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四章周期运动复习卷

第四章周期运动复习卷

第四章周期运动复习卷
第四章周期运动复习卷

第四章周期运动单元复习题

命题人:周建军

班级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运动

B.匀速圆周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C.匀速圆周运动是变加速运动

D.匀速圆周运动是受恒力的运动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

A.速度不变

B.加速度不变

C.角速度不变

D.向心力不变

3.关于角速度和线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半径一定,角速度与线速度成反比

B.半径一定,角速度与线速度成正比

C.线速度一定,角速度与半径成正比

D.角速度一定,线速度与半径成反比

4.下列关于甲、乙两个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线速度相等,角速度一定相等

B.它们角速度相等,线速度一定也相等

C.它们周期相等,角速度一定也相等

D.它们周期相等,线速度一定也相等

5.关于向心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体由于做圆周运动才受到向心力的作用

B.向心力是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

C.向心力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各种力的合力,也可以是某种力的分力

D.向心力只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可能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

6.时针、分针和秒针转动时,下列正确说法是()

A.秒针的角速度是分针的60倍

B.分针的角速度是时针的60倍

C.秒针的角速度是时针的360倍

D.秒针的角速度是时针的86400倍

7.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是()

A.物体有一定的初速度,且受到一个始终和初速度垂直的恒力作用

B.物体有一定的初速度,且受到一个大小不变,方向变化的力的作用

C.物体有一定的初速度,且受到一个方向始终指向圆心的力的作用

D.物体有一定的初速度,且受到一个大小不变方向始终跟速度垂直的力的作用

8.一辆载重卡车,在丘陵地上速率不变地行驶,地形如图所示,由于轮胎太旧,途中“放了

炮”,你认为在图中A、B、C、D四处中哪一处“放炮”的可能性最

大()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9.质点作简谐振动时,它的()

A.振幅会随时间变化

B.所受合外力始终不为零

C.加速度方向一定与位移方向相反

D.合外力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一定相反

10.做简谐振动的物体,振动中通过同一位置时,它的下述哪个物理量是变化的?()

A.加速度

B.速度

C.回复力

D.动能

11.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质量之比为1:2,转动半径之比为1:2,在相等时间里甲转过60°,乙转过45°,则它们所受外力的合力之比为()

A. 1:4

B. 2:3

C. 4:9

D. 9:16

12.弹簧振子的振幅为2cm,在6s内振子通过的路程是32cm,由此可知该振子振动的()

A.频率为1.5Hz B.周期为1.5s C.周期为6s D.频率为6Hz

13.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振幅为A 时,周期为T 。若使其振幅增大3A 时,其振动周期为T /。

则T 和T /之比为( )

A .1∶1

B .3∶1

C .1∶3

D .3∶1

14. 关于波长λ,波速v ,波的频率f ,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波从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不变

B.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与频率成正比

C.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传播的波长与频率成反比

D.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振幅大小与频率成反比

15.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机械振动必有机械波

B.波源振动时的运动速度和波的传播速度始终相同

C.由某波源激起机械波,机械波和波源的频率始终

相同 D.一旦波源停止振动,由它激起的机械波也立即停止波动 16.一列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t =0时刻的波动图像如图所示,已知改横波的传播速度是10m/s ,那么

横波上一点P 在t =0.2s 时的位移是( ) A.2cm B.-2cm C.2m D.-2m 17.一列沿x 轴传播的简谐横波, 某时刻的图像如图所示,质点A 的位置坐标为 (-5,0), 且此时它正沿y 轴正

方向运动, 再经2 s 将第一次到达正方向最大位移,

由此可知( )

A.这列波的波长为10 m

B.这列波的频率为0.125 Hz

C.这列波的波速为25 m/s

D.这列波是沿x 轴的正方向传播的

二.填空题

1.地球自转周期为 s 角速度为 rad/s 。已知地球半径为6400km ,则赤道上一

点和北纬300上一点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分别是 m/s 和 m/s 。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10s 内沿半径是20m 的圆周运动了100m ,则其线速度的大小

是 m/s ,周期是 s ,角速度是 rad/s 。

3.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当质量增大到2倍,周期减小到一半时, 其向心力大小是原来

的 倍,当质量不变,线速度大小不变,角速度大小增大到2倍时,其向心力大小是

原来的 倍。

4.一物体在水平面内沿半径 R=20 cm 的圆形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V=0.2m/s ,那么,

它的向心加速度为 m/S 2,它的角速度为 rad/s ,它的周期为 s 。

5.黑圆板上有一白条,用一闪光灯照亮,灯每秒钟亮20次,圆板匀速转动,当

ω= 时只看到一条白条,当ω= 时可看到三条白条。

6.弹簧振子从正向位移最大的位置向平衡位置运动,将这一过程中振子的速度、加速度和位移变化情况填在下表中

方向(填正、负) 大小(填变大、变小)

速度

加速度

?

