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东南亚》教案2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东南亚》教案2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东南亚》教案2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东南亚》教案2

《东南亚》教案

设计说明:本课从学生熟悉的饮食作为切入点,由去东南亚引出四个问题,由这四个问题贯穿全课。学生围绕四个问题自主阅读教材并联系实际回答问题,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启发者和服务者。学习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十字路口”的位置时运用Flash演示,这种方法直观、形象、生动。为了加强学生对“十字路口”位置重要性的认识,引用了中国海军去索马里打击海盗这一事件,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联系实际的能力,激发了学习地理的兴趣。通过编故事记地名,有意识地引发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探究。教学中力争用多种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展师生双边活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东南亚地理位置并了解其重要性;

2.描述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列举东南亚的主要农作物种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读图,得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2.培养收集、整理资料及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因地制宜的人地关系思想,学习从国家利益角度认识世界地缘关系。

二、教学重点

东南亚“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三、教学难点

东南亚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

五、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从图中读出所需信息,对问题进行认识。采取谈话法,借助日常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

六、教学过程

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东南亚(屏幕展示课题东南亚),东南亚是个好地方,我告诉同学们东南亚有一种美食──东南亚香米(展示东南亚香米),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屏幕中的内容。同学们想,当你特别饿的时候,端上来一碗热气腾腾的带着茉莉花香的米饭,那多幸福

啊!同学们嘴馋了,下面我们去东南亚吃正宗的香米。

(一)去东南亚会遇到很多问题,谁来说说会遇到哪些问题?学生回答,如要有足够的钱、

要知道东南亚在哪等?

请同学们看屏幕,这里有几个问题。[展示:1.东南亚生产稻米吗?有适宜生长的条件吗?(气候)2.东南亚在哪里?(纬度和海陆位置)3.东南亚地理情况怎样?(岛屿组成、国家组成)4.怎样去?(路线、交通方式)]教师解说。

下面我们一起解决上述问题。

(二)先解决第一个问题,东南亚生产稻米吗?老师说的是真的吗?我们用学到的地理知

识分析分析,东南亚适合水稻生长吗?打开课本28~30页,学生从中找出答案,学生回答。

引导学生看30页图7.25和7.26,请学生分别介绍两种气候(气温和降水)。我们具体来了解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播放flash具体展示)教师适时解说。

这时同学们放心了,东南亚真生产稻米。东南亚不只生产稻米,那里还有更多的热带作物,(放作物幻灯片)介绍橡胶、油棕、椰子、蕉麻等。引导看图7.22作物分布,然后完成下面的连线题(放幻灯片展示问题)。

把下列物产的生产和出口状况与相应的国家用线连接起来。

①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 A.印度尼西亚

②世界最大的油棕生产国 B.菲律宾

③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C.泰国

④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 D.马来西亚

(三)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东南亚在哪里?同学们打开课本26页(图7.17东南亚在世

界中的位置),东南亚在中国的什么方向?(提示山水相连)赤道从中穿过(南纬10度~北纬2 5度),是什么温度带?海陆位置怎样?(播放flash,说明“十字路口”的位置,强调“十字”)学会了地理知识我们就要用一用,2008年12月26日下午,中国海军舰队从海南三亚起航远征索马里打击海盗。请你指出他们行走的路线。(展示海盗、中国海军图,)请学生上台指出。

如果不走这条路线行不行,为什么?这条航线对日本重要吗?我们可以看到马六甲海峡非常重要。

(四)到了之后为了不迷路,我们要了解一下东南亚的基本情况。

[幻灯片展示,讨论要求:一、就近自由分组,至少3人1组。二、每组推荐一名组长,组长分配任务、做总结。三、时间5分钟。四、奖励:讨论问题积极,完成任务快并且准确的,得到同学们的掌声。讨论问题:1.东南亚由( )半岛和( )群岛两大部分组成。2.

在图7.18中找出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来群岛、马六甲海峡;在图7.22中找出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3.想想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它们。]

学生讨论后教师出题测试:1.东南亚由( )半岛和( )群岛两大部分组成。2.

哪些国家与中国接壤?3.哪个国家是内陆国?教师重点引导说明记忆方法(展示岳飞图)“岳(越南)飞(菲律宾)去二丫(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寨(柬埔寨)子里吃老(老挝)面(缅甸)、看新(新加坡)闻(文莱)。”引导学生说出文字所代表的国家,学生齐读加深记忆。

(五)我们怎样去东南亚呢?(看中国—东南亚图)请学生指出路线、乘坐的交通工具。(海、陆、空)

问题解决了,我们可以去东南亚了。到东南亚,我们可以吃香米,还可以吃新鲜的椰子、香蕉。同学们想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幻灯片展示:风景图片、水上市场、泰国象、工厂)觉得东南亚好的同学请举手。

提问:你去东南亚还为了什么?学生回答:旅游、投资建厂、做汉语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去东南亚既给我们带来好处,也给东南亚带来好处。

总结:东南亚地区是我国的邻居,我们就应该友好相处,共同发展。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为两个地方之间的友好事业做出贡献。

同学们,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我们要到东南亚去,那里的人们正欢迎我们去享受美好的生活。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

1.东南亚包括哪两大部分,为什么称东南亚为“十字路口”?

