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米有多长》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

《1米有多长》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

《1米有多长》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
《1米有多长》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

《1米有多长》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教科书通过设计动物游乐园买票的情境,引入1米,使学生体会学习米的必要性。教科书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由浅入深地提出了四个问题,引导学生逐渐形成米的长度观念。

【学情分析】学生对“米”并不陌生,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特别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经常会涉及身高。上节课“课桌有多长”的学习为本课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此时再进行“1米有多长”的教学,学生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基础都已具备。【学习目标】 1.在观察和测量活动中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掌握1米=100厘米,并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初步学会用米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测物体长度,能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在测量活动中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1.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掌握1米=100厘米,并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体会米的实际意义,能估测物体长度,并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教学资源】课件,米尺,1米长的红绸带,100根1厘米的小棒,卷尺。

【教法学法】演示法;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出问题

师:动物游乐园开业了,好多的小动物来玩耍。咦,长颈鹿被拦在了外面,这是怎么回事?

学生很快发现门口有一把尺子,看门员说:身高1米以上要买票。生:长颈鹿的身高肯定超过1米了,所以他得买票才能进去。

师:说得有道理。那1米究竟多长呢?今天我们来学习《1米有多长》。

设计意图:导入呈现课本主情景图,引导学生说一说图中的意思。通过“身高1米以上要买票”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二、合作探究,建立表象

1.认识1米师:你觉得1米有多长呢?举例说一说。

提示:让学生估计一下从地面到教师身体的哪个部位是1米,然后用标签在教师身上做标记。或者拿出课前准备的1米长的红绸带,让学生自己感觉够1

米了,就喊停,然后把它剪下来。

师:大家的感觉准确吗?不要着急,接下来我们来动手摆一摆,亲自验证下。活动1

要求:(1)同桌俩人合作,先拿出1厘米长的小棒,摆出10根。注意要一个挨着一个摆放。

(2)摆放完后用手比划,记着感觉,然后想象摆100根该有多长。

(3)找学生代表上台演示。

师:像这样,10根1厘米长的小棒摆在一起是10厘米,20根呢?20厘米……照这样摆下去,100根这样长的小棒连起来就是100厘米,也就是1米。

提问:这真的就是1米吗?怎样才能知道它的长度是不是1米呢?我这有个法宝,看,就是它(出示米尺)。

师:像量黑板、课桌、身高这样一些比较长的长度,用这样的尺量起来就方便多了。我们把这样的尺子叫作米尺。

活动2

要求:(1)同桌俩人合作,观察米尺。

(2)汇报:从米尺上你发现了什么?

(3)根据学生汇报,整理:米尺上有0、10、20……100这些刻度;也是把0刻度作为起点;每两个数之间间隔10厘米。

通过观察得出:1米=100厘米,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

师:现在可以用这个米尺来验证下刚才在老师身上的标记,是否是1米呢?(找学生验证:注意对准0刻度)同桌之间相互用米尺验证下剪下的红绸带是否是1米。

设计意图:此环节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估一估1米有多长,然后通过摆小棒的活动,由已经认识的单位“厘米”引出新的单位“米”——1根小棒长1厘米,100根这样的小棒接起来就是1米,既认识了米,又揭示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介绍米尺,一方面加深对米的认识,另一方面为后续测量做准备。

2.体会1米的实际意义

师:刚才在动物园门口贴的就是一把米尺,我们一眼看出长颈鹿超过1米了。现在我把这把米尺请到我们的教室(课前在教室前面贴好米尺),同学们想不想

来量一量自己的身高呢?

活动3

要求:(1)找2个身高不同的学生,再找另外2个帮忙测量。注意从0刻度开始,做好标记。

(2)再看一看1米大约到同学的什么地方,做标记。

提问:同样是找1米,为什么俩位同学标记的地方不一样呢?学生很快发现身高不同,1米所处的位置也不一样。

师:我们帮这两位同学在身体上找到了1米有多长,现在每个人拿出自己的米尺,也来找一找身边哪些长度大约是1米。

活动4

要求:(1)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看从脚到自己身体的什么地方是1米。

(2)把自己的两只手臂伸开,看伸到什么程度是1米。把自己的双腿叉开,看叉到什么程度是1米。

(3)请学生前后站成一排,看几个人的队伍长差不多是1米。

(4)汇报:学生结合刚才的活动说一说1米大约有多长。

设计意图:认识1米之后,通过量一量、比一比、说一说的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1米的实际意义,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3.小组合作,测量教室的长度

师:刚才呀,大家对1米的长度有了点感觉,想象一下,我们教室的长度大约有多长呢?我们的猜想对不对,还得靠数据说话。接下来分小组进行实际测量。活动5

要求:(1)4人小组合作。用卷尺测量教室的一头到另一头大约长多少米?

(3)汇报教室的长度:跟估计的比一比,看相差多少。

设计意图:学生对1米有了基本的认识后,开始用稍大些的长度单位“米”进行实际的测量。通过量教室的长,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长度单位“米”的表象,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想一想,填上合适的单位

师:现在你对1米的感觉越来越多了吧,闭上眼睛,再次回想下1厘米有多

长?1米呢?

