA复制时,细胞中不可能发生() A.DNA的解旋B.蛋白质的合成 C.基因突变D.基因重组 8.将一粒花药培育成幼苗,对它的茎尖用秋水仙素处理,长大后该植株能正常开花结果。该植株下列细胞中哪一细胞与其他三种细胞染色体数目不相同() A.根细胞B.种皮细胞 C.子房壁细胞D.果实细胞 9.基因型为AaBbCc(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小麦,将其花粉培养成幼苗,用秋仙素处理后的成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A.1种,全部B.2种,3∶1 C.4种,1∶1∶1∶1 D.4种,9∶3∶3∶1

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总结全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一节降低反应活化能的酶 1、细胞代谢:细胞内每时每刻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2、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3、酶的作用:催化作用 4、使化学反应加快的方法: 加热:通过提高分子的能量来加快反应速度; 加催化剂: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加快反应速度;同无机催化相比,酶能更显著地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5、酶的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 少数是RNA。 6、酶的特性: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 倍 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酶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活性最高。7、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1)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酶促反应的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如图1 所示。 图一图二 图1 图2 (2)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刚开始反应速度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之 后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也几乎不变,如图2所示。

(3)pH值对酶促反应影响:刚开始反应速度随着pH值升高而加快,达到最 大值后反应速度随着pH值升高而下降。反应速率最大时的pH值称为这种酶的最适pH 值。如图3所示。 图三图四 图3 图4 (4)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刚开始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但当温度高到一定限度时,反应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最终,酶因高温使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失去活性,失去了催化能力。如图4所示。 8、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1)实验分析:1号与2号比较自变量为水浴加热,1号与3号、4号比较自变量为3号加入三氯化铁、4号加入肝脏研磨液(即催化剂种类) (2)实验结论:酶具有催化作用,并且催化效率要比无机催化剂Fe3+高得多 (3)控制变量:自变量(实验中人为控制改变的变量) 因变量(随自变量而变化的变量)、 无关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 结果造成影响)。 (4)对照实验:除一个因素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知识点习题)

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一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基因突变的实例 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⑴症状 ⑵病因基因中的碱基替换 直接原因: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的改变 根本原因:控制血红蛋白分子合成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2、基因突变 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二、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 1、基因突变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 物理因素:如紫外线、X射线 ⑴诱发突变(外因)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 生物因素:如某些病毒 ⑵自然突变(内因) 2、基因突变的特点 ⑴普遍性 ⑵随机性 ⑶不定向性 ⑷低频性 ⑸多害少利性 3、基因突变的时间 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4.基因突变的意义: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进化的原始材料 三、基因重组 1、基因重组的概念 随机重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基因重组的类型 交换重组(四分体时期) 3.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四分体时期) 4.基因重组的意义 四、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区别

第二节染色体变异 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猫叫综合征) 1、概念 缺失 2、变异类型重复 倒位 易位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染色体组的概念及特点 2.常见的一些关于单倍体与多倍体的问题 ⑴一倍体一定是单倍体吗?单倍体一定是一倍体吗? (一倍体一定是单倍体;单倍体不一定是一倍体。) ⑵二倍体物种所形成的单倍体中,其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 色体组,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对,因为在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分开,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⑶如果是四倍体、六倍体物种形成的单倍体,其体细胞中就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练习题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练习题 第五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1。等位基因产生,发生在() A,b在基因重组期间,c在基因突变期间,d在染色体突变期间,和2。基因突变引起的变化有() A,b在遗传信息变化期间,中心规则 C的变化,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的变化,DNA空间结构3的变化。镰状细胞性贫血的根本原因是()a,异常的红细胞形态b,食物中缺乏铁和蛋白质 C,用缬氨酸代替d,血红蛋白分子多肽链中的谷氨酸,控制血红蛋白分子合成的DNA碱基序列改变4。下列能产生新基因的基因是() 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基因分离D,染色体变异5。同一品种水稻的一些植株有大的圆锥花序和许多谷粒仅仅是因为有足够的肥料。介绍了 的原始( a)、基因突变(b)、环境条件变化(c)、基因重组(d)和染色体变异(6)等性状变异。以下不能遗传给后代的变异有:(a)安康羊的短腿性状(b),染色体结构和数量变异( ℃),通过杂交重组的优良性状组合(d),大粒小麦和多粒小麦因水肥充足而产生的性状(7)。一对男女父母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在个体之间总是有一些差异。这种变异主要来自()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基因分离d,染色体变异

