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法律解释教学教材

法律解释教学教材

法律解释教学教材
法律解释教学教材

法律解释

定义

分类

法律解释,是指一定的人或组织对法律规定含义的说明。

根据解释主体和解释效力的不同,法律解释可以分为:

1.正式解释,也称法定解释、有权解释,是指具有解释权的主体对法律作出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解释。

2.非正式解释,是指不享有解释权的主体对法律作出的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解释。

法律解释机关

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下列机关有权解释:

1.全国人大常委会。其解释被称为“立法解释”。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其解释被称为“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外的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不得作出具体应用法律的解释。

3.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其解释被称为“行政解释”。

另外,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如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可以对有关具体问题的法律询问进行研究予以答复,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立法解释

立法解释权限

1.法律有以下情况之一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一)法律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二)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

2.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1.200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解释:刑法第四百一十条规定的“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是指非法批准征用、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以及其他土地。对该法律解释,下列哪一种理解是错误的?(2005-1-7)

A.该解释属于立法解释

B.该解释的效力与所解释的刑法条文的效力相同

C.该解释与司法解释的效力相同

D.该解释的效力具有普遍性

2.200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信用卡规定的解释》规定:"刑法规定的'信用卡',是指由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09-1-51)

A.该解释是学理解释

B.该解释属于有权解释

C.该解释和刑法本身具有同等效力

D.该解释所采用的是文理解释

立法解释程序

1.提案

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以及省、

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法律解释要求。

2.草案拟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研究拟订法律解释草案,由委员长会议决定列入常委会会议议程。3.审议修改

法律解释草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由法律委员会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进行审议、修改,提出法律解释草案表决稿。

4.表决公布

法律解释草案表决稿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由常委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3.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为使人民法院正确理解和适用法律,请求对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第一款“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和婚姻法第二十二条“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的规定作法律解释,明确公民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如何适用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请求作出了相应解释。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该解释的草案,由最高人民法院研究拟订

B.该解释的草案表决稿,由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提出

C.该解释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全体参会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D.该解释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3.某省人大常务委员会认为一项法律的个别条款在适用上存在某些困难,并认为有必要对该条款作出法律解释。根据我国宪法和立法法规定,该省人大常委会正确的做法是:(2007-1-93)

A.对该条款直接作出法律解释

B.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就该条款作出法律解释

C.提请最高人民法院就该条款作出司法解释

D.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就该条款作出法律解释

行政解释

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的其他法律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由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进行解释,如公安部的《公安机关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问题的解释》(公通字〔2006〕12号)。

司法解释

司法解释权限

1.凡属于法院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解释。凡属于检察院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进行解释。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的属于审判、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解释,应当主要针对具体的法律条文,并符合立法的目的、原则和原意。遇有应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情况的,应当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法律解释的要求或者提出制定、修改有关法律的议案。

5.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公布了《关于执行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三)》,对适用刑法的部分罪名进行了补充或修改,取消了原来的"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罪名,修改为"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此,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08延- 1-53)

经典诵读教学计划4篇

经典诵读教学计划4篇 (1801字) 一、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经典诵读,抓住孩子13岁之前的黄金般记忆年段,寓教于乐,每天只需5至10分钟,帮助孩子用最轻松、最快捷的方式背熟《《三字经》、《论语》、《增广贤文》等大量中华优秀的经典名篇,使孩子在最佳的年龄段能接受祖国源头文化的熏陶,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 二、实施目标 1、通过经典诵读工作的实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祖国优秀文化的兴趣,促使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多读多背以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想象。 2、建立经典诵读、古诗词吟诵教学模式,寻找更适合学生学习经典作品、古诗词的途径,并带动学生良好学习习

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3、通过对大量经典作品、古诗词的吟诵和记忆,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激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力。 三、诵读内容 一至三年级《三字经》《小学生必备古诗80首》 四至六年级《弟子规》《增广贤文》《论语》 四、具体实施 (一)经典诵读时间 1、每天早上利用晨读十分钟,随到随读。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吟诵。 2、利用课前的三分钟、睡前10分钟和每周国学课中落实。做到定内容,定任务,并鼓励学生临摹经典诗文,自由阅读喜欢的读物。

(二)诵读要求 1.经典诵读应遵循以下原则: 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差异性原则:整体推进,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差异性。 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给予相应的评价。 鼓励性原则:评比鼓励,以表扬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2.各班经典诵读力求做到: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 3.经典古诗文背诵之“三要”:心要专——专心致志、不可分心;眼要准——仔细看准、全神贯注;口要到——边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15节约能源》教案

节约能源 【教学目的】 1.能通过资料分析,找出我国能源存在的主要问题,知道节约能源的方法。 2.能大胆提出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方案(假设)。 3.能独立|设计一种节能产品,客观地评价别人和自己的作品。 4.能坚持对家中用电量进行观测,利用图表记录自己家中用电情况。 5.能从调查结果中分析出自家用电过多的原因,能对各种浪费能源的现象提出相应的节能措施。 【教学重点】 1.找出我国能源存在的主要问题,知道节约能源的方法。 2.分析出自家用电过多的原因,能对各种浪费能源的现象提出相应的节能措施。 【教学难点】 1.设计一种节能产品 2.大胆提出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方案(假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论——家中能源使用情况 二、学习新课: A.我国的能源问题 活动目标:

