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四川省新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4月月考(入学)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新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4月月考(入学)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新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4月月考(入学)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新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4月月考(入学)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新津中学高一下期4月月考试题(历史)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2*24=48分)

1.《礼记﹒王制》记载:“平民祭祀祖先的献礼是:春天荐韭菜,夏天荐麦子,秋天荐黍子,冬天荐稻子;韭菜配以鸡蛋,麦子配以鱼,黍子配以小猪,稻子配以鹅。”这说明商周时期()

A.重农抑商意识严重 B.小农经济的盛行

C.对农耕经济的重视 D.注意农牧业协调发展

2.从汉朝到唐朝,土地兼并被视为国之大害,千方百计加以抑制。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但农作物产量倍增,工商业盛况空前,市民阶层壮大。这说明()

A.土地兼并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 B.租佃经营方式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

C.不抑兼并政策导致了贫富分化严重 D.放任土地兼并会导致政府税源锐减

3.明清时期,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这说明() A.私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商品化程度提高

C.重农抑商政策被废弛 D.新的生产方式已经产生

4.宋代时“坊市制”已经瓦解,商民们竞相开设商铺,各种“违章建筑”层出不穷,面对城市秩序混乱,宋朝政府专门设立“街道司”;为适应蓬勃发展起来的街市,宋政府还在街道两旁测量距离,竖立“表木”;徽宗时正式征收“侵街房廊钱”。这说明宋朝() A.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管理的变化 B.市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C.为增加收入巧立名目收取杂税 D.商业发展不再受重农抑商政策限制

5.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6.明清时期实行闭关和海禁政策,但至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对外贸易额仍在世界贸易中有举足轻重地位。中国的茶叶、丝绸和瓷器等商品遍及世界各地,全世界生产的白银大半流

入中国。这说明当时()

A.闭关和海禁政策实际上没有实施 B.官方朝贡贸易取代私商主体地位

C.自然经济的解体带来市场的繁荣 D.中国农耕文明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7.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

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B.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C.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D.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8.右图是不同时期威尼斯每年从亚历山大里亚(埃及地中海沿岸

港口)进口香料数量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商业危机的爆发

B.传统商路被断绝

C.美洲被发现开发

D.商业革命的发生

9.新航路开辟以后,随着殖民扩张和世界贸易的发展,大量金银流入西欧,导致金价下跌,货币贬值,由此引起西欧经济、政治的一系列变化。这些现象被称之为“价格革命”。这里的“革命”()

A.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兴起 B.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C.加速了资产阶级力量的增长 D.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10.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成为世界一流强国,但它们的地位随后却被荷兰取代,17世纪被称为“兰世纪”,但荷兰的地位后来被英国取代,这说明()

A.经济体制是衡量国家是否先进的基本依据

B.军事实力是国家国际地位的根本

C.英国的经济代表了世界经济整体发展趋势

D.国家的综合实力决定其国际地位

11.下图是东西方两幅航海的地图,以下说法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郑和船队航海示意图新航路开辟示意图A.都是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B.其历史活动的政治经济目的基本相同

C.呈现的都是东西方航海史上的壮举

D.都引发和促成了东西方的社会转型

12.据统计,19世纪前期中国茶叶出口占中国贸易总出口量的一半以上,但到了19世纪后期,茶叶出口却出现萎缩,甚至滞销的情况。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中国关税主权完全丧失 B.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

C.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D.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3.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

A.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B.冲击了洋务企业的运作

C.反映西方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 D.反映了中外的平等共处

14.以下是1895—1919年民族工业发展情况一览表

A.国民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法令的颁布 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掀起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实施

15.1935年11月,国民政府以紧急法令宣布改革币制,施行法币政策。至全面抗战前夕,收兑民间银币银物计白银3亿多盎司,并由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统制了外汇买卖业务。币制改革的施行()

A.有利于集中财力以应抗战之需 B.促使民族工业黄金时代到来

C.构筑抗战胜利的坚实物质基础 D.导致国统区通货膨胀的出现

16.刘国良在《中国工业史·近代卷》中指出:1937年,重工业资本在工业中只占9.2%,工厂数占18.5%。到了1942年,重工业资本在国统区工业中则占78.86%,工人占48.69%,动力设备占81.85%。导致重工业比重大幅度提升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政府借鉴苏联的模式 B.抗战发展军工企业的需要

C.国统区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D.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17.1948年8月,某人写到“沪上抢购之风,日益如炽,所有日用百货,各店都抢购一空,……

本公司半日之间货已购空。”导致此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日本侵略导致社会经济崩溃 B.国民政府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C.美国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官僚资本的压迫和捐税负担

18.晚清民国时期,女子的社会地位不断发生变化,而评价女性“美丽”的标准也不断演化。

下表反映了()

时间美丽女性标准

1900-1909年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

1910-1919年敢于婚姻自由的女人

1920-1929年才华横溢的女人

1930-1939年穿着时髦的名媛

1940-1949年投身政治的名女人

A

C.女子开始关心国家命运 D.社会价值风尚发生变化

19.下图为中国电影局档案记载的新中国成立前后上海市上映影片变化情况。据此可知()

A.欧美电影在中国已丧失了市场 B.国家意识形态影响影视艺术发展

C.新中国初期文化氛围相对宽松 D.国产电影制作技术得到迅猛发展

20.20世纪50年代,国家一方面通过农业互助合作,解决土地改革后部分农户生产资料不足、劳力、资金短缺的困难,促进农业发展;另一方面又实施“进口替代”政策,通过出口部分农产品换回发展重工业所需的生产资料。以上做法()

