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提升教师心理素养的策略

提升教师心理素养的策略

提升教师心理素养的策略
提升教师心理素养的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87820721.html,

提升教师心理素养的策略

作者:冯张荣

来源:《教育》2013年第34期

学校是学生实现社会化、形成健全人格的主要场所,而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推动者。教师在和学生的各种交往中,无时不影响学生。在学生眼里,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是可以效仿的榜样,具有无可置疑的威信。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举一动,都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无可取代的影响,而教师的心理健康必然构成影响学生的极为重要的因素。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已成为学校的当务之急。

为教师搭建学习培训的舞台

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要改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应把对教师的要求与对他们的理解、关怀密切结合,从政策、管理等各方面尽可能为他们创造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与心理氛围。学校通过问卷、谈话、比较等方式,对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对了解到的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轻教师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使他们学会心理调适,增强应对能力,有效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学校加大对教师心理知识的学习和各种培训,多次聘请省、市心理咨询与辅导专家来校为班主任、骨干教师作讲座,组织有效的集体心理辅导。鼓励教师参加心理辅导员资格考试。同时,学校派骨干教师去外地参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术研讨会和专题培训会议。回校后,把培训的内容传达给其他教师,带动全校教师。此外,学校通过校园网、QQ群向教师传播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尤其是教师自我心理保健知识,使教师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关注自身心理状况,学会一些调节情绪、自我疏导和自我训练的方法。此外,学校还针对适应期、过渡期、骨干期的教师,制定出不同的培训措施。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措施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措施 永阳中学谢小明 教师素质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高贵品格和能力。教师素质不仅包含教师对知识的理解,还包括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实施素质教育意味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和人才观,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有高尚的职业情操和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正确的观念是教师专业化的前提。 1、教师共识:教师兴则学校兴。 通过自主学习与反思,老师们认同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进一步认识到自身专业素质提高的必要性,增强紧迫感。 2、专家引领,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借助专家队伍的智力支撑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快速通道。学校采取邀请专家学者到校指导、组织教师观看教育家的讲座,派老师外出学习等方式更新教师观念。加深老师对新理念内涵的理解,激发老师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内驱力! 3、统一观念,让学习成为生命的常态。 我们要采用动员、座谈、学习的方式,统一观念:1、加快培养青年教师增强自身功能造血;2、学习是终身的;3、发展才是硬道理;4、观念主宰行动,行动影响质量;5、提高教师生命质量,需要革新传统,反思自我,才能有效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二、良好的制度是提升教师素质的保障。 我们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激励制度,鼓励学习,鼓励发展。其中包括教师培训制度、骨干管理制度、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关于加强教

师队伍建设的若干办法》等,建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选机制,激励教师积极发展,争当名师;建立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充分发挥高级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对青年教师的帮扶职能,分阶段分目标地有效指导青年教师快速走向成熟;建立教师自评、学生测评、同行导评的三维评价体系和“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自主竞争、优胜劣汰”的教师机制。从而激发教师追求自身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强有力的执行是提升教师素质的核心。 (一)、执行校本研修策略。 1、落实校本研修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得力措施,通过一系列有效的研修活动,推动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促进了教师素质的群体优化。 2、各学科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核心,形成学科引领团队。由骨干教师领衔,组成教师专题研究小组,开发教科研课题,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课题研究。 3、是加强常态课教学研究:先进的理念、优质的课程资源、合理的设计以及策略方法的采用,最终都要落实在课堂上。只有提高常态课教学水平,才能确保教学质量。 4、领导带头落实推门听课制。听课之后与授课教师交流,探讨,促进广大教师深入钻研。认真开展常态课教学研究,人人参与上课、听课、评课。课后教研组组织教学诊断与反思,对每位教师的研究课进行解剖,找出得失,交流感受,提出改进建议。教师本人结合同伴的建议,分析自己课堂教学的优势与不足,找出自己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促进了课堂教学的优化,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落实校本研修是加快青年教师成长的助推器。 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是学校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校级领

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1.素质教育的要求 多年的应试教育使学生习惯于被动地学习,思维的主动性和敏捷性逐渐萎缩,创新意识逐渐丧失,学习兴趣消磨殆尽,严重地制约 了他们作为未来建设者必备才能的发展。因此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 学到知识的同时,能够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形成能力,其中学会 求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信息教育的开展可以促进学习者主动 学习的实现,使学生可以利用信息媒体主动地获取相关信息,使学 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学 习的方法,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学生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先 天素质,健康自由地发展。 2.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增加了,教育资源极其丰富,教育打破了国别和地区的限制,为所有受教育者服务,逐渐实现了平等教育。教育形式也一改过去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 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通畅和广泛。 教育信息化呼唤教师信息素养的尽快提高。培养教师信息素养成为当务之急。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容量大,信息组织方式和管 理方式大大改变,如何在浩如烟海、漫无边际的信息中获取所需的 有用信息,如何对有用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处理,如何利用现代 信息工具进行高效率、高质量的教与学,成为对教师发展至关重要 的问题,也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作为教育者,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信息化时代,自身必须有着较高的信息素养。 1.在教学设计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策略。 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科学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问题和需求,确定解决它们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 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

