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贵州主要民族简介

贵州主要民族简介

贵州主要民族简介
贵州主要民族简介

贵州主要民族简介

发布时间:2006年11月6日来源:作者:19阅读人次:650

贵州主要民族简介贵州是个多民族省份,系全国8个民族省区之一。2004年全国人口第五次普查时,贵州省有56个民族成分。其中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白族、回族、壮族、蒙古族、畲族、瑶族、毛南族、仫佬族、满族、羌族18个民族是世居贵州的民族。少数民族成分之多居全国第三位,民族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居全国第五位。全国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人口分布主要在贵州。汉族人口2191.1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2.2%;少数民族人口1333.6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7.8%。少数民族人口中,苗族429.99%万,布依族279.82万,侗族162.86万,土家族143.03万,彝族84.36万,仡佬族55.9万,水族36.97万,白族18.74万,回族16.87万,壮族5.21万,蒙古族4.75万,畲族4.49万,瑶族4.44万,毛南族3.12万,仫佬族2.84万,满族2.19万,羌族0.14万。贵州的苗族、布依族、侗族、仡佬族、水族人口分别占全国同一民族总人口的50%~98%以上。民族自治地方有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三都水族自治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玉屏侗族自治

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民族自治地方土地面积为9.78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55.5%。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回8个民族。此外,还建有253个民族乡。

苗族自称为“牡”、“蒙”、“摸”、“毛”、“果雄”等。源于古代的“九黎”、“三苗”和“南蛮”。秦汉时,大部分苗族先民已在武陵郡、牁牂郡、越郡、巴郡、南郡等地区定居。明清之际苗族已分布在贵州各地。经济以农业为主,兼营林、牧业。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有黔东(中部)、川黔滇(西部)、湘西(东部)三大方言。苗族过去没有自己的通用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6年创制了黔东部、中部、西部方言的拉丁化拼音文字,同时改革了“老苗文”,现仍在推广使用。苗族社会的发展是由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民间文学有古歌、理词、巫歌、苦歌、反歌、情歌、儿歌等。音乐舞蹈有飞歌、游方歌、风俗歌、叙事歌、祭祀歌等。舞蹈有芦笙舞、木鼓舞、板凳舞、猴儿鼓舞等。传统工艺美术有挑花、刺绣、蜡染、银饰品制作等。传统节日有四月八、苗年、芦笙节、姊妹节、龙船节、鼓藏节等。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少数人信仰佛教、道教、基督教。苗族绝大多数居住在山区,民居多为木制楼房,俗称“吊脚楼”。妇女服饰式样有100多种,差异较大,多数地区妇女穿大领对襟短衣和长短不同的百褶裙。男子服饰地区差别不大,农村一般是上着襟衣或对襟短衣,下穿长裤,城镇多数男子

服饰已与汉族无异。婚俗实行男女婚姻自主。男女青年通过游方、跳花等活动,自由对歌、恋爱成婚。

布依族布依族来源于古代“濮越人”。自新石器时代起,布依族先民就在贵州生息繁衍,创造灿烂的石铖文化和青铜文化。旧方志中,将布依族称为“夷族”、“夷家”、“夷人”、“仲家”。1953年统一改称布依族。布依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四川等省,总人口284万余。其中以贵州的布依族人口最多,占全国布依族人口的97%。布依族有自己的语言,布依族属于汉藏语系。布依族素有“水稻民族”之称,居住环境依山傍水,河谷坝区土地肥沃、水源便利,传统农业以水稻耕作为主。民间文学有神话、诗歌、寓言、谚语等。民间歌曲有山歌、浪哨歌、酒歌、大歌、小歌、叙事歌、礼俗歌等。舞蹈有铙钹舞、转场舞、花棍舞、织布舞、响篙舞等。戏剧有花灯戏和地戏。乐器有铜鼓、铜锣、皮鼓、唢呐、芦笙、姊妹箫等。布依族服饰千百年来逐渐演变,服饰多为青、蓝、白几种颜色。妇女着大襟短衣,部分着百褶长裙。男性老年人多穿长衫。婚姻实行自主婚。工艺品有蜡染、刺绣、织锦、竹编、陶器、雕刻等。传统节日有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吃新节、七月半等。信仰多种神灵,崇拜祖先。少数人信仰佛教、道教、天主教。1952年以后,布依族聚居地区先后建立有自治区(县级)、自治县、自治州和民族乡。布依族以大米、包谷为主食;糍粑、圆糖粑、耳块粑、盐酸菜、狗肉、八块鸡、糯米酒等。居住:布依族自古以来,