A.改变了农业落后面貌 B.促进了工农业平衡发展

C.适应了当时国家战略需求 D.打破了西方对中国经济封锁

21.1958年,全国掀起了大招工的浪潮,职工总数从上年度的3100万剧增至5194万。1961年,中央又作出大幅度精简职工的决策。随后两年,全国共减少城镇职工2546万人。这一变化()

A.不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B.是“左”倾错误发展的结果

C.导致了中央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整顿D.说明当时生产力不足以支撑快速城市化22.改革开放之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称为“两权分离”。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再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格局,这一变化()

A.促进了农村生产关系出现根本性变革B.展现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持久活力C.标志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退出历史D.从法律上肯定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23.20世纪80年代初,火车、轮船和长途汽车上到处是拎着装有建筑材料、纺织品和食品等商品样本的大包小包的乡镇企业推销员,形成了“推销员满地跑”的景象。这一景象() A.表明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B.反映出商品市场的活跃

C.直接推动了国有企业改革 D.体现了私营企业的活力

24.下图所示是改革开放新时期重大历史事件时间轴,其中,对空白的三个时间曾经发生的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A.①实行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经济政策和政治制度

B.②带动了珠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

C.③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增长

D.以上三个事件都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表现

二、材料阅读(52分)

25.(20分)经济结构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各方面主要表现

材料二明清时期,耕地面积增长速度己经明显落后于人口膨胀规模,形成了严重的人地矛盾。在农具、耕作技术等坏节上较之前代发展相对有限,过于富余的劳动力导致牛耕普反程度逊于前代,即使在地力尚算肥沃的江南地区,精耕细作越来越偏向“多劳”倾向,陷于劳动力过量投入.与此同时农业也出现了新的情况,高产作物引进和推广一定程度缓解了人力。而在江南等地区,经济作物如棉花、茶叶等品种的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总体而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体,严重限制了社会财富积累和商品生产的扩大。

材料三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陈启沅回到缫丝传统悠久的家乡南海简村,创办继昌隆缫丝厂。他从外国购进锅炉一座,……同时,陈启沅在简村和附近的吉水村一带招收男女工(以女工占大多数)数十人,亲自给这些新工人教授“仿西人缫丝之法”,择了个好日子,投茧开

工,取名为“继昌隆”,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

——邢甲志《清末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创办人陈启沅》(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历史条件。(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农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明清时期农业生产难以突破小农经济制约的原因。(10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历史条件。(7

分)

26.(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朝最初未能收复边陲各省,后来又丢失了整个北中国,但宋代文明在别的方面达到顶峰也是事实。宋政府在广州、泉州、福州等地设立了市舶司,多次派使臣赴海外招徕外商并管理对外贸易。两宋亦利用民间力量来广招外商,友好往来。……政府甚至向外国商人开放仕途,同时制定了保护外商合法权益的法律,如《户婚律》中对外商来中国经商死后的财产处理作了专门规定。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材料二明清时期对外国策的变化,以及东西方传统商路的改道,古老的丝绸之路遭到遗弃,失去了传统的意义与价值。从14、15世纪开始,欧洲人另辟的新商路使中国在古代世界的主流地位被取代,崭新的欧洲资本主义文明通过……积极的对外扩张,积累了大量资金,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费正清《剑桥中国古代史》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对外政策的变化,并分析14、15世纪“欧洲人另辟的新商路”产生的影响。(8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对外开放的角度,概述中国政府为推动对外贸易发展而采

取的举措。指出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重要意义。(8分)

27.(12分)下面四幅漫画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的购物方式发牛的翻天覆地变化,支付

手段也从传统的现金到现代的刷卡、移动支付、刷脸支付等多种方式。

——朱慧卿漫画请结合所学知识,选取其中两张或两张以上图片,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实正确,史论结合)

新津中学高一下期4月月考试题(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5 CBBAA 6-10 DDDCD 11-15 CDACA 16-20 BBDBC 21-24 DBBC

二、材料阅读

25.(1)基本特征:男耕女织,自给自足。(1分)历史条件: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渐普及;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统治者采取重农政策。(任答两点即可,2分)

(2)特点:高产作物的引进;农作物品种增加(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仍为传统耕作方式;劳动力投入多;农业生产效率没有显著提升。(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原因:人地矛盾突出;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发展缓慢;农民的赋税负担重;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维护君主专制的需要。(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3)变化: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分)

条件: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外商企业利润刺激;洋务运动技术的诱导。(6分)

26. (1)原因: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崛起,传统的陆路贸易受阻;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重农抑商政策松动;宋代造船、航海技术先进等(任答两点4分)

(2)变化:实行海禁或闭关锁国。(2分)

影响: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现。(任意三点6分,其他对亚非拉的影响也可以酌情给分。)

(3)举措: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辟长三江、珠三角等经济开放区;设立海南省,划定海南为经济特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从“复关”谈判到“入世”谈判。(3分,任答3点即得6分) 意义: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分)

27.答案示例一

论题:改革开放前后新中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变化。(2分)(选择图一、图二)

论述:经过“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逐步确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国家实行统购统销,发行票证来解决物质供应的紧张局面,城乡居民只有持票证到供销社才能买到日用生活品。(4分)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和对外开放的发展,生产力得到解放,物资供应逐步丰富,我国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百货商场逐渐取代供销社成为人们新的购物场所。(4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们的购物方式也发了牛巨大变化,牛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2分)

示例二

论题: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方式,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2分)(选择图一、二、四)

论述:上世纪70年代,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通过发行票证来解决物资供应的问题。(2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我国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票证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人们可以去商场自由购物。(2分)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商务快速崛起,网络购物拓宽了人们的购物渠道,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4分)

综上,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牛活,也改变着人们的购物方式。(2分) 若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等角度拟定论题,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2021-2022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II)