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作者:————————————————————————————————日期:

浅谈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有人说儿童是一本书虽然要读懂这本书并非易事,但要成为一位出色的教师就必须去读它,并且打算读一辈子。有人说,儿童是花木,教师是园丁,园丁悉心照料着花木,但需要尊重它们自然地成长。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为师德之本,无爱则无教育。植根于爱是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关键所在,教师必须真心诚意地去关爱每一个学生,既当慈母又当严父,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学生,在生活上更要关心热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受到孩子们热爱的合格教师。 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师爱是师魂,师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无私而广泛且没有血缘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爱,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最终实现教育的根本功能。 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专业素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提升的内化过程,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过程,是教师个体和群体共同追求、奋斗的前进历程。 作为一名成功的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两个方面。 一、扎实的教师专业知识 教师专业知识包括普通文化知识,所教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教师的认知结构应该基本包括:学科专业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普通教育学知识、学科教育知识。学科教育知识,包括教师的实践知识和教师的专业知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提倡科学探究的教学方法,对教师应该具有的实践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教师教育,不断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知识的养成。教师应多读书,广读书.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师读什么书,多长时间读一本书,都应该好好规划规划。读书后应好好记录感受并试着点评。教师应将这三种知识相互沟通与融合,形成具有个性特点的专业知识结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对象的特征对学科知识作出符合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原则的整合,以便教学对象能够很好地接受和理解。因此,可以说教师的教育学知识对学科知识的传授起到理论性支撑作用,普通文化知识使教师具有了一定的人文素养。 二、熟练的专业技能

如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如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研讨交流会发言稿 奋斗小学王美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为精彩的人生加油”。 特级教师于漪有一句名言:要把学生培育成人,就要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要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教师心中就要充满炽热的阳光。我认为这个阳光就是指教师新颖的教学观念和渊博的知识,娴熟的教学技能,灵活的教学机智,热情洋溢的精神风貌,严谨求实的教学风格,简练幽默的教学语言,抑扬顿挫的教学节奏,整齐漂亮的板书设计,亲切自然的教态等教学功底。也就是教师的专业素养。所以如果想在工作中取得满足感,在职业人生的路上有所收获,让工作不再充满懈怠与困惑,那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下面我具体谈一下奋斗小学在如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工作思路: 1.进一步健全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加强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围绕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教学能力、科学文化素养等方面开展教师培训,促进教师学科素养提升。 2.继续坚持校本研修的活动制度。制定教师自我修炼项目,以研促学、以测代培、培研结合、强调实践。 3.坚持开展以教师学科素养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通过学科素养比赛,以赛带训,以赛促学,为教师搭建一个专业成长、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的平台,总结推广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 4.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保障机制,积极探索教师学科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 二、主要措施: 基于这样的思路,2011年,学校紧紧围绕“教师学科素养”这一主题,分步优化,分层发展,整体推进,计划启动“学科素养提升”六大工程。 (一)夯基工程

学校倡导教师大练基本功,夯实基本功。要求各学科教师从普通话、钢笔字、粉笔字、教学语言等方面提高自我要求,并坚持“课课练、日日练、周周练”。学校每天安排十五分钟的练字时间,语文老师跟学生一起在班内练习,其他学科老师在办公室进行练字。学校不定期由书法老师进行书法培训,并在研修的过程中进行教师书法测试,以加强教师练字的兴趣,提高教师书写水平。 (二)读书工程 教师读书,生命成长的必需;疏离浮躁,淡泊名利;读书教学,相得益彰。学校努力营造读书氛围,定期开展读书活动,在校园网、宣传栏、教师博客展示交流老师们的教育随笔、读书心得等,从而激发起教师的读书热情。本学期学校推荐教师要多读两类书:一是与学科知识有关书籍,丰富学科素养;二是名著,包括文学名著、教育教学名著,以此提升思想内涵和文化素养。并且要求教师利用自己的博客,记录读书体会,推荐喜欢书籍;教师网上阅读,摘记学习笔记;在资源库的“电子书城”中增设“两周一读”,由教导处每两周推荐一篇文章,教师利用周五大阅读时间自读。 (三)梯队建设工程 在梯队建设中,我校强化队伍建设,实施有效管理运行机制,,从专业提高、课堂引领、课题研究、团队协作、校本研修、特殊贡献等六个方面分层培养、管理、评定各梯队教师,实施梯队晋级制度,第一二梯队教师享受学期津贴;第三四梯队考核为优的教师颁发奖金,自动晋级。我校围绕“梯队建设”将开展名师工作室、校际交流,青蓝工程、校本研修、教研组活动等。促使教师实现个人专业成长,从而有效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九月初,学校举行了第一、二梯队教师的学科素养第一季教学竞赛活动,期中考试后还将举行第三、四梯队教师的第二次教学竞赛活动。 (四)校本培训工程 本着满足教师多方位需求,为梯队名师提供展示平台的原则,我校开展多种类型校本培训活动。除积极争取外出培训之外,通过以学代培、以课代培、以研代培、以考察代培、以活动代培等多种培训途径,满足教师专业成长的多方位需求。在培训中注重培训的实际效

