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近代经济史

中国近代经济史

中国近代经济史
中国近代经济史

一、简答题

1.简述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主要特点。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840--1894年:从整个国民经济看,虽然出现了某些新的变化,但是由于外国侵略势力的掠夺,以及长期大规模内战的破坏等内外因素,这一阶段经济发展极其困难,国内生产总值为负增长。

第二阶段为1895--1937年7月: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大致是缓慢上升趋势,虽然年均增长率与世界上其他许多国家相比仍然很低,但是毕竟是正值,经济在增长。第三阶段为1937年7月--1949年:战争使中国出现了三种不同经济制度的互相较量的局面----日占区的殖民地型经济、国统区的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加农村封建主义经济、抗日根据地的新民主主义经济。这三种经济制度一方面都受战争条件的制约,另一方面也由于各自的本质区别决定了各自的前途。总体来讲也是在增长。

1.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是明代万历时张居正改革后明朝所实行的一项赋役制度。15世纪中叶,明朝政府开始把江南田赋折征银两。后来有的地区将田赋和徭役及杂税合并折银征收,在各地也逐渐施行,叫做一条鞭法。把原来按照户、丁派役的办法改为按照丁、粮派役,并与夏秋两税及其他杂税合编一条,无论税粮、差役合并且一律改为征银,差役由政府用银雇人充当代替民间自理。一条鞭法是一种赋役制度历史上与地域上的发展。款目简单,税额确定,征输利便,负担公平。是我国古代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

2.闭关制度

闭关制度是明清尤其是清统治者采取一种限制、禁止对外交通、贸易的一种制度!清统治者害怕东南沿海汉人武装和外国人以及抗清组织联系助长反清情绪;西方海盗商人入侵东南沿海,威胁其安定统治;同时思想观念陈旧,自认天朝上国。因此,通过限制通商口岸、设立行商制度、限制进出口商品种类和数量、限制外商的居住和行动等等闭关措施以维护自身统治。在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的时代,这种措施违背历史潮流,种种不合理的规定限制、妨碍了正常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限制了对外贸易,压制了国内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以这是一种落后的、消极的、与世隔绝的政策。

3.自然经济

所谓自然经济,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即生产的目的不是为市场交换需要,而是为了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的一种经济形式。其特点是一家一户为一个生产单位及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紧密相结合。其原因是由于:

(1)农业生产、手工业和商品经济不发达,使社会财富增长有限。

(2)封建政府“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内外市场的扩大。(3)两千多年中国的农耕文化“以农立国”,“民以食为天”的传统思想陈旧落后

自然经济到封建社会后期,特别是明清时期,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它变成了一种极端落后、极端保守的经济形式,严重阻碍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经济的发展。

4.摊丁入亩

是清雍正实行的一项赋役办法,后形成清朝划一的赋役制度。清入关后,承袭明代的一条鞭法,虽将赋和役合并征银,但丁银并未废除,人民的负担在“条外有条,鞭外有鞭”的苛征下,仍然极为沉重。为了确定人丁数,稳定税收数额,清政府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宣布,以康熙五十年全国的丁银额为标准,加以冻结,以后增加人丁,不再多征丁银,这叫做“圣世滋丁,永不加赋”。就在这一年清廷开始实行摊丁入亩政策。不过,仍然没有废除丁银,加上豪强勾结官吏,逃避差役,负担最重的仍然为农民。所以在雍正时,遂采取“地丁合一”,“摊丁入亩”的办法,把康熙五十年固定的丁银(人丁2462万,丁银335万余两)平均摊入各地田赋银中,一体征收。

“摊丁入亩”对土地兼并的抑制,使大量自耕农生存下来,为清朝的统治注入了强心剂。自耕农对封建制度有很大的适应力,对资本主义关系有较大的排斥性。

二、简答题

1. 简析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经济长期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在生产上:农业生产不发达;手工业生产规模狭小,官办手工业过大。

在市场上:重农抑商政策限制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内市场的扩大。

在资金上:资本原始积累不充分。

在政策上:闭关锁国政策限制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国外市场的扩大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买办制度

“买办”指的是清中期以后专门为洋商采购物品或者办理经营账目、现银存放等各项事务的商人。鸦片战争后买办发生了性质的变化。外国商人可以直接雇用中间人或代理人,与外国商人的经纪人也逐渐占有社会大量财富,并形成一股政治势力。于是中国社会就出现了一个新的阶级---买办阶级。同事也形成一种制度。

其主要内容是

?1,外国商人对中国买办要给予一定报酬。

?2,买办在外国企业中负责对中国籍职工的监督和管理。

?3,买办负责经理外资企业和中国商人之间的业务往来。

?4,买办必须事先提供保证才能被雇佣。

?5,雇佣条件,由双方签订契约或者合同规定。契约或合同,只要在外国在华领事馆备案,就在法律上生效,中国政府无权过问。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废止。

二、简答题

1.试论十九世纪中后期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商品输出的特点。

中国自鸦片战争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在经济上的特点,是经济命脉被控制在外国资本手中,而外国资本控制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是从控制市场开始的。控制市场的主要手段就是倾销商品。商品输出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重要经济特征之一。十九世纪中后期,正是英、法、美等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高潮时期。

?因此,这一时期它们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主要手段,就是商品输出,占领中国市场。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倾销商品,控制市场经过了一个颇为曲折繁杂的过程。

鸦片战争以后,中外贸易曾一度迅速增长。这是因为:

?(1)通商口岸增多。(2)西方商人盲目运来大量工业品。

但在1848年以后,由于(1)中国市场购买力低。(2)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3)外国商人此时在华还没有建立起与贸易有关的销售网络。中外贸易逐渐萧条,基主要表现是外国机器棉纺织品和其他工业品在中国市场上大量积压,卖不出去。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外贸易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主要表现在:(1)外国机器棉纺织品和其他工业品进口数量和种类增多;(2)外国进口鸦片增多,由4万多箱增长到5.5万多箱。(3)60-70年代,因国际市场的需要,中国土特产品的出口,如茶叶、棉花、丝织品等出口,也有一定增长。

?其原因有:(1)外国商人从条约中获取大批贸易特权,如减税、免税等;(2)中国逐步失去对外贸易主动权,如海关行政权的丧失;(3)东西方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如苏伊士运河开通,缩短了东西方之间的交通距离,70-80年代东西方海底电缆开通,为中外贸易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商业信息条件;(4)西方国家在华建立了一系列贸易和金融机构。

2.试论19世纪末帝国主义对华投资的原因及特点。

?19世纪末多数资本主义主义国家完成工业革命,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他们在世界范围内争夺殖民地和资本输出。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瓜分:争作中国债主,抢夺路矿和设厂权,掀起强占租借地瓜分狂潮。在经济方面主要表现在实行资本输出(在华投资)。开工厂、办银行、修铁路、开矿山及中国政府借款等获取超额利润,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他们对中国的“投资”是为了扩大市场掠夺经济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在中国近代工业中外国资本占有垄断地位。

?甲午战争以前,各国对华的经济侵略主要是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才逐渐得以改观。概括来讲,这时外国列强对华资本输出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1.在金融业方面的扩张

?(1)设立银行组织

?1845年,英国的丽如银行在香港和广州两地设立分支机构,成为第一个入侵中国的外国银行。1860年,法兰西银行也在中国开设分行,与英国金融资本在中国展开竞争新的外资银行不断设立,而在原来设立银行的基础上,新的分支机构也不断成立。

