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电解质在水中的微观行为

电解质在水中的微观行为

电解质在水中的微观行为
电解质在水中的微观行为

【复习】水解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弱碱阳离子+水——弱碱+H+

离子方程式:弱酸阴离子+水——弱酸+OH-

水解程度K=K W/K a

多元弱酸的酸式盐电离水解共存NaHCO3、NaHSO3、NaHS、

盐类水解的应用

1、判断盐溶液酸碱性(或pH范围)要考虑水解

[练习1]将盛有滴加酚酞的NaHCO3溶液(0.1mol/L)的试管微热时,观察到该溶液的浅红色加深;若冷却至室温时,则又变回原来的浅红色。发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实验】现场配制NaHCO3溶液,滴加酚酞,粉红色。均分两等份,一份加热。颜色变深。

2、判断盐对应酸的相对强弱

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两种盐溶液,NaA和NaB,其溶液的pH前者大于后者,则酸HA和HB的相对强弱为HB>HA

[练习1]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盐NaX、NaY、NaZ的溶液,其pH依次为8,9,10,则HX、HY、HZ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HX、HZ、HY B.HZ、HY、HX C.HX、HY、HZ D.HY、HZ 、HX [练习2]相同温度、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四种溶液:①CH3COONa,②NaHSO4,③NaCl,④Na2CO3,按pH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④>③>②B.①>②>③>④ C.④>③>①>②D.④>①>③>②【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醋酸铵的酸性;铵根离子浓度问题】

3、配制易水解的盐溶液时,需考虑抑制盐的水解

配制FeCl

、SnCl2溶液时,因其阳离子发生诸如Fe3++3H2O F e(O H)3 +3H+的水解而呈

浑浊状,若先将FeCl3溶于稀HCl中,再用水稀释到所需浓度,可使溶液始终澄清。同样配制CuSO4溶液,可先将CuSO4溶于稀H2SO4中,然后加水稀释。硝酸银。

配制Na2CO3、Na2S溶液时滴几滴NaOH溶液。

[练习1]实验室在配制硫酸铁溶液时,先把硫酸铁晶体溶解在稀硫酸中,再加水稀释至所需浓度,如此操作的目的是

[练习2]保存FeSO4溶液时,需要抑制水解,加入,防止氧化,加入。

4、某些试剂的实验室贮存要考虑盐的水解

Na2CO3、NaHCO3溶液因CO32―、HCO3―水解,使溶液呈碱性,OH―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生成硅酸盐,使试剂瓶颈与瓶塞粘结,因而不能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贮存,必须用带橡皮塞的试剂瓶保存。带玻璃塞的磨口试剂瓶中也不能盛放Na2SiO3溶液。

5、制备某些无水盐时要考虑盐的水解

将挥发性酸对应的盐(AlCl3、FeCl3、F e(N O3)3等)的溶液加热蒸干,得不到盐本身。AlCl 3溶液中AlCl3+3H2O A l(OH)3+3HCl,蒸干过程中,HCl挥发,水解平衡向右移,生成A l(OH)3,Al(O H)3加热分解:2A l(OH)3=Al2O3+3H2O,最终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时,固体产物是Al2O3。

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的反应。

在HCl氛围中加热。HCl气流中加热。

[练习1]把AlCl3溶液蒸干后再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Al2(SO4)3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为。Na2CO3加热得到。

6、制备纳米材料

用TiCl

制备TiO2:TiCl4+(x+2) H2O (过量)TiO2·xH2O↓+4HCl 。制备时加入大量的水,

同时加热,促进水解趋于完全,所得TiO2·xH2O经焙烧得TiO2。类似的方法也可用来制备SnO、SnO2、Sn2O3等。

7、用盐作净水剂时需考虑盐类水解

明矾KAl(SO 4)2·12H2O净水原理:Al3++3H2O A l(OH)3(胶体)+3H+,A l(OH)3胶体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能吸附水中悬浮杂质生成沉淀而起到净水作用。

8、化肥的合理施用,有时也要考虑盐类的水解

铵态氮肥与草木灰不能混合施用。因草木灰的成分是K2CO3水解呈碱性;CO 32―+H2O HCO3―+OH―,铵态氮肥中NH4+遇OH―逸出NH3,使氮元素损失,造成氮肥肥效降低;

过磷酸钙不能与草木灰混合施用,因C a(H2P O4)2水溶液显酸性,K2CO3溶液显碱性,两者混合时生成了难溶于水的CaCO3、C a3(P O4)2或CaHPO4,不能被作物吸收。

长期施用(N H 4)2S O4的土壤因NH4+的水解而使土壤的酸性增强:NH4++H2O NH3·H2O +H+

[练习1]为了同时对某农作物施用分别含有N、P、K三种元素的化肥,对于给定的化肥:

①K2CO3②KCl ③C a(H2P O4)2④(NH4)2SO4⑤氨水,最适合的组合是( )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

9、Mg、Zn等较活泼金属溶于强酸弱碱盐(如NH4Cl、AlCl3、FeCl3等)溶液中产生H2

将Mg条投入NH 4Cl溶液中,有H2、NH3产生,有关离子方程式为NH4++H2O NH3·H2O +H+,Mg+2H+=Mg2++H2Mg与FeCl3、AlCl3、NH4Cl溶液均会产生氢气

10、判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时要考虑盐的水解。

某些弱碱阳离子与弱酸根离子在溶液中双水解彻底,则不能大量共存,

【实验】Al2(SO4)3溶液与CO32―、HCO3―、

FeCl3溶液与CO32―、HCO3―、

CuSO4溶液与CO32―、HCO3―、

11、某些盐的分离除杂要考虑盐类水解

为了除去氯化镁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在加热搅拌条件下加入氧化镁(碳酸镁也可以),氧化镁与Fe3+水解产生H+反应:MgO+2H+=Mg2++H 2O,使水解平衡Fe3++3H2O F e(O H)3 +3H+不断向右移动,Fe3+会生成F e(O H)3沉淀而被除去。

12、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常利用盐的水解知识

泡沫灭火器产生泡沫是利用了Al2(SO4)3和NaHCO3相混合发生双水解反应,产生了CO2,Al3++3HCO3―=A l(OH)3↓+3CO2↑

日常生活中用热碱液洗涤油污制品比冷碱液效果好,是由于加热促进了Na2CO3水解,使溶液碱性增强。

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 g(OH)2,基本上不会生成MgCO3,是因为MgCO3微溶于水,受热时水解生成更难溶的M g(O H)2