师生信息素养现状与提升策略

师生信息素养现状与提升策略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由义务制阶段向高中阶段的进一步推进,面对这新的形势与挑战,教师信息素养状况所存在的问题也不断浮出水面。本文试图对语文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语文教师如何适应这种情形,进一步提高师生信息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素养整合语文教师专业成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渐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一、新课程对语文教师信息素养的要求 信息素养是指以“熟练运用常用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的搜集、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核心的素养。实践证明,教师是有效开展整合(参考刘茂森教授语: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简单而言就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增强和提高。)研究的关键,而教师信息素养的高低,又是整合模式研究的基础。教师信息素养不高,就难以使用计算机平台设计、展示问题情景,也难以为学生提供探究问题所需的资源和学生自我评价的工具。也就是说,难以实现《纲要》所要求的“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学习工具”。信息素养是当前作为教师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的信息素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语文教师要有敏锐的信息意识 信息社会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信息的量非常大,内容非常丰富,面对如此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语文教师要实现教学目标,自身就必须要有敏锐的信息意识。语文教师的信息意识是指教师对信息的敏感度,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信息的自觉程度,特别是对有关教育教学信息的敏感度。 语文教师的信息意识包括语文学科信息意识和教育教学信息意识。语文教师的学科信息意识是指语文教师应能自觉地意识到哪些信息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语文信息,哪些信息是对语文教学有重要作用的,能促进课程目标实现的。教育教学信息是指语文教师时刻感受到自己对信息的需求,知道什么样的信息能促进语文新课程教学,道准确、完整的信息是制定新课程教学策略的基础,能迅速有效的发现并把握对自己教学有价值的信息,具有把这些有效信息和语文学科进行整合的意识。 2.语文教师要有一定的信息处理技能 语文教师的信息处理技能是指能熟练的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处理媒体资源信息;会使用、设计、开发教学媒体的应用软件;能把不同的信息资源进行必要的信息形式的转换;会利用搜索引擎在校园网、局域网、Internet上查找本学科的学习资源;能从网络上下载学科教学中需要的信息资源。 3.语文教师要有基本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知识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对于语文教学过程的深化改革具有重大的意义。这种整合就是要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

教师心理素质自我提高的途径

教师心理素质自我提高的途径 摘要: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影响教育质量最直接的因素,其中教师的心理素质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尤为重要。教师心理健康素质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要素,是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障。教师通过自我学习、自我心理调节塑造健康心理品质,是承担教师角色、提高自身素质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教师素质心理素质自我提高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世界教师组织联合会指出:“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素质,有赖于其教师的素质”。新的世纪,对人的要求更高,更全面,没有良好的素质,难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更谈不上在改造社会和创造社会中有所作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肩负着培养新世纪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学生的素质,是影响教育质量最直接的因素,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在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要实施创新教育,其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质。现代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一、教师素质的概念及构成 关于教师素质的定义描述较多,如: (1)“教师素质是教师稳固的职业品质,它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通过科学教育和自我提高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时代特点的思想、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身心特征和职业修养。” (2)“教师素质是指教师履行职责,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必备的各种素养的质的要求及将各种素养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能力。” 有关教师素质的结构有许多不同的提法,如: (1)“教师素质结构应包括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外在素质七项因素”。 (2)“教师素质主要包括知识、智能、个性三方面的静态素质和协同性、系统性、事业性三方面的动态素质”。 (3)“教师的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生理素质等”。 教师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复杂性、长期性、示范性与创造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经过大量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我们认为教师素质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人所必须具有的身心的相对稳定的潜在的基本品质。其本质特点是指教师自身的质量,即教师身心发展的总水平。其构成要素主要是教师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知识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其中教师的心理素质对教育教学地影响尤为重要。“教师是什么样的人要比他教授什么更为重要。”(Karl Menniger) 二、教师的心理素质 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是指表现在教师身上那些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意志品质、情感过程、职业兴趣、智力与能力、人格特征和教育信念等。 教师的智力是从事教育工作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心理基础。从能力方面看,教师的基本能力表现为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优良的注意分配能力和敏捷的思维力等。这些能力是从事教育事业必备的基本心理素质。此外,教师的特殊能力还表现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决策、教学监控等多方面,如有创造性的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反思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 教师的智力和能力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带学生走进了知识的殿堂,而教师对教育事业、对学生、对所教学科的热爱,坚韧不拔的意志,健全的人格不但影响其自身教育教学活动的

