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修辞的定义及作用

修辞的定义及作用

修辞的定义及作用
修辞的定义及作用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抓住两种不同的事物相似点,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简单讲就是用甲事物来比喻乙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打比方的双方要有共同特征。

组成: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例句: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如碧天里的星星。

比喻的作用

作用:(1)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帮助读者深入理解。

(2)对道理进行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使道理通俗易懂,易于理解。并使语言生动形象。

2、拟人定义:把物当作人来描写,或者把人当作物来描写。

特点:<1>拟人:把事物当作人,写出和人一样的感情和动作。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如:稻田里的稻谷都笑弯了腰。

<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人“物化”

如:咱们是老实,才有恶霸,咱们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作用: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3、排比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排比作用: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4、夸张:为了突出某事物的特征,对描写的事物有意扩大或缩小或者超前的描述。

a扩大夸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缩小夸张: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超前夸张:看见这样鲜嫩的麦苗,就嗅出了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作用: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5、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设问: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

6、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反问: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

7、对偶:也称为“对仗”。

定义:用一对结构相同,字数相等、词性相近,意义相关的短语的组成的句子。两个句子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例句: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生平多阅历,胸中多沟壑。

作用: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8、对比: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出来,相对比较描述。

9、反复:为了强调某事物或感情,使同一词语或句子再次出现。(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10、引用:把别人的话或大家熟悉的成语典故等有选择地组织到自己的文章

里。

11、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表达的人和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区别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区别汇总 (2008-11-04 21:39:06) 转载▼ 分类:新高考新问题 标签: 高考专题复习 教育 一、渲染和烘托 渲染本来是国画的一种手法,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诗歌则往往用来对环境、景物等进行描写,这些描写是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如孟浩然《早寒有怀》:“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湘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预有问,平海夕漫漫。”这首诗写寒秋时节诗人漫游长江下游时所产生的思乡的悲哀和对前途的迷惘。首联“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写出深秋时节的景象。木叶渐脱,北雁南飞,北风呼啸,渲染出秋天寒冷,凄飒的气氛。诗人抓住最有代表性的事物从正面极力描写秋寒,这是渲染的手法。 烘托本是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手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涂抹,使物象明显突出。用在诗文中则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如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首联从大处落笔,写深秋的萧杀凄凉景象,颔联写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阴晦,这种景象使诗人翻腾起伏的忧思和胸中的郁郁不平形象地表现出来。这些景物描写是从侧面着意,用笔墨于景物,实则形象地衬出诗人的思想情感的,是烘托手法。 很多时候渲染烘托合说,并不意味着两者可以等同,而只是说明这两种表现手法往往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用。尤其是在借景抒情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是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像上面孟浩然《早寒有怀》先渲染出一幅秋天寒冷凄飒的氛围,再通过这种氛围烘托出诗人思归的哀情和前途渺茫的愁绪。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先渲染一种沉郁悲壮、萧条涌动的浓重悲凉的氛围,再以这种氛围烘托内心的情感。 二、对比和衬托 衬托则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就是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就是反衬。它强调的是通过比照“衬”出其中的一个。如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是一首抒情诗,在看似叙事中作者通过去年今日和今年今日的对照,凸显出今年今日此时此刻桃花“依旧”而人面不再的那种感伤之情。这里重点是通过比照,以去年的欢快衬托(反衬)出今年的落寞感伤怅然无奈!

