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天德教教主萧昌明大宗师行年简考

天德教教主萧昌明大宗师行年简考

天德教教主萧昌明大宗师行年简考
天德教教主萧昌明大宗师行年简考

天德教教主蕭昌明大宗師行年簡考

天帝教/劉普珍

摘要

作者依據天帝教教內的資料及若干教外文獻,逐一耙梳有關天德教教主蕭公昌明生平的記載,並對之作細密的考證。基本上,這是一篇站在天帝教立場發表的論文,而本文所呈現的整體印象則是記載蕭宗主與天帝教首任首席使者本師世尊李玉階先生(以下簡稱世尊)間的師徒關係。由於作者不易蒐集到與蕭宗主直接有關的資料,因此無法對他的生平多作詳細的考證。雖然有此限制,但作者仍透過天帝教內提供的資料,並搭配以若干外部史料對蕭宗主的生平作了縝密的考察,凡是形諸於文字的,皆屬信實可靠。

本文先從蕭宗主的家世及修道經歷談起,再提及民國十九年世尊皈依其門下後的若干事蹟,如廿二年上海宗教哲學研究社的成立、廿三年的天帝於南京光殿賜封「十八真君」及宗主於上海開辦全國傳道師資班、廿四年陜西省宗教哲學研究社的成立、廿五年的「江山事件」與世尊偕郭大化赴太白山訪雲龍至聖、廿六年世尊歸隱華嶽和宗主蒞陜垂慰世尊、廿七年宗主於漢口啟建石林法會及在黃山舉辦彌羅法會,最後提到卅二年宗主於黃山證道。文末並附上〈全國各地宗教哲學研究社通訊處〉及〈各省市省開導師名單〉,資料猶為珍貴。

蕭宗主諱始,字昌明,四川省樂至縣蕭家灣人,生於光緒廿年(西元一八九四年)農曆臘月初八,為天帝道統第五十四代天德教之創立者,其道脈承第五十三代天鈞教輔宗雲龍至聖心傳。宗主幼時忽夭,越三日復甦。其時天界逆知三期末劫將至,無形古佛發願救劫,遂以分靈倒裝下凡,借屍還魂,故宗主此後即與往昔迥異。及稍長,遇異人攜遊失蹤,家人疑其復亡。十餘年返里,詢所至,默不言,人亦無所從知。宗主天性聰穎,具夙慧,事母至孝,待人真誠,格物窮理,好學不倦。然是後參加軍旅,數年不歸,因受後天習氣感染,無形古佛原靈無力遙控,致使宗主神性漸失,忘卻下凡使命。天界得知消息,令雲龍至聖前往顯化,以期頓悟道緣。雲龍至聖,俗姓鄒,湖南省寶慶府邵陽縣人,前清康熙末年武舉,遇異人傳授絕技,在湘西深山修煉,持誦《玉皇心印妙經》一百萬遍得道。民國三年,至聖用盡方法,先動之以情,使其脫離軍旅,返回故鄉;再諭之以理,度其赴湘修真。期間,他對宗主不斷加以考驗,時而善,時而惡,酒色財氣,時有戲弄。然本性卻因之啟蒙,得悟道緣。後宗主偕至聖入山苦修,數年大成。期間深得心法,透徹玄奧,了悟人生,並集五教精華,成廿字真言。因預知浩劫將至,不忍坐視,遂下山救世,創天德教,宏道湘、鄂,並於南京著《人生指南》,以化人心,而挽世運。復創精神治療,醫人疾苦,輒見奇效,遠近聞風皈依者眾。1

1關於蕭宗主入湘修道一事,見盧禹鼎編《蕭昌明大宗師傳》(台北〆天德堂總堂,1977印),頁1-27々150-65々、《奮鬥感應錄》(台北〆天帝教中華民國主院,1987),頁46-47、〈恭祝恩師天帝道統第五十四代天德教主蕭公昌明百齡華誕壽文〉,收入《天帝教教訊》一一九期,十八至廿六版、郭雄藩等撰《上方恩深紀白雲》(台北〆帝教出版社,1996),頁1、〈坤元輔教過智忠女士回憶錄〉(二),收入《天帝教教訊》一三八期,四十二至五十版及〈師尊憶述當年受天命上華山之因緣〉,見《天帝教教訊》五十七期,廿、廿一版。惟世尊說宗主修道的地點在湘西深山,而王笛卿則謂宗主在湖南中部湘潭縣之昭山修行,見《德藏經》〈天德行品?王笛卿夫子寫真全集〉(台南〆天德聖教廿字聖堂印行,1986),頁96。按光緒十一年重刊的《湖南通志》卷十三〈地理十三〃山川一〉記載,「昭山……,一名馬山,在長沙縣南七十里,臨湘水,……與湘潭分界,截江而起,仄立萬仞,怪石磅礡,異木層蔭,微露喦崿,舟過其下,隱隱見石窗喦牖,窺攀莫及,洵異境也。」見曾國荃等撰,《湖南通志》(台北〆台灣華文書局,1967影印),頁556。如此隱蔽之處,自是適合修行所在。故王笛卿所言,當可採信。此外,《奮鬥感應錄》謂〆「雲龍至聖因蕭師天爵崇高,不居師位,相約以兄弟稱呼……」,是以天帝教教徒稱雲龍至聖為師伯公。按該書記載,宗主自湘西下山,先至鄱陽湖,而後至長

民國十九年(西元一九三O年) 卅七歲

是年冬,宗主自漢口東行宏揚天德教,因弟子佘子諴、樂一鴻、茅祖權等發起籌組南京特別市宗教哲學研究社及東方精神療養院,並在二郎廟芙蓉照相館內成立光殿恭迎宗主蒞臨首都之故,財政部部長宋子文簡任秘書李玉階先生即於此時皈依宗主門下,並蒙賜道名「極初」,從此以身許道。2

民國廿年(西元一九三一年) 卅八歲

是年孟夏,宗主於長沙落星田啟建彌羅法會四十九天,並分派各省縣市開導師。3

民國廿一年(西元一九三二年) 卅九歲

是年冬,南京特別市宗教哲學研究社正式展開活動。同時,世尊在上海亦邀同大慈善家王沙、武昌、漢口,最後至南京傳道,發願以廿字普化全國。再者,《人生指南》一書,出版於民國十九年,是宗主至南京成立南京宗哲社時所寫,今天帝教始院亦有發行。至於文中所謂「天帝道統第五十三代天鈞教、五十四代天德教」者,是根據〈道統衍流〉之說法而來。按〈道統衍流〉為世尊一家移隱華山大上方後,由世尊長子李維生傳下的侍文。今悉錄於《天帝教教綱》(台北〆帝教出版社,1991),頁39-96中。最後,關於宗主的出生時間,乃是根據王笛卿而來。見《德藏經〆王笛卿夫子寫真全集》(台南〆天德聖教念字聖堂印行,1976),頁16。

2本師世尊於民國十七年二月任財政部簡任秘書一職,並在該部駐滬辦事處辦公。今天帝教天極行宮史料館所展示的聘書影本可以證明此事。再者。當時世尊正為草擬稅法而煩惱,因聞宗主至南京,遂利用週日由上海搭夜車至南京請教,豈料一見如故,訂下師生之緣。見黃敏思整理〈師尊憶述當年受天命上華山之因緣〉,收入《天帝教教訊》五十七期,廿、廿一版及世尊自述〈我的天命〉(二),收入《天帝教教訊》一O七期,十九至廿三版。又國民革命軍第四十軍軍長葉開鑫及其部屬皆拜於宗主門下,葉解職時,與部屬多人一同至南京,他們決定請宗主從長沙到南京活動。葉的部屬佘子諴昔日為其軍需處處長,後來在南京開設芙蓉照相館。見世尊自述〈我的天命〆從五四運動到成立上海宗教哲學研究社之始末〉(未刊稿)。不過,據王俯民等人記載,葉開鑫曾任職國民革命軍四十四軍軍長,而非世尊所言四十軍軍長。見王俯民,《民國軍人志》(北京〆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5二刷),頁87。此外,相關記載,亦見於《傳記文學》第四十六卷四期(1985)〈民國人物小傳〉中,頁138。