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随着政府层面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日益重视和倡导,学界对传统文化研究的日趋深入,以及民间“国学热”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大中小学纷纷开始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但一直以来,传统文化课程多以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活动课程等形式存在,或者渗透融合在语文、思品、历史等学科中,并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课程体系。2017 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特别提出:“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这就为传统文化教育未来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即稳步扎实地推进传统文化课程化建设,并为传统文化师资培育,特别是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提出更高的 要求。 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出新的要求教师既是课程的执行者,又是课程的建构者和实施者。教师的专业素养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课程建设的成功与否。因为课程只有落实到课堂,被学生接受进而转化成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才意味着课程建设的整体实现。 传统文化教育独有的特点,使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首先,我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圣贤文化,强调以德为本、德智?p 修。孔子云:“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告诫弟子学会做人比单纯学习知识更重要。但同时孔子也说: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论语?阳货》)这就要求教师时刻牢记传统文化教育这一根本目的,以德为先,率先垂范,从而确保传统文化教育的根本价值得以实现。其次,传统文化教育与生命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修道之谓教”(《礼记?中庸》)。“从本质上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区别于西方式逻辑推理和外求实验法的,是一种‘内求法',是教师引领、学生同步在身心内部实践体悟,进而外显为用的路径。” [1] 这就需要教师从单纯的知识技能的学习走向生命的实践、心灵的实证,不断反求诸己、躬身践行,通过真切的生命体验和心灵成长,体会传统文化的真实魅力与价值。最后,由于传统文化经历了近百年的断裂,当今社会存在对传统文化的不少误解和迷思,所以在传统文化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要恢复对传统文化的“温情与敬意”,自觉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 课程是实现教育的主要途径。传统文化教育健康、有效、持续地发展,有赖于课程体系的独立与完备。在当下传统文化教育经验相对薄弱的情况下,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不仅需要国家教育行政层面的统一规划与推进,更需要广大一线教师的亲身参与和实践,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升传统文化素养,以适应传统文化教育的新形势、新要求。 二、教师传统文化专业素养 所谓“素养”,是指个人为了发展成为一个健全个体,必须透过教育而学习获得的因应社会之复杂生活情境需求所不可欠缺的“知识”“能力”和“态度” [2]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指教师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在其专业领域所涉及的复杂情境中所不可或缺的“知识”“能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培训总结 (31)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工作坊研 修项目 培训总结 为了使自己的专业素养与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幼儿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2.0信息能力提升项目学习的平台。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借助教师教育的平台,促进自我反思,在网络研修上得到更高的发展与提升。 通过此次的网络研修学习,让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在师德修养、教育理论、班级组织、信息技术等各方面的能力都有大幅度的提高。从此次的培训中,认识到教师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课堂中,更应该学会信息技术,运用网络技术等多种方式提升自己的课堂形式。 根据自己的能力,我在此次的网络研修中,选择了微课设计与制作和家校交流与合作这两个能力点。通过线上学习,认真观看各个专家的视频讲座,解决了在实际教学活动

中的一些难题。同时更新了许多的教育理念,丰富了教学经验,开阔了视野,充实了自己。通过案例学习、问题探索、交流研讨、上课、评价等方式帮助教师建立自主的学习环境,最终能够运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 在微课设计与制作中,我学会了并能够运用Camtasia 录屏与后期编辑。初次尝试,觉得他很难。等到真正的掌握了,发现他给我们的教学活动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能把视频更美化。多余的进行删除,还能够拼接、加入音乐、视频。为我们日后的教学活动提高了质量。(一张奇特的脸)让我明白了,我们应该让孩子当“主人”,让孩子学会创新、学会思考。数学广角-鸽巢问题,通过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角度不同,算法不一样,但是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我们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解决问题。 通过学习,了解了微课程是如何“炼”成的,是通过选题、设计、制作三部分完成的。在选题上要有规划,在设计上要有主见。在制作上要有创新。通过《3-6岁学习儿童与发展指南》了解到,所在艺术领域中,教师不需要给孩子提供范画,应该给充分的想象与创新的机会。 在家校交流与合作中,通过专家的讲座,了解到了有一