0 2

-2

2 4 6 8 10 12 x/m y/cm v P

位移

7.一弹簧振子被分别拉离平衡位置5cm 和1cm 处后放手,使它们都作简谐振动,则前后两

次振动振幅之比为 ,周期之比为 ,回复力的最大值之比为 。

8.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450 m/s, 一列在空气中的波

长为0.5 m 的声波,当它传入水中后的频率是 Hz ,

波长应为 m 。(保留2位小数)

9. 如图所示,是一列波在t=0时的波形图,波速为20 m/s ,

传播方向沿x 轴正向。从t =0到t=2.5 s 的时间内,质点

M 所通过的路程是 m ,位移是 m 。(用小数表示)

三.作图题

1.画出下图中作匀速圆周运动物体在 A 点所受力的方向、B 点的加速度方向和C 点的速度

方向。

2.弹簧振子平衡位置为 O , 振子在 AB 间作简

谐振动,在图上画出在B 点时的加速度方向和在 A

点时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3.一列机械波沿x 轴正方向水平传播,周期为T ,已知t 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试画出 T t t 41+=' 时刻的波形,用虚线表示。

四.计算题

1.橡皮条原长为L 0,其一端拴住质量为m 的小球,小球以另一端为中心,在光滑水平面上匀

速转动,角速度为ω,若橡皮条的劲度系数为k ,试求:此时橡皮条上的张力。

2.如图所示的传动装置中,B 、C 两轮固定在一起,绕同一轴转动,A 、B 两轮用皮带传动,

三轮半径关系是r A = r C = 2r B

。若皮带不打滑,求三轮边缘a 、b 、c 三点的角速度之比和线

速度之比。

A B C

a

b c x O A A -y A B

C O

ω

?B O A

3.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像如图中的Ⅰ所示,经t =0.2 s 后,波

形图像如图中Ⅱ所示。求这列波的波速。(思考若沿x 轴负方向传播的情况)

4.如图所示,一个弹簧振子在光滑水平面内做简谐运动,O为平衡位置,A 、B 为最大位移

处,当振子在A 点由静止开始振动,测得第二次经过平衡位置O时所用时间为t ,在O

点上方C 处有一个小球,现使振子由A 点、小球由C 点同

时由静止释放,它们恰在O点处相碰,试求;小球所在的

高度HC O

5.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相距20 m 的A 、B 两点.当A 完成了8

次全振动时,B 完成了3次全振动,已知波速为12 m/s ,试求波源的振动周期. (保留两位

小数)

6.如图为横波某时刻的波动图象,假定此时D 点的振动方向向上。

(1)试确定B 、C 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

(2)若波的频率为0.2Hz ,波速为2.4m/s ,试在图中横坐标上标

出分度。

(3)画出经过3T /4(T 为周期)后的波形。

0 2

-2 2 4 6 8 10 12 x/m y/cm v Ⅰ Ⅱ C

O A B

2020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四章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2第一节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课后达标能力提升

第一节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如图所示,在一次消防演习中,消防队员要借助消防车上的梯子爬到高处进行救人.为了节省救援时间,当消防车匀速前进的同时,人沿倾斜的梯子匀加速向上运动,则关于消防队员相对地面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消防队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消防队员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C.消防队员做变加速曲线运动 D.消防队员水平方向的速度保持不变 解析:选B.以地面为参考系,消防员同时参与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斜向上的匀加速运动,其合运动为匀变速曲线运动,A、C错,B对,由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知识可知水平方向的速度变大,D错. 2.各种大型的货运站中少不了旋臂式起重机,如图所示,该起重机的旋臂保持不动,可沿旋臂“行走”的天车有两个功能,一是吊着货物沿竖直方向运动,二是吊着货物沿旋臂水平运动.现天车吊着货物正在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行驶,同时又启动天车上的起吊电动机,使货物沿竖直方向做匀减速运动.此时,我们站在地面上观察到货物运动的轨迹可能是下图中的() 解析:选D.由于货物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在竖直方向做匀减速运动,故货物所受的合外力竖直向下,由曲线运动的特点:所受的合外力要指向轨迹凹侧可知,对应的运动轨迹可能为D. 3.(2019·河南名校联考)如图所示,这是质点做匀变速曲线运动的轨迹的示意图.已知质点在B点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点的速率小于B点的速率 B.A点的加速度比C点的加速度大 C.C点的速率大于B点的速率 D.从A点到C点加速度与速度的夹角先增大后减小,速率是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选C.质点做匀变速曲线运动,B点到C点的过程中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夹角小于90°,所以,C点的速率比B点速率大,故A错误,C正确;质点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则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变,所以质点经过C点时的加速度与A点的相同,故B错误;若质点从A点运动到C点,质点运动到B点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恰好互相垂直,则有A点速度与加速度方向夹角大于90°,C点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夹角小于90°,故D错误. 4.(2019·天津河西区模拟)如图所示,A、B是两个游泳运动员,他们隔着水流湍急的河流站在岸边,A 在上游的位置,且A的游泳技术比B好,现在两个人同时下水游泳,要求两个人尽快在河中相遇,试问应采取下列哪种方式比较好() A.A、B均向对方游(即沿图中虚线方向)而不考虑水流作用 B.B沿图中虚线向A游;A沿图中虚线偏上方向游 C.A沿图中虚线向B游;B沿图中虚线偏上方向游 D.A、B均沿图中虚线偏上方向游;A比B更偏上一些 解析:选A.游泳运动员在河里游泳时同时参与两种运动,一是被水冲向下游,二是沿自己划行方向的划行运动.游泳的方向是人相对于水的方向.选水为参考系,A、B两运动员只有一种运动,由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所以选A. 5.(2019·鄂州模拟)一轻杆两端分别固定质量为m A和m B的两个小球A和B(可视为质点).将其放在一个光滑球形容器中从位置1开始下滑,如图所示,当轻杆到达位置2时球A与球形容器球心等高,其速度大小为v1,已知此时轻杆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30°,B球的速度大小为v2,则()

