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教育公平概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教育公平概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教育公平概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教育公平概要

教育公平的理论及实践

摘要:本文通过论述国内外教育公平的理论知识显示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对教育公平有着自身的追求,进而表明教育公平的重要性。之后,论述了根据各个国家的不同国情,国内国外对于教育公平实现的具体实践。最后,总结我国对教育公平所作出的努力以及存在的缺陷,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字:国内外;教育公平;实践;措施

一、引言

社会公平历来都是崇尚民主的人们的理想和追求。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内的延伸和体现,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和途径,也是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基石。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教育的优先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更能起到基础性的推动作用一一因为不管什么问题,都要靠人来解决,而教育承担的任务正是培养人,培养建设和谐社会的高素质人才。所以,给每个人一个均等的接受教育特别是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创造尽可能均衡的接受教育的条件,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底线,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

随着人们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公平公正意识日益增强,以及较大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结构变迁加快,教育公平问题己从社会生活的边缘走向社会生活的中心,正日益成为我国社会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我国教育面临的基本矛盾是人民群众对现代化教育有着强烈的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社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独生和少生子女时代的到来,使全体人民对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更加关注。因此,教育发展的任务必须首先集中到这样两个方向上:一是努力克服一切困难,满足全体人民群众对子女“有学上”这一基本需求;二是要积极创造有利条件,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子女“有好学上”这一强烈愿望。“有学上”和“有好学上”是最重要的教育公平。我们呼唤教育公平,是因为只有确保起点公平、过程公平,才能最终实现社会公平。如果农民和城市低收入者的教育负担沉重如山,让孩子读书就像押宝,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必将难以实现。2003年10月18日,联合国主管教育权利事务的特别调查员卡塔琳娜·托马舍夫斯基(Katarina Tomasevski),在北京访问两周以后,谴责了导致许多学生家庭负债累累的学校乱收费制度。她指出,中国各学校非法和合法地收取各种费用,为许多儿童设置了一道不合理的财务障碍。如今,中国教育经费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70-3%左右,比联合国最低要求6%低得多。政府仅提供学校经费的_5 3 070,其余由学生家长承担。政府承担的比例,比其他所有实行义务教育政策的国家都低。所以,让教育公平重返时代重心,不仅是和谐社会人文关怀的题中之意,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国内教育公平理论

人类文明始于东方,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衰社会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历史上的优秀思想家们也提出了许多进步的教育公平思想,下面我们选取三个不同时代的代表加以论述。

我国公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主张凡是愿意学习并且有条件学习的人,无论出身贵贱,不论聪明愚笨,不论年龄大小,都可以而且都应该接受教育,其中蕴涵了朴素的教育公平思想。他还认为应当“因材施教”,主张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并认为实行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生有全面而又深刻地了解。例如对弟子们提出的同一问题,孔子却给予了不同的解答。有一天,子路问行:“闻斯行诸?”子日:“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行,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对此大惑不解发出疑问,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有兼人,故退之。”其大意是: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子路问孔子:“听到了某种观点就应该采取行动吗?”孔子回答到:“有父亲、兄长等长者在,怎么能不征求他们的意见就贸然采取行动呢?”后来冉有问孔子同样的问题,孔子对他说:“是啊,有了某种想法就应该付之行动。”公西华对此大惑不解,问孔子,为什么他们问同一个问题您却给他们不同的答案?孔子回答道,子路生性鲁莽,因此应该对他的行为加以约束,而冉有生性懦弱,因此应采取鼓励的办法。孔子的思想不仅对后世儒家学者和学校教育影响极大,而且至今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领导人,也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重要思想家。他在《大同书》中详细地阐述了他理想的教育制度。他认为要注意学生德、智、体、美多方面的培养,并提出“男女同权”和‘教育平等”的主张。康有为是中国十九世纪末期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的知识分子,是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先进中国人之一。

陶行知是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我国“五四”运动以后有影响、著名的进步教育家。他用“带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民族贵任感,提出了教育要为中国最大多数贫苦农民服务的思想,致力于改造旧中国的教育。他认为普及教育好像家常便饭,不能叫一部分人吃饱之后才让另一部分人去吃,通过普及教育要让中国人民养成一种积极求进的民族态度。陶行知亦称:“我们普及的教育,不是少爷教育,不是小姐教育,不是政客教育。”而是“平民教育”、“劳苦大众的教育”。普及教育体现了一种教育公平的思想,在追求公平的问且上给予后人以启示:教育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权利和义务,人人享有发展的权利。陶行知在从事新教育和平民教育运动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三、国外教育公平理论

(一)马丁·特罗大众化理论中的教育公平观①②③④

美国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学校公共政策研究生院教授马丁·特罗(Martin Trow)博士,于1970年和1971年,在《从大众向着普及高等教育的转变》(Form Mass Higher Education to Universal Access)和《高等教育的扩展与转化》(The Expansion and Transform of Higher Education)中提出了高等教

育发展阶段划分的理论,1973年6月,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DECD)于巴黎召开的“关于中等后教育的未来结构”国际会议上,他发表了另一篇论文—《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Problem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Elite to Mass Higher Education ),对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高等教育的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系统地阐述了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

本文没有过多的涉及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论和模式论,主要借鉴和引用的是特罗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中的教育公平观。近年来,特别是从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大幅度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进程很快,可以说,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将是今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特罗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中的教育公平观将对我国如何解决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公平问题提供一些借鉴。

特罗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教育公平观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内容:

1.实现高等教育机会均等

特罗在其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划分的理论中提出:当一个国家大学适龄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者的比率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Elite,也译为英才)高等教育阶段;15%-30%为大众化(Mass,常见Massfication)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化(Universal)高等教育阶段。特罗的研究还发现,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增加与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观念密切相关。在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认识不同。当入学人数极为有限时,接受高等教育普遍被认为是出身好或天赋高或者两者兼备的人的特权,而当入学率达到适龄人口的巧%时,人们开始逐渐把接受高等教育看作是实现特定需求的一种权利,意识到高等教育与人们的生活水平紧密相连,送子女入学逐渐成为生活的需要而不是上层社会和能力较强的少数人的特权;当入学率达到总人口的50%时,接受高等教育越来越被看成是一种义务。这种从特权到权利的入学观念的转变是随着选拔原则和过程的变化而变化。在精英高等教育阶段的入学机会是以出身和地位为依据,但是在后来的资产阶级民主化运动和平等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被特定的考试成绩和在中学表现出来的“英才成就”所代替;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英才标准”虽然仍为人们所普遍接受,但是教育机会均等的观念冲淡了其影响,人们试图通过各种补偿措施来减少处境不利的社会群体和阶层的入学机会的“不平等”;在普及高等教育阶段,教育机构向所有希望入学的人开放,其标准是个人是否愿意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成就平等而不是个体机会的平等。

2.促进高等教育机构之间地位平等,保证受教育者成就平等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不仅需要解决个人入学机会的均等问题,同时还必须关注不同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地位平等问题,否则高等教育机构之间差距的扩大必然带来学生实际受教育过程的不平等,进而影响整个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因为个人入学机会的均等是为了保证个人教育成就的平等。但是,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随着入学人数的增加和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个人在接受和完成高等教育之后,能否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实现升迁性社会流动?高等教育与社会结构的关系又会有什么变化?马丁·特罗认为,大众化阶段的“教育依然是提供尊贵的收入高的职业以及以前只有极少数精英才拥有的经济社会地位”,“由于大量的工人阶级青年开始进入大学,大学扩张对中上层青年生活机会的影响日益明显”。大学扩张之后,入学学生的多样化,必然引起高等教育机构的多样化。但是,在对高等教育与社会职业等级结构的关系作进一步考察之后,特罗指出,大众化是以高等教育机构的多样化和分化为前提的,而多样化高等教育机构本身却形成了

“等级结构”。处于这一结构顶层的依然是从事精英教育的大学,这一部分通常构成了一个国家的“名牌大学”。因此,与精英高等教育时代人们竞相争取大学入学机会相比,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升迁欲望强的人们竞相升入名牌大学的欲望甚于只是争取高等教育机会的竞争。个人要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的职业,在以往只要大学毕业而现在(大众化时代)却要名牌大学毕业,凭非大学的高等教育机构毕业证书往往只能获得相对地位较低的职业。这些对于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无疑是一种新的挑战。

