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湍流模型发展综述

湍流模型发展综述

湍流模型发展综述
湍流模型发展综述

湍流模型发展综述

摘要:在概述了湍流问题的基础上,本文简要介绍了湍流的四种模型,对湍流模型在不同情况下的模拟能力进行了对比,最后简述了湍流模型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湍流模型;Navier-Stokes方程组;J-K模型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introducing the problems of turbulence,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d four kinds of turbulence models and compared their ability of simulation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At last, the paper expounde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turbulence model.

Key words:Turbulence model; Navier-Stokes equations; J-K model

一、引言

湍流又称紊流,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很不规则的流动现象。当粘性阻尼无法消除惯性的影响时,自然界中的绝大部分流动都是湍流。

湍流运动的实验研究表明,虽然湍流结构十分复杂,但它仍然遵循连续介质的一般动力学规律,湍流流动的各物理量的瞬时值也应该服从一般的N-S方程。对粘性流体服从的N-S方程进行时均化,就可以得到雷诺平均方程。与定常的N-S方程相比,不同之处是在该式右边多了九项与脉动量有关的项,这脉动量的乘积的平均值与密度的乘积是湍流流动中的一种应力,称为湍流应力或雷诺应力。其中,法向雷诺应力和切向雷诺应力各有三个。

湍流问题就是在给定的边界条件下解雷诺方程。由于雷诺平均方程中未知数个数远多于方程个数而出现了方程不封闭的问题,这就需要依据各种半经验理论提出相应的补充方程式,即各种湍流模型。一般按照所用湍流量偏微分方程的物理含义或者数量进行区分,分别称为梅罗尔—赫林方法和雷诺方法。而后者又将湍流模型分成四类。(1)零方程模型;(2)一方程模型;(3)二方程模型;(4)应力方程模型。下面就对这些模型进行简单的描述。

二、湍流模型简介

1、零方程模型

最初的湍流模型只考虑了一阶湍流计算统计量的动力学微分方程,即平均方程,没有引进高阶统计量的微分方程,因而称之为一阶封闭模式或零方程模型。零方程模型又称为代数模型,代数模型又可以分成以下几种模型:(1)Cebeci —Smith 模型,(2)Baldwin—Lomax 模型,(3)Johnson—King 模型。

其中,B-L与C-S模型的不同之处在于外层湍流粘性系数取法不同。后者适用于湍流边界层,而前者则可用于 N-S方程的计算。此两模型已在工程计算中

得到广泛应用,其准确度和可靠性也得到了较多实验数据的验证。实践表明,对于接近平衡状态的平面或轴对称湍流边界层,C-S模型具有工程应用的足够精度。此两模型的缺点是运用了混合长度理论假设,这就意味着当平均速度梯度为零时湍流粘性系数为零。这导致在一些特殊区域如分离点及再附点附近代数模型不能准确地模拟该处的流动。还有,上述两个代数模型没有考虑湍流能量的传输和耗散。J-K湍流封闭模型则专门用来处理二维湍流边界层中存在强烈的逆压梯度和伴随存在分离的情况。为了加快在气流中压力梯度的变化,引入了一个新的近似来模拟湍流边界层中强烈的历史效应。这个模型不仅仅是一个涡的粘度模型,它还具有雷诺应力模型的特点。

2、一方程模型

对于一方程模型,有的是只计算湍流动能的传输,而有的是把两方程湍流模型作简化,如S-A模型等。对于完整的雷诺应力方程模型,包含了平均运动的一个连续方程和三个动量方程,雷诺应力的6个方程,k方程和ε方程,总共由包含12个未知量的12个微分方程组组成的封闭的方程组。如果还要计及传热则需计算温度或其它有关标量的分布,就要继续补充方程。对于一般工程中的湍流流动问题,这个方程组实在是太庞大了;对于复杂流动,若要求解此方程组,就目前已达到的计算机水平,无论是从计算时间或费用来说,都是不太可能的事。3、两方程模型

为进一步改善湍流模型,出现了考虑所有二阶关联量的雷诺应力模型。这是一种微分模型。在此模型的框架下,首先写出雷诺应力的动力学微分方程,然后对方程中出现的湍流扩散项、分子扩散、生成、耗散、压力等诸项模型化就得到了雷诺应力模型。但求解完整的雷诺应力模型,难度较大,由此人们从雷诺应力的输运方程出发,重新选取尺度因子建立了众多的两方程湍流模型,如k?ε,k?ω等,它们都需要求解两个输运方程。

二方程模型即 k ?ε模型以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经济的优点,在工程上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但是标准的 k ?ε模型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如该模型中的许多模拟项建立在各项同性的假设之上,使得该模型对于一些各项异性较强的流动(如分离流动)不能很好的进行模拟以及在粘性底层中存在数值困难等。Wicox 提出k?ω模型克服了k?ε模型的许多弱点,特别是在近壁面区域中,k?ω模型的性能比k?ε模型有较大的提高;然而,k?ω对自由来流的ω值非常敏感。Menter通过混合函数将这两种模型结合起来,既保留了k?ω模型在近壁面区域、k?ε模型在自由剪切层中各自的优良特性,又克服了k?ω模型对自由来流的ω值的敏感性,从而设计出一种新的BSL模型。

三、湍流模型模拟能力的对比

B-L模型广泛地应用于CFD领域,能够较好地模拟附体流动,对于较小的局部分离流动,该模型也有一定的模拟能力。当采用B-L模型计算跨声速分离流动时,其激波总是较实际激波位置靠后。

J-K模型需要求解一个关于最大粘性剪切应力分布的常微分方程。由Johnson D A和King L S于1985年首先提出,经过不断地完善和发展,陆续发表了几个版本。J-K85模型能较好地计算二维翼型分离流动,但是该模型在模拟附体平衡流动时激波位置过于靠前,确定边界层厚度非常困难。将J-K模型应用于机翼分离流动,提出了J-K90A模型,其中湍流耗散项仅用于恢复区域。同年,为改进J-K85模型模拟附体平衡流动激波位置靠前的不足,Johnson D A和Coakley T J提出了J-K90J模型,该模型考虑到压缩性影响,采用双曲正切函数形式混合的内层湍流粘性系数(由平衡流和J-K85模型内层粘性系数构成),外层湍流粘性系数与J-K90A模型相同,只是合成流场湍流粘性系数的函数由指数函数修改为双曲正切函数。

肖志祥采用B-L模型,J-K90A及J-K92模型分别数值模拟了跨声速三维机翼、超声速细长旋成体流场。结果表明B-L、J-K90A和J-K92模型数值模拟跨声速和超声速流动,对于附体流动,三种湍流模型都能得到与实验吻合良好的结果;对中等分离流动J-K90A和J-K92模型模拟的结果与实验更接近,对大攻角、大分离流动J-K92模型则体现出较其他两个模型更好的模拟能力来。