多选择溪河两岸、坝子旁边居住。由于低地潮湿,故民居均为“干栏”式建筑。主要形式有吊脚楼、石板房。婚姻经自由恋爱,双方同意后再经媒妁提亲,表面上是媒人说合,实际上是自由恋爱,而且保持了传统礼仪。丧葬:布依族认为一个人具有“灵魂”和“肉体”两部分。布依族的墓葬,主要有“木棺葬”、“石棺葬”、“瓮棺葬”三种。传统节日有: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吃新节、七月半等。1952

年以后,布依族聚居地区先后建立有自治区(县级)、自治县、自治州和民族乡。

侗族自称为“甘”,宋代“仡伶”,明以后称为“峒人”、“峒僚”、“峒蛮”、“峒苗”等,侗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家庭中具有悠久历史的一个民族,现今分布在黔湘桂鄂四省(区)毗邻地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为侗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分南、北部两个方言。原无文字,沿用汉文,1958年创制了拉丁字母形式的侗文试行至今。侗族源于古代“百越”族系,由秦汉时期西瓯中的一支发展而来。长期以来,侗族地区是以水稻农业为主,其次是旱地、火烟地和园地,兼营林、牧业。关于侗族的社会发展,一种观点认为,唐代以前仍处在原始社会发展阶段,唐代由原始社会直接向封建社会过渡;另一种观点认为,经过奴隶社会发展阶段。唐宋时期,中央王朝在侗族地区建立羁縻州;元明实行土司制度,社会处于早期封建社会。清初实施改土归流,进入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但侗族社会内部某些氏族组织残余,如以地域划分的具有部落联盟性

质的“合款”仍普遍存在,每个氏族或村寨皆由长老或乡老主持事务,用习惯法维护社会秩序。这种组织一直保存到中华民国初期。

传统手工业主要有:织染、刺绣和银饰加工、藤草编织和竹器加工。建筑主要有:鼓楼和风雨桥。冶炼水银。长期以来,侗族地区内外联系主要靠境内纵横的河流。因此,长途客运和货运以水路运输为主,陆路运输为辅;短途货运及货物供求的疏散以陆路运输为主,水路运输为辅。

侗族教育分传统教育和学校教育:传统教育是以尊老爱幼、热爱集体、吃苦耐劳、勤奋俭持家、遵守规约、身体壮健、善歌善舞为指导思想,使自己的子弟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学校教育,侗族地区的教育是多侧面、多层次的,既有家庭和社会的传统文化教育侧面和层次,又有以汉文化为背景的学校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的侧面和层次,从而构成文化内涵丰富的多侧面、多层次的教育体系。侗族人民为了生存繁衍,不断地进行摸索总结,发明创造,逐步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医药。天柱县高酿丹平山一带侗寨,曾于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立的《百零八救世奇症仙方四十九翻》石碑(现存),就详细记载了高酿地方侗族医药师的医治活动。该碑记说明,侗族医药师在清乾隆以前已全面掌握了望、问、号及“划诊”等方法诊断病症,并依据疾病的主要症状或临床特征,用形象比喻法,将疾病分为24大症、72小症进行辨病鉴别;采用刮痧、推拿、喷水、拔火罐、捏背、滚蛋、背药包和草药内服、外敷及浸洗等方法治病。侗族的传统医药理论、

