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荷塘月色导学案(师)

荷塘月色导学案(师)

荷塘月色导学案(师)
荷塘月色导学案(师)

《荷塘月色》导学案(一)

学习目标

1、分析作者矛盾思想感情,颂扬中国知识分子的美好情怀。

2、赏析精美语言,提高情景交融的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学习重难点

把握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交织”的感情。

知识链接

1、走进文本

清末民初大学问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同样是碧绿的荷花,在不同人的眼里就有不同的理解。宋?杨万里曾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朱自清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荷塘美景,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

2、作家简介: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3、相关背景:

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文中表现作者想摆脱这一苦闷的“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学习过程

一、给下面的加点的字注音

蓊蓊郁郁()袅娜()踱步()

霎时()弥望()斑驳()

渺茫()点缀()

二、解释下列词语

1、蓊蓊郁郁:

2、霎时:

3、袅娜:

4、脉脉

5、朗照:

三、整体感知------根据作者的行踪变化划分,疏理全文脉络。

部分相关自然段行踪作者心情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四、探讨问题

1、初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重点朗读。

2、小组讨论:作者描写了荷塘的哪些景物?各有何特点?

3、认识“通感”。(讨论课后练习第二题)

4、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当堂背诵。

五、详细品味课文

(一)缘由。

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全文的文眼。这样写有什么目的?

(二)去荷塘。

1、第二自然段写荷塘的环境,写这一环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1)

(2)

2、第三段中路上的一段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此段心理描写照应上文中哪一句话?

(三)观荷塘。

第四自然段:月下荷塘。

1、这一段所写的景物依次是: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

2、这一段景物描写的观察角度是:由_______而_______,由_______则_______,由_____而_______。

3、“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话写出清香的特点是:()

A、随风飘散,荡然无存

B、聚而不散,芳香浓郁

C、悠长连绵,沁人心脾

D、断断续续,若有若无

4、第四段文字结尾写叶下流水时,用的词语是“脉脉”而不是“静静”,这样写的作用主要是:()

A、写出流水默默无声,衬托荷花柔美风韵。

B、写出流水含有情义,衬托荷花柔美风韵。

C、写出流水默默无声,衬托荷花艳丽照人。

D、写出流水含有情义,衬托荷花艳丽照人。

5、这一段文字在写法上的特点是:()

A、托物言志

B、融情于景

C、触景生情

D、直抒胸臆

第五自然段:塘中月色。

1、下面句子加点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富有动感)

B、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洗”字显出牛乳之清)

C、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画”字赋予主动意识,写出倩影之真)

D、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弥”字突出荷叶之广之密)

2、“酣眠”和“小睡”分别指:()

A、熟睡和田较少时间的浅睡

B、满月和淡淡的云

C、朗照和淡云遮掩的朦胧的月照

D、黑影和残月

第六自然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这一自然段描写荷塘四周月色,其作用至少有二,请简要分析。

(1)

(2)

(四)离荷塘。

第7、8自然段写荷塘月色中的人。

1、作者想起江南采莲的风俗,表现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故乡的惦念,其目的是什么?请简析。

2、填入下面的《采莲曲》(南朝梁代萧纲)中的诗句,正确的一项是()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辉。风起湖难度,莲多采未稀。

棹船芙蓉落,__________,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A.船移白鹭飞B.傍人娇莺飞

C.莲摇鱼暂飞D.更逐鹧鸪飞

四、作业:

自我听写;背诵4-6段;划出你最喜欢、最欣赏的语段、语句并加以揣摩

课后反思:

《荷塘月色》导学案(二)

学习目标

1、分析作者矛盾思想感情,颂扬中国知识分子的美好情怀。

2、赏析精美语言,提高情景交融的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学习重难点

把握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交织”的感情。

知识链接

比喻:比喻又叫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但具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说明描绘该事物的修辞格。比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比喻可分为:

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

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是,成了,变成”等甚至不用比喻词。

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采莲赋》参考译文(罗定五)

漂亮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印采莲去。鹢首船头来回转,交杯频递笑把爱情传。桨板轻摇水草紧绊,船头微动浮萍才分开。姑娘身材多窈窕,白绸衫儿束细腰。情意绵绵难分割,恋恋不舍把头回。春末夏初好季节啊,叶儿正嫩花儿才开。撩水逗乐笑微微,怕水珠溅身弄湿衣。忽然又觉船儿斜,急忙收起绫罗裙

学习过程:

一、理解下列句子,说说这些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1、“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2、“悄悄地披了大衫”

3、“路上阴森森的”

4、“虽然月光还是淡淡的”

5、“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

6、“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7、“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8、“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9、“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10、“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11、“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1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无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二、品词明特点

指出下列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曲曲折折、田田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袅娜

羞涩

明珠

星星

美人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闪电

脉脉

三、练习体会

比喻------出水很高的叶子像()

开放的和尚未开放的荷花正如()又如()又如()颤动的叶和花像()

密密挨着的叶子宛然()

月光下的叶子和花仿佛()又像()灌木的黑影如()杨柳的倩影又像是()阴阴的树色像()树缝中漏下的路灯光是()通感--------微风中的荷香仿佛()塘中的月色如()

拟人--------打着朵儿的荷花

田田的荷叶

叶子底下的流水

荷塘边的杨柳树

树缝中漏下的路灯光

四、学后感悟

(夜游)家———小路———荷塘————家

(心情)不宁静—受用无边月色—我什么也没有—无福消受

朱自清巧妙地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不着痕迹地表露了自己的情感。我们在荷塘月色中能够深深感受到他那虽轻犹重的人生忧伤,似淡还浓的孤独苦闷!

