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院士教你读文献

院士教你读文献

院士教你读文献
院士教你读文献

院士教你读文献

无论题目从何而来,都必需紧密追踪当前有关科学领域发展的动向。从研究

生时代开始,在导师教导下,以周围同学为榜样,我就养成了每周必定去图书

馆浏览最新期刊的习惯,几十年如一日,雷打不动。如果确实有事,下周必定补

上。我当时有一个小记录册,登录所有对本专业重要的刊物,每期读过后,一定

做记录,决不遗漏一期,直至今日。现在可以在网上阅读所有重要刊物的目录和

摘要,这就更容易做到了。掌握文献、对文献进行综合,以批判的眼光评价文献,

并从中提取出有用的和正确的信息以指导今后的研究是一个能独立工作的科学

工作者必备的能力。

阅读文献以追踪当前发展动态时,务须切记发挥自己判断力,不可盲从,即

使是知名科学家和教科书有时也会有错误。古人说得好:“尽信书不如无书”。

在追踪当前发展的重要方向时切记,你看到的问题别人也同样会看到,越是重要

的问题竞争必然越是剧烈,在研究条件不如人时,如果没有创新的研究思想,独

到的研究方案是不可能超越他人得到成功的。虽然国际上也有对于某些重要课题

一哄而起的情况,但在我国似乎特别严重。缺乏自己的创新思想而片面一哄而起

追求热点,是一条必然失败的路线,最多只能是为别人成果锦上添花,或做一些

小修小补的工作而已。关键在于自己的创新思想。创新思想来自何处,虽然灵机

一动产生了重要的创新思想,在科学史上确实有所记载,但这毕竟是比较罕见的,

而远远更为常见的是天才出于勤奋,创新出于积累,积累可以是个人积累,也可

以是本人所在单位的长期积累。这就是前面提到的旺火炉原理,也是诺贝尔奖经

常出在少数几个单位的原因。只有勤奋努力才能不断有优秀工作的积累,才可能

在工作中逐渐产生真正创新的,别人无法剽窃的创新思想,才有可能在重大问题

上取得突破。而在一个炉火熊熊的旺火炉中,不断会有优秀工作的积累,优秀人

才的产生,并且创新思想和人才的不断相互作用,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就会不

断创造出新的突破性成果。

对于初次进入一个领域的新手,必须阅读大量的文献,才能把握本领域的动态和方向。记得一个留洋的研究生说,起初导师让他读大量的文献,而且每天都

规定了数量,好像是100 篇吧?由于刚刚接触这一领域,对许多问题还没有什么

概念,读起来十分吃力,许多内容也读不懂。请教导师,却被告知只要每天把数量读够就行了。后来随着阅读量的增加,终于最后融汇贯通,也理解了导师的方法。所以,我觉得对新手而言,应当重视阅读文献的数量,积累多了,自然就由量变发展为质变了。而且,每个作者的研究方法多少有所区别,读得多了,渐渐就会比较出研究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对自己今后的研究大有裨益。其实,由于现在科技进步很快,即使是自己从事的领域,也有很多新技术、新观点不停的出现,所以,即使是个“老手”,如果懒于更新自己的知识,也会很快落后。

论坛的利用

在文献多如牛毛的今天,其感觉犹如日益增多的帖子,在不想漏掉好东西的前提下。

1 把握动态,每天入园后先浏览一遍自上次登陆以来的新帖子,感兴趣的再

看看,必要时保存或收藏,这大体相当与杂志的目录,以此保证不会漏掉新的东西;

2 回过头来重点看看感兴趣版块的精华帖、高人气帖、加密帖等,这相当于

感兴趣砖头杂志的综述、评论、或是cutting edge(JI )之类的;

3 好东西不仅仅只在感兴趣版块,其他版块也有一些,在空的时候看看其他

版块的精华帖、高人气帖、加密帖等,这相当于相关砖头杂志的综述、评论、或

是cutting edge (JI )之类的;

4 用搜索功能查找特定关键词的帖子,大体相当于定题检索;

5 随着对领域的熟悉,特别是对大师级人物的熟悉,有时可看看这些作者的

帖子;

6 在信息的今天,没谁敢说已经超一流,不需再接受新的东西;更没有人能

够熟悉所有的领域;

文献阅读经验之一

1、由点到面。

选工作实践中的疑点,热点,由一个小枝节,检索较全的文献,一般近期的

20 篇左右已经相当多了。之所以不必在意3 年以前的,是因为知识更新非常快,

且网上能查到的多为近几年的全文。学习别人是怎么发现解决问题的。知道目前

对这个问题的共同看法和分歧。

然后,扩展开,根据兴趣和研究的目的,知道,在研究的领域:谁的文章被

引用的次数多,谁的文章最多最新最有启发性。去图书馆找他的文章看全文。逐

步扩展自己的视野,构建个人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看法。

2、由杂到精。

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以后,对于繁杂的文献,要有个人的判断。追踪某个专

题、某个专家的研究进展,比较对于同一专题的论点的发展,掌握其新的方法或

新结论,或注意作者观点的改变,探究其原因。培养个人的学术修养。对于高质

量高水平的期刊,定期浏览,从面上了解学术进展和热点,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工

作进展,逐篇仔细阅读新作.

