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实施方案(最新)

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实施方案(最新)

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实施方案(最新)
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实施方案(最新)

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实施方案

为推动“X”期间我区教育信息化健康快速发展,实现教育现化代战略目标,根据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X—X年)》、省市区《教育发展X规划》,结合我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X理论、xx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实施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X—X年)》、省市区《教育发展X规划》,结合实施全区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工作,加强基础建设、开发信息资源、优化应用管理、提升服务效益,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动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

二、工作方针

(一)科学规划,优先发展

立足本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实际,准确把握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科学规划,优先发展,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

(二)统筹协调,分步推进

统筹安排调度,兼顾城乡、区域、校际差异,分步推进,促进教育信息化全面、协调发展。

(三)共建共享,重在应用

按照先进、成熟、经济、实用的原则,以教育教学需要为出发点,整合共享各种教育资源,突出应用,以用促建。

三、发展目标

为每一位师生提供更加开放、便捷、有效的学习环境,给基础教育注入全新活力,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设更广阔的平台。

(一)建成更加完善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建设覆盖全区、分布合理、安全高效、开放灵活的教育信息网络,构建“三通两平台”,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搭建教育资源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中小学数字化校园。

(二)建设内容更加丰富的数字资源库

加快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全区共享的教育资源库,充分利用国家、省、市数字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三)打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更强的教师队伍

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增强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的意识和能力,加大专职信息技术教师的培养力度。

(四)构建学习效率更高的教育模式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实现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

四、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

(一)主要任务

1.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的信息环境。着力构建覆盖全区教育机构的安全、高速、开放的教育区域网。城区和乡镇中心校以上学校校园网覆盖率达到100%。实施“班班通”建设工程,完成教室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设备安装。优化硬件资源配置,逐步实现“生机比”达6∶1,“师机比”达1∶1,拥有专用多媒体教室的学校达到100%。

2.建设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全面整合教育资源,以区级教育网为依托,建立教育基础信息数据中心。建设融教育决策、电子政务、信息服务、资源共享、教育管理、教学应用、远程学习、网上活动于一体,面向学校、教师、学生、家庭和社会公众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3.加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力度,共建共享教育资源库。通过定向购买、合作开发等形式,加快建设包括课程库、课件库、案例库、试题库、文献库、专家智能库等基础教育资源库。充分采集、整合、挖掘现有教育信息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充分整合与共享,面向师生和社会提供更有价值的教育信息服务。

4.加强教育信息化培训和研究,提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把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纳入全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整体计划中,加大专职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培训力度,开展多层次全员性的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开展信息技术创优活动和应用课题研究,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建立教育信息化专家团队,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应用、指导、研究和服务。

5.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加强信息技术课程管理,信息技术课程开课率达到100%。探索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测试结合的途径和方法。依托国家、省、市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开展数字高效课堂、同步课堂、探究性学习、名师讲堂、名师工作室、网络协作教研等教育资源规模化应用与研究。

6.推行数字化管理应用,提升教育管理效益。建设包括招生管理、教工管理、资产管理、项目管理、实验管理等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加强教学场馆、设备等教学设施信息化管理,推行网上信息发布、网上文字、视频沟通,实现管理过程数字化、教学设施数字化、网络资源数字化。

(二)重点工程

1.区级教育区域网工程。构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班级接入点3部分组成的教育区域网。全区学校直接接入教育区域网,实现以“宽带网络校校通”为基础的全区教育系统内的高速互联互通。

2.中小学“班班通”工程。推进以网络、多媒体投影仪、计算机和交互式电子白板等信息化终端设备进教室为主的“班班通”建设工程,提高中小学课堂教学信息化水平。X年,全面完成中小学“班班通”建设工程。

3.教育资源库工程。完善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设学科内容齐全、标准规范的教育资源库,到X年资源库容量达到10TB,逐步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4.中小学数字校园工程。加快中小学计算机更新、添置和多媒体教室建设,到X年全区中小学“生机比”达10∶1,“师机比”达1∶1;到X年中小学“生机比”达6∶1。拥有专用多媒体教室的学校达到100%。城区和乡镇中心校以上学校校园网建设比例达到100%。

