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

摘要:中国作为东亚大国,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面向世界最大的大洋。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世界陆地面积第三的大国和最多的邻国,周边强邻小国环绕。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综合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世界开始怀疑中国,尽管中国一再强调“和平崛起”,但还是引来众多疑惑、甚至是敌对的目光。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内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自不待言,国际环境也十分险恶,不容中国忽视。矛盾重重,困难多多。站在世界历史舞台的中央,中国该如何处理复杂的国际问题,尤其是近邻问题,关系中国的和平与发展问题。处理的好,可以在推动中国向前跃进一大步,处理的不好,无疑会给中国带来灾难。中国应纵观国际风云,审时度势,谨慎处理。

关键词:中国地缘政治战略利益

中国是陆海兼备的东亚大国,现有陆地疆域960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约300万平方公里。中国地缘环境之复杂,举世公认:中国在陆上同14个国家接壤,海上同6个国家隔海相望;全世界10个人口最多的国家中有6个在中国周边(印度、印度尼西亚、俄罗斯、日本、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军事力量排在世界前25位的国家中有8个在中国周边;公开宣称拥有核武器的8个国家中有4个在中国周边(印度、巴基斯坦、朝鲜、俄罗斯);当今世界五大潜在热点冲突地区(中东波斯湾、中亚、南亚次大陆、台湾海峡、朝鲜半岛)中的四个在中国周边;世界主要战略力量,除了欧盟和美国以外,都在中国周边(日、

俄、印、东盟);中国背陆面海,但陆有强国接壤,海有岛链环锁。虽为陆海兼备的大国,但从未享受陆海兼备的利益。

长期以来,浩瀚的太平洋、漫长的陆地边界既给中国对外交往提供了便利,同时又使国家安全面临双重风险和挑战。过去的100年间,西方依仗着资本主义大工业制造出来的坚船利炮,开始从陆上和海上同时蚕食中国,中国边防和海防同时告急,面临着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遭遇着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导致安全危机持续不断,最后几乎到了被瓜分殆尽的境地。新中国成立以后,从根本上改善了中国的周边环境。但直到现在,中国的周边环境依然严峻。

首先是东北亚----朝鲜半岛。作为冷战的遗留问题,朝鲜与韩国的冲突与斗争,不仅牵动着中、俄,日,韩、朝、美的神经,更牵动着世界的目光。朝鲜极力发展核武器,已获得成功。韩国虽没有正式发展核武器,但其却有这个能力,同时,韩国的军力不容小觑,况且其本土又有美军驻守。东北亚地区的未来安全态势主要取决于朝鲜半岛的演变以及随之而来的大国关系重构。也就是说,朝鲜半岛双方如何寻求统一,以及统一后朝鲜半岛的走向,以及大国之间在这一过程中是合作还是竞争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东北亚未来的安全框架。如果朝鲜半岛双方不能够自己掌握自己的历史命运,东北亚重新陷入大国争夺的轮回的机会是很大的。显然,中美两国将在朝鲜半岛演变的过程中的大国关系重构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而朝鲜已经切实感受到了中美两国关系如果更多的是竞争而不是合作给朝鲜半岛事物带来的张力。

其次是东海大陆架和钓鱼岛之争。这里主要是和日本的关系。说到中、日关系,那还真是“剪不断,理还乱”。从汉朝开始,中日就有正式的接触,但整个封建时代,中国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而日本只是个小小的岛国,分裂、战争、落后……加上中国把主要精力放在大陆,没有注意、甚至是忽视了日本及其身后的整个海洋。近代,中国落后了,日本通过学习先进,发展起来。在巨大的实力差距面前,日本对觊觎已久的中国展开了侵略:甲午海战、占台湾、全面侵华……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现代,这段历史更是中日关系之上那挥之不去的阴影。现在,中国开放了,为了走出去,必须冲破第一岛链,走到大洋里去,这一切,无可避免的要和日本发生点关系。再加上日本自身属岛国,地狭人稠,资源匮乏,经济发展对资源的大量需求,促使日本不惜一切去争取领地和资源。而广阔的东海,资源之丰富自不待言,这一切正是日本所需的,并且钓鱼岛关系到主权问题。

虽然,自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开始衰退,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目前,日本的经济实力仍据世界第二位,仍在我国之前,美国之后。并且,日本的经济结构远比我国成熟,在高科技领域,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加上其与美国的特殊关系,对待中日关系,我国需慎重处理。中日关系非常重要。友好互利是两国关系发展的主流。但是,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现实和发展的角度,日本对我国安全环境的威胁是一个无争的事实。