3、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无论是工作中的点滴发现,思想火花,都应该写下来。我和王忠诚院士、顾

玉东院士的接触中,发现他们都有记卡片的习惯。病例随访、文献观点,等等。

到写作文章时,都是现成的材料。现在有了电脑,但是写文献综述是一个完善知

识结构的好方法。随时记下论点,个人心得,会有事半功倍的成绩。无论写在纸

上,还是记载在电脑内,都应该有一个记事簿,并且经常整理。

4、对于下载的文献,要以其内容建立以专题杂志按时间先后的专门分类。

哪些需要仔细阅读并保存,哪些用处不大,待删除,哪些需要阅读却尚未阅

读。以后想到时,还能及时找到。

5、天天学习。

文献天天有。如果只作为一个收藏家,就失去了研究的意义。下载的目的是

学习。通过阅读,掌握专业领域的方法和知识。只要坚持学习,就会积累起自己

的知识架构。水到渠成,游刃有余。

文献阅读经验之二

1.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

掌握了一点查全文的技巧,往往会以搞到全文为乐,以至于没有时间看文章

的内容,更不屑于看摘要。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

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

2.集中时间看文献

看过总会遗忘。看文献的时间越分散,浪费时间越多。集中时间看更容易联

系起来,形成整体印象。

3.做好记录和标记

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直接用笔标记或批注。pdf 或html格式的文献,可以

用编辑器标亮或改变文字颜色。这是避免时间浪费的又一重要手段。否则等于没

看。

4.准备引用的文章要亲自看过。

转引造成的以讹传讹不胜枚举。

5.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

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

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支持还是反对,补充还是纠错。

研究生应当常去的网站

1. 小木虫(https://www.wendangku.net/doc/3714461130.html,/)

推荐理由:里边有不少学术科研用得到的资料,且全部为免费(需虚拟金币)的。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https://www.wendangku.net/doc/3714461130.html,)

推荐理由:堪称中国科学研究的风向标。

3. 台湾博硕士论文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3714461130.html,.tw/theabs/index.jsp)

推荐理由:有近10万的博士、硕士毕业论文全文可以下载;当然,下载的前提是你得搞到一个台湾身份证号来注册一个帐号。

4. 中国学术会议在线(http://211.68.23.76/a.asp)

推荐理由:大量学术会议征文信息,有的被三大检索收录。

5. 华军软件园(https://www.wendangku.net/doc/3714461130.html,/index.htm)

推荐理由:下载的软件基本能用。

6. 研学论坛(https://www.wendangku.net/doc/3714461130.html,/)

7. 网上读书园地(https://www.wendangku.net/doc/3714461130.html,/bbs/index.php)

8. 零点花园(https://www.wendangku.net/doc/3714461130.html,/)

9. 博研联盟(https://www.wendangku.net/doc/3714461130.html,/forum/index.php)

10. 阿果论坛(https://www.wendangku.net/doc/3714461130.html,)

11.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3714461130.html,/cn/)

12. 人大经济论坛(https://www.wendangku.net/doc/3714461130.html,/bbs)

推荐理由:经济学资源下载、学习交流的网站。

13. 丁香园(https://www.wendangku.net/doc/3714461130.html,/portal)

推荐理由:医学、药学、生命科学专业论坛。

14. 中国生命科学论坛(https://www.wendangku.net/doc/3714461130.html,/)推荐理由:医学、药学、生命科学专业论坛。

研究生如何有效阅读文献

研究生如何有效阅读文献 对于一个刚刚进行研究课题的研究生来说,进行大量文献阅读是从事科学研究的第一个阶段,通过文献的阅读可以了解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同时也能从文献中学到很多实验方法,然而,面对大量的英文文献,将所有精力平均分配在每篇文献中是不可取的,毕竟研究生的学习期限较短,谁也不愿意读五年、六年之后才能毕业,因此,对于不同的文献可以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即略读、泛读和精读。如何才能将大量文献进行分类呢?首先我们得学会快速把握文献主体思想的技巧。一般在阅读一篇文献之前,要注意文献发表在什么样的刊物上面,一般影响因子高的期刊相对而言文章质量稍好,但也需要自己去把握,很多期刊的文章并不见得就好,很多也是垃圾,因此,各位同仁不要过多迷信文献,要有自己的判断,如果一篇文献太短,一般质量不会很高,至少说明其文中内容较少或没把问题讲明白。当觉得一篇文献篇幅较多,并且发表于重要期刊,则可以进行略读。略读一般是粗略读读摘要、引言后部分以及结论,一般摘要会将文献的研究内容及方法作简要交代,引言后部一般会说明做这工作的必要性,结论则说明文献的研究得出的结果与不足,通过略读一般我们会知道这篇文献对自己是否重要,是否有必要泛读或精读。如果觉得文献比较重要,有必要将了解其研究方法及实验文析的整个过程,则可进行文献的泛读。泛读一般是对于整个文献在略读的基础上进行全文的阅读,但对于文中的公式与理论或者读不懂的地方暂且放过,主要要了解作者的结论是如何得出来的,作者如何旁征博引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从而得出了结论。有的时侯,一篇文献尽管有些地方没有读明白,但并不影响我们学习这篇文献的精华部分,也许不懂的地方对于我们自己的研究并不重要,因此,对于这样的文献我们学到此已经足够了。如果对于一些与自身研究密切相关,并且有些理论或分析可能对自身研究有很重要的意义或启发作用时,则需对文献进行精读。精读则需要对需要做大理的功课,包括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寻找文献背后的参考文献进行学习,以了解文献的相关背景知识。精读一篇牛人的文献或者一篇对自身研究有用的文献,是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也是自身科研能力大幅提高的过程。 之一:1。由点到面。选工作实践中的疑点,热点,由一个小枝节,检索较全的文献,一般近期的20 篇左右已经相当多了。之所以不必在意3年以前的,是因为知识更新非常快,且网上能查到的多为近几年的全文。学习别人是怎么发现解决问题的。知道目前对这个问题的共同看法,和分歧。然后,扩展开,根据兴趣和研究的目的,知道,在研究的领域:谁的文章被引用的次数多,谁的文章最多最新最有启发性。去图书馆找他的文章看全文。逐步扩展自己的视野,构建个人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看法。2。由杂到精。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以后,对于繁杂的文献,要有个人的判断。追踪某个专题、某个专家的研究进展,比较对于同一专题的论点的发展,掌握其新的方法或新结论,或注意作者观点的改变,探究其原因。培养个人的学术修养。对于高质量高水平的期刊,定期浏览,从面上了解学术进展和热点,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工作进展,逐篇仔细阅读新作.3。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无论是工作中的点滴发现,思想火花,都应该写下来。我和王忠诚院士、顾玉东院士的接触中,发现他们都有记卡片的习惯。病例随访、文献观点,等等。到写作文章时,都是现成的材料。现在有了电脑,但是写文献综述是一个完善知识结构的好方法。随时记下论点,个人心得,会有事半功倍的成绩。无论写在纸上,还是记载在电脑内,都应该有一个记事簿,并且经常整理。4。对于下载的文献,要以其内容建立以专题杂志按时间先后的专门分类。哪些需要仔细阅读并保存,哪些用处不大,待删除,哪些需要阅读却尚未阅读。以后想到时,还能及时找到。5。天天学习。文献天天有。如果只作为一个收藏家,就失去了研究的意义。下载的目的是学习。通过阅读,掌握专业领域的方法和知识。只要坚持学习,就会积累起自己的知识架构。水到渠成,游刃有余。