2.东南亚有哪两种热带气候,它们分别有什么特征,与农业生产有什么关系?

在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东南亚位置、气候的基础上,这节课继续学习东南亚的地形和居民。

二、讲授新课

1.课件展示:图7.28“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从图中我们能够发现东南亚的河流众多,请同学们在图中依次找出: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

2.提出问题:

(1)这些河流大部分发源于哪里?

(2)这些河流之间的黄颜色代表什么地形?

(3)这些河流的流向和山脉方向有什么特点?

3.学生讨论,代表发言,教师讲评,得出结论。

(1)这些河流大部分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如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为澜沧江,萨尔温江在我国境内称为怒江。

(2)这些河流之间的黄颜色表示山脉和高原。

(3)这些河流的流向和山脉方向的特点是:南北纵列,山河相间。请同学回顾复述老一辈革命家陈毅赠缅甸友人的一首诗(诗略)。

4.提出问题:继续读图7.28“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思考:

(1)这些河流上、下游的地形有何差异?

(2)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何处,为什么?

5.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1)这些河流的上游流经山区,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入海口形成河道纵横、地势低平而土质肥沃的河口三角洲。

(2)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如下表所示的几个东南亚大城市:

是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重要农业区,也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东南亚情况相似,世界上大多数城市都沿河分布,特别集中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和三角洲上(如我国长江沿线的重庆、武汉、宜宾、上海等城市),这是世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板书:三、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6.承接过渡: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区之一,有5亿人生活在东南亚,绝大多数属黄种人,其中华人和华侨占了相当的比例,是世界上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板书:四、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

7.学生朗读:阅读材料“外籍华人与华侨”,了解华人和华侨的区别(中国人旅居国外,取得所在国国籍的,称为华人;仍保留中国国籍的,称为华侨),了解华人和华侨的祖先在解放前由中国的广东、福建漂洋过海,“下南洋”谋生的历史。

华人和华侨对所在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应当学习他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精神。

8.课件展示:图7.29“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人比重”和“吉隆坡唐人街”等相关图片,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9.课件展示:图7.30“东南亚的旅游胜地”,东南亚丰富的热带自然景观、众多美丽的沙滩和岛屿,以及许多名胜古迹和独特的风土人情成为该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旅游者。特别是近些年来,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国,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有效的措施,使东南亚的旅游业迅速发展。在我国,“新马泰”已成为国际旅游热线之一。

三、课堂小结

课件展示:本课知识要点与检测,引导学生共同进行归纳小结。

第二节知识要点与检测

四、板书设计

三、山河相间和城市分布

1.地形特点:山河相间、南北纵列

2.城市分布: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四、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

1.华人、华侨

2.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五、活动与探究

1.世界上大多数城市都沿河分布,是世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试分析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利与弊。(提示:可从城市用地、水源、水运、环境保护、安全性等方面考虑)

2.请你作一次导游,安排东南亚之行,选择旅游线路,说出经过的国家和城市,描述可能见到的景观。

七年级地理东南亚教案

七年级地理东南亚教案 东南亚 一、教案背景:本课教案是在预习课本并且在网上搜集了众多资源, 然后依据教学目标撰写的。同时在上节课已经为学生播放了关于东南亚的视频短片。 二、教学课题:东南亚第一节 三、教材分析:本节只是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第七章第二节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及包括的国家,掌 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掌握东南亚气候的一般特 点。2.通过指导学生使用地图,分析东南亚的重要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提高学生的读图和分析图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 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东南亚的范围及其世界 交通的“十字路口”位置。 2、东南亚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难点:东南亚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观看了东南亚的视频短片,大家还记得短片中的内容分吗?(请学生举手回答) 生:东南亚包括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马六甲海峡、 东南亚生产热带水果……

(教授新课):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棒,那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东南亚。1、十字路口的位置: 师:用多媒体出示东南亚位置图和东南亚政区图。 生:讨论,找出东南亚在世界的位置,并在图上找到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并结合书上P28页活动题找出东南亚主要的国家。 师:出示马六甲航线示意图,引领学生理解东南亚“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师:出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和《东南亚位置图》 生:结合教师给出的地图说出东南亚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分布。 (中南半岛大部分和菲律宾群岛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师:引领学生分析这样的气候会形成怎样的农业,并通过让学生回忆视频内容,直接了解东南亚主要的农产品并强调这一地区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的农产品种类。 生:说出视频中看到的农作物,并根据自己的常识判断气候与农业的关系,从而分析东南亚经济的特征。 (让学生在自我分析的前提下,认识气候和农业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并能用联系的眼光看待地理事物) 师:请大家根据图7.22填表 【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多媒体出示知识体系,提醒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知识反馈】 (1)东南亚包括哪两个部分() A.菲律宾群岛 B.中南半岛 C.马来半岛 D.马来群岛

