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化学-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殊性

高中化学-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殊性

高中化学-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殊性
高中化学-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殊性

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殊性

河北省宣化县第一中学栾春武

一、氧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殊性

1. 在氧族元素中,只有氧元素的单质(O2和O3)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

2. 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分子一般为非极性分子,但O3却是极性分子。

3. 氧元素只有在与氟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显正化合价,如在二氟化氧(OF2)中氧元素显其最高正化合价为+2价,其最高正化合价与其族序数不相等。

4. 氧元素只有在过氧化物(如H2O2、Na2O2、K2O2等)中显-1价。

5. 在氧族元素中,氧元素与氢元素能形成氧化物(H2O)和过氧化物(H2O2)。

6.在氧族元素中,氧元素与金属元素能形成氧化物(K2O)、过氧化物(K2O2)超氧化物(KO2)。

7. 在氧族元素中,氧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其单质(O2和O3)的氧化性最强。

8. 在所有气体中,只有O2能够供人和动植物呼吸。

9. 在O3层中,O3的含量虽然很小,却可以吸收来自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因此,臭氧层被称为人类和生物的保护伞。

10 在氧族元素的单质中,O3的化学性质最活泼(比O2还活泼)并且臭氧具有不稳定、强氧化和漂白能力这三大特性:

(1)不稳定性:臭氧不稳定,在常温下能缓慢分解生成氧气,在高温时可以迅速分解:

2O3 === 3O2

(2)强氧化性:O3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凡能与空气或氧气反应的物质都能与O3反应;Ag、Hg 等在空气或氧气中不易被氧化的金属也能与O3反应:

2Ag + 2O3=== Ag2O2+ 2O2、Hg + O3 === HgO + O2

(3)漂白性:臭氧具有漂白性,实质是染料受到O3的强烈氧化作用而褪色。

11. 在氧族元素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H2O2是强氧化剂。H2O2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都具有强氧化性,其还原产物为H2O(氧元素由-1价还原为-2价)。如:

H2O2 + 2I-+ 2H+=== I2 +2H2O、PbS + 4H2O2=== PbSO4 + 4H2O。并且使用H2O2作氧化剂不会引入新杂质,因此,H2O2被称为“绿色”氧化剂。

12. 在氧族元素中的氢化物(H2R)中,H2O的沸点最高,最稳定,且呈中性。

二、硫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殊性

1. 在氧族元素中,硫元素与氢元素能形成硫化物(H2S)和过硫化物(H2S2)。

2. 在氧族元素中,硫元素与金属能形成硫化物(Na2S)、过硫化物(Na2S2)和多硫化物(Na2S x,

x为大于2的正整数)。

3. 硫元素只有在过硫化物(H2S2、Na2S2、FeS2)中显-1价。

4. 金属与非金属之间越活泼,一般越容易发生反应。常温下O2与Ag、Hg等金属不反应,但非金属活泼性比O2弱的S在常温下却能与Ag、Hg等金属反应。2Ag + S=== Ag2S、

Hg + S === HgS.

5. 单质硫与变价金属一般生成低价金属硫化物,如硫与变价金属Fe、Cu反应分别生成FeS、Cu2S;但S与变价金属Hg反应却生成HgS。

6. 非金属氧化物之间一般不发生反应,但SO2却能与NO2反应:

SO2 + NO2 === SO3 + NO。

7. SO2和Cl2都具有漂白性,但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l2混合却使二者失去漂白性,这是因为二者发生反应生成无漂白性的物质。SO2 + Cl2 + 2H2O=== H2SO4 + 2HCl。

8. SO2和Cl2都具有漂白性,Cl2能使石蕊试液褪色,但SO2却不能。

9. 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SO2、CO和H2都具有还原性,但浓H2SO4不能将SO2、CO和H2氧化,这是因为+6价的硫与+4价硫之间没有中间价态,CO和H2只有在高温时才表现出还原性。因此可用浓H2SO4干燥SO2、CO和H2。

10. 浓H2SO4是一种酸性干燥剂,一般可用于干燥中性和酸性气体,但不能干燥H2S、HBr、HI 等具有还原性的酸性气体。这是因为浓H2SO4能将其氧化。

H2SO4(浓)+ H2S ===S↓ +SO2 + 2H2O、

H2SO4(浓)+ 2HBr ===Br2 +SO2↑+ 2H2O、

H2SO4(浓)+ 2HI ===I2 +SO2↑+ 2H2O

11. 酸与酸之间一般不反应,但浓H2SO4和亚硫酸能分别和氢硫酸反应。

H2SO4(浓)+ H2S ===S↓ +SO2↑+ 2H2O、H2SO3 + 2H2S ===3S↓ +3H2O。

12. 酸性氧化物与酸一般不反应,但SO2与氢硫酸能够反应。SO2 + 2H2S ===3S↓ +2H2O

13. 强酸与弱酸盐反应可以制弱酸,弱酸一般不能与强酸盐反应制强酸。但有氢硫酸与CuSO4溶液反应可制的强酸。CuSO4+ H2S ===H2SO4 + CuS↓。

14. 在实验室用浓H2SO4与NaCl反应制取HCl,可以在强热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生成Na2SO4;但用浓H2SO4与NaNO3反应制取HNO3时,却不能强热,只能微热生成NaHSO4。

H2SO4(浓)+ 2NaCl Na2SO4 + 2HCl↑

H2SO4(浓)+ NaNO3 NaHSO4 + HNO3↑。

钡盐一般有毒,但BaSO4却无毒,可做“钡餐”。

15.

16. 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一般属于化学变化,如O2和O3、白磷与红磷、金刚石与石墨之间的转化等均属于化学变化;但斜方硫与单斜硫之间的转化(S8的组成及硫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均未变化,只

是S8分子大晶体里的排列方式不同)却属于物理变化。、

17. 活泼金属与稀H2SO4反应,一般速率很快;但活泼金属Ca、Ba与稀H2SO4反应时,由于生成CaSO4、BaSO4沉淀物附于金属表面,致使反应速率很慢。

18.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氢后面的金属与非氧化性酸一般不反应,但Cu与氢硫酸可以反应。

Cu + H2S ===H2↑+ CuS↓

19. 非金属元素的单质与其最高价含氧酸一般不反应,但硫元素的单质与其最高价含氧酸浓硫酸可以反应。2H2SO4(浓)+ S === 3SO2↑+ 2H2O

20. 在非金属元素的含氧酸中,只有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这三大特性。

①.吸水性:是指浓硫酸中的硫酸分子吸收游离态的水,跟水分子结合,生成一系列硫酸水合物。因为浓硫酸中存在大量未电离的硫酸分子,能强烈地和水分子结合,生成稳定的水合分子:H2SO4·xH2O (x =1、2、3、4),故浓硫酸是一种良好的液态干燥剂,常用来干燥中性和酸性气体,如H2、O2 、CO2、SO2、Cl2、HCl等,若将其敞口久置就会因吸水而稀释。