牛人教你如何阅读外文文献

牛人教你如何阅读外文文献 2015-04-16 22:40 来源:科学网点击次数:5085关键词:英文文献 一、如何有针对地查找文献? 现在各大学图书馆里的数据库都比较全,即使不全也可以通过网络上多种手段获取文献了。所以说文献的获取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查什么样的文献? 1)本领域核心期刊的文献。不同的研究方向有不同的核心期刊,这里也不能一概唯IF论了。当然,首先你要了解所研究的核心期刊有哪些,这个就要靠学长、老板或者网上战友的互相帮助了。 2)本领域牛人或主要课题组的文献。每个领域内都有几个领军人物,他们所从事的方向往往代表目前的发展主流。因此,阅读这些组里的文献就可以把握目前的研究重点。怎么知道谁是“领军人物”呢?这里提供两个小方法:第一,在ISI里检索本领域的文献,利用refine 功能找出论文数量较多的作者或课题组;另一个方法,先要了解本领域有哪些比较规模大型的国际会议,登陆会议主办方的网站一般都能看到关于会议的invited speaker的名字,作为邀请报告的报告人一般就是了。 3)高引用次数的文章。一般来说高引用次数(如果不是靠自引堆上去的话)文章都是比较经典的文章。多读这样的文章,体会作者对文章结构的把握和图表分析的处理,相信可以从中领悟很多东西。 知道了查什么样的文献后,那么具体怎么去查文献? ?通过关键词、主题词检索:关键词、主题词一定要选好,这样,才能保证你所要的内容的全面。因为,换个主题词,可以有新的内容出现。 ?通过检索某个学者:查SCI,知道了某个在这个领域有建树的学者,找他近期发表的文章。 ?通过参考综述检索:如果有与自己课题相关或有切入点的综述,可以根据相应的参考文献找到那些原始的研究论文。

中科院科研人员看文献的方法

中科院大牛博士们教你如何读文献 这是一篇转载的文章,对于我这样的科研新手来说,这篇文章指导如何多文献实在是大有裨益啊!分享给大家读一下! 1.如何进行文献检索 我是学自然科学的,平时确实需要不少外文文献,对于自然科学来讲英文文献检索首推Elsevier,Springer等。虽然这些数据库里面文献已经不算少了。但是有时还会碰到查不到的文献,而这些文献的数据库我们所在研究所或大学又没有买,怎么办?我基本通过以下向个途径来得到文献。 1.首先在Google 学术搜索里进行搜索,里面一般会搜出来你要找的文献,在Google学术搜索里通常情况会出现“每组几个”等字样,然后进入后,分别点击,里面的其中一个就有可能会下到全文,当然这只是碰运气,不是万能的,因为我常常碰到这种情况,所以也算是得到全文文献的一条途径吧。可以试一下。同时我发现, 从Google 学术搜索中,还可以得到一些信息,Google学术搜索中会显示出你搜索文章的引用次数,不过这个引用次数不准确,但是从侧面反应了这篇文章的质量,经典文章的引用次数绝对很高的.同时如果你用作者进行搜索时,会按引用次数出现他写的全部的文章,就知道作者的哪些文章比较经典,在没有太多时间的情况下就可只看经典的. 2.如果上面的方法找不到全文,就把文章作者的名字或者文章的title在Google 里搜索(不是Google 学术搜索),用作者的名字来搜索,是因为我发现很多国外作者都喜欢把文章的全文(PDF)直接

挂在网上,一般情况下他们会把自己的文章挂在自己的个人主页(home page)上,这样可能也是为了让别的研究者更加了解自己的学术领域。这样你就有可能下到你想要的文献的全文了。甚至可以下到那个作者相近的内容的其它文章。如果文献是由多个作者写的,第一作者查不到个人主页,就接上面的方法查第二作者,以此类推。用文章的title来搜索,是因为在国外有的网站上,例如有的国外大学的图书馆可能会把本校一年或近几年的学术成果的Publication的PDF全文献挂在网上,或者在这个大学的ftp上也有可能会有这样类似的全文.这样就可能会免费下到你想要的全文了. 3.如果上面两个方法都没有查到你要的文献,那你就直接写邮件向作者要。一般情况下作者都喜欢把自己的文献给别人,因为他把这些文献给别人,也相当于在传播他自己的学术思想。下面是本人向老外作者要文献的一个常用的模板: Dear Professor ××× I am in ××× Institute of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I am writing to request your assistance. I search one of your papers:……………(你的文献题目),but I cannot read full-text content, would you mind sending your papers by E-mail? Thank you for your assistance. Best wishes! ×××