5.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工程。建设区级教育网络服务中心,建立区级教育资源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完善适合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远程学习、培训、研究和交流平台。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区教育监管与动态监测分析系统。

6.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与提升工程。推进教育资源规模化应用,建设一批数字校园示范校,评选一批信息技术教育能手,培养一批信息技术创新小人才。

五、实施步骤

(一)实施中小学“班班通”工程

以网络接点、多媒体投影仪、计算机和交互式电子白板等信息化终端设备进教室为主,实现中小学“班班通”。X年底,全面完成全区中小学“班班通”建设任务。

(二)构建x教育信息网络

X年,实现以“宽带网络校校通”为基础的全区教育系统高速互联互通。

(三)推进中小学数字校园工程

1.计算机配备。到X年底,全区中小学“生机比”达10∶1,“师机比”达1∶1;到X年,全区中小学“生机比”达6∶1。

2.多媒体教室建设。到X年底,全区中小学拥有标准化专用多媒体教室的学校达到100%。

3.校园网建设。到X年底,城区和乡镇中心校以上学校校园网建设比例达到100%,30%的学校建立无线数字校园。

(四)完善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X年,依托X省教育信息化公开服务平台,建立学生信息、教职工信息、学校信息、教育资源等基础数据库,并对外开放。

(五)建立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采取购买、合作开发等形式,建立学科内容齐全、标准规范的共享资源库,包括课程库、课件库、案例库、试题库、文献库、素材库、数字图书馆等。X年,基本完成教育资源库建设,资源库总容量达到10TB,逐步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六)实施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与提升工程

1.创建数字校园示范校。根据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标准,开展数字校园示范校创建活动。

2.开展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将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纳入教师培训计划,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整合,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课题研究。

3.培养信息技术创新小人才。开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开发具有x特色、时代精神的信息技术地方课程。探索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改革。参加各类学生信息技术创新能力竞赛。

六、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营造浓厚发展氛围。站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高度,安排和部署教育信息化工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教育信息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舆论环境。

(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实现区域整体推进。全区“一盘棋”,统筹规划,采取区域整体推进方式,根据不同地区特点,确定阶段性目标和要求,分步推进,分年度实施。加强合作,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发展,及时解决突出困难和问题。

(三)强化管理,项目推动,建立责任分担机制。以实施一批重点项目为主要抓手,强化管理,把教育信息化发展任务落实到位。设立项目工作组,具体负责项目的规划、论证和建设工作。明确任务、明确时限、明确标准、明确责任,有序推进项目实施。

(四)需求导向,强化应用,“建管用评”齐抓并进。把师生的教学需求作为教育信息建设的导向,把应用和效益作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落脚点,充分利用好现有存量,抓好“建、管、用、评”,边建设边管理,边应用边评估,以评估促发展。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

建立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健全区、校两级教育信息化工作体系,强化行政管理和专业指导,形成职责明确、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二)完善制度保障

完善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应用、管理相关制度,将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绩效目标管理。建立教育信息化评估机制,开展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个人评选表彰活动。

(三)加大经费保障

总投入1000万元,其中X年“班班通”多媒体设备投入450万元,X年计算机配备及校园网建设投入300万元,X年“两平台”建设投入200万元,7年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与提升工程投入50万元。资金来源为财政预算和教育附加。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体制,增强区级教育经费统筹能力,设立教育信息化专项经费。