②.脱水性:是指浓硫酸能将有机化合物(特别是糖类)中的氢、氧原子按2 : 1的数目脱去(相当于水的组成),使某些有机物发生炭化而变黑如:

C12H22O1112C + 11H2O、C2H5OH C2H4↑+ H2O

③.强氧化性:是指浓硫酸分子中+6价的硫容易得到电子的性质,即浓硫酸有很强的氧化性,这是由于硫酸分子中处于最高价态的+6价的硫元素引起的。在加热的条件下,它能氧化许多金属、少数非金属及某些具有强还原性的化合物,浓硫酸的还原产物一般为SO2。

Cu +2H2SO4(浓) CuSO4+SO2↑+2H2O

C +2H2SO4(浓)2H2O+2SO2↑+CO2↑

2HI + H2SO4(浓) === I2 +SO2↑+2H2O

21. 在常温下,浓硫酸能使Fe、Al、Cr等金属产生钝化现象。

22. 给稀硫酸加热蒸发水分,不能制的纯硫酸,只能得到98.3%的浓硫酸。

23. NaHSO4、KHSO4等硫酸氢盐,虽然属于盐,但具有酸的一些通性,如:

2NaHSO4 + Fe ===Na2SO4 + FeSO4 + H2↑、

2NaHSO4 + Na2CO3=== 2Na2SO4 + CO2↑+ H2O

三、硒、碲、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殊性

1. 在氧族元素的单质中,只有硒是半导体。

2. 在氧族元素中,硒元素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并且,硒元素被人们称为“抗癌大王”。

3.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般也强;而硒的非金属性比硫弱,但硒酸(H2SeO4)的酸性比硫酸(H2SO4)强。

4. 在氧族元素的单质中,非金属单质碲能够导电。

5. 在氧族元素的单质中,碲通常不能与氢气直接化合,只能通过其他反应间接制取碲化氢。

6. 在氧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碲化氢最不稳定,碲化氢的还原性最强。

7. 在氧族元素中,只有钋为金属元素。并且,钋的原子序数最大、

原子半径最大。

8. 在氧族元素的单质中,钋的熔沸点最高,密度最大。

四、例题分析

【例题1】(09福建高考)

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

的元素是

A. 硅

B. 硫

C. 铜

D. 铁

解析:A 项,SiO 2不与水反应,错;B 项,S 与O 2生成SO 2,再与H 2O 生成H 2SO 3,可以与NaOH 生成Na 2SO 3,B 项正确。C 项中CuO ,D 项中Fe 3O 4均不与H 2O 反应,故错。

答案:B

【例题2】(09年广东高考)常温下,往H 2O 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 4溶液,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2Fe 2+ + H 2O 2 +2H + === 2Fe 3+ + 2H 2O ,2Fe 3+ + H 2O 2 === 2Fe 2+ + O 2↑+ 2H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 2O 2的氧化氢比Fe 3+ 强,其还原性比Fe 2+ 弱

B .在H 2O 2分解过程中,溶液的pH 逐渐下降

C .在H 2O 2分解过程中, Fe 2+ 和Fe 3+ 的总量保持不变

D .H 2O 2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Fe 2+

解析:结合题给两个方程式,由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弱比较规律可知,氧化性:是氧化剂大于氧化产物,还原性:是还原剂大于还原产物,因此氧化剂H 2O 2的氧化性比氧化产物Fe 3+强,还原剂H 2O 2的还原性比还原产物为Fe 2+ 强,所以A 错误;两个方程式相叠加,即H 2O 2分解生成H 2O 和O 2,由于H 2O 2呈弱酸性,所以随着反应进行,pH 升高,故B 错误;H 2O 2分解Fe 3+ 或Fe 2+ 作催化剂,所以总量不变,因此C 正确;因为Fe 2+ 可导致H 2O 2分解,所以H 2O 2生产过程要避免混入Fe 2+,故D 也正确。

答案:C 、D

【例题3】(08年海南高考)下图表示某固态单质A 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某些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化合物B 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B 和C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 : 5,化合物D 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1)写出A在加热条件下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写出E与A的氢化物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____;

(3)写出一个由D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将5 mL 0.10 mol·L-1的E溶液与10 mL 0.10 mol·L-1的NaOH溶液混合。

①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后溶液的pH _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________;

③加热反应后的溶液,其pH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理由是_____。

解析:由题意知:B和C分别是SO2和SO3。D是H2SO4,A为固体S。E为H2SO3。

(1)H2+S H2S(写成可逆反应也正确)(2)H2SO3 + 2H2S =3S↓+ 3H2O

(3)C+2H2SO4(浓)CO2↑+2SO2↑+2H2O

或Cu+ 2H2SO4(浓)CuSO4 +SO2↑+ 2H2O等

(4)①H2SO3 +2 OH-=SO32-+ 2 H2O

②大于;Na2SO3溶液中SO32-发生水解使溶液显碱性。

③增大;升高温度促进Na2SO3溶液的水解。

五、练习

【练习1】(08年江苏高考)将一定量的SO2和含0.7mol氧气的空气(忽略CO2)放入一定体积

的密闭容器中,550℃时,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2SO2+O2 2SO3(正反应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后,将容器中的混合气体通过过量NaOH溶液,气体体积减少了21.28 L;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性溶液吸收O2,气体的体积又减少了5.6 L(以上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填字母)

a.SO2和SO3浓度相等b.SO2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变d.SO3的生成速率与SO2的消耗速率相等

e.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2)欲提高SO2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填字母)

a.向装置中再充入N2b.向装置中再充入O2

c.改变反应的催化剂d.升高温度

(3)求该反应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用百分数表示)。

(4)若将平衡混合气体的5%通入过量的BaCl2溶液,生成沉淀多少克?

解析:(1)b、c (2)b

(3)消耗的O2物质的量:0.7 mol - 5.6 L/22.4 L·mol-1=0.45 mol

生成的SO3物质的量:0.45 mol×2 =0.9 mol

SO2和SO3的物质的量和:21.28 L/22.4 L·mol-1=0.95 mol

反应前的SO2物质的量:0.95 mol

SO2的转化率:0.9 mol /0.95 mol ×100%=94.7%

(4)在给定的条件下,溶液呈强酸性,BaSO3不会沉淀。因此BaSO4的质量:

0.9 mol×233 g/mol ×0.05 =10.485 g

答案:略

【练习2】(09年四川高考)过氧化氢是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它的水溶液又称为双氧水,常用作消毒、杀菌、漂白等。某化学兴趣小组取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准确测定了过氧化氢的含量,并探究了过氧化氢的性质。

Ⅰ.测定过氧化氢的含量

请填写下列空白:

(1)移取10.00 mL密度为ρ g/mL的过氧化氢溶液至250 mL 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移取稀释后的过氧化氢溶液25.00 mL至锥形瓶中,加入稀硫酸酸化,用蒸馏水稀释,作被测试样。

