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LTE

LTE

LTE
LTE

List of Relevant LTE Specifications

TS 36.101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User Equipment (UE)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TS 36.104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Base Station (BS)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TS 36.106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FDD repeater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TS 36.113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Base Station (BS) and repeater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TS 36.124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requirements for mobile terminals and ancillary equipment

TS 36.133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Requirements for support of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TS 36.141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Base Station (BS) conformance testing

TS 36.143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FDD epeater conformance testing

TS 36.201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physical layer; General description

TS 36.211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

TS 36.212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 TS 36.213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

TS 36.214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Physical layer - Measurements

TS 36.300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and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E-UTRAN); Overall description; Stage 2

TS 36.302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physical layer

TS 36.304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User Equipment (UE) procedures in idle mode

TS 36.305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E-UTRAN); Stage 2 functional specification of User Equipment (UE) positioning in E-UTRAN

TS 36.306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User Equipment (UE) radio access capabilities

TS 36.314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E-UTRAN); Layer 2 -

Measurements

TS 36.321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protocol specification

TS 36.322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Radio Link Control (RLC) protocol specification

TS 36.323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PDCP) specification

TS 36.331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Protocol specification

TS 36.401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E-UTRAN); Architecture description

TS 36.410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E-UTRAN); S1 layer 1 general aspects and principles

TS 36.411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E-UTRAN); S1 layer 1

TS 36.412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E-UTRAN); S1 signalling transport

TS 36.413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 S1 Application Protocol (S1AP) TS 36.414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E-UTRAN); S1 data transport

TS 36.420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E-UTRAN); X2 general aspects and principles

TS 36.421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E-UTRAN); X2 layer 1

TS 36.422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E-UTRAN); X2 signalling transport

TS 36.423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E-UTRAN); X2 Application Protocol (X2AP)

TS 36.424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E-UTRAN); X2 data transport

LTE中的基本概念

理解LTE中的基本概念 LTE是3G时代向后发展的其中一个方向,作为3GPP标准,它能提供50Mbps的上行(uplink) 速度以及100Mbps的下行(downlink)速度。LTE在很多方面对蜂窝网络做了提升,比如,数据 传输带宽可设定在1.25MHz到20MHz的范围,这点很适合拥有不同带宽资源的运营商(关于运 营商的定义,国外将Carrier表示签发SIM卡的机构,而Operator则表示对SIM卡提供服务的机构,这里统称为运营商),并且它允许运营商根据所拥有的频谱资源提供不同的服务。再比如,LTE提升了3G网络的频谱效率,运营商可以在同样的带宽范围内提供更多的数据和更高质量的 语音服务。虽然目前LTE的规范还没有最终定案,但以目前LTE的发展形式可以预料未来十年LTE 将能够满足高速数据传输、多媒体服务以及高容量语音服务的需求。 LTE所采用的物理层(PHY)采用了特定的技术在增强型基站(eNodeB)和移动设备(UE)之间进行数据与控制信号的传输。这些技术有些对于蜂窝网络来说是全新的,包括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多输入多输出技术(MIMO)。另外,LTE的物理层还针对下行连接使用了正交频分多址技术(OFDMA),对上行连接使用了单载波频分多址技术(SC-FDMA)。在符号周期(symbol period)不变的情况下,OFDMA按照subcarrier-by-subcarrier的方式将数据直接发送到多个用户,或者从多个用户接收数据。理解这些技术将有助于认识LTE的物理层,本文将对这些技术进行叙述,要说明的是,虽然LTE规范分别就上行和下行连接两个方面描述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但实际多采用FDD。 在进入正文之前,还要了解的一点是,信号在无线传输的过程中会因为多路径传输(multipath)而产生失真。简单的说,在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存在一个瞄准线(line-of-sight)路径,信号在这个路径上能最快的进行传输,而由于信号在建筑物、汽车或者其他障碍物会产生反射,从而使得信号有许多传输路径,见图1。

LTE_接口与承载相关基础知识

1基础知识 1.1E-RAB在LTE系统中的位置和组成 Radio S5/S8 S1Gi 图1 TD-LTE EPS的承载管理架构 延续3GPP的一贯定义,RAB(Radio Access Bearer)为用户提供从核心网到UE的数据连接能力,但是在LTE中RAB更名为E-RAB。如图1所示,LTE的E-RAB从SGW开始到UE结束,由S1-U承载和DRB(Data Radio Bearer)串联而成,进入LTE系统的业务数据主要通过E-RAB 进行传输,因此LTE对于业务的管理主要是在E-RAB层次上进行的。为了管理E-RAB,在LTE 系统内需要相应的信令连接传输网元间的控制信令来完成,LTE的信令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就是NAS信令、RRC信令和S1 AP信令以及用来传输信令的各种实际的承载。另外ERAB的管理主要体现在S1接口的信令中,包括ERAB的建立、修改和释放,对于RB的管理也就是空口连接的管理可以看做是ERAB管理过程的子过程。

