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全册优质教案及课件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全册优质教案及课件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全册优质教案及课件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全册优质教案及课件

教材配套ppt课件+Word教案目录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是一个识字单元,编排了《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猜字谜》4篇识字课。本单元识字课的编排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看图识字,有韵语识字,有以儿歌的形式编排的字族文识字,有字谜识字,富有童趣,充满了传统文化色彩。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识字1春夏秋冬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霜、吹”等8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2个偏旁;会写“春、风”等7个字和横斜钩1个笔画。

2.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积累语言,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并仿照课文练习说话。

?教学重难点

借助形声字的特点,运用熟字比较的方法识记8个生字;借助插图和动作演示理解词义。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8个生字中,“吹、落、降、游、池、入”等字已在前面课文中出现过,应再认读;“霜、飘”借助拼音认读。

“霜”,后鼻音,可结合插图和实际生活了解字义,还可以和“雪”字比较相同点,认识其偏旁雨字头;“雨”字作偏旁后变扁了,第一竖变为左点,横折

钩变为横钩;雨字头的字一般和天气有关。

“游”,可结合动作,联系生活体验识记,使学生明白字义;复习偏旁三点水,明确“游”字是左中右结构。

“入”,翘舌音,可与熟字“人、八”做比较,通过组词理解字义。

“吹、落、降、飘”,可将字的音、形、义相结合,先借助拼音读一读,强调“降”的后鼻音,再结合文中图画,通过手势、动作帮助理解字义。重点介绍“降”字的偏旁部首双耳旁。出示“降”的甲骨文,左边是一座土山,右边是沿着山势向下走留下的一串脚印,所以它的本义是指从高处往低处走,引申义为降低、落下,后来左边的土山逐渐演变为偏旁“阝”。

(2)写字:重点指导偏旁雨字头和笔画横斜钩的书写,雨字头里的四点的方向要一致。“春”和“冬”的撇、捺要舒展,整体写起来要上宽下窄。“春、雪”要注意各横之间的距离均匀。“风”和“飞”的横斜钩,起笔的横左低右高。“入”的捺要注意起笔位置,由轻到重,到接近收笔处顿笔再提起,像一把汤勺才好看。

2.朗读指导

在识字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先尝试自主读,然后通过师生问答读词串,使学生学会停顿,体会节奏感。如,教师问:什么青?学生回答:池草/青。最后引导学生通过分组拍手读等形式,感受语言的节奏美。

3.语言运用

本课主要采用词串的形式,展现不同季节的代表性事物,表现不同气象的特点。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插图说出类似的短语,鼓励学生结合经验,发挥想象,说出一年四季的其他代表性事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认读“霜、吹、落”等8个生字;会写“春、冬”2个字。

2.通过结合插图、想象画面等方法,了解词语和短语的意思,感受四季不同的特征。

3.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积累语言,感受语言的音韵美。

?教学过程

板块一感受季节,识记生字

1.谈话揭题,学习“春、冬”。

(1)师导入: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板书课题:春夏秋冬。学生认读“春、夏、秋、冬”。

(3)书写“春、冬”二字。

①仔细观察“春”字,发现它由哪几个部件组成。

②教师范写,讲解书写要点:先写三横,左低右高,间距均匀,中间一横最短,再写一个“人”字,撇、捺要舒展,最后写一个“日”字,贴住撇,不碰捺。

③学生练习书写。

④教学书写“冬”字:横撇和捺交叉在中心点上。上点小,下点大,对齐写在中线上。教师示范书写后,学生练写。

(4)齐读课题。

2.结合图片,认识生字。

(1)出示图片。(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中扇形的春风图、夏雨图、秋霜图、冬雪图)

①师:说说你们分别从图画中看到了什么。

②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

(2)相机出示“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四个词卡。请学生根据拼音自由读一读,再指名读。重点指导“霜”的读音。

(3)你们见过大自然里的秋霜吗?它们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然后出示各种秋霜图片。(课件出示:各种秋霜图片)(4)认识霜。图片中晶莹透亮的东西就是“霜”,天气变冷时,它经常出现在地面、窗户和树叶上。

(5)比较“霜、雪、雨”。(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霜、雪、雨”)

(6)“霜”和“雪”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雨”字作偏旁后有什么

变化?