2021-2022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II) 一.单项选择题:(共32题,每题1.5分,共48分) 1.八卦是我国古代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卦”字右边的“卜”字,是象形,表示在地上竖杆子,右边那一 “点”是太 阳的影子;“卦”字左边的“圭”字是尺子,用来测量竖杆影 子的长度和位置。通过长期测量,劳动人民掌握了春耕秋收的 各种季节规律。这表明 A.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B.八卦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下的智慧结晶 C.八卦起源于象形文字 D.八卦是我国古代计算季节和时间的唯一方法 2.王家范、谢天佑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A.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D.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 3.《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这句话

①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②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 ③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④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4.司马迁在其《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材料反映了 A.汉代统治者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B.汉代贫苦百姓普遍通过经商致富 C.司马迁的重商思想D.汉初工商业发展影响农业生产 5.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 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C.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6.右图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状况的著名画卷 《清明上河图》(局部),从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①政府对商业活动的监管取消 ②出现了按地域集结的商帮 ③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写照

江西省高一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江西省高一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 1. (2分)(2018·临川模拟) 《礼记,祭统》载:“忠臣事其君,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也。”《孝经》载:“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村。这反映中国古代社会() A . 家国同构的思想观念 B . 儒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C . 君子专制统治的建立 D . 政治等级高于宗法关系 2. (2分) (2017高三上·河北月考) 西欧中世纪,“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众多大领主分封的中小贵族可能会不接受最高王权的管辖。类似的情形,在我国西周时期() A . 可能出现,周天子通过层层分封间接控制天下 B . 可能出现,地方百姓只服从自己宗族长的管理 C . 不可能出现,周天子对臣属具有绝对的控制权 D . 不可能出现,周天子与臣属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3. (2分) (2020高一上·运城开学考) 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书体,属于国家强力推行的是() A . 小篆 B . 隶书 C . 楷书 D . 行书 4. (2分) (2020·河北模拟)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汉时期地方王国经济发展的记述,据此可以认定的史实是() A . 汉代中央集权遭到威胁 B . 西汉王国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C . 汉代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D . 地方政府恢复发展的主动性 5. (2分) (2018高一上·惠来月考) 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下列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 A . 丞相制与刺史制 B . 郡县制与刺史制 C . 皇帝制与封国制 D . 皇帝制与郡县制 6. (2分)下列各项中,分割宰相军权的官职是() A . 秦朝的御史大夫 B . 汉朝的刺史 C . 唐朝的节度使 D . 宋朝的枢密使 7. (2分)(2020·西安模拟) 《元史》所载,元朝政府在全国设置驿站达1383处,“汉地”由兵部统领,“北地”由通政院统领,“陆则以马、以牛,或以驴,或以车,而水则以舟。”与驿站相辅而行的有急递铺,“梯航毕达,海宇会同,元之天下视前代所以为极盛也”。这些举措() A . 开创了古代的驿传制度 B .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C . 导致了民族隔阂的加剧 D . 促进了交通工具的进步 8. (2分) (2018高三上·南宁模拟) 明中后期,内阁阁臣在选定上,先由六部会同九卿、科道官员推举若干候选人,再由皇帝向上天焚香祭拜后选出是终人选,具体方法是将候选人名书于纸上,然后将纸折起放入金瓶中,再举匙拈之,最先拈出者即被定为阁臣。关于上述选定方式,下列理解最准确的是() A . 保障了阁臣的行政能力 B . 体现皇权至上的原则 C . 操作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D . 有利于抑制政治腐败 9. (2分)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A . 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 . 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C . 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 . 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

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含答案)

武威一中2019年秋季学期阶段性考试 高三年级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2.读下表,该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 时期内容备注 春秋战国 牛耕、铁农具 都江堰、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 耧车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A.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 B.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 C.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 D.精耕细作的模式形成并发展 3.殷墟郭家庄发掘的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方形器数量较多,器表均有精美的纹

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商代 A.农业先进,使用青铜农具 B.冶铜发达,青铜器品种多 C.战争频繁,青铜武器多样 D.重视礼仪,青铜礼器精美 4.顾炎武《肇域志·江南九》中说:“地产木棉,衣被天下,而民间赋税,公私之费,亦赖并济。”材料主要反映了明末清初江南地区 A.农耕经济已包含了工商业等多种经济成分 B.赋税主要来源于棉花种植业以及棉纺织业 C.发达的棉纺织业中已经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D.商品性农业和手工业占据经济中重要地位 5.《管子·小匡》认为商人“服牛辂马,以周四方;料多少,计贵贱,以其所有,易其所无,买贱鬻贵。是以羽旄不求而至,竹箭有余于国;奇怪时来,珍异物聚”。材料信息旨在说明A.商业的发展可以为国家提供财富 B.商人以贱买贵卖提升经济实力 C.商业活动有利于各地经济的联系 D.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发展迅速 6.据万历《嘉定县志》记载,嘉定县罗店镇“徽商凑集,贸易之盛,几埒(同等、相等)南翔”。南翔镇“往多徽商侨寓,百货填集,甲于诸镇。比为无赖蚕食,稍稍徙避,而镇衰落”。对上述材料最准确的解释是 A.徽商的兴盛与市镇的发展相辅相成 B.政府对待商业的政策发生了变化 C.徽商的经营范围呈现不断扩大趋势 D.地方官府的态度决定了商业环境 7.《礼记?王制》中有西周“田里不鬻(卖)”的记载,1975年岐山董家村裘卫诸器出土后,人们在恭王三年(公元前920年)制作的卫禾皿上发现“贮”字,并解释其意为贾、价、租典、特殊的土地易手等。这一变化导致史学界 A.丰富了对井田制的研究视角 B.质疑《礼记·王制》的真伪 C.进一步证实铁犁牛耕的价值 D.重估宗法分封制的内涵 8.1564年,浙江巡抚谭纶上疏称:“闽人滨海而居者,不知其凡几也,大抵非为生于海,则不得食。海上之国方千里者,不知其凡几也,无中国续棉丝帛之物,则不可以为国。禁之愈严,则其值愈厚,而趋之者愈众。”可见当时 A.福建民众唯利是图 B.重农抑商政策不得人心