基于“修辞”定义的修辞学教学

基于“修辞”定义的修辞学教学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不同的学者对修辞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界定,但是无论怎样界定,有些重要内容是不能或缺的。黄伯荣等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认为修辞总是着力探讨三个问题,“即选用什么样的语言材料,采取什么样的修辞方式,追求什么样的表达效果。”借鉴其他学者对修辞的界定,参考黄伯荣等先生的上述说法,我们认为,修辞就是在适应内容和切合语境的前提下,选用恰当的语言材料和表达方式,以获取理想的语言表达效果。 “教学”和“修辞”看似无关,但事实上它们却有相似之点,它们都既是科学又是艺术,都强调内容的确定和方法的运用,所追求的终极目标都是获取理想的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活动也是一种修辞活动。如果借鉴修辞学中“修辞”的定义来界定“修辞学教学”,那么修辞学教学就是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运用合适的恰当的教学方法来讲授系统的科学的修辞学内容,以获取理想的满意的教学效果。 鉴于此,以下就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

果等三个方面对修辞学教学进行具体探讨。 一、建构系统的教学内容体系 (一)以语境为纲组织教学内容 修辞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研究范围涉及语言运用的方方面面,但总观修辞学的研究内容我们就会发现,语境跟修辞学的各部分内容都有剪不断的关联。比如,语境决定修辞意义的产生和理解,如果脱离具体的语境,修辞意义就不会产生,有些话语就难以理解,语境对意义有明显的影响和制约;语境决定语言材料的选择和运用,选择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运用什么样的词语和句式,都必须考虑语境的因素,合乎语境的需要;语境决定修辞效果的判断和评价,孤立地看任何语言材料和表达方式都无所谓效果的好坏优劣,对修辞效果的评价和判断必须结合语境才能实现。修辞格的形成和运用、风格、语体和篇章等内容,也都和语境密切相关。可见,修辞学教学如果以语境为纲组织教学内容,就可以把零散的、杂乱的、单一的内容串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一个系统的、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内容体系。 (二)以表达得体作为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一门课程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是学科思想的集中体现,而确定教学重点的最重要依据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的区别