怎么看外文文献

三大牛人看外国文献的方法 牛人一 (从Ph.D到现在工作半年,发了12 篇paper, 7 篇first author.)我现在每天还保持读至少2-3 篇的文献的习惯.读文献有不同的读法.但最重要的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读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读文献的大忌,既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导致以后不愿意读文献. 1. 每次读完文献(不管是细读还是粗读), 合上文献后,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take home message 是什么, 如果不知道,就从abstract,conclusion 里找, 并且从discuss 里最好确认一下. 这样一来, 一篇文章就过关了. take home message 其实都不会很多, 基本上是一些concepts, 如果你发现你需要记得很多,那往往是没有读到重点. 2. 扩充知识面的读法, 重点读introduction, 看人家提出的问题,以及目前的进展类似的文章, 每天读一两篇,一个月内就基本上对这个领域的某个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读好的review 也行, 但这样人容易懒惰. 3. 为了写文章的读法, 读文章的时候, 尤其是看discussion 的时候,看到好的英文句型, 最好有意识的记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谁,哪篇文章,哪个期刊, 这样以后照猫画虎写的时候,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里半天琢磨出一个句子强的多. 当然,读的多,写的多,你需要记得句型就越少.其实很简单,有意识的去总结和记亿, 就不容易忘记. 科研牛人二告诉研究生怎么看文献,怎么写论文 一、先看综述 先读综述,可以更好地认识课题,知道已经做出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对于国内文献一般批评的声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领域的入口,在此之后,你再看外文文献会比一开始直接看外文文献理解的快得多。而国外的综述多为本学科的资深人士撰写,涉及范围广,可以让人事半功倍。 二、有针对地选择文献 针对你自己的方向,找相近的论文来读,从中理解文章中回答什么问题,通过哪些技术手段来 证明,有哪些结论?从这些文章中,了解研究思路,逻辑推论,学习技术方法. 1.关键词、主题词检索: 关键词、主题词一定要选好,这样,才能保证你所要的内容的全面。因为,换个主题词,可以有新的内容出现。 2. 检索某个学者: 查SCI,知道了某个在这个领域有建树的学者,找他近期发表的文章。 3. 参考综述检索: 如果有与自己课题相关或有切入点的综述,可以根据相应的参考文献找到那些原始的研究论文。 4. 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 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 三、如何阅读文献 1. 注重摘要:摘要可以说是一个论文的窗口。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多数文章题目、摘要简单浏览后,直接把几个Figure 及Title 与legend 一看,一般能掌握大部分。

教你读文献、用文献分享

【一】 学术牛人1:用自己的话概括和梳理文献及时回顾 心得和经验:我现在每天还保持读至少2-3篇的文献的习惯。读文献有不同的读法,但最重要的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读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读文献的大忌,既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导致以后不愿意读文献。 一、回顾重要内容 每次读完文献(不管是细读还是粗读),合上文献后,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take home message是什么,如果不知道,就从abstract, conclusion里找,并且从discuss里最好确认一下。这样一来,一篇文章就过关了。take home message其实都不会很多,基本上是一些concepts,如果你发现你需要记得很多,那往往是没有读到重点。 二、扩充知识面的读法 重点读introduction,看人家提出的问题,以及目前的进展。类似的文章,每天读一两篇,一个月内就基本上对这个领域的某个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读好的review也行,但这样人容易懒惰。 三、为了写文章的读法 读文章的时候,尤其是看discussion的时候,看到好的英文句型,最好有意识的记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谁,哪篇文章,哪个期刊,这样以后照猫画虎写的时候,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里半天琢磨出一个句子强的多。当然,读的多,写的多,你需要记的句型就越少。其实很简单,有意识的去总结和记亿,就不容易忘记。 【二】 学术牛人2:根据文献重要程度编号精读综述和摘要 一、先看综述 先读综述,可以更好地认识课题,知道已经做出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对于国内文献一般批评的声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领域的入口,在此之后,你再看外文文献会比一开始直接看外文文献理解的快得多。而国外的综述多为本学科的资深人士撰写,涉及范围广,可以让人事半功倍。 二、有针对地选择文献 针对你自己的方向,找相近的论文来读,从中理解文章中回答什么问题,通过哪些技术

如何阅读英文文献

面对海量的文献信息我们往往会感觉无从下手,更不要提阅读外国文献了。但是阅读外国文献 对于把握最新科研动态,扩充自己的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牛人们是怎样 阅读外国文献的~~ 学术牛人1:用自己的话概括和梳理文献及时回顾 心得和经验:我现在每天还保持读至少2-3 篇的文献的习惯.读文献有不同的读法.但最重 要的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读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 么都不知道,这是读文献的大忌,既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导致以后不愿意读文献. 1.回顾重要内容 每次读完文献 (不管是细读还是粗读), 合上文献后,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 take home message 是什么, 如果不知道,就从abstract,conclusion 里找, 并且从discuss 里最好确认一下. 这样一来, 一篇文章就过关了. take home message 其实都不会很多, 基本上是一些concepts, 如果你发现你需要记得很多,那往往是没有读到重点. 2.扩充知识面的读法 重点读introduction, 看人家提出的问题,以及目前的进展类似的文章, 每天读一两篇,一个 月内就基本上对这个领域的某个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读好的review也行, 但这样人容易懒惰. 3.为了写文章的读法 读文章的时候, 尤其是看discussion 的时候,看到好的英文句型, 最好有意识的记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谁,哪篇文章,哪个期刊, 这样以后照猫画虎写的时候,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里半天琢磨 出一个句子强的多. 当然,读的多,写的多,你需要记得句型就越少.其实很简单,有意识的去总结和 记亿, 就不容易忘记. 学术牛人2:根据文献重要程度编号精读综述和摘要 一、先看综述 先读综述,可以更好地认识课题,知道已经做出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对于国内文献一般批评的声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领域的入口,在此之后,你再看外 文文献会比一开始直接看外文文献理解的快得多。而国外的综述多为本学科的资深人士撰写, 涉及范围广,可以让人事半功倍。 二、有针对地选择文献 针对你自己的方向,找相近的论文来读,从中理解文章中回答什么问题,通过哪些技术手段来 证明,有哪些结论?从这些文章中,了解研究思路,逻辑推论,学习技术方法. 1.关键词、主题词检索:关键词、主题词一定要选好,这样,才能保证你所要的内容的全面。因为,换个主题词,可以有新的内容出现。 2.检索某个学者:查SCI,知道了某个在这个领域有建树的学者,找他近期发表的文章。 3.参考综述检索:如果有与自己课题相关或有切入点的综述,可以根据相应的参考文献找 到那些原始的研究论文。