(四)建立技术保障

加强教育信息化应用推广,完善信息安全保障,完善教育信息化运营维护与技术支持服务体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习心得 教师:陈亚琴 4月21日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我深受体会,从此让我明白: 首先,加强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这是一个认识问题,任何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认识如果落后于新课程改革思想理念,那么如何深化新课程改革一切都是空谈。什么是新课程改革?对于这个问题,许多人都是满头雾水,到底什么是新课改谁也说不出一个头道来,综合各种对新课改的释义也只能归纳出一个模糊的概念即:通过新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使教育教学真正进入素质教育的轨道。它讲究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的教育功能。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众所周知某种教育方式的确立是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制约的,传统的教学方式也许适合当时的经济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的更新越来越短,面对这些新情况,传统的教学方式必然有其不适应的地方。过去的教学是有许多弊病的。如强调共性,忽视个性,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重视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我们现在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自主地进行反思与总结,而不是被动的应试,要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培养人的,是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的。因此,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其次,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印度哲学家奥修有一句名言:“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我们必须给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脚之所以能忘记,恰恰说明鞋之合脚;如果鞋不合脚,脚就会被时时记住。同样,当学生在一种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 理念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问答(学习材料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问答 1、新课程强调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新课程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意味着: ⑴关注每一位学生。 ⑵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⑶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是什么 ⑴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⑵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⑶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⑷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⑸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⑹实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⑴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⑵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⑶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⑷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 4、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的特性;主要内容有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 5、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是什么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文革”结束,拨乱反正。1978年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第六次 1986-1991 1986年《 义务教育法》出台。国家教委公布了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初稿,突出了新型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适当增加了基础学科的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给课外活动留出固定的足够的空间。 第七次:1992--1998年。1993年,中共中央颁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1994年,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国发[1994]39号)。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发。在此期间,国家教委正式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小学和初中的课程整体设计。课程结构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还留有地方课程。前七次改革的简评: 1:注重课程内容量的增减,忽视课程自身结构的调整。2:课程改革缺乏必要的理论论证和指导。3:主要体现课本的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经过多次改革,取得了瞩目的成果,初步实行一纲多本的教材多样化政策,打破了单一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经验,素质教育日益得到重视并逐步走进课堂,课程管理模式打破了过于集中的格局。当然缺点也非常明显:课程目标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忽视态度、情感与价值的培养,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并且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导致学生负担过重,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课程实施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学习方式,课程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评价方式单一化,缺乏体现最新评价思想和观念的有效评价方法与策略等。 第八次:始于1999年。1999年,颁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在1996年课程计划的基础上强化了课程结构的多样性,并在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相结合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强调学生是能动实践的主体。“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未来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这种趋势将使学习者有更多机会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甚至学生可以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安排程序,充分激发出学习主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体差异相统一的课程。提高人的创新能力,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同时又承认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开发和发展。 (二)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课程的社会化、生活化和能力化,加强实践性,由“双基”到“四基”) 在课程改革中,基础教育课程十分注重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和自然的联系,增加学生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改变理论脱离实际的现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仅仅坚持“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与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基本能力,如求知的能力、共处的能力、在应变中做事的能力、做人的能力和基本观念态度以应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出的挑战。这就意味着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不仅要巩固现有的教育基础,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学力,还要进一步加深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的发展型学力和创造性学力。 (三)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加强课程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 道德教育如何才能在学校课程中更好地体现并融为一体,产生有效的德育效应和氛围,是未来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道德教育绝不只是政治思想品德课的责任,而是各科教学和活动都应承担的责任;不仅要重视正式课程的作用,也要重视非正式课程即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作用,进而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局面。 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我们带来难以预料的问题甚至灾难。如何让科学技术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这就需要人文学科的指引。我国学校课程中数理学科比例大、人文学静分量偏低,如何平衡科学技术课程与人文学科课程是我国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 (四)加强课程综合化 综合化课程既是为了避免增设新学科造成学生课业负担,也是学生认识和把握科学知识基础的需要。学生在学习综合化课程中不仅可以初步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而且可以养成综合思维能力,培养自主创新的品质。一般说来,年级越低,综合的程度越高,特别是科学教育科目应该适当加以综合。 (五)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加强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 小学课程既要体现共同性,又要体现差异性、层次性,也即个性。课程的个性化实际上就是因材施教的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学校教育中的普遍运用,为课程个性化和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提供了技术支持。 个性化的课程必然带来多样化的课程,多样化的课程是我国未来的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但并不是说不要统一性,多样化是统一性前提下的多样化,它是与特色化、层次性、可选择