打开课本53页,完成绿点4。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如果学生出现错误,就和实际的长度比一比。

设计意图:通过填空练习,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可以进一步厘清厘米和米的长度观念,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清晰的表象。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课本54页练一练:1——3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2.课下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米,并选择一些物体量一量长度,并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通过课本练习巩固长度单位的学习;课后作业是鼓励学生借助身边的物体帮助理解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使抽象的单位变得可以体验,并在反复实践中学会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以上练习都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把抽象的长度单位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的东西,帮助学生建立“厘米”和“米”的长度观念。四、回顾小结,梳理提升

师:今天的这节数学课我们开展了什么样的数学活动?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在课的结束,学生回顾梳理学习的过程,通过交流再次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我的思考】测量即“度量”,指用一个带单位的数值来描述可测量物体或现象的某一个属性,从而形成某个具有特殊含义的“量”。度量的核心要素有两个:度量单位、单位的个数即度量值。本节课学习度量的长度单位——米。度量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通过抽象得到的,是人思维的结果;另一类是借助工具得到的,是人实践的结果。显然《1米有多长》属于第二类,我设计的四个教学环节层层递进,注重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自主去观察、操作、交流。此外,还应重视学生对米尺的实际长度的观察,让学生借助这些感性认识建构长度单位“米”的概念。选课前,我对本次活动的主题“度量”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在对“度量”有了一定的理解后,方动笔开启教学设计。在此过程

中,我也有了自己的思考,梳理如下: 1.学生在学习中发展“度量”意识,需要要经历“猜想—验证—操作—归纳”这一过程。 2.通过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想象、操作、比较、表达等学习过程中发展度量意识。 3.度量长度的本质是度量两点间距离,利用工具是度量的核心技能。因此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感知测量的意义与使用工具的机会,使他们能够体会工具上的刻度的单位属性与精确度概念。度量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它是一条贯穿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主线。度量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经验积累的过程。因而在教学中,我们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积累丰富的工具测量经验,感悟度量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空间观念,形成数学抽象和直观想象的数学素养。

公开课秋天的雨的教案和反思

秋天的雨 【教材分析】 《秋天的雨》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名为写秋雨,实为写秋天。作者以秋雨为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缤纷的色彩,丰收的景象,各种动、植物忙碌的情景。描绘出了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作者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极尽描写秋雨的奇特、秋景的美丽、秋天的快乐。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通篇语言艺术化,给人以美感。【设计理念】 《秋天的雨》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课文如诗如画,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展示一个美丽、丰收、快乐的秋天。《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教学以读为本,让学生反复地读,充分地读,在读中感受语言的美,在读中感悟秋天的美,在读中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设计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正确处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紧紧抓住语言文字,进行能力培养,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的指导,力求使相互交融的三维目标在教学中有效达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读懂课文,感受秋天的美好。 3、积累好词佳句。 【德育目标】 感受秋雨的美,激发对秋天的热爱、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读懂课文,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余韵的美。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同学们秋天美吗?能用你知道的词语形容秋天的美景吗? 生回答完后,出示课件。 (什么样的秋天)描写秋天的词语: 天高云淡的秋天、绚丽多彩的秋天、五彩缤纷的秋天、快乐的秋天 2、师:秋天真美啊!我们一起美美的读一读秋天。

统编版一年级上册《升国旗》教学设计

《升国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囗、纟”2种偏旁,会用“多么”说话。 2、掌握本课所学生字,能够按笔顺准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3、让学生感受到升国旗是一种庄严的仪式,引导他们学会尊敬国旗,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规范书写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 让学生感受到升国旗是一种庄严的仪式,引导他们学会尊敬国旗,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揭示新课 1、(播放《国歌》)同学们,这个音乐你们都很熟悉吧,你平时会在什么时候听到它? 2、学生讨论交流,指名回答。(在升国旗时) 3、揭题:同学们说得太对了,升国旗演奏的就是我们的国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升国旗有关的课文。(板书:升国旗,认读生字。) 二、初读文本,感知文本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词。 2、听课文录音,学生小声跟读。 3、再次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课文生字词。读完后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认读,教师适时正音。提示:“国”是三拼音节;“升、中、红”是后鼻音。 (2)去拼音,开火车认读。

4、认识“囗、纟”2个偏旁。 三、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五中立正)你们还认识它们吗?让学生自由举手读,老师相机正音,并进行口头组词。 2.你学会了哪些生字?介绍一下你的好方法。学生自由识记,介绍方法。 3、课件演示会写字笔顺书写动画,学生书空。 四、精读文本,品读感悟 1、指导看图引读,出示第一句: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 (1)我们的国旗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图片:刘翔手举红旗。指导朗读: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当刘翔取得冠军后,把代表国家的五星红旗披在自己身上,多么自豪啊!你能用自豪的语气读读这句吗? (3)指导朗读第一句。自由练读,全班齐读。 2、指导看图,引读第二、三句。 (1)五星红旗,是我们自己的国旗,在升国旗的时候我们还听到了什么? (2)在国歌声的伴奏下,有谁认真观察过五星红旗是怎样升起来的? (3)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升得多高啊!在祖国的蓝天上空随风飘扬。多美啊!谁能把这样的美丽通过你带感情的朗读表达出来?(指名读) 3、学习第四、五句。 (1)升国旗的时候,我们小朋友应该怎么做呢?(立正、脱帽、敬礼) (2)“您”在这儿指谁?(国旗)为什么要用“您”而不用“你”?(表示对国旗的尊敬)“您”一般用在长辈或值得你尊敬的人身上,在生活中可以用“您”称呼哪些人?向国旗敬礼,表示我们尊敬国旗、热爱祖国。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新部编一年级语文上册《秋天》公开课教案