阅读教学中,许多同学分不清“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这三个概念,经常张冠李戴,将其混为一谈,进而影响自己正确地答题。它们虽然都属于表达技巧,却有明显的区别: 1.修辞手法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内容博杂。但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修辞手法(辞格)共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顶真、起兴等。 ⑴、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有突出事物特征,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 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歌巧妙地把抽象的“愁”比做滚滚东去的江水,写出了愁绪的多与绵长。 例析: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问: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简析: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⑵、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①借用人(或物)的标志、特征去代替人(或物)的名称。例析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简析:“朱门”指代居住在骊山宫的显贵之家,反衬宫门之外的凄惨景况。②借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去代替事物的整体例析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简析:“帆”,原指挂在船桅上利用风力使船前进的布篷,这里诗人以“帆”代指整个船。例析2: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简析:“樯”是船上的桅杆,橹是比桨长大的划船工具,安在船尾或船旁。这里用樯橹代战船。③以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去代替概括抽象的事物例析1:①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简析:“管”是一种类似于笛的乐器,“弦”是乐器上的肠线或金属丝。这里,诗人用“管”“弦”指代音乐。例析2: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简析:“金戈”指金属制的戈,“铁马”指配有铁甲的战马。这里“金戈铁马”用来代指精锐部队。 ⑶、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李白的作品中表现极为突出,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危楼高百尺”等。例析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问: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简析: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像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⑷、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例析: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简析:这首诗的第三、四句修辞方法是对偶,“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⑸、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修辞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三种境界: (甲)记述的境界——以记述事物的条理为目的,在书面如一切法令的文字,科学的记载,在口头上如一切实务的说明谈商,便是这一境界的典型。 (乙)表现的境界——以表现生活的体验为目的,在书面如诗歌,在口头如歌谣,便是这一境界的典型。 (丙)糅合的境界——这是以上两界糅合所成的一种语辞,在书面如一切的杂文,在口头如一切的闲谈,便是这一境界的常例。 辞趣:所谓辞趣指的是即利用各种语言文学的意义上声音上形体上附着的风致,来增高话语文章的情韵。它是富有表现力的亚辞格的言语现象,及有助于提高表达效果的词语的音调或字形图符、书写款式所体现出来的情趣。辞趣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意趣、音趣和形趣。(“富有表现力的亚辞格的言语现象”就是指意趣而言的:第一,它是一种言语现象;第二,非辞格;第三,富有表现力。“有助于提高表达效果的词语的音调”是就音趣而言的:第一,它属于词语的音调;第二,有助于提高表达效果。“字形图符、书写款式所体现出来的情趣”是就形趣而言的:第一,它属于字形图符、书写款式;第二,能体现出某种情趣。) 互文(举例): (1)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有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 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 (2)举例:①单句互文:例如杜牧的《泊秦淮》中“烟笼寒水月笼沙”,“烟"与“月" 同在上,“水”与“沙弦同在下,笼与被笼,不容偏向。应当是互文相足,合起来解释成 “烟月笼罩着寒水,烟月笼罩着岸边的浅沙。”这是七言诗,因字数的限制,所以运用 了各举一边而省文的互文法,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丰富的内容。 ②对句互文:《木兰诗》中的“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便也是互文的体现。刚健:刚健是言语风格类型中的一种,刚健是刚强、雄伟的文体。在句式选择上,刚健风格宜选取字数少、结构简单、节奏快的短句;在修辞手法上,也较多的使用排比修辞文体;在语音上,常常使用入声韵。刚健常常和柔婉形成一对。 语体:①语体是人们受交际因素的制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运用民族语言所形成的具有某些基本的、共同的言语表达特点的言语类型,是我们能够观测到的言语形式。②语体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核心,这个核心是内在的语言构成方式。③边缘是不断变化的,语体的变化有可能导致核心受到侵蚀,会出现某些变化,是相对动态的。 修辞:(1)修辞是一种运用语言的活动,它出现于语辞形成的过程,其本身也是一种活动;(2)这种活动是一种调整或适用活动,一种针对情意内容而调整语辞的活动,即不一定是修饰,更一定不是离开意和情的活动;⑶这种活动是人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是人们“调整语辞使达意传情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⑷这种活动的对象是包括所有的语辞,而不是单指纸头上的文辞,更不是单指华巧的文辞;⑸这种活动所可利用的是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⑹这种活动所必须适合的是题旨情境;⑺这种活动的最高境界就是“语辞”与“情意”之间的充分切当,做到“意与言会,言随意遣”,“辞就情发,就意修辞”而这种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处理必须靠调整来实现。 辞格:在符合语言表达常规的基础上,运用一些在词语、句子组合及语义实现上有所“违规”的表达手段,来取得特定的修辞效果,这种在言语行为中对语言规则或语言运用规则进行有效偏离形成的具有特定表达价值的固定模式,这就是辞格。辞格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个是辞面或辞体,另一部分是辞里。 论述题

而的用法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表示顺承或者承接,故此看来,顺承与承接是一码事,指的都是:用“而”连接有时间先后关系的两个动词。顺承关系就是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而”的用法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概念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概念 概念及其作用 借代:不直说事物的名称,而是用与本事物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本事物。例如:红领巾参加植树活动。“红领巾”代指“少先队员”。 设问:为了揭示下文,强调某种观点而有意提问 反问:以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内容,肯定的形式表示的意思是否定的,否定的形式表示的意思是肯定的。反问在于突出地强调所要表达的意思,所说的话具有一种不可辩驳的气势。 比喻:是找出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有相似点才能构成比喻,另外比喻就要有本体喻体和喻词;比喻可以使被描写的事物形象鲜明生动,加深人们的印象,用它来说明道理时,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便于人们理解。 对偶:主要针对句子的结构而言,构成对偶的上下句之间必须字数相同,意思相对或相反,两句才能构成对偶。 反语:就是用褒词表达贬意。如"多么美丽的名称-进取性",这里的"多么美丽的名称"是褒词但表贬意。 顶针:是指把前一句结尾的词语作为后一句起头的词语的修辞方法。例如: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竹根。 摹状:是指对事物的形状、声音、色彩如实的摹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如:他们轻轻的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 迭字:就是一个字重复使用,例如:绿油油的水草。 双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语义和语音的条件,有意使语意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方法就是双关。双关有四种:1.谐音双关。2.语意双关。3.音、形双关。4.音、形、义双关。 讳饰:遇到忌讳的事物不便直说,而用旁的话来代替它、装饰它的一种修辞方法。 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 夸张:运用丰富的想像,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的扩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一种修辞方法。 反复: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的一种修辞方法。 拟人:借助丰富的想像,把事物摹拟成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能够把甲事物借助丰富的想像摹拟成乙事物。 反语:能增加说话或写文章的幽默感与讽刺性,具有特殊的表达效果。 对偶:能够使句子结构整齐匀称,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和谐悦耳,便于记忆和传诵。 夸张:能够增强表达效果,突出事物的形象特征。 设问:能够揭示下文,强调某种观点。借代:比较含蓄,能使描写对象更形象。

