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978年12月,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它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第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具体表现在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抛弃了“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当下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第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开创未来的会议。全会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第三,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0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会议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1978年12月中国开始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

一、主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

当年国家的现状需要改变。“文化大革命”给国家留下了严重的局面: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温饱没有解决,科技教育落后……这种局面不改变不行。怎样改变?答案只一个:改革。

中国需要第二次革命。新中国成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但新中国成立以后模仿苏联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严重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中国需要第二次革命,解放生产力。这种局面不改变不行。怎样改变?答案只一个:改革。

社会主义制度需要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适时地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使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生机和活力哪里来?答案只一个:改革。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有新思路。新思路就是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新思路在哪里?答案只一个:改革。

二、这样一些重大的变化形成以及给我们的社会和社会成员带来什么呢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们所讲的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两个方面的重大决策。对内改革,指的是要从根本上改革束缚生产力的经济体制和其他各方面体制;对外开放,从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开始,到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

对内改革的开始。1978年以前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1978年11月24日,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下了18个手印,搞起生产责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就在这些农民按下手印的不久,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在关系国家命运和前途的严峻历史关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最高层的政治家和最底层的农民们,共同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小岗村从而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堪称世界经济奇迹。概括地说,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为: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社会结构明显改善,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国际影响力大幅度提升。

1、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最综合的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全球最快的增长。1978~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由不足4千亿元增加到24.9万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年均增长9.8%,增长14倍。同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不足300美元提高到2480美元左右。从人均国民总收入看,我国在世纪之交已跨过低收入国家的门槛,现已稳定地成为下中等收入国家的一员。

2、人民生活实现历史性跨越。1978~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3786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年均增长分别达到7.2%和7.1%。在改善民生方面,最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大面积

地消除了农村绝对贫困,基本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在农村,通过实施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计划,使农村贫困发生率由30%左右下降到2%。在城市,通过制度建设和增加资金投入,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可以覆盖2000多万城市居民。

3、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工农业产品的生产能力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最直接的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农业产品产量都有很大幅度的增长。不少产品的产量在世界的位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也使我们告别了物资短缺时代,从卖方市场走上了全面买方市场,也使我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和农副产品生产大国。

4、产业结构明显升级。一般来说,经济的成长尤其是大国经济的成长,都伴随着第一产业产出比重的下降和第三产业产出比重的上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明显地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5、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伴而行,其水平的高低通常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反映着一个国家有多少人能够享受工业文明的成果。在1978年以来的新的历史时期,由于国家逐步调整完善了关于城市化的方针政策,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持之以恒地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逐步建立了开放型经济体系。

6、国际影响力逐步扩大。过去,我们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与我国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极不相称。1978~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比重由1%上升到5%以上,进出口总额占全球的比重由不足1%上升到2007年的约8%,外汇储备由不到2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上半年的1.8万亿美元。同期,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对国际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2%。

但是我们也深知,三十几年并非完美无瑕。在充分总结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同时,也要看到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矛盾和困难。如资源瓶颈制约日益突出,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发展不平衡和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世界经济和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影响不断加深等等,这些又成为未来的改革所亟需解决的难题。

1、资源瓶颈约束日益突出,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瓶颈约束日益突出,传统的依赖高能源、资源消耗和高投入的粗放式生产、消费模式难以为继。粗放型生产方式使我国资源开采、利用和回收效率低下。

近年来,国内市场资源短缺和价格上升,进口量随着国内资源供给和需求的缺口增

大而不断增大。大量进口资源使我国生产和消费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市场资源价格及其波动的影响。由于我国资源进口量占全球资源贸易量的比重趋大,我国资源进口直接推升国际市场价格,从而使我国面临不断恶化的资源贸易环境,并承受逐渐高企的国际资源价格压力和输入型通货膨胀风险。

2、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呈拉大趋势。现阶段,我国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扩大,主要表现为东、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和城乡之间、城镇居民之间、农村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目前,仅东部六省一市(上海、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就已经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中、西部地区发展也很快,但和沿海地区相比,还是相对落后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之间差距的拉大,是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重要表现。

3、收入水平决定消费水平,收入差距导致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出现差异。2006年,城镇最高收入家庭人均消费支出21062元,而最低收入家庭人均消费只有3423元,贫困户家庭仅为2953元,前者分别是后者的6.15倍和7.13倍。巨大的消费支出差距,反映了城乡居民不同收入群体在分享改革和发展成果方面的巨大差距。收入和消费差距,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重要因素。

三、全面认识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与和谐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而改革发展稳定与和谐的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全局性、长期性的重大关系。对此,我们要加以全面认识和正确把握。

以改革促进和谐。改革开放是近30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最重要的内容和最鲜明的特色,我国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已经完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现在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前进。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一个很重要很客观的判断: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但是应该看到,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当前改革已触及到了深层次的矛盾,虽然从总体上说我国社会是和谐的。但是,改革难免会诱发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因此,在这个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的阶段出现了对近30年改革的不同评价和主张。对此,我们既不要大惊小怪,又不能因此而使改革停滞不前。当前尤其要克服担心改革会影响社会和谐的心理。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我国改革发展处于关键时期,鲜明地提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这是对以改革促进和谐的最好解读。在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的今天,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无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以发展巩固和谐。十六届六中全会在发展问题上非常强调这几句话:一是继续发展;二是科学发展;三是共享发展。这是很有针对性的。根据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阶段性特征,党和政府适时地提出了一些新的合乎实际的主张或口号,如,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树立科学政绩观,反对GDP崇拜等。但决不能产生这样的错觉,认为今后至少眼下不能再强调发展了。恰恰相反,我们要时刻不忘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时刻不忘我们是在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基础上搞社会主义建设的。要牢记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关系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因此,我们要“坚持发展生产力,始终扭住这个根本环节不放松”、“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千方百计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当然,今天我们讲发展还必须讲科学发展。这就是要转变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如果我们还是继续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还是重复“两高、一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发展模式,这样的发展是无法维持的,更无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共享发展是《决定》中的亮点。《决定》既把共享发展提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征的高度,如“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又把它作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以稳定保障和谐。和坚持改革开放一样,坚持稳定压倒一切是近3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整体转型,不和谐因素增多的背景下,我们更需要坚持这条基本经验。事非经过不知难。应该说,在坚持稳定是压倒一切的问题上,我们是付出了代价才取得共识的。而且无论国内外的社会主义发展,都有这方面的沉痛教训。邓小平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

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事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江泽民同志把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作为我们党和政府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要正确处理的重大关系。十六届六中全会根据我国新世纪新阶段出现的新特点,把“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虽然社会和谐状态要高于社会稳定状态,但是,社会稳定无疑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为此,我们要科学分析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总之,我们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稳定来保障和谐。

综上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深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重大成果,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个理论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的伟大抉择,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历史选择。从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以义无反顾、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惊天动地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今天,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