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0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试资料大全(小抄版)

2010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试资料大全(小抄版)

2010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试资料大全(小抄版)
2010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试资料大全(小抄版)

1.近代高教开端是:欧洲中世纪

大学

2.中世纪大学主要围绕:文、法、

医、神四科教学

3.七艺:拉丁文和文法、修辞、

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

4.资产阶级革命后,工业革命初

期,中等教育开始和高等教育

衔接起来

5.19世纪后半期高教的扩展和

丰富表现:高教层次多样化、

高教形式多样化、英才教育转

为大众教育

6.1998.年8月29日公布高等教

育法:高等教育:完成高级中

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

7.高等教育:在完全的中等基础

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

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8.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1.决

定领导权2.接受高等教育的权

利3.制约高等教育体制4.制约

高等教育的方针和目的

9.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1.对受

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2.培养政

治法律专门人才3.推进民主政

治的发展4

10.经济发展对高教的决定作用:

1.是高教发展的物质基础

2.经

济体制的变革旧额定乐高等

教育体制的变革3.经济发展水

平决定了高教发展的速度和

规模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高

教的结构

11.高教的经济高能:1.高教促进

经济增长2.促进经济结构的调

整和完善3.提高人们收入12.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体现:通过改善教育对象的知

识素养和能力结构,拉提高其

从事社会生产和管理活动的

能力;通过知识创新和知识应

用,推动科学技术在申汇生产

和管理活动中的应用,提高社

会生产力的水平

13.斯特鲁密林研究:老董简化率

14.舒尔茨研究:通过教育资本储

量分析的方法来推算教育对

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

15.丹尼森的研究:美国

16.科学技术对高教的影响:1.内

容2.手段

17.高教的科技功能:1.高教通过

传递和积累科学技术二发挥

再生产科学技术功能2.通过创

造、发明新的科学技术来发展

科学技术的功能

18.文化对高教的影响:1.内容2.

高教的实施3高教特色的形

成.

19.高教的文化功能:1.具有选择、

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2.具有

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

20.高等学校的社会功能:通过教

学培养专门人才、通过科研发

展科学和直接为社会提供服

21.18世纪前确立了大学培养人

才的功能:1.人才培养职能始

于古代,发展和完善与欧洲中

世纪,是现代教育高等学校的

基本职能。2.高校出现在西方

追溯到古希腊的学园,柏拉图

在公元前387年创立学院。我

国追溯到西周时期……..

22.19世纪初德国大学确立了发

展科学的功能:1810年洪堡柏

林大学“大学自治和学术自

由”“教学和科研相统一”的

原则

23.19世纪末美国大学确立了社

会服务的功能:1862年莫理尔

法案,范。海斯的维斯康恩思

想,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重

要职能。

24.教育方针:国家在一定历史时

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法长

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

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

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

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25.构成: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教育的培养目标、实施途径

(教学、科研、社会实践)

26.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

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

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事业的建设和接班人

27.99年阐述:实施素质教育,就

是全面贯彻党的方针,以提高

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

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

设者和接班人

28.教育目的:把受教育者培养成

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

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人

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

29.教育目的性质:是一种理想教

育、具有客观性

30.高等教育目的;培养德、智、

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

专门人才

31.高等教育目的作用:导向、调

控、评价、激励

32.1961年高校六十条,1998年

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

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高

等教育应当是学生比较系统

的庄我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

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

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

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

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33.制定培养目标确立的关系:1.

德与才2.身与心3.专业素质和

文化素质

3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

说(见31页)

35.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德育、智

育、体育、美育(见32-35页)

35.全面教育的实施途径:教学工

作、科学研究、社会实践

36.高教价值的两种选择:社会本

位和个人本位。开始于古希

腊。个人本位源于亚里士多德

的自由教育理论;老子的道。

社会本位源于柏拉图的哲学

家教育和军人教育;孔子理

论。

37.如何看待两者:1.从不同的社

会背景角度来考察不同的价

值选择,揭示各自的由来和各

种教育价值取向的实质2.两种

价值选择都有其合理性,同时

也各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在

现实社会背景下寻求两种价

值选择相互间的协调与整合。

38.通才和专才:六艺:礼、乐、

射、书、数、御。结论:两者

在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以及

社会政治制度等因素的作用

下,各有不同的体现;在不同

的历史条件下,两者的内涵和

外延有较大的区别。

39.通才:一种同时教育,棋迷是

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

问、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

自我发展的人才.特征; 1.传授

知识侧重基础性和经典性2.教

育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3.教

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40.专才:配有比较狭窄专业人才

教育,教育内容主要涉及某一

学科、专业的系统化知识,注

重专门的传授和专门技能的

训练。特征:1.针对具体岗位

和行业需要来进行,培养的人

才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2.教

育内容和社会生产及生活需

要之间有明显而直接针对性,

偏重于应用

41.通才专才的结合:1.当代科学

技术加速发展和学科交叉整

合的趋势,2.人的和谐发展与

完整人格形成3.是社会发展对

现代人才提出的要求

42.马丁。特罗:15%

43.英才高教阶段体现了传统高

教的特征,注重少数治国人才

和专家德培养,大众高教反映

了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高

级人才数量需求的扩大,

44.高等教育应遵循的原则:1.在

可承受能力范围内适当加快

发展速度。2.在注重规模扩大

的同时提高质量和效益3.探索

建立多元化的筹体系和多样

化的办学形式4.发展和完善终

身教育体系

45.学制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

类学校的系统。包括:哪些学

校?主办管理单位,性质和任

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

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关系。

46.依据:1受制于一定社会的生

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2.受到

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3.适应教

育者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

47.办学体制特征:单一公立系

统,单一管理部门(意大利);

单一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

(法国);多重公立和管理系

统(加拿大和德国);私立和

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日

本和美国)

48.成教的类型:1.职工大学和职

工业余大学2.广播电视大学3.

函授.4.夜大5.其他

49.现代学位制度主要起源于西

欧的中世纪大学,确立是19

世纪德国洪堡

50.高教职位设置的原则:系统、

整体效应、最低岗位数量、动

态性原则

51.改革重点和方向:1.保证学校

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实行固定

和流动的教师编制相结合;2.