浅谈师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浅谈师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信息素养已成为大家共识的话题。什么是信息素养?目前我们师生的信息素养处在怎样的状态,我们该如何去应对和提升信息素养成了我们教学中一个侧重点。可以说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情境、教学环节的设置都是为了让学生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如果能真切的把握好学生的信息素养那才是我们教学的初衷。当然相对的教师的信息素养的提升也是必须的,因为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教师是领头羊,两者相辅相成。 一、信息素养的概念和必要性 信息素养是反映一个处在信息时代的人的一种素养,不光是教师还是学生,必须要学会能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去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而且应具有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 然而师资素质是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支撑。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验,离不开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因此信息时代要求教师强化信息素养。而对于学生来讲,信息时代的到来必然要求学生增强信息素养,提高综合素质,因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已成为信息时代学生教育的重要话题。 二、师生信息素养的现状 1、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 以我们学校的教师为例:我校的教师们各个都是计算机应用能力比较强的。很多教师比较擅长于制作课件。目前每个教师都能用计算机,能熟练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但是在信息处理和信息应用上还存在一定差异性。有些教师很擅长做课件、网页,但很大一部分教师只会用幻灯片制作简单的课件,特别是一些老教师们可

能还存在一定问题。老师们具备一定的使用计算机与学科整合的能力,能利用教学博客撰写自己的教学心得、随笔、以及把自己的教学资源或是教学教研方面的资料等上传,与大家共享自己的成果。而且自从学校网站上有了资源网后,教师们经常会把自己手头的教学资源上传。但是现实的问题也存在,一部分教师是因要完成教学任务而完成任务,上传的质量也欠高,对信息的意识还不强,有些甚至不愿意或者不想把自己的个人资源上传到博客或校教学资源网上,这样导致了教师的信息素养还有待提高。 1、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 由于教师本身还存在一定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方面的弱点,所以学生们在这些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目前我校学生都是从四年级开始上信息技术课,学生们对信息技术课抱有特别强的兴趣,也就因为兴趣的存在,学生们对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应用能力方面表现比较强。这也说明一点学生很喜欢上网,喜欢从网络的知识宝库中获取自己的信息,能够通过课堂上的讲解,完成一份完善的电子板报,能收发邮件,能通过自己画笔工具描绘自己的美画,熟练指法操作,也可以通过网络完成教学中各种综合任务。看似学生能力比较强,但是细细查看我们的学生还存在很大的问题:1、学生应用信息的能力差异性比较大。2、学生在处理、编辑信息的能力还待完善。如有的学生会从网上下载有关主题的资料,但是他们却不知如何把这篇文章编辑成图文并茂,甚至还没有把多余的行或多余的段落删除等等的意识。3、在传输信息能力方面比较欠缺。如与同学合作一个完成作业时,一部分同学不知该怎样利用网络与同学间相互传输资料,达到资源共享。 4、大部分学生在家里使用计算机就会遭到家长的反对,所以学生要

心理素养与教师的职业要求

心理素养与教师的职业要求 迟雅 教师一向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从事阳光下最神圣的教育事业。教师们承受着家长望子成龙的沉重期望以及培养下一代的社会责任,因此备受社会各界瞩目。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达3.67亿。每一个孩子的背后,都是一双双关注的眼睛。关心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业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学生的心理健康如何保证?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的心理素养!以爱传递爱,以人格塑造人格,这是教育的本质。提高教师的心理素养,这不仅是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更是全民素质提高的要求。教师的心理素养,不仅关乎教师个人的身心健康,事业的发展,而且关乎教育的质量,关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关乎民族的未来与希望。 一、教师的心理素养与教育质量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也是影响教育教学效果最为关键的因素。教师具有较高的心理素养,会使其在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的机能都得到正常发挥,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首先,教师良好的心理素养,会使师生关系和谐,学生便爱听他的课。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教”与“学”便配合默契,教学效果就良好。反之,教学效果不仅不佳,还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其次,教师的情绪,也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如果教师把不良情绪