七年级地理《东南亚》精品教案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二节东南亚 1教学分析 知识与能力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的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区域范围以及主要的国家,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运用图表说出东南亚高温多雨的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并通过读图发现其农作物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强化位置的重要性;强化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地图、强化重点和难点的教学,对相关课标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增加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 通过生活性地理情景的引入,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体会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树立人类活动要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人地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东南亚的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十字路口”的位置特点;理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有一首诗: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这首诗所描述的就是与我们国家山水相连的东盟所在地──东南亚。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我们的近邻──东南亚。 二、讲授新知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1.观察“中国─东盟自贸区图”“东南亚的地形”“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航线”,感悟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请学生再次观察“中国─东盟自贸区图”“东南亚的地形”“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出示以下小组合作交流的问题,生讨论并派代表发言,其他小组成员补充、纠正。 (1)东南亚包括哪11个国家,哪个国家还不属于东盟成员国? (2)哪些国家是内陆国、临海国、岛国?哪些国家和我国在陆地上接壤? (3)东南亚主要包括哪两大地区,在地理位置上有何特点? 2.范围

3.位置 (1)纬度位置(10°S──23°26′N) :决定了东南亚大部分位于热带。 (2)海陆位置: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国家都是临海国和岛国,受海洋影响比较大。 (3)交通位置:位于南北两个大洲(亚洲与大洋洲)、东西两个大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的位置,这种地理位置使得此地自古以来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 (4)马六甲海峡对我国石油进口的重要性: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是我国从西亚进口石油最便捷的海上通道。 【设计意图】区域位置和范围的学习,主要采用了读图用图的学习方法,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读图观察和根据地图思考地理问题的能力。读图点拨、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既有利于学习基础知识,又有利于学会位置特点的分析方法,对学生学会区域地理问题的分析起到了很好的启发作用。 过渡:用多媒体展示泰国等国受暴雨侵袭、洪灾肆虐的情景,过渡到对东南亚气候类型与特点的认识。师出示探究问题: (1)泰国主要是哪种气候类型?为什么多发洪涝灾害? (2)东南亚的稻米与气候条件有何关联? (3)在这种气候条件下,除稻米外,东南亚还成为了世界上哪些重要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生产或出口地,这些主要农作物的生产地区如何分布? (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1.观察“亚洲气候分布图”,发现东南亚主要的气候类型和分布,思考其气候特点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师要求学生观察下面的“亚洲气候分布图”和教材上“东南亚的地形图”,并出示以下小组合作交流的问题: (1)东南亚主要有哪两种气候? (2)它们在东南亚是如何分布的?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启发引导,得出相关结论: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马来群岛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3.师继续出示小组成员合作探究的问题:请大家观察下图思考,图示A、B两地气候的特点是什么?

世界地理之东南亚 教案-高中区域地理

世界地理之东南亚—教案 一、内容标准 课标要求:区域地理是高中教学的必要载体。 课标解读:基础知识是教学载体,不是主体,只是提供一个信息平台,在这里种地,种高中地理知识,收获高考成功。 二、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①通过填图,明确东南亚的位置、范围。 ②通过图表资料,了解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③通过图表资料,分析东南亚人口、城市、经济活动等人文地理特征。 ④运用相关资料,探索东南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2.目标解读: 本节通过探究“东南亚”,进一步总结研究区域一般方法与步骤,体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学生在分析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时,对如何构建问题的框架存在困难,对如何根据具体问题提出具体对策存在困惑。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与认知规律,结合课程标准要求,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通过图表资料,分析东南亚人口、城市、经济活动等人文地理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分析区域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学习目标:⑴通过填图,明确东南亚的位置、范围。 ⑵通过图表资料,了解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通过图表资料,分析东南亚人口、城市、经济活动等人文地理特征。 三、教学内容分析

1.本课时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世界地理”是“区域地理”的核心内容,“东南亚”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为复习区域地理提供了依据。在内容编排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内容 初中教材选取典型的“东南亚”为例,以“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可持续发展”为主线,突出了理论联系实际、人地协调、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理念。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而找出问题,探究原因,提出对策,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 3.版本兼容 各版本的侧重点不同,主要体现在内容编排上的的差异,鲁教版更侧重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图版更侧重对社会经济环境的阐述。 四、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位置和范围教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用学习亚洲位置、范围的方法分析其他大洲的位置和范围特点 教学难点:用身边或生活中的地理学会分析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2教学过程 (一)雄踞东方的大洲 1.认识区域,首先要认识区域的和。 2.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位置、位置和位置等方面加以描述。 3.读课本P2页图 6.1可以看出,亚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半球和半球。亚洲占据了大陆的大部分,北、东、南三面环绕着洋、洋和洋。 4.读课本P3页图 6.2可以看出亚洲的经纬度位置,亚洲北部的纬度达北纬度,南部达南纬度,经度位置大约在度至度之间。 5.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对、和等自然地理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 (二)世界第一大洲 1.亚洲包括大陆的大部分以及周边岛屿,面积万平方千米,几乎占世界陆地面积的。 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因为亚洲是世界上面积,跨纬度。 一、导入新课 教师:课件播放亚洲的景观图片(如喜马拉雅山、长城、富士山、泰姬陵等),你知道这些景观在哪个大洲吗? 学生:亚洲。 教师:同学们,我们提到亚洲的时候,你还能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预设:因为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了有关亚洲的资料,所以应该给他们在课堂上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言,最后可以总结:同学们知道这么多有关亚洲的知识,可还有不少知识是大家不知道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亚洲的知识,看看会有哪些新的收获。 设计意图:心中有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也是实际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用亚洲的景观图片激趣导入,用找同学启发引