因此,马丁·特罗指出,应把高等教育改称为中等后教育。他认为,所有的高等教育都应该是平等的,承担不同的任务、不分高低贵贱、教育经费不等,有多样化的学术标准,都是中等后教育和继续教育,都是整个社会的现代教育。

马丁·特罗的理论是建立在对二战后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高等教育的赞扬基础之上,理论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和美国色彩。他的教育公平观也是置身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定背景之下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补偿性计划和引进其他非学术标准来实现高等教育机会均等:二是通过实现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平等,为先天察赋和后天学业基础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类型和形式的高等教育,以促使他们“不均等”地发展他们的潜力。

(二)科尔曼的教育公平观

1966年霍普金斯大学的詹姆斯·科尔曼(James Coleman)受权执行“1964年民权法”,调查了4000所学校的60万学生,资助这次调查的教育部和科尔曼本人期望通过这次调查发现白人和黑人学校中教育资源的巨大不同,并根据这些数据来大规模地纠正这种不平衡。根据这次调查他写出了著名的调查报告《教育机会均等的观念》(Equality of Education Opportunity )。

在这个报告中他提出了关于不均等的五种界说:(1)以社区对学校的投入差异来界说,如每个学生的费用、校舍、图书馆、教师素质等等;(2)可以根据学校的种族构成加以界说。它是继联邦最高法院作出隔离的学校教育是一种固有的不平等的裁定之后出现的。根据这种界说,只要该体系内的学校由不同的种族构成,学校体系内就存在教育不均等现象;(3)包括学校的各种无形的特点,以及可直接归因于社区对学校投入的某些因素。这些无形的特点包括教师的德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学生在学习上的兴趣水平等等。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影响学校对学生的作用;(4)根据学校对背景相同和能力相同的个体所产生的教育结果来界说。在这一界说中,若给予个人相同的投入,教育机会均等就是结果的均等。根据这一界说,不均等可能源于学校投入和(或)种族构成上的差异及(或)上述多种无形的因素;(5)根据学校对具有不同背景和不同能力的个人产生的教育结果来界说。根据这一界说,教育机会均等是在个人投入不同的条件下获得均等的教育。这一极端形式的界说意味着,只有当少数民族、少数宗教派别与占有支配地位的民族、占有支配地位的宗教群体获得相同的教育结果(成就与态度)时,才能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科尔曼在《教育机会均等的观念》这一报告中,他认为教育公平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还详细阐述了教育机会均等观念的历史发展过程。他主要是从受教育过程的几个环节对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进行阐释的。

科尔曼认为,由于存在着差别性校外影响,机会均等只可能是一种接近,永远也不可能完全实现。这样教育机会均等的观念就演变为一种近似的机会均等观

念。这种近似性不仅是由教育投入的均等决定的,而且还是由学校的影响与校外的差别性影响的相对强度决定的。换言之,产出的均等不完全由资源投入的均等决定,还由这些资源对学生成就产生的效力决定。这就是现在的教育机会均等观念的立足点。教育机会均等观念从学校资源投入的均等演变为学校教学效果的均等,使学校的责任也发生了转变。学校的责任从公平地增加与分配它的“均等”,转变为增加学生学业成就的均等。这也正是科尔曼研究的最大贡献。

通过对教育机会均等观念的演变以及五种不均等界说的研究,科尔曼认为,教育机会均等的观念主要包含四层含义:第一,向人们提供达到某一规定水平的免费教育;第二,为所有儿童,不论社会背景如何,提供普通课程;第三,为不同社会背景的儿童提供进入同样学校的机会;第四,在同一特定地区范围内教育机会一律平等⑤⑥。

(三)胡森的教育机会均等理论

托尔斯顿·胡森(Torsten Husen)是瑞典当代著名的教育学家,对于教育机会均等问题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平等是起点、连续不断的阶段和最后的目标。他总结“教育机会均等”概念的演变过程为三个阶段,并且认为每一个阶段都有一种相应的社会哲学思想作为它的背景。

胡森则认为,分析教育机会均等这一概念,重要的不仅是要界说“平等”,还要界说“机会”。就个体而言,“平等”可以有下述三个涵义:

(1)“平等”首先是一个起点。所谓“平等”,首先是指每个人都有不受任何

歧视开始学习生涯的机会,至少是在政府所办的教育中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从遗传学的观点看,显然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但我们至少可以从理论上设想,使所有儿童从出生起都能真正地享有同样的生活条件。

(2)“平等”可以是一个中介性的阶段。换言之,“平等”这一主张还可以适用于对待。也就是说,可以考虑各种不同但都以平等为基础的方式对待每一个人—不论其人种和社会出身情况。在这方面,首先可以使每个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此外,也可以制订相应的社会政策,以确保每个人都有收入或者有最低限额的生活补助。还可以建立统一的学前教育系统或学校教育系统,以便不加歧视和没有其它限制地对所有儿童一视同仁。

(3)“平等”可以是一个总目标。教育面前机会平等可以被视为一项目标,或者被看作一组指导原则。在制订和施行教育政策时应列入一些措施,以使教育机会更加平等。

此外,胡森还提出了教育机会均等的不相容性概念。胡森认为,在同一个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中,存在着不相容性。首先,从遗传学的观点着眼,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生而有之,况且,他们出生后最初几年里,是在遗传和社会地位方面厂都有所区别的父母的抚养下成长的,所以要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是极为困难的。鉴于平等与遗传性差异之间的不相容性,胡森认为,同样地对待每一个儿童并不是平等。而真正的平等应该使每个儿童都有相同的机会得到不同方式的对待。胡森指出,正因为如此,创立个别化教育的努力就具有了现实的必要和可能。其次,胡森认为现今社会对分工要求的过高、过细及专业过强与教育机会均等,明显地形成了一种不相容性。因此,他主张教育结构应该力求统一。

四、中国教育公平建设现状分析

(一)中国教育公平建设取得的成就

1、初步建立了教育公平的法律法规体系

对于教育公平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经过多年的教育公平研究,国际上己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体系,如禁止性别歧视、年龄歧视、种族歧视、信仰歧视等的国际宣言或公约。中国在教育公平的立法方面也己经取得了显著成就。2006年6月29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案)》中建立了一系列促进义务教育公平的制度与机制。《义务教育法(修订案)》中将“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而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缩小城乡、区域间教育发展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校和非重点学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实施特殊教育的学校(班),对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和智力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①同时,为了缩小不同地区办学标准投入上的差距,国家制定“学生生均公用费用基本标准”,并要求“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低于国家标准的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②要求各级政府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特别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投入力度,强化教育交流。此外,《义务教育法(修订案)》中特殊明确要求对城市外来务工子女提供平等的教育条件。

《义务教育法(修订案)》的实施体现了中国对教育公平发展的思路。对比198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修订案)》吸收了教育理论研究发展的的新成果,并将教育公平发展摆在了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

2、采取了免费教育师范生和特岗教师政策

所谓免费教育师范生,是指报考教育部六所直属的师范大学之一后自愿接受有条件的由国家出钱的免费师范类教育的学生。这些学生入学前要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签订合同,要求他们毕业后必须回到生源地内中小学从教10年以上,并且到城镇以上的学校任职的免费教育师范生必须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教2年。而特岗教师是是中央为解决中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人员紧缺问题推行的一项政策,通过公开招聘的形式,向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县以下农村学校输送教师。免费教育师范生和特岗教师政策都是中国为解决教育师资不足,特别是农村教育师资不足问题,所出台的创新性举措,通过这些政策,既解决了一部分在校家庭困难学生的学费或就业问题,又为解决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过大问题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3、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是国家提供并予以保障的公益型事业,是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和维护教育公平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标志。从2007年开始,国家开始真正意义上免除所有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并向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和寄宿补助。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阶段,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提出义务教育发展要“优质均衡”。《规划纲要》把“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当前和今后十年教育工作的两大重点。