有些盐(如Al2S3)会发生双水解(能进行几乎彻底的水解),无法在溶液中制取,只能由单质直接反应制取。

硫化钠有臭鸡蛋气味

13、比较盐溶液离子浓度大小或离子数时要考虑水解。

在磷酸钠晶体中,n(Na+)=3n(PO43―),

但在Na3PO4溶液中,由于PO43―的水解,有c(Na+)>3c(PO43―),

在0.1mol/L Na2CO3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CO32―)>c(OH―)>c(HCO3―)

材料力学行为及性能

绪论§0.1 工程材料 工程材料分类(按其应用分) ?结构材料 依靠其力学性能得以发展和应用的材料。 ?功能材料 利用物质的声、光、电、磁、化学乃至生物性能得以发展和应用的材料。 (本课程所研究和讲述的重点在第一种,尤其是结构材料中的金属材料) §0.2 力学性能 材料抵抗外加载荷(不仅指外力和能量的作用,而且还包括环境因素例如温度、介质、加载速率等的影响)所引起的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0.3 研究内容 研究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断裂和寿命。 ?弹性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保持固有形状和尺寸的能力;以及在外力去除后恢复固有形状和尺寸的能力。 ?塑性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永久不可逆变形的能力。 ?强度 材料对塑性变形和断裂的抗力。 ?寿命 材料在外力的长期和重复作用下,或在外力和环境因素的复合作用下,抵抗失效的能力(时间长短)。 (以上只是定性地说明这些力学性能,如果要定量地说明它就必须用一些力学参量(应力、应变、应力场强度因子等)来表示这些力学性能。 如果我们说某材料的力学性能好,就是指这些力学参量的值高或低,所以人们通常将力学参量的临界值或规定值称为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声学材料:隔音层光学材料:玻璃,镜片 电学材料:金属导线,电子元器件 磁学材料:磁头、磁卡 化学材料:高分子材料催化剂 生物材料:人工关节、人工骨骼 生活中常指后者

如:强度指标、塑性指标、韧性指标) 具体研究涉及的内容: ?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在不同形式外力作用下,或者外力、温度、环境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发生变 形、损伤和断裂的过程、机理和力学模型; ?评定力学性能的各项指标的意义(物理意义和工程实用意义)、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具体的测试技术; ?研究力学性能指标机理、影响因素以及改善或提高这些力学性能指标的方法和途径。 (注: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 内因: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冶金质量、残余应力、表面和内部缺陷。 外因:载荷性质、载荷谱、应力状态、温度、环境介质等。) §0.4学习和研究材料力学性能的目的和意义 机械和工程结构的设计,应当达到所要求的性能,并且在规定的服役期内安全可靠地运行,同时也要具有经济性,即低的设计、制造和维修费用。 ①达到使用要求;②安全性;③经济性 然而,各种机械和结构零部件的使用条件各不相同,因而要选用不同的的材料制成零件,也需要采用不同的工艺手段来完成零件的实际制作。而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评定指标,是结构设计时选用材料、制订加工工艺的主要依据,也是评价结构质量的主要依据。 ?在零部件使用中,要求材料具有高的变形和断裂抗力,使零部件在受外力作用时能保持设计所要求的外形和尺寸, 并保证在服役期内安全地运行; ?在零部件的生产过程中,则要求材料具有优良的可加工性。 (例如,在金属的塑性成形中,要求材料具有优良的塑性和低的塑性变形抗力) 对于学生,必须具有材料力学性能方面的知识,以便在研究新材料和改善材料的过程中,能根据材料的使用要求,选用合适的现有材料或研制新材料,制订合适的加工工艺。 §0.5研究方法 ?理论分析 ?试验测定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答案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答案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111111 决定金属屈服强度的因素有哪 些?12 内在因素:金属本性及晶格类型、晶粒大小和亚结构、溶质元素、第二相。外在因素:温度、应变速率和应力状态。试举出几种能显著强化金属而又不降低其塑性的方法。固溶强化、形变硬化、细晶强化试述韧性断裂与脆性断裂的区别。为什么脆性断裂最危险?21韧性断裂是金属材料断裂前产生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的断裂,这种断裂有一个缓慢的撕裂过程,在裂纹扩展过程中不断地消耗能量;而脆性断裂是突然发生的断裂,断裂前基本上不发生塑性变形,没有明显征兆,因而危害性很大。何谓拉伸断口三要素?影响宏观拉伸断口性态的

因素有哪些?答:宏观断口呈杯锥形,纤维区、放射区和剪切唇三个区域组成,即所谓的断口特征三要素。上述断口三区域的形态、大小和相对位置,因试样形状、尺寸和金属材料的性能以及试验温度、加载速率和受力状态不同而变化?断裂强度与抗拉强度有何区别?抗拉强度是试样断裂前所承受的最大工程应力,记为σb;拉伸断裂时的真应力称为断裂强度记为σf; 两者之间有经验关系:σf = σb (1+ψ);脆性材料的抗拉强度就是断裂强度;对于塑性材料,于出现颈缩两者并不相等。裂纹扩展受哪些因素支配?答:裂纹形核前均需有塑性变形;位错运动受阻,在一定条件下便会形成裂纹。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2222 试综合比较单向拉伸、压缩、弯曲及扭转试验的特点和应用范围。答:单向拉伸试验的特点及应用:单向拉伸的应力状态较硬,一般用于塑性变形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第一章、金属在单向静拉伸载荷下的力学性能 一、名词解释 ?弹性比功又称弹性比能、应变比能,表示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功能。一般用金属开始塑性变形前单位体积吸收的最大弹性变形功表示。 ?循环韧性: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震动)下吸收不可逆变形功的能力,称为金属的循环韧性,也叫金属的内耗。 ?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多少塑性变形(残余应力为1%~4%),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弹性极限或屈服强度)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特别是弹性极限在反向加载时几乎降低到零)的现象,称为包申格效应。 ?塑性:指金属材料断裂前发生塑性变形(不可逆永久变形)的能力。金属材料断裂前所产生的塑性变形由均匀塑性变形和集中塑性变形两部分构成。 ?韧性:指金属材料断裂前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或指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 ?脆性:脆性相对于塑性而言,一般指材料未发生塑性变形而断裂的趋势。 ?解理面:因解理断裂与大理石断裂类似,故称此种晶体学平面为解理面。 ?解理刻面:实际的解理断裂断口是由许多大致相当于晶粒大小的解理面集合而成的,这种大致以晶粒大小为单位的解理面称为解理刻面。 ?解理台阶:解理裂纹与螺型位错相交而形成的具有一定高度的台阶称为解理台阶。