技术,均为生活中产生的经验医学,并通过口传心授代代传承,在医学上具有独自的特点,构杨了本民族的医药学,如天、地、气、水、人,“五位一体”的传统医药理论。民间文艺丰富多彩,诗歌取韵自由,有腰韵、叠韵,句子长短不一,且善于比喻。音乐曲调既多又美,一领众和、多声合唱的大歌声音宏亮,气势磅礴,节奏自由。侗戏始于18世纪初,相传由黎平侗族吴文彩(约1798~1854)所创。侗族村落依山傍水,村头寨尾多有古树,溪流上横跨“风雨桥”;按族姓聚居,住于栏房,有鼓楼耸立其间。侗族大都穿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又叫做“家机布”,并以青、蓝、紫、白、浅蓝等色为至爱。男子装束近城镇者与汉族无异,惟边远山区略有差别;妇女装束多种多样,有穿右衽无领短衣、着管裤、衣镶托肩、钉银珠大扣、结辫盘头的;有衣长膝、襟边袖口裤脚有滚边或花边、挽盘发的;有着大襟衣和裤管、束腰带、包头帕、挽头髻的;有着对襟衣、衬胸布、围褶裙、系围腰、着脚套或裹绑腿、髻插银椎的;有宽袖大襟、衣滚绣有龙凤花卉、长裙过膝、梳盘发的;一般都喜欢戴银饰。节日大都和生产与祭祖有关。春节,叫“过年”。侗年,又叫“小年”或“禾蔸年”、三月三、四月八(祭牛节)、林王节、吃新年、八月八。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以女神“萨岁”(意为创立村寨的始祖母)为至高无上之神,许多村寨都建有萨岁庙。1956年后,侗族聚居地区建立有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

土家族土家族是中华民族的古老民族之一,土家族自称“毕兹

卡”,意即本地人。自明以后,经历了土丁、土人、土蛮等称谓,直到最后被明确为土家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本民族语言已基本消失,普遍操汉语,使用汉文。土家族人民以民间传统中草药医治疾病为主,也间有巫术、神鬼“治病”。土家族文学有民间文学和文人文学,而民间文学更为丰富。民间文学又可分为歌谣和传说故事两大类。歌谣是民间文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反映历史事件、生产劳动、生活习俗、男女爱情、社会礼仪等,神话故事主要有:《咿罗娘娘》讲述人的起源,《水杉的传说》、《洛雨射日》、《土家族的祖先》等。音乐舞蹈,有民歌、号子歌、薅草锣鼓、踹神舞、闹丧歌舞等。土家族的传统戏剧有傩戏,还有近代传入的花灯戏、川戏等。工艺包括有纺织、印染、刺绣、纺织、雕刻等方面。土家族有自己的服饰,直到清代,土家族的衣服均为自织土布,自裁自缝。妇女穿无领宽腰大袖上衣,左开襟,衣襟角缀两颗铜扣子,5对布纽扣,镶有花边,多青、蓝色。裤子亦多青、蓝色,裤脚肥大,镶有花边,其更具有特色是膝盖部两外侧绣有圆形“双凤朝阳”图案。男装为对襟短衫。在贵州解放前,男女青年盛行封建包办婚姻。崇拜祖先,信仰多神。过赶年(即春节提前一、二天过年)是其重要节日。“西郎卡铺”(土家铺盖)是土家姑娘精织的手工艺品。20世纪80年代后,通过民族识别,黔东北地区过去长期报为汉族的土家族人口被认定为土家族,恢复了本来民族成分。1987年11月20建立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汉县,同年11月23日建立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在其他县建有43个民族乡。

