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西方经济思想史

西方经济思想史

西方经济思想史
西方经济思想史

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型

内容提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使市场在资源

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经济发展发展方式战略转型

经济发展不同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也不同于经济增长方式,我国目前已经进入经济发展的加速阶段,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提出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看起来只是用词的简单变化,但在内涵上却发生了重大变化。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改动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在新时代的要求。这一改动和变化,将在以后很长时间成为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将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产生重大导向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全方位宏观分析,试图从战略高度和创新角度提出相关对策和路径,更好的适应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

(一)经济发展的内涵

1.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对于经济增长,不同时期的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论述。

重商主义经济学家从对外贸易出发,提出以增加社会财富作为目标的经济增长理论。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以威廉.斯塔福为代表的早期重商主义认为:一国在外贸中应该尽可能地多输出少输入,最好不输入,一国才能迅速增加货币,积累财富。以英国经济学家托马斯.孟为代表的晚期重商主义认为:卖给外国人的商品总值应大于购买他们的商品总值,孟主张扩大出口,减少外国商品的进口。在对重商主义批判的基础上,古典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了详尽具体的研究,开始形成系统完整的经济增长思想。亚当?斯密继承了重商主义把促进经济增长、增进国民财富作为研究主题的传统,将人均国民收入的大小作为衡量一国社会经济状况的指标。亚当?斯密提出增加人均国民收入的两个主要途径,一是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率,二是提高生产性劳动者占总人口的比重。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经济增长,必须从长远利益出发,注重生产能力的形成。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道路不同,他的理论对美国、德国当时的经济增长政策的形成发生过重大作用,也是我国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理论依据。马克思以两大部类划分为基础提出了著名的社会再生产公式,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过程的有效分析工具。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就是经济增长,要实现经济增长必须通过增加积累和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两种方法来实现。此外,马歇尔

从教育投资、人力资本等方面研究经济增长的源泉,熊彼特从创新角度研究经济增长的动因。哈罗德—多马、索洛等人构建动态经济增长模型研究经济增长的实质和方法等。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增长可以理解为:一国或地区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表现为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加。

2.经济发展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并没有严格区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才对其有了初步区分,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区分为两个词条,经济增长用于发达经济的分析,经济发展用于不发达经济的分析。在我国,早在党的十二大上就提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十六大上又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翻,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更是正式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我国学者对于经济发展的研究也才全面展开。在学术界的讨论中,对经济发展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两方面:一种是结构的认识,认为经济发展反映了一系列经济结构的变化,包括生产结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等方面的变化。另一种强调指标变化,如基本必需品的消费指标、收入分配均衡程度标志、公共服务满足度等。金德尔伯格认为:经济发展既包括更多的产出,同时也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安排的变革。经济发展更注重于机能—素质协调的改变。熊彼特认为经济发展就是指采用不同的方法合理使用现有资源,不断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我国学者常修泽认为: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即称为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所以,经济发展涉及的内容超过了单纯的经济增长,比经济增长更为广泛。孙飞认为经济发展应当包括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资源配置、技术创新等。刘江华认为经济发展除了包括经济增长外,还包含经济结构的优化、社会结构的演进、环境的治理和改善、社会福利的增进和贫富差距的缩小等。总而言之,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实际福利的增长过程,不仅指社会财富的量的增多,还包括社会财富的质的提升,即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变化,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等。可见,经济发展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持续高级化的进程和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和文明化的过程。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

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显得尤为迫切和紧要,过去一直提出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指由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向内涵式扩大再生产转变,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则是一个综合的转变过程。无论内涵还是外延都要比前者更全面、更科学、更合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要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应综合全面考虑可持续性,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就业、消费、分配等一系列社会需要等。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广泛的含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既包含了经济增长目标,还包含了更为广泛的目标,如有经济增长所依赖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等涉及长期增长的结构目标;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生态文明的经济增长最小成本目标;有经济增长各要素有机整合以及城乡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目标;有公平分配,让全体人民充分分享经济发展的物质文明成果,增加社会福利的民生目标等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目标更全面、更系统,更充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解决当前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从而也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二、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态势

基于以上分析,我国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在经济发展方式上还受制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呈现出当前时期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独有特点。主要表现为:

(一)经济发展进入关键时期

我国目前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方式已经由单纯追求GDP数量在不断向绿色GDP、人文GDP、环保GDP等过渡。根据经济发展理论,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经济、社会各种矛盾的不断凸显期。[19]根据统计数据,我国人均GDP从1990年的1644元人民币增长到2009年的24140元人民币,按照目前外汇牌价折算约为3000美元左右。这也就意味着,在当前时期,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能妥善处理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就能够顺利发展,我国经济还会上一个新的台阶。如果处理不好的话,经济就将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二)扩大内需成为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2008年,我国三大需求消费、投资、外贸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38.7%,48.8%,和12.5%。这主要是由于全球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影响。实际上,国内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可能会更大。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正确处理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使拉动经济发展的动力逐步回归到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为主的道路上来。中国经济发展不能长期依靠投资拉动。消费跟不上,社会再生产的四大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就不能顺利循环。投资增长会造成新的供给,而新的供给要靠新的消费消化掉。如果没有消费提供支撑,投资就可能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导致经济效益下降,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三)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发展必然处于一定的环境中,中国经济发展也不例外。按照西方经济学理论,“公共物品”具有外部性,人们对于环境的使用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搭便车”行为。人们都想无偿地使用环境,谁都不愿意治理环境。当是从经济发展的长期性上来看,对于环境资源的掠夺必然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如果继续采用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就会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给人类带来无法预想的灾难,经济发展就更无从谈起。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能更好的保护和改善环境,可以推动经济更好的发展;如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其结果会严重限制经济发展,导致付出环境治理的沉重代价,甚至经济停滞发展。正因如此,中国应该选择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政策。

三、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型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不能脱离国际背景而独立存在,在后危机时代,面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应结合世界经济发展与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切实进行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型。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转型

传统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三大动力:投资、出口、消费共同构成一国经济发展的源泉。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出口拉动,这在金融危机前达到顶峰。危机发生后,由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受到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巨大打击,加之金融危机影响具有长期性的特点,短期内国外需求很难大幅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来自于外贸的比较利益必然受到很大影响。2009年,为了进一步刺激经济增长,中央财政拿出四万亿人民币用来扩大内需,大量资金投入三农、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治理、城乡民生改善、灾区灾后重建等,有力的刺激了国内需求,带动了我国经济在国际经济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继续保持高增长的趋势。但是,与投资和出口相比,经济发展方式要实现根本的战略转型,要保持经济发展的长期性、稳定性,必须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以消费为主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经济发展方式战略转型。

