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语文课堂上到底应该教什么

语文课堂上到底应该教什么

语文课堂上到底应该教什么
语文课堂上到底应该教什么

语文课堂上到底应该教什么

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干了些什么,不可一概而论。但是,多数的语文课堂上,还是有些一致的地方。

许多教师将自己收集到的课文的有关资料,包括作家作品介绍、时代背景介绍、作品分析评价,一股脑倾泻给学生。心想讲深一点、讲多一些,总比讲得浅、讲得少要好一些,即使忘掉一些,也总能留下一些吧。或者,有些教师根据考试要求来讲课,按照阅读试题来要求学生逐题进行解答,也顺便处理注释里的问题。

这样的课堂是比较普遍的,然而也是比较低效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把上课时间花在逐句讲解上,其他应该指导的事情就少有功夫做了;应该做的不做,对不起学生,也对不起自己。”现在的学生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内容已然过时,现在的语文考试中关于课文内容理解的比例也在逐步减少。我们在语文课堂上主要是将自己曾经接受的或者今天收集到的资料塞给了学生,讲一些自己认为难认的字词强调给了学生,将一些文体知识写作技巧塞给了学生,而没有去关注学生的感受、需要及发展,没去关注学科发展的根本趋势与社会和时代对语文学科的基本需求。课堂教学中,没有让学生自己的阅读能力、学习能力发挥出来,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得不到学习的乐趣、得不到学习的成果分享。

那,语文课堂上到底应该教什么?

这触及了教育学的根本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什么作用?叶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教学,是“教”学生“学”,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教是为了不教”,这是叶圣陶先生的一句很精辟的话。

语文课堂上,有些教师认为一讲一听之间事情就完成了,像交付一件东西那么简单,我交给你了,你收到了,东西就在你手中了。这种模式下,教师是主角,学生只是处在听众的位置,即使偶尔举举手回答个问题,顶多也是配角罢了。可是,后果呢?学生习惯了教师的讲,会不会永远离不开教师了呢?读书看报的时候请老师讲讲?动笔写点东西了也请老师给改改?

“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是在如何看待“讲”和怎么“讲”。教课的本旨并不是教师讲一篇课文给学生听,而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此课文,从而使学生能自己读懂其他类似的文章。如何引导?课前要先让学生先预习,试着去揣摩它们,理解它们。通读全文了解整篇课文的大概,将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挑选出来,借助字典,了解其读音和解释,并能认识它的用法,用在何种场合。教师精心设置问题,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寻求解答。上课时,将问题再次提出,由学生讨论。培养学生讨论问题、发表意见的习惯。听取别人的话,评判别人的话,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教师方面,抱着客观的态度,纠正错误,补充疏漏。这样简明扼要

的几分钟的话会比滔滔不绝的四十分钟的长篇大论更深入学生的心。总之,课本仅仅是一个例子,借助课本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因此,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朝着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而精要的“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

为了学生的发展,不应该怕难而走容易的路。这需要教师的思考和研究。比如精心设计作业:有一教师曾经出过这样一个题目:让学生写信给他的朋友,假定他的外地朋友要来他家拜访。信中要告之出了车站后,要在何处搭乘几路车,到哪站下车,往哪个方向走,拐进哪条路,然后如何辨认他家的位置。这样的一个语文题目,不仅练笔,实为训练脑筋。思路顺畅了,条理自然清晰,逐渐养成良好习惯,其效果不仅在于作文而已,对此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又比如指定些课外阅读书:课本里的文章毕竟有限,只能当做例子和出发点,学习了方法之后要推广开来,多阅读多接触各类文章,纯熟的程度自然更进一步。就像小孩子学说话,能够渐渐熟练而没有错误,不单单是从父母方面学来的,而是从所有接触的人中去学习,才会成功。

语文是工具,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大匠授人以巧,而不是授人以多。语文课堂中,要将更多的学习领悟思考练习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在自主的脑力劳动中理解认识并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出发点在“知”,而终点在“行”。

授之于渔,而非授之于鱼。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