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含答案)

第1课 人类的形成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代表、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2、知道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形成的原因,特点。

3、理解父系氏族代替母系氏族的原因及后果。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南方古猿 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的更替 难点是科学地看待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课堂导入:

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自己古老的人类起源神话,比如我们中国流传女娲造人说,而西方盛行所谓的上帝造人说。这些都终归是神话传说,没有科学根据,那么科学的人类人类起源论是什么?我们学习了第一课人类的形成就清楚了。 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一、人类的出现

1、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可能是从 发展而来的,其特点是 、使用天然石块、木块做工具,还属于 ,其生活地点是 。

2、正在形成中的人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学会了制造工具,最终与猿类分道扬镳,出现了 完全形成的人,人类大约是在 前形成。

3、我们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哪四个进化阶段?我们中国的元谋人,北京人,丁村人和山顶洞人分别属于哪个进化阶段?

4、当今世界上的黄、白和黑种人这三大人种是在什么进化阶段出现的?形成的原因是? 二、氏族社会:

1、人类最初经历的是 ,分为 氏族和 氏族两个时期。其共同点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公有制。不同点是: 。

2、父系氏族后期,由于 的发展,有了剩余产品,出现了 制和 制 ,原始社会开始解体。 合作探究:

1、课本第三页动脑筋。

2、第五页活动与探究。 精讲点拨:

1、直立行走使双手解放出来,为古猿学习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大脑发育提供了可能,是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而火的使用是古猿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转变之后产生的,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并非决定性变化。

2、氏族社会的解体可利用图示去理解:

达标检测:

1、广袤富饶的非洲大陆是黑人的故乡,也是人类的发祥地,约300万年前,生活在这里的早期人类是:

A 、印尼爪哇人

B 、南方古猿

C 、尼安德特人

D 、克罗马农人 2、人类最初经历的社会是:

A 、原始人群

B 、氏族社会

C 、 奴隶社会

D 、封建社会 3、人类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 A 、使用天然工具 B 、能直立行走 C 、会制造工具 D 、能采集果实 4、世界三大人种不包括:

A 、白色人种

B 、黄色人种

C 、棕色人种

D 、黑色人种 5、导致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生产力发展展 产品剩余 私有制产生 阶级出现 国家产生

A 、自然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

B 、进化阶段不同

C 、体貌特征不同

D 、封建社会生活习俗不同

6、材料一:人类的生产工具十分原始,物质匮乏,人们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 材料二:人们不再杀死战俘,而是把他们变成奴隶,以便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产品。 (1)材料一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哪一阶段?

(2)材料二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那一阶段?为什么不再杀死战俘?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BABCA 原始社会早期 ;父系氏族后期;为了增加劳动人手,保存了劳动力,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 拓展提升:

父系氏族代替母系氏族的原因有?

(1)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2)手工业的进步(3)男子主要从事犁耕农业和畜牧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4)婚姻关系相对稳定,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A 、(1)(2)

B 、(3)(4)

C 、(1)(2)(3)

D 、(1)(2)(3)(4)

课外作业:

选做题:神创造了人,是对人类起源的错误解释,但这类传说为什么能流传至今?多种渠道查阅资料,得出结论。 知识梳理 :

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各自文明遗存。

2、理解人类早期文明——大河文明的产生与其地理环境的关系。

3、理解应用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的历史与今天。

4、理解文明成果是广大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是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遗存;

人类出现

氏族社会

完全形成的人

早期猿人 晚期猿人 早期智人 晚期智人

三大人种:黄白黑

母系氏族: 血缘 妇女主导 知其母不知其父 公有

父系氏族 :血缘 男子主导 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公有 奴隶社会: 私有制 奴隶制

正在形成中的人

南方古猿

难点是为什么说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等折射出上古时代的阶级关系。

课堂导入:

有一个谜语:在早晨有四条腿,到中午成两条腿,到傍晚又成为三条腿,这是什么?相传这个谜语源自希腊神话中的狮身人面怪物,他在路边用这个谜语刁难路人,猜不出者即被吃掉。有谁知道这个狮身人面像坐落在哪里?

自主学习:

一、金字塔的国度:

1、约公元前3000前,在非洲东北部流域一个统一的国家建立起来,这是人类最早的古文明之一。

2、古埃及的统治者俗称法老,自称是神的化身,他们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最大的一个陵墓是。

3、看课本第7页金字塔图文以及第8页“修建金字塔”图文,你能想到的描述金字塔的词语有哪些?这两组图文对比,你对金字塔有何感想?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

1、新月沃地指的是亚洲西部一个狭长肥沃地带,在沃地东部依两条河流形成农业区,叫,在世纪,王国的统治者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制国家。

2、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有何影响?。

3、阅读第9页楷体字及第10页俗语,想想,这部法典,是维护哪些人的利益的?

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1、亚洲南部,由于河的滋养,约年开始出现国家。后来雅利安人侵入古代印度,把当地居民变为奴隶,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2、雅利安人进入古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制度,史称。其影响是,。

3、通过课本10页楷体字,说出种姓制度的几个等级及其顺序。再结合11页表格,说说这几个等级的身份和职责。

4、12页“练一练”

合作探究:

1、11页“动脑筋”

2、12页“活动与探究”(同时结合8/9/10页的地图)。

精讲点拨:

1、金字塔是法老动用全国奴隶大兴土木而建,目的是延续生前的权威。因此,金字塔也折射出古埃及的奴隶制阶级关系。

2、种姓制度是维护奴隶主统治阶级的利益,特别是婆罗门阶层的特权地位,是古代印度社会的主要特征。种姓制度的不平等激化了当时社会矛盾,也为之后宣扬众生平等的佛教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3、结合地图,新月沃地不能等同于历史上的两河流域,后者只是前者东面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在地中海沿岸的巴勒斯坦一带。

达标检测:

1、古代非洲被称为“尼罗河的馈赠”的是:

A、古中国

B、古印度

C、古埃及

D、古巴比伦

2、观察右图:这一文物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世界闻名的重要遗产。它记载的是:

A、伊利亚特的内容

B、一千零一夜

C、古兰经

D、《汉谟拉比法典》

3 、乐山某校历史兴趣小组,要研究古代西亚奴隶社会的情况,你认为应该选取的

素材是: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种姓制度 D、论语

4、假如春秋时期楚国国王导印度去旅游,他发现自己竟属于:

A、第一等级婆罗门

B、第二等级刹帝利

C、第三等级吠舍

D、第四等级

首陀罗

5、今天的伊拉克仍然暴力不断。他所在的两河流域曾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出现在该流域的文明古国是:A、古中国 B、古印度 C、古埃及 D、古巴比伦

6、下列国家中,推行过种姓制度的有:

A、古中国

B、古印度

C、古埃及

D、古巴比伦

7、印度奴隶社会种姓制度所反映出的实质是:

A 、社会成员分工不同

B 、四个等级间权力义务的多少

C 、严格的等级关系

D 、等级间的种族差异 8、古巴比伦王国奴隶制利益受到保护的见证是:

A 、推行等级制度

B 、修建规模宏大的金字塔

C 、汉谟拉比法典

D 、把佛教定为国教 9、古代埃及法老权力的象征是:

A 、狮身人面像

B 、空中花园

C 、木乃伊

D 、 金字塔 10、在印度的种姓制度中被征服者属于

A 、 婆罗门

B 、刹帝利

C 、 首陀罗

D 、 吠舍

11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四等:①吠舍 ②婆罗门 ③首陀罗 ④刹帝利。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①③②④ D 、④②③① 12、识读下面的历史文物回答问题: ① 图A 、B

的名称各是什么?它们是哪一文明古国的名胜古迹?

② 图A 的用途是什么?图B 上的浮雕人物是谁?

③ 图A 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问题

④ 图B 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 参考答案:CDBBB BCCDD B

12、金字塔 象征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是象征权力的太阳神和国王汉谟拉比/反映了古代埃及的阶级关系/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拓展提升:

“法老权力的强大,统治阶级的奢侈,建筑技术的高度发展和一般人民所遭受的残酷奴役,都可由金字塔的建造反映出来。”

——引自《世界通史?上古部分》 请回答:

①“法老”指的是谁?

②金字塔的建造如何反映出“一般人民所遭受的残酷奴役”?试举例说明。

③除了金字塔外,古代埃及“建筑技术的高度发展”还有何表现?

课外作业:

必做:列表比较上古四大文明古国。(所在地、流域、文明标志及大致时间)

选作:由于古代埃及金字塔的工程浩大、规模宏伟,很多人怀疑五千年前的人类是否有这种建筑能力。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查阅资料谈谈你的看法。 知识梳理:

图B

图A

第3课 西方文明之源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古代希腊的两个文明中心发源地。

2、能理解应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情况。

3、理解运用布匿战争和罗马的兴衰。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帝国的兴衰 难点是对罗马帝国兴衰的理解 课堂导入:

第二课我们学习的是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说的是上古东方四大文明古国都依大河而生息,那西方的古代文明是什么?远古时代它们是依傍什么而发展的? 自主学习:

一、雅典城邦的繁荣:(结合地图)

1、希腊早期文明起始于 及其周边地区,所以我们称希腊文明为海洋文明。中心在 和 。希腊建立的最具代表性的奴隶制城邦有 和 。

2、雅典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到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 当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 也发展到顶峰,其最高权力机构是 。

3、雅典的民主政治对日后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演进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在?