(2)外国银行纸币在中国广泛发行

?外国银行在中国的巨额资本并非完全来自外国,其中相对大部分是通过吸收中国人的资金而得来。在华发行纸币,就是他们吸收资金的一个主要途径。外国列强当时在中国发行纸币根本不管中国当局的是否允许,清政府也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

?19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沿海地区已经出现了外商发行的真正意义上的纸币。70年代以后,如英商麦加利银行、汇丰银行等等,把发行纸币作为他们在中国吸收资金、扩张金融势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3)控制中国的钱庄

中国在当时金融机构主要是票号、钱庄。外交贸易中,随着业务的扩展,钱庄的资本远远不够,于是从19世纪60年代末开始,外国银行开始贷款给钱庄,这种贷款的利息一般都比较低。钱庄依赖国外资本并受其控制。

?这一时期外资在华银行还积极参与了向清政府贷款的活动,以获取高额利息,加深了与清政府的关系。70年代至甲午战争前,清政府外债较重要的是西征借款,福建台防借款,中法战争借款和实业借款等四类。这些外债数额开始达到数百万两,还款期限也放长,汇丰银行逐渐成为清政府的主要债券人。

一、简答题

1.论述甲午战争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概况及评价。

(一)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概况

这里所讲的民族资本主义,即殖民地、半殖民地或民族独立国家中民族资产阶级所拥有的资本及民族工业。主要是与官僚资本相对应。这样的企业在19世纪60年代已经出现,到七十年代大约有20多家,八十年代后逐渐增加,到1894年,大大小小的民族工业大约有120----130家。

1.船舶修造业

2.机器缫丝工业

3.棉纺织业

4.面粉业

5.火柴制造业

6.造纸和印刷业等等。(二)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

第一,没有经过正常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即手工工场——工场手工业——机器工厂。而中国虽然较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是尚未发展到手工工场阶段,因此是跳跃式的直接到机器工业。

第二,地区分布相当集中。中国私人资本主义工业在产生时期,主要分布在沿海和沿江的通商口岸城市,其中尤以上海、广州及其附近地区最多,在地区分布上相当集中。

第三,企业内部资金少、规模小、设备简陋,技术落后。

第四,与本国封建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五,与外国资本主义也有相当多的联系。

四、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作用

第一,初步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

第二,促进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

第三,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来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2.简述清政府创办军工企业的原因、概况、性质与作用。

(一)清廷创办军用工业的原因

为了:

(1)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2)抵御外来侵略的需要

(3)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

(4)改变清军装备落后的需要

(二)清政府创办军用工业的概况

1861年,正当湘军与太平天国军队相持于南京周围的时候,曾国藩在安徽安庆建立了一个”安庆军械所”。这是清政府兴办的第一个兵工厂。此后,清政府的大大小小的兵工厂,开始陆续建立。从1861年起,到1890年止,清政府耗费了上亿两白银,创办了24个大小军工企业。

(三)军用工业的性质

首先是封建性,具体表现在:

(1)从所有权来看,属于清政府创办的官办企业;

(2)从生产的目的来看,主要为了使用价值,非价值;

(3)从分配关系看来看,产品参加市场交换,直接由政府调拨;

(4)从经营管理看,这些企业管理大权都操在既不懂资本主义经营管理、又无科学技术知识的封建官僚手里。

(5)这些军工企业,名义上归国家所有,实际上大多被地方洋务集团所控制,带有浓厚的封建割据性。

其次是资本主义性质,具体表现在:

(1)引进了西方机器生产,到后来这些企业有开始向商品化生产方向的努力。

(2)从企业的内部生产关系看,这些军用企业采用了资本主义的雇佣方式。比如企业内使用的一些技术工人,大多是从外国在华企业中招募的。

(3)有些单位个别产品进入了市场交换。如江南制造总局生产的轮船、铁器等。

(4)在某些产品的销售上,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规律起了支配作用。

(四)清政府创办军用企业的作用

总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但在客观上具有明显进步性。具体表现在:

(1)这些军工企业产品更新了清军的某些武器装备和兵种结构,在抵御外来侵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包括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会使用机器生产的技术工人。

(3)传播了一些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

(4)促进了其它工业,特别是近代矿业的产生和发展。

(5)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引进了某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马关条约》是中日甲午战后于1895年4月在日本马关签订的一项条约。

主要是:1.是承认朝鲜”独立” 2.割让中国领土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从此台湾成为日本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3.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分八次交完,这项赔款的数目惊

人,当时清政府全年税收总计八千万两白银。4.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5允许”日本臣民”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从事各种工艺制造,日本在中国制造的货物,与进口货物一样,免征一切杂捐。该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给中国带来巨大灾难。

二、问答题

1.论述甲午战争之后到抗日战争期间,中外贸易的概况、特点与性质。

第五章

一、名词解释

1.《商人通例》和《公司律》组成《钦定大清商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独立的商事法律,也是清末法律改革中颁布最早的新法。1903年,清政府命载振、伍廷芳起草商律。是年12月,起草完毕上奏后定名为《钦定大清商律》。1904年1月颁布,《商人通例》一共9条,简明规定了商人的身份、享有的权利、应遵循的通行规则等等。比如,对商人身份的界定云:”凡经营商务贸易买卖贩运货物者均为商人。”对其权利的规定:”商人营业或用真名,或另立某店某记某堂字样,均听其便。”还规定商人必须有规范的簿记制度。等等。作为清末效法西方、改革传统法律的第一个成果的事实不能被否认。

2.《公司律》

《公司律》和《商人通例》组成《钦定大清商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独立的商事法律,也是清末法律改革中颁布最早的新法。1903年,清政府命载振、伍廷芳起草商律。是年12月,起草完毕上奏后定名为《钦定大清商律》。1904年1月颁布,共11节,131条。在体例和内容上均体现了对外国商法典的效仿。规定公司的组织形式有合资、合资有限、股份和股份无限公司四种;创办呈报办法主要是按照规定呈报商部注册。《公司律》还对经营管理方式和股东权利作了详细规定,基本是西方近代企业制度的搬用。有限责任制的实行,减少了投资风险,有助于促进传统封建性收入转化为资本投资。注册制的实行,减少了创办公司时不必要的环节,原则上保护了华商的设厂经营权。

二、问答题

1. 论述清末新政时期经济立法的概况、作用与局限。

一)立法概况

首先:保障商人权益的综合性法规;

其次:行业管理方面的法规,包括经济社团方面的章程;

最后:奖励和实业教育方面的章程。

首先,综合性法规介绍

《商人通例》

《公司律》

除此之外,尚有以下法规

其次,行业管理法规介绍

《重订铁路简明章程》

最后,奖励和实业方面

清政府相继颁布了《奖励公司章程》、《改订奖励公司章程》等等,鼓励民间兴办工商业。(二)作用

第一,在中国法律史上有着前驱先路的重要历史地位,对近代中国经济法制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二,工商业者的权利首次得到法律的承认与保护,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明显提高。

第三,资产阶级取得了社团”法人”地位,从分散走向联合,初步形成为一支独立的阶级队伍,得以产生重要的社会影响。

第四,使传统的官商关系较前有所改变,官商之间一度确立振兴工商的松懈联盟。

第五,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三)局限性

第一,法规种类不全面,内容不够详尽。

第二,法规不能满足资产阶级的要求。

第三,在拟订和执行过程中缺乏独立自主性,往往受到帝国主义各国的干涉。

第四,缺乏相应的配套保护法规落实的具体规定。

第五,其中的某些法规缺乏连贯性,颁布不数年就被清政府自行否定。

2.简述北洋政府时期的经济立法的概况、作用与局限。

立法概况

北洋政府在对清末法规的延续及修改基础上,比较系统地新订与颁布了大量经济法规,形成了近代中国经济立法的第二次高潮。从1912年至1923年期间,北洋政府制定的经济法规合计70余项,这些法规则例还多附有施行细则或附则,另有一些行业如出版、电气、烟酒、药业、盐业、茶业等,均有各自的行业性条例。