作者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这是不错的,更重要的是借荷月言己志。在作者的笔下,荷叶清纯,荷花素洁,荷香清淡,月色如水,月光如雾,——这一切,无不是作者那高尚纯洁、朴素无华品格的象征。作者原名“自华”,后改名“自清”,由此,我们可以读出荷月之美与作者之品格的相通之处,这就是一个“清”字:出淤不染,皎洁无瑕!而作者一生都无愧于“自清”二字:清正,清贫,清白,清廉。

五、写法一得

一篇写景的美文,必须要注意做到------

音律美(叠词)

措辞美

修辞美(比喻、拟人、对比、通感)

画面美(淡雅、朦胧、幽美)

六、拓展延伸----古诗文中有关“月、荷”的诗句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这是诗人从自然引起的遐想,对人生有限、宇宙无穷而产生无限感慨。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月亮从海上升起来的时候,远隔天涯的双方都在同一时刻看到了。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唐?李白《峨嵋山月歌》)这是作者早年写故乡夜景的有名诗句。高山秋月,月影江流,描绘出一幅幽美的清江山月图。暗点秋夜行船,空灵入妙。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唐·李白《把酒问月》)以月亮为见证,说古人今人来去如流水。人生有限而时间无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今夜白:诗作于白露节夜晚。前句写见露白而叹自然时序的变迁,后句见月明而思故乡之月更明。通过心理幻觉,表现对故乡的怀念。在战乱中见露见月,更增其忆舍弟之念。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唐·刘禹锡《石头城》)淮水:秦淮河。女墙:城上的矮墙。通过对明月的描写,引发了对历史的回忆。江山依旧,人事已非,只有明月多情,穿过女墙仍旧照着这古老荒凉的故都,抚今思昔,怎不伤感!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唐?徐凝《忆扬州》)无赖:无奈。写扬州独占二分明月,是因望见月亮而思念意中人。

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宋·晏殊《蝶恋花》)谙:熟悉,懂得。离别苦:一作“离恨苦”。到晓:因为思忆离人一夜无眠。朱户:红色的门窗。借月抒情,寄托离别的愁思。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但:只。人长久:年寿的长久,感情的长久。婵娟:美女。传说月中住着嫦娥,这里借婵娟指明月。这是一句传诵千古的良好祝愿,宽慰离别的双方。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唐·杜牧《齐安郡中偶题》)荷:水生草本植物。夏季开花,大而艳丽、清香;花谢后生莲蓬、结莲子。荷又称芙蓉、芙蕖、菡萏(hàndàn)、莲。用拟人的手法写风荷(荷叶受风),恨芳时不再、美人迟暮,怀着壮志难酬之痛。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舒卷开合任天真。(唐?李商隐《赠荷花》)相伦:相比。尘:比喻渺小。菡萏(hàndàn:莲花。针对人们重花不重叶的偏见,以荷花为例,说明“红花也须绿叶扶持”的道理。

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宋·周敦颐《爱莲说》)作者给予菊花、牡丹、莲花这三种花不同的美称,以此比喻三种不同品格的人。但以菊和牡丹衬莲,重点在莲。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宋?周敦颐《爱莲说》)描写莲花正直、清香、洁净和高雅,称颂其不同流合污的品格。以物拟人,寓意深远。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才:刚。尖尖角:露出水面的荷叶尖。写泉池风光。这两句比喻人们对新生事物的发现和喜爱。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歌写出六月天的西湖秀色。运用碧绿的荷叶衬托鲜红的荷花,相映成趣。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宋?杨万里《暮热游荷花池上》)碧伞:比喻荷叶。描写酷热的傍晚,观察荷花怕热的动态,体物甚微。

一、关于作者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

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二、《采莲赋》参考译文(罗定五)

漂亮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印采莲去。鹢首船头来回转,交杯频递笑把爱情传。桨板轻摇水草紧绊,船头微动浮萍才分开。姑娘身材多窈窕,白绸衫儿束细腰。情意绵绵难分割,恋恋不舍把头回。春末夏初好季节啊,叶儿正嫩花儿才开。撩水逗乐笑微微,怕水珠溅身弄湿衣。忽然又觉船儿斜,急忙收起绫罗裙。

三、关于朱自清的“不平静”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独处”时的“独语”——与其说在观赏景物,不如说在逼视自己的灵魂

深处;与其说写下的是他看到、感觉到的一切,不如说他在构造一个他心中渴望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另一个世界”——一个与现实对立的陌生的艺术世界。在现实中,人被命定扮演某个角色,做“一定要”做的事,说“一定要”说的话;而在这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可以不做;这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的世界。因此,在《荷塘月色》里,显然有两个世界: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与自我心灵升华的理想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朱自清的一个“梦”。在文章开头写到妻子“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结尾回到家里,“妻已睡熟好久”,行文中又不断以“笼着轻纱的梦”、“小睡”、“酣眠”、“渴睡人的眼”作比,整个“荷塘月色”的画面似有烟雾弥漫,渺茫、隐约而朦胧,这都是在刻意营造一个“梦”的氛围与意境。正是这“现实”世界与“梦”的世界的对立、纠缠,显示着作家灵魂挣扎的凄苦。两个世界中,梦的世界在文章里是直接呈现的;现实世界只是“偶尔露峥嵘”。而我们的阅读、欣赏,却恰恰应抓住这偶尔的显露(暗示),并从这里切入。因此,强调抓住“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等语句的深刻含义,以此作为理解文章的主旨的钥匙;应该说,这是抓住了要害的。

四、《荷塘月色》的语言艺术

《荷塘月色》描写得细,来自作家对客观物象观察得细,体味得细。仅以对蝉声这一细节的描写就足以说明问题,由于有些读者提出异议,以为月夜不应有蝉鸣,因此他请教了好些人,最后还是亲自体察,“又有两回亲听到月夜的蝉声”,才打消了本想修改的念头,因此他深深地体会到“观察之难”,以为不能“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关于“月下蝉声”》)。整篇《荷塘月色》均体现了作者这种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他不但对荷塘作整体的揣摩,而且作局部的审视,时而以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时而以月色为主景,荷塘为背景,时而摹写花叶,时而描绘岸柳,时而淡勾云彩,时而轻描树影,层层铺陈,步步开拓,细腻地展现了荷塘月色之令人“惊异”之美。朱自清还认为“花和光固然有诗,花和光以外还有诗”,“山水田园固然有诗……仅一些颜色,一些声音,一些味觉,一些触觉,也都可以有诗”(《诗与感觉》)。艺术家的任务就是要以敏锐的感觉去发现这些“诗”。从《荷塘月色》里不难发现,作者正是这样努力去发掘蕴含在大自然里的这些“诗”,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极力摹写了月夜荷塘的声、光、色、味,从而创造了使人沉醉的意境。