在目前的世界经济形势下,我国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型,必须继续稳定外贸、加

大国内投资力度。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切实转变,在世界金融危机、经济危机逐步消退的今天,在国际市场逐渐恢复的条件下,由于我国外贸依存度较高,GDP中来源于出口的比较利益较大,而且短期内改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需要继续开拓世界市场。从去年的经验来看,加大国内投资力度有效地缓解了危机对于中国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继续扩大国内需求,加大投资力度,合理规划投资方向,成为目前的当务之急。并且从长期来看,我国过去没有处理好国际国内两种市场的关系,经济增长过多依赖于国际市场,金融危机到来时,这种经济发展的模式受到严重打击。这就要求我国必须认识到积极扩大内需,不仅仅是应对危机的暂时方法,而应成为长效机制。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国内消费有巨大的潜力,扩大国内需求有望成为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引擎。

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形势下,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加消费需求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在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国,应想方设法提高农民收入,扩大农民消费需求;继续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提高弱势群体的收入,减轻人们教育、住房、医疗方面的负担,进行相应的体制改革;建立长效机制,提高各级各类职工的工资收入,使人民生活水平与经济发展成果相适应;继续进行收入分配调节,缩小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具体来说,针对我国目前的消费结构,我们应该不断提升社会医疗保健水平;加快居民住房建设水平,着力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满足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并想方设法抑制房价的过高过快增长;不断提升教育水平,继续加大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投入水平,形成完善的高等学校的就业机制;加强文化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交通、通信;继续提升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适度提高在职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等,并通过国家宏观调控,不断降低我国的恩格尔系数,逐步实现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并从相关制度上为人们消费需求的释放提供保障,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二)自主创新体系的战略转型

在后危机时代复杂的世界经济环境中,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必须构建完整系统的自主创新体系。这不仅仅是应对危机来临时的暂时方法,而是保持中国经济持久竞争力的有效方法。危机来临时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受到危机的影响较小,后危机时代,这类企业走出困境,并且发展速度和质量很好已经说明了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一个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越来越决定国家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总格局中的地位。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在新时代的战略转型,必须构建系统地自主创新体系。

形成有效机制,保证自主创新活动在政府的领导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逐步形成完备有效的创新体制、机制,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服务,提高科技成果的生产力转化率。针对我国目前的政府自主创新管理体制存在的缺陷,我国应努力建立自主创新的评价和监督体制;不断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制和政策;进行创新人才的管理和激励机制的有效探索等。

从政策上制定有利于形成研发良性循环并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机制,调动和提高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积极性。针对我国很多企业严重缺乏创新人才的问题,应提高创新人才的工作待遇,为创新工作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为创新人才的个人发展等提供机遇和平台。针对相当一部分企业长期从事物质生产,没有科技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应不断进行创新成果的展示,进行创新价值宣传活动。针对企业创新投入严重不足,影响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应想方设法予以解决,排除阻碍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成果转化为物质财富的各种限制因素。进而不断提高创新水平,带动我国整体研发能力的提高。

加快我国自主创新的步伐。把技术引进与技术的自主创新有效结合起来。我国应遵循引进、吸收、消化、创新的路径。技术引进当然也很重要,是我国缩小和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但要注意引进先进技术,而不是发达国家淘汰、落后的技术;引进必须的,对我国

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的技术,而不是可有可无,白白浪费外汇的落后技术。技术引进之后必须消化、吸收,采取“拿来主义”,为我所用,然后结合自主研发,走自主创新之路。

(三)以低碳经济为目标的战略转型

在世界环境恶化,全球气候变暖的条件下,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世界经济要发展,必须采取以节能减排、低碳经济为目标的新的发展方式。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不例外。在后危机时代,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实行节能减排、进行环境保护,并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要使低碳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仍然任重而道远。我国必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积极参与,全社会共同努力的低碳经济系统。2010年全国两会中,低碳再次成为热点话题。两会代表提交的议案中,对低碳经济的关注尤为集中。大致可以概括为: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节能减排,保增长与节能减排的关系;低碳技术升级;碳排放与碳汇问题。与会代表纷纷提出议案,为我国低碳经济的实现献计献策。笔者认为,由于我国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低碳经济要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经济增长点短期内难以实现。要实现以低碳经济为目标的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转型,必须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认识。并根据目前我国国情,采取合理的制度设计,渐进式地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型。

就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来看,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更多地呈现低碳特征,表现为环境污染较小,单位产品附加值较大。而我国又是一个人口大国,从目前状况看,供求两个方面都要求我国大力发展农业和第三产业。一方面可以解决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又能减少环境污染。但应注意的是,我国传统农业的发展受到可耕地、技术等方面的强力制约,必须走集约化的高新农业发展道路,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大农业农林牧副渔的综合协调发展。应优先发展环保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技术的有效利用,在达到相同GDP 的情况下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节约更多资源、能源。不断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尤其是消费服务业的比重,满足人的可持续发展。这样既能节能减排,又可以扩大就业,达到双赢的局面。

发展低碳经济也不能进入误区,似乎高能耗的产业必须马上淘汰。所谓的低碳经济与高碳经济也是相对而言的,并且在目前的经济条件下,两者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要发展低碳经济并不必然导致高碳经济的全部消亡,应循序渐进地进行转型,考虑产业的协调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低碳经济的建立必须循序渐进,决不能马上全盘实施,应以部分产业和部分地区作为试点,取得成功后逐步推广。从个人层面上来说,低碳生活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改变固有的观念和思想,使生活习惯与低碳经济相适应,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传略转型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程伟.浅析西方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历程[J].现代企业文化.2009

(2) 冷柏军.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3)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4

(4) 常修泽.中国新发展模式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理论参考.2006.4

(5) 孙飞.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J].经济与管理.2007.12

(6) 任保平.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特征及其战略转型[J].江苏社会科学.2008

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思想史》试题

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经济思想史试题 课程代码:0014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色诺芬谈到货币作为储藏手段的职能的著作是() A.《经济论》 B.《雅典的收入》 C.《货币论》 D.《政治论》 2.重商主义主张() A.在对外贸易中多买少卖 B.国家实行放任的对外贸易政策 C.鼓励输出,限制输入 D.限制手工业的发展 3.被认为是政治经济学之父和统计学创始人的经济学家是() A.亚当?斯密 B.约翰?洛克 C.大卫?休谟 D.威廉?配第 4.英国重商主义的最后代表、探讨经济学体系的第一个英国人是() A.大卫?休谟 B.詹姆斯?斯图亚特 C.马歇尔 D.马西 5.最先提出信用会创造资本理论的是() A.约翰?罗 B.托马斯?格莱辛 C.杰文斯 D.萨伊 6.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领袖和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 A.魁奈 B.杜尔哥 C.坎梯隆 D.萨伊

