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际关系史

国际关系史

国际关系史
国际关系史

《国际关系史专题》

第一讲绪论

一、(一)作为课程的国际关系史是一部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关系史。

(二)国际关系是否存在其它的可选体系?兼及世界体系。

二、(一)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史

(二)国际关系史:范畴及断限

(三)国际关系史:外交与外交家

(四)课程结构安排

(一)作为课程的国际关系史是一部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关系史。

国际关系的开端时间是17世纪早期;似乎起源于欧洲,以欧洲为中心。

是一部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关系史。为什么呢?

其一,西方掌控了国际关系的主导权,并因此进一步掌握了话语权。

其二,现有的比较完备的国际关系体系是纯西方的。

其三,西方基于“本我”(self)的眼光去看待“他者”(others),以欧洲为中心来构建世界图景和国际关系体系。

其四,全球化对国际关系体系西方中心化的推动。

(二)国际关系是否存在其它的可选体系?兼及世界体系。

中国的“天下”观与“五服”观

“天下观念”:

“正如天空的群星,围拱一个北斗,地面的诸川,全都朝宗于大海。”

“五服”:

帝都;“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朝贡体系

二(一)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史

(二)国际关系史:范畴及断限

(三)课程结构安排

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课程总论,包含三讲,解决国际关系相关的范畴、概念、理论和体系问题;第二部分按照体系的沿革顺序依次介绍国际关系史的具体内容。

主要参考书目(一)课程总论与理论

第一讲绪论

第二讲国际关系理论

(二)国际关系史的具体内容

第三讲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第四讲维也纳体系

第五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六讲第二次世界大战、雅尔塔体系与冷战

?1、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十二卷本),国际知识出版社。

?2、[苏]波将金等编:《外交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3、[法]迪罗塞尔主编:《外交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4、方连庆主编:《国际关系史(近代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5、方连庆主编:《国际关系史(现代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6、方连庆主编:《国际关系史(战后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7、时殷弘:《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杨闯编著:《近代国际关系史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10、唐贤兴主编:《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美]詹姆斯·多尔蒂等:《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3年。

?12、陈乐民主编:《西方外交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3、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二讲国际关系理论

一、国际关系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二、几种国际关系实践理论或思想

参考书:

1、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2、詹姆斯·多尔蒂等:《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一、国际关系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国际关系:是指包括国际组织、国家等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特别是国家之间的相互

关系。具体地说,是指国家、国际组织、各种实体以及个人相互之间的跨国关系。

?对国际关系的研究(国际关系学):是研究和探讨国际行为体相互关系及世界政治、

经济和国际社会发展变化的一门学问。

包含两个大的领域:国际关系基础研究/国际关系理论研究。

(一)什么是国际关系理论?

(二)国际关系理论是研究各种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科学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

“理论的实质是历史。”(雷蒙·阿隆)

杰里米·边沁(JeremyBentham):《立法原理和道义概论》(1789年)

雨果·格老秀斯:《战争与和平法》(1625年)

国际关系理论作为独立学科的出现:1919年5月30日以后

(二)理想vs现实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沿革与流派

?肯尼斯·汤姆逊:《国际思想大师——20世纪主要思想家与世界危机》

?西方国际思想三大传统:

?马基雅维里式的现实主义:把冲突和彼此的战争看作是国家间关系的现实,各国追

求的只是自己的利益,国际政治无道德可言。

?格劳秀斯式的理性主义:既看到冲突也看到了合作,国际社会虽不存在至上权威,

但可通过外交、国际法。

?康德式的革命主义:国际关系归根结底是组成国家的人的关系,人类的天职就是要

为实现兄弟般的人类大家庭而奋斗。

?1、理想主义学派

? A.思想渊源

?但丁:《帝制论》

?格老秀斯、孟德斯鸠、狄德罗等

?康德:《论永久和平》

? B.理想主义学派的诞生

?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灾难所作的反思

?伍德罗·威尔逊:“十四点计划”,1918.1.8.

? C.理想主义的主要观点:

?a、人性可以改造。

?b、战争可以避免。

?c.利益可以调和。

?d.建立国际机构,保卫世界和平。

?e.国际法和国际公约可以保证世界和平。

?f.公众舆论也可以确保世界和平。

?“空想的乌托邦”

? 2.现实主义学派

? A.现实主义学派的诞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在与理想主义的反思和争论中诞生和发展壮大。

?爱德华·H·卡尔:《二十年危机,1919—1939年》(1939年)

?汉斯·J·摩根索:《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和和平的斗争》(1948年)

? B.现实主义的主要观点

?a.人性本恶。

?b.国家是国际体系的主要的行为体。

?c.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

?d.国家利益在国际政治中是分析国家行为的路标。

?e.道德和有关的价值观念是相对的。

?f.维持国际和平最好的办法是依靠均势。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主要分歧:

一、对人性的看法不同;

二、对国家间关系的看法不同;

三、对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作用看法不同;

四、对社会和世界的看法不同;

五、对未来看法不同。

(三)国际关系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发展沿革

1.科学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的论战

这更像是发生在现实主义学派内部的一场论战。是重视科学的美国和重视人文的英国国关理论界的论争。

实际上是一场关于研究国际关系的方法论的之争,分歧主要不是在具体问题的结论上,而是在究竟应以怎样的方法进行研究上。

2.新自由主义和新现实主义的论战

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1979年)——结构现实主义

只有把着眼点放在国际的系统层次上才能真正解释发生在行为体单位层次上的现象,如为什么不同时期、不同的行为体单位在系统中的表现如此有规律?国际体系的结构是无政府的,而构成体系的行为体单位的国家在功能上是相似的(它们只有能力大小的差别),这种系统中的基本变量关系是:在无政府条件下国际体系的结构决定了国家行为。

新现实主义抛掉了摩根索理论的出发点,权力追求和安全意识不是因为人性恶的本源,而是由国际体系的结构所决定。它也力图排除道德判断的规范性因素,美苏两国意识形态不同而

争权夺利的行为如出一辙,原因也是在国际体系的结构迫使他们都要采取无政府状态下“自助”的生存方式。

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经济政治中的合作与纷争》:

强调国际制度、机制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世界政治各种制度化的情况对国家行为有重要影响,国际制度有利于界定国家行为的意图和意义,并使各种合作和纷争能得以理解。被称为制度自由主义。

新自由主义摒弃了理想主义的乌托邦主义的极端色彩,仍然强调跨国交流、共同价值观、国际和平合作、国际制度、民主和和平的关系等等。

二、几种国际关系实践理论或思想

([英]杰夫·贝里奇等:《外交理论:从马基雅弗利到基辛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1.汉斯·摩根索的权力政治论

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争取权力与和平的斗争》(1948年)

国际政治就是权力之争,国家利益只有通过权力才能得以实现。

“权力界定利益”

国际政治同一切政治一样,无论最终目标是什么,都是为权力而斗争;国家利益只有通过权力才能得以实现;国家外交政策应当为本国的国家利益服务,也就是为保持、扩大和显示国家权力服务。其核心就是“以权力界定利益”的原则。

? A.权力和国家权力

?什么是权力?

?“权力是指人们对他人的思想和行为施与影响和控制的能力。”

?国家权力:

?(1)决定国家权力大小的因素包括九个方面;

?(2)对国家权力处于动态中,很难准确估价;

?(3)国家权力不是无限制的,要受到权力均衡、国际道德和世界舆论以及国际法的限

制;

?(4)国家权力在实现国家利益和外交目标的过程中,在国家安全、维持国际现状、改

变国际现状、保护外交、维护威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B.国家利益及其与权力的关系

?国家利益的具体内容包含有:生存、安全、维持均势、争夺优势,而最基本的就是

本国的生存和安全。

?国家利益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

?权力是国家利益得以实现的保证;一个国家的权力规定该国家的利益;一个国家要

谋求自身利益就要谋求权力,就要支配别人,国家利益是通过权力才得以实现的。

? C.关于国家间的权力斗争

?“世界就是一个各种利益相互冲突的世界”。

?“国际政治像一切政治一样,是追逐权力的斗争。”国与国的关系,归根结底是“权力”

的关系,表现为“权力”的竞赛和斗争。

? D.权力均势

?均势是一种分析概念,反映国际政治中权力均衡和不均衡的各种态势及其权力态势

转变的各种结果。

?建立均势五种方式:将竞争对手分而治之;重新划分领土疆界或瓜分殖民地和势力

范围;军备竞赛;结盟;由某大国充当两大对抗力量之间的平衡者。

摩根索权力政治论的缺陷和问题

一、过于强调权力政治的作用,忽视了经济、文化等因素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二、过于强调国际无政府状态下的权力冲突和斗争,忽视了国际合作。

三、过于看重国家间政治,忽视了国际政治中的多样性与利益协调。

权力政治论在美国外交实践中的运用

a.大规模报复战略:

艾森豪威尔政府制定,杜勒斯首先提出。

1954年1月12日

“要维护我们的长期利益是不能依赖紧急措施的,”“主要依靠强大的报复力量,在我们选择的地区,以我们选择的手段立即进行报复。”

该战略把重点放在核武器上,削减常规兵力,重点扩充导弹核武器和战略空军。

b.战争边缘政策:

1956年1月16日,杜勒斯。

美国“必须为和平碰碰运气”,要“不怕走到战争边缘,但要学会走到战争的边缘而不卷入战争的必要艺术。”

主要手段仍然是依靠核优势,以大规模和战争相威胁,制造战争一触即发的景象,迫使对手屈服或退让。

1959年柏林危机/1961年柏林墙事件

c.“灵活反应战略”:

一种军事战略,又称为“两个半战争战略”。

泰勒将军1957年提出。1962年2月17日麦克纳马拉正式宣布。

要建立“多样化”的军事力量,即在继续发展核武器和导弹的同时,加强常规兵力,增加在常规战争中使用的空军和海军力量,扩充陆军,以便能够打各种类型的战争,包括常规战争、核战争、特种战争、局部战争和世界战争。

打两个半战争

越南战争

d.“核威慑”理论

雷蒙·阿隆提出,古典均势理论在核时代的变种。

所谓核威慑,就是要使对手相信,通过蓄意发动核战争所取得的利益,最终抵不上采取这种行动所付出的代价,从而阻止核战争的爆发。

核威慑理论的基础是国际关系中的实力崇拜和对外政策中的优势迷信;它的中心原则是把赌注押在武力上,压在武器完善上,即压在军备竞赛上。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60年代后期以后“相互威慑战略”

e.尼克松主义和“现实威慑战略”

尼克松;1970年2月《七十年代美国的对外政策:争取和平的新战略》

把“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三个原则作为“三个支柱”。以苏联为主要敌人,视中国为潜在威胁,争取改善对华关系,以求从印度支那脱身,集中力量,加强同苏联在欧洲和中东的争夺。

与此相适应,军事战略上提出“一个半战争战略”,即“现实威胁战略”:1972年2月,国防部长莱尔德

从越南撤退:1973年1月27日

f.有限推回战略

里根政府制定,又称“里根主义”。

也就是综合运用军事、经济、外交以及宣传等手段与苏联展开对第三世界的争夺,决心收复

70年代的“失地”。

支持共产党统治的国家的“自由战士”,把苏联取得的政治和军事进展推回去;支持亲素国家的反共武装通过低烈度战争推翻亲苏政权,或者争取在较为有利的条件下取得政治解决;对第三世界亲美独裁政权则促使其进行“民主化”改革,巩固和扩大美国的势力范围,以实现其全球战略。

g.超越遏制战略

又称为“布什主义”。1989年5月12日。

标志着美国大规模推行以“和平演变”为主要特征的对外战略。

主要内容:

第一,以经济攻势超越先前的军事遏制。第二,明确肯定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和公开性是符合美国和西方的利益的,因而应该予以鼓励。第三,坚持足够的军事实力及加强美、欧、日三边联盟的基础上,通过经济、文化、书刊和思想自由交流等途径,“努力谋求把苏联融合到国际社会中来”。

*2.均势观

? A.均势

?“均势是一种关于权势的艺术,……均势强调用非暴力以保持紧张的国际关系,所以

它是显示武力的艺术,而不是运用武力的艺术。”(斯坦利·霍夫曼)

?“均势反映国际关系中权力均衡与不均衡的各种态势;均势是一种特殊的状态,是由

于权势大致上平均地在一些国家间进行分配所造成的。”(汉斯·摩根索等)

?均势是指某种国际力量战略格局的客观存在,是指国际关系中各种力量之间的一种

平衡、均衡状态,即指“没有一国处于优势或能向其他国家发号施令的状态”。

均势概念从意大利城邦体系一直延展至新兴的欧洲国际体系,并最终融入世界国际体系。“均势”的预设条件:内部扩张性的普遍存在;外部平衡力量的存在。

分简单均势与复杂均势

B.均势的早期实践

中:战国时代:“合纵”——公孙衍、苏秦

“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以防止强国的兼并。以三晋(赵、韩、魏)为主,北连燕,南连楚为纵。东抗强齐,西敌强秦。

公孙衍:前323年,“五国相王”抗秦;

前318年,五国伐秦,均失败。

苏秦:前288年,五国(齐、燕、韩、赵、魏)攻秦,迫使秦昭王废帝请服,退还所攻占的赵、魏部分土地。

前284年,五国(燕、秦、韩、赵、魏)攻齐,致齐衰落。

补充:“连横”——张仪

“连横”,即“事一强以攻众弱”,以达到兼并土地的目的。东连齐或西连秦为横。秦或齐拉拢一些国家,共同进攻另外一些国家。连横的目的在于事奉一个强国以为靠山从而进攻另外一些弱国,以达到兼并和扩展土地的目的。

张仪在秦推行连横策略,取得成功,“散六国之从(纵),使之西面事秦”,使秦惠王“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

前314年,齐楚联盟对秦,对秦造成威胁。张仪说楚怀王,离间齐楚,使楚与齐断交。前312年,秦败楚于蓝田。齐秦结盟。前299年,怀王被扣于秦至死。张仪的连横对秦的强大和以后完成统一全国的使命,有积极作用。

B.均势的早期实践

西:

在希腊城邦间,“每一个压倒性强权必定遭遇一个同盟反对它,这个同盟往往是由它昔日的友邦或盟邦组成的。”(大卫·休谟“OftheBalanceofPower”)

b.1494年,法国入侵意大利后

均势作为观念出现。是文艺复兴时代在意大利国家利益观念化条件下的逻辑发展。——均势观的核心是“国家利益”和“权力”(Power)观念。

C.均势观的确立

a.16世纪末,在伊丽莎白的英国确立。(一国外交策略,弱国对付强国的工具)——在此基础上萌芽出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

b.威斯特伐利亚体系,1648年。(欧洲体系的实践原则,强国维持地区稳定的工具)——缔造权落入强国,强国赖以打压其他强国,并为自身争霸做准备。

共同目标:追求安全。

D.梅特涅与维也纳体系

维也纳会议,1815年,梅特涅

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至此催生成维护欧洲安全的体系,在实力支持下做“离岸平衡手”。

E.俾斯麦的均势外交

“大陆政策”:建立以德国为中心的大陆联盟体系,孤立和打击法国,避免法俄两国夹击德国,集中全力巩固和保障德国在欧陆的中心地位。

梅特涅:大钟表结构;有规律和谐运动

俾斯麦:平衡不是和谐和机械的平衡,而是不断消长的力量在数量上的平衡。

俾斯麦和梅特涅的都是复杂均势战略。

F.英国的欧洲大陆均势政策

英国是真正致力于均势观至关重要的超然中立的唯一强国。均势被迪斯累利看作欧洲国际体系结构的同义语。

通过维持和左右两个实力大致相当的集团的相互制约和抗衡,避免使欧洲陷于任何一个大国或国家集团的支配控制之下,以确保英国自身的利益。

“英国400年来的对外政策,就是反对大陆上出现最强大、最富于侵略性和最霸道的国家,特别是防止低地国家落入这个国家手中。”(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大陆均势政策的演变:

a.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16世纪末,都铎王朝末

初步滋生:英国要担任“居间制衡者”,绝不容许对岸低地国家遭到征服,维护或拯救欧洲大陆总体均势。

b.威廉三世(1688-1702)与安妮女王(1702-1714):17世纪末18世纪初

斯图亚特王朝末

英国国家外交哲学和大战略的经久传统真正形成:一、在维护和扩展海外优势的同时,英国充当欧洲“居间制衡者”,扶弱抑强以维护或恢复欧洲均势;二、构建防卫性联盟,作为维护欧洲均势的一个主要工具;三、在大联盟战争中英国向欧陆派遣大规模的远征军必不可少,纯海洋战略不足依靠;四、以欧洲均势原则支配媾和和战后安排。

c.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从“光辉孤立”到结盟

汉诺威王朝末

19世纪中期开始,英国采取“光辉孤立”政策,以英国绝对的国家实力作为后盾,在欧洲事务中做“居间制衡者”,维持欧陆均势。

19世纪末,英国相对实力下降,开始寻求结盟。1902年,英日同盟建立,“光辉孤立”政策

G.基辛格与“大国均势”战略

20世纪70年代

美国要推行均势战略,在均势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和平结构,即在主要的大国之间形成某种平衡。

两极容易造成僵化,多极容易产生动荡。两极控制下的多极最好。

?第一,调整与北约盟国的伙伴关系,美欧间以“伙伴关系”取代原来的主从关系,以

合伙代替美国单干。

?第二,鼓励地区性第三世界盟国自身的责任感,美国不应过多介入。如对南越。

?第三,苏联既是美国“意识形态上的对手”,又是“政治、军事上的竞争者”,因此,

要对之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以实力为后盾,通过外交渠道谈判。美苏关系中坚持三原则:联系原则、互利原则、具体原则。

?第四,1969年中苏边境冲突爆发后,提出中美苏大三角战略,认为美国应充分利用

中国来抑制苏联。

?尼克松主义:

1969年7月25日,“关岛讲话”

今后美国对亚洲政策的指导方针是将继续履行在亚洲的军事条约的义务,决不撤退;要从越战中吸取教训。但受侵略国家应担负为自己防务提供人力的主要责任。要发挥日本在亚洲的独特重要作用。

实质就是通过适当收缩,通过缓和美苏关系,扭转美国战略上的被动,维持美苏两极均势;通过牺牲盟友延缓自身的衰落,在此基础上恢复美国的优势。

尼克松推行大国均势战略的步骤:

第一,通过建立“伙伴关系”改善与西欧盟国的关系。

第二,结束越战,收缩战线,摆脱困境。

第三,同中国对话,改善同中国的关系。

第四,调整美苏关系。

H.均势理论的现状

冷战后,世界进入多极化(多元化)和全球化时代。

均势仍然是目前维持稳定的国际关系的主要模式之一,均势理论还会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存在下去。

*3.地缘政治理论

?地缘:Geopolitik

地:地理,空间。包括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

缘:①边缘,陆海空边界;②缘由,事情之源起、发源。事物之原因和起源。

?地缘政治:

重视自然地理因素对国家对内对外行为的影响,从地理因素角度理解国家的政治行为。

地缘政治就是关于空间的研究,是居住在同一地域或地理环境中的人民与人民间、民族与民族间、国家与国家间形成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的关系。