(二)中国教育公平建设存在的问题

1、资源配置制度仍存障碍

公平的教育资源配置制度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但是由于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加之中国地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直接导致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区域间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衡直接体现在了中国高校的空间分布密度上,东部发达地区集中了全国大部分的高校,国家重点院校基本上都集中在这个地区,而中部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则寥寥无几,更不用说比较教育质量。同时,由于中国教育国家投入方式义务教育阶段“以县为主”,高等教育则分为“省属”或教育部“直属”的模式,直接导致了有钱的地区教育经费多,教育发展快,欠发达地区甚至连国家规定最基本的教育资金保障都做不到,这更加剧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

2、阶层间享受教育权利仍有差别

在对教育公平的研究中,中国教育发展存在的区域和城乡差距一定程度上遮掩了对社会不同阶层接受教育状况问题的探讨。但随着中国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教育作为社会分层机制的凸显,不同阶层间教育机会尤其是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千差万别。其中,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在接受义务教育过程受到的不公平待遇问题尤为突出。教育本应该是避免市场竞争中部分因生理缺陷或经济、社会等原因导致在竞争中失败的弱势群体改变现状的的最重要途径,现在却因为这部分弱势群体子女在受教育过程中无法接受优质教育或受到不公平或区别对待,导致教育加剧了这部分弱势群体家庭及其子女的不利地位,甚至在社会中衍生出了“读书无用论”这种极端思想,严重阻碍了教育公平的发展。

3、地区间获得教育机会千差万别

地区之间教育发展的巨大差距是中国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直接体现。根据差异的程度,划分为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而东部沿海地区,在国家实行了改革开放以后,依托自身的地理条件,经济突飞猛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带来了巨大的教育差距,根据《2005-2006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发展报告》显示,中国按照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分为四类地区:第一梯队是中国教育发达地区,中国只有北京和上海两地,其教育发展指数高于85;第二梯队是教育相对发达地区,其中包括天津、浙江、江苏、广东、辽宁和吉林等6个省市,教育发展指数在70-85之间;第三梯队是教育发展水平一般地区,包括内蒙古、黑龙江、陕西、湖北、山东、福建、山西、湖南、河北、四川、新疆、宁夏、江西、重庆、河南、安徽和海南等17个省区市,教育发展指数在60-70之间;最后一个梯队是教育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地区,有贵州、广西、甘肃、青海、云南和西藏等6个省区,教育发展指数在60以下。

除了教育资源投入和分配上的巨大差异,同一所高校不同地区之间高考录取分数线差异明显,这本来是考虑到中国教育发展水平地区间差距较大所采取的补偿性政策,却因为中国教育资源,尤其是高等教育资源的严重不足,使得“高等教育市场”由买方市场变为卖方市场,各高校自己制定在各地区的招生比例和名额,导致部分考生利用地区间高考录取分数线和录取率的差异,通过转学或迁移户口等办法到高考录取率高、分数较低的地区参加高考,形成“高考移民”,钻了政策的空子,严重影响了其他受教育者获得平等教育机会的权利。

五、国外教育公平实践

(一)通过立法与执法,用法制手段保障教育公平的推进国际社会机构和许多国家通过各种法律法规,保障儿童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体现出义务教育阶段以促进教育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人权宣言》第26条提出,人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并且基础教育是义务的和免费的。联合国又在1960年通过了《反教育歧视公约》,以促进社会不同群体都能够享有更广泛的教育公平。这一理念在1989年联合国大会上批准、并由各成员国首脑签署的《儿童权利公约》中得到强化和扩展。该公约规定:“所有儿童接受免费的义务的小学教育;有接受不同形式的中学教育的机会;能够得到教育与职业信息方面的指导。"1990年3月,在泰国宗迪恩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上,来自155个国家的代表共同形成了一项以满足基本学习需求为主旨的普及小学教育和减少文盲的全民教育行动计划。会议通过的《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和《满足基本学习需要的行动纲领》,提出了积极消除性别、民族和地区差别,普及儿童基础教育、成人扫盲教育的目标。措施及具体计划。

“世界全民教育大会”以后,全民教育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以后历次国际教育大会和其它国际与地区范围的会议,都在重申全民教育目标的承诺,决定将实现有质量保障的全民教育作为2015年拟实现的更高水平的教育公平目标。这些法律和法规强调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权,国际社会和各国有义务保障公民享受教育的平等权益。

(二)关注弱势群体,实施教育补偿政策

教育补偿一直是许多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教育公平政策。教育补偿政策是通过教育机会、教育资源的再分配,改变贫困家庭、弱势群体的生存机遇,将教育资源向弱势地区、弱势学校和弱势群体倾斜,以促进贫困阶层和弱势群体向上流动,通过教育资源补偿促进教育的公平。

美国的“农村教育成就项目”。2000年12月,克林顿政府为解决农村社区中小学教育质量低迷、机会不均等的严峻现实,在1965年国会通过的《初等和中等教育法》提出的“为教育低收人家庭的儿童给地方教育机构提供财政援助”条款基础上,签署通过了“农村教育成就项目”02002年1月,布什总统对农村教育成就项目进行了重新授权,力图通过专项拨款实现其对农村学区教育发展的影响和教育政策的引导,为农村社区教育机会均等提供更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法律保障。这一项目为解决美国农村学区教育公共拨款中存在的特殊问题,改善农村社区的教育条件和质量,提高学生学业成绩,推动农村社区教育机会均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印度,《宪法》第46条规定:“国家应特别注意增进人群中弱势群体的教育与经济利益并应保护他们不受社会之不公正待遇与一切形式之剥削。”为此,在教育相对落后地区的中小学校实行免费教育、免费服装、免费午餐及免费教科书计划,大规模开展非正规教育,保留优惠政策,实行各种奖助学金计划等推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日本于1956年制定了《关于国家援助就学困难儿童和学生的就学奖励的法律》,规定由国家在预算范围内援助因经济缘故而就学困难的儿童和学生,并同时制定了《关于国家援助就学困难儿童和学生的就学奖励的法律实行令》和《关于国家援助就学困难儿童和学生的就学奖励的法律实行规则》,具体保障该法律的实施。韩国实施“先农村,后城市”的免费义务教育推进战略:先从低年级逐渐向高年

级发展;先从海岛、渔村、农村等边远贫困地区逐渐向城市发展;先从中、小城市逐渐向大城市发展。义务教育的经费完全由国家财政支付,国家教育财政的90%用于基础教育,优先把资金投入到困难地区,保证弱势人群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为解决中小学学校间出现的办学条件不均、升学考试竞争激烈等问题,韩国政府推出了教育“平准化”政策:即坚持中小学教育质量在达标、均衡基础上的统一要求,对教育资源配置,如师资力量、实验设备调拨由国家统一安排。这一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韩国初中的入学竞争和择校难题,防止了教育分化。(三)倡导“有质量的教育”,兼顾公平与效率协调发展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召开题为“有质量的教育”的教育部长圆桌会议,141个成员国代表达成共识,发布了《教育部长圆桌会议关于“有质量的教育”的公报》。公报指出,“教育的质量对于公正、平等和生活质量都是极其重要的”。低劣的教育质量不仅将损害以教育为杠杆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努力,而且“世界上任何地方教育质量的低劣对整个人类来说都是不利的”;“教育正成为众多手段中一种能够在和平、平等和民主实践基础上建设社会的手段”,因此国际社会要“制定出在面临不同挑战的各成员国内实现基础教育标准和‘有质量的教育’战略”。会议对‘‘教育质量”的含义达成了四点共识:(1)知识:所有学习者应达到的基本的认知水平,包括写字、算术、核心学科的知识;(2)价值:团结、性别平等、容忍、相互理解、尊重人权、非暴力、尊重人的生命和尊严;(3)技能和能力:掌握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实践、如何进行团队工作的能力,掌握共同生活、与不同人的交往、学会如何学习的能力;(4)行为:将所学的东西加以运用。建设“有质量的教育”,基础教育的发展态势就是实行优质教育,特别是在基础教育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的基础上,防止出现教育素质平庸化的现象。

推进“有质量的教育”,要求从学生、教师、学校三个层面设计,建立和完善国家与政府对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跟踪、监测、评估体系,实现学生、教师、学校三方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有质量的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关注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培养健全人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质量的教育”,从关注教育公平的宏观发展转向了微观层面—教育过程的公平。当前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正在这方面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改革与探索。