“也”字的用法

“也”字的用法 (一)“也”字作助词的用法: 1、“也”字表示判断语气的用法:一般译为“是”“就是”。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也”字作句末语气词的用法: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3、“也”字用在句中或句末的用法: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4、“也”字用在句末的用法: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5、“也”字用在句末的用法:表示祈使语气.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二)“也”字作句中语气词的用法: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 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 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修辞学重要性

不管西方所理解的修辞是被定义为“说服艺术”,“良言学”(“the science of speaking well”),还是“通过象征手段影响人们的思想,感情,态度,行为的一门实践”,它在以非暴力手段处理冲突、协调行动、更新观念、发展文明的一切努力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从古希腊开始,修辞实践就是西方文化、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西方,修辞不仅不露声色地支撑着交流、传播、公关、广告及一切形式的宣传,为所有这些以象征手段调节大众看法和态度的行业提供了基础观念,总体思路和基本方法,而且在保证国家根本体制的正常运转、构筑主流意识形态、维持和增强所谓“软性权力”等事关社会和民族兴亡盛衰的要害利益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西方现代民主法制的施行对政治修辞和法律修辞的观念性和技术性依赖是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而构成现代政治、法律修辞的原则、概念、技巧、策略、程序、体裁、规范等等无不源于可以上溯到古希腊的西方修辞传统。由于修辞深深卷入西方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在从政策的制定,体制的运行到自我意识的构筑等核心任务上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要想真正了解西方,不能不首先了解西方修辞。要想善于和西方打交道,首先必须懂得如何和西方进行“修辞接触”(rhetorically engaging the West)。要想真正参与与“国际”话语(包括学术话语)交流,也非熟练掌握西方修辞规范不可。 我个人认为中国当前国情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整个国家的实际外语水平与深化对外开放对外语提出的要求严重不相称。

就我在美国与各国留学生和学者直接接触得到的印象,我们跟欧洲非英语国家的差距不用说,就是跟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那些所谓“后殖民”国家相比,也经常不能不感到汗颜。这一差距是全方位的,并不仅仅局限于学子学人。例如,我国对外宣传长期存在的问题是尽人皆知的。而如果跟我们派驻国外的商界人士有所接触,人们就不由得要对国家和企业的对外商业谈判和商务利益感到忧心忡忡。如何尽快缩小甚至消除上述差距似应成为现阶段我国外语领域学术研究关注的焦点。我这里当然不是在提倡将学术兴趣集中于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法”研究和其它跟改进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有关的技术性问题。我指的是国家制定外语教育政策、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对外交往水平时必须依靠的那一类科研成果以及类似的宏观课题研究。例如,中国与西方的话语互动现状究竟怎样?从外语研究的角度看存在着哪些问题?又如,国内普遍觉得我们对西方的了解大大超过西方对我们的了解,这一良好感觉在多大程度上是经得起验证的呢?我们如果真正了解西方,则知己知彼,就应该能在与西方的各种交往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是。如果事实正相反,我们在这种交往中经常感到事倍功半,成效差强人意,则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自己对交流对象是不是真正了解?就类似的问题进行有创意的、求真务实的学术研究应该是外语界学者专家们当仁不让的责任。 周:您能否结合西方修辞谈谈对国内外语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看