刘学炎采用一方程的S-A模型、二方程的标准k-ε模型、RNG k-ε模型、Realizable k-ε模型和二方程的标准k-ω模型,五种不同的湍流模式对二维平板绕流进行数值模拟,并与经验公式相比较。结果显示,采用五种不同的湍流模式,数值模拟平板的粘性流场,由于平板两端形成的奇点的影响,平板前后端压力突变引起了局部摩擦阻力发生变化,但是这部分摩擦阻力很小对总的摩擦阻力影响不大。而S-A模型的计算结果和经验公式结果符合较好。

李超等借助CFD软件,采用k-ε模型、RNG k-ε模型和k-ω模型三种湍流模型对导管螺旋桨进行不同空化数条件下的空化性能计算,通过与试验数据对比,分析不同湍流模型、不同空化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k-ω模型计算更加稳定,更加容易收敛,精度也相对较高,因而与k-ε模型和RNG k-ε模型相比更适于对导管螺旋桨的空化性能进行计算;在空化数或进速系数较小的条件下,空化相对较剧烈,计算的相对误差较大,需要采用更加精确的空化模型或通过进一步提高网格质量来提高计算精度;另外,与k-ε模型和RNG k-ε模型相比,k-ω模型对空化数较敏感,对不同空化数条件下计算的相对误差变化较大。

四、总结

目前,湍流模型理论虽在理论严谨性方面不断提高,也能处理一些复杂的流动问题,但由于湍流本身的复杂性,现阶段还没有找到对任何问题数值模拟都很好的模型。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去看,对湍流模型的要求是在满足一定预测精度的前提下,使用方便,计算简捷。因此,今后对工程湍流问题的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出不同湍流模型的适用范围,使之能够满足不同的工程计算要求。

参考文献

[1] 陈永辉,王强,朴明波. 湍流模型的发展及其研究现状[J]. 能源与环境,2009(2).

[2] 刘学炎,熊鳌魁. 湍流模型对二维平板数值计算结果的影响[J]. 航海工程,2010(5).

[3] 雷林,王智祥,孙鹏等. 计算流体力学k-ε二方程湍流模型应用研究[J]. 船舶工程,2010(3)

[4] 任志安,郝点,谢红杰等. 几种湍流模型及其在FLUENT中的应用[J]. 化工装备技术,2009(4).

[5] 肖志祥,李凤蔚. 三种湍流模型模拟能力的对比[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3(3).

[6] 李超,周其斗,潘雨村等. 三种湍流模型对导管螺旋桨空化性能计算的比较[J]. 中国舰船研究,2013(4).

[7] 董亮,刘厚林,代翠等. 不同湍流模型在90°弯管数值模拟中的应用[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2(12).

[8] 张德胜,施卫东,张华等. 不同湍流模型在轴流泵性能预测中的应用[J]. 能业工程学报,2012(1).

[9] 肖志祥,李凤蔚,鄂秦. 湍流模型在复杂流场数值模拟中的应用[J]. 计算物理,2003(7).

[10] 卢纪富,魏新利,李杨. 应用不同湍流模型计算风机叶道内流场的比较[J]. 矿山机械,2010(7).

[11] 李玲,李玉梁. 应用基于RNG方法的湍流模型数值模拟钝体绕流的湍流流动[J]. 水科学进展,2000(12).

[12] 卢云涛,张怀新,潘徐杰. 四种湍流模型计算回转体流噪声的对比研究[J].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2008(5).

[13] 王国玉,霍毅,张博. 湍流模型在轴流泵性能预测中的应用与评价状[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4).

[14] 王海刚,刘石. 不同湍流模型在旋风分离器三维数值模拟中的应用和比较[J]. 热能动力工程,2003(7).

[15] 纪宏超,李耀刚. 基于Realizable湍流模型的弯管流动模拟分析[J]. 机械工程与自动

化,2013(8).

[16] 方平治,顾明,谈建国. 计算风工程中基于k?ε系列湍流模型的数值风场[J].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2010(7).

[17] 梁德旺,王国庆. 两方程湍流模型的可压缩性修正及其应用[J]. 空气动力学学报,2000(3).

[18] 王远成,吴文权. 基于RNG k-ε湍流模型钝体绕流的数值模拟[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4(6).

[19] 孙政. 基于不同湍流模型平板流动特性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10).

[20] 李新亮,傅德薰,马延文. 基于直接数值模拟的可压缩湍流模型评估和改进[J]. 力学学报,2012(3).

[21] 杨忠国,郑鑫,解恒燕. 计算流体力学湍流模型在喷管流场数值模拟中的比较[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2(10).

[22] 谭超,韩省思,赵鹏. 非线性湍流模型可压缩性修正研究[J].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0(12).

[23] 梁德旺,吕兵. 关于两方程湍流模型的考虑[J]. 航空动力学报,1999(3).

湍流模型概述

大多数飞行器都是在高Re数下飞行,表面的流态是湍流。为了准确地确定湍流流态下的摩阻、热流,湍流成为一个重要而困难的研究课题。 (一)DNS 目前处理湍流数值计算问题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即所谓直接数值模拟方法(DNS方法),直接求解湍流运动的N-S方程,得到湍流的瞬时流场,即各种尺度的随机运动,可以获得湍流的全部信息。随着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和先进的数值方法的研究,DNS方法已经成为解决湍流的一种实际的方法。但由于计算机条件的约束,目前只能限于一些低Re数的简单流动,不能用于工程应用。目前国际上正在做的湍流直接数值模拟还只限于较低的需诺数(Re~200)和非常简单的流动外形,如平板边界层、完全发展的槽道流,以及后台阶流动等。用直接数值模拟方法处理工程中的复杂流动问题,即使是当前最先进的计算机也还差三个量级。 (二)LES 另一种方法称做大涡模拟方法(LES方法)。这是一种折衷的方法,即对湍流脉动部分直接地模拟,将N-S方程在一个小空间域内进行平均(或称之为滤波),以使从流场中去掉小尺度涡,导出大涡所满足的方程。小涡对大涡的影响会出现在大涡方程中,再通过建立模型(亚格子尺度模型)来模拟小涡的影响。由于湍流的大涡结构强烈地依赖于流场的边界形状和边界条件,难以找出普遍的湍流模型来描述具有不同的边界特征的大涡结构,宜做直接模拟。相反地,小尺度涡对边界条件不存在直接依赖关系,而且一般具有各向同性性质。所以亚格子模型具有更大的普适性,比较容易构造,这是它比雷诺平均方法要优越的地方。自从1970年Deardorff第一次给出具有工程意义的LES计算以来,LES方法已经成为计算湍流的最强有力的工具之一,应用的方向也在逐步扩展,但是仍然受计算机条件等的限制,使之成为解决大量工程问题的成熟方法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RANS 目前能够用于工程计算的方法就是模式理论。所谓湍流模式理论,就是依据湍流的理论知识、实验数据或直接数值模拟结果,对Reynolds应力做出各种假设,即假设各种经验的和半经验的本构关系,从而使湍流的平均Reynolds方程封闭。随着计算流体力学的发展,湍流模式理论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有了非常丰硕的成果。从对模式处理的出发点不同,可以将湍流模式理论分类成两大类:一类称为二阶矩封闭模式,另一类称涡粘性封闭模式。 (1)雷诺应力模式 所谓二阶矩封闭模式,是从Reynolds应力满足的方程出发,将方程右端未知的项(生成项,扩散项,耗散项等)用平均流动的物理量和湍流的特征尺度表示出来。典型的平均流动的变量是平均速度和平均温度的空间导数。这种模式理论,由于保留了Reynolds应力所满足的方程,如果模拟的好,可以较好地反映Reynolds应力随空间和时间的变化规律,因而可以较好地反映湍流运动规律。因此,二阶矩模式是一种较高级的模式,但是,由于保留了Reynolds应力的方程,加上平均运动的方程整个方程组总计15个方程,是一个庞大的方程组,应用这样一个庞大的方程组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计算量很大,这就极大地限制了二阶矩模式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 (2)涡粘性模式