(四)提高教师的执教专业能力,激活教育公平的智力资源教师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智力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科学合理地配置教师,激活教师智力资源。为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通过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作为推进教育过程公平的重要举措。

英国1972年发表了《詹姆斯报告》,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教师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计划,即著名的“师资培训三段法”。该方法把师资培训分为由个人高等教育、职前教育专业训练和在职进修三个阶段构成的统一体。英国师范教育体系出现了两个显著变化:其一,1975年撤消了“地区师资培训组织”,使师范院校成为“公共”部分高等教育机构;其二,师范教育由定向和非定向相结合转变为非定向体制。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英国基本上已不存在独立的培养师资的专门机构,师范教育是作为一个专业合并于综合体系中。

1974年,联邦德国各州经协商通过了一份《报告和建议》。该文件要求各州师范教育都遵循统一的规定培养教师,即凡担任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第一阶段的教师必须是3年制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中等教育第二阶段的教师必须是4年制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师范院校学生毕业时应参加国家统一考试,参加工作后应有

18个月的见习期;见习期满后还应参加国家第二次考试,考试合格者才能正式获得教师资格。

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相继出台了《国家处于危急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等教育改革报告或文献,对美国现有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教学质量提出了批评。2004年以来,联邦教育部及各州开始了一系列以培养合格教师、提高教师质量为目的的教师教育计划。2006年8月,美国联邦教育部批准了31项拨款用于招募、培训新教师和保持在职的高素质教师。首先,提出了评价教师质量的操作标准。2004年4月,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发表了“教师质量的系列报告”。其中第一份报告《教师质量是教育的基础》,对教师质量与学生学业成就水平的相互关系做出了界定。其次,注重在“教学实践”中培养教师。例如,美国《科学教师培养标准》专门开辟“专业实践篇”,强调:“当教师开始一个基于普通知识的实践,并应用他们所学知识使其实践变得有效时,教学才能成为一门专业。”

1988年,法国政府提出了新的提高教师经济地位、吸引大学毕业生当教师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1)重点提高那些教学质量高的学校教师的工资;(2)优先提高在规定课时之外又加班工作的教师的工资;(3)根据工资指数,给所有教师提高工资,把教师的工资和退休金提高25% ; ( 4 )采取补贴或奖金形式给那些下班后留下辅导学生的教师发奖金。许多国家通过提高教师的执教专业能力,在保证机会均等的基础上积极落实教育过程公平,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受到关注与帮助,从而提高教育的效率。

六、结论

上千年来,人类社会对教育实践的探索从没有停歇,教育发展的好不好、公不公平,直接影响着个人、家庭、社会、甚至整个人类的发展和繁荣。教育公平问题,作为人类社会现代教育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的重要课题,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人们开始意识到,通过接受教育,先天不利的群体及他们的子女改变个人和家庭命运,更可以防止这种不利转移到他们下一代的身上,但是如果教育不公平现象严重,通过接受教育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少,经济将会缺乏发展的动力,社会也会出现严重的不稳定。

中国教育公平的制度现状是喜忧参半的。虽然阻碍教育公平继续发展的壁垒很多,但是只要严格按照社会公平正义的理论原则指导下,逐渐的优化和改善教育资源的调配模式,修订旧有制度中不适合现今教育公平发展的规章制度,拓宽教育发展的途径和手段,形成民众支持、社会参与、政府配合的巨大合力,积极地对待和处理出现的教育不公平现象,那么教育的公平和整个社会公平正义必将实现。

参考文献

①陈兴明.特罗的大众化理论中的教育公平观及启示明.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 C6): 146-149.

②Martin Trow. Problem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Elite to Mass Higher Education. Conference on Future Structure of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Paris 26th-29th June 1973.

③Martin Trow.Elite and Mass Higher Education:American Model and European Realities.Contribution to the Conference on Research into Higher Education: Processes and Structure. June 12-16. 1978. Dalaro Sweden.

④Martin Trow.The Expans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 No. 1.1972.

⑤[美国]詹姆斯·科尔曼.教育机会均等的观念.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L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9: 177-192.

⑥朱家存.教育平等:科尔曼的研究及其给我们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3. 30

(12):"23-25.

⑦教育部.200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教育报,2005-7-28(2).

⑧教育部.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教育报,2000--5-30 (2).

促进教育公平政策.doc

促进教育公平政策 从努力学习到顺利入学,这是一个孩子的期望; 从随处选择学校到就近上学,这是一个家庭的期望; 从“无课教学”到“学会教学”,这是一个国家的期望。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公平已经成为推动中国教育发展的主旋律。随着一系列惠民政策的推行,每个孩子都能“负担得起上学”的理想已经逐渐成为现实,而“上学”的希望也不再遥远。了 资助有困难的学生:让教育的阳光温暖每个孩子 当我四个月前出生时,我的父亲因病去世,我的母亲再婚,我独自生活的祖父母长期生病...出于这些原因,李媛媛,一个住在河北省蔚县的17岁男孩,从小就饱受着学习的艰辛 “没有国家资助,我无法想象我的未来生活。” 自2004年秋季学期以来,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李媛媛不需要支付学费和杂费,书本费、住宿费也免除。 从那时起,“教育公平”这四个字就在这颗脆弱的心中扎根了防止儿童因贫困而辍学是党中央、国务院促进教育公平的庄严承诺。为了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能力上学”,中国加快建立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在义务教育方面,自2001年以来,中央政府已安排资金向农村

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2004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开始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经济困难学生的杂费和书本费,并补贴寄宿制学生的生活费...目前,免费义务教育已经覆盖了中国1.6亿城乡义务教育学生。 在中等职业教育方面,中国已初步建立了以国家助学金为基础的资助体系,辅之以学生实习+勤工俭学、校内奖学金和学费减免。每年有1600万来自中等职业学校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获得资助,占在校学生总数的90% = 2%。 在公立高等教育方面,中国建立了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财政贴息)、勤工俭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相结合的资助体系。每年有400万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资助的高等院校就读,占20% 。 多年来,为了保障贫困地区学生的受教育权,党和政府加大了投入,采取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东西部对口支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殊岗位计划等措施。,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水平,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 曾几何时,“无课教学”只是一个中华民族无法实现的美丽梦想;如今,中国的每个孩子都能平等地上学 发展国民教育:让教育的阳光普照全中国 ”第一堂课只是教孩子们识字对话!”回顾30多年前的教学生

英国学校增值性评价模式对推进我国教育公平的启示

英国学校增值性评价模式对推进我国教育公平的启示 摘要:教育公平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实现教育公平对促进我国教育发展、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传统单一的学校评价指标片面追求统一的标准,不利于推进教育公平,英国的学校增值性评价模式对推动我国教育公平的启示有:明确影响因素,推进教育机会公平;关注教育过程,推进教育过程公平;促进学校均衡发展,推进教育结果公平。 关键词:增值性评价;教育公平;学校评价;多元模型 一、引言 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这里所说的“合理”是指要符合社会的整体发展需要,符合社会成员的个体发展需要,并从两者的辨证关系出发来统一配置教育资源。教育公平是教育发展过程中一个关键性问题,它不仅是教育发展的一个具体指标,更在深层次上集中体现了教育的基本目标和根本宗旨。“十一五”期间,我国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所追求的重要目标。教育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教育起点公平主要是指学生入学要做到有教无类;教育过程公平即要给每个学生提供同样的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实现教育起点公平与教育过程公平的目的是为了最后达到教育结果公平。一直以来,教育领域都将工作的重心放在教育起点公平与教育过程公平两个阶段上,最后通过监控与评价教育结果来考察教育公平的实现情况。 目前,对教育结果的评价通常使用“及格率”、“达标率”、“升学率”等指标。这种终结性的评价方法在评价目的上偏重于选拔功能和鉴定功能,忽视了教育结果对驾驭教育起点公平和教育过程公平的作用。此外,这种评价方法在现实中的使用也导致了许多教育问题的出现。具体表现为:有些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而将工作重心从提高教育质量转为抢夺优秀生源;有些学校由于生源不好导致教师自暴自弃,丧失工作热情,对学生的教育敷衍了事;有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只关注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忽视了那些成绩中等和成绩不良的学生,不利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面对客观存在的生源差异、教育资源投入差异等问题,只看教育结果的评价方法,其本质是将教育公平看作结果上的绝对平等,这是有失偏颇且无法实现的。教育结果公平,是指要使所有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也就是我们一贯倡导的人尽其才。教育结果公平不是让所有学生最后都有相同的发展类型和发展水平,而是要使每个学生都达到他们应该达到的水平,最大限度地取得学业成功。英国特色学校促进会提出:“好的教育能教人变好,好的教学能改变人的生活。教育好一个孩子,你就给了他一个机会。教育不好,他可能一生都得不到一个机会。”新加坡教育部长最近在“让每个孩子都成功”的报告中提出:“学校领导和教师应当期待学生的某项潜能得到激发,同时应想尽办法让能力不同的儿童都取得进步。”这些都有助于引起我们对教育结果公平的关注。