施一公谈阅读文献

从小到大,我感性思维多一些,不善于读书。85至89年在清华生物系读本科期间,从未读过任何一种英文专业期刊。我受到的与英文阅读相关的训练一共只有两个。一是我在1986年暑假期间选修的时任系主任的蒲慕明老师开设的《生物英语》系列讲座,隐隐约约记得蒲先生让我们阅读一些诸如DNA双螺旋发现之类的科普性英文文章,很有意思。但时间较短,暑假过后也没有养成读英文文章的习惯。二是《生物化学》这门课。与现在的清华生命学院形成鲜明对比,我上大学期间的所有基础课和专业课都是采用中文教材、中文讲课,只有郑昌学老师讲授的《生物化学》采用了Lehninger的《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而且郑老师要求我们每个学生每次课后阅读10-20页教材。我们同学大多感觉到专业英文阅读有所提高。 1990年4月至7月初,我在依阿华州Ames小镇的Iowa State University度过了初到美国的前三个月,其中大部分时间在Herbert Fromm教授的实验室做轮转(rotation),跟随刘峰和董群夫妻两人做研究(刘峰现在University of Texas Health Science Center做教授)。当时感觉最困难的就是读专业论文。有一次,Fromm教授要求我在组会上讲解一篇《Jour 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的文章,我提前两天开始阅读,第一遍花了足足六个小时,许多生词只能依靠英汉词典,文章中的有些关键内容还没有完全读懂,当时的感觉是JBC 的文章怎么这么长、这么难懂?!真有点苦不堪言。为了能给Fromm教授和师兄师姐留下好印象,第二天又花了好几个小时读第二遍,还做了总结。第三天我在组会上的表现总算没有给清华丢脸。但是,前前后后,真搞不清楚自己为了这一篇文章到底花了多少时间! 90年7月我转学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以后,与本科来自北大的虞一华同在IPMB program。虞一华大我一岁,来巴尔地摩之前已经在夏威夷大学读了一年的研究生,对于科研论文的阅读比我强多了。他常常在IPMB的办公室里拿着《科学》和《自然》周刊津津有味地阅读,看得我很眼馋,也不理解其中那些枯燥的文章有什么意思。他告诉我:他在读很有意思的科学新闻。科学新闻能有什么意思?虞一华给我讲了好几个故事:洛克菲勒大学校长诺贝尔奖得主David Baltimore如何深陷泥潭、人类基因组测序如何争辩激烈、HIV病毒究竟是谁发现的,等等。我还真没有想到学术期刊上会有这么多我也应该看得懂的内容!从那时起,每一期新的《科学》和《自然》一到,我也开始尝试着阅读里面的新闻和研究进展介绍,这些内容往往出现在“News & Comment”“Research News”“News & Views”“Perspectives”等栏目,文笔平实,相对于专业的科研论文很容易读懂。有时,我还把读到的科研新闻讲给我的同事朋友们听,而同事的提问和互动对我又是更好的鼓励。除了《科学》和《自然》,我也常常翻看《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 与《细胞》(Cell)、《生物化学期刊》(JBC)等非常专业的期刊不同,《科学》和《自然》里面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用来做科普教育的。《科学》周刊的“Perspectives”和《自然》周刊的“News & Views”栏目都是对重要科学论文的深入浅出的介绍,一般1-3页,读起来比较通俗易懂,较易入门。读完这些文章后,再读原始的科学论文,感觉好多了!而且可以把自己的体会与专家的分析比较一下,找找差距,有时甚至也能找回来一点自信!

研究生如何读文献与写论文(精华版)

如何看国外文献的方法总结 (从Ph.D到现在工作半年,发了12 篇paper, 7 篇first author.)我现在每天还保持读至少2-3 篇的文献的习惯.读文献有不同的读法.但最重要的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读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读文献的大忌,既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导致以后不愿意读文献. 1. 每次读完文献(不管是细读还是粗读), 合上文献后,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take home message 是什么, 如果不知道,就从abstract,conclusion 里找, 并且从discuss 里最好确认一下. 这样一来, 一篇文章就过关了. take home message 其实都不会很多, 基本上是一些concepts, 如果你发现你需要记得很多,那往往是没有读到重点. 2. 扩充知识面的读法, 重点读introduction, 看人家提出的问题,以及目前的进展类似的文章, 每天读一两篇,一个月内就基本上对这个领域的某个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读好的review 也行, 但这样人容易懒惰. 3. 为了写文章的读法, 读文章的时候, 尤其是看discussion 的时候,看到好的英文句型, 最好有意识的记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谁,哪篇文章,哪个期刊, 这样以后照猫画虎写的时候,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里半天琢磨出一个句子强的多. 当然,读的多,写的多,你需要记得句型就越少.其实很简单,有意识的去总结和记亿, 就不容易忘记. 科研牛人二告诉研究生怎么看文献,怎么写论文

一、先看综述 先读综述,可以更好地认识课题,知道已经做出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对于国内文献一般批评的声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领域的入口,在此之后,你再看外文文献会比一开始直接看外文文献理解的快得多。而国外的综述多为本学科的资深人士撰写,涉及范围广,可以让人事半功倍。 二、有针对地选择文献 针对你自己的方向,找相近的论文来读,从中理解文章中回答什么问题,通过哪些技术手段来证明,有哪些结论?从这些文章中,了解研究思路,逻辑推论,学习技术方法. 1.关键词、主题词检索: 关键词、主题词一定要选好,这样,才能保证你所要的内容的全面。因为,换个主题词,可以有新的内容出现。 2. 检索某个学者: 查SCI,知道了某个在这个领域有建树的学者,找他近期发表的文章。 3. 参考综述检索: 如果有与自己课题相关或有切入点的综述,可以根据相应的参考文献找到那些原始的研究论文。 4. 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 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