其中DRB是数据无线承载的简称,在UE和ENodeB之间传输ERAB数据包,在DRB和ERAB之间有点到点的映射,是属于空口(Uu接口)的内容,同时在Uu口还包括SRB(Signal Radio Bearer,信令无线承载) 。作为eNodeB和UE之间数据传输的通道,RB是通过RRC信令来进行管理的,eNodeB和UE通过RRC信令的交互,完成各种RB的建立、重配和释放等功能。 S1-U承载在ENodeB和SGW之间传输数据,通过S1AP信令来进行管理的,包括S1承载的建立、修改和释放。S1-AP有专门建立、修改和释放信令完成这几个功能。 1.2RB的功能 图2 RB的构造 RB是eNodeB为UE分配的一系列协议实体及配置的总称,包括PDCP 协议实体、RLC协议实体以及MAC和PHY分配的一系列资源等。RB是Uu接口连接eNodeB和UE的通道,在协议架构由下到上包括PHY、MAC、RLC和PDCP协议,任何在Uu接口上传输的数据都要经过RB。 RB包括SRB和DRB,SRB是系统的信令消息实际传输的通道,DRB 是用户数据实际传输的通道。 图3 RB的分类

LTE-名词解释

1、 AM:acknowledge mode 确认模式 2、 AMC: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自适应调制编码 3、 AOA:angle of arrival 到达角 4、 BE:best effort 尽力而为业务 5、 BG:border gateway 边界网关 6、 BMC:broadcast/multicast control 广播/多播控制 7、 BO:buffer occupancy 缓存占用量 8、 CAC:cell access control 小区接入控制 9、 CFN:connection frame number 连接帧号 10、CIR:carrier interference ratio 载干比 11、CM:connection management 接续管理 12、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13、C-RNTI:connection-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 基站eNodeB分给连接状 态用户的临时标识号,用于资源调度。 14、CTCH:common traffic channel 公共业务信道 15、DOA:direction of arrival 到达方向 16、DPCH:dedicated physical channel 专用物理信道 17、DRD:直接重试 18、DRNC:drift radio network control 漂移RNC。 19、DSCH:下行共享信道 20、DTCH:专用业务信道 21、DwPCH:下行导频信道 22、DwPTS:下行导频时隙 23、EBB:基于特征值的波束赋形 24、ECGI:Utran cell global identifier 全球小区识别码 25、FACH:forward access channel 前向接入信道 26、FP:frame protocol 帧协议 27、GBR:保证比特速率 28、GUTI:全球唯一临时标识码 29、MM:移动性管理

LTE-接口与承载相关基础知识

1 基础知识 1.1 E-RAB 在LTE 系统中的位置和组成 P-GW S-GW Peer Entity UE eNB EPS Bearer Radio Bearer S1 Bearer End-to-end Service External Bearer Radio S5/S8Internet S1E-UTRAN EPC Gi E-RAB S5/S8 Bearer 图1 TD-LTE EPS 的承载管理架构 延续3GPP 的一贯定义,RAB(Radio Access Bearer)为用户提供从核心网到UE 的数据连接能力,但是在LTE 中RAB 更名为E-RAB 。如图1所示,LTE 的E-RAB 从SGW 开始到UE 结束,由S1-U 承载和DRB(Data Radio Bearer)串联而成,进入LTE 系统的业务数据主要通过E-RAB 进行传输,因此LTE 对于业务的管理主要是在E-RAB 层次上进行的。为了管理E-RAB ,在LTE 系统内需要相应的信令连接传输网元间的控制信令来完成,LTE 的信令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就是NAS 信令、RRC 信令和S1 AP 信令以及用来传输信令的各种实际的承载。另外ERAB 的管理主要体现在S1接口的信令中,包括ERAB 的建立、修改和释放,对于RB 的管理也就是空口连接的管理可以看做是ERAB 管理过程的子过程。