(2)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被测试样,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请将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及化学式填写在方框里。

□MnO4-+ □H2O2 + □H+===□Mn2+ + □H2O + □_______

(3)滴定时,将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注入____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滴定到达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重复滴定三次,平均耗用c mol/L KMnO4标准溶液VmL,则原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滴定前滴定管尖嘴中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测定结果______(填“偏高”或“偏低”或“不变”)。

Ⅱ.探究过氧化氢的性质

该化学小组根据所提供的实验条件设计了两个实验,分别证明了过氧化氢的氧化性和不稳定性。(实验条件:试剂只有过氧化氢溶液、氯水、碘化钾淀粉溶液、饱和硫化氢溶液,实验仪器及用品可自选。)

请将他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填入下表:

【解析】Ⅰ.(1)根据题意应该选用的仪器是容量瓶。(2)残缺方程式配平首先确定缺什么,分析可知缺的是O2,根据电子转移守恒,配平化学方程式。(3)由于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具有强氧化性,所

以只能使用酸式滴定管。滴定到达终点的现象是:滴入一滴高锰酸钾溶液,溶液呈浅红色,且30秒内不褪色。(4)根据配平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过氧化氢的量,最后计算出原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17cV/200ρ。(5)若滴定前滴定管尖嘴中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有一部分溶液占据了气泡的体积,并没有滴入锥形瓶,则测定结果偏高。

Ⅱ.(1)验证氧化性,选用具有还原性的饱和硫化氢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硫或溶液变浑浊;或者选用有还原性的碘化钾淀粉溶液,有碘单质生成,溶液变蓝色。(2)验证不稳定性,取适量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热,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有氧气生成;或者取适量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热,用导气管将得到的气体通入到装有饱和硫化氢溶液的试管中,溶液变浑浊或有浅黄色沉淀产生。

答案Ⅰ.(1)容量瓶(2)2 5 6 2 8 5 O2(3)酸式滴入一滴高锰酸钾溶液,溶液呈浅红色,且30秒内不褪色(4)17cV/200ρ(5)偏高

答案Ⅱ.

滴入

(取适量碘化钾淀粉溶液于试管中,

热,

(取适量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

高中化学元素关系图

硫(S)元素关系图 重要关系: ○9H2S→S:SO2、Cl2、Ca(ClO)2、Br2、I2、KMnO4、K2Cr2O7、KNO3、H2O、Fe3+、O2、浓H2SO4 ○21SO2→SO42-:H2O2、X2、HNO3、KMnO4、Ca(ClO)2、Na2O2 ○22H2SO4(浓)→SO2:Cu、C、S、P、HBr、HI、H2S ○23SO32-→SO42-:Cl2、Br2、I2、O2、KMnO4、K2Cr2O7、HNO3、H2O2、Na2O2 ○1Na2S+CuSO4====Na2SO4+CuS↓○2H2S+CuSO4====CuS↓+H2SO4 ○3Na2S+H2SO4(稀)====Na2SO4+H2S↑○4H2S+2NaOH====Na2S+2H2O ○5Na2S+FeSO4====FeS↓+Na2SO4○6FeS+H2SO4(稀)====FeSO4+H2S↑○72H2S+3O点燃2H2O+2SO2 ○8S+H2△H2S ○9H2S+Cl2====2HCl+S↓ 2H2S+SO2====3S↓+2H2O H2S+Br2====2HBr+S↓ H2S+I2====2HI+S↓ 5H2S+2KMnO4+3H2SO4====5S↓+K2SO4 +2MnSO4+8H2O 3H2S+K2Cr2O7+4H2SO4====3S↓+K2SO4 +Cr2(SO4)3+7H2O 3H2S+2HNO3(稀)====3S↓+2NO↑+2H2O H2S+H2O2====S↓+2H2O H2S+2FeCl3====S↓+2FeCl2+2HCl 2H2S+O2====2S↓+2H2O H2S+H2SO4(浓)====SO2↑+S↓+2H2O 2H2S+Ca(ClO)2====2S↓+CaCl2+2HCl ○10S+2Cu△Cu2S ○11Na2S2O3+2HCl====2NaCl+S↓+SO2↑+H2O ○12S+O SO2 ○133SO2+2Na2S====3S↓+2Na2SO3 ○14H2SO3+2H2S====3H2O+3S↓

教案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高一年级化学导学案(032) 碳地多样性 主备课人:李媛媛审核人:时凯 2014.12.4 学习目标: 1、了解同素异形体地概念,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 2、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地主要性质, 重点突破: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地性质. 预习导学:阅读课本62页到65页有关内容,并完成下列内容. 一: 多种多样地碳单质 1.同素异形体 由元素组成地性质地几种单质,叫做该元素地同素异形体.如碳元素地同素异形体有,氧元素地同素异形体有和. 2. 碳元素地三种重要单质、和. 思考1:组成元素相同地物质一定是同素异形体吗? 思考2: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该过程属于什么变化? 二:广泛存在地含碳化合物 1.碳元素地存在形:式碳元素在自然界主要以形式存在. 2.重要地含碳化合物:Na2CO3和NaHCO3 ( 物质Na2CO3NaHCO3 俗称或 色态白色粉末,Na2CO3?10H2O是白色晶体细小地白色晶体 溶解性二者都溶于水,Na2CO3比NaHCO3溶于水. 用途用于玻璃、造纸等工业,发酵粉地主要成分之一溶液都显性,因此被用做食用碱 (2)化学性质 ①与酸反应:Na2CO3、NaHCO3分别与盐酸反应地离子方程式为 、; 思考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易与酸反应,但碳酸氢钠与酸反应比碳酸钠更剧烈,为什么? 提示:二者与酸反应地原理分别为: Na2CO3: 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H2O+CO2↑ NaHCO3:NaHCO3+HCl=NaCl+H2O+CO2↑ ②与碱反应: Na2CO3与NaOH不反应,而易与Ba2+、Ca2+地碱反应生成碳酸盐沉淀和NaOH. 如Na2CO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地离子方程式为; NaHCO3能与所有可溶碱反应生成碳酸正盐和水.如NaHCO3与NaOH溶液反应地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③与盐反应:Na2CO3与CaCl2在溶液中反应地离子方程式为; ④对热稳定性:加热时,碳酸钠不分解,而碳酸氢钠则分解.即:碳酸钠比碳酸氢 钠.利用该性质可鉴别Na2CO3和NaHCO3 (3)Na2CO3和NaHCO3之间地相互转化: Na2CO3NaHCO3 如:Na2CO3和NaHCO3相互转化地化学方程式是: NaHCO3→Na2CO3::① ② Na2CO3→NaHCO3: 达标训练: 1.下列叙述中,正确地是() A.由碳元素地单质组成地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金刚石和石墨具有相同地化学性质 C.金刚石与石墨之间地转化不属于化学变化 D.C60是新发现地一种碳地化合物 2.下列既能跟NaOH溶液反应,又能跟盐酸反应地是() A.Na2CO3溶液 B.CaCO3C.NaHCO3溶液 D.Na2SO4溶液 3. 可以用来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地最好地是() A. 加澄清地石灰水 B. 加热 C.加稀盐酸 D.加CaCl2溶液 4. 关于Na2CO3和NaHCO3地下列说法中正确地是() A. Na2CO3不如NaHCO3易溶于水 B. NaHCO3比Na2CO3稳定 C.石灰水能和NaHCO3反应,不于Na2CO3反应 D.等物质地量地Na2CO3和NaHCO3与足量盐酸反应,消耗HCl地物质地量之比 为2:1 5. 在盛有NaOH溶液试剂瓶口,常看到有白色固体生成,该白色固体( ) A.NaOH B.Na2O C.Na2CO3 D.NaHCO3 6.某二价金属地碳酸盐和碳酸氢盐地混合物跟足量地盐酸反应,产生地CO2地物质地量之比为5:4,该混合物中碳酸盐和碳酸氢盐地物质地量之比为( ) A.1:3 B.2:3 C.3:4 D.4:5 7.除杂质(括号内为杂质): (1)Na2CO3 (NaHCO3)方法,有关化学方程式. (2)NaHCO3溶液(Na2CO3)方法,有关化学方程式. (3)NaCl溶液(Na2CO3)方法,有关化学方程式. 8.将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地混合物2.74g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时,剩余物质地质量为 2.12g.求:⑴混合物中碳酸氢钠与碳酸钠地物质地量;