提示:“雨”字作偏旁后变扁了,第一竖变为左点,横折钩变为横钩。用雨字头作偏旁的字一般和天气有关,如“雷、雾”等。

(7)再次出示词卡,学生认读。学生读一个,教师就将词卡贴在黑板上。

(8)帮助词语找家。(将图片和词语连线)

课件出示:

夏雨冬雪春风秋霜

3.认读短语,识记生字。

(1)四季的风霜雨雪是怎样来到人间的呢?出示第一部分的四个短语,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要特别注意“降”字的后鼻音。

课件出示:

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2)同桌互相说说怎么记住“吹、落、降、飘”这4个生字。

①演一演这些动作,体会“飘”与“落”“降”的不同。

②教师提示要点:

A.“吹”,要用上口,所以左边是口字旁。

B.“落”,意思是从天上掉下来。“降”和“落”的意思差不多,这两个字可以组成“降落”一词。(课件出示:“降”的甲骨文)左边是一座土山,右边是沿着山势向下走留下的一串脚印,左边的土山慢慢演变成偏旁“阝”。

C.“飘”,结合“冬雪飘”这个短语来识记。雪轻轻柔柔的,一会儿飘到东,一会儿飘到西,这都是“风”的功劳,所以“飘”字右部是风字旁。

(3)选一选,填一填。

课件出示:

飘吹降落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4)小结:春风很轻柔,所以用了“吹”;夏雨力气大,从空中往下掉,所以用“落”;秋霜是因为气温下降才形成的,因此用“降”;雪花很轻盈,在空中

飘来飘去,因此用“飘”。

(5)请学生将生字卡贴到词卡下面,如“春风”——“吹”,并带读短语。

(6)再读短语,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设计意图】秋霜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借助图片进行介绍,可以加深学生对秋霜的认知。借助动作演示落实四个动词,巧妙地将生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

板块二观察插图,识字学词

1.观察插图,读词语识字。

(1)出示图片,说说这是哪个季节的画面,图中都有哪些植物和动物。(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插图)

(2)课件出示“青草、红花、游鱼、飞鸟”4个词语,请学生根据拼音读一读。

课件出示:

qīnɡcǎo hónɡhuāyóu yúfēi niǎo

青草红花游鱼飞鸟

读到“青草”“红花”时,你的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是哪两个字让你脑海中的画面美起来的?(青、红)又是哪两个字让你脑海中的画面动起来的?(游、飞)做一做游和飞的动作。

(3)你是怎么记住“游”字的?(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游”)

可以联系生活,模仿小鱼儿游水;可以组词“春游、旅游、游客”。因为“游泳”与“水”有关,所以“游”字的偏旁是三点水。

2.观察插图,读短语识字。

(1)仔细观察图画,说说小草长在哪里,红花开在哪儿,鱼儿在干什么,小鸟飞向了哪里。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词组: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课件出示: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2)指名根据拼音读短语,重点指导学生读准“池、入”。

(3)你是怎么记住“池”的?

(4)“入”与熟字“八、人”有什么区别?

(5)将4个短语分类,可以怎么分类?为什么?