1.能通过资料分析,找出我国能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2.能大胆提出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方案(假设)。、 3.能把本组的方案与其他组交流。。 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我国是一个能源大国,有着丰盛的能源资源,煤炭最占世 界的66.8%,石油居世界第5位。但我国仍面临众多的能源问题,谁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阅读资料,出示阅读提示:我国面临的能源问题是什么,用数字进行说明。指导学生阅读资料,思考提出的问题。 3.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围绕着“怎样做才能解决这些能源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并将讨论的结果记录在教材 通过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等办法来解决能源问题,对小学生来说,节约能源可能更贴近他们的认知水平,怎样节约能源是学生|设计解决方案的内容,当然学生提到开发新能源会更好。鼓励学生能够针对发现的某一详尽的能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4.交流结果。 组织学生交流阅读和讨论的结果,使学生认识到解决能 源问题,必须从节能开始。 5.进一步设问: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节能意识是什么样的呢?过渡到下而的活动。 B.生活中的能源浪费 活动目标:

新教材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新教材教学中的思考 黄厂街学校林岚 课程改革在我市已经轰轰烈烈地走过了七个年头,与七年前波澜壮阔的局面相比,现在的实验老师正逐步走出对新理念的膜拜,激情中多了冷观察的思考、实践时多了客观辨证的理性。如火如荼的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我们在教材使用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老师们对此还有不少疑惑……一个主题图,上一节课还觉得上不完;同样一个教学内容,不同老师的演绎却完全不同,到底该怎么教呢?教学时,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平时教学自己还认为满意,可是到考试时才发现原来“漏教”了那么多;现在的学生真不知是怎么了,课堂上一讲就会、一做就对,可是过后一考就错;情境导入时群情激昂,知识呈现时却热情尽失……大家纷纷诉说着课改中的酸甜苦辣、交流着实践中的成败得失。 新课程改变的不仅仅是教材体例结构的删减改变,更重要的是对教材的灵活运用,深刻理解“用教材教”的含义,而不是教教材。对于新课程的改革,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应结合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根据自己的经验,按照学生的生活实际,大胆对课本内容进行改编补充,教师不但是教者,更应该是编者,创设更加鲜活生动、更加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问题情境,去组织处理教学. 1.教学的起点不只是从知识的逻辑出发,还应该从学生的经验出发. 比如讲“名数的转化”.数学的逻辑是什么呢?就是以小数点的移动(进率)为依据,因此关键是记住进率,然后把进率算法化,再进行大量的训练.这样的教学,学生虽然掌握了知识,会做名数的转化,但是,我们却失去了很多东西.比如,在法则生成过程中,对数学的体验和数学发现的经历,甚至对法则的真正理解.面对法则,如果我们只给学生说:这是一个规定.但是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和发展,这样的回答,这样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一种解释,一种关于这一规定合理性的解释,也就是我们有必要为法则寻求一个背景,建构一个模型,不再使那些肯于寻根问底的青少年为此苦于思索.其实,生活中这样的模型是很多的,只是在传统教学的环境下,我们缺少这种发现的眼光.因此,新教材就从“生活中的小数”讲起。 主题图:糖果0.5千克小明身高 1.35米成绩9.25分体温38. 5℃ 你能说说它们的含义吗? 你还能说出一些生活中的小数吗? 引例请你按高矮顺序,给下面的小朋友排排队。 80厘米 1米45厘米 0.95米 1.32米 这些数据太乱了,怎么比呢?

《经典诵读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经典诵读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济源市思礼镇思礼学校语文课题组 课题类型:重点课题 课题编号:2008-JKGHA-06 负责人:王克振 课题时间:2008年9月16日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理论依据 1、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震惊世界的灿烂文化,这是世界的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它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最深厚的源泉;它铸造了文明古国的中国心、民族魂,深远而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给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深深地烙上了龙的传人的印记。从小多读些诗词,不但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而且能够陶冶情操、培养起对真、善、美的热爱,领悟人生的真谛。还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经典诵读、古诗词吟诵活动对于塑造少年儿童的灵魂,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更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 陶行知先生的至理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阐明了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铸造了文明古国的民族灵魂,更深远而持久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华儿女,在朗朗上口的吟诵中,中华民族的美德已经在悄悄地雕琢着无数童稚的心灵。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提升下一代的全面素质,继往开来,激活传统,努力探索有特色的、成功的教育路子,不仅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具有很深远的理论意义。“问渠哪有清如许,为有活水源头来”。教育应倍加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最近几年来,我市各个学校也相继开展了“书香校园”,打造读书氛围。伴随着优秀诗文的阅读内容而来的是诵读方法的兴起,让学生去整体感悟、吟咏、体味。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语文最要掌握的技能就是听说读写;最要进行的教育就是情思。小学二、三年级的学生是培养其阅读兴趣的最佳时期;三、四年级是奠定写作基础的关键时期;整个小学阶段是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可塑时期。错过了这些机会,学生进入了小学高学段或中学,老师即使付出再多的教育努力,往往也是“事半功