作用与局限

这些经济法规及政策,对于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无疑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些法规仍有它的时代局限,如当时的立法程序多由张謇等部门长官提出,经国会讨论或直接由大总统批准,带有应急色彩。法规在种类构成上还不完善,如地租、公债、航海、保险等方面尚为空白。等等。

1.满洲重工业开发株式会社是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到40年代前半期伪满洲国垄断重工业和军工生产,为日本帝国主义扩大侵略战争服务的特殊会社。一般简称“满业”。1937年以后,控制军政的关东军司令部与垄断东北经济命脉“满铁”发生了矛盾,惟恐”满铁”不能完全满足它侵略扩张政策的需要。一手扶植了鲇川义介于1937年12月成立”满洲重工业开发株式会社”,依靠生产军火发展起来的。满业对钢铁、轻金属、煤炭、其他重工业和军工生产进行“支配性投资和经营指导”。经营活动,则由伪满政府(实为日本关东军)监督。。随着日伪统制政策的加强和工业投资的增加,民族工业更奄奄一息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进一步加深了。

“四行两局”是国民政府建立的金融体系中心。“四行”是中央银行(1928年设,主管国库、发钞、借债等)、中国银行(1904年,主要经理国际汇兑)、中国交通银行(1907年,办理实业投资)、中国农民银行(1933年,主要经营农贷及农业建设投资。前身1933年为筹集“剿共”经费设立的豫、鄂、皖、赣四省农民银行)“四行”之外,国民政府于1930年将附设在各地邮局内的储蓄汇业局,改组为“邮政储金汇业局”,经营全国城乡储蓄及汇兑等业务;1935年又成立“中央信托局”,经营信托、保险、购料等业务。这两个金融机构合称“两局”。与“四行”合称为“四行两局”。“从1928年中央银行成立到1935年“四行两局”全部建成,形成了以“四行两局”为中心的垄断全国金融的统治网标志着国民政府国家金融资本的建立。

1.新民主主义经济

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解放区由国营经济(公有制经济,是领导成份)、合作社经济(半公有制经济,是劳动群众的集体经济组织)、私人经济(私有制经济)组成的一种过渡性的经济形态。产生于十年对峙,发展壮大于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是胜利时期。其发展趋势是逐步增强,直至战胜官僚资本和封建经济,占领统治地位。其经济政策演变是土地革命线路和根据地经济建设;抗战时期的”双减双交”和大生产运动;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等。新民主主义经济是在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的革命根据地产生的,革命政权是新民主主义经济产生的前提和保证,而它又为工农民主政权巩固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简答题

1、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经济纲领?为什么说土地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内容?

“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打退了美国走狗蒋介石的数百万反动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了进攻……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这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

——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毛选》第4卷

土地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内容之一。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是毛泽东同志,在1927年八七会议后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中,总结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这一理论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内容。没有土地革命,就不能充分发动农民,武装斗争就得不到广大群众的支持,根据地就不能巩固和发展。为了夺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必须开展根据地建设,把落后的农村建成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只有实行土地革命,才能解放农村生产力,支援革命战争,巩固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

进行土地革命的必要性:

第一,旧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

第二,农民身受地租、高利贷和商业资本的剥削,生活极端贫困。

第三,封建土地制度是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中国的经济基础。

第四,革命斗争的需要。革命斗争需要广大农民参加,而农民迫切需要土地,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进行土地革命。

2、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经济上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西方列强入侵封建国家后,封建经济逐步解体,资本主义因素得到一定发展;国家形式上保持独立和主权,而实际上政治、经济都被帝国主义所控制的社会形态。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社会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社会经济看,封建的自然经济开始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仍然是广大农村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制度;城市资本主义开始发展,占优势的是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资本,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受着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同时又与它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力量比较软弱。从政治上看,国家形式上仍保持独立和主权,但领土已不完整,国家的政治、经济大权都受帝国主义的控制,成为半殖民地国家。半殖民地国家受一个或几个帝国主义控制,在国内形成代表不同利益的官僚买办集团。

它的主要特点,有以下五个方面:

中国不再是一个完整的封建社会

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代表新生产力的资本主义经济。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企业,是从入侵中国的外国资本主义开始的。入侵的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资本主义企业占了很大的比重并处于领先的地位。1845年广州成立的柯拜船坞是外国在华的第一家修造船舶厂,先于江南制造总局20年。1862年旗昌轮船公司是外国在中国内河的第一家轮船公司,先于中国轮船招商局10年。其他如1876上海吴淞铁路,1845丽如银行等等都比本国的唐胥铁路、中国通商银行等同行业早很多。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的入侵,虽然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近代企业的产生,但最终使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压制。到20世纪30年代,在许多工业部门中,外国资本已占压倒的优势。外国银行经手对中国的贷款,在中国政府的全部外债中,占有最主要的份额,具有左右中国资本市场的力量。

这一时期,中国的本国资本主义经济虽已出现,但很薄弱,在国民经济中不占主导地位。

中国本国的资本主义近代企业,开始出现于19世纪下半期。60年代中期起,中国出现了一批新式军火生产的工厂。在民用工矿业和航运业中也开始出现了现代资本主义企业。中国第一家新式煤矿1875年台湾基隆煤矿,1872年轮船招商局是第一家为适应漕运需要而设立轮船公司;在轻工业中,1878年中国第一家棉纺织厂上海机器织布局,等等。8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企业扩大到铁路、电报、金融、贸易乃至耕植、畜牧各业。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

经过半个世纪左右的发展,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本国的资本主义企业,在某些经济部门中,占有一定的数量和相当的比重。例如1934年中国新式银行共有170家,资本达到3.6亿元(当时币值),约为当时旧式金融业的钱庄、票号资本的三倍。在1936年交通运输业的总收入中,包括航空、电讯、邮政等等在内,属于现代企业经营的,估计约占一半以上。

但是,整个看来,中国本国的资本主义现代企业的发展仍很微弱,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仍然不占主导的地位。以资本主义的主要部分现代工业而言,在1933年所达到的水平,仍然是很有限的。金融业中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整个中国资本主义企业中,属于畸形发展的一类。

官僚资本主义畸形发展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形态存在的后期,在中国本国的资本主义经济中,出现了民族资本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分野。而官僚资本在中华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统治后期,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了垄断地位。

中国经济的买办化和附庸化

这一时期,整个中国经济,无论是新产生的资本主义经济,或是依旧保留的封建经济,大都呈现买办化的趋势,基本上被缚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附庸的轨道。中国近代经济的买办化和附庸化,贯穿于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而突出地表现在流通过程中。由于官僚资本更加紧密地适应外国资本的需要,中国经济的买办化和附庸化,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

1.就你看过的一本有关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方面的著作,谈谈该书的主要内容、使用的资料、研究方法等以及读后的感想。(300字左右)

2.列举5位中国经济史研究方面的著名学者以及代表作。

龙登高教授

现为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教授,博导。代表性著作:《海外华商经营管理探微》《美国华人经济:在边缘与前沿的成长》《江南市场史》《中国传统市场发展史》