初二物理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一只木箱,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箱所受的重力和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为一对平衡力 B.木箱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 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 D.木箱所受的重力和木箱对地球的吸引力为一对平衡力 2.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不受力作用时处于静止状态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C.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3.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重为G=50N的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A.0~t1时间内小球处于平衡状态 B.t1~t2时间内小球的速度越来越大 C.t2时刻小球处于静止状态 D.t3时刻小球处于非平衡状态 4.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慢慢停下 C.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一定运动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5.如图,轻质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于地面,上端位于O点时弹簧恰好不发生形变.现将一小球放在弹簧上端,再用力向下把小球压至图中A位置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将竖直向上运动并脱离弹簧,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

A.运动至最高点时,受平衡力作用 B.被释放瞬间,所受重力大于弹簧弹力 C.从A点向上运动过程中,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从O点向上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6.甲、乙两同学进行拔河比赛,若甲对绳的拉力为F甲,乙对绳的拉力为F乙, F甲与F乙均沿绳子方向,比赛中绳子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后甲取胜.绳重不计,则绳子受到的拉力F甲、F乙以及这两个力的合力F的关系是 A.F甲>F乙,F=F甲+F乙B.F甲<F乙,F=F甲-F乙 C.F甲=F乙,F=0 D.F甲=F乙,F=F甲+F乙 7.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B.大小相同的两个力作用效果不一定相同 C.弹力是物体受到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 D.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重力的大小有关 8.如图所示,一盏台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台灯受到的重力与台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台灯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台灯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台灯受到的重力与台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台灯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台灯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9.下列实例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A.跳远运动员跳远时助跑 B.把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使松的锤头紧套在锤柄上 C.拍打衣服时,灰尘脱离衣服 D.汽车驾驶员驾车时必须系安全带 10.小明得到一个玩具吹镖(由一个细长筒和金属镖头组成),想试着用它去射地上的目标.他把重为G的小镖头以一定速度正对着目标A点吹出,如图.忽略镖头运动时所受的空气阻力,下列关于镖头能否射中A点的预测中,正确的是()

第四章 周期运动小结

第四章 周期运动 一.周期运动 1.周期运动:物体从任一时刻开始,每经过一定时间,它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完全恢复到与该时刻的相同,这种运动叫 2.周期:每重复一次运动所需的时间,叫做。用“T ”表示,单位: 3.周期运动的特点:运动具有,性。 二.匀速圆周运动 1.定义:质点沿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这种运动叫。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运动。 2.线速度v ⑴定义:质点通过的与所用时间的比,叫。 ⑵公式:v= ⑶线速度是个 量,线速度的方向沿圆周的。 ⑷单位: 3.角速度w ⑴定义:质点连接圆心的半径转过的跟所用时间的比,叫 ⑵公式:w= ⑶单位:,符号 4.周期T ⑴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叫 ⑵公式:T= 5.频率和转速 ⑴频率:物体1s 内完成匀速圆周运动的,叫 ⑵频率单位:⑶频率公式:f= ⑷转速:指单位时间内转过的⑸转速单位:,国际符号 6.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转速都是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匀速圆周运动是不变,不变,不变,不变,不变的圆周运动。 7.v 、w 、T 、f 、n 、r 间的关系:⑴v=⑵v=⑶v= ⑷v=⑸w= ⑹w=⑺w= * 8.向心力、向心加速度 ⑴向心力;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指向圆心的合外力,叫。 ⑵向心力的公式:F=,F=,F=。 ⑶向心加速度;a= 9.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⑴具有初速度 ⑵所受合外力大小恒定,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 三.机械振动 1.机械振动:物体在叫机械振动 2.回复力:总跟振子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指向平衡位置,能使振子返回平衡位置的力,叫 3.振动的特点及产生的条件:⑴振动的特点是具有往复性和 ⑵产生条件:一是物体受到始终指向平衡位置的作用;二是阻力足够小。 4.振子的位移:振子位移就是由振子指向振子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 5.描述振动的物理量 ⑴振幅: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的叫,用表示。 它是表示振动的物理量。一次全振动,振子运动的路程为 ⑵周期与频率:周期是指振子所需的时间;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叫 ,周期和频率是描述振动的物理量。周期越大则振动 6.简谐运动:物体在跟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并且总指向平衡位置的 的作用下的振动,叫简谐运动。即:F=-Kx 7.简谐运动是一种最基本、最简单的振动,弹簧振子的运动是简谐运动 8.简谐运动的图像:x —t 图像是一条曲线。 ⑴振动图像表示了某一质点在的位移情况。 ⑵振动图像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就是;相邻的正的(或负的)最大值的时间间隔等于 ⑶怎样判断振子在各个时刻的运动方向? ⑷如何判断振子在各个时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等物理量的大小变化及方向? ⑸作图像:①建坐标,规定方向②确定周期和振幅 ③找t=0时振子所在位置与起振方向 ④描特殊点 ⑤连线 9.一次全振动及一次全振动过程中,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动能、势能如何变化?