?河流花样解理台阶沿裂纹前段滑动而相互汇合,同号台阶相互汇合长大。当汇合台阶高度足够大时,便成为了河流花样。 ?穿晶断裂与沿晶断裂:多晶体金属断裂时,裂纹扩展的路径可能是不同的。裂纹穿过晶内的断裂为穿晶断裂;裂纹沿晶界扩展的断裂为沿晶断裂。穿晶断裂和沿晶断裂有时候可以同时发生。 二、下列力学性能指标的的意义 ?E(G):弹性模量,表示的是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应力和应变之比; ?σr:规定残余伸长应力,表示试样卸除拉伸力后,其标距部分的残余伸长达到规定的原始标距百分比时的应力;常用σ0.2表示材料的规定残余延伸率为0.2%时的应力,称为屈服强度;σs:屈服点,表示呈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拉伸时,试样在外力不断增加(保持恒定)仍能继续伸长时的应力称为屈服点。 ?σb:抗拉强度,表示韧性金属材料的实际承载能力; ?n:应变硬化指数,反映了金属材料抵抗均匀塑性变形的能力,是表征金属材料应变硬化行为的性能指标; ?δ:断后伸长率,表示试样拉断后标距的伸长与原始标距的百分比; ?δgt:金属材料拉伸时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最大均匀塑性变形); ?ψ:断面收缩率,表示试样拉断后缩颈处横截面积的最大缩减量与原始横截面积的百分比。 三、问答题 ?金属的弹性模量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为何说它是一个对组织不敏感的力学性能指标, 答:由于弹性变形是原子间距在外来作用下可逆变化的结果,应力与应变关系实际上是原子间作用力与原子间距的关系。所以,弹性模量与原子间作用力有关,与原子间距也有一定关系。原子间作用力决定于金属原子本性和晶格类型,故弹性模量也主要决定于金属原子本性

工程材料力学行为

作业习题>>第一章材料单向静拉伸载荷下的力学性能 一、解释下列名词 滞弹性:在外加载荷作用下,应变落后于应力现象。 静力韧度:材料在静拉伸时单位体积材科从变形到断裂所消耗的功。 弹性极限:试样加载后再卸裁,以不出现残留的永久变形为标准,材料能够完全弹性恢复的最高应力。 比例极限:应力—应变曲线上符合线性关系的最高应力。 二、金属的弹性模量主要取决于什么?为什么说它是一个对结构不敏感的力学姓能? 答案:金属的弹性模量主要取决于金属键的本性和原子间的结合力,而材料的成分和组织对它的影响不大,所以说它是一个对组织不敏感的性能指标,这是弹性模量在性能上的主要特点。改变材料的成分和组织会对材料的强度(如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有显著影响,但对材料的刚度影响不大。 三、什么是包辛格效应,如何解释,它有什么实际意义? 答案:包辛格效应就是指原先经过变形,然后在反向加载时弹性极限或屈服强度降低的现象。特别是弹性极限在反向加载时几乎下降到零,这说明在反向加载时塑性变形立即开始了。 包辛格效应可以用位错理论解释。第一,在原先加载变形时,位错源在滑移面上产生的位错遇到障碍,塞积后便产生了背应力,这背应力反作用于位错源,当背应力(取决于塞积时产生的应力集中)足够大时,可使位错源停止开动。背应力是一种长程(晶粒或位错胞尺寸范围)内应力,是金属基体平均内应力的度量。因为预变形时位错运动的方向和背应力的方向相反,而当反向加载时位错运动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反了,和背应力方向一致,背应力帮助位错运动,塑性变形容易了,于是,经过预变形再反向加载,其屈服强度就降低了。这一般被认为是产生包辛格效应的主要原因。其次,在反向加载时,在滑移面上产生的位错与预变形的位错异号,要引起异号位错消毁,这也会引起材料的软化,屈服强度的降低。 实际意义:在工程应用上,首先是材料加工成型工艺需要考虑包辛格效应。其次,包辛格效应大的材料,内应力较大。另外包辛格效应和材料的疲劳强度也有密切关系,在高周疲劳中,包辛格效应小的疲劳寿命高,而包辛格效应大的,由于疲劳软化也较严重,对高周疲劳寿命不利。 作业习题>>第二章金属在其他静载荷下的力学性能 一、解释下列名词: (1)应力状态软性系数——材料最大且盈利与最大正赢利的比值,记为α。 (2)缺口效应——缺口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缺口截面上的应力状态发生的变化。 (3)缺口敏感度——金属材料的缺口敏感性指标,用缺口试样的抗拉强度与等截面尺寸光滑试样的抗拉强度的比值表示。 (4)布氏硬度——用钢球或硬质合金球作为压头,采用单位面积所承受的试验力计算而得的硬度。 (5)洛氏硬度——采用金刚石圆锥体或小淬火钢球作压头,以测量压痕深度所表示的硬度。 (6)维氏硬度——以两相对面夹角为136。的金刚石四棱锥作压头,采用单位面积所承受的试验力计算而得的硬度。 (7)努氏硬度——采用两个对面角不等的四棱锥金刚石压头,由试验力除以压痕投影面积得到的硬度。 (8)肖氏硬度——采动载荷试验法,根据重锤回跳高度表证的金属硬度。 (9)里氏硬度——采动载荷试验法,根据重锤回跳速度表证的金属硬度。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课后习题答案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第二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材料单向静拉伸载荷下的力学性能 一、解释下列名词 滞弹性:在外加载荷作用下,应变落后于应力现象。 静力韧度:材料在静拉伸时单位体积材科从变形到断裂所消耗的功。 弹性极限:试样加载后再卸裁,以不出现残留的永久变形为标准,材料 能够完全弹性恢复的最高应力。 比例极限:应力—应变曲线上符合线性关系的最高应力。 包申格效应:指原先经过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同向加载,弹性极限 (σP)或屈服强度(σS)增加;反向加载时弹性极限(σP)或屈服 强度(σS)降低的现象。 解理断裂:沿一定的晶体学平面产生的快速穿晶断裂。晶体学平面--解理面,一般是低指数,表面能低的晶面。 解理面:在解理断裂中具有低指数,表面能低的晶体学平面。 韧脆转变:材料力学性能从韧性状态转变到脆性状态的现象(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机理由微孔聚集型转变穿晶断裂,断口特征由纤维状转变为结晶状)。 静力韧度:材料在静拉伸时单位体积材料从变形到断裂所消耗的功叫做静力韧度。是一个强度与塑性的综合指标,是表示静载下材料强度与塑性的最佳配合。 二、金属的弹性模量主要取决于什么?为什么说它是一个对结构不敏感的力学性能? 答案:金属的弹性模量主要取决于金属键的本性和原子间的结合力,而材料的成分和组织对它的影响不大,所以说它是一个对组织不敏感的性能指标,这是弹性模量在性能上的主要特点。改变材料的成分和组织会对材料的强度(如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有显著影响,但对材料的刚度影响不大。 三、什么是包申格效应,如何解释,它有什么实际意义? 答案:包申格效应就是指原先经过变形,然后在反向加载时弹性极限或屈服强度降低的现象。特别是弹性极限在反向加载时几乎下降到零,这说明在反向加载时塑性变形立即开始了。

材料的宏微观力学性能习题及答案..