其中DRB是数据无线承载的简称,在UE和ENodeB之间传输ERAB数据包,在DRB和ERAB之间有点到点的映射,是属于空口(Uu接口)的内容,同时在Uu口还包括SRB(Signal Radio Bearer,信令无线承载) 。作为eNodeB和UE之间数据传输的通道,RB是通过RRC信令来进行管理的,eNodeB和UE通过RRC信令的交互,完成各种RB的建立、重配和释放等功能。 S1-U承载在ENodeB和SGW之间传输数据,通过S1AP信令来进行管理的,包括S1承载的建立、修改和释放。S1-AP有专门建立、修改和释放信令完成这几个功能。 1.2RB的功能 图2 RB的构造 RB是eNodeB为UE分配的一系列协议实体及配置的总称,包括PDCP 协议实体、RLC协议实体以及MAC和PHY分配的一系列资源等。RB是Uu接口连接eNodeB和UE的通道,在协议架构由下到上包括PHY、MAC、RLC和PDCP协议,任何在Uu接口上传输的数据都要经过RB。 RB包括SRB和DRB,SRB是系统的信令消息实际传输的通道,DRB 是用户数据实际传输的通道。 图3 RB的分类

LTE名词解释-供参考

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是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制定的全球3G标准之一。它的主体包括CDMA接入网络和分组化的核心网络等一系列技术规范和接口协议 3GPP----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成立于1998年12月,是一个无线通信技术的标准组织,由一系列的标准联盟作为成员(Organizational Partners)。目前有ARIB(日本), CCSA(中国), ETSI(欧洲), ATIS(美洲), TTA(韩国), and TTC(日本)等。 VoLTE----(Voice Over LTE,LTE网络直传):该方案基于IP多媒体子系统(IMS)网络,配合GSMA在PRD IR.92中制定的在LTE控制和媒体层面的语音服务标准。使用该方案意味着语音将以数据流形式在LTE网络中传输,所以无需调用传统电路交换网络,旧网络将无需保留。 PCC--- 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 --策略和计费控制 PCRF--- Policy and Charging Rule Function--策略和计费控制单元 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归属用户服务器。 负责存储IMS 用户的相关信息及其相关业务 信息。 DRA---(Diameter Routing Agent,路由代理) EPC(Evolved Packet Core)演进的核心网 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管理实体 MME是一个信令实体,主要负责移动性管理、承载管理、用户的鉴权认证、SGW 和PGW的选择等功能; SGW--- Serving GW 服务网关 SGW终结和E-UTRAN的接口,主要负责用户面处理,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等功能,支持3GPP不同接入技术的切换,发生切换时作为用户面的锚点 PGW:PDN Gateway( PND-- Packet Data Network) PGW终结和外面数据网络(如互联网、IMS等)的SGi接口,是EPS锚点,即是3GPP与non-3GPP网络间的用户面数据链路的锚点,负责管理3GPP和non-3GPP 间的数据路由,管理3GPP接入和non-3GPP接入(如WLAN、WiMAX等)间的移动,还负责DHCP、策略执行、计费等功能 分组核心演进(EPC)方案是一套全IP产品系列,旨在帮助运营商通过采用无线长期演进(LTE)技术来提供先进的移动宽带服务。组核心演进解决方案由四个基础组件构成,包括负责动态移动性和策略的移动性管理模块(MME)和动态业务控制器(DSC)以及业务网关(SGW)和分组数据网络(PDN)网关

LTE 名词解释

LTE一些基本概念 子载波:LTE采用的是OFDM技术,不同于WCDMA采用的扩频技术,每个symbol占用的带宽都是3.84M,通过扩频增益来对抗干扰。OFDM则是每个Symbol都对应一个正交的子载波,通过载波间的正交性来对抗干扰。协议规定,通常情况下子载波间隔15khz,Normal CP(Cyclic Prefix)情况下,每个子载波一个slot 有7个symbol;Extend CP情况下,每个子载波一个slot有6个symbol。下图给出的是常规CP情况下的时频结构,从竖的的来看,每一个方格对应就是频率上一个子载波。 RB(Resource Block):频率上连续12个子载波,时域上一个slot,称为1个RB。如下图左侧橙色框内就是一个RB。根据一个子载波带宽是15k可以得出1个RB的带宽为180kHz。 RE(Resource Element):频率上一个子载波及时域上一个symbol,称为一个RE,如下图右下角橙色小方框所示。 LTE中REG和CCE概念 REG是Resource Element Group的缩写,一个REG包括4个连续未被占用的RE。REG主要针对PCFICH 和PHICH速率很小的控制信道资源分配,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分配灵活性。如下图左边两列所示,除了RS信号外,不同颜色表示的就是REG。

CCE是Control Channel Element的缩写,每个CCE由9个REG组成,之所以定义相对于REG较大的CCE,是为了用于数据量相对较大的PDCCH的资源分配。每个用户的PDCCH只能占用1,2,4,8个CCE,称为聚合级别。如下图所示: 资源的分组: RE(Resource Element)为最小的资源单位,时域上为一个符号,频域上为一个子载波。 RB(Resource Block)为业务信道资源分配的资源单位,时域上为一个时隙,频域上为12个子载波。REG(Resource Element Group)为控制信道资源分配的资源单位,由4个RE组成。 CCE(Channel Control Element)为PDCCH资源分配的资源单位,由9个REG组成。 RBG (Resource Block Group)为业务信道资源分配的资源单位,由一组RB组成。