提示:“池草青”“山花红”写的是植物;“鱼出水”“鸟入林”写的是动物。

(6)课件出示:

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师生合作读,注意节奏。

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构词、节奏规律)

【设计意图】将观察图画和识字结合能将字形、字义融合,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将短语分类意在强化其整体性。

板块三朗读课文,恰当停顿

1.师生对读。

如:什么吹?春风吹。什么青?池草青。谁出水?鱼出水。(读出节奏感,按短语结构停顿)

2.师范读,注意恰当停顿。

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3.生齐读,注意读出节奏。

4.分组读,读出画面感。

5.男女生分组拍手读。

方法一:男生读第一组词语,女生接着读第一组短语,第二部分类推。

方法二:男生读一个词语,女生读与之相对应的短语,如,春风——春风吹。

【设计意图】问答式的合作读,揭示了短语的结构,学习了语文知识。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多读,让学生在有节奏的朗读中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风、雪”等5个字和横斜钩1个笔画。

2.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仿照课文,练习说话。

?教学过程

板块一结合插图,背诵课文

1.课件出示填空题,比比谁回答得快。

课件出示: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草()花()鱼()鸟

池草()山花()鱼()鸟()

2.结合图片,背诵课文。

(1)出示课文插图,指名根据插图背诵全文。(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5幅课文插图)

(2)同桌互相背诵。

(3)全班齐声背诵。

【设计意图】搭建支架背课文,既降低了背诵难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背诵全文,也更好地渗透了关于短语结构的语文知识。

板块二仿照课文,练习说话

1.根据课文插图说一说。

(1)除了书中给出的事物,课文插图中还藏着很多美丽的四季景物,你能找出来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注意把话说完整。

预设:美丽的荷花、长长的柳枝、红红的树叶、蓝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等。

(2)模仿课文中的短语,进行填空练习。

课件出示:

荷花()柳枝()树叶()

树木()天空()河水()

2.进一步练习说话。

你还知道春夏秋冬的其他事物吗?教师按以上步骤引导学生继续说一说。

如:冰雪融、燕子归、桂花香、梅花开……

【设计意图】语言的学习在于举一反三地运用,让学生在背诵课文的基础上借助插图,练习刚刚积累到的短语结构,训练细致观察的能力和说话能力。整个说话练习由扶到放,学生自由地说话更能感受到四季的美好。

板块三指导书写,识记生字

1.指导书写“风、飞”。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风、飞”)

(2)引导发现: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引导观察:关键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提示书写要点:重点指导横斜钩。横斜钩要写得稳当,起笔横画左低右高,斜钩呈弧形斜着滑下来,滑到底部往上钩。

(5)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6)教师巡视指导,展示评价。

2.指导书写“雪”。

(1)提示书写要点:雨字头宜扁平,比下部稍宽,第四笔竖在中线,左右各两点,方向一致。

(2)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3)教师巡视指导,展示评价。

3.指导书写“花”。

(1)教师范写“花”,提示草字头先写横,再写两竖,两竖下部略向里斜。

(2)学生描红、临写。

(3)教师巡视指导,展示评价。

4.指导书写“入”。

(1)教师范写“入”,提示捺笔起笔的位置,起笔要轻,到接近收笔处顿笔再提起,像一把汤勺才好看。

(2)学生描红、临写。

(3)教师巡视指导,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笔画和偏旁进行指导,能让学生练习书写有“法”可依,有利于他们在今后把握同类汉字的普遍书写规律。

?作业设计

请完成练习册上相应的习题,并预习下一课!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我充分发挥了教材的优势,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1.借助插图想象画面,快乐识字。

本课识字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想象画面,让学生对四季的特点有了充分的感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识字的热情。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同时,本课短语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适合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2.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统编教材在识字的编排上,注重渗透汉字的构字方法,不断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方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就抓住了汉字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主动掌握识字方法。教学时,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异同。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我经验,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这样学生不但能很快记住这些字,而且会慢慢地根据这些特点认识更多的汉字,培养了识字能力,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趣。

识字2姓氏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儿歌诵读,认识“姓、氏、李”等12个生字和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3个偏旁;会写“姓、什、么”等7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教学重难点