7.西方最早研究人口问题的学者是() A.马尔萨斯 B.萨伊 C.李嘉图 D.亨利?乔治 8.萨伊认为,生产中的三种必要的要素是() A.资本、土地、技术 B.资本、土地、管理 C.资本、土地、劳动 D.资本、技术、管理 9.李斯特认为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国家实行保护政策的是()A.农业时期 B.农工业时期 C.农工商时期 D.畜牧时期 10.被称为“美国学派的创始人”、“美国第一个经济学家”的是()A.富兰克林 B.汉密尔顿 C.雷蒙德 D.凯里 11.美国经济学家亨利?乔治的代表作《进步与贫困》一书主要研究()A.土地问题 B.资本问题 C.劳动问题 D.技术问题 12.经济思想史上明确以边际效用来解释商品价值决定的第一人是()A.阿奎纳 B.尼古拉?巴尔本 C.孔狄亚克 D.威廉?福斯特?劳埃德 13.奥地利学派中,马克思主义最公开的和最顽强的反对者是()A.欧根?庞巴维克 B.卡尔?门格尔 C.弗里德里希?维塞尔 D.维克塞尔 14.成为西方现代新福利经济学的基础和出发点的是() A.帕累托的理论 B.瓦尔拉斯的理论 C.杰文斯的理论 D.屠能的理论

西方经济思想史

《经济学说史》 绪论:经济学与经济学说史 一、经济学——术语的演变 1、经济学economics 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和各种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规律的科学。 经济学又可称为经济科学(economic sciences)。 2、经济学术语在西方的演变。 (1)经济学的诞生过程。 经济一词在西方源于希腊文oikonomia,原意是家计管理。 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的著作《经济论》中论述。 1615年出现了以“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为名称的第一本书,即法国重商主义者A.de蒙克莱田(约1575~1621)的《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 到了重农主义和英国古典学派,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重点转向生产领域和包括流通领域在内的再生产。古典政治经济学已经同政治思想、哲学思想逐渐分离,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其论述范围包含了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的大部分领域。 17~19世纪末,政治经济学逐渐被用作研究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理论科学的名称。 (2)经济学的成熟。 19世纪末期,随着资产阶级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演变,即更倾向于对经济现象的论证,而不注重国家政策的分析,有些经济学家改变了政治经济学这个名称。 英国经济学家W.S.杰文斯在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1879年第二版序言中,明确提出应当用“经济学”代替“政治经济学”,认为单一词比双合词更为简单明确;去掉“政治”一词,也更符合于学科研究的对象和主旨。 1890年A.马歇尔出版了他的《经济学原理》,从书名上改变了长期使用的政治经济学这一学科名称。到20世纪,在西方国家,经济学这一名称就逐渐代替了政治经济学,既被用于理论经济学,也被用于应用经济学。 3、经济学术语在东方的演变。 (1)“经济”的出现。 在中国古汉语中,早有“经济”一词,是“经邦”和“济民”、“经国”和“济世”,以及“经世济民”、“经国济世”等词的综合和简化,含有“治国平天下”的意思。内容不仅包括国家如何理财、如何管理其他各种经济活动,而且包括国家如何处理政治、法律、教育、军事等方面的问题。 包括在“经世济民”内的“经济”一词,很早就从中国传到日本。 西方经济学在19世纪传入中、日两国。中国的严复则译为“生计学”。日本的神田孝平(1830~1898)最先把economics译为“经济学”;經済。 (2)中国“经济学”的使用 到1903年后,中国学者才逐渐采用“经济学”这个学名。 30~40年代,有的经济学家在编写和翻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著作时,则称为“政治经济学”或“新经济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经济学界大多数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经济学称为“政治经济学”,而对政治经济学以外的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则使用“经济学”一词。 80年代以来,经济学已逐渐成为各门类经济学科的总称,具有经济科学的含义。 二、经济学说史 内涵。 是一门具有一定理论性和历史性特点的经济理论学科,研究经济思想和理论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历史,从中了解一些概念与范畴、理论与政策及其产生和运用的条件。 一般说来,划分经济学说流派的标准是: 理论观点上基本一致 分析方法上基本一致

经济思想史试题

经济思想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配第的著作中,被马克思评价为是“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分离出来的最初形式”的著作是() A.《货币略论》 B.《政治算术》 C.《爱尔兰的政治赋税》 D.《赋税论》 2.在英国早期学者中,被视为火灾保险事业创始人的是() A.尼古拉?巴尔本 B.约翰?洛克 C.威廉?配第 D.达德利?诺思 3.反映古罗马奴隶制鼎盛时期奴隶主阶级要求的重要代表作是() A.瓦罗的《论农业》 B.柯鲁迈拉的《农业论》 C.加图的《农业论》 D.西塞罗的《政治论》 4.曾论证奢侈并非坏事,著有《蜜蜂的寓言》一书的学者是() A.伯纳德?孟德维尔 B.约瑟夫?马西 C.大卫?休谟 D.詹姆斯?斯图亚特 5.经济思想史上最先提出利润是资本主义经营唯一目的的学者是() A.休谟 B.斯密 C.范德林特 D.配第 6.经济思想史上首次尝试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过程进行分析的著作是() A.配第的《政治算术》 B.坎第隆的《商业性质概论》 C.斯密的《国富论》 D.魁奈的《经济表》 7.亚当?斯密研究经济理论的出发点是() A.货币学说 B.分工和交换学说 C.阶级和分配学说 D.社会资本再生产学说 8.第一部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经济学著作是() A.《贸易论》 B.《政治算术》 C.《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D.《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9.亚里斯多德反对柏拉图关于取消私有财产、实行“共产主义”的主张,他表达这一观点的著作是() A.《经济论》 B.《政治论》 C.《伦理学》 D.《农业论》 10.在经济学说史上,把优势区分为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把劣势区分为绝对劣势和相对劣势的经济学家是()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约翰?穆勒 D.托马斯?马尔萨斯 11.马尔萨斯的经济理论借鉴了许多学者的观点,下列没被借鉴的学者是() A.唐森 B.安德森 C.西斯蒙第 D.葛德文 12.在分配理论中,李嘉图最突出的贡献是() A.工资理论 B.地租理论 C.利润理论 D.收入理论 13.从19世纪中下叶直至边际效用学派兴起为止,在英国流传最广的经济学课本和读物是() A.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B.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C.约翰?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应用》 D.阿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 14.“经济和谐论”的提出者是() A.西斯蒙第 B.巴师夏 C.萨伊 D.李嘉图 15.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发生经济危机的是() A.马尔萨斯 B.萨伊 C.穆勒 D.西斯蒙第 16.首次将法学研究中的历史方法运用到政治经济学领域中的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是