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Gx接口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2013 SX-104 LTE (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 -Gx 接口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LTE (Hybrid Network) Network Interfaces - Gx Interface 2013-08发布 2013-08实施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发布普通商密 2013 SX-104 目次 前言...................................................................... ......... III 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GX接口.. (1)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缩略语、术语和定义 (1) 4 接口概述 (2) 4.1 接口功能描述 (2) 4.2 接口模型 (2) 5 接口协议 (3) 5.1 协议支持 (3) 5.2 G X定制的属性值对(AVP) (3) 5.2.1 Access-Network-Charging-Identifier-Gx AVP (6) 5.2.2 Allocation-Retention-Priority AVP (7) 5.2.3 AN-GW-Address AVP (7) 5.2.4 APN-Aggregate-Max-Bitrate-DL AVP (7) 5.2.5 APN-Aggregate-Max-Bitrate-UL AVP (7)

5.2.6 Bearer-Control-Mode AVP (7) 5.2.7 Bearer-Usage AVP (8) 5.2.8 Charging-Rule-Install AVP (8) 5.2.9 Charging-Rule-Remove AVP (9) 5.2.10 Charging-Rule-Definition AVP (9) 5.2.11 Charging-Rule-Base-Name AVP (10) 5.2.12 Charging-Rule-Name AVP (10) 5.2.13 Charging-Rule-Report AVP (10) 5.2.14 Charging-Correlation-Indicator AVP (10) 5.2.15 Default-EPS-Bearer-QoS AVP (11) 5.2.16 Event-Report-Indication AVP (11) 5.2.17 Flow-Direction AVP (13) 5.2.18 Flow-Information AVP (14) 5.2.19 Flow-Label AVP (14) 5.2.20 IP-CAN-Type AVP (14) 5.2.21 Guaranteed-Bitrate-DL AVP (14) 5.2.22 Guaranteed-Bitrate-UL AVP (14) I 2013 SX-104 5.2.23 Metering-Method AVP (15) 5.2.24 Monitoring-Key AVP (15) 5.2.25 Network-Request-Support AVP (15) 5.2.26 Offline AVP (15) 5.2.27 Online AVP (16) 5.2.28 Packet-Filter-Content AVP (16) 5.2.29 Packet-Filter-Identifier AVP (16) 5.2.30 Packet-Filter-Information AVP (17) 5.2.31 Packet-Filter-Operation AVP (17)

LTE

List of Relevant LTE Specifications TS 36.101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User Equipment (UE)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TS 36.104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Base Station (BS)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TS 36.106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FDD repeater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TS 36.113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Base Station (BS) and repeater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TS 36.124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requirements for mobile terminals and ancillary equipment TS 36.133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Requirements for support of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TS 36.141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Base Station (BS) conformance testing TS 36.143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FDD epeater conformance testing TS 36.201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physical layer; General description TS 36.211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 TS 36.212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 TS 36.213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 TS 36.214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Physical layer - Measurements TS 36.300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and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E-UTRAN); Overall description; Stage 2 TS 36.302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physical layer TS 36.304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User Equipment (UE) procedures in idle mode

LTE空中接口

1LTE空中接口 1.1概述 空中接口是指终端与接入网之间的接口,简称Uu口,通常也成为无线接口。在LTE 中,空中接口是终端和eNodeB之间的接口。空中接口协议主要是用来建立、重配置和释放各种无线承载业务的。空中接口是一个完全开放的接口,只要遵守接口规范,不同制造商生产的设备就能够互相通信。 空中接口协议栈主要分为三层两面,三层是指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两面是指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从用户平面看,主要包括物理层、MAC层、RLC层、PDCP层,从控制平面看,除了以上几层外,还包括RRC层,NAS层。RRC协议实体位于UE和ENB 网络实体内,主要负责对接入层的控制和管理。NAS控制协议位于UE和移动管理实体MME 内,主要负责对非接入层的控制和管理。空中接口协议栈具体结构如图1和2所示。层2(MAC层、RLC层、PDCP层)各层具体功能将在后面几节中描述。 图1 空中接口用户面协议栈结构