各种高中化学知识总结元素及其化合物专题

无机框图推断题剖析 [题型示例] [20XX年全国卷II28题15分]以下一些氧化物和单质 之间可发生如右图所示的反应:其中,氧化物(Ⅰ)是红 棕色固体、氧化物(Ⅱ)、(Ⅲ)、(Ⅳ)在反应条件下都是 气体。 ⑴氧化物(Ⅰ)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氧化物(Ⅱ)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⑵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考况简析] 框图推断题,是高考的必考题。考得最多的一年是1995年,考查了2个无机框图推断和1个有机框图推断,共计19分,其余每年都考了1-2个框图推断题,分值都在6-16分左右。 [考查目标] 既考查了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为主要载体的有关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学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验及化学计算等基础知识,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观察、阅读、归纳、分析、推理等综合能力。 [解答方法] 信典倒顺法 第一步——分析信息:析准、析全题中的所有信息。涉及物质性质或结构的信息,要能以元素周期表为线索搜索出物质或物质范围,如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ⅦA-AgCl、ⅪA-BaSO4、ⅣA-H4SiO4;涉及化学反应的要弄清楚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并注意把握住反应条件和转化的关系。 第二步——抓住典型:抓住典型已知物或典型已知条件或典型转化关系或典型定量数据等,并以其为突破口。 第三步——倒顺推断:在突破口的基础上或倒推或顺推,以推断出有关物质。 第四步——扣问作答:在推断结果的基础上紧扣题问进行作答。 [例题解析] 第一步——分析信息:氧化物(Ⅰ)是红棕色固体==> Ⅰ为Fe2O3;氧化物(Ⅱ)、(Ⅲ)、(Ⅳ)在反应条件下(高温)都是气体==> Ⅱ、Ⅲ、Ⅳ为SO2、SO3、NO、NO2、CO、CO2、H2O 第二步——抓住典型:Ⅰ- Fe2O3 第三步——倒顺推断:顺推:氧化物Ⅰ(Fe2O3)+ 氧化物Ⅱ→ 单质Ⅰ+ 氧化物Ⅳ ==> 氧化物Ⅱ- CO、单质Ⅰ- Fe、氧化物Ⅳ- CO2;顺推:氧化物Ⅱ(CO)+ 氧化物Ⅲ→ 单质Ⅱ+ 氧化物Ⅳ(CO2) ==> 氧化物Ⅲ- H2O、单质Ⅱ- H2;倒推:单质Ⅱ(H2)+ 氧化物Ⅱ(CO)← 氧化物Ⅲ(H2O)+ 单质Ⅲ ==> 单质Ⅲ- C 第四步——扣问作答:⑴氧化物(Ⅰ)的化学式(分子式)是Fe2O3;氧化物(Ⅱ)的化学式(分子式)是CO 。⑵反应①:Fe2O3 + 3CO 高温2Fe + 3CO2;反应②:CO + H2O 高温CO2 + H2;反应③:C + H2O 高温CO + H2。 [归纳小结] ①熟练解题方法;②熟悉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③在搜索物质范围时一定要以元素周期表为线索进行系统搜索;④有的考题的信息会在提问里面,所以,考生要注意通读试题后再来做题更好,不要急于求成。 [规律总结] 一、特征结构

14.卤族元素和氧族元素

14.卤族元素和氧族元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充分认识以氯元素为核心的卤族元素的性质及其递变规律,进一步加深对“结构决定性质”的理解;掌握卤族元素的单质、卤化氢的制备方法,进一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认识卤族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特殊性。 能力培养:通过卤族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转化关系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通过卤族元素的“结构—性质”关系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归纳能力;通过卤族元素的“性质—制备”关系的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认识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其性质的关系,使学生感悟到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通过卤族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特殊性的归纳,认识事物的一般与特殊的关系;通过分析卤单质的制备,认识事物间普遍联系与制约的观点。 科学品质:通过学生讨论、归纳、设计实验、探索结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严谨求实、团结、合作的精神。 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研究事物和探究事物规律的科学方法。 重点、难点卤族元素的性质及其递变规律。用氧化还原的观点分析认识卤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引言】卤族元素和氧族元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族。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建议以元素周期律和氧化还原理论为指导思想。 学生活动 倾听、了解本部分内容的复习方法。 【过渡】下面我们复习卤族元素的知识。 【板书]一、卤族元素

【复习提问】请画出卤素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网络图,并完成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回忆、再现曾经学过的卤族元素知识,建立起以氯、溴、碘为核心的知识网络图,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讲评】指导学生完成知识网络图,对学生归纳情况给予评价。最终建立如下页关系: 【板书】1.卤族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 【投影】 【板书】 2.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性质”的关系 【投影】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在NaBr溶液中滴入氯水 (2)在FeSO4溶液中滴入溴水 (3)在FeCl3溶液中滴加KI溶液 【提问】比较Cl2、Br2、I2、Fe3+的氧化性强弱。比较I-、Br-、Fe2+的还原性强弱。 思考并书写离子方程式: Cl2+2Br-=Br2+2Cl- Br2+2Fe2+=2Fe3++2Br- 2I-+2Fe3+=I2+2Fe2+ 思考并根据书写的离子方程式得出结 论:氧化性Cl2>Br2>Fe3+>I2;还原性I->Fe2+>Br-。

