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校史沿革简况(1)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校史沿革简况(1)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校史沿革简况(1)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校史沿革简况(1)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校史沿革简况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1933年3月创建的上海市私立大公职业学校。 1953年8月所组建的上海船舶工业学校是以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为主体, 并入上海市高级机械学校4个船体制造班、上海水产学院附设上海水产学校2个轮机班、福州工业学校各1个船舶、机械班组建而成, 而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是1952年9月由上海私立大公职业学校调整更名而来。具体沿革情况如下:

(一)上海私立大公职业学校(1933—1952)

1933年春,鉴于当时旧中国实业落后,生产教育亟需提倡,遂有创立私立大公职业学校之计议。由实业界巨子和社会“名流、达官”陆风竹(中华印书馆总经理) 、蔡同浩(蔡同德药店店主) 、朱文绮(启明印染厂总经理) 、吴蕴初(天厨味精厂厂长)、郑洪年(暨南大学校长) 、陶百川(敬业中学校长)、方椒伯(上海市商会委员)、朱企洛(中华医院) 、张于泰(开成硫酸厂常委)以及吴醒亚、汪延松、吴开先、俞鸿钧、姜怀素、童行白、林美衍、陆京士、杜月笙、屈文六等19人组成上海市私立大公职业学校董事会,吴开先任董事会主席, 推林美衍为校长。是年秋,赁屋于上海市小南门乔家浜(梅家弄)开学,设机械、土木、商科、应用化学四科,学生113人.同年,在沪南龙华路局门路辟隙地四十余亩,集资筹款六万余元,建造新校舍,先后落成三层楼教职馆、三层楼学生宿舍、教职工宿舍、大公机械厂、食堂、商店、医疗室以及各种实习和运动场所。1934年11月迁入新校舍, 并附设初中部,是年在校学生350余人,专任教师30余人,经报当时的上海市教育局立案复查考核后,准于立案,并呈准教育部备案。1936年,学校在校学生1000余人。

1937年, “八.一三”凇沪抗日战争爆发,因学校与江南造船厂毗邻,校舍崔巍,目标极著,遭日军轰炸,损失奇重,为策安全,奉政府当局命令,将上海市私立大公职业学校一部分内迁至四川省重庆市小龙坎,并于次年秋招生600余人开学上课,我院原六系名誉系主任、焊接专家沈世瑶教授曾任教于重庆市私立大公职业学校,一部分迁至浙江省天台县,租房专办普通科,留沪部分在“租界地”霞飞路、江西路、汉口路几经辗转,租屋艰难办学,因校长林美衍忙于重庆大公职业学校事务,董事会另推施督辉为副校长,主持上海留守部之校务。据1946年呈教育局验印留底名册记载, 1937年至1942年抗战期间,历届毕业生有350人。

抗日战争胜利后,由校长许恒呈报的“为复校事呈请准予备案”的报告获上海市教育局批准后,私立大公职业学校由重庆迁回上海。由于原址校舍、器材等曾被日军侵占并辟为司令部,后又拨给毗邻的江南造船厂, 当局另拨给上海市虹口区峨眉路400号原日军占据的俱乐部四层大楼为新校址,继续办学,并组成新一届上海市私立大公职业学校董事会,胡厥文(新民机器厂厂长、解放后曾任上海市副市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主任委员等职) 、施复亮(民建副主任委员) 、俞寰澄、钟道赞任常务董事和其他15位人士任董事的董事会,董事许恒任校长, 1948年9月有教职员32人。

上海解放后,上海市军管会中教处派中共党员许海涛任上海市私立大公职业学校教导主任兼政治教员,由民主人士、作家、文史专家孔另镜任校长,孔另镜离任后由许海涛任校长(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校中共党支部书记。1950学年,在校学生457人,其中初级机械科2班85人,高级机械科7班261人(含应届毕业生29人) ,土木科2班58人,商科2班53人, 1951年, 全校教职员工41人,其中专任教员28人,兼任教员3人,技工4人,工友6人。后来任上海机械学院院长的陈之航、后任上海船舶工业学校教务科长又任华东政法学院副院长的江训厚、后任上海船校科主任又任我院副院长的冯敬义、后任上海船校科主任又任我院教务处处长的吴新柏以及任上海船校科主任的林晓阳等均曾任教于上海市私立大公职业学校。学校为了生产自救,解决办学困难和增加学生生产实习,充实技术教育,经申报上海市教育局批准、工商局登记创立大公机械制造厂,教员冯敬义、陈之航分别兼任正、副厂长。根据学校今后向专业化、单一化方向发展的要求, 1951年秋经批准,将商科2班共35人转入上海市财经学校和上海中学商科,将初中普通科一下1班20人并入上海市民本中学,为提高办学效率,又将人数过少的高级机械科二上春季班1班13人并入同济高级职业学校。学校至1952年上半年在校学生565人,其中初级机械三上1班18人,高级机械一下6班352人,高级机械二下3班139人,土木一下、二下、三下3班80人,随后,土木科除毕业班外,一、二年级2班调整并入华东交专。

1

(二)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1952.09—1953.08)

为了有计划的培养中级工业技术人才,以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 1952年6月27日,由陈毅市长签署的上海市人民政府给上海市教育局的沪府秘二5602号文称“1952年6月12日沪教中(52)第1236号报告拟于1952年度第一学期起接办私立大公职业学校新建技术学校……" ,1952年7月3日上海市教育局以沪教(52)字第1423号文发给上海市私立大公职业学校称: “为了有计划的培养中级工业技术干部以应国家建设需要起见, 自1952年度第一学期起,该校改归公立,并更名为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其校长一职由原校长许海涛代理,希将该校全部校产、以及员工、学生名单,造具清册,报局核备”。上海市私立大公职业学校改办为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后,调整专业设置,设机械、电机两科,选优秀毕业生留校(如后来在我院任系主任和总支书记的严汝扬、程超云以及任上海船校团委书记、教务科长和后来任上海中山医院党委副书记的沙启善等)和增派教师充实教学力量。当年有在校生729人,其中机械科631人,电机科98人,教职员工66人。

(三)上海船舶工业学校(1953.09—1971.02)

镇江船舶工业学校(1971.02—1978.12)