习题1 1.1弹塑性力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是什么?与材料力学比较,有何异同?其基本假设又是什么? 1. 2如图1.21所示的三角形截面水坝,材料的比重为γ,承受着比重为1γ液体的压力,已 求得应力解为 ???? ?? ?--=-+=+=ay dx y dy cx by ax xy yy xx σγσσ,试根据直边及斜边上的表面条件确定系数a ,b ,c 和d 1.3如图1.22所示的矩形板,AB 边只受垂直于边界的面力作用,而CD 边为自由表面,设其 应力分量为 ? ?? ??? ?? ?+-=+-=-=x c qxy c y c qy qy y qx xy y x 122133 2313 2 τσσ,若体积力为零,试求常数1c 和2c ,并画出AB 及BC 边上的面力分布图。 1.4证明 (1) 应力的三个主方向互相垂直;(2) 三个主应力1σ,2σ,3σ必为实根。 1.5判断下述命题是否正确,并简短说明理由: (1) 若物体内一点的位移w v u ,,均为零,则该点必有应变 ===z y x εεε。 (2) 在x 为常数的直线上,若0=u ,则沿该线必有0=x ε。 (3) 在y 为常数的直线上,若0=u ,则沿该线必有0=x ε。 (4) 满足平衡微分方程又满足应力边界条件的应力必为正确解(设该问题的边界条件全 部为应力边界条件)。 1.6假定物体被加热至定常温度场()321,,x x x T 时,应变分量为T αεεε===332211 ; 图1.21 y o D 图1.21

0323112===γγγ,其中α为线膨胀系数,试根据应变协调方程确定温度场T 的函数形式。 1.7试问什么类型的曲面在均匀变形后会变成球面。 1.8将某一小的物体放入高压容器内,在静水压力2 /45.0mm N p =作用下,测得体积应变 5106.3-?-=e ,若泊松比3.0=v ,试求该物体的弹性模量E 。 1.9在某点测得正应变的同时,也测得与它成?60和?90方向上的正应变,其值分别为 6010100-?-=ε,6601050-?=ε,69010150-?=ε,试求该点的主应变、最大剪应变和主应 力(2 5/101.2mm N E ?=,3.0=ν)。 1.10试推导体积变形应变能密度v W 及畸变应变能密度d W 的公式分别为: ()2181 61ii jj ii v K W σεσ= = () ()??? ???-=== 2' '''31414121ii ij ij ij ij ij ij d G G W σσσσσεσ 1.11根据弹性应变能理论的应变能公式ij ij W εσ21 =,导出材料力学中杆件拉伸、弯曲及圆轴 扭转的应变能公式分别为: ()dx dx du EA dx EA x N U l l 2 0022121???? ??=?=拉伸 ()dx dx d EI dx EI x M U l l ????? ??=?=02 22022121ω弯曲 ()dz dz d GI dz GI z M U l P l P 2 0022121??? ???=?=φ扭转 1.12设1s 、2s 、3s 为应力偏量,试证明用应力偏量表示Mises 屈服条件时,其形式为 () s s s s σ=++2 3222123。 1.13设1I 、2I 为应力张量第一、第二不变量,试用1I 、2I 表示Mises 屈服条件。 1.14已知半径50mm ,厚为3mm 的薄壁圆管,保持1=z z στθ ,材料拉伸屈服极限为40kg/mm 2, 试求此圆管屈服时轴向载荷P 和扭矩s M 的值。 1.15续上题,在如下二种情况下,试求塑性应变增量的比。

电解质在水中的微观行为

【复习】水解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弱碱阳离子+水——弱碱+H+ 离子方程式:弱酸阴离子+水——弱酸+OH- 水解程度K=K W/K a 多元弱酸的酸式盐电离水解共存NaHCO3、NaHSO3、NaHS、 盐类水解的应用 1、判断盐溶液酸碱性(或pH范围)要考虑水解 [练习1]将盛有滴加酚酞的NaHCO3溶液(0.1mol/L)的试管微热时,观察到该溶液的浅红色加深;若冷却至室温时,则又变回原来的浅红色。发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实验】现场配制NaHCO3溶液,滴加酚酞,粉红色。均分两等份,一份加热。颜色变深。 2、判断盐对应酸的相对强弱 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两种盐溶液,NaA和NaB,其溶液的pH前者大于后者,则酸HA和HB的相对强弱为HB>HA [练习1]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盐NaX、NaY、NaZ的溶液,其pH依次为8,9,10,则HX、HY、HZ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HX、HZ、HY B.HZ、HY、HX C.HX、HY、HZ D.HY、HZ 、HX [练习2]相同温度、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四种溶液:①CH3COONa,②NaHSO4,③NaCl,④Na2CO3,按pH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④>③>②B.①>②>③>④ C.④>③>①>②D.④>①>③>②【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醋酸铵的酸性;铵根离子浓度问题】 3、配制易水解的盐溶液时,需考虑抑制盐的水解 配制FeCl 、SnCl2溶液时,因其阳离子发生诸如Fe3++3H2O F e(O H)3 +3H+的水解而呈 浑浊状,若先将FeCl3溶于稀HCl中,再用水稀释到所需浓度,可使溶液始终澄清。同样配制CuSO4溶液,可先将CuSO4溶于稀H2SO4中,然后加水稀释。硝酸银。 配制Na2CO3、Na2S溶液时滴几滴NaOH溶液。 [练习1]实验室在配制硫酸铁溶液时,先把硫酸铁晶体溶解在稀硫酸中,再加水稀释至所需浓度,如此操作的目的是 [练习2]保存FeSO4溶液时,需要抑制水解,加入,防止氧化,加入。 4、某些试剂的实验室贮存要考虑盐的水解 Na2CO3、NaHCO3溶液因CO32―、HCO3―水解,使溶液呈碱性,OH―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生成硅酸盐,使试剂瓶颈与瓶塞粘结,因而不能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贮存,必须用带橡皮塞的试剂瓶保存。带玻璃塞的磨口试剂瓶中也不能盛放Na2SiO3溶液。 5、制备某些无水盐时要考虑盐的水解 将挥发性酸对应的盐(AlCl3、FeCl3、F e(N O3)3等)的溶液加热蒸干,得不到盐本身。AlCl 3溶液中AlCl3+3H2O A l(OH)3+3HCl,蒸干过程中,HCl挥发,水解平衡向右移,生成A l(OH)3,Al(O H)3加热分解:2A l(OH)3=Al2O3+3H2O,最终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时,固体产物是Al2O3。 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的反应。 在HCl氛围中加热。HCl气流中加热。 [练习1]把AlCl3溶液蒸干后再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Al2(SO4)3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为。Na2CO3加热得到。 6、制备纳米材料 用TiCl 制备TiO2:TiCl4+(x+2) H2O (过量)TiO2·xH2O↓+4HCl 。制备时加入大量的水, 同时加热,促进水解趋于完全,所得TiO2·xH2O经焙烧得TiO2。类似的方法也可用来制备SnO、SnO2、Sn2O3等。 7、用盐作净水剂时需考虑盐类水解 明矾KAl(SO 4)2·12H2O净水原理:Al3++3H2O A l(OH)3(胶体)+3H+,A l(OH)3胶体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能吸附水中悬浮杂质生成沉淀而起到净水作用。 8、化肥的合理施用,有时也要考虑盐类的水解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总结