带进课堂,遇事冲动,讲课思路混乱,甚至动辄发火,当众羞辱或惩罚学生,就会使学生形成逆反心理,产生抵触情绪。学生就会厌恶学习,学习效果就会大幅下降。因此,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养,就能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矛盾和处理问题,也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挫折,一般不会因偶尔的失败而丧失信心。工作中能够诚恳虚心地向身边的同事学习,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合作意识,能主动吸纳他人的意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 第三,具有良好心理素养的教师,会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从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现代教育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心六育并重。仅以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衡量学生发展的标准,势必偏离素质教育的方向。学习成绩优秀并不能预示或取代其它方面的健康发展。在中小学生离家出走、社会暴力事件以及品德行为问题中不乏成绩优异的学生。尤其是因为一点挫折而寻短见的恶性事件,多数发生在成绩一贯优秀的学生身上。心理学专家己向学校和家长们发出“好孩子是问题孩子”的呼声。成绩好的学生或担任班干部的学生,因为他们平时学习努力,自律能力强,在学校一向得到老师的重视和爱护,家长对这些孩子也很放心,忽视了他们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和挫折。“好学生”为了达到老师和父母心目中“好孩子”的标准,在言行上过于苛求自己,压抑了心理需要和个性发展。一旦遭遇到挫折或接触社会便会产生内心冲突,引发意想不到的行为后果;而成绩差或表现不好的学生容易被老师所嫌弃,家长也多以批评、指责的语言相待。学生一旦接受这种教育态度和期望,将导致更为恶化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 教师作为特殊的脑力劳动者,担负着培养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天职。而农村小学教师队 伍更是基础教育的生力军,这批队伍专业素养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校办学的成败,关系到 能否为学生今后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关系到整个民族劳动者的素质。因此,关注和提升 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二、提升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策略 1、重视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小学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础教育,需要高素质的小学教师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针对 当前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学校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方面要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为根本,以提 高教师队伍专业素养为核心,以学校骨干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为重点,积极创设学校广大 教师自觉学习、主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优良氛围。同时要探索教师终身学习的考核办法;坚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面向全员,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坚持以自学反思为主,指导评估为辅,积极开展校本研修,努力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2、加强师德教育,塑造职业精神。 塑造教师职业精神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教师职业道德是每一名教师应遵守的基本 准则,教师职业精神是职业道德的一种升华,也是一种境界,一种信仰;教师职业道德是 一种普遍适用的职业要求,教师职业精神则代表教学工作者对生活、对学生、对社会的热爱,和对此焕发的超越岗位条件、超越薪水的人性价值之光。 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产生提高自己业务的强烈愿望,才能克服种种困难, 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加强师德教育,塑造职业精神学校要从五个方面入手: 一是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师德教育,旗帜鲜明地把师德教育纳入学校的工作日程,根据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结合本校的实际,提出具体要求,突出重点,务求实效,使 师德教育经常化,制度化。 二是抓理论学习,奠定思想基础。重点开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大讨论以及教师 誓词等方面学习。同时,学校要结合实际具体细化对教师的师德行为要求,对照要求,反思、查摆、整改存在的师德问题,为塑造教师职业精神奠定思想基础。 三是抓制度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学校要坚持师德“一票否决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完善“评议导向机制”、强化“情况通报制度”,以此加强师德建设与监督力度,为塑造教师职业精神提供制度保障。 四是树立师德典型,激发师德情感,坚持他律与自律并举,重在内化,在教师中形成热爱 工作、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乐于奉献、勤奋工作的氛围,为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 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是抓活动载体,加强实践体验。学校坚持开展以“学规范,做人民满意的教师”、“静下心来教书,做‘三品’教师(为人讲品德、为师讲品位、为事讲品质)”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通过活动引导教师努力塑造职业精神。 3、更新教育观念,创优阅读范式,提升理论素养。 一个人的观念是文化的积淀,观念对人们的行为有着支配导向的作用。教育观念决定教育 模式,教育模式决定教育产品,有什么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教学。因 此必须把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贯穿在提升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全 过程。引领教师树立新的课程理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改变原来的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之令狐文艳创作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令狐文艳 信息技术和电脑网络已经给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基于信息技术的学科课程整合必将发挥最大的潜力,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做到信息与多媒体技术有机地融合到学科教学中,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至关重要。因此,在教育信息化、现代化进程中应培养教师信息素养让教师必须有比较高的信息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呢?联系我校两年来开展的有关教师信息素养的课题研究工作的实际情况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通过学校行为对教师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 培训策略与方法:利用基于计算机的信息技术,首先转变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然后以此影响学生。所以,在培训的内容和培训方式都应该考虑到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名校教师信息素养培训的方法和策略。 1、应根据各校教师的信息能力的现状,制定合适的培训内容是最基础而实用的知识。使教师们学即有所得,特别是消除老师们因“不会用”“不敢用”而产生的焦虑感。 培训的内容包括:

(1)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提高教学中应用基于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意识,提高教师善于利用信息技术设计教学方案的能力。 (2)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校园网以及计算机互联网的基本使用。 (3)初步掌握最流行的软件技术:如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 办公软件等。 (4)掌握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的基本使用。 这些内容应用性操作性强,又有一定的梯度,做到了适应性层次和发展性层次的结合。 2、在培训方法和考核策略上,采用任务驱动方式,利用活动促进的方法,结合培训目标,布置具体任务,把考核与培训结合起来;根据根据教师水平,分层次开展培训。另外,经常进行作品展示等交流形式,形式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教师自学 我校已经在教师培训方面下了一定的功夫,但要使教师利用现代技术的教学技能、教学水平、教学成果能有突破性的发展,并不是一两次培训就能做到的,而必须是长期的学习与实践,