3按王笛卿的說法,彌者,廣大高遠無際無邊之謂々羅者,絡也,羅天地萬有之性靈,咸崇德化,悟道成正。而彌羅法會又稱雲城法會,雲者,萬有性靈的正氣上升為雲之謂々城者,四圍堅固,晝夜通明之意。見《德藏經》〈天德行品?王笛卿夫子寫真全集〉(台南〆天德聖教念字聖堂印行,1976),頁13-14。此外,關於本次法會的出處,則見《德藏經》〈天德行品?王笛卿夫子寫真全集〉(台南〆天德聖教念字聖堂印行,1976),頁105。

震、上海市商會會長王曉籟等發起籌設上海特別市宗教哲學研究社及東方精神療養院,由二王分別擔任籌備主任。

先是,宗主至京以來,數年來未公開活動,世尊拜入門下後,南京宗哲社尚在籌備階段。時世尊以上海為全國經濟、文化中心,若上海宗教哲學研究社成立,必能帶動全國宗哲社成立之風潮,遂發願籌組之。適巧上海市長吳鐵城介紹友人承包上海硝磺運銷業務,有筆鉅額傭金,世尊即以此作為社務開支。同時,世尊又得坤元輔教過純華女士及蔡禹民、應雲從、孫佩兮道長的苦心擘劃,積極籌備,上海社之成立始現端倪。規模初定後,世尊等聯名呈准上海市黨部、上海市政府,依法組織,上海社乃於廿二年冬正式成立。4

民國廿二年(西元一九三三年) 四0歲

十二月,上海特別市宗教哲學研究社奉准設立,社址在英租界白克路五百卅二號,奉天帝敕殿名為「太虛殿」,世尊恭迎宗主及眷屬蒞臨主持開光典禮。卅一日,舉行成立大會,出席社員及各省代表共二百餘人。此外,市長吳鐵城、國府委員周震麟、市黨部常務委員兼教育局長潘公展及學界名流百餘人均應邀參加,會後並當場票選李玉階、王曉籟、王一亭為常務理事,章文迺、章頌周等為理事,上海各大報皆以大幅版面刊載。化風所及,遂有蘇州、江陰、長沙、漢口、北平、杭州、蕪湖、江山等地的宗教哲學研究社成立。5

4見《天聲人語》書前影版之〈上海宗教哲學研究社成立前後幾件大事紀〉及郭雄藩、李旭如、李今悟及世尊著《上方恩深紀白雲》(台北〆帝教出版社,1996初版),頁2及〈師尊憶述當年受天命上華山之因緣〉,收入《天帝教教訊》五十七期,廿、廿一版。按上海總商會會長王曉籟曾任勞資調解委員會委員,與世尊交情甚篤。上海社的成立,亦與此有絕大關聯。見世尊自述〈我的天命〆從五四運動到成立上海宗教哲學研究社之始末〉(未刊稿)。

5相關記載,見世尊自著《德教史料紀實》(民國65年自刊),頁4々《天聲人語》書前影版之〈上海宗教哲學研究社成立前後幾件大事紀〉及《上方恩深紀白雲》,頁2-3。此外,上海社成立之後,對天德教鼓舞甚大,因此各地亦紛紛建立道場,見本文附錄之〈全國各地宗教哲學研究社通訊處〉及〈各省市省開導師名單〉。

上海社既立,四川葉孝侯在滬皈依宗主,奉命勤參子午,調靈調體,百日功圓。曾蒙諸天垂演《德教闡微》、《德言》、《法言匯要》諸書,洩造化未洩之機,明古今未明之理,集五教精萃大成,誠人間空前至寶。宗主囑世尊集資精印,每部裝訂四冊,並親題「玄外之音」、「味之者法」,以傳後世。6

民國廿三年(西元一九三四年) 四十一歲

(一)二月十三日(癸酉十二月三十日),李玉階、過純華及王震、王曉籟、佘子諴、樂一鴻、茅祖權、唐懷群、孟蘭吟、劉涵之、查世翰、陳恢泰、王笛卿、李希白、張頌周、金少偉、閔仲謙、舒石父等十八真君在南京光殿宣誓拜命。其中,世尊蒙天帝敕封為「忠字主宰-威靈妙道顯佑真君」,坤元輔教為「孝字主宰-智靈覺道顯仁元君」。7

(二)是年夏,宗主為培養全國傳道師資,指定李玉階、佘子諴、樂一鴻、孫佩兮、趙連城、包道平、謝君如、張香泉、章文通、蔡禹民、劉望之、應龍翔、唐懷群、劉卓之、金少偉等廿餘人在上海法租界山東會館參與百日閉關。每日子、午、卯、酉四時,宗主親自會坐,上、

6見《天聲人語》書前影版之〈上海宗教哲學研究社成立前後幾件大事紀〉及《上方恩深紀白雲》頁17。按前者所言,《德教闡微》一書,共計十八卷三十章一三八篇,但《天帝教復興簡史》頁10-11中卻說〆「葉子孝侯……蒙諸天上聖高真古佛降筆垂演《德教闡微》、《德言》、《法言匯要》,……是書分十八卷三十六章一百三十八篇……」。其中所言「是書」者,未悉是指何者〇我想,應當是指《德教闡微》一書。按今天德教所發行的《德藏經》(台南〆天德聖教念字聖堂印行,1986)可見,《德教闡微》該書共分十八卷卅章,故知〈上海宗教哲學研究社成立前後幾件大事紀〉所言《德教闡微》篇數,與《德藏經》相符。至於《德言》與《法言匯要》篇數如何,在〈上海宗教哲學研究社成立前後幾件大事紀〉、《上方恩深紀白雲》及《天帝教復興簡史》中,實未有說明。此外,據〈上海宗教哲學研究社成立前後幾件大事紀〉可知,宗主曾提「玄外之音」四字於《德教闡微》前,然按今天德教所印行之《德教闡微》來看,其前尚有「味之者法」四字,故我於正文中一併提及。

7按十八真君即廿字真言中的護法主宰,除雲龍至聖及彌勒古佛外,獲上帝遴選者尚有十八位。正文中所提及諸人姓名,在《上方恩深紀白雲》中未見記載,此乃世尊及坤元輔教事後所回憶者。見《天帝教教訊》五十七期,十六、七版。其中,王震為大慈善家、大書法家兼革命家,曾在上海發起二次革命々王曉籟為當時上海總商會會長々王笛卿為宗主三傳弟子,昔日曾當過團長,後來放下屠刀修道,在江西奮鬥多年。大陸淪陷後,隨政府至台灣,宏揚天德聖教々陳恢泰是宗主五傳弟子,時任江西省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副司令々茅祖權曾任國民政

下午講解《德教闡微》與《道法要義》。閉關圓滿後,宗主頒授度牒,派世尊赴陜西宏教。8行前,並致訓數語以壯行色。語謂:

夫大仁若山,大智若水,山可以納群物而藏虎豹,因其穆穆無聲無臭而已;水可以瀦巨鱷而藏鯨鯢,因其水蕩蕩能容能平而已。故曰:仁者若山,智者若水。聖人之

道,若山若水,吾之道亦若山若水耳。在功而不居功,在名而不居名,在道而不居道。

在功而不居功,功成;在名而不居名,名成;在道而不居道,道成。此乃防身立命之

法,急流斯退,功則不匱,明哲者固如是也。天地鬼神,世俗環境,其奈我何?天地

壞而我在,江海竭而我存,如斯者則可以跳出五行,逃出環境,此乃大智慧,大丈夫

為人之道也。極初其勉之!9

民國廿四年(西元一九三五年) 四十二歲

(一)三月十二日,世尊邀集社員舉行籌備會議,公推郭英夫、路禾父、張扶萬為籌備主任,並決議五月廿日開成立大會。籌備期間,長沙社郵柬來邀世尊參加成立大會,世尊擬往參加,遂請路禾父主持社務,遇事與林梅鶴、盛慎言道長相商。至於每日求診,平均約四百餘人,若非戴震山、杜澂之、成春山、沈悟耐、孫悟真等熱心同道熱心診治,始終不懈,幾至無以應付。世尊抵湘,於任務完成後,應湖南省主席何健之邀與各省代表同遊衡山。五月九日,世尊

