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黄芪桂枝汤的功效和作用

黄芪桂枝汤的功效和作用

黄芪桂枝汤的功效和作用
黄芪桂枝汤的功效和作用

黄芪桂枝汤的功效和作用

黄芪桂枝汤的功效和作用:

黄汗发热,两胫自冷,身体疼重,汗出而渴,从腰以上有汗,腰下无汗,汗沾衣色呈黄如柏汁,腰髋弛痛,如有物于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重而烦躁,小便不利,宜此主之。并治诸病黄家脉浮者。

主治黄汗症,而另外一方“黄芪桂枝五物汤”,组方比此方少掉一味“甘草”,所以方名也变得不一样。黄芪桂枝五物汤用于血痹,去掉甘草的“缓”就是为了让整个药性的力量更猛烈走向四肢末梢。

黄芪桂枝汤对于一些常见的慢性疾病治愈还是有一定功效的,凡事只要坚持了就一定会有成效,养生亦是如此。通过我们对黄芪桂枝汤的深入了解,会加强我们对慢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的力度,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具有巨大好处。

黄芪味甘,性微温,为“补药之长”,对五脏之虚均有补养作用,尤功专补气固表。金代张元素《珍珠囊》中说:“治虚劳,自汗,补肺气,泻肺火心火,实皮毛,益胃气,去肌热及诸经痛。”现代研究,黄芪还有强壮中枢和防癌抗癌的作用。红枣滋养强壮,健脾和胃,养心安神。二物共煮为汤,既强身健脑,又益气固表,用于气虚多汗者甚宜。

黄芪桂枝汤怎么泡

黄芪桂枝汤治风寒在表脉浮弱自汗出,头痛发热,恶风恶寒,鼻鸣干呕等证,及杂证,自汗盗汗,虚损虚疟,亦可用,若脉浮紧汗不出者,酒客病风寒而汗出者禁用。

黄芪、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以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服一升,覆令微汗,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服一升,汗出病痊,不必尽剂,以助药力。加用黄芪和党参,主要是加强补气的功效。手汗过多可能与气虚不能摄津液有关。中药的组成由辩症而来。

黄芪桂枝汤适合哪些人

黄芪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尿消肿,托疮生肌的功效。药理实验表明,黄芪具有强心、利尿、降压、保肝、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扩张血管、改善皮肤血液循规蹈矩环及营养善。对肾炎蛋白尿有一定的消除作用。适用于气虚衰弱、倦怠乏力,自汗易汗,容易感冒;中气虚陷,食少便溏、胃下垂、脱肛、便血、妇女子宫下垂、崩漏;疮痈肿毒,脓成不溃,或久溃不收口;气虚水肿及一切气虚证。

一般对于体质虚弱的人,常常私处寻找黄芪等补品,比如产后的产妇,体质比较虚弱,在补品中常常含有黄芪,有些人一遇天气变化就容易感冒,中医称为“表不固”,可用黄芪来固表。常服黄芪可以避免经常性的感冒。中医有一个有名的方子,叫“玉屏风散”,有三味药,主药就是黄芪,是可以用来治疗经常性感冒的。

因为身体虚弱,或者年纪大了的人,往往下肢有些水肿。如果属于“气虚”,也可以常服黄芪。有慢性肾病的人,也可能常有

浮肿,中医治疗时,黄芪有时也是常用的中药。

黄芪桂枝汤对于黄汗发热,两胫自冷,身体疼重,汗出而渴,从腰以上有汗,腰下无汗,汗沾衣色呈黄如柏汁,腰髋弛痛,如有物于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重而烦躁,小便不利,宜此主之。并治诸病黄家脉浮者。因此黄芪桂枝汤自然就是好处多多了。

丹参、黄芪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丹参、黄芪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摘要】黄芪为益气主药;丹参为活血主药。药理研究表明,黄芪注射液中的有效成分黄芪苷有保护心肌、减轻心肌缺血功能;具有免疫调节及抗菌作用和干扰病毒复制的功能;黄芪注射液可使血肌酐下降,明显改善肾实质细胞的代谢。丹参对心、肝、肺、脑等多种组织器官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保护线粒体,改善能量代谢;具有抗菌消炎及抗肿瘤作用。临床两者配伍,可用于治疗冠心病、肾病综合征、轮状病毒肠炎、肝硬化腹水、病毒性心肌炎等。 【关键词】丹参黄芪注射液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黄芪性味甘、微温,归脾、肺经,为补气要药。丹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色赤,味苦,微寒,归心肝经,活血化瘀,通心脉。 1 药理作用 1 1 黄芪的药理作用 11 1 黄芪注射液中的有效成分黄芪苷具有较强的正性肌力作用,有保护心肌、减轻心肌缺血功能,其机制是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使环磷腺苷(cAMP)分解减少,心肌细胞中cAMP浓度增加,促进肌浆网内钙离子的释放,从而使心肌细胞的兴奋收缩偶联活动加。黄芪还能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液黏滞度,减轻心脏负荷[1]。 11 2 黄芪注射液可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和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T细胞转化率、T细胞玫瑰花结形成率,诱导干扰素生成,提高白细胞介素的活性。黄芪还有类似激素样作用抑制过敏反应,具

有免疫调节作用。此外,黄芪注射液还具有抗菌作用和干扰病毒复制的功能。 11 3 黄芪注射液可使血肌酐下降,明显改善肾实质细胞的代谢,故对肾功能有较显著的促进作用。 1 2 丹参的药理作用 12 1 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丹参对心、肝、肺、脑等多种组织器官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12 2 保护线粒体,改善能量代谢。 12 3 抗菌消炎作用,在对丹参10种成分进行体外抑菌试验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ⅡB、丹参酸甲酯、羟基丹参酮ⅡA和二氢丹参酮I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及其耐药菌株有较强抑菌作用。丹参酮Ⅰ、ⅡA,隐丹参酮,羟基丹参酮ⅡA对人型结核杆菌(H37RV)菌株有较强抑菌作用。12 4 抗肿瘤作用:Tan通过对各种肿瘤细胞的杀伤、诱导分化及诱导凋亡等机制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2 临床应用 2 1 冠心病用丹参注射液合并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将100例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丹参注射液合并黄芪注射液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用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500ml加入丹参注射液20ml、黄芪注射液16ml静脉输注,每日1次;对照组用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500ml加入丹参注射液20ml,每同1次,两组均以14d为l疗程。结果示丹参合并黄芪用药治疗组较单一丹参用药对照组疗效显著。