金凤区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

附件: 金凤区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 校基本办学条件2018年度自查报告 自2014年实施“改薄”项目以来,金凤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实施意见》和《自治区教育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关于编制全面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契机,优化调整中小学布局,实施“三通两平台”工程,完善学校设施设备、彻底改善辖区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扎实推进各类教育均衡发展。现将2018年自查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辖区现有所属中小学校28所,其中初级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小学25所。在校学生26779人,中学2995人,小学23784人。专任教师1122人,初中178人,小学944人。自2014年改薄项目实施至今,自治区批复我区的改薄项目学校9所其中初级中学1所,小学8所。新增学位1391个,新增校舍面积40943平米,总投资3.2814亿元(其中:改薄资金投入9388.16万元,市、县区配套2.342584亿元)。 二、20条“底线要求”达标情况

1.在改薄项目实施的5年过程中,所有新建项目校舍及辅助用房均按照“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类别进行建设,无一例建设在地震、地质塌裂、暗河、洪涝等自然灾害及人为风险高的地段和污染超标的地段,全部按照综合防灾要求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规定进行设计。对于个别学校鉴定出的D级教学辅助用房危房,已采取封存停用措施,并上报金凤区政府进行有计划地拆除翻建。 2.金凤区辖区各中小学校舍楼梯均满足学生上下楼梯,无拥挤现象、应急疏散通道不存在安全隐患;2014年“全面改薄”项目实施后新建的校舍,楼梯设置均按照《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50099)规定设计。每幢新建筑物均设置2部楼梯,楼梯坡度不大于30度,楼梯坚固耐用,护栏坚固耐用。 3.辖区中小学教学和生活用房室内外墙面平整,无钢筋等明显尖锐突出的物体,室内电线的导线无裸露现象,无触电等安全隐患。教室、宿舍窗台高度符合安全标准,不存在松动、缺失、损毁和其他安全安全隐患。 4.辖区中小学普通教室等教学用房均设置日光灯,自然光线不足时有可用的日光灯照明补充且亮度适宜学生阅读。 5.单人桌(椅)每套坐一名学生,双人桌(椅)每套坐学生人数不多于桌(椅)设置的座位数,课桌椅配备符合相应年龄阶段学生的身体生长要求。 6.辖区各中小学均已全部配备具备书写功能的大尺寸平板电视设备替代黑板功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摘要:本文试图从教育课程、现实问题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趋势、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倾向、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和问题、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的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年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旋涡的中心,目前所受到的关注日益突出,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教育界内外乃至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评意见,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些批评意见对未来课程教材改革的走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当前,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决定以及高考制度和方式的改革等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措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心,更新课程观念,改革其中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