《荷塘月色》的艺术成就,除了描写技巧有独到之处外,语言也有突出的特色。朱自清语言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新颖,如他自己所主张的,“新而不失自然”,他常常成功地以“不欧化的口语”(《〈你我〉序》)来绘神状态、表情达意,例如“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等,均平白如话,自然流畅,丝毫没有雕琢的痕迹,读着令人感到分外亲切。优美的艺术境界是要通过高质量的语言来实现的,所以凡杰出作家无不重视语言的锤炼。朱自清十分注意遣词用字的准确和贴切,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这“泻”字和“浮”字,把月光和雾气点活了。又如写微风过处“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一丝”、“一道”、“一带”、“一两点”,都是量词当形容词用,起到了丰富、润色、强化形象,以及渲染和加强诗情画意的作用,在《荷塘月色》里,作者还运用了许多叠字叠词来深化物态情貌的形象感,如用“田田”来形容荷叶的密度,以“层层”来表明它的深度,用“曲曲折折”来表示荷塘的广度。又如“蓊蓊郁郁”是“蓊郁”这一双音节词的重叠,不但说明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夜色浓重的气氛;“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是远近高低的连用,极写了荷塘四面树丛之茂密。这种例子很多,简直俯拾即是,这些多样形态的叠字叠词不仅富有艺术表现力,而且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总之,《荷塘月色》的语言艺术确实达到了如作者所追求的“顺口”、“顺耳”、“顺眼”的境地(《诵读教学与“文学的国语”》)。

《荷塘月色》导学案(1)参考答案

一、xiè wěng chǔ chù niǎonuó mò qiàn

二、1、蓊蓊郁郁:草木蓬勃茂盛的样子。

2、霎时:极短的时间,片刻。[ ①刹那;刹时(极短的时间)。②瞬息(比喻极短的时间)。③顷刻(表示行动或事情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当于“一会儿”) ]

3、袅娜①形容草或枝条细长柔软。②形容女子体态轻盈柔美[①袅娉(袅娜娉婷。女子姿态美好的样子)。②袅嫋(niǎo)(纤长柔美的样子)。③余音袅袅(形容声音绵长不绝,宛转悠扬)。]

4、脉脉①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如温情脉脉。②用以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深含感情的样子。

5、朗照:朗,明亮。明察,明鉴的意思。[ ①朗白(明亮发白)。②朗朗(光明亮洁的样子;声音清脆嘹亮)。③朗鉴(明鉴)。④朗明(明亮)。⑤朗净(明净)。⑥朗目清眉(眉清目秀)。⑦朗秀(清秀)。]

三、整体感知------根据作者的行踪变化划分,疏理全文脉络。

第一部分(第1 自然段),观景前: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欲排烦恼,寻找宁静)

第二部分(2—3 自然段)去荷塘: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行在小路时的感受。(小径漫步,表达感受) ---------淡淡的哀愁

第三部分(4---6自然段)观荷塘:荷塘美丽的景色。/塘中的月色。/荷塘四周的景物。(观景绘景,抒发情感)---------淡淡的喜悦。

第四部分(7自然段到最后),离荷塘: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联想采莲,惦念故乡)

四(一)直抒情怀,显出作者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这正是夜阑人静出游观赏荷塘的缘由:欲排遣苦闷之情。(二)1(1)交代没有月色夜晚的荷塘四周的景色,为下面写月色荷塘做铺垫;(2)交代作者的心情特征: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2、“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三)第四自然段:1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2由远而近,由上而下,由静而动。3D4B 5B第五自然段:1B 2C第六自然段(1)从内容上看,这表现了作者“淡淡的哀愁”(2)从形式上看,全文的中心写的是月色的荷塘和荷塘的月色,而四周月色的描写,与“荷塘月色”构成完整和谐的画面。(四)1、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故乡的惦念,表明作者欲超然现实,强调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2、A

《荷塘月色》导学案(2)

一、1、这是分量很重的一笔,可见“文由情生”,本句是“文眼”。不加掩饰直抒情怀,显出作者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出游荷塘的缘由,即欲排遣苦闷之情。

2、说明动作很小心,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3、用光亮的“暗”衬托出“我”郁闷的心情

4、用月光的“淡淡”来衬托喜悦的“淡淡”

5、抒写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里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蕴涵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6、过渡句,提示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流露出作者为能够暂时得到自由,欣赏荷塘月色而淡淡的喜悦。——可见作者幻想超脱现实!

7、比喻形象生动,形神兼备,不仅写出了荷花的形态美,而且化静为动,赋予了荷叶勃勃生机,展现了荷叶少女般的纤柔娇美、绰约丰姿。

8、运用“通感”:本体--花香(嗅觉)喻体--渺茫的歌声(听觉)作用:把花香的特点写清了,生动形象。相似点:立于微风中嗅馨香(时有时无)--听远处高楼传来的歌声(时断时续)

9、“泻”表达的其实就是“照”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照”而用“泻”呢?(因为作者已经把“月

光”比作“流水”了,“流水”是只能“泻”而不能“照”的)一个“泻”字,顿时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照”字直白,是如实地写,不是描绘,淡而无味。另方面与“如流水一般”不相配,失去和谐感。)

10、“浮”表达的其实就是“升”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升”而用“浮”呢?(“浮”和“升”都能表现“青雾”的动作,但在高度上有区别:“升”让人感觉“雾”很高;“浮”让人感觉“雾”很低,低得与荷叶的表面相平)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一个水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而“升”给人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反映了水气与月色的交织,雾的轻柔,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征。)

11、“画”——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印”不能写出美)