完美主义研究

一、完美主义研究的发展 在心理学文献中,经常可以看到“完美主义”(Perfectionism)这个词,从对完美主义心理的研究以来,很多学者对完美主义都下了定义,但是在咨询界或心理学上,“完美主义”却一直没有得到大家认可的、正式一致的定义。 国外对“完美主义”的研究,溯推其源,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Freud在其人格结构理论中提及的“超我”——驱动个体不顾一切地追求成就目标的满足,Freud认为,超我遵循的原则就是完美主义。在对神经症患者的研究中,Freud将完美主义视为强迫性神经症的常见症状1。 Horney(1950)也把完美主义视为神经症之一,将其与友爱、权利、赞许、成就和社会认可等并列为潜意识的驱动力量2。 个体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奥地利心理学家Alfred Adler,他对“追求卓越”的诠释是积极意义的“完美主义”研究的开端3。Adler4人生的主导动机就是追求卓越,即人类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去不断地、更好地适应其所在的生存环境,而促使人类不断改变自己、发展自己的内在动力就是追求完美(striving for perfection)。一方面它可能激励人追求更大的成就,促使人格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它也可能会使人专注于个人优越而忽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从而产生“自尊情节”,成为一个缺乏社会兴趣,妄自菲薄的人。根据追求完美的动机取向的不同,Adler将个体的生活方式分为四种:统治型、获得型、回避型和社会型,他认为,只有“社会型”是代表着个体追求完美的动机导向有益于社会的健康生活方式,而其他三种生活方式意味着个体心理的失调5。Adler认为在人类众多的动机中,追求完美是最纯净和最本质的动机,但是他也认为,个体追求完美必须以社会兴趣为目的,否则将导致诸多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6。 自Adler以来,各种有关完美主义的理论观点不断涌现,但其后的心理学家 1弗洛伊德著,车文博主编.自我与本我[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 2 Horney,K.Neurosis and Human Growth.The Struggle Toward Self - Realization.NewYork:W.W.Norton,1950. 3 A 阿德勒著,黄光国译.自卑与超越[M].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 4Adler,A.Striving for superiority.In H.L.Ansbacher,& R.Ansbacher(Eds.),The Individual Psychology of Alfred Adler:ASystematic Presentation in Selections from His Writings [z].NewYork:Harper&Row,1956:101-125. 5 Adler,A.In Ansbacher,H.L.,& Ansbacher,R.(Eds.).Alfred Adler:Superiority and social interest-A collection of later writings[z].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64.

湍流模型概述

大多数飞行器都是在高Re数下飞行,表面的流态是湍流.为了准确地确定湍流流态下的摩阻、热流,湍流成为一个重要而困难的研究课题。 (一)DNS 目前处理湍流数值计算问题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即所谓直接数值模拟方法(DNS方法),直接求解湍流运动的N-S方程,得到湍流的瞬时流场,即各种尺度的随机运动,可以获得湍流的全部信息。随着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和先进的数值方法的研究,DNS方法已经成为解决湍流的一种实际的方法。但由于计算机条件的约束,目前只能限于一些低Re数的简单流动,不能用于工程应用.目前国际上正在做的湍流直接数值模拟还只限于较低的需诺数(Re~200)和非常简单的流动外形,如平板边界层、完全发展的槽道流,以及后台阶流动等。用直接数值模拟方法处理工程中的复杂流动问题,即使是当前最先进的计算机也还差三个量级.(二)LES 另一种方法称做大涡模拟方法(LES方法).这是一种折衷的方法,即对湍流脉动部分直接地模拟,将N—S方程在一个小空间域内进行平均(或称之为滤波),以使从流场中去掉小尺度涡,导出大涡所满足的方程.小涡对大涡的影响会出现在大涡方程中,再通过建立模型(亚格子尺度模型)来模拟小涡的影响。由于湍流的大涡结构强烈地依赖于流场的边界形状和边界条件,难以找出普遍的湍流模型来描述具有不同的边界特征的大涡结构,宜做直接模拟。相反地,小尺度涡对边界条件不存在直接依赖关系,而且一般具有各向同性性质。所以亚格子模型具有更大的普适性,比较容易构造,这是它比雷诺平均方法要优越的地方。自从1970年Deardorff第一次给出具有工程意义的LES计算以来,LES方法已经成为计算湍流的最强有力的工具之一,应用的方向也在逐步扩展,但是仍然受计算机条件等的限制,使之成为解决大量工程问题的成熟方法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RANS 目前能够用于工程计算的方法就是模式理论。所谓湍流模式理论,就是依据湍流的理论知识、实验数据或直接数值模拟结果,对Reynolds应力做出各种假设,即假设各种经验的和半经验的本构关系,从而使湍流的平均Reynolds方程封闭.随着计算流体力学的发展,湍流模式理论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有了非常丰硕的成果。从对模式处理的出发点不同,可以将湍流模式理论分类成两大类:一类称为二阶矩封闭模式,另一类称涡粘性封闭模式。 (1)雷诺应力模式 所谓二阶矩封闭模式,是从Reynolds应力满足的方程出发,将方程右端未知的项(生成项,扩散项,耗散项等)用平均流动的物理量和湍流的特征尺度表示出来。典型的平均流动的变量是平均速度和平均温度的空间导数.这种模式理论,由于保留了Reynolds应力所满足的方程,如果模拟的好,可以较好地反映Reynolds应力随空间和时间的变化规律,因而可以较好地反映湍流运动规律。因此,二阶矩模式是一种较高级的模式,但是,由于保留了Reynolds应力的方程,加上平均运动的方程整个方程组总计15个方程,是一个庞大的方程组,应用这样一个庞大的方程组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计算量很大,这就极大地限制了二阶矩模式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 (2)涡粘性模式