仡佬族濮和僚在历史上的不同阶段,曾是今仡佬族的先民。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民族语言,保留至今,自称“哈仡”、“埃审”、“布尔”、“仆”、“布告”、“褒佬”、“当佬”。唐代称为“葛僚”、“仡”,宋代称为“僚”、“佬”。元、明、清三代称为“仡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称为仡佬族。经过比较研究,把仡佬语群看成汉藏语系中一个独立的语族。仡佬族是一个农业民族,自古以来,农业都是社会经济的基础。仡佬族的冶炼业颇为突出,历史上长期占有显著地位。纺织业很普遍且具有特色。种茶历史悠久,所产茶叶在古代就已声名远扬,唐代陆羽所著《茶经》上称“其味极佳”,被列为贡品。古代的仡佬族男女皆穿裙(男裙短,女裙长)。用布一幅围于腰际,无褶皱,妇筒状,谓之“筒裙”。明代中叶,男子“服饰语言稍似汉人”。到了近代,男女多以长帕包头,有的妇女或用花布一块盖头,服饰渐同于汉族。中华民国时期,各地仡佬族男女服饰基本上与所在地区汉族服饰无异。口头文学丰富,有神话、传说、故事、诗歌等。诗歌有古歌、苦歌、打闹歌、器嫁歌、情歌、山歌等。传统节日有三月三、吃新节。贵州解放前,仡佬族男女青年一般不与外族通婚,在本民族内亦多是同一支系互结姻亲,多行“亲上加亲”的姑表婚,但同宗不得开亲。信仰多神,崇拜祖先。春秋战国前处于原始部落社会,战国至秦汉时期进入奴隶社会,汉代后进入封建领主制,清代改土归流以后进入封建社会。贵州解放后,先后在仡佬族聚居区建有20个民族乡。1987年11月成立了以仡佬族苗族为主

体民族的务川、道真两个自治县。

水族是我国南方由古代“百越”族群中“骆越”的一支发展而成的单一民族。自唐以来就世居在三都这个地方,是本地土著民族之一。水族自称“睢”,汉音译为“水”。水族的“水”字称谓,最早出《新唐书》“抚水州”,《宋史》中有“水曲”的记载,其后明代王守仁在《日潭寺公馆记》中称为“”。在中国历史上,水族曾被称为“百越”、“僚”、“苗”、“蛮”等。直到清代中叶以后才有所区别,改称为“水家苗”、“水家”。解放后,国务院经过征求有关水族人士的意见,于1956年确定称为“水族”。水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水族有一种古老的文字,水语称为“泐虽”,汉译为水文或水书。水书是水族一部古老的文化典籍,它保存了大量的水族天文、历法、气象和宗教资料,现存的水书约200余字,另说400余字。水书因为字数少,没有发展成通用的文字。水族的故事传说、神话、寓言、叙事歌、格言、成语、民谚丰富多彩。斗牛、骞马是全族最具特色的娱乐活动。乐器有铜鼓、皮鼓、锣、芦笙、胡琴、唢呐等。传统工艺主要有印染、剪纸、刺绣、纺织和雕刻。水族男女多喜着青、蓝两色布衣。男子穿大襟长衫或对襟衣,青布包头或戴瓜皮帽。妇女上穿无领大襟半长衫,下穿青布长裤,腰系青布围腰。传统节日有端节、卯节、苏稔节。信仰多神,认为万物有灵,万以信奉牙巫、岩神和祖先较为普遍。水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农闲季节有围山打猎和下河捕鱼的习惯。水族村寨多依山傍水,周围竹树环绕,房