4、16页“动脑筋” 二、罗马共和国的兴亡:

1、前509年, 建立,从此开始了不断的扩张。它和迦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公元前2世纪,打败了迦太基人,夺得 霸权,史称____战争。 年,____ 建立了罗马帝国。

流 域——人 类 文 明 的 摇 篮

古埃及 金字塔

北 非 尼罗河流域

古巴比伦

汉谟拉比法 典

作用

维护私有制 和社会秩序

地位

世界上首部较 备的成文法典

西 亚 两河流域

南 亚 印度河流域

种姓 制度

四 大

种 姓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实质

古印度社会等级制度

古印度

东 亚 黄河流域

古中国 分封制、四大发明、长城

2、罗马帝国在2世纪时达到鼎盛,之后面临危机,于395年分裂为两部分。公元476年,____帝国被日耳曼人所灭,西欧奴隶社会结束,封建社会开始。

合作探究:

1、斯巴达与雅典有哪些不同?

2、第19页“活动与探究”

精讲点拨:

1、古代希腊的历史是欧洲文明史的开端,古希腊对欧洲乃至世界都有广泛深刻的影响,因此,古希腊被看成是以欧洲为代表的整个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2、罗马在当今是意大利的一座城市的名称,而在奴隶制时代则是一个由这个城市发展起来进而统治了整个意大利半岛的政权名称。

3、罗马由共和国变为帝国,两者的政权形式虽不同,但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奴隶制贵族专政。达标检测:

1、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

A、古代希腊

B、古印度

C、古埃及

D、古巴比伦

2、与古代希腊文明发展有关的最重要的地理因素是:

A、河流

B、山川

C、海洋

D、森林

3、公元前8世纪,希腊人所建立的最重要的城邦是:

⑴雅典⑵巴比伦⑶马其顿⑷斯巴达

A、⑴⑶

B、⑵⑷

C、⑵⑶

D、⑴⑷

4、下列古代国家中男性公民普遍参政的是

A、雅典

B、斯巴达

C、波斯

D、巴比伦

5、为争夺地中海霸权,同迦太基人进行三次布匿战争的是:

A、古中国

B、古印度

C、古埃及

D、古罗马

6、下列历史人物与古罗马无关的是:

①伯利克里②汉谟拉比③屋大维④亚历山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有这样一组描述:他第一个在罗马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他还结束了罗马共和国。他是:A、汉尼拔 B、凯撒 C、屋大维 D、伯利克里

8、下列文明中的自然环境明显不同于其他文明的是:

A、古巴比伦

B、古印度

C、古埃及

D、古希腊

9、下列标题不符合“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这一主题的是:

A、金字塔的国度

B、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高峰

C、种姓制度的产生

D、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

10、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民主政治,具有这些特征的国家是

A、埃及

B、巴比伦

C、雅典

D、斯巴达

11、点燃北京2008年奥运会圣火的火种采自古代奥林匹克运动

的发祥地(如右图)。这个发祥地在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代希腊 D.古代罗马

12、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获得高度发展并臻于极

盛。所有公民都获得了各级官职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并且担任公职

的公民开始得到货币津贴,公民都有平等权利来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

国家。伯里克利曾演讲:“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普鲁塔克的《伯里克利传》也说:“没有谁像伯里克利那样,能够在严厉时做到适可而止,在温和之中不失威严,他那招人嫉妒的权力,曾被称为专制独裁,如今看来,都是政体中的中流砥柱……”

(1) 结合材料分析雅典的民主政治的内容有哪些?

(2)据材料结合所学评价伯利克里的民主政治制度。

参考答案:ACDADCCDBCC

12、(1)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以参与国家的管理,决定国家的重大问题决策,任公职的公民享有津贴。(2)雅典的民主宣扬全体公民共享政治权利和义务,实际上重要的官职有贵族担任,妇女、奴隶和外邦人被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雅典的民主只是少数人的民主。

拓展提升: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为取得地中海霸权,同地中海西部强国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布诺战争。帝国强盛时地垮亚、非、欧三大洲,地中海成为内湖。境内交通发达、经济繁荣。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流入帝国,受到上层贵族的青睐。

①从材料反映的信息判断此帝国名称是什么?其西部强国是哪一个?

②帝国的初期相当于我国的哪一个朝代?

③中国同该国的贸易通道是什么?今天我国同西方国家的贸易通道叫什么?说说它的起点和终点城市。

课外作业:

选做:联系过去所学知识,把古代雅典公民参政的民主政治同历史上的专制制度进行比较,指出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哪里。

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学情分析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南方古猿属于完全形成的人

B 、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C 、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D 、早期智人的出现,现在人种的差异显现出来 2、下列关于母系氏族时期社会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B 、妇女占主导

C 、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

D 、财产共有共同劳动平均分配 3、亚非大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的标志是: A 、金字塔 B 、木乃伊 C 、种姓制度 D 、汉谟拉比法典 4、周杰伦歌曲《爱在西元前》的歌词写道:“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 年”请推算:

A 、三千七百

B 、两千八百

C 、一千八百

D 、一千七百 5、世界上首先出现统一国家的大河流域是:

A 、尼罗河流域

B 、两河流域

C 、黄河流域

D 、印度河流域 6、这里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摇篮,这里是指: A 、古埃及 B 、古巴比伦 C 、古希腊 D 、古罗马

源于

希 腊 罗 马 的 上

希腊文 明

爱琴文明 公元前15世纪—前12世纪

城邦时期 公元前8世纪—前6世纪

罗马文 明

典型 城邦

雅典民主政治

全盛时 期

伯里克利 时代

深远影 响

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源泉

斯巴达崇尚武力

西方文明之源

西罗马帝国(476年灭亡,标志西欧奴隶制上古历史结束。) 东罗马帝国(1453年灭亡,亡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罗马城邦

罗马共和国 公元前509年建立

罗马帝国 公元前27年 建立 屋大维

罗马帝国2世纪全盛 地跨亚欧非

分裂 裂裂

395

布匿战争 三次

公元前2世纪,罗马称霸地中海

7、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古代奴隶制民主政治特征的是:

A、金字塔

B、木乃伊

C、种姓制度

D、雅典伯利克里统治

8、进入古代印度后建立种姓制度的是什么人:

A、西亚苏美尔人

B、中亚雅利安人

C、东亚蒙古人

D、非洲埃及人

9、如果你是古代印度的商人,你属于哪一种性: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10、雅典在公元前594年进行了著名的改革,建立了民主政治,领导人是:

A、梭伦

B、伯利克里

C、屋大维

D、凯撒

11、下列对雅典民主政治高峰时的描述,错误的是:

A、文化发达

B、经济繁荣

C、教育兴盛

D、全体居民有权参政

12、根据下列第一组的内在联系,选择能使第二组成立的答案:

一组:伯利克里——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二组:()——罗马帝国的建立

A、亚历山大

B、斯巴达克

C、凯撒

D、屋大维

13、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明古国都位于大河流域,主要是因为:

A、古代水里资源丰富

B、鱼是当时的主要食物

C、生产力水平低下

D、船是主要交通工具

14、古代世界奥林匹克赛会发源于:

A、故希腊

B、古罗马

C、古代波斯

D、古巴比伦

15、斯巴达与雅典的共同点是:

A、手工业发达

B、广泛使用奴隶

C、尚武善战

D、公民参政

二、材料题:

16、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他们(奴隶)容易捕获。这桩买卖的最主要最发财的中心是……提洛岛,这里一天之内可以进出几万奴隶。……原因是,迦太基……被摧毁之后,罗马人变得非常富裕,役使大量奴隶。海盗看出用这种方式赚钱是多么容易。于是海盗在各地兴起,自己去袭击和贩卖奴隶。”

材料二:“每一个罗马人……都会自己买奴隶,许多人拥有一两万或更多的奴隶。”

材料三:有人将工具分为三种:会说话的工具、半哑巴工具和哑巴工具。会说话的包括奴隶,半哑巴的包括牛,哑巴的包括车子等。……当今,农活是由锁着链条的脚、受过刑罚的手和烙上印记的脸来干的。

⑴材料一说明奴隶的来源有哪几种?

⑵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⑶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17、读右图回答:(15分)

⑴图中的雕像,人们称它为什么?

⑵它长近70米,高约22米,坐落在哪里?

⑶它是哪个国家早期文明的标志之一?还有什么象征意

义?

18、阅读下列材料:(10分)

工具可以分成有生命和无生命的……奴隶是有生命的工具……奴隶不仅是主人的奴隶,而且完全属于主人。——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⑴他这段话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⑵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什么问题?

19、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同意,就把不属于自己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志剃掉,那理发师的手应该砍掉。

材料二:雅利安人的部落侵入印度后,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在内部逐渐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了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

⑴材料一是哪国法典的内容?这部法典是谁制定的?