提升教师心理素养的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87820721.html, 提升教师心理素养的策略 作者:冯张荣 来源:《教育》2013年第34期 学校是学生实现社会化、形成健全人格的主要场所,而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推动者。教师在和学生的各种交往中,无时不影响学生。在学生眼里,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是可以效仿的榜样,具有无可置疑的威信。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举一动,都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无可取代的影响,而教师的心理健康必然构成影响学生的极为重要的因素。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已成为学校的当务之急。 为教师搭建学习培训的舞台 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要改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应把对教师的要求与对他们的理解、关怀密切结合,从政策、管理等各方面尽可能为他们创造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与心理氛围。学校通过问卷、谈话、比较等方式,对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对了解到的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轻教师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使他们学会心理调适,增强应对能力,有效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学校加大对教师心理知识的学习和各种培训,多次聘请省、市心理咨询与辅导专家来校为班主任、骨干教师作讲座,组织有效的集体心理辅导。鼓励教师参加心理辅导员资格考试。同时,学校派骨干教师去外地参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术研讨会和专题培训会议。回校后,把培训的内容传达给其他教师,带动全校教师。此外,学校通过校园网、QQ群向教师传播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尤其是教师自我心理保健知识,使教师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关注自身心理状况,学会一些调节情绪、自我疏导和自我训练的方法。此外,学校还针对适应期、过渡期、骨干期的教师,制定出不同的培训措施。

(完整版)教师专业素养提升重要性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重要性 新年开始,侯小仙局长为了谋划教育重点以及特色亮点,提高效率特召开教育系统务虚会,学习了侯局长关于在会上的讲话,深有感触。下面我仅从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教育工作者主要是教师的工作,学校教育质量高低主要由教师来决定。一所学校可能房子很漂亮、仪器很先进,但如果没有好的教师队伍,其教育质量也不会高,学生也不会来。课程的执行者是教师,再好的理念、内容,没有好的老师,课程改革也搞不好。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育改革的原动力,教育改革绝大多数是从上而下的,是一种政策,这在一个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是可以这么做的,也必须是这么做的。当你的理念更新了,能力提高了,你就认识到现行的教育方法的弊端,要改掉它。这时候,教改的原动力就是教师自己。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提高学校凝聚力的核心要素,一个学校有没有凝聚力,有没有向心力,有没有向上的力量,教师是关键。而教师的力量从什么地方来呢?从教师的发展来,人会产生惰性,如果教师工作变成机械性的工作,每天上班面对学生,上课,批改作业,年复一年,到最后就会懈怠,就会丧失教学兴趣。而学校凝聚力的提高,让人觉得有

朝气,使学生、教师不断地有新的目标,不断地有新的成绩,不断地有新鲜感,不断有成就感,不断地有向上的动力。这里所说的发展是一种事业感、成就感,在教育岗位上的职业发展。教师发展是教师自身幸福感的源泉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学生发展的根本保障,只有通过教师的发展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仅有利于新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更有利于教师的不断学习与成长,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现终身教育的要求。教育应当是个人一生中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终身学习将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而作为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教师,更应要求以终身教育为目标,将终身学习贯穿于自己的一生,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不断汲取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知识、研究最新的科研成果,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使自己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认知。 教育所承载的社会期望转嫁于教师。随着人们对教育期望的提高,对教师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在传统的认识中,教育一般被定位于“传承”社会文化。因为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实施者,所以这些期望又转化为对教师的素质要求。现代教师不仅要有广阔的知识视野,良好的道德修养、健康的心理

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策略 一、终身学习——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基石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近,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同时教师具有了更多的多样化的角色,教师不但是教育者,更是受教育者;不仅是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引导者,也是是评价者。教师要“以学为先”。各种教育类书籍、网站、报刊资料等都是学习的丰富材料。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更新教学观念。 1.读经典教育理论书籍,提高自身理论素养 研读教育名家的经典教育理论书籍,使我们能对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有更加深刻的体会与领悟,从而对教学实践活动指引方向,提供理论的支撑。比如,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皮亚杰、奥办贝尔、维果斯基等提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像“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先行组织者”、“最近发展区”等,对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促使我们在教学上少走弯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2.读数学专业类书籍,充实自身数学思想

小学数学学科看似简单,但它仍然涉及到很多数学思想。比如,数形结合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将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有机结合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是所谓的数形结合。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数缺形时少直觉,形缺数时难入微”。我们小学数学教师更要把握这种数学学习方法,让小学生们“数不离口,图不离手”,便找到了开启数学王国的一把金钥匙。 二、听评课——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推力 听评课可以说是快速提高课堂授课效果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听评课活动是促使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探讨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听评课活动在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中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不管是教研组长、骨干教师或者是新教师,都可以在听评课中提出自己的困惑或者是设想,诊断他人并反思自己在教学上的存在的问题。通过交流和研讨,对教学中的欠缺之处和薄弱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及时发现,起到了查漏补缺,有效调控教学的目的。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再进一步升华为理论的这样的过程,教师在听评课中不断吸取先进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并有意识地运用在自己的教学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除了在本学校组织进行教研听评课活动,我们还应有效利用现代网络,平时多看一些名师的课堂实录等,分析研究一些典型的“教学案例”,听听专家教师是如何对教材进行解