地理教案-第二节东南亚

地理教案-第二节东南亚 地理教案-第二节东南亚 第二节东南亚 蚶江中学薛道通 一、课时:第1课时(共2课时) 二、教学目标: 1、识记东南亚的范围和国家,联系两大洋和两大洲的重要地理位置。 2、理解马六甲海峡位置的重要性。 3、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的比较。 4、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5、会读东南亚政区图、地形图、马六甲海峡图。 6、会利用东南亚地图分析地形特征和地理位置,培养学生观察、分判断的能力。 7、培养学生初步具有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热带气候的比较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四、教具:东南亚政地形图、亚洲气候图、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和投影仪、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https://www.wendangku.net/doc/3b100677.html,): (一)复习日本知识 1、在日本地图上指出四大岛 2、说出日本的特点 (1)多火山、地震。――为什么?(提问学生) (2)发达的经济――为什么?(提问学生) (3)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哪里――原因是什么?(提问学生) (4)日本的文化特点―――东西方兼容。 3、引入新课:日本工业现在很多都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去,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大家平时有没有注意到,家里用的日本电器,特别是松下电视,它主要来自哪里?――马来西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东南亚 (二)十字路口的位置 1、读图7.17东南亚在世界的位置和图7.18东南亚的地形

(1)完成P28活动1 (2)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3)分析它的位置是位于哪两洲和哪两洋。 (4)引入马六甲海峡的位置,完成活动2 2、同学们交流各自对东南亚的情况了解 通过网上收集的资料,每组叫一位同学读出自己收集的资料。 (三)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从与我国南方有很多相似,引入农业生产。 (1)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说明原因。 (2)是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读图7.22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分布。 说出有哪些农作物与其分布。 (3)总结出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4)分析产生的原因―――湿热的气候,引入热带气候 (5)完成P30活动1,2(教师逐步指导)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套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套)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七章 知识要点 第一节 、亚洲地理位置: (1)亚洲位于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面印度洋,北接北冰洋,西濒地中海。亚洲所跨的纬度约90度,经度约164度。 (2)亚洲西部以乌拉尔山脉、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部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连,东部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3)亚洲的面积为440万平方千米,是大洋洲面积的4.8倍,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2、亚洲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1)亚洲陆地平均海拔950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大、最低最悬殊的大洲,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低平辽阔——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 (2)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死海(海拔-400米)。 (3)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4)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部高耸,四周

较低,受地形影响,河流呈放射状流向。 3、亚洲的气候: (1)亚洲主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季风气候典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2)亚洲受地形因素影响,近海洋降水量多,内陆较少。 (3)东南亚是世界最大的水稻生产地,与夏季风密切相关。 (4)上海冬、夏季节的盛行风向改变影响气候: 冬季,盛行西北风,气候寒冷干燥。 夏季,盛行东南风,气候高温多雨。 4、亚洲分区:按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5、亚洲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总数超过35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60.5%。全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10个国家中,亚洲就有6个(东亚—中国、日本;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东南亚—印度尼西亚)。 6、人口众多加剧了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压力,成为亚洲部分国家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是亚洲很多国家都必须关注的问题。 第二节

第一节 东南亚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东南亚的位置,以及马六甲海峡的重要地理位置。 2、了解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地形及河流特点 3、了解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气候特点 能力目标: 1. 培养读图、绘图、填图及分析图表资料的能力; 2.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 通过指导学生使用地图,分析东南亚的重要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关系的分析,了解地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2、通过学生使用地图,提高学生的读图和分析图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2、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地形 3、东南亚的气候特点 5、教学难点: 1、通过分析地图和读图总结出东南亚的地形和气候特点。 2、能够分析东南亚的重要地理位置。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导入过渡】【课件展示】东南亚的国家图 提问:同学们,喜欢不喜欢旅游? 回答:喜欢。 讲述:喜欢旅游的同学有没有听说过新马泰旅游路线?新指新加坡,马指马来 西亚,泰指泰国。这条旅游路线就是从我们中国出发去泰国,马来西亚,新加 坡后回到我国境内的一条线路。那这几个国家都位于那个地区呢? 回答:东南亚。 这节课我们就来走进这个地区。 【课件展示】第二章第一节东南亚 认识一个地区,首先要了解这个地区的什么? 地理位置。 提问:地理位置包括哪2个方面? 回答: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课件展示】东南亚的纬度位置图 提问:说出东南亚的纬度位置? 引导回答:10?S~23.5?N 过渡,那么,它的海陆位置又是怎么样? 【课件展示】东南亚在世界上的位置。 提问:说出东南亚的海陆位置? 引导回答:北部是亚洲,南部是大洋洲,东部是太平洋,西部接印度洋。 讲述:从亚洲到大洋洲,最近的路线是不是要经过东南亚地区?从印度洋到太 平洋的船只最近的路线也要经过东南亚地区?所以东南亚是连接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课件板书】

