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纲要第三章练习题

纲要第三章练习题

纲要第三章练习题
纲要第三章练习题

第三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形成的是()

A.兴中会的成立 B.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

C.同盟会的成立 D.三民主义纲领的确立

2.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主要是指()

A.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形成

B.积极发动人民参加革命

C.与保皇派展开激烈论战

D.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和纲领

3.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一文,在当时的积极影响主要是()

A.宣传了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B.批判了改良主义,宣传革命

C.论证了反满与反封建的区别

D.指明了推翻清朝后的建国方略

4.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中“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实质意义是()

A.反清复明

B.反满兴汉

C.反对民族压迫

D.反对封建统治

5.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

A.仿效欧美政体 B.发展资本主义

C.维护专制皇权 D.缓和阶级矛盾

6.1911年,清政府成立"皇族内阁"的直接后果是()

A.解散了军机处

B.丧失了立宪派的支持

C.加剧了民族危机

D.建立了民族资产阶级政权

7.中国第一个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 B.光复会 C.同盟会 D.华兴会

8.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

9.辛亥革命的失败是指()

A.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没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C.没能打击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 D.没能促进中国革命的向前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

1.1894年,孙中山组织兴中会,该团体提出的革命纲领主要包括()。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国

C创立合众政府

D平均地权

2.历史进入20世纪,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产生,各种宣传革命的书籍纷纷涌现,它们主要是()。

A《革命军》

B《警世钟》

C《猛回头》

D《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3.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4.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它们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主主义

D民生主义

5.中国的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

A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众和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

B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

C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D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综合史

6.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展开了一场大论战。这场论战的主要内容包括()。

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B要不要实行政治革命

C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D要不要社会革命

7.1905—1907年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的意义是()。

A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

B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

C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D主张贫苦农民“夺富人之田为己有”

8.孙中山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主要有()。

A追求真理的开拓进取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

B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

C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强意志

D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

9.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是()。

A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的革命纲领

B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C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D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10.毛泽东指出,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主要是()。

A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

B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

C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D辛亥革命没有反对帝国主义

三、辨析题

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的花。

四、简答题

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2.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关于革命与改良辩论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3.简述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革命派所进行的宣传和组织工作。

五、论述题

1.试述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2.如何理解辛亥革命引起了20世纪中国的历史性巨变?

六、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中山先生领导国民革命,推翻满清,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那就是中华民国。但是,不止如此,他是一位革命家,更是一位政治家,他以民主、自由、均富的理念来全心全意地追求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昌盛。牺牲奉献,死而后已,这是他整个的生命奋斗史,也是我们民族的奋斗史。

……

我非常感谢的就是,中山先生是我们今天两岸大家共同尊崇的国族的前辈,在大陆,他也被尊称为革命的先行者,让我们大家一起追随革命先行者的脚步,共同的来努力,奋发图强,让我们能够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真正地做一个扬眉吐气的中华民族。

——连战:在博爱广场发表的拜祭中山陵感言,选自人民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3314801673.html,2005年4月27日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孙中山先生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为自己的座右铭,强调要“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孙中山先生注重学习世界上的先进知识和有益思想成果,并希望结合中国的实际用来改造中国。孙中山先生十分关注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敏锐地认识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变革的重要影响,毅然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赋予三民主义思想以新的内涵。三大政策是孙中山先生的重要政治主张,是他倡导的民族民主革命从屡受挫折转向成功、进而取得显著成就的正确道路。……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的一生。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的开拓进取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孙中山先生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强意志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在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征程上,这一精神遗产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教育意义,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继承和发扬光大。正是因为他对国家和人民作出了杰出贡献,孙中山先生始终在全中国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始终受到全中国人民由衷的景仰。

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孙中山先生也始终把中国共产党人当成自己的亲密朋友。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开拓前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中国的面貌发生了举世瞩目的深刻变化。

抚今追昔,我们可以告慰孙中山先生的是,令他忧虑重重的旧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已经一

去不复返了,令他念兹在兹的中国人民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他魂牵梦萦

的中国现代化的理想正在逐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

——胡锦涛:《在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四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选自《人

民日报》2006年11月13日

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忠实的继承者。

第三章练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D

3.B

4.D

5.C

6.B

7.C

8.A

9.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D

3.ABCD

4.ABD

5.ABC

6.ACD

7.ABC

8.ABCD

9.ABCD 10.ABC

三、辨析题

如果从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来说,它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但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社会的进步打开了闸门,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从中国革命的全过程来看,新民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这些胜利也是辛亥革命最后结出的丰硕果实。

四、简答题

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有多个方面:

第一,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20世纪初,随《辛丑条约》的签订,帝国主义列

强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与控制,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同时清王朝愈加腐败,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致使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持续高涨,在这

些运动中,资产阶级开始成为主要的角色。

第二,清政府“新政”的破产。为摆脱困境,清政府在20世纪初先后宣布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虽然其变革措施中有许多对资产阶级做出让步的内容,但由于其根本目的在