8。如果一个生物体的DNA分子增加了一个碱基对,这种变化属于()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结构变异d,无基因组合 9。它可能发生在有性生殖中。无性繁殖中不可能的现象有()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复制d,染色体突变10。辐射污染经常导致许多人患癌症。主要病理原因是() 第五章基因突变和其他变异 1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数目改变 D、染色体结构改变11。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是(a)基因突变(b)基因分离(c)基因游离组合(d)染色体变异(12)。基因突变发生在() A。转录的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乙。复制的脱氧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丙。翻译的核糖核酸和蛋白质丁。逆转录的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 13。植物通常只开红色的花,但偶尔也会开白色的花。如果种植白花种子,它的所有后代都会开白花。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自然杂交自然选择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基因突变的特征是() A。肉眼或光学显微镜无法观察到分子结构的变化。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本身是不利的。 C。突变可以自然发生,也可以人为发生。自然突变率通常很低。 D. 15。青霉菌多次受到x光和紫外线的照射。青霉菌高产菌株的培养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梳理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一、相关概念: 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的许多化学反应。 酶:是活细胞(来源)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功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一类有机物。 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二、酶的发现:【了解即可】 ①、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用实验证明: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 ②、1836年,德国科学家施旺从胃液中提取了胃蛋白酶; ③、1926年,美国科学家萨姆纳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脲酶是一种蛋白质; ④、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三、酶的本质: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酶的场所主要是核糖体,水解酶的酶是蛋 白酶),也有少数是RNA。 四、酶的特性: ①、高效性: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许多。 ②、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③、酶需要较温和的作用条件: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 高和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直接能源物质】 一、ATP的结构简式:ATP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缩写,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 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 注意:ATP的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键中储存着大量的能量,所以ATP被称为高能磷酸化合物。这种高能化合物化学性质不稳定,在水解时,由于高能磷酸键的断裂,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二、ATP与ADP的转化: 三、能量来源: 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动物——主要来自呼吸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

第 5 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一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 生物变异的类型 不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变化引起) 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二、可遗传的变异 (一)基因突变 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 因突变。 2、原因:物理因素:X射线、紫外线、r 射线等; 化学因素: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等; 生物因素:病毒、细菌等。 3、特点:a、普遍性 b、随机性(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 细胞内的不同的 DNA分子上或同一DNA 分子的不同部位上); c、低频性 d、多数有害性 e、不定向性 注:体细胞的突变不能直接传给后代,生殖细胞的则可能 4、意义:它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二)基因重组 1、概念: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类型: 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b、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第二节染色体变异 一、染色体结构变异: 实例:猫叫综合征( 5 号染色体部分缺失) 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类型 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 实例: 21 三体综合征(多 1 条 21 号染色体) 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 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 三、染色体组 (1)概念: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2)特点:①一个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②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的全部遗传信息。( 3)染色体组数的判断: ①染色体组数 = 细胞中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几个染色体组例 1:以下各图中,各有几个染色体组?

(完整word)生物必修二第五章知识点归纳,推荐文档

生物必修二第五、六、七章知识点归纳 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一、生物变异的类型 1、不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变化引起) 2、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二、可遗传的变异 1、基因突变: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 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不能遗传。(1)诱发因素可分为: ◆物理因素(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能损伤细胞内的DNA); ◆化学因素(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能改变核酸的碱基); ◆生物因素(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细胞的DNA)。 没有以上因素的影响,细胞也会发生基因突变,只是发生频率比较低,这些因素只是提高了突变频率而已。 (2)基因突变的特点: a、普遍性 b、随机性(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细胞内的不同的DNA分子上或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上); c、低频性 d、多数有害 性e、不定向性 (3)意义:它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1、类型: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b、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3、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类型 ◆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 ◆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 (3)染色体组: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4节光合作用(知识点+练习)