12、暗喻高妙,逼真地写出了月色的迷蒙暗淡,显示作者渐露忧烦伤感之情。描摹物态,信手拈来自然成文,毫无斧凿之痕,非大家不能为也。

二、曲曲折折、田田——叠词,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玉立、修长婀娜、灵动飘逸

袅娜——常用来形容女子体态轻柔优美,这里写出了荷花妩媚饱满的柔美姿态(实指荷花的盛开状。赋予人的美感。)

羞涩——含苞欲放的娇美情态,有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少女的娇羞。(徐志摩的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明珠——晶莹剔透

星星——闪闪发光、忽明忽暗

美人——用刚出浴的美人来形容露珠点点的荷花,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而想到荷花的质朴、清新、纯洁、淡雅和高贵、冰清玉洁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若有若无、轻灵飘渺,用听觉来写嗅觉,想像奇妙闪电——突出快速

脉脉——饱含深情,极富人性之美

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2《荷塘月色》学案含答案

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2《荷塘月色》学案 一.课前预习 1. 知人论世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祖籍浙江绍兴。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作品主要表现对黑暗现实的忧愤和对美、对光明的憧憬;散文风格素朴缜密,清新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诗集《雪潮》(与人合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 2.时代背景 1927年7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了中国大地。旧时代正在崩坏,新时局尚未到来。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他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怀着这种孤独苦闷的心情,朱自清先生写下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 3.字音字形(略) 蓊.蓊()踱.步()袅娜 ..()()霎.时()弥.望()倩.影()琐屑.()脉.脉() 独处.()参差 ..玲()() ..()()梵婀 袅娜()颤动()悄悄()脉脉()娜颤悄脉 娜拉()颤栗()悄然()血脉() xiè()气 niǎo( )娜点zhuì( ) 一xiè()千里 xiāo( )雄 chuò( )学 二、整体感知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将课文分成三大部分,写出每部分内容大意。 第一部分(1-3): 第二部分(4-6): 第三部分(7-10): 2. 以作者游踪为明线,情感变化为暗线,理清文章写作思路: 明线: 暗线: 三、合作探究

1. 本文的文眼句是哪一句?其作用是什么? 文眼: 作用: 2. 朗读品评第三自然段: “踱”若换成“走”字可否? 3. 朗读品评第四自然段 (1)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有什么好处? (2)我们再来看这一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 (3)作者不仅描绘了叶子、花、荷香的静态美,还描绘了它们动态的神韵。 用了“”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一刹那间,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 4. 朗读品评第五自然段 (1)本段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5. 朗读品评第六自然段: (1)本段写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 (2)“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作者的心情又有了什么变化? 6.朗读品评第七自然段 (1)“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有什么作用?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 (2)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

《荷塘月色》导学案

《荷塘月色》导学案 编写者张俊林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掌握《荷》的表现手法。掌握本文的写景顺序、记景方法。 二、熟读之,弄清《荷塘月色》的景物特点。 三、学习这篇散文的语言特色 (一)用词准确,形象生动。 (二)善于运用形容词重叠,传神地描摹出眼前的美景,同时也有一种音韵美、亲切感。 重点难点: 一、新鲜贴切的比喻及其作用。 二、写景注意层次有条有理。 教学方法: (1)讲读;(2)师生双边活动配于启发诱导;(3)学生演板;(4)运用直观教具。 德育渗透: 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山水,热爱生活、大自然。寄情于景,脱超现实。 教学时间: 两教时 内容步骤: 一、板书课题 荷塘月色朱自清 二、激发兴趣,导入正课

荷花,月色历来是文人笔下的宠物,爱荷颂月者颇多,且写出了不少名篇佳句,写荷的如周敦?的《爱莲说》、李渔的《芙蕖》、南朝乐府诗《西洲曲》、《采莲赋》、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莲蓉》都是写荷名篇,颂月的名句有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而朱自清笔下的荷与月则又别具特色,不拘一格,真叫人捧而读之,而览不厌,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他的美文《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作者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一团火…… 四、范读全文。(放录音带)(准备划分文章内容结构) 五、弄清文章内容结构 (一)指名学生演板,并能说明理由。 (二)教师归纳作结:(如下所示) 分四部分: 一、(1)点明心境、时间、地点、缘由;. 二、(2、3)小径漫步勾勒轮廓,铺垫; 三、(4—6)主体荷塘月色、四周环境 四、(7、8)景中人的联想向往美好生活 六、读析课文 (一)分析第一部分(1) 1、齐读第一部分 2、教师概括: (1)点明颇不宁静的心境,交代独游荷塘月色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二)分析第二部分(2、3)

荷塘月色导学案

【课标要求】 1、展开想象的翅膀,力求身临其境体会作品描述的美景,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 2、练习运用圈点、批注法鉴赏文章中的精彩语句,学习做一点圈点批注,写下心得。 3、对那些美妙的段落,反复朗读,熟读成诵,逐步增强对写景状物散文的鉴赏能力。 4、在阅读鉴赏感中,加强积累整合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写景状物的相关知识,能够仿照本单元自己喜欢的写作形式,书写自己的感受。 【考纲要求】 1、要求考生“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C。 2、要求考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能力层级D。 3、要求考生“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C。 4、要求考生“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能力层级D。 5、要求考生“分析散文的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C。 【教学目标叙写】 1、揣摩优美的艺术语言,赏析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2、理清作品的事物线索和感情线索;结合优美的景物描写,具体分析比喻、通感的修辞效果。 3、理解作者"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和他追求自由的精神。【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在默读领会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了解文意,把握文章关键词句。 3、明确文眼,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品读语言,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悟旨晓情。 第一课时 预习案号。祖籍浙江绍兴, 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取《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1923年发表的长诗,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同志曾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 2、阅读背景资料 本文写于1927年7月的北京清华园,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此时的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我们来了解这时期作者的思想,看看他的自我表白:“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那一条呢?……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姑作安心地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那里走》)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