1953年,上海市教育局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 “为了更适合于中央教育部所规定的招生任务并使调整后的各校设科能力更进一步集中起来” ,针对上海工业性质中等技术学校“业务领导关系不正常、培养目标不明确,师资、设备很困难,设科不合单一化、专业化,学校设置、设科能力不能适应国家需要”等问题,对华东地区和上海市工业性质中等工业技术学校进行调整整顿。根据上海市工业性质中等技术学校调整计划执行方案,组建中的上海船舶工业学校业务关系隶属于第一机械工业部船舶管理局,并成立由部队转业军人余西迈任组长,转业军人龚积霆、陈怀友、留德专家蒋易均、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校长许海涛为组员的调整执行小组。方案执行结果是,以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为主体,并入上海市高级机械学校船体制造科、上海水产学院附设水产学校轮机科和福州工业学校船舶,机械科,组建成上海船舶工业学校,其中,上海市高级机械学校并入学生191人,专任教师2人,并入的学生占该校学生总数的12%,该校改名为上海第一机器制造学校,后升格为上海机械专科学校,上海水产学院附属水产学校并入学生85人,专任教师1人,原校继续存在,后归并上海水产学院,即现在的水产大学;福州工业学校并入学生84人,专任教师1人,原校继续存在。与上述三校原校继续存在的情况不同,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整体与上海船舶工业学校合一,原校址作为船校的第二部,次年并入新校址,原校不复存在。就并入的学生数和教工数的比例而言,学生;机电工业学校占62%,上海高级机械学校占20%,上海水产学校占9%,福建工业学校占9% ,教工;机电工业学校占90%以上,而其它3校总和所占不到6、7%。

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之所以被认定是组建上海船舶工业学校的主体,其理由是:

一、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729名学生除应届毕业生56人及机电科98人(随调教师1名) 调整至上海电器制造学校外, 其余575名学生组成上海船舶工业学校二、三年级班级中的大多数,教工则占极大多数。

二、虹口区峨眉路400号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户籍经报上海市公安局哈尔滨路派出所更改户名为上海船舶工业学校第二部。

三、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教职工工会关系经呈报上海市总工会,准允由黄浦区教育分工会转移至上海市五金工会与上海船舶工业学校工会统一领导。

四、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校长许海涛任上海船舶工业学校教务副校长,其中层干部林晓阳、吴新柏任船校教务副主任,薛家玉任总务副主任,张其维任辅导科负责人,而其他正职行政干部一般由刚转业的部队干部担任,总之,其教师和教学领导骨干基本上均来自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

组建后的上海船舶工业学校新校址在上海市浦东庆宁寺,学制为三年, 1953年9月,设置船体、机械、焊接三个专业, 25个班级,在校学生1311人,其中当年招收新生374人,组成一年级8个班级;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的575人组成机械科8个班级(含二年级2个班、三年级6个班)和焊接科3个班级(含二年级2个班、三年级1个班) ;上海市高级机械学校并入的191人组成船体科一、二、三年级各一个班;附设水产学校并入的85人组成机械科二年级1个班(其中28人插入其它班级) ;福州工业学校84人组成机械科一年级、船体科三年级各1个班。归纳起来,上海船舶工业学校1953/1954学年二、三年级共17个班级中有11个班

级来自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占总量的65% ,其他三校并入的仅6个班, 占35% ,而且所设置的三个专业中,

2

有两个专业的学生多来自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 (见附件34 "1953/1954学年上海船舶工业学校人数、来源及分布情况表” )

综上所述,在上海市工业性质中等学校1953年的调整整顿过程中所组建的上海船舶工业学校是以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为主体,而它的前身则为1952年9月被归公更名的创立于1933年的上海市私立大公职业学校。

上海船舶工业学校1953年10月更名为上海船舶制造学校, 1958年11月和1960年3月,曾两度升为上海造船专科学校,因国家计划调整,分别于1959年6月和1962年8月定为中等专业学校, 1963年4月复名为上海船舶工业学校。

1970年3月, 奉第六机械工业部军管会令,将上海船舶工业学校搬迁至江苏省镇江市。1971年2月学校更名为镇江船舶工业学校,并于同年10月恢复招生。

(四)镇江船舶学院(1978.12—1993.06)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1993.06— )

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镇江船舶工业学校升格为镇江船舶学院。1993年6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华东船舶工业学院。

纵观学校整个办学的沿革过程,从1933年创立上海市私立大公职业学校,到1952年接办归公更名为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 1953年以其为主体组建成上海船舶工业学校, 1978年升格为镇江船舶院, 1993年更名为华东船舶工业学院,至1998年,当学院建院45周年之际,追溯其前身--1933年创立的上海市私立大公职业学校,校史已历65周年。(见附图:校史沿革图)

阮永芳编撰于1997年

3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1933~1997校史沿革图

4

校情校史知识竞赛

校情校史知识竞赛·学习资料 部分原始题库: 《壹.单选题》 1.________________,山西商务局代表曹中裕与福公司代表罗沙第正式签订了《山西商务局与福公司议定山西开矿制铁以及转运各色矿产章程》(简称《山西矿务章程》)二十条。(A) A.1898年5月21日 B.1909年5月21日 C.1898年6月1日 D.1909年6月1日 2.______________第十三条规定:福公司于各矿开办之始,即于矿山就近开设矿务、铁路学堂,由地方官钟选取青年颖悟学生二三十名,延请洋师教授,以备路、矿因材选用。(B) A.《福中矿务学校管理规则》 B.《河南矿务章程》 C.《山西矿务章程》 D.《办事专条》 3.按照《河南矿务章程》,英国福公司攫取了“专办怀庆左右、黄河以北诸山各矿”______的权利,办理河南矿务的主体名义上是河南豫丰公司,但是各种实权都掌握在福公司手中。(B) A.70年 B.60年 C.50年 D.40年 4.1905年,山西各界人士掀起了收回矿权运动,在向福公司交付了_______万两银子后收回了福公司在山西的采矿权。(A) A.275 B.300 C.425 D.450 5.1909年3月1日,《办事专条》签订几天以后,路矿学堂终于在河南焦作得以创办,校址选在焦作煤矿附近的西焦作村,占地______。学校名称定为“焦作路矿学堂”。(B) A.40亩 B.50亩 C.60亩 D.70亩 6.福中总公司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大型中外合资企业之一。它初成立时有矿工8400人,占当时全国500人以上的工矿企业工人总数的7.7%,煤炭年产量长期在中国居第___位左右。(C) A.1