氧族元素习题参考

第十六章氧族元素习题参考 7.少量Mn+可以催化分解HbQ,其反应机理解释如下:HO能氧化MrT 为 MnO,后者又能使H2Q氧化。试从电极电势说明上述解释是否合理,并写 出离子反应方程式。 解:H2O2+2H++2e-=2H2O p01 = MnO 2+4H++2e-= Mn2++2H2O p0 2= O 2+2H++2e-= H2O2 p0 3= ①-②H 2O2+Mn2+ =MnO2+2H+ 0 0 0 E =? 1 —? 2= >0 ②-③MnO2+H2O2+2H+=Mn2++O2+2H2O 0 0 0 E =9 2一(p 3= 一= >0 8. 写出H2O2 与下列化合物的反应方程式:KMnO(在HSO介质 中), Cr(OH)3 (在NaOH介质中)。 解: 3H2Q + 2Cr(OH) 3 + 4NaOH H2NaCrO + 8H 2O 5H 2Q + 2KMnO + 3H 2SS2MnSO+ K 2SQ +8H2O + 5。2 14. 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并解释在反应(1)过程中为什么出现由 白到黑的颜色变化。 第一个反应首先形成白色硫代硫酸银沉淀,随后经历黄色、棕色至黑色的硫化银。 Ag + + 2S2Q2-(足量)—[Ag(S2O) 2]3 16. 写出下列各题的生成物并配平反应方程式: (1)Na2C2与过量冷水反应。Na 2O +

2H2d2NaOH + O (2)在N Q Q固体上滴加几滴热水。2Na 2C2 + 2HO —4NaOH + O2 ( 3 ) 在Na2CO3 溶液中通入SO2 至溶液的PH=5 左右。 Na2CO3+2SO2+H2O—2NaHS3O+CO2 ( 4) H2S 通入FeCl3 溶液中。H 2S+2FeCl3—S+2FeCl2+2HCl (5) 62S加水。Cr 2S+HSCr(OH)3+HS ( 6)用盐酸酸化多硫化铵溶液。2HCl + (NH 4)2S x—H2S + (x-1)S + 2NH 4Cl (7) Se禾口HNC反应。3Se+4HNO 3+H?3HSeO+4NO 18. 将SC(g)通入纯碱溶液中,有无色无味气体A逸出,所得溶液经烧碱中和,再加入硫化钠溶液除去杂质,过滤后得溶液B。将某非金 属单质C加入溶液(B)中加热,反应后再经过过滤、除杂等过程后,得溶 液D。取3mL溶液D加入HCI溶液,其反应产物之一为沉淀C。另取 3mL溶液D,加入少量AgBr(s),则其溶解,生成配离子E。再取第3份 3mL溶液D,在其中加入几滴溴水,溴水颜色消失,再加入BaCl2溶液,得 到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F。试确定A~F的化学式,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 教案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通过学生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求实、严谨和创新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通过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的教学,进行“抽象和具体”这一科学方法的指导。 教学重难点:同周期、同主族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原子的结构、性质、位置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初中我们学过了元素周期律,谁还记得元素周期律是如何叙述的吗[学生活动] 回答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即: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过渡]对!这样的叙述虽然很概括,但太抽象。我们知道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界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变化的规律。既然是规律,我们只能去发现它,应用它,而不能违反它。但是,我们能否找到一种表现形式,将元素周期律具体化呢经过多年的探索,人们找到了元素周期表这种好的表现形式。元素周期表就是元素周期表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规律。它是人们的设计,所以可以这样设计,也可以那样设计。历史上本来有“表”的雏形,经过漫长的过程,现在有了比较成熟,得到大家公认的表的形式。根据不同的用途可以设计不同的周期表,不同的周期表有不同的编排原则,大家可以根据以下原则将前18号元素自己编排一个周期表。 [多媒体展示]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1.按原子序数递增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2.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横行;

3.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列(按电子层递增顺序)。 [过渡]如果按上述原则将现在所知道的元素都编排在同一个表中,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元素周期表,现在我们一同研究周期表的结构。 [指导阅读]大家对照元素周期表阅读课本后,回答下列问题。 1.周期的概念是什么 2.周期是如何分类的每一周期中包含有多少元素。 3.每一周期有什么特点 4.族的概念是什么 5.族是如何分类的主族和副族的概念是什么,包括哪些列,如何表示 6.各族有何特点 [教师归纳小结] [板书]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横行--周期 ①概念 ②周期分类及各周期包含元素的个数。 ③特点 a.周期序数和电子层数相同;

碳、硅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碳硅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碳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一、碳 1、碳在少量的氧气中燃烧:2C+O22CO 2、碳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C+O2CO2 3、碳和硫蒸气高温反应:C+2S CS2 4、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2Fe2O3+3C2Fe+3CO2↑ 5、碳粉与氧化铜共热:2CuO+C2Cu+CO2↑ 6、碳和水蒸气高温反应:C+H2O CO+H2 7、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C+CO22CO 8、碳与浓硫酸共热:C+2H2SO4CO2↑+2SO2↑+2H2O 9、碳与浓硝酸共热:C+4HNO3CO2↑+4NO2↑+2H2O 10、碳与稀硝酸共热:3C+4HNO33CO2↑+4NO ↑+2H2O 11、工业上制备粗硅:SiO2+2C Si+2CO↑ 12、工业上制备金刚砂:SiO2+3C SiC+2CO↑ 13、工业上制备碳化钙:CaO+3C CaC2+CO↑ 二、一氧化碳 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2CO2 2、一氧化碳气体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Fe2O3+3CO2Fe+3CO2 3、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uO+CO Cu+CO2 4、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CO+H2O CO2+H2 三、二氧化碳 1、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Mg+CO22MgO+C 2、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C+CO22CO

3、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Na2O+CO2Na2CO3 4、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CaO+CO2CaCO3 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二氧化碳和水反应:CO 2+H2O H2CO3 7、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2NaOH+CO2Na2CO3+H2O 2OH-+CO2CO32-+H2O 8、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NaOH+CO2NaHCO3 OH-+CO2HCO3- 9、工业上生产碳铵:NH3+CO2+H2O NH4HCO3 10、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 Ca2++2OH-+CO2CaCO3↓+H2O 11、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Na2CO3+CO2+H2O2NaHCO3 CO32-+CO2+H2O2HCO3- 12、向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Na2CO3+CO2+H2O2NaHCO3 2Na++CO32-+CO2+H2O2NaHCO3↓13、向偏铝酸钠溶液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气体:2NaAlO2+CO2+3H2O2Al(OH)3↓+Na2CO3 2AlO2-+CO2+3H2O2Al(OH)3↓+CO32-14、向偏铝酸钠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NaAlO2+CO2+2H2O Al(OH)3↓+NaHCO3 AlO2-+CO2+2H2O Al(OH)3↓+HCO3-15、向硅酸钠通入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Na2SiO3+CO2+H2O H2SiO3↓+Na2CO3 SiO32-+CO2+H2O CO32-+H2SiO3↓ 16、向硅酸钠通入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Na2SiO3+2CO2+2H2O H2SiO3↓+2NaHCO3 SiO32-+2CO2+2H2O2HCO3-+H2SiO3↓

