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统计学复习习题

统计学复习习题

统计学复习习题
统计学复习习题

一、选择题

1.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科学根据的方式方法是(B)

A、重点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非全面报表2.统计分组就是对统计总体按(D)

A、数量标志分组

B、品质标志分组

C、所有标志分组

D、某种标志分组3.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B)

A、调查单位

B、总体单位

C、调查对象

D、填报单位

4.2000年11月1日零点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是(C)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一次性调查

D、经常性调查

5.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B)。

A、工人年龄

B、工人性别

C、工人月工资

D、工人体重6.下面属于连续变量的是(C)

A、职工人数

B、机器台数

C、工业总产值

D、车间数

7.工厂对生产的一批零件进行检查,通常采用(B)

A、普查

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8.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C)

A、这些单位在全局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B、这些单位的单位总量占全部单位总量的很大比重

C、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占总体全部标志总量的很大比重

D、这些单位是我们工作中的重点。

9.时间数列中所排列的指标数值(D)

A、只能是绝对数

B、只能是相对数

C、只能是平均数

D、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

10.下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是(D)。

A、某厂各年工业产值

B、某厂各年劳动生产率

C、某厂各年生产工人占全部职工的比重

D、某厂各年年初职工人数

11.某工厂新工人月工资400元,工资总额为200000元,老工人月工资800元,工资总额80000元,则平均工资为(C)280000÷(200000/400+80000/800)=466.67

A、600元

B、533.33元

C、466.67元

D、500元

12.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A )

A 、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

B 、调查的目的不同

C 、调查的单位不同

D 、两种调查没有本质区别 13.在抽样推断中,抽样误差是(D )

A 、可以避免的

B 、可避免且可控制

C 、不可避免且无法控制

D 、不可避免但可控制

14.某商店本年同上年比较,商品销售额没有变化,而各种商品价格上涨了7%,则商品

销售量增(或减)的百分比为(A)(1/1.07-1)×100%

A 、–6.54%

B 、–3%

C 、+6.00%

D 、+14.29%

15.某种产品报告期与基期比较产量增长26%,单位成本下降32%,则生产费用支出总

额为基期的(B)

%68.8568.026.10

00

0=?q p q p

A 、166.32%

B 、85.68%

C 、185%

D 、54% 16.将不同地区、部门、单位之间同类指标进行对比所得的综合指标称为(D )

A 、动态相对指标

B 、结构相对指标

C 、比例相对指标

D 、比较相对指标 17.有一批灯泡共1000箱,每箱200个,现随机抽取20箱并检查这些箱中全部灯泡,

此种检验属于(C )

A 、纯随机抽样

B 、类型抽样

C 、整群抽样

D 、等距抽样 18.设p 表示商品的价格,q 表示商品的销售量,

1

01

1q p q p ∑∑说明了(B)

A 、在基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B 、在报告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C 、在基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

D 、在报告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 19.指标数值随研究范围的大小而增减的综合指标是(D )

A 、相对指标

B 、质量指标

C 、平均指标

D 、总量指标 20.时点指标的数值(A )

A 、与其时间间隔长短无关

B 、通常连续登记

C 、时间间隔越长,指标数值越大

D 、具有可加性

21.一个企业产品销售收入计划增长8%,实际增长20%,则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D)120%/108%-1

A、12%

B、150%

C、111.11%

D、11.11%

22.总体各部分指标数值与总体数值计算求得的结构相对数之和(C)

A、大于100%

B、小于100%

C、等于100%

D、无法确定

23.统计分组的核心问题是(B)

A、划分各组界限

B、选择分组标志

C、确定组数

D、确定组距

24.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各环比发展速度(C)

A.之和

B.差

C.之积

D.之商

25.一个统计总体(D)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26.如果所有标志值的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5,而标志值仍然不变,那么算术平均数

(A)。

A. 不变

B. 扩大到5倍

C. 减少为原来的1/5

D. 不能预测其变化

27. 下列不属于数值平均数的是(B)

A. 算术平均数

B.众数

C. 几何平均数

D. 调和平均数

28.某外商投资企业按工资水平分四组:1000元以下;1000~1500元;1500~2000元;

2000元以上。则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为(D)

A、750和2500

B、800和2250

C、800和2500

D、750和2250

29. 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9.2%、8.6%、7.1%、7.5%,则定基增长速度为(D)

A 、9.2%×8.6%×7.1%×7.5%

B、(9.2%×8.6%×7.1%×7.5%)-100%

C、109.2%×108.6%×107.1%×107.5%

D、(109.2%×108.6%×107.1%×107.5%)-100%

30.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C)

A、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

B、定基发展速度=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C、定基增长速度=相应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D、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31.标准差指标数值越小,则反映变量值(B)

A、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低

B、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

C、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高

D、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低32.累计增长量与其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的关系表现为(B)

A、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积

B、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和

C、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差

D、以上都不对

33.1990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393.10公斤,人均棉花产量3.97公斤,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558元,人均国民收入1271元它们是(D)。

A、结构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强度相对指标

34、在下列两两组合的平均指标中,哪一组的两个平均数不受极端两值的影响?(D)

A. 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

B.几何平均数和众数

C. 调和平均数和众数

D. 众数和中位数

35、总量指标按反映总体的时间状态不同,分为(A)

A.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B.总体标志总量和总体单位总数

C.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D.实物量指标、价值量指标和劳动量指标

36.某10位举重运动员体重分别为:101斤、102斤、103斤、108斤、102斤、105斤、102斤、110斤、105斤、102斤,据此计算平均数,结果满足(D)。

A、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众数>中位数>算术平均数

C、中位数>算术平均数>众数

D、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37.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D)

A、该市国有的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国有的每一个工业企业

C、该市国有的某一台设备

D、该市国有制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38. 在由三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C)。

A.都固定在基期 B.都固定在报告期

C.一个固定在基期,一个固定在报告期 D.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

39. 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B)。

A.了解总体的差异B.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

C.对样本进行全面调查 D.了解样本的基本情况

40. 总体有三个人,其工资分别为645元、655元和665元。其平均工资655元是(A)

A. 指标值

B. 标志值

C. 变异度

D. 变量

41. 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时,分子与分母的数值(D)

A.只能是绝对数

B.只能是相对数

C.只能是平均数

D.既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

42.众数是总体中下列哪项的标志值(D)

A、位置居中

B、数值最大

C、出现次数较多

D、出现次数最多

43.标志变异指标是反映同质总体的(B)。

A、集中程度

B、离中程度

C、一般水平

D、变动程度

44.普查属于(ACE)

A、全面调查

B、非全面调查

C、一次性调查

D、经常性调查

E、专门组织的调查45.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BE)

A、比例数

B、无名数

C、结构数

D、抽样数

E、复名数

46.下列指标属于时期指标的有(ABC)。

A、货物周转量

B、社会商品零售额

C、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D、年末人口数

E、年平均人口数

47.通过调查鞍钢、首钢、宝钢等几个大钢铁基地来了解我国钢铁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D非全面调查 E普查48.下列指标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BCE)。

A、人口数

B、新出生人口

C、商品库存量

D、国民收入

E、职工人数49.根据动态数列中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所求的平均数称为(AD)

A、序时平均数

B、算术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平均发展水平

E、平均发展速度50.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ABCDE)

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B、人口密度

C、人均钢产量

D、每千人拥有的商业网点数

E、人均粮食产量

二、简答题

1.指标和统计标志有何区别与联系?