方面是当务之急。但是,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估计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和困难性?这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必须对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区有所预见,作好认真的准备。从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困难性有充分的准备,改革可能最终成为纸上谈兵,或走弯路乃至最终失败。由于课程改革是一项涉及到人的培养和发展的事业,是牵涉到基础教育整体和各个局部的关键领域,是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共同完成的任务,这就规定了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广泛性、艰巨性和持久性。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和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那种过于依赖行政力量的干预的作法,将使课程改革可能再次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从而难以走出那种急进的、急躁的、急于求成的改革误区。国内外的课程改革实践证明,企图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和思考来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也许会使我们能够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从中寻找答案。我们试图从以下7个方面来把握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 一、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的课程。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基础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使课程领域重新出现了科学化和心理学化的潮流。国际教育界早在70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 第一部分课程改革的目标与背景 §1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刍议 一、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4、倡导建构的学习5、形成新的课程评价观念6、促进课程管理的民主化和适应性。 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1、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 2、加强选择性,以适应地方学校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适应地区间、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差异) 3、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规划设计、课时安排、课程内容)。 三、新课程改革在下面要有所突破: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采取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结构3、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结构4、高中采取分科课程为主5、农村中学课程内容要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四、课程决策的方针和改革的支持系统:1、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2、坚持先立后破的方针3、建立强有立的支持系统。 §2 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改革 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依据:1、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2、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革命3、跨越认知神经学科和教育学科之间的鸿沟。 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点:1、信息素养2、统整的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评价观、课程观)3、多重智力学说与成功智力学说的结合4、家庭学校社会搭建了素质教育的平台。 §3 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一、国外课程改革的理念:1、注重基础学力提高2、信息素养3、创新与开放思维4、价值观与道德教育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启示:1、课程目标的制订,强调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价值观与精神、道德的发展2、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方面,关注学生的经验,设置分科与综合课程,处理好必修与选修的关系3、课程管理上采用灵活多样的体制。 第二部分课程结构 §4重建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 一、课程类型的价值厘定:1、学科课程、经验课程2、分科课程、综合课程3、传授性课程、研究性课程4、选修课程、必修课程5、隐性课程、显现课程6、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二、课程结构的表现形式:数量化方式、描述性方式、应用性方式。 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现状分析:1、学科课程、必修课程占主要,经验课程、选修课程少2、各具体学科之间的比重失衡3、课程内容一直为难、繁、偏、旧困扰。 四、对原有的课程结构的调整:1、构建多样化的课程类型结构2、构建均衡的科目结构3、构建完善优化课程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课程改革的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然而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由于“应试教育”这一浪潮的冲击,使我们的老师为学生所布置的作业单调、枯燥、重复、量多而脱离生活实际,这不仅违背了当前提倡的教学理念,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使学生身陷苦海而难以自拔。但是,家庭作业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美国学者哈里斯.库帕指出:家庭作业显然对学习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具有直接的作用;其次,能提高学习技能,改善学生对学校的态度,让学生明白学习是没有地点限制的;此外,能培养独立性和责任心,具有非智力因素的好处;最后,可以使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过程。崔峦同志在《大力改进小学语文教学》一文中也指出:语文是最开放的、最容易和社会发生联系的学科。我们应该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使其成为一弘活水,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长才干,学做人。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作业设计上,也应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把相关的知识向课外迁移、派生。 新课改要求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发展空间;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摒弃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但在现实教学中,受应试教育影响和考试改革的滞后,目前“题海战术”仍然盛行。学生的课外时间几乎全部被作业占领,而且学生作业的设计简单机械,注重死记硬背,注重重复和模仿,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却被忽视了,学生的特长得不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得不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论_笔记

第一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论 第一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第二章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 第三章国家课程标准 第四章新课程的学习方式 第五章新课程的评价 第六章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七章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 第八章校本课程开发 第九章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第十章教师专业发展 第十一章课程改革实践与反思 第十二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第一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新中国以来八次大规模的课程改革 二、现行课程存在的问题 P5 三、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 P5 ?全球化 ?信息化 ?个性化 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P7 ?课程目标上,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课程内容上,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 ?课程实施上,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课程管理上,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五、新课程的核心内容 (一)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 P7 ?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以邓小平“···” 和江泽民“···”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目标 P8 思想品德,法律意识,三观,智力,技能,身心,四有新人 (二)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P8 ?改变课程功能 ?实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密切课程内容和时代生活的联系 ?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善评价考试制度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三)课程结构的重建 P9 ?综合性:将综合实践活动设为必修课,强调学科间的联系和整合 ?均衡性:各科课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 ?选择性:增加选修科目 (四)国家课程标准 形式:教学大纲 这次课程改革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阐述课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教学内容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吕达张廷凯 论著选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目前所受到的关注日益突出,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评意见,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到底存在什么问题?这些批评意见对未来课程教材改革的走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问题。如何评价20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和统计分析,需要对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作科学的研究。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成长发生作用的滞后效应,现在就要对改革开放后的基础教育做出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似乎为时尚早,也许再过十年才是恰当的时机。因此,在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或其某一方面做出批判和否定的评价时必须慎之又慎,盲目的轻率的否定于改革和发展不利,而针对现实的具体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才是正确的态度。当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重大改革措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更新课程观念,改革其中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方面是当务之急。但是,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处理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和前瞻性?这是应当认真考虑的问题。必须对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区有所预见,作好足够的准备。从战后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到,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前瞻性有充分的认识,改革就有可能成为一相情愿或纸上谈兵,或大起大落导致最终失败。学校课程是培养和造就未来人才的蓝图,它涉及人的培养和发展的共同要求和不同层次、不同规格,涉及教育系统工程的方方面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并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理想的课程要转化成为实践的课程,需要理论工作者、行政管理工作者和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共同努力。要防止课程改革走入急躁的、急于求成的误区,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实践证明,试图毕其功于一役,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课程改革从来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简单地把当前和未来的课程发展按改良或改革来作观念和现实上的区分是不恰当的,只能引起人们对课程改革认识的混乱和误解。以上述指导思想来思考与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问题和趋势,也许能够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从中寻找答案。我们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及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教育的倡导,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课程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迅速,课程理论研究正面临极大的挑战和极好的机遇,课程改革实践呼唤科学的课程理论给以指导,而科学的课程理论不能脱离课程改革实践的源泉,也不能没有课程改革实践的检验。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 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