朱自清《荷塘月色》讲义

朱自清《荷塘月色》导学案 《荷塘月色》 【学习目标】 1、学习《荷塘月色》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移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基础梳理】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袅娜()蓊蓊()敛()裾羞涩( ) 独处()酣( )眠弥( )望颤( )动霎( )时参( )差 脉脉( ) 倩( )影煤屑( ) 踱( )步梵婀玲()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1.22—1948.8.12),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研究家。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笔名余捷、柏香、白水、知白等。1898年11月22日生于江苏东海;因祖父、父亲长期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幼年在私塾读书,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1912年进中学学习,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翌年,升入本科哲学系,于1920年修完课程提前毕业。他著名的诗集有《踪迹》,散文集有《背影》《你我》《荷塘月色》《匆匆》《绿》《春》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 朱自清散文的特点:感情真挚醇朴;对自然景物观察准确精当,对声音、色彩感觉敏锐;文笔精美婉丽,节奏跌宕有致,饱含诗意和生活情趣。 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赞扬他有骨气,“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北京物价飞涨,北大的教授们没法生活下去。国民党就向人们发美军的救济粮。可是,以朱自清先生为代表的一批教授们宁可饿死也不去领救济粮。当时朱自清先生已经因为饥饿全身浮肿,很虚弱了,可是躺在床上还对家人说“不要去”。于是,朱自清先生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问题探究】 A、重点朗读、赏析课文第4段,回答问题。 1(赏析景物描写)作者在第4段描写了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理解修辞手法及作用 比喻的作用:

《荷塘月色》导学案 (教师版)

《荷塘月色》导学案(教师版)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3.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4.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法,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意。 2.运用多媒体手段,体会文章写景状物的画面美。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教学重点] 1.结合时代背景理解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含义,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难点] 1.通感手法的运用。 2.对本文语言技巧的鉴赏。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导入课文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作家铮铮铁骨,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他就是写出了《背影》、《绿》等著名作品的散文大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另一篇散文名作《荷塘月色》。 二、简介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 幼年受士大夫家庭的传统教育,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入哲学系学习。1920年毕业后在江、浙的中学任教,极受欢迎。1925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31—1932年在英国伦敦学语言学及英国文学,回国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并兼中文系主任。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著有《朱自清全集》,代表作品:长诗《毁灭》、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蒋介石叛变,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中国革命转入低潮,朱自清陷入了苦闷彷徨之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方法”,认为“还是暂时超然为好”。但他毕竟又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于这种“超然”。这种矛盾心情,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很有代表性。不少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既不甘心沉沦,又不敢投入革命斗争。《荷塘月色》就是作者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四、检查课前预习

荷塘月色学案及答案

荷塘月色 【温习故知】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朗润.()嫩.()绿眨.()眼披蓑.()戴笠.()风筝.()抖擞.()簌.()簌游逛.() 踌.()躇.()蹒.()跚.()栅.()栏举箸.()储粟.()靡.()途熹.()微壶觞.()庭柯.()流憩.()出岫.()翳.()翳窈.()窕.() 二、名句填空。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朱自清《春》 2.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朱自清《春》4.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长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5.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 三、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2.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3.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目标定位】 (按三维目标定位,内容适当具体) 【自主探究】 1.文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作者的“不宁静”请做简要分析。 提示:⑴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感慨自己平日身不由己,现在暂得宽余,流露出对黑暗环境的不满但又感到孤独、寂寞的心情。“且”字表明虽只是暂得解脱可又不能不立即逃离现实的心态,透一丝喜悦。 ⑵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但”字笔锋陡转,蝉蛙如此“热闹”也不能感染作者,依然难以摆脱绵绵的愁绪,照应了文眼“颇不宁静”。

⑶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可惜”又从热闹的采莲盛说中返回了灰色现实,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⑷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江南是作者的故乡,作者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杭州、台州、温州、宁波等地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与叶圣陶、俞平伯等人志同道合,写了不少具有进步倾向的诗和赞美江南灵山秀水的文章,到清华后,常表达出思乡之情,“今晚”,寻求佳境,意在摆脱“不宁静”的心情,难以摆脱,身处忧烦,忆往怀旧,想借此超然于现实的重压之外,但这同样是不可能的。 2.试分析文章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提示:⑴鲜明的比喻,出水的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打着朵儿的花苞,像“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不仅贴切,而且生动。 ⑵明显的对比,弯弯杨柳的稀疏“倩影”,在“峭楞楞如鬼一般”的灌木“黑影”的比衬下,越发显得轻俏。 ⑶强烈的衬托,以“没精打采”的灯光来映衬月色的明亮,以蝉声和蛙鼓来烘托四周的寂静; ⑷生动的拟人,那袅娜地开着的或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荷花,把水面的白荷写得极为标致。 ⑸奇特而新颖的通感,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花香本来诉诸嗅觉,但作者把它写成有旋律的歌声,给人以嗅觉兼听觉的感受。又如“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流动的光波,本是无声的,被描写成动听的音乐,给人以视觉兼听觉的感受。照理说,香味、光影和歌声、琴声没有什么相通之处,但作者却运用了古典诗歌中常有的“通感”的艺术手法,把嗅觉和视觉的形象,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摹拟了香和光时断时续、似有若无的形态,使难以描摹的感觉,通过另一种可感形象而具体化了。这种出神入化的艺术处理手段,在现代散文创作中是不多见的。 通感: 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通感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例1.“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本味》)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流水,听觉与视觉相互勾通。 例2.“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丝钢线抛入天际……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腰盘绕穿插……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于白道五色火花,纵横散乱”。(刘鹗《老残游记》)视觉与听觉相勾通,写出了王小玉的高超技艺。 例3.一个浑身只有一条短裤的男孩子,挥着一根树枝,树枝挂满绿叶,歌谣般亲切、柔和。(高风《金黄的大斗笠》)视觉与听觉相通。 例4.我这时被四面的歌声诱惑了,降服了;但是远远的,远远的歌声总仿佛隔着重衣搔痒似的,越搔越搔不着痒处。(朱自清《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把听觉感受与触觉感受打通。通感与拟人连用。 3.试简单概括本文的艺术特色。