加强校史档案管理 提高高职院校美誉度

加强校史档案管理提高高职院校美誉度 作者:豆亚玲 来源:《办公室业务(上半月)》 2016年第11期 现在的高职院校大都是由各地市的多所中专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其历史渊源都很深。校史 是在建设、发展、改革进程中各种教学、科研成果的长期积累,是对学校历史发展过程的真实、客观的记录。挖掘、管理校史不仅对于总结办学规律,推进教学改革具有重要作用,还可以很 好地梳理学校的发展历程,传承学校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精神,服务于学校科学研究,实现人才 培养的目标。 一、校史档案在高职院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学院悠久文化历史的再现。高职院校的校史,真实再现学校组建、壮大、发展历 史过程中各方面的重要工作,包括各中专学校合并前的创始人、建校时间、办学宗旨、教学、 科研、师资队伍建设、院系调整、历任学校领导、杰出校友、重大的校园活动、国际交流活动 及新合并成高职院校的发展历程。通过查看校史,学校以前的各种历史活动及成果都会清楚的 展现出来。 (二)高职院校校史档案是学院发展、改革、科研、办学思路等各方面的经验、教训的总 结和积淀。直接从档案的表现形式来看,校史档案上保留着历史的真迹,能够还原历史,我们 的档案管理人员通过整理、归纳、分析可以掌握合并之前各学校各专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过程 中遇到的困难,以便于我们总结经验,把发展不好的专业及时进行改制、把不好的教育管理模 式及时进行重新提升,可以总结性的提出新的有利于现在合并后的高职院校发展的先进管理经验。 (三)高职校院的校史档案同时也是传承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目前作为国家大 力发展扶持的重要院校,加之都是由原来各地市的中专院校合并而来,文化底蕴是相当深厚。 高职院校作为每个地市的重要教育基地,必须要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的文化氛围,而 校史档案中涵盖着营造文化氛围的重要元素,要把这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播到每个师生的心中, 就要靠完善的校史档案,并使其深入到全院师生心中。校史档案中蕴涵的历届优秀毕业生是学 院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素材。 (四)校史内容丰富、客观,对科学研究的提供了重要依据。对不同时间段的校史档案进 行分类、归整、研究,可以查找、总结出高职院校在合并之前及合并后发展中的各种有利及不 利于学院发展的工作思路及教学方法,为学院领导决策学院今后的教学改革及发展方向提供了 有力的科学保障。 二、提高校史档案管理的途径 (一)成立校史展览馆。高职院校的发展是一项长远的工作,越是发展其校史资源越是丰富,通过总结经验与教训,提炼出大学文化发展方向,成立专门的校史展览馆。校史展览馆每 学期分批次对全校师生开放,将学院的发展历史、重要校园活动及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及图片 在校史馆中展览,可以展现学校的辉煌历史和丰厚的人文精神底蕴,可以提高学院形象和在社 会各界中的知名度,扩大学校对内对外影响度,促进校际、国际交流与合作,同时能唤起校友 的美好回忆,增强师生对大学精神和文化的认同感,激励校友回报母校,激发师生对学校的自 豪感。 (二)明确校史档案的收集范围。校史档案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图片、声像、文件 资料及各种荣誉证书等方方面面。学院要明确专人负责校史档案的收集工作,每年要定期对外

校史校情类

1、章开沅主要研究的__辛亥革命___方面的历史。 2、我校的办学任务是:以育人为己任 3、邓小平是_中原大学____的创始人之一。 4、图书馆的新馆于__2010年___年竣工。 5、___ 1997年__年,华师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名单。 6、学校有国家重点学科:8个 7、华中师范大学第一任校长为:章开沅 8华中师范大学档案馆成立于1991年 9、我校坚持以师范为亮点的办学特色 10、1953年10月改名为“华中师范学院”,成为一所文理科综合性师范大学。 华师校歌是《南湖秋月》 11、华师最美宣传片是《爱在华师》 12、华师校园有中华民国已故大总统黎元洪的墓 13、华中师范大学校庆定于10月2日 14、2005年,学校正式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名单 15、华师的办学理想为“以生为本,以师为先” 16、110周年校庆主题为“传承百年学府文化,凝聚四海校友情谊” 17、三博”文化气象是指“博爱、博学、博雅” 18、我校发展战略是“一体两翼” 19、我校设有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 20、现任校长:杨宗凯 现任党委书记:马敏 21、音乐学院前身是华中大学教育学院音乐组,1932年4月举办首次年度音乐会。4.音乐学院1953年成立音乐系,1986年恢复重新,2004年建院。现设有钢琴、器乐、声乐、理论、舞蹈系、一个音乐研究所和一个行政办公室。有音乐学(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两个本科专业和舞蹈方向(音乐学专业),并拥有音乐学与舞蹈一级硕士学位点。 22、历史文化学院设有历史系、文化学系、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中国历史文献研究所、楚学研究所、道家道教研究中心、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理论研究武汉基地。 23、历史文化学院有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历史文选、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国古代史课程列入国家精品课程建设。 24、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是从事教育信息技术以及教育信息化领域科研和成果转化的研究开发机构,是华中师大教育信息学科和人文数字化研究的平台。