图2 空中接口控制面协议栈结构 2信道的定义和映射关系 LTE沿用了UMTS里面的三种信道,逻辑信道,传输信道与物理信道。从协议栈的角度来看,物理信道是物理层的,传输信道是物理层和MAC层之间的,逻辑信道是MAC层和RLC层之间的,它们的含义是: (1)逻辑信道,传输什么内容,比如广播信道(BCCH),也就是说用来传广播消息的; (2)传输信道,怎样传,比如说下行共享信道DL-SCH,也就是业务甚至一些控制消息都是通过共享空中资源来传输的,它会指定MCS,空间复用等等方式,也就说是告诉物理层如何去传这些信息; (3)物理信道,信号在空中传输的承载,比如PBCH,也就是在实际的物理位置上采用特定的调制编码方式来传输广播消息了。 2.1物理信道 物理层位于无线接口协议的最底层,提供物理介质中比特流传输所需要的所有功能。物理信道可分为上行物理信道和下行物理信道。 LTE定义的下行物理信道主要有如下6种类型: (1)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用于承载下行用户信息和高层信令。 (2)物理广播信道(PBCH):用于承载主系统信息块信息,传输用于初始接入的参数。 (3)物理多播信道(PMCH):用于承载多媒体/多播信息。

LTE技术介绍概述

蒋璐 二○一三年十月

目录 2LTE应用与进展 3FDD、TDD技术性能对比4LTE关键技术

LTE( Long Term Evolution ) –面对全球互联网业务移动化的趋势,2004年11月,国际标准组织3GPP决定发展全新的宽带移动通信系统,称为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 –LTE技术目标是打造超越3G技术的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向高速、低延时、优化无线数据包传输的移动无线通信系统的演进。 –TD-LTE技术即3GPP LTE技术的TDD版本,该技术既充分体现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我国本土企业已经占有该技术专利一半以上,TD-LTE已被政府确定为具有民族自主知识产权TD-SCDMA技术的后续演进发展之路。 什么是LTE

4G就是LTE? 所谓4G,就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在ITU (国际电联)的定义里,任何达到或超过100Mbps的无线数据网络系统都可以称为 4G 。 LTE显著增加了频谱效率和数据传输速率,峰值速率能够达到上行 50Mbps,下行100Mbps。相比3G时代,10Mbps的下行峰值,速度提升了10倍。 从两者的概念中我们可以了解到,4G和LTE并不是一回事,不过一般而言,LTE网络都能满足4G网络的标准(下行100Mbps),而4G时代又以LTE网络为主,所以通常把二者结合在一起,统称为4G LTE。

3GPP标准化组织介绍 3GPP组织简介 –成立于1998年12月,多个电信标准组织伙伴签署了《第三代伙伴计划协议》; –6个3GPP的组织伙伴(OP):欧洲ETSI,美国ATIS,日本TTC,ARIB和韩国TTA以及中国CCSA(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3GPP还有TDIA,3GPP2,CDG多个观察员和市场伙伴; –3GPP最初的工作范围是为第三代移动系统制定全球适用技术规范和技术报告;基于GSM核心网络和他们所支持的无线接入技术,主要是UMTS(WCDMA 和TD-SCDMA); –随后3GPP的工作范围得到了改进,增加了对UTRA长期演进系统的研究和标准制定;

LTE相关参数介绍

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接收信号强度指示SNR:Signal Noise Ratio 信噪比 RSRP :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是LTE网络中可以代表无线信号强度的关键参数以及物理层测量需求之一 RSRQ: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参考信号接收质量,这种度量主要是根据信号质量来对不同LTE候选小区进行排序。这种测量用作切换和小区重选决定的输 SIR:信号干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RSTD:参考信号时间差(Reference Signal Time Difference)PBCH: 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物理广播信道) EVM/BER:Error vector magnitude/Bit error ratio误差向量幅度/误码率

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 无线发送层的可选部分,用来判断链接质量,以及是否增大广播发送强度。 通过收到的信号强弱测定信号点与接收点的距离,进而根据相应数据进行定位计算的一种定位技术。 接收机测量电路所得到的接收机输入的平均信号强度指示,一般不包括天线增益或传输系统的损耗。 RSSI的实现是在反向通道基带接受滤波器之后进行的。 为了获取反向信号特征,在RSSI的具体实现中作如下处理;在104us内进行基带IQ功率积分得到RSSI瞬时值,然后在约1S内对8192个RSSI瞬时值进行平均得到RSSI平均值。同时给出1S内RSSI瞬时值的最大值和RSSI瞬时值大于某一门限时的比率(RSSI瞬时值大于某一门限的个数/8192)。由于RSSI是通过在数字域进行功率积分而后反推到天线口得到的,反向通道信号传输特性的不一致会影响RSSI的精度。 在空载下看RSSI的平均值是判断干扰的最主要手段。对于新开局,用户很少,空载下的RSSI电平一般小于-105dBm,在业务存在情况下,有多个业务时RSSI平均值一般不会超过-95bBm。 载波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的计算如下: RSSI = P PRB * N PRB * PathLoss / N Symbol P PRB: 在系统接收带宽内,两个时隙上PRB的平均发射功率; PRB 物理资源块VRB逻辑资源块 N PRB:下行传输中所需要的PRB总数; PathLoss: eNodeB与UE之间的路径损耗; N Symbol:每个PRB上的OFDM符号数,由CP的配置决定。 eNodeB :Evolved Node B,即演进型Node B简称eNB,LTE中基站的名称 SNR:Signal Noise Ratio 信噪比 SNR 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电压与同时输出的噪声电压比,可以看成是最大不失真声音信号强度与同时发出的噪音强度之间的比率,Signal/Noise 常以S/N表示,单位分贝dB。设备的信噪比越高说明设备产生的噪声越小。 噪声的简单定义就是;在处理过程中设备自行产生的信号,这些信号与输入无关。