部编版二下语文教学计划

二(2)班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童亮昭 一、学情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55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28人。经过了一年的学习生活,学生基本上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喜欢学习语文。而且在上一学年里通过阅读课外书,扩大了识字量,丰富了课外知识,并积累了很多词语,为学习语文知识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是依然有部分同学不喜欢读书,认字的数量少。这部分同学也是我这学期需要重点帮助的对象。这个学期我对语文教学更是充满信心,相信在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全班同学有会有好成绩的。 二、教材分析 人教版编部本二年级下册教材于2018年春期正式使用,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5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第1~4课为为"春光篇",课文内容大都与春天的物候和热爱春天有关;第5~7课为"爱心篇",意在培养儿童的爱心;识字1~4课为"传统文化篇",意在宏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第8~11课为"童话篇",意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第12~14课为"道理篇"意在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第15~18课为"自然科技篇",意在21~24课为"人物篇"意在让学生学习优秀品质,感悟做人的道理;让学生关注科学,从而爱科学,学科学;第19~22课为"故事篇"意在让学生学习优秀品质,感悟其中的道理;第23~25课为"历史篇"意在让学生了解历史故事,感悟祖先创造文明的道理。 三、教学目标 1、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00个字,会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等语言环境了解意思。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要求认识的字不要作过细的字形分析,

幼儿园中班教案《节约能源》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节约能源》含反思 中班教案《节约能源》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课外了解和课堂教学,渗透节约能源的思想,认识节约水能源和电能源的重要性,了解家庭用水和用电的情况,学会节约能源的方法,培养幼儿清楚表述和大胆尝试的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节约能源》含反思教案吧。 教学目标: 1、了解家庭用水和用电的情况,学会节约能源的方法。 2、通过课外了解和课堂教学,渗透节约能源的思想,认识节约水能源和电能源的重要性。 3、培养幼儿清楚表述和大胆尝试的能力 4、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养节约能源。教学准备: 地球仪、用电调查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师:小朋友们,在茫茫的宇宙中,有一颗美丽的蓝色星球,她孕育了万物,养育了全部的生命,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播放图片),你们看这是什么星球? 幼儿回答:地球。 教师:地球上蓝色的部分代表的什么呢?

幼儿回答:海洋 教师:对,是海洋,是水。水和电都是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我们把它们称之为能源。 (二)互动探究 1、了解资源重要性 师:但是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水资源越来越少了,电又面临着危机!如果我们没有了水和电的话会怎么样呢? A:出示课件:晚上,峰峰在家里看电视,爸爸在书房工作,妈妈在厨房做饭,突然没电了。 a:请幼儿想想你这个时候会怎样? b:再以四人为小组讨论,你会怎么做? B:再放课件看情景,家里只能点蜡烛,妈妈想再做饭可又没水了。这下子怎么办呢? 让幼儿再讨论,如果你遇到这种没有水没有电的情况,你会怎么样了? 2、如果我们不想过没有水没有电的日子,你会怎么做? A:引导幼儿节约能源,离开时记得把电源关上,还有用完水请把水龙头关紧等。 3、那么我们每个家庭用水用电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回忆平时在家有没有做到节约能源? 4、师:老师很想知道,哪个小组用水量最少,用电量最少?(全体幼儿分四组,分别在四个箱里找出节约能源的图

(完整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9名,通过上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养成了基本的学习习惯,能主动的参与课堂学习,自觉地完成各项作业,平时学生比较喜欢阅读一些趣味性强的图书,但读书的习惯和方法还需要教师多指导。而且从语文的课堂反馈情况来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不断训练,想象能力也有待提高。还有少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差,行为习惯和听课习惯也较差,需加强培养引导。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学习习惯仍有欠缺,需加强培养引导。 二、教材分析: 一年级下册教材包括两个识字单元和六个阅读单元,识字部分安排在教材的第一和第五单元,穿插在阅读单元之间。在第一单元之后,安排了“快乐读书吧”。在全书最后,安排了几个附表:识字表、写字表和常用偏旁名称表。每个单元内部的具体安排如下:课文3-4篇、口语交际(间隔安排)、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 我的发现/展示台、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三、教学大纲对本年级本学科的基本要求: 一年级下册教材包括两个识字单元和六个阅读单元,识字部分安排在教材的第一和第五单元,穿插在阅读单元之间。在第一单元之后,安排了“快乐读书吧”。在全书最后,安排了几个附表:识字表、写字表和常用偏旁名称表。每个单元内部的具体安排如下:课文3-4篇、口语交际(间隔安排)、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 我的发现/展示台、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三、教学总目标(听说读写能力的安排): 1.识字写字: (1)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汉字200个。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来看,文字学上有“六书”之说。其中的象形、会意与形声较容易为学生理解,教材对此作了相应的安排。一年级上册的《日月水火》《日月明》展示象形、会意的造字方法,增加趣味,又加深记忆。 (2)开拓多种识字渠道,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3)以趣味性知识(主要是事物归类)和丰富的活动设计,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和求知欲。如《春夏秋冬》《猜字谜》。 (4)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学习使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4)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偏旁,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5)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节约能源,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教案