2020年10月全国自考经济思想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经济思想史试题 课程代码:0014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奥地利学派的创始人是() A.克尼斯B.门格尔 C.维塞尔D.维克塞尔 2.瓦尔拉斯对经济学作出的最主要的贡献是() A.一般均衡分析B.局部均衡分析 C.消费者主权理论D.生产者主权理论 3.马歇尔经济理论体系的中心是() A.生产论和分配论B.分配论和消费论 C.价格论和分配论D.生产论和价格论 4.约翰·洛克的主要经济学著作是() A.《贸易论》 B.《论降低利息和提高货币价值的后果》 C.《赋税论》 D.《政治经济学概论》 5.重商主义产生于西欧的() A.资本原始积累时期B.中世纪中期 C.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时期D.资本主义私人垄断时期 6.古希腊学者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的组织国家的原则是() A.公平原则B.分工原则 C.正义原则D.效率原则 7.反映托马斯·阿奎纳经济思想的著作是() A.《上帝之城》B.《天与人之将来》 C.《忏悔录》D.《神学大全》 8.重商主义认为,财富的直接源泉在() A.生产领域B.流通领域 1

C.分配领域D.消费领域 9.最早提出级差地租概念的思想家是() A.威廉·配第B.大卫·李嘉图 C.亚当·斯密D.马尔萨斯 10.最早提出利润是资本主义经营的唯一目的的思想家是() A.洛克B.休谟 C.范德林特D.孟德维尔 11.重农主义的理论核心是() A.“纯产品”学说B.剩余价值学说 C.劳动价值理论D.均衡理论 12.斯密认为,社会的三种基本收入是() A.利息、利润、工资B.剩余价值、利润、地租C.工资、利息、地租D.工资、利润、地租 13.对李嘉图社会历史观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的是() A.洛克的社会契约论B.配第的“政治算术”C.边沁的个人功利主义D.魁奈的“自然主义”14.李嘉图的地租理论认为,决定农产品生产价格的是() A.优等地的生产条件B.劣等地的生产条件 C.中等地的生产条件D.社会平均的生产条件15.马尔萨斯写作《人口原理》的目的是为了反对() A.认为人类理性可以控制人口增加的观点 B.认为人口增加受生活资料供给限制的观点 C.认为土地边际收益递减从而导致人口相对过剩的观点 D.认为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从而导致人口相对过剩的观点 16.马尔萨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是() A.有效需求不足B.投资需求不足 C.社会再生产比例遭到破坏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17.提出“最后一小时论”为资本主义剥削辩护的思想家是()A.巴师夏B.西尼尔 C.萨伊D.詹姆斯·穆勒 18.最先主张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使用实证研究方法的经济学家是()A.斯密B.约翰·穆勒 C.萨伊D.弗里德曼 2

西方经济思想史中工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经济思想史中工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内容摘要:有必要就工资理论给出定义,工资理论:研究工资的所有理论的总称,工资的概念,所谓工资,指劳动者被用人单位录用后,完成规定的劳动任务而作为劳动报酬领取的,由该用人单位支付的一定数额的货币。狭义的工资只包括货币工资不包括福利;广义的概念则是各种形式的劳动报酬的总称,如计时工资、计件、奖金、津贴、补贴及职工、个人福利,更广义:非雇用劳动者,如个体劳动者、农民,的劳动收入,包括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的的收入,也属于工资的范畴。 总体来说,西方经济思想史中有这样的工资五大理论:早期的工资学说、边际生产力工资论、供求均衡工资论、工资谈判论、分享工资论。 一、早期的工资学说 (一)早期工资学说,①生存工资论,这一理论是由魁奈.杜阁尔提出,亚当.斯密与大卫.李嘉图全面论述的,在这里,工资是“劳动的自然价格”这种“自然价格”,除包括工人本身能够维持生存部分的生活费外,还包括能够在工人人数总体上不增不减地延续后代所需要的生活费;②工资基金论,这一理论则认为水平高低取决于工资基金数量与人口数量之间比例。 (二)边际生产力工资论; (三)供求均衡工资论,其代表人物马歇尔指出:工资是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二者均衡时的价格。 (四)工资谈判论,认为劳动力市场上工资水平取决于市场上劳资双方的力量对比。 (五)分享工资论,代表人物马丁.魏茨曼:员工工资不再按工作时间确定固定的工资,而是把员工工资与某种能够恰当反映企业经营的指数相联系的制度。这就是将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经营效益挂起钩来。 二、重要经济学家关于工资理论的思想

(一)阿奎那 阿奎那在他的封建农奴制度论中提出了关于劳动是上帝所喜悦的说法。按照他的意见,为了维持生活、防止游手好闲、加强到的风尚和获取施舍机会,劳动都是必需的。但是,因为阿奎那生活于封建社会的兴盛时期,所以他对劳动的看法贯穿了等级制的观念。在他看来,劳动有贵贱之分:体力劳动是低贱的,是“下等人”、即奴隶和农奴所做的事情;只有脑力才是高尚的,适合于“上等人”、即奴隶主和封建主的身份。有他的理论中不难看出其对一般体力劳动力的歧视,奴隶和农奴做的事仅仅只是其应该做的必需的行为,更没有所谓的工资的说法了,这也说明一部分早期没有工资理论的原因。 (二)威廉·配第“工资论” 到了威廉·配第时代的英国,工资是由法律规定的,国家规定了工资最高限额。配第力图从理论上论证政府所规定的工资额。 配第提出,工资是维持工人生活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他说,法律应该使劳动者只能得到适当的生活资料;法律不应该把工资规定得低于工人所需的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之下。 日平均工资的价值是由劳动者“为了生活、劳动和延续后代”所需的东西决定的。配第还把工人的劳动日分为必要时间和剩余时间。 (三)亚当·斯密“劳动成本理论” 斯密有几种工资理论,譬如说生存工资理论,讨价还价工资理论,生产力理论,剩余索取权理论以及工资基金理论两方面. 斯密说,在工资的讨价还价过程中,劳动者相对于雇主来说处于不利的位置。雇主很少,他们联合起来很容易,并且法律允许雇主联合却禁止劳动者组成工会。议会中的很多法律都反对提高工资却没有一个反对降低工资的。而且雇主拥有广泛的资源,即使是在罢工中他雇佣不到劳动者进行生产,他仍然可以生活下去。“而对于工人来说,没有收入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不能够维持一个星期的生活,极少能够维持一个月,几乎没有人可以活到一年。” 在讨论工资时,斯密提出了工资基金原理,此原理是古典经济学家们的一个重要工具。此原理认为存在着支付工资的一定量的固定资本基金。由于生产过程需要消耗时间,它需要事先生产的物品譬如说食物、衣服、房屋以及生产工具和