LTE的几种消息

LTE中的各种消息解析 目录 一、MSG消息:(随机接入RRC建立时用) (1) 二、几种参考信号: (1) 1.CRS: (1) 2.SRS: (2) 3.DRS: (2) 4.DMRS: (2) 三、SRB消息: (2) 四、SIB消息: (4) 五、RNTI(区分UE的标识) (4) 一、MSG消息:(随机接入RRC建立时用) PRACH:MSG1(RA)、prach2:(rar也就是Random access response) 这2个指的是UE接入网络过程,称为msg1到msg5 msg1指的是开环功控,UE逐步提升功率发探针的过程 msg2指的是某一时刻ENB接收到MSG1回复的ACK msg3指的是UE发送的RRC建立请求或重建请求 msg4指的是ENB发给UE的RRC建立或重建命令 msg5指的是手机回复的RRC建立或重建完成 二、几种参考信号(CRS、SRS、DRS、DMRS): 1.CRS:下行导频参考信号,(下行)用于下行信道估计及非beamforming模

式下的解调、调度上下行资源及切换测量; 2.SRS:上行导频信号,用于估计上行信道域信息,做频率选择性调度; 3.DRS:(下行,没啥用)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解调参考信号,仅 用于波束赋型模式,用于UE解调; 4.DMRS:(上行发射)解调参考信号,用于上行控制和数据信道的相关解调;补充:用于eNode B端的相干检测和解调,称为DRS。上行信道质量测量,称为SRS,DMRS可以在PUCCH和PUSCH上传输,没有PUCCH和PUSCH的时候用SRS做信道估计,个都是RS,都是用于上行信道估计;DMRS只在分配给UE的带宽上发送,SRS可以在整个带宽发送;LTE中,最终方案中,DMRS放在每0.5MS时隙中第四块中,一个子帧中有两个;而SRS则被放置在一个子帧的最后一个块中。SRS的频域间隔为两个等效子载波,也就是说那个“SC-FDMA、等效子载波”坐标图中,纵坐标上,没两行有一个SRS;SRS 只是做上行信道的质量测量,比如接收功率和CQI等,不做信道估计和解调。DMRS才是真正用于上行信道的信道估计和解调;LTE中,最终方案中,DMRS放在每0.5MS时隙中第四块中,一个子帧中有两个;而SRS则被放置在一个子帧的最后一个块中。SRS的频域间隔为两个等效子载波,也就是说那个“SC-FDMA、等效子载波”坐标图中,纵坐标上,没两行有一个SRS; 三、SRB消息: SRB:RRC协议定义了3个SRB: SRB0:使用CCCH逻辑信道,用于RRC连接建立/重建过程; SRB1:使用DCCH逻辑信道,用于传输RRC消息和SRB2建立前的NAS消息,用于初始安全性激活,用于建立SRB2; SRB2:使用DCCH逻辑信道,用于传输SRB2建立后的NAS直传消息,SRB2要后于SRB1建立,并且总是由E-UTRAN在安全激活后进行配置,优先级比SRB1低。 附:根据承载内容分类:LTE当中的无线承载可以分为DRB(数据承载,通过eNB为其分配 的PDSCH来承载),SRB(信令承载).LTE当中有三类SRB. SRB0:承载RRC消息,映射到CCCH信道。 SRB1:承载RRC消息,也可承载NAS消息,映射到DCCH信道。SRB2:承载NAS消息,映射到DCCH信道。