屋纵横交错,道路迂回曲折,鱼塘触目皆是,多聚族而居,一个村寨十几户、几十户,多的有百余户,而且同血缘村寨毗连,数姓杂居极少。水族房屋多为五间木质结构楼房,两头重檐倒水,为“干栏”式建筑。先建木架为底层,后建上层为楼房,设回廊栏干,建筑形式独特,美观结实,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水族饮食以大米为主,清中叶以前糯米为主食,清乾隆《独山州志》记载:“食惟糯米,不尽用匙等,半以手捏团食之”。此后,粘稻种植逐步推广,粘米逐渐变成主食。水族饮食喜酸、辣,男子喜烟酒。传统的水族婚姻,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婚姻的缔结,基本上是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尊敬老人,讲究礼节,是水族人民的传统美德。水族的丧葬礼仪较为隆重,程序也很繁杂,大致分为报丧、入殓、择吉、安葬、立碑、除服六个阶段。1840~1949年,水族地区上层由流官治理,但基层政权仍操纵在原土司、土目、领主和地主手里。村寨社会基层组织为“榔”,榔规、榔约在水族社会中仍起主要作用。1957年1月,成立了三都水族自治县。以后在其他聚居区建立有17个水族乡。

彝族贵州彝族有来源于卢人说或土著说等多种,目前比较多的看法是来于古代的氐羌。全国有780多万人口,主要分布在云、贵、川,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贵州彝族分布黔西北地区,地处滇东高原与黔中高原的过渡斜坡地带,其地势自西向东倾斜,属乌蒙山脉中段。黔西北是贵州高寒山区,资源丰富,盛产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等。水稻品种以纳雍新房所产的“五里香”大米最负盛名,清代曾被

作为贡品。经济作物以烤烟、油菜、苎麻为大宗。土特产品种类繁多,产量丰富,有生漆、辣椒、火腿、栓皮、天麻、银杏、苹果、黄梨、竹荪、苡仁米等。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族彝语支。贵州是全国彝文古籍最多的省份,民间珍藏的彝文古籍约3000余册,加上毕节地区已收集700余册,总数约4000余册。根据目前所搜集到的古籍分门别类可分为:⑴哲学,有《宇宙人文论》、《宇宙源流》等。⑵政治经济,有《君主根源》、《十三仓库》。⑶军事,有《阿武记》、《兵马记》。⑷文化教育,有《作斋礼仪》。⑸语言文字,有《斋祭集成》、《乔迁贺词》。⑹文学,有《洪水朝天》、《放鹅喽记》。⑺谱牒,有《西南彝志》、《彝族创世志》。⑻历史,有《洪水泛滥史》、《西南彝志》。⑼天象、历法,有《天地产生》、《青江二气》、《宇宙人文伦》等。⑽医药,有《献药供牲经》、《启谷署》,记载了260多个验方。⑾斋经是同宗共祭祖大典时所用的经典。“布摩”意为“长老师人”,是彝族社会的宗教职业者,编写、保存和传播彝文典籍,早期彝族社会里的布摩即部落的首领。“十月太阳历”是彝族古代文化的明珠。彝族音乐独具特点。舞蹈有“铃铛舞”、“洒礼舞”、“海马舞”、“腰鼓舞”,戏剧有“撮泰吉”。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银饰、雕刻、绘画等。传统节日有年节、祭山节、骞马节、火把节。信仰多神。佛教、道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先后传入彝族地区。清康熙三年(1664年),在彝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革除土司,封建领主制经济逐渐为封建地主经济代替。贵州解放后,彝族聚居地

区建立了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和115个民族乡。

白族元代及明初称“罗苴”,明代中叶起称“实罗苴”、“佐罗苴”,清末称“七姓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白族。1988年,贵州省的毕节、大方、织金、黔西、赫章、普定等县的龙家(南京人)被认定为白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其文字不少借用汉字,即“汉字白读”。居住在盘县、纳雍、大方等县的白族,通用汉语汉文。居住在威宁、赫章及水城东北部的白族沿用彝语。白族服饰自明代晚期以后日渐消失。清代起,属汉罗苴者着汉装,属彝罗苴者着彝服。今偶见威宁白族姑娘穿着云南大理白族服装,即头包围巾,上身着白衣,再套无袖红色褂。男子特别是明末清初,逐渐有人散发,包青布长头巾,身穿短衣、大裤。自民国始,服饰逐渐同于汉族,至现在与汉族服饰无差异。婚姻实行家庭和民族外婚及姑舅交错婚。节日有春节、正月十五、端阳节、七月半、八月十五、十月初一等。白族社会除本民族的原始宗教外,还有佛教和基督教。白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因长期受汉、彝等民族的影响,存在着从汉与从彝的区域性差异,发展不平衡。盘县、纳雍、大方等县的白族,社会的经济发展与当地汉族相同。威宁、赫章地区的白族,社会经济受彝族奴隶制残余和封建领主制社会形态的牵制,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仍以封建领主经济为主,同时有浓厚的奴隶制人身占有形态。白族古时曾实行火葬。清代后,土葬逐渐盛行。贵州解放后,在白族聚居区建立了民族乡。