论教育公平实现途径

论教育公平实现途径 何应兰 [内容摘要] 教育公平是最重要的社会公平。我国的学校教育仍然客观存在着城乡差距、地区差异、校际差异等现象,给教育资源的公平消费带来了诸多不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进一步加大公共教育资源的倾斜力度,扩大优势教育资源,加快教育教学改革,合理调整教育结构,加大继续教育的力度,有利于教育公平消费的实现。 [关键词] 教育公平精神文化消费公共教育资源消费 教育消费属于精神文化消费,广义的教育消费既包括居民个人的教育支出,又包括政府教育支出。狭义的教育消费是指居民个人对教育服务和产品消费的支出。本文所讨论的教育公平消费问题是就广义而言。 所谓教育公平指的是,“每一个社会成员无论其种族、性别、智力、宗教信仰、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如何不同,其在自然、社会或文化的不利条件都可以通过教育消费得到补偿,都可以拥有教育消费的机会和权利。”笔者认为,教育公平消费是指社会成员接收教育消费的权利平等和机会均等,而不是追求教育消费结果的均等。 一、实现教育公平消费的意义与价值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于1954年提出了公共产品理论。这一理论依据产品和服务在消费时是否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将全部产品和服务分为私人产品、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三大类。按照公共产品理论,我们可以认为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一方面教育服务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在既定的教育服务机会下,一个人接受服务就减少了他人消费教育资源的机会,或者在既定的教育投入下,增加一个教育消费的边际成本为正;另一方面,教育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排他性,

教育消费的非整体性使其在技术上易于分割,可以将一部分人排斥在外,但排除社会成本过高,因为教育不仅使教育消费者受益,而且还有巨大的正的外部效益。因此,教育消费不是在消费上具有完全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私人产品,也不是在消费上完全不具备排他性和竞争性的公共产品,属于准公共产品。而对于准公共产品的分配,不仅要遵循经济规律,而且要考虑其社会意义与价值,兼顾效益与公平。 教育传承文明,教育改变命运。教育的作用和地位在现代社会显得日益重要。教育具有发展人的潜能,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品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现代经济学也已经证明人力资本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现代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成就就是人力资本存量的增长”,“人口质量和知识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未来的前景。”于是,促进教育公平、保障每个公民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显得日益重要。2007年3月8日,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在接收新华网专访时就指出:“‘教育公平’是最大的社会公平。”渴望接受教育,期待平等、公平地进行教育消费早已成为公民的共同心愿。政府部门、学校组织和社会各界群策群力,团结一致,依法推进教育公平消费有着十分重大的政治和社会意义。 (一)实现教育公平消费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根本要求,发扬人民民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大势所趋,也是人民所需,无论是发扬人民民主,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需要保证教育公平,因为和谐社会、民主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公平、公正,是机会均等。反映在教育问题上,就是人人都可以获得平等、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就是要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在教育产业化和教育消费高潮迭起的不争事实面前,就是要追求教育公平消费,追求对教育资源的公平利用。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也曾于2006年撰文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前提、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二)实现教育公平消费是促进西部大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备条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政府做出的两项重大决策,它对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推进广大农村的发展,促进东西部共同繁荣、城乡共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无论是实施西部大开发,还是新农村建设,都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西部和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西部大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在于

解决校内教育公平问题之我见

解决校内教育公平问题之我见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不公平现象也越来越突出。本文通过校 内教育不公平问题的探讨,意在各学校对校内教育公平问题引起重视,探索解决 办法,达到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教育公平;校内教育公平;评级体制;竞争机制;资源配置 作者简介:李缅心,任教于云南省腾冲县第一中学。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基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体系。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由1949年的1.5%上升到79.2%;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显著改善了新增劳动力的结构和素质;高等教育规模跃居世界首位,毛 入学率达到24.2%,进入大众化阶段;国民受教育程度显著提升,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 年限从1949年的1.6年提高到8.7 年。教育发展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提高了 全民族的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与人 民群众的要求和期待还不适应,特别是教育公平问题还很突出。据官方2009年的一项调查 显示,56.5%的人认为生活中存在教育不公平的问题,据2009年的另一项调查显示,仅有11.2%的人认为教育公平,换句话说就是有88.8%的人认为教育存在不公平。当前,人们对教 育公平最强烈的反应,就是在接受教育尤其是优质教育的机会不平等,接受教育的程度和质 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以及不同社会群体 之间,甚至存在于学校内部和班级之间。由于教育公平问题是一个较大课题,也是人民群众 普遍关注的热点民生问题,国家及有关部门非常重视并正在极力解决,在此笔者仅从校内教 育公平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寻求一些解决办法。 教育公平不是新名词,首先提出教育公平的思想是古希腊的大思想家柏拉图,亚里士多 德则首先提出通过法律保证自由公民的教育权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就 提出“有教无类”的朴素教育民主思想,教育公平的理念可以说源远流长。那什么是教育公平呢?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教育公 平可以概括为三句话: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 近年来由于教育从起点就存在不公平现象,致使“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一句话成为社会广 泛流传的“经典”话语,其实我们谁也说不清楚“起跑线”究竟划在哪里。社会上以致出现“起跑 焦虑”、“起跑恐慌”,接下来择校之风自然而然迅速刮起,并愈演愈烈。2011年5月19日凤 凰网摘自《湖南日报》一则消息《择校费7万起跳,教育公平何处安身》,有媒体报道称, 一连三日的广州市幼儿园、小学招生报名正在进行,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昼夜排队。今年,广 州多所名牌小学择校费以7万元人民币“起跳”。华师附小更亮出了16万元的天价。难怪不少 家长感叹:孩子入学、入园,考的是家长的毅力和钱包。 择校风的盛行,进而引发择班风,择师风,甚至出现择同桌风。进了名校,又要选择名班、名师,弄得学校和家长都苦不堪言。家长的愿望情有可言,无可厚非,追根溯源是教育 资源配置失衡造成的,教育资源失衡引发教育不公平问题的出现,当然解决教育公平问题是 一项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从经济社会统筹、教育投入、资源配置、政策制度当中去寻 求解决办法,但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作为学校在内部解决本校教育不 公平问题,通过学校的努力是可以做到的。笔者从教将近三十年,任教学校是一所县级一中,是省级重点中学之一,多年来对教育不公平引发的择校风感触颇深,比如,学生班级分配不 公平,又优等班,差等班之分;教师资源分配不公平;学校、教师的评价制度不公平。教育 领域的不公平已引起社会和国家的关注和重视,但同一个校园内的教育不公平问题却很少有 人去探究,同一个校园内的教育不公平问题都得不到重视和解决,又如何去解决整个教育不 公平的难题,为此笔者用了很长时间潜心剖析,有所心得,仅供参考。 到底是哪些因素影响到学校内部的教育公平呢? 教育评价单一的影响 对于教育质量的评价仅从分数的高低和考取高一级学校的人数来衡量,以致学校只好采 取集中好的教学资源突出重点来维持学校的声誉,由此造成保一部分,顾一部分,舍一部分,