梁方仲(1908-1970),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的奠基者之一。他围绕一条鞭法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如《一条鞭法》、《一条鞭法年表》、《明代一条鞭法的论战》、《江西推行一条鞭法的经过》等等(见《梁方仲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被称为明代赋役制度的世界权威专家。

陈诗启,福建德化赤水苏岭人。民国4年(1915)2月25日生。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文学士。中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中国海关史研究专家,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代表作有《中国近代海关史》,晚清卷和民国卷。

3.列举10本你知道的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方面的著作(包括作者姓名、著作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

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

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2辑,第3辑,三联书店1957年

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三联书店1957年

孙健等《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79年版;

王方中《中国近代经济史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于素云等编著的《中国近代经济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

张励声《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研究对象与分期》,《南开经济研究》1993年5期。

经济史研究的专业网站https://www.wendangku.net/doc/3311500806.html,/

康大寿、潘家德著《近代外人在华治外法权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

徐义生主编《中国近代外债史统计资料(1853-1927)》中华书局,1962年。

马陵合《晚清外债史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张国辉《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企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

夏东元《洋务运动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1840—1937)》,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简答题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 1.限定通商口岸从事对外贸易 2.对进出口货物也实行严格的限制 3.对于外国来华贸易的商人,政府也对他们的活动加以种种限制 4.从事对外贸易的机构是中国政府特许设立的商行北京条约及内内容 1860年10月24日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侵略者交换天津条约和订立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1.公使驻京 2.开放新口岸 3.内江通商 4.内地传教 5.控制海关 6.掠卖华工合法化 7.鸦片贸易合法化 买办的产生与作用 买办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产生的,最初是指那些被外国洋行雇佣的中国代理人。买办从产生之初就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为外国资本主义进行经济侵略服务的 作用:买办不仅是起着媒介和经纪人的作用,而且一步步地发展为经销和承购,包购包销,买办按照洋行规定的数量和期限,完成购销任务。而买办为了洋行和自身的利益,则在全国组织起一个推销外国工业产品,收购中国土产的商业收购与销售网络 通商口岸城市集中体现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特点 1.这些口岸城市为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和掠夺的据点 2.其次西方列强在这些口岸城市设立租界,取得治外法权,成为国中之国 3.再次,西方列强在通商口岸城市投资设厂,兴办各种实业,直接渗入到中国的经济生活之中,并逐步取得垄断和独占地位 4.最后,殖民地经济生活方式的盛行,是通商口岸城市经济的一大特色 <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思想及其历史局限性 1.在土地制度方面,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2.在社会生产方面,他极为赞赏的是小农经济的经营方式,并据以设计理想社会的生产形式 3.洪秀全提倡男女平等,特别是经济生活中主张妇女享有平等,独产的地位 4.在对外关系方面,洪秀全反对闭自守 局限性:洪秀全的经济思想,是中国历史农民起义运动经济思想的最高体现。但是他不可避免地还有小生产者的封建落后性,推行绝对平均主义,禁欲主义和军事化的社会生活是注定行不通的。这都反映出他经济思想的乌托邦性质 中国资本原始积累的特点 1.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经济扩张,改变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轨迹,刺激并推动着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增长 2.适应近代工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3.地主,官僚,商人,买办及少数华侨的货币财富开始投资创办近代工业,为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提供了最初的货币财富 4.在十分不利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清政府在创办近代工业,进行资本积累中曾经起过不可替代的作用 清政府创办近代工业的的封建性 1.清政府创办的企业是为巩固清政府封建统治出发的 2.清政府创办的这些企业实权均操在少数洋务派官僚买办之手 3.清政府创办的企业通过政权往往对一些行业和部门实行垄断经营,并享有特权 4.清政府创办的这些民用企业和军事工业具有浓厚的买办性 实力雄厚的外国资本在华投资的主要特点 1.外国在华投资的主要领域是贸易,金融等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部门 2.外国在华工业投资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中国的长远的经济发展,而是为了西方列强更好地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和掠夺 3.外国在华投资主要集中于利润丰厚的经济部门,如银行,航运等行业 4.外国在华投资主要集中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通商口岸,而投资在内地则极为罕见 辛丑条约对中国的经济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首先,如此巨大的战争赔偿几乎成了套在中国政府头上的沉重枷锁,从此之后这个政府只 有对外国俯首贴耳,再也不能在外国列强面前"胡作非为" 2.其次,条约规实,允许外国在中国驻扎军队,这是对中国国家主权的空前危害 3.再次,外国侵华势力压迫清政府对统治集团进行清洗,所有反对与外国建立各种政府经济 关系,支持义和团的人都遭到清洗 善后大借款 1913年袁世凯政府以办理善后为名,向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筹措的借款 借款总额2500万英镑,实际到手760W,而规定47年还清的本息竟达6789.36 W.合同规定, 以中国盐务收入的全数,关税中除应付款项外的余款,再加上直隶,山东,河南,江苏等省所指定的 中央税款,充当此次借款的担保。合同还规定,中国必须聘请外国人掌管盐税征收事务。 至此,中国盐税大权完全落到外国人手里 国民北京政府为鼓励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实行了哪些新措施 1.中央政府设工商部,下设矿务,工务,商务三司 2.颁布一些保护工矿业发展的法规 3.提倡引用外资兴办实业 1912-1927,中国私人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 1.部门发展很不平衡,缺乏重工业的基础 2.企业生产技术水平普遍较低,生产效率差 3.许多企业的机器设备从外国进口,技术指导也要聘请外国人担任,使民族资本企业明显具 有依赖性 4.地区发展很不平衡 早期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 1.地区比较集中 2.人数比较集中 3.深受剥削压迫 帝国主义对农村经济的掠夺 1.输出资本,直接经营农业 2.输出商品,打击中国农业经济 3.控制中国农产品市场,直接支配农业生产 1923-1937,国民党政府经济方针和政策 1.建立统一的财政金融制度 2.对经济资源和基础设施实行国家控制 3.建立重化工业战略,加速工业发展 国民党政府的农业政策 1.赋税政策 2.租佃政策 3.农村金融政策 4.农业改良措施 国民党对经济资源和基础设施实行国家控制 1.对重要经济资源实行国家控制 2.对重要基础设施实行国家控制 3.对重要产业部门实行国家控制 日本对华北华中沦陷区金融的控制与垄断 1.设立伪银行,发行伪钞 2.排斥打击和利用法币 3.滥发伪币,实行通货膨胀,榨取敌占区人民的血汗 满铁,满业来满铁是南满铁道株式会社的简称,它是1906年日本天皇下昭书指令成立 起来的一个殖民机构,虽然以经营铁路为主,但还经营船舶等很多部门,并拥有铁路守备军队和宠大 的调查机构,广泛收集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情报,是日本在华最大的垄断组织 满业是关东军一手扶植起来的鲇川义介的满州重工业开发株式会社,其业务主要来源于满铁 抗日战争时期的工业合作运动 是由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发起的经济运动,1938年8月5日,在征得国民党政府的同意和支持下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在武汉成立,由孔祥熙任理事长,艾黎任技术顾问 其经营方式主要有三种:1.集体式2.分散式3.混合式 工厂内迁对后方经济的作用 1.奠定了发展西南工业的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国的工业布局 2.工厂内迁为后方带来了一支强有力的技术力量,这对大后方的工业开发起了很大的作用 3.内迁工厂的产品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后方的军需民用 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经济困难的原因 1.从外因上考察,是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华战争,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人力和资源, 也增加了中国人力物力的消耗。同时由于日军在海上和陆上的封锁与禁运,使得国统区的外货来源几 乎断绝 2.从内因上考察,国民党政府压制私人资本和对农民的掠夺政策,造成了工农业生产的萎缩 ,使本来就发展不足的国统区的生产力就更无法应付激增的物资需求,因而国统区的物资遂日益缺乏 抗日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 战后美国如何独占中国市场 1.美国强迫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2.美国对中国商品市场的独占 3.美国对中国投资市场的独占 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破产 1.首先是美国商品的倾销 2.其次是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竞争和打击 3.最后是国家垄断资本对民族工商业的排挤打击 土地改革的伟大意义 1.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 2.农民翻身成了主人 3.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4.翻身农民支援了解放战争 中国近代工业为什么从创办军事工业开始 19世纪中叶,清政府遇到西方列强强大的军事威胁,太平天国革命不断取得军事上的胜利, 直接威胁着清政府的统治,清政府希望加强自己的军事力量,借此来增强国家实力。洋务派受到外国 坚船利炮的影响,对机器工业有了一定的认识 国民党政府建立统一的财政金融制度的内容 1.整顿财政体制。生要措施是建立和加强财政管理机构,明确国家收入和地方收入的划分, 确立中央,省,县市三级财政体系,基本建立起了较完整的财政体制 2.实行税制改革。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关税自主,清理盐税和设立统税 3.建立金融体制。国民党政府建立了四行二局的金融体系 4.进行币制改革。币制改革分两步进行,第一是1932年废两改元,废除银两制度,实行银元 制度,第二步是1935年的法币政策,废止银本位货币制度,实行法币制度 简述抗战后美国商品进入中国的途径 1.通过美国所控制的经济机构 2.国民党政府给美国商品倾销提供了有利条件 3.通过国民党国家资本经营的公司或国民党官僚私人资本与美国合营的公司推销其商品 4.美国在华大量设立公司,经营对华贸易 5.通过大规模走私活动。