此外,这次新课改借鉴了先进国家的课改经验,是对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自觉顺应,这一点在高中课改中尤为明显。 新课改要改什么 人们常常以为课程改革就是改换教材,这是不正确的。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 (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比如学化学,过去只是明确地告诉你什么加什么会产生怎样的反应,现在我们经常不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记忆,体验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差但很用功,只考了58分,没及格,老师可以给他60分甚至65分,以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学习。

教育部强调六个“进一步”督促各地扎实推进全面改善

教育部强调六个“进一步”督促各地扎实推进全面改善 为扎实做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相 关工作,近日,教育部印发专门通知,要求各地就办学标准确定、项 目规划编制、加快审批进度、增强安全管理和落实公开公示等方面存 有的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增大推动力度。 《通知》明确要求,一是进一步明确办学标准。要结合本地实际,整理汇总、补充完善出一套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标准,作为实施全 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的基础。标准涵 盖小学、初中、寄宿制学校和教学点,内容包括校舍、体育场地建设 标准和教育技术装备(含图书、仪器)标准。二是进一步完善项目规划。要组织规划编制“回头看”,进一步完善项目规划,合理确定工 作重点,进一步明确项目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实事求是地制定年 度工作计划,确保每年都有清晰的阶段性成果,使人民群众有实实在 在的“获得感”。三是进一步落实优惠政策。教育行政部门要经常、 主动地向当地政府汇报项目实施进展情况,把这项工作列入政府民生 工程推动实施。要增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学校基本建设项 目打包审批机制和“绿色通道”,对项目建设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和政府性基金给予减免优惠。四是进一步落实公开公示。要逐县、逐校、逐项目予以公开,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努力 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共同监督、共同推动的良好氛围。五是进一步 增强安全管理。要认真汲取近年来发生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教训,督 促施工单位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即时消除安全隐患。要增强师 生安全教育,切实提升项目学校教师、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 护意识。六是进一步强化省级统筹。要落实项目资金,结合实际增大 地方投入,合理确定地方各级财政资金分担比例。要统筹项目管理, 进一步健全制度,细化责任,督促市、县、校各级落实实际操作人员,确保事事有人干、层层不落空。要统筹组织监督检查,建立定期检查 制度,根据双月通报进度情况,增强对工作进展缓慢市、县的督促和 指导力度。要发挥教育督导作用,把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

八次课程改革

八次课程改革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我国基础教育八次课程改革的历史探究自建国以来,我国共经历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每次课程改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特色。根据每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可以分为四个重要阶段。每次改革都在其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对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进行改革,也在这三大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第一阶段:经济恢复与发展阶段的课程改革(1949年-1966年)(包括前三次课程改革)这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恢复经济与发展经济阶段,其经历三次课程改革。这三次改革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1949—1952年的第一次课程改革 改革背景: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收回了教育主权,此时教育的任务就是要为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服务,继承发扬老解放区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国解放区内继续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各类教育问题(严重的形式主义,重教不重学)进行了彻底的改造。1949年12月23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对旧教育实行“坚决改造,逐步实现”的方针,指出要“以来解放区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这一方针具体规定了教育改革的步骤和方向,这次改革是教育部门自上而下进行的,实行对旧课程的