氧族元素归纳

2H 2O 2===2H 2O+O 2 ↑ MnO 2 氧族元素 1.复习重点 1.氧族元素得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得递变规律; 2.硫单质、臭氧、过氧化氢、硫化氢得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3.重点就是硫得化学性质及氧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2.难点聚焦 (二)臭氧与过氧化氢 臭氧与氧气就是氧得同素异形体,大气中臭氧层就是人类得保护伞 过氧化氢不稳定分解,可作氧化剂、漂白剂。 归纳知识体系 1、 硫及其化合物得性质 (一)硫及其重要化合物间得相互转化关系(见上图) 注意: 1、氧化性酸与酸得氧化性得区别 酸根部分易得电子——有氧化性——氧化性酸 酸得氧化性应包括H +得氧化性(酸所共有得)与酸根得氧化性(氧化性酸得特点)两种类型 2、根据氯气、硫等非金属单质性质得学习,掌握非金属单质性质得一般方法应从下列几个方面分析: 与氢气得反应;与金属得反应;与氧气得反应;与非金属得反应;与水得反应;与氧化物得反应;与碱得反应;与酸得反应;与盐得反应;(与有机物反应)等。 3、掌握化合物性质得一般方法应从下列几个方面分析: 稳定性;可燃性;酸碱性;氧化性与还原性;特殊性等。 3.例题精讲

[例1]哪些实验事实说明氯元素得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并用原子结构知识加以解释。 解析:目前,已学习过多种非金属元素,通过卤族、氧族元素得学习可得出,比较两种非金 属元素得非金属性相对强弱一般可根据以下几方面得实验事实:①非金属单质与H2化合得难易以及氢化物得稳定性大小;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得酸性强弱;③非金属单质间得置换反应。 答案:可以说明氯元素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得主要实验事实有:①氯气与氢气反应时光照可发生爆炸,反应剧烈,硫单质加热变为蒸气才可与H2化合,且H2S不如HCl稳定;②H2SO 4得酸性不如HClO4强;③H2S与Cl2反应可生成硫单质;④铁与Cl2反应生成FeCl3,而硫与铁反应生成FeS。 S、Cl两原子电子层数相同,但C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多,且Cl原子半径比S原子小,最外层电子受原子核得引力较大,故氯元素非金属性应比硫元素强。 点评:结构决定性质,本题意在运用以前所学得知识,来指导元素化合物知识得学习,以此来加深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知识得理解。 [例2]含有硒(Se)得保键品已进入市场,已知该元素与氧具有相同得最外层电子数。 则下列关于硒得叙述中不正确 ...得就是 A、最高价氧化物得化学式为SeO3 B、单质Se就是一种半导体材料 C、原子半径比硫大,比溴小 D、单质得氧化性比氯气弱,比溴强,比O3弱 解析:本题解题得关键在于搞清楚Se与O、S、Cl、Br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得相对位置关系及Se单质与臭氧得特殊性质。如Se可作为半导体材料,臭氧就是很强得氧化剂等。另外元素周期律得知识就是判断选项正误得钥匙。 Se位于元素周期表得第ⅥA族,最外层为6个电子,故最高价为+6价,最低价为-2价,因此最高价氧化物得形式为SeO3。再由于Se原子半径较S原子得大,故体现部分金属性质。硒可作为半导体材料。因此选项A、B都正确。 根据O、S、Cl、Br与Se在元素周期表中得相对位置关系,运用元素周期律得知识不难判断出原子半径大小关系为:Se>S、Se>Br;单质得氧化性得关系为O3>O2>S>Se、Cl2>Br2>Se,因此可判断C、D两选项中得部分判断存在错误。 答案:CD 点评: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应能利用结构性质用途之间得相互关系,类比同族中代表性元素,抓住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得递变性来分析、推理未知得或不太熟悉得元素或化合物得性质,就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或解决部分信息迁移题得常见思维方法。 [例3]0、1 mol某单质跟足量得硫充分反应后,质量增加1、6g,则组成这种单质得元素就是 A、铁???B、铜???C、铝??D、钾 解析:充分反应后,质量增加得1、6g必为参加反应得硫得质量,则n(S)= ,说明:n(单质):n(S)=0、1 mol∶0、05mol=2∶1。分析四个选项,符合该反应物质得量之比(2∶1)得,只有Cu与K,2Cu+SCu2S,2K+SK2S。答案:BD 点评:本题涉及到S单质得氧化性,就是基础知识,但由于其氧化性相对较弱,遇到一些变价金属时,许多同学往往把握不准。通过此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该知识点,同时也可培养学生思维得敏捷性与严密性。有助于同学们分析与定量处理所学化学反应能力得培养。 [例4]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致力于研究臭氧层被破坏问题得三位环境化学家,大气中得臭氧层可滤除大量得紫外线,保护地球上得生物,氟利昂(如CCl2F2)可在光得作用下分解,产生Cl原子,Cl原子会对臭氧层产生长久得破坏作用(臭氧得分子式为O3),有关反

第十六章 氧族元素习题参考

第十六章氧族元素习题参考 7. 少量Mn2+可以催化分解H2O2,其反应机理解释如下:H2O2能氧化Mn2+为MnO2,后者又能使H2O2氧化。试从电极电势说明上述解释是否合理,并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 解:H2O2+2H++2e-=2H2O φ01=1.77V MnO2+4H++2e-=Mn2++2H2O φ02=1.23V O2+2H++2e-=H2O2φ03=0.692V ①-②H2O2+Mn2+ =MnO2+2H+ E0=φ01-φ02=0.54V>0 ②-③MnO2+H2O2+2H+=Mn2++O2+2H2O E0=φ02-φ03=1.23-0.68=0.55V>0 8. 写出H2O2与下列化合物的反应方程式:KMnO4(在H2SO4介质中),Cr(OH)3(在NaOH介质中)。 解:3H2O2 + 2Cr(OH)3 + 4NaOH→2Na2CrO4 + 8H2O 5H2O2 + 2KMnO4 + 3H2SO4→2MnSO4 + K2SO4 +8H2O + 5O2 14. 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并解释在反应(1)过程中为什么出现由白到黑的颜色变化。 (1)Ag++S2O32-(少量)→ (2)Ag++S2O32-(过量)→ 解:2Ag+ + S2O32- (少量)→Ag2S2O3 (白色) Ag2S2O3 + H2O→Ag2S↓(黑色) + 2H+ + SO42-