回族元至顺二年(1331),回族随元军进入贵州。明清时期,有大批回族军人、商人进入贵州,在威宁、贵阳、遵义、安顺、镇远、盘县、普安、兴仁等地定居。回族一般使用汉语汉字,但在宗教活动中则使用阿拉伯文和波斯文经典。民族内部交往中,也保留着一些阿拉伯语和波斯语。一些学过《古兰经》的,多不用汉文而用阿拉伯文。餐馆招牌或商标等,有的书写阿拉伯文或阿拉伯文与汉文共同。回族除从事农业外,多兼营畜牧业和工商业。男女一般实行族内婚。回族的婚姻是伊斯兰教法规定的,首先,人到适婚年龄就应当婚配,反对独身主义。婚俗一般与当地汉族习俗相似,惟婚礼大都在“主麻日”(星期五)举行。全民族信仰伊斯兰教,村子或聚居地建有清真寺,供礼拜之用。传统节日多与宗教活动有关,主要节日有开端节、古尔邦节和圣经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的回族服饰较有特色,居县之西北部和西南部者服饰款式明显不同。居住其他县的回族服饰,男女上下装基本上与汉族相同,惟男子到清真寺做礼拜时略有区别,黔西南部一带的头戴六角尖顶帽,其余的戴平顶白布帽,有的在帽上印有或绣有阿拉伯文。饮食上不吃自死动物,不吃动物血液,不吃猪肉,不吃非念诵真主之名而宰杀的牲禽,禁饮酒。1954年,在回族聚居的威宁建立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在其他回民聚居区建有7个民族乡。

壮族是我国岭南土著民族,古籍称为“僮”,始于南宋。元至明代,逐渐演变为布壮之专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分布在广西、

云南、广东、贵州、湖南等地的壮族各种称谓,经过民主协商,统一定为僮族。鉴于僮字读音易混,1965年,经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提议,改僮为壮。贵州壮族大约在明清时期先后来自邻近的桂北各县。壮家内部讲壮话,对外用汉语,多兼通侗语或苗语。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语支,分南、北部两个方言。贵州壮族操北部方言桂北土语。壮族无统一的文字,民间普遍利用汉字译音及其偏旁部首创立“方块壮文”,称“土俗字”,主要用来编创和记录民间歌谣,抄写经文、巫书、咒语等。1956年,创立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壮文,至今仍在壮族聚居区推广。壮族主要经营农业。男子服饰尚青黑。妇女装束分别与邻近地域的苗、侗、汉族妇女相似。历史上,壮族一般不与外族通婚;贵州解放后,与他族通婚的日趋增多。传统节日有壮年、牛神节、六月十四或七月十四节、吃新节、老人节等。信仰多神和崇拜祖先。民间文学艺术主要有神话、传说、歌谣、谚语等。民间歌谣有古歌、酒歌、情歌、赞歌、盘歌、考歌、山歌等。贵州解放后,壮族聚居区先后建立了民族乡。