2012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学科博士发表论文规定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建筑学院学位分评委员会决定,对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学科的博士生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规定如下: 1.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学科的博士生在学期间,应作为第一或第二作者在学院认定的国内外学术期刊上至少发表与博士学位论文内容有关的有效学术论文3篇(导师应为第二或第一作者)。其中,至少有1篇论文发表在EI、SCI、SCIE(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的网络扩展版)、SS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制作的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A&HCI(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制作的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数据库)等重要检索源期刊或其替代期刊上(见附件1)。 注:EI、SCI、SCIE、SSCI检索源期刊以哈工大图书馆确认的期刊目录为准,不包含《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中、英文版)。 2.以外文全文在境外举办的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纸质或光盘版论文集正式出版)1篇与博士学位论文内容有关的学术论文,等同于在学科认定的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以外文全文在境内举办的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发表并在大会上宣讲1篇与博士学位论文内容有关的学术论文,或以中文全文在由一级学会举办的全国性学术会议发表并宣讲1篇学术论文,或在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上发表1篇并在大会上宣讲1篇学术论文,均等同于在学科认定的期刊上发表论文0.5篇,各类符合要求的会议论文累计只能相当于1篇有效学术论文。 3.在申请答辩时,至少有2篇符合要求的期刊论文已经正式发表,其中1篇应发表在EI、SCI、SCIE、SSCI、A&HCI等重要检索源期刊或本学科替代期刊上;在未发表的论文中至少有1篇具有具体的发表论文的期刊号或相当于1篇有效学术论文的学术会议录用通知函件。 4.对于进行跨学科交叉研究的博士研究生,其论文应发表在相关领域的中文核心期刊上,但只能有1篇被计入有效学术论文要求总数。 以上规定从2010年秋季学期入学的博士生开始实施。 2010年秋季学期以前入学且2013年4月1日以后正式答辩的博士生发表论文也需按此规定执行。 2010年秋季学期以前入学、2013年4月1日以前正式答辩的博士生发表论文仍可按原有关规定执行。 自2013年4月1日原有规定废止。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学位分评委员会 2012年4月

南京市1-67中的 中学校史沿革

南京市1-67中的中学校史沿革!(一起回忆下你的中学) 一中,还保留校名,在白下区 二中,改为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05年4月,与五十中、八中合并了,在鼓楼区中央 路长江新村8号 三中,还保留校名,在白下区 四中,还保留校名,在鼓楼区 五中,还保留校名,在白下区 六中,还保留校名, 七中,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中学 八中,2001年学校接受香港实业家田家炳先生的资助,更名为南京田家炳中学。现更名为"南京工业大学附属初级中学(八中校区)地址:南京市萨家湾46号 九中,改:东南大学附属中学,在玄武区 十中,改:金陵中学,在鼓楼区 十一中,改:南京大学附属中学,在鼓楼区 十二中,还保留校名,在下关区 十三中,还保留校名,在玄武区 十四中,还保留校名,在浦口区 十五中,改:南京金陵职教中心 十六中,已撤销,在鼓楼区的,位置就在现在中山北路虹桥路口 十七中,还保留校名,在浦口区 十八中,改:南京市旅游.营养职业学校,秦淮区南京市剪子巷84号 十九中,改:文枢中学 二十中,改:文枢中学 二十一中,下关电大,在下关区公共路12号 二十二中,还保留校名,在白下区文昌巷63号 二十三中,改:三中初中部(九条巷8号) 二十四中,还保留校名,在白下区大香炉30号 二十五中,文革后期与九中合并,在玄武区长江路 二十六中,已撤销 二十七中,还保留校名,在秦淮区乌衣巷11号 二十八中,还保留校名,在白下区安品街58号 二十九中,改:江苏省教育学院附属中学 三十中,改:南京市商业职业学校现南京金陵职教中心 三十一中,不祥 三十二中,改:财经学校,在秦淮区东牌楼74号 三十三中,改:鼓楼中等专业学校,在鼓楼区湖南路96号 三十四中,还保留校名,在玄武区太平门农场巷124号 三十五中,改:南京市下关区职业教育中心在下关区建宁路 三十六中,改:南京市幼儿师范、女子中专学校,(原女五中)在白下区莫愁路 三十七中,已和二十八中合并 三十八中,改:莫愁中等专业学校,在南湖安国村58号 三十九中,还保留校名,在下关区新民路150号 四十中,还保留校名,在下关三汊河 四十一中,改:晓庄学院附中(一中分校)在下关宝善街