近百年来,在世界列强中,日本是加害中国最重的国家。目前,中日磨擦的焦点集中在四个问题上:历史问题;钓鱼岛问题;台

湾问题和日本扩军问题。近年来,日本对华政策中消极因素明显增长,随着日本经济、军事力量进一步增强和政治野心的不断膨胀,日本对我国安全构成的潜在和现实威胁呈上升趋势。

1、日与我战略利益矛盾日趋突出,将我列为主要潜在对手

50和6 0年代,日本主要假想敌国的顺序是苏、中、朝。中日邦交正常以后,日本不再把中、朝作为主要假想敌,军队建设着眼于对付苏联入侵,并在接近苏联的北海道地区部署了近30%的陆军兵力和60%的主要装备。苏联解体后,日出于政治和外交的考虑,进一降低了宣传“俄罗斯威胁”的调子,但依然强调俄远东军事力量并未削弱,实际上仍把俄视为主要假想敌。与此同时,日本对中国的军事动向日益“关注”,一些著名专家、学者发表文章,公开提出对日本的军事威胁正由苏联转向中国,日本的防御方向要由北部转向西部,强调“强大的中国是日本的潜在威胁”。舆论界对中国军事动向的报道明显增多,渲染中国增强军事力量,加强在南沙的军事存在,是亚太地区的不稳定因素。日军方的高级官员也私下称“中国是日本的潜在威胁”。从1991年起,日本的防卫白皮书每年都谈到中国。1995年的防卫白皮书很明确地提出:“对于中国扩大在海洋上的活动范围,有必要加以注意。”近年来,日本的防卫白皮书更加明确地把中国定为亚洲危险的“不确定因素”,并大肆散布“中国威胁论”,造成极坏影响。日本和美国共同研究的战区导弹防御计划的四个备选方案中,有三个方案的目标是对付中国的。日本还将世界上最先进的宙斯

盾驱逐舰部署在最靠近中国的佐世保。很显然,中国已成了日本的首要“假想敌”。日本提出,对周边爆发战争将进行积极对应,其所指就是我国

日本积极插手台湾问题,坚持“台湾归属未定论”,支持台独,追随美国推行“以台制华”。

2、国防战略由“防御型”向“进攻型”转变

日军在二战后的初建及其以后的一段时期内,由于宪法和种种客观条件的制约。一直实行“守势战略”。1970年,正式把“守势战略”定名为“专守防卫”。进入80年代,虽然日本当局仍标榜实行“专守防卫”,但以“分担美国在西北太平洋防务”为标志,其内涵已发生重大变化。陆军的作战指导思想由原来的“诱敌深入”、“内陆持久战”,改为“歼敌于海上或滩头”;海军的作战思想由原来的“近海防御,重点保卫港湾、海峡”改为远海作战;空军由“本土要地防空”改为“海上防空”。在距本土的远洋上空拦截敌机。1993年3月3日,日本防卫厅长官野吕田芳成在众议院安保委员会上公然宣称:日本可以先发制人的攻击企图用导弹袭击日本的国家。在受到亚洲国家猛烈抨击的情况下,日本首相小渊惠三的助理新闻秘书更加露骨地声称:“从理论上讲,自卫可以包括对—个打算向日本发动军事袭击的国家的领土发动先发制人的进攻。”如此狂妄地叫嚣使我们耳畔重又响起了1894年甲午海战,日本海军的“吉野号”寻衅攻击中国北洋舰队的隆隆炮声。

3 、拥有巨大军事实力,具备成为军事大国的物质基础

90年代以来,日本一直保持防务(国防)费用总额世界第二、人均防务(国防)费用世界首位的状态。进入21世纪,日本军备发展,仍然保持着这种令世人侧目的势头,武器装备的水平和更新换代的周期已超过美国,成为军事技术领先的潜在军事大国,对我国的潜在军事威胁逐步增大。由于日本重工业和化学工业的比重名列世界第一,这使他有得天独厚的军事潜能。日本的钢铁、汽车、船舶等十多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各国之首。虽然目前日本生产坦克的企业只有三家,但若把部分汽车工业转产坦克,可年产1万辆。如以30%的汽车工业能力用于制造飞机,则年产超过1万架。若以60%的造船能力转产军舰,则可年产800万吨以上军舰。日本不但拥有强大的传统工业能力,而且微电子工业、新材料工业、生物工程技术工业等新兴高科技产业也十分发达。雄厚的重化工业加上新兴的高科技产业使日本能够发展出高性能的军事工业。日本在集成电路、光纤通信、图像绘制、火箭推进等尖端技术上,不少项目已超过美国。目前美军使用的图像识别导弹制导装置、战斗机主翼的无缝整体成形技术、隐形飞机的铁酸盐涂料、战斗机的精密陶瓷和强化碳素纤维等都是日本提供的技术。目前日本的自卫队正在装备比西方的任何飞机都先进三十年的“FSX”(下一代支援机),并拨巨款用于战略导弹防御系统的研究,同时日本还集中力量研发激光武器,以取得“后核武器时代”的优势。经过几十年的经营,日本的军队早已现代化,而且武器国产化程度很高。