第一章、金属在单向静拉伸载荷下的力学性能 一、名词解释 ★弹性比功又称弹性比能、应变比能,表示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功能。一般用金属开始塑性变形前单位体积吸收的最大弹性变形功表示。 ★循环韧性: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震动)下吸收不可逆变形功的能力,称为金属的循环韧性,也叫金属的内耗。 ★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多少塑性变形(残余应力为 1%~4%),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弹性极限或屈服强度)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特别是弹性极限在反向加载时几乎降低到零)的现象,称为包申格效应。 ★塑性:指金属材料断裂前发生塑性变形(不可逆永久变形)的能力。金属材料断裂前所产生的塑性变形由均匀塑性变形和集中塑性变形两部分构成。 ★韧性:指金属材料断裂前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或指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 ★脆性:脆性相对于塑性而言,一般指材料未发生塑性变形而断裂的趋势。 ★解理面:因解理断裂与大理石断裂类似,故称此种晶体学平面为解理面。 ★解理刻面:实际的解理断裂断口是由许多大致相当于晶粒大小的解理面集合而成的,这种大致以晶粒大小为单位的解理面称为解理刻面。 ★解理台阶:解理裂纹与螺型位错相交而形成的具有一定高度的台阶称为解理台阶。 ★河流花样解理台阶沿裂纹前段滑动而相互汇合,同号台阶相互汇合长大。当汇合台阶高度足够大时,便成为了河流花样。 ★穿晶断裂与沿晶断裂:多晶体金属断裂时,裂纹扩展的路径可能是不同的。裂纹穿过晶内的断裂为穿晶断裂;裂纹沿晶界扩展的断裂为沿晶断裂。穿晶断裂和沿晶断裂有时候可以同时发生。 二、下列力学性能指标的的意义 ①E(G):弹性模量,表示的是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应力和应变之比; ②σr:规定残余伸长应力,表示试样卸除拉伸力后,其标距部分的残余伸长达到规定的原始标距百分比时的应力;常用σ0.2表示材料的规定残余延伸率为0.2%时的应力,称为屈服强度;σs:屈服点,表示呈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拉伸时,试样在外力不断增加(保持恒定)仍能继续伸长时的应力称为屈服点。 ⑤σb:抗拉强度,表示韧性金属材料的实际承载能力; ⑥n:应变硬化指数,反映了金属材料抵抗均匀塑性变形的能力,是表征金属材料应变硬化行为的性能指标; ⑦δ:断后伸长率,表示试样拉断后标距的伸长与原始标距的百分比; ⑧δgt:金属材料拉伸时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最大均匀塑性变形); ⑨ψ:断面收缩率,表示试样拉断后缩颈处横截面积的最大缩减量与原始横截面积的百分比。

环境心理学中的微观空间行为

环境心理学中的微观空间行为 姓名:学号:成绩 摘要:主要研究环境心理学中的微观空间行为,从微观空间的限定、影响因素和特征三方面进行讨论,最后以实例分析的形式探讨微观空间设计对建筑与环境中的公共空间设计的意义 关键词:微观空间行为;微观空间设计;小群生态;公共空间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行为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环境和心理的相互关系,即用心理学的方法分析人类经验、活动与其社会-环境 (尤其是物理环境)各方面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揭示各种环境条件下人的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环境心理学又称为环境行为学,即是把人类的行为(包括经验、行动 )与其相应的环境包括物质的、社会的和文化的)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结合起来分析的学科。环境心理学的重点研究对象是人的行为与城市、建筑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 人在环境中的行为可以从三个空间层次上考虑:微观空间行为、中观空间行为和宏观空间行为。微观空间也可以理解为个人空间,指机体占有的围绕自己身体周围的一个无形空间。个人空间可以扩大为一个领域单元,如一间私密性的房间、一个座椅、一张办公桌的周围等等。中观空间行为指的是比个人空间范围更大的空间,可能是个人的,更多情况下是群组的,小集体的,属于家庭基地或邻里的的空间范围。在此领域内大部分时间用于食宿等日常生活。宏观空间行为的范围更大于中观空间行为,指机体离家外出活动的最大范围,属于公共空间。在微观、中观、宏观三种空间层次中,微观空间是最个性化的,与人有最直接密切的关系。从建筑学的角度,微观空间的设计直接的影响到人的具体行为。比如公园里的座位设置方式,就直接决定行人是否愿意停留休憩。所以了解人的微观空间行为模式,对建筑师有重大的意义。 1微观空间的限定 人们乘公共汽车,不拥挤时总是愿意找单个的空位就座,如果人很多的时候,即使不可避免有身体接触,各人的面部方向也总是错开的避免视线接触或直视。