高二世界地理东南亚教案

东南亚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东南亚的位置与范围。 (2)东南亚的自然地理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 (3)东南亚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地图,识记东南亚的位置及范围。 (2)通过读《东南亚地形图》,对比地了解东南亚的地形特点及河流特点,从而了解对人口、城市分布的影响。 (3)通过读《东南亚气候图》,明白东南亚的气候类型,从而了解其农业的分布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点,认识一个地区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情况。培养学生从综合的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区内差异,培养学生的区域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东南亚的地形特点。 (2)东南亚的气候类型。 难点: 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点对社会经济各因素的分布及其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图片分析法、比较法、讨论法 四: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展示东南亚各国的人文景观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新课教学: (一)东南亚的位置与范围 【活动】找一找 展示《东南亚的位置图》,让学生借用地图册把PPT图片中的各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找出来,由两位学生进行回答。并指出东南亚由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组成。 (过渡)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在自然环境上又有各自的特色通过对两个地形区的对比进而掌握整个东南亚的情况。 (二)东南亚的自然地理条件 展示《东南亚的地形图》,让学生通过讨论回答下面问题去发现其多在地形上的特点再进行归纳。 【讨论】 ①中南半岛上有哪些主要河流? ②这些河流大多数发源于哪里?

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套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套教案 篇一: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套第一节自然环境第 1 教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亚洲的位置、范围、政区划分以及地形河流概况。能力目标:1.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如学会读图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学会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区域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出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并分析其相互关系。 2.通过地图和资料,尝试从不同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发展发散思维。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探究意识和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亚洲自然风貌的学习以及用歌曲强化氛围,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于我们生活的大洲的自豪感。教学重点: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学会正确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教学准备:挂图、地形名称卡片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哪一个吗?你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哪一个吗?你知道世界陆地的最高点在哪吗?在哪一个大洲?你知道世界陆地的最低点在哪吗?在哪一个大洲?你知道中国在哪一个大洲吗?对,以上所有的答案都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大洲—亚洲。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的对象将由上学期通观全球,转向距离我们周边的世界越来越近的地理环境,从某一大洲,深入到某一政区,再具体到某一国家。讲授新课:一、世界第一大洲认识一个大洲,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那么,应当如何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 [活动]:p3 1.读图 6.1《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描述亚洲在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中的位置。(绝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 2.读图 6.2《亚洲的范围》,找出亚洲的纬度位置 [教师利用“亚洲地形”挂图进行确认] ①最北:81°n;最南:11°3′s; 3.读图6.2、6.3,你可以从哪些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小组讨论] 1.计算: a.跨纬度数(约92°,大部分在北半球,跨寒、温、热三带)b.地球上纬度相差1度,距离约110千米,则亚洲南北距离(10120千米) d.比较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 2.读图6.3《七大洲面积比较》,亚洲面积是多少,相当于几个欧洲和南极洲面积之和?(三个欧洲和一个南极洲面积之和)得出结论: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1.跨纬度最大(跨寒、温、热带) 2.东

七年级地理教案东南亚教案

东南亚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东南亚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也是学生在世界地理下册的区域地理中接触到的第一个地理区域,这一区域的学习结果不但影响到学生对本区知识的掌握,还关系到学生今后区域地理的学习,因此在本区域的学习中,不但要让学生学到关于东南亚的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培养学生利用地图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因此本区不但涉及到知识的掌握,更关系到学习方法的养成,因此在教材中的位置比较重要! (二)课标要求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对本节课的要求是使学生能运用地图说出东南亚的位置、范围,并认识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能运用地图和气候统计图了解东南亚的地形和气候特征;能运用地图说出东南亚的经济特征及其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和其区域的独特特征一一华人华侨聚居区及丰富的旅游资源。 (三)教学目标的确立 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南亚范围及其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的位置;了解东南亚的自然环境一一山河相间的地形、热带雨林和季风气候及其对农业的影响;东

南亚的地域特色及其旅游业!过程和方法:本节课通过大量图片和视频材料的引入,引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并以此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及自己收集到的相关知识,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认识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分析地形与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引导学生用联系的眼光分析问题,并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 (四)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 教学重点:1、东南亚范围及其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位置。2、东南亚的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3、热带雨林和季风气候的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4、东南亚的地域特色。 教学难点:热带雨林和季风气候的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本节课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图片和资料,而后为学生提供了相关的地形图和政区图,让学生直接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并在学生获取的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归纳总结,并应用自己得出的知识进一步分析理解下面的知识,利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并通过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和实例正确引导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并且注意提升和点拨学生的思路和学习方法。 (二)说学法:学生已经学过半年多的地理知识,在知识含量上应该已经有了一