新部编一年级语文上册《秋天》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秋、气”等6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2个偏旁;会写“了、子”2个字和横撇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认识自然段。 3、结合生活观察,能用“秋天来了,什么怎么了”的句式说说秋天的景物。 教学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多媒体课件展示秋天的典型场景;独体字变偏旁的变化;几个独体字组成生字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1、请学生朗读课题,圈出课题中的生字“秋”,识记“秋”:教师一边出示卡片“禾”和“火”,一边描述:“禾姑娘遇上了火姑娘,头碰头脚挨脚,变成了秋姑娘。”请学生自由说一说,试着给“秋”组词,如“秋天、秋风、秋千”。 2、教师范读课文,请学生说说课文写了秋天的什么。请学生尝试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正确。 3、出示需重点关注的词语,齐读: 一(yí)片片一(yì)群一(yí)会儿排成个“一”(yì)字 凉了(e) 黄了(le)叶子(zi) 4、指名朗读课文,发现学生朗读的突出问题,教师及时予以正确的范读,纠正错误。 (1)出示词组“一片片叶子、落下来、一群大雁、往南飞”,请朗读较好的学生带领大家齐读,注意词组连读。 (2)教师出示词组所在的句子,男女生轮流齐读。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二、认识自然段,学习第一自然段 1、引导学生给自然段标序号。 (1)学生读课后第二题学习伙伴的提示。 (2)提问: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3)学生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出示第一自然段,引导:秋天来了,什么发生了变化? (1)请学生圈出相关内容:天气、树叶。(随机板书:天气、树叶) (2)认读生字“气”,给它找找朋友,组一组词。 (3)引导学生对比说话。 ①夏天,天气炎热,人们最喜欢做些什么?(吃西瓜、吃棒冰、游泳、吹电扇、待在空调房间里…) ②秋天来了,天气(凉了),人们(不用吃西瓜、棒冰消暑;不敢下水游泳;不需要吹电扇…)。 (4)多媒体展示夏天和秋天不同的树,让学生说说树木的变化。 (5)随机学习生字“片”:请学生组词,积累应用,说说“一片( )”。 (6)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树、叶”。

秋天的雨 公开课优秀教案

11、秋天的雨公开课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钥、匙、趁”等8个生字。会写“盒、扇、邮”等10个字。能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教学重点 1、“爽”“柿”的字形,“扇”“梨”“粮”的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1、能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体会作者在谴词造句方面的特点。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让学生在父母的带领下到户外去感受秋天,还可查阅资料从文字图片上去感受秋天。 一、课题导入: 1、师:同学们小时候我和你们一样,常听大人们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夏天还没走远,..小雨点就蹦着跳着把秋天给我们送来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秋天的雨,板书课题。(书写“雨”字的时候)你瞧,小雨点儿一滴一滴地落下来啦,一起把课题读一下,生读。 2、师:,大家读了课题就明白了课题写的是秋天的—— 生:雨 二、复习生字 1、师:昨天老师让小朋友预习了课文,生字一定都会认了,下面我们就来响亮地读一读这些生字。好不好? 生:好 2、师:请看屏幕。 出示生字:凉爽。 3、师:谁会读?(指名) 4、师:爽字读起来很容易,写起来可不太容易,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写一遍,用心记住他的笔顺,先写四个小X,再写一个人字托住他。第二行 生:扇子,扇哪扇哪, 5、师:真好!同一个生字在两个词语中读音是不一样的,这叫多音字。一起来读一读。. 6、师:第三行 生读“衣裳,喇叭,钥匙。认读。 7、师:这一行词语中后一个字都是读轻声的 生读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师:钥匙啊,很常见,也很神奇,拿着它轻轻一转,一扇扇大门就打开了。

升国旗教案教学设计

升国旗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是一首诗,三句六行,押韵上口,好读易背。第一句是说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第二句是说在升国旗时要奏国歌;第三句是说在升国旗时,我们要肃立,净利,这是因为国旗代表着我们的国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认识2种笔画。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让学生知道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电子琴 教学模式:激趣教学法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音乐吗?现在老师让你们听一首曲子,听完之后告诉老师,这首曲子的名字叫什么?(教师播放音乐)谁来告诉大家这首曲子的名字是什么?对,是《国歌》。 你们在什么时候听过国歌呢?对,在每周一升国旗的时候。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就是《升国旗》。(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纠正读音 1、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2、检查朗读情况——指名读——指名评价。

3、再读课文读,边读边想课文有几句话? 三、细读课文、指导朗读 1、学习第一句话。 指名读第一句话。五星红旗就是我们的国旗。谁能说说你脑海里的国旗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边说,教师边板画)课前老师让你们搜集了五星红旗的一些资料,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学生互相交流) 听有关歌唱国旗的歌曲,加深学生的爱国情感。 有感情的朗读第一句话。 2、学习第二句话。 让学生观看北京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边看边听边想边记,看完之后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重点指导朗读“高高升起。” 3、学习第三句话。 每周一我们学校在升国旗的时候,你们是怎么做的?课文里是怎么说的? 这里为什么是向“您”敬礼?而不是向“你”敬礼呢?指导学生用“您”说一句话。 重点指导“立正”和“敬礼”。 四、通读全文、加深情感 1、自由地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2、指名读——指名评价 3、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评价 4、师生赛读

秋天的怀念公开课教案(供参考)