经典力学守恒定律的微观证明

经典力学守恒定律的微观证明 发表时间:2015-07-20T16:47:50.817Z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15年4期作者:韩瑞功[导读] 经典物理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基础,将经典物理的有关知识引深到微观物理学中,对于研究问题,扩展思维空间,培养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 韩瑞功(潍坊科技学院山东寿光 262700)【摘要】经典物理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基础,将经典物理的有关知识引深到微观物理学中,对于研究问题,扩展思维空间,培养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经典力学定律证明 在经典物理学中,有众多我们熟悉的守恒定律,而这些守恒定律为我们解决经典力学问题,特别是物理学中有关应用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方法和理论依据,是普通物理,及至中学物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维形式。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其中守恒定律与其对称性的密切关系,贯穿于整个物理学的始终,研究和分析物理学的微观原理,对于全面掌握物理学研究、发展规律,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此外,我们还可以用一个有心力场中运动的粒子进行证明,证明的结果是完全相同,此时粒子系统的角动量守恒。对称性与守恒定律联系是密切的,它们的关系起源于经典力学,这种辩证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当今及至今后一个时期物理学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以到延续到高等物理且继续推广到电磁学、量子力学、量子场论和基本粒子理论,需要广大的物理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研究。 尽管物理学中有许多复杂的细节,但却存在不少这样简单而优美的方面,并且常常在物理学中表现为物质的对称性以及动力学规律的不变性(守恒)。物理学中最重要的一些守恒例如能量、动量以及角动量守恒定律等,同位旋、重子数、奇异数、超荷、色、味等内禀守恒量等等都可以用现代实验测定,是研究和应用的重要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金仲辉梁德余主编科学出版社 2000、3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第 版答案 束德林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束德林课后答案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第2版 第一章单向静拉伸力学性能 1、解释下列名词。 1弹性比功: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一般用金属开始塑性变形前单位体积吸收的最大弹性变形功表示。 2.滞弹性:金属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称为滞弹性,也就是应变落后于应力的现象。 3.循环韧性: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下吸收不可逆变形功的能力称为循环韧性。 4.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 5.解理刻面:这种大致以晶粒大小为单位的解理面称为解理刻面。6.塑性:金属材料断裂前发生不可逆永久(塑性)变形的能力。 韧性:指金属材料断裂前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 7.解理台阶:当解理裂纹与螺型位错相遇时,便形成一个高度为b的台阶。 8.河流花样:解理台阶沿裂纹前端滑动而相互汇合,同号台阶相互汇合长大,当汇合台阶高度足够大时,便成为河流花样。是解理台阶的一种标志。

9.解理面:是金属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当外加正应力达到一定数值后,以极快速率沿一定晶体学平面产生的穿晶断裂,因与大理石断裂类似,故称此种晶体学平面为解理面。 10.穿晶断裂:穿晶断裂的裂纹穿过晶内,可以是韧性断裂,也可以是脆性断裂。 沿晶断裂:裂纹沿晶界扩展,多数是脆性断裂。 11.韧脆转变:具有一定韧性的金属材料当低于某一温度点时,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方式由原来的韧性断裂变为脆性断裂,这种现象称为韧脆转变 12.弹性不完整性:理想的弹性体是不存在的,多数工程材料弹性变形时,可能出现加载线与卸载线不重合、应变滞后于应力变化等现象,称之为弹性不完整性。弹性不完整性现象包括包申格效应、弹性后效、弹性滞后和循环韧性等 2、 说明下列力学性能指标的意义。 答:E 弹性模量 G 切变模量 r σ规定残余伸长应力 2.0σ屈服强度 gt δ金属材料拉伸时最大应力下的总伸长率 n 应变硬化指 数 【P15】 3、 金属的弹性模量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为什么说它是一个对 组织不敏感的力学性能指标? 答:主要决定于原子本性和晶格类型。合金化、热处理、冷塑性变形等能够改变金属材料的组织形态和晶粒大小,但是不改变金属原子的本性和晶格类型。组织虽然改变了,原子的本性和晶格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考试复习题

名词解释 1,循环韧性: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下吸收不可逆变形功的能力 应力状态软性系数材料最大切应力与最大正应力的比值,记为α。: 2,缺口效应:缺口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缺口截面上的应力状态发生的变化。 3,缺口敏感度:金属材料的缺口敏感性指标,用缺口试样的抗拉强度与等截面尺寸光滑试样的抗拉强度的比值表示。 4,冲击吸收功:冲击弯曲试验中试样变形和断裂所消耗的功 5,过载损伤界:抗疲劳过载损伤的能力用过载损伤界表示。 6,应力腐蚀:材料或零件在应力和腐蚀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引起的破坏 7,氢蚀:由于氢与金属中的第二相作用生成高压气体,使基体金属晶界结合力减弱而导 8,金属脆化。氢蚀断裂的宏观断口形貌呈氧化色,颗粒状。微观断口上晶界明显加宽,呈沿晶断裂。 9,磨损:机件表面相互接触并产生相对运动,表面逐渐有微小颗粒分离出来形成磨屑,使表面材料逐渐损失、造成表面损伤的现象。 10,耐磨性:机件表面相互接触并产生相对运动,表面逐渐有微小颗粒分离出来形成磨屑,使表面材料逐渐损失、造成表面损伤的现象。 论述 1,影响屈服强度的因素: ①内因:a金属本性及晶格类型b晶粒大小和亚结构c溶质元素d第二相 ②外因:a温度b应变速率c应力状态 2,影响韧脆转变的因素: ①冶金因素:a晶体结构,体心立方金属及其合金存在低温脆性。 b化学成分,1)间隙溶质元素↑→韧脆转变温度↑ 2置换型溶质元素一般也能提高韧脆转变温度,但Ni和一定量Mn例外。 3杂质元素S、P、As、Sn、Sb等使钢的韧性下降 c晶粒大小,细化晶粒提高韧性的原因有:晶界是裂纹扩展的阻力;晶界前塞积的位错数减少,有利于降低应力集中;晶界总面积增加,使晶界上杂质浓度减少,避免产生沿晶脆性断裂。 d纤维组织1)对低强度钢:按tk由高到低的顺序:珠光体→上贝氏体→铁素体→下贝氏体→回火马氏体 2)对中碳合金钢且强度相同,tk:下贝氏体<回火马氏体;贝氏体马氏体混合组织>回火马氏体 3)低碳合金钢的韧性:贝氏体马氏体混合组织>单一马氏体或单一贝氏体 4)马氏体钢的韧性:奥氏体的存在将显著改善韧性钢中夹杂物、碳化物等第二相质点对钢的韧性有重要影响,影响的程度与第二相质点的大小、形状、分布、第二相的性质及其与基体的结合力等性质有关。 3,影响韧度断裂的因素: ①内因:a化学成分: 细化晶粒的元素→强度↑、塑性↑→KIC↑; 强烈固溶强化的元素→塑性↓→KIC↓; 形成金属间化合物并呈第二相析出的元素→塑性↓→KIC↓; b基体相结构和晶粒大小的影响: 基体相结构易于产生塑性变形→KIC↑,如对钢铁材料:面心立方的KIC高于体心立方的KIC。 晶粒大小对KIC的影响与对常规力学性能的影响不同,一般,晶粒细化→KIC↑,但某些情况下,粗晶粒的KIC反而较高。 c夹杂和第二相的影响 非金属夹杂物→KIC↓; 脆性第二相的体积分数↑→KIC↓; 韧性第二相形态和数量适当时→KIC↑; 钢中微量杂质元素(Sb、Sn、As等) →KIC↓ d显微组织的影响 板条马氏体>针状马氏体。 回火索氏体>回火托氏体>回火马氏体