于借改革之名加强皇权延续其反动统治,因此最终不仅没能缓和社会矛盾,反而加重了统

治危机。

第三,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的发展。随着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民族资产阶级以及与它相联系的社

会力量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第四,民族资产阶级中革命力量的扩大和组织程度的加强。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得到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广泛建立,并形成全国范围的组织与协调。他们成为辛

亥革命的中坚力量,推动了革命形势的较早到来。

2 .1905年至1907年,革命派与改良派在思想领域内展开了一场激烈论战。双方论战的内容和范围广泛,涉及到了民主革命的对象、任务、方法、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第一,要不要“反满”和暴力推翻清王朝。改良派认为清政府是中国4亿人的政府,不应用革命手段来推翻它,认为革命派“革命排满”是种族复仇主义;革命派则运用史实揭

露清政府实行民族压迫和专制统治以及投降卖国的行径,有力论证了推翻清政府的必要性

和正义性。

第二,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建立共和国。改良派认为,建立共和国有悖于国情,断言中国民众尚未具备自治能力,“与其共和,不如君主立宪;与其君主立宪,又不如开明专制”;革命派倡导“天赋人权”,阐明推翻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相信通过革命实践,人民的政治觉悟与能力会得到迅速提高,中国有能力建立起世界上最完善的“共和政体”。

第三,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改良派认为地主占有土地是“正义”的权利,革命派的土地国有政策违背了“自然法则”,将会妨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革命派强调土地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造成“全国困穷”,必须平均地权才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

论战的历史意义:

第一,革命派进一步划清了与改良派的界限,在舆论上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高潮做了准备。

第二,使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更加深入人心,壮大了革命阵营。

3.20世纪初,随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的产生,宣传反满革命的书刊开始大量出现,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其中较有代表性和影响的有:1903 年,章炳麟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反对康有为的保皇观点,强调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邹容的《革命军》,阐述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陈天华的《警世钟》和《猛回头》,痛陈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的深重灾难,揭露清政府已经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号召人民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在传播革命思想的同时,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也在各地纷纷成立。从 1904 年开始,全国出现了 10 多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其中重要的除较早成立的在华南有较大影响的兴中会外,还有两湖地区的华兴会和科学补习所,江浙地区的光复会等。这些革命团体的成立为革命思想的传播及革命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组织力量。

五、论述题

1.辛亥革命的失败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客观方面,在外部,帝国主义列强不容许中国建立一个独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因而用各种手段干涉、破坏中国革命;在内部,中国长期的封建传统造成阻碍变革的旧势力过于强大。最终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了这场革命。主观方面,由于经济与政治上的软弱地位造成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中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征,革命领导者的软弱性是导致革命果实被篡夺而革命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其主要教训主要有:

第一,没能提出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领导革命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害怕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幻想帝国主义会援助中国革命或对中国革命持中立立场,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口号。同时他们只强调反满和建立共和政体,没有认识封建势力是个整体,而急于同在革命高潮时表示赞同推翻清王朝实行共和制度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实行妥协,并最终将政权拱手让给袁世凯。

第二,没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尤其是没能发动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武昌起义前,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发动和组织工作限于会党和新军的范围,没有深入到基层民众。武昌起义后,随革命形势日益高涨,面对农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革命党却站在了农民斗争的对立面,指责他们“行为越轨”并解散农民武装,制止农民斗争。因此,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反对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斗争中,没能得到广大民众尤其是农民的支持,使自己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第三,没能建立起一个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全国革命力量的领导核心,同盟会的内部组织松懈,派系众多,在组织领导与协调各方革命力量方面缺乏足够的能力,使革命派很难形成迅速有效的统一行动。辛亥革命前革命党人的多次反清起义挫折,以及之后反对袁世凯斗争的失败,缺少一个坚强的革命政党是其重要原因。

第四,没能建立起一支强大的革命军队。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军事上的主要依靠力量是一部分会党和新军,这两部分力量均有其内在的消极因素,而革命党人始终没能建立起一支自己的具有共同革命理想和严格组织纪律的军事力量。在近代中国,没有强大的革命军队,离开武装斗争,革命就无法成功,即使革命取得初步成果也无法得到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局限源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因此辛亥革命仅只是在形式上建立了共和国,而没能从根本上改变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政治的统治基础,无法真正完成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2.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中国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以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使命,是近代中国救亡图存、民族复兴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引起了20世纪中国一次历史性巨变: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此后,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再也没能在中国建立起稳定的统治秩序。这是辛亥革命最主要的历史功绩。

第二,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辛亥革命削弱了中外反动势力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束缚和压迫,南京临时政府制定了许多保护工商业的政策和法令,促使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中国的民族工商业在辛亥革命后有了较快的发展。

第三,辛亥革命给中国人的思想带来了巨大解放,在中国广泛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中国社会的思想习惯及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革命后男子剪辫、女子放足迅速成为全国风气,男女平等、天赋人权等新观念的传播,也促使中国的开明进步的社会风俗逐渐替代封建传统的旧的陋风陋习。