蒙古族蒙古族先民移居贵州时,多为明清之际,与汉族大量迁居贵州时间大体相同。根据蒙古族人《余氏家谱》和大量墓碑证明,由于四川发生动乱,余姓由四川辗转迁入贵州大方、黔西、思南、石阡等地落籍为业,逐渐成为当地的土著居民。1984年10月,大方县民族识别办公室查明以前申报为汉族的余姓群众系蒙古族铁氏后裔,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全部返本归源为蒙古族。据此,石阡县、思南

县、黔西县等地的余姓群众根据他们所拥有的《余氏家谱》全部改族籍为蒙古族。贵州的蒙古族通用汉语汉文。其服饰、生活、文化、习俗、婚姻、丧葬习俗基本与当地主体民族相同,但传统节日里没有中秋节。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生产力水平与当地主体民族相同或相近。1992年在大方县建立了奉山彝族蒙古族民族乡。

畲族贵州省畲族在1996年6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同意认定前,称之为“东家”。明清时的一些贵州地方史志称之为“东苗”、“佟苗”。

贵州省畲族先祖来源于江西。其先祖多是元末和明洪武年间,或奉旨征讨、迁徙,或避祸迁入贵州。贵州的畲族没有文字。男女老幼都说畲语,畲族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以生产经营农业为主。贵州解放前,畲族地区有称为“议榔”的组织,一般一寨一议榔,也有数寨联合组织的议榔。民间文化艺术主要有山歌、情歌、酒歌、叙事歌、民间故事等。粑槽舞是畲族独具特色风格的民族舞蹈。传统工艺主要有刺绣、银饰品加工和编织等。服饰尚青蓝色,衣料多为自织的麻布。同族不开亲,历史上盛行族内婚,少有与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族通婚者。信仰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节日有祭祖节、四月八、中秋节、九月九等。

瑶族贵州瑶族支系多,服饰、习俗、语言及自称差异大。贵州的瑶族大约是在明清两代分别从广西、广东迁入,或是因行政区划的改变而划入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惟盘瑶的语言属瑶语支。

解放前,瑶族内部没有明显的阶级分化,存在着较浓厚的原始公有制残余和“油锅”(意为“同在一口锅里吃饭的人”)、“石牌”制等古老的社会组织形式。实行较严厉的习惯法,以维持社会秩序,处理日常事务和纠纷。除塔石和瑶麓两地办有小学外,绝大部分瑶族地区没有学校教育。有的地方还以木刻记事,用木板烧孔和数玉米粒记数。信鬼神,崇拜祖宗和自然物。民间文学有故事传说、情歌、丧歌、祭神歌、山歌。舞蹈有猴鼓舞、打猎舞。传统工艺有挑花、刺绣和蜡染。瑶族服饰款式多,各具特色。由于长期与各民族杂居,部分地区瑶族的服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男女的婚姻有自由恋爱和父母包办两种。丧葬有土葬、停棺待葬和岩洞葬3种形式。传统节日有盘王节、陀螺节、六月卯节、糯考节。瑶族有自己独特的瑶区瑶药。瑶族体育,以传统的体育为主,如打陀螺、摔跤、打猎操和传统武术等。贵州瑶族大多处于信仰原始宗教阶段,崇拜干神百灵等。贵州解放后,瑶族聚居地区分别建立了民族乡。

毛南族 1990年7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认定。毛南族有自己的语言,称为“颂赞”或“颂吞”,但没有文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贵州的毛南语没有方言区别,只有土语的舌异,内部一致性大。毛南族主要从事农业,少数人经营手工业和商业。服饰尚青。明代,毛南族男子是“衣短狭青衣,老者衣细葛,妇女则小袂长裙”;妇女项挂银饰、耳戴银环、手有戒指和银玉手镯。清代后期,强令毛南人改装,装束逐渐接近汉族人。传统工艺有纺织、编织、银

制品、木雕和石刻。民间口头文字诗歌故事丰富多彩。喜爱打棉球、地牯牛等带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舞蹈有打猴鼓,多在丧礼中进行。历史上盛行族内婚,不与外族通婚,且全由父母包办。信仰多神。传统节日有火把节、迎春节、桥节、过小年。贵州解放后,在毛南族聚居区建立了民族乡。