全面倡导教育公平深入推进教育均衡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准确把握四个关系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 自2008年启动省区域教育现代化县(市)创建以来,XX市瞄准创建目标,强化关键措施,狠抓全面推进,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打造师资队伍等11个方面已经达到或基本达到教育现代化的标准。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准确把握并妥善处理好理念与实践、内涵与外延、均衡与优质、传统与现代等四个方面的关系,才能保证教育现代化创建的方向不发生偏移,确保教育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一、准确把握理念与实践的关系,坚持理念先行 教育理念支配着人们的教育行为,决定着人们的教育实践,教育理念是否现代化是教育是否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通过组织学习、教育培训、外出考察等方法,引导大家把科学发展观运用到发展教育事业上来,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指导教育现代化实践。 1.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教育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现代化。我市各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实践中努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一是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各学校树立了“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将办学方向定位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管理目标着眼于学生的成人成才,教育教学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增长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二是坚持为了学生的一切。广大教师树立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铺路”的育人理念,通过安全教育周、文化活动月、校园艺术节、小记者采访团等载体,使学生真正做到思想上自强、学习上自主、心理上自信、行动上自律,

浅论教育公平与教育均衡的现状及实现教育公平的实践探索4200字

浅论教育公平与教育均衡的现状及实现教育公平的实践探索4200字 摘要:本文主要是分为六部分,开头,回顾教育公平发展的历史,我国教育的目前的突出问题,产生教育不均衡的原因,在实际中的探索以及解决措施,结尾。那么本文主要是通过举例分析,以及运用理论分析,和引用一些事实论据来阐述论证观点的。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我国教育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择校热”作为切入点,来具体分析和阐释教育不均衡的深层次原因,并根据自己的分析和总结,提出一些破解教育不均衡热点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毕业 关键词:教育公平;教育不均衡;择校热 教育公平与教育均衡是当今中国教育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政府制定教育政策的重要依据。那么什么是教育公平呢?顾名思义:“公”字意为公平?p公正;“平”字意为不倾斜?p均等?p公平。“简单来讲,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1]那么,在实际的现实中,我国的教育公平推进得如何,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什么?我们又应该如何进行破解呢?针对此论题,我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也作出了相关如下的浅显的分析,以此来给从事教育发展的相关人士以及参与教育的当事人一些借鉴。 1 回顾教育公平发展的历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对于教育公平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比如从封建社会所提倡宣扬的学在官府,有书即为学,只有身为贵族的人可以读书?p受教育,普通的百姓没有机会读书。到后来的德国的马丁?路德金所提倡的全民“强迫教育”,实际上也就是全民义务教育的最初形态。从是否有书读,我们可以认为对于受教育的机会平等,就是教育公平。特别是对于西方教育的发展过程也是如此,普通的民众只能接受初级学校的教育,对于中高级学校的教育是不可能接受的。而受等级制观念的影响,欧洲的贵族阶层就可以接受中高级学校的教育。那么我们可以说,消灭等级制也可以认为是教育公平。再比如从西方教育史上来进行分析,欧洲中世纪教学的内容更多是偏重于文科类的艺术及天文类科目。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增加了理化科目的学习,使得人们对于自主选择教学内容有了更大的自主权,有了更加公平的倾向。对于教育公平最大的贡献要数学制的改变,从单轨制到双轨制,最终到分支制的融合,从而使得大多数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教育,得到满意的结果,而不是少数人获得利益。那么回顾教育历史的发展,根据以上的分析,以上几个方面主要是从起点公平?p过程公平?p以及结果公平上来进行探讨,同时教育公平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我国的教育发展也是秉承此规律,特别是解放后的几十年间,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 我国教育的目前的突出问题 当然任何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发现问题,出现矛盾。那么综合近20年来的教育发展,并结合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教育不均衡的问题,也就催生出了“择校热”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出现,看似简单,但是仔细分析,却是一个深层次的问题。看似偶然,却是教育事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结果,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下面就有一个某地的公立中学,这个学校是属于定点吸纳外来人口子弟的学校。“这个校长是这样说的:‘招生对我们而言不是人数的问题,主要是生源的问题……我们这个地段也有不少高档住宅区,这些家庭的孩子都在我们市最好的小学读书。一给我地段生名单,170几个人里面有130―150几个都是本地最一流的小学,这些家长的眼光和起点就已经高了,那他到选择中

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备课讲稿

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前言: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3月5日上午,倍受关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隆重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要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必须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完善相关制度的顶层设计;必须坚持保基本、补短板,着力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必须解放思想、更新教育理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h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为新时代中国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国务院贯彻落实党中央教育方针的有力举措,定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优秀的人力资源支撑。 关键词一:【教师队伍建设】要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今年年初,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这是十九大之后中央下发的第一份新时代教育事

业发展的文件,是一个开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文件,是开启新征程的文件。这个文件系统回答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都作出了系统部署,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贯彻落实这个文件就是要办六件事,一“提”,二“改”,三“育”,四“用”,五“保”,六“尊”。 一“提”,提高地位,提高待遇。提高地位首先是明确教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是一支不可小视、无可替代的重要力量;第二点要明确教师的职责,他们承担的是国家使命,是教育公共服务的职责,这是一个光荣的使命;第三就是要明确公办中小学教师国家公职人员的法律地位,这是一个重要的制度安排、制度创新。提高待遇,就是要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健全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要确保中小学教师的工资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要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还要落实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教师的补贴政策。另外就是要加强督导,确保这些政策真正落实到教师的心里面,让他们的脸上能充满笑容。 二“改”,就是要改革教师编制配备制度,要按照合理科学的师生比配备教师队伍,改革教师准入和离职制度,提高教师入职的学历等等。我们要实行教师振兴行动计划,改

教育公平案例

参与式教学方式中的教育公平案例 小草坝中学钟明 背景: 经过这几年中英西南项目的实施,教育的公平已经深入我们教师的教学活动当中,许多学生在上课时,已经感受到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与以往的不同。过去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会特别注意班级中男女生各自的群体特征、能力特长和行为方式,所以无论是在教学设计上,还是在课堂上的练习和提问时,都会刻意的注意男生和女生的差别:男生好动,女生好静。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强调实际操作和注重团队合作的学科,就需要男生和女生都参与到其中,而利用参与式教学方式就可以很好的解决男女生性别差异的公平问题,这样即可以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又能在教学中使男女生性别差异得到淡化。以下是我在实际上课中使用参与式教学方式让男生和女生都参与到教学的活动中,使男生和女生可以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学习,而不做特别对待设计。 案例介绍: 我在上七年级第一单元《信息与信息技术》的第一课《信息及其特征》中关于信息的基本特征内容时,根据参与式教学的方式,先让学生做这样一个游戏: 游戏的名字叫:一个人说话 游戏参与者有:一名老师,4名男生和4名女生 游戏规则:老师在课堂上选择4名男生和4名女生,然后让他们

背向讲台坐成一列,男女生分别岔开坐,老师拿出一张空白的纸,在上面写上一种动物的名字,将这张写有动物名字的纸,拿给坐在最前面的第一位学生看,这名学生看完后,只能用身体语言,告诉第二位同学,但不能说话,第二位同学只能靠看第一位同学的身体语言,猜测他说的是什么动物后,然后继续用同样的方式向下位同学进行传递,直到传递到第八位同学,由第八位同学猜出老师所给出的动物名字并说出,告诉老师他(她)知道老师写在纸上的动物名字。在游戏的过程中,只有参加游戏的第八位学生可以在最后说话,而其他参加或未参加的同学都不能说话,如果违反,就要受到惩罚:表演一个节目。 我在做游戏时,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非常踊跃的参加,整个课堂教学很活跃,我最终选择了两组学生分别进行游戏,游戏的结果是一组最后一名学生猜对了我写的动物名字,而另一组却猜错了。 做完游戏后,我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发言说出信息的基本特征,在这过程中,男生们能很快的总结出信息的一些的特征,比如说:信息可传递,信息需要载体,信息的载体可以改变等;而女生们则经过思考后也同样可以总结出一些特征,比如说:信息有正确和错误的特征,信息还有完整与不完整的特征,信息还有的可共享的特征等。 案例分析: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参与式教学方法即可以活跃了课堂,又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做到