十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发展的数学模型和展望

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发展的数学模型和展望1 ThemathematicalmodelingandprojectionofChinapopula tionafter1980 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99级王彦 摘要 以LESLIE矩阵构建人口的动力学方程,建立了80年以来中国人口的数学模型,并用人口普查的数据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及所含假设的合理性。利用该模型可推算82年至98年的逐年的以岁为单位的年龄构成。通过调整模型中有关参数及输入的条件,定量地分析了“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可生两胎”这一政策将在未来15年内对我国人口的影响。 所建模型有很好的移植性,理论上来讲可推测很长一段时期内任一年的年龄结构,并可通过调整参量定量分析一部分人口政策及社会因素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可供有关研究及政策制定部门参考。 abstract BasedontheLESLIEMatrixasthedynamicfunction,webuiltupthemathematicalmodelof thechinapopulationdevelopmentsincetheadoptionof“FamilyPlanningPolicy”.,,wef urtheralculatethepopulationagedistributionin2015withandwithoutadoptionof“asp ousecanhavetwochildrenifthetwopartiesofthespouseareboththeonlychildintheirfam ily”.Thismodelcouldbeused,throughadaptingitsparameters,tocalculateandproject populationdevelopmentundersomedifferentsocialconditions 社会经济的许多领域的规划都必须考虑人口这一重要因素。而人口普查只能为我们提供某几个时间点的横截面数值,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需要其他时间点的人口总数及其构成。于是一个迫切的任务就是如何用少数的几个时点的信息比较准确的得到较详尽的其他时点的人口数据。同时我们知道,人口与政策密切相关,这一点对于自80年起实施“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中国更是如此。为了定量分析政策对它的影响,也需要建立一个现实的,可靠的模型。这两方面的原因促使作者从人口发展的动力学机制出发,建立一个含多方面参量包括政策参量的数学模型。 本文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介绍人口学中部分专业词汇的定义;第二部分模型的建立和检验。第三.四部分为该模型的两个应用,针对缺乏相关参量的直接统计数据是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第五部分为总结和讨论。 0.数据定义 这部分介绍本文中出现的人口学名词并加以简单分析。 年龄别生育率:某年的某年龄妇女生的孩子数与该年龄妇女总数之比。 总和生育率:某年各年龄组妇女生育率的合计数。即 总和生育率=各年龄组妇女生育率之和 我们可以把年龄别生育率看作一个妇女在该年龄时平均生的孩子,于是各个不同年龄段的生育率分布可以看成一个妇女处在不同年龄段生育孩子数的分布。我们把这一分布称为生育模式。而总和生育率等于每个妇女一生中一共生育的孩子数。 出生率:某年的出生人数与该年总人数之比。 1“政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No

湍流与层流_湍流研究概述

第一篇 大气的组成与物理特性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大气的气体成份 大气中的粒子群 大气的运动、能量与构造 大气的光学特性 大气的电学特性
1

第二篇 大气湍流
粘性流体的两种形态: 层流和湍流。 层流是流体运动中较简单的状态, 普遍的却是湍流。
2

湍流研究的意义
湍流的研究与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中 的航空、船运、环境保护、气象、化工、 冶金、水利、医学等学科密切相关,如果 能掌握它的运动规律,对它进行合理的应 用和有效的控制,那么对基础研究与实际 应用将有重大的意义。
3

湍流研究的成果
人们对湍流结构、湍流边界层、湍流 剪切流、湍流的传热传质、湍流扩散、湍 流统计模型、大气湍流、晴空湍流、等离 子湍流、湍流测量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 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4

本节的内容
湍流的一般定义和描述; 湍流与层流的区别; 湍流理论发展的历史; 湍流理论简介; 湍流的特点; 大气湍流的复杂性; 湍流研究技术的发展。
5

湍流的一般定义和描述
1. 湍流是随机的(Reynolds,Taylor,Von Karman ,Hinze等),又具有拟序结 构。 2. 流体的湍流运动是由各种大小和涡量 不同的涡旋叠加而成的,其中最大涡 尺度与流动环境密切相关,最小涡尺 度则由粘性确定;流体在运动过程中, 涡旋不断破碎、合并,流体质点轨迹 不断变化。
6

完美主义与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

完美主义与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 摘要:一些大学生往往不能对自身做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估,也无法认识到自身过度的完美主义倾向,以至于在择业就业的过程中往往为自己设立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标准和目标,而这些标准和目标往往使不少大学生的就业遭受挫折。本文结合一些理论方面的研究,对完美主义与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旨在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理论指导,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规划自己,已取得更大的成就。 关键词:完美主义;成就动机;关系;研究 1前言 1.1研究背景 在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中,完美主义是普遍存在的,这种倾向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都产生了不少的影响。就就业领域而言,完美主义体现了个人渴求一份完美的职业,是个人就业期望的体现。我们都知道适当的就业期望无可厚非,但过度的完美主义则可能对个人有利无害。一些大学生往往不能对自身做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估,也无法认识到自身过度的完美主义倾向,以至于在择业就业的过程中往往为自己设立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标准和目标,而这些标准和目标往往使不少大学生的就业遭受挫折。如果任其发展,甚至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发展造成阻碍。 在中国,这种完美主义的倾向是屡见不鲜的,因为中国的教育一直以追求卓越和成功为目标。我们常常会听到“我一定要比我的同学有更大的成就”、“我一定要在我的兄弟姐妹中成为榜样”等等言论,所有的这些言论,都反映出就业领域的完美主义倾向,而这种倾向往往成为个人做出一定成就决定的阻碍。因此,大学生要想取得应有的成就,就要认清楚完美主义与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大学生首先最应该做的是认清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来调整个人对成就的期望,这样取得成就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本文通过对完美主义与成就动机之间关系的探讨,旨在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理论指导,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规划自己,已取得更大的成就。 1.2相关理论研究 1.2.1完美主义的研究 按照Horney (1950 )的定义,完美主义是过分井然有序和一丝不苟的行为倾向,即“苟刻的行为要求”。在他看来,完美主义是一种神经症亚型。Adler (1959 )认为完美主义是对完满性的追求,是人类发展的一种天性,Adler表示:“追求完美是生活意义上的一部分,追求完美是先天的,是一种奋斗,一种内驱力,一种如果没有它生活将变得不可思议的东西”。 Burns (1980 )拓展了完美主义的概念,在他看来,完美主义是一种“认知网络”,包括期望、解析的事件、自我评价、对别人的评价。Frost (1990 )进一步确定了完美主义的行为特质,将其规定为个体对自身过高的成就期望设置,并伴随着严格的自我批评倾向。台湾学者林俊德(1998 )对其研究结果中提出了准咨商员于初次会谈中的几种完美主义类型的定