高一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真题

高一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1. 《孟子》中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主要反映了() A . 西周初年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 B . 西周初年诸侯势力逐渐增强 C . 诸侯有对周王朝觐述职的义务 D . 西周末年周王势力日益衰微 2. 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 . 河南、河北 B . 湖南、湖北 C . 山东、山西 D . 广东、广西 3.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说:这种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这种制度是() A . 分封制 B . 宗法制 C . 郡县制 D . 世袭制 4. 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 A . 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 . 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 . 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 D . 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5. 《史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这段材料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 . 楚庄王图谋周朝镇国之宝 B . 诸侯争霸斗争激烈 C . 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渐瓦解 D . 西周青铜铸造水平高

6. 周代分封制“使原来各部族之间相对平等的松散的盟友关系,变成了上下依属的紧密的封建关系”。这说明分封制() A . 巩固了各部族间的联盟 B . 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 C . 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 D . 开创了等级社会秩序 7. 周代分封制“使原来各部族之间相对平等的松散的盟友关系,变成了上下依属的紧密的封建关系”。这说明分封制() A . 巩固了各部族间的联盟 B . 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 C . 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 D . 开创了等级社会秩序 8. 《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从这段材料所获得的最全面、最准确的信息应是() A . 争霸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B . 诸侯国之间互相厮杀 C . 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 D . 分封制遭到破坏 9. 战国时各国最高统治者都尊号为王。秦王政统一六国后,更改名号,号称“皇帝”建立了皇帝制度。秦王政的做法() A . 打击了战国君主的威严 B . 保证了秦国统治的延续 C . 限制了丞相权力的行使 D . 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10. 著名华人历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曾提出“历史三峡论”:将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大阶段。从封建转为帝制是第一次转型,下列符合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 A .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B .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C . 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 D . 君主立宪制取代封建君主专制 11. 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

四川省新津中学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四川省新津中学高三4月月考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8分,每小题4分) 1.史家不离事而言理,客观精神乃是历史写作的第一守则。在描写一个历史事件时,不易受史家主观因素影响的是 A.事件的前因后果B.事件发生的时地 C.事件的历史意义D.事件的是非评价 2.《十二铜表法》规定:“建筑物的周围应用二尺半宽的空地,以便通行。”“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这些条款体现了 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公共权力至高无上D.注重维护公共利益 3.某学者认为:“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 下列各项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牛顿力学体系——蒸汽机——工业革命 B.电动机——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 C.电磁感应理论——电动机、发电机——电力工业 D.电磁波——无线电——第三次工业革命 4.右图是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中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一 幅漫画,其寓意是 A.科技发展是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B.全球化有一定的危险性 C.全球化中要坚持自主发展 D.抓住机遇,积极参与 5.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1991年4月借“海湾危机”,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同年12月提出“争取在5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开始主导日美同盟 B.日本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 C.日本急于开拓海外市场 D.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占上风 6.“新自由主义在世界各国的具体表象不一样,但是有一个共同的命题:市场自由是好的,市场是万能的。在实践中追求所谓大市场、小政府。它认为只有市场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下列体现出新自由主义的是 A.罗斯福新政 B.俄国新经济政策C.二战后福利国家 D.世界贸易组织 7.下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

四川省新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入学试题[附答案]

四川省新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入学)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2*24=48分) 1.《礼记﹒王制》记载:“平民祭祀祖先的献礼是:春天荐韭菜,夏天荐麦子,秋天荐黍子,冬天荐稻子;韭菜配以鸡蛋,麦子配以鱼,黍子配以小猪,稻子配以鹅。”这说明商周时期( ) A.重农抑商意识严重B.小农经济的盛行 C.对农耕经济的重视D.注意农牧业协调发展 2.从汉朝到唐朝,土地兼并被视为国之大害,千方百计加以抑制。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但农作物产量倍增,工商业盛况空前,市民阶层壮大。这说明( ) A.土地兼并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B.租佃经营方式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C.不抑兼并政策导致了贫富分化严重D.放任土地兼并会导致政府税源锐减3.明清时期,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这说明( ) A.私营手工业得到发展B.手工业商品化程度提高 C.重农抑商政策被废弛D.新的生产方式已经产生 4.宋代时“坊市制”已经瓦解,商民们竞相开设商铺,各种“违章建筑”层出不穷,面对城市秩序混乱,宋朝政府专门设立“街道司”;为适应蓬勃发展起来的街市,宋政府还在街道两旁测量距离,竖立“表木”;徽宗时正式征收“侵街房廊钱”。这说明宋朝( ) A.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管理的变化B.市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C.为增加收入巧立名目收取杂税D.商业发展不再受重农抑商政策限制 5.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破。 B.秦汉至隋唐,“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商业发展水平很高,突破了“抑商”政策的限制。 C.宋朝时,市分散在城中,“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 是席铺买卖。” 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监管。 D.清朝时期,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被禁止。 6.明清时期实行闭关和海禁政策,但至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对外贸易额仍在世界贸易中有举足轻重地位。中国的茶叶、丝绸和瓷器等商品遍及世界各地,全世界生产的白银大半流入中国。这说明当时( ) A.闭关和海禁政策实际上没有实施B.官方朝贡贸易取代私商主体地位 C.自然经济的解体带来市场的繁荣D.中国农耕文明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7.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 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C.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 D.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8.右图是不同时期威尼斯每年从亚历山大里亚(埃及地中海沿岸 港口)进口香料数量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 A.商业危机的爆发 B.传统商路被断绝 C.美洲被发现开发 D.商业革命的发生 9.新航路开辟以后,随着殖民扩张和世界贸易的发展,大量金银流入西欧,导致金价下跌,货币贬值,由此引起西欧经济、政治的一系列变化。这些现象被称之为“价格革命”。这里的“革命”( ) A.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兴起B.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C.加速了资产阶级力量的增长D.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10.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成为世界一流强国,但它们的地位随后却被荷兰取代,