黄芪桂枝五物汤研究进展

黄芪桂枝五物汤研究进展 王祥森指导:赵天才 (陕西中医学院2008级中医临床基础专业研究生,陕西咸阳,712046) 黄芪桂枝五物汤载于《金匮要略》,由黄芪、芍药、桂枝、生姜、大枣五味药物组成。具有益气温经,和营通痹的功效。传统用于血气运行不畅,痹于肌肤所致的血痹证。近年来,中医药工作者为进一步开发应用这一传统古方,对该方的临床运用与现代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研究,其成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现综述如下。 一、临床研究进展 1.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李立[1]在排除伴有椎管狭窄、腰椎结核、肿瘤等疾病外,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158例,以三维牵引床配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结果以症状缓解,腰椎活动度恢复,阳性体征消失,能恢复原来的工作为优标准,本组治疗7~15 d,平均11.5 d。优108例,优良率达85.0%。 2.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房纬等[2]治疗本病属阳虚型者30例,在传统推拿、针灸、牵引治疗基拙上配合内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对照组30例仅采用推拿、针灸、牵引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JOA 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86.67%(P<0.05);2组治疗后JOA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3.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郑茹[3]选择本病男性患者60例给予罂粟碱、前列地尔、低分子右旋糖酐、尿激酶、烟酸片、肠溶阿司匹林片及抗生素治疗,其中治疗组32例加服黄芪桂枝五物汤,2组均治疗2个月。结果以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肢体创面完全愈合,步行速度100~120步/min,能持续行走500 m以上,肢体光电血流图明显改善为临床治愈,治疗组治愈15例,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治愈9例,总有效率75.0%(P<0.05)。 4.治疗急性腰扭伤 邹敏[4]选择本病患者治疗组53例针刺第七颈椎突上旁开4 cm处及全息穴之腰痛点,另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口服。同时设局部注射组43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43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28例,总有效率97.67%(P<0.05)。 5.治疗血管性头痛 赵霞[5]等以黄芪桂枝五物汤为主方,酌加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之品,治疗血管性头痛112例。药物组成:黄芪30g,白芍20g,桂枝12g,川芎12g,当归15g,红花10g,牛膝15g,延胡索12g,甘草10g,生姜15g,大枣5枚。分3次煎服,15d为1个疗程,连服1~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112例患者治愈48例(42.8%),显效36例(32.1%),有效19例(16%),无效9例(8%),总有效率92%。治疗后患者血液流变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该方通过改善血液粘滞性、扩张血管、减少血管阻力、改善血液循环、解

黄芪建中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52例临床观察

黄芪建中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52例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黄芪建中汤合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2例经胃镜诊断消化性溃疡患者给以中药口服。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达94.4%。结论:黄芪建中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 【关键词】黄芪建中汤,半夏泻心汤,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好发于中青年,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以胃痛,胃胀,泛酸,胃区烧灼感,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笔者自2001年采用纯中药黄芪建中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及(或)十二指肠溃疡伴(或不伴)幽门不全梗阻患者52例,取得较理想疗效。 病例选择:患者年龄最大63岁,最小17岁,平均34岁,男性39例,女性13例,均为我院胃镜检查确诊为溃疡病,其中胃溃疡2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3例,混合溃疡7例,伴幽门不全梗阻19例。均未服用制酸剂及胃黏膜保护剂。 疗效判定:服药一个月症状消失,复查胃镜溃疡愈合为治愈;症状明显好转,复查胃镜溃疡愈合三分之二为显效;症状减轻,复查胃镜溃疡面缩小三分之一为好转;症状及复查胃镜无改变或病变扩大为无效。 结论:,治愈37例,占71﹪,显效8例,占15.4﹪,好转4例,占8﹪,无效3例,占5.6﹪,总有效率达94.4﹪ 典型病例: 1 黄某,男性,39岁,农民。2001年9月就诊,主诉胃痛半月余,进食后尤葚,遇寒加重,伴腹胀,便溏而不爽,查舌质淡红,苔白微腻,脉沉,查胃区明显压痛,肠鸣音活跃,行胃镜检查示胃窦前壁溃疡(活动期),溃疡面积约1.2×1.0厘米,基底白苔,表面附着少量血痂,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11.8克,给以中药7剂煎服,方药如下:黄芪30克,太子参20克,白芍20克,桂枝10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砂仁9克,吴茱萸10克,黄连6克,干姜10克,饴糖10克,大枣10枚,炙草10克。水煎取汁300毫升,早晚饭前分服,嘱易消化饮食。一周后复诊,诉胃痛明显减轻,无腹胀,大便成型,日一次,进食正常,舌质淡红,苔白,脉滑,上方去黄连,陈皮,续服7剂,三诊未诉胃痛,饮食及大便均可,二方去半夏,干姜,加生姜10克,继服14剂,复查胃镜溃疡愈合,可见胃窦前壁黏膜水肿充血,停汤剂,嘱定期复诊。 2 于某,男性,26岁,铁路工人。2004年11月就诊。主诉上腹痛反复发作一年余,加重伴呕吐一周。患者一年来间断上腹痛,夜间偶有痛醒,进食后疼痛有所减轻,胃区烧灼感,近一周疼痛加重,伴腹胀,呕吐,查舌质红,苔黄而腻,

防己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防己 药材名称: 防己 拼音名称: FANGJI 别名: 土防己、青藤根、青藤香、钻骨龙、金锁匙。 科属: 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或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的干燥根。前者药材称为汉防己,后者称木防己。 产地: 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地。生于山野丘陵地、草丛或矮林 边缘。 性味: [性味、归经]苦、辛,寒。入膀胱、肺经 功效: 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中成药: 共有72种中成药使用防己:复方罗布麻片复方罗布麻片Ⅱ复方罗布麻片I汉 防己甲素片复方罗布麻片(Ⅱ)汉防己甲素注射液萘哌地尔分散片复方罗布麻片Ⅰ醒脑再造胶囊风痛安胶囊等。 应用:

1、用于水肿,小便不利。防己苦寒降泄,能利水消肿,使内蕴之水湿下行,为水湿所致水肿病的常用药。治水肿不能平卧,脉证俱实者,配甘遂、葶苈子等,如《圣济总录》防己九;若脾失运化,水溢皮肤,致患皮水,四肢浮肿, 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配黄芪、桂枝、茯苓等,以健脾益气,温阳利水,如《金匮要略》防己茯苓汤;若因卫气不固,风水外客,致患风水,脉浮 身重,汗出恶风者,配黄芪、白术、甘草等,以益气固表,利水消肿,如《金 匮要略》防己黄芪汤;若水饮内结,肠间有水气,腹胀满,大便秘结,小便不利,口舌干燥,喘咳者,配椒目、葶苈子、大黄等,以攻逐水饮,利水通便, 如《金匮要略》己椒苈黄九。本品治湿热阻滞经络,脚气肿痛,常与黄柏、木瓜、薏苡仁等配伍同用,有清利下焦湿热之功。 2、用于风湿痹痛。防己辛散苦泄,故能祛风除湿,通络止痛。风寒湿痹,历节疼痛者,配乌头、桂心等,如《千金要方》防己汤;若风湿热痹,关节红肿 疼痛者,每与薏苡仁、蚕砂、栀子等配伍,以清热祛风除湿,如《温病条辨》 宣痹汤。其清湿热之功,亦用治湿热所致的疥癣疮肿,可与金银花、地肤子等 配伍。 此外,防己又有降血压作用,高血压病属于肝阳上亢者,配决明子、茺蔚子 等同煎服。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4.5~9G;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 该品苦寒较甚,不宜大量使用,以免损伤胃气。食欲不振及阴虚无湿热者忌用。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修去芦梢,洗净或刮去栓皮,切成长段,粗根剖为2~4瓣,晒干。 炮制工艺: 1、防已片:除去杂质,稍浸,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2、炒防己:取防己片,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焦表面微黄色,取出放凉。现代研究: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老年病心得

作者单位:210029 南京,江苏省中医院老年医学科 作者简介:仲建刚(1978-),硕士,主治医师三研究方向:中医老年病三E?mail:zhongjg1978@https://www.wendangku.net/doc/3b2483728.html,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老年病心得 仲建刚 【摘要】 针对老年病多精气亏虚,气血阴阳失调,营卫不和,易产生风二痰二瘀的特点,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益气温阳,固卫和营,调和阴阳,治疗老年病中常见的骨科退行性病变二汗证二老年皮肤瘙痒症二老年性水肿,取得良好的疗效三【关键词】 黄芪桂枝五物汤; 骨科退行性病变; 汗证; 老年皮肤瘙痒症; 老年性水肿; 中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92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7.10.033 黄芪桂枝五物汤始载于东汉时期 医圣”张仲景的名著‘金匮要略四血痹虚劳脉证并治篇“: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三”其主治之血痹主要是由于气血不足,营卫不和而复感风寒湿等邪气,使邪滞经脉,血行不畅而引起的疾病三其作为经典方药,已广泛用于临床各种疾病的治疗[1]三老年人因精气亏虚,气血不足,阴阳失去平衡,产生风二火二痰二 瘀等病理产物[2],影响自身脏腑二经络功能,其生理二病理特点与血痹的病机相吻合三黄芪桂枝五物汤具有益气温阳,固卫和营,温经通痹,调和阴阳之功,应用其调和营卫二阴阳之特征,治疗老年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现简述如下三1摇骨科退行性病变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关节二韧带二肌肉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二变性二增生,导致局部炎症二水肿,从而引起疼痛二麻木二活动受限等症状三中医把这类症状归属为 痹症”范畴三盖由素体营卫虚弱又外感风寒或年长气血渐亏致使气血周流不畅二凝滞,血不荣筋所致三气虚则输布无力,化源不足,影响气的温煦二熏肤作用,而致疼痛二麻木之症三血虚不能濡润肌肤则出现麻木三损伤失治,瘀血停留,日久化痰,痰瘀交错,闭阻经脉,气血不得宣畅,则关节疼痛,肌肤麻木三上述诸因,加之风寒湿邪乘虚入侵,气血滞涩更甚,则疼痛二麻木亦甚三 ‘素问四痹论篇“云: 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 湿之气也三”葛洪在‘肘后方“中指出,对痹证治疗主要应以辛温活血为主三大量的动物实验证实黄芪桂枝五物汤具有良好的抗炎二镇痛二抗氧化[3?4],改善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5],营养神经,促进神经修复[6]的作用三 笔者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取其益气和血,调和营卫,逐痹通络之效,治疗骨科退行性病变,凡证属气虚血滞二营卫不和者,不论何证,皆可选用本方三临床治疗主张辨病辨证相结合,随证加减,临床上若见肢体麻木二神疲乏力者,重用黄芪,加当归二鸡血藤二黄精;若肢体麻木,伴畏寒肢冷,少气乏力,重用桂枝,加附子;若见肢体疼痛,拘急明显者,重用白芍,加木瓜;疼痛严重者,加姜黄;病变部位在上者可酌加川芎二当归二葛根二羌活;部位在下者可酌加杜仲二独活二牛

黄芪养生大功效

黄芪养生大功效 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很好的排毒、消肿、利尿等等作用,并且我国从两千多年前就开始使用黄芪了。现代医学发现,黄芪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多种氨基酸、多糖等等物质,对于我们的身体有着很好的调养作用。黄芪的最常见用法就是泡水喝。 第一:强壮身体 让动物服用黄芪水。服用黄芪水之后的动物,体重增长比没有服用黄芪水的动物要快的的多,并且体内含有的白蛋白与血清总蛋白也有明显的增长。这类的动物放入水中游泳坚持的时间也比较长,并且日常的尿液也增加了。 第二:增强心肌收缩力治疗胃炎 喝黄芪水的好处除了强壮身体之外,还包括了加强心肌收缩力,能够有效的预防循环出现衰竭的情况。如果是患有实验性胃炎,那么日常多喝一些黄芪水们能够有效的减轻并且,尿液中蛋白定量也会出现下降的情况。 第三:治疗身体困倦、气短的情况 日常多喝黄芪水,精神会变得更好,气短的情况也会逐渐的小时。如果增加适量的防风、生姜等等一起用水煎服,还能够有效的增强身体免疫能力,有效的预防身体出现感冒的情况;如果增加适

量的浮小麦与麻黄跟,用水煎服之后能够有效的治疗身体出现盗汗的情况。 第四:治疗高血压 很多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很容易出现下半身浮肿的情况,喝黄芪水能够起到很好的消除水肿、降低血压的作用。 第五:缺铁性心脏病 如果患者患有缺铁性心脏病,那么每天取出五十克的黄芪用水煎煮,然后将药液分为三次服用。科学家为此还做过实验,发现黄芪和丹参片进行对比,发觉黄芪的效果要好得多。喝黄芪水的好处除了能够缓解心绞痛的情况之外,还能够有效的改善许多临床的客观指标,对于令身体恢复健康有着很好的作用。喝黄芪水的好处,能够有效的缓解心绞痛的情况。 第六:记性肾小球肾炎 将北黄芪放入开水中冲泡,然后当作茶来喝,每天喝一次,二十天为一个疗程,痊愈的效果非常的好。 第七: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 将准备好的五十克的黄芪放入开水之中冲泡半个小时的时间,然后单做茶水来喝,每天喝一剂,一个月为一个疗程,疾病自然就治好了。