中科院博士教你如何进行文献检索和阅读

中科院博士是如何进行文献检索和阅读的 1.如何进行文献检索 我是学自然科学的,平时确实需要不少外文文献,对于自然科学来讲英文文献检索首推Elsevier,Springer等。虽然这些数据库里面文献已经不算少了。但是有时还会碰到查不到的文献,而这些文献的数据库我们所在研究所或大学又没有买,怎么办?我基本通过以下向个途径来得到文献。 1.首先在Google 学术搜索里进行搜索,里面一般会搜出来你要找的文献,在Google学术搜索里通常情况会出现“每组几个”等字样,然后进入后,分别点击,里面的其中一个就有可能会下到全文,当然这只是碰运气,不是万能的,因为我常常碰到这种情况,所以也算是得到全文文献的一条途径吧。可以试一下。同时,大家有没有发现,从Google学术搜索中,还可以得到一些信息,Google学术搜索中会显示出你搜索文章的引用次数,不过这个引用次数不准确,但是从侧面反应了这篇文章的质量,经典文章的引用次数绝对很高的.同时如果你用作者进行搜索时,会按引用次数出现他写的全部的文章,就可以知道作者的哪些文章比较经典,在没有太多时间的情况下,就可以只看经典的. 2.如果上面的方法找不到全文,就把文章作者的名字或者文章的title在Google 里搜索(不是Google 学术搜索),用作者的名字来搜索,是因为我发现很多国外作者都喜欢把文章的全文(PDF)直接挂在网上,一般情况下他们会把自己的文章挂在自己的个人主页(home page)上,这样可能也是为了让别的研究者更加了解自己的学术领域,顺便推销自己吧。这样你就有可能下到你想要的文献的全文了。甚至可以下到那个作者相近的内容的其它文章。如果文献是由多个作者写的,第一作者查不到个人主页,就接上面的方法查第二作者,以此类推。用文章的title来搜索,是因为在国外有的网站上,例如有的国外大学的图书馆可能会把本校一年或近几年的学术成果的Publication的PDF全文献挂在网上,或者在这个大学的ftp上也有可能会有这样类似的全文.这样就很可能会免费下到你想要的全文了. 3.如果上面两个方法都没有查到你要的文献,那你就直接写邮件向作者要。一般情况下作者都喜欢把自己的文献给别人,因为他把这些文献给别人,也相当于在传播他自己的学术思想。下面是本人向老外作者要文献的一个常用的模板: Dear Professor ××× I am in ××× Institute of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I am writing to request your assistance. I search one of your papers: 。。。。。。。。。。。。。。。。。(你的文献题目) but I can not read full-text content, would you mind sending your papers by E-mail? Thank you for your assistance. Best wishes !(or best regards) ××× 本人的经验是讲英语的国家的作者给文章的机率会大,一般你要就会给,其它不讲英语的国家,如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作者可能不会给。出于礼貌,如果你要的文献作者E-mail 给你了,千万别忘记回信致谢. 4.最后一种方法其实大家都熟悉,就是发贴在小木虫上求助。我还用另一种方法,就是直接让我所在的研究所图书馆的管理员帮我从外面的图书馆文献传递。不过有的文献可能是要钱的。一页0.3元,由于我们看文献的钱都是由课题出,所以也就不太考虑钱的问题了。

如何快速有效阅读英文文献

三大牛人看外国文献的方法 1.牛人一 (从phd到现在工作半年,发了12篇paper, 7篇first author.) 我现在每天还保持读至少2-3篇的文献的习惯.读文献有不同的读法.但最重要的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读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读文献的大忌,既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导致以后不愿意读文献. 1. 每次读完文献(不管是细读还是粗读), 合上文献后,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take home message是什么, 如果不知道,就从abstract, conclusion里找, 并且从discuss里最好确认一下. 这样一来, 一篇文章就过关了. take home message其实都不会很多, 基本上是一些concepts, 如果你发现你需要记得很多,那往往是没有读到重点. 2. 扩充知识面的读法, 重点读introduction, 看人家提出的问题, 以及目前的进展类似的文章, 每天读一两篇,一个月内就基本上对这个领域的某个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读好的review也行, 但这样人容易懒惰. 3. 为了写文章的读法, 读文章的时候, 尤其是看discussion的时候, 看到好的英文句型, 最好有意识的记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谁,哪篇文章,哪个期刊, 这样以后照猫画虎写的时候,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里半天琢磨出一个句子强的多. 当然,读的多,写的多,你需要记得句型就越少.其实很简单,有意识的去总结和记亿, 就不容易忘记. 2.科研牛人二告诉研究生怎么看文献,怎么写论文 一、先看综述 先读综述,可以更好地认识课题,知道已经做出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对于国内文献一般批评的声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领域的入口,在此之后,你再看外文文献会比一开始直接看外文文献理解的快得多。而国外的综述多为本学科的资深人士撰写,涉及范围广,可以让人事半功倍。 二、有针对地选择文献 针对你自己的方向,找相近的论文来读,从中理解文章中回答什么问题,通过哪些技术手段来证明,有哪些结论?从这些文章中,了解研究思路,逻辑推论,学习技术方法. 1.关键词、主题词检索: 关键词、主题词一定要选好,这样,才能保证你所要的内容的全面。因为,换个主题词,可以有新的内容出现。 2. 检索某个学者: 查SCI,知道了某个在这个领域有建树的学者,找他近期发表的文章。 3. 参考综述检索: 如果有与自己课题相关或有切入点的综述,可以根据相应的参考文献找到那些原始的研究论文。 4. 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 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 三、如何阅读文献 1.注重摘要:摘要可以说是一个论文的窗口。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多数文章题目、摘要简单浏览后,直接把几个Figure及Title与legend一看,一般能掌握大部分。 2.通读全文:读第一遍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争取明白每句的大意,能不查字典最好先不查字典。因为读论文的目的并不是学英语,而是获取信息,查了字典以后思维会非常混乱,往往读完全文不知所谓。可以在读的过程中将生字标记,待通读全文后再查找其意思。 3.归纳总结:较长的文章,容易遗忘。好在虽然论文的句子都长,但每段的句数并不多,可以每一段用一个词组标一个标题。 4.确立句子的架构,抓住主题: 读英文原版文献有窍门的。我们每个单词都认识读完了却不知他在说什么,这是最大的问题。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看到大量的关系连词,他们承上启下引领了全文。中国人喜欢罗列事实,给出一个观点然后就是大量的事实,这也是中文文献的特点,我们从小都在读这样的文章,很适应。西方人的文献注重逻辑和推理,从头到尾是非常严格的,就像GRE里面的阅读是一样的,进行的是大量重复、新旧观点的支持和反驳,有严格的提纲,尤其是好的杂志体现得越突出。读每一段落都要找到他的主题,往往是很容易的,大量的无用