根据"和平宪法",日本在名义上只有自卫队,而没有军队。其实,日本自卫队就是日本的军队。编制总兵力24万人。

日本陆上自卫队于1950年7月重建,当时称为"警察预备队",1954年7月正式改称陆上自卫队。它是日本三军中兵力最多的一个军种。目前,日本陆上自卫队编制定员17.943万人,实有兵员15.2371万人。日本陆上自卫队分为5个军区,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改编,准备变成9个师、6个旅,以提高机动作战能力。陆上自卫队的装备先进,其90式主战坦克去年首度入选“陆战之王”十佳龙虎榜就位居第三。

日本海上自卫队目前拥有官兵约5万人,各型战舰总吨位40万吨,各式飞机350架(包括约100架P-3C反潜机)。尽管数量并不惊人,但却拥有现代化的驱逐舰、护卫舰58艘、潜艇16艘和扫、布雷舰艇35艘。尤其是配备了先进的“金刚”级驱逐舰和“准航空母舰”大隅级运输舰,大大加强了其远洋综合作战能力。4个“八八舰队”的作战能力很强,实力仅次于美国海军。海上自卫队拥有16艘常规攻击型潜艇,舰龄短(每年换1艘),性能先进,7艘第三代“春潮”级堪称世界一流,而新建造的“亲潮”级更胜一筹。

日本航空自卫队正处于战略调整之中,21世纪将以“洋上防空”为核心,由“纯防御”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并将具备一定的远程战略进攻能力。日本航空自卫队主要由航空兵、防空导弹及雷达部队组成,装备各型飞机1000架左右,其中战斗机430架,现有飞行

员1800余人,战斗机飞行员年均飞行时间160小时以上。防空导弹部队编有6个防空导弹群,装备防空导弹发射器400余具。日本航空自卫队主力战机为近200架的F-15,其空中截击能力仅次于美国和以色列,超过英、法、德。航空自卫队拥有13架E-2C和4架E -767预警机,具有先进的空中警戒监视和指挥能力,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大纵深的立体预警网。目前,航空自卫队正在加速装备F-2战斗机,并准备购进空中加油机和C-130运输机,以增强战略投送能力。

4、加强对我有争议岛屿和海域的控制

东海大陆架位于中、日、韩三国之间,东西宽150~360海里,南北长630海里,面积70多万平方公里。中国与日本是相向的不共架国,其大陆架向东自然延伸至冲绳海槽。根据东海大陆架的具体情况,参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条款、国际法院和仲裁组织的判例和各国的实践,在“自然延伸”的基础上按照公平原则协议划界以求得公平解决应是东海大陆架划界遵循的主要原则,这也是中国政府的一贯主张。但日本方面却坚持,中间线原则是一项已为1958年《大陆架公约》和一些国家的划界实践所确认的大陆架划界原则;中国与日本琉球之间是“共大陆架”,冲绳海槽不构成日中东海大陆架的自然分界。因此,可以不考虑中日相向大陆架的具体情况而平分划界。这样,在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上,我国主张的冲绳海槽中心线与日本主张的中间线之间便产生了21万平方公里的争议区。按中间线划界,

中日东海大陆架界限将在冲绳海槽以西,中国可能得到的大陆架范围将由本来的250~370海里减为140~180海里,面积也相应由50多万平方公里减至30多万平方公里。最重要的是,冲绳海槽以西预测最有石油储藏远景的海域大部分或相当部分将划归日本。

中日关于划分东海大陆架的不同主张,理应通过两国政府谈判协商加以解决,以达成公平合理地划分各自大陆架的管辖范围。然而,日本却片面地与韩国于1974年1月30日签订所谓《共同开发大陆架协定》,所划的84280平方公里的“日韩共同开发区”明显地深入中国东海大陆架;1980年5月初,日韩开始在其所谓“共同开发区”进行钻探试采;从1989年起,双方又在该区开始了为期8年的第二期开发计划。中国政府曾就此发表声明,提出严重抗议。