“以史育人”理念下的校史馆及课程建设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a12876333.html, “以史育人”理念下的校史馆及课程建设 作者:龙洁 来源:《湖南教育·A版》2018年第11期 校史是一所学校办学历史、发展历程和文化积淀的记录,是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具有导向功能,在学校育人工作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对学校育人体系的建构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如何挖掘、整理和利用校史资源与优秀的校史文化,充分发挥校史育人的功能?这是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我校始建于1957年。为了总结学校60年办学成果,展现师生校友风采,更好地凸显校史文化的传承、凝聚和激励作用,学校于2016年初启动了校史馆建设工程。3年来,我们注重 理念先行,重视师生的共同参与,积极研发校史课程,深入开展教育活动,全面提升育人效果,积极探索“立德树人”新时代背景下校史育人的新途径。 我校是一所国学特色校,是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学校以“一园(静心园)两塑(书山雕塑和春笋雕塑)三廊(科技长廊、艺术长廊、文学长廊)四馆(国文馆、国风馆、国画馆、国乐馆)”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已成规模和体系。而校史馆是学校传统与校园文化集中展现的场馆,它理应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理应融入学校校园文化体系之中,是校园文化的完善与提升。因此,在设计校史馆时,我们重点关注了以下几点: 一是与学校整体文化风格保持一致。主要采用传统中式装饰风格,颜色也以现有的红褐色为主,以此巧妙地融入到学校现有的校园文化体系之中,成为学校文化有机的整体。 二是处处体现育人的文化氛围。每一个校史资料都是育人的重要载体,需要我们精心设计和编撰。除此之外,在学校文化环境布置上,即外显文化上,我们也颇费心思。比如,以茶镜构成一本打开的书作为校史馆外墙正面,意欲使参观者明白“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的道理;同时,有蓝天白云、高楼大厦等自然景致映入镜中,使得“天人合一”的外观景致与馆室内的辉煌史迹交相辉映,各领风骚。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校史沿革简况(1)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校史沿革简况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1933年3月创建的上海市私立大公职业学校。 1953年8月所组建的上海船舶工业学校是以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为主体, 并入上海市高级机械学校4个船体制造班、上海水产学院附设上海水产学校2个轮机班、福州工业学校各1个船舶、机械班组建而成, 而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是1952年9月由上海私立大公职业学校调整更名而来。具体沿革情况如下: (一)上海私立大公职业学校(1933—1952) 1933年春,鉴于当时旧中国实业落后,生产教育亟需提倡,遂有创立私立大公职业学校之计议。由实业界巨子和社会“名流、达官”陆风竹(中华印书馆总经理) 、蔡同浩(蔡同德药店店主) 、朱文绮(启明印染厂总经理) 、吴蕴初(天厨味精厂厂长)、郑洪年(暨南大学校长) 、陶百川(敬业中学校长)、方椒伯(上海市商会委员)、朱企洛(中华医院) 、张于泰(开成硫酸厂常委)以及吴醒亚、汪延松、吴开先、俞鸿钧、姜怀素、童行白、林美衍、陆京士、杜月笙、屈文六等19人组成上海市私立大公职业学校董事会,吴开先任董事会主席, 推林美衍为校长。是年秋,赁屋于上海市小南门乔家浜(梅家弄)开学,设机械、土木、商科、应用化学四科,学生113人.同年,在沪南龙华路局门路辟隙地四十余亩,集资筹款六万余元,建造新校舍,先后落成三层楼教职馆、三层楼学生宿舍、教职工宿舍、大公机械厂、食堂、商店、医疗室以及各种实习和运动场所。1934年11月迁入新校舍, 并附设初中部,是年在校学生350余人,专任教师30余人,经报当时的上海市教育局立案复查考核后,准于立案,并呈准教育部备案。1936年,学校在校学生1000余人。 1937年, “八.一三”凇沪抗日战争爆发,因学校与江南造船厂毗邻,校舍崔巍,目标极著,遭日军轰炸,损失奇重,为策安全,奉政府当局命令,将上海市私立大公职业学校一部分内迁至四川省重庆市小龙坎,并于次年秋招生600余人开学上课,我院原六系名誉系主任、焊接专家沈世瑶教授曾任教于重庆市私立大公职业学校,一部分迁至浙江省天台县,租房专办普通科,留沪部分在“租界地”霞飞路、江西路、汉口路几经辗转,租屋艰难办学,因校长林美衍忙于重庆大公职业学校事务,董事会另推施督辉为副校长,主持上海留守部之校务。据1946年呈教育局验印留底名册记载, 1937年至1942年抗战期间,历届毕业生有350人。 抗日战争胜利后,由校长许恒呈报的“为复校事呈请准予备案”的报告获上海市教育局批准后,私立大公职业学校由重庆迁回上海。由于原址校舍、器材等曾被日军侵占并辟为司令部,后又拨给毗邻的江南造船厂, 当局另拨给上海市虹口区峨眉路400号原日军占据的俱乐部四层大楼为新校址,继续办学,并组成新一届上海市私立大公职业学校董事会,胡厥文(新民机器厂厂长、解放后曾任上海市副市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主任委员等职) 、施复亮(民建副主任委员) 、俞寰澄、钟道赞任常务董事和其他15位人士任董事的董事会,董事许恒任校长, 1948年9月有教职员32人。 上海解放后,上海市军管会中教处派中共党员许海涛任上海市私立大公职业学校教导主任兼政治教员,由民主人士、作家、文史专家孔另镜任校长,孔另镜离任后由许海涛任校长(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校中共党支部书记。1950学年,在校学生457人,其中初级机械科2班85人,高级机械科7班261人(含应届毕业生29人) ,土木科2班58人,商科2班53人, 1951年, 全校教职员工41人,其中专任教员28人,兼任教员3人,技工4人,工友6人。后来任上海机械学院院长的陈之航、后任上海船舶工业学校教务科长又任华东政法学院副院长的江训厚、后任上海船校科主任又任我院副院长的冯敬义、后任上海船校科主任又任我院教务处处长的吴新柏以及任上海船校科主任的林晓阳等均曾任教于上海市私立大公职业学校。学校为了生产自救,解决办学困难和增加学生生产实习,充实技术教育,经申报上海市教育局批准、工商局登记创立大公机械制造厂,教员冯敬义、陈之航分别兼任正、副厂长。根据学校今后向专业化、单一化方向发展的要求, 1951年秋经批准,将商科2班共35人转入上海市财经学校和上海中学商科,将初中普通科一下1班20人并入上海市民本中学,为提高办学效率,又将人数过少的高级机械科二上春季班1班13人并入同济高级职业学校。学校至1952年上半年在校学生565人,其中初级机械三上1班18人,高级机械一下6班352人,高级机械二下3班139人,土木一下、二下、三下3班80人,随后,土木科除毕业班外,一、二年级2班调整并入华东交专。 1

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发表论文刊物认定-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关于更新管理类学科 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认定期刊的通知 校学位[2008] 7 号 根据《哈尔滨工业大学关于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经管理类学科学位分委员会申请、校学位委员会八届四次常委会讨论通过,现对管理类学科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期刊认定如下: 一、相当于EI源的期刊的认定 管理类学科相当于EI源的期刊共24种,具体为: 中国软科学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研究世界经济 金融研究(理论版)情报学报管理科学学报 管理工程学报管理世界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中国管理科学预测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研究与发展管理系统工程学报会计研究 科研管理管理评论南开管理评论 运筹与管理中国工业经济科学学研究 二、学术会议论文的认定 1.学术会议论文如被SCI或SSCI检索,等同于在EI源期刊上发表论文。 2.学术会议论文如被EI或ISTP检索,等同于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 三、在SCI源、SSCI源、EI源和相当于EI源期刊增刊上发表论文的认定 1.在SCI源、SSCI源、EI源和相当于EI源期刊的增刊上发表的论文,如被SCI、SSCI或EI检索,等同于在EI源期刊上发表论文。

2.在SCI源、SSCI源、EI源和相当于EI源期刊的增刊上发表的论文,如未被SCI、SSCI或EI检索,等同于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 四、核心期刊的认定 限定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期刊为管理类学科的核心期刊: 1.《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所列的综合类、数学类、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类、地理科学类、理工大学学报、工业综合类、能源科学类、兵工技术类、动力与电力工程类、计算机科学技术类、土木建筑工程类、交通运输工程类、航空、航天科学技术类、环境科学类、管理学类核心期刊; 2.“211”高校主办的大学学报(社科版); 3.未列入相当于EI源期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学部的其他重要期刊。 上述规定从发布之日起执行。原相关文件《关于管理类学科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期刊认定的通知》(校学位[2003]11号)执行至2009年12月31日,之后自动废除,认定时以答辩时间为准。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位委员会 2008-1-18