府司法行政院院長。

8見世尊所著《德教史料紀實》(民國65年自刊),頁4-5。當世尊籌組上海宗哲社之時,曾央請宋子文部長讓他在財政部上海辦事處辦公,宋表示只要不耽誤工作即可通融,這應該是世尊日後得以參加在上海山東會館開辦的開導師訓練班的原因。見李維剛整理,〈智忠夫人回憶錄〉(一),收入《天帝教教訊》九十一期,十三、四版及世尊所著〈恭祝恩師天帝道統第五十四代天德教主蕭公昌明百齡華誕壽文〉,收入《天帝教教訊》一一九期,十八至廿六版。9關於世尊赴西北宏教、陜省宗哲社籌備處成立事蹟,見《上方恩深紀白雲》,頁4-5。又今天帝教天極行宮史料館亦展示有宗主於民國廿三年甲戌八月交予世尊的度牒影本,可證明此事。

由湘返陜,主持社務,並籌備宗主蒞臨典禮。時崑崙山性空祖師弟子惸聾道人亦專誠西來,參加成立大會。十九日,世尊率弟子眾同往西安車站,恭迎宗主蒞臨,宗主一行駐錫世尊私寓。廿日正午,西安社開成立大會,邵力子主席親臨致訓,地方耆宿、各界名流聯袂來賀,並邀演劇助興,開陜西各慈善團體未有之盛況。次日,全體社員舉行投票,票選路禾父為理事長,盛慎言、林梅鶴、成春山等九人為理事,景梅九、吳敬之、張玉山等為監事。西安社既立,宗主普施法雨,開示講道一週,闡明人生大道,聽者踴躍,皆大歡喜。事後,世尊偕坤元輔教恭請宗主與惸聾道人、蔡禹民、林梅鶴、盛慎言、王覺源等,同謁周文武陵、周公墓及城郊各處名勝古蹟,有感輒相唱和,宗主盡興而返,遂於端陽後二日,偕蔡禹民東行,陜社諸子齊集車站,恭送如儀。10

民國廿五年(西元一九三六年) 四十三歲

(一)是年春,浙江省發生「江山縣事件」,使天德道脈幾乎中斷,僅陜西省之宗教哲學社倖免。

先是,民國廿三年上海社成立時,東方精神療養院亦同時成立。此後,大江南北各省紛紛成立「宗教哲學研究社」及「東方精神療養院」。因精神治療不需酬勞,影響中、西醫的營業與生存,故江蘇省、浙江省及南京、上海兩特別市等地之中、西醫公會以各地精神治療違犯醫師法且不合科學原理為由,上呈中央請求禁止。豈料竟予照准,各省宗哲社及東方精神療養院遂

10見《上方恩深紀白雲》,頁7-8及世尊所著〈恭祝恩師天帝道統第五十四代天德教主蕭公昌明百齡華誕壽文〉,收入《天帝教教訊》一一九期,十八至廿六版。此外,關於長沙社的成立方面,《蕭昌明大宗師傳》有收錄宗主所著〈長沙宗教哲學研究社引言〉、〈研究宗教哲學系統表〉、〈本社廿字研究圖〉、〈天德聖教宗旨摘要〉等,堪為可貴之一手史料。見盧禹鼎編《蕭昌明大宗師傳》,頁176-88。

一律停止活動。時陜西省主席邵力子因深知世尊協助政府精神開發西北之用心,即允陜西社繼續活動。至抗戰勝利後,陜西省宗哲社與東方精神療養院依然存在。11

(二)八月廿八日(七月十二日),世尊與郭大化同登太白山訪雲龍至聖。

先是,宗主命同道郭大化自武昌前來西安,與世尊同登太白山,叩謁雲龍至聖。因二人皆未曾見過至聖本人,為求達成任務,曾用天人親和方式請示,蒙至聖降臨光幕顯示法相,並指定大弟子流水子楊宗畏於半山相迎。世尊遂與郭大化二人搭乘隴海路列車赴郿縣登山,徘徊於深山窮谷、雲氣溟濛中二日,始遇大師兄流水子,並導游於煙霞、雲岩兩洞,引領面晤至聖,承授玄機妙道,九月二日下山返。至聖指示曰:「明夏浩劫將興,國難臨頭,汝應於明年農曆六月初一前,攜眷潛居華山白雲峰下,看守西北門戶。」並命郭大化速報宗主歸隱黃山。12

民國廿六年(西元一九三七年) 四十四歲

11見《上方恩深紀白雲》頁15和世尊於第一期精神療理訓練班之開訓致詞,收入《天帝教教訊》六十三期,十八、九版與世尊自述之〈我的天命〉(五),收入《天帝教教訊》一一七期,十八至廿版。又按李維生所言,當天德教自上海社及東方精神療養院成立以來,風行於大江南北,僅江浙一帶便有數十個據點,包括江山縣亦有「宗哲社」及東方精神療養院。時情治首領戴笠之舅於江山開設中醫,以江山道場之免費診療行為影響生計為由,污衊各地東方精神療養院以符水為人治病,並聯合江浙一帶中、西醫業者透過黨務系統上呈中央,使天德教各地據點被迫停閉,僅陜西省據點因世尊與當地政、情界關係良好之故,免遭池魚之殃,此即天德教發展史上有名之「江山事件」。不過,天德教前期同道王樸對此事卻有另一番說詞,以為該是當更名為「衢縣事件」,並且發生的時間在民國廿六年三月。按附錄之《全國各地宗教哲學研究社通訊處》所載,浙江省確有衢州社,而江山縣則在衢州西南。但此事若發生於民國廿六年,則邵力子當時已不是陜西省政府主席,如何又能准允陜社繼續存在〇故此處姑從世尊言。

12本段記載參見世尊所著,〈中國正宗靜坐第一講〉,收入〆《上帝的安排〆奮鬥感應錄》(台中〆天帝教中華民國主院,1987),頁47-48及《上方恩深紀白雲》,頁14。不過,兩處所述之上山日期頗有出入,按〈中國正宗靜坐第一講〉所言,太白山終年積雪,人煙罕見,每年只有農曆六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雪融開山,可供朝山進香。據清宣統元年重纂的《郿縣志》所引〈唐呂賜遠門太白廟記〉記載,「太白山四時雨雪,經年不消,惟夏盛暑,人趕至巔,其巔三峰連峙,每峰巔匯一池,深不可測。六月四方會朝者大集,人各為社,絡繹奉香火,終月迺已。」足可與世尊所言對照。見沈錫榮所修《郿縣志》(台北〆成文出版社,1970年影印),頁73-74。再者,世尊在〈中國正宗靜坐第一講〉中謂,雲龍至聖遂指定其與郭大化於農曆六月十九日上山。不過,在《上方恩深紀白雲》中卻言,世尊等人於農曆七月十二日登太白山。若依太白山雪融開山的時間來看,六月十九日上山,距封山時間尚遠,應不致在深山窮谷之中遭遇風雪,只有在七月十二日上山時,才有遇到風雪的可能。可知,此點應以《上方恩深紀白雲》的記載為確。

(一)七月三日(五月廿五日),世尊辭官攜眷歸隱華嶽,由華山北峰主持馬法易嚮導之,兒輩業師郭雄藩等人隨行,諸弟子聞訊趕赴車站恭送。四日,世尊一行登山棲居雲台峰,從此隱姓埋名,自號「涵靜老人」。

是時,宗主亦在黃山向政府租地開荒,種植桐樹,從事生產。13

(二)重九後,宗主偕弟子包道平、謝君如、應雲從,由漢口適陜登蒞華嶽,垂慰世尊,並以山嶽高聳,兒輩尚幼,山居清苦,生活不便,邀勸世尊遷居黃山。世尊以奉命闡教西北,自當貫徹始終,完成使命,何敢因私廢公以違初衷,且深知華嶽與中華民族關係重大,我民族、文化、宗教皆沿華山東展。當此倭寇猖獗、民族危殆之際,誓願與華山共存亡,堅持信念,發心長期祈禱,冀感格天心,減輕劫運,確保關中。宗主許之,南遷之議遂寑。後宗主偕諸子遍歷五峰,漫遊太華,並於蒼龍嶺巔親題「雲海」二字,鐫石留念。時葉孝侯、楊紹時、陳榮叔、郭哲丞等由省專誠上山叩謁,宗主顧而樂之,暇時輒召諸子,互相吟詠,至農曆九月下旬,宗主一行始辭山東返。後世尊作〈雲海恩深〉三首誌之謂:

師徒應運喜逢原,三六劫前是本源,不是無形一 化,極初那得運乾元。婆心一片

漏天機,法雨繽紛洩道微,氣接虛無復本性,三期了結萬流歸。德教闡揚列第一,

光明廿字篆龍文,無形結了有形果,普化大同報師恩。14

13見《德藏經》〈天德行品?王笛卿夫子寫真全集〉(台南〆天德聖教念字聖堂印行,1976),頁102。

14見《上方恩深紀白雲》,頁21及《清虛集》,頁19。

民國廿七年(西元一九三八年) 四十五歲

(一)五月六日(四月初七),宗主於漢口石林啟建救劫法會,世尊應召,偕閻道長及北峰馬法易主持赴漢參加盛會。然以徐州會戰,時局緊張,世尊未待法會圓滿,即匆匆叩辭返山。15(二)五月廿四日,宗主於黃山道場啟建彌羅法會四十九永日,祈禱世界和平,發十大願力,並且日上一表,辭甚哀悽,字字血淚。16

民國卅二年(西元一九四三年) 五十歲

元月十五日(壬午十二月初十),華山清虛玄壇傳來宗主黃山芙蓉居證道噩耗。

據世尊追憶,民國廿七年,宗主在漢口石林舉行全國性救劫法會,時上天行劫方案已定,應劫者之黑籍早已造好,集中於王總天君處。法會期中某一天酉刻,宗主突然要世尊及其他數位開導師及光生至房間,惟見宗主用掌光請王總天君調齊黑籍,然後下令「全部焚毀」。是以行劫魔王狀告金闕,經天曹緊急會議,將宗主貶謫為地曹主宰,而他亦因此與行劫魔王種下爭端根源,並圖伺機報復。其後,宗主轉返黃山。由於戰事逆轉,蕭夫人乃攜家眷避居湖北京山農場。京山一地全無戰略目標,突遭日機空襲,蕭夫人不幸殉難。因子女尚幼,太夫人於四川省樂至縣老家物色到一德性不錯的女同道宋明華女士(即日後在香港青山傳佈天德教的蕭夫人) ,電召宗主回川再婚,然後挈眷同居黃山,此事最使宗主痛心。民國卅一年冬,對日抗戰方酣,宗主深感「浩劫已起,使命失敗」,意志極其消沉,屢上血表請求回天。後無生聖母卒允所請,於臘月初十午時由無聲玄母(即蕭先夫人) 接引回天。盧禹鼎在《蕭昌明大宗師傳》中述

15見《上方恩深紀白雲》,頁26。

16見《德藏經》〈論藏?十大願力詞句解〉(台南〆天德聖教念字聖堂印行,1976)及《德藏經》〈天德行品?彌羅法會表文〉(台南〆天德聖教念字聖堂印行,1976),頁45-83。

之甚詳:

三十一年臘月……初八日,為聖誕正祝之旦。清晨,大宗師出庭院散步,見諸門人熙攘佈置,狀頗歡喜。近午應眾人之請,設席坐於正廳,讓眾人參拜祝嘏,情緒洋溢忻樂,答諸門人之敬意,措辭莊諧備至,惟忻樂之餘,已可察知大宗師眉宇之間,似有隱隱籌運者在焉。

臘月初九,壽辰已過,大宗師復閉門焚香慎獨,師母亦在旁侍坐,甚少言談。……

至臘月初十日,遠道弟子,開始擇日下山,計劃回家度歲。一早,眾弟子照常趨前請安,或辭行下山,待入其室,不見師尊,叩問師母,始知大宗師早出中庭散步。

復至庭院,果見大宗師不辭嚴寒,衣著輕裘,獨步於「三月池」旁。……大宗師端步繞池三匝,然後站立階上,遙望對面五老峰,喟然長嘆!旋即舉步回房。眾見其狀莊嚴,似有非常之事隱於心頭,咸亦隨之入室,都覺得有異,叩問師尊有何不適?

師尊曰:「沒有。」繼曰:「人心已死,天意難回,劫難化而災豈能消乎?奈何!奈何!」覺得心中很難過。又曰:「救人乎?度魂乎?」說完掉下幾點珠淚。眾弟子跪在地上懇求說:您為救眾生,為挽災劫,如此悲憫,有傷佛體,請師尊安心,民心會慢慢向善,災劫待漸漸化解。師尊長嘆一聲曰:「人心愈挽愈惡,災劫愈演愈烈,可嘆呀!可嘆!」此時為師尊最傷心的時候,眾見金光一閃一閃,知是末劫悲運將臨,諸弟子含淚滿面,又再勸慰師尊:「您老人家為度眾生,悽愴悲憫,而眾生仍舊是瞶眊不醒,您又何必這樣痛心呢?」師尊嘆曰:「人數已定,天數難回,惟有度靈也。」這時金光燦爛,不時送來陣陣異香,正是午刻時分。師尊曰:「外面有戲法,

你們出去看。」大多數人都不願離開,外面有人叫:「你們看,師尊與先師母在太陽

當中!」所有師尊室各道友齊出向太陽跪拜。這時太陽特別大,非常明顯的現在眼

前,陽光並不刺目。霎時太陽冉冉淡沒,師尊與先師母也不見了。大家回到師尊室,

祇見師尊盤坐床上,似入定狀。有人說,師尊不像在打坐,引起眾人疑惑不定。又

有人說,我們進光殿請光訓如何?大家來到光殿,只見師尊在光上很沉痛的批曰:

此次三期,大劫重降,余棄蓮台倒裝臨凡,挽民心而化劫運,可嘆人心難挽、災劫

難化,余豈能忍心拋棄諸子,重返天宮,更不忍視眾生墮落孽海。人心既已難救,

吾只有繼續渡靈,望諸子繼吾之志願,宏揚德教,並立遺囑,望諸生遵守力行。……

遺囑:

余闡揚廿字真諦,垂四十餘年,莫非欲正人心,挽回末運。是以畢生以來,殫精竭慮,大聲疾呼,以期喚醒迷途,回頭是岸,凡吾同道及社會人士,當所共見共

知。余逝世後,雖軀體解脫,而我之精神依然存在,靈光佈滿虛空,永遠不滅,若

是虔誠祈禱,感應尤深。望我同仁提倡道德,正己化人,祇要身體力行,自多善果。

對於道務及各項生產慈善事業,務須繼續吾之志願,更宜精誠努力,發揚光大,推

行達於全球,共享大同之樂,庶不失衣缽之真傳而遺吾憾,是所至囑。17

17宗主焚劫冊事,《上方恩深紀白雲》中未見記載。世尊於民國七十九年十月七日新竹市初院成立的致詞演說中提及此事,然其時謂法會舉辦地點在武昌。但在世尊自述的〈我的天命〉(四)(收入《天帝教教訊》一一三期,十四、五版)中,卻說該法會在長沙舉行,不知何為者為確〇惟據李維生告知,該事當在廿七年石林法會期間,姑從前者所言。再者,在《蕭昌明大宗師傳》中,亦曾言及宗主「獨挽崩天裂地浩劫」事,惟所述與世尊所言略有不同。其次,關於「京山事件」一事,《蕭昌明大宗師傳》中說,在武漢附近,有一地名為京山(該書稱之為「金山」,與世尊所言不同。今據附錄之〈全國各地宗教哲學研究社通訊處〉及〈各省市開導師名單〉,可知世尊所言為確。),該地有天德教信徒開設的農場,一面可收容失業同道,在農場工作修道々一面又可將農場所得,辦理慈善事業。中日戰爭時,京、滬失守,我軍封鎖馬當,日機猛炸漢口及長江沿岸,農場避難份子多而複雜。其時,宗主正於漢口辦理四十九日金光明大法會(當即本文所載之「漢口石林法會」),不克前往。蕭夫人認為,前來避難的人太多,且掩