2011年10月经济思想史试题

全国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经济思想史试题 课程代码:0014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主张限制人口数量的古希腊思想家是() A.色诺芬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西塞罗 2.对保障集体所有制不受侵犯作出规定的中世纪文献是() A.《庄园赦令》 B.《萨利克法典》 C.《神学大全》 D.《政治论》 3.马克思认为古典经济学产生的时间是。() A.17世纪初 B.17世纪中叶 C.17世纪末 D.18世纪初 4.最早提出级差地租概念的经济学家是() A.大卫·李嘉图 B.约翰·洛克 C.亚当·斯密 D.威廉·配第 5.詹姆斯·斯图亚特将交换所产生的利润称为() A.相对利润 B.绝对利润 C.正常利润 D.超额利润 6.被马克思评价为“第一个正确理解利息的人”的经济学家是() A.约翰·洛克 B.马西 C.达德利·诺思 D.孟德维尔 7.启发马克思创立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经济学家是() A.威廉·配第 B.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 D.魁奈 8.亚当·斯密认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因素是() A.投资 B.技术进步 C.分工 D.国际贸易 9.在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对供求关系作了比较详细阐述的经济学家是()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约翰·穆勒 D.马尔萨斯 10.在19世纪30年代的经济学论战中,属于李嘉图学派的经济学家是() A.马尔萨斯 B.詹姆斯·穆勒 C.赛米尔·贝利 D.罗伯托·托伦斯 11.在经济学方法论上,与西尼尔不同的经济学家是() A.萨伊 B.大卫·李嘉图 C.施莫勒 D.卡尔·门格尔

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新进展

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新进展 ——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四届年会综述 周建波杜浩然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1) 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四届年会的主要议题,对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所提交论文的学术观点以及所进行的学术讨论进行了概括性和综合性的介绍与总结。 关键词:中国经济思想史,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四届年会 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于2010年8月9日至13日在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成功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主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承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等全国近50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以及港澳台地区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共收到会议论文50余篇。本届年会的主题是“世界文明进程中的中国经济思想史”,与会代表围绕主题按照古代经济思想、近代经济思想、现当代经济思想的组别进行了专题研讨。中国经济史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陈争平教授,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经济编辑室主任许建康教授等知名学者也应邀参加。会议总结了上届年会以来学会开展的各项工作,并进行了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六届科研成果奖的评奖和颁奖活动,以鼓励本学会的中青年会员发表优秀研究成果,促进经济思想史学术研究的进一步繁荣。 一、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研究范围和内容的扩充 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悠久文明孕育与传承的精华,古代经济思想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本届年会提交的有关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诸多论文中不难发现,许多专家学者对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研究范围进行了扩充,使研究对象更为具体、细致,大大丰富了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内容。 从总体来说,这些论文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中外比较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丁文辉教授在其论文《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重农或重商思想的比较研究》中提到地理环境对经济思想的影响不可忽视,认为古代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与古代西方地中海沿岸各国所处的地理环境不相同,其随后出现的人文状况、政治制度也不一样,因而二者经济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内容的侧重点也不完全相同,文章对古代中

最新1月全国自考经济思想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自学考试经济思想史试题 课程代码:0014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柏拉图曾赞成废除私有财产,但在后来的一部著作中又放弃了这一主张,这部著作是 () A.《理想国》B.《法律篇》 C.《经济论》D.《政治论》 2.在欧洲中世纪,其经济思想曾占据统治地位长达数百年之久的重要代表人物是() A.奥略里·奥古斯丁B.马尔库斯·西塞罗 C.克尤斯·加图D.托马斯·阿奎纳 3.被马克思称为“重商主义的福音书”和“一部划时代的著作”的是() A.《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B.《商业》 C.《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D.《关于英国公共福利的谈话》 4.经济思想史上最早揭示流通中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是() A.尼古拉·巴尔本B.托马斯·格莱辛 C.威廉·朗兹D.约翰·洛克 5.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比较有体系地阐述货币数量论的经济学家是() A.沙尔·孟德斯鸠B.杰科布·范德林特 C.大卫·休谟D.詹姆斯·斯图亚特 6.经济思想史上最先对资本主义社会划分阶级的经济学家是() A.威廉·配第B.亚当·斯密 C.理查德·坎梯隆D.卡尔·马克思 7.在古典经济学家中,最早提出信用会创造资本理论的是() A.维克多·米拉波B.杜邦·奈穆尔 C.安·杜尔哥D.约翰·罗 8.杜尔哥发展了魁奈关于阶级划分的观点,他划分阶级的依据是() 1

A.财产状况B.家庭出身 C.社会经济发展进程D.与宗教的关系 9.亚当·斯密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核心部分是() A.货币学说B.价值学说 C.分工学说D.分配学说 10.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劳动价值论,并以之为基础阐述经济理论的古典经济学家是() A.托马斯·马尔萨斯B.卡尔·马克思 C.大卫·李嘉图D.亚当·斯密 11.萨伊之后最早提倡实证研究方法的经济学家是() A.詹姆斯·穆勒B.麦克库洛赫 C.昆西D.西尼尔 12.李嘉图经济理论的基础是() A.劳动价值论B.货币学说 C.分配学说D.财政学说 13.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主张把政治经济学同政治学严加区分的经济学家是() A.让·巴蒂斯特·萨伊B.大卫·李嘉图 C.让·西斯蒙第D.威廉·杰文斯 14.西斯蒙第批判古典经济学所瞄准的主要对象是() A.亚当·斯密B.托马斯·马尔萨斯 C.约翰·穆勒D.大卫·李嘉图 15.德国历史学派的直接先驱者是() A.弗里德利希·李斯特B.威廉·罗雪尔 C.卡尔·克尼斯D.布鲁诺·希尔德布兰德 16.在美国早期经济学家中,第一次明白而浅显地、有意识地把交换价值归结于劳动时间的是() A.亚历山大·汉密尔顿B.本杰明·富兰克林 C.丹尼尔·雷蒙德D.亨利·凯里 17.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亨利·乔治的代表作是() A.《爱尔兰的土地问题》B.《社会问题》 2

经济思想史复习题精华整理版)

1、欧文在对资本主义制度批判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理想社会,这一理想社会的基层组织是合作公社。 2、被称为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的代表著作是《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 3、继《资本论》之后,恩格斯在其著作《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更加集中而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阐明了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 4、魁奈在《经济表》中,创建性地对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5、马克思确立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6、晚期重商主义又被成为贸易差额论,法国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柯尔培尔,他所推行的经济政策牺牲了农业发展,使法国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 7、李斯特是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集中反映他经济思想的著作是《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8、傅立叶把他所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制度称为和谐制度。 9、大卫·李嘉图的代表作是《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10、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说的核心和理论基础是主观价值论。 11、凯恩斯认为,在存在多余生产能力的情况下,需求创造自己的供给。这一说法被一些西方学者称为凯恩斯定律。