湍流模型发展综述

湍流模型发展综述 摘要:在概述了湍流问题的基础上,本文简要介绍了湍流的四种模型,对湍流模型在不同情况下的模拟能力进行了对比,最后简述了湍流模型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湍流模型;Navier-Stokes方程组;J-K模型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introducing the problems of turbulence,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d four kinds of turbulence models and compared their ability of simulation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At last, the paper expounde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turbulence model. Key words:Turbulence model; Navier-Stokes equations; J-K model 一、引言 湍流又称紊流,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很不规则的流动现象。当粘性阻尼无法消除惯性的影响时,自然界中的绝大部分流动都是湍流。 湍流运动的实验研究表明,虽然湍流结构十分复杂,但它仍然遵循连续介质的一般动力学规律,湍流流动的各物理量的瞬时值也应该服从一般的N-S方程。对粘性流体服从的N-S方程进行时均化,就可以得到雷诺平均方程。与定常的N-S方程相比,不同之处是在该式右边多了九项与脉动量有关的项,这脉动量的乘积的平均值与密度的乘积是湍流流动中的一种应力,称为湍流应力或雷诺应力。其中,法向雷诺应力和切向雷诺应力各有三个。 湍流问题就是在给定的边界条件下解雷诺方程。由于雷诺平均方程中未知数个数远多于方程个数而出现了方程不封闭的问题,这就需要依据各种半经验理论提出相应的补充方程式,即各种湍流模型。一般按照所用湍流量偏微分方程的物理含义或者数量进行区分,分别称为梅罗尔—赫林方法和雷诺方法。而后者又将湍流模型分成四类。(1)零方程模型;(2)一方程模型;(3)二方程模型;(4)应力方程模型。下面就对这些模型进行简单的描述。 二、湍流模型简介 1、零方程模型 最初的湍流模型只考虑了一阶湍流计算统计量的动力学微分方程,即平均方程,没有引进高阶统计量的微分方程,因而称之为一阶封闭模式或零方程模型。零方程模型又称为代数模型,代数模型又可以分成以下几种模型:(1)Cebeci —Smith 模型,(2)Baldwin—Lomax 模型,(3)Johnson—King 模型。 其中,B-L与C-S模型的不同之处在于外层湍流粘性系数取法不同。后者适用于湍流边界层,而前者则可用于 N-S方程的计算。此两模型已在工程计算中

大学生完美主义双重过程模型的验证_张斌

理心研究心理研究Psychological Research 2014,7(5):24-28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青年专项(12B095)、福建教育科学规划项目(KJJKCG13-191)、湖南中医药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通讯作者:张斌,男,副教授,博士。Email :zb303@https://www.wendangku.net/doc/3c2711948.html, 大学生完美主义双重过程模型的验证 张 斌1,2 蔡太生2 (1湖南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应用心理学系,长沙410208; 2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学心理学研究所,长沙410011) 摘 要:本研究采用Frost 多维完美主义量表、Hewitt 多维完美主义量表、Slaney 近乎完美主义量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对292名大 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不同完美主义结构与正性、负性情绪之间的关系,验证完美主义的双重过程理论模型。结果显示,适应不良完美主义显著正向预测负性情绪,显著负向预测正性情绪;适应完美主义能显著正向预测正性情绪;完美主义的双重过程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结果较好。结构方程的群组分析验证了完美主义的双重过程模型具有跨性别的测量一致性。关键词:完美主义;双重过程模型;结构方程模型;测量等值性 1引言 在过去二十几年的研究中,有关完美主义的文献 过于强调完美主义的适应不良方面,而忽视了完美主义的适应方面。近年来,随着完美主义人格结构理论和研究的迅速发展,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完美主义可以分成“适应不良完美主义”(或称“神经质的完美主义”、“消极完美主义”)和“适应完美主义”(或称“正常完美主义”、“积极完美主义”)[1,2]。相应地,对于适应不良完美主义和适应完美主义的本质和特征的研究探讨也随之出现[3]。Slade 和Owens 提出了完美主义的双重过程(dual process )模型,该模型认为适应完美主义(积极完美主义)和适应不良完美主义(消极完美主义)在行为倾向、情绪状态和认知过程上不同[4]。 Slade 和Owens 认为适应和适应不良完美主义者的行 为有着内在的差异,这些差异反应了斯金纳提出的积极和消极强化之间的差异。在这个模型中,适应完美主义者受到积极强化,强调追求卓越成功的需要;适应不良完美主义者受到消极强化,强调努力达到高目标,以避免失败。积极完美主义者经常获得赞扬,取得很好的个人成就,有着高自尊,他们设立现实的标准;而消极完美主义者寻求避免平庸或个人失败,倾向于设立不切实际的高标准。适应完美主义者强调追求成功,对未来的成功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因而在失败时他们也能够保持安全感,相信总有一天会成功。适应不良完美主义者强调避免失败,对未来很担忧,他们坚信失败就围绕在他们周围。Bieling 等研究发现,与适应不良完美主义者相比,适应完美主义者在评价 性的情境中,有更少的自我挫败行为,有较多的以问题为导向的思维方式,有更少的负性情绪困扰[5]。 Bieling 等利用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发现,适应不良完 美主义对焦虑、抑郁、应激等心理病理学变量有显著的正向预测力,而适应完美主义对心理病理学变量没有显著预测力[5]。Bergman 等研究认为,消极完美主义者和情绪压抑、认知功能障碍、抑郁和后悔相关[6];而积极完美主义则与生活满意度相关,但与认知功能障碍、抑郁和后悔不相关。Mobley 等认为以前的完美主义研究的样本大都来自美国大学生,有必要在不同的种族、不同文化背景下开展完美主义研究,这样有利于丰富完美主义研究的成果[7]。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考察中国大学生的完美主义与正性、负性情绪之间的关系,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完美主义的双重过程模型进行验证。 2研究方法2.1 被试 整群抽取湖南某高校心理学公共课的大学 生,共发放问卷303份,回收有效问卷292份,回收率96.37%,其中男生137名,女生155名,经检验男女人数无显著差别(χ2(1)=1.11,p =0.29)。被试年龄最大者为23岁,最小者为17岁,平均年龄为 20.04±1.39岁。2.2工具 2.2.1Frost 多维完美主义量表 中文版的Frost 多维完美主义量表由訾非等[8]修订,共27个条目,包括关注错误、组织性、父母期望、 24