三个牛人看文献的方法

三个牛人看文献的方法 牛人一 (从Ph.D 到现在工作半年,发了12 篇paper, 7 篇first author.)我现在每天还保持读至少2-3 篇的文献的习惯.读文献有不同的读法.但最重要的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读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读文献的 大忌,既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导致以后不愿意读文献. 1.每次读完文献(不管是细读还是粗读), 合上文献后,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take home message 是什么, 如果不知道,就从abstract,conclusion 里找, 并且从discuss 里最好确 认一下. 这样一来, 一篇文章就过关了. take home message 其实都不会很多, 基本上是 一些concepts, 如果你发现你需要记得很多,那往往是没有读到重点. 2.扩充知识面的读法, 重点读introduction, 看人家提出的问题,以及目前的进展类似 的文章,每天读一两篇,一个月内就基本上对这个领域的某个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读好 的review 也行, 但这样人容易懒惰. 3. 为了写文章的读法, 读文章的时候, 尤其是看discussion 的时候,看到好的英文句型, 最好有意识的记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谁,哪篇文章,哪个期刊, 这样以后照猫画虎写的时候, 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里半天琢磨出一个句子强的多. 当然,读的多,写的多,你需要记得句型就越少.其实很简单,有意识的去总结和记亿, 就不容易忘记. 科研牛人二告诉研究生怎么看文献,怎么写论文 一、先看综述 先读综述,可以更好地认识课题,知道已经做出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 解决。对于国内文献一般批评的声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领域的入口,在此 之后,你再看外文文献会比一开始直接看外文文献理解的快得多。而国外的综述多为本 学科的资深人士撰写,涉及范围广,可以让人事半功倍。 二、有针对地选择文献 针对你自己的方向,找相近的论文来读,从中理解文章中回答什么问题,通过哪些技术手段来证明,有哪些结论?从这些文章中,了解研究思路,逻辑推论,学习技术方法. 1.关键词、主题词检索: 关键词、主题词一定要选好,这样,才能保证你所要的内容的全面。因为,换个主题词,可以有新的内容出现。

如何高效选择阅读分析整理应用外文文献

如何高效选择、阅读、分析、整理、应用外文文献 1.牛人一 (从phd到现在工作半年,发了12篇paper, 7篇first author.) 我现在每天还保持读至少2-3篇的文献的习惯.读文献有不同的读法.但最重要的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读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读文献的大忌,既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导致以后不愿意读文献. 1. 每次读完文献(不管是细读还是粗读), 合上文献后,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take home message是什么, 如果不知道,就从abstract, conclusion里找, 并且从discuss里最好确认一下. 这样一来, 一篇文章就过关了. take home message其实都不会很多, 基本上是一些concepts, 如果你发现你需要记得很多,那往往是没有读到重点. 2. 扩充知识面的读法, 重点读introduction, 看人家提出的问题, 以及目前的进展类似的文章, 每天读一两篇,一个月内就基本上对这个领域的某个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读好的review也行, 但这样人容易懒惰. 3. 为了写文章的读法, 读文章的时候, 尤其是看discussion的时候, 看到好的英文句型, 最好有意识的记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谁,哪篇文章,哪个期刊, 这样以后照猫画虎写的时候,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里半天琢磨出一个句子强的多. 当然,读的多,写的多,你需要记得句型就越少.其实很简单,有意识的去总结和记亿, 就不容易忘记. 2.科研牛人二 告诉研究生怎么看文献,怎么写论文 一、先看综述 先读综述,可以更好地认识课题,知道已经做出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还有什么

整理牛人看文献的方法

整理牛人看文献的方法 1.牛人一 (从phd到现在工作半年,发了12篇paper, 7篇first author.) 我现在每天还保持读至少2-3篇的文献的习惯.读文献有不同的读法.但最重要的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读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读文献的大忌,既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导致以后不愿意读文献. 1. 每次读完文献(不管是细读还是粗读), 合上文献后,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take home message是什么, 如果不知道,就从abstract, conclusion里找, 并且从discuss里最好确认一下. 这样一来, 一篇文章就过关了. take home message其实都不会很多, 基本上是一些concepts, 如果你发现你需要记得很多,那往往是没有读到重点. 2. 扩充知识面的读法, 重点读introduction, 看人家提出的问题, 以及目前的进展类似的文章, 每天读一两篇,一个月内就基本上对这个领域的某个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读好的review 也行, 但这样人容易懒惰. 3. 为了写文章的读法, 读文章的时候, 尤其是看discussion的时候, 看到好的英文句型, 最好有意识的记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谁,哪篇文章,哪个期刊, 这样以后照猫画虎写的时候,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里半天琢磨出一个句子强的多. 当然,读的多,写的多,你需要记得句型就越少.其实很简单,有意识的去总结和记亿, 就不容易忘记. 2.科研牛人二告诉研究生怎么看文献,怎么写论文 一、先看综述 先读综述,可以更好地认识课题,知道已经做出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对于国内文献一般批评的声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领域的入口,在此之后,你再看外文文献会比一开始直接看外文文献理解的快得多。而国外的综述多为本学科的资深人士撰写,涉及范围广,可以让人事半功倍。 二、有针对地选择文献 针对你自己的方向,找相近的论文来读,从中理解文章中回答什么问题,通过哪些技术手段来证明,有哪些结论?从这些文章中,了解研究思路,逻辑推论,学习技术方法. 1.关键词、主题词检索: 关键词、主题词一定要选好,这样,才能保证你所要的内容的全面。因为,换个主题词,可以有新的内容出现。 2. 检索某个学者: 查SCI,知道了某个在这个领域有建树的学者,找他近期发表的文章。 3. 参考综述检索: 如果有与自己课题相关或有切入点的综述,可以根据相应的参考文献找到那些原始的研究论文。 4. 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 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