《秋天的怀念》教案 教学目标: 感受母爱的博大、宽厚和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 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学习在磨难中成长的坚强的品质; 学习作者运用细节刻画人物和运用色彩烘托情感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感受母爱的博大、宽厚和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 教学难点: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学习在磨难中成长的坚强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一、教学导入 ? 有这么一位儿子,活到最狂妄的年纪忽然残废了双腿,痛苦、绝望充斥在他的心中,命运的琴弦似乎已经断去。然而他的母亲,自己身患重病,却只是一味细心呵护沉浸在命运的打击中不能自拔的儿子,帮他树立对生活的信心,希望他坚强的活下去。母亲早已在那个秋天去世,多年之后的又一个秋天,儿子还好好地活着,然而直到此时他才理解了母亲对他的爱!怀念、忏悔、内疚种种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他用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地怀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儿子写的关于他和母亲在秋天的故事《秋天的怀念》 板书“秋天的怀念” 这位母亲的爱我们是懂的,但对于儿子的痛,也许我们未必感同身受。下面请同学们静心聆听老师朗读,好好体会这个秋天的故事。 活动一:静心聆听,整体感知 1、文章写了一个么故事?(人物+事件) 生:我,双腿瘫痪后,脾气变得暴怒无常的表现; 病重的母亲,既要忍受身体的痛苦还要小心翼翼地照顾双腿瘫痪的我 母亲多次邀我去赏花,我拒绝了,最后同意的一次母亲因病重去世未能如愿,成为了终身的遗憾 母亲在去世前还在惦记着我和妹妹 秋天,妹妹推着我去赏菊,明白母亲要我和妹妹好好活的意义 师:同学们都找得很细致,老师总结大家的发言其实就是:文章记叙了重病缠身的母亲精心照顾瘫痪的儿子,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体现了母亲对儿子真挚无私的爱,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之情)。 板书设计: 我双腿瘫痪 母亲邀我看花 母亲病重 母亲再次相邀看花 我和妹妹去北海看菊花

优质课《军神》教学设计与反思

优质课《军神》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军神》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一篇课文。这篇文章记叙了刘伯承将军年轻时有一次眼睛负伤后,坚决不用麻醉药,忍受巨大疼痛接受手术治疗的故事,表现了“军神” 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般的意志。课文共6 个自然段。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为“求治-- 术前-- 术中-- 术后”几个部分课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并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展示人的精神面貌。这样的写作方法可让学生在读中细心体会,逐步领悟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1)学会本课的13 个生字,认识3 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年龄、土匪、拒绝、麻醉剂、施行、勉强、过奖、诊所、惊疑、从容镇定、目光柔和、肃然起敬。 (2)读懂描写人物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以“自渎、感悟、质疑、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课程资源的熏陶下,让学生体会刘伯承具有钢铁般的

坚强意志,要学习他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教学重点 1、根据提示读出语气、语调。 2、理解刘伯承为“军神”的重点语句,体会刘伯承坚 强的意志。进一步学习快速阅读课文。 教学准备查找关于刘伯承的资料,了解刘伯承的生平。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出示本课生字,读一读,并组词。 2、学生互相说说易错的字:容易少横的字:龄醉容 易多横的字:哼 注意字的笔顺:匪 二、谈话导入新课。 军神,好响亮、好威风的称呼,为什么要称他为军神呢? 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指名读课文,思考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来叙述事情的? 板书: 手术前(1-10) 手术经过(11-17) 手术之后(18-26) 2、出示自学提示,学生默读思考:

《秋天的雨》公开课教案(精编版)

《秋天的雨》公开课教 案(精编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秋天的雨》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试着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兴趣和感情。 3.训练词语及口语表达,积累好词佳句。 一、复习导入 1.师:孩子们,炎热的夏天慢慢过去,秋雨带着温柔和清凉,轻轻地,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让我们再次伴着绵绵的秋雨去感受秋天吧!(板书课题,雨声轻轻响起)听,秋雨来迎接我们了!来,轻轻呼唤她的名字—— 2.生齐读课题:11《秋天的雨》。【读课题】 3.师:看听到大家的呼唤,秋雨滴答滴答洒下来啦,变出了很多生字雨滴。来复习一下吧。 清凉留意炎热邮票凉爽菠萝气味丰收 扇子仙子柿子香甜粮食加紧杨树 生字:一起来、这排请女生读、男生来。【各种方式读】 师:雨滴还带来了一些很可爱的词语,谁能读一读?【指名读】轻轻地香香的甜甜的厚厚的油亮亮的 师:观察一下,这些词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他们叫做叠词,读起来朗朗上口,让词语更富有表现力。来,一起读。

谁能说一说类似的词语? 师:接下来这组词语也很神奇,它可以带动作读哦。做好准备,开始读:C.扇哪扇哪飘哇飘哇你挤我碰频频点头 二、自读:整体把握 1.师:好了,通过了秋雨的生字测验,赶紧坐端正,向着秋天出发吧!打开书P42,认真听课文朗读。边听边想象画面,秋天的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教师配乐朗读】 2.师:听完了,谁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秋天的雨( 生自由说:神奇、好玩、神秘) 3.师:哦,神奇你能用书中的句子告诉老师秋雨神奇在哪里吗(生寻找句子)还有吗? 4.师:诶,大家发现了吗?几位同学找到的句子连起来,其实就是一首小诗哦!一起来读读吧!(齐读)【齐读】 三、品读:入境悟情 板块一:感悟秋色美 1.师:多可爱的句子呀。那如果老师说,其实呀,小诗里每一句话都隐藏着一个有趣的秘密,你们信吗?不信啊,一起去找找!自己小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秋雨姑娘都给谁涂上了颜色?你最喜欢哪种呢?【自读】(学生读、划本段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师板书:颜色)

《升国旗》(苏教版小学语文一上教案)

《升国旗》(苏教版小学语文一上教案) Raising the national flag

《升国旗》(苏教版小学语文一上教案)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 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 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 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 修改调整及打印。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出示书本插图)小朋友们,请看屏幕。想一想, 这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用完整的 话说:早晨,在学校的操场上,小朋友们在升国旗,大家立正, 向国旗敬礼) .师:每天早上,我们学校也要升国旗,那我们升国旗的 时候,你还能听到什么呢?(国歌声)那个时候你是怎么做的?(分别请请一位少先队员和一位普通学生回答)(用完整的话说:升国旗的时候,我们还听到国歌声,我们排着队伍,立正,向国 旗敬礼) .揭题 师:小朋友们回答的真好,这就是我们升国旗时的情景。 (录像:升旗仪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板书课题:sheng guo qi 升国旗)