河北省高一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河北省高一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40题;共80分) 1. (2分) (2016高一上·杜蒙月考) 商朝是我国早期政治制度发展的重要阶段,其特点不包括() A . 商朝是商部族位于中心的内外服联盟 B . 主要政治制度是内服外服制度 C . 弥漫着神权色彩 D . 商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 (2分)(2017·南充模拟) 宋代的服饰风格趋以修长、纤细,朴素无华;在行态上不像唐代的华贵、夸张和开放;色彩质朴洁净,含有理性之美。重视沿袭传统,朴素和理性成为宋朝服饰的主要特征。这说明了宋代() A . 服饰呈现多元化 B . 宗法礼制逐渐崩溃 C . 程朱理学的影响很大 D . 等级政治走向消亡 3. (2分)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如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 . 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C . 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 . 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 4. (2分) (2020高一下·唐山月考) 明朝中期,苏州东城“比屋皆工织作”,杭州城东北“机杼之声,比户相闻”,这反映了() A . 民营丝织业的兴盛 B . 官营丝织业的兴盛 C . 民营丝织业质量超过官营 D .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形成 5. (2分) (2020高一上·永寿月考) 乾隆帝说:“至于衣服制度,不妨仍其旧俗,若因归降天朝,必尽用天朝服色,势亦有所难行,尔等习惯自然,一时岂能骤易?且将旧时衣服尽行弃置,亦殊非爱惜物力之道。即朕所颁赐物件,亦止善为收贮,传之子孙,惟来京朝觐,暂时服用。由此可见,其实行的少数民族政策是:() A . 断发易服 B . 因俗而治

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13)

汾阳二中2018级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鼎在商周时期是地位和权势的象征,周礼记载:“天子用九鼎”,但考古人员在春秋时期的诸候墓中发现也有九鼎,这说明当时() A、诸候争霸,胜者为王 B、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 C、尊王攘夷,号令诸候 D、大国诸候饮马黄河,问鼎中原 2、图1和图2中,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图1 图2 A.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B.分封制、郡县制 C.郡县制、行省制 D.分封制、行省制 3.《礼记·礼运》把禹作为“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的开端,以区别于禹以前“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其主要依据应是() A.设置官职 B.建立武装 C.禹死启继 D.制定刑法 4.商朝初年的伊尹辅佐汤灭夏,拥有参与商王决策的权力,商朝末年的姬昌是西部方国首领,请问伊尹和姬昌最可能被商王赐予什么官() A.师、侯 B.士、王 C.相、侯 D.师、伯 5.下图为2014年2月发行的报纸,与其命名直接相关的古代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6.分封制也叫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下列选项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是() A.“裂都会而为之郡邑” B.“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C.“周公……立七十一国” D.山东素有“齐鲁大地”之称 7、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

最本质的特点。材料中“分散性、松散性”的表现是() A.宗法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 B.宗法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较大独立性 C.层层封授,血缘和政治隶属关系逐渐松散 D.实现了国与家、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 8.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有“宝玉抢读贾环四不象灯谜”的场景。贾宝玉和贾环(宝玉之弟,为贾政的妾室所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在剧中两人的地位却有天壤之别。从传统观念上看,导致两人地位悬殊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影响 B.个人素质的差异 C.宗法制的影响 D.封建家长的喜好 9.右图中的“示”指“祖先”,“示”和“司”合起来表示“世世代代专门祭祀祖先的庙堂”。与“祠”紧密相关的制度为()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世卿世禄制 10.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验,具有恒久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以下最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是() A.秦统一六国 B.西周的分封制 C.西周的宗法制 D.王位世袭制 1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国家领导人反复强调深化改革,勇于创新。体制、制度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秦始皇在这一方面的贡献不包括( ) A.皇帝制度 B.三公九卿制 C.统一度量衡 D.首创郡县制 12.从下图的漫画作品中,能够显示的关于秦朝的历史信息是() ①实现国家统一②确立君主专制体制 ③确立封建土地制度④建立三公九卿体制

四川省新津中学2014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新津中学高三历史4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8分,每小题4分) 1.史家不离事而言理,客观精神乃是历史写作的第一守则。在描写一个历史事件时,不易受史家主观因素影响的是 A.事件的前因后果B.事件发生的时地 C.事件的历史意义D.事件的是非评价 2.《十二铜表法》规定:“建筑物的周围应用二尺半宽的空地,以便通行。”“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这些条款体现了 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公共权力至高无上D.注重维护公共利益 3.某学者认为:“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下列各项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牛顿力学体系——蒸汽机——工业革命 B.电动机——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 C.电磁感应理论——电动机、发电机——电力工业 D.电磁波——无线电——第三次工业革命 4.右图是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中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一幅漫画,其寓意是 A.科技发展是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B.全球化有一定的危险性 C.全球化中要坚持自主发展 D.抓住机遇,积极参与 5.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1991年4月借“海湾危机”,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同年12月提出“争取在5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开始主导日美同盟 B.日本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 C.日本急于开拓海外市场 D.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占上风 6.“新自由主义在世界各国的具体表象不一样,但是有一个共同的命题:市场自由是好的,市场是万能的。 在实践中追求所谓大市场、小政府。它认为只有市场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下列体现出新自由主义的是 A.罗斯福新政 B.俄国新经济政策 C.二战后福利国家 D.世界贸易组织 7.下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造成这 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 B.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