最新大一思修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思修期末考试试题题库 及答案 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2. 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修”课的意义和方法。 3. 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的理解? 4. 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信念? 5. 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的作用 6. 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7. 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 8. 什么是爱国主义?如何理解其科学内涵及优良传统? 9.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那些内容? 10什么是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11. 什么是时代精神?内涵是什么? 12. 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 13. 什么是人生观?什么是人生价值? . 14. 人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理解? 15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如何端正人生态度? 16. 对人生价值评价要坚持那几方面的统一? 17. 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是什么? 18. 什么是健康?怎样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19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20. 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21. 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22.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3. 如何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

则? 24.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25. 谈谈当代大学生怎样树立诚信品质? 26. 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建设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27. 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28遵守网络生活中道德要求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29举 例说明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30简述《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31什么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2《劳动法》和《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3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 34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什么? 35简述我国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及关于结婚的相关规定。 36简述法律的一般含义及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37什么是法律制定、法律遵守、法律执行及法律适用?38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39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理解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40什么是法律思维方式?它的特征是什么? 41 大学生应该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权威? 42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43我国的国家制度包括哪些制度? 44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45什么是民法?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6简述我国民事权利制度的主要内容。 47简述我国合同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48什么是刑法?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9什么是犯罪?犯罪构成包括哪些要件? 50什么是正当防卫?什么是紧急避险?其成立条件分别是什么? 答案 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在学习要求,生活环境,社会活动都有变化的大学中首先要认识大学生活的新特点。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学会过集体生活也要独立: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树立独立生活的意识;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实力新的学习理念。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优良的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树立远大的理想。 2. 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修”课的意义和方法。这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实

读《中国近代经济史》有感

读《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后有感 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是一本写1840鸦片战争到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经济的著作。其主要内容有前言写了海盗掳掠和所谓“闭关自守”和所谓贸易自由和两次鸦片战争,第一章是介绍40年代初至70年代初西方入侵者对中国政治上的间接统治和经济上的暴力强制。如西方入侵者在中国的行动方式一般、为所欲为的海陆掳掠、惨绝人寰的“苦力”贸易、畅通无阻的鸦片走私和合法商品的走私漏税等。第二章是介绍农民大起义时期的经济形势。如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的破坏和阶级矛盾的激化、太平天国为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所采取的财政经济措施。第三章写了农民大起义失败后清政府强化封建统治的政策措施。如清政府强化封建统治和维护地主产权的政策等。第四章是介绍70年代初至90年代初国际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形势和中国经济半殖民地性的加深。第五章写了中国资本主义近代民用企业的产生及其和内外势力的联系和矛盾。 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是一本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深刻的著作。读完后给我了很大的震撼。首先,打开此书,就被书中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所感染。这种爱国主义激情没有任何偏狭之处,它完全是以全面、丰富的史实为基础。作者对伟大祖国备受外国侵略势力欺凌、侮辱无比愤恨,无情地揭露了外国侵略者凶残、卑鄙、毒辣的嘴脸。武装侵略、武力恫吓、通过条约掠取特权、在签约过程中玩弄花招、得寸进尺,在中国土地上横行无忌、极其凶残地凌辱、残害中国人民,等等。任何一个不怀偏见的中国人在读了这些后,都会加深对外国侵略势力的仇恨及其本质的认识,同时也会加深对伟大祖国命运的关切。再次。此书在一系列问题上大大拓展了我对知识认识广度和深度。比如我对两次鸦片战争性质认识的变化,以前是我认为就是列强的侵略战争,但看了此书后,我知道了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有许多外国侵略势力的走私、鸦片贸易、苦力贸易等而且这些外国侵略者的侵略活动也是论述鸦片战争性质的证据。所以我就认识到两次鸦片战争是西方列强“直接间接地对殖民地征服和掳掠的战争”。

社会经济史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之读后感 明中叶以后,社会经济繁荣,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在这种手工工场中,拥有资金、原料和机器的工场主雇佣具有自由身份的雇工,为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这种现象被学界称为“资本主义萌芽”。 从定义来说,萌芽指的是一种生产关系的出现,萌发尚未定型形成气候,而产生在某种意义上体现出规范性与规模。 生于萌芽状态的东西,本来不易辨识,也不容苛求。不过,资本主义萌芽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不仅要从微观上研究,还要从宏观上考察,才能定性。这里,我想提两点意见。 这是一种新的事物,代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总趋势,具有进步性;但具有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当中稀疏且微弱的特点;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体系本身缺乏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必要条件再加之清朝统治者的压制,因此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十分缓慢,在清朝几乎停止;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一直持续到鸦片战争前夕。 2从特征来说,资本主义萌芽指的是一种生产关系,而不是一厂一店,因而不能用举例子的 方法来论证。它指的是一种社会关系,而不是个别人之间的关系,因而不能孤立地看待。这种生产关系,是在封建社会晚期,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条件时产生的。在这以前,像在自然和社会史中许多事物一样,它会有一些偶发的、先现的现象,但不能因此认为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这就是说,在考察资本主义萌芽时,必须把考察的对象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之中,看这个地方、这个行业有没有产生资本主义的土壤和气候。同时,考察的对象必须有一定的量,不能相信孤证。必然性是存在于偶然性之中,社会性是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所以,真正的资本主义萌芽,总是具有多发性,是可以重复观察到的。 唐代何明远的丝织厂,仙君册的茶园,即使《太平广记》是可信的话,也只是一种偶发的、先现的现象。因为那时的社会经济条件还不允许新的生产关系出现。宋代经济有很大发展,当时的中国,在农业、基本手工业和科学技术的许多部门,都居于世界先进水平。我想,单从生产力来看,宋代已经有了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物质基础。但是,从生产关系和社会条件来看,租佃关系、徭役赋税和工商业等方面的封建束缚,还未见松弛,政治上的专制主义和意识形态的僵硬,较唐代尤甚。因而,它只能说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准备阶段。 阶段性 资本主义萌芽是封建社会内部的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它具有新生事物的生命力。它一旦产生,除非有不可抗原因,是不会中途夭折的,而是引导向新的生产方式。因而,真正的资本主义萌芽,应具有延续性和导向性。 这就是说,我们考察资本主义萌芽,是要探讨它的历史作用。如果只是一段插曲,也就不花那么大力气去研究了。任何经济现象,都是一个过程,不会突然发生,也不会蓦地消灭,必有它的继承性和发展阶段性。如果我们瞻前顾后,不满足于就事论事,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史,只能从明代后期,或者说从十六世纪写起。这以前,确也有些个别事例,如徐州利国监的冶铁,徐一夔《织工对》中的丝织工场,但都后不见来者,不能成为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起点。我们所考察的后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都延续到清代鸦片战争前,并有发展,