答:统计指标和标志的主要区别表现在:

①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②标志中的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使用属性表示的;而所有的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③标志(指数量标志)不一定经过汇总,可直接取得;而指标(指数量指标)一定要经过汇总才能取得;④标志一般不具备时间、地点等条件;但完整的统计指标一定要讲明时间、地点、范围。

统计指标和标志的主要联系表现在:

①有些数量标志值汇总可以得到指标的数值。既可指总体各单位标志量的总和,也可指总体单位数的总和;②数量标志与指标之间存在变换关系。随着统计目的的改变,如果原来的总体单位变成了统计总体,则与之相对应的数量标志就成了统计指标。

2.总指数有哪两种基本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答:总指数的两种基本形式是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综合指数的特点是先综合,后对比。其编制要点是:将不能直接加总所研究的现象,通过同度量因素的加入,过渡到能够加总综合的价值指标;用来对比的两个时期的价值指标中,所加入的同度量因素必须令其固定在一个时期的水平上,以此对比得出的总指数就是所研究现象综合变动的程度。

平均指数的特点是先计算出各个项目的个体指数,然后再对这些个体指数进行加权以求得总指数。

3.变异指标有哪几种类型?

答:常用的标志变异指标有全距、四分位差、平均差、标准差、离散系数等。

4. 什么是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它们有什么关系?

答:(1)数量指标是用绝对数形式表现的,用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数量多少的统计指标,其数值大小一般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质量指标是说明总体内部数量关系和总体单位水平的统计指标,其数值大小不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2)质量指标一般是通过数量指标直接或间接计算而得到的。

5.简述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

答: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主要有:

(1)全及总体标志的变动程度。全及总体标志变动程度愈大则抽样误差愈大,反之则愈小。

(2)抽样单位数的多少。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抽取的单位数愈多,则抽样误差

愈小,反之越大。

(3)抽样组织的方式。 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不同,其抽样误差也不相同,而且同一组织形式的合理程度也会影响抽样误差。 6.什么是同度量因素?有什么作用?

答:同度量因素是把不能直接相加的指标过渡为可以相加的因素。其作用为:(1)把不能够相加的量转变为可加的、具有经济意义的量;(2)具有权数的作用,通过其取值的不同就可以衡量因素的不同的相对重要程度。 三、计算题

1、某班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

66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

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要求:

(1)将该班学生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编制一张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分组方法的类型;分析本班学生考试情况

(1)解:按成等级成绩分组 人数 比重% 60分以下 3 7.5 60-70 6 15 70-80 15 37.5 80-90 12 30 90-100 4 10 合计 40 100

(2)答:此题分组标志是“成绩”,其标志类型是“数量标志”; 分组方法是“变量分组中的组距式分组,而且是开口式分组”;

本班学生的考试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中间大的“钟形分布”(即正态分布),不及格和优秀的学生人数较少,分别占总数的7.5%和10%,大部分学生成绩集中70-90之间,说明该班的统计学成绩总体良好。 (平均分77分)

2、某地区国民生产总值(GNP)在1990--1991年平均每年递增14%,1992--1994年平均每年递增12%,1995--1997年平均每年递增9%,试计算: ①该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这8年间的总发展速度及平均增长速度

②若199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500亿元,以后每年增长7%,到2000年可达到多少亿元? 解:①该地区GNP 在这十年间的总发展速度为 114%2×112%3×109%3=236.45% 平均增长速度为 %36.111%45.2368=- ②2000年的GDP 为

500(1+7%)10=983.58(亿元) 答:(1)该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这8年期间的总发展速度为236.45%,平均增长速度为11.36%;(2)到2000年可达到983.58亿元。 3、 某工厂职工人数4月份增减变动如下:1日职工总数580人,其中非直接生产人员100人;15日职工20人离场,其中有5人为企业管理人员;22日新来厂报到工人5人。试分别计算本月该厂非直接生产人员及全部职工的平均人数。 解:非直接生产人员的平均人数=(100×14+85×7+90×9)/30=93.5 全部职工平均人数=(580×14+560×7+565×9)/30=570.83

答:本月该厂非直接生产人员平均人数93.5人,全部职工平均人数为570.83人。 4、某企业360名工人生产某种产品的资料如表:

试分别计算7、8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并简要说明对比7月份,8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变化的原因。

解:7月平均每人日产量=(15×20+25×88+35×108+45×90+55×42+65×12)/360=37.28(件)

8月平均每人日产量=(15×18+25×30+35×72+45×120+55×90+65×30)/360=44(件) 根据计算结果得知8月份比7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多6.72件。

其原因是不同日产量水平的工人所占比重发生变化所致。7月份工人日产量在40件以上的工人只占全部工人数的40%,而8月份这部分工人所占比重则为66.67%。 5、某企业历年来的工业总产值资料如下:

试计算该企业几年来的环比和定基增长量、环比和定基发展速度、年平均增长量。

解:

年平均增长量=定基增长量/(数列项数—1)=158/4=39.5(万元) 6、设有两个生产小组,都有5个工人,某天的日产量件数如下: 甲组:8 9 11 12 15 乙组:10 11 13 15 16

求各组的算术平均数、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并说明哪个组的平均数更具有代表性。

解:甲组平均数X -

=(8+9+11+12+15)÷5=11 标准差σ=

n

x x ∑-2

)

(=45.25/))1115()1112()1111()119()118((22222=-+-+-+-+-

标准差系数V=

x

σ

×100%=2.45/11×100%=22.27% 乙组平均数X -

=(10+11+13+15+16)÷5=13 标准差σ=

n

x x ∑-2

)

(=28.25/))1316()1315()1313()1311()1310((22222=-+-+-+-+-

标准差系数V=

x

σ

×100%=2.28/13×100%=17.54%

7、某集团所属的三家公司2001年工业产值计划和实际资料如表所示:(单位:万元)

试填入上表所缺的数字,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解:计算过程略

8、某企业工人数和工资总额的资料如下:

根据资料要求,计算:(1)总平均工资指数(平均工资可变指数);(2)工资水平固定指数,人数结构变动影响指数;(3)从相对数方面分析因素变动对总平均工资的影响程度。(须有文字分析)

解:1、总平均工资指数=

%68.10724

.7717

.