高一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4月份)套真题

高一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4月份) 一、单选题(40*1.5=60分) 1. 西周以前,丝织品主要被人们用作奉献给鬼神的礼物。到了西周时期,丝织品更多地成为人们相互赠送的礼物,亦被用于贵族举行的各种仪式的道具上,甚至连屏风、垫席这样的物品也用丝织品。这反映了() A . 丝织品失去等级意义 B . 西周礼制开始遭破坏 C . 桑蚕文化起源于礼制 D . 丝织品与礼制的互动 2. 如图邮票是汉代画像石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 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B . 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 . 男耕女织的生产劳作状态 D . 曲辕犁已经普及全国各地 3. 汉初政府对铸币大开方便之门,允许民间铸币,政策上只规定铸币的面额(重量),其余一切包括师铜料开采、冶炼、铸造等都交由铸币者自行处理,吴王刘濞和大夫邓通皆因封地内有铜山,成为巨富。汉初的铸币政策() A . 增加人民财富 B . 影响经济恢复 C . 增强地方实力 D . 造成通货膨胀 4. 古代国家把从事工商业的市民编入一种特殊的户口,即“市籍”。西汉征发徭役时,先征发有“市籍”的人,然后征发父祖之代有“市籍”的人,最后征发无“市籍”的农民。这表明,西汉时期()

A .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 . 抑制商帮的形成 C . 市民社会地位最低 D . 商业地位无足轻重 5. 如表是汉代有关名田(占有土地)规定的记载。据此可知,这些规定() 内容 出处 汉武帝时,令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 田以便农,一人有市籍,则身及家内皆不得 有田,犯令者没入田货 《汉书?食货志》 贾人皆不得名田、为吏,犯者以律论 《汉书?衮帝纪》 A . 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稳定 B . 严厉地打击了商业违法行为 C . 有效地抑制了土地兼并 D . 严格限制了商业规模的扩大 6. 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民间在订立买卖、租佃、借贷、雇佣契约中往往有“先和后可,乃为券书”“两共对面平章为定”(平:协调;章:明确)的语句。这反映民间契约的订立() A . 不受官府的控制和约束 B . 强调双方协商一致原则 C . 完全符合双方各自意愿 D . 是城市商业发展的产物 7. 杜甫在田园诗《春水》中写道:“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己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该诗反映当时() A . 农业耕作工具改进 B . 水排用于农田灌溉 C . 出现提水机具筒车 D . 高转筒车普遍使用 8. 唐初,“均给天下民田”达到了“力业相称,细民获资生之利,豪右靡余地之

浙江省高一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浙江省高一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 1. (2分)右图为根据明代时期名相张居正的历史事实改编古装政治题材大戏《张居正》剧照。在剧中张居正之所以身后被诋毁,祸及家人,主要因为() A . 明神宗的反对 B . 改革没起到应有的作用 C . 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D . 张居正的去世 2. (2分)“古希腊民主政体是一种最简陋也最粗糙的结构:它实际上是由‘发言权’组成,灾难性地缺少过滤器和安全阀。”该观点认为() A . 雅典民主缺少人文精神 B . 雅典民主没有法律保障 C . 直接民主存在制度缺陷 D . 雅典民主导致文明淹没 3. (2分)西方法律大都继承了罗马法的() ①陪审制度②律师制度③诉讼原则④政治制度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4. (2分) (2017高一上·河北开学考) “其一为土地属于天子或诸侯,大贵族可以把土地封与小贵族,但不得买卖,百姓黎民更不得私有。其二是居统治阶层的贵族实行世袭制,黎民百姓不能进入统治阶层。”材料反映的是() A . 王位世袭制 B . 分封制 C . 宗法制 D . 内外朝制

5. (2分) (2018高三上·正阳月考)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下列对该段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 “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 B .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 C . “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 D . “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6. (2分) (2019高一上·东辽月考) 如图是关于“马”字写法的发展演变图。这种变化反映出() A . 政治局面影响文化整合 B . 文化的发展具有多样性 C . 文字书写艺术不断发展 D . 文化交流推动百家争鸣 7. (2分) (2018高二上·本溪期末) “知州”官名源自宋代,全称“权知某军州事”。“权知”意为暂时主管,“军”指该地厢军,“州”指民政。宋代“知州”的设立表明() A . 宰相的军政大权被分割 B . 皇帝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C . 地方行政单位发生变化 D . 中央对地方控制力有限 8. (2分)(2017·福建模拟) 有学者认为,三省合一办公场所“政事堂”(后来改为“中书门下”)的出现明显与“三省制”之本意背道而驰。其理由在于,“政事堂”的出现() A . 迎合了强化皇权的需要 B . 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 C . 提升了中书省法定地位 D . 存在相权集中扩大趋势 9. (2分) (2019高一下·阜平月考) 《十二铜表法》规定“债务宽限期满,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平民在这部法律中获得的权益不包括()