浅谈教育公平的文献综述

浅谈教育公平的文献综述 姓名:李丞浩学号:133160235 摘要:公平是人类始终追求的目标,而教育公平是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随着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教育公平问题也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教育公平是我国目前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问题在教育领域的折射和反映,也是公平价值观念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和延伸,教育的不公平是最大的社会不公平。 关键字:教育公平;对策;原因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主要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方面。教育公平的基本内容就是实现教育利益分配的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之本。关于教育公平我国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定义。教育不公平问题在我国当前社会中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因此,全面理解教育公平有重大的意义。 一、关于教育公平内涵的研究 (一)伦理学视角。从伦理学视角来看,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在伦理学上,公平更多地被理解为公正、正义。教育公平的内涵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第二层次是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第三层次是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而通常,这三个层次被概括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从伦理学来看,教育的不公平是最大的社会不公平,因为教育的不公平不仅影响人的一生,而且影响世代人的平等发展。 (二)经济学视角。我国近十年关于教育公平的讨论是从经济领域“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命题切人的。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教育公平是与教育效率相关的概念。从经济学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来看,教育公平本质是教育平等与教育效率的动态平衡,教育公平的核心价值是平等与效率。 (三)法学视角。从法学角度看,教育公平就是受教育权利的普遍化问题,是一个基本人权问题。受教育权利的发展经历了从平等到不平等,又趋于平等的演变过程,由一种少数人的特权转化为普遍的公民权利并受到法律的肯定和保护是现代社会才出现的现象。目前,受教育已经从自然权利发展为法律权利从不平等的特权发展为普遍的乎权从义务性规范发展成为以权利为本位的,权利与义务统一的法律规范从个人权利发展成为民族的、国家的乃至全人类的共同权利。 (四)社会学视角。基于这一视角的研究,主要从社会学中关于社会分层的观点,探讨社会分层(包括经济分层与文化分层)与教育获得之间的关系,认为阶层差距也成为除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性别差距之外影响教育公平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想改变教育不公平现状,除了进行教育改革,更为重要的是要进行彻底的社会改革,从根源上来改变产生教育不平等的社会制度本身。 (五)法理学视角。 当我们从法理学的视角看待教育公平问题时,教育公平不仅指教育主体在教育活动中对每一个教育对象的公平和对教育对象评价的公平,它还是一种在“比例平等”原则支配下的有关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获得平等待遇的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法律制度。 二、关于教育公平特点的研究 (一)原则性。从教育公平的实现过程看,教育公平要体现平等原则、补偿原则和差异原则。教育资源配置的平等原则包括受教育权平等和教育机会平等两个方面,该原则强调教育起点

教育科学研究中的问题

教育科学研究中的问题 —教育公平性问题The problems in the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Education fairness problem 摘要:教育的公平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焦点问题,关系着全国绝大部分的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国家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着人心向背。如果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能力将受到极大的损害。对于教育公平的问题,很多学者有着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提出了很多独特的见解和解决方式。这里,我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一个分析。结合各方面情况及教育公平现状,呼吁全社会关注教育公平问题,以此来加强社会对教育公平问题的重视,有助于缓解教育不公平问题。 Abstract: the fairness of education has been the focus of Chinese socie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ational most of the vital interests of the masse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region, with swift and relationship. If you can't get reasonable solution, our ability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will be a great damage. For education fair question, many scholars has a multi-angle and multi-level study, put forward many unique insights and solutions. Here, I tried on the issue from different angles to analyze a. Combined with the various aspects situation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ducation fairness, calling for the whole

全面倡导教育公平深入推进教育均衡

准确把握四个关系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自2008年启动省区域教育现代化县(市)创建以来,XX市瞄准创建目标,强化关键措施,狠抓全面推进,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打造师资队伍等11个方面已经达到或基本达到教育现代化的标准。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准确把握并妥善处理好理念与实践、内涵与外延、均衡与优质、传统与现代等四个方面的关系,才能保证教育现代化创建的方向不发生偏移,确保教育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 一、准确把握理念与实践的关系,坚持理念先行 教育理念支配着人们的教育行为,决定着人们的教育实践,教育理念是否现代化是教育是否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通过组织学习、教育培训、外出考察等方法,引导大家把科学发展观运用到发展教育事业上来,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指导教育现代化实践。 1.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教育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现代化。我市各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实践中努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一是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各学校树立了“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将办学方向定位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管理目标着眼于学生的成人成才,教育教学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增长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二是坚持为了学生的一切。广大教师树立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铺路”的育人理念,通过安全教育周、文化活动月、校园艺术节、小记者采访团等载体,使学生真正做到思想上自强、学习上自主、心理上自信、行动上自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三是坚持为了一切学生。我们提出“没有

我国教育公平研究的文献综述

我国教育公平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通过综述近几年来相关学者对教育的研究实况,进一步了解教育发展现状,为更好地进行教育公平研究打下基础。 关键词:教育;公平 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日益深入,社会大众对教育的发展尤为关注。如何实现教育公平,进而通过教育公平改善和促进社会公平是当前重要的政策目标。 一、相关实证研究综述 教育资源配置问题是决定义务教育是否公平的主要因素,更是许多学者研究的核心问题。王善迈等学者认为我国义务教育财政资源分布严重不均等,主要体现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居民之间的不均等上。[1]区域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公平研究在早期比较受关注,杜育红以省为分析单位,系统地分析了各级教育经费的地区性差异如何随时间而变化。这一研究指出,在1988年至1996年期间,小学和初中的生均经费省区间的差距都在不断加大。[2]曾满超和丁**利用1997年和1999年县级数据研究了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状况,结果发现小学和初中的生均总支出的地区不均衡有所扩大,其间城乡差距有所扩大,且省内差距大于省际差距。[3]近年来,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公平研究逐渐增多,沈百福的研究显示,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的城乡差异远远大于生均教育经费和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城乡差异。[4]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政策分析中心研究人员的研究显示,城乡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但这些差距正在逐步缩小。[5]翟博的研究也指出, 1993年-2003年我国小学和初中生均经费城乡差异在拉大,而生均预算内经费城乡和教师合格率差异均正在逐步减小。[6]义务教育阶段校际间资源配置公平研究比较薄弱,袁连生指出,即使在同一城市或同一财政负担区内,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在办学条件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7]王蓉用多水平的回归分析方法,以学校组群为分析单位,也发现一县之内的各种类型学校之间存在严重的资源分配差异。[8] 与义务教育过程中的资源配置公平问题研究相比,迄今为止,我国学者对义务教育结果公平问题的实证研究比较薄弱,探讨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对结果公平影响的实证研究非常缺乏。蒋鸣和发现教师学历、校舍及设备条件均与教育质量显著相关,但生均经费和公用经费与教育质量之间相关关系较弱。[9]薛海平和闵维方采用三层线性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初中教育质量在个体、班级和学校三个水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教师资源配置对教育质量差异有重要影响,班级规模对教育质量有显著负影响,但生均公用经费与教育质量相关关系较弱。 [10]胡咏梅和杜育红利用两层线性模型对西部五省农村初中教育资源配置与教育质量关系的分析表明,校际间的教育质量存在显著差异,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配置对教育质量有重要影响,财力资源配置对教育质量影响不显著。[11] 基于以上研究,薛海平、王蓉在对义务教育质量公平分析时得出结论:由于学生个体和家庭社会背景、教师背景以及学校背景差异的存在,我国中、东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数学教学质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对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分析中结果表明:我国中、东部义务教育阶段校际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程度在新机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有较明显的减轻。[12] 程红艳在2006年-2007年**市某城区(W区)基础教育阶段学校非均衡发展状况的调研中发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存在差距,首要原因是教育投入的问题。[13] 胡映兰以湖南省**市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全面落实后的几个年份(2005-2008)作为考察点,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一方面,两免一补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教育费用负担明显