利用市场调节机制来优化教

师的资源配置3.适当下放教师

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权,建立

科学的高校评聘工作的评价

和监督制度4.教师的和嘎权益

要得到有效的保证,监视高校

教师权益的仲裁机构,在涉及

解聘或缓聘等事物时,要体现

学术管理中专家团体的权威

性特点。

52.高等教育攻关管理体制的模

式:1.中央集权型(法国),权

力分散型(美国);既权和分

权相结合(德国、日本)

53.体制改革:1.高等教育管理权

力下放,扩大省级部门对丹蒂

高效的统筹权;2.建立一个广

泛的社会参与的高等教育管

理机制3.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

权。增强活力,提高适应社会

的能力

54.管理模式:欧洲大陆模式(学

术权力,法国、意大利)美国

模式(行政权力);英国模(两

者结合),1989年后实行党委

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特点:

实行党委领导,体现民主集中

制;/校长是最高行政长官,全

权负责行政事务;/实行党政分

开,各行其职。行政管理层次:

校、学院、系

55.行政管理改革方向:1.调整权

力机构,下移权力中心,扩大

自主权,权责统一2.精简机构,

提高办事效率,规范化管理,

转变职能,提高服务意识3.建

立富有竞争力的高校人事制

度,包括职称评定、人事聘用、

分配制度绩考核4.高校后勤社

会化,

56.影响教育结构的因素:经济、

文化传统、科技、教育因素

57.结构状况:1.层次结构(水平

结构)2.科类专业结构(12个

专业)3.形式结构4.能级结构

(比例关系)5.地区结构(梯

度/中心城市结构模式)

58.高校教师的作用:传承文化、

培养人才,服务社会

59.任务:教书育人、科学研究、

社会服务

60.劳动特点:复杂性、创造性、

个体性和群体性

61.培养和提高:1.切实加强2.选拔

培养学术带头人和骨干3.加强

职业教育

62.教师结构:1.职务结构(职称比

例,倒金字/科研;卵型/并重;

金字塔型/教学)2.学历结构 3.

年龄结构4.专业结构

63.结构优化:1.完善教师聘任制

2.引导教师在不同地区、不同

高校合理流动3.克服近亲繁殖

64.高校学生的基本社会特征:1.

感受时代精神的敏锐性2.参与

社会活动的积极性3.群体成员

的互动性3.内部结构层次的复

杂性

65.高校师生的特点|:1.主体性和

互动性增强2.独立性增强。希

望平等的交流知识,建立融洽

的感情

66.改善途径:1.加强理解和沟通

2.教师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权

威,以学以德服人3.树立正确

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人格,

学会宽容

67.专业设置和调整的指导思想;1.

尊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

才培养的规律2适应学科专业

本身发展变化的需要3.从实际

出发,随时调整专业结构3.专

业范围覆盖面宽广5.专业设置

布局合理6.适合学校的办学条

68.专业调整:.基本要求:1.以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公民个

人需要为出发点;2.积极复制

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新兴

专业3.保持专业设置和教学的

内容的相对稳定性。具体做

法;1.拓宽专业面2.改变培养方

式3.避免几种倾向:一哄而上、

盲目扩大招生,缺乏社会需求

预测

69.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1.较高

的认为素质和道德风貌2.优化

的知识和能力结构3.具有现代

意识4.具有创新能力和协作精

70.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原则:

1.与国家的教育方针、高教的

总体目标一致2.与社会需要一

致3.个人发展一致4.专业人才

培养质量规格的国际性

71.社会实践的特征:1.目的在于

培养学生2.有定向选择内容3.

通过先斯参与的方式实施4.与

高校其他教学环节具有互补

并进的效果

72.作用:1.促进知识的转化和知

识的拓展2.增强大学生的社会

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3.发展大

学生的创造才能和组织能力4.

提高大学生修养,完善个性品

73.活动形式:军事训练、专业实

习、生产劳动、社会调查、智

力扶贫、参观考察。

74.一些关系:1.出人才和出成果

2.社会实践活动和教学科研

3.

学生自主性和教师指导4.深入

性和广泛性5.集体活动与个体

活动的关系

75.思想政治教育:人在私营自

然、改造自然,适应社会、改

造社会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

发展起来的一种教育人、塑造

人的意识观念的教育活动76.特点:鲜明的阶级性、广泛的

群众性、很强的实践性

77.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遵循规

律:1.遵循大学生思想活动、

思想发展规律2.遵循高等教育

规律3.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的基

本规律,它包括:它有各种教

育因素组成;按照一定的规律

运动;在矛盾中进行;大学生

政治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

复杂矛盾运动的过程

78.过程:1.教育者对大学生施加

影响2.促进学生思想矛盾运动

和转化3.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断

运动、发展、深化的过程79.内容:1.系统的马克思基本理

论2.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世界

观3.马克思主义道德观4.爱国

主义和国际主义5社会主义民

主和社会主义法治

80.原则:方向性、疏导性、理论

联系实际、教育和自我教育相

结合、统一要求和个性化相结

合的原则

81.方法:1.调查教育2.说理启迪

3.情感交流

4.榜样教育

5.参观

访问

82.基本途径:1.思想政治教育课

教学(马列主义课、思想品德

课教学)2.教职员工的三育人

3.党、团、学生会组织活动

4.

校园文化5.社会实践

83.高教科研的地位和作用:1.是

高等教育法真的客观要求2.科

研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

径3.科研是提高学生能力、发

展智力的重要水短4.科研是发

展新学科的基础5.科研是学下

直接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渠道84.特点:1.高校多门类、多层次

的学科结构,有利于科学技术

领域的相互渗透,宜进行重

大、综合性强的研究课题2.科

研与教学相结合。学术思想活

跃,研究后备力量充足3.高校

是开展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4.

信息资源丰富。信息系统发

达。能比快的掌握和集中各种

有关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和经

济建设对科技需求的信息5.重

视教育科学的研究室高校科

研的特色之一

85.遵循原则:1.社会经济效益和

学术水平相统一2.正确处理基

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

关系3.科研和教学相互促进4.