8358/448082/6820//0

111===

∑∑∑∑f

f x f f x

2、67.6346422822404030224010=?÷+?÷=f x (元)

平均工资水平固定指数=

%45.10740

.7717

.8382/67.634682/6820//1

1

01

1

1===

∑∑∑∑f f x

f f x

工人人数结构指数=

%21.10024

.7740

.7758/448082/67.6346//0

00

1

1

0===

∑∑∑∑f f x

f f x

3、从相对数方面分析,总平均工资提高7.68%,是由于各组工人平均工资变动,使其提高7.45%;

由于工人人数结构变动,使总平均工资提高0.21%。

9、某厂产品产量及出厂价格资料如下表:

试计算该厂产品产量总指数、出厂价格总指数及总产值指数,并对该厂总产值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解:1、总产值指数=

%66.1316471

8520

204050100116120416012010500

11==?+?+??+?+?=

∑∑q

p q p

总成本增加量=∑∑=-=-)(2049647185200011万元q p q p

2、产品产量总指数=

%89.1136471

7370

204050100116120415012011500

10==?+?+??+?+?=

∑∑q

p q p

因产量变动而使总产值增加额∑∑=-=-)(899647173700010万元q p q p 3、出厂价格总指数=

%60.1157370

8520

1

011==

∑∑q

p q p 因产量变动而使总产值增加额∑∑=-=-)(1150737085201011万元q p q p 4、从相对数验证二者关系:131.66%=113.89%×115.60% 从绝对数验证二者关系:2049=899+1150

10、某地有8家银行,从它们所有的全体职工中重复随机抽取600人进行调查,得知其中的488人在银行里有个人储蓄存款,存款金额平均每人3300元,标准差500元,试以95.45%的可靠性推断:①全体职工中有储蓄存款者所占比率的区间范围;②平均每人存款金额的区间范围。(%45.95)(=t F 时2=t )

解:1、已知:n=600,p=488/600=81.33%,又F(T)为95.45%,则t=2所以

%59.1600

1867

.08133.0)1(=?=-=

n p p U p %18.3%59.12=?==?p p tU

故全体职工中有储蓄存款者所占比率的区间范围为

81.33%±3.18%

2、平均每人存款金额的区间范围为

82.403300600

50023300±=?

±=±=?±n

t

x x x σ

11、 某灯泡厂某日生产50000个灯泡,在进行质量检查中,重复随机抽取50个灯泡进行检验,则50个灯泡的耐用时间见下表

试求:①该厂全部灯泡平均耐用时间的取值范围(概率保证度0.9973,3=t )。 ②又知检查的灯泡中不合格的产品有2个,试在0.95概率保证下(96.1=t ),估计全部产品不合格率的取值范围. 解: 1、

抽样平均误差

由概率保证度0.9973,t=3得

估计该厂全部灯泡平均耐用时间的取值范围

2、p=2/50×100%=4%

由概率保证度0.95,t=1.96得

()

小时89250

44600

50597515925228758825==?+?+?+?=

=∑∑f

xf

x ()

()

小时14.4350

93050

505)892975(15)892925(22)892875(8)892825(22222

==?-+?-+?-+?-=

=

∑∑-f

f x x σ86

.050

14.43==

=

n

x

σ

μ

58

.286.03=?==?

μx

x

t 58

.89442.889≤≤+≤≤-??X x X x x x 即:()%77.250

96

.004.01=?=-=

n p p p

μ

估计全部产品不合格率的取值范围

%

43.596.1=?=?

μp

p

%

43.9%0≤≤?+≤≤?-X p p P p p 即:

统计学复习题六

统计指数 一、填空题 1、统计指数按研究对象的范围不同,可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2、总指数按计算方法不同,可分为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3、综合指数按其所反映现象的性质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4、编制综合指数时有两个要点:一是选择同度量因素;二是把同度量因素固定下来。 5、同度量因素在综合指数的计算中,既起过渡作用,又起权数作用。 6、一般地讲,在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通常是以报告期的数量指标做为同度量因素;在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通常是以基期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7、平均数指数是从个体指数出发编制的总指数,通常作为综合指数的变形来使用,按其计算形式不同可分为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8、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是以综合指数的基期总量作权数,通常用来编制数量指标总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是以综合指数的报告期总量作权数,通常用来编制质量指标总指数。 9、在目前条件下,我国编制零售物价指数的方法是固定权数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公式为。 10、产品产量增长15%,单位产品成本上升5%,则生产费用增长 % 。 11、物价上涨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少购商品15%,则物价上涨了 % 。 12、在指数体系中,总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的乘积,总量指标的绝对增长额等于 各因素指数所引起的绝对增长额的和。 13、因素分析法的特点是: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来测定某一因素的变 动。 14、总量指标指数体系的数量关系表现为总量指标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的乘 积;平均指标指数体系的数量关系表现为平均指标指数等于固定组成指数乘以结构影响指数。 15、平均指标指数是同一经济现象两个不同时期条件下数量的平均指标值对比计 算的相对数,它又称为;固定组成指数的公式是;结构影响指数的公式是。 二、是非题 1、广义指数就是各种相对数。 T 2、总指数就是加权指数。 F

统计学复习试题一

统计学复习试题一 一、选择题(仅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10分) 1、劳动生产率是个(3 )指标 ①动态②质量③流量④强度 2、把一个工厂的工人组成总体,每一个工人是(2 ) ①总体单位②数量标志③指标④品质标志 3、某电视机厂为了检验全厂产品质量,应采用(4 ) ①普查②重点调查③典型调查④抽样调查 4、统计分组的关键是(3 ) ①搜集各种原始资料②注意资料的真实性 ③正确选择分组标志与划分各组界限④绘制次数分配图 5、某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规定比基期下降3%,实际比基期下降3.5%,则其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为(4) ①116.7% ②100.5% ③85.7% ④99.5% 6、时期指标的特点是(2) ①不具有可加性②具有可加性 ③与时间间隔无关④只能间断计数 7、动态分析中,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是(4) ①报告期与基期水平相减②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相除 ③增长量与基期水平相减④增长量与基期水平相除 8、若销售价上涨10%,销售量减少10%,则销售额(3 )1*(1+20%)=1.2 1.2*(1-20%)=0.96 ①不变②有所增加 ③有所减少④无法判断 9、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从总体中抽取10%作为样本,则重置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与不重置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之比为(3 ) ①0.9 ②1.0 ③1.05 ④1.11 10、当变量x的值增加时,变量y的值随之下降,则x和y之间存在着(4 ) ①正相关关系②负相关关系 ③曲线相关关系④直线相关关系 二、简答题(50分) 1、什么是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并以一实例说明?P28 所谓统计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又有差别的许多个别单位所构成的整体,当这个整体作为统计研究对象时称统计总体,简称总体.例如,研究某个工业部门的企业生产情况时,该部门的所有工业企业可以作为一个总体,因为它是由许多客观存在的工业企业组成的,而每个工业企业都是进行工业生产活动的基层单位,具有同质性 如果一个统计总体中包括的单位数是无限的,称为无限总体,例如,连续大量生产某种零件时,其总产量是无限的,构成一个无限总体.总体中包括的单位数是有限的,称为有限总体.例如,在特定时点上的人口总数、工业企业总数等等,都是有限总体.对于有限总体,既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也可以抽样调查.对于无限总体来说,只能进行抽样调查,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此外,统计总体还可以分为静态总体和动态总体,前者所包含的各个单位属于同一个时间,后者所包含的各个单位则属于不同时间.根据一定的目的,针对这两类总体就可以分别进行静态研究或动态分析. 综上所述,可见总体和总体范围的确定、取决于统计研究的目的要求.而形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亦即总体必须具备三个特性:大量性、同质性和变异性.