中日之间在东海还存在领土争端——钓鱼岛问题。钓鱼岛等岛屿位于中国台湾省东北约100海里处。由钓鱼岛(5平方公里)、黄尾屿(钓鱼岛东北约11海里处,1080平方米)、赤尾屿(钓鱼岛东北约49海里处,154平方米)、南小岛(463平方米)、北小岛(302平方米)及3个岩礁组成。因无淡水,钓鱼岛上无定居人口。这一带的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自明朝洪武5年(明太祖公元1372年)至永乐元年(明成祖公元1403年),即大约600多年前,钓鱼岛为中国人首先发现和命名(明朝万蒙所著《顺风相送》一书著提到“福建往琉球……用甲卯及单如取钓鱼岛”,这是钓鱼岛第一次出现在中国文献上的根据)。此后,钓鱼岛一直在中国海防区域之下,成为

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况且,钓鱼岛等岛屿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边缘上,与琉球群岛隔有1000米深的冲绳海槽,故从地质构造上也证明钓鱼岛等岛屿确属中国而非琉球群岛。但日本却在1895年趁甲午战争清政府败局已定,在《马关条约》签订前3个月窃取了钓鱼岛(称之为尖阁列岛),并强行划归琉球管辖,接着就迫使清政府在《马关条约》中将钓鱼岛随同台湾一起割让给日本。二次大战后,美国在占领琉球群岛的同时,不仅将中国的钓鱼岛“托管”为靶场,而且在1971年6月17日美日两国政府达成的关子琉球群岛和大东群岛的协定中,美国违背《开罗宣言》的原则,公然把中国领土钓鱼岛等岛屿也划入“归还区域”交给日本,日本政府遂将钓鱼岛等4岛占为己有。多年来,日本一直妄图永久霸占钓鱼岛,并采取了一系列非法活动。中国政府在提出严重抗议的同时,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希望通过谈判逐步解决问题。

第三是台湾问题。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有一个中国。中国政府与中国人民制止“台分裂”蠢动、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稳定地区局势的决心绝不动摇。近年来,台湾海峡地区出现了较为复杂的局面,一方面要求统一的呼声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台分裂势力也越来越嚣张。再加上我国与周边邻国还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领土、领海方面的争端,国际敌对势力也借机制造事端,使祖国统一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台分裂”从40年代中期产生,到80年代后的膨胀,经历了一个从日本到美国,从海外转向岛内,从分散到统一集中民进党的发展过程。以美国为首的外国势力,从他们本国的

战略利益和贪得无厌的私欲出发,不仅不愿意看到中国的统一与强大,而且还伺机或寻找借口干涉中国内政,削弱中国的实力,进而寻机控制中国,台湾问题正好成为他们分化、削弱中国的有力工具。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终将采取一切可能的断然措施,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收回台湾,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第四是南海问题。南海东西宽1667米,南北长2690米,由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及其诸岛屿岛礁组成,面积360万平方公里。水深平均1100米,最浅处500米,最深处5559米。南海是连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要道,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南海是大型舰船的试验场。南海的经济价值非常高,已探明的石油蕴藏量达600亿吨,天然气为120平方千米,还有丰富的稀有矿藏和丰富的水产资源。南海沙群岛是南海诸岛中分布面积最广的,岛礁数量最多,位处最南的一组群岛。南沙群岛由230个岛屿、礁滩和沙洲组成,分布在24.4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其中露出水面的岛屿25个,明暗礁128个,明暗沙洲77个,太平岛面积最大,约0.5平方公里。南沙群岛历来是我国的领土。70年代前,南海周边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对南海提出争议。但自发现南海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后,周边国家开始窥视这一海域。争端即起,并且越演越烈。先是越南、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瓜分南海,随后是日本、俄罗斯、美国、印尼也纷纷插手南海,欲分一杯羹。

第五是与印度的关系。作为世界第二大发展中国家,中印两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当前都面临着发展、人口、经济、环境等问题。作

为地区次大国,印度始终把中国当作赶超的对象、竞争的对手,甚至是敌人。再加上60年代的边界冲突给中印两国关系蒙上的阴影,现代中印关系充满坎坷。中印边界全长约2000公里,分为东、中、西三段。中印两国存在大片领土争端,争议面积达12.5万平方公里,大小8块,均在中印边界传统习惯线我方一侧。在东段,争议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现在被印度控制,称为“阿鲁纳恰尔邦”。在中段,争议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除个别地区外,均为印控制。在西段,争议面积约3.35万平方公里,除巴里加斯地区约450平方公里被印军侵占外,其余在我国控制下。未来中印两国应面向未来,以史为鉴,平等协商,和平解决,预防战争,因为我们所需要的是和平与发展。

