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重庆医科大学 系统解剖学判断

重庆医科大学 系统解剖学判断

第15章 泌尿系统
(二)判断题
1. 一个肾锥体与其相连的皮质组成一个肾叶,胎儿肾表面可见肾叶轮廓,成人的肾叶则分界不清。
2. 肾柱内有肾小体,结构同皮质迷路;髓放线内分布的是肾小管的直行部分和集合管。
3. 肾不仅是人体最主要的排泄器官并在稳定体内微环境中起重要作用,而且与血压变化和红细胞生成也有密切的关系。
4. 肾小管是不分支的弯曲管道,集合小管是有分支的管道,一个乳头管收集多个肾小管的尿液。
5. 近端小管和远端小管的基部纵纹都是由质膜内褶和纵行排列的线粒体组成,均与物质转运有关。
6. 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均被肾小管重吸收。
7. 泌尿小管各部分都是由单层上皮组成,均具有不同程度的重吸收作用。
8. 血管球毛细血管除与血管系膜相连处无基膜外,其余部分的管壁均有基膜。※
9. 髓放线由肾小管的直行部分和集合管组成的。
10 肾远曲小管和集合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均受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调节。
11. 醛固酮可增强远曲小管和集合小管重吸收Na+,排出K+。
12. 肾内90%的血液供应皮质。
13 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的腔面均覆以变移上皮。

第 14 章 呼吸系统
(二) 判断题
1. 嗅细胞是存在于上皮内的感觉神经元,其轴突组成嗅神经。
2.喉部声带粘膜表面为复层扁平上皮
3. 气管和支气管严重病变者,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可转化为复层扁平上皮,称此为上皮化生。
4. 老年人肺气肿是由于肺泡隔内的弹性纤维退化
5. 从肺导气部至呼吸部的管壁结构变化中,杯状细胞消失在先,上皮的纤毛消失在后
6. I型肺泡细胞数量较II型泡细胞少,故臆者覆盖肺泡表面的绝大部分。
7. 新生儿呼吸窘迫症是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产生不足或缺如,以致肺泡表面张力增大,扩张困难之故。
8. 肺泡隔内的毛细血管为连续型,利于气体交换
9. 交感神经兴奋使肺内支气管平滑肌松弛,血管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减少;副交感神经兴奋的作用相反。
10.肺泡隔是由相邻肺泡之间的结缔组织共同组成的
11.II型肺泡上皮细胞含有嗜锇性板层小体,形成表面活性物质。
12.I型肺泡细胞覆盖肺泡的大部分表面,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
13. 肺泡巨噬细胞来源于单核细胞,具有活跃的吞噬功能,起着主要的防御作用。

第13章 消化腺
(二) 判断题
1 唾液腺和胰腺外分泌部都是复管泡状腺,腺泡上皮都是单层立方或锥形细胞组成。
2 唾液腺和胰腺HE染色切片光镜观察下,唾液腺中浆液性腺泡和胰腺腺泡上皮细胞顶部胞质内可见分泌颗粒。
3 唾液腺和胰腺的导管均有吸收或分泌水或电解质的功能,故可影

响和调节腺体分泌物的量和电解质含量。
4糖尿病是因为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不足,高血糖素分泌过多,使血糖升高,并从尿中排出。
5 肝小叶内的血流是从周边流向中央,肝小叶内的胆汁是从中央流向周边。
6 肝细胞既分泌胆汁,又将多种物质释放入血,故肝细胞兼有外分泌和内分泌的功能特点。
7小叶周边的肝细胞摄取的营养和氧较充分,故其代谢和增殖能力较强;邻近小叶周边的肝细胞则反之。
8 肝细胞发生变性坏死时,胆小管的正常结构被破坏,胆汁可溢入窦周隙,进入血窦,出现黄疸。

第 12 章 消化管
(二) 判断题
1.消化管壁内的神经丛主要分布在粘膜下层和肌层内。
2. 颈粘液细胞位于胃底腺顶部,分泌黏液。
3.胃底腺壁细胞胞质呈嗜酸性,是由于胞质内有大量线粒体和发达的滑面内质网。
4.肠粘膜的腺体内均有一种未分化的细胞,它的增殖分化可不断补充衰老死亡的上皮细胞。
5.胃底腺主细胞分泌蛋白酶,是内分泌细胞。
6.小肠绒毛不是微绒毛。
7.中央乳糜管官腔大,内皮细胞间隙宽,无基膜,通透性好,运输乳糜微粒。
8.小肠黏膜经过皱襞、肠绒毛、微绒毛三级放大,表面积可增大600倍。