大一思修期末考试试论述题参考答案

26.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建设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生产场所与生活领域交叉重合的情况,使公共秩序的状况对社会生产活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有序的公共生活不仅有利于日常生活的和谐,也会促进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健康发展的保障。) 27.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基本特征:继承性、基础性、广泛性、简明性 主要内容:1.文明礼貌2.助人为乐 3.爱护公物4.保护环境5.遵纪守法。 28.遵守网络生活中道德要求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又可能因使用不当或缺乏规范而损害社会公德、妨碍社会的发展。当前网络活动中存在不少问题,已对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产生了极大危害,影响到一些大学生的生活,个别大学生甚至误入歧途。由此可见,网络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伦理道德作为其发展的支撑力量。 遵守网络生活中道德要求,有利于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有利于个人身心健康和个人品德的培养;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29.举例说明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指导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教育作用。

30.简述《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治安管理处罚法》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05年8月28日通过,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该法包括总则、处罚的种类和适用、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处罚程序、执法监督、附则,共6章91条。 1.《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立法目的 《治安管理处罚法》是加强新形势下的社会治安管理、维护公共生活秩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律保障。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立法目的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2.《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主要内容 (1)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指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产,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章将“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细分为“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妨害社会管理”共4类,110多种行为。 (2)治安管理处罚种类。《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治安管理

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试题

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试题 课程代码:00138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 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 )经济关系决定着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性质,是最重要的经济关系。 A.地主和农民 B.地主和自耕农 C.租佃制 D.赋税制 2.( )土地所有制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主要的土地所有制形式。 A.国家 B.自耕农 C.个体 D.地主 3.( )订立后,一位英国人曾指出:“这个条约从各方面看来几乎就是爱国者死刑判决书”。 A.《望厦条约》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天津条约》 4.( )成为外国资本在中国工业领域中最先侵入的部门。 A.航运业 B.加工工业 C.船舶修造业 D.银行业 5.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在外国列强与中国的贸易活动中存在着典型的( )。 A.鸦片贸易 B.倾销 C.不等价交换 D.欺骗 6.( )的经济思想,是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运动经济思想的最高体现。 A.洪仁玕 B.洪秀全 C.陈玉成 D.孙中山 7.发展中国近代工业,希望多少能够抵制西方的( ),成为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经济 发展的重要特点。 A.侵略 B.工业品 C.商品倾销 D.不平等交换 8.( )的动机是19世纪80、90年代近代民用工业创办出现高潮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 A.求强 B.求富 C.富民 D.原始积累 9.湖北枪炮厂由( )创办。 A.左宗棠 B.李鸿章 C.张之洞 D.陈启源 10.( )不仅是清政府创办民用工业的一种最重要的形式,而且也是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一个基 本阶段。 A.官办 B.官商合办 C.中外合营 D.官督商办 11.《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割让( )、辽东半岛给日本。

中国钱币史话及博物馆观后感

中国钱币史话及博物馆观后感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私有制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产生了商品和商品交换,商品交易由低级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历史必然性决定了货币的出现。“兴亡谁能定,盛衰岂无凭”钱币史既是一部政治史和经济史,又是一部人类发展史。钱币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今人观察古人的一面镜子。在观看了中国钱币史话和参观了博物馆之后,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中国货币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在货币的世界里,在方圆的乾坤中,我们可以看出朝代的兴亡更迭,可以看出文化的不断传承,也可以看出社会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 通过视频观看和实地参观我清楚地了解到我国的货币发展历程: 原始社会时期 早在公元前21世纪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用贝壳充当货币,称为贝化(货)。已发现我国充当货币的海贝,有虎斑宝贝、阿文绶贝、拟枣贝等。贝在我国古代货币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夏、商、周三代的重要物品货币。以朋为计量单位。小贝十枚为一朋。 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 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形成所谓布币、刀币、圜钱和蚁鼻钱等四大铸币体系,事实上这是当时我国古代四大经济区域影响下的产物。处在中央地区的周、晋,是使用的布币;东方的燕、齐使用刀币;西方的秦国使用布帛和圜钱;南方的楚国铸行金币和蚁鼻钱。用青铜铸造的蚁鼻钱形状像海贝,上面刻有特殊的铭文,看上去很像一张面容怪异的尖长的人脸,所以又被称为“鬼脸钱”。楚人尚巫,或许,正是这一张张的“鬼脸”,寄寓了楚国人崇尚巫道灵异的浪漫奇想。中国钱币史话中 秦汉货币 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于公元前二一○年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货币的统一,结束了中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一次重大演变。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一直沿续到民国初期。 汉初,听任郡国自由铸钱,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文帝时“除盗铸钱令,使民放铸”,于是“盗铸如云而起”。这既造成了货币的混乱,又使富商大贾操纵铸币权,富比天子。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五铢钱成为当时唯一合法货币。从此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这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一次重大演变。 王莽时期的货币 王莽自居摄二年(公元七年)开始,先后实行了三次币制改革,钱制混乱,但铸造了举世瞻目的精美货币,其铸钱质量却是一代鼎盛,王莽钱书法采用悬钱篆,铸钱无论圆钱,布币、刀币,外廓高挺,对文字保护甚佳,因而王莽被称为“古今铸币第一人”。王莽还铸造了许多大钱,一枚“大泉五十”重量只及西汉五铢钱重量的二个半,却要当五十个五铢钱用。意味着每发行一枚大钱就要从百姓手中夺走四十七个半五铢钱财富,这虽然是一种敛财手段,但也为以后货币制度的变革打下了基础。 三国货币 魏、蜀、吴史称三国,此时期币制复杂,再加上战火纷飞,史记不详,如今被断为三国时期货币,其铸地和铸时,难以解分。三国时候,不同地域钱制各有差异:魏得五铢;蜀铸五铢外,另有直百五铢;吴有大泉五百,大泉当千,大泉二千,大泉五千等。 两晋南北朝货币 史书关于西晋铸钱只字未提,当时主要行用五铢钱。西晋统一中国时,府库充实,国力强盛,因此,除了沿用汉代旧钱之外,应有自行铸钱。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后,各少数

大一思修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一思修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在学习要求,生活环境,社会活动都有变化的大学中首先要认识大学生活的新特点。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学会过集体生活也要独立: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树立独立生活的意识。 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实力新的学习理念。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培养优良的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树立远大的理想。 2.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修”课的意义和方法。 这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学科。 意义:(1)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2)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