⑵此法典制定的目的是什么?它在世界上有什么地位?

⑶材料二所说的是种什么制度?根据这一制度,判断当时印度商人属于哪个等级?这一制度对该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试说明古希腊斯巴达和雅典两个奴隶制城邦的异同。(15分)

第一单元教情学情分析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CCAAA CDBCA DDCAB

二、16、⑴来源于买卖奴隶、战俘和海盗的掳掠。

⑵奴隶的数量很多。

⑶奴隶的地位极低,处境悲惨。

17、⑴狮身人面像⑵哈夫拉金字塔旁

⑶古代埃及;国王权力和尊严的象征。

18、⑴奴隶是奴隶主会说话的工具。

⑵奴隶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在奴隶社会中,奴隶的地位极端低下。

19、⑴古代巴比伦;汉谟拉比

⑵目的是维护私有制,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⑶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商人属于吠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给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20、⑴相同点:都是古代希腊最强大的奴隶制城邦,兴起于前8世纪。

⑵不同点:a:斯巴达以农业为主,雅典以工商业为主。B:斯巴达尚武,实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雅典民主政治盛行,文化繁荣,重视教育。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目标:

了解中国同其他亚洲主要封建国家的关系

掌握东亚的日本、西亚的阿拉伯国家在封建时代的特点

认识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形成和扩张的过程中起到了一面旗帜的作用,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而且具有博大的胸怀,能够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使得自身更加繁盛,才会对世界各地的人们产生巨大吸引力

教学重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作用及伊斯兰教的创立和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教学难点: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伊斯兰教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的历史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阅读24页“导入框”图文,设问:

1、日本这场刺杀大贵族权臣的宫廷政变发生时,中国正处于什么朝代?

2、发动这场政变的主要人物是哪两位?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

1、教师演示课件,指出:我国从汉朝开始便开辟了丝绸之路,中外商路四通八达,交往密切而友好。到了唐朝更是空前繁荣,还出现了六次东渡到达日本的鉴真和尚。他在日本传播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历史进步起了重大作用。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它的自然特点:由许多岛屿组成,国土有限,资源匮乏。日本各岛在1世纪前后,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后来,奴隶制国家大和兴起。大和不断征服扩张,5世纪统一了日本。

2、教师设问:统一后的日本,还是奴隶制国家,日本是什么时候、怎样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呢?(安排学生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继续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自主学习:

大化改新:

背景:六七世纪时—————————————————————————————----------时间-----------人物----------内容---------------------------------------------------------------------------------------------------------------------------------------------------------------------------------------------------------------

意义————————————————————————————————————————————————————————————————————————。

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背景————————————————————————————————————————————----------------------------------———。

建立:622年,----------离开麦加,在-----------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年,征服麦加,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合作探究:

1、组织学生谈谈自己对“大化改新”的看法。进行小组讨论:日本效仿中国改革取得了成功,对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2、思考:为什么伊斯兰教会在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

精讲点拨:

1、总结“大化改新”的作用:

A.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隋唐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进行了改革。

B.它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形成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

经济得到发展。

C.它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指导学生在书上标注伊斯兰教所起的作用。(伊斯兰教的传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到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他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将穆罕默德创立的阿拉伯国家建成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

达标检测:

1、大和统一日本是在()

A1世纪 B2世纪 C5世纪 D7世纪

2、大化改新是日本在位的天皇是()

A 明治 B孝德 C 裕仁 D 德仁

3、下列事件是在阿拉伯的统一过程中起了加速作用的是()

A 出走麦地那

B 确定伊斯兰教历

C 征服麦加

D 穆罕默德病逝

4、完成第26页“练一练”:伊斯兰教教历元年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相关?()

A. 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

B. 穆罕默德病逝

C. 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

D. 穆罕默德出家隐修

5、组织学生完成《世界历史填充图册》第6页各题

6、日本有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是()

A大化改新 B商鞅变法

C明治维新 D1861年农奴制改革

7、阅读下列材料:

6-7世纪时,日本社会矛盾尖锐,社会秩序混乱。日本皇室和部分曾留学中国的士大夫决心参照中国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实行改革,以振兴国家。

(1)上述材料反映了日本何时进行的什么改革?

(2)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这次改革为什么要参照中国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试概述隋唐时期中日交往的史实。在改革的过程中,曾留学中国的日本士大夫发挥了重要作用。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日本留学生,你会怎么做?

参考答案:1.C 2. B 3 C 4 C 5见图册 6 A

7 (1)七世纪中期大化改新(2)见课本 (3)原因: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处于繁盛阶段,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对周边国家有很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日本大批留学生回国后,深感日本的落后和中国的繁盛,从而产生改革变法的要求,充当了大化改新的推动力量。史实: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日本多次派遣唐使.遣隋使来中国等。(4)提示: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回国后,积极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等。

拓展提升:

想一想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那时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现在日本的生活中还保留了中国唐朝的哪些习俗?(中日交往是从汉朝开始的。在唐朝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日本当时频频派遣留学生来到长安,学习先进的中国文化。唐朝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日本人今天的和服、文字、家具等等,还保留着中国唐朝的习俗。)

课外作业:

必做题:课本上的动脑筋.练一练.

选做题:回忆中国古代史的有关内容,再到图书馆或网上查阅资料,回来后进行资料的整理,完成活动与探究。

知识梳理: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一、古代日本

1、五世纪大和统一日本

2、大化改新

3、七世纪日本向封建社会过渡

二.阿拉伯国家

1.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2.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创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

3.632年,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目标:

1.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

2.通过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3.讲述君士坦丁堡的故事,探讨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

学习重点:

西欧封建等级制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学习难点:

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

课堂导入:

日耳曼人在灭亡了西罗马帝国之后,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了哪些重要国家?西欧封建制度是如何确立的?西欧城市是如何兴起的等等问题,就是这一节课我们要来学习的?

自主学习:

1.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

(1)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推行土地分封制度的改革,史称“-----------”从而西欧形成--------------制。

(2)8世纪中期,通过“-----------------“l罗马教会获得了意大利中部的大片土地,由此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

2.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西欧城市兴起的时间___________,特点------------------,最早出现的国家——---.--------------------------.等,斗争的方式----------------,典

型代表——————————————————————,影响——————————————————————————————————————————————————————————————————————————————————。

3.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395年,l罗马帝国分裂,东罗马帝国有叫--------------------。首都在---------------,灭亡时间--------------,被-----------------------------所灭。灭亡原因——————————————————————————————————————————————————————————————————————————————————。

合作探究:

(1)如何理解西欧封建社会流行的一条常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2)西欧的天主教会是怎样成为欧洲最大的封建主的?

(3)为什么说西欧的天主教会是欧洲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4)拜占庭帝国的希望与衰败的原因及给后人留下的经验教训?

精讲点拨:

1.明确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奴隶社会历史结束,封建制度才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到9世纪开始确立。而中国早在公元前5世纪就进入了封建社会,比欧洲早约1000年。

2.查里.马特的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等级制度,国王把土地分封给大封建主,大建主把土地分封给小封建主。逐级分封的结果,形成了以国王为首,贵族依公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之次序互为主从的封建等级,国王是最大的封建主,权力也只限于自己的领地内,甚至无权管辖一个不直接隶属他的小封建主。正如西欧封建社会流行的一则规矩所说“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3.理解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经济方面,城市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政治方面,那些拥有自由和自治权利的城市,成为新的政治实体,它们与王权联合,共同对付大贵族。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思想文化方面,伴随着市民阶级在政治、经济生活方面地位的提高,一种新的世俗生活观念逐渐形成,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奠定了基础。

达标检测:

1.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 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 --------------- 。后来在它的基础上建立了德意志、----------- 、意大利等国。

2. 8世纪前期,法兰克国家经过-------------------- 改革后,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严格的--------------------- 。

3.西欧封建社会时期,--------- 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4.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的 ------------- 制度结束, ------------- 也衰落了。10世纪重新兴起,著名的有意大利的---------- ,等

5. 东罗马帝国定都 ---------------------------------- 。

6.13世纪末--------------- 国家在西亚兴起,15世纪中期,他们攻陷 -----------------------,--------------------------------灭亡 7、探索题:

"当任何人……和国王的最高领主发生附庸关系时,他或她必须跪在领主之前说:'大人,现在为了某某采邑……我成为你的亲近附庸……拥护您,保卫您,反对一切人……'" "下面是附庸对其主应履行的义务……依领主的召唤,必须去服军役……必须去勘测土地……必须做在法院成员地位上应该做的一切其他事务。" (1) 以上材料是哪一地区封建社会的写照?

(2) 该地区封建制度确立于何时?此时中国正处于什么朝代? (3) 读了材料后,请你说说这一地区封建社会的情况。 参考答案

1.日尓曼人 法兰克王国 法兰西

2. 查理.马特 封建等级制

3. 教皇

4. 奴隶 城市 威尼斯

5. 君士坦丁堡

6. 奥斯曼土耳其 君士坦丁堡 拜占庭帝国

7. (1)西欧 (2)9世纪 唐朝 (3)土地是主要的财富,国王和大封建主层层向自己的臣属分封土地,受封土地的人要效忠封建主,为他作战。这样,社会上出现许多大大小小的封建主,他们主要以剥削农奴为生。大大小小的封建庄园遍布西欧各地,庄园里自己自足。 拓展提升:

想一想:他们谁说的更有道理?