黄芪桂枝五物汤妙用32例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各科病例 【方药】黄芪三两(9g)芍药三两(9g) 桂枝三两(9克) 生姜六两(18克)大枣十二枚(4枚) 【用法】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两次,温服)。 【原文】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处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二) 【解说】本方主治血痹之证。血痹乃由阳气不足,营卫不和,复感风邪,致营血运行不畅,痹阻于肌肤所致,《素问·五脏生成篇》所谓“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也。临床以肌肉或皮肤麻木不仁为特征。治以黄芪桂枝五物汤调营血,和卫阳。本方为桂枝汤之变方,即由桂枝汤去甘草倍生姜加黄芪而成,用桂枝汤调和营卫,畅行气血。去甘草之壅滞,且倍生姜加黄芪,目的在于走表益卫,通阳逐痹,此《内经》所谓“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之意。临床上,凡营卫不调,气血痹阻之证,皆可使用本方。 一、血痹 岳美中医案:郭某某,女性,33岁,北京某厂干部。于1973年6月间,因难产使用产钳,女婴虽取下无恙,但出血达1800毫升之多,当时昏迷,在血流不止的情况下,产院用冰袋敷镇止血,6个小时,血始止住。极端贫血,血色素3克,需要输血,一时不易找到同血型的供血者,只输了400毫升,以后自觉周身麻痹不遂,医治未效,在弥月内于6月28日即勉强支持来求诊治。患者脉现虚弱小紧,面色苍白,舌质淡,是产后重型血虚现象,中医诊为“血痹”,以黄芪桂枝五物汤补卫和营以治之。处方:生黄芪30克,桂枝尖9克,白芍9克,大枣4枚(擘),生姜18克。水煎温服。 7月2日二诊:上方服3剂,脉虚小紧象渐去,汗出,周身麻痹已去,惟余左胁及手仍麻,恐出汗多伤津,用玉屏风散加白芍、大枣作汤剂,以和阳养阴。处方:生黄芪24克,白术30克,防风9克,杭白芍9克,大枣4枚(擘)。水煎温服。 7月13日三诊:服上方10剂,汗出止,胁痛愈,右脉有力,左偏小,食指与小指作麻兼微痛,左臂亦痛,是心血仍虚而运行稍滞,用三痹汤治之。本方养血补气之药多于祛风散邪,宜于气虚血少而有麻痹之证者。处方:生黄芪18克,川续断6克,大独活6克,大秦艽6克,防风6克,辽细辛3克,川当归9克,川芎6克,熟地黄9克,酒炒自芍9克,桂枝9克,云茯苓9克,杜仲炭9克,川牛膝9克,台党参9克,炙甘草6克。水煎温服。 7月26日四诊:服上方10剂,周身觉有力,食指痛愈。唯左脉仍弱,血虚宜补,予人参养荣丸。 8月1日五诊:左右脉渐趋平衡而仍弱,小指与无名指作痛。按小指内侧,是手少阴心经脉所终,无名指是手少阳三焦经脉所起,三焦与心包络相表里。从经脉寻求,很明显是心经虚弱,气血难以充周经脉所致,投予生脉散作汤用,以养心气。处方:党参9克,麦门冬9克,五味子9克。水煎服。 9月3日六诊:上方服2周,小指与无名指疼痛消失,所患产后病症已基本痊愈,唯脉仍现虚象,嘱常服人参养荣丸以善后。(《岳美中医案集》1978年版) 按语:难产大出血后发生周身麻痹不遂,又见脉象虚弱小紧,面色苍白,舌质淡等血虚之象,故岳老以此断为血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取得良效,后以补气养血之品,以善其后。

罗大伦但真正最好的其实是黄芪建中汤

罗大伦但真正最好的其实是黄芪建中汤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罗大伦但真正最好的其实是黄芪建中汤 (2010-11-1018:55:39) 相关的主题文章: 那大便不好的另一个形态,腹泻,已经是生病的范畴了,我们日常调理的,不谈这个。大家看木棉写的家庭主妇学经方学习一下怎么处理。 第四:小便 第五,手脚温暖 很多孩子冬天都是无论穿多少衣服,小手摸到都是冰冷的。这是被抗生素所毒,伤害到心阳所致。不用中医黑话说,简单就是心脏能量不够了。这种孩子经常会发现地图舌,舌为心之表,也是心脏受抗生素所毒的表现。 脾胃与免疫力的关系,大家都知道。流感来了,总是脾胃差的人先感冒。所以喝小建中汤调理脾胃,自然就提高了。特别是感冒刚好的时候,为了怕孩子再次重感,我通常会快快给孩子喝小建中汤。

八珍糕原粉是博士推荐的,效果也是许多人试过了都反应有效果的。所以要想孩子少感冒,这两样配合吃。少感冒就能让孩子少打针,就是最好的保护。 第三点:大便 第六点:虚汗盗汗 便秘,温病派就只知道说是上火了。他们只知道用凉药来通便。其实虚寒也会便秘。很简单,因为太寒冷了,所以大肠没有能量蠕动,大便就一直堆积在那里,几天都没有便意。要怎么判断孩子的便秘是寒的还是热的?你天天给他吃香蕉,苹果等寒凉的水果,(香蕉非常寒大肠),天天喝凉茶,他还是便秘,你就知道你错了嘛,孩子是被你搞成寒结性便秘的。如果真的是热的便秘,一天两天不拉,孩子会肚子涨到很难受,用手帮他摸他会不喜欢,而且,小便会是颜色偏深黄的,比较浑浊。这样的真上火便秘,给孩子可以适当吃一点香蕉什么的下火痛便。但也不能一直吃,吃通了就可以停了。寒凉东西不能当保养吃,只能用在真生病的时候。同道理,很寒凉的抗生素一个月打一次,你当你孩子身体里面有那么多火可以泻啊!宝贝的手脚都冰冷啦~~ 本来小孩子应该是阳气很足的,我们农村古老话说:小孩屁股三把火,就是小孩子总是处于阳多,阴少的状态,这才是常态。现在的孩子滥用西药,都没有这种体质了,手脚冰冷,可老是这里“上火”,那里出红疹之类。,是真寒,那些所谓上火都是假热,是虚火,你再给他消炎药,寒凉中药,就是彻底的搞破坏了。虚火,该用热药引火归元啊!看到这大家就会晓得了,小建中汤+八珍糕原粉,其实就是小孩子调理身体最好的食疗。提高免疫力不是光吃什么高营养,小心照顾就能很快见效的。特别是本来就很虚弱的孩