识记12个生字,认识3个新偏旁,会写7个生字。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本课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如可以结合家人、同学和朋友的姓氏识字。根据本课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可采用不同的活动形式帮学生识记生字,避免一味地讲解。如:①出示同学的名字卡片,圈一圈同学的姓氏,读一读。②出示姓氏卡片,同桌来认一认,说说谁的姓名里藏有这个姓氏。③做“拼一拼”的游戏。学生用打乱的部件拼成生字,如将“弓”和“长”拼成“张”。④认读“姓氏、张口、张开、花钱、孙子、子孙”等词语。

(2)写字:学习写3个独体字,可引导学生发现关键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学习写3个左右结构的字,可用“比高矮、比胖瘦”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左右两部分高低宽窄的变化。学习写“国”,可以回顾“回”字的书写,复习全包围的字“先外后内再封口”的书写顺序。“姓”在上册学习的“妈”的基础上,巩固女字旁的书写。

2.朗读指导

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根据文中不同的句式,采用不同的方式朗读。如第1小节的前4行,可以安排师生、男女生、同桌间互相问答着读一读,在一问一答中,增添朗读的趣味性。后几句,可让学生拍着手读一读,增加朗读时的韵律感。

本课的第2小节由8个单姓和4个复姓组成。朗读时,要关注姓氏之间的停

顿,以及单姓与复姓的节奏变化,姓氏之间不要粘连,要读出节奏感。

3.理解运用

(1)认识姓氏。本文是一首介绍姓氏的儿歌,文中巧妙地融合了“李、张、胡、吴、徐、许、赵、钱、孙、周、郑、王、诸葛、东方、上官、欧阳”等多个姓氏。结合读文,让学生圈画文中出现的姓氏;找一找身边有这些姓氏的同学,在实践中加深对姓氏的了解。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可简要介绍有关《百家姓》的内容,让学生在《百家姓》中找找自己熟悉的姓氏,丰富学生的认知和积累。本课出现的姓氏中,既有单姓,也有复姓,可以通过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单姓和复姓的不同,并联系历史或故事中的著名人物,如司马光、诸葛亮、欧阳修等,帮助学生认识复姓。学有余力的班级可以适当补充更多的常用复姓。

(2)介绍姓氏。本课中出现了分解部件和称说偏旁介绍姓氏的方法,课后练习“照样子做问答游戏”中还介绍了“组词”的方法。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读文发现规律,并学以致用。比如,创设“交朋友”的情境,让学生用适当的方法介绍自己、同学或者家人的姓氏,尽可能让学生在实践演练中,习得和巩固介绍姓氏的方法。

(3)背诵课文。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逐渐达成背诵积累。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等。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姓、氏”等6个生字,认识弓字旁1个偏旁;会写“姓、什、么、双”4个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第1小节并练习背诵。

3.了解常见的姓氏,区分读音相近的姓氏的不同写法。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创设情境,走进《姓氏歌》

1.创设情境,兴趣导入。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姓名卡片,说说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2.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1)学生发言,交流汇报自己的姓与名。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分为两个部分——姓和名,通常情况下,名字中的第一个字就是姓。

3.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名。(板书:姓)

(2)交流识记方法。

课件出示:

加一加:女+生=姓

(3)扩词“姓氏、姓名”。

(4)教师范写,指导书写要点。

姓:左右结构,女加生,“女”字在作偏旁时,将第三笔横画改为提画,不能出头。

(5)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强调“三个一”的写字姿势。

(6)教师点评。

4.板书课题:姓氏歌。

(1)齐读课题。

(2)指名学生朗读,注意正音:“姓”是后鼻音;“氏”是整体认读音节,要与“低”区分开来。

【设计意图】把识字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让学生观察自己和同学的姓名来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块二初读课文,认识姓氏

1.自主朗读。

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主朗读课文第1小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第1~4行,相机正音。

课件出示:

你姓什么?我姓李。

什么李?木子李。

他姓什么?他姓张。

什么张?弓长张。

(2)识记“李、张”两个姓氏。

①读一读,圈出这四行儿歌中介绍的两个姓。

②学生认读:张、李。(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张、李”)