辛亥革命虽然未能完成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但它无疑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带来20世纪中国进步道路上一次历史性的巨变。

六、材料分析题

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忠实的继承者,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崇高理想的最忠实继承者。近代中国江山破碎、积贫积弱、民生困苦,孙中山先生毕生追求的崇高理想就是实现国家统一、救国救民,以便“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昌盛。中国共产党人最忠实地继承了这个崇高理想,领导全国人民不断奋斗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令孙中山先生魂牵梦萦的中国现代化的理想正在逐步实现,祖国统一的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已经初步展现。

第二,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实践的最忠实继承者。孙中山先生追求民族复兴的道路是高举三民主义旗帜,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孙中山先生晚年毅然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赋予三民主义思想以新的内涵,这是他注重学习世界上的先进知识和有益思想成果希望结合中国的实际用来改造中国的新的尝试,是中国先进分子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发端。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开拓前进。

第三,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精神最忠实继承者。孙中山先生具有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有着天下为公、生命不息、奋斗不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有着为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为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为追求真理而不断开拓进取的崇高精神,这些宝贵的精神遗产为中国共产党人最忠实地继承与发扬。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甘愿为中国人民利益去奋斗和牺牲,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领导核心。

近代史纲要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作业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放弃抵抗外国侵略者的事件是()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天津条约》的签订 C .《北京条约》的签订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2 .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 A .仿效欧美政体 B .发展资本主义 C .延续反动统治 D .缓和阶级矛盾 3.1903年6月,()在上海《苏报》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批驳康有为所谓“中国之可立宪,不可革命”的谬论 A.陈天华 B.邹容 C.章炳麟 D.梁启超 4.1903年邹容写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宣传革命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思想的着作 A.《猛回头》 B.《警世钟》 C.《革命军》 D.《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5.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是( )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 6. 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主张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7.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 A.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C.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8.武昌起义前同盟会领导的影响最大的武装起义是( )

A.浙皖起义 B.萍浏醴起义 C.镇南关起义 D.黄花岗起义 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试训政纲领》 10.南京临时政府中占领导和主体地位的派别是() A .资产阶级维新派 B .资产阶级保皇派 C .资产阶级立宪派 D .资产阶级革命派 11. 辛亥革命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A.推翻了封建帝制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D.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势力 12.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的时间是()。 A、1911年10月10日 B、1912年1月1日 C、1912年2月12日 D、1912年4月1日 13.中国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指()。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14.1915年,()在云南率先举起反袁护国的旗帜,发动护国战争 A.黄兴 B.段祺瑞 C.蔡锷 D.孙中山 15.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展护国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 ) A.袁世凯指使刺杀宋教仁 B.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C.袁世凯解散国会 D.袁世凯复辟帝制 16.袁世凯为复辟帝制不惜出卖主权,与日本签订了卖国的() A.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 B.承认外蒙自治

2015《纲要》参考复习题

100期七年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重点参考题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戊戌维新运动的性质及其历史意义。 答:性质:变法维新,改革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从制度层面学习西方,实行西方君主立宪政体,发展资本主义,进而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历史意义:1)是中国近代史上国家体制改革的第一次尝试; 2)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3)是一次伟大的爱国救亡运动; 4)也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思想启蒙运动。 4、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及戊戌维新运动之间的历史关联性。 答:从事件角度阐述:洋务运动是在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下兴起的, 戊戌维新运动是在洋务运动的失败开始要求变法的。 从发展角度阐述:《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向。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从器物层次到制度层次到思想文化层次向西方学习。 5、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及结局 答: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 结局:前三个均以失败告终,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二千余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6、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的主要内容及实质 答:主要内容:1)要不要变法 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实质: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2、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局限性 答:1)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内容:以革命手段推翻清廷专制政权,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局限性:未明确提出反帝主张,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2)民权主义:“创立民国”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五章练习题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一节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和中间党派的政治主张 一、单选题 1、1928年12月在东北宣布“改易旗帜”、归顺南京国民政府的是 A. 张作霖 B. 冯玉祥 C.张学良 D. 冯国璋 2、1928年10月,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废除议会制度的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华民国约法》 C. 《军政纲领》 D.《训政纲领》 3、国民党在全国统治建立以后,急剧地膨胀起来并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的是 A. 外国资本 B. 私营资本 C. 民族资本 D.官僚资本 4、国民党在全国统治建立以后,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是 A.从金融业方面开始的 B. 从重工业方面开始的 C. 从商业方面开始的 D. 从农业方面开始的 5、邓演达在1930年8月领导成立的中间党派是 A.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B. 乡村建设派 C. 中国青年党 D. 中华职业教育社 6、1930年8月成立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的主要领导人是 A. 梁漱溟 B.邓演达 C. 黄炎培 D. 左舜生 7、1935年11月,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改组为 A. 中国青年党 B. 中华职业教育社 C. 中国国家社会党 D.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 二、多选题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任务是反对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 民族资本主义 D.官僚资本主义 2、在国民党统治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受到了 A.外国资本的压迫 B.本国官僚资本的排挤 C.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 D.军阀官僚政府的压榨 3、20世纪二三十年代,活跃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中间党派的社会基础主要是 A.民族资产阶级 B.上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 C. 买办资产阶级 D. 下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 4、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影响较大的中间党派有 A.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B.乡村建设派 C.中华职业教育社 D.中国国家社会党 三、简答题 1、国民党南京政府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 一是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南京政府建立了庞大的军队和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将广大人民置于国民党武装的严密控制和监视之下。(3分)二是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活动,国民党南京政府还大力推行保甲制度;并为了控制舆论,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还厉行文化专制主义。(3分) 2、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的基本主张。 一方面不甘心向国民党反动统治妥协,不赞成国民党当局的内外政策;另一方面又认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主张不适合中国国情,企图在反革命的国民党和革命的共产党之间另立一个新党,走另一条“复兴中国革命”的道路。(3分)在政治上主张进行“平民革命”,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建立各级平民政权;经济上主张实行土地国有,实现“耕者有其田”。(3分) 四、论述题 1、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社会经济。 国民党政府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建立的。从根本上说,国民党统治的建立,并没有使中国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而是为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进一步敞开了大门。(2分)国民党统治时期,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优势地位的,仍然是封建经济。在残酷的封建压迫和剥削下,中国农村的经济日益陷入绝境。(3分)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建立以后,官僚买办资本急剧地膨胀起来。官僚资本是中国的垄断资本,它控制了全国的经济命脉,并同外国帝国主