第一个反应首先形成白色硫代硫酸银沉淀,随后经历黄色、棕色至黑色的硫化银。 Ag+ + 2S2O32- (足量)→[Ag(S2O3)2]3- 16. 写出下列各题的生成物并配平反应方程式: (1)Na2O2与过量冷水反应。Na2O2 + 2H2O→2NaOH + O2(2)在Na2O2固体上滴加几滴热水。2Na2O2+ 2H2O →4NaOH + O2 (3)在Na2CO3溶液中通入SO2至溶液的PH=5左右。Na2CO3+2SO2+H2O→2NaHSO3+CO2 (4)H2S通入FeCl3溶液中。H2S+2FeCl3→S+2FeCl2+2HCl (5)Cr2S3加水。Cr2S3+H2O→Cr(OH)3+H2S (6)用盐酸酸化多硫化铵溶液。2HCl + (NH4)2S x→H2S + (x-1)S + 2NH4Cl (7)Se和HNO3反应。3Se+4HNO3+H2O→3H2SeO3+4NO 18. 将SO2(g)通入纯碱溶液中,有无色无味气体A逸出,所得溶液经烧碱中和,再加入硫化钠溶液除去杂质,过滤后得溶液B。将某非金属单质C加入溶液(B)中加热,反应后再经过过滤、除杂等过程后,得溶液D。取3mL溶液D加入HCl溶液,其反应产物之一为沉淀C。另取3mL溶液D,加入少量AgBr(s),则其溶解,生成配离子E。再取第3份3mL溶液D,在其中加入几滴溴水,溴水颜色消失,再加入BaCl2溶液,得到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F。试确定A~F的化学

碳、硅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

碳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1、碳在少量的氧气中燃烧: 2、碳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 3、碳和水蒸气反应: 4、碳和氧化铁反应: 5、碳粉与氧化铜共热: 6、工业上制备粗硅: 7、碳和二氧化碳反应: 8、碳与浓硫酸共热: 9、碳与浓硝酸共热: 10、碳与稀硝酸共热: 1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 12、一氧化碳气体和氧化铁反应: 13、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14、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 15、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16、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 17、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18、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 1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20、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2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

2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 23、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24、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25、向偏铝酸钠溶液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气体: 26、向偏铝酸钠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 27、向硅酸钠通入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 28、向硅酸钠通入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 29、向碳酸钙的悬浊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30、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31、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32、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33、碳酸钙溶于稀盐酸: 34、碳酸钙溶于醋酸: 35、碳酸钙与二氧化硅反应: 36、高温分解碳酸钙: 37、向碳酸钙的悬浊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38、碳酸氢钙与盐酸反应: 39、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 40、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41、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石灰水: 42、碳酸氢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高中化学 元素及其化合物高考汇总

1.【2017北京卷】根据SO2通入不同溶液中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答案】C 【名师点睛】掌握SO2的性质特点是解答的关键,选项C是易错点,要明确并不是遇到褪色就是漂白,要搞清楚反应的原理以及常见的漂白剂。SO2通入下列溶液中的现象与其体现的性质归纳如下: 2.【2017江苏卷】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B.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答案】A 【解析】A.过氧化钠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A正确;B.因二氧化氯具有氧化性才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B错误;C.二氧化硅透光性好,用于制造光导纤维,C错误;

D .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热,所以氨可用作制冷剂,D 错误。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常见无机物的性质和用途。解题的关键是要熟悉常见化学物质的重要 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对应关系要理清。在学习元素化合物内容时,以“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为主线构建知识网络,关注元素化合物性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3.【2017江苏卷】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Fe FeCl 2Fe(OH)2 B .S SO 3H 2SO 4 C .CaCO 3CaO CaSiO 3 D .NH 3NO HNO 3 【答案】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是元素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及反应条件。解题的关键是要熟悉常见 物质的化学性质和转化条件,特别是要关注具有实际应用背景或前景的物质转化知识的学习与应用。 4.【徐州市2017届考前模拟冲刺打靶卷】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活性炭具有还原性,可用作冰箱除味剂 B .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可用作造纸漂白剂 C .Al 2O 3具有很高的熔点,可用于制造熔融烧碱的坩埚 D .FeCl 3溶液能与Cu 反应,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板 【答案】D 【解析】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作冰箱除味剂,故A 错误;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用 作造纸漂白剂,故B 错误;Al 2O 3能与烧碱反应,故C 错误;FeCl 3溶液能与Cu 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板,故D 正确。 5.【东台市2017届5月模拟】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2Cl ???→点燃 NaOH(aq) ?????→2O ???→点燃 H O 2???→???→高温2SiO ???→高温 2O ?????→催化剂,△ 2H O ??? →

碳及其重要化合物转化关系方程式的书写

《碳及其重要化合物转化关系》方程式的书写 请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能写离子方程式的写离子方程式):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4) (5)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高中化学元素及化合物所有化学方程式

高中化学元素及化合物所有化学方程式 非金属单质(F2 ,Cl2 , O2 , S, N2 , P , C , Si) 1, 氧化性: F 2 + H 2 === 2HF F 2 +Xe(过量)===XeF 2 2F 2(过量)+Xe===XeF 4 nF 2 +2M===2MFn (表示大部分金属) 2F 2 +2H 2 O===4HF+O 2 2F 2 +2NaOH===2NaF+OF 2 +H 2 O F 2 +2NaCl===2NaF+Cl 2 F 2 +2NaBr===2NaF+Br 2 F 2+2NaI ===2NaF+I 2 F 2 +Cl 2 (等体积)===2ClF 3F 2 (过量)+Cl 2 ===2ClF 3 7F 2(过量)+I 2 ===2IF 7 Cl 2 +H 2 ===2HCl 3Cl 2 +2P===2PCl 3 Cl 2 +PCl 3 ===PCl 5 Cl 2 +2Na===2NaCl 3Cl 2 +2Fe===2FeCl 3 Cl 2 +2FeCl 2 ===2FeCl 3 Cl 2+Cu===CuCl 2 2Cl 2+2NaBr===2NaCl+Br 2 Cl 2 +2NaI ===2NaCl+I 2 5Cl 2+I 2 +6H 2 O===2HIO 3 +10HCl Cl 2 +Na 2 S===2NaCl+S Cl 2 +H 2 S===2HCl+S Cl 2+SO 2 +2H 2 O===H 2 SO 4 +2HCl Cl 2 +H 2 O 2 ===2HCl+O 2 2O 2 +3Fe===Fe 3 O 4 O 2+K===KO 2 S+H 2===H 2 S 2S+C===CS 2 S+Fe===FeS S+2Cu===Cu 2 S 3S+2Al===Al 2S 3 S+Zn===ZnS N 2+3H 2 ===2NH 3 N 2+3Mg===Mg 3 N 2 N 2+3Ca===Ca 3 N 2 N 2+3Ba===Ba 3 N 2 N 2+6Na===2Na 3 N N 2+6K===2K 3 N