地缘政治包含的五种空间:

1.陆地空间:尤指大陆

2.海洋空间:含岛屿、半岛和海洋

3.大气层空间:

4.外层空间:大气层之外。1984.1.里根

5.网络空间:赛博空间

在五种空间基础上形成五种地缘政治权力:

陆权、海权、空权、太空权、网络权

海权国家与陆权国家

地缘政治中理论上不存在空权国家、太空权国家和网络权国家。

海权国家:以海岛岛屿陆地为主体的国家叫海洋国家,构成海权国家的基础。

陆权国家:以大陆为主体的国家叫大陆国家,构成陆权国家的基础。

陆海复合型国家,构成陆海权国家或海陆权国家的基础。这要根据其陆、海在空间生存和发展能力及影响力比重、陆、海军事力量比重、陆、海经济力量比重和对陆、海的国际影响力比重的不同来判定。

? A.地缘政治理论的历史传统

? a.中国

司马迁/诸葛亮/定都北京/王船山

宋教仁:“吾则谓今日之形势,以天下言之,则重在武昌;以东南言之,则重在金陵。”“今日天下之形势,重在武昌也。”

? b.西方

古希腊和古罗马/意大利/大西洋岸

“地理大发现是西方文明的经济世界中心从地中海(威尼斯、热那亚)转向了大西洋(阿姆斯特丹、英国),欧洲文明终于走出了中世纪的阴影,转入了一个新时代。”(布罗代尔)

? B.几种重要的地缘政治理论

鲁道夫·契伦:地缘政治学就是“把国家作为地理的有机体或者一个空间现象来认识的科学。”

? a.马汉的“海权论”

[古希腊]蒂米斯托克利:“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

海权时代:16—19世纪。

始于大航海:新大陆的发现引发人类对世界的整体性认识;欧洲大国发展海军力量并大规模海外殖民。

?1890年,《海军战略论》

“无论任何国家,若要想在世界事务中起到重要作用,就一定要控制海权,海权是统治世界的决定因素。”

要控制海权,就必须具备六个方面的条件:地理位置、自然结构、领土范围、人口数量、民族特点、政府性质

?1893年,《夏威夷与我们的海上力量》

? b.麦金德的“陆权论”

前陆权时代:自人类活动之初至地理大发现。

几个陆权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与奥斯曼帝国、中国的汉唐帝国、蒙古帝国

后陆权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

火车与汽车推动其进入高级阶段。继海权时代而生,以两次世界大战为争夺陆权的最突出案例。

继之以陆、海、空(太空、网络)权并立时代。

?1904年,《历史的地理枢纽》

他提出封闭式空间的理论。海权占支配地位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陆权时代已经来临。

地缘中心是欧亚大陆,指西起伏尔加河流域,东至贝加尔湖,北达北冰洋,南到喜马拉雅山这一大片广袤无际的低洼平原。是世界政治的真正支柱,东欧处于通向这个核心地带的门户位置,控制这里就将控制核心地带,并最终有望控制“世界岛”——欧洲、亚洲和非洲。1997年,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

其一,对美国来说,欧亚大陆是最重要的地缘政治目标。

其二,法、德、俄、中、印五国作为地缘战略国家正在崛起,因为他们有能力也有一直在本国边界之外使用力量或施加影响。

其三,没有美国和中国之间战略理解与深化,整个欧亚大陆地缘政治的多元化就既不能实现也不能稳定发展。

c.地缘政治理论的新发展

“边缘地带论”,皮克曼

黑海海峡两侧的整个欧洲大陆、亚洲山地中心和整个中国,为“边缘地带”

“谁统治了边缘地带,谁就能统治欧亚大陆;谁统治了欧亚大陆,谁就能控制世界的命运。”

?沃勒斯坦为代表的“中心-边缘学说”:

所谓核心是指“以经济和社会复杂性为表征的资本集中地区,这些核心地区在经济结构上相对资助。所谓外围是指在经济、社会和文化上依附于“核心的地区”;还有一个术语,叫“半外围”,它常用来指那些不明显属于上述两类地区的区域。”

?“地缘经济理论”

第三讲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近代欧洲国际关系的开端

导论:现代国际体系的起源

国际体系:指一批独立或较独立的政治实体(现代以来主要是趋于并最终形成各自民族特质的现代国家)的集合,这些政治实体相当频繁地、按照大致规则的过程相互作用。

1.以欧洲及其文化为中心的国际体系

16—19世纪,哈布斯堡帝国与法国的两极冲突(16—18世纪);法英奥俄普五强多极均势(19世纪)

2.当代全球国际体系

?现代国际体系历史上的国际权势基本格局:

在全体系霸权(普遍帝国)和权势完全分散(均势)之间互动转换。

兰克:“现代欧洲国际体系运动的模式是均势的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新强国崛起抵制头号强国扩张,新联盟形成抗击普遍帝国图谋;随反霸战争胜利或大国国内变革一次又一次的出现新的力图称霸者。”

15C—17C中叶:哈布斯堡家族——反哈布斯堡家族(法国为首);

17C中叶—18C初:法国路易十四——英荷奥结盟;

18、19C之交:拿破仑帝国——反法联盟;

?现代国际政治体制呈现欧陆均势和海外霸权并存的局面。

1.基于现代民族主义的欧陆均势体系:

从内部很大程度的自我平衡到依赖于欧洲边缘和外部力量的介入拯救欧洲平衡,英、俄等。导致欧洲地位相对衰落、非欧强国的兴盛和欧洲体系消失,由此

2.海外霸权(世界霸权)体系:

殖民主义之下的世界扩张与海外霸权追逐,英国、德国、美国、俄国、日本等侧翼大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世界霸权体系争夺架构。

中世纪的国际秩序

?根本特征:

? 1.大量异质的政治实体间交织重叠的权力关系。(政治分裂)

? 2.“统一的基督教世界”观念。(教廷和神圣罗马帝国)

?马丁利:“从外交的观点看,(中世纪与现代之间的)首要差异在于1400年时西方仍

然将自己想成是单独一个社会。基督教世界被极严重的内部冲突弄得七零八碎,被宗教分歧、教义争端和经久不息的战争——阶级之间、族民之间、宗派之间和国王之间的战争——搞得分崩离析。但是,拉丁基督教世界仍然自认为一个整体。”

现代国际体系的发端

? 1.意大利的外交实践与国际体系的新形态

1454—1494年的意大利:平衡状态——均势

五强: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米兰、那不勒斯

现代外交色彩:权势政治,现代欧洲国际体系的前驱

A.国际规范的制定与实行:

常驻外交使节;大国局部协调和限制大国间战争;

B.大体规则化的频繁贸易、有限战争和干涉内政;

C.马基雅维里著作思想的传播(政治从宗教和道德中分离)

D.海权思想的出现:威尼斯——现代英国的前驱

?1494年:

A.米兰摄政鲁多维科·索尔扎;法王路易八世(欧洲)

——西方国际构造的重心从意大利和地中海西移至北大西洋东岸

1494—1559,意大利战争,法国与西班牙争夺意大利事务主导权。最终哈布斯堡西班牙略占上风,但确立了相对均势,导致意大利国际关系体系崩溃,进入欧洲国际关系体系历史阶段。

B.托尔德西拉斯条约:(世界)

1494.6.西经48度线,全球大洋航海、远洋商业和殖民权利东西划分,分属葡萄牙和西班牙。“创设了一个支配全球层次交往的体制,世界上第一个全球性政治体制。”

地理大发现与新的东西交通线和全球“环状构造”的创立。——全球性政治经济开始创立。

? 2.现代强国的最初浮现和形成

? A.最初的现代民族国家:

法国:1453年后,作为中央集权国家最初浮现

英国:

a.欧洲重心向大西洋岸转移,英国得以利用地缘政治经济潜能;

b.百年战争(1337—1453)失利,找到了国家人格,发现了海洋原理;发展贸易网络,塑造工商业繁荣。

c.亨利八世确立“居间制衡”外交国策传统。

西班牙:

1469年“收复失地运动”后,迅速兴起强盛(最善战的陆军,笃信天主教),成为“普遍帝国”的觊觎者和积极追求者。在美洲殖民地的白银刺激下,成为海军和商业强国。

葡萄牙:

B.传统型半旧帝国:哈布斯堡奥地利(含西班牙)

领土愈益分散,民族内涵愈益庞杂。

a.1493年马克西米连大公继位:并入勃艮第、尼德兰、波希米亚、匈牙利等,通过联姻收囊西班牙及其属地。——头等强国,有建普遍帝国野心。

1515年以后,转变为意大利乃至欧洲霸权的追求者。与法国交锋。

b.查理五世称霸图谋及其失败

1519—1556年,建立第一个“日不落帝国”。

I.非单一中央集权的帝国组织,共同君主统治。

II.欧洲霸权思想:对欧洲其他国家的领导地位。

III.维护天主教绝对正统地位,扑灭新教运动。

?与法国争夺意大利,剪除德意志新教势力,将分散的德意志统一在皇帝之下,守护、

巩固和扩大哈布斯堡帝国版图,争取包围乃至最终征服最大劲敌法国。

?最终失败,现代民族国家巩固了主权地位,其扩张也戛然而止。现代国际体系在初

始均势基础上显露雏形。

? c.腓力二世(1556-1598)的争霸图谋及其失败

?继续普遍帝国和强烈的天主教大一统理念的追求。

?I.扑灭尼德兰革命之火

?II.建立西班牙的欧洲霸权,夺取葡萄牙帝国,即而征服英国

?III.消灭新教,恢复天主教大一统

?反抗力量:海上强国荷兰和英国(海权对陆权)