201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题库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30分,每题3分) 1.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是() A.日本侵略军 B.俄国侵略军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答案 2.1901年,清朝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D.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4.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这一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改革方案的是() A.洪秀全 B.杨秀清 C.洪仁玕 D.石达开 5.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中国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B.陈独秀 B.李大钊 C.陈望道 D.毛泽东 6.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孔乙己》 B.《药》 C.《狂人日记》 D.《阿Q正传》 7. 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洛川会议 8.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侵略中国的()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卢沟桥事变 9.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10. 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二、判断题(30分,每题3分.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A”,错误的在答题卡上涂“B”。) 11. 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鸦片战争后。() 12. 洋务运动是在“求强”、“求富”的口号下展开的。() 13.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地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学说的启蒙人物。() 14. 五四爱国运动揭开了中国新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序幕。()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新中国的建立。() 16.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刘少奇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17.中共中央在1937年陕北洛川会议上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18.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四国政府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19. 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 20.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考试练习题

幼儿教师《纲要》考试练习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 1、家园合作追求的最终目标是()。 A、提高家庭的教育水平 B、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 C、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D、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 2、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使之体验 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A、认识水平 B、情感体验 C、创造思维 D、审美经验 3、健康领域的活动要()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严禁以任何名义进行有损幼儿健康的比赛、表演或训练等。 A、发挥 B、结合 C、充分尊重 D、关注爱护 4、对于我国大部分的幼儿园来说,课程的整合首先应该关注的是()。 A、领域间的整合 B、领域内的整合 C、超领域的整合 D、多个领域之间的整合 5、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和行为。 A、感性认识 B、环保意识 C、人文意识 D、自然规律 6、《纲要》中对每个领域进行阐述时,“内容与要求”说明了()。 A、该领域的价值取向 B、教师该做什么、怎么做 C、该领域知识的主要特点 D、该领域教和学的主要特点 7、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和()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 A、技能训练 B、形式多样 C、人数众多 D、新颖独特 8、幼儿园应与家庭和()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A、中学 B、大学 C、社区 D、社会 9、《纲要》的基本指导思想集中反映在总则里,贯穿在整个《纲要》的各部分,但不包括()。 A、终身教育的理念C、“以知识为本”的幼儿教育 B、面向世界的科学的幼儿教育D、“以人为本”的幼儿教育 10、幼儿园工作首位是保护幼儿的生命和()。 A、促进幼儿情感和态度的发展 B、促进幼儿知识和技能的发展 C、使幼儿获得快乐 D、促进幼儿的健康 二、填空 11、游戏的发展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展的价值,二是()发展的价值.。