(3)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方法:注重学习科学理论。 注重学习和掌握高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 注重联系实际 注重行知统一。 3.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的理解? 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解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这四个方面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2018届辛集市育才中学周考测试卷——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检测:中国近代史前期(1840-1911)

辛集市育才中学周考测试卷 高三历史 卷Ⅰ单选题部分 (每题2分,共70分) 1.根据《南京条约》文本,五口通商后,中方认为英人可在各口岸的港区居停,不得入城;英方则坚持要到城内活动。咸丰帝认为夷人入城事关中外大防,有损天朝体面。广州官府默许士绅煽动排外情绪,引发1849年反入城风潮。这反映出 A.清政府被动实行开放政策 B.广州官民合理维护主权 C.清政府华夷观丝毫未改变 D.列强曲解条约扩大侵略. 2. 参加《南京条约》谈判的清朝饮差大臣伊里布等人认为,中英双方协定后的关税要比原有的自主关税略高,所以这是外交的成功。这一认识反映了他们 A. 践行“夷师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B. 固守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 C. 曲解“最惠国待遇”的规则 D. 缺乏近代国家主权的意识 3. 1858年中美《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大清国大臣与大合众国大臣公文来往,应照平行之礼,用.用“照会”字样;领事等官与中国地方官公文往来,亦用“照会”字样。这一规定 A. 扩大了美日在华的领事裁判权 B. 表明中美两国开始平等外交往来 C. 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D. 反映中国被迫接受近代外交规则 4.“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如有重大交涉事件发生,则由皇帝简派钦差大臣负责办理。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外国公使强行驻京,西方诸国相继在北京建立了使馆。咸丰十年,清政府宜布在北京正式建立专掌外交事务的专门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开启近代外交的旅程 B.清政府己彻底放弃了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C.中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近代外交体系 D.体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特征 5. 1875年3月,李鸿章在处理马嘉里案时提到,马嘉里未经中国地方官同意,擅自带领武装探路队深入中国内地,“不独有违条约,亦显悖万国公法……中国自主之国,岂容他国无故调兵入境?”这说明 A.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B.李鸿章具有国家主权意识 C.清政府对外自主意识增强 D.李鸿章否认领事裁判权 6.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中间跨越50年,中国社会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真正的变化是从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开始的。得出上述结论的主要依据是,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 A.开始对军队进行西式改革 B.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的成效 C.实业救国已成为主要思潮 D.上层建筑变革提上历史日程 7. 1875年,清政府制定了“海防”和“塞防”并重的国防战略。十年后,将海防建设作为重点,并最终形成了“三洋设防,北洋为重”的海防格局。这一变化是基于A.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深刻教训 B.海疆与京畿地区的安全考虑 C.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建与发展 D.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反应 8. 1899年,美国政府提出了如下对华政策:各国要维护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该政策有助于 A.实现各国利益均衡 B.维护中国主权完整 C.平息列强在华矛盾 D.扩大美国在华利益 9. 太平天国举行科举考试,要求白话写作,题目选自《圣经》、基督教论著和太平天国诏书,如“耶稣舍命待何为”;考生来自三教九流,包括算命人和巫师等;科试中榜率高,如湖北一次科试,1000名考生800人中榜。此科举考试 A.弥补了传统科举制的不足 B.推动了白话写作成为主流 C.使基督教取代了儒家地位 D.无法起到举才选能的作用 10. 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后,立宪派首领汤化龙起草通电以咨议局、商会、教育会名义请各地响应。各省宣布独立时,很多省是新军起事,咨议局服从,立宪派主政。革命派依赖新军的实力,立宪派凭藉社会声望。这可以佐证 A.辛亥革命的成功是立宪派和革命派共同努力的结果 B.新军是推翻清王朝统治的主体力量C.立宪派和革命派的共同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各省独立是革命派与立宪派的合奏11. 1912年春,孙中山代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两个“临时”的提法从本质上体现了 A.革命党人为袁世凯夺权留余地 B.革命党人追求民主共和的精神C.孙中山不计较个人名利的品质 D.中华民国政权还缺乏人民支持12. 从1849年到1911年,清政府财政收入中的农业税收入由77%下降到16%,而工商杂税收入(包括盐课、关税、厘金、官业收入、杂税等)则由23%上升到69%。影响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B.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C.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转为出超 D.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13.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外国企业由于拥有巨额资本和强大的生产力,即使在偏僻的山村,其产品比中国对手也更畅销。……把传统纺织作为副业生产的农村妇女失去了工作,农民则连勉强糊口也日益艰难。”这一现象的影响是 A.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 B.外国商品完全取代国货 C.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D.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强大 14.“与近代经济思想家不同,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材料旨在强调 A. 洋务官员思想的落后性 B. 洋务官员的主观随意性 C. 洋务运动的客观进步性 D. 近代工业化道路偶然性 15. 有人针对洋务运动指出:中国欲借官厂制器,虽百年亦终无起色,必须准各省广开各厂,令民间自为讲求,如国家欲购枪炮船械机器,均托民厂包办包用,其试不如式者,虽定造亦必剔返,则人人有争利之心,亏本之惧,自然专心致志,实力讲求,以期驾乎西制之上。此人主要强调的是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读书笔记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读书笔记 一、出处;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二、《中国历史通论》的研究综述 王家范,1938年生,江苏昆山人。1957入华东师大历史系,1961年留校任教。80年代起,转向社会经济史研究,以明清江南为中心课题,史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探索也多有兴趣。著有《中国历史通论》、《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及《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经济结构试析》、《明清江南市镇结构及其历史价值初探》、《明清江南消费经济探测》、《晚明江南士大夫的历史命运》、《对社会历史认识的若干思考》等论文。其《中国历史通论》讨论的范围覆盖了直到今天为止全部的中国历史,全书分为前编、绪言、后编。我这里主要是对第五六讲做一简单介绍以及观点,我个人更侧重于与对农业的起源及对社会变革影响的研究。 三、分析与评价 (一)农业经济的内环境与外环境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中国向称以农立国,没有人会对农业在中国传统社会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产生怀疑。战国时期我国传统社会已经确定以多锄多肥、精耕细作为特色的劳动力高度密集类型的集约农业。不同学者对农业起源有不同的概括;1、考古学家认为人类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狩猎采集群体为脱离日益不利于狩猎的生态,开始走出山林寻找山麓地带谋生,初步形成高级采集经济乃至刀耕火种的农业;二,为了获得更多的劳动收入由山前走向河谷阶段;三,循着气候,地形的规律走向江河平原,顺着水流流向,向适合农耕的更优良的地区发展。随着农业的进步给游牧民族的形成奠定的基础,各个部落的地区位置,气候,土壤的不同,收获不尽相同,慢慢人类差距就被拉开了,各个部落开始争夺生存空间二展开战争。2、农史专家认为中国不仅是农业起源的最早中心地之一,至少在六七年前农业发展水平已经不低,人们懂得因地制宜,形成北方以粟为主的旱作农业和南方以水稻为主的水作农业两大系统并行发展的格局,总而言之,中国传统农业具有起步早、扩展快的特征。王家范先生提出以前学者过分偏重自然适应一面,而对挑战与迎战一面有所忽视,由于南方较北方地区更适合种植,因此北方争地局面较严重,更显示出顽强的活力,这也是中国前期文明的中心