附錄、〈全國各地宗教哲學研究社通訊處〉及〈各省市省開導師名單〉按自民國廿二年十二月世尊於上海成立宗教哲學研究社以來,天德教在大陸各地曾有過蓬勃的成長,這在民國廿四年世尊於西安開辦陜西省第一期開導師訓練班的畢業紀念冊《闡教法乳》中記載的〈全國各地宗教哲學研究社通訊處〉及〈各省市省開導師名單〉中可以看出,前表詳列各地宗哲社的所在地、所屬省份及地址,後表則明載天德教於各地的開導師姓名,皆頗富參考價值。據此二表,可知天德教在大陸全盛時期的概況,日後若要進一步研究昔日天德教的發展過程,吾人或可親赴當地考察。以下即列出各地宗哲社通訊處:

蔽不好,應設法遣散々其次,另有吸毒的人,要勸他們戒掉,以免影響天德教聲譽。因此,蕭夫人便率同卅餘位同道自漢口前往。詎料,一行人到了京山,竟遇到日機空襲,蕭夫人因而殉難。見盧禹鼎編《蕭昌明大宗師傳》,頁148-49々208-09。此外,關於宗主證道日期,世尊所著〈恭祝恩師天帝道統第五十四代天德教主蕭公昌明百齡華誕壽文〉(收入《天帝教教訊》一一九期,十八至廿六版)謂是三十一年臘月初十。不過,《天帝教復興簡史》卻說是卅二年一月。其實,民國卅二年一月即農曆壬午年臘月。因此,二者所言相同。這在盧禹鼎編《蕭昌明大宗師傳》頁283-89中亦可證明。

历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常考29道简答题(附答案)

历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常考29道简答题及答案 1、简述教师职业道德规的八条要求。 答:教师职业道德规的八条要求: (1)依法执教,是教师坚持正确职业行为方向的保证。 (2)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 (3)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 (4)严谨治学,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 (5)团结协作,是教师处理与同事之间关系的准则。 (6)尊重家长,是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环节。 (7)廉洁从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应有的品德。 (8)为人师表,是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特殊要求。 2、简述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荣辱观的道德规要求。 答:“八荣八耻”荣辱的主要容: (1)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2)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3)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4)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5)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6)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7)以遵纪守法为荣,以乱纪为耻; (8)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3、简述我国的教育法体系。 答:我国的教育法体系由纵向5个层次和横向6个部门构成。

第一层次:教育基本法——《教育法》(1995); 第二层次:部门教育法——①《义务教育法》②《职业教育法》③《高等教育法》④《学位法》⑤《教师法》⑥《民办教育法》; 第三层次:教育行政法规; 第四层次:地方性法规; 第五层次:政府规章。 4、简述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 答:《教育法》第二章规定了我国实行的教育基本制度有: (1)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科学的学制系统; (2)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 (3)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 (4)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5)学业证书制度; (6)学位制度; (7)教育督导制度; (8)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 5、简述我国教育活动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教育法》主要规定了七条基本原则: (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原则; (2)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与吸收人类文明发展一切优秀成果相结合的原则; (3)公民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原则; (4)国家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残疾人等处于不利境地的地区和群体发展教育事业的原则;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含答案--特别实用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李白及相关背景介绍。 2、结合课下注释及现代汉语词典,掌握“天姥、谢公屐”等生字词。 3、通过诵读,理清诗歌的写作思路,并整体把握诗歌主要内容。 4、再次朗读诗歌,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即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 5、初步感受诗人不与黑暗官场同流合污的高尚人格和追求个性自由的精神 二、【学习重点】 通过诵读,理清诗歌的写作思路,并整体把握诗歌主要内容 【学习难点】 初步感受诗人不与黑暗官场同流合污的高尚人格和追求个性自由的精神【学习过程】 三、自主学习: (一)了解感知 1、了解李白 李白(701--762),字,号,代伟大的主义诗人,有“”之称,现存诗歌900余首,代表作《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李白长于乐府与绝句,其诗风格豪放而飘逸 .....,语言热烈奔放而清新自然,对后世影响较大,杜甫称赞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与杜甫并称“李杜”,有《李太白全集》。 2、解题: “梦游”,梦中游览,说明内容的虚实; “天姥”,指天姥山。是所梦的内容; “吟”本指吟咏,即作诗,以后作为一种诗体的名称,是“歌行体”诗的一种形式。内容多有悲愁感叹之意,形式上比较自由活泼。 “留别”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说明本诗写作目的。

所以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用梦游天姥的诗向朋友话别,另名《别东鲁诸公》或《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不过本诗主要内容并无惜别之感,而是借题发挥,表明自己的视权贵,傲岸不屈,与宫廷生活彻底绝裂的态度态度和意向是真。 3、作品背景: 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安世济民”、“功成身退”是他一生的愿望。天宝元年 (公元472年),李白经友人吴筠的推荐,被唐玄宗征召进京。他兴高采烈地来到了长安,认为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时机已经到来。但到了长安,得到的是翰林供奉,任了个侍御闲职,不能施展政治才干。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腐败,李白“粪土王侯”不甘趋炎附势,招致了权贵的谗毁,不到三年 (公元744年)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把他赶出了长安。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李白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了京城,重新继续他的漫游生活。天宝四年秋 (公元745年),他离家南下准备再游吴越时写下这首诗留赠给友人,借以排遗内心的悲愤,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世俗权贵的蔑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4、资料补充: 李白的一生是复杂的,他兼有游侠、隐士、道人、策士、酒徒等类人的气质和行径。他一方面接受儒学“兼济天下”的思想;另一方面又接受道家尤其是庄子遗世独立的思想,追求绝对自由,蔑视世间万物;他还接受游侠思想影响,所以敢于蔑视封建秩序,打破传统。但在黑暗现实面前,李白的人生理想始终未能实现,但他又在追求。矛盾、冲突及遭打击后的愤懑、狂放就产生了。李白的一生基本与盛唐时代相始终,盛唐那种繁华、大气、兼容并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风气,对李白的思想、气质都产生了深深的影响,当然也直接影响了李白的创作。以致后人评李白有“盛唐之象”。 5、字音检测: 天姥.()瀛.洲()剡.溪()渌.水() 谢公屐.()暝.()澹澹 ..()殷.岩泉()訇.然()石扉.()魂悸.()鸾.() 霓.()嗟.()

古诗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赏析

古诗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赏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古诗全文如下: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 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前言】 《梦游天姥吟留别》又名《别东鲁诸公》,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古体诗,是一首记梦诗,也是游仙诗。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诗才横溢,堪称绝世名作。 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游仙诗。诗写梦游仙府名山,着意奇特,构思精密,意境雄伟。感慨深沉激烈,变化惝恍莫测于虚无飘渺的描述中,寄寓着生活现实。虽离奇,但不做作。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不受律束,体制解放。信手写来,笔随兴至,诗才横溢,堪称绝世名作。 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第二年写的,唐玄宗天宝元年(742)。蔑视权贵、对现实不满、不屈于世俗的叛逆,他渴望济苍生、安社稷、辅佐明君治理天下。 【注释】 唐玄宗天宝三年(744),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被放出京。745年,李白将由东鲁(在今山东)南游吴越,写了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山的诗,留给在东鲁的朋友,所以也题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天姥山,在浙江新昌东面。传说登山的人能听到仙人天姥唱歌的声音,山因此得名。

(完整版)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含答案)