纲要题库-第五章(100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试题库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 1.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政权性质已发生变化,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C ) A.与旧军阀政权一致 B.资产阶级政权 C.一个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集团的政权 D.代表反动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 2.1928年底,国民党反动统治在全国的确立,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C ) A.封建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新民主主义社会 3.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集团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 A )多人。 A.31万 B.2.6万 C.5.7万 D.1万 4.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的是下列的哪个事件( A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 湘赣起义 5.下列武装起义中,哪个率先向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农村区域转移,开始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 B ) A. 湘赣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南昌起义 6.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最重要的意义是( C ) A.打响了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B.建立了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C.中共开始有了独立武装力量 D.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7.从组织上确立了党领导军队的原则,成为建设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的事件是( C ) A. 湘鄂西起义 B.古田会议 C.三湾改编 D.南昌起义 8.起义军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的起义是( B ) A. 八七会议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南昌起义 9.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应遵循什么根本原则( C ) A.农村包围城市原则 B.依靠群众进行革命 C.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D.统一战线的原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三湾改编 参考答案: 1927年9月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失败之后,在江西省永新县的三湾村,毛泽东对起义部队进行了改编。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是,将原有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在部队中建立共产党各级组织,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成立各级士兵委员会,部队内部实行民主管理。三湾改编成为建设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2、《资政新编》 参考答案: 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了《资政新编》。《资政新编》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各方面,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通篇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这一致命的弱点,决定了这个方案从一开始就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 3、过渡时期总路线 参考答案: 1953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它的实施,使中国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4、三大战役 参考答案: 从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对国民党军队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前后历时4个月零19天,共歼灭国民党军队有生力量154万余人。三大战役是决定中国命运的战略决战,它使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5、八一南昌起义 参考答案: 1927年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

纲要练习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练习题 (单选、多选、辨析) 专题一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单项选择 1.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 A )。 A.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C.君主立宪制 D.宗族家长制 2.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其核心是( C )。 A.儒家思想 B. 君主专制制度 C. 宗法家长制 D. 道家思想 3.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B )。 A. 政治控制 B. 军事侵略 C. 经济掠夺 D. 文化渗透 4.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是( C )。 A. 日本侵略军 B. 俄国侵略军 C. 英法联军 D. 八国联军 5. 外国侵略者控制中国政治的重要手段之一是( B )。 A. 赔款 B. 把持中国海关 C. 制造舆论 D. 进行宗教宣传 6.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掠夺中国领土最多的侵略者是( C )。 A. 美国 B. 英国 C. 俄国 D. 法国 7. 造成近代中国社会贫困落后和一切灾难祸害总根源的是( A )。 A. 帝国主义 B. 封建主义 C. 官僚资本主义 D. 民族资本主义 8. 在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 D )。 A.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妥协

B. 洋务派开展的“自强”、“求富”运动 C. 民族资产阶级发动的民主革命 D. 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9. 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更根本原因是( A )。 A. 社会制度的腐败 B. 军事技术的落后 C. 西方列强的强大 D. 经济力量的薄弱 10.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B )。 A.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二、多项选择 1.帝国主义列强在对中国实行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的同时,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其目的是( ABC )。 A. 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 B. 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 C. 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D. 传播西方文明 2.下列关于林则徐、魏源等倡导新思想的代表人物的评述,正确的是( ABCD )。 A. 都是地主阶级开明知识分子 B. 其思想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C. 都主张放眼世界、探索救国之路 D. 都未能完全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 3.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主要来源是( ABCD )。 A.买办 B.商人 C.地主 D.官僚 4.近代工人阶级的来源主要是( ABC )。 A.城乡破产失业的农民 B. 城市贫民 C.城乡破产失业的手工业者 D. 雇农 5.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统治近代中国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手段是( ABC )。 A. 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B.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思修题库第五章分析

第五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教材在阐述“公共生活及其特点”时指出:现代传媒手段的普及和推广,使人们可以真正做到“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20世纪末以来,信息技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正在把地球变成一个“村落”。这种现象表明人类的公共生活( B )。 A.正在变得越来越窄小 B.正在变得越来越广阔 C.正在变得难以控制 D.正在变得越来越简单 2.“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公共生活的场所和领域不断扩展,从传统的公交车、影剧院、图书馆、公园、集体宿舍等到新兴的证券交易所、人才市场等,特别是网络使人们的公共生活进一步扩展到虚拟世界。”教材这段话描述的是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特征之( A )。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活动内容的丰富性 C.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D.活动方式的虚拟性 3.“公共生活是社会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公众性生活,它能为社会全体成员所享有,不具有排他性……没有秘密可言。”教材这段话阐述的是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特征之( B )。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活动内容的公开性 C.交往对象的社会性 D.活动方式的普遍性 4.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使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交往对象不再局限于熟识的人,而是进入公共场所的任何人,因此,公共生活领域更像一个“陌生人社会”,增加了人际交往信息的不对称性和行为后果的不可预期性,从而造成了当代公共生活特征之( C )。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活动内容的新颖性 C.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D.活动方式的不确定性 5.当代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商场购物、歌厅娱乐、广场漫步、名胜游览、图书馆学习、体育馆健身、互联网冲浪,等等,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及年龄、兴趣、职业、经济条件等因素,选择和变换参与公共生活的具体方式。这就是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特征之( D )。 A.活动范围的普遍性 B.活动内容的复杂性 C.交往对象的社会性