项目指南和尊重自由选题相

结合5.支持青年人元。开拓新

的研究领域6.加速科技成果转

化和推广

86.科研方法论原则:1.理论联系

实际2.注意理论的层次性3.加

强综合研究

87.教学过程的特殊属性:1.是教

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2.学

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是系统的

学习间接知识的过程3.它不仅

是知识、技能的传递过程,也

是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道

德品质观、心理素质的形成和

发展的过程

88.教学的任务:1.促进学生的知

识积累和知识结构的油画2.促

进学生能力的发展3.培养学生

正确的世界观、社会主义道德

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89.地位和作用:它是中心工作,

是实现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

的基本途径

90.特点:独立性/学习的自主性/

学习的探索性增强

91.课程分类:1.认识的主体或客

体上分,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

2.从分科型或综合型分,并列

课程和核心课程3.层次结构上

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4.选课形式分,必修课、

限选课、选修课

92.教学计划的组成:1.专业培养

目标和基本规格2.课程设置3.

主要教学活动4.时间分配5.学

年编制

93.编制教学大纲的原则:1.明确

的目的性2.前沿性3.思想性4.

启迪性5.教育实用性

94.大学教材的特点:1.专门为教

学服务2.是一部学科思想发展

史3.能够反映与学科有关的实

际问题。有一定的创建性、针

对性和科学性4具体、生动、

图文并茂,便于学习5.统筹安

排、综合平衡

95.编制教学大纲的意义:它是以

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张节、

客体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

要内容教学指导文件。按照教

学计划,规定每个学是必须掌

握的理论知识、实际技能和基

本技能,也规定了教学进度和

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96.形式:说明、正文和附录。说

明部分阐明本门学科的教学

目的、要求,以及教材编选的

依据,教学方法的提示。正文

部分安排教材的主要课题、要

目或章节,规定每个课题的讲

授内容、基本论点和教学时

数。附录列举参考书目

97.课程建设的意义:1.建立各门

课程的规范2.从整体上认识课

程建设与其他工作的相互联

系3.推动教学管理制度化4.转

变教育教学思想,建立合理、

适当的教学质量标准

98.内容:1.课程教学的内容、体

系的改革2.教学设施的建设3.

教学方法、手段的研究与装备

4.教学组织与管理

99.要求:1.富有特色2.教材合适

3.教学资料完整

4.考核手段科

学5.有效的教学方法6.拥有能

满足教学要求的教学设施

100.教学组织形式的分类:个别教

学制,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

极性,但教学效率低;班机授

课制(捷克夸美纽斯最早提

出),它有利于扩大规模。充分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

同学之间结成团结的集体。但

他强调统一,忽视个性差别,

不利于因材施教

101.教学组织形式的趋势:1.教学

活动展开的小规模化2.时间间

隔上的短学程化3.场所的非课

堂化和多样化

102.主要环节:课堂教学、实验课

教学、实习、科研和毕业设计

103.备课的要求:1.钻研教学大纲

和教材2.广泛阅读和积累有关

材料3.了解学生,针对学生已

有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进行

备课

104.组织讨论课的要求:1.避免讨

论课的无计划性2.善于引导学

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3.善于控

制讨论进程4.及时总结

105.教学方法的共同趋势:1.以启

发式代替注入试2.由交给学生

知识相教会学生学习、发展转

变3.强调灵活的、多样的教学

方法以及各种教学方法相互

配合

106.教育技术的作用:1.对教育决

策的影响2.对教学模式的影响

3.对高等教育、高校教学发展

影响(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效

率、有利于扩大规模、能适应

学生的个别差异,有利于因材

施教)