12、马尔萨斯的代表著作是《人口原理》,在该书中他用很大篇幅竭力反对当时英国实行的济贫法。 13、斯密认为,工资、利润和地租决定商品的价值,这在后来被成为商品真实价格。 圣西门把他所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制度称为实业制度。 14、李斯特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归为五个阶段,即: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和农工商业时期。 15、坎蒂隆在经济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贡献在于他最早较为系统地论述了重视农业的经济思想,其最重要的经济著作《商业性质概论》阐述了一系列农业的重要思想,是重农主义思想萌芽的重要标志。 16、凯恩斯的代表著作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定律的核心思想是:如果存在多余生产能力的情况下,需求创造自己的供给。 17、马克思所撰写的《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完成,标志着马克思已最后完成了《资本论》三大卷的全部手稿。 二、名词解释 1、色诺芬 “经济”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色诺芬的《经济论》中,由希腊文的“家庭”和“管理”两词派生来。他在《经济论》中强调,经济(家庭管理)应该成为一门学问,这门学问研究的是:优秀的主人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财产,使自己的财富不断增加。

金融系《西方经济思想史》教学大纲(霍翠凤、王超)

《西方经济思想史》课程教学大纲 霍翠凤王超2012年12月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40L171Q-0 2.课程体系/类别:专业选修 3.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 4.先修课程:经济学原理 5.适用专业:经济学、金融学、工商管理等 二、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设置本课程的基本目标和要求是,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西方经济史的基本知识及其主要发展脉络,从中了解到西方经济理论,特别是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变化过程,学会比较和分析各种经济理论与经济现实的关系,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的关系,以及经济理论与社会的科学文化知识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和提高正确分析与解决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问题的能力,以便以后能较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较好地理解我国的各项经济政策和方针。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二)具体教学内容安排: 绪言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绪言部分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西方经济思想史》课程学习的意义和必要性,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内容、任务和相关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 课时分配:2 个学时 教学内容 一、西方经济思想史的学科特点 与经济学的其他分支学科相比,经济思想史的特点突出表现为: 1.属于社会经济发展史和人类认识史的共同产物——或者说,是主观认识的主体(人),不断研究和认识经济这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客体的产物。 2.经济思想的延续有很强的传承性、或者说很强的关联关系。每一代人都从上一代人的思想中学到和吸收一些东西。 二、学习西方经济思想史的意义及必要性 1.学习经济思想史有助于了解现代经济学理论的来龙去脉,加深对它的理解和认识。

2.有助于理解社会经济发展史与经济思想史的关系,把握经济思想演变的脉络和方向。3.有助于从前人的智慧结晶中获得启迪。 三、西方经济思想史的主要线索 可以概括为“三次革命”和“三次综合”。第一次革命,是亚当·斯密对重商主义的革命,以1776 年出版《国富论》为标志;第一次综合,是约翰·穆勒的综合,以1848 年穆勒出版《政治经济学原理》为标志;第二次革命,是开始于19 世纪70 年代的所谓“边际革命”,主要是由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瑞士洛桑的法国人瓦尔拉斯等人推动的;第二次综合,以马歇尔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为标志;第三次革命是凯恩斯革命,以1936 年出版《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为标志;第三次综合,以保罗·萨缪尔森1948 年出版《经济学》(第一版)为标志。以三次革命和三次综合的内容为线索,有利于我们从全局观念和整体高度把握西方经济思想发展史的大致脉络。 第一章欧洲奴隶社会的经济思想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古代奴隶社会的一些关于商品经济的早期经济思想,从而认识到任何一种比较成熟的经济体系都有其最初的萌芽阶段,了解这些经济思想在历史上的联系。 课时分配:2 个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古希腊的经济思想 一、古希腊经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奴隶制社会,也有大量小生产者。商品货币经济已经有了一定发展,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都已经出现。 二、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财富观;价值观;对农业的重视;对分工的看法;对价格变动的看法;对货币的看法三、柏拉图的经济思想对于社会分工的看法;对交换的看法;对高利贷的看法。 三、亚里斯多德的经济思想 对“经济”和“货殖”的区分;对货币职能的认识;对交换行为的看法。关于经济活动的价值判断。 四、古希腊文化对西方经济思想的影响 主要分析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与古希腊三段论逻辑的关系。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假设、论证、验证。其中,前提假设最为关键。前提假定条件的变化足以导致不同的理论分野乃至理论的变革。包括经济学在内的这种研究范式直接起源于近代科学、理性主义的兴起,但更根本更深层次的渊源却是古希腊文化。 第二节古罗马的经济思想 一、古罗马经济产生的背景 奴隶制社会,但有了大商业和高利贷,政治和法律思想有较大发展,经济思想包含其中。 二、古罗马农学家的经济思想:对于农业的重视。 三、古罗马哲学家的经济思想:西塞罗对大商业的重视。 四、古罗马法学家的经济思想 第二章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

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版书籍资料汇总

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版书籍资料汇总 2楼《儒家革命与汉初统一》 3楼凯恩斯货币论(上、下) 4楼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6(10卷汉译本,pdf格式)(损坏,请勿购买!) 5楼陈平:《劳动分工的起源和制约—从斯密困境到广义斯密原理》6楼《民国初年经济政策的背景与起步》 7楼故事中的经济史(尼古劳斯。皮泊,德国) 8楼《制度经济学》(康芒斯) 9楼《经济学百年回眸》 10楼《经济学原理》(马歇尔) 11楼罗杰·巴克豪斯现代经济分析史 12楼《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13楼历史的经济学解释(英文) 14楼张伯仑-垄断竞争理论 15楼杨小凯-新贸易理论 16楼《经济论、雅典的收入》色诺芬 17楼《中国古代经济简史》 18楼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19楼道德情操论-亚当。斯密 20楼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21楼《中世纪经济社会史》(美国汤姆逊)22楼《现代英国经济史》(上\中\下) 23楼布阿吉尔贝尔选集

24楼《货币均衡论》(米尔达尔) 25楼《货币、信用与商业》(马歇尔) 26楼《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王志伟) 27楼《思想市场》 (张旭昆著) 28楼《经济史》(杨小凯)(与46楼雷同) 29楼《中国经济学一百年:经济学在台湾的发展》 30楼《国富论》 31楼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 32楼现代经济学前沿(第一~三册) 33楼《弗里德曼回忆录》 34楼《法律的经济学分析》

35楼《自由秩序原理》(哈耶克) 36楼《历史上的经济学家们》 37楼《世界经济中的中国》 38楼《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39楼外国经济史(周建波) 40楼《利维坦》(霍布斯 ) 41楼俄国工人阶级状况 42楼《经济思想小史》( 43楼韩德强——萨缪尔森经济学批判 44楼《西方经济学》重要学术流派简介 45楼南开大学经济学基地班讲义系列——西方经济学流派