《节约能源,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教案 一、班会目的:加强同学们的节能环保意识,加深同学们对节能环保的认识,让同学们从教室做起、从校园做起,从自己的身边小事做起,时刻注意节能环保。确立节能目标目标,改掉不良习惯,人人争做节能能手。 二、班会主题:《节约能源,从我做起》 三、准备工作:收集节能小常识 四、班会过程: 1.班长夏羚宣布:《节约能源,从我做起》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2.班干介绍活动内容及要求: 同学们,你们好,大家都知道地球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但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人们无节制的利用,地球资源越来越少了,将来我们的子孙后代将无法生存,这决不是危言耸听,下面请大家听一篇演讲《能源危机迫在眉睫》! 3、团支部书记章伟《能源危机迫在眉睫》 4.夏羚:听完了《能源危机迫在眉睫》,我们深刻地感受到能源的危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刻不容缓,让我们也为节能环保做一份贡献吧! 那么大家想一想,在我们周围有那些浪费能源破坏环境的现象? 学生讨论: (1)在我们家中有哪些需要用水、用电的地方? 电:洗衣机、电扇、空调、冰箱、电视、微波炉、热水器…… 水:做饭、饮用、洗衣服、墩地、冲厕所、洗澡…… (2)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用水、用电时有哪些浪费的观象? 学生举例: 如:①洗衣服时洗衣机用水量比用手洗费水多得多。 ②刷碗时放着水笼头一个碗一个碗地冲很费水。 ③冲厕所很费水,而且冲完后水箱不严一滴一滴地往便池中流,日久天长就会浪费很多水了。 ④有时上班忘了关灯,一天没人,会浪费很多电。 ⑤我们家的冰箱很费电。 ⑥洗澡时,我到妈妈单位去洗,不冲的时候,水也哗哗地流着白白的浪费了。 ⑦我们家的电视--开就是一天,没人看也开着,白费电。 (3)在学校,在我们学校有哪些浪费现象呢? ①喝了半瓶水或者饮料就倒掉了 ②就餐时不爱吃的饭菜就扔掉,粮食严重浪费 ③用纯净水洗手 ④洗手间水龙头长流水 ⑤开无人灯无人空调 ⑥垃圾袋浪费 ⑦作业本浪费,不爱惜学习用具 ……………………………… 5.主持人发言:同学们总结出这么多浪费水电的地方,对于一个家庭一个班级来说,浪费一些可能不算什么,可是请大家算一算,我国有13亿人口,每人每天浪费1斤水,每天浪费多少?每月多少?每年又是多少?

2018年教学研究项目立项指南

2018年教学研究项目立项指南 一、重点项目 立项15项,面向教学单位负责人、专业建设负责人、相关教学管理人员、长期从事本科教学的教师。负责人应具有正高级职称。 1.1 本科专业人才国际化培养和新工科专业改革创新研究(3~5项) 研究内容:针对我校矿业特色专业,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和实施方案,研究本科生国际化教育提升途径,并构建相关的课程体系;探索研究矿业特色工科专业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度融合,智能采矿、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机器人工程等新工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核心刊物发表论文等。 1.2 全面学分制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2~3项) 研究内容:探索试点学院开展全面学分制下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自主选课制度、学业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等方面的教学管理体系设计,构建自主选择专业的完全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教学核心刊物发表论文等。 1.3 一流人才培养视域下的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2~3项) 研究内容:根据我校培养世界一流人才的发展规划与目标,全方位研究与探索实践教学需要为此做出的改革与实施路径,构建新形势下的实践教学体系。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构建相关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核心刊物发表论文等。 1.4 本科专业评估认证的研究与实践(2~3项) 研究内容:本科专业参与评估认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科高校专业认证的支持举措,评估认证专业在育人理念、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培养过程、教学条件、持续改进等方面的不足和原因分析,加强评估认证相关专业建设的策略和相关建议。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教学核心刊物发表论文等。 1.5 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3~5项) 研究内容:根据学院和专业的教学实际,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调研分析并进行改进,科学构建教学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研究并探索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实施方案。 成果形式:调查或研究报告,教学核心刊物发表论文等。 1.6 科教融合促进本科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研究与实践(3~5项) 研究内容:根据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探索课程教学内容更新方案,研究科技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的实施方案,研究建立科教融合促进本科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途径和办法,推进科技成果进课堂,促进科教融合助力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成果形式:调查或研究报告,教学核心刊物发表论文等。