③开展问答游戏:假如班级里有姓李和姓张的同学,可以请他们上台,开展问答游戏。

第一遍:师生问答读。

第二遍:同桌问答读或男女生问答读。

④引导学生发现介绍姓氏的方法:说说用什么方法可以记住“张、李”两个姓氏。

“加一加”的方法:“弓+长=张”,“木+子=李”。

3.学习第五句。

课件出示:

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1)读好句子,读准字音。

(2)圈出这一句儿歌中的姓氏,读一读:胡、吴、徐、许。

(3)重点区分“胡”和“吴”,“徐”和“许”。(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胡、吴”和“徐、许”)

①师:这两组姓氏读音很接近,当别人没有听清是姓“胡”还是姓“吴”,是姓“徐”还是“许”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②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适当小结:胡、吴的声母不同;许、徐的声调不同。可以通过字形的不同组合来加以区分,运用“加一加”的方法介绍。

③师生问答:

A.什么胡?古月胡。什么吴?口天吴。什么许?言午许。

B.什么徐?双人徐。

说一说:介绍“徐”姓的方法和其他三个姓氏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发现:

“徐”是通过“说偏旁”的方法来介绍的)

4.拓展练习。

运用“说偏旁”的方法介绍下面的姓氏:何(单人何),刘(立刀刘),黄(草头黄)。

5.游戏巩固。

摘苹果,送苹果:将六张姓氏卡片剪成苹果状,贴在黑板上,指名学生在黑板上摘苹果,读出苹果上面写的姓氏,送给班上姓该姓氏的同学。

6.熟读并背诵。

(1)学生再次朗读第1小节。

(2)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同桌一问一答读,拍手读,男女生对读,全班齐读。

(3)指名学生背诵,全班齐背。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采用师生问答、同学互动等形式,寓教于乐。在学习了“加一加”和“说偏旁”的方法介绍姓氏之后,进行拓展迁移,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介绍姓氏,将所学方法加以巩固,享受学习的乐趣。

板块三认真观察,指导书写

1.复习写字姿势“三个一”。

2.学习笔顺。

(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动画演示生字“什、么、双”的笔顺)

(2)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3.观察例字。

看一看课本上的例字,观察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教师范写并讲解。

(1)“什”,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

(2)“么”,第一笔在竖中线上起笔,撇折的撇与第一笔平行。

(3)“双”,左右结构,左边略小,第二笔是点,第四笔是捺。

5.学生自主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6.交流反馈,评议提高。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动画演示、课本观察、集中讲解、教师示范、自由练写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并针对关键笔画进行了反复强调,使学生准确掌握每一个汉字的书写,为后续的书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赵、钱”等6个生字,认识走字旁、金字旁2个偏旁;会写“国、王、方”3个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第2小节,背诵课文。

3.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

4.了解有关《百家姓》的小知识,培养对姓氏文化的兴趣。

?教学过程

板块一温故知新,谈话导入

1.复习字词,检查认读。

课件出示:

姓氏什么张胡吴徐许

2.拓展姓氏,自然过渡。

(1)说说自己班上还有哪些不同的姓氏,教师相机板书。

(2)师过渡:我们中国的姓氏还有很多,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

板块二自主学习,认识姓氏

1.学习课文第2小节。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第2小节,注意读准字音。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①指名学生朗读第2小节。

②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

课件出示:

中国赵钱孙周郑王东方上官

强调:“赵、周”是翘舌音,“王、方”是后鼻音。“郑”既是翘舌音,又是后鼻音。

③全班齐读第2小节。

2.巩固识字。

(1)学生再次朗读第2小节,圈出其中的姓氏,再读一读。

(2)指名学生交流第2小节中出现了哪些姓氏,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诸葛、东方、上官、欧阳

(3)再次打乱顺序,指名学生认一认这些姓氏,并说说自己的家人或同学有哪些人是这个姓。

(4)鼓励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字形的,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并渗透一定的识字方法。