107.学业评价的步骤:1.确定和表

述待考课程的教学目标2.编审

试题 3.建立试题库 4.实施考

试、取得信息5.阅卷评分6.考

试结果的统计分析与对策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知识点总结-----

2013年辽宁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知识点总结 绪论 第一节 教育学定义:教育学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学任务:就是依照教育的逻辑层次,揭示教育的各种规律,并在揭示规律的基础上,阐明教育工作的与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等问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依据。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还没有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这一阶段的重要代表任务和思想: 孔子及其思想总结《论语》,教学纲领: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教学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思结合; 墨子认为获得知识理解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 乐正克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主要思想: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提出严格的视导和考试制度: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主张启发式教学“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分三步: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 柏拉图的代表作《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独立性态阶段 教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这一阶段的重要代表任务和思想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泛智教育;提出便利性,彻底性,简明性和迅捷性的原则。夸美纽斯被誉为“教育学之父” 卢梭的《爱弥儿》开创了以研究个体生长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为主题的研究领域。 洛克的“白板说”及绅士教育 赫尔巴特1806年发表的《普通教育学》被誉为科学形态的教育学。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教学四阶段说以及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的传统三中心。 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 教育学吸取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并形成很多门类。 斯宾塞的《教育论》 杜威强调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提出儿童中心,经验基础和行动为中心的现代三中心说。 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社会教育规律的教育学。 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各学科相互渗透,逐渐深化,内容更加丰富。 1956年,布鲁姆制定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1963年出版了《教育过程》一书。 教育概述 第一节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教育的概念:广义的教育是一切有意识的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和意识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库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试卷一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 分) )。D A.注意定向阶段; B.获得和保持阶段; C.练习和强化阶段; D.记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习过程阶段的是(录 阶段 2、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促成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B A.实现素质教育;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加强理论教学;D.注重实践教学 3、文化素质教育不是为了()。B A.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 B.强化专业教育;C.提高审美情趣; D.提高人文素养 4、关于如何改变人文教育的落后状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渗透人文教育; B.开设人文学科 方面的课程; C.使人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处于支配地位; D.在专业教育中补充人文教育的内容 5、主张根据社会需要来制定高校培养目标的是()。C A.个人本位论;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社会本位论;D.政治统帅论 6、“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和接班人”,这是我国的()。A 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高校培养目标; D.教育工作原则 7、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人际关系、校风、学风、班风是一种()。B A.显性课程;B.隐性课程; C.核心课程;D.活动课程 &教案常规项目的主体部分是()。D A.教学目的;B.重点难点;C.导入新课;D.讲授新课 9、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C A.郝钦斯;B.阿德勒;C.布鲁纳;D.贝格尔 10、主张课程内容应该围绕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来选择,以问题为中心设计核心课程的课程理论是()。B A.永恒主义课程观; B. 改造主义课程观; C.科学主义课程观; D.结构主义课程观 11、教案编写的主体部分是()。C A.确定重点难点; B.选择教学方法; C.设计教学过程; D.教学反思 12、关于案例教学的优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D A.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B.扩大学生的实际知识; C.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D.利于学生获得完整的知识体系 13、在我国最早提倡“学分制”的是()。C A.蒋梦麟;B.竺可桢;C.蔡元培;D.胡适 14、关于课堂教学的优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C A.提高教学效率; B.增强教学的计划性; C.因材施教; D.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 15、学校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是()。B A.备课;B.上课;C.考试;D.毕业论文(设计) 16、非课程性教学环节是()。C A.课堂讲授;B.习题课;C.军事训练;D.实验课 17、高等院校立足本校、服务本校而对院校自身进行的研究属于()。B A.质的研究; B .院校研究;C .行动研究; D .叙事研究 18、最早确立并实践服务职能的是()。D A ?柏林大学; B ?哥廷根大学;C ?哈勒大学; D ?威斯康星大学 19、关于教学与科研的叙述,错误的是()。A A .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B .是"流"与“源”的关系; C .是教师的职责要求; D .是有机的统一体 20、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意义不包括()。C A.实现高校的价值回归;B.有利于引领社会反思; C.有利于教师潜心学术,为学术而学术; D.有利于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21、最早提出以“学术自由”和“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原则举办高等学校的人是()。B A .苏格拉底; B .费希特; C .洪堡; D .范海斯 D.股权激励法 22、高校人事管理中一般不会采用()。D A.待遇激励法; B.事业激励法;C.情感激励法; 23、在高校战略评估中,主要采用()。A A.自我评估;B.社会评估; 24、高校中实施的学生和教师国际交流项目体现了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C A.法治化;B .终身化;C .国际化;D .民主化 25、不属于我国北宋时期“天下四大书院”的教学特色的是()。C A.教学与研究相结合; B .自由讲学;C .教师强调讲授法; D .自由听讲 26、若某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0%以上,则该国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处于()。D A.精英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B .精英与大众之间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C .大众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D .普及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27、在未来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应发挥基础性作用的是()。D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题库(附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简答题: 1、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形成阶段;科学教育学阶段 2、古代学校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1)阶级性,等级性(2)非生产性(3)专门化(4)教育内容具有明显的分化趋向和知识化趋向 3、近代学校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生产性;普及性;系统性;双轨制 4、现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了哪些基本特征?(1)与社会联系的普遍性和直接性,(2)学制的开放性,梯形化和弹性化(3)教育的现代化(4)教育的民主化(5)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性 5、生产力与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类型和结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制着教育目的和部分教育内容;还制约着教育方法、手段、设施及形式等;(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条件;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社会化和使现代科技由可能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关键;教育还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和生产技术更新的重要手段。 6、政治与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政治与教育的制约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教育目的的制定(2)影响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变化(3)影响教育财政状况(4)影响受教育权利。教育具有政治功能,对政治会有一定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主要表现在影响社会政治延续和推动社会政治生活两个方面。 7、人口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的制定和实现(2)人口结构及其分布状况影响教育结构及学校布局状况。(3)学龄人口数量影响教育规模及经费使用。 8、教育对人口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教育具有控制人口增长的作用;教育具有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教育具有使人口结构合理化的作用。 9、童年期教育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重视培养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呵护儿童健康;着力增强动手能力;特别关注学习态度 10、少年期的教育应该注意些什么?重视青春期教育;丰富精神生活;鼓励独立判断独立思考 11、青年期教育主要应该注意哪三个方面?(1)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自我秘社会的关系(2)树立事业心、责任心、提高从事社会职业的素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意识和能力(3)正确处理友谊、爱情和婚姻

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试题集

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试题集 单选 1.a)一个国家的政体与高等教育有着密切关系,它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教育体制。 b)国家政权的性质决定了高等教育的教育体制。 2.主张教育应使“个人特征与社会目的的价值协调起来”的教育家是杜威。 3.高等教育结构的形成、发展以及调整的决定性要素是经济因素。 4.a)从高校课程的层次构成上看,可将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b)从选课形式上看,可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限选课程和选修课程。 c)根据课程课时数的多少将课程划分为大、中、小、微型课程。 d)根据课程内容主要是传授科学知识还是操作技能,划分为理论型课程和实践型课程。 e)根据课程有否明确的计划和目的,将课程划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后者利用有关学校组织、校园文化、社会过程和师生相互作用等方面给学生以价值上、规范上的陶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5.我国学位授予的权力机构是各授予单位的学位评定委员会。 6.在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学校是京师同文馆。 7.教学计划内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是教务处。 8.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其中技术结构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 9.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0.日本的国立、公立大学在招生时实行的是统一考试和单独考试相结合制度。 11.不同学科、专业领域的构成,体现着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 12.提倡社会本位教育价值观的代表人物是柏拉图。 13.解决某一科学技术问题,具有一定创造性、先进性和使用价值的科技成果称为应用性成果。 14.以良好的行为来启发、激励学生进步的方法是榜样教育法。 15.高等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职能的产生,始于威斯康星大学、康奈尔大学。 16.我国处理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平等与效率的关系时,正确的价值取向是平等优先,兼顾效率。 17.美国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是世界上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学。 18.我国高校教师职务的名称是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 19.与注入式教学相对立的是启发式教学。 20.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主要有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21.高等学校发展科学的职能确立于柏林大学。 22.在中国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有类无教”的教育平等思想的教育家是孔子。 23.我国的学位级别分为三级:学士、硕士、博士。 24.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社会实践。 25.通过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 26.高等教育目的与高校培养目标的关系是抽象与具体。 27.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结合主要体现为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整合。 28.高校教师职务设置的总体原则是因事设岗。 29.教育与政治关系的核心是民主问题。 30.权力分散型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的典型国家是美国。 31.具有不同办学条件、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校间的比例关系,称为高等教育的能级结构。 32.要善于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毕业设计或论文,这体现了高校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试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 分,共40分) 1.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C )。 A. 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B. 杜威和赫尔巴特 C. 赫尔巴特和杜威 D. 夸美纽斯和杜威 2.“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可一到人手里,就全变坏了。”这句话出自哪本教育名著?(A ) A. 《爱弥儿》 B. 《教育漫话》 C. 《普通教育学》 D. 《人的教育》 3. 中小学智育的根本任务是(B)。 A. 传授知识 B. 发展学生的智力 C. 形成技能 D. 培养个性 4. 强调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的典型表现形式是(B )。 A. 综合课程