改造,初步确立了我国中小学新课程体系,形成了全国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与统一教科书的“大一统”课程模式。 改革内容:(1)规定了中小学的课程门类,统一了课程安排和课时安排,优化了中小学课程的比例结构和衔接;(2)颁布了不少学科的新教学大纲;(3)教材改革。新中国成立之初主要采用旧教材,后来才过渡到修改旧教材再到编写新的教材。 改革过程:1950年8月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教学计划;同年9月,在全国出版会议上提出中小学教材必须全国统一供应的方针,并成立人民教育出版社,承担编写国家统一教材的任务,于1951年出版了第一套中小学全国通用教材。1951年3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通过了《普通中学(各科)课程标准(草案)》和中学规程,提出目前普通中学的教学计划必须全国统一,课程科目和每科教学内容必须定出统一的标准。同年10月,政务院颁发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重新规定了中小学的学制,规定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取消初高两级分段制,中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分初高两级,各三年。根据学制的要求,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小学和中学暂行规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发的第一个全面规范中小学课程的政府文件。 改革特点:强调中央集权,全国统一,致使课程结构单一,只设必修课,不设选修课;注意根据中小学培养目标来考虑学科设置;课程内容方面,注意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模仿前苏联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论文 对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理论认识的综述 学院:教育学院 年级:2006级2班 姓名:李晓阳 学号:222006305211063 指导老师:范蔚教授

对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理论认识的综述 (李晓阳 222006305211063) 【摘要】自2001年我国教育部启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已经经历了近八个年头。在这期间,社会各界对新课改给予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从政府官员到学生家长,从专家学者到普通教育工作者纷纷献言献策,或总结经验,或积极探索,或针砭时弊,或解读政策。下面,我将就一些近年来关于对新课改的理论认识进行总结概括,希望对现行的课改有所裨益。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综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部于2001年启动的一项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改革,2004年9月,引人注目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首先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个省(自治区)启动。从2006年秋开始,安徽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省份增加到10个。这些政策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全面铺开。本次课改的范围之广、力度之大是史无前例的,因此被一些人称作是一场“革命”。既然是一场“革命”,那就要有大动作,要有新气象,要与旧传统泾渭分明。 以下,我将就新课改的原因、目标、特点、具体教学方法现存问题及新的探究进行总结和探讨。 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原因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现阶段,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教育与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以我国的基础教育为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还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而为培养“四有”新人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增强我国在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 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破坏,还表现在由于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长期压抑,人的精神力量、道德力量削弱甚或消失。因此,本着“人的发展”的理念,当前世界各国普遍进行着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就我国而言,课改历经了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我国学校课程中应试教育仍然势力强大,传统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并未得以根本性扭转,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以落实,与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极不适应。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公平性、公正性、公开性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潜意识中,并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公平性与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全面发展,还学生以自由,与体现主体性思想不谋而合;公开性或开放性原则与教育的不断变化相,追求终身发展理念异同工;公正性原则与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让全体学生有所发展的观念殊途同归。基础课程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与时俱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不仅是教育改革的必要之举,而且是教育改革制度化、改革行为合法化、增强改革成果有效性、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政策介入教育实践问题的重大尝试。同时,对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评价标准、师生关系等方面做出了相应调整,张显出课程改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报告(最新)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报告 (最新) 按照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的《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办法》要求,X年9月至12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分三个阶段,对各地全面改薄工作进行专项督导:一是部署各地组织自查,全国31万所义务教育学校(含教学点,下同),对照“底线要求”逐校逐项核查,做到县不漏校、校不漏项。二是组织开展网络测评,427万名师生踊跃参与,积极关注学校发展变化。三是按照“双随机”原则,组织由国家督学和有关专家组成14个督导组,对29个省份进行实地督导,按比例随机抽查了59个县区的312所义务教育学校。有关情况如下: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教育、财政、发改三部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中期有关工作的通知》,对做好全面改薄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强调。各地聚焦贫困地区,积极主动作为,狠抓落实,全面改薄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一)履职担当,强化保障抓落实。各地把全面改薄作为解决基础教育领域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的战略举措。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安徽、广西、宁夏等地将全面改薄列为全省民生实事和省政府重点工作任务,作为教育领域最重要的“一号工程”来抓,省政府常务会议多次研究全面改薄工作,明确推进思路和实现路径。XX县提出“教育引领、两改支撑、三色互动”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两改即全面改薄和棚户区改造),将发展教育和全面改薄作为加快脱贫攻坚、振兴县域经济、改善民生的根本大计。二是坚持加大投入。中央财政在收入增速减缓、支出压力较大的情况下,X年安排358亿元专项资金,比上年增加20亿元,带动地方投入700多亿元,有力保障了工作建设进展。山东、广东等地积极整合义务教育领域专项资金,超额落实规划建设资金。贵州各级党政机关带头“勒紧腰带”,压缩6%的行政经费用于改善办学条件。三是坚持以督促改。三部委通过双月通报、点名督办、重点约谈等多种方式,督促进展缓慢地区倒排工作任务,切实加快五年规划实施进度。各地强化督导检查在抓落实、促发展中的突出作用,不回避矛盾、不放过问题,有力推动工程的实施进展。贵州将全面改薄督导结果列入省委、省政府对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奖励惩罚、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规划(2014―2018年)的通 知 【法规类别】义务与基础教育 【发文字号】晋政办发[2015]48号 【发布部门】山西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5.05.23 【实施日期】2015.05.2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 件项目规划(2014-2018年)的通知 (晋政办发〔2015〕48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编制的《山西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规划(2014-2018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各地项目规划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由各项目县(市、区)人民政府或教育、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联合提出申请,报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

