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用ABCD法编写教学目标

用ABCD法编写教学目标

用ABCD法编写教学目标
用ABCD法编写教学目标

用ABCD法编写教学目标

这种方法包含了四个要素:教学对象、行为、条件和标准。

⑴教学对象

学习目标是针对学生的行为而写的,所以描述学习目标时应指明特定的教学对象。有时候如果教学对象已经明确了,就可以从目标中省去这个要素。

⑵行为

行为是学习目标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它表明学生经过学习以后能做什么和应该达到的能力水平,这样教师才能从学生的行为变化中了解到学习目标是否已经实现了。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来描述行为,其中动词是一个行为动词,它表明了学习的类型,而宾语则说明某一学科的具体学习内容。

针对不同的学习领域及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有一些可供教师参考选用的动词。比如,在编写认知学习领域的目标时,可以选用下面的动词:

①知识:说出……名称、列举、选择、背诵、辩认、回忆、描述、指出、说明等;

②领会:分类、叙述、解释、选择、区别、归纳、举例说明、改写等;

③应用:运用、计算、改变、解释、解答、说明、证明、利用、列举等;

④分析:分类、比较、对照、区别、检查、指出、评论、猜测、举例说明、图示、计算等;

⑤综合:编写、设计、提出、排列、组合、建立、形成、重写、归纳、总结等;

⑥评价:鉴别、讨论、选择、对比、比较、评价、判断、总结、证明等。

而在编写情感学习领域的目标时,则可以选用下面这些动词:

①注意:知道、看出、注意、选择、接受等;

②反应:陈述、回答、完成、选择、列举、遵守、称赞、表现、帮助等;

③价值判断:接受、承认、参加、完成、决定、影响、区别、解释、评价等;

④组织:讨论、组织、判断、确定、选择、比较、定义、权衡、系统阐述、决定等;

⑤价值体系个性化:改变、接受、判断、拒绝、相信、解决、要求、抵制等。

编写行为的具体方法是:首先根据前面讲过的学习目标分类方法,结合学科内容分成不同类别的学习目标,然后从上面提供的动词中选择出合适的行为动词,最后再把学科内容作为动宾结构中的宾语就可以了。例如:

学习内容是“解释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要求学生能够举出一两个例子,说明人们在生活中怎样预防热胀冷缩现象带来的损害。这是一个认知学习领域的目标,其目标层次是应用,所以应该从“应用”一行中查找动词,比如使用“列举”这个词,这样“行为”就可以被描写成“列举生活中的一至两个例子,说明人们怎样预防热胀冷缩现象带来的损害。”

⑶条件

这个要素说明了上述行为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产生的,所以在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时,也应以这个条件来衡量。

条件一般包括下列因素:环境、设备、时间、信息以及同学或老师等有关人的因素。比如,“在30秒内完成10个仰卧起坐。”就规定了完成仰卧起坐的具体时间;再比如,“查字典,翻译下面的英语短文。”就考虑了信息方面的因素。

⑷标准

这个要素表明了行为合格的最低要求,教师可以用它不定期衡量学生的行为是否合格,学生也能够以此来检查自己的行为与学习目标之间是否还有差距。

“在20分钟内,完成一篇看图写话练习。”这个标准表明了行为的速度;

“在吹奏竖笛的考试中,如果出现两处以上的错误,就为不合格。”这个标准规定了行为的准确性。

以上两个标准都采用了定量表示法,在这种方法中除了可以使用数字外,也可以采用百分比来表示。除此之外,标准还可以用定性的方法,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示。

标准是对每一个学生的行为质量的最起码的要求,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师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但是在编写学习目标时,一定要从学生的行为出发,而不能以教师的教学行为为标准。

当我们把四个要素综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可以写出一个完整的学习目标了:“初中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教学对象),能在5分钟内(条件),完成10道因式分解题(行为),准确率达95%(标准)。”

其实采用ABCD法,并不意味着四个要素必须一应俱全。其中只有行为要素不能省略,而其他三个要素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省略。

有时学习目标中的条件与标准是很难区分的,如上例中的“在5分钟内”既可以看成是表明时间限制的条件,又可以理解为表明行为速度的标准。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不去细分它到底是条件还是标准,而是应该考虑学习目标是否能够用来指导教学及其评价。

以研究行为目标而著称的马杰(Robert Mager)强调应该以具体明确的方式说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能做什么。他在1962年出版的《程序教学目标编写》中提出,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三个要素,即行为、条件、标准。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育研究者认为有必要在马杰的三要素基础上,加上对教学目标的描述。这样,一个规范的学习目标就包括四个要素,简称为ABCD模式。

?含义:

?A——对象(Audience):阐明教学对象。

?B——行为(Behavior):说明通过学习后,学习者能做什么(行为的变化)。

?C——Condition):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

?D——标准(Degree):说明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即达到所要求行为的程度)。

?使用提示:除了在教学目标的阐明中包括对象的表述、行为的表述、条件的表述、标准的表述等方面之外,在实际操作中,也要兼顾外显行为变化和心理过程变化,弥补行为目标的不足。此方法需重点掌握,熟练运用。

?范例:提供10个图形,二年级学生能够识别哪些是长方形、哪些不是长方形,在10个图形中,至少有8个识别正确。

《有效教学方法》一书对课堂问题作出了从低到高的六个水平层次的分类,具体为识记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应用性问题、分析性问题、综合性问题和评价性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分析知识的水平层次并提出相应的问题,从而有效地引导全体学生向预设目标跃进或逼近。在现实课堂中,由于教师缺乏对问题所处水平层次的准确把握而导致提问效率低下的例子可谓屡见不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