防己黄芪汤

防己黄芪汤 防己黄芪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防己12g 甘草6g 白术9g 生黄芪15g 生姜3g 红枣2枚 上6味,以水800ml,煎取300ml,温服,服后取微汗。(功效)益气固表,祛风除湿.. (主治) 主证:风湿、风水证。症见汗出恶风,身重,小便短少,舌 淡苔白,脉象浮。 副证:口干饮少,神疲,肢软乏力。(临证加减] 1.本方证如兼腹痛加芍药以缓急止痛;若有喘息者加麻黄、 杏仁以平喘;气上冲者加桂枝以降冲逆;下焦有寒者加细辛、桑 枝以温经散寒;若水湿偏盛,身形肿者加茯苓、猪苓、桂枝以通 经利水;身疼痛者加附子、秦艽以温经散寒止痛。 2.治肾炎、全身水肿时,加猪苓、泽泻或合五苓散或五皮 饮,以增强利水之力。

3.慢性肾盂肾炎,湿郁化热,小溲黄,苔黄,尿量减少者, 加大黄粉、瞿麦、黄柏、川萆薢等,以增泄热之力。 4.加味防己黄芪汤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纤维化:两组 各30例,均用能量合剂、肌苷、维生素C,加工0%葡萄糖液 1000ml,静滴,每日工次。本组药用黄芪、丹参、白术、防己 各15g,益母草、茵陈、虎杖、桃仁、厚朴、生姜、甘草、大枣 各lOg.每日l剂,水煎服,30日为1个疗程。治疗1—3个疗 程.[实用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5,(4,:ss] 5.加减防己黄芪汤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腹水:药用防己、黄 芪、白术、猪苓、茯苓、泽泻、车前子、赤小豆、川椒目、生姜 皮。每日1剂,水煎服。该方对血象、肝功能改善似无作用,而 对症状改善、黄疸消退等有一定效果。[浙江中医杂志,1960,c3,:116]

6.防己黄芪汤治疗狐臭:药用防己、黄芪各30g。炒白术 15g,甘草6g,生姜9g,大枣20g。每日1剂,水煎服。水湿盛 加茅术、车前草、茯苓皮;有肥胖病加茵陈、焦山楂。本组患 者,疗程最短2月,最长6。5月,平均3.5月。[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1985,(3):34] 7.防己黄芪汤加味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药用生黄芪30一 60g,党参15"~30g,生白术15~18g,金樱子15---18g,黄精工2 ~18g,防己12-18g,山药30--45g,芡实30g,生姜3片,大枣6枚,炙甘草3—5g。随证加减。结果:全部临床治愈。[河北 中医,1985,(2),22] 8.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基本方用防己15g, 黄芪15g,白术12g,甘草lOg。急性风湿热或风湿性关节炎急 性发作,关节变形,红肿热痛者加银花、野菊花、雷公藤、薏苡

黄芪茯苓煮水功效

黄芪茯苓煮水功效 当人体当中湿气比较重的时候,会觉得身体非常的沉重。懂得养生的人会利用黄芪和茯苓煮水来喝,帮助人体除湿。黄芪在中药当中是补益药,具有一定的补气效果,当人体气不足的时候,会导致身体的水分无法正常的进行代谢。配合利水渗湿的茯苓,可以很好的将人体多余的水分代谢出去,让身体保持轻松。 ★  一、祛湿还需健脾土茯苓需要配黄芪 脸上泛油、身体有沉重感、昏昏沉沉、做事无力、经常有痰并且不太咳得出来的感觉、肥胖、水肿等等,这些都是属于体内有湿的症状,就需要我们来祛湿。 从中医上讲,脾主运化,能运化体内的水湿,所以,祛湿首要方法就是健脾。因此,健脾祛湿就像一对孪生兄弟,最好双管齐下。 今天介绍的“黄芪土茯苓猪骨汤”的搭配,就是遵循此原则。

如黄芪性温味甘,有补气固表、利尿生肌等功效,可用于气虚乏力、自汗、水肿等症;而土茯苓可解毒除湿、利关节,能辅助调理筋骨挛痛、脚气、疥疮等。 二者搭配炖汤,能起到健脾益气祛湿的功效。 ★二、夏天脾好状态就好 中医有句老话说“脾乃后天之本”,脾不好,胃口不好,那吃不好饮食,药也吸收不了,何从谈起养心、补肾?因此要在后天不断地保护好脾胃,不断给它给养。 有些年轻女性一味追求苗条、骨感美,减肥成功了,却伤了脾胃,导致肾虚,甚至怀孕困难,这都是没有保护好脾胃的典型例子。

除了今天推荐的搭配,其实还可以用也有补气益脾功效的五指毛桃和祛湿的薏米或扁豆搭配炖汤。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黄芪的功效 黄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 黄芪是中药中最基本的用于提高肺与呼吸系统免疫能力的药材. 可以用于因免疫力低下导致的虚汗病症.也可以用于补气和增进脾脏功能和代谢能力低下。 1、高血压病:治疗老年人高血压伴有下肢浮肿者,常用防己黄芪汤加葛根,有较好的消除水肿以及降压作用。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功效与作用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功效与作用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功效和作用: 1. 以肢体麻木不仁、感觉减退或感觉异常为主证的疾病。如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炎、硬皮病、皮肌炎、面神经麻痹、腓总神经麻痹、雷诺氏病、血管闭塞性脉管炎、多发性大动脉炎(又称无脉症)、肢端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等。下肢慢性溃疡、褥疮、荨麻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皮肤科疾病也可参照使用。 2.以肢体疼痛、无力、僵硬,阵挛、运动障碍及肌肉萎缩为特征的疾病。如坐骨神经痛、颈椎病、类风湿关节炎、肩周炎、骨质增生症、原发性脑萎缩、中风后遗症、局限性癫痫、不宁腿综合征、面肌震颤和面肌痉挛、低钙抽搐、低钾性周期麻痹等。 3.产后多血虚,因此产后的诸多病症也多见本方证。如产后尿潴留、产后痉证、产后身痛、产后自汗盗汗、产后指掌麻胀、产后足痿不用等。其他的妇产科疾病如妊娠恶阻、转胞(妊娠期因胎儿压迫膀胱等原因,导致小便不出)、带下、痛经、月经后期等也可参照辨治。 4.其他方面还用于肾炎、慢性前列腺炎、盗汗、肥胖症、小儿多汗症、半身无汗症、肝硬化腹水、冠心病、窦性心动过缓、血管神经性水肿、原发性低血压、慢性肠炎、胃窦炎、慢性鼻炎、肺炎、神经衰弱、反复感冒等。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注意事项 黄芪三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再来呢,诸位看,血痹呢,阴阳俱微,阴脉讲的是什么?尺脉,阳脉呢?讲的是寸脉,脉都统统变得很小,血痹,哦,这是虚症麻,哦,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哦,外症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呢?就是把灸甘草,桂枝汤把灸甘草拿掉,变成黄芪就好啦,那黄芪跟灸甘草,跟甘草本来就长的很像,哦,两个长的很像,那这里不用甘草,用黄芪,就是黄芪桂枝五物汤。 差异呢,因为黄芪呢走表,哦,走表,所以皮肤麻木不仁的时候,只要病人有出现麻木不仁皮肤的时候,哦,大家都可以想到要用黄芪,哦,黄芪五物汤的来源就是这样。那这个黄芪三钱哪,芍药,桂枝,这个黄芪五物汤里面呢?还有个地方,就是要重用生姜,哦,重用生姜,因为生姜呢,这个我们这边讲哦,这里会重用生姜的原因就是因为“关上微”,关脉指的是胃脉,那胃脉比较微弱的时候,代表说胃里面比较寒湿,水份比较多,所以生姜加重,那你要不要记它......生姜?以后开了黄芪五物汤的时候,把生姜加重?不需要。 所以说,诸位呢一定要了解药性,这样的话你临症看到病人的时候,你马上自然直觉就要想到要这样子做,不用说去背很多东西,哦,所以很多东西你不要去背,要体会最重要,哦,体会。这样子你随时开个处方出来,为一个病人设计一个处方,就不会有任何的错误。