?荷兰共和国——1568—1581革命

?新教英国——伊丽莎白一世确立新教统治。

?1609年,西班牙与荷兰签协定实施承认其独立。

?1588年,无敌舰队毁灭

?1598年,腓力二世驾崩,争霸图谋破灭。哈布斯堡衰落。

欧洲多极的现代国际体系终于生成并巩固。

?“海外扩张与国际体系同时产生,喷薄迸出西方世界限界的勃勃生力也摧毁了它的统

一。”

——海洋强国带领欧陆诸国联合反霸:近现代欧洲均势的运作模式

从17世纪开始的整个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可以用几个相互接续的体系概括起来,各体系间的沿革表明了几个特点:

一、国际关系长期以来以列强政治为特点,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尤为突出;

二、战争与和平、和平与发展是国际政治中的主题;

三、国际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从均势到霸权的争夺过程,争夺的核心是利益。

体系沿革: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建立与解体;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与解体;

?俾斯麦外交体系的建立与解体;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雅尔塔体系与冷战;

?冷战结束与国际政治的多元化。

一、三十年战争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建立

(一)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中世纪后期,“政治一统化”和“政治区域化”的矛盾在西欧形成。

“政治一统化”存在于两个层面之上:一是精神层面,即罗马天主教无所不在的宗教统治,其最高权威就是罗马教皇;一是世俗层面,即神圣罗马帝国,其最高权威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政治区域化的加深:

?出现了政治经济力量的重新组合,诸侯、城市和王国的势力不断地上升,在一统化

政治观念下的多重效忠和对皇帝的效忠面临挑战:

首先,在神圣罗马帝国内部,各诸侯国和城市在自身的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渐地淡化了接受皇帝庇护的观念,对皇帝的效忠也渐渐地变得三心二意起来。

其次,西欧各国王权的不断加强对教皇和神圣罗马皇帝的权威产生进一步的冲击。

?随着政治区域化的加深,各种政治势力之间的冲突越来越频繁。中世纪后期的宗教

改革运动在加强西欧政治区域化的同时,加深了西欧各种政治势力的矛盾和斗争,以致最终导致了1618至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索是波希米亚起义。

(二)“三十年战争”

?1618年前,德意志境内的诸侯各邦已分裂成新教联盟与天主教同盟,前者拥护宗教

改革,反对神圣罗马帝国与哈布斯堡王室的统治,后者拥立皇帝与哈布斯堡王室。

?教皇和西班牙支持天主教同盟;法国、瑞典和丹麦等国站在新教同盟方面。

?开端:1618年捷克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波希米亚起义)。

?主战场在德国,同时也在西班牙、西属尼德兰和意大利等国展开。

?最终法国和瑞典取得军事优势。但双方均因消耗无力再战,遂求和。1644年开始。(三)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建立

?奥斯那布鲁克、闵斯特

?1648年10月24日,缔结两个协议,合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主要内容:

一是欧洲领土分割;

二是有关德意志国家的规定;

三是宗教关系的定位。

用法律的形式否定了教皇和皇帝的权威,宣判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寿终正寝。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标志欧洲近代国际社会的形成,表现了欧洲统一性内涵的近代特征:

第一,几乎整个欧洲都统一在了一个由主权国家作为行为体的国际体系之中,是真正近代化的政治体系,促进了近代国际法的发展。

第二,这是以维护主权国家利益原则而确立的体系。

第三,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初步确立了多国并存的国际均势格局。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一方面结束了三十年战争,把交战各国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勉强

调和起来,另一方面,它是交战双方在和会中长期勾心斗角的产物。因此,和会为以后欧洲列强发起新的战争埋下了隐患。

二、欧洲列强的争霸

1648-1789年欧洲近代国际体系两个特征:

一是体系行为体——国家以王朝形式出现;

二是最终发展出了近代欧洲国际体系的一个重要理论和实践准则:均势原则。

?王朝国家的崛起:

英国、法国、西班牙、奥地利、普鲁士和俄国

王朝外交:“朕即国家”(路易十四)

?重大争霸战争:1.17世纪的王朝争霸战争:三次英荷战争

A.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1654)

1651年8月,英国的航海条例

B.第二次英荷战争(1665—1667)

C.第三次英荷战争(1672—1674年)

荷兰衰落,英国崛起。

? 2.18世纪的王朝争霸战争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北方战争、波兰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帝位继承战争和七年

战争。

? A.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法国和奥地利争夺西班牙王位,形式上是一场王朝战争,实际上是英法间争夺海上和殖民地霸权的第一次大冲突。

1700年11月1日,查理二世无嗣而终。

法王路易十四:王后是查理二世的姐姐;

奥皇利奥波德一世:皇后是查理二世妹妹

?1701年法奥开始军事行动。

?形成两个同盟:

一方以法国为首,加入的有西班牙,巴伐利亚等几个德意志小邦国和萨伏依;

另一方以奥英为首,有荷兰,葡萄牙,普鲁士等德意志邦国和意大利的几个小国参加。

?英国参战主要目的是夺取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地。

?1713年4月11日,《乌特勒支和约》。法、西;英、荷、普;

?1714年3月17日,《拉什塔特和约》,奥法。

?把列强对西班牙的瓜分固定,划定了18世纪欧洲国家疆界的基础。

法国衰落;英国受益;奥地利、普鲁士上升。

? B.北方战争

?1700年8月19日,俄国向瑞典宣战,历时21年。

?反瑞“北方同盟”:1697-1700年,俄、奥地利、萨克森、土耳其、波兰、丹麦、土耳

其。

?1721年8月30日,俄瑞《尼什塔特和约》

俄国取得波罗的海出海口,瑞典衰落。

? C.波兰王位继承战争

俄法争夺波兰

1733年,奥古斯都二世病死。萨克森派:支持奥古斯都之子;列申斯基派:支持斯塔尼斯托夫·列申斯基

1738年,法奥缔结《维也纳和约》。

? D.奥地利帝位继承战争

?普鲁士等国不承认奥皇查理六世之女玛丽亚·特利萨的王位继承权引发。

?法国、西班牙、巴伐利亚、萨克森和撒丁王国支持普鲁士,英国、荷兰则支持奥地

利。

?1748年10月18日,缔结《阿亨和约》

?奥地利避免被瓜分,普奥矛盾加深。

? E.七年战争和英国殖民霸权的确立

?法国大革命前最后一次全欧洲性的冲突,实质上是英法争夺殖民霸权的战争。

?1756年5月18日,英国对法宣战

?1763年2月10日,英法签订了巴黎和约。

?1763年2月15日,普、奥、萨克森签订了胡贝尔茨堡和约。

?普鲁士迈出称霸德意志的第一步;导致奥地利开始改革;英国压倒法国取得殖民优

势。

? 3.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

? A.第一次瓜分波兰

1772年8月5日,俄普奥

? B.第二次瓜分波兰

1793年1月23日俄普

C.第三次瓜分波兰

1795年1月3日,俄奥;普后加入。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四大体系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四大体系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三十年战争在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性战争当推发生在1618年~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它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引发,把欧洲的主要国家全都卷入进来,而且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对欧洲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17世纪初,神圣罗马帝国统辖下的德意志地区,仍然处于诸侯割据状态。各邦诸侯因为信仰不同和教产矛盾,分别组成新教联盟和天主教联盟。为了与对方抗衡,双方都大力寻求外国势力支持。而当时业已形成统一和集权的国家,如英、法、西班牙等,正在谋求对外扩张,自然就把德意志当作角逐的目标。这样,在战争爆发前,欧洲各国在宗教信仰的牵带下,形成了两大对立集团:哈布斯堡集团由奥地利、西班牙、德意志天主教联盟组成,得到罗马教皇和波兰的支持;反哈布斯堡集团由法国、丹麦、瑞典、荷兰、德意志新教联盟组成,得到英国、俄国的支持。 这次战争的导火线是波希米亚(捷克)爆发民族起义,反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任命天主教徒斐迪南为捷克国王。自1618至1648年的漫漫三十年里,欧洲大地烽火连天,战事不断。终于,1648年10月,参战备方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战争结束。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署标志着近代国际关系史和近代欧洲外交史的开端。它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欧洲均势格局,形成了早期的外交制度。法国和瑞典增加了势力,神圣罗马帝国统治实际终结,哈布斯堡王朝受到沉重打击,信教力量增长;确立了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行动原则,促进了国际法的形成与发展;王权进一步替代神权;法国争夺欧洲霸权。 维也纳体系 拿破仑战争拿破仑执政(1799—1804)和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1815)时代,法国资产阶级为了在欧洲建立法国的政治和经济霸权,同英国争夺贸易和殖民地的领先地位,以及兼并新的领土而与奥、普、俄、英为核心的反法联盟进行的一系列战争。 第一,拿破仑战争具有革命性。它是两种社会制度的战争,是革命的:保卫伟大的革命,反对反革命君主国联盟。第二,拿破仑战争具有侵略性和争霸性。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早已形成的、大的、有生命力的民族国家的时候,法国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 维也纳体系是拿破仑帝国瓦解后,与1814年10月至1815年6月召开的维也纳会议上所确立的欧洲新的均势。它重新划分了欧洲的政治版