①“加一加”的方法:“赵、钱、孙、郑”。

②“赵”为走字旁;“钱”为金字旁。

③“周”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土”加“口”;“王”是“三”字中间加一竖。

3.了解复姓。

课件出示:

诸葛、东方、上官、欧阳

(1)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课件上这些姓氏有什么不同。

(2)指名学生交流,教师小结:中国的姓氏,大部分是一个字,也有两个字的,如东方、欧阳、上官等,这样的姓叫复姓。

4.游戏巩固。通过游戏进一步巩固介绍姓氏的方法:教师出示一张姓氏卡片,班上是这个姓氏的小朋友站起来,大声介绍这个姓氏。

示例:我姓金,金钱的金。

5.拍手朗读并背诵第2小节。

学生自由朗读第2小节,通过拍手读感受其中的节奏,练习背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小组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对多种识记生字方法的肯定,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从而达到对字形、字义的整体识记。

板块三适当拓展,激发兴趣

1.启发交流。

(1)师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国的姓氏有很多,除了课文中提到的姓氏,以及我们谈到的班上同学的姓氏,你们还知道哪些姓氏呢?

(2)学生自主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板书,拓展学生的识字量。

2.拓展延伸。

(1)师:古人把常见的姓氏编成了《百家姓》一书。此书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百家姓》并不是按照姓氏人口的多少来排序的。据最新的资料统计,王、李、张、刘这4个姓氏的人数最多。

(2)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历史名人、现当代名人姓什么。学生自主交流,教师适时板书。

预设:司马光姓司马,诸葛亮姓诸葛,毛泽东姓毛,周恩来姓周,朱德姓朱,王二小姓王,等等。

【设计意图】拓展《百家姓》以及熟悉的历史人物,让学生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板块四认真观察,指导书写

1.复习写字姿势“三个一”。

2.学习笔顺。

(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动画演示生字“国、王、方”的笔顺)

(2)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3.观察例字。看一看课本上的例字,观察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教师范写并讲解。

(1)“国”是全包围结构,笔顺规则是先外后内再封口。

(2)“王”,三横距离相等,第三横宜长。

(3)“方”的笔顺中,第三笔是横折钩,略呈仰势。

5.学生自主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6.交流反馈,评议提高。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动画演示、课本观察、集中讲解、教师示范、自由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件 注:直接按Ctrl键点击你所要下载的课件即可. 第一单元 第一课 1 在山的那边PPT课件1.rar 1 在山的那边PPT课件2.rar 1 在山的那边PPT课件3.rar 第二课 2 走一步,再走一步PPT课件1.rar 2 走一步,再走一步PPT课件2.rar 2 走一步,再走一步PPT课件3.rar 第三课

命PPT课件1.rar 3 生命生命PPT课件2.rar 3 生命生命PPT课件3.rar 第四课 4 紫藤萝瀑布PPT课件1.rar 4 紫藤萝瀑布PPT课件2.rar 4 紫藤萝瀑布PPT课件3.rar 第五课 5 童趣PPT课件1.rar 5 童趣PPT课件2.rar 5 童趣PPT课件3.rar 第二单元 第六课

PPT课件1.rar 6 理想PPT课件2.rar 6 理想PPT课件3.rar 第七课 7 短文两篇PPT课件1.rar 7 短文两篇PPT课件2.rar 7 短文两篇PPT课件3.rar 第八课 8 人生寓言PPT课件1.rar 8 人生寓言PPT课件2.rar 8 人生寓言PPT课件3.rar 第九课

念PPT课件1.rar 9 我的信念PPT课件2.rar 第十课 10 《论语》十则PPT课件1.rar 10 《论语》十则PPT课件2.rar 10 《论语》十则PPT课件3.rar 第三单元 第十一课 11 春PPT课件1.rar 11 春PPT课件2.rar 11 春PPT课件3.rar 第十二课 12 济南的冬天PPT课件1.rar