校史文化

作业一:论文一篇 论四川大学两次“强强合并”的历史意义 (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 0844013030周建平) 背景: 1994年4月8日,经国家教委和四川省政府批准,原四川大学与原成都科技大学合并为“四川联合大学(四川大学、成都科技大学)”。1998年12月21日,教育部将其更名为四川大学。2000年9月29日,经四川省政府和教育部报国务院批准,经第一次并校改革后的原四川大学与原华西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四川大学。这就是今日的百年名校——四川大学。 历史沿革: 原四川大学的历史渊源,远可以追溯到汉代(距今2036年前)开地方高等学校先河的“文翁石室”,近可系及1704年创办的锦江书院和1875年兴建的尊经书院。锦江书院是清代中期典型的古代书院,尊经书院则是清末洋务派首领张之洞在任四川学政时创办、经学大师王运主讲的带有改良色彩的新式书院。真正作为近代高等学校的原四川大学,是从1896年创建的以学习“西文西艺”为特征的四川中西学堂为肇端的。该学堂是四川总督鹿传霖奉旨创办、经清廷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核准于6月18日(农历5月初8日)开堂的,它是当时四川唯一的省级新式学堂,也是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四川文化教育方面的产物。之后在各个时期经过多次并校和更名,到1931年的四川联合大学已是当时全国13所国立大学之一,并在办学规模上位居前列,1993年学校有6个学院、22个系、50个专业。 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名成都工学院。成都工学院始建于1954年,是在全国院系调整期间从原四川大学工学院独立出来新建的一所高等工科院校。1955年,国务院批准“四川化工学院迁至成都与成都工学院合并”,合并后仍定名为成都工学院。1978年,归中国科学院领导的成都工学院改建为成都科技大学,并列为全国的重点大学,由原来的多科性高等工科院校转为理工结合、以工为主的理工科大学。1993年学校有4个学院、23个系、56个专业。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简史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简史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简史 一、从上海到镇江(1933~1978)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座落在江南历史名城—江苏省镇江市。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3年创立的上海市私立大公职业学校。1933年3月,私立大公职业学校在南市乔家浜创立,校长林美衍,校董事会主席吴开先(解放前曾任上海市市长)。同时在高昌庙局门路辟地三十余亩,筹资集款六万元自建新校舍,翌年迁入新址,设初级机械科、商科、高级工科(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应用化学)、高级商科,附设初中。1937年抗战爆发,大公职业学校搬迁至重庆市小龙坎,并于1938年10月开学复课。抗战胜利后,学校于1946年迁回上海,许恒任校长。因原址已拨给江南造船厂,政府另拨虹口峨嵋路400号为校址继续办学。上海解放后由民主人士孔另境任校长,孔离校后,由许海涛任校长。至1951年,在校学生600余人,教职工40余人。 1952年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上海市人民政府将私立大公职业学校调整改名为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由许海涛继任校长。 1953年初,一机部与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商定,以上海机电工业学校为主体,调整合并上海第一机器工业学校(其前身是国立高级机械职业学校)船舶制造科、上海水产学院附设水产学校轮机科及福州工业学校造船科、轮机科建立了我国第一所造船中等专业学校—上海船舶工业学校。由余西迈、许海涛主持工作,校址定在上海市浦东庆宁寺陈家宅。征地200亩(不包括家属生活区),于1953年6月1日破土动工,翌年2月基本完成。学校有连通的教学实验办公楼、宿舍、饭厅、各工种实习车间、医务所和食堂、浴室及体育运动场地等,形成小配套。1953年7月完成转并移交工作,二、三年级学生由四所学校转来,又于当年首次招收新生380人,全校共有26个班级,分三个专业,1322名学生,教职工290人。

“关注校史校情”主题团日活动策划书

“关注校史校情”主题团日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主题:成大的年轮我们的成长——关注成大的校史校情 二活动意义:成都大学是一所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经过三十载的办学历程,已发展成为以工学、文学、管理学为主,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八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具有一定办学规模的城市型综合大学。“成都大学”作为一个大学品牌,不仅响亮亲切,而且内涵丰富。这次我们举办一次关于成大校史校情的展览,是为了让更多的同学更清楚的了解我们的学校,了解我们学校的发展历程,了解我们学校未来的发展,以便更好的结合学校的发展做好自己在大学期间及未来几年的职场规划及人生规划。 三活动内容: 1.活动时间:4月25号 2.活动地点:寻知桥头 3.活动对象:全校同学 4.主办单位:成都大学管理学院组织部 5.承办单位:06级电子商务一、二团支部 四活动流程: (1)准备阶段:(4月21日~4月25日) a.安排具体人员(人员安排见附件)对成大的历史和发展历程中相关的重大事件的资料进行收集

b.团委全体成员对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分类、筛选 c.宣传委员对相关的海报内容进行准备 d.组织委员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准备关于成大历史与发展历程中相关的重大事件有关的知识问答题 e组织委员制定相关的答题与获奖规则的策划书 f 准备奖品 (2)活动阶段:(4月25日) a.借相应的桌子与凳子到寻知桥头占位、粘贴海报等 b.安排相关人员在活动地现场组织活动 c.宣传与解释相关活动意义与规则 d.维持好活动现场的秩序 (3)活动结束后收拾整理活动现场、总结 五活动预算:通过预期的计算,此次活动的经费为120元,其中包括有奖答题的奖品费用和相关材料的费用。 六活动预期效果: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更好的将成都大学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同时,也希望这次活动能够让大家更好的了解我们学习、生活的这个大家庭。与此同时,也希望能够培养我们同学的对学校的热爱和关心之情,以达到增进同学们共同来爱护我们的学校,关心我们的学校的效果,让我们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时间中更好的为创建和谐校园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为我们学校目前正在进行

2013最新EI收录中国期刊(有多个国内EI被剔除)

ISSN 刊名 0567-7718 Acta Mechanica Sinica 1006-7191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 (English Letters) 0253-4827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English Edition) 0890-5487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1004-5341 China Welding 1004-9541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1022-4653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 1000-9345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English Edition) 1671-7694 Chinese Optics Letters 1673-7350 Frontiers of Computer Science in China 1006-6748 High Technology Letters 1674-4799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1004-0579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nglish Edition) 1005-9784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1672-5220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 1005-9113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ew Series) 1001-6058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1005-0302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002-0721 Journal of Rare Earths 1674-4926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1007-1172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ience) 1003-7985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 1004-4132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1009-6124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1003-2169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1000-2413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terials Science Edition 1673-565X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A 1674-5264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001-0521 Rare Metals 1006-9291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 Chemistry 1672-1799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G: Physics, Astronomy 1005-8885 Th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1005-1120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1003-6326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1006-4982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1007-0214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674-2370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最新最全江苏高校排名