最新近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近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波兰-萨克森问题是拿破仑战争后维也纳会议上俄、奥、普争夺波兰萨克森这一地区所引发的问题,维也纳会议的核心问题拿破仑所建立的华沙大公国原为普鲁士瓜分波兰时所获得,维也纳会议上普鲁士要求按“正统原则”恢复原占领地,而沙皇企图独占整个波兰,便希望用萨克森和普鲁士进行交换。奥地利不希望普在德意志中的实力加强,同时也担心俄国的实力强大后会在本国内部导致民族问题尖锐化,因此坚决反对普俄两国就此协议。英国则希望维持欧洲力量的均势而支持奥地利反对普俄的行动。经过激烈的争吵,俄普奥达成协议,瓜分了波兰。关于萨克森问题,普鲁士获得了其部分领土并得到瑞典的波美拉尼亚,莱茵河左岸地区和威斯特伐里亚作为补偿。 《比利牛斯条约》;继《威约》签订后,法西战争并未结束,一直到1659年,法国最终击败西班牙,双方签订《比利牛斯条约》。主要内容:⑴法国波旁王室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联姻;⑵西班牙放弃对阿尔萨斯的要求。该条约的一些条款对法西两国以后的对外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影响到整个欧洲的国际关系。 三国干涉还辽是指《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德、法三国共同干涉,迫使日本归还中国辽东半岛一事。1895年4月,三国照会日本,要求其无条件放弃对辽东半岛的要求。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元气大伤,无力武力抗拒三国。1895年5月同意放弃辽东半岛,但要求中国增加3000万两白银的赔款。三国干涉还辽后,一场瓜分中国的狂潮正在酝酿之中。 大陆封锁体系大陆封锁体系是指拿破论为了在经济上击垮英国而建立的一个战略体系。它由两次“柏林敕令”和“枫丹白露敕令”组成。这一体系在最初有效地打击了英国,但随着英国拓展海外贸易,并实行反封锁政策,体系的物质基础受到了动摇,后来在欧洲大陆矛盾的斗争中,大陆封锁体系土崩瓦解了。 遗产战争是指法王路易十四以继承西班牙遗产为名发动的战争,实质为法国霸权政策的产物。法国霸权政策的重点是夺取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削弱哈布斯堡王朝的势力。1665年,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去世,法王路易十四以王后为腓力四世长女的名义,西班牙索要西属尼德兰作为菲利普四世的遗产。这一要求被西班牙拒绝。法国于1667年向西班牙发动战争,史称“遗产战争”。1668年,在英、荷、瑞的介入下,签订亚琛条约,战争结束。 普法战争指1870—1871年普鲁士与法国之间的一场重大战争,是普完成德意志统一的三场王朝战争中的最后一场。战后法德签订《法兰克福和约》,规定(1)法国赔款50亿法郎(2)法国割阿尔萨斯和洛林的一部分给德国(3)赔款付清前部分德军留驻巴黎。普法战争加深了法德的矛盾,为一战埋下祸根。 《航海条例》是英国政府旨在奖励和保护本国航运业和海外贸易的一系列法令的总称,目的是打击荷兰的海上优势。英荷就此进行了一系列谈判,但荷兰拒不接受《航海条例》,谈判破裂,第一次英荷战争爆发。荷兰战败,于1654年与英国签订《威斯敏斯特和约》,规定荷兰不得与欧洲以外的英国岛屿和殖民地通商,英国也不得与欧洲以外的荷兰岛屿和殖民地通商。该条约几乎是《航海条例》的翻版。由此,荷兰作为海上大国的地位受到削弱,英国开始踏上了争夺海上霸权的殖民帝国之路。 近代国际关系史简答题 简述19世纪后期欧洲主要大国的对外扩张政策:1.英国在亚非扩张的重点是阿富汗、伊朗、中国、缅甸、埃及和南非,在非洲企图实现从开罗到开普敦的“两C计划”,控制自北到南的非洲大陆。2.法国扩张重点也是在亚洲和非洲,它们主要要是埃及、阿尔及利亚、突尼斯、越南和中国。3.德国在非洲强占了多哥等地,还企图把德属东非和西南非洲连成一片,建立一个从大西洋到印度洋的德属殖民帝国,德国在亚洲将中国视为扩张的主要目标。 简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三次战争及结果:1)1898美西战争,西班牙战败,1898年12月签订《巴黎和约》2)1899英布战争结果英国外交作出重大调整,由光辉孤立转向结盟3)1904日俄战争1905年9,日俄两国在美国签订《朴茨茅斯和约》主要内容: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优越权利”;东三省的行政权归还中国;俄国将旅顺大连的租借权移交日本;库页岛南部割让给日本 试评述俾斯麦的外交:1.现实主义外交:俾斯麦对外国政府的态度取决于该政策可能对普鲁士带来的损害或益处。在德意志统一前,俾斯麦从本国实力出发,利用灵活的外交手段以谋取利益最大化,在军事行动中也充分考虑到外交的因素,比如联奥攻丹,利用地理上的关系吞并了石勒苏伊格与赫尔斯

形势与政策论文-----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看法

美国转战东南亚中国应对当从容 从中国南下,从缅甸到印度洋,从老挝-柬埔寨到西南海,从泰国可以到两边,还可以到马来半岛。从这里堵截中国,当然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其实这个就是现在美国政府的新战略,Pivot to Asia,所谓转战亚洲。这个战略转变,就要求美国必须把全球战略的重心从中东转移到东亚。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一直就是亚洲的一部分,其在亚洲的利益和影响力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前些年,美国宣布要“重返亚洲”。从经济角度说,这有其必然性。亚洲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心,并且这种局面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同时,随着其在亚洲经济和战略利益的扩大,美国也越来越像一个亚洲国家。美国要保护其日益增长的经济和战略利益,就要更多地关注亚洲,这完全可以理解。但美国所宣布的“重返亚洲”显然并不是这样简单。 从战略上说,这次“重返亚洲”很显然是针对中国的。当然,这也不是冷战之后美国要“重返亚洲”的第一次。在小布什任总统期间,美国外交在新保守主义的主导下,也曾经赤裸裸地把中国作为“敌人”,试图通过亚洲“小北约”来围堵中国的崛起。不过,那次“重返亚洲”的努力以九一一恐怖主义事件的发生而终结了。中国不仅没有成为美国的“敌人”,在一定意义上,反而成为了美国“反恐”的伙伴。近年来美国高调的“重返亚洲”是第二次了。不过,从长远来说,“重返亚洲”会成为美国外交战略调整的重大失误。 为什么可以这样说?美国真正的挑战并非来自中国,而是来自自身的衰落。很多美国人不相信美国这个伟大的国家会衰落,国际社会上很多人也不相信;甚至很多中国人不相信也不希望美国衰落,因为无论作为一种政治制度还是国际警察,美国的衰落对中国并没有什么好处。作为政治制度,近代以来,美国一直是各国政治自由派所向往、学习的对象;作为国际警察,美国一直为国际社会提供全球公共服务。 苏联集团解体后,就不再存在任何可以挑战美国的同盟。那时美国应当改变其战略同盟政策,至少改变针对另外一个国家的军事战略同盟。任何战略同盟都是针对“敌人”的,因此首先需要外在“敌人”,没有这样的“敌人”和来自“敌人”的直接威胁,同盟就整合和团结不起来。冷战后美国和西方不仅没有改变同盟政策,反而扩大和强化同盟。在欧洲,美国和西方收编了苏联解体后所出现的新兴国家,把属于苏联地缘政治空间的领域,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在亚洲,美国积极寻找新“敌人”,迅速崛起的中国自然成为最佳候选人。中国是亚洲大国,美国“重返亚洲”非常容易理解。美国强化和其亚洲盟友的关系,针对的是中国。对美国来说,“我的盟友的敌人也是我的敌人”。这解释了在中国问题上,美国和其盟友的关系。 美国把全球各地都视为其利益,但中国的核心利益非常有限,都是和领土、领海有关,且仅限于和中国周边国家相关的事情。美国人到处都是核心利益,对中国的这些核心利益不是不知道。如果美国愿意在中国和中国周边国家关系之间扮演积极的协调角色,美国是有能力这么做的。但美国没想扮演这个角色,而是简单地选择“重返亚洲”,站在其盟友国家(刚好也往往是和中国有主权利益冲突的国家)这一边。 美国在中国问题上会出现错误的战略判断,因为美国人不了解中国。美国的

近现代中外关系史参考书目

档案类: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外交卷,江苏古籍出版社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外务部中外关系档案史料丛编.中华书局.2004.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德外交秘档》(1927—1947),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中美往来照会集》(19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汪向荣、夏应元编:《中日关系史资料汇编》,中华书局出版,1984年 薛衔天编《中苏国家关系史资料汇编(1917—192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编:《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 : 1919-1928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编译:《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 : 1929-193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国共内战与中美关系——马歇尔使华秘密报告》,华文出版社,2012 沈志华、杨奎松主编:《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第一卷,东方出版中心,2011 论著类: (美)马士(Hosea Ballou Morse)著,张汇文等译: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3册).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6. 时殷宏:《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石源华:《中华民国外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黄凤志主编:《中国外交史1840-1949》,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 吴东之:《中国外交史(中华民国时期1911-1949)》,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 金光耀、王建朗主编:《北洋时期的中国外交》,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李育民:《近代中外关系与政治》,中华书局,2006 金光耀主编:《顾维钧与中国外交》,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陈谦平主编:《中华民国新论》(政治、中外关系、人物卷),三联书店,2003年 唐启华:《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杨天石:《抗战与战后中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九州出版社,2008 高书全、孙继武、顾民:《中日关系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熊沛彪:《近现代日本霸权战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 资中筠:《追根溯源: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与发展(1945-1950)》,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杨云若:《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纪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2011第4版 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 杨奎松:《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萨本仁、潘兴明:《20世纪的中英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新华出版社,2007年 杨元华:《中法关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11-194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国际关系史考研真题分类汇编,战争、协议文件汇总