五、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1.发现 2、场所 双层膜 叶绿体 基质 :DNA ,多种酶、核糖体等 基粒 多个类囊体(片层)堆叠而成 胡萝卜素(橙黄色)1/3 类胡萝卜素 叶黄素(黄色) 2/3 吸蓝紫光 色素 (1/4) 叶绿素A (蓝绿色)3/4 叶绿素 吸红光和蓝紫光 (3/4) 叶绿素B (黄绿色)1/4 3.过程 ◎ 光合作用的实质 通过光反应把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通过暗反应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把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 4、光合作用的意义 ①制造有机物,实现物质转变,将CO 2和H 2O 合成有机物,转化并储存太阳能; ②调节大气中的O 2和CO 2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③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 注: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光合速率是光合作用强度的指标,它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叶片合成有机物的速率。影响因素包括植物自身内部的因素,如处在不同生育期等,以及多种外部因素。 (1)单因子对光合作用速率影响的分析

①光照强度(如图所示) 曲线分析:A点光照强度为0,此时只进行细胞呼吸, 释放CO2量表明此时的呼吸强度。 AB段表明光照强度加强,光合作用逐渐加强,CO2的释放量 逐渐减少,有一部分用于光合作用;而到B点时,细胞呼吸 释放的CO2全部用于光合作用,即光合作用强度=细胞呼吸强 度,称B点为光补偿点(植物白天的光照强度在光补偿点以上,植物才能正常生长)。BC段表明随着光照强度不断加强,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加强,到C点以上不再加强了,称C点为光饱和点。 应用:阴生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比较低,如上图虚线所示。间作套种时农作物的种类搭配,林带树种的配置,冬季温室栽培避免高温等都与光补偿点有关。 ②光照面积(如图所示) 曲线分析:OA段表明随叶面积的不 断增大,光合作用实际量不断增大,A点为 光合作用叶面积的饱和点。随叶面积的增 大,光合作用不再增加,原因是有很多叶被 遮挡,光照强度在光补偿点以下。OB段表 明干物质量随光合作用增加而增加,而由于 A点以后光合作用不再增加,但叶片随叶面积的不断增加呼吸量(OC段)不断增加,所以干物质积累量不断降低(BC段)。 应用:适当间苗、修剪,合理施肥、浇水,避免徒长。封行过早,使中下层叶子所受的光照往往在光补偿点以下,白白消耗有机物,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②CO2浓度、含水量和矿质元素(如图所示) 曲线分析:CO 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矿质元素直接或间 接影响光合作用。在一定范围内,CO2、水和矿质元素越多, 光合作用速率越快,但到A点时,即CO2、水、矿质元素达 到饱和时,就不再增加了。 应用:“正其行,通其风”,温室内充CO2,即提高CO2浓度,增加产量的方法.合理施肥可促进叶片面积增大,提高酶的合成速率,增加光合作用速率。 ③温度(如图所示) 曲线分析:光合作用是在酶催化下进行的,温度直接影响酶的活性。一般植物在10~35℃下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其中AB段(10~35℃)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加强,B点(35℃)以上光合酶活性下降,光合作用开始下降,50℃左右光合作用完全停止。 应用:冬天温室栽培可适当提高温度;夏天,温室栽培可适当 降低温度。白天调到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以提高光合作用:晚 上适当降低温室温度,以降低细胞呼吸,保证有机物的积累。 (2)多因子对光合作用速率影响的分析(如图 所示) 曲线分析:P点时,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 应为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随着因子的不断 加强,光合速率不断提高。当到Q点时,横

生物必修一1--5章知识点整理框架图

知识 生物 生物类型 生命活动 基本特征 说明 SARS 病毒 非细胞生物 侵入肺细胞 繁殖 病毒要在活细胞中繁殖 草履虫 单细胞生物 运动与分裂 运动与繁殖 单细胞生物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衣藻、酵母菌等) 人 多细胞 生殖发育 繁殖生长发 育 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其生长和发育也是建立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基础上的 人 多细胞 缩手反射 应激性 反射等神经活动需要多种细胞的参与 人 多细胞 免疫 应激性 免疫作为机体对入侵病原微生物的一种防御反应,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 类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 较大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无核仁,无染色体 有成形的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有核糖体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 叶绿体和液泡 生物类群 细菌、蓝藻、支原体 真菌、植物、动物 第一章 走进细胞 走进细胞 从生物圈到细胞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的细胞群 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而构成器官 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起而构成系统 个体:由各种器官(植物)或系统(动物和人)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单细胞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体。 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生物)组成一个群落。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观察细胞(显微镜的使用)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低倍镜的视野大(小),通过的光多(少),放大倍数小(大); 物镜放大倍数小(大),镜头较短(长) 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把要放大观察的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看到物像是倒像,因而物像移动的方向与实际材料(装片)移动方向相反 主要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 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细胞学说 从学说的建立过程可以领悟到科学发现具有以下特点: 1、 科学发现是很多科学家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 2、 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 3、 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 4、 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总结