文言虚词“且”字的用法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字用法辨析

浅谈主谓之间的“而”之用法 201230010301 陈宏 一、常见“而”的用法 通常情况下,在古代汉语中,“而”字作为虚词的用法有以下几种: 表示转折关系。即“而”连接的前后是转折关系,基本可以翻译为“然而”“但是”“可是”等。 表示顺承关系,也叫顺接关系。即“而”连接的前后是顺承(顺接)关系,也就是说前后两个动作行为有先后关系(不可颠倒),基本可以翻译为“然后”“而后”“随后”等,或者不译。 表示并列关系。即“而”连接的前后是并列关系,也就是说前后两个动作行为或事物、情形(如原因、条件等)是并列的关系关系(一般可以颠倒顺序),基本可以翻译为“而且”“而”等,或者不译。 表示修饰关系。即“而”连接的前后是修饰关系,也就是说前面的词语是修饰后面的词语的(不可颠倒),这种关系现在也叫状中关系(前面的词语是后面的词语的状语),基本可以翻译为“地”,或者不译。 表示因果关系。即“而”连接的前后是因果关系,也就是说“而”前是原因,“而”后是结果(不可颠倒),基本可以翻译为“因而”或“而”等,或者不译。 二、主谓之间“而”的用法浅析 然而有些“而”被置于主谓之间,如: 1、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 2、若可, 君而继之。(《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3、相鼠有皮, 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 不死何为?( 《诗经国风 鄘风》) 4、国君而仇匹夫, 惧者甚众矣。(《左传》) 5、管氏而知礼, 孰不知礼?(《论语》) 6、郑伯南也, 王而卑之, 是不尊也。(《国语》) 7、且先君而有知也, 毋宁夫人, 而焉用老臣?(《左传》) 这些“而”字的用法,可以体现为表层语法意义和深层的语义涵义。从表层的语法层次来看,“而”的用法有: 1、表示假设。 2、表示顺承。 3、表示转折。

现代修辞学复习资料1

现代修辞学复习资料 一、定义: 1、修辞:名词:为了更好地表达思想和情感,适应特定的语境,而采取的应用语言及语言风格的方法、技巧或规律。动词:为了适应特定的语境,而应用语言及语言表达的方法、技巧或规律的活动。 2、修辞学:是研究修辞应用的科学,它研究如何依据语境,运用语文的各种材料、各种修辞手法以及表现方法和技巧。 3、语流义变:指词语在连续的语流中,因受到前后词语的影响或者在语流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因而发生语义变化。 4、情景义变:指词语因受到一定情景而产生意义上的变化。 5、准语言:指伴随着语言进行交际的眼神、身态动作、以及语速、声音等。它包括:辅语言、副语言、体态语。 6、比喻:根据联想,抓住本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描写所要表现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方式叫比喻,也叫譬喻。 7、比拟:基于想象,化物为人,或化人为物,或化此物为彼物的修辞方式叫比拟。或者说用描写彼类事物动作形态的词描写此类事物的修辞方式叫比拟。8、移就:把描写甲事物性质状态的词,用来修辞和描写乙事物的修辞方式叫移就。 9、通感;:在描写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把人们某个感官感觉到的移到另一感官上,从而启发联想,深化意境,体味韵味的修辞方式叫通感,又叫移觉。 10、夸张:为了表情达意,运用远远超过客观事实的说法来渲染强调某事物,造成鲜明的形象和独特的意境的修辞方式叫夸张。