育明教育官方网址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a3520085.html,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国际关系史试题分类汇编(1618-2004) 名词专题部分(共255题) 战争: 1.三十年战争、 2.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3.北方大战、 4.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5.七年战争、 6.美国独立战争、 7.克里米亚战争、 8.普丹战争、 9.普奥战争、10.普法战争、11.中日甲午战争、 12.美西战争、13.英布战争、14.日俄战争、15.意土战争、16.两次巴尔干战争、17.第一次世界大战、18.奇怪战争、19.太平洋战争、20.苏德战争、21.第二次世界大战、22.朝鲜战争、23.中东六·五战争、24.第四次中东战争、25.两伊战争、26.海湾战争、27.波黑冲突、28.科索沃战争、 29.伊拉克争。 文件: 1.《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2.《比利牛斯条约》、 3.《乌得勒支和约》、 4.《圣斯特法诺和约》、 5.《安政条约》、 6.《中俄伊犁条约》、 7.《江华条约》、 8.《普拉特修正案》、 9.“至克鲁格电报”、 10.《英日同盟条约》、11.《日韩合并条约》、12.《和平法令》、13.《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14.《凡尔赛和约》、15.《色佛尔条约》、16.《洛桑条约》、17.《九国公约》、18.《拉巴洛条约》、19.《贝尔福宣言》、20.《道威斯计划》、21.《杨格计划》、22.《洛迦诺公约》、23.《非战公约》(白里安-凯洛格公约)、24.《胡佛宣言》、25.《天羽声明》、26.《反共产国际协定》、 27.《中立法案》、28.《慕尼黑协定》、29.《租借法案》、30.《钢铁盟约》、31.《苏德互不侵犯条约》、32..《大西洋宪章》、33.《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34.《苏日中立条约》、35.《联合国家宣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读书报告 时殷弘教授的这本《现当代国际关系史》教材在国内同类教材当中是很有特点的,可以说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教材,还是一本学术著作。通过阅读这本书,除了可以解国际关系史的知识,还能够学到非常有用的研究方法。对于读者来说,这本书不仅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还授之以渔,这是我阅读本书后感到最大的收益之处。 作为一部面向专业研究者的教材,作者开宗明义地阐述了国际关系研究的方法论。针对政治学和国际关系领域内存在的只重理论堆彻和轻视历史阐释的问题,作者指出国际关系研究是以对历史的理解为依托的,国际关系思想源自对历史的考察和理解。但是必须把对史实考察上升到理性思考的层次。本书就是认真贯彻了这一方法的史学实践,作者运用了路德维希.德约的国际关系学说对始自16世纪的现当代国际关系史进行了深入分析。 德约的国际关系理论系统地展现了欧洲列强与侧翼大国和外部优势 (特别是海外优势) 的并存与互动:每当体系中的某个大国妄图称霸 , 欧洲均势面临破坏时,其他国家就会自动形成反霸联盟对其进行共同遏制。当反霸联盟陷入困境时,周边的侧翼大国或海外优势就会主动介入。从16世纪哈布斯堡帝国两代君主查理五世和腓力二世称霸图谋的功亏一篑,到法国路易十四谋求霸主地位的夭折和拿破仑政府欧洲梦想的粉碎,再到20世纪德国两次谋求世界大国地位野心的破灭,历史展现出欧洲均势历经打击而仍然存在的内在机理:“援引欧洲外缘的侧翼大国的决定性干预是现代史上欧洲均势得以维存的外部源泉或外部动因”。这就是德约强调的“大均势机理”。正是在这种周而复始的演进过程中,侧翼大国逐渐积累起越来越大的权势,传统的欧洲中心逐渐丧失其优势地位。 此外,作者从基本模式和构成要素两方面厘清国际规范体系的演变脉络和变化原因。首先,作者提出分析国际规范体系演变过程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框架。国际规范体系包括国际共同价值观念、国家规范和国际社会成员资格三个基本要素,三者的内涵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促成了国际规范体系的嬗变。时至今日,国际规范体系经历了三次变迁:一是16-17世纪基督教国际社会规范。这一时期的国际共同价值观念主要有两大思想模式:以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为代表的现实

国际关系史论文

题目:国家利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2012级外国语学院英语十班赵莉雯 摘要:现当代国际关系复杂多变,造成各国关系的缓和跟紧张的原因有很多,但其根源还是国家利益决定的。国家是国际政治的重要行为体,因此每个国家都会从自己的国家利益作为对外关系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总是千方百计最大限度的实现本国的国家利益。本文将对中国与日本、美国的国家关系的变化等进行研究,进一步阐述国家利益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国家利益国际关系外交政策同盟 一、国家利益直接影响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威尔逊总统立刻号召他的同胞严守中立。这一呼吁得到了普遍的赞成,因为绝大数美国人都不希望卷入这场战争。德国无限制的潜艇战导致美国人员的和舰只的损失加速了美国的参战。1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并没有参战,而是进行军工经济,从中获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对之后的美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是德国的潜艇战侵犯了美国的安全利益,从而加速了美国的参战。

2003年,美国伊拉克发动战争。当时美国政府提出了三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消除萨达姆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减少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促进伊拉克和周围地区的民主。其实国际上都清楚美国更主要的动机在于实现自身的国家利益。伊拉克蕴藏石油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美国首先想通过在伊拉克建立亲美政权,然后控制伊拉克甚至中东的石油,促进美国军工的发展。以此获得经济利益。再次通过伊拉克战争对中东地区起到威慑作用,达到其政治利益。二、国家利益对国家外交政策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方针与原则: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先后提出了三条方针,即“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2其中“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是因为当时中国依附于前苏联的社会主义阵营。而当时的国际关系是两极对峙,美国与苏联的对抗。因此美国坚持与中国人民为敌的立场,拒绝承认中国,并在经济上鼓励、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包围中国。但是20世纪70 年代,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后,在对华关系方面采取了一次额放宽措施。如:1971年3月15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取消对于使用美国护照去中国旅行的一切限制;4月14日,尼克松宣布结束已存20年的禁制美中贸易的法令等。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欧洲外交革命:18世纪50年代,英法普奥为各自的霸权利益展开了激烈的外 交战争,对欧洲国际力量的分配和国家关系的变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普法同盟瓦解,法国与世仇奥地利修好;英国背弃了奥地利,与其对头普鲁士结盟。欧洲出现了以英普为主和以法奥俄为主的两大对立集团。两大集团形成后,“七年战争’爆发。 ?普法战争:1867年,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组成以普鲁士为首的北德意志同盟,初步 实现了德意志名邦的统一。南部的巴伐利亚等四邦,由于法国的阻挠,仍处于同盟之外。普鲁士王国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而导致普法战争爆发,普鲁士军队在色当战役中大败法军,俘虏法皇拿破仑三世,法军的战败投降,激怒了法国人民。9月4日,巴黎人民起义,推翻了路易·波拿巴统治的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了新政府,资产阶共和派取得了政权。1871年2月与普鲁士签订《法兰克福和约》草案,答应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割给德国,赔款50亿法郎。通过这次战争,普鲁士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法国则最终导致了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这次战争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埋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祸根。 ?《权利法案》:1688年英国爆发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确立,英国 资产阶级革命完成。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限制国王的权利,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形成和发展起来。确立了资产阶级专政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具有宪法的性质,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立,标志着漫长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 ?《布列斯特和约》: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由于俄国原出于协约国一 方而继续作战,为了退出战争,巩固新成立不久的苏俄政府在提出和平建议被协约国拒绝后,便与同盟国谈判,最终苏俄政府与德国及其同盟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签订的停战协议。这个合约对于苏俄来说是屈辱的,他是苏俄丧失了大量领土和自然、经济资源。但和约使苏维埃国家正式退出了战争,获得了和平喘息时机,有利于苏俄集中力量巩固政权,恢复国民经济,从而我有利于苏俄组织力量,组织新的进攻。这为在外交谈判中在必要时做革命的妥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十四点计划:1918年1月8日,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讲中提出的关于战 后和平解决世界问题的十四点建议,故名“十四点原则”,其主要内容是:1、战后世界应该是个开放的世界。2、抵制并消除苏俄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影响。3、要求给欧洲及近东各名族以名族自决,或建立受到列强保护实行门户开放原则的保护国。4、建立国际联盟。反映了美国在一战后希望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全世界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以民族自决,裁减军备为幌子,换取世界舆论的支持,削弱英法等竞争对手进而通过建立国际联盟,在政治上干预与控制战后世界局势,参与瓜分世界的殖民地。因此实际上是美国在战后企图冲出美洲,争夺世界霸权的总纲领。 ?东方战线: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联在欧洲东部扩大边界建立的防御德国侵略