经典诵读教学案例

经典诵读教学案例 明集一小孙月梅 诵读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道德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鉴于上述的认识,我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经典诵读活动。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直面经典,诵读经典,感受经典,对丰富民灵、培育人文精神、弘扬积极的人生理念、提升人的品位有着重要的意义。诵读的意义在于诵读的过程,而不在于诵读的结果。 我们班就在学校倡导的经典诵读活动中,开展了阅读古诗的课外阅读活动,现将活动开展经验总结如下: 1、营造氛围。 我们充分利用教室的空间和角落,用诗文、诗画的名言佳句装点教育墙壁。教育环境体现班级特色,重在展示学生阅读论语的活动成果,包括论语读后感、手抄报等等。 2、形式多样,激发兴趣。 经典诵读对于学生来说,是单调枯燥乏味的。教师只有变换各种方法指导学生熟读,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

兴趣,那朗朗上口的“论语”才能吸引学生。学生读得有滋有味,劲头十足。常用的方法有: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一小组领读,其他小组跟读,“小老师”指黑板,学生全体齐读。也可以师生对读,生生对读。实践证明,“多样诵读”可以大大激发诵读兴趣,学生们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态美、节奏美和韵律美,从而亲近并热爱母语,景仰祖国悠久文化,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 3、晨韵对歌。 每天早晨,孩子们一来到学校,就让他们手不释卷,接受古诗的熏染,汲取民族文化的营养,让孩子们深切感受“最是书香能致远常吟清词愈馨香”的无穷乐趣。教师在检查中给予适当的指导,提高学生诵读的有效性。 4、持之以恒,贵在坚持。 将古诗诵读贯穿于学习生活中,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活动。每天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抄写一首古诗,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大家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古诗。同时,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采取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要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提倡每个孩子在课间以论语背诵比赛为游戏,提倡每个孩子睡觉前背诵一条论语等等。 5、成立读书小组。要求由学生自由组队,力求兴趣相

2018年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一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两个识字单元和六个阅读单元,识字部分安排在教材的第一和第五单元,穿插在阅读单元之间。在第一单元之后,安排了“快乐读书吧”。在全书最后,安排了3个附表:识字表、写字表和常用偏旁名称表。每个单元内部的具体安排如下:课文3-4篇、口语交际(间隔安排)、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 我的发现/展示台、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各单元内容安排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个专题内涵都必将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在本册教材中,借鉴古代蒙学读物《三字经》《百家姓》的形式,加以改造,编入教科书,就像教材中的《人之初》《姓氏歌》《古对今》等,让学生在有节奏的吟诵中识字。还有层次地安排了成语、民谚、古代名言等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课文题材广泛,体裁多样。有篇新课文《动物王国开大会》,文章很长,但故事情节有趣,真正体现了生活阅读。通过童话故事,来了解如何写通知,学生很容易理解。口语交际不光是听和说,还要发挥想象力。新课本的“口语交际“栏目,不是新增的,但内容有些变化,增加了一些有趣的小游戏。 本册识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会写200个认识的字。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习里有标明。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认识的字。书后生字表(一),列出了全册要认识的字,生字表(二),列出了全册要求会写的字。 二、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名学生,名男生,名女生,其中名本地学生,名外地学生,大量外地学生的加入更加体现出了普通话教学的必要性,所以要继续巩固拼音教学,识字教学是孩子学好语文的基础,是说好普通话的关键,继续给予充分的重视。经过一年级上半学期的学习,此阶段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识字量,初步感受到了识字的乐趣,并且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进一步鼓励学生拓展识字渠道,扩大学生的识字量,促使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良好习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可以帮助他们有效地提高识字效率。但是由于受到知识和思维水平的限制,他们掌握的识字方法有限,难以对识字保持持久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学习能力和生活经验,创设丰富的、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鼓励他们借助汉语拼音自主识字、读文,并采用形式多样、活泼有趣的教学手段给予一定的方法指导。同时要结合课文插图、多媒体课件等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意思,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 三、教学要求 1.学习习惯: (1)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识字写字:

《节约能源》教学设计与反思

《节约能源》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 知识:知道节约能源的方法 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及设计方案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 探究:1、通过资料分析能找出我国能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2、能独立设计一种节能产品 3、能利用图表记录、表示自己家中用电的情况并从而用电多的原因 [重点]指导学生认识节能的重要性 [难点]指导学生设计节能方案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我国能源问题的资料。 2、搜集和记录生活中的能源浪费现象。 [课程实施过程]: 一、利用数据揭示课题: 师:通过对以上资料的对比分析,你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生:煤、石油、天然气的数量有限,它们都是不可再生的,因此,我们要节约能源。 师根据学生的口述板书《15节约能源》 二、学习新知: 1活动一----我国的能源问题 师:从刚才的图表中我们已经知道,我国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能源问题,这是为什么呢? (1)引导学生阅读资料,寻找原因。 (2)小组讨论:

a、选定能源问题 b、制定本组的解决方案 小组活动: (1)让学生将课前收集的能源浪费现象在组内交流 (2)填写记录卡 (3)针对每一种具体的现象提出节能措施 (4)组际交流 教师小结:能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我们的一些不经意的举动中也许我们 就浪费了许多的能源.大家可以算一比帐,但是全中心有将近13亿的人口,倘若每个人都节约一度电,少扔一张废纸,相信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节约能源人人 有责. 三、课后拓展: 1、调查家中的用电量,学生参照p72作好记录,制作统计图并分析用电多的原因。 2、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 3、可以在校内张贴倡议书------节约能源,从身边做起。 课后反思: 这节课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了解我国面临的能源问题,帮助学生认识节约能源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开展社会小调关注身边发生的能源浪费现象,意识到节约能源的艰巨性和紧迫性。让学生懂得节约能源与自己日常行为有着密切联系,从而增强学生的节能意识。 我认为本节课存在的不足之处: 1、本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尤其在讨论“目前我国存在哪些能源问题 时”,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根本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入手。虽然课前让学生已查阅了资料,但只有少数同学查了,而且所查资料都是长篇大论,学生没有经过筛选,直接拿到课堂上来。 2、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单一,只用到了几张图片以及教师讲解相结合。如 果搜集一些有关节约能源浪费能源方面的视频资料效果会更好。 3、应结合当地实际进行教学。在讨论节约能源这一问题时,可结合当地正在 施工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进行教学,必要时可带领学生到实地考察。

中小学学科教学研究新动向

中小学学科教学研究新动向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基础教育期刊社 2011年至2015年,是党和国家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关键五年。党和国家先后颁布了义务教育修订版课标和《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成为引导基础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的风向标。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遵循分类评估、同类比较的原则,从各类公开报刊中精选优秀论文汇编而成,其论文内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科研究的概况。对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12种基础教育教学类期刊在2011年至2015年转载的论文分析显示,中小学学科教学研究正呈现一些新趋势。 ——编者 2011年至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基础教育教学类期刊共转载论文11795篇,分布在455种原发报刊上。在综合性期刊中,《教学月刊(中学版)》、《教育研究与评论》、《教学与管理》、《课程·教材·教法》、《江苏教育》转载量排在前五位。在专业性期刊中,《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国数学教育》、《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物理教学》、《化学教育》、《历史教学》、《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物教学》,在各学科的转载量中名列前茅。 结果一:来自中小学的文章最多,东部地区教科研优势明显 对文章第一作者的机构进行统计,可以发现,来自中小学的文章最多,占56.89%;其次是来自高校的文章,占22.59%;来自教科研部门的文章占14.70%;来自出版部门、教育行政部门等其他单位的文章占3.31%;2.52%的文章作者单位不详。 在中小学中,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通中学、锡山高中、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金陵中学、苏州中学、南京市十三中、南京市江宁高中、镇海中学、如东高中排在前十名。在这前十名中,江苏省占八位,北京市和浙江省各占一位,可见江苏省中小学在教科研上有明显优势。 在高校中,北师大、华东师大、北京教育学院、首都师大、南京师大、华中师大、西南大学、上海师大、浙江师大、东北师大排在前十名。 在教科研部门中,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常熟市教育局教研室、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北京市海淀区教师

经典诵读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头屯河农场学校陈倩为传播国学文化,建设和谐校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我校开展了实施了“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经典诵读活动。各年级老师结合学生特点和兴趣爱好,精选喜欢的经典诗文,如《三字经》、《论语》等,以晨诵、午读、暮省的形式组织学生诵读学习经典,引领学生体味国学经典文化。本人也积极参与到了这项有意义的活动当中,既有收获,也有困惑,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想法。 一、想法设法培养积累经典的兴趣。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常引导学生学会积累与运用,让学生明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记得旧句子,也能变成新文章”的真正内涵,让学生学会博览群书,做到博闻强记。为了让学生对诵读积累经典产生兴趣。我便努力“武装自己”,在课堂上适时引经据典,兴致或场景所致,还会吟诗诵词,让学生在感受祖国语言文字魅力的同时也对老师的“见多识广”刮目相看,激发其在心里涌动起强烈的积累欲望。 二、诵读与理解结合,让学生接受国学。 对这类经典,我们需要让孩子们读,更需要让孩子们思考,还需要让孩子们感悟。通过大量诵读与讲解,学生可以深切的感触到国学的魅力,为进一步学好它做准备。在这方面要注意现代与古代的区别,做到古今一体,讲解的内容通俗易懂。在这过程中可以穿插一些小故事,也可以让同学们自己讲述一些有关的典故,以此提高大家对国学