11、移情:为了抒发强烈的感情,作者使周围的物体染上一层与自己情感一致,但实际不存在的感情色彩的修辞方式叫移情。 12、借代:借此代彼,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借同要说的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其他事物来代的修辞方式叫借代。 13、跳脱:在描写中,由于某种特殊的情景,中间断了语路,没有尽情地描写下去,而用省略号、破折号或其他符号来表示的修辞方式叫跳脱。 14、双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语言的音义关系,表面上说的是一种意义,实际上指另一种意义的具有双重意义的修辞方式叫双关。 15、婉曲:有时碰到一些事,人们不便直说,不忍直说而闪烁其词,拐弯抹角,用委婉含蓄的语言暗示出来,用与本意相关或相类的话来代替的修辞方式叫婉曲,也叫委婉或婉言。 16、反语: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的修辞方式叫反语。 17、拈连:在叙述有关事物时,把实用于甲事物的词语临时拈过来用于乙事物的修辞方式叫拈连。 18、反饰:为了表达需要,用两个对立的词或短语描写同一事物,使事物在矛盾中达到和谐统一的修辞方式叫反饰。 19、移姓:为了语言生动有趣,揭示人和事物的特点或者必然性,用揭示人的个性特点或必然性的词移之为姓的修辞方式叫移姓。 20、量词移用:为了修辞上的需要,把用于甲事物的量词移用于乙事物,或把用于乙事物的量词而用于甲事物的修辞方式叫量词移用。 21、相反相成:为了揭示事物本身内在的矛盾,用似乎有些矛盾的表达方式,来揭示事物本质,或者矛盾双方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修辞方式叫相反相成。 22、转品:为了表达需要,在特定的语境里,临时改变一个词的词性而作另一

祭十二郎文“其”字的意义和用法例谈

《祭十二郎文》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 “其”作为文言虚词,用法多且使用频率高,这在韩愈《祭十二郎文》中体现得非常充分。对于它的意义和用法,很多师生容易混淆,分辨不清。利用此文,仔细辨析,将有助于掌握它的用法。笔者为此梳理了本文出现的34个“其”的意义和用法,供大家一起探讨: 代词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的”“它的”“他们的” 1、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第三人称代词,她的,指韩愈的嫂嫂 2、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第三人称代词,他的,指韩会 3、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第三人称代词,他的,指韩会

4、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而不克蒙其泽矣。第三人称代词,他们,指韩会家族 5、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第三人称代词,他的,指孩提 6、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指奴婢们 7、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第三人称代词,她们,指吾子与汝子 8、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第三人称代词,她们,指吾子与汝子 二、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的”“你们的” 9、止一岁,请归取其孥。第二人称代词,

你的,指十二郎 10、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第二人称代词,你的,指十二郎 11、殓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第二人称代词,你的,指十二郎 三、指示代词,可译为“这(些)”“那(些)” 12、其后四年,而归视汝。指示代词,那 13、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指示代词,那,指代前面一句话 14、呜呼!其信然矣!指示代词,这 15、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指示代词,那(些)

副词 一、表推测,可译为“大概”“也许” 16、呜呼!其信然矣!副词,表示推测,大概。 17、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副词,表示推测,大概。 二、表反诘,同“岂”,可译为“难道” 18、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副词,表示反诘,难道 19、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表示反诘,难道,还 20、吾实为之,其又何尤!表示反诘,难道

修辞学[1]