2019申论热点解读14: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2019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2019申论热点解读14: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2019两 会政府工作报告) 【背景介绍】 2019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快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抓紧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幼儿园,只要符合安全标准、收费合理、家长放心,政府都要支持。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办好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持续抓好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落实。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今年财力虽然很紧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继续保持在4%以上,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安排超过1万亿元。我们要切实把宝贵的资金用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托起明天的希望。 【评析】 教育承载着国家的未来、人民的期盼。所谓民生,就是要老百姓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教育是民生之本,正基于此,每年两会上教育都备受关注。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公平优质教育,强调“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价值遵循,其实是在承诺,让教育发展的红利,能惠及到所有百姓家庭。大家期待中国教育品质再上新台阶,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教育改革的红利惠及更多民众。 [综合分析] 在教育问题上,历来有质量和公平两大纬度。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必须在教育和公平上实现最大的平衡。所有人接受低水平的教育,不是我们的追求。自然配置教育资源,部分孩子接受贵族教育,另一部分孩子接受基本生存教育,只会人为制造教育机会上的不均,进而影响整个社会公平体系的构建。办出高水平又能兼顾公平性的教育,事实上是在为全体社会成员创造公平机会,畅通社会上升通道,建设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皆能充分发展的和谐智慧社会。 教育公平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方面,教育公平应该由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来担当。它主要指向教育的区域差异或校际差异。比如,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教育政策的适当倾斜、教育评价的因地制宜等。从目前情况来看,资源均衡配置中的硬软件正在由政府组织强力推进,但人力资源的“逆洼地效应”对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带来的不公平现象还比较严重。教育公平的另一层理解指向学校。它是指学校或学校老师能否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它更多地指向同一所学校内的群际差异或生际差异。对同一所学校而言,无论其生源状况怎么样,它的学生群体都会存在性格气质、文化基础、学习习惯、兴趣特长等方面的差异。正是这些差异才成就了一个个具体的“人”,才让每一个孩子都具有了潜在的发展轨迹。但是,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和老师更喜欢用分数来区分和对待自己的学生。从学校角度看,很多学校会把文化成绩相对优异的学生集中编班,安排相对优秀的老师到该班任教。从同一班级角度看,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也容易更加器重那些文化成绩好的孩子,而忽视

怎样实现教育公平

怎样实现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质量公平。教育机会和教育过程的公平相对容易做到,但教育质量的公平,即让人人受到较高质量的教育,则不易做到。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建设和谐社会?我的看法是:政府应树立“第一 责任人”的意识。义务教育是纯公共产品,非义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是半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这都是应该完全由(如前者)或多半由(如后者)政府所提供的。教育这个公共产品,受益者虽然主要是个人,但直接关系到民族的素质和国家的命运,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政府是提供教育这个公共产品、实现教育公平的“第一责任人”。加大教育投入。教育投入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没有较大的教育投入,教育公平无法实现。我国的教育投入一直严重不足。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很低。尽管我国政府在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规定,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在20世纪末要达到4%,但直到2003年,还只有3.28%。目前中央要下大决心确保本届政府任期内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4%,力争在2010年前后接近4.5%。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应严格按照我国《教育法》第55条的规定要求,教育投入应做到“三个增长”,即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要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人大要加强对同级政府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法律监督,以确保教育公平的实现。 建立和完善对弱势群体资助体系,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在投入导向上,教育资源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应向处于弱势的地区和人群倾斜,特别是政府应考虑逐步对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实行全免费。此事可从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开始,除已免学费外,再免杂费、教科书费,也可先从小学免起,再免初中。在农村首先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全免费已具有现实可能性。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小学生约为0.85亿人,初中生约为0.45亿人。按人均GDP与生均财政经费比例的国际平均数算,小学生每年每生需500元,初中生每年每生需1000元,两者合计约87

教育公平的基本理论

公平 1公平的界定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公平是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公正是指“公平正直,没有偏私”;平等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享有相等待遇”或“泛指地位相等”。1 公平作为一个含有价值判断的“规范性概念”,比平等、均等更抽象,更具道德意味、伦理性和历史性。2 其他参考文献: 万光侠:《公平范畴的社会哲学审视》,《探索》,2001 年第1 期。 夏文斌:《建立社会主义公平观》,《北京大学学报》,1999 年第2 期。 2公平的层次 第一,权利公平;第二,机会公平;第三,规则公平;第四,效率公平;第五,分配公平;第六,社会保障公平。3 3.公平的属性 只有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发展到甚至对我们现代条件来说也是很高的阶段,才有可能把生产提高到这样的水平,以致使得阶级差别的消除成为真正的进步,使得这种消除持久巩固,并且不致在社会的生产方式中引起停滞或甚至衰落。”4 1《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版 2杨东平:《教育公平的理论及在我国的实践》,《东方文化》,2000 年第6 期。 3肖玉明:《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光明日报》,2005 年5 月1 日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 卷,人民出版社1964 年版,第610 页。

教育公平理论的发展 国内: 孔子:有教无类 国外: -古希腊雅典的公民教育也隐含了民主教育的思想:柏拉图提出的实施初等义务教育观点,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通过法律保证自由民的教育权利。 -17 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人人都应该知道关于人的一切事项”。 -18世纪末,教育公平的思想已经在一些西方国家转为立法措施。 -马克思在1886年提出“教育是‘人类发展的正常条件’和每一个公民的‘真正利益’”。 的教育平等性含义。5 -1960 年12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详尽地阐释了教育均等的概念,明确提出这一概念由消除歧视和不平等两部分组成:“歧视”是指“基于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观点、民族或社会出身、经济条件或家庭背景之上的任何差别,排斥、限制或给予某些人以优先权,其目的在于取消或减弱教育中的均等对待”。6 代表人物: 1詹姆士·科尔曼: 美国社会学家、霍普金斯大学教授科尔曼于1966年调查了4000所学校的60万学生后所作的《科尔曼报告》,科尔曼期望通过调查发现美国白人和黑人学校中教育资源的巨大不均,并根据调查数据来大规模地纠正这种不平衡。科尔曼报告以《教育机会均等的观念》为 5《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127页。 6马和民、高旭平:《教育社会学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第86 页。

教育公平 论文

谨记公平之源,学会平等对待 ——————教育公平之我见 王帅我想,所谓教育公平,是指教育者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规范或原则。对于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来说,这十分重要! 我的阿姨就是一名人民教师,我是在老师院子里长大的,小时候看的最多的是长辈们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关爱学生,而今长大后我也成了“他们”,带着饱满的热情与曾经的美好憧憬我接过了教师这一荣誉之棒,成了一名年轻教师。但是,当真正的工作摆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才知道仅有热情是不够的,教师良好的道德行为,对每一个孩子都是公平的,是有助于孩子在公平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因此,我认为我的教育公平之源,便是“师德”! 在这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经常会问自己你是否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是否坚守住你自己的教育之源?要想做到对每一位学生公平,谈说易,行走难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我们都追求的目标,而我们距离这个目标,是走近了?还是渐行渐远了呢? 对于此,我扪心自问了番,居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对于品学兼优的学生,我总是非常放心,愿意相信他们时刻都在认真学习,即便是偶尔被发现不遵守纪律也一定有他们自己一定的原因,而平时有些调皮的学生我却时刻紧紧盯着,有一点动静就觉得他在捣乱了,这是否是一种教育的不公平?在学生的心中,教师往往是公平,无私,善良的正义代表,对教师有非常美好的期待,这一美好的期待决定着当

我们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做到公正办事,公平对人,他们就会感觉到公正的美好和必要,从而奠定他们在未来社会生活中努力追求道德公正的心理基础。因此,在教育中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是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和神圣的职责。而我认为这样的职责有以下几点: 1、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正视差异。我不是班主任,任教过学校几十分班级,从中发现,每个班级总不免有学生是大家长期取笑与鄙弃的对象,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往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心血,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我并不是班主任都觉得它的困难度之高更何况是班主任老师们了。这些孩子时刻在考验着老师们那颗公平的心是否还在跳动?那一杆天平有否倾斜?我想,这值得深思。 2、要公平公正客观的处理学生中的各类矛盾冲突。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偶尔总会产生矛盾,发生冲突也是在所难免,公平公正原则要求教师在处理涉及学生矛盾的时候,必须主持公道! 3、全面关心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己,要记住,每个学生都有得到表扬与尊重的权利和心理需要,不要因为自己的无意而造成对学生的伤害,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无论学习优秀与否,调皮与否,无论男生,女生。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青涩的树苗,我们必须要用公平的阳光,公正的肥料来照顾他们,还要谨记要用公平公正之“源”来用心浇灌。我想,如此,我们这些花匠们一定能培育出祖国未来最美丽盛开的花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