领读课题,齐读,(提醒学生:“升”是后鼻音) 二、初读指导 师:“升国旗”就是把国旗高高地升上天空。下面我们就来学学这一课。先请小朋友们把书本翻到第~页。 教师泛读课文 师:先认真听老师把课文读一边。请你们仔细看着课文,听清楚每个字的读音。 学生自读课文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自己在下面看拼音轻声读课文,把你还没把握读好的字上面画个记号。 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师:同学们已经把课文自己读过一边了,都读会了吗?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看你到底会不会了? (1)出示生字词:(逐个出现 ǔ xīng hóng qí wǒ men guó qí 五星红旗我们国旗 ēng qǐ lì zhèng jìng lǐ 升起立正敬礼 指名认读,相机纠音。 后鼻音:星、升、正、敬 轻声:们 (2)齐读生字词。

《秋天的怀念》 - 公开课获奖教案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教学预设: 1.在“秋天”的故事中,理解“母爱”的内涵。 2.在“怀念”的情意中,感受“爱母”的思绪。 3.在“秋天的怀念”中,获得“好好活”的思考。 教学层次: 走进母亲怎样的好好儿活; 感受作者怎样的好好儿活; 思考我们要怎样好好儿活。 教学步骤:走进秋天——读出味道 走出怀念——读出思考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一定知道这是什么吧?看到这轮椅,你会想到什么?这个轮椅上坐着这样一个人,他叫史铁生。史铁生是当代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在他21岁的时候突然得了一场重病,导致高位截瘫,从此他只能坐在轮椅上。也就是在那一年,他的母亲也去世了。这么多年,他一直深深地思念着自己的母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秋天的怀念》,去感受作者对母亲那最深切的思念。 二、探讨母爱的内涵 (一)走进母亲自身的“好好儿活”。 1.师:现在请孩子们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写到了几次秋天里看菊花。 生:两次。第一次没有去成,第二次去了。不过是和妹妹去的。第一次母亲要推着他去,没去成。 师;这是为什么? 生;他双腿瘫痪,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师:是啊,作为21岁的年轻人,本来是活蹦乱跳的年纪,突然高位截瘫,自然受不了这个打击。我们来读一读他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时的句子。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生:“双腿瘫痪后……”(学生读的好)

师:(引读课文,进一步深化)望着望着北归的雁阵,他会——生:把眼前的玻璃砸碎;师:听着听着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他会——生:猛地把东西摔向前面的墙壁。 师:还有呢,妈妈要他去北海看菊花,他喊着——生:不,我不去,我活着有什么劲! 4.当时的史铁生仅仅只有21岁,多么美好的年华啊,有多少事情可以做啊!可是现在我却没有了双腿,我活着还有什么劲? 所以:我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我——————————————————————。(课件:扩充句子训练)生1:……我会想起小时侯像落叶一样尽情飞舞的情景,可是现在再也不能像落叶一样飘飘洒洒了呀,我活着还有什么劲? 生2: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我不禁暗暗流泪,我的命运就像那落叶一样唰唰啦啦落地死去。 小结:是啊,原来活蹦乱跳的,现在却突然只能坐在轮椅上,面对这样天大的打击,此时的他的确很痛苦,发再大的脾气我们都可以理解。 6.那当时母亲的身体状况又是怎样的?请大家也找出课文相关句子读给大家听。比如: a.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的肝常常疼得她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b.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c.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 d.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7.母亲得了肝癌,已经是晚期。有没有同学知道得肝癌的病人的疼痛滋味的? 8.这些痛苦她的儿子知道吗?除了外人不能知道的疼痛,更重要的是病人清醒地知道她即将要死去啊。然而,即使面对死亡,母亲有没有把玻璃砸碎?有没有把东西摔向墙壁?有没有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教师问一句,学生接一句)史铁生的发怒我们都可以理解,母亲的发怒我们更可以理解啊。可母亲为什么没有那样做?(“为了儿子着想”) (二)、走进母亲的让儿子“好好活”。 1、请大家再仔细读读课文,看看哪些地方说明母亲一切都是为了儿子?

比例尺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比例尺》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比例尺。 2、通过观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并且知道什么是图上距离,什么是实际距离。 3、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4、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2、利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地图,简易建筑图纸。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今天,老师要测试一下同学们的反应能力,你们准备好了 吗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单位转换”) 2、学生集体回答。(个别难题,教师引导计算,并且提问学生:你 是怎么想的注意学生的鼓励表扬) 3、创设情境 (1)师:今天我们班的两位同学产生了一场争论,你们想知道是 怎么回事吗 (2)学生情景表演。(师播放动画) (3)通过刚才的观看,你们会支持哪一位同学呢你有什么办法把 操场画进本子吗 生: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 (4)教师:你的想法很对,那你打算在本子上用多长的距离表示 操场的长80 米,用多长的距离表示操场的宽60 米 生1:用8 厘米表示80 米,用6 厘米表示60 米。(板书) 5)其他同学认为他说的对吗我们一起来表扬他 4、师:现在,在我们的黑板上出现了两组量,这两组量中,哪组是我们画在图 上的距离(8 厘米和6 厘米)哪组是实际生活中的距离(80米和60

10.升国旗(教案)

10.升国旗(教案)