一语法实体及其分类 语法实体,是一种语言中构成语法系统的实际要素。分为语素、词、短语、复句、句群、句子语气。 语素:最小的音义结合体。主要作用是构词。(花儿为两个语素) 词: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法单位。分为单纯词、合成词。词的独立运用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能单独回答问题,即单说。(实词) 2.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实词) 3.将能单说的部分踢开,将能单独与充当句子成分的踢开,剩下的总分也是词。(虚词) 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和语义规则组合起来的,没有特定语调的语法单位。 小句:即句子。指最小的,能独立表达一个意思的,有一定的证据语调的语法单位。(一般语素不加语气构成句子,而以词+语气构成句子。) 复句: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分句在意义上密切相关,在结构上互不包含。 句群:指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句子的语法单位。 句子语气:指句子所带有的某种语气,属超音质成分。 语法实体——是一种语言中构成语法系统的实际要素。 专家语法系统——与教学语法系统相比,专家语法系统往往鲜明地反映专家的个人特点。 语法实体分类: 单位语法实体—语素、词、短语、小句、复句、句群 非单位语法实体—句子语气 基础语法实体—语素、词、短语、句子语气—静太实体。 —其中:词、短语—构件语法单位;句子语气—致句语法单位表述语法实体—小句、复句、句群—动态实体 可切分语法实体—短语、小句、复句、句群 不可切分语法实体—语素、词、句子语气 二汉语语法及其系统 语法,指语言中语素、词、短语的结构规则。 汉语语法,指汉语各类各级语法褓的构成规则和组合规则的总和。 构成—从大往小;组合—从小到大 汉语语法系统的两个定义: 1.汉语语法本身的系统,即客户存在的语法系统。 2.汉语语法学系统,即对客观语法系统的主观研究和描写。 语法学:是研究语法的科学。 汉语语法学的发展历程如下: 套用期马建忠(马相伯)—《马氏文通》—文言文研究—1898年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白话文研究—1924年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1943年 引发期吕叔湘—〈〈中国方法要略〉〉—1942~1944年 高名凯—〈〈汉语语法论〉〉—1945年 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1961年 探求期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1979年 朱德熙—〈〈语法讲义〉〉—1982年 三汉语教学语法系统 教学语法系统,指从语法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中学评议教学的需要,强调规范性,注重实践性,尽量避免有争议的观点

“而”字用法例析

“而”字用法例析 “实字易训,虚字难释”,“而”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虚词之一,其用法跟现代汉语多有不同,且灵活多变: 一、连接平等的两件事物,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和”、“与”。如: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二、连接前后程度不等的两件事物,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并且”、“而且又”、“并且也”。如: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三、连接前因后果的两件事,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因为……就”。如: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感极而.悲者也。 四、连接相对、相反的两种事物,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可是”、“却”、“反而”。如: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五、连接状语与动词,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或不译。如: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六、连接两个同时发生的动作,前者是后者的情态或方式。可译为“着”。如: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七、连接两个动作,前者表示方法手段,后者表示目的。可译为“来”、“去”。如: 临渊而.渔,溪深而渔肥。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八、连接两事物,表示在某种情况下,自然会产生相应的结果。可译为“就”。如: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冥。 九、连接两件事,前者表示事情费时长而发生的迟缓。可译为“才”。如: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十、连接两个动作或两种情况,表示时间前后相继。可译为“然后”、“以后”。如: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十一、和“既”、“俄”、“已”、等组成固定词语。如: 既而 ..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已而 ..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俄而 ..,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一、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 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例如: ①故时有物外之趣。②菊之爱,陱后鲜有闻。③水陆草木之花。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例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③菊,花之隐逸者也。 ④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译:当政治上最高理想实施的时候 3、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时间副词后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①公将鼓之。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③怅恨久之。 二、作代词用。(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例如: ①具答之。②亲戚畔之。③彼竭我盈,故克之。④又数刀毙之。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 “那样”等。例如: ①渔人甚异之。②子骥,高尚士也,闻之。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三、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如: ①辍耕之垄上。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四、语法作用。 (1)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例如:① 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 (2)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如:①马之千里者。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之”作代词用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刿论战》)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之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 (他们)、"它" (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现代汉语修辞学