教你怎么看外文文献

教你怎么看外文文献 NO.1 中科院大博士是如何进行文献检索和阅读的(好习惯受益终生) 一.如何进行文献检索 我是学自然科学的,平时确实需要不少外文文献,对于自然科学来讲英文文献检索首推Elsevier,Springer等。虽然这些数据库里面文献已经不算少了。但是有时还会碰到查不到的文献,而这些文献的数据库我们所在研究所或大学又没有买,怎么办?我基本通过以下向个途径来得到文献。 1.首先在Google 学术搜索里进行搜索,里面一般会搜出来你要找的文献,在Google学术搜索里通常情况会出现“每组几个”等字样,然后进入后,分别点击,里面的其中一个就有可能会下到全文,当然这只是碰运气,不是万能的,因为我常常碰到这种情况,所以也算是得到全文文献的一条途径吧。可以试一下。同时,大家有没有发现,从Google学术搜索中,还可以得到一些信息,Google学术搜索中会显示出你搜索文章的引用次数,不过这个引用次数不准确,但是从侧面反应了这篇文章的质量,经典文章的引用次数绝对很高的.同时如果你用作者进行搜索时,会按引用次数出现他写的全部的文章,就可以知道作者的哪些文章比较经典,在没有太多时间的情况下,就可以只看经典的. 2.如果上面的方法找不到全文,就把文章作者的名字或者文章的title在Google 里搜索(不是Google 学术搜索),用作者的名字来搜索,是因为我发现很多国外作者都喜欢把文章的全文(PDF)直接挂在网上,一般情况下他们会把自己的文章挂在自己的个人主页(home page)上,这样可能也是为了让别的研究者更加了解自己的学术领域,顺便推销自己吧。这样你就有可能下到你想要的文献的全文了。甚至可以下到那个作者相近的内容的其它文章。如果文献是由多个作者写的,第一作者查不到个人主页,就接上面的方法查第二作者,以此类推。用文章的title来搜索,是因为在国外有的网站上,例如有的国外大学的图书馆可能会把本校一年或近几年的学术成果的Publication的PDF全文献挂在网上,或者在这个大学的ftp上也有可能会有这样类似的全文.这样就很可能会免费下到你想要的全文了. 3.如果上面两个方法都没有查到你要的文献,那你就直接写邮件向作者要。一般情况下作者都喜欢把自己的文献给别人,因为他把这些文献给别人,也相当于在传播他自己的学术思想。下面是本人向老外作者要文献的一个常用的模板: Dear Professor ××× I am in ×××Institute of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I am writing to request your assistance. I search one of your papers: 。。。。。。。。。。。。。。。。。(你的文献题目) but I can not read full-text content, would you mind sending your papers by E-mail? Thank you for your assistance. Best wishes !(or best regards) ××× 本人的经验是讲英语的国家的作者给文章的机率会大,一般你要就会给,其它不讲英语的国家,如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作者可能不会给。出于礼貌,如果你要的文献作者E-mail 给你了,千万别忘记回信致谢.

如何看文献做科研发文章之经验分享 (侵删)

如何看文献做科研发文章之经验分享 2016-07-04小木虫 1如何做出好的科研 1.查国际大牛的最新会议和期刊论文。 就知道目前最火的热点是什么。如果你要做的,没几个人搞,或者只有几个中国院士在搞。那就是没多大意义的课题。 2.查国际大牛最新的刚毕业的博士生的博士论文。 这个最有用。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其实呢,换句话也是高徒出名师。二者缺一不可。一个人一辈子,最牛最牛的东东,一般就是博士论文了。文如其人。看其文章,就知其智商和道德。牛人的博士生,往往就是未来的大牛,而他的博士论文,又往往是他成为大牛的敲门砖。 3.在一二在手的基础上,深挖坑。 把此方向的所有文献全部查到手。搞清来龙去脉。问题是怎么提出的,数学模型是什么,有多少解法,目前是什么状态,还有什么难点没解决。绝窍,不能跟着他们屁股后面照抄,要找他们的 毛病。如果你能找出他们最基本的立论是错的,哈哈,此生足矣!做人是学别人的优点,做学问则是专挑他们要命的短处。如果十全十美了,说明本方向没必要再搞下去了。得换方向了。 4.在一二三的基础上,尽量用最新的数学工具。 偏微分方程用在材料力学就成了弹性力学。复变函数用到在弹性力学就成了断裂力学。 所以,要不断地学最新的数学,不断地用在工科,说不定你就是开山鼻祖啦。 5.如果是工科,还有注意,一定要有实际应用价值。 6.最后一点,也是很关键的一点,就是,你占有资料的多少,也决定着你出科研成果的多少。尽量收集最牛最新的资料、图书。特别是数学书,大牛的专著。

2论坛的利用 在文献多如牛毛的今天,其感觉犹如日益增多的帖子,在不想漏掉好东西的前提下。 1 . 把握动态,每天入园后先浏览一遍自上次登陆以来的新帖子,感兴趣的再看看,必要时保存或收藏,这大体相当与杂志的目录,以此保证不会漏掉新的东西; 2. 回过头来重点,看看感兴趣版块的精华帖、高人气帖、加密帖等,这相当于感兴趣砖头杂志的综述、评论、或是cutting edge(JI)之类的; 3 .好东西不仅仅只在感兴趣版块,其他版块也有一些,在空的时候看看其他版块的精华帖、高人气帖、加密帖等,这相当于相关砖头杂志的综述、评论、或是cutting edge(JI)之类; 4. 用搜索功能查找特定关键词的帖子,大体相当于定题检索; 5 .随着对领域的熟悉,特别是对大师级人物的熟悉,有时可看看这些作者的帖子; 6. 在信息的今天,没谁敢说已经超一流,不需再接受新的东西;更没有人能够熟悉所有的领域。3一位博士生导师谈如何检索文献 如何利用互连网搜索文献? 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更为便捷地获取信息资源。在文献搜集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常常可以事半功倍。利用网络搜集资源大致有两种:一是处于选题阶段,还没有论文方 向,想找一个合适的方向来做,此时可以在网上搜索“review”“survey”等,阅读一些文献综 述,在其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另一种是已经确定了大致方向,希望了解本研究领域的进展,此时应当请教这一领域的专家,搞清楚哪些人是这一领域的牛人,搜索他们的文章——国外的传统,很多杂志要介绍某个领域的成就和进展,都会邀请牛人来写综述——只有知道哪些人是这一领域的杰出代表,才可能从这些人的著作中体验这一领域激动人心的发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