世界地理复习专题-东南亚

第二篇世界地理 2.2东南亚 【学习目标】 1.阅读东南亚图,识记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2.理解东南亚地理位置重要性。 3.了解马来群岛地形特征及成因。 4.了解中南半岛的地形及地势特征,理解它们对该区域河流、人口、城市的影响。 【重点难点】 1.为什么马六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位于亚欧大陆与澳大利亚大陆、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在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之间,是这个“十字路口”的咽喉,载重通过能力25万吨,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2.有关中国的能源安全与泰国的克拉运河计划的问题 ①克拉地峡在什么位置?(马来半岛最狭窄处) ②克拉地峡对中国的能源安全有什么重要性?(缩短运距,实行能源通道多元化) ③克拉地峡对泰国和新加坡各有什么影响?(利于泰国增加就业和收入,提高国际影响;使新加坡收入减少,国际影响力降低) 【课前预习】 了解区域内的地理事物,并能在地图上了解其分布。 例1.读东南亚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大写字母所表示的海、海湾、海洋、海峡名称填在下列横线上: A_____,B_____,C_____,D_____,E_____, F_____,G______,H______,I________。 (2)将图中小写字母所表示的岛屿、半岛、群岛名称填在下列横线上: a_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f_______,g______,h_______, i______群岛,j______群岛。 (3)将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国家及其首都名称分别写在下面横线和括号内: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其中惟一的内陆国是______,有“万岛之国”之称的是_______,扼守马六甲海峡咽喉的国家是______。 (4)C岛的气候类型属于______,这里经常受_____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 例2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代号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岛、C____半岛、D____岛、E____岛。 (2)A岛的气候类型属于____气候,这里经常受____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 (3)近年来,因厄尔尼诺现象影响,A岛出现持续干旱,发生森林火灾,1997年7、8月,南半球____风越过A岛,随后受____力的影响,偏转成____风,使该岛大火的烟雾严重污染了B、C两地。 (4)B地是____(国家),有____海峡沿岸最大的港口,其支柱产业有石油化工、造船、____和____。

人教版新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地理区域划分的不同依据及相应的区域类型。2、知道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自然、人文原因。3、初步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 能力目标: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在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通过对家乡自然地理的了解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 2、宏观认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 地理区域的不同划分类型。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讲解法、提问法、读图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准备 地理图册、填充图册、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组织教学创设情景培养兴趣和自信心 1、学生活动:学生地理知识演讲及自己旅游到过的地方。学生点评同学的演讲。 2、课件展示我国东、南、西、北不同地区的景观图片,由学生说出差异。 3、知识检测———引出本课内容 师:请同学回顾上学期的内容 生一、生二:(略) 师:大家对上学期的内容掌握很好,那么作为地理区域划分与那些事

物有关?下面就是本节学习研究的内容 二、学习新课:地理差异显著(板书)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在阅读的基础上,提醒学生抓住关键表述: “无论选择哪个方向”和“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 2、将学生分成三组,通过阅读图5.1,分别讨论我国自南向北的气温变化及其景观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的降水变化及其景观差异、自西向东的地势变化及其景观差异。 3、总结: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4、讲述:植被是自然景观的组成要素,并具有指示自然环境特点的作用。提问:按照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变化规律,我国自然植被的分布呈现什么规律?(课件展示反应典型景观的植被) 得出结论:我国自南向北植被呈现雨林、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的有规律变化;北部自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依次分布着森林、草原、荒漠等植被类型。 5、总结:我国自然环境差异显著,并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6、讲述:在那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提问:同学们能说出我国农业、人口、城市、交通线分布的特点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怎样的分布规律?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补充、归纳。 7、提问:地理环境对我们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大家能否举例说一说? 学生阅读教材图5.2和阅读材料,并补充其他方面的案例。 8、讲述: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既反映在自然环境方面,也体现在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有些自然事物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的界线。提问:作为我国划分地理差异界线的自然事物,同学们能说出哪些?(秦岭、阴山、贺兰山等) 9、在这些可以作为划分地理差异界线的地理事物中,“秦岭—淮河”一线则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 引导学生对比教材图5.3和图5.4,提示他们从农田类型、主要农作物、作物熟制、居民特点、传统交通方式等方面加以比较。 10、讲述:“秦岭—淮河”一线在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理意义,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加以认识和理解。 三、活动巩固 1、引导学生完成“活动”第1题,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 2、引导学生完成“活动”第2题,了解“秦岭—淮河”一线在我国自然区划方面的重要意义。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东南亚》教案2

《东南亚》教案 设计说明:本课从学生熟悉的饮食作为切入点,由去东南亚引出四个问题,由这四个问题贯穿全课。学生围绕四个问题自主阅读教材并联系实际回答问题,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启发者和服务者。学习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十字路口”的位置时运用Flash演示,这种方法直观、形象、生动。为了加强学生对“十字路口”位置重要性的认识,引用了中国海军去索马里打击海盗这一事件,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联系实际的能力,激发了学习地理的兴趣。通过编故事记地名,有意识地引发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探究。教学中力争用多种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展师生双边活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东南亚地理位置并了解其重要性; 2.描述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列举东南亚的主要农作物种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读图,得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2.培养收集、整理资料及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因地制宜的人地关系思想,学习从国家利益角度认识世界地缘关系。 二、教学重点 东南亚“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三、教学难点 东南亚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 五、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从图中读出所需信息,对问题进行认识。采取谈话法,借助日常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 六、教学过程 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东南亚(屏幕展示课题东南亚),东南亚是个好地方,我告诉同学们东南亚有一种美食──东南亚香米(展示东南亚香米),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屏幕中的内容。同学们想,当你特别饿的时候,端上来一碗热气腾腾的带着茉莉花香的米饭,那多幸福