江苏高校排名 对于还在上中学的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是,我要上哪所大学,哪个大学好,一下提供江苏省内大学排名。 1南京大学,文理科在全国强大,现重点发展工科,当然老大无人撼动。 2.东南大学,就是原来的南京工学院。他的工科尤其是建筑学除清华,同济大学就是它。文科不好,但经济系不错,因此它是江苏省第二高校。 3.南京理工大学,资金充足校园面积广大,对外形象十分不错,严谨上进,颇受用人单位欢迎,理工科小强,特别是军工。文科不好。能算老三。 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老牌的军事院校。但理工感觉除航天以外不如南理工。文科也不好。第4。

5苏州大学,东吴大学的传人,理工科不错,依苏州富地,就业好,排名看涨。第5 6.南京师范大学由于江苏省政府在“九五”期间的重点发展,发展很快。他的文科江苏第2,理科还可以,特别是地理信息系统全国第2,只是工科太烂。第6 7河海大学,原来不错,是南京高校的老三,可惜由于这么多年来的极其缓慢发展越来越落后了。而且学生有河海痞子之称。但水文在上国际有名。第7 8中国矿大,实力令苏大南师感到威胁,但专业冷门,又地处徐州。第8

9南京农业大学,一所不错的学校。实力完全可以和中国农业大学分个高低,是部属,科研强。历史也是悠久。但是由于“农业”两个不好听。第9 10中国药科大学学校,不善于宣传自己。到现在为止对外大家也只知道一个“丁家宜”。实力是有点。但是发展潜力不大。第10 11南(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学子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3a12876333.html,),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京医科大学,实在是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听说学生这两年工作不好找。把大1的很多学生先放在河海南师借读。 12南京邮电大学,学校虽然好像不错,但是由于自身发展领域过于狭小,并且它的学生毕业都赔本去了很少在学术领域工作的。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英文版)》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英文版)》 论文版权转让确认书 论文题目: 作者顺序: 论文的版权所有人(简称论文作者)同意将上述论文(编号:)交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英文版)》的纸质版和网络预印版发表,并将论文的部分版权转让给《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英文版)》的出版部门,在本刊征稿简则和投稿须知约定基础上,现将有关问题确认如下。 1.论文作者保证该论文为原创作品,并且不涉及泄密和一稿多投问题,若发生侵权或泄密问题,责任由论文作者承担。 2.论文作者同意将论文的汇编权、发行权及其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转让给《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英文版)》的出版部门,适用于世界各地。 3.除《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情况外,在本确认书第2条中转让的权利,论文作者不得再许可其他人以任何形式使用,但是: (1)论文作者可以在后继作品中引用该论文中部分内容或图表; (2)在标明来源的情况下论文作者可以将其汇编到非期刊类文集中; (3)在标明来源的情况下可以将论文的电子版存放在作者个人或作者单位 的网页上。 4.同意该论文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英文版)》首次发表时,按约定由作者一次性交纳发表费,若再以其他形式出版该论文,将不再交纳任何费用。 5.本确认书自稿件录用之日起生效,履行地为哈尔滨。 6.其他未及事宜,若发生争议,双方将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则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7. 本确认书所决定转让的事项对全部作者具有约束力,并指定作者之一作为代表签署,签字作者保证其本人具有签署此确认书并做出各项承诺之全权。 8. 与以上条款不同的特别声明: 。 作者指定的代表人签字: 若作者代表(或第一作者)为在读研究生时请 作者中的项目负责人或导师签字: 签字日期:年月日

七十周年校史编写方案

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 七十周年校史编写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本史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以学校在各个时期贯彻教育方针为主线,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力求实事求是地记述本校的历史和现状,以起到存史、资治、教育的作用。 二、撰写思路 1.《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校史》,在五十周年、六十周年校史的基础上改编而成。本史编写上自1941年(民国三十年)建校起,下迄2011年8月止。 2.史料源于学校残存档案、县档案馆的有关资料,校友回忆,加上采访有关知情人士的记录材料等,唯因篇幅有限,未及一一注明史料出处。 3.本史体裁,包括志、记、传、图、表、录等;结构方式采取以章、节、目、子目、小子目,依次统摄;内容编排据横分竖写,以类记事,分别叙及设立、演变、设备、组织、人事、思想、教学、体艺、后勤等情况,以类记事,坚持详今略古、详近略远。 4.本史对生人不立传,只作简介,重要事迹以事系人,在有关章节作相应记述。入传人物,校领导按任职时间排列,其余按生年排列。 5.借助图表,化繁为简,一目了解,分散于叙事之间;统一用语体文记叙,力求简明朴实。 6.公元纪年,凡年、月、日,一律以阿拉伯数字记述;某些特定时期的名词术语,第一次出现时间全称,以后一律用简称;需说明、注释的内容用括号随文注明,不另设注释栏。 7.因学校“文化大革命”前全部档案资料无一幸存,多方收集仍十分残缺,本史未收纳历届毕业生名单,敬请谅解。 三、成立泸县二中70周年校史编辑委员会 编委会主任:刘中伦(校长、党委书记) 编委会副主任:王东、王进勋、张连奇、刘大勤、尹朝勇 编委会委员:全休中层干部及执行编委等 执行主编:王东 主笔:傅禄铨 执行编委:黄建波、李良怀、陈如君、凡建军、许有恒、 林德兴、熊登奎、傅启毅