课外作业:

必做题:课本动脑筋及练一练

选做题查阅有关资料,写一篇历史小短文,描述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某一著名城市的发展简况。

知识梳理:

中古欧洲社会

一、西欧封建社会

1查理.马特改革→严格的等级制度形成 2.城市的重新兴起→早期资产阶级出现

3.基督教会扩展势力→国王接受基督教并赐赠地产→权力至高无上的教廷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第二单元教情学情分析测试题

一.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 1、大化改新的根本原因是

A .日本四分五裂,人们渴望统一

B .落后的奴隶制度严重的阻碍着日本社会的发展

我国宋代的城市比西欧同时期的城市规模大得多,热闹得多,市民阶

层也庞大得多,所以更为先进。

你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西欧市民阶级力量强大得多,而且从中产生了后来的资产阶级,孕育了西欧的资本主义萌芽和资产阶级文化。

C.改革派积极提倡D.孝德天皇掌握了政权

2.7世纪中期,在日本发动宫廷政变取得成功的改革派代表的是

A.奴隶主阶级的利益B.地主阶级的利益

C.农民阶级的利益D.资产阶级的利益

3.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①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②穆罕默德病逝

③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

④穆罕默德出家隐修

A.④③①②B.④③②①C.③①④② D.①②③④

4.大化改新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主要是因为

A.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

B.把部民转为平民

C.废除了世袭制,以才选官

D.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收取赋税

5.伊斯兰教历元年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相关?

A.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

B.穆罕默德病逝

C.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

D.穆罕默德出家隐修。

6.根据史料探究历史的真谛是学习历史的目标之一。对上图(9世纪日本人的作品)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中国的书法艺术受到日本人的喜爱

B.日本人没有自己的文字

C.中日文化交流较为密切

D.作者可能是谴唐使

7.对西欧城市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罗马灭亡后,西欧城市衰亡了

B.西欧城市是在教会或世俗封建主的领地上产生的

C.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市民阶级形成了

D.西欧城市多为政治中心,规模很大

8.对西欧封建社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比中国晚近1000年B.西欧封建主重视教育、文化发达

C.西欧封建社会存在严格的封建等级制D.在精神、文化领域神权高于一切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东罗马帝国也叫拜占廷帝国②14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兴起③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500年,

东罗马帝国灭亡④东罗马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10..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的最大的日耳曼人国家是

A.法兰克王国B.法兰西王国

C.拜占廷帝国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11.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东罗马帝国在历史上又延续了大约多少年

A.500多年B.800多年

C.1000多年D.1200多年

12.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的权力是

A.君权B.兵权C.财权D.神权

13..拜占廷帝国就是

A.罗马帝国B.西罗马帝国C.东罗马帝国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14、“圣诞节”和“十字架”与下列哪一种宗教有关:

A 基督教

B 伊斯兰教

C 佛教D道教

15、西欧早期资产阶级来源于:

A 城市中的市民阶级B教会中的教士

C 封建领地中的大小封建主

D 封建社会的农民

16、从日本大化改新的措施可以看出, 中国哪一时期文化对它影响很大: A 、秦汉时期 B 、三国时期 C 、隋唐时期 D 、宋元时期

17.宗教问题,现已成为某些地区冲突的主要原因。信仰“真主”安拉,以《古兰经》为经典的宗

教是

A 、佛教

B 、伊斯兰教

C 、基督教

D 、道教

18、在西欧中世纪,国王与大封建主之间,大封建主与小封建主之间的关系是: A 、奴隶主贵族与平民的关系 B 、雇佣与被雇佣的特殊关系 C 、封主与封臣的上下关系 D 、父兄与子侄的亲属关系

19、在我国《后汉书》中记载了东汉与罗马帝国的交往,书中把罗马帝国称为: A 、天竺 B 、大秦 C 、大食 D 、大和 20、“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这句话出自

A 、穆罕默德

B 、马可·波罗

C 、释迦牟尼

D 、屋大维 21.中古时期西欧处于哪一个历史时期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22.6世纪欧洲最主要的国家是

A .法兰克王国

B .查里曼帝国

C .英吉利王国

D .意大利 23.西欧封建制度开始确立于

A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

B .843年

C .9世纪

D .5世纪末 24.西欧封建社会最大的封建主是

A .教会

B .国王

C .大封建主

D .骑士 25.下列事件与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相关的是

A .大化改新

B 查理马特改革 C封君封臣制 D"丕平献土" 二.非选择题(50分)

.1.阅读材料:简表

①这是哪个国家改革的内容? ②这次改革历史上称作

什么?

③它是何时开始实施的?

④这次改革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有何启示?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对六岁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约相当于35亩),女子为其2/3,奴婢受田相当于自由民的1/3。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 -------日本大化改新时期的《田令》

材料二 “凡天下丁男给田一顷,笃疾废疾给四十亩,寡妻妾给三十亩。”

-------唐朝武德田令

请回答:

①日本田令和中国唐朝田令有什么共同点? ②这个共同点能说明什么问题? 3.阅读以下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念:念诵“除真主外别无神灵;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 拜:每日要面向克尔白神庙按规定的仪式礼拜五次。

课:每个信徒都要交纳天课,即施舍财物。后变为国家税收。

时间 7世纪中期

主要 内容 经济上 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

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政治上 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斋:在回历9月进行斋戒,即从黎明到日落整天戒除饮食。

朝:每个信徒,不分性别,只要身体健康,旅途安全,能自备旅费,而且家属的生活有着落,平生要朝圣一次。

请回答:

①这是哪种宗教的宗教礼仪?该宗教的创始人是谁?

②该宗教的信徒如果要去朝圣,你认为他应去哪座城市?

③该宗教的创立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有何作用?

4.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它们分属于亚洲东部和西部的两个重要国家。

回答:

(1)图一从建筑风格上看,该寺仿效隋唐风格,你知道当时日本还有哪些方面受隋唐影响?(2)图二中,该神庙属于哪一宗教?麦加对该教有何意义?

5.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法度,法则)备定,珍国也,

常须达。”-----《日本书纪》

材料二“古代日本国家图”

(1)从图中可看出,日本有何自然特点?

(2)想一想,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

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

(3)从扬州到日本的九州岛,依次要经过的海是

________和____________。

鉴真——中日友好交往的使者。唐玄宗时,他应日本僧

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屡遭挫折,出生入死,甚至双目

失明,但他仍继续努力。当鉴真与弟子们到达日本时,日本天皇以隆重的礼节相迎。他们带去大量书籍文物和许多药方,鉴真用鼻嗅的方法,帮日本人辨别了许多药物,日本药商界奉他为始祖。

(4)鉴真为中日友好交往做出了什么贡献?

(5)鉴真六次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请用你所学的地理知识为他设计东渡的最佳时间,他最好于每年的________月东渡,为什么?

(6)日本派出的谴唐使于__________月到中国来最合适,为什么?

(7)日本民族非常善于学习其他民族好的东西,近代曾学中国、学西方,强盛起来。现在,日本先进的东西也影响中国,你能举几例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B 2.B 3.A 4.D 5.C 6.B 7.D .8 B .9.B 10.A 11.C 12. D 13. C.

14.A 15.A 16. C 17.B 18.C 19.B 20.A 21.C 22.A 23.C 24.A 25.B

二.非选择题

1.阅读材料:答:①日本②大化改新③7世纪中期(公元646年)

④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日本民族非常善于把其他民族的文化拿来,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在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近代向西方学习,这些都使日本不断进步,强盛。

2. ①政府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②日本的大化改新的土地制度是仿效唐朝均田制。

3. 伊斯兰教。穆罕默德。(2)麦加。(3)一神崇拜,加强了思想上的统一;打破了氏族之间的界限,确定了以宗教和地区为基础的社会。

4.(1) 政治、经济上仿效隋唐进行大化改新;文字、书法、生活习俗等方面。(2) 伊斯兰教。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5.(1)由许多岛屿组成,国土有限,资源匮乏。(2)从汉朝开始。在唐朝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3)黄海东海(4)他在日本十年,传播唐朝文化,他精心设计的唐昭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5)6---7;因为此时顺夏季风和洋流。(6)2----3;因为此时顺冬季风和洋流。(7)如:家用电器;汽车;动画片;穿着打扮等。

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目标:

1、了解波斯帝国的形成与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与帝国的建立;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2、掌握古代世界主要战争的两面性作用

3、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帝国的扩张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学习重点: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学习难点:辩证认识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

课堂导入:

1.现代有一项重要的体育比赛就来源于希波战争,是什么项目?(马拉松长跑)

2.本课主要介绍了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二世纪古代世界的三次主要战争——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侵和罗马帝国的扩张。这些战争中发生了哪些有趣的历史事实?它们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让我们从教材中探求答案吧。

自主学习:

希波战争

1波斯发源于何处?波斯帝国的疆界有多大?它曾包括哪些地区?