湍流模型

我们知道,描述流体运动(层流)的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组是封闭的,而描述湍流运动的方程组由于采用了某种平均(时间平均或网格平均等)而不封闭,须对方程组中出现的新未知量采用模型而使其封闭,这就是CF D中的湍流模型。湍流模型的主要作用是将新未知量和平均速度梯度联系起来。目前,工程应用中湍流的数值模拟主要分三大类:直接数值模拟(D NS);基于雷诺平均N-S方程组(RANS)的模型和大涡模拟(LES)。DNS是直接数值求解N-S方程组,不需要任何湍流模型,是目前最精确的方法。其优点在于可以得出流场内任何物理量(如速度和压力)的时间和空间演变过程,旋涡的运动学和动力学问题等。由于直接求解N-S方程,其应用也受到诸多方面的限制。第一:计算域形状比较简单,边界条件比较单一;第二:计算量大。影响计算量的因素有三个:网格数量、流场的时间积分长度(与计算时间长度有关)和最小旋涡的时间积分长度(与时间步长有关),其中网格数量是重要因素。为了得到湍流问题足够精确的解,要求能够数值求解所有旋涡的运动,因此要求网格的尺度和最小旋涡的尺度相当,即使采用子域技术,其网格规模也是巨大的。为了求解各个尺度旋涡的运动,要求每个方向上网格节点的数量与Re3/4成比例,考虑一个三维问题,网格节点的数量与Re9/4成比例。目前,DNS能够求解Re(104)的范围。 基于RANS的湍流模型采用雷诺平均的概念,将物理量区分为平均量和脉动量,将脉动量对平均量的影响用模型表示出来。目前,基于RANS方程已经发展了许多模型,几乎能对所有雷诺数范围的工程问题求解,并得出一些有用的结果。其缺点在于:第一:不同的模型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

湍流理论发展概述

. 湍流理论发展概述

一、湍流模型的研究背景 自然环境和工程装置中的流动常常是湍流流动,模拟任何实际过程首先遇到的就是湍流问题,而湍流问题本身又是流体力学理论上的难题。对于某些简单的均匀时均流场,如果湍流脉动是各向均匀及各向同性的,可以用经典的统计理论来分析,但实际上的湍流往往是不均匀的,这就给理论分析带来了极大地困难。这也就引发了对湍流过程进行模拟的想法。 对湍流最根本的模拟方法是在湍流尺度的网格尺寸内求解瞬态的三维N-S 方程的全模拟方法,此时无需引进任何模型。然而由于计算方法及计算机运算水平的限制,该种方法不易实现。另一种要求稍低的方法是亚网格尺寸度模拟即大涡模拟(LES),也是由N-S方程出发,其网格尺寸比湍流尺度大,可以模拟湍流发展过程的一些细节,但由于计算量仍然很大,只能模拟一些简单的情况,直接应用于实际的工程问题也存在很多问题[1]。目前数值模拟主要有三种方法:1.平均N-S方程的求解,2.大涡模拟(LES),3.直接数值模拟(DNS),而模拟的前提是建立合适的湍流模型。 所谓的湍流模型,就是以雷诺平均运动方程与脉动运动方程为基础,依靠理论与经验的结合,引进一系列模型假设,而建立起的一组描写湍流平均量的封闭方程组。目前常用的湍流模型可根据所采用的微分方程数进行分类为:零方程模型、一方程模型、两方程模型、四方程模型、七方程模型等。对于简单流动而言,一般随着方程数的增多,精度也越高,计算量也越大、收敛性也越差。但是,对于复杂的湍流运动,则不一定。湍流模型可根据微分方程的个数分为零方程模型、一方程模型、二方程模型和多方程模型。这里所说的微分方程是指除了时均N-S 方程外,还要增加其他方程才能是方程封闭,增加多少个方程,则该模型就被成为多少个模型。 二、基本湍流模型 常用的湍流模型有: 零方程模型:C-S模型,由Cebeci-Smith给出;B-L模型,由Baldwin-Lomax 给出。 一方程模型:来源由两种,一种从经验和量纲分析出发,针对简单流动逐步发展起来,如Spalart-Allmaras(S-A)模型;另一种由二方程模型简化而来,如Baldwin-Barth(B-B)模型。

完美主义人格特质的探析

完美主义人格特质的探析 许东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福州350007) 摘要:通过对完美主义的概念,分类,结构等几方面因素探究完美主义的心理特质。重点阐述完美主义人格特质和个体心理健康的关系:个体的完美主义与心理健康在总 体上呈现负相关,即完美主义对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最后提出应该如何干预消极的完美主义心态,发展积极的完美主义心态,并给出相关建议。关键词:完美主义人格特质心理健康相关建议 完美主义是一种人格特质 , 几乎每个人都有完美主义的倾向。一个完美主义者 , 往往具有很强的自尊心、上进心 , 因此在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对自己的要求都很高。然而完美主义只是意识当中的一种愿望 , 它必须和现实结合起来 , 即跟个体的实际能力相结合。否则 , 不现实的完美主义带来的只能是痛苦。许多专家通过对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的完美主义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的研究中发现:个体的完美主义与心理健康在总体上呈现负相关,即完美主义对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少文献都记载了完美主义和许多心理障碍及心身疾病有密切关系,如:进食障碍、抑郁、强迫症、焦虑、惊恐发作、周期性头疼。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 , 人们对完美主义心理也会越来越重视。国内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都在日趋完善和发展。 一、完美主义的研究综述国外关于完美主义的研究起步较早 , 近几年我国也有不少学者开始了对完美主义的研究。有研究发现 , 完美主义在资质优异和成绩出众的学生中是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中西方文化对完美主义的理解也有差异,因此对在中国环境下的完美主义心理的研究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对这一心理特质更加全面深入的探究。 (一)完美主义的概念完美主义的研究很多,对它的界定也是众说纷纭,目前比较为学界所熟悉和公认的界定,是以下几位学者的解释。 完美主义心理的研究,最早应该可以追溯到个体心理学派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 阿德勒( Alfred A·dler ), 他提出了“追求优越”的概念。而他对“优越”的解释类似于“完美”。 Alder 认为,追求优越的动机取向不同 ,可以导致统治型、获得型、回避型和社会型四种生活方式。其中, 只有社会型代表着追求完美的动机导向有益于社会的健康生活方 式 , 其余三种生活方式则表示个体心理的失调。 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代表,卡伦·霍尼( Karen ·Horney)描述完美主义为“苛刻的要求” , 将完美主义视为一种神经质性格。完美主义者为自己创造了一个非现实的、固化了的自我形象 , 并按照这个理想化了的自我形象生活。当生活中遇到不幸或发现自己并不完美时 , 完美主义者就会面临心理上的巨大失衡 , 甚至导致心理崩溃。