条件领导小组审核后方可变更。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5年5月23日山西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 基本办学条件项目规划(2014-2018年) 一、基本情况和现状分析 (一)基本省情。 我省位于黄河中游东岸、华北平原西面的黄土高原,属于中部地区的内陆省份,全省总面积为15.6万平方千米,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500米以上。截至2013年底,全省共有常住人口3629.8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07.92万,乡村人口1721.88万。 全省共辖11个设区市,119个县(市、区)(2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85个县)。其中:集中连片特困县21个,不在前述范围内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5 个,省级贫困县(区)17个,插花贫困县(区)5个。 2013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120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居第19位;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2456元;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7154元。 (二)义务教育现状。 截至2013年底,全省共有小学8946所,另有教学点1555个;在校生2296383人(其中:民办小学181所,在校生173188人,分别占全省小学校数和在校生数的2.02%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课程改革的目标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课程结构 3.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4.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5.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模拟试题(附答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模拟试题一 一、单选 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C) C.①③以学生发展为本②培养环境意识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2、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C) A.说出、表演、展示 B.设计、制作、创作 C.感受、参加、养成 D.解释、完成、背诵 3、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等三个层面上展开。A.教材的更新B.教师的发展C.学生的选择D.课程制度的变迁 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 A.知识、技能和方法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技能和情感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5、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A) A.斯腾豪斯 B.斯腾伯格 C.杜威 D.赫尔巴特 6、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A)A.加德纳 B.推孟 C.韦克斯勒 D.加涅 7、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B) A.讲解—接受式 B.示范—模仿式 C.探究—发现式 D.情境—陶冶式 8、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C)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 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 C.都是主体 D.都是客体 9、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B)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 10、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B)A.地方课程B.校本课程C.国家课程D.学科课程 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B)A.备课B.上课C.批改作业D.考试 12、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A) A.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 B.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 C.学校需要专家的支持 D.学校需要政府的支持 1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B) A.学生B.学校C.教师D.校长 14、校本教研的主体是(C)A.学生 B.教材 C.教师 D.校长 15、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C) A.学科学习目标 B.一般性发展目标 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D.情感目标 二、多选 1、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ABCD) A.改变课程功能 B.调整课程结构 C.精选课程内容 D.改进教学方式 2、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ABC) A.档案袋评定 B.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 C.表现展示评定 D.成就测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