一、简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八条要求 1依法执教,是教师坚持正确职业行为方向的保证 2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 3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 4严谨治学,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 5团结协作,是教师处理与同事之间关系的准则 6尊重家长,是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环节 7廉洁从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应有的品德 8为人师表,是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特殊要求 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教授认为人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智能是多种多样的,这些智能可被区分为七项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 三、简述我国的教育法体系 我国的教育法体系由纵向5个层次和横向6个部门构成 第一层次教育基本法——《教育法》1995 第二层次部门教育法——①《义务教育法》②《职业教育法》③《高等教育法》④《学位法》⑤《教师法》⑥《民办教育法》第三层次教育行政法规第四层次地方性法规第五层次政府规章 四、简述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 《教育法》第二章规定了我国实行的教育基本制度有 1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科学的学制系统 2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3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4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5学业证书制度6学位制度7教育督导制度8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 五、简述我国教育活动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教育法》主要规定了七条基本原则 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原则 2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与吸收人类文明发展一切优秀成果相结合的原则 3公民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原则 4国家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残疾人等处于不利境地的地区和群体发展教育事业的原则 5教育的改革与协调发展的原则 6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并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 7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原则 六、简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 《未成年人保护法》提出了以下四条原则 1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2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3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4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七、简述历史上的儿童发展观 1遗传决定论的儿童发展观2环境决定论的儿童发展观3辐合论的儿童发展观 4建构主义的儿童发展观5儿童中心主义的儿童发展观 八、简述儿童发展的特点 ①顺序性②不平衡性③阶段性④个别差异性⑤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九、简述教师的社会作用 1通过教育活动选择、传播、提升和创造人类文化 2通过向受教育者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以培养人 3通过传递文化和培养人全面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十、简述社会主义学校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1民主平等2尊师爱生3心理相容4教学相长 十一、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答1导向功能2调控功能3评价功能 十二、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1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2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十三、简述德育的主要功能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教师版)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教师版)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2.鉴赏“梦游”的意境; 3.领悟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初步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 2.认识李白的“游仙”之念表现了他不事权贵的傲岸性格,体现他道家风骨、儒家风范。学习难点:鉴赏“梦游”的意境。 一、导言: 今天我们将借助这篇课文,走进李白的精神世界,他用自己的一生述说着传奇,在他身上体现了盛唐时期多种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他是一个具有道家风骨的道士,也是一个具有儒家风范的儒士,又是一个行侠仗义的侠客,更是一个连喝酒都能喝出气势、喝出个性的酒仙,就是这样一个奇人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奇梦呢?让我们共同品读这首诗。 二、背景介绍: 李白早年就有济世的报复,但是不屑于经由科举登上仕途,而希望由布衣一跃成为卿相。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以此广造声誉。唐玄宗天宝元年,礼拜的朋友道士吴筠向唐玄宗推荐李白,玄宗于是召他到长安。李白初到长安,也曾有过短暂的得意,但一是他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二是玄宗仅把他看做词臣,并不重用他,三是受到权贵的排挤,他在长安仅住了一年多,就被赐金放还,他那由布衣到卿相的梦幻从此完全破灭。唐玄宗天宝三年,李白离开长安,先到洛阳与杜甫相会,结下友谊。随后又同游梁宋故地,这时高适也赶来相会,三人一同往山东游览。到兖州不久,杜甫西入长安,李白南下吴越故地,第二年,他在东鲁将南游吴越,写下了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山的诗,留给在东鲁的朋友,政治上的失意使他胸中的块垒难消,这首诗便是他的:发愤之作’. 三、完成预习: 1、.李白诗中的名言名句填空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_奔流到海不复回 b、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c、长风破浪会有时,_直挂云帆济沧海。 d、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e、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f、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g、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h、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i、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j、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l、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及翻译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及翻译 《梦游天姥吟留别 》又名《别东鲁诸公》,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 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 ,是一首记梦诗,也是游仙诗。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富有浪漫主 义色彩。诗才横溢,堪称绝世名作。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 海外来的客人谈起瀛洲,(大海)烟波渺茫,(瀛洲)实在难以寻求。吴越一带 的人谈起天姥山, 在云雾忽明忽暗有时还能看见。 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遮断了天 空。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天台山虽高一万(一万为正确版本,四 万经考证为误传)八千丈, 对着天姥山, (却矮小得)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 我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 一天夜晚飞渡过明月映照下的镜湖。 镜湖上 的月光照着我的影子,一直伴随我到了剡溪。谢灵运住的地方如今还在,清澈的 湖水荡漾,猿猴清啼。我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 (上到)半山腰就看见了从海上升起的太阳, 在半空中传来天鸡报晓的叫声。 无数 山岩重叠,道路盘旋弯曲,方向不定,迷恋着花,依倚着石头,不觉天色已经晚 了。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岩中的泉水在震响,使森林战栗,使山峰惊颤。云层 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动荡生起了烟雾。电光闪闪,雷声轰鸣,山峰好像 要被崩塌似的。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洞中蔚蓝的天空广阔无际, 看不到尽头,日月照耀着金银做的宫阙。用彩虹做衣裳,将风作为马来乘,云中 的神仙们纷纷下来。老虎弹奏着琴瑟,鸾鸟驾着车。仙人们成群结队密密如麻。 忽然(我)魂魄惊动,猛然惊醒,不禁长声叹息。醒来时只有身边的枕席,刚才梦 中所见的烟雾云霞全都消失了。 人世间的欢乐也是像梦中的幻境这样, 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 不复返。告别诸位朋友远去(东鲁)啊,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 崖间,等到要远行时就骑上它访名山。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倘若使我不 能舒心畅意,笑逐颜开! 《梦游天姥吟留别》注释 唐玄宗天宝三年(744),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被放出京。745 年, 李白将由东鲁(在今山东)南游吴越, 写了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山的诗, 留给在 东鲁的朋友, 所以也题作 《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 天姥山, 在浙江新昌东面。 传说登山的人能听到仙人天姥唱歌的声音,山因此得名。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经常出海的人谈起瀛洲这个地方,都说大海 烟波浩渺,瀛洲实在难以找到。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东海三座仙山之一(另两座 叫蓬莱和方丈)。烟涛,波涛渺茫,远看像烟雾笼罩的样子。微茫,景象模糊不 清。信,确实,实在。 越人:指浙江一带的人。 明灭:忽明忽暗。 向天横:直插天空。横,直插。 势拔五岳掩赤城:山势高过五岳,遮掩了赤城。拔,超出。五岳,指东岳泰 山、西岳华(huà)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赤城,和下文的“天台

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汇总

新课程改革 1.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 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从教学和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从学校和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2.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3.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教育学 是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2.20世纪以来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全民多现身+全信科 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全球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具有科学性。 3.简述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 a.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 d.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c.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d.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4.简述学校产生的条件 a.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 b.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分离 c.文字的产生 d.国家机器的产生 5.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现代学制发展趋势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高等教育类型日益多样化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5.教育学发展阶段:萌芽、独立、多元化、现代化 5.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我们怎样思维》《明日之学校》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改造、学校即教育、从做中学五步探究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6.简述教育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a.教育学研究问题领域的扩大 b.教育学研究学科基础的扩展 c.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多样化 d.教育学的进一步分化与综合 e.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f.教育学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 7.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c.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的取舍 e.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体制 f.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8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需要的人才; 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不起决定作用。 9.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c.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手段; d.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 e.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9.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知识 9.简述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浙江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知识——简答题(教育学)

官方微信:【zjjsks】中公浙江教师考试网浙江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知识——简答题(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学与教师 1.简述学校产生的条件 答学校教育的出现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一般说来,学校的产生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社会生产必须出现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同时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开始出现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和专门从事学习的学生;(2)具有相当数量的经验积累,为学校教育提供特定的教育内容;(3)文字等记载和传递文化的工具达到了一定水平。 2.简述20世纪中叶以来教育出现的新特征 答: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不断呈现出新的特征,如:(1)教育逐渐走向民主化,教育的服务性,可选择性,公平性和公正性将成为学校改革的基本价值诉求; (2)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学校教育网络逐步建立,学校的教育教学时空得到根本性改变; 3.教育的功能得到全面理解,除了教育的生产性以外,教育的政治性和文化性将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教育性质,教育在政治改革和文化建设中的功用进一步得到系统和深刻的认识; 4.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同时彰显,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阶段性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 3.简述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答:(1)研究对象的普遍性,平凡性;(2)问题域界的恒定性和解答的不确定性;(3)学科基础的广泛性和跨学科性;(4)理论类型的多元性,学科路径多样化;(5)学科属性的综合性和理论结构的层次性。 4.教育学的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第一,作为科学认识形式的教育学能够超越日常教育经验。第二,作为"科学的"认识方式的教育学能够用有效地解释教育问题。第三,作为学科知识体系或课程的教育学能够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沟通。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doc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了解李白的生平思想,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2.过程与方法:诵读、讨论全诗,重点鉴赏诗歌中的景物。3.情感目标:理解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的遭遇和苦闷等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讲解第三段梦境的内涵,进而理解诗歌的主旨。教学难点:认知诗歌中景与情的关系,理解诗人复杂的思想情感。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学生在初中时学过的诗歌,引入到本课。(让学生在温故中知新)二.解题——梦游天姥吟留别三、写作背景李白早年就有大济苍生的志向,唐玄宗天宝元年,朋友道士吴筠推荐李白,玄宗于是把他召到长安。李白本想借此机会有所作为,但玄宗只把他看做一介词臣,并不重用。又受权贵排挤,连玄宗也对他不满,天宝三年,李白被赐金放还。四.朗读感知听配乐朗读,注意字音、语调、节奏。(教师强调要点——范读——学生朗读)五.整体感知(自主、合作、探究下面的问题)(一)赏析第一部分:入梦缘由1.诗歌写“梦游天姥”,但一开头却写“瀛洲”而不是写“天姥”,为什么这么写?明确:诗中写“瀛洲”用了“信”字,写天姥山用“或”字,“信”是什么意思?是“确实”之意。“或”是“或许”之意。这就是说在人们的口中,一个是海外仙山,虚无缥缈,一个是真实存在,可以看见。把天姥山和仙山并提,就是天姥山沾上了神秘神奇的色彩。再者,仙山是难觅的,而天姥山是可寻的,接下来自然而然过渡到游天姥山,为下文做了铺垫。2.