满族主要居住在黔西、金沙、大方三个县的结合部。据方志记载,满族迁入源于清廷实施军事计划。清康熙十二年(1673),吴三桂叛清称帝,战祸遍及西南各省。十九年,清廷以绿营步兵为前锋,满族官兵随后平息判军,收复黔西等地。部分满族官兵及其眷属定居黔西,从事农业。贵州解放前,自称汉族;1981年,经考察识别,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复满族成份。满语在贵州已消失。仅个别老人能用满语说简单的日常用语或念夏纪。使用汉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仍保留原有服饰款式。现在,男女服饰、婚丧习俗与当地民族相同。民间文学有故事传说、歌谣、谚语等。石雕土艺精湛,妇女善于刺绣、挑花、编织。传统节日与当地兄弟民族大多相同。不同的是,过春节(或生日)要在火房的碗架上摆上好菜,称“样菜”,自大年初一至十五每天每餐拿出祭祖,不吃,吃完饭后又收拾放原处,每餐皆如此,直至十五才吃。世居的满族信仰祖宗和多神,祭天、祭祖、祭碗架神较普遍。贵州解放后,在满族聚居区建立了民族乡。

仫佬族贵州仫佬族由古僚族群中逐渐发展而来。1952年广西“木佬人”被国家认定为“仫佬族”。20世纪80年代后,贵州对省

内“木佬人”的民族认定进行大量的省内外考察论证工作,贵州的“木佬人”与广西的仫佬族源相同,史载称谓一致,心理素质、风俗习惯、文化特征基本相同,居住地域相近或相连。经过论证考察,并遵贵州“木佬”人民意愿,1993年2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认定贵州“木佬人”为仫佬族。仫佬族有本民族语言,没有文字。贵州仫佬语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较为接近。由于各民族交往日益密切,现在除少数老人仍能讲本民族语外,普遍以汉语汉文为社会生活的交际工具。民国以来,仫佬族服饰变化较大,与邻近汉族服饰基本相似。仫佬族的家庭是父亲家长制形式,普遍一夫一妻制。仫佬族丧葬一般实行木棺土葬。传统节目有仫佬年、跳屯、撵礼节、牛寿节。信仰多神,以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为主。文学艺术具有地方特色。民歌种类繁多,故事传说内容丰富,仫佬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善制刀、善陶冶。传统工艺以刺绣、挑花、银饰品为主。

羌族由岷江上游的羌人发展而来。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由于长期和汉族交往,羌语早已消失,使用汉语,通用汉文。1986年,经民族识别并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居住在江口、百阡两县的羌族人恢复自己羌族民族成分。羌族男子多穿自织自染自制的对襟衣和土蓝布、麻布长衫,冬天外套着皮褂子,包青色或白色头帕,束腰带,缠绑腿;女子拴围腰穿勾尖鞋,鞋上绣有花鸟图案,戴耳环、手镯、簪子和银饰。今服饰与当地其他民族相似。解放前,羌族婚姻由父母包办。信仰多神,崇拜祖先。传统节日有四月八、五月五、六月十九,

羌年。口头文学内容丰富,有神语传说、故事、诗歌、童谣、谚语等。传统工艺有挑花、刺绣、石雕。羌族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牧业。汉族源于古代炎黄、东夷、苗蛮、戎狄、百越部落集团。汉代以汉的国民作为民族名。汉王朝为配合郡县的设置和军队驻防,推行移民屯垦政策,汉族移民开始迁入贵州。明清两代,汉族人口迁入贵州数量最多。清代,汉族人口开始超过少数民族人口。经济以农业主,兼营家庭副业、手工业、企商业。汉语属汉藏语系,汉语汉文成为省内普遍通用的语文。宗教信仰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丧葬行土葬、火葬。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服饰、婚丧、民居习俗等与中原内地相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