近代国际关系史

名词解释 1.维罗纳会议:神圣同盟各国为了镇压西班牙革命而召开的会议。这是欧洲大国协调的最后一次尝试,英国已经放弃了欧洲协调,从此由大国会议统治的欧洲协调的局面宣告结束。维罗纳会议:1822年10月以后,俄、奥、普、法、英五国在意大利北部维罗纳召开的会议。会议中心议题是讨论法国武装干涉西班牙革命的问题。英国出于发展海外贸易,拓展海外殖民地的需要,支持西班牙独立,而其他国家则主张由法国干涉西班牙革命,西班牙革命最终被镇压,重新恢复封建制度。这是欧洲大国协调的最后一次尝试,英国已经放弃了欧洲协调,从此由大国会议统治的欧洲协调的局面宣告结束 2.《威斯特伐利亚合约》:三十年战争结束后交战国缔结的和约,由获胜的法国、瑞典和德国新教同盟及德皇于1648年10月24日在威斯特法利亚签订。根据和约,法国、瑞典和德国境内的大诸侯国都扩充了领土;承认荷兰和瑞士为独立国;加尔文教在德国取得与天主教和路德教平等的地位。和约的缔结沉重打击了哈布斯堡王朝,进一步加深了德意志的政治分裂,神圣罗马帝国名存实亡,法国在国际事务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开创了以国际会议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将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确立为国际关系中应共同遵守的准则;破除了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神权政治体制,把国际法从神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常驻外交代表机关的制度走向确立。 3.教皇子午线:由教皇确立的西葡两国殖民地范围的分割线。1493年,教皇确定以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子午线为分界线,即教皇子午线,将该线以西的一切土地划归西班牙,以东的一切土地划归葡萄牙。1494年,两国又缔结《托得西拉斯条约》,将该线向西移动了270里格,西班牙几乎独占美洲,葡萄牙则控制了亚洲和非洲大部分地区。 4.正统主义:法国外长塔列朗在维也纳会议上位争取法国利益提出的外交原则,即肯定法国革命前欧洲的封建君主的正统地位,恢复他们的统治权力、政治体制及所属领土,符合欧洲封建君主的利益,违背了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为保全法国,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瓦解反法同盟对法国的外交遏制具有重要意义。 5.《最后议定书》:维也纳会议通过的决议,主要内容为:欧洲旧王朝普遍复辟;奥属尼德兰并入荷兰,奥地利得到意大利北部为补偿;意大利和德意志在政治上仍维持分裂状态;瑞士成为永久中立国。是在正统主义原则、遏制原则和补偿原则的基础上通过的,带有反动性质。 6.门罗宣言:1832年12月,美国门罗总统向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有关外交方面的主要内容。阐述了美国对拉美政策的三个基本原则“美洲体系原则”、“互不干涉原则”、“非殖民原则”,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成为美国用以反对美洲以外国家干涉美洲事务的工具,阻止和排斥了欧洲列强势力在西半球的政治影响,为美国在西半球的扩张铺平了道路 7.东方问题 东方问题始始于18世纪末,指奥斯曼帝国衰落后,欧洲列强,尤其是沙俄在争夺其领土时应起的一系列复杂的国际问题。这些问题多集中在巴尔干半岛和达达尼尔、博斯普鲁斯两海峡的通行权问题上。 产生原因: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导致欧洲列强的入侵;沙俄的南进政策是东方问题产生的根源;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大纲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国际政治专业必修课 适应专业:国际政治 课程简介:《现当代国际关系史》是国际政治专业主干课程,它主要研究国家和民族间外部动态发展的历史,着重从横向方面剖析各个历史时期主要国家间和国际组织的外部关系,阐释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相互关系的兴衰流变、联系交融及其对全球社会发展过程的牵制和影响。 课程总学时:54 授课教材:时殷弘著:《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参考书目: [1]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1-6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 [2] 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 唐贤兴主编:《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 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21世纪国际关系学系列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 朱瀛泉著:《近东危机与柏林会议》,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6] 陈乐民主编:《西方外交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7](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8](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9](英)爱德华?卡尔著:《二十年危机(1919-1939)》,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10](美)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 [12](美)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13] Hans Mougenthau: Politics among Nations——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Alfred Knopf, Inc., 1978. [14] Karl Deutsch: The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Eaglewood Cliffs, 1978. 二、课程教育目标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是社会科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高等学校中国际政治

2020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考研历年真题必看

2020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考研历年真题必看 2015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5*7分 1. “英国治下的和平” 2.古斯塔夫·斯特莱斯曼 3.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4.第二次柏林危机 5.TPP 二、简答题3*15分 1.民族国家的形成原因 2.二战前日苏关系的演变 3.伊朗伊斯兰革命对各国关系的影响(不是很确定这个,伊朗伊斯兰革命是确定的,后面这个具体词汇忘了) 三、论述题2*35分 1.试论述俄奥矛盾的根源、1871~1914年俄奥关系的演变历史以及俄奥矛盾对于德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大致这个意思) 2.试论述20世纪孤立主义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2014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光辉孤立(splendid Isolation) 2.泰奥菲勒?德尔卡塞 3.租借法案 4.《苏日中立条约》 5.达尔富尔问题

二、简答题 1.简述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 2.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争取安全的外交努力 3.简述冷战后核不扩散体制所面临的的挑战 三、论述题 1.试述从拿破仑战争之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英俄矛盾的演变及其原因 2.请分析冷战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 2013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赫尔辛基进程 2.克里米亚战争 3.英德海军协定 4.旧金山和约 二、简答题 1.简述“9?11”事件以后美国主导下的反恐历程。 2.法德和解的意义。 三、论述题 1.阿富汗被称为“帝国的坟墓”,请从历史和地缘政治的角度评析。 2.论述冷战结束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什么能够继续存在? 2012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 1.G20 2.克什米尔问题 3.哈布斯堡帝国

《现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1929—1932年世界经济危机 1929—1932年世界经济危机以1929年10月21日纽约证券市场股票价格暴跌为标志,由美国开始,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危机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生产过剩危机。危机导致资本主义各国严重政治危机,日、德为摆脱危机对外扩张,形成欧、亚两洲战争策源地。 2.胡佛延债宣言 经济危机之下,为解决战债问题、稳定欧洲经济、使美国商品和投资获得出路,美国采取措施帮助德国度过危机。 1931年6月20日,美国总统胡佛发表《延债宣言》,声称在一年期内延付一切政府间b 债务、赔款和救济借款的本息,德国赔款与协约国所欠美国战债之间没有关系,反对取消对美国的债务。 3.伦敦海军会议 为缓解帝国主义列强之间造舰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在英国倡议下,1930年1月21日伦敦海军会议开幕。 会议于1930年4月最终签署《限制和裁减海军军备的国际条约》规定,美英日三国的主力舰比例仍是5:5:3,航空母舰比例美英13.5日8.1万吨,维持华盛顿会议规定,但确定了三国非主力舰的比例,驱逐舰10:10:7,潜水艇10:10:10.美国在非主力舰方面取得与英相等合法权力,英国海军地位进一步削弱,日本突破从前获得有利地位,但制定“补充舰队”计划,法意最终未达成协议。帝国主义军备竞赛有增无减。 4.日内瓦裁军会议 1932年2月2日在日内瓦召开国际裁军会议。各国目的希望削弱别国的军力,以建立对自己有利的新的实力对比关系,会议上帝国主义各国矛盾重重,特别法德矛盾异常尖锐突出。由于与会国对裁军基本任务的看法存在严重分歧,7月23日暂时休会,英美策划折衷决议,对全世界陆海空军进行有实质性的裁减作为将来正是裁军协议的基础。 12月11日英美法德意达成协议,承认德国“在各国同样的安全体系范围内享有平等权力”,表面上承认了法国关于“安全”的原则和德国“军备平等”的要求,实际德国获益。1933年英国“麦克唐纳计划”规定德国在5年之内获得与法国意大利柏林相同的兵额,遭法国以8年期限和重新武装在8年后4年进行的反对,使德寻找到契机退出裁军会议,裁军会议实际破裂,1934年6月11日结束。 5.“不承认主义”/ 史汀生主义 19世纪30年代,日本入侵中国东北、直指关内,威胁美在中的利益。1932年1月,美国国务卿史汀生对中日两国政府发出相同照会,声明美国不承许任何事实上的情势的合法性;不承认中日政府所缔的、有损美国条约权利的任何条约或协定;不承认违反巴黎公约内容的任何局势、条约或协定。被称为“不承认主义”。 6.李顿调查团报告书 1932年1月,国际联盟成立“李顿调查团”,负责调查中日关系问题,经实地考察,调查团于1932年9月发表的《李顿报告书》。报告对中日冲突起因的描述多有不实;但承认东三省是中国的一部分,谴责日本侵略;否认伪满洲国;主张在东北建立“特别制度”,实行“高度自治”。 7.斯特莱沙阵线 针对德国重整军备的问题,英、法、意三国于1935年4月召开斯特莱沙会议,发表联合公报。声明在国际联盟范围内维护集体和平;采取行动反对单方废约、危害和平的行为。公报被媒体夸大为:英、法、意三国建立的一条保障欧洲和平的“斯特莱沙阵线” 实际上,这一阵线不可能抑制德国的重新武装,三国未实现真正联合。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笔记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笔记 13404班 严泽川