近现代史纲要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封建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2.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D.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3.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致函英国驻华公使说:“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增加的需要,……新的贸易市场尚待进行。”l856年,法国外长指令法国驻华代办,强调“商业关系的推广”,并说:“这是一个关系至高无上权益的问题。”以上材料表明的本质问题是()。 A.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B.英法希望加强对华资本输出 C.英法在策划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D.英国决定用战争来扩大在华利益 4.中国从封建社会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产生了新的阶级,他们是()。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 B.大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C.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 5.近代中国历史上成立的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同盟会 B.兴中会 C.华兴会 D.国民党 6.清末湘军的组织形式“譬之木焉,统领如根,由根而生干、生枝、生叶,皆一气所贯通,是以口粮虽出自公款,而勇丁感营官挑选之恩,皆若受其私惠.”这种军队组织形式是()。 A.造成兵归将有,为近代军阀所承袭 B.使将不专兵,妨碍军队作战 C.便于国家直接控制、指挥军队 D.促进官兵平等,有利于提高战斗力 7.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始终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A.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 B.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 C.反帝反封建 D.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8.《资政新篇》没有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A.太平天国是农民阶级政权 B.处于紧张的战争环境 C.太平天国未能推翻清政权 D.封建势力的反对 9.《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共同点是()。 A.都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性 B.都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制度 D.都代表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10.清朝末年,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名”,或“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若中国龙旗”。这反映了()。 A.封建主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全面萎缩 C.西方列强支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 11.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 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理想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12.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有了一个短暂的“黄金时期”,这充分说明了()。 A.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B.民族工业开始同外国资本义义工业竞争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题(含答案)dl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维新派推动下实行“戊戌变法”的清帝是(C)。 A.咸丰皇帝 B.同治皇帝 C.光绪皇帝 D.宣统皇帝 2.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基本特点是(D) A.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 B.猛烈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C.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转向宣传民主共和 D.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3.近代中国首先提出“振兴中华”口号的是(D) A、康有为 B、洪秀全 C、林则徐 D、孙中山 4.“洋务运动是中国迈向近代化的开端”,对它的本质含义的理解应该是:(C)。A.它是地主阶级的改良运动 B.它促进了官僚资本的发展 C.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D.它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5.被誉为“革命军中马前卒”的(C)写了《革命军》号召人民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共和国”。 A.黄兴B.宋教仁C.邹容D.陈天华 6.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的内容有要不要(C)。 ①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②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③进行民主革命`④进行社会革命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7.在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 D )。 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妥协 B.洋务派开展的“自强”、“求富”运动 C.民族资产阶级发动的民主革命 D.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8.前三次的反围剿斗争中,红一方面军在(D)的指挥下,实行“诱敌深入,避敌主力,打其虚弱”等战术,连续粉碎了国民党的三次围剿。 A.贺龙叶挺 B.周恩来朱德 C.朱德刘伯承 D.毛泽东朱德 9.“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地有计划地尽可能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总暴动……工人阶级应时刻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上述中国共产党“八七”会议决议表明(C) A.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 B.中国共产党正式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C.中国共产党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方针 D.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基础发生了根本变化 10.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其主要精力是放在(B) A发展党的组织B发动工人运动 C解决农民问题D开展军事斗争 11.五四运动后期斗争的中心由北京转到(A) A.上海 B.南京 C.广州 D.天津 12.北伐战争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D) A.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B.北伐将士的英勇善战 C.直奉联合战线的瓦解 D.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和正确的北伐方针 13.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文章是(D)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 14.1930年5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发表署名信件,明确提出共产党应当以大部分力量甚至全副力量去发展( A )。 A.乡村工作B.城市工作C.调查工作D.土地革命 15.1935年6月,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于( A )

指导纲要试题及答案复习课程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1-01-03 20:02:23) 转载 标签: 杂谈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20分)。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颁布的。 A、1996年7月 B、1996年9月 C、2001年7月 D、2001年9月 2、幼儿园教育是()的奠基阶段。 A、基础教育 B、学校教育 C、终身教育 D、社会教育 3、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等方面的发展。 A、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 B、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 C、能力、情感、态度、知识、技能 D、情感、态度、知识、技能、能力 4、《纲要》中对每个领域进行阐述时,“指导要点”说明了()。 A、该领域的价值取向 B、教师该做什么、怎么做 C、该领域应当注意的普遍性的问题 D、该领域教和学的特点 5、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评价以()为主。 A、管理人员评价 B、教师自评 C、家长评价 D、社会评价 6、《纲要》中提到的五个领域,每个领域都可以提炼出一个关键的能力,艺术是()。 A、感受能力 B、表现能力 C、创造能力 D、思维能力 7、《纲要》的基本指导思想集中反映在总则里,贯穿在整个《纲要》的各部分,它包括()。