B. 活动课程 C. 学科课程 D. 潜在课程 5. ( C)阶段是儿童道德发展的关键年龄。 A. 初中 B. 婴儿 C. 小学 D. 幼儿园 6. 教育教学要求的“一刀切”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C )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不平衡性 D. 互补性 7. 决定教师劳动创造性的是( C )。 A. 劳动任务 B. 工作性质 C. 劳动对象的特点 D. 劳动手段的特殊性 8. 个人活动包括( D )。 A. 体育竞赛 B. 学科小组 C. 科普讲座

D. 写日记 9.依据课外活动的机能可将课外活动分为接受性活动、创造性活动和(C )。 A. 探究性活动 B. 发现性活动 C. 训练性活动 D. 社会性活动 10. 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A)。 A. 讲授法 B. 谈话法 C. 讨论法 D. 演示法 11. 我国倡导启发式教学的第一人是古代教育家(A )。 A. 孔子 B. 墨翟 C. 董仲舒 D. 朱熹 12. 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C )。 A. 是同时的 B. 师范学校出现得早 C. 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

2017湖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资料

2017湖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资料

高等教育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名丘,字仲尼。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四书》中。 老子:春秋时期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相传生活在春秋时期。老子著有《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斯吉塔拉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七艺”即哲学、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理论,加上“智者派”规定的文法和修辞学。 “寺庙学校”古巴比伦和古埃及的一种学校形式。由精通数学、天文知识的僧侣执教,传授知识和探讨学问并重。 “雅典大学”雅典大学是希腊最古老和最具影响力的大学,它是当时新成立的希腊国的第一所大学,当时包括修辞学校、阿卡德米学园、哲学学校“吕克昂”以及斯多葛派创立的学校和伊壁鸠鲁派创立的学校。中世纪大学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在都城临淄设立的我国最早的官办大学,是战国时期政治咨询、学术文化交流中心和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是一个有组织、有聘任、有俸禄制度的学术研究中心。 书院教育:是中国传统高等教育中最有价值的一部份。先秦时候孔子兴办私学,可说是书院教育之雏形;而汉唐时候的精舍,可说是书院的前身;到北宋时候,书院教育才正式确立。书院教育的最大特色,在于她是由民间学者创办,没有政府的认可与资助,与官办高等学府在许多方面呈现截然不同的面貌。 二、简答题 1、高等教育研究大致可分为哪几个时期? 个别研究阶段、组织研究阶段、系统研究阶段 2、如何认识高等教育学的性质与任务? 性质:高等教育学,就其总体来说,它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而就其研究任务来说,既有应用教育基本理论以认识高等教育现象,解决高等教育的任务,又有其研究成果来丰富和发展教育基本理论的作用。高等教育的研究工作,大量的应是应用性、开发性的研究,但也必须重视理论研究,包括应用研究和基本理论研究。 任务:应用教育学的基础理论和教育科学中的技术理论以及相应的方法和技术,来认识和解决高等教育中的各种问题。 3、试分析高等教育学发展的动因。 (1)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着高等教育学的产生和成熟; (2)高等教育的内部矛盾促使高等教育学的研究不断升华; (3)相关学科的协同效应推动着高等教育学的发展。三、论述题 1、简论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P7) 1)规模化。精英教育——大众教育——普及教育阶段(马丁.特罗“三阶段论”) 2)中心化。大学从社会的边缘步入社会的中心 3)综合化。学科整体化和人才素质综合化 4)国际化。一国的高等教育面向国际发展的总趋势和过程,是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观念融合到本国高等教育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等功能中的过程 5)职业化。大学注重职业教育的倾向,关心学生的职业能力;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发展 6)终生化。从一次教育观向终生教育观转变 7)多元化。高等教育由单一系统向多元系统转变,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 2、高等教育研究可运用哪些研究方法?(P27) 一、哲学层面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 二、一般科学层面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 三、高等教育的具体研究方法; (1)多学科研究法(2)文献研究法(3)案例分析法 (4)反思批判法(5)体悟总结法 3、高等教育学是如何产生的?目前对高等教育学有哪些体系的探索? 高等教育学是通过高等教育研究而完成理论探索与体系构建的。 高等教育研究活动正如大多数研究活动一样,旨在通过发现和应用新知识以解决理论问题。然而,高等教育的研究目的比较复杂,高等教育本身不仅是理论活动而且是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以科学有效的途径发展教育主体的身心。因此,高等教育研究同其他研究活动一样,要关注调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它所寻求解决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实践问题。 在我国,将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行研究的时间并不长,在国外高等教育学形成学科,也只有40余年的时间。国内对高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进行了如下探讨:(略) 第二章高等教育本质 一、名词解释 高等教育: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高等教育价值:即高等教育与其服务对象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 高等教育功能:高等教育所具有的功效以及能够发挥这种功效的能力的总称。是通过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对社会起作用的,向社会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以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 高等教育的本体价值:即高等教育的个人价值,指高等教育促进个人发展的价值。高等教育的本体价值可分为促进个人发展知识能力的价值和促进个人提高文明素养的价值。 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即高等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促进人的社会化,社会选择价值、促进社会流动的价值。 二、简答题 1、教育与高等教育 (一)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据有关研究,有28种之多; (二)从人性视角认识教育的本质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pdf版