统计学考试要点整理

2010级3班整理生物统计学基础知识整理 生物统计学整理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本文档仅供参考,仍有不足,有许多名词没有交待,需自己补充。本资料与课本,课后习题册搭配使用效果更好,有疑问联系大正 1生物统计学:是一门探讨如何从事生物学实验研究的设计,取样,分析,资料整理与推 论的科学.是数理统计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它是应用数理统计的 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释生物界各种现象和试验调查资料的一门学科, 属于应用统计学的一个分支。 2总体:统计学研究的全部对象叫做总体,分为无限总体和有限总体。 3个体:构成总体的每个成员称为个体。 4样本:总体的一部分称为样本 5样本含量:样本内包含的个体数目称为样本含量 6抽样:从总体中获得样本的过程。 7连续性数据:与某种标准做比较所得到的数据称为连续型数据,又称为度量数据 8离散型数据:由记录不同类别个体的数目所得到的数据,称为离散型数据 9变量的方法:对连续性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通常称为变量的方法 10属性的方法:对离散型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 11对于数据的变异程度,经常使用的度量方法有三中,1 范围或称为极差 2 平均离差 3 标准离差或称为标准差 12概率论:研究偶然现象本身规律性的科学 13统计学:基于实际观测结果,利用概率论得出的规律,揭示偶然性中所寄寓的必然性 的科学 14随机实验:在我们做第一次观测时,并不能准确得知下一次的结果,这样的实验叫做随机实验 随机误差:试验过程中,由于各种无法控制的随机因素所引起统计量与参数之间的偏差,称之为随机误差。 15基本事件:试验的每一最基本结果用小写拉丁字母表示

2.什么叫总体?什么叫样本?为什么要抽样?怎样抽样? 1)总体:统计学研究的全部对象叫做总体,分为无限总体和有限总体。 2)样本:总体的一部分称为样本 3)从总体中获得样本的过程称为抽样,抽样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对样本的 研究,推断其总体。生物统计学中往往总体数目是无限个,为方便研究总 体特征需要抽样。 4)从总体中抽取样本时,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被抽中的机会必须都一样,不能带有偏见,我们得到的样本应该是该市总体的一部分,需要进行随机 抽样。随机抽样的方法很多,例如抽签,拈阄等。最好方法是使用随机数 字表进行抽样。 5)随即数字表抽样步骤:第一步,闭上眼睛用铅笔在随机数字表上任意 点上一点,假若点到奇数,就用第一页表;假若点到偶数,就用第二页表。 第二步,在选定的那一页上,在点一次,决定从那个字开始。决定开始以 后进行读书(例如,总体有 4728 个个体,那就四位数字为一节读下去,

统计学第三版 复习重点

统计学复习重点 1、理解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p5-6) 2、熟悉定量数据与定性数据的图表描述,常用图表 3、理解教材p51思考题T1、T2、T3、T5、T7、T10 4、熟练掌握加权算术平均数、标准差、标准差系数的计算方法(参考教材 p55T11、T13) 5、理解样本均值、样本比例的抽样分布及中心极限定理 6、理解点估计的三个评价标准,区间估计的有关概念(置信度、估计精度、区 间宽度等) 7、熟练掌握总体均值、总体比例的区间估计方法、样本容量的计算方法(参考 p129例题4.2、p131例题4.4、p142例题4.12、例题4.13) 8、理解样本容量与置信水平、总体方差、允许误差间的关系 9、理解假设检验的原理、步骤及两类错误、p值 10、熟练掌握总体均值、总体比例的假设检验方法(参考教材p159例题5.4、5.5、 5.6、5.8) 11、理解方差分析的相关概念、原理及基本步骤 12、熟练掌握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理解单因素方差分析表的内在联系(参考教材p194表6.5、6.6、p210T3) 13、熟练掌握一元线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及相关概念、重点熟悉Excel回归分析输出表的内在联系(参考教材p227表7.4、p241表7.6、p249T4) 14、熟练掌握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参考教材p287习题1、2、3) 15、理解时间序列的组成因素及两类模型 16、熟悉选择拟合时间序列趋势模型的分析方法、常用模型(如指数曲线模型) 17、理解加权综合指数(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理解指数体系中的恒等式 18、熟练掌握总量指标的两因素分析方法(参考教材p306例题9.4) 19、理解CPI指数及其经济意义,CPI指数与购买力指数的关系 20、理解构建综合评价指数的基本问题(p312)

统计学基础知识要点 很重要

第一章:导论 1、什么是统计学?统计方法可以分为哪两大类? 统计学是收集、分析、表述和解释数据的科学。统计方法可分为描述统计方法和推断统计方法。 2、统计数据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数据各有什么特点? 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按照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分为观测的数据和实验的数据;按照被描述的对象与时间的关系,分为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按计量尺度分时:分数数据中各类别之间是平等的并列关系,各类别之间的顺序是可以任意改变的;顺序数据的类别之间是可以比较顺序的;数值型数据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按收集方法分时:观测数据是在没 有对事物进行人为控制的 条件下等到的;实验数据的 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 收集到的数据。按被描述的 对象与时间关系分时:截面 数据所描述的是现象在某 一时刻的变化情况;时间序 列数据所描述的是现象随 时间而变化的情况。 3、举例说明总体、样本、 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 概念。 总体是包含研究的全部个 体的集合。比如要检验一批 灯泡的使用寿命,这一批灯 泡构成的集合就是总体。样 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 分元素的集合。比如从一批 灯泡中随机抽取100个,这 100个灯泡就构成了一个样 本。参数是用来描述总体特 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比如 要调查一个地区所有人口 的平均年龄,“平均年龄” 即为一个参数。统计量是用 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 数字度量。比如要抽样调查 一个地区所有人口的平均 年龄,样本中的“平均年龄” 即为一个统计量。变量是说 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 如商品的销售额是不确定 的,这销售额就是变量。 第二章:数据的收集 1、调查方案包括哪几个方 面的内容? 调查目的,是调查所要达到 的具体目标。调查对象和调 查单位,是根据调查目的确 定的调查研究的总体或调 查范围。调查项目和调查 表,要解决的是调查的内 容。 2、数据的间接来源(二手 数据)主要是公开出版或公 开报道的数据;数据的直接 来源一是调查或观察,二是 实验。 3、统计调查方式:抽样调