《升国旗》教案 设计说明 本课的教学以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识字教学仍以学生的学习为主,采用多种方法识字;在扫清文字障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对国旗、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写字指导,本课有4个独体字,指导书写时巩固字形,提示、范写易错的笔画和不容易写好的字。 学前准备 1.教学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了解有关国旗的知识。(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升、国、旗”等11个生字,认识“口、纟”等2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会认、会写生字。 学前准备 1.教学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了解有关国旗的知识。(学生) 教学环节导案 一、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新课。

(用时:6分钟) 1.谈话导入:同学们,每个星期一的早晨,全校师生都会一起开展一项什么活动?在这项活动上会做哪些事? 2.你了解国旗的哪些知识?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生答:升国旗、在升旗仪式上会开展旗手升国旗,师生行注目礼,生行队礼、唱国歌…… 2.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3.学生齐读课题。 1.给下列汉字注音。 升旗 歌起 么美 丽中 立红 国 2.比一比,再组词。 二、自主学习生字。(用时:15分钟) 1.请大家自由地借助拼音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用铅笔圈出要求会认的字。 2.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及自己的识字经验自主识字,给每个生字口头组两个词,并说说是怎样记住它的。

3.同桌互相检查识字,并交流识字的方法。 4.全班交流:认读生字及识字方法、强调:拼读时注意平翘舌、前后鼻音的区分、认识2个偏旁。 5.巩固识字(课件展示生字)。 (1)自由认读后,同桌相互抽考; (2)开火车认读。 (3)小组竞赛读。 (4)全班齐读。 1.边读边圈画生字。 2.独立识字、组词。 3.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4.全班交流识字。 5.多种方法巩固识字。 三、诵读课文,巩固识字。(用时:15分钟) 1.配乐示范课文,读时要带着对国旗的敬仰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示范朗读,读一句让学生跟读一句,提醒学生注意:读时发音要准确、节奏要合适、轻重音要恰当。 3.学生自由朗读、朗读时提醒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悟。 4.让学生反复朗读,以达到流利的程度。 1.认真听范读,感受国旗的美丽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跟老师读,读的过程中注意发音、节奏、轻重。 3.自由朗读,注意朗读技巧和朗读中情感的把握。

秋天的雨公开课教案及反思(1)

秋天的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读准课后的字音,了解词义。 情感目标: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秋雨的奇特,秋景的美丽,并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初步感受语言文字之美。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句感受课文中描写的秋天的美景;初步感悟作者表达方式的多样,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观树叶,导入课题。 1.同学们,今天老师来了一份礼物,你们瞧!(老师出示两片树叶,一片绿一片黄。)看到了这礼物你想说点儿什么? 生:绿色树叶是夏天时候,黄色是秋天的落叶。、、、、、、 2、对了,今天老师带你们走进秋天。(出示秋天图画的风景课件) 3、秋风送爽,送来一陈陈的寒意,带来了绵绵细雨。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的雨。(板书课题:11、秋天的雨)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进行了预习,今天老师就来检查一下。 (多媒体出示词语) 2.解决了生字新词的问题,下面老师就邀请同学们一起走进秋天的雨。大家一起齐读课文,边读边认真感受一下,秋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齐读课文) 3.同学们读得真投入呀!小脸上还洋溢着微笑。那大家就一起来说说秋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三、深入文本、细读品味。 同学们对秋雨的印象真好啊!让我们接着学习课文跟秋雨走得更近些吧。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朗读给大家听听。 2.你读出了什么?为什么说是一把钥匙呢? 夏天是多么的炎热,而秋雨的到来打开了秋天的大门,迎来了秋天,它为我们带来了清凉和温暖,多么神奇呀! 3.秋天就是这样趁你没留意,不知不觉地、轻轻悄悄地来了。谁能带着这种感觉把这段话读一读。 (二)学习第二自段 1.秋雨带着我们穿过了秋天的大门,我们首先能看到了什么呢?

升国旗教学设计

2、升国旗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由拼音认汉字。 (2)学习生字,指导书写“升、我、立”。 (3)理解笔画:提、斜钩 2、过程方法目标: (1)通过拼读音节,理解汉字;通过书空、描红、临写等方式分析汉字笔画、笔顺等方法,掌握生字; (2)通过播放视频,让生切身感受五星红旗是怎样升起,感受升国旗、放国歌时庄严肃穆的气氛,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明确今后在每周一升旗时应如何做; (3)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设置情境,在情境中读文、读句,体会感情及启发教学等方式方法。 3.情感态度目标: (1)在热爱祖国的情感的支配下,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知道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知道国旗的象征意义; (3)喜爱我们的国旗,对它有无比的崇敬感,对祖国是无比的热爱,产生强烈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掌握“升、我、立”准确的笔画笔顺; 2.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读准9个生字的字音;以准确的写字姿势,执笔、使用方法准确、规范地书写;认清笔画笔顺。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我们每个星期一的早上都会排着整齐的队伍到操场上做什么?(升国旗) 2.今天我们就将学习课文第2课《升国旗》 (1)多媒体出示课题,同时板书课题2.升国旗 (2)指名学生课题;(提醒:“升”后鼻音、翘舌音)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轻声读读课文,要先读拼音,再看拼音下的字,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五星红旗国歌升起我们立正敬礼 (2)指名读,正音。 (3)去掉拼音认读。 三、细读课文: 1.听课文朗读,看看文中一共几句?(这首诗一共三句话) 2.学习第一句: (1)出示课文第一句话: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 让学生自己读一读,告诉大家:我们的国旗是什么旗? (2)指名生读句,并比一比谁读得好,同时师指导提醒:men 是轻声,没有声调! (3)让生描述:五星红旗又是什么样? (4)师进一步介绍五星红旗。 (5)体会感情:五星红旗既然代表的是我们的国家,那它伟大不伟大?(伟大)那人对它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热爱它,感到