第七章运动和力复习教案(沪粤版)

《运动和力》复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 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定参照物; 3、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4、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正确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5、知道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6、通过构建知识框架和网络,使学生牢记基础知识,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过程和方法 经历知识的归纳整理过程,体会知识总结归纳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验归纳知识的方法和乐趣,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参照物的概念 2、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3、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理解. 4、二力平衡及其条件的应用. 5、正确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牛顿第一定律和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展示本章知识结构图

二、新课教学 (一)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参照物 2、运动的相对性 例题1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发射升空,并成功实施了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如图2宇航员出舱后在舱外停留的那一刻() A.以地球为参照物,飞船是静止的 B.以地球为参照物,宇航员是静止的 C.以飞船为参照物,宇航员是静止的 D.以月球为参照物,宇航员和飞船都是静止的 答案:C (二)运动的快慢 1、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2、速度的定义、物理意义 3、速度的单位及换算 4、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例2 在中考体育测试中,小雨同学“50m跑”的成绩是8s,则他跑50m的速度是m/s 答案:6.25 (三)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①“一切物体”说明对于所有物体都是适用的;②“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是一种理想化的情况,实际中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效果等效于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时的作用效果。③“或”表示两者居一,即原来运动的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原来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状态。例3 不明同学让乒乓球竖直落到水平面上又竖直弹起,当乒乓球到达最高点时,若它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了,那么它将: A、匀速上升 B、保持静止 C、匀速下落 D、可以向各个方向运动 答案:B (四)惯性 1、惯性的概念及意义。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是否受力无关。惯性不是力。不能说物体受到惯性作用或受到惯性力。 2、应用物体的惯性解释现象:①明确被研究物体原来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②当外界条件变化时物体由于惯性仍要保持这种状态③所以物体的运动状态应该是怎样的。 例4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中国选手王潆一人获得三枚金牌, 并打破世界纪录,如图4所示,下列论述错误的是 A.王濛到达终点线后,还继续向前滑行是由于惯性的原因 B.只有当她滑行以后她才具有惯性 C.在滑行过程中她用力蹬地是为了增加惯性 D.王濛在领奖台上站立时已没有惯性

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四章曲线运动第三节圆周运动随堂检测新人教版

第三节 圆周运动 1. (2016·高考全国卷Ⅱ)小球P 和Q 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 球的质量大于 Q 球的质量,悬挂P 球的绳比悬挂Q 球的绳短.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如图所 示.将两球由静止释放.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 ( ) A .P 球的速度一定大于Q 球的速度 B .P 球的动能一定小于Q 球的动能 C .P 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Q 球所受绳的拉力 D .P 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Q 球的向心加速度 解析:选C.小球从释放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 mgL =12 mv 2,v =2gL ,绳长L 越长,小球到最低点时的速度越大,A 项错误;由于P 球的质 量大于Q 球的质量,由E k =12 mv 2 可知,不能确定两球动能的大小关系,B 项错误;在最低点,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 -mg =m v 2 L ,求得F =3mg ,由于P 球的质量大于Q 球的质量,因此 C 项正确;由a =v 2 L =2g 可知,两球在最低点的向心加速度相等,D 项错误. 2.(多选) (2015·高考浙江卷)如图所示为赛车场的一个水平“U ”形弯道,转弯处为圆心在O 点的半圆,内外半径分别为r 和2r .一辆质量为m 的赛车通过AB 线经弯道到达A ′B ′线,有如图所示的①、②、③三条路线,其中路线③是以O ′为圆心的半圆,OO ′=r .赛车沿圆弧路线行驶时,路面对轮胎的最大径向静摩擦力为F max .选择路线,赛车以不打滑的最大速率通过弯道(所选路线内赛车速率不变,发动机功率足够大),则( ) A .选择路线①,赛车经过的路程最短 B .选择路线②,赛车的速率最小 C .选择路线③,赛车所用时间最短 D .①、②、③三条路线的圆弧上,赛车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总结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力与运动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2)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简单从实验中得出,它是通过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和科学推理得到的。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4)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中,每次都要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滑至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等。 (5)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①揭示运动和力的关系。②证实了力的作用效果: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③认识到惯性也是物体的一种特性。

2.惯性 (1)惯性:一切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对“惯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 ①“一切物体”包括受力或不受力、运动或静止的所有固体、液体气体。 ②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不是一种力,所以说“物体受到惯性”或“物体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 ③要把“牛顿第一定律”和物体的“惯性”区别开来,前者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后者表明的是物体的属性。 ④惯性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我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但并不是“产生”惯性或“消灭”惯性。 ⑤同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运动快还是运动慢,不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而且惯性大小是不变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而与物体的运动状