最新统计学复习题目答案

请各位同学全面看书复习,以书本上知识点为主,本复习题为重点,认真准备。祝大家新 年快乐,复习考试顺利!白胜陶121220。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评分:____________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题目是否正确,如果正确请打“√”,错误请打“×”) 1、参数是指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是研究者想要了解的总体的某种特征值 × 2、统计量是指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它是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出来的一些量,是样本的函数× 3、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 4、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反映了现象总体的规模和一般水平。但掩盖了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情况,因此通过这两个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征。√ 5、抽样调查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的数据收集方法× 6、普查是指为特定目的专门组织的非经常性全面调查× 7、直方图是用条形的长度(横置时)表示各类别频数的多少,其宽度(表示类别)则是固定的√ 8、直方图是用面积表示各组频数的多少,矩形的高度表示每一组的频数或百分比,宽度则表示各组的组距,其高度与宽度均有意义× 9、直方图的各矩形通常是连续排列,条形图则是分开排列√ 10、茎叶图(stem-and-leaf display)是用于显示未分组的原始数据的分布,由“茎”和“叶”两部分构成,其图形是由数字组成的,以该组数据的高位数值作树茎,低位数字作树叶,树叶上只保留最后一位数字√ 11、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 12、众数(mode)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 13、中位数(median)是数据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上的值√ 14、四分位数(quartile)是数据排序后处于25%和75%位置上的值√ 15、极差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16、平均差(mean deviation)是各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离差绝对值的平均数√ 17、自由度是指附加给独立的观测值的约束或限制的个数。从字面涵义来看,自由度是指一组数据中可以自由取值的个数,当样本数据的个数为n时,若样本平均数确定后,则附加给n 个观测值的约束个数就是1个,因此只有n-1个数据可以自由取值,其中必有一个数据不能自由取值。按着这一逻辑,如果对n个观测值附加的约束个数为k个,自由度则为n-k。√ 18、标准分数的(性质)是均值等于0,方差等于1√ 19、标准分数(性质)是:z分数只是将原始数据进行了线性变换,它并没有改变一个数据在改组数据中的位置,也没有改变该组数分布的形状,而只是将该组数据变为均值为0,标准差为1 √ 20、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对称分布时:约有68%的数据在平均数加减1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约有95%的数据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约有99%的数据在平均数加减3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21、离散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是标准差与其相应的均值之比√ 22、(stratified sampling) 分层抽样是将总体单位按某种特征或某种规则划分为不同的层,然后从不同的层中独立、随机地抽取样本× 23、(systematic sampling) 系统抽样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抽样单位)按一定顺序排列,

统计学重点

简答 1、抽样框是包含全部抽样单位的名单框架。主要有三种形式:名单抽样框;区域抽样框;时间表抽样框。 2、样本估计量的标准差定义为抽样平均误差;抽样平均误差的平方为抽样方差;一定概率下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称为极限误差 3、必要抽样数目因素影响(1)总体方差(或总体标准差)(2)允许误差范围(3)置信度(4)抽样方法(5)抽样组织形式 4、估计量:样本指标又称样本统计量与或估计量。 标准为: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 5、点估计常用的方法有哪两种?其基本思想是什么?一是矩估计法。其基本思想是:由于样本来源于总体,样本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总体矩,而且由大数定律可知,样本矩依概率收敛与总体矩。因此,只要总体x的k阶原点矩存在,就可用样本矩作为相应总体矩的估计量,用样本矩的函数作为总体矩的函数的估计量。 二是极大似然估计法。其基本思想是:设总体分不函数形式已知,但又未知参数,未知参数可以取很多值,在未知参数的一切可能取值中选一个使样本观测值出现的概率为最大的参数作为估计量。 6什,么是抽样推断?抽样推断都有哪几方面的特点? 答:抽样推断是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样本的实际资料计算样本指标,并据以推断总体相应数量特征的统计分析方法。特点:(1)是由部分推算整体的一种认识方法论。(2)建立在随机取样的基础上。(3)运用概率估计的方法。(4)抽样推断的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 7,什么是参数和统计量?各有何特点? 答:参数指的就是某一个全及指标,它反映了全及总体某种数量特征,统计量即样本指标,它反映了样本总体的数量特征。其特点是:全及指标是总体变量的函数,但作为参数其指标值是确定的、唯一的,是由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或标志属性决定的;而统计量是样本变量的函数,是总体参数的估计值,其数量由样本各单位标志值或标志属性决定,统计量本身也是随机变量, 8数据计量尺度: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其中定类是分类数据,定序是顺序数据,定距和定比是数值型数据。 常用的调查方式:统计报表、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 9.方差分析:是检验多个总体均值是否相等的统计方法。它是通过检验个总体的均值是否相等来判断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是否有影响。表面上看,方差分析是检验多个总体均值是否相同,但本质上他所研究的是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例如,他们之间有没有关系,关系的密切程度如何等。10,一组数据的分布从三个方面进行测度: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偏态和峰太。数据的集中趋势是指一组数据项某一中心靠拢的倾向,它反映了一组数据中心点的位置所在,数据的离散程度反映了各变量值远离其中新的程度,数据的偏态和峰太是测度数据分布形状的两个重要指标。, 11离散系数是用来对两组数据的差异程度进行相对比较的。因为在比较相关的.两组数据的差异时,方差和标准差是以均值为中心计算的,因而有时直接比较方差是不准确的,需要剔除均值大小不等的影响,计算并比较离散系数。他是从相对的角度观察差异和离散系数的,在比较相关事务的差异程度时,较之直接比较标准差要好。 1.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那些内容? 答:1、确定目的和任务;2、确定对象和单位;3、确定内容,拟定调查表;4、确定时间和期限;5、确定方法;6、确定组织和计划。 2.统计调查误差哪有几种?如何防止或尽量减少调查误差?答:统计调查误差有两种,一种是登记误差,一种是代表性误差。防止和减少登记误差,应制定周密的调查方案,并抓好调查方案的实施工作,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手段。防止代表性误差,关键在于调查单位的选取。在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中应加强选取单位前的研究,在抽样调查中则要严格遵守随机抽样原则,以便选出的调查单位对总体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3.对于连续型变量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组限应如何设置?为 什么? 答:对于连续型变量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组限应重叠设置。因为连续型变量的数值是连续不断的,相邻两值之间可以取无限个数值,在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时,如果组限不重叠设置,就会使一部分变量值无阻可归。 4.简述总量指标的作用? 答:总量指标是对社会经济现象的认识的起点,是实行经济管理的依据之一,是计算其它形式的统计指标的基础。 5.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有何区别? 答:总体单位总量是指总体中单位数的总和,总体标志总量是总体各单位某项指标值之和,二者是从同一总体的俩个方面来看的,它们的含义和作用都不相同。但二者的地位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和总体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区分它们的关键在于指标本身所反映的内容,属于总体单位的个数为总体单位总量,属于总体中各单位某一标志值的总和为总体标志总量。 6.简述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特点? 答:1、时期指标数值可以连续计数,即通过连续登记获得数据,每个数据都说明了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生的总量;而时点指标只能间断计数,即每隔一定时间登记一次,每个数据都表示现象在某一时点上达到的水平。2、性质相同的时期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相加后说明较长时期内现象发展的总量;时点指标数值一般相加后没意义。3、同类时期指标数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数值大小与时点间隔长短没有直接关系。 7.平均指标有何作用? 答:平均指标的作用有:1、可以对比同类现象在不同单位、地区的一般水平;2、可以对比某一现象在不同时间的变化;3、可