那越人口中的天姥山是个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读一下对天姥山的 描写。从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天姥山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明确:突出了山势的高峻。“天姥连天向天横”,直接描写,其余几句通过五岳、赤城、天台的的对照,运用了夸张、衬托的手法。3.小结:事实上,天姥山只是浙东一处灵秀之地,与天台山并峙,较五岳却是小巫见大巫了。这里运用夸张和衬托手法,给我们营造了一个神奇的氛围,将我们一步一步的引向了梦的境界。(二)赏析第二部分:梦游天姥1. 开始“梦游”了,诗人先到了哪里?明确:剡溪。这是登山的第一站,我们用“入山”(板书)两个字来概括。 2.此时作者是什么样的心情?入山时的景物有什么特点?明确:“飞”字表现作者急切的心情。抓住意象分析,湖月相映,渌水生辉,清猿啼鸣,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宁静(板书)。 3.“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诗人开始登山了,登山途中的景物如何?(一起来读一下)诗人在这里都写了那些景象?(抓住意象和关键词讨论)明确:青云、海日、天鸡,山势高耸,早晨光线明丽;暝、熊咆、龙吟、云欲雨,水生烟,光线由明转暗,显得森然、幽暗。青冥浩荡、日月照耀,群仙聚集,写仙境的光明灿烂。山中仙境截然不同,我们把这部分分成两层,板书——山中:森然、幽暗:仙境:光明灿烂。(三)赏析第三部分:梦中醒来1.可惜梦不长久,接下来诗人从梦中惊醒,美好的仙境顿时消散。梦中醒来,诗人的心境如何呢?梦境与现实有什么联系呢?(抓关键字词)明确:①“长嗟”“惟”“失”,可以看出,诗人此时是失落的。②“亦如此”将梦境和现实联系了起来,

梦游天姥吟留别注释翻译与赏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注释翻译 原文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

“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注释 (1).殷璠《河岳英灵集》收此诗题为《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后世版本或题为《梦游天姥吟留别诸公》,或作《梦游天姥吟留别》,或作《别东鲁诸公》。天姥山:在今绍兴新昌县东五十里,东接天台山。传说曾有登此山者听到天姥(老妇)歌谣之声,故名。选自《李太白全集》。唐玄宗天宝三年(744),李太白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被放出京。第二年,他将由东鲁(现在山东)南游越州(绍兴),写了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山的诗,留给在东鲁的朋友,所以也题作《梦游天姥山别鲁东诸公》。 (2).海客:浪迹海上之人。瀛洲:传说中的东海仙山。《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烟涛:波涛渺茫,远看像烟雾笼罩的样子。微茫:景象模糊不清。信:实在。难求:难以寻访。 (3).越人:指浙江绍兴一带的人。 (4)云霞明灭:云霞忽明忽暗。 (5)向天横:遮住天空。横,遮断。 (6).势拔五岳掩赤城:山势超过五岳,遮掩住了赤城拔:超出。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赤城: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县北,为天台山的南门,土色皆赤。天台(tāi):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县北。《十道山川考》:"天台山在台州天台县北十里,高万八千丈,周旋八百里,其山八重,四面如一。"四万八千丈:形容天台山很高,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并非实数。 (7)对此欲倒东南倾:对着(天姥)这座山,(天台山)就好像要拜倒在它的东面一样。意思是天台山和天姥山相比,就显得更低了。 (8).因之:因,依据。之,代指前段越人的话。

2021年历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常考29道简答题及答案

历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诲学常考29道简答题及答案 1、简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八条规定。 答: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八条规定: (1)依法执教,是教师坚持对的职业行为方向保证。 (2)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和前提。 (3)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核心和精髓。 (4)严谨治学,是教师完毕教诲教学任务基本条件。 (5)团结协作,是教师解决与同事之间关系准则。 (6)尊重家长,是形成教诲合力重要环节。 (7)廉洁从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应有品德。 (8)为人师表,是教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特殊规定。 2、简述胡锦涛同志提出“八荣八耻”荣辱观道德规范规定。 答:“八荣八耻”荣辱重要内容: (1)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2)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3)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4)以辛勤快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5)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6)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7)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8)以艰难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3、简述国内教诲法体系。 答:国内教诲法体系由纵向5个层次和横向6个部门构成。 第一层次:教诲基本法——《教诲法》(1995);

第二层次:部门教诲法——①《义务教诲法》②《职业教诲法》③《高等教诲法》④《学位法》⑤《教师法》⑥《民办教诲法》; 第三层次:教诲行政法规; 第四层次:地方性法规; 第五层次:政府规章。 4、简述国内教诲基本制度。 答:《教诲法》第二章规定了国内实行教诲基本制度有: (1)学校教诲制度,建立科学学制系统; (2)九年制义务教诲制度; (3)职业教诲制度和成人教诲制度; (4)国家教诲考试制度; (5)学业证书制度; (6)学位制度; (7)教诲督导制度; (8)学校及其她教诲机构教诲评估制度。 5、简述国内教诲活动应当遵循基本原则。 答:《教诲法》重要规定了七条基本原则: (1)对受教诲者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诲原则; (2)教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先进历史文化老式与吸取人类文明发展一切先进成果相结合原则; (3)公民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诲权利和机会原则; (4)国家协助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残疾人等处在不利境地地区和群体发展教诲事业原则; (5)教诲改革与协调发展原则; (6)教诲活动必要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并与宗教相分离原则;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设计

梦游天姥吟留别 【教学目标】 1.了解七言古诗的一般特点,体会李白作品的艺术风格。 2.正确认识诗中所体现出来的不与权贵妥协的反抗精神和伤感情绪。 3.领会想象奇特和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教学难点】 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指名背诵《梦游天姥吟留别》 二、文本研习 1.研习第一节 (1)齐读第一节 (2)思考: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谈瀛洲”? 明确:“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天姥同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求”让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3)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 明确:还提到了五岳、赤城和天台,从而衬托了天姥的雄峻巍峨,进一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强烈愿望。 2.研习第二节 导入:如此神秘美妙、雄峻巍峨的天姥山如何不让作者魂牵梦绕呢,于是便有了“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的奇妙梦境。 (1)学生齐读第二节