东南亚地理教案

7.2xx 教材解析】 我所讲的内容是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的《东南亚》,本章节注重国家地理的学习,对学生了解世界国家地理分布和自然特征有重要意义,为学习后面的知识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说明东南亚“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根据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分析东南亚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运用地理和相关资料说明一个地区特殊地理位置的方法。 2、学会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归纳某一气候类型特点的方法。 3、学会分析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树立各国发展经济必须因地制宜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世界的优良品质。 【重点难点】 一、重点 “十字路口”位置、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二、难点 通过分析东南亚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分析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教学方法】 活动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情学法】 初一的学生,读图、识图能力的基础弱,学生不一定能适应探究式的教学。设计畅所欲言、答疑解惑很必要,灵活教学,带动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地理的乐趣和意义。 【教学资源】 教材、多媒体、地图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 老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日本的工业发展和文化,那么请同学回答一下日本的工业分布? 学生:XX沿岸和XX沿岸。 老师:日本的工业发展对外依赖性强,商品对外出口率高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日本的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日本的生产率高,国内市场需求小,开拓国外市场是重要的举措。对外出售商品是经济发展必要的,所以商品率高。 老师:XX 的文化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日本文化具有浓郁的大和民族文化,又有强烈的西方文化。 导入新课: 老师:说到芭提雅、巴厘岛和马六甲这些地方,同学们会想到什么地方呢?也许有同学不熟悉,那么马来西亚呢?曼谷哪?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套)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套)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七章 知识要点 第一节 、亚洲地理位置: (1)亚洲位于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面印度洋,北接北冰洋,西濒地中海。亚洲所跨的纬度约90度,经度约164度。 (2)亚洲西部以乌拉尔山脉、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部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连,东部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3)亚洲的面积为440万平方千米,是大洋洲面积的4.8倍,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2、亚洲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1)亚洲陆地平均海拔950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大、最低最悬殊的大洲,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低平辽阔——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

(2)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死海(海拔-400米)。 (3)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4)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部高耸,四周较低,受地形影响,河流呈放射状流向。 3、亚洲的气候: (1)亚洲主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季风气候典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2)亚洲受地形因素影响,近海洋降水量多,内陆较少。 (3)东南亚是世界最大的水稻生产地,与夏季风密切相关。 (4)上海冬、夏季节的盛行风向改变影响气候:冬季,盛行西北风,气候寒冷干燥。 夏季,盛行东南风,气候高温多雨。 4、亚洲分区:按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5、亚洲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总数超过35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60.5%。全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10个国家中,亚洲就有6个(东亚—中国、日本;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东南亚—印度尼西亚)。 6、人口众多加剧了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压力,成为亚洲部分国家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是亚洲很多国家都必须关注的问题。 第二节 、东南亚的复杂地形:东南亚主要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组成。 2、马来群岛火山、地震活动相当频繁。印度尼西亚欧大陆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 3、东南亚是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太平洋之间的“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是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4、新加坡是著名的“花园城市”,新加坡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良港。

七年级地理下册东南亚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二章第一节《东南亚》教学设计 杨河初中舒问标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通过读东南亚政区图、马六甲海峡图,并做指图答题和填图练 习,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位置、范围和国家。 2.通过读东南亚地形图,了解东南亚的地形特征。并通过分析对 比河流流向等特点,说出其对地形特点、对农业、人口、城市分布的影响。 3.能运用地图,说出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4.能根据亚洲气候类型图,说出东南亚气候类型和分布范围,能 根据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分析东南亚气候类型的特点。了解东南 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5.掌握东南亚占世界前列的热带经济作物以及锡、石油两种重要 矿产的分布。 6.能根据位置等因素分析新加坡经济发展原因,了解华人华侨对 所在国的经济建设和我国经济建设做出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由东南亚旅游导入本堂课的内容。 2.用各种地图和相关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找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范围和国家,领会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3.让学生初步了解东南亚气候及特点。