《荷塘月色》导学案(教师版)

《荷塘月色》导学案 (教师版) [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3.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4.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诵读法,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意。2.运用多媒体手段,体会文章写景状物的画面美。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 教学重点] 1.结合时代背景理解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含义,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 教学难点] 1.通感手法的运用。2.对本文语言技巧的鉴赏。 [ 教学时数] 2 课时 [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导入课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作家铮铮铁骨,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他就是写出了《背影》、《绿》等著名作品的散文大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另一篇散文名作《荷塘月色》。 二、简介作者 朱自清(1898 —1948) ,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 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 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 。 幼年受士大夫家庭的传统教育,1916 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入哲学系学习。1920年毕业后在江、浙的中学任教,极受欢迎。1925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31 —1932 年在英国伦敦学语言学及英国文学,回国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并兼中文系主任。 1948 年8 月病逝于北京。著有《朱自清全集》,代表作品:长诗《毁灭》、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27 年7 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蒋介石叛变,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中国革命转入低潮,朱自清陷入了苦闷彷徨之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 ,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方法” ,认为“还是暂时超然为好” 。但他毕竟又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于这种“超然” 。这种矛盾心情,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很有代表性。不少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既不甘心沉沦,又不敢投入革命斗争。《荷塘月色》就是作者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四、检查课前预习

荷塘月色(朱自清)导学案

必修②第一单元第1课《荷塘月色》(朱自清) 设计:审核:执教:使用时间: 【目标择定】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3.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4.体会文中作者表达的情感。 【择定理由】 本文作为朱自清先生经典散文,语言清新,多用修辞,善于景物描写,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但思想感情难于琢磨,颇具“朱氏散文”之风,学习的重心放在对语言的品读上,通过品味朱自清独特的散文语言,训练学生的用词、修辞等语言表达能力,故设目标2、3,抓住本文情景交融这一特点,体会本文之情,故设目标1、4。 第一部分【探究一径】 【主问题】《荷塘月色》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应怎样理解作者的这种感情? 1.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2.文章第四段和第五段所写景物有何不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阅读第6段,分析“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句话的作用。 4.作者欣赏荷塘世界,又在7——9段中想起六朝采莲情景、惦记江南风物,这三者有共同点吗?

【再问再新】 【助学资料】 1.“通感”的有关知识——baike.baidu./view/271929.htm 2.“叠词”的有关知识——baike.baidu./view/873119.htm 第二部分必修②第一单元第1课《荷塘月色》对应检测 一、语言积累及应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幽僻诅咒没精打彩历尽沧桑 B.弥望斑驳专心至志小心翼翼 C.寂莫缥缈蓊蓊郁郁游目骋怀 D.嬉游坐落豁然开朗迥然不同 2.从下面的句子中找出一句在修辞特点上和“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一句相同的句子。() A.树逢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B.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C.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一道凝碧的波痕。 D.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3.为下面的句子排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②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③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④树逢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⑤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柳最多。 A.⑤③②①④ B.①④③②⑤ C.①④②③ ⑤ D.⑤②③①④ 4. 指出下列比喻句的相似点。 (1)月光如流水一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1 荷塘月色 朱自清导学案

精品文档 《荷塘月色》 ——朱自清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2.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方法: 通过反复学生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通过提问思考讨论,体会作者的感情。 1、了解作者,导入新课 作者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同志曾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本文写于1927年7月,作于北京清华园。 (一)初读课文 一、听录音,正音正字,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揣摩关键语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蓊蓊郁郁()袅娜()踱步() 霎时()弥望()斑驳() 渺茫()点缀() 2、解释下列词语。 幽僻:幽深、僻静。 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 踱:慢步行走。 弥望:满眼。弥,满。 袅娜:柔美的样子。 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深含感情。 风致:美的姿态。 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 大意:这里指大概的轮廓。 3、说说作者夜游荷塘的行踪,理清文章结构。 明线:出家门、踱小路、观荷塘(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赏四周、回家门 4、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谓的语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和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澜,此句称“文眼”,放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调。 5、朗读全文,把握全文的感情脉络:不宁静——找宁静——暂得宁静——失宁静——回到现实的不宁静中来。 外结构(空间上) 内结构(心理上) 明确:《荷塘月色》的结构,是圆形的,外结构、内结构均如此。从外结构看,这篇作品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也呈一个圆形。内外结构的一致性,恰到好处地适应了作者展现一段心理历程的需要。宁静也好,超脱也好,都只能是短暂的。所以,出了门还得回来,获得片刻的静最终还是回到嚣闹中去。结构和内容的紧密联系,使《荷塘月色》读来文气酣畅、浑然天成。 二、诵读第4节,引导学生思考: ①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如画的美景,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 (月下荷塘) ②画面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写出景物的什么特点? (叶、花、香、波) ③如果让你拍摄月下荷塘的画面,你怎样安排镜头? (远→近,上→下,静→动) ④这幅画给你什么感受呢?学生自由发言,畅谈自己的感受,要结合具体句子谈。 (层次感、立体感) ⑤这一段作者有没有提到月?有没有描写月色? 在这一段里,作者没有提及月光,但不管是静止画面还是动态景象,处处都存在着淡淡的月光,这月色就融化在作者通过观察之后的具体描写之中。那叶子、花朵的情态,以及为微风带起的凝碧的波痕,都是在轻淡月色映射下形成的。 三、朗读第5节,思考: ①这一幅画跟上一幅画比较有什么区别?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荷塘月色) ②有人说:朱自清先生是用语言代替丹青的能手。体会一下:作者是如何用语言给我们描绘出月色之美的?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引导学生细心品味,驱遣想象,把“文字看出一幅画来,不在文字概念上做游戏(叶圣陶语)”,细细咀嚼,把好滋味辨出来。然后让学生说出感受最深的有关语句,并作出分析、欣赏。