态无关。 (3)在解释一些常见的惯性现象时,可以按以下来分析作答: ①确定研究对象。 ②弄清研究对象原来处于什么样的运动状态。 ③发生了什么样的情况变化。 ④由于惯性研究对象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于是出现了什么现象。 二、力的合成 1.合力、分力 用一个力F来等效代替几个力时,被代替的几个力叫F的分力,用来代替的F叫这几个分力的合力。 2.共点力 共点力:如果几个力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3.力的合成 求几个已知分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 4.二力合成:

八年级物理 第七章 运动和力全章教案 粤教沪版

粤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全章教案。共四节 第七章运动和力 7.1 怎样描述运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l)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 (2)知道要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泞先要选取参照物.知道运动的相对性。 (3)了解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人最生活事例的观察、讨论和分析,认识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培养学生初步观察能力,学习从具体现象中归纳抽象山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方法。 (2)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判断物体是否运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自然界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意识到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人益的生活事例,认识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三、教学难点: 生活中所说的运动和静止,人都以地面为参照物,在学生的日常观念中认为人地是静止的,所以选“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并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克服学生头脑中前概念的影响,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关于运动的实例,比如:飞奔的骏马,绽放的烟花,哈雷彗星,‘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流星雨,九大行星运动,布朗运动等等,从而引导学生发现从宏观到微观世界,一切物体都处于运动之中。 (二)、教授新课 1、什么是运动和静止 教师引导:组织辩论赛 辩题:火车到底动还是不动? 学生活动:正方:小明派观点--相对于站台火车不动 反方:小华派观点--相对于已开行的列车火车动

学生活动:怎样判断物体是否运动? 看图7-1,怎么判断谁运动了?学习参照物的概念 分析得出结果:要说明一个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首先要选定参照物,再根据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来做出判断,小明选取站牌,小华选取已开行的列车为参照物,所以他们的判断都是正确的。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辩论得出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概念。 学生活动:在老师引导下列举一些实例来加强对概念的理解。 看图: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对教材中图7-2进行研究,引导学生观察得出正确结论,并填写课本上的相关内容。 2、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多媒体展示: “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 ---晋朝葛洪《抱朴子》 “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 是船行” ---唐无名氏《浪淘沙》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 ---唐李白《秋浦歌》 学生活动:齐声朗诵,并对之作出分析和解释。 教师引导:引导学生发现这类佳句与运动的相对性相关。再结合运动的概念,引导学生归纳出“运动的相对性”的含义。 学生结合本节的STS观看播放的课件等视频资料,加深对运动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活动:举例说明相对运动和静止。并指明参照物 3、自然界中运动的多样性 学生活动:举例说明你所知道的运动 教师引导:通过天体运动、地质运动、微观粒子运动、电磁运动、生命运动等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更多形式的运动。 总结:运动是自然界中的普遍现象,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而机械运动只是其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 六、课堂小结 1、运动和静止的概念和判别。 2、运动的相对性。 3、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动能。 七、自我评价与作业: P39-40第1、2、3题 7.2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一、教学目标: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四章曲线运动知识点题型

第四章曲线运动 第一节曲线运动 一、曲线运动 1.概念 运动轨迹(路径)是曲线的运动。 2.特点 (1)某点瞬时速度的方向沿轨迹上这一点的切线为向, (2)速度方向时刻在改变所以是变速运动,必有加速度,合力一定不为零,可能是恒力,也可能是变力。 加速度可以是不变的-------匀变速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 加速度可以是变化的-------变加速曲线运动,如圆周运动 【例】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一定变化的物理量是( ) A速率 B.速度 C.加速度 D.合外力 【例】(多选)下列对曲线运动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加速度一定变化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恒力作用 C.曲线运动可以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大小可以不变

3.合力与轨迹,速度的关系 (1)合力方向与轨迹的关系:物体做曲线运动的轨迹一定夹在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之间,速度方向与轨迹相切,合力方向指向曲线的"凹“侧. 【例】如图所示,一质点做曲线运动从M点到N点速度逐渐减小,当它通过P点时,其速度和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关系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2)速率变化情况判断: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时,物体的速率将增大; 当合力方向与速定方向的夹角为钝角时,物体的速率将减小;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始终垂直时,物体的速率将保持不变。 4.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1)条件: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或它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指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分解与合成) 1.合运动:物体相对地面的真实运动。 2.分运动:物体同时参与的两个方向的运动。

力和运动知识点总结

力和运动知识点总结 一、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 6、力的测量: 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弹簧测力计: 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 8、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二、惯性和惯性定律: 1、伽利略斜面实验:

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2、牛顿第一定律: ) 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3、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无关。 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 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 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 三、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第四章 曲线运动教案