【精准解析】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峨山一中2020-2021学年上学期10月考试 高一年级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 据今约5000年前,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北方辽河流域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它们各具特色,又交流借鉴,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这反映了 A. 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 B. 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 C. 中华文明起源的时期是夏商周时期 D. 当时出现玉礼器为代表的礼乐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中华文明的起源在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北方辽河流域都有出现,且各具特色,又交流借鉴。这反映出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故B正确;材料中没有世界其他地区文明的信息,不能得出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文明,故A错误;材料不能明确得出中华文明起源的时期是夏商周时期,故C错误;“精美的玉器”不一定是玉礼器,故D错误。 2. “芒芒禹迹,划为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鲧作城郭”。上述信息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 禅让制形成 B. 王的出现 C 早期国家诞生 D. 世袭制的确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芒芒禹迹,划为九州"意为大禹走过的地方,成为了现在的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意为在夏王朝时,因为社会混乱,统治者禹制定了一部刑法,被称为禹刑,即夏朝已经有了刑法;“鯀作城郭”意为鯀建立城郭,综合分析可推断作者意在说明早期国家诞生,因此C符合题意;材料中主要描述了古代早期社会政治情况,没有体现禅让制的信

息。所以A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关于“王”出现的信息。B错误;世袭制开始于夏启时期,材料中没有体现,D错误。 3. 《礼记·礼运》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导致后者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原始社会的解体 B. 私有制的产生 C. 国家的建立 D. 人性的退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可知私有制产生,故B 项正确;《礼记?礼运》记载的现象,已不是原始社会的现象,与原始社会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后半段的重点在于私有制产生,故“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的现象出现,无关于国家的建立,故C项错误;私有制的产生为社会发展的正常现象,不是人性的退化,故D项错误。 4. “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日: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诗》云:‘不愆(qiān,罪过之意)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这主要表明作者 A. 反对施行仁政 B. 主张礼法并用 C. 强调人性本善 D. 重视继承传统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材料认为要让百姓受到恩惠,就要行先王之道,遵循昔日典章,故D 项符合题意;A项,作者并未反对国君的仁爱之心与仁爱之誉,排除A项;题干未体现礼法并用主张,排除B;材料未涉及对人性的探讨,排除C项。故选D。 5. 周代礼乐制度中,“礼”讲究差异,“乐”则讲究和同。“乐”的功能就是使君臣之间、父子之间显得“和合”,增加凝聚力、亲和力。这反映出周代“乐”的主要目的是()A. 稳定统治秩序 B. 体现贵贱有序 C. 调节人们情绪 D. 凝聚家族亲情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是维护奴隶主阶级专制的工具,具有鲜明的等级色彩。根据材料“‘乐’的功能就是使君臣之间、父子之间显得‘和合’,增加凝聚力、亲和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4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25.《汉书》记载:“武帝时柏至侯许昌、平棘侯薛泽、武强侯庄青翟、商陵侯赵周,皆以列侯 继踵,龊龊(谨小慎微的样子)廉谨,为丞相备员(凑足人数,充数)而已,无所能发明功名著 于世者。”造成这些丞相“备员”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汉武帝削弱王侯实力B.外朝官员逐渐淡出决策权 C.“推恩令”以恩德之名收削藩之实D.外儒内法改变了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26. 宋代随着科举制度和官僚制度的完善,世族逐渐退出王朝体制。但后来,宗族日益受到重视。 范仲淹晚年在苏州立“义庄”,以加强本族内的互相扶助;欧阳修亲自编撰族谱;苏洵也曾 编写自己的族谱;司马光著《司马氏书仪》,列举大家族的规范。这些现象说明 A. 封建王朝的统治安危取决于宗族的形成 B. 宋代宗族重新发展并控制朝政 C. 宗族成为儒学价值观的实践场所 D. 科举官僚制度推动世族的再生 27.“文官已经形成一种强大的力量,强迫坐在宝座上的皇帝在处理政务时摈斥他个人的意志…… 名义上他是天子,实际上他受制于廷臣。”明神宗不得不放弃立爱妃之子为储君的想法。这 反映了 A.文官政治的形成B.君臣矛盾的日渐突出 C.官僚政治运行的成熟D.皇权专制的不断削弱 28.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科技界和企业界针对我国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实 际情况,产生了一些讨论:一种观点主张大力进行技术引进;另一种观点则更强调自主创新; 也有一种观点提出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相得益彰的。下列符合 第一种观点的是 A. 洋务运动时期 B. 戊戌变法时期 C. 新中国初期 D. 明清时期

29. 租界在近现代历史上有许多不同的称谓,下列对上海租界的称谓中,最淡化价值判断的是 A.夷场B.冒险家的乐园C.外人居留地D.文明的窗口30. 1939—1941年,国民政府实施地方“新县制”改革,赋予县及县以下单位更大的自主权, 实行在民意和民选基础上的地方自治;地方实行行政、教育、军事合一的一体化组织建构; 明确县级地方财政的自收自支原则。由此可知,国民政府的“新县制”改革旨在 A.放弃一党专制,实现资产阶级民主B.为“抗战建国”打造地方性基础和持久动员力 C.积极动员全国人力物力资源支持抗战D.为持久抗战的提供持久的经济基础31. 观察新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曲线,其中出现阶段“Ⅱ”的主要原因是 A. 为完成“一五计划” B. 正实施国民经济调整 C.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 上山下乡运动的大规模展开 32. 罗马人把法律划分为公法和私法两大类,“法不进家门”的说法盛行,同时又出现了“当儿 子成为高级官吏时,可能审判涉及其父的契约事件,惩罚其父的违法行为”等现象。由此可 知,罗马公私法的划分导致 A.公法和私法范畴相互融合B.执行中存在上下背离的情况 C.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等同D.公民个体相对于家庭独立 33.“立法权不仅是国家的最高权力,而且当共同体一旦把它交给某些人时,它便于工作是神圣