2大流士一世派遣使者到希腊各国索取“土和水”是什么意思?结果怎样?

3波斯为什么最终战败?

4教师归纳:希波战争在世界历史上产生哪些深远的影响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1.学生识图,并完成《世界历史填充图册》第8页2(1)题,:亚历山大帝国起源于何处?它怎样扩充疆界?

2.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建议教师分层设问启发)

A.从帝国的疆域来看,亚历山大帝国几乎包括了当时人类的哪些文明?

B.这些文明同属于亚历山大帝国管辖,有什么好处?

C.东西方文化交流和发展的成果。

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1、古代罗马的扩张历程和罗马帝国最大规模时的疆域。

2、运用本课提供的地图、插图、英文谚语、自由阅读卡等资料,学会从中提取罗马帝国“黄金时代”的有效历史信息。

3、学生朗读39页两句英汉对照的古罗马谚语,然后回答: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谚语?罗马帝国的扩张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4、根据40页“活动与探究”:怎样评述罗马帝国的扩张及其影响?

合作探究:

1.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帝国的扩张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2.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的版图包括今天哪些主要国家?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帝国的扩张战争存在着哪些异同点?罗马帝国的扩张和文化传播有什么联系?

精讲点拨:

1.希波战争在世界历史上产生哪些深远的影响?(它是东方波斯帝国与西方希腊城邦在各自发展中的一次碰撞,也是早期东西方文明的一次重要冲突,此后,世界文明发展的格局便逐渐形成东西方

并立共存之势,一直延续至今。

2.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从帝国的疆域来看,亚历山大帝国几乎包括了当时人类的哪些文明?(希腊文明、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以及从两河流域文明派生出来的犹太文明、波斯文明等)

这些文明同属于亚历山大帝国管辖,有什么好处?(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被打通。因此,伴随着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希腊文化传播到了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到希腊文化。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东西方文化得到交流和发展。

3.罗马帝国的扩张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伴随着暴力、奴役和压迫,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在客观上也导致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达标检测:

1.完成第40页“练一练”:波斯帝国形成的时期与我国的哪个历史时期大致同时()

A.秦朝

B.宋朝

C.隋朝

D.春秋战国时期

2.结合当代世界地图,查一查亚历山大帝国的版图包括今天的哪些主要国家?

3.罗马帝国的版图包括今天的哪些主要国家?

4.完成《世界历史填充图册?九年级上》第8页各题

5.根据《新学案》22-25页,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

参考答案:

1. D

2. 伊朗.阿富汗.伊拉克.科威特. 叙利亚、以色列、巴勒斯坦、埃及、突尼斯、摩洛哥、土耳其、马其顿等)

3. (意大利、法国、英国、西班牙、希腊、马其顿、埃及、土耳其、叙利亚、以色列、巴勒斯坦等)

拓展提升:

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帝国的扩张战争存在着哪些异同点?罗马帝国的扩张和文化传播有什么联系?

课外作业:

必做题:课本动脑筋及练一练

选做题:可通过查找网上资料.音像资料和书刊资料,遵循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原则,丛“暴力征服”和“文化传播”两个方面加以评述。

知识梳理:

希波战争

⑤波斯帝国的建立与扩张

⑥公元前五世纪早期爆发

⑦前五世纪中期希腊战胜波斯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一.公元前四世纪后期马其顿国控制希腊

二.东征扫荡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灭掉波斯,足迹远达印度

三.公元前四世纪后期,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一.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以后不断扩张

二.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三.罗马帝国扩张充满暴力,也使罗马文化渗透到它统治过的地区

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目标:

1.了解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和传播;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经历;《马可·波罗行纪》及其影响

2.掌握古代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商路;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学习重点:阿拉伯数字的由来、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经历

学习难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课堂导入:

位于东西方之间的阿拉伯,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阿拉伯人足迹遍布亚、欧、非三大洲,不但善于吸收其他文化,而且还在钻研的基础上加以发展,保存并传播了许多珍贵的古代文化,成为东西方之间文化交流的使者。本课主要叙述了阿拉伯人发展和传播阿拉伯数字,以及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所做的贡献。

自主学习:

1.很久很久以前,一条条陆地和海洋商路就把欧、亚、非三大洲联系在一起,其中就有著名的连接的丝绸之路,通过这些商路,中国的、

、、,印度的、、等作物也传到欧洲。

2.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人作出了重大贡献。

3.阿拉伯数字的创造者是人,人把它发展并传播。__________(时间),阿拉伯数字与现在写法基本一致。

4.年,17岁的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受到的赏识。《_________》一书记述了马可·波罗在经历与见闻,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与向往。

合作探究:

1.数字的发明有什么作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有什么历史意义?

2.学生对照42页《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图,动手圈点和标注:

A、陆地商路的主要路线:

B、海上商路的主要路线:

C、这些欧亚主要商路的历史作用

精讲点拨:

1.组织学生阅读第41页“导入框”、42页《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和45页“自由阅读卡”,温故知新:

2.《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与“丝绸之路”是一脉相承的。请从这幅地图提取有效信息,说出:“丝绸之路”经过哪些地区?最远到达哪里?(“丝绸之路”有两条,一条在陆地上,另一条在海上。陆地上是由中国出发,向西经过中亚、西亚,到达北非和欧洲;海上则是从中国出发经过西太平洋、印度洋到达地中海一带。)

3.根据课本41-42页内容归纳:为什么说阿拉伯商人“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他们的足迹遍布亚、欧、非三大洲,不但善于吸收其他文化,而且还在钻研的基础上加以发展,保存并传播了许多珍贵的古代文化。例如,他们翻译保存了许多希腊制作,把古代印度、中国文化成就介绍到西方,又把阿拉伯的科学成就和伊斯兰教传播到东方,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4.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发展所作的贡献,给了你哪些启示(科学和知识源于生活,人们必须在实践中主动学习、坚持探究、敢于创新,才能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

达标检测:

1.创立了包括“0”在内的阿拉伯数字的是

A.古代阿拉伯人B.古代腓尼基人C.古代印度人D.古代希腊人

2.什么时期开始阿拉伯数字的写法与现在基本一致

A.10世纪B.11世纪C.13世纪D.16世纪

3.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是哪国人

A.阿拉伯B.印度C.英国D.意大利

4.印度人用什么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

A.汉字B.梵文C.象形文字D.楔形文字

5.下列表述不正确是

A.丝绸之路是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通道

B.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C.中国的糖、稻米、棉花等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 人类的形成讲学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人类的形成讲学案新人教 版 【导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非洲南方古猿、人类起源三阶段: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 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原始社会的解体 2.过程与方法 比较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的不同,国家与氏族的不同,培养学生掌握比较历史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也是人类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尺 【教学重点】 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 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一、走进教材,我要自学 知识提纲: (一)人类的出现 1.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即通常所说的、白种和人。 2、现代人类可能是从中的一支发展而来的。人类距今万年前形成。 3、填表 (二)氏族社会 1.随着和的进步,出现了氏族。随着和的发展,以及手工业的进步,部落间的产品交换和以为目的的出现了。 2、由于的缘故,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由于的相对固定,人们开始“既知其母,又知其父”。氏族逐渐取代氏族。 自学之后,我要思考: 1、人类是什么时间出现的?判断的依据的什么? 2、为什么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

3、“完全形成的人”划分为那几个阶段?结合中国的历史,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中国的 古人类有那些?他们分别属于哪个阶段? 4、原始社会是怎样解体的? 5、国家与氏族组织相比较有哪些不同点? 小组合作: 1、氏族社会的产生有什么作用? 2、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 我要求助: 我看教材还不明白的问题: 二、探究教材,思维对话 思维对话——交流预习成果 盘点收获(师生小结) 过关检测: 1.促使古猿向人进化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环境的变化B.劳动 C.生产力发展D.生产工具的进步 2.在人的进化过程中,下列进化阶段的先后顺序是() ①早期猿人②晚期猿人③早期智人④晚期智人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④①②D.③①②④ 3.导致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 B.进化阶段不同 C.体貌特征不同 D.生活习俗不同 4.下列关于母系氏族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实行群婚 B.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C.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以集体为基础 D.商品生产出现并占主导地位 5.我自己设计一道题 当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 1、通过本课的学习,我最大的收获是: 2、我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新旧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对比分析与教学建议

新旧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对比分析与教学建议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九年级上册部编教材特点分析、新旧教材比较、新教材使用建议。 一、九年级上册部编教材特点分析 1 、注重时序(时空观念)。新教材改变模块结构,突出时序观念,不论每一单元的单元标题上,还是在具体的每一课的课题上都明显的可以看出,新教材强调从古至今的历史发展线索、顺序和脉络,在时序观念的基础上,按照点线结合的方式来呈现: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选择特定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用这些点,生动的体现历史发展的脉络,也就是历史发展的线索。使学生在人和物的互动中,增强对历史的了解。 PPT :展示新教材单元课题名称 2 、注重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历史(唯物史观)事物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的,不论是横向发展的同一时期还是纵向发展的历史