LTE术语

缩写全称翻译 1xRTT CDMA2000 1x Radio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DMA2000 1X无线传输 技术 AC Alternating Current 交流电 AC Access Class (of the USIM) 访问类(USIM ) ACI Adjacent Channel Interference 邻道干扰 ACIR Adjacent Channel Interference Ratio 邻道干扰比 ACK Acknowledgement (in HARQ protocols) 确认(HARQ协议) ACL Adjacent Channel Leakage 邻道泄漏 ACLR Adjacent Channel Leakage power Ratio 相邻信道泄漏功率比 ACP Adjacent Channel Power 邻道功率 ACRR Adjacent Channel Rejection Ratio 邻道抑制比 ACS Adjacent Channel Selectivity 邻道选择性 aGW E-UTRAN Access Gateway E - UTRAN接入网关 AM Acknowledged Mode 确认模式 AMBR Aggregate Maximum Bit Rate 总计最大比特率 AMC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自适应调制和编码 AMD AM Data AM数据 AMN Artificial Mains Network 人工电源网络 A-MPR Additional Maximum Power Reduction 附加的最大功率减少量ANR Automatic Neighbour Relation 自动邻区关系 AP Application Protocol 应用协议 ARQ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自动重复请求 AS Access Stratum 接入层 ASN.1 Abstract Syntax Notation One 抽象语法符号 ATT Attenuator 衰减器 AWGN 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 加性高斯白噪声 B Bottom RF channel (for testing purposes) 底部的RF信道(用于测试目 的) BCCH 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 广播控制信道 BCD Binary Coded Decimal 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 BCH Broadcast Channel 广播信道 BPSK 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 二进制相移键控 BS Base Station 基站 BSIC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Identity Code 基站收发信机站识别码 BSR Buffer Status Report 缓冲区状态报告 BSS Base Station System 基站系统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基站收发信台 BW Bandwidth 带宽 C/I Carrier-to-Interference Power Ratio 载波- 干扰功率比 CA Carrier Aggregation 载波聚合

LTE常用术语

LTE常用术语 1.隧道 隧道是一种逻辑点到点连接的技术,其叠加在IP网上,所以他的传输与下层IP网无关。这个特点使他可以通过封装技术可以传输多种协议。 常见的隧道机制有:IP/IP GRE L2TP IPSec MPLS等。 隧道由以下三大功能: 复用(通过建立多个并行隧道,或者分多个逻辑隧道,满足多个客户同时且相互隔离传送数据流) 多协议传送:L2TP隧道可以通过包头域指明被PPP封装的协议类型。IP/IP隧道无法做到。IPsec 可以通过信令部分(IKE)做到 帧排序 2. 下行同步信号包括那些信号以及切换分为哪三个阶段? 我答:下行同步信号包括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 切换分为切换准备,切换执行,切换完成三个阶段 3.LTE ANR的过程中,UE通过什么信道获得邻区的GCI信息 我答:LTE ANR的过程中,UE通过BCH信道获得邻区的GCI信息 4.UE开机流程包括哪几个方面以及MIMO传输模式包括哪几种 我答:UE开机流程包括PLMN选择,小区选择,位置注册三个方面 MIMO传输模式分为MU-MIMO和SU-MIMO 两种模式 5.:LTE系统协议中RLC层和MAC层对数据作用? 我答:LTE系统协议中RLC层对数据进行分段 MAC层对数据进行复用 6.LTE协议规定UE的最大发射功率是多少以及LTE共支持多少个终端等级

我答:LTE协议规定UE的最大发射功率是23dbm LTE共支持5个终端等级 7.CINR,CNR,SINR,SNR 参数介绍 我答:CINR: Carrier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载波与干扰和噪声比) CNR:??Carrier to Noise Ratio(载噪比) SINR: Signal??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信号与干扰和噪声比) SNR:??Signal??Noise Ratio(信噪比) CINR:载干噪声功率比 CNR:载噪功率比 以上的定义主要是针对接收机前端的,这时接收信号还没有 很好地解调等等,有用信号部分还没有完全从载波中提取出来 SNR:信噪功率比 SINR:信干噪声功率比 Eb/No:比特能量与噪声功率谱密度之比。? ? 这些定义应该用于接收机后端了,这时信号已经和载波分离了, 而且Eb/No又仅仅用于数字通信中。 其相互间的转换关系以及更加具体的说明可参见: [Bernard Sklar].Digital Communications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2nd Ed. CINR是有用信号功率比(噪声+干扰),SINR是总信号功率比(噪声+干扰).一般将SINR中的S也认为是有用信号功率,则SINR等效于CINR。 SNR是总信号功率比噪声。CNR有用信号功率比噪声。SN与CNR之间的关系同CINR与SINR之间的关系一样。 Eb/No是比特能量与AWGN的噪声功率谱之比。它和SNR还有以下的关系:SNR=(Eb*Rb)/(No*W)。其中Rb是信息速率,W是信号带宽。SNR表示