第一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欧洲国际关系 学习提示: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掠夺活动推动了世界贸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也对欧洲各国的政治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进入 17 世纪,神圣罗马帝国走向衰落,各诸侯与皇帝之间,天主教派与新教派之间斗争激烈,并导致“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标志着近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端,欧洲进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时代。和约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承认了德意志各诸侯国享有独立主权,以及瑞士、荷兰为独立国。缔约以后,各国普遍建立了常驻外交使节,进行专门的外事活动,正式国际关系逐步建立。和约破除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体制的世界主权论,明确了国家主权、国家领土和国家独立等国际关系中的基本原则,促进了近代民族主权国家的形成。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各交战国妥协的产物,勉强调和了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的国家体系,但也为以后欧洲列强发起新的战争埋下了隐患。在 17 世纪后半期和 18 世纪的欧洲战争中,宗教利益、王朝利益和道德原则不再是决定国家对外政策的主要依据,国家利益和理性原则逐渐指导着国家的主要行动。这一时期,欧洲列强用战争来解决矛盾,用和约和妥协来结束战争。战后的和约主要对所争夺的利益进行再分配,而不公正之处又引起新的战争。其中的一些条款丰富了近代国际法的内容。以国家主义为特征的近代专制国家体系逐步形成。 “三十年战争”前的五大强国法、奥、英、荷、瑞在战后地位各有升降。到法国大革命之前,欧洲国际体系的主要参与者基本上确定为英、法、俄、普、奥五国。在欧洲国际事务中,英国的主要角色是制衡者,其他四国是欧洲大陆的霸权争夺者。 学习要点: 1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性质、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2 欧洲主要国家的力量消长与矛盾转化。 3 欧洲国际政治重心的转移。 4 重要战争、和约及其影响。 5以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分析该时期的欧洲国际形式。 第一节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 一、17 世纪初的欧洲各国 君主专制国家成为国家形态的主流。英国、丹麦、瑞典和德意志的部分诸侯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较快,且新教势力比较强大。西班牙、波兰、奥地利及其他德意志诸侯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缓慢的天主教国家。 1 英国 海外扩张,工商业较为繁荣,对外贸易扩展。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力。新教已确立国教地位。均势政策是介入欧陆事务的基本战略。17 世纪上半期无暇顾及欧陆事务,对“三十年战争”影响少。为维持欧洲均势及其在大陆的权益,在同欧陆国家交往时,保持独立姿态。 2 法国 受宗教改革影响大。南方新教贵族集团同北方天主教贵族集团的教派冲突与战争。亨利四世(1589-1610)宣布天主教为国教,颁布南特敕令,承认新教合法地位。加强国家统一,平定地方大领主的反叛。国内政局稳定,经济恢复,发展对外贸易。对外关系上,针对长期被哈布斯堡家族三面包围的状态,追求两个目的:削弱哈布斯堡家族的实力,并维持欧洲列强之间业已形成的有利于法国的均势。1610 年,亨利四世遇刺身亡。贵族分裂活动重起,宗教战争再度爆发。黎塞留沿袭亨利四世的外交政策,致力于打击哈布斯堡王朝。信奉“国家利益至上”

国际关系专业简介及排名

全国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专业硕士生各招生单位总体情况概览国际关系在我国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但是这个专业在我国的发展非常迅速。可以说,在短短的几年里,有关国际关系的理论和实践的文章和专著迅速膨胀。如果同学们经常到书店里去逛的话,你会发现,这类书籍往往会成为许多书店的主打数目之一。这种新兴专业在我国的迅速走红,与我国当前在国际上的地位的迅速提升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与我党提出的“中华民族的崛起”有密切的关系,还与近年来我国国民更加频繁的涉及到国际事务和国际纠纷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轰炸我驻南斯拉夫领馆、中美撞机事件、中日关于靖国神社、教科书、东海油田、日本入常等的争议、台湾问题等等热点问题,对于全体国民的国际关系意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是每个国民都对中国的外交和中国与大国之间的关系有着自己的看法。这从购买和阅读《参考消息》、《环球时报》等大众媒体中可以得到映证。前段时间,我在搬家时,有个棒棒也在和我谈论台湾岛“倒扁案”的进展。这说明国民对我国外交等的关心。 应该说,在中国不断崛起,从“世界历史之外”到开始真正融入“世界体系”这一漫长的过程中,不论是政府高层还是普通国民,对国际关系的关注,都必将会有一个持久的过程。这为这门新兴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动力。 当前,我国的国际关系学届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很多还是停留在经验的层面上,能够上升到理性高度,具有大视野、全球意识、中长远战略构想的还不多见。在理论上,还主要是处在引进西方理论的阶段,自主创新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培养。这为外语专业的学生报考,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机会。毕竟,在这个借鉴西方的阶段,精通外语无疑会具有十分难得的竞争力。 从当前学界的著名权威学者的教育背景来看,有很多导师在本科阶段的专业就是英语。比如清华大学的阎学通教授、外交学院的秦亚青教授,后者不仅是国际关系的导师,本是也是英语专业的导师。 在学习国际关系专业以及复习备考过程中,以下几点是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是针对非国际关系专业的学生而言)。 1.阅读的书目大致范围:(1)国际关系史;(2)国际关系理论;(3)国际关系研究方法;(4)国际关系的学术论文。 现在国际关系史的书籍比较多,比较权威的书籍有: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学会主编)《国际关系史》(11卷),这是一套大型的国际关系史学术著作,可以说,代表了当今我国国际关系史的最高水准。对于复习备考来说,它的缺点在于过于详细,因为有11卷之多,所以单单是翻阅一遍,大概也需要两个月左右。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兴贤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欧洲国际关系 1.试分析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性质和特点。 答:性质:1618年到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彻底打破了罗马神权下的世界主权,建立了欧洲世俗专制王权国家间的国际秩序。威斯特伐里亚条约实际是德意志内部宗教矛盾演变为一场各国君主争权夺利扩疆拓土的战争后,各国瓜分利益的条约。该条约是在新教徒占优势地位的情况下签订的,这在它的内容中也体现出来。该条约从政治上分裂了哈布斯堡王朝,西班牙国力大损,而法国,瑞典增强了自身实力。但实际上作为一场战争的结果,该条约虽然调和了原有的矛盾,但是又挑起了新的矛盾。瑞典法国实力扩大引起了英国,丹麦等国的仇视。威斯特伐里亚体系建立之后,欧洲的局势并没有稳定,反而通过战争不断的进行着更替。特点:l. 威斯特伐里亚体系创立了以国际会议解决争端和结束战争的先例。 2. 承认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表明国家主权和国家领土和国家独立等原则已经成为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准则。 3. 初次规定了缔约国不得破坏和约条款,如违约可集体进行制裁。 4.承认了新教和天主教享有同等的权力,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下的世界主权论。 5. 而此后欧洲各国之间开始确立常驻代表机构的制度,开始了外事活动。 6.它是国际关系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并且促成了现代国际法的产生。 2.英、法在近代的外交发展战略有什么不同? 回答一:1)英国外交战略特点:英国资阶革命以后,英国为了实现国内资阶的利益, 走上了大力推进海外扩张的殖民道路。为了建立世界贸易霸权,英国商船和舰队 在全球范围内抢占殖民地,并与西班牙、荷兰等海上强国争夺利益。1688年光 荣革命之后,英法封建王朝的同盟关系结束。两国转而争夺欧洲霸权。英国在这 一时期在争夺海上殖民地和海上战略据点更为主动。后来在西班牙、奥地利王位 继承战争中,英国直接将法国视为其发展的最大竞争对手,采取各种方式削弱法 国,阻止其在欧洲大陆称霸。这一时期的,英国外交战略主要通过拓展海外市场 和原料产地,拓展其海外利益,同时通过干预欧洲大陆事务,维持欧洲大陆均势。 2)法国外交战略特点:法国最初致力于削弱哈布斯堡家族(西班牙、奥地 利)的实力,并维持列强之间业已形成的有利于法国的力量对比均势。三十年战 争及《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使法国的实力大增,同时也助长了法国谋求霸权的野 心,法国路易十四一直在追求天然疆界,希望成为欧洲霸主,而西班牙继承战争、 法荷战争和奥格斯堡同盟战争使法国从霸权顶峰逐渐走向衰落。之后七年战争使 法国霸权不复存在。这一时期,法国外交战略着眼点是欧洲霸权。 原因 1)地缘差异。英国是岛屿国家,它对安全担忧与大陆国家不同。在地缘上, 英国既没有过多参与欧洲大陆的政治格局中,也没有实行全面的孤立政策,而是 扮演离岸平衡手的角色,通过外交干预手段来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法国作为传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关系考研刘德斌《国际关系史》课件

国际关系史刘德斌 第八讲维也纳体系的衰落与“欧洲体系”的全球扩张 经过1848年欧洲革命和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欧洲协调体制的裂痕愈大。至1871年德国实现统一,欧洲的均势被打破,维也纳体系终于解体。 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和通讯手段的革新,把世界日益联结为一个整;欧洲先进国家产业结构从农业向工业的转型,制造了世界范围内的分工体系,“中心—边缘”结构逐步建立起来。在用工业革命的成果武装起来的西方列强侵略扩张中,穆斯林世界衰落了,东亚封贡体系解体了,欧洲霸权时代降临了。值得我们注意和深思的是,在欧洲,两个欧洲侧翼国家——海上霸主英国和陆上强国俄国是侵略扩张的先锋,英俄两国争霸也是19世纪中叶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主旋律之一。在北美,年轻的美利坚共和国在自己独立不久就敢于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对抗欧洲势力;在东亚,古老而庞大的“中央帝国”衰落了,边缘地区的岛国日本却借机而起,通过明治维新跃进列强的行列。美国和日本的加入,对欧洲的霸权提出了挑战,也扩大了欧洲国家主导的国际关系体系。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激起了亚非拉人民的激烈反抗,对西方的抵制和造反开始兴起。 1.克里米亚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新格局 维也纳体系确立后,沙皇俄国利用其战略优势,加快了对日趋衰落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占和瓜分的步伐,以实现其控制黑海海峡,实现几代沙皇梦寐以求的战略目标—南下地中海。在近东有着巨大政治经济利益的英法两国,不能坐视俄国在近东建立霸权。双方争夺近东霸权的矛盾和斗争导致了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Crimean War,历史上又称“东方战争”)。参战的双方分别是俄国与英国、法国、土耳其和撒丁王国。 战争的导火线是争夺圣地和宗教保护权问题。1853年11月30日,俄国舰队在锡诺普港全歼了土耳其舰队。1854年1月,英法舰队进驻黑海保护土耳其。2月6日,俄国宣布与英法断绝外交关系。2月27日,英法向俄国下最后通牒,要求俄国退出所占领的两公国,俄国对此不加理睬。3月12日,英法与土耳其结盟并于3月28日对俄宣战。此时,撒丁王国首相加富尔正在寻求时机把奥地利势力驱逐出意大利。他看到如果与英法结成同盟,将会给意大利的统一带来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