不同时期,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教材更加突显唯物史观的指导思想,主张以科学合理的史学观念来解释历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等。 例如变动最大的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增加了法兰克王国、西欧庄园、大学的兴起等内容。欧洲近代资本主义的萌芽不是凭空兴起的,恰恰产生在中世纪之中。黑暗的中世纪的观点现在已经不再被史学界接受,我们开始更加客观的认识中世纪。强调城市的产生孕育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大学的兴起是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旧教材的表述:教皇和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3 、教材的编排丰富了学习内容,利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部编教材通过新增加的人物扫描、以及课后探究,丰 富教学内容,促进了学习目标的有效落实 (1)借助历史人物的描述,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家国情怀)

人教版初三历史九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上全册导学案

目录 第1课人类的形成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第8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第9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12课美国的诞生 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 第15课血腥的资本积累 第16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2-23课

第一课人类的形成 学习目标:了解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掌握人类起源三阶段:,思考探究人类怎样形成?什么?氏族社会的产生有什么作用?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有何不同点? 原始社会怎样解体?明确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 定性意义的一步;由于生产力的进步才导致原始社会解体、国家产生,所以奴隶 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重点:氏族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难点:人类怎样从猿到人进化而来 自学过程: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梳理: 一、人类起源问题上的科学发展。 1、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发表了《》一书,探索了 的规律,阐明 的发展过程,向 发起勇敢的挑战。 2、英国教授首次提出的观点。 二、人类的出现。 1、现代人类的祖先:洲南方。 2、产生时间:距今约年前。 3、人类起源的发展过程: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 “猿类”指生活在千百万年前的古代猿类,它们是人类的远祖。“正在形成中的人”指从猿到人的过渡形态,他们已能直立行走,使用木棍、石块等天然工具,但还没有进行真正的劳动。“完全形成的人”指已能制造工具,真正进行劳动的人,他们已经从动物中完全脱离出来。 (1)南方古猿属于 (2)“从猿到人”进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是 (3)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制造和使用 4、世界上的主要人种: (1)三大人种:、、 (2)现代人种差异出现的时间: (3)划分人种差异的依据: (4)人种差异的形成原因: 三、氏族社会 1、人类最初经历的是社会。 2、原始社会初期,人们必须结成小集体过群居生活。(原因:生产力低下,物质匮乏) 3、氏族社会的产生 (1)原因:①生产力的发展和和社会的进步。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精编

《古代埃及》 教材分析: 古埃及作为大河文明的典型代表之一,尼罗河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古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还没有那个民族,像埃及那样,与一条河有着如此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说黄河与黄河文明的关系像是母亲与子女,那么,尼罗河就像古埃及文明体内的血脉。 本课先通过文字和图片等介绍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尼罗河的航运条件等,建立起古代埃及的时间和空间概念,以及了解尼罗河的优越性。再通过一系列文明成就的展示,使学生理解自然环境如何影响文明产生。在本课教材最后,概述了古埃及的盛衰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结合图片和相关资料分析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理解尼罗河在埃及的重要地位; 2、知道古埃及的代表性文明成就,理解它们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3、理解古代埃及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分析自然环境影响文明产生,进一步认识大河对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了解文明产生的多源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埃及的金字塔,围绕金字塔之迷,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古埃及的代表性的文明成就。 【教学难点】 1、分析自然环境对文明产生的影响; 2、理解古代埃及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

教学准备: 1、电脑、投影仪; 2、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3、相关的音像制品及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希罗多德说过:“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令人惊异的事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非笔墨所能形容的巨大业绩。”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古代埃及。 【设计意图】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一)古埃及的自然环境——尼罗河 1.图片展示: 国际空间站拍摄地球夜景:尼罗河岸灯火通明 2.材料展示:古代埃及诗歌《赞美尼罗河》: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出,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你用你神秘的方式,带来了肥沃的土壤,让我们歌唱!你滋润了太阳神赋予的土地,养育着所有的人民,让我们在干涸的沙漠里畅饮!你慷慨无私地给予我们所有美好的东西!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材料教学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和论从史出的能力。 3.教师提问: (1)解释歌词“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提示:尼罗河是唯一水源,为人类生存提供条件。 (2)解释歌词“你用你神秘的方式,带来了肥沃的土壤。” 提示:定期泛滥,利于农业发展。 (3)还有什么“美好的东西”?

部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教学案设计全套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单元导学 单 元 线 索

第1课古代埃及 板块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材料一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 材料二古代诗歌《尼罗河颂》中写道:“光荣啊,起源于大地的尼罗河……你灌溉土地,使一切生物欣欣向荣。你生出大麦和小麦,好叫神庙里欢度节日。” 简述尼罗河文明发展历史。 答案:(1)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若干个小国。 课 (2)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堂 (3)新王国时代,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探 (4)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吞并。 究 过渡语:古代埃及的科学文化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金字塔是其典型的文明标志。 板块二金字塔 (1)象征古代埃及国王尊严的是图,名为。

A.印度 B.伊拉克 C.埃及 D.伊朗 4.“法老的陵墓,巴比伦的墙,希腊海滨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风凉。我是废墟的泪,我是隔代的伤,恒河边的梵钟在何方?”这是凤凰卫视千僖之旅的主题歌。如果他们想去看“法老的陵墓”,应该选择( B ) A.中国 B.埃及 C.印度 D.古巴比伦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课堂探究板块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在《圣经》里被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要研究古代两河流域奴隶制社会状况,请简要介绍。 答案:(1)位置: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 (2)出现:约公元前3500年起,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3)统一: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过渡语: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古巴比伦王国是在怎样统治之下达到鼎盛的呢? 板块二古巴比伦王国 古巴比伦王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古中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之一。四大文明古国的意义并不在于时间的先后,而在于它们是现代文明的起源地。试对古巴比伦王国作一简要概述。 答案:(1)位置: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 (2)发展:汉谟拉比在位时,采用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的统一事业。 (3)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过渡语:古巴比伦王国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板块三《汉谟拉比法典》 材料一 材料二第1条倘自由民宣誓揭发自由民之罪,控其杀人,而不能证实,揭人之罪者应处死。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九年级上册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九年级(上册)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三峡初中何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本课,掌握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等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通过“联系实际,谈本次科技革命对人们生产或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历史想像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汽车的发明与使用对人们更有利还是更有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最早国家、标志、发明成果等基础知识;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联系实际,谈本次科技革命对人们生产或生活的影响”来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的巨大进步。辩论:“汽车的发明与使用对人们更有利还是更有害?”充分认识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问题,树立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议一议:两次科技革命能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认识科技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让学生感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认识到学习科技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分析新的科技发明带来的利与弊,认识到发展经济要处理好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对科学家、发明家的贡献的介绍,尤其是分析爱迪生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及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诞生。 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是人类迈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第一,电力的许多优点,很快取代蒸汽力,成为工厂机器生产的主要动力。第二,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促成一大批新的工业部门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面貌。电力在生活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汽车和飞机都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它们的发明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加强了各地区人们之间的交流往来。促进了交通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 教学难点: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的进步的理解。由于教材仅从少数事例入手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提供的素材十分有限,学生难以深入感知,教学中需要适当补充有关材料,调动学生合理想象,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从教法上,学习本课新内容之前,引导学生回忆“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的相关旧知识。然后指出,这节课要学的是继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又一次重大飞跃。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许多发明至今仍然起着重要作

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2课阿拉伯帝国-导学案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帝国的形成,灿烂的阿拉伯文化等基本史实,思考和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阿拉伯文化 难点:阿拉伯帝国 【自主探究】 知识点1 默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1、背景 ①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的居民大多处于游牧时代,各部落之间为争夺水源与牧场,相互仇杀。 ②阿拉伯半岛盛行氏族部落的多神崇拜。 2、创立: 阐述了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创立了伊斯兰教。 3、统一阿拉伯半岛 ①默罕默德最初在 传教,遭到传统势力反对,于 年率信徒迁居 , 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即穆斯林公社。公社内外事务都要听从真主的使 者穆罕默德的决定。 的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 ②630年,默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此后,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默罕默德 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知识点2 阿拉伯帝国 1、对外扩张 ①默罕默德去世后,他的继承者继续扩张。条件:伊斯兰教强大的号召力;阿拉伯人空前 团结,士气高昂。 ②在亚洲:穆斯林军北进叙利亚,东灭波斯,进而征服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兵锋直抵中国唐朝边境;751年击败唐朝大将高仙芝的军队,控制了中亚大部分地区。 ③在非洲:攻克埃及,横扫北非。 ④在欧洲:长驱直入,占领了西班牙,接着越过比利牛斯山,为法兰克王国军队所阻。 2、帝国形成 ① 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形成。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②伴随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向阿拉伯半岛以外广泛传播。 知识点3 阿拉伯文化 1、哈里发重视知识: ①哈里发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 ②830年,在巴格达设立“ ”,集科学院、 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 ③为延揽人才,以黄金支付稿酬,其重量与译著重量相等。 2、成就 ①阿拉伯数字:阿拉伯人改造了 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阿拉伯数字”。②代数学:完整的代数学是阿拉伯人创造的。 ③“西医”其中有很多阿拉伯人的贡献,《医学集成》和《医典》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医学领域的经典。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含答案)