故都的秋》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舞阳一高语文组史延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品味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 学习文本抓景物特征写景的手法 2.过程与方法 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方法 整体感知——朗读品味——鉴赏评价——实践创新 四、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 五、设计思路 作者眼中,“悲凉”是美好的,哪怕是秋天带来的死亡都是美好的,作者感受到的秋的衰败、秋的死亡,其实就是一种人生的感悟,一种对生命的认识,因此在作者看来,这是一种人生享受。反映出作者的高雅的人生境界。本课设计紧扣“清、静、悲凉”,结合自己的感受品味写景文字的特点。 六、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感受到的是壮丽;杜甫登高,远望“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景象,感受到的是悲凉。柳永在“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秋雨里,感受到的是凄苦。由此可见,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达夫对于“故都”的秋又寄

予了怎样的情怀呢?我们一起来评赏、探究一下郁达夫写于七十年前的一篇散文——《故都的秋》。 (二)、整体感知 作家作品简介:郁达夫和郁达夫优美、颓废、伤感和灰冷的文风。 (幻灯片显示资料,老师给予介绍。) (三)、解题 从标题看作者的情感倾向和文章的风格: “故都”二字意味着北平不再是垂拱天下的政治中心,亦非京都繁华之地,但还是拥有数百年辉煌的历史文化的旧都。 “故都”与“秋”所组合的标题,既让人肃然感受到故都的苍凉和凄清,也会很自然地读出作者心中对这座历史名城的珍爱、赞叹及深情的眷恋和向往。 (出示幻灯片) (四)、鉴赏 1.故都的秋的总体印象? 清——静——悲凉 2.给文中出现的5幅画分别起一个名字? 小院清秋——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斜阳——清秋佳果 3. 作者用一支生花妙笔,把浓浓的秋味展现得淋漓尽致,但作者觉得这样仍然意犹未尽。因此在第13段,再次提到了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与前文呼应,并运用形象的比喻,以排比的句式进行鲜明的对比来体现两者的不同。 南国的秋本体北国的秋 甘甜可口黄酒白干清香后劲足 如回味不永 秋之内蕴 食之有味稀饭馍馍有味耐饥不浓易饿如秋之隽永味美细腻鲈鱼大蟹可大快朵颐玲珑如意跋涉千万里剔刺而食黄犬骆驼得秋之爽气逗玩邀宠有秋之辽阔4.本文的结构:

unit5_let's_eat公开课教案设计和反思.doc

Unit 5 Let's eat 教案背景 1、而向学生:小学 2、学科:英语 3、课时:三年级上册Unit 5 Lefs eat part A Lefs learn & Lefs do 第一课时 教材版本:PEP 教学课题 Unit 5 Let's eat part A Let's learn & Let's do 学材分析: 本课时为小学英语PEP教材三年级上册Unit 5 Part B中的Lefs learn部分,主要围绕“food” 这一话题展开,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如何表达自己喜爱的食物以及为别人提供或请别人吃东西时的表达语,尤其是能在一定的情境下会用Here you are. Have some ...和别人交流沟通。另外,Lefs play部分是在实物展示和识别过程中,鼓励学生反复说出I like删掉hot dogs 改为(some juice). I like 删掉hamburgers 改为(egg& eggs)原因用新PEP 教材.I like some milk. Hike bread.等以达到巩固本课学习内容的目的。 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在全单元中所处的位置比较重要,和Lefs talk部分共同构成了本单元的主体。所以,我把本节课的学习重点确定为:在多媒体课件、实物、图片的帮助下,能听懂、会说、会认读本课时有关食物的4个单词egg, bread, milk, juice,做到发音清晰、语音语调正确。 学情分析: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Part A Lefs learn和Lefs do为第一课时,本节课初步掌握了egg, milk, juice, bread的听、说、读、写以及初步了解了复数形式eggs,不可数名词juice milk bread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I like some juice ...”是单词教学的拓展和延伸。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为了切实掌握学生的情况,我采取课前调查的方式对本班学生进行了调查, [学生情况]本课的教学对象为三年级学生。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爱表现自我, 乐于表达。他们对直观、新颖、有趣的内容感兴趣,喜欢参与游戏、竞赛等趣味活动。 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的分析,我发现: 学生对于西方食物非常喜爱,对于本节课操练单词的句型I like???..,已经有75%的学生掌握,而Here you are的答语,己经有80%的学生掌握。 因此,I like...和Here you are,不能成为本节课的难点,据以往教学经验和通过对学生进行了解,我将本节课的难点定为:egg, milk, bread和juice四个单词的发音;初步了解可数名词复数形式:eggs. 学习目标: 1、在多媒体课件、食物、图片的帮助下,能听懂、会说、会认读本课时有关食物的4个单词egg, milk, bread 和juice

部编版《秋天的雨》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秋天的雨》优秀教学设计 《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我准备了以下部编版秋天的雨优秀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钥、匙”等11个生字。会写“盒、颜、料”等13个字。能读写“颜料、邮票、淡黄、一曲”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到秋天的雨,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3.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好课文。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感受课文中描写的秋天美景,体会作者对秋雨的喜爱之情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钥、匙”等11个生字。会写“盒、颜、料”等13个字。能读写“颜料、邮票、淡黄、一曲”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秋色,激趣导学。 1.教师引述:这儿有几幅画面,想让同学们欣赏一下,并说说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好吗? 2.(课件出示2)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教师一一出示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展示课件。 3.引导交流,唤起情感: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4.学生交流看法和感受。 5.想象导学: (1)请发挥一下你们的想象力,说说是谁把美好的秋色带到我们的眼前? (2)有位朋友觉得是那清凉而又温柔的雨把秋天带给了我们。(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在他的眼里,那细细的雨犹如一位变幻神奇的魔术师,想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吗? 二、读通课文,认识字词 1.提出自学要求:(课件出示3) (1)框出生字,在生字框中给生字注音。 (2)标出段号,读通句子。把理解的或不理解的字词、句子标上记号,以备