碳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答案

碳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总结 (注:带*的不要求记住,但要求能理解) 一、碳 1、碳在少量的氧气中燃烧:2C+O22CO 2、碳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C+O2CO2 *3、碳和硫蒸气高温反应:C+2SCS2 4、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2Fe2O3+3C2Fe+3CO2↑ 5、碳粉与氧化铜共热:2CuO+C2Cu+CO2↑ 6、碳和水蒸气高温反应:C+H2O(g)CO+H2 7、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C+CO22CO 8、碳与浓硫酸共热:C+2H2SO4(浓)CO2↑+2SO2↑+2H2O 9、碳与浓硝酸共热:C+4HNO3(浓)CO2↑+4NO2↑+2H2O 10、工业上制备粗硅:SiO2+2CSi+2CO↑ *11、工业上制备金刚砂:SiO2+3CSiC+2CO↑ *12、工业上制备碳化钙:CaO+3CCaC2+CO↑ 二、一氧化碳 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2CO2 2、一氧化碳气体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Fe2O3+3CO2Fe+3CO2 3、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uO+COCu+CO2 4、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CO+H2O(g)CO2+H2 三、二氧化碳 1、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Mg+CO22MgO+C 2、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C+CO22CO 3、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Na2O+CO2Na2CO3 4、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CaO+CO2CaCO3 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二氧化碳和水反应:CO2+H2OH2CO3 7、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2NaOH+CO2Na2CO3+H2O 2OH-+CO2CO32-+H2O 8、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NaOH+CO2NaHCO3 OH-+CO2HCO3- 9、工业上生产碳酸氢铵:NH3+CO2+H2ONH4HCO3 10、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 Ca2++2OH-+CO2CaCO3↓+H2O 11、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Ca(OH)2+CO2Ca(HCO3) 2OH-+CO2 HCO3- 12、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Na2CO3+CO2+H2O2NaHCO3 CO32-+CO2+H2O2HCO3- *13、向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Na2CO3+CO2+H2O2NaHCO3 2Na++CO32-+CO2+H2O2NaHCO3↓ 14、向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气体: 2Na[Al(OH)4]+CO2 2Al(OH)3↓+Na2CO3+H2O 2[Al(OH)4]-+CO2+3H2O2Al(OH)3↓+CO32-+H2O 15、向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Na[Al(OH)4]+CO2Al(OH)3↓+NaHCO3 [Al(OH)4]-+CO2Al(OH)3↓+HCO3-16、向硅酸钠通入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 SiO32-+CO2+H2OCO32-+H2SiO3↓ 17、向硅酸钠通入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Na2SiO3+2CO2+2H2OH2SiO3↓+2NaHCO3

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设计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以很大的比重,构成了现代中学化学教材的主体内容。由于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大量叙述性材料为特征,它的学习是一种掌握事实的学习,易于产生兴趣,却难于保持注意;易于理解,却难于运用。致此,本人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归纳了如下三个设计要求: 一、元素化合物课要充分利用基础理论的指导作用。揭示知识内在联系 以叙述性材料为主的学习内容,有知识分散。记忆量大等特点。及时将知识横向比较、纵向联系,将元素化合物知识联线结网。对于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对于防“散”治“乱”,是很有效的。但是,结构化的知识是要有理论作基础的。因此,在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设计时,要有意识地用学生能接受的化学理论作为灵魂,将具体的化学事实统帅起来。 高中化学的教材顺序,以元素周期表为界,“表前元素”的学习采用归纳法,从个别到一般,将元素性质的理解向原子结构、向元素递变规律的方向归纳:而“表后元素”的学习,则采用演绎法,从一般到个别,用元素周期表的理论知识指导各分族具体的元素性质学习,这是高中化学无机部分教学的基本思路。在有机化学部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观点应贯串始终。一些比较成功的元素化合物课的教学设计,无不体现理论的指导作用。例如“硝酸”,整节课可以以氧化还原为主线,从硝酸中氮的化合价人手,以稀浓硝酸氧化性强弱比较连接各教学环节,最后归结出几个氧化还原的规律,在这条主线贯串和组织下,一个个精彩的实验很自然地将硝酸的化学性质铺展开。高二化学中的“乙醛”,可以自始至终紧扣住“结构决定性质”,从醛基的结构入手去分析乙醛的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以后又多处回应。不难看出,这些课的教学设计之所以显得结构清晰紧凑,化学理论在这起了关键的作用。虽然着“墨”不多,但灵魂却无处不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要设计得“形散意不散”,理论的灵魂作用至关重要。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设计中要抓住性质这个重点,而化合物的存在状态、制法和用途都与性质是直接相关的,或者说由性质所决定的。 以性质为核心再跟用途、存在、制法密切联系,则知识就不会显得太零碎,也不会感到枯燥。事物之间会存在一些内在的联系,元素化合物的教学设计中就必须揭示出这

第八讲 氧族元素硫及其化合物学案设计

第八讲氧族元素 主讲人车琳 (甘肃省清水县第六中学) 高考考点 1、了解氧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其单质和化合物性质递变的关系。 2、掌握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3、了解臭氧和过氧化氢的性质和用途,初步了解保护臭氧层的意义,加强环境意识,增强 环境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讲序列 一、氧族元素 【阅读议点】 包括()、()、()、()、()。 从O到Po:非金属性__,金属性__.其中__为典型的非金属,不导电,__是半导体,__已表现出一定的金属性,能导电,__为金属. 用R表示氧族元素(除Po外),其氢化物的通式为,其中__最不稳定,通常不能由单质与跟H2直接化合制得.氢化物的水溶液(除H2O外)显__性;(除Po、O外)氧化物的通式为、,对应水化物通式为、。 思考1:下列关于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空气中燃烧生成SeO2,和钠反应生成Na2Se B.H2Se有恶臭味,比H2S易分解 C.硒化氢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D.亚硒酸(H2SeO3)是一种弱酸 1.氧气 (1)O2在空气中约占________,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_______于水。_________很强,容易与金属、非金属等发生反应。 (2)工业制法:。 (3)实验室制法: 思考2:写出能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至少4条),并讨论哪些能用于实验室制氧气。

(4)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氧化很多物质如: 金属、非金属、 化合物 2、臭氧:是一种有味的色气体,比O2溶于水; 具有性,可用于;化学性质比O2_______。在空气中高压放电就能产生O3,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温下能缓慢分解变为,在高温或有催化剂时分解更快;空气中微量的O3能刺激中枢神经,使人精神振奋,但含量超过10-5%时就会产生危害,而在条件下O2就会转变为O3,如打雷、以及高压电机、复印机工作时,所以这些地方要注意;地球上空的臭氧层以,从而保护地球上的生物。臭氧层能吸收来自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防止人类和生物被其侵蚀而产生皮肤癌等疾病。______________等气体是破坏臭氧层的的罪魁祸首。 3、H2O2的性质:(1)氧化性,例: (2)还原性,例: (3)特性: 4、硫及其化合物 硫磺:(1)存在:有态如火山喷口附近及地壳的岩层里,也有态如硫化物和硫酸盐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