大一上学期思修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一上学期思修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在学习要求,生活环境,社会活动都有变化的大学中首先要认识大学生活的新特点。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学会过集体生活也要独立: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树立独立生活的意识。 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实力新的学习理念。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培养优良的学风。勤奋。严谨。。创新。 树立远大的理想。 2.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修”课的意义和方法。 这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学科。 意义:(1)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2)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 (3)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方法:注重学习科学理论。 注重学习和掌握高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 注重联系实际 注重行知统一。 3.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涵及重要意义的理解? 科学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容。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解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这四个方面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重要意义;是党在思想理论建设上的一个重论创新。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考试题库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题库(简答、名词解释) 简答: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 1.限定通商口岸从事对外贸易 2.对进出口货物也实行严格的限制 3.对于外国来华贸易的商人,政府也对他们的活动加以种种限制 4.从事对外贸易的机构是中国政府特许设立的商行 北京条约及内内容 1860年10月24日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侵略者交换天津条约和订立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1.公使驻京 2.开放新口岸 3.内江通商 4.内地传教 5.控制海关 6.掠卖华工合法化 7.鸦片贸易合法化 买办的产生与作用 买办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产生的,最初是指那些被外国洋行雇佣的中国代理人。买办从产生之初就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为外国资本主义进行经济侵略服务的 作用:买办不仅是起着媒介和经纪人的作用,而且一步步地发展为经销和承购,包购包销,买办按照洋行规定的数量和期限,完成购销任务。而买办为了洋行和自身的利益,则在全国组织起一个推销外国工业产品,收购中国土产的商业收购与销售网络 通商口岸城市集中体现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特点 1.这些口岸城市为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和掠夺的据点 2.其次西方列强在这些口岸城市设立租界,取得治外法权,成为国中之国 3.再次,西方列强在通商口岸城市投资设厂,兴办各种实业,直接渗入到中国的经济生活之中,并逐步取得垄断和独占地位 4.最后,殖民地经济生活方式的盛行,是通商口岸城市经济的一大特色 <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思想及其历史局限性 1.在土地制度方面,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2.在社会生产方面,他极为赞赏的是小农经济的经营方式,并据以设计理想社会的生产形式 3.洪秀全提倡男女平等,特别是经济生活中主张妇女享有平等,独产的地位 4.在对外关系方面,洪秀全反对闭自守局限性:洪秀全的经济思想,是中国历史农民起义运动经济思想的最高体现。但是他不可避免地还有小生产者的封建落后性,推行绝对平均主义,禁欲主义和军事化的社会生活是注定行不通的。这都反映出他经济思想的乌托邦性质 中国资本原始积累的特点 1.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经济扩张,改变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轨迹,刺激并推动着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增长 2.适应近代工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3.地主,官僚,商人,买办及少数华侨的货币财富开始投资创办近代工业,为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提供了最初的货币财富 4.在十分不利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清政府在创办近代工业,进行资本积累中曾经起过不可替代的作用 清政府创办近代工业的的封建性 1.清政府创办的企业是为巩固清政府封建统治出发的 2.清政府创办的这些企业实权均操在少数洋务派官僚买办之手 3.清政府创办的企业通过政权往往对一些行业和部门实行垄断经营,并享有特权 4.清政府创办的这些民用企业和军事工业具有浓厚的买办性 实力雄厚的外国资本在华投资的主要特点 1.外国在华投资的主要领域是贸易,金融等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部门 2.外国在华工业投资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中国的长远的经济发展,而是为了西方列强更好地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和掠夺 3.外国在华投资主要集中于利润丰厚的经济部门,如银行,航运等行业 4.外国在华投资主要集中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通商口岸,而投资在内地则极为罕见 辛丑条约对中国的经济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首先,如此巨大的战争赔偿几乎成了套在中国政府头上的沉重枷锁,从此之后这个政府只有对外国俯首贴耳,再也不能在外国列强面前"胡作非为" 2.其次,条约规实,允许外国在中国驻扎军队,这是对中国国家主权的空前危害 3.再次,外国侵华势力压迫清政府对统治集团进行清洗,所有反对与外国建立各种政府经济关系,支持义和团的人都遭到清洗 善后大借款 1913年袁世凯政府以办理善后为名,向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筹措的借款借款总额2500万英镑,实际到手760W,而规定47年还清的本息竟达6789.36 W.合同规定,以中国盐务收入的全数,关税中除应付款项外的余款,再加上直隶,山东,河南,江苏等省所指定的中央税款,充当此次借款的担保。合同还规定,中国必须聘请外国人掌管盐税征收事务。 至此,中国盐税大权完全落到外国人手里 国民北京政府为鼓励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实行了哪些新措施 1.中央政府设工商部,下设矿务,工务,商务三司 2.颁布一些保护工矿业发展的法规

大一思修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1)(00001)

1为什么说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答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具体体现在首先一个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同时并存不可偏废不可能只有自我价值而没有社会价值也不可能只有社会价值而没有自我价值。其次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个人只有把自己同社会和他人联系起来积极地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才能实现自我价值。也就是说当人们在追求自我需要满足的时候如果同时也满足了社会的需要这时便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了起来。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有哪些答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这是人们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其次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因此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增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主观条件。理想的作用是什么答理想的作用有第一是人生的指路明灯。第二是人生的精神支柱。第三是人生的力量源泉。第四是防腐拒变的思想武器。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客观标准是什么答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客观标准一般可依据三方面标准一是这种理想是不是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是不是合乎历史的发展方向二是这种理想是不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脱离是不是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三是这种理想是不是为社会的大多数人谋利益是不是有益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什么说社会实践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途径答社会实践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途径其原因是第一社会实践是检验信念正确与否、科学与否的惟一标准。第二社会实践是科学知识产生的源泉知识的发展和人们对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实践。第三社会实践是真理性认识上升社会主义信念的关键环节。 2简述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答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主要有第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整体主义思想第二勤劳勇敢、酷爱自由的民族精神第三乐群贵和、孝慈友恭的传统美德第四崇尚志向、重视节操的精神境界。此外谦虚谨慎、务实求真、廉洁奉公、艰苦朴素、诚实守信、尊师敬业等也为人们熟悉和实行。试论我们强调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答为了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应当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首先人是要有道德的每一个人都应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其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需要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再次社会主义道德要求是大多数人都能做到的。 什么是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答1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础 2 诚实守信。诚实守信这一职业道德标准是职业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石3 办事公道。办事公道是处理职业内外关系的重要行为准则4服务群众。服务群众满足群众要求尊重群众利益是职业道德要求的目标指向的最终归宿 5 奉献社会。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婚姻家庭道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婚姻家庭道德是在婚姻家庭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道德观念其主要内容是 1 婚姻自主真正奠定在爱情基础上的一夫一妻制夫妻双方应该互敬互爱。 2 在家庭生活中赡养尊敬老人抚养教育子女与邻里和睦相处。2 注意计划生育勤俭持家爱家爱国。 男女恋爱中的基本道德要求是什么答1恋爱应是以寻找爱情、培养爱情为目的 2 恋爱应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平等履行道德义务3 恋爱过程中要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 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的关系1道德品质是在道德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2 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综合体现3 形成了的道德品质对道德行为有指导和支配作用。总之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积累和结晶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客观内容和外在表现。 良好道德品质的基本范畴是什么答1 正直无私2 忠诚守信3 仁爱互助4勇敢进取5 敬业好学6勤劳节俭7 谦虚谨慎8遵纪守法9文明礼貌。什么是友谊它是如何获得和发展的答友谊有以下三个特征 1 友谊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友爱是相互间爱的给予。2 真正的友谊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力量是人类美德化为情感的无偿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