材料力学行为与计算机模拟作业-2

一 材料力学单轴拉伸实验模拟 1、引言 金属材料的拉伸过程,根据材料力学的实验分析可知整个拉伸可大致分为四 个阶段: (1) 弹性阶段: 应力与应变成线性正比关系,即满足胡克定理 εσE =。 (2) 屈服阶段: 当应力增加到某一值时,会突然下降,然后在很 小范围内波动。 (3) 强化阶段: 过了屈服阶段后,材料又恢复抵抗变形的能力。 (4) 局部变形阶段:也叫颈缩阶段,应力达到最大值前,虽然产生 了较大的变形,但在整个标距范围内,变形都是均匀的。过了最大值后,试件的某些局部范围内变形会急剧增加,横截面面积会显著缩小。 整个拉伸过程中弹塑性应力-应变关系有著名的Remberg-Osgood 公式: n p e K E /1)(σ σ εεε+= += (1) 在由标准试样单轴拉伸实验确定材料应力应变曲线时,应力-应变都是以变 形前的几何尺寸定义: 工程应力S :0 A p S = (2) 工程应变e :0 0l l l l l e -=?= (3) 式中P 为所施加的载荷,A 0为试件的初始横截面积; 0l 为出事标距标距长度。l ?为0l 的改变量,等于时间的当时长度l 和其原始长度0l 的差。 实际上,材料发生纵向拉伸时,由泊松效应使横截面尺寸发生缩小,真实应力和真实应变的计算公式变化: 真实 应 力σ: A P = σ (4) 真 实 应 变 ε : )1ln()/ln(00e l l l dl l l +===? ε (5)

式中A 为试件变形后的横截面积。l 为加载到P 时的变形后的长度。 忽略弹性体积变形,可以有假设A 00l =l A ,则可以得到工程应力应变 和真实应力应变的关系: σ=S (1+e ) (6) ε=ln(A 0/A)=ln[100/(100-RA)] (7) 式中,RA=100( A 0-A )/ A 0,为截面收缩率。 加载过程中,随着应变的增加,工程应力应变和真实应力应变的差别增大,第四个阶段后差别更大。破坏是的真应力应变被成为断裂真实应力和断裂真实应变分别用符号σf 和εf 表示。 2、问题描述 2.1 模型描述 本次模拟轴向拉伸实验采用标准试件,圆形棒材,具体尺寸如下图所示: 图1 试件尺寸示意图 mm l 250= mm d 50= mm r 2=,试样材料选用CrMnSiA 30,其弹性 模量M P a E 204000=,泊松比 3.0=μ,拉伸屈服强度MPa e 1120=σ,延伸率为25%。 CrMnSiA 30材料的弹塑性应力应变关系如下表1和图2所示: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DOC)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考试复习题 名词解释 1,循环韧性: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下吸收不可逆变形功的能力应力状态软性系数材料最大切应力与最大正应力的比值,记为α。: 2,缺口效应:缺口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缺口截面上的应力状态发生的变化。3,缺口敏感度:金属材料的缺口敏感性指标,用缺口试样的抗拉强度与等截面尺寸光滑试样的抗拉强度的比值表示。 4,冲击吸收功:冲击弯曲试验中试样变形和断裂所消耗的功 5,过载损伤界:抗疲劳过载损伤的能力用过载损伤界表示。 6,应力腐蚀:材料或零件在应力和腐蚀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引起的破坏 7,氢蚀:由于氢与金属中的第二相作用生成高压气体,使基体金属晶界结合力减弱而导 8,金属脆化。氢蚀断裂的宏观断口形貌呈氧化色,颗粒状。微观断口上晶界明显加宽,呈沿晶断裂。 9,磨损:机件表面相互接触并产生相对运动,表面逐渐有微小颗粒分离出来形成磨屑,使表面材料逐渐损失、造成表面损伤的现象。 10,耐磨性:机件表面相互接触并产生相对运动,表面逐渐有微小颗粒分离出来形成磨屑,使表面材料逐渐损失、造成表面损伤的现象。 论述 1,影响屈服强度的因素: ①内因:a金属本性及晶格类型b晶粒大小和亚结构c溶质元素d第二相 ②外因:a温度b应变速率c应力状态 2,影响韧脆转变的因素: ①冶金因素:a晶体结构,体心立方金属及其合金存在低温脆性。 b化学成分,1)间隙溶质元素↑→韧脆转变温度↑2置换型溶质元素一般也能提高韧脆转变温度,但Ni和一定量Mn例外。3杂质元素S、P、As、Sn、Sb等使钢的韧性下降 c晶粒大小,细化晶粒提高韧性的原因有:晶界是裂纹扩展的阻力;晶界前塞积的位错数减少,有利于降低应力集中;晶界总面积增加,使晶界上杂质浓度减少,避免产生沿晶脆性断裂。 d纤维组织1)对低强度钢:按tk由高到低的顺序:珠光体→上贝氏体→铁素体→下贝氏体→回火马氏体 2)对中碳合金钢且强度相同,tk:下贝氏体<回火马氏体;贝氏体马氏体混合组织>回火马氏体 3)低碳合金钢的韧性:贝氏体马氏体混合组织>单一马氏体或单一贝氏体

从微观经济学的消费者行为理论看我们的生活

从微观经济学的消费者行为理论看我们 的生活 政治经济学,或称经济学,是对一般经济生活中的人类进行研究的一门学问;它所考查的是个人行动和社会行动的一部分,是同安居乐业所必需的物质条件的获得和利用最紧密相关的那一部分。如此看来,经济学一方面是研究财富的学问;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方面,它是人类学的一部分。因为,除了宗教信仰之外,对人的特征产生最多影响的,就是人的日常活动,以及由此获得的物质资源。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的一门学科。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 微观经济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20世纪30年代以后,英国的罗宾逊和美国的张伯伦在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的基