第六是东突。从历史上看,从公元前六十年汉朝设置西域都护府起,新疆就是中国疆土的一部分。此后,中央政权对新疆的管辖没有间断。但在二十世纪初以后,一小撮狂热的新疆分裂分子与宗教极端分子,根据老殖民主义者的歪理邪说,编造了一套所谓的“东突”理论:鼓吹“东突厥斯坦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其民族有近万年历史;鼓噪所有操突厥语和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联合起来,组成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否认中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伟大祖国的历史,叫嚣“要反对突厥民族以外的一切民族”,消灭“异教徒”。“东突”理论形成后,形形色色的分裂分子都打着“东突”的旗号进行活动,企图实现其建立“东突厥斯坦国”的妄想。从二十世纪初至四十年代末,“东突”势力在外国势力的怂恿、支持下,多次制造动乱。一九三三年十一月,沙比提大毛拉等在喀什建立了所谓“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国”,这是分裂主义

分子把其理论变成现实的一次尝试,但在新疆各族人民的反对下,不到三个月便瓦解了。新疆和平解放以后,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园。新疆社会稳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迅速改善。但是“东突”势力并不甘心失败,他们违背各族人民的根本愿望,在国际反华势力的支持下伺机从事分裂破坏活动。为了保护各民族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共同利益,为了维护中国新疆及其周边地区的稳定,为了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中国政府对“东突”恐怖势力所从事的暴力恐怖活动将坚决依法予以打击。

第七是俄罗斯。作为世界领土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横跨两个大洲的国家,俄罗斯在世界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再加之其先进的军力,令美国都不敢小觑。随着经济的发展,俄罗斯的大国复兴之梦重新燃起,加之有大国沙文主义、强于对外扩张的传统和蒙古国限于资源的贫乏以及地理上的缺陷和大民族主义倾向,给这一地区的稳定增添了无形但巨大的隐患。中俄是欧亚相毗邻的最大国家,边界线长达4300多公里。1689年的《尼布楚条约》签订以来两国关系一直比较密切。中国和俄国表面上关系友好,但永远不可能不可能真正消除相互之间的疑虑。中国和俄罗斯其实就是因为共同的威胁—美国而站在了一起。因为相互之间的战略需要而合作在一起。中国的武器比较依赖于俄罗斯。同样,俄罗斯也在国际军火市场及战略上需要中国。再加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政治集团对中俄等后起之秀眈眈以待。所以中俄友好实质上只是战略需要。目前,虽然中俄关系正处于历

史上的最好时期,中俄合作领域日益全面和深化,但应该记得“只有永远的利益,而没有永远的朋友。”

第八就是美国了。虽然中美两国之间隔着世界上最大的大洋,但中美两国的关系却要近得多。特别是在美国看来,中国的一切行动都对他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中国出口,他说是倾销;中国进口,他不让(禁止、限制欧盟对华贸易);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保留死刑,他说中国人权有问题;中国才增加一点军费,他就说中国搞军备;中国收台湾,他要管;中国和非洲发展关系,他也不舒服;中国和拉美进行贸易,他说中国在他后院放火,都知道,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经济、军事、政治、文化等都是世界的领先者,他也以领导者的地位自居,充当世界警察,到处都可以见到他的“大棒'.随着其自身经济的衰退,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受到了挑战。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代表者,首当其冲的遭到了美国的责难。美国不惜一切阻止中国的发展,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遏制中国的前进。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现实市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美国市场对中国来说是重要的,中国市场对美国同样重要。无论共同经济利益、还是暂时性的反对恐怖主义需要,都不足以与当年共同面对苏联威胁的战略需求相提并论。在此情况下,未来如果没有新的更为厚实的共同利益基础,中美关系仍将具有不确定性。

也就是说,中国周边很不平静,中国应居安思危,时刻警惕,坚决维护国家权益。处理国家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和重要因素分别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的对立是国家间分歧、摩擦乃至冲突的根源。国家力量又称国家实力、综合国力。它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实现国家目标和影响别国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重要尺度。国家间关系是好是坏,其实有它的定则,那就是有无共同利益,共同利益越多,关系就可能越顺畅。否则,就会矛盾重重,关系恶化。我国应在坚决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周边国家相处。目前,我国应大力发展经济,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就会增强,说话才有分量,在对外交往中才会掌握主动。

参考文献:

《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南海地理现状》

《中印边境概况》

《东海现状》

军事理论论文

—我国周边国家的现状

系别:

班级:

学号:姓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