4.学会根据地理要素分析地理问题。 5.用读图讲解和学法指导结合起来授课,由于出现地名较多都需 要落实,因此必须围绕着读图、问图、讲图进行师生互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读图获取信息,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培养学生从综合的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区域 分析能力,认识一个地区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人地关 系互相作用的地理道理。 3.了解东南亚经济特点及其发展民族经济的途径。进一步树立因 地制宜的观点,进而认识到一个国家要发展经济,必须独立自 主,坚持对外开放。 【重点】东南亚国家及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重要性 【难点】读图分析,总结归纳地理规律。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口说地理法、图绘地理法等 【教学用具】多媒体Flash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人教版地理东南亚教案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东南亚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和国家,掌握其地处亚洲与大洋州、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使学生了解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 以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3)使学生掌握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自然环境特点。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使学生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2)通过读图,掌握东南亚的自然环境:中南半岛的地势地形,河流的分布;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多火山,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通过读图,了解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 (4)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 (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自然环境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地理要素的联系观念。 【教学重点】 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山河分布特点及气候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读图分析东南亚的山河分布及气候特点和分布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知道东南亚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教学目标:了解东南亚地区的概况和自然地理特征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图练习】在东南亚图上填注:中南半岛、马来群岛、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加里曼丹岛、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马六甲海峡。在图中画出湄公河。 1、位置: 经纬度位置:90oE —140oE, 10oS-25oN 海陆位置: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2、范围: 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上的11个国家:缅甸(内比都)、泰国(曼谷)、老挝(万象)、越南(河内)、柬埔寨(金边)、马来西亚(吉隆坡)、新加坡(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菲律宾(马尼拉)、文莱(斯里巴加湾市)、东帝汶(帝力)唯一的内陆国:老挝(其他都是临海国或者岛国) 面积最大的:印度尼西亚(“火山国”) 国家大家族中新成员:东帝汶(2002.5 )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印度尼西亚(由13000多个岛屿组成) 3、居民 人种:黄 宗教:多信佛教;印尼、马来西亚:伊斯兰教;菲律宾:天主教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世界地理东南亚练习及答案

世界地理东南亚练习 [知识梳理] 一、概述 ) (1)范围(读图 1、组成:由甲和乙两部分。 2、国家:包括a b c d e f g h I j (二)位置 1、纬度位置:从东南亚的中部偏南穿过。从本区北部穿过,大部分位于热带。 2、海陆位置:(1)位于洲和洲之间,洋和 洋的“十字路口”。 (2)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海峡,是连接洋和洋的海上通道。 (三)地形 1、中南半岛,平原沿分布。是本区最大平原。

2、马来群岛多,平原沿分布。 3.图中②、⑤两地的外力作用方式分别是以和为主,各自所成的地貌类型主要分别为:、 。 (四)气候 气候类型分布地区特征成因 (五)主要河流(读图) 河流流经国家沿岸城市中国境内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六)居民 1、主要为人种,人口稠密,主要分布于。 2、华人、华侨的地区。 3、信仰教为主。印尼和马来西亚信仰教,菲律宾信仰教。 (七)经济 1、农业粮食作物的主要产区 世界上等热带经济物的最大产区2、著名矿产 锡矿带:中国—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尼 石油:分布和 3、经济:以输出为主。 二、主要国家 (一)新加坡 1、位置:海峡东端,是东南亚各国的中心。 2、城市岛国:贫乏,粮食和生活用水依靠。 3、经济:转口贸易,加工业(如) 旅游业为主。 (二)印度尼西亚 1、世界上最大群岛国家,人口主要分布于岛。 2、群岛分布两侧,为气候,多雨。 3、矿产和热带作物丰富,如等矿产在东南亚产量和出口居首位。

[效果评估] 1、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A、位于三大板块张裂处 B、位于三大板块挤压处 C、两大板块交界处 D、全球地壳最薄处 2、发源于我国,流经中南半岛的河流名称组合正确的是() A、红水河—红河 B、金沙江—萨尔温江 C、澜沧江—湄公河 D、怒江—伊洛瓦底江 3、与我国云南省相邻的东南亚国家是() A、越南、老挝、泰国 B、老挝、泰国、缅甸 C、泰国、缅甸、孟加拉国 D、越南、老挝、缅甸 4、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河流是() A、江河 B、湄公河 C、萨尔温江 D、伊洛瓦底江 5、关于东南亚的正确叙述的是() A、居民主要信仰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 B、北部与我国两广接壤 C、世界上油棕、咖啡最大产地 D、世界上最重要的稻谷产区 6、东南亚最重要的矿产是() A、天然气、石油 B、煤、铁 C、金、银、铜、锡 D、石油、锡 7、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A、泰国 B、缅甸 C、越南 D、老挝 8、世界是除新加坡外,华人、华侨占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是() A、泰国 B、马来西亚 C、缅甸 D、印度尼西亚

【K12学习】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节自然环境 地形和河流 知识目标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能力目标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亚洲的位置特点; 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准备 资料图片,幻灯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教学提示与建议 导入:点出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这个学期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通过一系列提问,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 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师: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 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纬度位置。 完成P3活动一 引导: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方位。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学生看图回答。 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完成P3活动二 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 提问: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

吗?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 过渡:让学生大致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顺承:亚洲不但所跨纬度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 从此图可以看出亚洲面积最大。 比较亚洲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亚洲东西距离最大。 小结:根据以上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亚洲的位置、面积、范围。 亚洲是世界大洲。 引导:由于亚洲面积广大,国家众多,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们根据地理方位的不同,又结合人文和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把亚洲分成几个分区,共有几个分区?中国位于哪个分区?再观察,同在东亚分区的还有哪些国家?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继续引导:其他的分区是不是都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国的哪个方位?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