第一章高等教育的本质 第一节高等教育概念 高等教育概念应从两方面进行界定:一是高等教育在整个学制体系中的位置,二是高等教育的性质。其基本表述为: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 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1. 在四科当中文科是基础科,学习拉丁文和文法、修辞、逻辑、算数、几何、天文、音乐等七艺。 2. 高等教育的概念可界定为: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第二节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这种本质联系基本表述为:高等教育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制约,并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起作用。 一、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一)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 包括四个方面: 1.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决定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3.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体制 4.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 (二)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 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2.培养政治、法律等专门人才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二、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关系是,一方面表现为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另一方面表现为高等级教育与经济发展同时并进,并促进经济发展,两者存在本质的联系。 (一)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 1.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2.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 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4.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二)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 1. 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 2. 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3.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 三、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科学技术作为外在条件影响和制约着高等教育发展的水平,二高等教育通过内部的知识传递、积累和创造、技术成果的发明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1. 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内容的影响 2. 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手段的影响 (三)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 1. 高等教育通过传递和积累科学技术而发挥再生产科学技术的功能 2. 高等教育通过创造、发明新的科学技术来发展科学技术的功能 四、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的要素构成科教育的内容,教育是传递文化的途径,正是借助于教育,文化才得以延续和发展。文化与教育的这种联系一方面放映了文化是制约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又通过其特定的文化功能阀作用与社会。 (一)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1. 文化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内容 2. 文化系统与文化设施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实施 3. 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 (二)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 1.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2.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 第三节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 维斯康星思想明确的得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生的重要职能,提出大学的基本任务是:第一,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二,进行科学研究,发展创造新文化、新知识;第三,传播知识给广大民众,使之能用这些知识解决经济、生产、社会、政治及生活方面的问题。 二、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 1)培养专门人才是现在高校的基本职能。2)发展科学是现在高校的重要职能3)社会服务是现在高校职能的延伸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目的 第一节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 一、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定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一)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 包括以下三点。 1.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2.教育的培养目标 3.实施的途径 (二)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

高等教育学·浙江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

高等教育学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若某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0%以上,则该国处于C A. 精英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B.大众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C.普及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D.精英与大众之间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4、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表现在B A.保存文化 ; B.维持和创新文化; C.创新文化; D.传递文化 5、与“赠地学院”的出现有关的院校职能是B A. 科研; B.社会服务; C.教学; D.知识创新 6、高校最基本的一项职能是C A. 科研; B.社会服务; C.教学; D.知识创新 7、与柏林大学的诞生有关的院校职能是A A. 科研; B.社会服务; C.教学; D.知识创新 8、在未来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应发挥基础性作用的是D A. 高校; B.政府和高校; C.政府; D.市场 9、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的最低学历应是B A.专科; B.本科; C.硕士; D.博士 10、哪种能力具有加速器或催化剂的功能,合理使用可以收到1+1>2的功效D A.沟通能力; B.教学能力; C.研究能力; D.组织管理能力 11、大学教师的首要职责是A A.教书育人; B科学研究; C.服务社会; D.引领社会 12、根据教学关注阶段论的观点,年轻教师初上讲台一般关注的是A A.自我表现; B.学科内容; C.学生反应; D.物理环境 13、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是B A.终身学习; B.教研结合和创新实践; C.提升专业知识; D.反思经验 14、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本质就是解决B A、教师的尊重与被尊重的矛盾; B、学生的知与不知的矛盾; C、师生之间的平等与不平等的矛盾; D、师生之间的民主与不民主的矛盾 15、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表现为一个怎样的过程?C A、自然发展的过程; B、被动发展的过程; C、自主建构的过程; D、被动生成的过程 16、关于学习过程的阶段,下列哪一个说法是错误的?D A、注意定向阶段; B、获得和保持阶段; C、练习和强化阶段; D、记录阶段 17、下列哪个方面是影响学习的主体因素?D A、学习目标; B、学习任务; C、学习材料; D、兴趣 18、主张学习是个体对事物经认识、辨别、理解从而获得知识的过程的学习理论是D A、行为主义学习论; 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C、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D、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19、主张根据社会需要来制定高校培养目标的是C A、个人本位论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社会本位论 D、政治统帅论 20、下列对于高校培养目标性质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B A. 高校培养目标具有主观性与客观性 B. 高校培养目标具有抽象性与统一性 C. 高校培养目标具有稳定性与动态性 D. 高校培养目标具有具体性与多样性 21、“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的A A、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高校培养目标 D、教育工作原则 22、对于高等教育阶段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一般认为是D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

1. 揭示教育规律是教育学的( C ) A.研究范围B.研究对象C.研究任务D.研究课题 2.教育方面的著作,多属论文的形式,停留于经验的描述,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这是教育学哪一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A ) A.萌芽阶段B.独立形态阶段C.发展多样化阶段D.理论深化阶段3.无视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认为在动物界也有教育,这种观点的根本错误在于否认了人类社会教育的( B ) A.永恒性B.目的性C.生产性D.阶级性 4.为了扩大教育对象以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而采用了班级授课教学组织形式的 社会是( D )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5.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D ) A.遗传B.环境C.教育D.社会实践 6.推动和制约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最直接和最根本的因素是( A ) A.生产力B.生产关系C.政治思想 D.文学艺术 7.为我国正确的解决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奠定了理论基础的是马克思主义 的( B ) A.阶级斗争理论B.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科学社会主义D.辨证唯物主义 8.义务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具有( C ) A.全面性B.全体性C.强制性D.基础性 9.在我国新的课程结构中,从小学至高中作为必修课程的是( B ) A.分科课程B.综合实践活动课程C.选修课程 D.隐性课程 10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A ) A.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C.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 D.奠定学生科学世界观基础 11.我国学校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是( C ) A.人别教学制B.道尔顿制C.班级上课制D.分组教学制 12.人们形成和发展自身品德的认识基础是( A ) A.道德任何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13.学生乐意把它的目标、标准和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动机以调节自己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群体是( D ) A.班集体B.正式群体C.非正式群体D.参照群体