第四章 曲线运动教案 第一课时 曲线运动的条件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教学目标: 1、掌握曲线运动的条件及速度方向及受力特点。 2、掌握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规律,各分运动具有的独立性、同时性、等效性。 3、掌握由分运动的性质判断合运动性质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 、知识归纳 1、 物体在曲线运动中的速度方向时刻在改变,某点的速度方向总是曲线的切线方 向。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物体所受到合力的方向跟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在一直线上。所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总指向曲线凹的一侧如图1所示。 2、 分运动和合运动是一种等效替代关系,其理论基础是运动的独 立性原理,即任何一个运动.......堵都..可以看作是几个独立进行的分.............运动的合....成. 。其运算法则是平行四边形定则。分清合运动与分运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物体相对于参考系的实际..运动(位移、速度)为合运动。 3、 已知分运动确定合运动性质的方法是:由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运动的初速度及 加速度再由二者的方向关系确定其运动性质。 二、典型例题分析 1、曲线运动产生的条件 【例1】 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 物体受到变力作用一定做曲线运动; B 、 物体受到恒力作用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 、 当物体所受到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有夹角时,一定做曲线运动; D 、 当物体所受到合外力方向不断改变时,一定做曲线运动。 [解析]:物体做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不取决于物体所受到的力是恒力还是变力;取决于物体所受到的力和速度方向是在同一条直线上,还是成一夹角,故A 、B 错,而C 对。对于D 来说,“合外力方向不断改变”要从两种情况考虑,一种是合力与速度方向夹角不断改变,应做曲线运动;另一种是合外力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有时与速度方向相同,有时与速度方向相反,做直线运动。故D 错。 [总结与提高] :物体做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取决于物所受到的力和速度方向是在同一条直线上,还是成一夹角!! 2、 曲线运动的特点 图1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物体的运动和力

2019年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物体的运动和力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惯性和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3.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4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公式:v=s/t 速度的单位是:米/秒;千米/小时。1米/秒=3.6千米/小时 5、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6.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变。 7.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8.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9.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10.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11、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12.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3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 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4.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1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6.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周期运动的概念

周期运动的概念 目录 一周期运动 二机械振动 三机械波 四单元检测 五上海十年高考——周期运动及答案 一、圆周运动 1.线速度v ①方向:就是圆弧上该点的切线方向 ②大小: v=s/t (s是t时间内通过的弧长) ③物理意义:描述质点沿圆弧运动的快慢 2.角速度ω ①方向:中学阶段不研究 ②大小:ω=φ/t国际单位是rad/s 360&rd; = 2πrad ③物理意义:描述质点绕圆心转动的快慢 3.周期T:质点沿圆周运动一周所用时间,国际单位是s. 4.转速n:质点单位时间内沿圆周绕圆心转过的圈。 5.v、n的关系: T=1/n,n=1/T,ω=2π/T=2πn,v=2πr/T=2πrn,v=

ωr,ω=v/r 注意:T、n、ω三个量中任一个确定,其余两个也就确定了,但v还和r有关. 6.向心加速度 ①方向:总是指向圆心,时刻在变化 ②大小:a=v2/r=ω2r ③物理意义:描述线速度改变的快慢 注意: a与r是成正比还是成反比?若ω相同则a与r 成正比,若v相同,则a与r成反比;若是r相同,则a与ω2成正比,与v2成正比. 7.向心力 ①方向:总是指向圆心,时刻在变化(F是-个变力) ②大小:F=a=v2/r=rω2 ③作用:产生向心加速度度,只改变速度方向,不改变速率 ④向心力是按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它并非独立于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以外的另一种力,而是这些力中的一个或几个的合力. ⑤动力学表达式:将牛顿第二定律F=a用于匀速圆周运动,即得F=v2/r=rω2 例题 例1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中,轮A和B同轴,A、B 、

分别是三个轮边缘的质点,且RA=R=2RB,则三质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aA:aB:a等于( ) A.4:2:1 B.2:1:2 .1:2:4 D.4:1:4 例2如图A、B两质点绕同一圆心沿顺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A、B的周期分别为T1、T2,且T1<T2,在某一时刻两质点相距最近时开始计时,问何时两质点再次相距最近? 例3 如图所示,在皮带转动中,如果大轮1的半径R为40,小轮2的半径r为20。A、B分别为1、2两个传动轮边缘上的一点,为大轮1上的一点,距轴线1的距离为 R4 ,则A、B、三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vA:vB:v=,角速度大小之比ωA:ωB:ω=,周期之比TA:TB:T=,转速之比nA:nB:n=。 二机械振动 简谐振动是机械振动中最简单基本的振动。 简谐运动的基本概念 物体在跟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的作用下的振动,叫简谐运动。表达式为:F= -kx (1)简谐运动的位移必须是指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也就是说,在研究简谐运动时所说的位移的起点都必须在平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运动和力教案2 沪粤版

运动和力复习 1. 力、速度、惯性的区别与联系: 首先,他们的定义不同,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在这过程中至少存在两个物体,其中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速度则是反映物体快慢的一个物理量,一般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而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的性质,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他的大小用物体的质量来量度。 其次,它们之间的联系。力与速度的关系: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而物体要运动并不一定需要力的作用,这正是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越快。并不一定是速度越来越大,也可以使速度的方向改变。也可以使速度越来越小。速度与惯性的关系:惯性能够使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直到有力来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惯性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快慢没有关系。 2.“力和运动”解题思路与方法: (1)解答有关惯性现象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应抓住两条规律: ①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② 牛顿第一定律 第一步,明确所研究的物体原来处在什么状态(是静止状态,还是运动状态); 第二步,指明某物体或物体的某一部分因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 第三步,指明另一物体或物体的另一部分由于惯性而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并得出结论。 (2)解答有关平衡力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应抓住两点: ① 平衡力的定义; ② 二力平衡的条件可分为两步(两步曲) 第一步,明确所研究的物体是在哪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二步,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同物体、共直线,等大小,反方向共四个条件),得到题目要求得到的有关结论。 (3)解答有关力和运动关系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应该抓住力和运动的关系;