大专院校的造船专业

工程学院合并组建"海军工程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 大专院校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共和国最早建立地军工院校(年)教育部首批建立地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国防科工委十八所地方军工院校之一“国家紧缺技能型人才培训计划”培养基地国防科工委高职教育实训基地中央七部委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湖北省三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最具就业竞争力强职业学院” ● 学院性质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中央与地方共建,由国家财政部拨款,面向全国个省市招生,为公办性质.学院是“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最具就业竞争力强职业学院”. ● 基本情况学院创建于年,位于武汉市中心城区,占地亩,图书馆各类藏书万册,全日制在校生余人,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地“双师型”教师队伍,专任教师人,正、副教授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湖北省有突出贡献地中青年专家人,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人、教育部高职高专评估专家人. ● 专业特色学院坚持“立足船舶、服务军工、面向社会、以人为本、质量立院、特色创优”地指导思想,以船舶建造、船机、船电特色专业为主导,以机械、动力、汽车、建筑、电子、电气、商务、旅游、酒店、艺术等通用专业为主体,重视适应中、高级职业岗位群地专业要求,开设各类专业个,其中国家级精品专业建设项目个、教育部教改试点专业个、湖北省高校科研优势与特色领域个、国防科工委重点支持地军工专业个、湖北省高职高专重点建设专业个,国家级精品课程一门. ● 教学体系学院采用“”教学模式,即用前学期打下高职职业基础,形成本专业基本技能(中级),中间两学期根据学生个性及职业发展规划,可以向技术应用和高技能发展,实施分类培养,最后一个学期进行岗位适应训练、养成岗位要求地职业素质.学院拥有船舶建造、船舶机舱仿真、数控加工、仿真、及自动控制、电子产品装配、计算机网络技术、酒店服务等个设施先进、功能完善地实训室,其中国家财政部、教育部重点投资建设实训室个.学院拥有一个年产值万元地实习工厂,还分别在船舶修造、海洋运输、内燃机制造、汽车制造、建筑工程、电子电气、商务管理、市场营销、旅游与酒店等多家大中型企业公司拥有校外实训基地. ● 育人机制学院以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为中心,从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指导教育入手,构建了“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建康、能力素质”教育平台,通过严格地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管理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地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地协调发展.学院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企业奖学金、学习奖学金、素质奖学金、社会实践活动等各种奖项,有完整地贫困生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保障体系. ●就业保障学院地教育教学质量赢得了广泛地就业市场信誉,为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培养输送了各级各类人才万余名,拥有一大批长期稳定地就业合作单位和“订单式”培养协议单位,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以上,被评为“湖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最具就业竞争力强职业学院”.就业单位包括船舶重工、船舶工业、海军装

校史讲解员风采大赛

常熟理工学院 校史讲解员风采大赛

校史讲解员风采大赛 策划案 一、活动主题 散发个人才情彰显理工风采 二、举办单位 常熟理工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学生分会外联部 三、活动目的 1.增强本校大学生对校史的认识理解,熟悉常熟理工学院的发展历程。 2.加强校园学生凝聚力,发扬校园文明建设精神。 3.培养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增强学生认识校史,理解校史的积极性。 4.为学校培养新的校园讲解员的新生力量,使得外来参观人员,以及新生入校时能够更加清楚的认识常熟理工学院,将我校悠久历史能够更加清楚的展现在人们面前。 四、活动对象 全体在校学生 五、参赛条件 1. 对参赛目的有清楚的认识,思想积极进步,道德品质优良; 2. 热爱校史解说,普通话标准,形象气质较好, 3. 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有较强的集体观念和组织纪律性; 4. 吃苦耐劳,服从指挥,责任心强,富有团队协作精神; 5. 具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和工作协调能力。 六、活动准备 1.化学院学生会外联部,安排相关事宜。 2.学生会内部会议,最终确定比赛内容,比赛形式。 3.整理校史材料,准备各阶段的比赛内容,制定评分标准。 4.邀请评委,确定评委团。 5.确定个阶段的比赛场地,和学校的相关部门协调好(这里主要是校史馆)。

6.展开校内的宣传工作,做好活动的动员工作。 7.参赛人员的简单培训以及资料发放。 七、工作安排 化学院学生会外联部:负责与各个部门的协调工作,以及场地的租借,赛事的安排,人员的通知,资料的发放,以及各阶段晋级人员的统计。邀请各阶段的嘉宾。 学习部:负责监考,维持考场纪律 办公室:收集并整理校史资料,“校史讲解员风采大赛”初赛的考卷 宣传部:活动展板(常客隆),海报制作(闻道楼) 新闻部:新闻工作 八、活动具体安排: 宣传阶段:(时间)主要分为两块,一是在常客隆门前放展板,闻道楼入口张贴海报。二是进班宣传,通知各学院学生会,本学院主要通知各班级的团支书和班长做班级的宣传工作。 报名阶段:5.13----5.14参赛人员资料整理。 初赛阶段:5月16日18:30------20:00 活动形式:笔试 比赛地点:闻道楼教室 评分标准:主要是考察学生对校史的了解,按分数高低选出进入第二轮人员 复赛阶段:5月23日18:30---20:30 活动形式:五分钟现场讲解(最好有PPT),现场问答 比赛地点:大学生活动中心 评分标准:1>学生自我介绍(主要是考察学生的普通话是否标准,是否能够清楚的突出自我) 2>五分钟讲解(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注意学生的个人气质与衣着)

“关注校史校情”主题团日活动策划书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2371 (方案范本系列) “关注校史校情”主题团日活动策划书详细版 The Common Structure Of The Specific Plan For Daily Work Includes The Expected Objectives, Implementation Steps,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Specific Requirements And Other Item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关注校史校情”主题团日活动策 划书详细版 提示语:本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进行工作的具体计划或对某一问题制定规划,常见结构包含预期目标、实施步骤、实施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活动主题:成大的年轮我们的成长——关注成大的校史校情 二活动意义:成都大学是一所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经过三十载的办学历程,已发展成为以工学、文学、管理学为主,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八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具有一定办学规模的城市型综合大学。“成都大学”作为一个大学品牌,不仅响亮亲切,而且内涵丰富。这次我们举办一次关于成大校史校情的展览,是为了让更多的同学更清楚的

了解我们的学校,了解我们学校的发展历程,了解我们学校未来的发展,以便更好的结合学校的发展做好自己在大学期间及未来几年的职场规划及人生规划。 三活动内容: 1.活动时间:4月25号 2.活动地点:寻知桥头 3.活动对象:全校同学 4.主办单位:成都大学管理学院组织部 5.承办单位:06级电子商务一、二团支部 四活动流程: (1)准备阶段:(4月21日~4月25日) a.安排具体人员(人员安排见附件)对成大的历史和发展历程中相关的重大事件的资料进行收集 b.团委全体成员对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分类、筛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