础上,提出了厂商均衡理论.标志着微观经济学体系的最终确立它的体系主要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理论,生产力经济学,厂商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等。 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迄今为止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早期微观经济学阶段,或者说是微观经济学的萌芽阶段。第二阶段: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叶,是新古典经济学阶段,也是微观经济学的奠定阶段。第三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微观经济学的完成阶段。第四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是微观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扩充和演变阶段. 通观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与全部理论,始终围绕着价格这一核心问题进行分析,所以微观经济学在很多场合又被称为“价格理论及其应用”。 微观经济学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其中主要有: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包括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市场均衡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以上简单介绍了西方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及其主要研究的问题。经过这学期选修西方经济学,渐渐关心起生活中的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参与经济活动,我逐渐发现,不懂经济学,只能被动地接受市场的影响,通俗的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考试题

解释下列名词。 弹性比功:1 弹性比功: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一般用金属开始塑性变形前单位体积吸收的最大弹性变形功表示。 2.滞弹性:金属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称为滞弹性,滞弹性:也就是应变落后于应力的现象。 3.循环韧性: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下吸收不可逆变形功的能力称为循环韧性。循环韧性:4.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增加;包申格效应: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 5.解理刻面:这种大致以晶粒大小为单位的解理面称为解理刻面。 6.塑性:金属材料断裂前发生不可逆永久(塑性)变形的能力。塑性:韧性:韧性:指金属材料断裂前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 7.解理台阶:当解理裂纹与螺型位错相遇时,便形成一个高度为b 的台阶。解理台阶8.河流花样: 8.河流花样:河流花样解理台阶沿裂纹前端滑动而相互汇合,同号台阶相互汇合长大,当汇合台阶高度足够大时,便成为河流花样。是解理台阶的一种标志。 9.解理面:9.解理面:是金属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当外加正应力达到一定数值后,以极快速率沿一定晶体学平面产生解理面的穿晶断裂,因与大理石断裂类似,故称此种晶体学平面为解理面。10.穿晶断裂: 10.穿晶断裂:穿晶断裂的裂纹穿过晶内,可以是韧性断裂,也可以是脆性断裂。穿晶断裂沿晶断裂:沿晶断裂:裂纹沿晶界扩展,多数是脆性断裂。 11.韧脆转变:11.韧脆转变:具有一定韧性的金属材料当低于某一温度点时,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方式由原来的韧韧脆转变性断裂变为脆性断裂,这种现象称为韧脆转变 1何谓拉伸断口三要素?影响宏观拉伸断口性态的因素有哪些?答:宏观断口呈杯锥形,由纤维区、放射区和剪切唇三个区域组成,即所谓的断口特征三要素。上述断口三区域的形态、大小和相对位置,因试样形状、尺寸和金属材料的性能以及试验温度、加载速率和受力状态不同而变化。 一、解释下列名词: 二、(1)应力状态软性系数——材料或工件所承受的最大切应力τmax 和最大正 应力σmax 比值,即: 1 α= τmax σ1 σ 3 = σmax 2σ1 0.5(σ 2 + σ 3 ) (2)缺口效应——绝大多数机件的横截面都不是均匀而无变化的光滑体,往往存在截面的急剧变化,如键槽、油孔、轴肩、螺纹、退刀槽及焊缝等,这种截面变化的部分可视为“缺口”,由于缺口的存在,在载荷作用下缺口截面上的应力状态将发生变化,产生所谓的缺口效应。 三、(3)缺口敏感度——缺口试样的抗拉强度σbn 与等截面尺寸光滑试样的抗拉强 度σb 的比值,称为缺口敏感度,即: (4)布氏硬度——用钢球或硬质合金球作为压头,采用单位面积所承受的试验力计算而得的硬度。 四、(5)洛氏硬度——采用金刚石圆锥体或小淬火钢球作压头,以测量压痕深度所表 示的硬度。

劳动者的微观选择行为与劳动力供给曲线

劳动者的微观选择行为与劳动力供给曲线 宋 湛 (首都经贸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北京 100026) 摘 要:本文拓展了微观劳动经济学对于劳动力供给曲线形状的认识,指出,当工资率低于某个临界值之后,继续降低工资将促使劳动力供给量增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劳动力市场的敛散性以及相应的现实含义。 关键词:劳动供给曲线;劳动力市场 中图分类号:F22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019(2002)04-0114-06 劳动力市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市场。其特殊之处在于劳动供给曲线的斜率,并不像其他商品市场上的供给曲线那样,在所有的价格范围之内都有一个稳定的正斜率。通常的理论分析得到结论认为,当工资水平达到某个临界值以后,工资水平的进一步增加会导致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但是通常的理论对于工资水平下降到一定的临界值以后,工资水平进一步下降所引致的劳动供给量的变化,没有给出全面的分析。不能全面、正确认识劳动供给曲线在各个不同工资水平上的斜率变化,就难以制定出合理的劳动政策,难以保证劳动力市场的稳健运行。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认识劳动供给曲线下部的特征尤为重要。 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阐明,当单位时间工资率下降到一定的临界水平之后,工资率进一步下降会引致向右下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也即劳动供给会随着工资率下降而增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劳动力市场的敛散性。 一、劳动者的微观选择行为 要分析劳动力的供给行为,需要先从劳动者对于闲暇的需求行为的分析入手。 1、劳动者对于闲暇的需求函数 劳动者的微观选择模型是: Max c ,L E U (C ,L E ) (1) s.t.P.C +W.L E =P.C +W.L E (2) 上面的目标函数(1)中,C 代表对于其他物品的消费量,LE 为对闲暇的消费量。假定二者都是正常物品。 约束条件(2)中,P 代表其他物品的价格水平;W 代表单位时间的名义工资率,C 代表劳动者拥有的其他物品的禀赋量,LE 代表拥有的闲暇的禀赋量 (如一天有24小时)。在现实中,重要的不是价格和 绝对名义工资,而是真实工资水平。所以,可以把 (2)式两边同除以其他物品的价格P 。变形为: C +(W P )?LE =C +(W P )?LE 记(W/P )为w ,则:C +W ?LE =C +W ?LE 这里w 为真实工资水平。 给定w 、C 、LE 和U (? )之后,可导出劳动者对于闲暇的需求函数。 LE =f (w ,M ) (3) (3)式的含义是,闲暇的需求取决于真实相对工 资率w ,以及劳动者的可支配收入水平M 。由于可支配收入又是由下式决定的: M =C +W ?LE 所以,(3)式又可以写成下面的(4)式表示的闲暇需求函数,它的含义是闲暇的需求取决于真实工资w ,和其他物品以及闲暇的禀赋量。 LE =f (w ,C ,LE )(4) 收稿日期:2001-09-05 作者简介:宋湛(1974-),男,湖南省醴陵县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讲师. 4 112002年7月第26卷第4期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Philos ophy and S ocial Sciences )July 2002V ol.26N o.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