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

统计总体:统计总体是根据一定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事物的全体,它是客观存在,并在某一相同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由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简称总体。 样本:是指在全及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的那部分单位所构成的集合体。 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是统计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平均数,它的基本计算形式是用总体的单位总数去除总体的标志总量。 调和平均数:是根据变量值的倒数计算的,是变量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也叫倒数平均数。 简单分组:是指对所研究的总体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 复合分组:复合分组是指对所研究的总体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进行的多层次分组。 结构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是表明总体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总体中所占比重的相对指标,也叫比重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是指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数值之比。 类型抽样:又称分类抽样或分层抽样,它是先将总体按某个主要标志进行分组(或分类),再按随机原则从各组(类)中抽取样本单位的一种抽样方式。 机械抽样:它是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然后按固定顺序和相等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本单位的抽样组织方式。 综合指数:凡是一个总量指标可以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指标时,为观察某个因素指标的变动情况,将其他因素指标固定下来计算出的指数称为综合指数。 平均指数:平均指数法是以个体指数为基础来计算总指数,根据选用的权数不同,平均指数法可以进一步分为加权算术平均法,加权调和平均法,固定权数加权平均法。 相关关系:是指现象之间客观存在的,在数量变化上受随机因素的影响,非确定性的相互依存关系。 回归分析: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虽然不是严格的函数关系,但现象之间的一般关系值,可以通过函数关系的近似表达式来反映,这种表达式根据相关现象的实际对应资料,运用数学的方法来建立,这类数学方法称为回归分析。 统计调查: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要求和任务,运用各种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的搜集有关现象的各个单位的资料,对客观事实进行登记,取得真实可靠的调查资料的活动过程。 统计指数:广义指数泛指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动的比较指标,及用来表明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实际与计划对比变动情况的相对数。狭义指数仅指反应不能直接想家的复杂社会经济现象在数量上综合变动情况的相对数。 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也叫纯随机抽样,它对总体单位不做任何分类排队,而是直接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来组成样本的抽样组织方式。 季节分析的含义:是指某些现象由于自然因素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在一年之内比较有规律的变动。 总量指标:是指反映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某种现象总体规模或水平的统计指标。 相对指标:是指说明现象之间数量对比关系的指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指标数值对比来求得,其结果表现为相对数,故也将相对指标称为相对数。 平均指标:是同类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内,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数量差异抽象化的代表性水平指标,其数值表现为平均数。 1计算运用总量指标的原则。 (1)在计算实物指标时,应注意现象的同类性 (2)统计总量指标时要有明确的统计含义和合理的统计方法

统计学20个重点知识整理

一、统计的含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统计一词一般有三种含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1、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活动,是指按照调查研究的任务,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进行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运用资料等一系列调查研究的工作过程。 2、统计资料是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特征的各项数字资料以及与之有联系的其他资料,包括调查阶段搜集的原始资料,经过加工整理和分析后的图标和文字资料等系统资料。 3、统计学是研究怎样进行社会经济统计活动的方法论科学,它阐述了统计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和数量关系时应该遵循的原理、原则和采用的方法等,是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4、关系: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统计研究的基础;统计学是统计活动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统计学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对统计实践起着指导的作用;统计工作要以统计学的理论为指导,并检验和发展统计理论。 二、统计总体和统计单位及其之间的关系 1、统计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单位所构成的整体,简称总体。 2、统计总体的特征: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 3、总体单位: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 4、例:要研究某一乡镇企业的职工素质情况,则该乡镇企业的全体人员构成一个总体,其中每一个职工就是总体单位。 5、关系:a.总体由总体单位组成; b.组成总体的个体是有差别的; C.根据统计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与总体单位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三、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之间的关系 两者之间既有明显的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主要区别在于: 1、指标说明总体特征;而标志则说明总体单位特征; 2、统计指标必须是可量的;统计标志未必都是可量的; 3、统计指标具有综合性;而统计标志一般不具有综合性; 两者之间的主要联系在于: 1、许多统计指标的指标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 2、指标与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 例如:要了解我国粮食生产状况,则我国的粮食总产量是指标,而某省的粮食总产量是标志。 四、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的内容 1、确定调查目的; 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3、确定调查项目,设计调查表; 4、确定调查时间和方法; 5、制定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 五、统计调查的分类 1、按统计调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定期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2、按调查总体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3、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具有连续性,可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4、按统计调查是否具有强制性,可分为政府统计调查、民间统计调查和涉外社会调查; 5、按收集资料的方法,可分为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采访法和问卷法

统计学复习题库

一、选择题(30题) 1.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A. 总计各单位的标志值没有差异 B. 总体的各指标都有相同的性质 C. 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相同的数量标志或品质标志属性 D. 同质性是构成总体的前提条件 2.对于无限总体进行观察和分析,最适宜的统计研究方法是() A. 统计分组法 B. 统计模型法 C. 统计指标法 D. 抽样推断法 3.某班五位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7、78、85、89、96,这五个数字是() A. 变量 B. 数量标志 C. 品质标志 D. 变量值 4. 对某市占成交金额比重大的9个大型农贸市场的成交金额进行调查,属于() A. 普查 B. 抽样调查 C. 重点调查 D. 典型调查 5.在全距一定的条件下,等距分组中组距与组数的关系是() A. 组数越多,组距越大 B. 组数越多,组距越小 C. 组数越少,组距越小 D. 组数与组距无关系 6.某产品的质量好坏用一等品、二等品和三等品来反映,产品等级是() A. 数量指标 B. 质量指标 C. 数量标志 D. 品质标志 7.2013年9月9日,深圳市最高气温为摄氏33度,这一数据属于() A. 定类数据 B. 定序数据 C. 定距数据 D. 定比数据 8.连续变量要求两个相邻组的组限() A. 不一致 B. 重叠 C. 间断 D. 可任意取值 9.下列情况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 汽车台数 B. 工人人数 C. 工厂数 D. 生产总产值 10.总量指标是用()表示的。 A. 绝对数形式 B. 相对数形式 C. 平均数形式 D. 百分比形式 11.下列()为时点指标。 A. 在校学生人数 B. 商品销售额 C. 新出生人口数 D. 国内生产总值 12.某班五位同学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75、80、70、65、55,这五名同学的成绩平均差是 () A. 7分 B. 7.2分 C. 8.6分 D. 9.7分 13.在频数分布中,众数是() A. 最大的那个频数 B. 最大的标志值 C. 频数最大的那个标志值 D. 把频数分布分成两个相等部分的标志值 14.下列相对数可以相加的是()