一、细胞呼吸 1、有氧呼吸 (1)请绘制有氧呼吸过程图解并完成表Array格 以下区域绘图: (2)有氧呼吸小结 ①产生CO2的阶段: ②产生水的阶段: ③消耗水的阶段:④消耗氧的阶段 ⑤产生ATP的阶段⑥产生【H】的阶段 ⑦产生ATP最多的阶段⑧产生【H】最多的阶段 ⑨消耗葡萄糖的场所⑩产物CO2中氧的来源 ⑾产物水中H的来源⑿产物水中氧的来源 ⒀O2的作用: ⒁有氧呼吸总的反应方程式: 2、无氧呼吸 (1)无氧呼吸根据的不同分为两种,产物是,场所 (2)完成表格: 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生物:

(4)无氧呼吸反应方程式: 3、细胞呼吸的实质: 4、细胞呼吸【H】的来源及去向: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5、细胞呼吸过程中能量 (1)能量的去向:有机物中的大部分以散失,少部分以 储存在ATP中。 (2)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释放能量少的原因: 6、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 (1)产生水: (2)O2消耗量等于CO2产生量:(3)O2消耗量大于CO2产生量: (4)不消耗O2但产生CO2 (5)无CO2释放: 7、消耗等量葡萄糖,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之比: 产生等量的CO2,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 8、影响细胞呼吸的主要环境因素为: 新鲜的蔬菜水果的储存条件是: 二、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的过程

2、完成表格 3、小结:(1)光合作用有关色素的分布场所: (2)光合作用有关酶的分布场所: (3)ADP的转移途径: ATP的转移途径: [H]的转移途径: (4)光合作用总的反应方程式: (5)产物O2中的氧原子来自:(6)光反应中产生的[H]、ATP用于 (7)光合作用的实质: 3、影响因素 (1)光:影响了光反应中的量,直接影响了暗反应过程 ①光照强度:实验室中可以用来控制光照强度的大小,农业生产上在阴雨天可以适当来提高农作物产量。 ②光的成分: 光照射下光合作用最强,最弱的为 (2)CO2的浓度:影响了暗反应中过程,农业生产中可以通过 来增大CO2的浓度,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实验室中可以通过控制(溶液)的浓度来控制CO2的浓度。 (3)温度:通过影响来影响光合作用。农业生产中可以通过在白天温度,夜晚温度,来增大有机物的积累量,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4、光照不变,停止CO2的供应:C3、C5 、[H] 、ATP 光照停止, CO2的供应不变:C3、C5、[H] 、ATP 5、线粒体增大膜面积的方式: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测试题资料

) 1.生物在紫外线、电离辐射等影响下将可能发生突变。这种突变易发生在() A.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 B.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时 C.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 D.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 2.将普通小麦的子房壁细胞进行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 A.单倍体B.二倍体 C.三倍体D.六倍体 3.达尔文观点,生物的生存斗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过度繁殖 B.生活空间有限 C.食物短缺 D.遗传变异 4.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A.环境改变是物种起源的根本原因 B.出现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C.生物的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5.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但仍认为它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这主要是因为 A.基因突变的发生具有物种的普遍性 B.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型 C.基因突变在无性与有性生殖中都能发生 D.只有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类型 6.对生物进化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自然选择 7.三体综合征、并指、苯丙酮尿症依次属() ①单基因病中的显性遗传病②单基因病中的隐性遗传病③常染色体病④性染色体病 A.②①③B.④①② C.③①②D.③②① 8.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 A.胸腺嘧淀 B.腺嘌呤 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 D.胞嘧啶 9.当牛的卵原细胞进行DNA复制时,细胞中不可能发生() A.DNA的解旋B.蛋白质的合成 C.基因突变D.基因重组 10.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发现无毒R型和被加热杀死的有毒S型细菌混合后,在小鼠体内找到了下列类型的细菌 ( ) ①有毒R型②无毒R型③有毒S型④无毒S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1.遗传信息和“密码子”分别位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