《荷塘月色》 答案

《荷塘月色》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等基础知识。理清文章结构。 (2)找出文中作者直接抒情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分析文中精炼优美的语言,体会贴切,生动比喻的表达效果。 学习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等基础知识。理清文章结构。 (2)找出文中作者直接抒情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基础知识部分 1、作者介绍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保持清白,便取《楚辞》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四个闪光点: (1)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 (2)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 (3)毛泽东曾高度的赞扬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4)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独树一帜, 2、背景简介 本文写于1927年7月。当年4月12日,南方发生“四一二”政变。面对“南方这一年的变动”,朱自清觉得是“人的意想所赶不上的”。他认为:“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一法……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哪一条呢?……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姑作安心地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那里去》)“这几天心里似乎有些异常……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一封信》) 简而言之,此时的朱自清正处在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存疑虑。陷入了不知道往“哪里走”的“惶惶然”中。 (二)读课文,圈点勾画

【人教部编版】2018年秋七上语文:第1课-朱自清《春》优秀导学案(含答案)

1 春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和停连。 2.激发联想和想象,体会课文优美的情境。 3.品味优美词句,揣摩关键语句,积累语言。(重点) 4.深入学习比喻修辞手法,欣赏比喻给文章带来的美感,并运用于写作。(难点)自主预习 1.阅读下面的小资料,完成填空。 (1)作家作品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2)文体知识 定义:散文,是和小说、戏剧、是个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分为三种:叙事散文,(写景)抒情散文,议论(说理)散文。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3)比喻知识

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嗡( ) 酝酿( ) 抖擞( ) 朗r ùn ( ) w ǎn ( )转 h ōng ( )托 静m ò( ) ji ànzhu àng ( ) 应和( ) 风筝( ) li áo ( )亮 和风细雨( ) 铮铮铁骨( ) li áo ( )草 掺和( ) 挣扎( ) 眼花li áo ( )乱 3.把下列词语的意思补充完整。 朗润: 。 赶趟儿:本义是时间赶得上,文中指 。 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 。文中比喻 。 酝酿:本义是造酒的发酵过程,文中是 指 。 宛转:形容声音 。 4.朗读课文,读出感情,在你喜欢的段落中标出语句中的重音和停连。 示例:“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V 抚摸.. 着你。 5.通读课文,完成题目。 (1)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用一个二字词语概括为盼春、 和赞春,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 之情。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预习提纲】 1、借助《导学案》了解朱自清及写作背景。 2、阅读课文,标出段号,简要概括各自然段内容,划分段落层次。 3、找出本文的“文眼”,勾画出文中能表达作者心情的句子。 4、熟读4、 5、6段,试着圈点文中的精彩语句,体会作者所描绘的美景。 第一课时 学生能力发展目标 在预习的基础上,阅读全文,简要概括各段主要内容并划分层次,能清晰梳理作者的情感线索。 一、导入:通过花卉引导同学回顾思考有关荷花的诗文,以及人赋予它的特定文化内涵(出示幻灯片),导入新课。 二、预习检测 1、介绍朱自清及本文写作背景。 2、检测各段内容的概括及分层。 明确:第1段:独有荷塘的时间、地点、及缘由。 第2段:去荷塘的路上 第3段:月下独处的感受 第4段:月色下的荷塘 第5段:荷塘上的月色 第6段:荷塘的四周 第7段:联想江南采莲的旧俗和采莲诗 第8段:在遐想中回家 根据以上文章各段的内容,我们可以把这篇文章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1~3):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及来到荷塘的感受。(点明题旨) 第二部分(4~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 三、明确学习能力发展目标 结合单元提示 四、学生活动设计 1、题有题眼,文有文言。所谓文言,就是文中最能揭示主题思想,透露作者 感情的传神语句。你认为本文的“文眼”是什么?请给予说明。学生独立回答。 2、结合背景,思考作者“这几天心里”为什么“颇不宁静”?

明确:(1)对现实不满的愤激;(2)对政局和个人前途的忧虑;(3)表现了一种我行我素的闲适心情;(4)表现了作者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活动一】 在概括各段段意并全文分层的基础上,梳理为排遣不宁静,作者散步的游踪是怎样的?并结合文中表达作者心情的句子探究作者的情感线索。 第二课时 学生能力发展目标 一、导入 二、预习检测 三、明确学习能力发展目标 四、学生活动设计 1、解题:通过对全文的把握,大家觉得题目“荷塘月色”是偏正短语还是并列 短语?为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并说明理由。 2、由课题可以知道,本文属于写景散文,所写之景即“荷塘”和“月色”,课文那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明确:4、5、6段。 【活动一】鉴赏第4段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了月下荷塘美景,请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结合思维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新人教版必修二语文 1.1荷塘月色学案 肖畲

《荷塘月色》学习要点 一、作家作品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考入北大哲学系,改名“自清”。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诗坛;1925年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 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主席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初中时,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等;《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 二、填写课后练习的表格 (1)本体(2)喻体(3)原句 (4)相似点 (1)叶子:(2)亭亭的舞女的裙(3)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4)圆形,舒展,形态相似 (1)白花:(2)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 (3)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4)晶莹剔透,忽隐忽现,纤尘不染 (1)清香:(2)渺茫的歌声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4)若有若无,清淡缥缈 (1)月光:(2)流水(3)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4)月光照下和水下流相似 (1)月光下的叶子和花:(2)笼着轻纱的梦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4)朦胧、恬静、柔美 (1)光与影:(2)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3)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4)悠扬、温馨、和谐 (1)树色:(2)一团烟雾(3)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4)迷茫、