LTE空中接口

1空中接口LTE概述1.1 LTE空中接口是指终端与接入网之间的接口,简称Uu口,通常也成为无线接口。在之间的接口。空中接口协议主要是用来建立、重配置和释中,空中接口是终端和eNodeB不同制造商只要遵守接口规范,放各种无线承载业务的。空中接口是一个完全开放的接口,生产的设备就能够互相通信。 三层是指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空中接口协议栈主要分为三层两面,两面是指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从用户平面看,主要包括物理层、MAC层、RLC层、PDCP层,从控制平面看,除了以上几层外,还包括RRC层,NAS层。RRC协议实体位于UE和ENB网络实体内,主要负责对接入层的控制和管理。NAS控制协议位于UE和移动管理实体MME内,主要负责对非接入层的控制和管理。空中接口协议栈具体结构如图1和2所示。层2层)各层具体功能将在后面几节中描述。RLC层、层、PDCPMAC ( 空中接口用户面协议栈结构1 图 空中接口控制面协议栈结构2 图2信道的定义和映射关系LTE沿用了UMTS里面的三种信道,逻辑信道,传输信道与物理信道。从协议栈的角度来看,物理信道是物

理层的,传输信道是物理层和MAC层之间的,逻辑信道是MAC层层之间的,它们的含义是:和RLC(1)逻辑信道,传输什么内容,比如广播信道(BCCH),也就是说用来传广播消息的;(2)传输信道,怎样传,比如说下行共享信道DL-SCH,也就是业务甚至一些控制消息都是通过共享空中资源来传输的,它会指定MCS,空间复用等等方式,也就说是告诉物理层如何去传这些信息; (3)物理信道,信号在空中传输的承载,比如PBCH,也就是在实际的物理位置上采用特定的调制编码方式来传输广播消息了。 2.1物理信道 物理层位于无线接口协议的最底层,提供物理介质中比特流传输所需要的所有功能。物理信道可分为上行物理信道和下行物理信道。种类型:定义的下行物理信道主要有如下6LTE):用于承载下行用户信息和高层信令。PDS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1((2)物理广播信道(PBCH):用于承载主系统信息块信息,传输用于初始接入的参数。多播信息。/):用于承载多媒体PMCH物理多播信道()3(. (4)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用于承载该子帧上控制区域大小的信息。):用于承载下行控制的信息,如上行调度指令、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5) 下行数据传输是指、公共控制信息等。ACK/NACK指示信道((PHICH):用于承载对于终端上行数据的(6)物理HARO机制有关。反馈信息,和HARO 3种类型:LTE定义的上行物理信道主要有如下 PUSCH):用于承载上行用户信息和高层信令。1()物理上行共享信道( PUCCH):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息。(2)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用于承载随机接入前道序列的发送,基站通过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3) 对序列的检测以及后续的信令交流,建立起上行同步。传输信道 2.2 传输信道特性由传输格子层或更高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物理层通过传输信道向MAC如以及所传输的数据特征。式定义。传输信道描述了数据在无线接口上是如何进行传输的,保护或者交织,数据包的大小等。CRC数据如何被保护以防止传输错误,信道编码类型,所有的这些信息集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传输格式”。传输信道也有上行和下行之分。 4种类型:LTE定义的下行传输信道主要有如下):用于广播系统信息和小区的特定信息。使用固定的预定义BCH (1)广播信道(格式,能够在整个小区覆盖区域内广播。DL-SCH):用于传输下行用户控制信息或业务数据。能够使用(2)下行共享信道(HARQ;能够通过各种调制模式,编码,发送功率来实现链路适应;能够在整个小区内发送;能够使用波束赋形;支持动态或半持续资源分配;支持终端非连续接收以达到节 MBMS业务传输。电目的;支持(3)寻呼信道(PCH):当网络不知道UE 所处小区位置时,用于发送给UE的控制信息。能够支持终端非连续接收以达到节电目的;能在整个小区覆盖区域发送;映射到用于业务或其他动态控制信道使用的物理资源上。(4)多播信道(MCH):用于MBMS用户控制信息的传输。能够在整个小区覆盖区域发送;对于单频点网络支持多小区的MBMS传输的合并;使用半持续资源分配。 LTE定义的上行传输信道主要有如下2种类型: (1)上行共享信道(UL-SCH):用于传输下行用户控制信息或业务数据。能够使用波束赋形;有通过调整发射功率、编码和潜在的调制模式适应;动态或半持续资源分配。HARQ链路条件变化的能力;能够使用. ):能够承载有限的控制信息,例如在早期随机接入信道(RACH (2) 状态改变的时候。连接建立的时候或者RRC 逻辑信道2.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