(2)小组交流:或以时间为序或以地点为序,指出本段共描绘了几幅图景,并用l-2个词归纳每一幅图景的特色。 明确:月夜→寂静清幽白昼→壮美奇绝傍晚→离奇险怪夜晚→壮丽辉煌 (3)学生齐读“洞中仙乐”部分,然后用散文化的语言进行描绘。 参考:电闪雷鸣,山峰崩塌。仙洞的石门,訇地一声从中间打开了。仙府的天空浩瀚无边,看不到尽头,日月的光辉照耀着金银砌成的宫阙,以彩虹作衣裳啊以轻风为骏马,云里的神仙啊接二连三地下来。老虎弹着琴瑟啊鸾鸟驾着车,仙人多得像麻一样数也数不清,多么其乐融融的场面啊。 (4)自由熟读“梦游天姥”部分,力求背诵。 3.研习第三节 (1)正当梦入高潮时,作者却“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梦境突然地消失了,面对现实,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作者感叹了些什么呢” 明确:李白一生倘佯山水之间,热爱山水,达到梦寐以求的境地。此诗所描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虚托,但无论是否虚托,梦游就更适合于超脱现实,更便于发挥其想象和夸张的才能。 进步性:反映诗人傲视权贵、渴望自由的精神。写神仙世界的美丽,反衬出现实世界的丑恶,表明对现实、对权贵的的憎恶。写幻想是为“不事权贵”的立场服务。 局限性:流露出了人生如梦幻,行乐须及时的消极避世思想。如“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2)鉴赏名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哪能够低头弯腰伺候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使得我整天不愉快呢!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的思想是曲折复杂的,但是它的主要方面是积极的,富有反抗精神的。是诗中的思想精华。这铿锵有力的十六个字,是诗人思想和个性的体现,表达了诗人宁愿寄情山水,也决不向权贵屈服,也决不取悦于世而苟且偷生,充分显示了诗人的反抗精神和豪迈气概。这正是本诗的主题所在。 三、诗歌小结 1.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明确: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也就是说,诗歌的前后是一致的,都是在写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诗歌的前半部分用梦的形式曲折地表达出来,而后半部分诗人则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外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及翻译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航海的人谈起瀛洲,大海波涛渺茫确实不易寻求;吴越一带的人谈起天姥山,云霞忽明忽暗(天姥山)有时可以看到。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遮断了天空,(它)山势高过五岳,遮蔽了赤城山。天台山虽高一万八千丈,对着这天姥山,(却矮小得)象要向东南方倾倒一样。)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我想根据这(传说),梦游一趟越地(的天姥山),梦中,一个夜晚飞渡过月光映照下的镜湖。湖上的月光映照着我的身影,送我到剡溪。)谢公宿外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诗人谢灵运游天姥山时住宿的地方现在还存在,清澈的溪流水波荡漾,山中的猿猴叫声极为凄清。)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我)脚穿谢公游山时穿的木屐,亲自攀登直入云霄的天梯(高峻陡峭的山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在半山腰就看见从海上升起的太阳,在山顶上可以听到天鸡啼鸣。)千岩万

(完整word版)教师招聘考试考前必背简答题72条

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 1.简述如何养成良好的情绪。 (1)形成正当的、合理的需要; (2)培养高尚的人生观和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 (3)锻炼身体和培养幽默感; (4)培养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 2.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2)在实践中培养与锻炼学生的性格;(3)家长与教师应该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4)建立优良学生集体,形成良好班风与校风,提进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5)注意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进行性格培养。 3.简述教师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 (1)合理地没计问题; (2)面向全体学生提问; (3)目的明确,把握好时机; (4)提问的语言要准确,具有启发性; (5)提问的态度要温和目然; (6)及时进行评价和总结。 4.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答: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1)师德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起保证和推动作用,使教师保持良好的从业心态;(2)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是直接的示范,对于养成良好品德处于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因素;(3)师德修养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5.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 (1)激发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简述教师在教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1)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简述思维的类型。 (1)根据思维发展水平的不同,可以分为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2)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可分为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3)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可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4)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可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6.简述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 (1)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2)行为规范的示范者;(3)班集体的管理者;(4)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5)学生成长的合作者;(6)教学的研究者。 1.知觉有哪些基本特性? 知觉的基本特性有:(1)选择性(2)整体性(3)理解性(4)恒常性 2.教师如何备好课? 教师备好课应做好的三方面工作是:

郑州市公开课《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演示教学

梦游天姥吟留别 教学目标: 1、理解李白的思想性格,了解诗歌所表现出的诗人情怀。 2、赏析李诗的艺术特色,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从而领会诗歌美质。 课时安排:两课时 一、解题: 1、解题 该诗的另一个标题为“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全诗是通过记叙“梦游天姥”的经历,来“留(诗)(赠)别(东鲁诸公)”,这里的“吟”和《琵琶行》的“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歌”一样,只是标明着古诗的一种体裁,所以最好将标题写成《梦游天姥吟?留别》。“吟”是乐府诗体的一种,属古体诗,它的章节、句式和格律一般比较自由,“歌”“行”“吟”是我国古代古体诗中的乐府旧题,称之为“歌行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有“歌行”一体。其形式较自由。大多模仿乐府诗的风格,语言通俗流畅,文词比较铺展。其中多有叙事之作。如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 2、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出翰林之后。天宝三载,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离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可是李白没有这么作,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虽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所以在诗的最后发出那样激越的呼声。 3、作者分析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著名诗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动,大体上是在唐玄宗开元、天宝这四十多年中。历史上称这个时期为“开元盛世”,李白一直是以诗仙的形象活在人们的心目中的。他渴酒“天子呼来不上船”;李白诗自然隽永,雄奇飘逸,充满着超尘脱俗的浪漫主义情调。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李白并非人们所想象的那般风流倜傥。他有“济苍生,安黎民”的远大抱负,但每每受挫。李白诗中展示的精神翱翔,大多是建立在现实的苦闷之上。本篇作于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排挤出京的第二年,借梦游表示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 李白复杂的思想:儒、道、侠的复杂思想。“儒”即李白的“入世”思想。也就是李白身怀“济苍生,安社稷”的思想几次投身官场的原因,走仕途也曾是李白的人生理想。“道”即道家的“出世”思想,在李白的思想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与天地万物并生而共存的道家哲学思想,构成了李白的思想态势和心理框架。所以当他在官场无路可走时,他能超然世外,取法山水以自适。他的大量描山绘水的诗作有着以浓厚的道家色彩。“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的潇洒中透着无奈。“侠”即李白的任侠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侠讲究“言必信,行必果”,“重然诺,轻生死”及仗义疏财,扶危济困之类的任侠精神。这是理解这首诗歌的思想背景。

梦游天姥吟留别最新译文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外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翻译参考译文: 出海回来的人说起瀛洲,波涛渺茫令人难以相信;吴越一带的人谈到的天姥山,忽明忽暗的彩霞也许能够见到。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档住了天空,山势高过五岳,遮蔽了赤城山。一万八千丈高的天台山,对着这天姥山,(却矮小得)象要向东南方倾倒一样。 我想根据这些传说,梦游一趟吴越地的天姥山,有一天夜晚在梦中飞越了月光映照下的镜湖。湖上的月光映照着我的身影,送我来到剡溪。诗人谢灵运游天姥山时住宿的地方现在还存在,清澈的溪流碧波荡漾,山中不时传来猿猴清亮的叫声。我穿上谢公游山时穿的木屐,登上直入云霄的陡峭山路。在半山腰看见从海上升起的太阳,还听到了从天空传来的天鸡的啼鸣。无数山岩重叠,道路曲折回旋,不停地变换路径。因为迷恋各种奇花异草,靠着山石不知不觉天已经黑了。茂盛的山泉发出的响声,犹如熊在怒吼,龙在长鸣,使幽静的树林战栗,使层层山峦震惊,乌云翻滚眼看就要下雨了,水波荡漾飘浮着水雾。电闪雷鸣,使山峦崩裂。山洞的石门,轰隆一声从中间打开了,洞中蔚蓝的天空广阔无际,看不到有多深,日月的光辉照耀着用金银建成的宫殿。云中的神仙用彩虹做衣裳,乘风而下。老虎弹琴,鸾鸟驾车,各路仙人密密麻麻列队而来。猛然我心惊胆颤,神志恍惚,惊醒坐起,不由得长叹一声。但见醒来时身边的枕头和床铺,刚才梦中的烟雾云霞都消失了。 人世间的事情也象梦中的光景一样,自古以来所有的事情都象东去的流水一般有去无回。离别朋友之后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暂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间,要想远行时就骑上它去探访名山大川。不能低头弯腰侍奉依权仗势的人,那样只能让我心情不舒畅,脸上也没有笑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