罗大伦但真正最好的其实是黄芪建中汤

罗大伦但真正最好的其实是黄芪建中汤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罗大伦但真正最好的其实是黄芪建中汤(2010-11-10 18:55:39) 相关的主题文章: 那大便不好的另一个形态,腹泻,已经是生病的范畴了,我们日常调理的,不谈这个。大家看木棉写的家庭主妇学经方学习一下怎么处理。 第四 : 小便 第五,手脚温暖 很多孩子冬天都是无论穿多少衣服,小手摸到都是冰冷的。这是被抗生素所毒,伤害到心阳所致。不用中医黑话说,简单就是心脏能量不够了。这种孩子经常会发现地图舌,舌为心之表,也是心脏受抗生素所毒的表现。

脾胃与免疫力的关系,大家都知道。流感来了,总是脾胃差的人先感冒。所以喝小建中汤调理脾胃,自然就提高了。特别是感冒刚好的时候,为了怕孩子再次重感,我通常会快快给孩子喝小建中汤。 八珍糕原粉是博士推荐的,效果也是许多人试过了都反应有效果的。所以要想孩子少感冒,这两样配合吃。少感冒就能让孩子少打针,就是最好的保护。 第三点:大便 第六点:虚汗盗汗 便秘,温病派就只知道说是上火了。他们只知道用凉药来通便。其实虚寒也会便秘。很简单,因为太寒冷了,所以大肠没有能量蠕动,大便就一直堆积在那里,几天都没有便意。要怎么判断孩子的便秘是寒的还是热的?你天天给他吃香蕉,苹果等寒凉的水果,(香蕉非常寒大肠),天天喝凉茶,他还是便秘,你就知道你错了嘛,孩子是被你搞成寒结性便秘的。如果真的是热的便秘,一天两天不拉,孩子会肚子涨到很难受,用手帮他摸他会不喜欢,而且,小便会是颜色偏深黄的,比较浑浊。这样的真上火便秘,给孩子可以适当吃一点香蕉什么的下火痛便。但也不能一直吃,吃通了就可以停了。寒凉东西不能当