湖北省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考试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教育本质:教育本质是教学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集合,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原因和依据,是由教育自身所固有的特殊矛盾构成的。 书院:我国古代特有的高教机构,私人创办为主,积聚大量图书,将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结合在一起。 中世纪大学:欧洲封建社会(5世纪到17世纪)的大学,具有行会性、自制性、国际性和宗教性等特点。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雏形阶段的标志。 赠地学院:1862年国会通过“赠地法案”,规定各州凡有国会议员一名,拨联邦土地3万英亩,用这些土地的收益维持、资助至少一所学院,培养工农业急需人才,历史上称之为“赠地学院”。 院系调整:以苏联模式为蓝本,始于1952年秋。改造文理工医农学科齐全的综合大学为文理综合大学,设置其它科类的单科和多科学院,且以单科学院为主。 大众化:一个量与质统一的概念,量的增长指的是适龄青年高等学校入学率要达到15%~50%;质的变化包括教育理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变化。 民主化:一是涉及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另一含义体现在高等教育管理上。 终身化:终身教育。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在世界范围得到认可并传入我国。 国际化:指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即高等教育所应有的国际意识、国际交流、国际合作和国际理解。 教育目的:它是教育学的基本范畴之一,是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一要素和前提,对整个教育过程起着导向和控制的作用,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上皆有重大意义。 高级专门人才:是一种复合型的概念,具有多层含义,应作全面的理解。高级专门人才具有全面性、专业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全面性是基础,专业性是在全面性的基础上的定向发展,创造性的培养渗透于全面性、专业性之中,同时,又是全面性、专业性的最高表现。 开放大学: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英国,随成人教育兴盛、教育广播电视兴起和教育民主化运动三种趋势聚合演化而成的。 教育适应性:教育适应性指主动的创造性的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本位:主张根据国家利益与社会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进行教育,是以教育的社会价值为取向的。 个人本位:主张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进行教育,是以教育的个人价值为取向的。 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 层次结构:反映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国民经济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与社会结构所决定的。 科类结构:指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和层次结构不同,它是一种横向结构,是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以及社会分工状况决定的。 形式结构:指不同办学形式的高等教育构成状态。根据经费来源和管理体制的不同,可分为公里和私立两种形式;根据授课时间的不同,可分为全日制、半日制、业余制高等教育;根据授课凡是的不同,可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函授大学、广播电视大学、职工大学、夜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过、考试、管理干部学院等。 能及结构:主要指具有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等学校见的比例关系。我国目前的高等学校大致可分三个能及:1设有研究生院,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教学与科研兼顾的重点院校;2以本科教育为主的一般院校;3以培养应用性、技艺性人才为主的专科院校。 地区结构:指高等教育结构在地区分布上的构成状态。 高校在各地的数量等不状况,不同形式的高校分布,不同登 记高校的分布,不同搞专业点的分布等则构成高等教育的整 体布局。 高等学校定位:指高校确定自身的位置。 院校研究:把现代管理科学和高等教学研究成果应用于 高等学校管理,旨在提高高校管理水平的一门学科和一个实 践领域。 教学: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学 习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人为的可以控制 的系统。 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与发展统一实现的过程,或者说, 是在学生认识基础上的发展过程。其本质为教学条件下学生 认识与发展的过程。 课程:即“教学内容和进程体系”,是空间(内容)与时 间(进程)的统一。 显性课程:是经过组织的教学内容,是有目的有计划实 施的课程,目前在教学计划中所安排的课程即是这种课程。 隐性课程:包含学生在计划的教学内容之外,通过课外 活动,校园文化,人际关系等各种渠道所获得的知识、经验、 情感、态度等。 课程结构:指课程设置各门类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组合方 式,其涵义:一是课程设置的门类,二是各门课程间质的关 系与量的关系,三是组合方式。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 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 自学法:是学习者通过独立学习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 自学能力:指独立地获取知识与更新知识的能力。 计算机辅助教学:以计算机为主要教学媒介,利用计算 机帮助或代替教师执行部分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 和技能训练。 多媒体终身体教学系统:通常是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 础上,为开展网络多媒体教学所提供的控制系统。 学生评教: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估。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指体系化的高等教育管理组织制度, 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隶属关系和权限划 分。 终身教育:教育从一次性的过程转变为一个持续不断的 过程,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需要。在培养学生时,不仅要服 务于学生的谋职和胜任现有工作,更要着眼于他们一生更好 的生存和发展,重视其终身受用的素质培养及其构成,使之 充分融入21世纪的全球知识社会。它是高等教育在时间上 的拓展。 教学评估:广义指对影响教学活动的所有因素的评估。 狭义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标准,对教师的教进行系统检 测,并评定其价值及优缺点,以求改进的过程。 教学: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学习活动, 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人为的可以控制的系统。 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技术的最新发展,突出“现代” 二字是为了更多地注意探索那些与现代科学技术有关的课 题,吸收现在科技成果和系统思维方法,是教育技术更具有 时代的特色。 问题研究:围绕着具体问题展开,分析原因,提出对策, 最终能全部或部分解决问题就是问题研究。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 采用的途径、手段和工具。 CIPP模式:美国的斯塔弗尔比姆提出的教育评价模式。 包括北京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4个方面。 学习产出:指学生在学校教育活动中的参与和他们在大 学里取得的收获之间的关系,专注的重点是学生对学校资源 的利用情况和他们从大学经验里得到的收获,侧重于学生发 展只是、技能、态度和价值观上的变化。 二、简答题 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高等教育理论? 答:1、高教实践需要高教理论的指导。掌握教育规律, 用以指导教育实践,不断将教育实践推向前进。2、是大学 教师专业化的需要。必须掌握教育规律,具有教育理论与教 学技能方面的修养。 简述高等教育的基本性质。 答:高等教育在于其他类型的教育进行比较中所表现出 来的特殊性。①高等教育的高级性;②高等教育的专业性; ③高等教育的学术性;④高等教育的公益性;⑤高等教育的 主体性。 简述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 答:①培养高级专门人才;②推进科学技术发展;③服 务社会发展需要。 简述教育目标与教育目的之间的关系。 答:教育目的即是对教育条件下人的发展的预期结果的 规定。教育目标是由多种发展要素,多种发展层次所构成的 具有可检验性的指标体系。共同点都是对学生发展预期结果 的规定;区别在于教育目的是对学生发展终极结果的原则规 定,教育目标则是根据国家总的教育目的,在培养时间与学 生发展状态上作出的具体规定。 简述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答:人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及其基本属性的发展和完善。 在现有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 系是既相一致又相矛盾,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将日趋走向 统一。1、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具有一致性。在人类进化与 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其一,两者互为存 在的条件。其二,两者互为发展的条件。其三,两者是在互 动中发展的。其四,使每个个体获得充分而自由的发展,是 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这是认识两者一致性的根本出发点和 归宿。2、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具有矛盾性。等社会历史条 件不能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时,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就 会产生矛盾。这种矛盾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展机会的矛 盾,二是发展取向上的矛盾。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矛盾, 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一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制约, 二是社会制度的制约,三是传统观念的束缚。 