2015年4月高一月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政治 2015.4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年月考考试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6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6分。 1.在我国,民主的主体包括() 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社会主义劳动者②社会主义建设者 ③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④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 A民主的阶级性 B民主的广泛性 C民主的真实性 D人民当家作主 3.北京奥运会期间,广大志愿者和市民支持奥运、参与奥运、奉献奥运,展现了当代中国的风貌,赢得了各国来宾的赞誉。这表明志愿者和市民在自觉履行_______的义务。 A.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 B.维护民族统一 C.维护国家领土完整 D.维护国家独立 4.公民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有多种合法的渠道。中学生行使监督权采取的方式有 ①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②给市政府打电话反映意见 ③向新闻媒体反映情况④参与学生会选举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5.在人大代表的选举中,有选民提出:不了解的候选人不选,上届代表没有行使过提案权的不选,不为百姓说话的候选人不选。“三不选”直接表明 A.政府贯彻对人民负责原则 B.选民的权利意识显著增强 C.各级人大代表均实行直选 D.我国的选举制度已经完善 6.在我国,行使________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A.立法权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任免权 D.政治自由 7.在下列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是选民 B.我国各级人大代表都由直接选举产生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1)试卷

历史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1. 商王把一些国家大事或者王家大事刻在龟壳或者动物骨骼上,然后让“贞人”进行占卜,预测事情吉凶。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 A.具有民主色彩 B.以血缘为纽带 C.权力高度集中 D.神权和王权相结合 2.《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说明了西周分封制具有浓重的( ) A.宗教色彩 B.宗族色彩 C.神权色彩 D.王权色彩 3.《史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这段材料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 A.楚庄王图谋周朝镇国之宝B.诸侯争霸斗争激烈 C.王室衰微,分封制开始瓦解D.西周青铜铸造水平高 4. 历史学者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该时期是指( ) 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 5.汉高祖刘邦灭异姓王后,大封刘姓诸王,立白马盟誓“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明初朱元璋将除太子之外的23个儿子和1个从孙都封为藩王,以“藩屏帝室”。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表现形式B.有利于中央集权和政权的长期稳定 C.西周分封制度完备为后世普遍推崇 D.分封对象主要为同姓子弟 6.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而唐代设立三省制,“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救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其相似作用是 ( ) A.大幅提高了行政效率 B.有效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7.北宋时,科举高中状元是头等光荣的事情,就算是大将军带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这反映了 ( )

2021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江苏省扬州中学 2021届高三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检测 历史试题 2020年12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诗经》所记载的事件往往没有确切的地点、明确的时间,并缺乏严密的逻辑,但它依然可以反映出散落的历史真实。这表明《诗经》 A.是我国较早的一部史学著作 B.源于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 C.集中反映了法家的思想观念 D.对战国史研究有重要价值 2.有学者论及中国某制度时指出:“举千里之郡而命之守,举百里之县而付之令……片纸可罢,一言可令,而无尾大不掉之患,尺地、一民、财赋、甲兵皆归之于天子。”他论及的制度 A.提高了地方的自主权 B.以三公作为最高长官 C.权利由贵族世袭垄断 D.在秦统一后全面推行 3.有学者对《中国历代名人词典》统计发现,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名多取用佛、法、僧、宝、玄、道、之等字,唐代人名多取用文、德、武、儒、雅、士、颜、渊等字。这一变化反映出,魏晋至唐代 A.已经出现了儒学中兴的迹象 B.三教合一的趋势不断加强 C.佛道思想逐渐深入底层民众 D.中外文化交流的趋势加快 4.明清时期,浙江崇德石门镇因专营榨油而发展为拥有数千家居民的雄镇,嘉善干窑镇“民多业陶”,平望镇“居民日增,货物益备,而米及豆麦尤多”。材料反映了当地 A.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B.出现了多个商业中心 C.政治经济重心已经分离 D.集镇发展呈现专业化 5.1839年9月,林则徐在会奏中指出:“臣等细察夷情,略窥底蕴,知彼万不敢以侵

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该夷义律在粤多年,狡黠素著,时常购觅邸报,探听揣摩,并习闻有‘边衅’二字”,借此暗为恫喝,实则毫无影”。这表明林则徐 A.对形势判断出现了失误 B.增加了国人对世界的认知 C.加强了广东沿海的防务 D.认为中英矛盾将出现缓和 6.19世纪70年代前后,苏伊士运河开通,欧洲与香港、上海的海底电缆连接,横贯美国的太平洋铁路完工,俄国黑海海滨港口与东亚开始通航。这些事件对中国的影响是 A.引发了南方的农民起义 B.导致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C.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D.完全沦为了洋人的朝廷 7.国民党五届八中全会提出,要“放弃一切陈腐不合时代之经济观念”“对于人民经济活动,从生产过程以迄最后消费,应作有体系之计划统制,并逐渐加强,使能全盘控制,以配合军事之应用。”据此推断,这次会议召开的背景是 A.苏联大力支援中国革命 B.北伐战争不断取得胜利 C.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D.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 8.8月7日傍晚,他们毅然决然地分三路向……急进。这段路上,不仅要越过陇海铁路,而且还面对黄泛区和沙河、汝河、淮河等多条河流。蒋介石完全没有料想到他们会走这样一着险棋,还以为他们只是“不能北渡黄河而南窜”。这一行动 A.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 B.将战争引入了“国统区” C.基本歼灭了国民党主力 D.导致国民党政权被推翻 9.下图为漫画《不可被战胜的力量!》,图中由中、苏等国组成的阵营高居画面中央上方,下方为美国为首的对方阵营,写有“原子弹”的气球快被吹破了。该图意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