【黄芪的用法与用量是什么要注意哪些事情】 黄芪西洋参泡水喝用量

【黄芪的用法与用量是什么要注意哪些事情】黄芪西洋参泡水喝用量 黄芪是常见的中药材,不少人也会用黄芪作为煲汤的药材,但真正的了解黄芪的功效与用法的较少,下面就是小编关于黄芪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了解这种药材。 黄芪的用法用量 1、高血压病:治疗老年人高血压伴有下肢浮肿者,常用防己黄芪汤加葛根,有较好的消除水肿以及降压作用。防己黄芪汤是《金匮要略》方,经验用量为:黄芪30克、白术12克、防己12克、甘草3克、生姜3片、红枣10粒,常去甘草,加葛根30克,如果伴有血脂高者,加泽泻20克,胸痛头晕者,加川芎10克、丹参12克。 2、缺血性心脏病:黄芪每日50克,水煎分3次服。治疗92例缺血性心脏病,并分别与心痛定和丹参片作对照,结果表明,黄芪组有较好的疗效。不仅心绞痛等症状明显缓解,而且能改善心电图、心阻抗图等临床多种客观指标。 3、急性肾小球肾炎:北芪30克,沸水冲泡当茶饮,1日1剂,20天为1个疗程,治疗27例,治愈19例,有效6例。 4、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黄芪50克,沸水冲泡30分钟当茶饮,1日l剂,30日为1个疗程,治疗13例,其中2例治愈,9例有效。 5、银屑病:黄芪30克,当归、生地、白蒺藜各30克。水煎2次,早晚分服,有人治疗94例,治愈63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 6、糖尿病:消渴多汗,常一味取效。对糖尿病伴有浮肿、面色黄者,常用防己黄芪汤加葛根等。如果糖尿病所致的下肢溃疡或深部血栓者,则用生黄芪60克,配合葛根30克,怀牛膝30克、石斛30克、赤芍30克、丹参20克等。 7、慢性鼻炎:常用玉屏风散:黄芪15克、白术12克、防风10克。主治气虚自汗,容易感冒者。过敏性鼻炎、花粉症、哮喘、老人感冒等经常用。方中可加用生姜3片、红枣10粒。 8、骨质疏松:骨质疏松、腰椎病、颈椎病、贫血等,可见关节疼痛、麻木自汗等症者,可用黄芪桂枝五物汤。组成:黄芪30克、桂枝10克、白芍药15克、生姜3片、红枣12枚。此方不可用甘草。当年范文虎治疗医家沈某之媳病肢体酸麻,曾服桂枝汤加味治疗未效,范氏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原方,2剂即效。桂枝汤与黄芪桂枝五物汤仅甘草、黄芪之差异,一味药的区别,效果大不一样。 黄芪的功效 黄芪是中药中最基本的用于提高肺与呼吸系统免疫能力的药材,可以用于因免疫力低下导致的虚汗病症,也可以用于补气和增进脾脏功能和代谢能力低下。黄芪是补气的,比如说话没劲,走路没劲,脸色比较白等都是脾肺气虚的表现。 生用黄芪,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脱毒、生肌的功效,适用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等症。蜜炙黄芪有补气、养血、益中功效,适用于内伤劳倦、脾虚泄泻、气虚、血虚、气衰等症。 黄芪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降低血压、保护心脏、双向调节血糖、抗自由基损伤、抗衰老、抗缺氧、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力作用,可用来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症。黄芪还能扩张血管,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和营养状况,故对慢性溃疡久不愈合者有效。其还能消除肾炎患者的蛋白尿,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原减少。黄芪泡水喝的功效第一:强壮身体 科学家曾经做过时间,让动物服用黄芪水。结果发现,服用黄芪水之后的动物,体重增长比没有服用黄芪水的动物要快的的多,并且体内含有的白蛋白与血清总蛋白也有明显的增长。这类的动物放入水中游泳坚持的时间也比较长,并且日常的尿液也增加了。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应用病例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应用病例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应用的应用病例 血痹 岳美中医案:郭某某,女性,33岁,北京某厂干部。于1973年6月间,因难产使用产钳,女婴虽取下无恙,但出血达1800毫升之多,当时昏迷,在血流不止的情况下,产院用冰袋敷镇止血,6个小时,血始止住。极端贫血,血色素3克,需要输血,一时不易找到同血型的供血者,只输了400毫升,以后自觉周身麻痹不遂,医治未效,在弥月内于6月28日即勉强支持来求诊治。患者脉现虚弱小紧,面色苍白,舌质淡,就是产后重型血虚现象,中医诊为“血痹”,以黄芪桂枝五物汤补卫与营以治之。处方:生黄芪30克,桂枝尖9克,白芍9克,大枣4枚(擘),生姜18克。水煎温服。 7月2日二诊:上方服3剂,脉虚小紧象渐去,汗出,周身麻痹已去,惟余左胁及手仍麻,恐出汗多伤津,用玉屏风散加白芍、大枣作汤剂,以与阳养阴。处方:生黄芪24克,白术30克,防风9克,杭白芍9克,大枣4枚(擘)。水煎温服。 7月13日三诊:服上方10剂,汗出止,胁痛愈,右脉有力,左偏小,食指与小指作麻兼微痛,左臂亦痛,就是心血仍虚而运行稍滞,用三痹汤治之。本方养血补气之药多于祛风散邪,宜于气虚血少而有麻痹之证者。处方:生黄芪18克,川续断6克,大独活6克,大秦艽6克,防风6克,辽细辛3克,川当归9克,川芎6克,熟地黄9克,酒炒自芍9克,桂枝9克,云茯苓9克,杜仲炭9克,川牛膝9克,台党参9克,炙甘草6克。水煎温服。 7月26日四诊:服上方10剂,周身觉有力,食指痛愈。唯左脉仍弱,血虚宜补,予人参养荣丸。 8月1日五诊:左右脉渐趋平衡而仍弱,小指与无名指作痛。按小指内侧,就是手少阴心经脉所终,无名指就是手少阳三焦经脉所起,三焦与心包络相表里。从经脉寻求,很明显就是心经虚弱,气血难以充周经脉所致,投予生脉散作汤用,以养心气。处方:党参9克,麦门冬9克,五味子9克。水煎服。 9月3日六诊:上方服2周,小指与无名指疼痛消失,所患产后病症已基本痊愈,唯脉仍现虚象,嘱常服人参养荣丸以善后。(《岳美中医案集》1978年版) 按语:难产大出血后发生周身麻痹不遂,又见脉象虚弱小紧,面色苍白,舌质淡等血虚之象,故岳老以此断为血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取得良效,后以补气养血之品,以善其后。 痿证 (原发性脑萎缩) 胡青山医案:某女患,45岁。四年来头痛,头晕,健忘,并日益加重。经全脑造影、脑电图、超声、脑脊液等项检查,诊断为原发性脑萎缩。症见四肢无力,肌肉萎缩,头昏健忘,气短便难,舌质淡红,脉弱,属中医痿证。用本方加减:黄芪150克,白芍5

中医试卷二2

7、《素问·脉要精微论》说:“____________者,精明之府。” A. 脑 B. 心 C. 头 D. 肾 E. 肝 11、下列各项,哪项不是哮病与喘证的鉴别诊断( ) A. 哮病是独立的疾病,喘证是一个症状 B. 哮病有哮鸣音,喘证是指呼吸困难 C. 哮病必兼喘 D. 喘证必兼哮 E. 哮病和喘证均有呼吸气促困难的表现 23、下列各项,哪项不是痰气交阻型郁证的临床主证( ) A. 心神不宁,喜怒无常 B. 咽中有异物感 C. 发病与情绪有关 D. 胸中窒闷 E. 脉弦滑 25、属于佛手的功效是( ) A. 温化寒痰 B. 清热化痰 C. 止咳平喘

D. 燥湿化痰 E. 消痰散结 27、头发色黄干枯,稀疏易落,多属: A. 精血不足 B. 血虚受风 C. 疳积病 D. 肾虚或血热 E. 因禀赋不足所致 36、阳偏衰的病机是指: A. 阳气虚损,机能减退,热量不足 B. 阴寒邪侵,伤及阳气 C. 脏腑机能减退 D. 阴寒病邪积聚,阳气受抑而不升 E. 阳气虚损导致精血津液不足 39、阳虚水泛型肺胀的治疗主方是( ) A. 五苓散、真武汤 B. 五皮饮、五苓散 C. 真武汤、补肺汤 D. 防己黄芪汤、真武汤 E. 己椒苈黄丸、苏子降气丸 42、阳水的特点,一般不应包括哪项: A. 起病急,病程短

B. 皮肤光亮而薄 C. 为头面部先肿 D. 多挟风邪为患 E. 按之凹陷难复 47、津与血液的关系可概括为: A. 津能行血 B. 津为血之载体 C. 津血同源 D. 津能摄血 E. 血能行津 51、下列哪项不是辨证所应明确的内容: A. 病位 B. 病势 C. 病名 D. 病因 E. 病性 53、“乙癸同源”可归属于: A. 心和肝的关系 B. 肺和脾的关系 C. 肝和肾的关系 D. 肺和肾的关系 E. 心和肾