统计学原理考试知识点整理

第1章 绪论 1、统计的含义统计一词最基本的含义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方面进行核算和分析,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的一种计量活动。 2、统计的特点P3 数量性 具体性 综合性 3、统计学的若干基本概念 总体与总体单位P10: 总体是指在某种共性的基础上由许多个别事物结合起来的整体,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叫总体单位; 总体的特征: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总体的分类: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标志、变异与变量P10: 标志,是指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变异:总体单位之间品质和数量上的差异,即可变标志在总体各单位之间所表现出的差异。变量:可变的数量标志。 连续型变量与离散型变量联系和区别:连续型:变量值可作无限分割的变量离散型:变量值只能以整数出现的变量指标与标志P11 (指标,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区别:第一,指标说明总体的特征,而标志则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第二,指标只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所有指标都要用数字来回答问题,没有用文字回答问题的指标。而标志既有反映数量也有反映品质。 第2 章统计调查 1、统计调查的含义及其在统计工作中的地位P13 含义: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搜集统计资料的过程地位:是统计工作的第一阶段,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一环 2、统计调查的基本原则P13-14 一、要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 二、要及时反映,及时预报 三、要数字与情况相结合 3、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普查P14:含义:为搜集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某时某地的情况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优缺点:,适用场合:主要用于一些重要项目呢的调查,如人口普查、耕地普查、基本单位普查、工业普查和库存普查等; 随机抽样调查P14:含义(按随机原则(机会均等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借以推断和认识总体的一种统计方法)以及具体的抽样方法【第七章】系统抽样、多阶 简单随机、分层抽样、整群抽样、 段抽样)及适用场合;非随机抽样:含义(调查者有意识地或随意而 非随机地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的统计方法)以及具体的抽样方法P15 (重点抽样:只对总体中为数不多但影响颇大的重点单位进行研究的一种非

2018统计学-18总复习资料

《统计学》综合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是()。 A.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C.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预测D.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 2.要研究某地区570家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 A.每个工业企业 B.570家工业企业 C.570家工业企业每一件产品 D.570家工业企业全部工业产品 3.为了解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对鞍钢、武钢、宝钢等特大型钢铁企业的产量进行调查,属于 ()。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简单随机抽样调查 D.整群抽样调查 4.某商品销售量的前三个季度的季节指数分别为:112%,88%,90%,则第四个季度的季节指数为()。 A.102% B.110% C.98% D.100% 5.某厂2009年完成产值2千万,2010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0万元,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A.105% B.5% C.115.5% D.15.5% 6.统计调查按其组织形式分类,可分为()。 A.普查和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 C.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D.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7.现有一数列:3,9,27,81,243,729,2187,反映其平均水平最好用()。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8.第一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6年,第二组为8年,第三组为10年,第一组工人数占总数的30%,第二组占50%,则三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 A.8年 B.7.55年 C.32.5年 D.7.8年 9.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总量指标 B.相对指标 C.平均指标 D.变异指标 10.某商品价格比原先降低5%,销售量增长了5%,则销售额()。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无法确定

统计学重点

复习重点:统计学基本概念、问题简答复习重点 统计 1.简述统计的含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统计资料、统计工作、统计学 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 统计工作满足对统计资料的准确性 统计学与统计工作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2.简述变量分配数列编制的步骤。 步骤:①将原始资料按其数值大小重新排列 ②确定全距 ③确定组距和组数 ④ 确定组限 ⑤ 编制变量数列 3.什么是统计指标、什么是统计标志?说明二者的联系与区别。 统计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 标志指标简称标志,是反映总体单位某种特征的名称。 区别: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标志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和能够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两种,而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 联系: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汇总而来的;指标和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转化关系。 4.什么是发展速度?包括哪些类型?各类之间的数量关系? 发展速度是两个时期发展水平之比,它表明现象发展的程度和方向。 (一)定基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某一固定时期水平 (二)环比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前一期水平 数量关系:1.环比发展速度的连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2.相邻的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比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 5.什么是结构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各类之间的关系如何?结构相对指标是利用分组的方法,将总体去区分为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以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计算各部分所占比重或比率的相对数,是反映同一时期总体内部组成状况的综合指标。部分与总体的关系 比例相对指标是反映同一总体内部各部分之间数量对比关系的综合指标,用来反映总体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数量联系程度和比例关系。部分与部分的关系 强度相对指标是将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总体的指标对比而得到的相对数,用以反映现象强度、密度或普遍程度的综合指标。关联指标间的关系 6.什么是统计调查?有哪些类型?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统计调查是根据研究的任务和目的,按照预先设计的方案,采用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所研究对象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搜集资料的工作过程。统计调查所所搜集的资料要足够多,数据资料要充分,以便于准确全面的反映所研究的问题。 统计调查包括:统计报表、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等五种组织形式。

统计学复习题

第一章、单项选择题 1.“统计”一词的基本含义是 D 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B.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计算 C.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 D.统计科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 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c A.2000名学生 B.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C.每一名学生 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3.统计指标按其说明的总体现象的内容不同,可以分 为 D 。 A.基本指标和派生指标 B.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C.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D.绝对数指标,相对数指标和平均数指标 4.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包括有 D 。 A.调查方法、整理方法、分析方法、预测方法 B.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实验设计 C.相对数法、平均数法、指数法、汇总法 D.实验设计、大量观察、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5.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 。 A.该市国有的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国有的每一个工业企业 C.该市国有的某一台设备 D.该市国有制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1.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包括的阶段ABCDE 。 A.统计设计 B.统计调查 C.统计整理 D.统计分析 E.统计预测 2.变量按其是否连续可分为CD 。 A.确定性变量 B.随机性变量 C.连续变量 D.离散变量 E.常数 3.品质标志表示事物的质的特征,数量标志表示事物的量的特征,所以AD 。 A.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 B.品质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 C.数量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 D.品质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 E.两者都可以用数值表示 4.某企业是总体单位,数量标志有BCDE 。 A.所有制 B.职工人数 C.月平均工资