第一节修辞与修辞文本 一、修辞 所谓“修辞”,就是表达者(说写者)为了达到特定的交际目标而应合题旨情境,对语言进行有效调配以期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有意识的、积极的语言活动。 题旨:就是表达者说写时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旨。 情境:包括说写时的上下文语境乃至说写时特定的时代背景,还包括说写时的场合等等。 二、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 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是陈望道首先提出的重要概念。 所谓“消极修辞”,就是“注意在消极方面,使当时想要表达的表达得极明白,没有丝毫的模糊,也没有丝毫的歧解。这种修辞大体是抽象的、概念的。其 适用的范围当然占了(甲)境界(引者注:指‘记述的境界’)的概念的语辞的全 部,但同时也做着其余两个境界(引者注:指‘表现的境界’、‘糅合的境界’) 的底子。其适用是广泛语境的全部,是一种普遍使用的修辞法。假如普遍使用的, 便可以称为基本的,那它便是一种基本的修辞法。”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第四五页,上海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七年。)由此可知,陈望道所说的“消极修辞”是一种专注于在语法、逻辑上努力的一种语言活动。即表达者的说写应该合乎语法规范、符合逻辑事理,也就是“使当时想要表达的表达得极明白,没有丝毫的模糊,也没有丝毫的歧解”的境界,也就是基本修辞。 所谓“积极修辞”,就是“注意在积极的方面,要它有力,要它动人。同一切艺术 的手法相仿,不止用心在概念明白地表出。大体是具体的、体验的。这类手法颇不宜 用在(甲)境界的语辞,因为容易妨害了概念的明白表出,故(甲)境界用这种手法可说 是变例。但在(乙)境界中,却用得异常多。”“此外,(丙)境界(引者注:指‘糅合的 境界’)的语辞,如一切的杂文,寻常的闲谈等,却又用不用都无妨。”(陈望道《修 辞学发凡》第四五至四六页。上海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七年。) 由此可见,陈望道所说的“积极修辞”的概念,实际上是一种调动一切积极手法力图提高表达效果为终极目标的语言活动。也就是说,为了达到“有力”、“动人”的目标,它可以突破语法规范和逻辑事理。 因此,也可以说,“积极修辞”是一种超越常规的创造性语言活动。 三、修辞文本 所谓“修辞文本”,就是特指表达者(说写者)为了特定的交际目标,适应特定的题旨情境,运用某种特定的表达手段而形成的具有某种特殊表达效果的那些言语作品。 补充:古代“修辞”的含义 1.“修理文教” ①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 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易·文言》) 唐代孔颖达对这句话的疏解是: ②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者,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故云居业也。上云进德,下复云进德;上云修业,下复云居业者,以其间有修辞之文,故避其修文而云居业,且功业宜云居也。

“之“字的用法

编前按:在整个初中乃至高中及大学的语文文言文学习中,“之”字的理解方法应该是最多的几个字之一,而且是最常见的多义字。以下罗列的几种用法是最常见的,可能有所不全。仅供分享。 之 ⑴【代词】他,她,它(们)。例: ①人皆吊之。(之:他,指上文善术者) 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之:它,指狼。) ③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她,指燕后。) ④彼竭我盈,故克之。(之:他们,指齐军。) ⑤我见相如,必辱之。(之:他,指相如。) ⑥以杜君言泛讯之。(之:他们,旨狱中囚犯。) ⑦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之:它,指上文府吏的话。) ⑧遽扑之,入石穴中。(之:它,指蟋蟀。) ⑨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它指兵器。) ⑵翻译为:的。例: 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马》)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③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⑶【动词】往,到......去。例: ①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②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③诸将请所之。 ④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⑤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⑥于是弃其家走之关中。

⑦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之”。) ⑧然后驱而之善,固民之从之也轻。(本义项指第一个“之”) ⑷这,此。例: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②其上以构脂、腊和氏灰之类昌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④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⑥郯子之,其贤不及孔子。 ⑦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为之谋。(本义项指中间一个。) ⑸作宾语前置(倒装句)的标志。例: ①何陋之有? ②宋何罪之有? ③句读之不知。 ④何功之有哉? ⑤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⑹我。例: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④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⑤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⑥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之以为戮:以之为戮。之:指我们。) ⑺用在句末补足音节,无实义。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