的认同感。 三、诵读学习要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 1、古诗词是祖国灿烂文化的经典,也是语言之精髓积淀,因此很多古诗其背景深远、意境悠远。因此很多学生对有些诗词的诵读积累也是“囫囵吞枣“式的。而我认为老师向学生交代清创作背景和诗的大意,学生在理解中去背诵古诗效果会更好。 2、每一首古诗都是一副绝妙的图画,画中有人、有物,关键是看其侧重描写的重点是什么,每一首诗其实都是一篇篇精妙绝伦的文章,要想解读其内涵。只有把图文并茂、再加合理大胆想象才能引领我们行走在美丽如画的诗文之中。因此,我在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时,常让学生据诗的内容并利用书中插图,想象画面,指导背诵。 四、积极地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我在引领学生诵读积累经典诗文后,还对学生的积累情况、学生成果进行及时总结评价,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评价中认识自我的不足,也知道自己所取得的成绩。让学生找到诵读积累经典所带来的乐趣,找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我在教学实践中,一路探索,一路总结,一路积累,一路收获。我认为要想有效进行经典诵读教学,必须从以上几方面去努力,虽然有些措施显得肤浅,但我想只要方向是正确的,我会一直引导我的孩子前行在诵读积累经典之路上,哪怕历经艰辛与坎坷。相信,当孩子们小学毕业时,其收获的语文知识,形成的语文能力,具备的语文素养,培养的高尚情操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会灿烂绽放。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得孩子经过一年多得学习后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 初步养成了良好得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得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但还就是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得现象。教学中, 要根据学生得现有情况调整教学, 有不同得方法开展教学, 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二、教材分析 教材编排注重图文结合,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坚持以学生品行教育为主线,切实抓好学生品行教育与养成良好习惯教育两个环节,为学生得学习与健康成长营造良好得育人环境。本教材游戏较多,通过游戏与各种儿童喜欢得主体活动, 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得、道德得、科学得、生活得启蒙教育。为学生形成积极地生活态度、良好得道德品质与实际得生存能力打下初步得基础。本教材面向了儿童得整个生活世界,以儿童得现实生活为主要题材。课程将从课堂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生活得所有空间。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第一单元《让我试试瞧》得教学,让学生懂得我们要敢于挑战、敢于尝试,指导学生在对故事、情境得思考当中领悟道理,在实践活动中强化行为, 使学生明白我们要敢于挑战与尝试, 并懂

得区分那些事情要大胆试,哪些事情不能试, 那些事情要别人帮着 才能试, 培养应付挑战得勇气, 愿意想办法解决学习与生活中遇到 得问题。通过回忆生活中得烦恼让学生知道烦恼就是必不可少得, 只有正确对待烦恼,变烦恼为快乐,才就是好得生活态度。通过开展各种体验活动,让学生尝试心理调节,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我消除烦恼 与给别人带去快乐得行为习惯。了解父母得辛苦,学会向父母表达自己得爱与感激。初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得责任,学会自理, 承担力所能及得家务。培养学生得自理能力,培养学生做事有计划、用心、不畏困难得品质。 2、通过第二单元《我们好好玩》得教学,积极参与有益得游戏,健康快乐得成长,喜欢锻炼身体,愿意坚持参加体育活动,使学生知 道迷恋电子游戏得害处, 从而能够正确对待电子游戏与上网, 能有 节制地玩电子游戏,健康地上网,坚决不到网吧与游戏机房去玩。通过安全事例 , 认识到安全问题得重要性 , 懂得如何注意游戏安全 , 提高自我保护得能力。感受到锻炼身体得好处,选择适合自己得运 动。传统游戏得教学能引导孩子在高科技得今天养成良好得生活习惯, 发展幼儿动手、思维、想象等多方面得能力。游戏得新花样,让孩子 们在自愿得、自由得活动中,体验快乐,学会对信息进行家中处理产 生新得联想或者学会解决新得问题。 3、通过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得教学,激励学生积极投入环 保事业,使学生明白,保护环境就是人类共同得责任,引导学生从生 活得细微之处入手开展环保活动。

小学三年级科学《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教案

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查阅有关节能和开发新能源的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 、能够围绕白炽灯与荧光灯哪个效率高,展开探究活动。 3 、能够对未来住宅如何利用自然能源作出解释。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如何节约能源。 2 、知道什么是新能源。 3 、知道如何开发利用新能源。 二、教学重点:知道如何节约能源。 三、教学难点:知道开发利用新能源的方法及合理性。 四、教学准备:白炽灯、节能灯、各种资料等。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效果分析 一、导入: 1 、复习: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性能源的区别。 2 、检查风能转换模型制作情况。 3 、评比。 4 、揭题:我们每天都在消耗大量的能源,面对日益枯竭的不可再生

能源问题,我们人类该怎么办呢? 5 、板书课题。 二、探讨如何节约能源。 1 、了解生活中浪费能源的事例。 过渡:要解决一个问题首先要了解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 2 、探究白炽灯与节能灯的效率比。 出示:白炽灯与节能灯。 这两个灯泡大家都见过? 当灯泡点亮的时候,能量是怎样转换的? 你们家里主要用哪种呢?为什么? 学生交流。 实验分析: 预测哪个效率高 演示实验,学生记录数据。 分析数据交流。 3 、小结。 三、探讨如何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及开发新能源。 1 、过渡:人类为了提高利用自然能源,科学家想了很多方法。 2 、看图思考: 这是一座未来的住宅,仔细观察,它在哪些方面有效地利用了自然。 3 、学生观察讨论。 4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可投影提醒)