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思想史试题与答案

全国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经济思想史试题 课程代码:0014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柏拉图曾赞成废除私有财产,但在后来的一部著作中又放弃了这一主张,这部著作是() A.《理想国》B.《法律篇》 C.《经济论》D.《政治论》 2.在欧洲中世纪,其经济思想曾占据统治地位长达数百年之久的重要代表人物是() A.奥略里·奥古斯丁B.马尔库斯·西塞罗 C.克尤斯·加图D.托马斯·阿奎纳 3.被马克思称为“重商主义的福音书”和“一部划时代的著作”的是() A.《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B.《商业》 C.《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D.《关于英国公共福利的谈话》 4.经济思想史上最早揭示流通中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是() A.尼古拉·巴尔本B.托马斯·格莱辛 C.威廉·朗兹D.约翰·洛克 5.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比较有体系地阐述货币数量论的经济学家是() A.沙尔·孟德斯鸠B.杰科布·范德林特 C.大卫·休谟D.詹姆斯·斯图亚特 6.经济思想史上最先对资本主义社会划分阶级的经济学家是() A.威廉·配第B.亚当·斯密 C.理查德·坎梯隆D.卡尔·马克思 7.在古典经济学家中,最早提出信用会创造资本理论的是() A.维克多·米拉波B.杜邦·奈穆尔 C.安·杜尔哥D.约翰·罗 8.杜尔哥发展了魁奈关于阶级划分的观点,他划分阶级的依据是() A.财产状况B.家庭出身 C.社会经济发展进程D.与宗教的关系 9.亚当·斯密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核心部分是() A.货币学说B.价值学说 C.分工学说D.分配学说 10.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劳动价值论,并以之为基础阐述经济理论的古典经济学家是() A.托马斯·马尔萨斯B.卡尔·马克思

经济学说史_试题附答案

经济学说史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西斯蒙第认为资本主义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 A ) A、消费不足 B、有效需求不足 C、生产过剩 D、储蓄过多 2、标志着政治经济学开始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的著作是( C ) A、《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 B、《赋税论》 C、《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D、《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获自由国家内政学概论》 3、萨伊的“三位一体”攻势主要涉及( D) A、资本家、工人和土地贵族间的经济关系 B、资本、土地、劳动三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C、工资、利润、地租三个范畴在分配理论中的相互关系 D、劳动、资本、土地三种生产要素与其对应的分配范畴间的关系 4、马克思称晚期重商主义为( B ) A、重金主义 B、重工主义 C、重农主义 D、重币主义 5、在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中,托马斯?曼是() A、英国早期重商主义者 B、法国早期重商主义者 C、英国晚期重商主义者 D、法国晚期重商主义者 6、边际主义在美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是(D ) A、凡勃仑 B、富兰克林 C、亨利?乔治 D、克拉克 7、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是( C) A、威廉?配第 B、亚当??斯密 C、马歇尔 D、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8、马尔萨斯的“土地肥力(收益)递减规律”观点来自于() A、李嘉图 B、威斯特 C、安德森 D、华莱士 9、最先确立政治经济学“三分法”的经济学家是( C ) A、亚当?斯密 B、詹姆斯?穆勒 C、萨伊 D、西尼尔 10、按照西方经济学家的一般划分,古典经济学时期是指从18世纪到( B ) A、19世纪初期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期 D、20世纪初期 11、庞巴维克认为,价值起源于() A、物品的客观效用 B、物品能支配的劳动 C、物品的生产费用 D、物品的主管效用 12、亚里斯多德认为() A、以货币为媒介,以使用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B、以货币为媒介,以赚钱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C、不以货币为媒介,以使用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D、不以货币为媒介,以互惠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13、马歇尔认为,决定长期市场价格均衡的因素中() A、供给最重要 B、需求最重要 C、供给和需求同样重要 D、供给和需求都不重要 14、“劣币驱良币”现象的提出者是() A、约翰?洛克 B、大卫?休谟 C、威廉?配第 D、托马斯?格莱辛 15、罗雪尔1843年发表的、被人们称为“历史学派的宣言”的著作是() A、《德国国民经济学史》 B、《历史方法观的政治经济学》 C、《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大纲》 D、《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国民经济思想史》

经济学说史论文

经济思想史中财富思想的演变 摘要:当代的经济学体系的发展正处于高歌猛进的时代,然而作为经济学本源的财富理论却始终没有得到更新,仍然处于亚当·斯密的时代。这对于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等所揭示的高速微观世界以及相应的网络虚拟世界,知识信息产品,金融经济的财富形态和财富创造规律已经完全失去了解释能力。传统经济学的财富理论急需创造和改造。然而新的财富理论的诞生又必然以原有的财富思想为基础。因而本文将以财富思想在经济思想史中的演变过程为主进行一番梳理,总结归纳原有的财富思想,以期对当代新财富理论的创建产生一定的启示。 关键字:财富观、财富二元论、新财富观 作为经济学本源的财富思想 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亚当·斯密把他的代表作取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探究》;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为价值学说和分配学说奠定了科学基础;卡尔·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同样是围绕财富创造和财富分配问题展开的;奥地利学派代表人物门格尔的《经济学原理》围绕主观的效用价值论展开;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仍然把经济活动本身定义为人们追求财富的历史。可见,古典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财富的创造、流动、分配、消费的科学——财富论是经济学的本源。 财富思想的演变 什么是财富?这个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涵义。人们对它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可以给出不同的定义。例如,有人出于分析个人的享乐目的,把财富定义为个人效用,用于研究满足个人主观偏好的方法;有人出于分析资源静态配置的需要,把财富定义为交换决定的价格,把一切暂时不稀缺的资源都不当作财富;有些财产多的人及其理论代表,为了在收入分配中永远处于有利地位,把经由人用劳动改造自然创造的劳动产品财富,和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财富等同起来,否定劳动产品财富对于人类文明进步的特殊意义;还有些人把金钱财富增值作为经济活动的最高目标,把人力只作为和机器原料一样的为了追求金钱财富必须贬损、别无用处的资本,无视人力对人所具有的直接财富意义。 对于这个问题我将以财富思想在经济思想史中的演化为线索,介绍经济思想史中所出现的各种财富观。 (一)色诺芬的财富观 色诺芬第一次明确将财富规定为使用价值。 史诗时代,人们的财富观还是具体的,人们将土地、牲畜当做财富,这种财富还只是具象意义上的财富。色诺芬则从相对性的角度抽象出财富的内涵。什么是财富?色诺芬的答案是,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色诺芬还明确提出奴隶主的经济任务是增加财富,即追求尽可能多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 奴隶制经济基本上是自然经济,它所生产出来的大部分产品时为了满足奴隶和奴隶主的生活需要。色诺芬所关注的财富实际上是奴隶的剩余产品。同时,由于受自然经济的限制,他认为财富的来源是农业。