A、终身教育的理念 B、“以知识为本”的幼儿教育 C、面向世界的科学的幼儿教育 D、“以人为本”的幼儿教育 8、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 A、支持者 B、引导者 C、指导者 D、合作者 9、从教育角度来说,儿童绘画的真谛是()。 A、内心的表现 B、直观的表现 C、创造性的表现 D、创造性自我表现 10、能对幼儿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幼儿主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关键在于()。 A、幼儿园的条件 B、教师的素质 C、园长的领导 D、良好的课程资源 11、对幼儿发展状况评估的目的是()。 A、筛选、排队 B、教师反思性成长 C、提高保教质量 D、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 12、()是园所生存的基础,是园所发展的动力和取得成功的关键,甚至可以说是园所的灵魂。 A、生源 B、师资 C、园所文化 D、信誉 13、对于我国大部分的幼儿园来说,课程的整合首先应该关注的是()。 A、领域间的整合 B、领域内的整合 C、超领域的整合 D、多个领域之间的整合 14、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和行为。 A、感性认识 B、环保意识 C、人文意识 D、自然规律

中国近代史纲要练习题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进行的是() D. 军事侵略 下列中国近代的通商口岸中最早开放的是 B.上海 《天朝田亩制度》无法实施的根本原因是() D.违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维新派惧怕人民群众,()强调若不实行变法,下层群众将会起来造反 D.康有为 坚决打击富农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提出是以()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在土地革命问题上的主张。 C.王明 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大大前进了一步,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转折的标志是() D.八七会议 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中国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知识分子是() D.李大钊 国共合作以后,在全国反帝斗争的大潮中,影响最深、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罢工是()A.省港大罢工 1931年11月召开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地点是() D.江西省瑞金县 中国是世界上首先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以()为起点,它解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C.九一八事变 1919年11月、12月,()发表了《马克思主义》(一称《科学社会主义》)一文,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作了比较确切的阐述,与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誉为姊妹篇。 B.杨鲍安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中国()市郊柳条湖爆破铁路,制造借口向中国军队进攻,即“九?一八”事变。 沈阳 日本侵略者按照“思想战”的方针,在其占领区大力推行()教育。 A.奴化 1947年10月以后,爱国学生越来越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上,学生运动的主要口号便由“反饥饿、反内战”改为“()”了。 A.反迫害 1945年7月,同盟国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会议是() D.波茨坦会议 据不完全统计,按1937年的比价,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期间造成中国直接经济损失()多亿美元。 A.1000 在敌后军民的艰苦抗战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如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在作战中以身殉国。 B.彭雪枫

近代史纲要 上篇综述 习题及答案

上篇综述作业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 A.手工业 B.农业经济 C.工业 D.小农经济 2.19世纪初,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俄国 3.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望厦条约》B.《南京条约》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4.《南京条约》中割让的中国领土是:() A.香港岛 B.九龙 C.新界 D.台湾 5.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黄埔条约》 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 D.《瑷珲条约》 6.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中日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演变为:() A. 封建主义性质的国家 B. 半殖民地半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 C. 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 D. 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国家 8.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起点的事件是() A.英国的鸦片走私 B. 林则徐的虎门禁烟 C.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9.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D.清朝统治和汉族的矛盾 10.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是:() A.商品经济B.封建经济C.半殖民地经济D.资本主义经济 11.近代中国的历史表明,要争取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首先进行:() A.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B.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 反对封建主义压迫的斗争 D. 反对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12.在近代中国,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前提条件是:() A. 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B. 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C. 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 D. 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13.中国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 A.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 B.十九世纪六十年代 C.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D.十九世纪七十年代 14.近代中国产生的新的被压迫阶级是:() 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15.中国的资产阶级出现于:() A.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 B.十九世纪六十年代 C.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D.十九世纪七十年代 单项答案1. D 2.B 3. B 4. A 5. C 6. A 7.D 8. C 9. B 10. B 11.B 12. B 13. A 14. B 15. C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库第五章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一、单项选择题: 1、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新民主主义社会 2、1928年12月,宣布东北三省“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的是() A、张作霖 B、郭松龄 C、张学良 D、张作相 3、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南京国民党政府的性质是() A、资产阶级政权 B、小资产阶级政权 C、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 D、封建君主专制政权 4、中共八七会议召开的地点在() A、九江 B、汉口 C、武昌 D、上海 5、中共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是() A、反对右倾投降主义 B、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6、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是党领导了()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五卅运动 7、毛泽东提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重要论断是在() A、北京特别会议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古田会议 8、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的著名起义是() A、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B、赣南秋收起义 C、湘南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9、国民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将革命的重心() A、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B、由城市转移到乡村 C、由大城市转向小城市 D、由南方转向北方 10、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著作是() A、《战争和战略问题》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D、《反对本本主义》 11、中国共产党认识和把握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最终要靠() A、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马克思主义本本 C、听从共产国际的指挥 D、照搬苏联经验 12、1930年5月,毛泽东写了()一文,阐明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实事求事、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极端重要性,为中国共产党正确解决中国式的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问题奠定了思想基础。 A、《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反对本本主义》 D、《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13、中国的武装斗争的实质是() A、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B、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工人罢工 C、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学生运动 D、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商人罢市 14、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主要战略基地是() A、城市 B、农村 C、大城市 D、沿海城市 15、中共领导革命武装建立的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湘赣根据地 B、井冈山根据地 C、湘鄂西根据地 D、陕甘宁根据地 16、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改革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颁布了() A、《井冈山土地法》 B、《兴国土地法》 C、《五四指示》 D、《中国土地法大纲》 17、将以前“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的土地法是() A、《井冈山土地法》 B、《兴国土地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练习题一