第四章 曲线运动(A)(解析版)

优创卷·一轮复习单元测评卷 第四章 曲线运动 A 卷 名校原创基础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2020·江西省月考)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经过无数人的协作和努力,终于在2007年10月24日晚6点多发射升空.如图所示,“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在由地球飞向月球时,沿曲线从M 点向N 点飞行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减小.在此过程中探月卫星所受合力方向可能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从M 点运动到N ,曲线运动,必有力提供向心力,向心力是指向圆心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同时减速,所以沿切向方向有与速度相反的合力;向心力和切线合力与速度的方向的夹角要大于90°,BCD 错误,A 正确。 故选A 。 2.(2020·赣榆月考)如图所示,长为L 的轻直棒一端可绕固定轴O 转动,另一端固定一质量为m 的小球,小球搁在水平升降台上,升降平台以速度v 匀速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B.当棒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时,小球的速度为cos v C.棒的角速度逐渐增大

D.当棒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时,棒的角速度为sin v L α 【答案】D 【解析】 A.小球受重力、平台的弹力和杆的作用力,因为升降平台以速度v 匀速上升,平台的弹力和杆的作用力变化,即小球受到的合力大小变化,小球做的不是匀速圆周运动,A 错误; BCD.棒与平台接触点的实际运动即合运动方向是垂直于棒指向左上,如图所示 合速度 =v L ω实 沿竖直向上方向上的速度分量等于v sin v L ωα= 所以 sin sin v v v L ωαα = = 实, 平台向上运动,夹角增大,角速度减小,B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3.(2020·江西省月考)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a 、b 分别从斜面顶端A 和斜面中点B 沿水平方向抛出。恰好都落在斜面底端。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a 、b 做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2:1 B.小球a 、b 到达斜面底端时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1 C.小球a 、b 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不相同

力与运动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1专题力与运动 知识网络 考点预测 本专题复习三个模块的内容:运动的描述、受力分析与平衡、牛顿运动定律的运用.运动的描述与受力分析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内容,它们通过牛顿运动定律才能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虽然运动的描述、受力平衡在近几年(特别是2015年以前)都有独立的命题出现在高考中(如2008年的全国理综卷Ⅰ第23题、四川理综卷第23题),但由于理综考试题量的局限以及课改趋势,独立考查前两模块的命题在2017年高考中出现的概率很小,大部分高考卷中应该都会出现同时考查三个模块知识的试题,而且占不少分值.在综合复习这三个模块内容的时候,应该把握以下几点:1.运动的描述是物理学的重要基础,其理论体系为用数学函数或图象的方法来描述、推断质点的运动规律,公式和推论众多.其中,平抛运动、追及问题、实际运动的描述应为复习的重点和难点.2.无论是平衡问题,还是动力学问题,一般都需要进行受力分析,而正交分解法、隔离法与整体法相结合是最常用、最重要的思想方法,每年高考都会对其进行考查.3.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与此有关的高考试题每年都有,题型有选择题、计算题等,趋向于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生产、生活和科技中的实际问题.此外,它还经常与电场、磁场结合,构成难度较大的综合性试题.

一、运动的描述 要点归纳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重要推论和解题方法 1.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 -t =v t 2 . 2.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的位移之差Δs 为恒量,且Δs =aT 2. 3.在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相等的时间T 内连续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s 1∶s 2∶s 3∶…∶s n =1∶3∶5∶…∶(2n -1) 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t 1∶t 2∶t 3∶…∶t n =1∶(2-1)∶(3-2)∶…∶(n -n -1). 4.竖直上抛运动 (1)对称性:上升阶段和下落阶段具有时间和速度等方面的对称性. (2)可逆性:上升过程做匀减速运动,可逆向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来研究. (3)整体性:整个运动过程实质上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5.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常用方法 (1)公式法:灵活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一些有用的推导公式直接解决. (2)比例法: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其速度、位移和时间都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灵活利用这些关系可使解题过程简化. (3)逆向过程处理法:逆向过程处理法是把运动过程的“末态”作为“初态”,将物体的运动过程倒过来进行研究的方法. (4)速度图象法:速度图象法是力学中一种常见的重要方法,它能够将问题中的许多关系,特别是一些隐藏关系,在图象上明显地反映出来,从而得到正确、简捷的解题方法.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小船渡河:设水流的速度为v 1,船的航行速度为v 2,河的宽度为d . (1)过河时间t 仅由v 2沿垂直于河岸方向的分量v ⊥决定,即t =d v ⊥ ,与v 1无关,所以当v 2垂直于河岸时,渡河所用的时间最短,最短时间t min =d v 2 . (2)渡河的路程由小船实际运动轨迹的方向决定.当v 1<v 2时,最短路程s min =d ;当v 1>v 2时,最短路程s min =v 1v 2 d ,如图1-1 所示. 图1-1

运动和力(复习教案)