教师信息素养的职业要求和提升策略

教师信息素养的职业要求及提升策略 摘要:教学信息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客观要求。是时代进步的要求,是教学形式改革的要求,是教师职业的要求。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内容和形式多变的工作。寻求提升教师素养的途径和策略是教育信息化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关键词:信息素养;教师;职业要求;提升策略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教师信息化如何,又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十五期间,我国提出,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要坚持立足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教师,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信息素养。由此可见,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教师的信息素养的培养,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客观要求。 一、时代的进步要求 现代信息技术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为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变化,教师就必须进行角色的转换,不断提高信息素养,并以此作为渗透整个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在教育观念上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做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者;做新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者。“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在教育教学中应自觉加强自身信息素养的养成与提高,与时俱进,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 二、教学的形式变革

随着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常常打破了国家和地区的限制,为所有受教育者服务,教育平等逐渐得以实现。教育形式不可能还是过去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获取知识的渠道也将越来越通畅和广泛。面对丰富多采的内容和形式,要求教师必须有灵敏的信息资源,并且博采众家之长,选我所用。没有较高信息素养的教师,在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方面是很难胜任或者成为名师的。 三、教师的职业要求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提高教师的信息素质是课程改革中的“重头戏”,教师能否“与时俱进”也是教育成败的关键。教师在这一个过程中要面临一次大洗脑,以应对这场挑战。“一言堂’的方式已成昨日黄花,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资源师生共享,教师必须首先具备取之不竭的“活水”,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教导学生,全面实施和推动素质教育。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强化教师信息素养的必要性。主动地投入到这场教育变革中去,是当前教师亟待考虑的问题。对教师而言,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并不要求一节课从头到尾都用信息技术,也不等于要有很高的技术水平,教师应边学边用,逐步掌握和提高。 教师的信息素养的最高层是信息应用。就是应用信息去解决学习生活,乃至工作中的问题,从而培养教师的高级思维技能,问题解决能力,尤其是应用信息手段,提高教育质量。教师信息意识、信息技能都能在实践中逐步得到体现。但是,教师合理选用信息的能力,

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性及如何提高

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性及如何提高 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专业素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提升的内化过程,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过程,是教师个体和群体共同追求、奋斗的前进历程。 一、“寻找基点”做一名好“教”师。 教学之初老师要找到自己教学的优势,找寻自己的教学风格,并在教学实践中形成自己教学的雏形。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教师由于缺乏教学实践与经验,模仿较多,创造较少,对课堂教学的规律性、学生的学习特点还处于了解阶段和认识阶段。对于这样的教师来说,模仿是必要的,并且应在模仿、借鉴他人经验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实际认真思考,消化、吸收适合自己特点的有益的“内核”,努力发现和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和教训。以充实自己在课堂上的“自立”因素,形成自己教学的雏形。 二、“丰富内涵”当一名好“导”师。 教师将自己的教学特色进行深挖、发展。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丰富自己的内涵,使自己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科学素养。随着教师的积极努力和教学工作经验的积累,在课堂教学工作中开始摆脱模仿的束缚,逐步进入探索阶段,教师开始有意识地研究课堂教学艺术的形式与效果,教学个性特征开始外露。 第一,教学个性的培养要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教学中注重发挥自己个性中的优势。有的教师感情丰富,善于表达,想象力丰富,性

格外向等,那么这个教师就要注意在教学中发挥自己个性的这些优势,向“情感型”或“表演型”教学个性方面发展。有的教师性格深沉,理性思维占优势,善于质疑和推理等,那他就应该向“理智型”或“科学型”教学个性方向发展。如果违背自己的个性特点,那就很难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 第二,要有改革与创新精神,敢于在传统的教学现、教学方式实现新的突破。有很多教师从教几十年却没有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其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改革和创新精神,从而使自己的教学一直处在停滞不前阶段,很难上一个新的台阶。而有的教师勤于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善于对传统教学的进行分析,并时刻思考和组织自己的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案,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第三,要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验,落实到行动中。教师还要把自己的教改方案和思路付诸于实施,只有在不断探索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才能检验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也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较快地进入成型阶段,并使自己的教学风格更鲜明地表现出来。 三、“打造特色”当一名好“研”师。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淀,教师从中积累比较优秀的教学方法,重点打造提升,推广宣传,形成自己鲜明的教学特色。突出表现在教师改革与综合运用教学方法、探索和研究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方法及追求课堂教学的最高效教学效果,力求使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创新与开拓,使教学艺术发挥明显的效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