练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2.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过诸多“盛世”,出现在清代的是()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之治 D.康乾盛世 3.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瑗珲条约》 4.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A.政治控制 B.军事侵略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5.1839年组织编写成《四洲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 A.林则徐 B.魏源 C.马建忠 D.郑观应 6.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A.俄国 B.日本 C.美国 D.德国 7.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的时间是() A.1851年 B.1853年 C.1856年 D.1864年 8.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A.永安建制

B.北伐失利 C.天京事变 D.洪秀全病逝 9.最早对兴办洋务的指导思想作出完整表述的人是() A.冯桂芬 B.马建忠 C.王韬 D.郑观应 10.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是() A.同文馆 B.广方言馆 C.译书局 D.译书馆 11.1898年发表《劝学篇》一文,对抗维新变法的洋务派官僚是() A.李鸿章 B.左宗棠 C.张之洞 D.刘坤一 12.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 A.《时务报》 B.《国闻报》 C.《湘报》 D.《万国公报》 13.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华革命党 D.中国国民党 14.武昌起义前夕,在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 A.湖南 B.湖北 C.广东 D.四川 1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中华民国宪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6.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孙中山在1913年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 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C.护法战争

语言学纲要 第五章

第五章 一、名词解释(20分,每词4分) 1.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 2.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相对而言,是词汇中的核心部分,具有使用上的普遍性。 3.多义词:是具有多项意义的词,这些意义互相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4.同义词:是一组声音不同而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 5.反义词:是意义相对相反的词。 二、填空题(30分,每空2分) 1.基本词汇具有(全民常用)、(稳固)、(有构词能力)三个特点。 2.(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是词义概括性的三个重要表现形式。 3.多义词有多项意义,最初的那项意义叫(本义),离开上下文人们就能知道的那项叫(中心意义)。例如“老”有“年纪大”、“经常”、“过去的”等意义,“年纪大”是(本义),其余的是(派生意义)。 4.派生词的产生方式主要有(隐喻)和(换喻)两种。 5.反义词可分(相对反义词)和(绝对反义词)两类。例如“老年”与“少年”是(相对反义词)。 三、分析题(30分) 1.分析下列词义的引申方式(5分) ①铁窗:本义是安有铁栅栏的窗户,派生义指监狱。换喻 ②天堂:某些宗教指人死后灵魂居住的快乐的地方,派生义指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隐喻 ③矛盾:本义指用于进攻和防守的两种兵器,派生义泛指对立事物互相排斥。隐喻 ④泰山:本义指山东的一座山,派生义指岳父。换喻 ⑤红领巾:本义指红色的领巾,派生义指少先队员。换喻 2.指出下列同义词的意义差别(5分) ①团结——勾结感情色彩不同,“团结”是褒义词,“勾结”是贬义词。 ②得到——受到搭配对象不同,“得到”同“认可、支持”等搭配,“受到”同“批评、批判”等搭配。 ③父亲——爸爸语体色彩不同,“父亲”具有书面语色彩,“爸爸”具有口语色彩。 ④眼红——嫉妒语体色彩不同,“眼红”具有口语色彩,“嫉妒”具有书面语色彩。 ⑤秘密——绝密词义轻重不同,“秘密”词义轻,“绝密”词义重。 3.设计不同的语言环境使下列语句消除歧义(4分,每小题2分) ①我特别喜欢煎鸡蛋。 A.你喜欢煎什么?我喜欢煎鸡蛋。 B.你最喜欢哪种食品?我最喜欢煎鸡蛋。 ②非洲语言研究成果颇丰。 A非洲学者很注意研究自己的语言,所以非洲语言研究成果颇丰。 B.非洲学者特别注意研究人类语言,所以非洲语言研究成果颇丰。 4.分析下列对话中的“言内意外”现象(6分,每小题3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配套复习题1第一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配套复习题1(附答案)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为核心。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佛教思想 2.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性事件是()。 A、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1680年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C、1789年法国大革命 D、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3.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成为殖民主义剥削的重要形式,并出现瓜分世界的狂潮。 A、商品输出 B、资本输出 C、贩卖奴隶 D、掠夺土地 4.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英《虎门条约》 C、中美《望厦条约》 D、中法《黄埔条约》 5.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其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逐步传入中国。 C、英国对华输出商品激增。 D、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 6.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A、半殖民地社会 B、半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不完全的殖民地社会 7.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 A、失业的农民 B、手工业者 C、城市贫民 D、工人阶级 8.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A、文化渗透B、经济掠夺C、军事侵略D、政治控制 9.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落后的经济制度 B、中国落后的政治制度 C、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D、统治集团的腐败 10.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的目的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