韩祖成导师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中风的经验

韩祖成导师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中风的经验 发表时间:2018-08-23T14:05:44.643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8月23期作者:徐军锋雷亚玲韩祖成(通讯作者)[导读] 本论文将从对黄芪桂枝五物汤证的组方原则、方义理解进一步认识,总结导师运用经方治疗中风的部分方法和思路。 (陕西省中医医院脑病科陕西西安 710032) 【摘要】黄芪桂枝五物汤原为血痹重症而设,治疗肌肤麻木不仁和疼痛为主的疾患,导师韩祖成教授在长期诊疗患者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运用经方“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中风后遗症,临证针对遗留肢体偏瘫,肌肤麻木不仁的患者,并随症加减,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提高生存质量确有疗效。本论文将从对黄芪桂枝五物汤证的组方原则、方义理解进一步认识,总结导师运用经方治疗中风的部分方法和思路,共飨同道,以期更广泛应用于临床,造福患者。【关键词】跟师学习;黄芪桂枝五物汤;中风;经验分析【中图分类号】R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3-0158-02 中风病起病急剧,证见多端,变化迅速的,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的一种疾病,中风病后有80%的病人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以肢体活动不遂、偏瘫最为常见,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为中风病最主要的后遗症状,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1]。清·王清任云:“半身不遂,亏损元气,是其本源。”认为偏瘫的病机或因禀赋不足,或因年老体衰,或因劳倦内伤,或因久病体虚,导致元气亏虚,气血衰少;故进入恢复期后,中风患者的特点为阳气虚衰,气血不足,痰瘀痹阻经络,经脉失养。总的来说病机为营卫虚弱,脉络瘀阻。现代医家经过临床实践,针对中风的证型研究表明,气虚血瘀证为中风最常见证型,可贯穿中风病始终,尤以恢复期为著[2]。 黄芪桂枝五物汤,见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篇,是这样描述的:“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现今应用于临床,治疗范围较广,现代文献报道,可治疗多种疾病如“肩周炎,末梢神经炎、坐骨神经痛、类风湿性关节炎、肢体麻木”等疾患[3-5]。 运用黄芪桂枝汤治疗中风病,已有相关报道,均取得临床较好疗效。王薇萍等[6]用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气血亏虚型类风湿关节炎,王希瑞[7]用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都取得较好的效果。林惠卿林祝春[8]等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失眠、偏瘫、肩周炎、遗精、癔病、心悸、胃肠道疾患等多种疾病。亦取得很好疗效。柳迎春用[9]“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30例临床观察治疗组30例,临床治愈3例,显效18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30例,临床治愈2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2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总疗效优于巴氯芬治疗。因此,只要符合黄芪桂枝五物汤证病机和辨证要点,以本方加减应用,即能获效。这充分展现了中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诊疗观点。 笔者有幸师从陕西省名中医韩祖成教授,跟师读经典,学临床,通过学习《金匮要略》。导师要求详细理解并分析经方的深邃意义。针对黄芪桂枝五物汤的方义分析,金匮要略认为是一首振奋阳气,温通血脉,调畅营卫的方剂,由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枣5味药组成。方中黄芪微温味甘益气固表为君,桂枝性温味辛甘温经通阳为臣,君臣相配伍,专温卫阳以助卫气之运行而和营阴。芍药性微寒味苦酸养血和营为佐,姜枣和中而调营卫为佐使,倍生姜助桂枝以通阳行痹,促使卫调营和卫阳运行而血痹可愈。诸药合用共奏益气通阳,和营行痹之效。现代医学研究,黄芪桂枝五物汤具有抗炎,镇痛,扩血管,增加血流量,增强免疫,促进细胞代谢等作用。通过深入剖析黄芪桂枝五物汤证方义及组成,加深了对黄芪桂枝五物汤的理解。导师通过临床长期实践发现,中风后遗症期以气虚血瘀证居多,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补阳还五汤治疗后遗症肢体偏瘫患者,临证常配合针刺治疗,对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神经损伤恢复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典型医案一例: 王xx,男59岁,教师,2016年5月31日就诊。 患者以“左侧肢体活动不灵一月”为主诉,诊断为“脑梗塞”住院1月余,病情平稳后出院。遗留左半身麻木不遂,手足麻木发凉。为求进一步康复治疗,特来诊。现症见:神清,精神一般,言语基本流利,口角流涎,左侧肢体麻木不遂,左上肢抬举困难,左手握拳伸掌不能,左下肢站立困难,不能行走,手足麻木发凉,头晕困倦,纳呆食少,舌质淡黯,边有齿痕,苔白略滑。脉沉涩。既往史无特殊。查体:血压110/60mmHg,余生命体征平稳,车入诊室,查体基本配合。左上肢近端肌力3+级,远端肌力1级,左下肢肌力4-级,左侧病理征(+)。辅助检查:头颅CT提示:右侧基底节区脑梗塞。诊断: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证属气虚血瘀;西医诊断:脑梗死。治法:益气活血、化瘀通络,配合针灸治疗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为法。具体:以手足阳明、少阳经穴为主,用补法,每日一次,14天为一疗程。方药:黄芪60g、桂枝12g、赤芍各12g、桃仁12g、红花12g、地龙10g、当归12g、川芎12g、生姜24g、大枣16枚,水煎服,早晚分温服。服上方14剂后,手足转温,半身麻木不遂症状消失,活动较前自如。独有肢体困倦,纳少,舌淡苔白,脉弦细,上方基础上加服白术15g,山楂20g,再予5剂,上证遂减。后经进一步肢体功能康复训练1月,患者可站立并缓慢独立行走,随访半年,基本生活可自理,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体会 学习经典,背诵原文,研究原文,理解仲景本意,参考诸家注释,仔细诊察,认真辨证。只要病机相同,异病同治,则诸症悉除。 黄芪桂枝五物汤证的病机是:气血虚弱,营卫不足,揍理不固,感受风,阳气受阻,血行不畅。辨证要点为肢体麻木,或有疼痛,手足发凉,面色青紫,舌淡暗或青紫,脉微涩或弦细。只要谨守方证病机和辨证要点,结合临床实际情况,了解现代医学实验研究成果。既可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或用原方,或加减化裁,或合方。临床应用本方,既要把握其主要脉证,又当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化裁。气血亏虚,用黄芪,一般30~60g之间。若阳虚寒凝,血脉滞涩。重用桂枝,加细辛、麻黄、附子。若久病入络,肢体疼痛或麻木较甚者。可加天麻、地龙、全蝎、九香虫等。在病位上,上肢症状重者,加桑枝、郁金、鸡血藤。下肢症状重者,加当归、川牛膝、独活。 导师根据“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中医指导思想和血痹证的病机,该方应用于中风后遗证期以肢体偏瘫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研究表明,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脑梗死其机制可能与下调促炎症因子表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保护脑组织细胞有关[10];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桂枝五物汤中的益气养血的功效与其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有关,温通经脉的功效与其改善循环、扩张脑血管有关。经临床应用验证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