力与运动(2、3、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2)知道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能运用惯性知识解释惯性现象。 (3)会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学会通过理性分析以及科学的推理获得规律。让学生感受“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使他们能建立如何进行科学实验的基本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认真、细致严谨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出发,探求科学真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科学质疑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和运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题。 教学难点: 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内容 1、牛顿第一定律 例1、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而伽得略则认为:运动的物体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到底谁说得对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明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⑴要探究运动到底需不需要力来维持,只需研究力对运动物体的影响,所以小明让一辆运动的小车在不同的阻力作用下研究它的速度如何变化。小明在实验中是如何让小车受到不同阻力的?(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⑵为了探究不同阻力对运动的影响,我们应该保持小车受不同阻力前的速度是相同的,你认为小明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从同一高度自由下滑) ⑶请将小明在本实验中的结论填写完全: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⑷根据小明的结论,你能推理出若小车不受阻力,将做什么运动吗?(匀速直线运动) 教师指出:这就有名的伽利略斜面实验,他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⑴牛顿对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又加以总结,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牛顿第一定律得出: ①牛顿第一定律是一条经验定律,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 ②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周期运动

周期运动 [目的] 1.观察简谐振动,测出弹簧振子的简谐振动周期。 2.验证弹簧振子周期公式K m T π2=,并测定弹簧的有效质量。 3.对阻尼振动进行初步研究,测定描述阻尼振动特征的参量。 [原理] 在物体的周期运动中,最简单、最基本和最有代表性的振动形式是简谐振动,而一切复杂的振动都可由各种简谐振动组成。因此,研究简谐振动就具有特殊意义,它可以作为表示其它周期运动的一些重要特性的理想模型。 如图5-1所示,气轨上质量为m 的滑块两 端各连接一倔强系数为21,K K 的弹簧,两弹簧 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气轨两端。滑块在气轨上 作往返运动,由于空气阻尼及其它能量损耗很 小,可以看作是简谐振动。 滑块处于平衡位置时为O 点,当产生位移 x 时滑块受到来自两个弹簧的弹性恢复力为 ()x K K F 21+?= (5-1) 其运动方程为 ()x K K dt x d m 2122+?= (5-2) 图5-1 方程(5-2)的解是 ()00sin ?ω+=t A x 表明滑块作谐振动。其中A 是振幅, 0ω为圆频率,0?为初位相。振动周期为 2 10022K K m m T ++==πωπ (5-3) )(0m m +是振动系统的有效质量,0m 是弹簧 的有效质量。严格地说简谐振动周期仅与固 有条件有关,与振幅无关。 上面的推导是在理想情况下完全忽略了 阻尼,实际上纯粹的简谐振动并不存在的。 任何振动系统,由于阻尼作用能量会不断减 少,振动的振幅就会不断衰减,这就是阻尼 振动。图5-2给出了振幅随时间增加而减小 的变化趋势。现在我们只考虑空气粘滞力这 个阻尼力,研究一下振子运动规律。当滑块 图5-2

第四章曲线运动作业卷

第四章曲线运动 一轮复习教学案(曲线运动作业卷) 1、直升飞机现已广泛应用于突发性灾难的救援工作,如图所示为救助飞行队将一名在海上遇险的渔民接到岸上的情景,为了达到最快速的救援效果,飞机一边从静止匀加速收拢缆绳提升渔民,将渔民接近机舱,一边沿着水平方向匀速飞向岸边,则渔民的运动轨迹是( ) 1.B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渔民具有了竖直向上的加速度,即所受合外力方向竖直向上,又因为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即速度与合外力不共线,所以做曲线运动,合力方向应指向其运动轨迹的凹侧,故只有选项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 2、从地面上同时抛出两小球,A沿竖直向上,B沿斜向上方,它们同时到达最高点,不计空气阻力。则( ) A.A先落到地面上B.B的加速度比A的大 C.A上升的最大高度比B大D.抛出时B的初速度比A大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问题。 3、如图10所示,一个质量为0.6 kg的小球以某一初速度从P点水平抛出,恰好从光滑圆 弧ABC的A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圆弧(不计空气阻力,进入圆弧时无机械能损失).已知圆弧的半径R=0.3 m,θ=60°,小球到达A点时的速度v A=4 m/s.(取g=10 m/s2)求:

图10 (1)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 0; (2)P 点与A 点的水平距离和竖直高度; (3)小球到达圆弧最高点C 时对轨道的压力. 解析 (1)小球到A 点的速度如图所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 0等于v A 的水平分速度. 由图可知v 0=v x =v A cos θ=4×cos 60°=2 m/s. (2)由图可知,小球运动至A 点时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为v y =v A sin θ=4×sin 60°=2 3 m/s , 设P 点与A 点的水平距离为x ,竖直高度为h ,则 v y =gt ,v 2y =2gh , x =v 0t ,联立以上几式解得x ≈0.69 m ,h =0.6 m .(3)取A 点为重力势能的零点,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12m v 2A =12m v 2C +mg (R +R cos θ), 代入数据得v C =7 m/s 设小球到达圆弧最高点C 时,轨道对它的弹力为F N ,由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得F N +mg =m v 2C R , 代入数据得F N =8 N ,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轨道的压力大小F N ′=F N =8 N ,方向竖直向上. 答案 (1)2 m/s (2)0.69 m 0.6 m (3)8 N 方向竖直向上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