2012年10月经济思想史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2年10月自学考试经济思想史试题 课程代码:00143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区分了“经济”和“货殖”的古希腊思想家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色诺芬 D.亚里斯多德 2.反映托马斯·阿奎纳经济思想的著作是 A.《上帝之城》 B.《天与人之将来》 C.《神学大全》 D.《忏悔录》 3.西塞罗把下列哪一位的《经济论》译成拉丁文? A.色诺芬 B.柏拉图 C.亚里斯多德 D.加图 4.按照马克思的划分,古典学派产生于 A.16世纪末期 B.17世纪中叶 C.18世纪初期 D.18世纪中叶 5.被马克思称为重农主义体系发展最高峰的代表者是 A.坎梯隆 B.布阿吉尔贝尔 C.杜尔哥 D.魁奈 6.斯密思想来源的三个主要部分是 A.唯心主义哲学思潮、英国经济理论的发展、重农主义 B.唯物主义哲学思潮、英国经济理论的发展、历史学派 C.唯物主义哲学思潮、英国经济理论的发展、重农主义 D.唯心主义哲学思潮、英国经济理论的发展、历史学派 7.对李嘉图社会历史观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的是 A.边沁的个人功利主义 B.配第的“政治算术” C.洛克的社会契约论 D.魁奈的“自然主义” 8.将亚当·斯密社会总产品价值理论中的错误概称为“斯密教条”的思想家是 A.李嘉图 B.马克思

经济史论文

两宋钱荒问题研究 选题原因:刚刚过去的经济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了上严重的损失,世界各国机会没有能幸免的,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 美国也再扫受重创,为了应对危机绞尽脑汁,如今经济 才有所起色。而中国虽因为政策得当没有造成过大损 失,经济的发展毕竟受到了影响。既然经济危机如此可 怕,中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类似的情况,那么我想选择 其中有代表性的两宋钱荒问题进行研究,希望可以给现 实社会带来一些启示。 参考书目:《文献通考》卷九 渠汇川、王一成:《中国古代货币理论初探》,见中国 钱币学会编:《中国钱币论文集》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 《宋会要辑稿食货》三八之四二 提到两宋,人们大多想到积贫积弱,屈辱求和,割地赔款……堂堂炎黄子孙竟然多次向四方蛮夷求和,屡战屡败,节节败退,屈辱之感油然而生。然而两宋并非如此一无是处。这一时期频繁的战争促进了民族间的沟通和交流成为历史上着名的民族大融合时期。另外,两宋文化极为繁荣胜于盛唐而达到巅峰,在哲学、史学、文学、宗教等方面均有所建树。两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经济继续向前发展。传统的农牧业随屡遭战火破坏,但并未停滞,农业生产技术改进,技

术提高,甘薯玉米等作物引入中国。手工业也有创新,商业呈现繁荣状态,出现了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然而在这种繁荣下也隐藏着许多问题,“钱荒”就是其中之一,并最终导致了南宋经济的崩溃。 宋代铸造的钱币数量多的惊人,金童前一种就是中国历史上铸造量最多的。在整个北宋167年间,大多数年份铜钱的年铸行量都在一百万贯以上。最多的年份,甚至可铸五百万贯,需要耗费一万吨左右的铜,这个数量是空前绝后的。在唐朝,一年的铸币量也就在30万贯左右,有时甚至连一万贯也不到,有的时候干脆不铸。而两宋时期足有几亿贯的钱币铸造出来。不仅数量惊人,宋钱的种类还特别齐全,既有铜钱又有铁钱,既有黄金又有白银,既有金属货币,又有全世界最早的纸币,这种现象可谓空前。在宋代,一个人的日平均消费水平也就在数十文至百文左右,由于大宗贸易和出境贸易还比较少,对贵金属货币的需求还比较少,所以人们生活中经常是小额支付。一旦碰到大宗买卖,人们往往用麻袋来装钱,很不方便,纸币应运而生。宋代在世界上首创纸币。南宋时期以推广到全国,数量最多时发行的纸币票面总价值在十亿贯铜钱以上。在某些特殊场合宋代的人们还是用一种便钱券,类似于今天的汇票或支票。 货币种类如此之多,数量之大如此空前,应该说钱实在太多了,那么宋代的人为什么还在不停地喊钱荒呢?钱荒到底严重到什么程 度呢? 北宋仁宗时,大文学家欧阳修上奏说:“淮甸近岁号为钱荒”。大文豪苏轼可能是讲钱荒讲得最多的了。宋哲宗时他上奏说:“浙中自

经济思想史复习题名词解释、问答题

1. 以下属于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的是(c 对外贸易是增加财富的真正源泉) 2.18世纪英国货币数量论的最重要代表人物是( D.休谟) 3晚期重商主义主要是在( D16世纪下半叶_17世纪中叶) 4“重商主义”名称最初是由( B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来的) 5柯尔培尔属于( A法国晚期重商主义者 ) 3.布阿吉尔贝尔在货币问题上的主张是( D保留商品交换,废除货币) 4.下列属于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政策主张的是( B自由竞争、自由放任,反对国家干涉私人的经济活动) 5.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专门研究人口问题的思想家是(D马尔萨斯) 7.重农学派主张的“自然秩序”实际上是( A.理想化的资本主义)。 9.重农学派代表人物杜尔哥的代表作(C《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 10.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实际上是指( C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 11.李嘉图对于国际贸易提出了( B 相对优势理论)。 12.西尼尔的“纯粹经济学”就是( D 实证经济学)。 13.萨伊认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应当是研究财富的( B.生产、分配和消费) 14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发生经济危机的是(西斯蒙第) 15.《和谐经济论》是谁的著作?( D巴师夏) 16. 罗雪尔1843年发表的,被人们称为“历史学派的宣言”的著作是 (C《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 17曾论证奢侈并非坏事,著有《蜜蜂的寓言》一书的学者是伯纳德·孟德维尔) 18.哪位经济学家是数理经济学的鼻祖( B古诺)。 19.哪位经济学家认为自己的理论发现类似于哥白尼( D 戈森)。 20.下列经济学家中,谁把经济学称作“快乐与痛苦的微积分”( D瓦尔拉斯)。 21.马歇尔的代表作是(A.《经济学原理》)。 22.按照西方经济学家的划分,古典经济学一般指( B.从亚当·斯密到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23.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法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是( D.布阿吉尔贝尔)。 24.李嘉图的代表作是( D《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 25.斯密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三个基本阶级是( D 工人阶级、资产阶级、地主阶级 ) 26.西斯蒙第批判古典经济学所瞄准的主要对象是( D大卫·李嘉图) 27.第一部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经济学著作是( D《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28.下列与魁奈的纯产品学说的思想不相符合的是( B流通中产生利润) 29.萨伊所说的生产性劳动是指( A.创造效用的劳动 ) 30.李斯特经济学说的理论核心是( C生产力理论 ) 31.把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地租理论发展到最高峰的经济学家是( B.大卫·李嘉图) 32.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最有影响的经济学流派是( D.新古典学派 ) 33.提出“时差利息论”的奥地利学派代表人物是( C 庞巴维克 ) 34.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最初是为了反对( C 葛德文 ) 35.提出序数效用论的洛桑学派经济学家是( D .帕累托 ) 36.18世纪英国货币数量论的最重要代表人物是( D.休谟) 37.李嘉图理论体系的核心是( B分配学说 )

相关文档