湍流理论若干问题研究进展

第15卷第4期水利水电科技进展1995年8月 湍流理论若干问题研究进展 刘兆存 金忠青 (河海大学 南京 210098) 摘要 本文对近年来湍流理论在某些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概要介绍,对拟序结构发现后人们对湍流内部结构的新认识和近年来发展很快的从微分方程分析角度出发对湍流机理新的探索进行了评价,说明引入混沌后在时、空演化方面对湍流机理的模拟,最后阐述了流动稳定性和层流向湍流的转捩。 关键词 湍流 N-S方程 流动结构 流动机理 封闭性 近年来,在围绕湍流结构和统计两条主线的研究工作中出现了新观点和新趋势,虽然从历史的观点来看有些可能是错的——在科学容忍的范围内,但在现阶段却是研究的主流。 1 简要回顾及发展 1.1 半经验理论和模式理论 湍流的控制方程是N-S方程,但和层流相比,方程不封闭。为满足工程需要,发展了一系列的以普朗特混合长理论为代表的湍流半经验理论或早期模式理论。这种理论虽然对于增进对湍流机理的了解没有提供更多的贡献,但对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却起了重大的作用[1]。半经验理论是一种唯像理论,并不涉及湍流内部机理。以速度分布公式为例,半经验理论的速度分布公式大致有对数型和指数型。对数型速度分布得到的假定是充分发展的剪切湍流中主流区(不含边界层的)的流速梯度和分子粘性无关,指数型(或渐近指数型)则假定分子粘性不能忽略[2],两种类型的流速分布公式在工程实践中都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半经验理论的一个发展方向是吸收统计理论的成果,用统计理论的精细成果丰富半经验理论不足并保留便于应用的优点,如文[3]所作的工作。 近代的模式理论在封闭湍流基本方程组时特别吸收了统计理论的成果,如二方程模型、应力通量代数模型、应力通量方程模型等。关于这方面的详细论述,将另文给出。 1.2 统计理论 湍流的统计理论的目标则是从最基本的物理守恒定律——N-S方程和连续性方程出发,探讨湍流的机理。理查逊-柯尔莫哥洛夫湍流图像部分被实验所证实。统计理论中湍流的能量传递关系被更符合实际的U. Fr isch等所提出的B-模型所代替。湍流统计理论历时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经泰勒、陶森德等人的努力,取得丰硕的成果,但仍不能绕过封闭性的困难,所得成果都还是很不完善的。湍流统计理论的重要性目前已有所下降[1]。我国周培源等提出了均匀各向同性湍流的准相似性条件以及相应均匀各向同性湍流的涡旋结构统计理论并得到实验的验证[4],进一步将在均匀各向同性湍流中得到的准相似性条件推广到一般的剪切湍流中,然后对关联方程的耗散项作出假定,利用逐级近似方法发展了湍流的统计理论[5],所得结果部分经实验证实。文[6]采用逐级迭代法对湍流平均运动方程和脉动速度关联方程 · 12·

fluent湍流模型

第十章湍流模型 本章主要介绍Fluent所使用的各种湍流模型及使用方法。 各小节的具体内容是: 10.1 简介 10.2 选择湍流模型 10.3 Spalart-Allmaras 模型 10.4 标准、RNG和k-e相关模型 10.5 标准和SST k-ω模型 10.6 雷诺兹压力模型 10.7 大型艾迪仿真模型 10.8 边界层湍流的近壁处理 10.9 湍流仿真模型的网格划分 10.10 湍流模型的问题提出 10.11 湍流模型问题的解决方法 10.12 湍流模型的后处理 10.1 简介 湍流出现在速度变动的地方。这种波动使得流体介质之间相互交换动量、能量和浓度变化,而且引起了数量的波动。由于这种波动是小尺度且是高频率的,所以在实际工程计算中直接模拟的话对计算机的要求会很高。实际上瞬时控制方程可能在时间上、空间上是均匀的,或者可以人为的改变尺度,这样修改后的方程耗费较少的计算机。但是,修改后的方程可能包含有我们所不知的变量,湍流模型需要用已知变量来确定这些变量。 FLUENT 提供了以下湍流模型: ·Spalart-Allmaras 模型 ·k-e 模型 -标准k-e 模型 -Renormalization-group (RNG) k-e模型 -带旋流修正k-e模型 ·k-ω模型 -标准k-ω模型 -压力修正k-ω模型 -雷诺兹压力模型 -大漩涡模拟模型 10.2 选择一个湍流模型 不幸的是没有一个湍流模型对于所有的问题是通用的。选择模型时主要依靠以下几点:流体是否可压、建立特殊的可行的问题、精度的要求、计算机的能力、时间的限制。为了选择最好的模型,你需要了解不同条件的适用范围和限制 这一章的目的是给出在FLUENT中湍流模型的总的情况。我们将讨论单个模型对cpu 和内存的要求。同时陈述一下一种模型对那些特定问题最适用,给出一般的指导方针以便对于你需要的给出湍流模型。 10.2.1 雷诺平均逼近vs LES 在复杂形体的高雷诺数湍流中要求得精确的N-S方程的有关时间的解在近期内不太可能实现。两种可选择的方法用于把N-S方程不直接用于小尺度的模拟:雷诺平均和过滤。

湍流调研报告——高等流体力学

高等流体力学 湍流调研报告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2015年 12月1日

前言 自1839年G.汉根在实验室中首次观察到由层流向湍流的转变现象以来,对湍流的研究已有近两百年历史,但由于湍流流动的复杂性,至今仍存在一些基本问题亟待解决。但从检索有关湍流文章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文章均是介绍有关湍流的数值模拟问题,鲜有文章报道关于湍流理论的基础研究。一方面的原因是由于湍流理论研究其固有的困难性,我想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便是当今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风气的浮躁。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风气下,Paper至上的学术氛围下,基础学科的发展及基础理论的研究深受其害。基础研究学者得不到应有的精神上、物质上的尊重,青年科学家为了将来的发展避开基础学科,中年科学家为了避免家庭经济上的负担放弃理论研究,当今只有部分老一辈的科学家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和理想,我想这也是他们为什么仍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中流砥柱的原因吧。纵然如今之风气已被众多学者所诟病,但已根深蒂固,不可能将之迅速扭转,当下应从政策上给予基础研究支持和鼓励,予现行之风以纠正,方可促我民族之复兴。在前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谢绳武先生给杨本洛先生《湍流及理论流体力学的理性重构》[1]一书的序中以及施红辉先生《湍流初级教程》[2]的前言中均提到切实支持原创性基础研究的重要性。 本文首先查阅文献了解了湍流的定义,以及人们目前对湍流的认识;然后通过调研梳理了湍流理论的发展过程;最后,就湍流的数值模拟极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了简要介绍。