第1课 人类的形成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代表、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2、知道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形成的原因,特点。 3、理解父系氏族代替母系氏族的原因及后果。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南方古猿 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的更替 难点是科学地看待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课堂导入: 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自己古老的人类起源神话,比如我们中国流传女娲造人说,而西方盛行所谓的上帝造人说。这些都终归是神话传说,没有科学根据,那么科学的人类人类起源论是什么?我们学习了第一课人类的形成就清楚了。 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一、人类的出现 1、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可能是从 发展而来的,其特点是 、使用天然石块、木块做工具,还属于 ,其生活地点是 。 2、正在形成中的人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学会了制造工具,最终与猿类分道扬镳,出现了 完全形成的人,人类大约是在 前形成。 3、我们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哪四个进化阶段?我们中国的元谋人,北京人,丁村人和山顶洞人分别属于哪个进化阶段? 4、当今世界上的黄、白和黑种人这三大人种是在什么进化阶段出现的?形成的原因是? 二、氏族社会: 1、人类最初经历的是 ,分为 氏族和 氏族两个时期。其共同点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公有制。不同点是: 。 2、父系氏族后期,由于 的发展,有了剩余产品,出现了 制和 制 ,原始社会开始解体。 合作探究: 1、课本第三页动脑筋。 2、第五页活动与探究。 精讲点拨: 1、直立行走使双手解放出来,为古猿学习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大脑发育提供了可能,是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而火的使用是古猿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转变之后产生的,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并非决定性变化。 2、氏族社会的解体可利用图示去理解: 达标检测: 1、广袤富饶的非洲大陆是黑人的故乡,也是人类的发祥地,约300万年前,生活在这里的早期人类是: A 、印尼爪哇人 B 、南方古猿 C 、尼安德特人 D 、克罗马农人 2、人类最初经历的社会是: A 、原始人群 B 、氏族社会 C 、 奴隶社会 D 、封建社会 3、人类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 A 、使用天然工具 B 、能直立行走 C 、会制造工具 D 、能采集果实 4、世界三大人种不包括: A 、白色人种 B 、黄色人种 C 、棕色人种 D 、黑色人种 5、导致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生产力发展展 产品剩余 私有制产生 阶级出现 国家产生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刘平 一、指导思想 历史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材分析 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材包含了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的内容。世界古代史始于三四百万年前人类的出现,止于约公元15世纪,分为上古和中古两个时期,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文明出现以前,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史前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逐渐被阶级社会所代替。从五六千年前开始,在亚非的大河流域、欧洲的希腊和罗马相继诞生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出现了国家,进入了奴隶社会。在奴隶制度衰落和崩溃的过程中,封建制度得以发展和确立,社会经济和文化缓慢地向前发展。古代史时期,各地区各民族创造的古代文明为近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形成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从人类文明出现到15世纪,亚洲、非洲、欧洲之间的交流逐渐加强,美洲和大洋洲则与亚非欧处于基本隔绝的状态。 世界近代史是16世纪前后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形态酝酿、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从14世纪上半叶,地中海沿岸地区的手工工场、文艺复兴运动、地理大发现和早期的殖民扩张孕育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基本要素,使世界朝着一体化方向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从17世纪上半叶到19世纪中叶,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和改革,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和亚洲的日本取代了封建势力,获得了政治统治权。这些国家先后开始或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力迅猛发展,初步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世界格局。由于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和列强疯狂的殖民扩张,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激发,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并诞生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欧美主要国家先后发生了以电力取代蒸汽力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获得更加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文学艺术空前繁荣。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各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海外殖民地的斗争趋于白热化,终于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教学要求和目的 通过本册学习,了解世界史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辩证地看待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总体趋势;感悟人类文明的多元性、共容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他们创造的文明成就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理解、尊重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华的开放态度;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历史进步性、野蛮性、贪婪性和扩张性;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历史意义;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资本主义侵略与扩张斗争的正义性和合

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学案(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学案(人教版) 第1课人类的形成 学习目标: 知道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代表、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知道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形成的原因,特点。 理解父系氏族代替母系氏族的原因及后果。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南方古猿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的更替 难点是科学地看待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课堂导入: 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自己古老的人类起源神话,比如我们中国流传女娲造人说,而西方盛行所谓的上帝造人说。这些都终归是神话传说,没有科学根据,那么科学的人类人类起源论是什么?我们学习了课人类的形成就清楚了。 自主学习: 一、人类的出现 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可能是从发展而来的,其特点是、使用天然石块、木块做工具,还属于,其生活地点是。

正在形成中的人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学会了制造工具,最终与猿类分道扬镳,出现了完全形成的人,人类大约是在前形成。 我们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哪四个进化阶段?我们中国的元谋人,北京人,丁村人和山顶洞人分别属于哪个进化阶段? 当今世界上的黄、白和黑种人这三大人种是在什么进化阶段出现的?形成的原因是? 二、氏族社会: 人类最初经历的是,分为氏族和氏族两个时期。其共同点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公有制。不同点是:。 父系氏族后期,由于的发展,有了剩余产品,出现了制和制,原始社会开始解体。 合作探究: 课本第三页动脑筋。 第五页活动与探究。 精讲点拨: 直立行走使双手解放出来,为古猿学习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大脑发育提供了可能,是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而火的使用是古猿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转变之后产生的,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并非决定性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的历史教学工作,为了更好的完成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使以后的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顺利的进行,特制订本学期的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我校教学计划为指导,形成先进的课程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以应对中考为主。包括世界近代史部分的第四、第六、第七、第八单元,世界现代史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七、第八单元。以英、法、美、德、俄、日等世界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为线索。教材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加侧重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三、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处于变化时期,其思想波动幅度大,对于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不高,缺少一定的积极性和向学性,需要老师采取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从上学期的学生学习状况来看,综合来看,大多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好,就是个别学生手懒,不愿写,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采取提优补差措施,提高优秀率是当前最主要的,使学生的成绩快速提高。 另外,教材所述知识为世界历史,内容宽泛并有时间的跨度,有中考的任务,在动员学生思想方面,促使其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历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使所有学生在中考中都能取得一个良好的成绩。 四、落实措施 1、首先是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坚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要坚持基础性和科学性原则,准确传授基础知识,切实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2、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只有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才能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坚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优化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效率,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参与意识,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主动的探索中获得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课堂教学坚持整体性原则,教学过程中始终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的全面整合,使学生全面发展,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和实践。寻求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 4、教学语言规范,精神振奋,按时上下课,关心学生,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历史和认识历史的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例如:识别和运用与教学有关的历史地图、图片、图表;搜集和整理与历史学习相关的材料;叙述重要的历史事实;解释重要的历史概念,分析和评论重要的历史问题等。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导学案

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 【学习目标】 1、知道工业革命中的一系列发明:珍妮机、瓦特改良蒸汽和“旅行者”号机车。 2、理解瓦特改良蒸汽机对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和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影响(重 难点)。 【自主学习】(根据学习目标阅读教材,独立完成,组内交流) 一、珍妮机的故事 1、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部门,后来、等生产部门也纷纷发明、制造机器,有力的促动了生产的发展。人们把生产领域这种革命性的变化称为“”。 2、英国工业革命开始时间:,标志:发明“”。 二、瓦特和蒸汽机 1、瓦特是人,于1785年改良____________,蒸汽机在很多部门投入使用,极大地促动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 三、火车的诞生: 1、美国人富尔顿首先制造出了蒸汽机做动力的。 2、1814年,英国人___________利用蒸汽机发明了__________。1825年,这列名为“旅行者号”的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此后,迅速发展,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3、工业革命的完成:1840年前后,英国已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此后,、等国也都完成了工业革命,世界其他国家或早或晚都实行了工业革命。 【合作探究】 1、瓦特改良蒸汽机有什么时代价值? 2、结合材料概括工业革命影响。 材料一:1770-1840年间,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平均约提升了20倍。棉纺厂工人的生产率高于手防工人266倍。英国铁生产量在1825年已超过法、俄、美、德四国产量的总和。 材料二: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各地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印度是受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侵略的典型国家。英国还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课堂检测】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学案新人教版(1)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学习目标 1.识记罗马城邦的诞生地、罗马共和国建立的时间、《十二铜表法》的内容、斯巴达克起义的时间、罗马帝国建立和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时间等基本史实。 2.简述罗马共和国共和政体的内容,并比较古代罗马与古代希腊政体的异同。 3.搜集材料,从《十二铜表法》颁布的背景、内容等方面认识其地位与作用。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1.意大利半岛位于,三面临海,海岸线很长,亚平宁山脉贯穿半岛。岛内山地众多,有利于的发展。自公元前1000年,罗马城邦逐渐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 兴起。 2.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罗马设立了平民自己选出的两名,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这部法律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使量刑定罪有了,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3.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整个。随后,罗马灭掉,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 4.公元前2世纪,罗马又征服,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在扩张过程中,大量被征服地区的战俘和人口被掠为奴隶,奴隶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主要生产者。奴隶起义不断发生,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5.公元前49年,曾经担任罗马执政官和地方总督的,率领军队进攻罗马城,打败对手,控制了。公元前31年,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了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 为。 6.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 7.375年,被称为“蛮族”的大举侵入罗马帝国。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在的打击下灭亡。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活动方案】 活动一知道古罗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了解罗马的兴起和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转变,了解罗马帝国衰落的基本脉络。 1.仔细阅读史料和教材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2.预习课文,根据下面时间轴整理罗马文明的发展线索。