你能看懂这幅图吗?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 这幢房屋是如何利用自然能源的? 这幢房屋为什么可以节能? 有哪些节能的方法? 5 、小结。 6 、认识太阳能的作用。 太阳能是能源之母,为什么这样说? 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太阳能? 为什么太阳能将是人类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 7 、了解我们可以开发新的能源。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和观点。 四、布置作业 1 、本课习册学习传真机部分。 2 、出份能源小报。

中学新课程实施教学工作计划标准范本

编号:QC/RE-KA8082 中学新课程实施教学工作计划标 准范本 Through the assumption and concep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plan, an effective scheme is formed, and the results of the proposed scheme, such as resources, a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工作计划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学新课程实施教学工作计划标准范本 使用指南:本计划文件适合在对自我想法的进一步提升,对工作的正常进行起指导性作用,产生流程包括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 执行,后期跟进和交互修正,总结等。文件可用word任意修改,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编辑。 从这一学期开始,我们学校就要开始实施新课程的教学了,这些都是我们之前制定好的,也是按照国家新的教学大纲以及新的教育改革制度来实施教学的,在不断的教学改革中,我们学校的成绩总体来说还是有不错的进步,虽然个别的地方还是需要改革,这些都是我们要做好的事情。为落实学校新课程实施方案,制订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新的《义务教育法》,深刻领会新《义务教育法》精神,以新课程

改革为动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实验工作。本学年,教导处将按照学校新课程实施方案的要求,深化新课程教材与考试改革的学习,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力度,积极研究校本课程和研究性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编写好系统的校本教材,全面实施学生评价改革,使新课程实施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二、主要工作目标 1、全面实施新课程学生评价办法,构建新课程学生评价体系,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学生身心健康、习惯良好、基础扎实、兴趣广泛、特长明显的目标。 2、加强教师业务能力和素质的培训,

(完整版)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的语文教学主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提倡个性培养.坚持语文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开展好以名篇阅读为主体的读书计划,加强阅读积累,狠抓现代文阅读理解、作文教学和写字教学,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7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17人。语文水平不平衡,但大部分学生学习比较认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比较浓。当然,也存在少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语文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主要表现在: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要求动脑、动手等思维性较强的题目部分学生不知所措,所以应付了事,个别男生作业书写不够整洁;课外阅读的兴趣有所增强,但课外阅读习惯差,知识面狭窄;语言表达能力弱,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教材分析: 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习”。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这五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5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五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不再设“展示台”栏目。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各安排了两次,“课外书屋”安排了一次。 四.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识字,要求会写80个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对于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语,鼓励学生勤查字词典,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独立识字和理解词语的能力。 (二)阅读教学

德育课程教材编写方案

希望小学爱的教育 校本德育课程教材编写方案 一、教材编写目标: 爱是人类的永恒话题,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在教育中,爱更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是教育的关键,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积极探索“爱的教育”的丰富内涵,以“爱的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实践活动的支撑点、圆点,进行拓展和延伸。把爱的教育作为主线,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分层进行序列化教育,低年级段——“爱家,爱集体”教育;中年级段——“爱家乡,爱学校”教育;高年级段——“爱祖国爱社会”教育。此教材编写将赋予爱的教育内容,逐渐形成的爱的教育德育新模式。以此来教育、熏陶小学生,引领学生爱生命,学会负责和自主;爱他人,学会尊重和感恩;爱环境,学会欣赏和感恩。 二、教材编写原则: 1、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原则; 2、创新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3、知识性、趣味性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4、信息化和现代意识相结合的原则; 5、语言训练和思维并重的原则; 6、课内外结合的原则; 三、教材编写结构:

1、书名:《以爱美德》 2、内容架构: 教材编写结构力求遵循学生知情意行相结合的原则。分低、中、高年级共编写三册。每个年级段共6个篇章(以爱美德德育体系、行为习惯篇、学习习惯篇、行为习惯故事、学习习惯故事、爱的故事),以“爱”为载体,让学生每学年学习、理解、感悟这些故事。并整合语文、品社、主题教育和少先队活动课程,利用中华传统爱的故事内容(孝敬父母、尊师重道、团结友爱、立志勤学、自强不息、谦虚礼貌、诚实守信、严己宽人、见义勇为、整洁健身、求索创新、勤劳节俭、见利思义、敬业尽责、清正廉洁、爱国爱民、天下为公等),形成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校本德育课程。 四、教材编写特点: 趣味性:教材的编写要图文并茂,从感官视觉上能吸引学生。以故事、游戏和活动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趣味昂然的效果。 可读性:教材内容上,尽可能选择通俗易懂、短小精练的爱的故事为主,让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较为方便的理解、运用和感悟中华美德内容。 针对性:一方面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另一方面要突出人文思想教育的需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