一、湍流的定义 什么是湍流?查阅相关书籍、论著,关于湍流的论述相当多的部分是从1883年Reynolds的圆管内流动实验引出的,通过实验观察,给出了湍流的描述性定义:湍流是复杂的、无规则的、随机的不定常运动。随后详细说明了湍流的一些主要特征,包括其扩散性、耗散性、大雷诺数、记忆性、间歇性等等,但对湍流严格意义的科学定义没有叙述,我想这也是湍流能成为跨世纪难题的一个反映吧。从各论著的叙述来看,随着湍流理论的发展,湍流的定义是不断修正和补充的,19世纪初,湍流被认为是完全不规则的随机运动,Reynolds称之为“波动”[3],首创统计平均法描述湍流运动;1937年,Taylor 和von Karman则认为湍流是一种不规则运动,于流体流过固壁或相邻不同速度流体层相互流过时产生;Hinze认为湍流除了不规则运动外,其各个量在空间、时间上具有随机性;我国著名科学家周培源先生则主张湍流为一种不规则的涡旋运动;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很多学者又指出湍流不是完全的随机运动,其存在一种可以被检测和显示的拟序结构。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林建忠等人编著的《流体力学》[4]一书中提到,目前大多数学者的观点是:湍流场有各种大小和涡量不同的漩涡叠加而成,其中最大涡尺度与流体环境密切相关,最小涡尺度则由粘性确定;流体在运动过程中,涡旋不断破碎、合并,流体质点轨迹不断变化;在某些情况下,流场做完全随机的运动,在另一些情况下,流场随机运动与拟序运动并存。 值得一提的是,杨本洛先生所著的《湍流及理论流体力学的理性重构》一书中从形式逻辑考虑,对湍流的本质,包括其物理本质、物理机制、形式特征做了论述,并提出一切宏观物质总是粒子的(宏观力学中基本假设之一是连续介质假设),认为流体是大数粒子的集合,湍流研究困难的本质在于基于微分方程所表现的连续宏观表象与宏观流体的粒子本质之间存在的根本矛盾,著作中含有大量的逻辑讨论及哲学层次的思考。二、湍流理论发展简史 1839年,G.汉根在实验中首次观察到流动由层流到湍流的转变,这便揭开了湍流这一科学难题的第一幕。在其后百余年的理论发展中Reynolds、Prandtl、von Karman、Taylor、Kolmogorov、Landau、Heisenberg、Onsager、Chandrasekhar、Hopf、周培源、李政道、林家翘、谈镐生等如雷贯耳的大师们纷纷登上这一广阔的舞台,在湍流的金色大厅里演

积极完美主义问卷的编制_訾非

积极完美主义问卷的编制 訾非1,2 (1.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系,北京100083;2.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北京100871) 【摘要】 目的:编制一份积极完美主义问卷。方法:在理论分析和访谈基础上,收集描述完美主义者的积极心理特征 的项目,编制初步问卷并构想维度。通过对407名大学生施测初步问卷并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问卷的维度和项目。对另外309名大学生施测定稿问卷和效标问卷,对问卷信度、效度进行检验。结果:积极完美主义问卷由积极的自我期望、积极的条理性和积极的自我评价三维度构成,各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 ’s α)分别为 0.87、0.76和0.79,间隔两周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79、0.84和0.81,三因子的累积贡献率为50.2%。验证性因素分析结 果表明三因子模型有较好的拟合指数(χ2/df =1.71,GFI =0.89,CFI =0.92,IFI =0.92,RMSEA=0.048)。问卷总分与焦虑、抑郁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本研究编制的积极完美主义问卷有较好的心理测量学特性。【关键词】 心理测评;完美主义;积极完美主义问卷;信度;效度 中图分类号:R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611(2009)04-0424-03 Development of Positive Perfectionism Questionnaire ZI Fei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develop a questionnaire which measures positive perfectionism.Methods :Initial items of the questionnaire were compiled according to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interviews.407college students were recruited to respond to the items.The explorative factor analysis was used to decide the final items and dimensions.Another 309college students were recruited to respond to the decided questionniares and several criterion questionnaires.Results :The positive perfectionism questionnaire consisted of three dimensions:Positive Self-Expectations(PSEX),Positive Organization (POR),and Positive Self-Evaluations (PSEV).Internal consistency (Cronbach ’s α)of the three dimensions were 0.87、0.76and 0.79.The two-week test-retest reliabilities were 0.79、0.84and 0.81.The cumulative explanation of the variance was 50.2%.A confirmative factor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three-dimension model was proper (χ2/df =1.71,GFI =0.89,CFI =0.92,IFI =0.92,RMSEA=0.048).The Positve Perfectionism Questionnaire was negatively related to anxiety and depression.Conclusion :The positive perfectionism questionnaire has satisfactory psychometric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 P sychometrics ;P erfectionism ;Positive perfectionism questionnaire ;R eliability ;V alidity 【基金项目】 本研究得到北京大学博士后基金项目支持 Frost 多维完美主义心理量表(FMPS)[1,2]是最为 常用的完美主义测量工具。在FMPS 中,Frost 等人将完美主义定义为六个维度,即,担心错误(CM)、个人标准(PS)、父母期望(PE)、父母批评(PC)、行动的疑虑(D)和条理性(O)。Slaney 等人编制的几乎完美量表 (APS)则把完美主义归纳为四方面[3,4]:①追求很高的 个人标准,并经常表现为对秩序感、整洁和条理性的高度追求;②因追求完美而导致的焦虑情绪;③人际问题,主要是因担心别人负面评价而致的消极情绪; ④拖延。一些研究发现,完美主义有消极(非适应性) 和积极(适应性)两面 [5-7] ,消极完美主义表现为担心 错误、过分追求细节,害怕失败,犹豫不决,拖延、过分强调计划性、担心别人负面评价;而积极的完美主义表现为追求卓越,期望成功,有积极的自我评价,做事有条理,行动果断[6,8]。 Slade 等人提出了完美主义的双重过程(dual process )理论,认为消极、积极完美主义分别缘自消 极动机(以回避为特征)和积极动机(以趋进为特征)[9],积极和消极完美主义是两个有一定独立性的心理过程,不是同一心理过程非此即彼的两个极端。Terry- Short 等人设计了积极-消极完美主义问卷(PANPS)[6]。 他们的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在PANPS 问卷的“积极”维度上得分低,而在“消极”维度上得分高;进食障碍患者在“积极”和“消极”两个维度上得分都高;成功的职业运动员则在积极维度上得分高,在消极维度上得分低[6]。Haase 和Prapavessis 的一项研究表明[10],PANPS 的“积极”和“消极”完美主义之间只有极微弱的相关性,此结果支持了“积极”和“消极”完美主义相互独立的假设。 笔者曾编制了一份“消极完美主义问卷”[7,11]。本研究旨在编制一份“积极完美主义问卷”,用于测量个体积极地追求完美时的认知、情绪和行为表现。 ·424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Vol.17No.42009 DOI:10.16128/https://www.wendangku.net/doc/3c2711948.html,ki.1005-3611.2009.04.022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