《师说》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师说》教学设计及反思 《师说》教学设计及反思老藤新园 《师说》教学设计及反思 网络 师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传、师、从等多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积累也、则、于、乎、所以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正确认识文中有关尊师与重道的观点. 3.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读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抗战的精神和勇气. 2.培养学生尊敬师长。虚心求教的美德. 1.学习第二段,掌握对比说理的方法. 2.准确把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师与道的实际内涵. 3.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从传道的高度去认识韩愈反对流俗见解的巨大勇气和斗争精神. 教学方法 1点拔法(对学生通过自读,自解、自悟等方式解读课文时留下的问题进行启发和点拔) 2.激疑,讨论法(教师对文章内容进行激疑,开启学生思维,然后学生充分讨论后明确。(如对文章思路的疏理,及师道问题的理解) , 3.探究阅读法(如对本文中心论点的探究) 多媒体投影,录音机和课文朗诵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疏通文中字词句,整体把握文章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出示投影: 由魏骨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 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界怪聚骂,指日索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擘擘而东,如是者数矣. (节选自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学生看过投影后,教师导入)同学们,当今社会尊师重教蔚然成风.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

秋天的雨-教案(一等奖作品)讲课讲稿

秋天的雨 洋澜小学:宋春燕 课文解读: 《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语言优美华丽,富于诗情画意。作者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雨想象成能打开秋天大门的钥匙;把秋天里树木、田野、菊花颜色的变化,想象成是秋雨给涂上的不同的色彩;把秋天果子成熟的香甜,说成是秋雨带来的气味; 把动物准备过冬,想象成是秋雨送来了信息……作者贴切地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方法,语言清新、优美,使文章充满了感染力,有利于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感受语言的具体形象,体会秋天的美好。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展开想象,感受秋天的美好,感悟语言的优美。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对秋天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语言的优美,感受秋天的美好。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环节 一、导入课题 1、师:孩子们小时候我和你们一样,常听大人们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夏天还没走远,秋天的小雨点就蹦着跳着把秋天给我们送来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秋天的雨,板书课题。

师:雨字读得多响亮啊,让大家一听就明白了课题写的是秋天的生:雨 师:一起来响亮地读一读吧。 生响亮地齐读课题。 师:昨天老师让小朋友预习了课文,生字一定都会认了,下面我们就来响亮地读一读这些生字。好不好 生:好 师:请看屏幕 二、认生字 1、凉爽。认读,书空,(爽字读起来很容易,写起来可不太容易,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写一遍,用心记住他的笔顺,先写一横,再写四个小X,最后写一个人字托住他) 师示范:田字格(爽) 2、扇子,扇哪扇哪,(两个扇的读音区别,指导读好多音字。 师:第三行 3、生读“衣裳,喇叭,钥匙。认读。 三、听课文整体感受。 老师:钥匙啊,很常见,也很神奇,那它轻轻一转,一扇扇大门就打开了。 秋天的雨也是一把神奇的钥匙,它为我们打开了什么呢? 1、我们一起来聆听这篇优美的课文,在听的同时同学们感受一下,秋天的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升国旗》教案

10、升国旗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认识“升、国”等11 个生字和国字框、绞丝旁2 个偏旁; 会写“中、五”等4 个生字。 2. 正确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国旗的含义,知道升国旗是一种庄重的仪式,要立正 敬礼,懂得要尊敬国旗,热爱国旗。 3. 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课文;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识记生字。 三、.教学难点:在读中理解国旗的含义,懂得要尊敬国旗,热爱国旗。 四、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学校里升国旗的视频。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想一想:这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引导学生说话:早晨,在学校的操场上,小朋友们在升国旗,大家立正,向国旗敬礼。) 2.小朋友们,我们学校升国旗的时候,你听到什么歌声?你是怎么做的?(指导学生说话:我们学校升国旗的时候,我听到了国歌声,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立正向国旗敬礼。) 3.小结:同学们,我们每周一早晨的时候,在我们学校操场上都要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你还记得升国旗的情景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升国旗》。 4.板书课文题目。老师要在黑板上写课文题目了,请大家注意看:“升”是独体字;“国”,里面是个玉米的“玉”;“旗”是左右结构的字,它的笔画较多。让我们一起来读“升国旗”! 5.理解课题。教师讲解“升国旗”就是把国旗徐徐地升上天空。在我国的首都北京,每天清晨太阳即将升起的时候,解放军叔叔都要在天安门广场上升起国旗,我们的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6.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听老师朗读,注意自己不认识的生字的读音。 2.我们的课文是带着拼音的,读的时候请大家借助拼音仔细轻声读课文,要求:先读读拼音,再看看下面的字,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次。 3.同桌互相读一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4.指名分句开火车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生字的读音:翘舌音“升、中”。 5.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出感情。 6.请同学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适当停顿。 三、随文识字,细品课文 (一)学习第一句。 1.认真地读一读诗歌的第一句,思考:我们的国旗是什么样子呢? 2.认识“国旗”。 (1)这就是我们中国的国旗,(出示词卡:国旗)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这个词。(课件出示五星红旗)同学们,请仔细观察我们的国旗,看看有什么发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