第17章 女性生殖系统
(二)判断题
1.从新生儿至青春期的卵巢生长发育中,卵泡的数量逐渐减少。出生时双侧卵巢有100万-200万个卵泡,青春期仅存4万个。
2.胚胎时期卵原细胞就开始分裂分化形成初级卵母细胞,并长期停留在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直到排卵前才完成第一次减数分裂,故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极卵泡的中央均为初级卵母细胞。
3.输卵管上皮细胞也受卵泡分泌的激素的影响而有周期性变化。
4.次级卵母细胞能否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取决于排出的卵母细胞是否受精。
5.黄体是成熟卵泡排卵后卵泡壁塌陷在黄体生成素的作用下演化而来的;间质腺是后期次极卵泡或临近成熟的卵泡退化时肥大的卵泡膜细胞形成的不规则细胞团索。
6.卵泡细胞和卵细胞之间,卵泡细胞和卵泡细胞之间均有缝隙连接,藉此进
行物质交换和信息沟通。
7.妊娠时,子宫平滑肌纤维不但显著增长,而且还可分裂增生,使子宫肌层增厚
8.月经周期的第15-28天,子宫内膜处于分泌期时卵巢处于黄体期。
9.子宫体部和底部内膜的浅层较厚,从青春期起始发生周期性剥脱,也是胚胎
植入和生长发育的部位。
10.子宫颈外口处,单层柱状上皮与复层扁平上皮相移行,该处是子宫颈癌的好发部位。
11.妊娠后期在神经垂体释放的催乳激素作用下,乳腺腺泡开始增生增大。

第19章胚胎发生总论
(二)判断题
1.受精卵发育成的新个体具有

与亲代不完全相同的性状,是由于来自双亲的遗传物质随机组合,加之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曾发生染色体联合和片段交换。
2.受精时,雌原核与雄原核的结合是一种细胞融合现象。
3.受精时,若两个精子同时进入一个卵子内,则形成三倍体细胞的胚胎,此种胚胎很难成活。
4.一个精子进入卵子后,透明带结构发生变化,阻止其它精子穿越透明带(此过程为透明带反应),保证了正常的单精受精。
5.子宫蜕膜反应出现在胚胎植入子宫内膜后,以基蜕膜的变化最明显。
6.胚胎植入是在胚胎发育至胚泡时期并适时进入子宫腔,透明带也随之消失为条件的。
7. “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后的受精卵培育在特制的器皿内,发育至早期胚期再移入母体子宫内。
8.人胚盘的原条与中胚层的发生密切相关,但随着胚盘的进一步生长,原条则相对缩短,最终消失。
9.胎膜不参与构成胚体的结构,但对胚胎有保护,营养,排泄,呼吸等重要作用。
10.胎盘有分泌激素的细胞,胎膜中绒毛膜也有分泌激素的细胞
11.采取羊水细胞或绒毛膜细胞进行染色体检查,可早期诊断某些先天性畸形。
12.出前,脐带内的卵黄囊和尿囊已经闭锁退化。
13.胎儿后期的胎盘膜变薄是由于绒毛的细胞滋养层消失,毛细血管靠近合体滋养层及其基膜之故。
14.胎盘内母血中的氧和营养物质可通过胎盘膜进入胎儿体内,抗体及药物、病毒等有害物质也能通过胎盘膜。
15.联体双胎的两个个体必定是同性别的。

第23章 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二)判断题
1.心血管系统是胚胎发生中功能活动最早的系统,胚胎第三周末就有了血液循环
2.原始心血管系统刚建立时,血管在组织结构上还分不出动脉和静脉
3.生心区的心管发生在围心腔的腹侧,当心管转至原始咽的腹侧后,心管在围心腔的背侧
4.由于心管各段生长速度不同,而形成心球、心室、心房三个膨大,其头端与动脉干相连,尾端与静脉窦相连
5.新生儿卵圆孔未闭属正常状况,室间孔未闭则为先天性畸形
6.胚胎早期的静脉对称的通人静脉窦右角和左角,后由于大量血液流入右角,故右角逐渐扩大,左角则萎缩变小。以后静脉窦右角被吸收入右心房,体循环静脉血也均汇人右心房了。
7.心内膜垫未发生不仅仅导致房室管不分隔,还影响心房和心室的分隔以及心瓣膜的发生。
8.有4条肺静脉开口于左心房,是由于原始左心房发育中将肺静脉根部吸收并人左心房之故※
9.原始心房的分隔中,第一房间隔或第二房间隔发育不全均可造成房间隔缺损,故房间隔缺损的部位和程度可有所不同
10.心管发生

弯曲时,静脉窦和心房由尾侧转至心球和心室的背侧。
11.主动脉和肺动脉错位及主动脉或肺动脉狭窄,都是由于心球动脉干分隔异常而致
12.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均可导致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混流
13.室间隔缺损中,主要由于膜性隔的缺损引起。
14.法洛四联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心球和动脉干分隔偏向右侧所致
15.卵圆孔未闭最常见的原因是第一隔上部吸收过多
16.胎儿的脐动脉、脐静脉和静脉导管均在出生时关闭,动脉导管和卵圆孔是在胎儿出生后才逐渐闭锁的。
17.动脉导管未闭使肺动脉和主动脉弓间保持相通,引起肺动脉血高压。
18.心球与动脉干相连的部分后来参与形成肺动脉干和主动脉弓,心球与心室相连的部分后来参与形成原始右心室
19.胎儿血循环中,只有脐静脉内的血液是"纯动脉血",其他血管内的血液都是不同程度的混合性的血液
20.胎儿出生后,脐带结扎,肺开始呼吸,脐动脉和脐静脉闭锁成为脐外侧韧带和肝圆韧带,还有卵圆孔、动脉导管的关闭等变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