荷塘月色-导学案及答案

郧西县第二中学导学案学科:语文高一1、2、3、7 执笔人:韩祥鸿编号:审核人:印数: 《荷塘月色》 ——朱自清 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2.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通过反复学生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通过提问思考讨论,体会作者的感情。 1、了解作者,导入新课 作者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同 “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本文写于1927年7月,作于北京清华园。 (一)初读课文 一、听录音,正音正字,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揣摩关键语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蓊蓊郁郁()袅娜()踱步() 霎时()弥望()斑驳() 渺茫()点缀() 2、解释下列词语。 幽僻:幽深、僻静。 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 踱:慢步行走。 弥望:满眼。弥,满。 袅娜:柔美的样子。 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深含感情。 风致:美的姿态。 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 大意:这里指大概的轮廓。 3、说说作者夜游荷塘的行踪,理清文章结构。 明线:出家门、踱小路、观荷塘(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赏四周、 4、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谓的语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和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澜,此句称“文眼”,放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调。 5、朗读全文,把握全文的感情脉络:不宁静——找宁静——暂得宁静——失宁静——回到现实的不宁静中来。 外结构(空间上) 内结构(心理上) 明确:《荷塘月色》的结构,是圆形的,外结构、内结构均如此。从外结构看,这篇作品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也呈一个圆形。内外结构的一致性,恰到好处地适应了作者展现一段心理历程的需要。宁静也好,超脱也好,都只能是短暂的。所以,出了门还得回来,获得片刻的静最终还是回到嚣闹中去。结构和内容的紧密联系,使《荷塘月色》读来文气酣畅、浑然天成。 二、诵读第4节,引导学生思考: ①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如画的美景,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 (月下荷塘) ②画面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写出景物的什么特点? (叶、花、香、波) ③如果让你拍摄月下荷塘的画面,你怎样安排镜头? (远→近,上→下,静→动) ④这幅画给你什么感受呢?学生自由发言,畅谈自己的感受,要结合具体句子谈。 (层次感、立体感) ⑤这一段作者有没有提到月?有没有描写月色? 在这一段里,作者没有提及月光,但不管是静止画面还是动态景象,处处都存在着淡淡的月光,这月色就融化在作者通过观察之后的具体描写之中。那叶子、花朵的情态,以及为微风带起的凝碧的波痕,都是在轻淡月色映射下形成的。 三、朗读第5节,思考: ①这一幅画跟上一幅画比较有什么区别?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荷塘月色) ②有人说:朱自清先生是用语言代替丹青的能手。体会一下:作者是如何用语言给我们描绘出月色之美的?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引导学生细心品味,驱遣想象,把“文字看出一幅画来,不在文字概念上做游戏(叶圣陶语)”,细细咀嚼,把好滋味辨出来。然后让学生说出感受最深的有关语句,并作出分析、欣赏。

荷塘月色导学案

荷塘月色 一,课标要求: 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2、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品味精练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 二,内容概述: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社会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荷塘月色》表现了作者为国家民族命运而焦躁不安的矛盾心情,既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也表现了他不愿意投身武装革命,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这是他当时的真实心态的反映。 三,要点整理:(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1.作者简介及散文特点 朱自清: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初中时,学过他的散文 《春》《背影》等。(1)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2)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3) 毛泽东曾经在《别了,司徒雷登》中称赞他,朱自清是一个文人,既没加入国民 党,也不是共产党人,他是一位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知识分子,在战争年代,他 本来应该是与世无争的,可是怎么会受到毛泽东的关注呢?毛泽东在文章里道出 了原因:“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 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 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最终,朱自清先生贫病交加,倒在了新中国诞生之际。他 死的时候年仅48岁,朱自清的名字也因此载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册。这 样一位诗人,散文家,应不应当受到大家的尊重和敬佩呢?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 习他的这篇散文,他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还是清华大学的教授,现在我们了解了朱 自清后来的命运,那么我们今天读这篇文章,会不会有另外一番感受呢?朱自清 的散文有个特点:秀丽朴素秀丽朴素秀丽朴素秀丽朴素。有人这样评价他的散文: “朱先生的语言,历来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

精品新版人教高中必修语文(学案)荷塘月色

D&L精品 教育辅导用书板块 荷塘月色 【学习目标】 1.理清全文结构,找出本文刻画的景物并能根据描写的文字概括景物特点; 2.找出文中表达情感的句子,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理出感情线索;分析作者感情与景物特点(意境)是如何交织融合的,从而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 3.学习本文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4.认识“通感”的修辞手法,体会“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会造通感的句子。【学习重难点】 1.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有层次)描摹荷塘美景? 2.作者怎样把景物的特点表现出来,我们能根据作者的描写概括这种特点,能领会有些语句描摹景物的传神之处。 3.本文的写作线索是什么? 我们能根据直接表达感情的语句和融于写景中的感情,理出作者要表达的感情(线索)。

4.“通感”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学法指导】 《荷塘月色》及本单元主要学习写景抒情的散文,学习这类文章,我们应先着眼于文章内容,看他写了哪些物、景,这些物与景有怎样的特点,然后去揣摩作家借此表达的情感。 有的情感就在文字里,要找出这些语句来,看看这些情与景的关系。有的情感就比较含蓄,你可以从景的特点中去感受。有时还要认识作者生活的时代、个人的经历等,“知人论世”,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感情。 本文共8个自然段,每段自有其独立性,但从作者的行踪变化上看,从扣文题的主体文字与宕开笔墨写联想的“闲笔”来看,这8个自然段还是可以划分成几个大部分的,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了就能较好地去探索内容和主旨了。 我们还要对散文中一些优美的句子进行品味,主要从某个词或某种修辞怎样把景物的形象逼真地写出来,把景物的特点写出来,给人以美好的想象和联想等。 【知识链接】 比喻又叫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但具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说明描绘该事物的修辞格。比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比喻可分为: 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 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是,成了,变成”等甚至不用比喻词。 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请试着找出本文出现的比喻句并分析。 【学习过程】 一、课前自学 1.划出生字词,查字典词典以求正确理解文意,划出优美的句子,反复朗诵,初步感受其表达效果。 2.看8个自然段各写了哪些内容,能分成几个部分,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楚。 3.看作者是怎样写这些内容的,包括层次、内容(景物)的特点,在课本上作些勾画和标注。划出文章表达感情的句子,理解作者抒发的感情。有些比较难的地方,可结合写作背景去理解。 4.提出我所不理解的地方或存在的问题,以待上课时交流讨论。 我的问题(必写3个以上):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