教育方针的内容:一是规定了教育的服务方向,即为社 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明 确规定了培养人的素质要求,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什么是高等教育的现代化?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有着丰富 的内涵:首先,观念的现代化。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 状况出发,乐意从两个方面提出这个问题,其一,继承和发 扬经典大学理念,包括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统 一、教授治校等。其二,要认真研究20实际下半叶以来世 界范围内产生的新的高等教育理论和思潮,包括大众化、多 样化、终身化、私营化、国际化、可持续发展等等,从中吸 取营养,从国情出发,为我所用。其次,至此的现代化。最 后,观念和制度的现代化最终要保证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实尸 体的现代化。 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在两个 主体地位:一是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 校的一切工作首先是为学生服务的,要把学生培养成受社会 欢迎的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当前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德 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切实解决好贫困生生活、学习问题,做 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二是办学要以教师为本,教师是办 学的主体。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要尊重 教师关心教师。教师也要为人师表,注重师德修养,以高尚 情操教师育人。高等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不断满 足人民群众享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培养符合社会和劳动市场 需要的各类人才。 如何保持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了高等教育的 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规模和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高 等教育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现在要注意保持 高等教育合理的层次、类型、科类、地区分布和形式结构, 避免盲目升格、攀比,合理定位,办出特色,不搞“大而全”、 “小而全”,加强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大力扶持民办高等 教育。各级各类学校,各安其位,优势互补,共同努力,实 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 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伟大人物。只 有这样,高等教育才能位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张贡献力量, 同时,在此过程中保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的联系?成人教育大部 分都属于高等教育。20C50年代我国就根据自身的社会发展 需要建立了自己的成人教育体系。现在的任务实,要使终身 教育观念成为构建我国现代教育体系和制度,特别实发展高 等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高等教育自身作为通向终身教育的 桥梁,要为学习化神会的形成做出特殊的贡献,特别是在时 间、地点、学习方式等方面想学生提供自主、灵活及多样的 选择。教育终身化对社会降级发展水平和教育资源有相当高 的要求,就我国目前发展水平而言,高等教育的终身化还只 是一种努力方向,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完成思想观念上的变 革,并以此作为奋斗目标。 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因素有哪些? 答:(1)经济因素;(2)文化传统因素;(3)科学技术 因素;(4)教育因素;(5)区域因素 如何认识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共同点和不同 点?共同点:1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则:都以马列主义关于人 的全面发展理论为知道,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 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和管理人才,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施行教育; 2培养目 标的共同性:都是培养全面性、专业性、创造性相统一的高 级专门人才;3管理上的共同性:都遵循政策宏观调控和高 校自主办学相结合的原则;4衡量教育质量有一个共同标 准:具备合格的高中毕业文化水平以后,接受一定的大学文 化教育,达到一定的综合素质要求和专业业务规格。不同点: 1教育类型上的区别:普高教育主要是学习、科教育,高职 教育主要是职业岗位教育。2培养目标上的区别:我国综合 性大学和普通理工科院校培养理论型、应用型、设计型人才。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技艺型、操作型、具有大学文化程度 的高级技术人才。3专业及课程设置上的区别:普高将课程 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强调扎实宽厚,知识面 广。高职的课程设计按照岗位、职业所需的能力为核心来展 开,强调能力培养。4人才培养模式的区别:普高以课堂为 主,也有实验,目的是更好的账务理论只是,着眼于理论知 识的传授。高职教育则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教育与训练结 合,教学与实践的比重往往达到1:1。5办学体制上的区别: 高职教育更强调办学的开放性,体制上更加灵活,强调社会 参与人才培养。6师资队伍建设上的区别:高职强调专人教 师与兼职教师的结合,要求教师努力想双师型方向大战,业 务上既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技能。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优化如何体现? 答:普通高校的发展要合理规划层次结构,不同类型的 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应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和重点,办出特 色。1本科教育重点在提高质量和效益方面。2研究生教育 继续贯彻按需培养的原则,既要加强基础学科,增设新学科, 也要多培养应用学科的研究生。3专科教育以培养各类实用 人才为主,重点发展应用学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重在动手 能力的培养。 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的优化:(存在的问题:1适应新产业 结构、与经济结构调整想契合的新型学科和应用学科发展不 足。2出现了学科专业新的失调,进而造成人才结构性过 剩。)优化:1.优先发展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材料科学 等高薪技术类本科专业。2.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 合的应用性专业。3.鼓励高等学校积极探索建立交叉学科专 业,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新机制。4.提倡部分高等学 校,尤其是国家重点建设高等学校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灵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书本资料总结《教育学》和《心理学》汇总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总结《教育学》和《心理学》 1、定义: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人们普遍把欧洲中世纪大学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3、中世纪大学主要围绕文、法、医、神四科来组织教育和教学,在四科中,文科是基础,学习拉丁文和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七艺;法、神、医是高级学科。 4、英才教育毛入学率<15% 大众化教育15%-50% 普及化教育>50% 5、在美国把中等后的所有教育都称为高等教育。 6、《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高等教育的概念为:本法所称高等教育,是指完成高等中级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 7、从高等教育的性质上看,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依据专业分工培养高级人才的活动。 8、高等教育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制约,并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起作用。

9、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P5 (1)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2)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 10、20世纪80年代,哈佛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包括六大类,文学与艺术、科学、历史研究、社会分析、道德思考、外国文化,意在培养出有教养的美国人。 11、我国古代的“学而优则仕”传统与官学的设立便是把教育视为一种政治工具的具体表现。 12、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 (1)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一是通过改善教育对象的知识素养和能力结构,来提高其从事社会生产和管理活动的能力,二是通过知识与知识应用,推动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和管理活动中的应用,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水平。(2)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高速和完善(3)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 13、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P10 14、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P12 (1)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2)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