的冬天PPT课件2.rar 12 济南的冬天PPT课件3.rar 第十三课 13 山中访友PPT课件1.rar 13 山中访友PPT课件2.rar 13 山中访友PPT课件3.rar 第十四课 14 秋天PPT课件1.rar 14 秋天PPT课件2.rar 14 秋天PPT课件3.rar 第十五课 15 古代诗歌五首PPT课件1.rar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全册语文课件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全册语文课件 第一组 《柳树醒了》ppt课件.ppt 《柳树醒了》ppt课件2.ppt 《柳树醒了》ppt课件1.ppt 《春雨的色彩》ppt课件1.ppt 《春雨的色彩》ppt课件2.ppt 《春雨的色彩》ppt课件.ppt 《邓小平爷爷植树》ppt课件1.ppt 《邓小平爷爷植树》ppt课件2.ppt 《邓小平爷爷植树》ppt课件.ppt 《春晓》ppt课件.rar 《古诗两首:春晓、村居》ppt课件.ppt 《古诗两首:春晓、村居》ppt课件1.ppt 《春晓》ppt课件1.rar 第二组 《看电视》ppt课件.ppt 《看电视》ppt课件(25页).zip 《看电视》ppt课件.zip

《胖乎乎的小手》ppt课件1.ppt 《胖乎乎的小手》ppt课件2.ppt 《胖乎乎的小手》ppt课件.ppt 《棉鞋里的阳光》ppt课件(30页).zip 《棉鞋里的阳光》ppt课件.ppt 《棉鞋里的阳光》ppt课件(52页).zip 《月亮的心愿》ppt课件(27页).zip 《月亮的心愿》ppt课件(49页).zip 《月亮的心愿》ppt课件.ppt 第三组 《两只鸟蛋》ppt课件2.ppt 《两只鸟蛋》ppt课件2.ppt 《两只鸟蛋》ppt课件.ppt 《松鼠和松果》ppt课件(36页).zip 《松鼠和松果》ppt课件.ppt 《松鼠和松果》ppt课件(34页).zip 《美丽的小路》ppt课件(21页).zip 《美丽的小路》ppt课件(19页).zip 《美丽的小路》ppt课件.ppt 《失物招领》ppt课件1.ppt 《失物招领》ppt课件2.ppt

七年级人教版语文课件

七年级人教版语文课件 七年级人教版语文课件 语文课件作为一种能有力配合语文教学的手段,正以其便捷、生动、素材广泛的特点,不断显示出其优势。以下是七年级人教版语文课件,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①知识和技能: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②过程和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 课前准备 学生:强调课文预习,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教师:①准备课前说话训练的资料(尊老爱幼的故事),安排学生作准备。②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 ①整体感悟课文内容。 ②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设计 导入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体现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亲情。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哪位同学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都感受到了哪些亲情?(学生举例回答,教师予以肯定)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散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出示学习目标并板书课题 感知课文内容 ①检查生字词。 ②教师可配乐范读课文,学生体验作品的语感和情感。 ③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或仿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④带问题朗读课文。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a.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主人公是谁? b.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用文中的语言也可以)「教师导学」

“读”是学生接触课文的开始,也是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在这一部分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理解、品味而不要流于形式。 [教师小结] 文中描绘的就是一家四口外出的事,而四口人又是以“我”为纽带组建起来的。散步过程中所发生的事,只要意思对即可,给予肯定。用文中一个词来概括“分歧”。 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引导]精读课文,想一想在散步过程中“分歧”是怎样解决的?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若遇到有深度或理解不透的地方大胆提出来,共同探讨学习。 [提示质疑]a.母亲为什么偏偏要走大路? b.“我”为什么感到责任的重大? [教师小结] 大路平顺,便于老人行走,况且母亲身体不好。文中第2段交代了母亲的身体情况,为下文进行埋下伏笔。“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学生根据课文可能回答,因为一切都取决于我。本段中告诉了我们:“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巳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