统计学复习试题与答案

泉州师院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本科 2008级《统计学》期末复习试卷A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并在原题上改正。 每小题2分,共10分) 1.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 ) 2.相关系数为零,说明两现象之间毫无关系。( ) 3.方差分析是为了推断多个总体的方差是否相等而进行的假设检验。( ) 4.对总体参数提出某种假设,然后利用样本信息判断假设是否成立的过程称为参数估计。( ) 5.统计表的总标题位于表的上端,统计图的总标题也是位于图的上端( ) 二、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1.某森林公园的一项研究试图确定哪些因素有利于成年松树长到60英尺以上的高度。经估计,森林公园长着25000棵成年松树,该研究需要从中随机抽取250棵成年松树并丈量它们的高度后进行分析。该研究的总体是( ) A. 250棵成年松树 B.公园里25000棵成年松树 C.所有高于60英尺的成年松树 D.森林公园中所有年龄的松树2.从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0的总体中,抽出一个50 n 的简单随机样本,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和方差分别为( ) A. 100和2 B. 100和0.2 C. 10和1.4 D. 10和2 3.若两个变量的平均水平接近,标准差越大的变量,其( ) A .标准差代表性越大 B .离散程度越大 C .稳定性越高 D .分布偏斜程度越严重 4.某电视台就“你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哪个”随机询问了200名观众,为了度量调查数据的集中趋势,需要运用的指标是( ) A .算术平均数 B .几何平均数 C .中位数 D .众数 5.将抽样单位按某种特征或某种规则划分为不同的层,然后从不同的层中独立、随机地抽取样本,这种抽样方式称为( ) A.简单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 C.整群抽样 D.系统抽样 6.对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时,其他条件不变,置信度1-α 越小,则( ) A .抽样推断的准确度越低 B .抽样推断的把握程度越高 C .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越大 D .允许误差范围越小 7.点估计的缺点是( )

统计学复习重点

1、统计学:是收集、汇总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和艺术。 2、统计数据的分析是统计学的核心内容,它是通过统计描述和统 计推断的方法探索数据内在规律的过程。 3、普查:是为某一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如人口普查、工业普查、农业普查等。 4、抽样调查的特点:经济性;时效性高;适应面广;准确性高。 5、调查方案:是指导整个过程的纲领性文件,其内容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项目和调查表等内容。 6、组距分组的几个步骤:一、确定组数二、确定组距三、确定组限和进行次数分配四、绘制统计图五、分析。) 7、为消除组距不同对频数分布的影响,需要计算频数密度,即频数密度=频数/组距,用频数密度才能准确反映频数分布的实际情况。8、以组中值作为代表值有一个必要的假定条件,即各组数据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或在组距中值两侧呈对称分布。 9、描述统计的内容也包括频数分布、但主要是关于集中趋势和离中趋势的描述问题。 10、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从分布的角度看,众数是具有明显集中趋势点的数值,一组数据分布的最高峰点所对应的数值即为众数,记为M。 11、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心位置的一个代表值。当然,如果数据的分布没有明显的集中趋势或最高峰点,众数也可以不存在;如果有多个高峰点,实际上也可以认为有多个众数。

12、协方差的大小会受到计量单位和数据均值水平的影响,从而使不同相关总体之间的相关程度缺乏可比性。 13、时间系列:是反映现象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数据系列,也称为时间数列或动态数列。 14、用报告期水平减去基期水平,就等于增长量。其中,当基期水平为上期水平时,就称为逐期增长量,当基期水平为某个时期的固定发展水平时,就称为累计增长量。 15、报告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称为发展速度。其中,当基期水平为上期水平时,就称为环比发展速度;当基期水平为某个时期的固定发展水平时,就称为定基发展速度。 16、序时平均数也称为动态平均数,它反映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发展水平达到的一般水平。由于指标形式分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等,所以对其平均的方法存在差异性。 17、绝对数有时期数和时点数之分,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具有可加性。 18、几何平均法的应用条件是要求现象呈现均匀变动。如果现象发生大起大落的变化,用几何平均法所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将失去代表性。 19、累计法考虑各时期的发展状况,不只是受最初和最末两个极端值的影响。 20、移动平均法是趋势变动分析的一种较简单的常用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想和原理是,通过扩大原时间序列的时间间隔,并按一定的间

统计学复习资料分析

《统计学》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统计是、和的统一体,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 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和。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和四个阶段。 4、随着的改变,总体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指标是说明。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 7、变量按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变量; 变量按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和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和;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 现是否相同分为和。 11、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表示,质量指标用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和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变成,那么原来的指标 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 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9、质量指标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 10、总体和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 11、女性是品质标志。 12、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指标都是数量指标,以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的指标都是质量指标。

统计学知识点汇总情况

统计学知识点汇总 一、统计学 统计学是一门关于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科学。 三、统计的特点 (1)数量性: 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包括现象的数量表现、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和质量互变的数量界限。 (2)总体性: 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的数量方面。例如,国民经济总体的数量方面、社会总体的数量方面、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总体的数量方面、各企事业单位总体数量方面等等。 (3)具体性: 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对象是具体事物的数量方面,而不是抽象的量。这是统计与数学的区别。(4)社会性: 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条件、过程和结果,社会经济统计以社会经济现象作为研究对象,自然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四、统计工作过程 (1)统计设计 根据所要研究问题的性质,在有关学科理论的指导下,制定统计指标、指标体系和统计分类,给出统一的定义、标准。同时提出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案和工作进度等。 (2)收集数据 统计数据的收集有两种基本方法,实验法和调查法。 (3)整理与分析

描述统计是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登记、审核、整理、归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出各种能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并用图表的形式表示经过归纳分析而得到的各种有用的统计信息。 推断统计是在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利用一定的方法根据样本数据去估计或检验总体的数量特征。 (4)统计资料的积累、开发与应用 对于已经公布的统计资料需要加以积累,同时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加工,结合相关的实质性学科的理论知识去进行分析和利用。 五、统计总体的特点 (1)大量性 大量性是指构成总体的总体单位数要足够的多,总体应由大量的总体单位所构成,大量性是对统计总体的基本要求; (2)同质性 同质性是指总体中各单位至少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变标志,即至少有一个具有某一共同标志表现的标志,使它们可以结合起来构成总体,同质性是构成统计总体的前提条件; (3)变异性 变异性就是指总体中各单位至少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变异标志,即至少有一个不同标志表现的标志,作为所要研究问题的对象。变异性是统计研究的重点。 六、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 标志中的品质标志不能用数量表示;而所有的指标都能用数量表示。 标志(指数量标志)不一定经过汇总,可直接取得;而指标(指数量指标)一定要经过汇总才能取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