初三上册历史导学案【五篇】

初三上册历史导学案【五篇】 精选教案/试卷/文档/模板/课件合集

初三上册历史导学案【五篇】 初三上册历史教案怎么写?为大家准备了初三上册历史导学案【五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类的形成 学习目标: 1、知道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代表、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2、知道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形成的原因,特点。 3、理解父系氏族代替母系氏族的原因及后果。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南方古猿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的更替 难点是科学地看待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课堂导入: 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自己古老的人类起源神话,比如我们中国流传女娲造人说,而西方盛行所谓的上帝造人说。这些都终归是神话传说,没有科学根据,那么科学的人类人类起源论是什么?我们学习了第一课人类的形成就清楚了。 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一、人类的出现 1、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可能是从发展而来的,其特点是、使用天然石块、木块做工具,还属于,其生活地点是。

2、正在形成中的人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学会了制造工具,最终与猿类分道扬镳,出现了完全形成的人,人类大约是在前形成。 3、我们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哪四个进化阶段?我们中国的元谋人,北京人,丁村人和山顶洞人分别属于哪个进化阶段? 4、当今世界上的黄、白和黑种人这三大人种是在什么进化阶段出现的?形成的原因是? 二、氏族社会: 1、人类最初经历的是,分为氏族和氏族两个时期。其共同点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公有制。不同点是:。 2、父系氏族后期,由于的发展,有了剩余产品,出现了制和制,原始社会开始解体。 合作探究: 1、课本第三页动脑筋。 2、第五页活动与探究。 精讲点拨: 1、直立行走使双手解放出来,为古猿学习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大脑发育提供了可能,是进化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而火的使用是古猿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转变之后产生的,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并非决定性变化。 2、氏族社会的解体可利用图示去理解: 达标检测: 1、广袤富饶的非洲大陆是黑人的故乡,也是人类的发祥地,约300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学案设计:3古代印度

第3课古代印度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概况。 2.知道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内容、特点及影响。 3.掌握佛教的创立、教义及传播。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地理环境: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 2.在印度河流域发现的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年代大约为 世纪。这些文明一度繁荣,后来因不明原因衰亡,长期不为人所知。 3.公元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们自称,陆续在 和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4.(约公元前324-前187年)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首都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5.形成: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6.内容

7.特点: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各等级之间。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8.创立:佛教创立于。创始人,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同时,佛教宣扬,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佛教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 9.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活动方案】 活动一知道古印度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明历程,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仔细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人教版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考纲知识点 一、伯利克里改革(九上P14) 1、时间:公元前五世纪后半期 2、改革者:伯利克里 3、主要内容:扩大公民的权利;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发展文艺; 4、作用:使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顶峰。 二、日本“大化改新”(九上P24-25) 1、时间:7世纪中期 2、改革者:孝德天皇 3、主要内容: ①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以才选官 ②经济方面: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4、影响:它是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过度的标志。 三、文艺复兴(九上P58-59-60) 1、时间:14世纪—17世纪上半叶

2、最先兴起的国家:意大利 3、中心思潮:人文主义 4、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 5、早期代表: 代表人物国别主要作品及其成就 但丁意大利创作长诗《神曲》,率先批评教会达?芬奇意大利创作名画《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 莎士比亚英国创作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6、作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四、新航路的开辟(九上P61-62) 1、主要原因:欧洲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和扩大;西欧国家对东方财富的强烈渴望;奥斯曼帝国对东亚商路的控制。 2、客观条件:指南针的应用;地圆学说的深入人心;航海技术的发展。 3、开辟的过程 航海家哥伦布迪亚士达?伽马麦哲伦 开辟新航路发现美洲新大陆进入印度洋到达印度

环球航行 4、影响: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欧洲人殖民扩张活动的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殖民灾祸。 5、比较哥伦布等人的航海与中国郑和的远航,有什么不同?(提示学生从规模、目的、性质、影响等方面分析比较) 航海家规模目的性质影响 郑和船多 人多宣扬国威加强联系友好交往义举促进国家友好和经济文化交流 哥伦布等船少 人少开拓市场掠夺财富殖民扩张活动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造成殖民灾祸 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九上P67-68-69) 1、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克伦威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人物,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克伦威尔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一、文艺复兴 1、兴起①时间: _______ ②发源地:__________ ③思潮:____________ 2、性质:______________ 3、代表人物: ①文艺复兴的先驱:,其代表作是,作品内容为,被誉为。 ②达·芬奇:人,最大的成就是。代表作有、等,这些作品体现了精神。 ③莎士比亚:人,代表作有、等,其作品特点是。 4、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新航路的开辟 1、时间: 2、代表人物: ①哥伦布:人,年受王室的资助开始航行,其船队到达今天美洲的、等地,把当地居民称作人,意思是。 ②其他航海家还有、、、。其中完成环球航行的是。 3、影响: 【达标检测】 一、选一选: 1.文艺复兴兴起于A.意大利 B.英国 C.西班牙 D.法国2.文艺复兴是由()掀起的A.地主阶级 B.奴隶阶级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3.文艺复兴兴起时中国正处于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4.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是()A.但丁B.达·芬奇 C.莎士比亚D.拉斐尔

5.右图是一幅世界著名的油画,这幅名画是A.《神曲》 B.《蒙娜丽莎》 C.《最后的晚餐》D.《哈姆雷特》 6.达·芬奇最大的成就是A.绘画B.雕塑 C.数学D.力学 7.下列作品不属于莎士比亚的是() A.《威尼斯商人》 B.《罗密欧与朱丽叶》 C.《最后的晚餐》 D.《哈姆雷特》 8.最早探索新航路的国家是A.意大利英国 B.英国西班牙 C.西班牙葡萄牙D.英国法国 9.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海家是A.哥伦布 B.迪亚士 C.达·伽马 D.麦哲伦 10.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地球上的海洋是相通的航海家是A.哥伦布B.迪亚士C.达·伽马D麦哲伦 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君权神授”下的英国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用一句话概括)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阶级是和。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 1、爆发: 2、内战:(依据课本68页“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形势图”,简述两次重要战役) 1649、1,处死 3、共和时期: 1649、5,成立 4、护国政治:1653——1658年,护国主是 5、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0——1688年,复辟的国王有和。 6、结束: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其他不满专制统治的人士发动,这次没有发生流血就推翻了国王的专制统治的事件史称“光荣革命”。 三、《权利法案》的颁布: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学案设计:18美国的独立

第18课美国的独立 学习目标 1.了解华盛顿的主要活动,通过恰当的方法熟记《独立宣言》和1787年美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2.初步了解法律文献的制定与恪守在资本主义国家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理解美国革命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3.懂得独立战争是北美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的正义战争,感受自由民主是全人类永恒的追求。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1.从17世纪开始,英国先后在建立起13个殖民地。英国国王和贵族把北美看作是英国的和销售商品的。1765年以后,英国政府在北美殖民地颁布了一系列,激化了北美人民与英国殖民者之间的矛盾。1773年,英国政府授权垄断北美的茶叶贸易,引发了新的抗税浪潮。 2.4月19日凌晨,800名开赴波士顿西北郊搜查军火的英军,在与埋伏在那里的武装村民交火,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3.1775年5月,北美13个殖民地的代表聚集,召开了第二届大陆会议。会议决定把民兵整编为,委任为总司令。 4.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布人人,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的权利。宣言列举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种种暴政,号召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的,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独立宣言》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

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但是,宣言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事实上,天赋人权的享有者不包括。 5.《独立宣言》发表后,大陆军与英军的战争仍在进行。支持美国独立。1777年,一支6 000余人的英军在陷入大陆军的包围,被迫投降,这是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欧洲很多国家因与英国的矛盾结成了“”,英国陷入孤立。1781年,美法联军在与英军激战,英将康华利率部下投降。1783年,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也是一场。 6.1787年,美国各州派出代表齐聚费城,由主持召开了制宪会议,经过争论和妥协,最终制定出。宪法依据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性质的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1787年美国宪法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活动一探究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材料1660年的《航海条例》,规定北美殖民地所有的输入和输出商品都要使用英国船只运输,一切物品只能运往英国。1765年的《印花税法》规定,所有的印刷品、商业单据、法律证件等都要缴纳印花税。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活动二通过《独立宣言》与美国宪法,理解美国革命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1.阅读课本,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独立战争过程中具有标志性的大事。 1775.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